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九十二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
 第二百九十二卷目錄
 幼慧部紀事
學行典第二百九十二卷
幼慧部紀事
魏書·程駿傳》駿孤貧居喪以孝稱。
師事劉昺,性機敏好學晝夜無倦
門人曰:舉一隅而以三隅反者,此子亞之也。
駿曰:今世名教之儒,咸謂老莊其言虛誕不切實要,弗可以經世駿以為不然
老子抱一之言,莊生申性本之旨;若斯者,可謂順矣
人若乖一則煩偽生,爽性沖真喪。
曰:卿年尚稚,言若老成美哉
由是聲譽益播
北齊書·楊愔傳》字遵彥小名秦王弘農華陰人
父津,魏時累為司空侍中
兒童時,口若不能言,而風度深敏出入門閭未嘗戲弄
六歲史書,十一受《詩》《易》,好左氏春秋
幼喪母,曾詣舅源子恭子恭與之飲,問讀何書,曰:誦《詩》
子恭曰:誦至渭陽未邪。
便號泣感噎子恭亦對之歔欷,遂為之罷酒。
子恭後謂津曰:常謂秦王不甚察慧從今已後,更欲刮目視之
一門四世同居,家甚隆盛昆季就學三十餘人
學庭前有柰樹實落地,群兒咸爭之,頹然獨坐
季父暐適入學館,見之大用嗟異,顧謂賓客曰:此兒恬裕,有我家風
宅內有茂,遂為於林邊別葺一室,命獨處其中,常以銅盤盛饌以飯之。
因以督厲諸子曰:汝輩但如遵彥謹慎自得竹林別室銅盤重肉之食。
從父兄黃門侍郎昱特相器重,曾謂人曰:此兒駒齒未落,已是我家龍文
十歲後,當求之千里外。
昱嘗與十餘人賦詩一覽便誦無所遺失
及長,能清言美音制,風神俊悟容止可觀
人士見之,莫不敬異有識者多以遠大許之。
王紘傳》少好弓馬善騎射,頗愛文學
機敏應對便捷
年十三,見揚州刺史太原元貞元貞撫其背曰:汝讀何書。
對曰:誦孝經
曰:孝經云何
曰:在上不驕,為下不亂
貞曰:吾作刺史豈其驕乎。
曰:公雖不驕,君子未萌
貞稱善。
年十五,隨父在北豫州行臺侯景與人論掩衣法為當為當右。
尚書敬顯儁曰:孔子云: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以此言之,右衽為是
進曰:國家龍飛朔野雄步中原五帝異儀,三王殊制,掩衣左右何足是非
景奇早慧,賜以名馬
蘇瓊傳》幼時隨父在邊,嘗謁東荊州刺史
戲問曰:卿欲官不。
對曰:設官求人非人求官
異其對,署為府長流參軍
周書·李昶傳》幼年已解屬文有聲洛下
洛陽刱置明堂十數歲,為明堂賦》
優洽未足,而才制可觀
見者咸曰:有家風矣。
柳慶傳》:慶年十三,因曝書,父僧習謂曰:汝雖聰敏,吾未經特試。
乃令雜賦集中取賦一篇千有餘言。
慶立讀三遍,便即誦之,無所遺漏
時僧習為潁川郡地接都畿,民多豪右
將選鄉官,皆依倚貴勢,競來請託
選用未定
僧習謂諸子曰:權貴請託,吾並不用
其後欲還,皆須有答。
汝等各以意為吾作書也。
具書草云:下官受委大邦選吏之日,有能者進,不肖者退。
此乃朝廷恆典
習讀書,嘆曰:此兒有意氣,丈夫理當如是
即依所草以報。
李賢傳》賢弟遠,字萬歲
幼有器局志度恢然。
嘗與群兒戰鬥之戲,指麾部分,便有軍陣之法。
郡守見而異之,召使更戲。
群兒懼而散走,遠持杖叱之,復為向勢,意氣雄壯,殆甚於前。
郡守曰:此小兒必為將軍非常人也。
公元215年
隋書·參朱敞傳》,參朱榮族子也。
彥伯,官至司徒博陵王
神武帝韓陵之捷,盡誅參朱氏,小,隨母養宮中
及年十二,自竇而走,至於大街,見童兒群戲者,解所著綺羅金翠之服,易衣而遁。
追騎尋至,初不識,便執綺衣兒。
究問知非會日已暮,由是得免。
遂入一村見長孫氏媼踞胡床而坐。
再拜求哀長孫氏愍之,藏於複壁
三年,購之愈急,跡且至,長孫氏曰:事急矣,不可久留
資而遣之。
遂詐為道士,變姓名,隱高山,略涉經史。
數年之間,人頗異之。
獨坐巖石之下,泫然而嘆曰:吾豈終於此乎。
伍子胥何人也。
於是間行微服西歸於周
太祖見而禮之。
李德林傳》德林聰敏年數歲,誦左思蜀都賦,十餘日便度。
高隆之見而嗟嘆遍告朝士,云:若假其年,必為天下偉器
鄴京人士多就宅觀之,月餘日中車馬不絕
袁充傳》警悟,年十餘歲,其父黨至門,充尚葛衫
客戲曰:袁郎子絺兮兮,凄其以風。
應聲答曰:唯絺與,服之無斁
以是大見嗟賞
李穆傳》子詢
詢弟崇字永隆英果籌算膽力過人
周元年,以父賢勳,封迴樂縣侯
時年小,拜爵之日,親族相賀,崇獨泣下。
賢怪而問之,對曰:無勳於國,而幼少封侯,當報主恩,不得終於孝養是以悲耳。
由此大奇之。
于宣敏傳》宣敏,少沈密有才思。
年十一,詣周趙王招,王命賦詩
宣敏為詩,甚有幽貞之志。
大奇之,坐客莫不嗟賞
北史·劉璠傳》子祥
聰慧賓客見者皆號神童
伯父黃門郎璆,有名江左,在嶺南,聞而奇之,乃令名祥字休徵
以字行於世。
十歲屬文,十二通五經
談藪:陸馥子琇年九歲,馥謂曰:汝祖東平王十二子,我為嫡長承襲家業
今年老,屬汝幼童,詎堪為陸氏宗首乎。
琇對曰:苟非鬥力何患童稚
馥奇之,立為嫡。
文中子世家文中子銅川歎曰:王道無敘天下何為而一乎。
文中子侍側十歲矣,有憂色曰:聞古之為邦長久之策,故夏殷以下百年四海常一統也。
後之為邦行,苟且之政,故魏晉以下百年九州無定主也。
上失其道,民散久矣
一彼一此何常之有。
夫子之歎蓋憂皇綱不振生,人勞於聚斂天下亂乎
銅川異之。
太平御覽陸從典字由儀
聰敏
八歲沈約集》,見迴文妍麗援筆,擬之便有佳致,十二作柳賦,其辭甚美,從父瑜,特所賞愛
唐書·孔穎達傳》穎達八歲就學誦記千餘言。
徐齊聃傳》齊聃八歲能文太宗召試,賜所佩金削刀
舉弘文生,調曹王府參軍
齊聃子堅,幼有敏性。
王聞其名,召見授紙為賦,異之。
龍城錄》:房元齡幼穉王通說其文,謂此細眼奴,非立忠志,則為亂賊輔帝者,則為儒師,綽有大譽矣。
大唐新語賈嘉隱,年七歲召見
長孫無忌李勣朝堂立語,李戲曰:吾所倚者何樹
嘉隱對曰:松樹
李曰:此也,何忽言
嘉隱曰:以公配木,則為
無忌連問之曰:吾所倚者何樹
嘉隱曰:槐樹
無忌曰:汝不能復矯對耶。
嘉隱應聲曰:何須矯對,但取其以鬼配木耳
曰:此小兒獠面何得如此聰明
嘉隱又應聲曰:胡面尚為宰相獠面何廢聰明
狀貌胡也。
盧莊道,年十三,太宗召見策試擢第十六,授河池
滿,復舉,擢甲科
召見太宗識之曰:此是朕聰明小兒耶。
長安
太宗錄囚徒,宰以莊道幼年,懼不舉欲以他尉代之。
莊道不從,但閒暇不之省也。
繫囚四百餘人,令丞深以為懼。
翌日太宗召囚,莊道乃徐狀以進,引諸囚入。
莊道評其輕重留繫月日應對如神。
太宗驚異即日監察御史
唐書·王勃傳》六歲善文辭,九歲顏師古漢書讀之,作指瑕以摘其失。
弟助傳》:助兄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皆以文章齊名,稱四傑
神童,授校書郎
照鄰十歲曹憲王義方《蒼》《雅》
調鄧王府典籤王愛重,謂人曰:此吾之相如
賓王七歲能賦詩。
為道王府屬
摭言王勃年十三,省其父至江西會府帥,宴於滕王閣
帥府有壻善為文章。
帥欲誇之,賓客乃宿搆滕王閣序
賓客合而出之,為若即席而就者既會帥,果授牋諸客。
諸客辭次至輒受帥,既拂其意,怒其不讓
使人伺其下筆,初報曰:南昌故郡洪都新。
府帥曰:此亦老生常談耳。
次曰: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沈吟移晷
又曰:落霞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帥曰:斯不朽矣。
唐書·狄仁傑傳》仁傑字懷英并州太原人
兒時門人被害者,吏就詰,眾爭辯對,仁傑誦書不置,吏讓之,答曰:黃卷中方聖賢對,何暇偶俗吏語耶。
韋述傳》家廚二千卷,為兒時誦憶略遍。
父景駿,景龍中肥鄉到官
元行沖,景駿姑子也,為時儒宗,常載書數車自隨
其室觀書不知寢食行沖異之,試與語前世事,熟復詳諦,如指掌然。
使屬文,受紙輒就。
行沖曰:外家之寶也。
《摭異記》中宗嘗召宰相蘇瓌李嶠子,進見二丞相子童年上近撫於赭袍,前賜與甚厚。
因語二兒曰:爾日憶所通書,可奏為吾言之。
頲應曰:木從繩則正,后從則聖
子赤進曰:斮朝涉之,脛剖賢人之心。
上曰:蘇瑰有子,李嶠無兒。
唐書·劉晏傳》元宗泰山八歲獻頌行在,帝奇其幼,命宰相張說試之,曰:國瑞也。
即授太子正字
《兒世劉晏正字入禁中起居。
貴妃貴妃膝上,親為畫總髻
上問曰:卿為正字,正得幾字。
曰:天下皆正,惟朋字未正。
公元728年
唐書·王維傳》九歲屬辭,與弟縉齊名
李泌傳》七歲為文
元宗開元十六年,悉召能言佛、道、孔子者,相答難禁中
有真俶者,九歲升堂詞辯注射,坐人皆屈。
帝異之,曰:半千孫,固當然
因問童子豈有若者
俶跪奏:臣舅子李泌
帝即馳召之。
既至,帝方與燕國張說觀奕,因使試其能。
請賦方圓動靜逡巡曰:願聞其略。
因曰:方若棋局,圓若棋子,動若棋生,靜若棋死。
即答曰: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騁材,靜若得意
因賀帝得奇童。
大悅曰:是子精神,要大於身。
束帛,敕其家曰:善視養之
張九齡尤所獎愛,常引至臥內
九齡嚴挺之、蕭誠善挺之惡誠佞,勸九齡謝絕之。
九齡忽獨念曰:嚴太苦勁,然蕭軟美可喜
方命左右召蕭,在旁,帥爾曰:公起布衣,以直道宰相,而喜軟美者乎。
九齡驚,改容謝之,因呼小友
《因話錄》元宗黃幡綽是勿得人憐。
對曰:自家得人憐。
上又嘗登苑北樓,望渭水,見一醉人臨水臥。
左右:是何人
左右得知,將遣使問之。
幡綽曰:是年滿令史
上問曰:你何以知。
對曰:更一轉入流
上笑而止。
又與諸王會食寧王對御坐歕一口飯,直及龍顏
上曰:寧哥何故錯喉
幡綽曰:此非錯喉,是噴嚏
《妮古錄》:韋君年十一賦銅雀臺絕句李白大駭授以古樂府之學。
唐書·李賀傳》七歲辭章
韓愈皇甫湜始聞之未信,過其家使賦詩援筆輒就如素構自目,曰:高軒過二人大驚
〈附詩〉華裙織翠青如金環壓轡搖玲瓏
馬蹄隱隱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
云是東京才子文章鉅,公二十八宿心胸殿前作賦聲摩空。
筆補造化無功元精耿耿當中
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草生華風
吾今垂翅負天鴻,他日不羞作龍
權德輿傳》德輿生三歲,知變四聲四歲能賦詩,積思經術無不貫綜
白居易傳》居易始生七月能展書,姆指之、無兩字,雖試百數不差九歲暗識聲律
高郢傳》子定,七歲尚書,至湯誓,跪問曰:奈何以臣伐君。
曰:應天順人,何云伐耶。
對曰:用命賞於祖,不用命戮於社,是順人乎。
異之。
楊收傳》七歲而孤,處喪若成人
長孫親授經,十三通大義
屬文,所賦輒就,吳人神童
里人造門賦詩,至壓敗其籓。
嘲之曰:爾非羸角者,奚用觸吾籓。
切當類此
舊唐書·楊收傳》兄發詠蛙,即曰:兔邊玉樹龍底銅儀
會當鼓吹不復問官私。
又令詠筆,仍賦鑽字,即曰:雖非囊中物何堅不可鑽。
一朝政事,定使冠三端
唐書·裴休傳》兒童時,兄弟偕隱家墅晝講經,夜著書,終年出戶
有饋鹿者,諸生共薦之,不食,曰:疏食不足,今一啖肉,後何以繼。
北夢瑣言大尉李德裕神俊憲宗賞之,坐於膝上
吉甫每以敏辯誇於同列
武相元衡召之,謂曰:吾子在家,所嗜何書。
意探其志也。
德裕不應
翌日元衡具告吉甫,因戲曰:公誠大癡耳。
吉甫歸,以責之。
德裕曰:武公身為帝弼不問理國調陰陽而問,所嗜書者成均禮部之職也。
其言不當所以不應
吉甫告元,衡大慚由是振名。
山堂肆考》崔鉉為,兒時隨父元略訪韓,晉公滉滉指架上鷹,令詠焉。
吟曰:天邊心膽架頭身,欲擬飛騰未有因。
萬里碧霄一去不知誰是解絛人
全唐詩話》吳人范攄處士之子七歲能詩
隱者掃葉隨風,便澆花趁日陰。
方干曰:此子他年成名
又吟夏日云:閒雲生不雨,病葉落非
曰:惜哉。
必不享壽
十歲卒。
鄭谷幼年司空圖,見而奇之曰:曾吟得丈丈詩否。
曰:吟得莫有病否。
丈丈曲江晚望斷篇云,村南斜日閒,回首一對鴛鴦渡頭,即深意矣。
司空歎惜撫背曰:當為一代風騷主。
太平廣記》路德延,數歲能為詩。
居學舍中,嘗賦芭蕉詩曰:一種靈苗異,天然體性虛。
葉如斜界紙,心似倒抽書。
詩成,翌日傳於都。
光化初就舉擢第大有詩價
又為感舊詩曰:初芭蕉,嘗沗名卿滿朝
五字便容過絳帳一枝尋許折丹霄。
豈知流落萍蓬遠,不覺推遷歲月遙。
國境永寧身未立。
至今顏巷簞瓢
《遼史·拔剌傳》拔剌三歲父母喪,毀瘠過甚,養於家奴奚列阿不。
重熙初興宗獵奚山,過拔剌所居,奚列阿不言近臣拔剌得見上。
年甫十歲氣象成人
帝悅之,錫賚甚厚。
耶律孟簡傳》孟簡穎悟
六歲,父晨出獵,俾賦曉天星月詩》孟簡應聲而成,父大奇之。
宋史·劉保勳傳》保勳少好騎射
後唐清泰中,裁十許歲,攝潞州左司馬,隨父署彰德衙內都校
父卒,補供奉官
刑名之學,頗工詩。
獻詩宰相桑維翰奇之,奏擢為太常丞
錢若水傳》若水聰悟十歲屬文
華山陳摶見之,曰:子神清,可以學道不然,當富貴,但忌太速爾。
袁逢吉傳》逢吉四歲,能誦爾雅孝經七歲兼通論語尚書
周太祖召見發篇試之,賜束帛以賞其精習
王濟傳》字巨川
其先真定人,祖卿,有詞辨趙王鎔召置幕府
政衰,卿懼禍,避地深州饒陽,遂為縣人
父恕,後唐時童子及第開寶中,知秀州
會盜起,城陷,為盜所殺,將并害
伏柩號慟,謂賊曰:吾父已死,吾安用生為,但恨力不能殺汝,以報父讎爾。
賊義之,捨去。
攜父骨匿谷間
既而官軍大集脫身謁其帥朱乙,陳討賊之計。
嘉之,遺以束帛奏假驛置遣歸
先是終於岳陽,權窆佛舍
至是,乃併護二喪還饒陽
州將以聞,太祖召見,以其尚少,且俾就學
杜鎬傳》字文周常州無錫人
昌業,南唐虞部員外郎
好學博貫經史。
兄為法官,嘗有子毀父畫像,為旁親所訟,疑其法不能決。
曰:僧道天尊佛像可比也。
兄甚奇之。
名臣言行錄楊億年十一,太宗親試一賦二詩頃刻而成。
上喜,送中書
再試。
執政令賦喜朝京闕詩亦立就,且有願秉清忠節終身聖朝之句宰相表賀
遯齋閒覽》楊大年內翰七歲對客談論,有老成風。
年十一,太宗聞其名召對便殿,授祕書正字,且謂曰:卿久離鄉里,得無父母乎。
對曰:臣見陛下一如父母
歎賞久之
聞見後錄王元之,年七八歲已能文畢。
文簡公郡從事,始知之,聞其家以磨麪為生,因令作磨詩。
元之不思以對,但存心裏正不愁眼下若人輕著力,便是轉身,時文簡大奇之,一日席上詩句鸚鵡能言爭似鳳。
坐客未有對。
文簡寫之屏間元之書其下:蜘蛛巧不如蠶。
文簡歎息曰:經綸之才也。
加以衣冠,呼為小友
天中記》王元之五歲已能詩。
太守白蓮,倅言於太守,召而吟一絕云:昨夜三更裏,嫦娥墮玉簪。
馮㝏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又云:佳人素面,對鏡理新妝。
守曰:天授也。
張方平年十三,入應天府
穎悟絕人家貧無書,常就人借三史旬日輒歸之,曰:吾已得其詳矣。
凡書皆一閱終身不再讀,屬文未嘗起草宋綬蔡齊見之曰:天下奇才也。
共薦之。
宋史·司馬光傳》光生七歲凜然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
群兒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其後京、洛間畫以為圖。
黃庭堅傳》庭堅警悟讀書數過輒成誦
舅李常過其家,取架上書問之,無不通,常驚,以為一日千里
桐江詩話山谷七歲作牧童詩,云:騎牛遠遠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如君
稗史黃魯直警悟八歲能作送人赴舉云:送君歸去明主前,若問舊時黃庭堅,謫在人間八年
程明道先生行狀先生,生而神氣秀爽,異於常兒。
未能言。
叔祖母任氏太君抱之行,不覺釵墜。
後數日方求之,先生手指示隨其所而往果得釵。
人皆驚異
宋史·程頤傳》張載稱其兄弟從十四五時,便脫然欲學聖人,故卒得孔、孟不傳之學,以為諸儒倡。
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
呂本中傳》本中,宰相公著之曾孫
幼而敏悟,公著奇愛之。
公著薨,宣仁太后及哲宗臨奠,諸童穉立庭下,宣仁獨進本中,摩其頭曰:孝於親,忠於君,兒勉焉。
李舜臣傳》舜臣字子思隆州并研人。
生四年知讀書八歲屬文少長通古今,推跡興廢洞見根本慨然有志天下
稗史王雱少時,客有一獐一鹿,同籠以問何者是獐,何者是鹿。
實未識,詭對曰:獐邊是鹿,鹿邊是獐。
竹坡詩話:聰聞復錢塘人東坡錢塘時,聰方為童。
坐客言:此子雖少,善作詩
參寥子作昏字韻詩
可令和之,聰和篇立成云:千點亂山橫紫翠一鉤新月黃昏
大稱賞言不減唐人
宋史·胡寅傳》桀黠難制,父閉之空閣,其上有雜木盡刻為人形。
安國曰:當有以移其心。
別置數千卷於其上,年餘成誦不遺一卷
朱熹傳》穎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
問:天之上何物
異之。
就傳,授以孝經一閱,題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
嘗從群兒沙上,獨端坐以指晝沙,視之八卦也。
公元1155年
汪應辰傳》應辰字聖錫信州玉山人
凝重異常童,五歲讀書屬對應聲驚人多識奇字
家貧膏油,每拾薪蘇繼晷
從人借書,一經目不忘。
十歲能詩游鄉校,郡博士戲之曰:韓愈十三而能文,今子奚若
應辰答曰:仲尼三千而論道,惟公其然
未冠,首貢鄉舉,試禮部居高選。
趙鼎為相,延之館塾,奇之。
紹興五年進士第一人,年甫十八。
御策吏道民力兵勢為問應辰以為治之要,以至誠為本,在人主反求而已
上覽其對,意其為老成之士,及唱第,乃年少子,引見者掖而前,上甚異之。
陸九淵傳》九淵生三四歲,問其父天何所窮際,父笑而不答。
深思,至忘寢食
雞肋編》:曾幾學士兒皆早慧中。
子纔十歲一日謂父曰:孔子死時宰予不行心喪三年何以驗之。
答曰:親喪以期為久,況師乎。
其姊曰:只恐聞於汝,安乎之語不敢違也。
乃兄旁對曰:記得夫子沒時,宰予已先亡矣。
宋史·許應龍傳》應龍五歲通經旨,坐客小兒氣食牛應龍應聲丈夫吐鳳為對,四坐嘉歎
趙葵傳》字南仲京湖制置使之子
初生時,或夢南嶽神降其家。
方在襄陽,命專督飲食供養之事。
與兄范俱有志事功,方器之,聘鄭清之全子才為之師。
又遣從南康李燔為有用之學。
每聞警報,與諸將偕出,遇敵深入死戰,諸將惟恐制置子,盡死救之,屢以此獲捷
一日方賞將士,恩不償勞,軍為變。
時十二三,覺之,亟呼曰:此朝廷賜也,本司別有賞賚
軍心一言而定,人服其機警
閩川名士傳》林傑幼而聰明秀異言發。
成文五歲王仙君霸壇口占云:羽客歸雲路去,丹爐草木盡彫殘。
不知千載何日,空使時人掃舊壇。
七夕堂前乞巧因試其乞巧詩。
援筆曰:七夕今朝碧霄牽牛織女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萬條
荔枝詩云:金盤摘下排朱果紅殼時飲玉漿
鄭副使作奇童傳劉制使重為序以貽之。
公元1156年
齊東野語永嘉甄雲卿字龍友
少有俊聲詞華奇麗資性浮躁,於鄉人無不狎侮
木待問蘊之為尤木生朝為詞賀之,末云聞道海壇沙漲也。
明年蓋諺云海壇沙漲溫州出相明年者,俗言且待也。
又嘗損益前人酒令曰:金銀銅鐵鋪絲綿紬絹綱鬼魅魍魎魁,蓋木以癸未天下也。
辯給一時謔笑皆有餘味。
一日登對上獻問云:卿安得與龍為友。
倉忙占奏,殊不能佳及退殿
陛自恨失言曰:何不堯舜在上安得不與夔龍為友。
聞者惜之,競渡日著綵衣立龍首自歌
所作思遠樓前之詞,旁若無人,然於性理解悟,凡禪衲機鋒皆莫能答。
輟耕錄湖廣行省平章歸自雨中,有一童子年七八歲,直造傘下避雨
平章問曰:學生屬對否。
曰:能。
平章曰:青衿避雨
應聲曰:紫綬朝天
平章喜引至家,遺以果肴
寧波府志》汪洙字德溫九歲賦詩常牧黌宮殿宇頹圯心竊嘆之,題詩壁上
其詩曰:顏回夜夜星象夫子朝朝雨打頭。
萬代公卿皆出此,何人肯把俸錢修。
上官奇而召見時衣短褐
問曰:神童衫子何短耶。
應聲曰: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風未去朝天
先來相公,世以其詩用訓蒙士。
吉安府志》李獻可吉水人
六歲能詩文,善奇對。
一日參政避雨廟中獻可亦入廟避雨
奇之言於朝孝宗入宮,時宮女正午睡。
帝指宮女命為詩。
獻可即跪曰:御手嬋娟青春白晝眠。
粉勻香汗濕,髻壓翠雲偏。
眉間綠,臉上鮮。
夢魂何處是,應繞帝王前。
帝拊其背曰:卿何不我家兒。
命宮女為繡,御掌於背以賜歸。
李如圭吉水人七歲能文
隨父宦至孝宗召見尚書無逸
上喜賜宴,因父在以珠簾隔之罷宴撤簾如圭
處州府志》:戴夢齡青田人岐嶷穎悟
七歲成人為文操筆立就。
一日先輩謂之曰:項羽楚歌賦,作者不工童子能之乎。
夢齡唯唯移時草就
坐客驚駭曰:此奇才也。
有司將以聞於朝,其父固辭乃止,未冠而卒。
後人其所居之山為神童峰。
公元1198年
廣西通志王應辰興安人九歲能誦五經,作春秋語。
孟義兼講子史貢於禮部慶元四年,赴國子監試。
中書省覆試並通免文解三次
從弟應申九歲能通九經,作周禮語。
孟義講說語孟貢於禮部嘉泰元年國子監試。
中書省覆試並通免文解三次
吉安府志》:高正夫安福人七歲五經
寧宗召試寶慈宮,賜衣綬,除正說書
寶謨閣豫章郡
曾戟泰和人,中慶元五年童子科楊誠齋贈詩曰:吾黨曾童字叔棨,八歲文科童子
舌端九經若翻水,屬句方員超阿泌。
精神玉雪照人寒,骨格麟鳳夾道看。
殿前頭奏篇了,一日風雲羽翰
公元1226年
長沙府志》賀德英湘鄉人七歲能文,淳祐丙戌
父以訟繫獄乃詣縣自,陳乞試以贖父罪,令問所習對以通毛詩
春秋語孟策與詩賦令,各出一題援筆立就
遂薦於朝與金起巖等同試,德英第一卒,時年十四端午日作詩云:只因錯寫天文表流落人間一紀零。
擲筆而逝。
譚昭寶字珍卿茶陵人
提舉用式子也。
五歲能讀五經,知為文辭。
七歲童子科中,上第謝啟略曰:七歲遠離膝下九經流出於胸中
蓍卦太極之圖,蓬矢效由基之射。
童科異文,解則同破。
雲州千古天荒駕,月殿丹梯雲路啟。
理宗見而奇之,大加稱賞
池州府志》俞夢龜理宗朝始生時,母夢羽士授以黃龜因名。
生即有齒能言夢中嘗有讀書聲。
六歲背誦六籍百家,應童子科問答如響。
上奇之授祕書監太子正字
金史·楊雲翼傳》雲翼天資穎悟初學語輒畫地作字,日誦千言
公元1174年
賈少沖傳》少沖子益,少穎悟成人
大定十四年,父少沖祕書少監,充宋主生日副使,益侍行
是時宋人常爭起立接受國書之禮,少沖問益曰:即宋人欲變禮持議不決奈何
益曰:守死無辱可謂使矣。
少沖大奇之。
移剌履傳》:履父聿魯,早亡。
聿魯之族兄德元無子,以履為後
五歲,晚臥廡下見微雲往天際,忽謂乳母曰:此所謂臥看青天白雲者耶。
德元聞之,驚曰:是子當以文學名世
徒單鎰傳》:鎰穎悟絕倫,甫七歲,習女直字
王庭筠傳》庭筠未期,視書識十七字。
七歲學詩,十一歲賦全題。
麻九疇傳》九疇三歲識字
七歲草書作大有及數尺者,一時目為神童
章宗召見,問:汝入宮殿中,亦懼怯否。
對曰:君臣父子也。
子寧懼父耶。
上大奇之。
元德明傳》德明自幼讀書,口不言世俗鄙事樂易畦畛布衣蔬食處之自若家人不敢生理累之。
子裕之。
七歲能詩
年十有四,從陵川郝晉卿學,不事舉業淹貫經傳百家
元史·察罕傳》察罕初名益德,唐兀烏密氏。
父曲也怯律,為夏臣
其妾方懷察罕不容嫡母,以配掌羊群者及里木。
察罕稍長,其母以告,且曰:嫡母已有弟矣。
察罕武勇過人,幼牧羊於野植杖於地,脫帽杖端跪拜歌舞
太祖出獵,見而問之。
察罕對曰:獨行則帽在上而尊,二人行則年長者尊,今獨行,故致敬於帽。
且聞有大官至,先習禮儀耳。
帝異之,乃挈以歸,語光獻皇后曰:今日出獵得佳兒,可善視之。
給事內廷
及長,賜姓蒙古,妻以宮人弘吉剌氏。
阿沙不花傳》不花年十四,入侍世祖
世祖土田奴隸使居興和天城西蕃使者,有所奏請,既諭遣之。
後數日,帝問近侍大臣曰:前日西使何請朕。
何辭以遣。
大臣莫能對。
不花從傍代對,甚詳悉
帝因怒諸大臣曰:卿等任天下之重如此,反不若一童子耶
扈從上都入朝而宮草多露,跣足而行。
帝御大安閣望見之,指以為侍臣一日故命諸門衛勿納阿沙不花
阿沙不花至諸門衛皆不納,乃從水竇中入。
帝問故以實對且曰:臣一日不入侍,身將何歸。
大悅,更諭諸門衛聽其出入命飭四宿衛兵器,無敢或慢復使掌門無敢闌入
帝曰:可用矣。
乃顏諸王納牙等皆應之。
帝問計將安出
對曰:臣愚以為莫若先撫安諸王,乃行天討,則叛者勢自孤矣。
帝曰:善卿試為朕行之,即北說納牙。
曰:大王聞乃顏
曰:聞之。
曰:大王乃顏遣使自歸
曰:不知也。
曰:聞大王等皆欲為乃顏外應,今乃顏自歸矣。
是獨大王主上抗幸主上聖明,亦知非大王意。
置之不問然二三,大臣不能無惑,大王何不往見上,自陳為萬全計。
納牙悅,許之於是諸王之謀皆解阿沙不花還報,帝乃議親征。
韓性傳》天資警敏七歲讀書,數行俱下,日記萬言
九歲小戴禮作大義,操筆立就,文意蒼古老生宿學,皆稱異焉。
石抹明安傳》明安桓州人
寬厚不拘小節
為童子時,嘗騎杖為馬,令群兒前導行列整肅無敢喧譁者。
父老見而異之,曰:是兒體貌不凡進退有度他日必貴。
既長,歎曰:士生於世,當立功名、書竹帛,以傳無窮寧肯碌碌無聞,與草木同腐邪。
歐陽元傳》岐嶷,母李氏,授孝經論語小學諸書八歲成誦,始從鄉先生張貫之學,日記千言,即知屬文
十歲,有黃冠注目,謂貫之曰:是兒神氣凝遠目光射人異日當以文章冠世廊廟之器也。
言訖而去,亟追與語,已失所之
部使者行縣諸生見,命賦梅花詩,立成十首晚歸,增至百首,見者駭異之。
年十四歲,益從宋故老習為詞章下筆成章,每試庠序,輒占高等
弱冠下帷數年,人莫見其面。
經史百家,靡不研究,伊、洛諸儒源委,尤為淹貫
脫脫傳》脫脫字大用,生而岐嶷,異於常兒。
就學,請於其師浦江吳直方曰:使脫脫終日危坐讀書不若日記古人嘉言善行服之終身耳。
稍長,膂力過人,能挽弓一石
年十五,為皇太子怯憐口怯薛官
許謙傳》甫能言,世母陶氏口授孝經論語入耳輒不忘。
馬祖常傳》祖常七歲知學,得錢即以市書。
十歲時,見燭欹燒屋,解衣沃水滅火,咸嗟異之。
鐵哥傳》鐵哥四歲,性穎悟不為嬉戲
那摩入見,帝問誰氏子,對曰:兄幹脫赤子也。
帝方食雞,輟以賜鐵哥
鐵哥捧而不食,帝問之,對曰:將以遺母。
帝奇之,加賜一雞
公元1345年
達禮麻識理傳》達禮麻識理穎敏從師授經史,過目領解
至正五年經筵選充譯史,益自砥礪於學,縉紳先生皆以遠大期之。
轉補御史臺譯史
王恂傳》穎悟生三歲,家人示以書帙,輒識風、丁二字
母劉氏,授以千字文,再過目,即成誦
六歲就學,十三學九數輒造其極。
《出房隨筆三水林觀過,年七歲嬉遊市中以鬻詩自命
詠轉失氣視之不見,名曰:希聽之不聞。
名曰:夷不啻若是其口出,人皆掩鼻而過之。
公元1377年
廬江縣志》呂誼靜樂知縣呂廷信子七歲能文洪武十年神童召見,命讀大誥應對豁然
喜悅之,御賜袍帶筆墨,授翰林院博士
明良錄略宋濂六歲詩歌有奇語,人呼神童
堯山堂外紀》解縉四歲時出游市,偶跌,眾笑之。
吟曰:細雨綢繆,磚街滑似油。
鳳凰在地笑殺一群牛。
明紀鄒智生穎敏,十三歲能文章。
龍泉菴,掃樹葉焚之以照讀書
後領鄉試第一郡人,集觀馬上口占曰:龍泉菴上苦書生,偶竊三巴第一名
世上許多了事,郡人何用太相驚。
公元1430年
見聞錄》夏忠靖公次子瑄,少穎敏,喜讀書
賞竊觀忠靖奏章,及忠靖朝退必請問議事
忠靖笑曰:是非爾,所知也。
然心默喜之。
禮部尚書胡公濙嘗夢上有櫻桃一盤忠靖二子
長子退避不敢而公獨受賜。
後珫早卒,胡公以告忠靖曰:繼夏氏必此子也。
仁廟顧問忠靖曰:卿此子年幾,何欲近侍官之。
忠靖曰:臣子幼稚,非食祿時,俟成立陛下未晚也。
宣德五年忠靖薨,宣廟震悼不已
即日中官致命於家,拜公尚寶司,司丞明日公與叔父原禮入謝
時公年甫十有三,進退有度,特賜冠帶衣服
客座新聞崑山夏友諒仲益生七齡,夜讀有感云:更殘燭短可微吟周孔遺書海樣深。
三歎聖賢無復見,只存糟粕人心
公元1438年
蘇州府志》施槃宗銘吳縣人,家於洞庭東山
警敏異常兒。
隨父游淮揚主羅鐸家有都憲,張某來鐸命其子與偕見張令屬。
對曰:新月如弓,殘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應聲曰:朝霞似錦晚霞似錦東川錦,西川錦。
張大奇之,鐸命其子同學,給資費
正統戊午己未聯第廷對擢第一。
《兒世說》李東陽神童入朝不能門限
帝曰:神童足短。
曰:天子門高,帝置之膝上
時父伏丹陛
帝曰:子坐父立,禮乎。
曰:嫂溺叔援,權也。
公元1498年
《明外史·何景明傳》景明八歲能詩古文
弘治十一年舉於鄉,年方十五,宗藩貴戚遣人負視,所至聚觀若堵。
王穉登傳》穉登四歲屬對六歲擘窠大字十歲能詩
艾南英傳》南英七歲竹林七賢論》
劉溥傳》八歲溝水詩》時目聖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