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五十二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

 笃行部名贤列传二十

 第二百五十二卷目录
  明十三
  陆文典        林雨
  冯敏功        李琡
  周萃         李朴
  张忭         范亿
  高𦒎         孙志达
  秦垠〈子铎〉     邬振英
  俞有良        俞学礼
  邵招贤        杜常
  刘津         陈文谊
  虞一稷        杨忠
  方德初        姚澜
  王汝林        钱完
  周宗达        黄文魁
  戴槚         李正华
  张愖         丘镒
  董锐         薛通
  李田         孙徵鲤
  骆象贤        周梦秀
  丁徵         周用章〈子泽荣〉
  张贤臣〈子大全 大会〉吕天祚
  周廷泽        曹同德
  韩振强        吕兴道
  丁能         邬恩武
  俞子良        陈善言
  任振龙        陈期升
  吕天章        陈子元
  裘忠廉        张晓
  朱荣         汤俯
  曹登         夏准
  张鉴         汤箴
  袁樊         张厚
  施崇正        许思恒
  姜治         陈应昌
  裘遐龄        张相时
  彭应荣        应匡〈五世孙昌元〉
  杨立思        张慧
  蒋盛辅        张橒
  吴子龙        王敏
  黄铻         金孟季
  董世梧        董邦敬
  娄治安

学行典第二百五十二卷

笃行部名贤列传二十

明十三

陆文典

《嘉兴府志》:陆文典,字希尧,性孝友。岁饥,捐赀设粥以活流民。张亨贫无妇,为娶妇。路得遗金还其主。又尝让居址、舍葬地。

林雨

《嘉兴府志》:林雨,天性慷慨,邻多藉以举火。弟病痰,悉以产让之。其族父无归者,咸为割产析居。博物洽闻,由明经授溧水博士,迁代府教授。

冯敏功

《嘉兴府志》:冯敏功,字忠卿。七举不第,杜门著书。父谏议汝弼,素敦族谊,功推其意。置义屋义田,至于施棺药、赈粟帛,捐金不吝。尝渡江,中流飓作,舟几覆,赋诗自若。

李琡

《嘉兴府志》:李琡,字仲素。早岁嗜学,声称籍甚。事父母愉色婉容,兄弟无间言。尤慷慨好施。值岁祲谷贵,首发粟赈贷,里党效之,全活甚众。贫不能葬者葬之,鳏寡不获养者养之。戚族赖以举火,间有横逆相加,不与之较。举乡饮宾,年八十二卒。

周萃

《宁波府志》:周萃,号水心,负性伉直。时为人解纷排难,事有不平,一言即决。尝晨入郡城,拾金一囊,中有赋牒,亟迹其人还之。弟兄三人,友爱无间,遗命同坟而葬。子任字、子重朴素儒雅,类其父。中年弃诸生,受子应宾封。布衣蔬食,不改其旧。年七十三卒。两世皆以应宾贵,赠吏部右侍郎。

李朴

《宁波府志》:李朴,字质夫,为诸生。好学有文,行善事。祖父母常赴温州臬司招,道遇老妇,远为子讼冤者。悯之,让所乘舟与妇,徒步百里抵温,力白其诬而脱之。初艰于嗣,以两弟未娶,义不置妾。年五十举一子,尚默乃嫡出也。年踰八十卒,以子贵赠监察御史。

张忭

《宁波府志》:张忭,字汝怀。父绪以忠厚待物有故,佣岁盗其米粟及诸所藏物。一日忽自忆曰:盗入而厖不吠,且不尽其藏。宜非生盗也。乃潜迹佣家,得其物不发而归。兄子早孤,字而婚之,析产与己子均,忭其季子也,生而温恭颛悫,与族党处无少长。贵贱一接以礼,每广坐群哗,独敛容正色,恬不为动。人有争斗,婉言譬之,咸唯唯而解。聚族子弟,教肄之因才饬迪,使各知义方。临取予必捐己以裕人。中夜或闻父母咳唾,虽盛寒必摄衣往省。比卒家贫,躬负筑以葬。家殖日落,敝衣蔬食居之。裕如于世,物绝无所好。日与其子严课诵督责,靡少假比。子时彻贵显,澹薄如故,足迹不干有司。后屡受封,赠至兵部侍郎。

范亿

《宁波府志》:范亿,字怀素。七岁父客死于赣,母杨抚之,茕茕相倚。年十五喟然请迎父骸,遂赴赣。流棺累累弗能识,夜梦父慰之曰:我安兹土,慎勿迁。乃恸哭而还。途遇一人,授之医,遂行其术。尤善攻疟痢,所予药贫者弗责直,愈者弗祈报。尝见逋粮者,械系过门,悯之代为输。有以讼致鬻妻得三十金,令还,其金如数予之,妇得留。迎养外父母,经纪其后事。抚育姊子三人,咸授之室,善行多类此。

高𦒎

《宁波府志》:高𦒎,字长倩,号玉阳。以诸生补国子员。好学能文,例授光禄寺署丞。以子斗枢贵,累封至副都御史。好行其德,岁饥首倡捐赈之法,随地煮糜,全活甚众。有盗鬻其产者,愿以女偿,折券叱之。仍恐其他鬻,今呼其婿归之。他若周亲睦族,养老恤孤,无不备至。性不问财帛,虽处势重,甘守俭素,绝意干谒。居恒盛暑必衣冠。温和谦下,未尝有贵盛态,待臧获亦必以礼。缙绅士庶无不推为长者。七举乡饮大宾。其子在官,尝勉以忠义,至署不令取一物,卒为廉吏。流寇围郧阳,十年始得归侍。父子鹄发相随,里人荣之,以为盛德之报。卒年八十有八。

孙志达

《宁波府志》:孙志达,字兼甫,雪窗裔也。生有异表,不类凡儿。七岁就外傅,师事姚赓虞。姚故博学通儒,见志达颖悟,尽出其业授之。弱冠从郑南凡游,质重端严。郑馆其家二载,未尝见其忿怒,叹曰:吾学颜子半生,日觉泮涣。今心折于子矣。祖父早丧,奉两世嫠母,备极孝养。性好周急,冬月命家人纫旧绵,缀鹑衣,热饘粥以给冻馁。有故人负债遭辱,志达谋诸妇,捐簪珥代偿焉。减粮收佃,增量贷人,人咸德之。喜延接英隽,遇文行之士必设酒脯极欢而去。或谈及名利,则不悦也。尝曰子弟当令志气远大,一涉名利便非豪杰。晚年家益贫,处之怡然。居恒恂恂,和气溢于眉宇。乡党称为善人,子簬别有传。

秦垠〈子铎〉

《宁波府志》:秦垠,字汝际。少学举业,一试不偶,辄弃去,隐于耕。性端方寡言,笑持论侃。侃虽宗老,文人见之凛如。每宗祠燕享,垠在坐,众皆拱默。他日邻媪闻欢语,辄诧曰:秦君不在耶,何嘈嘈耶。其信于宗党如此。父病,雪夜独行访医药。虎伏道左,不知也。有弟颇傲,愈怜爱之。无几微见词色,人服其孝友。子铎以明经教授里中,学者称为道鸣先生。幼失恃,事继母以孝闻。生而嗜学,六经子史诸书,无不手自铨纂。尝客槜李某氏家塾,偶犬衔刺绣,履堕床下。主见之,疑其妻有私,恚甚。手利刃,夜挟妻潜叩门。门启,将杀之。妻亦无以解也,慨然请行。铎詈曰:安得妇女声至此。急呼取火,主皇遽去。旦日诘之,但唯唯谢罪已。问知其故,即日去,终其身不远游。垠季子钫登进士,别有传。

邬振英

《宁波府志》:邬振英,字君瑜。好读书,闻子侄咿唔声辄喜。事亲至孝,兄早没,总家二十年不治私。奉嫠嫂,训诸孤,情义交至。性好施予,有求辄应。子鉴明、铨明相继领乡荐。

俞有良

《宁波府志》:俞有良,字慕池。存心坦易,人有过容之,绝不与较。家居不甚富,而人有求者辄与之,不责其偿。至义所不当受,虽一缕一钱若浼焉。中年丧偶,遂终身不娶。人或劝之续,则曰:吾有二子,可免不孝之罪,何复娶也。惟留心耕读,课子督孙。享年八十卒,孙廷瑞登进士第。

俞学礼

《宁波府志》:俞学礼,字朝会。孝友性植,十岁失母,哀毁无间。善事父,扇枕饱蚊,一轨于度。为邑诸生,诵读之馀兼躬耕稼穑,生养终送,竭力尽礼,制行端方。有乡人贷谷若干石者,往取偿其妇。艾邀入室,具酒食。诘其夫,则已外出矣,即正色拒之,焚券趋归。家世分居县东,西街有族子为盗所扳,官捕之急,连宗老,欲系之庭。宗老固东族,而罹法者西族人也。因慨然曰:余族子弟,事奚可以累他人。对隶卒曰:宗老吾是,彼固无与也。邑令闻叹其贤,竟不问。生平以忍耐胜人,犯而不校。律躬俭勤,而岁时荐享则必致腆洁。生二子长食饩,次成进士,终以儒素自安。论者谓啬取类,狷容受类,柔任真类,朴约能守满、能持诚实录云,卒年六十六。

邵招贤

《宁波府志》:邵招贤,字文达。奉父母至孝,食必具甘。旨性醇谨。闾里有不平事,多往质之,片言而解。一夕,盗踰垣入,家人捕得之,招贤与之酒,谕令改行。盗悔,谢去,卒为良民。后以子景尧贵受封。

杜常

《宁波府志》:杜常,字守经。孝友天至,逮事王父母,极诚共奉。而竭力窀穸之事,即其父亦不知费所由办也。有弟三人,悉推世业与之,独肩养生送死诸务。平生不妄言笑,不轻与人交。御家庄而有礼,女妇皆勤治蚕织馈饷事。户庭之内,肃不闻声。子姓稍踰礼节,即疏远,亦挞之。每与人言,惓惓以慈孝仁让为勖。他家有相争隙者,必自悔曰:杜长公得无非乎。初为奉化功曹同曹掾,有患痢疫者,众徙以避。常曰:夫同舍中兄弟也,急乃弃之乎。躬亲汤药,或竟夕不还,其人有妾而弗避也。众颇疑之,每常往必与其仆偕。明烛达旦,久之人始服其至诚云。后移役兰溪道,拾遗金往迹其人而还之。其人以十金谢,固辞不受。兰溪章文毅公懋深器重之,谓客曰:此其人素行,合于圣贤,非可以掾吏小之。已而授广西龙江驿丞,有以毒藤自杀者,诬冤家杀之。郡守具狱上,当死。司宪移常,覆讯乃出之。守恶其反而笞之,常曰:吁嗟天乎。辩冤而死可矣,笞何憾耶。后征蛮事起,台宪檄之督兵,以此婴疾,卒于邸舍。

刘津

《宁波府志》:刘津,母孙氏以遗腹得之。津事母先意承志,终身不令母有愠色。读书昼夜不辍,遂成鸿儒。平生操行不苟,一日负米而舂,邻妪怜其不胜,欲为佐舂,津亟引避,其戒严于纳履如此。苕中严氏延为塾师,钦其师范,将归于脩脯外溢数遗之。度其性介,潜纳行李以归。归而得金,立趣苍头返之。以布衣疏闻母节,奉旨旌表,名重诸绅。子廷寅亦纯孝,事嫡母,曲尽子道,卒令嫡母忘非己出。蜚声胶庠,户屦常满。有《赞化集》《素隐编》《诗经发蒙》诸书。以子宪宠贵,津廷寅俱赠如其官。

陈文谊

《宁波府志》:陈文谊,字明卿。倜傥不群,数奇弗偶,已援例礼部,列儒士高等。天性孝友惓惓,以母嫠弟幼弗忍离膝下。拮据甘旨,外一意课,弟文谟卒成进士。遂跃然起曰:吾母已得禄养,而吾乡未得安枕,奈何。遂偕生员洪应乾等,诣阙疏便民五事,朝议允其三:一准粮输定海,一蠲各县借端,一定守城兵饷。当事勒石纪之,至今永赖。

虞一稷

《宁波府志》:虞一稷,字仲参。天性淳朴,以力田致丰饶。值岁饥,里人多藉之以给朝夕。寿终于家,遗命训长子二球,谆谆以学宫倾圮为念。其后,二球督学江南归,因修葺而更新之,遵先志也。以子贵封如其官,崇祀乡贤。

杨忠

《宁波府志》:杨忠,戴献可之仆。戴氏世雄于财,献可子伯简方弱冠,与里中恶少游,尽破其家。惟昌国鱼盐竹木之利为忠所主,得存。伯简往依焉,忠籍其赀以献,伯简大喜,谓我固有之物,恣雎如故。忠哭谏,不听。一日,伯简与其徒会饮呼蒱,忠挺刃而前,执其尤者捽首顿之地,数曰:我事主人三十年,郎君年少,尔辈诱为不善。家产扫地,幸我保此别业,汝必欲使靡有孑遗邪。我断汝首,告官请死,报主人于地下。其人哀号伏罪,忠噤龂良久,收刃却立曰:如此贷尔命。遂出䌽帛曰:可负此亟去。其人疾走,忠挥泪谢罪曰:老奴惊犯郎君,请今改前所为。但听老奴,不二三年旧业可复也。若再与此辈游,老奴当焚资自沈于海,不忍见郎君饿死,贻主人门户羞也。伯简惭泣,自是谢绝不往,一听忠所为。三年果尽复田宅,忠事之弥谨焉。

方德初

《宁波府志》:方德初,字孟仁,四世百口共炊。子二人,从子十一人,以其赀产均分之。凶年为粥以食饿者。邻人郑氏家贫,鬻女为人婢,德初赎还之。其自奉甚薄而性乐施予,多如此,与弟德全并美。德初年八十八,德全年九十九卒。

姚澜

《宁波府志》:姚澜,字维观。起家卫掾,历广东九峰巡宰。时从父镆总制两广,澜深自敛,饬绝无借炫家居。守身畏法,急人之难,不辞艰险。衣冠揖让,训子弟惟谨。尝山行,众方逐虎。虎突出左右,众惊逸,澜惟见一僧,不知为虎。又夜行谷中,思得一伴。俄一人至,相从二十里,近郭忽不见。邑人张宪使谦,尝有文赠之,云虎为之寝形,鬼为之引导,年八十九卒。

王汝林

《宁波府志》:王汝林,性倜傥好施。凡贫病过门者,接之不厌,远近慕其名。陆司寇瑜为诸生时,贫不自存,往诣汝林。两人素昧平生,即延之入,盛为之礼。次日,密遣人济陆之家,不以告也。比留连旬日,陆乃自言其情曰:窃慕公高义,幸而款我,其如家累何。林出陆家谢,启视之,陆起拜曰:不虞君之恩我深也。遂辞归,明日,林乃具盛馔而送之。凡寒暑之衣毕备具,赠之白金,陆辞勿得。及贵不相闻者。久之,后陆以尚书致仕,还谒郡守李行。见籍诸人于壁,汝林预焉。陆问壁间之人善邪恶邪。以为恶则善人在焉,以为善又何善之多邪。守曰:否。此皆积恶,吾欲置之死耳。陆曰:馀人吾弗知。若王汝林者,岂非奉化人邪。守曰:然。然则公误矣。因备述其善状,而汝林弗之知也。盖于时台有解盗者,汝林遇诸途,曰:盍挝杀之。盗闻而憾之,诬为窝主。守卒释而弗问,汝林亦不为谢。

钱完

《宁波府志》:钱完,家仅中产而仗义好施,出自天性。割田赡学,建义冢兼设地税供野祭。遇境中祠庙剥落者,咸慷慨修缮。先后邑令高其行,善士旌之。

周宗达

《宁波府志》:周宗达,少事寡母以孝称,兄弟共炊同寝处。时未城时,倭寇突至。尽邑奔避,狱中诸囚无人馈食,宗达独冒刃给之饘粥。县令毛德京义而旌之。鄞商某夜遇邻火,失箧中金百两,商坐号及。旦宗达曰:吾从众中摸得,惧为他盗攘去耳。悉归之,商欲分其半以谢,不纳。

黄文魁

《宁波府志》:黄文魁,生平仗义好施。尝治药疗疫,捐廪饷饯,白冤解难,为乡人所称。夫妻并登九十有七,人谓行善之报。

戴槚

《宁波府志》:戴槚,字育之,巩昌太守浩之子。浩归自巩昌,先世田庐外无一长物,晚值郁攸,仅存一楼。槚市宅郡城,迎二亲以养,旦夕省候,辞色怡婉。每出入扶掖左右,岁时资束脩,营致甘旨。至没,犹孺慕终身,语及辄泣下。与庶兄析产,让美受恶,加惠亲族,赈穷赒乏。以贡授兴化府学训导,以身为教。赈恤贫士,寻升连城教谕,即自表免,就子鳌封。既归,足不迹公府,缙绅耆英之会,间一赴之。里闾过从,布衣徒步至。大耋愈抑,抑畏敛对,客必自名。家居坐不中席,食无重味。好称人善而匿其过。一日,家获盗,纵之使去,且举所盗物畀之,曰:吾知汝贫,无恐也。乡人鬻田而浮其直,或告之,答曰:彼失其业,忍与较锱铢乎。自少至老,无妄语,无慢容。中心澹然,寡于嗜欲,闭阁危坐,终日读书赋诗。四子皆第进士,别有传。

李正华

《宁波府志》:李正华,号栋塘。读书尚义,不乐仕进,为德于族党甚多,人称之不容口。常夜寝,闻室有裂布声。起诘之,乃邻家某穷冬产儿,将窃以裹其儿者。正华使持去,其人曰:布数尺已足,不敢全取。正华卒畀之,使速去。俄而家人秉烛至,正华曰:适闻鼠斗,非有他也。终不言其姓名。生数子分授以耕读,次子循义既官御史在朝。郡守秦过其田间,庐方留食。有二人荷锄而入,叩之,即其第三四子也。太守大惊,叹而去。常有诗曰:身薄利名何患老,子分耕读不妨多。人以为名言。

张愖

《宁波府志》:张愖,字汝诚。八岁失父,即勤于学。饮食不释卷,学诗文即工。或劝之仕,以母不忍离行。义笃至惇,睦宗族,洁虔享祀。人无间言,平生不佞鬼神。立必正方,行必负绳。族有悍子,娼其不己。若诟侮之,乃闭门生斋中,诵古诗书不休,并不与较。尝署其壁曰:不同乎今之人我之乐,不及乎古之人我之忧。后以孙邦奇贵,累赠至吏部侍郎。

丘镒

《宁波府志》:丘镒,字世重。好读书,务为躬行。处家以礼,接人以恭。轻财好施,岁歉贷人即焚券,不责其偿。有商人赵姓者,遗数十金于道,镒得之,坐待失主还之。县令吴允裕高其义,为铭其墓。

董锐

《宁波府志》:董锐,号俗庵,给事鏊弟也。家素丰,好行其德。尝遇岁饥,出粟煮糜,活数千人。国赋不给,郡守贷锐二千金。锐即蠲助代贫民之逋,守上之朝,赐七品散官。一夕,有五十人叩门,将行劫焉。锐饮之酒,人赠五十金,语之曰:人生宜自爱,吾独不能致若等于法乎。皆俯首谢去。越五载,诸人各携金如前,数踵锐门曰:实赖君惠,经营孳息,皆成家计,今以奉还。所不至者数人耳。一时传为异事,由是董名益著。岁暮至西陵,得遗金于旅舍,因留不归。至明年三月,有号恸而来者,曰:吾父受主者令,携五百金以饷某。偶以夜渡忘之,今拷掠备至,予岂望金之存。将碎首于此,示吾父不欺。庶几白吾父耳。锐曰:吾为若留久矣,速归拯尔父。举以还之。城西艰徒涉,捐赀造望京桥,至今利之。

薛通

《宁波府志》:薛通,字德明,明龟七世孙。自鄞徙定海。嗜善乐施,人告以不给,辄捐所馀赈之。后因子业儒,对众吁天焚其贷约,临终复以嘱其子。宋时朋龟祖父五代同居,号为义门,通复如之。邑令陈轼为匾,其居曰崇义。

李田

《宁波府志》:李田,字公甫。孝友天至,幼失怙恃,父事其兄国,事继母尤极敬顺比。国死,奉嫂如其母。有女弟早寡,田抚孤甥笃至岁。大祲,有以伪金易粟者,田辄与之粟而投金于水。入市,见遗金于道,拾而还之。一日,邻舍火起,逼田居。田具衣冠吁天,须臾风返火灭。后屡灾于邻,田竟不及,人以为厚德之报。

孙徵鲤

《宁波府志》:孙徵鲤,字仲升。性行纯洁,凝重寡言笑,笃于孝友。母危疾,衣不解带者数旬。比亡,哀毁备至。善事后母,友爱后母弟。少年时拒邻女之挑,垂老不言其事。或讯之曰:妄语耳,吾能为鲁男子耶。名日噪。从游者日益广文行足为型范。以子国祯贵赠,如其官。

骆象贤

《绍兴府志》:骆象贤,字则民,诸暨人。笃行好学,于书无所不窥。为文直述事情,不求华致。时尝斟酌六礼之要,表率乡俗。乡人化之为园,于枫溪之上图书。满屋至老,玩读不辍。家素饶,值岁饥出粟千石以赈。朝廷赐敕旌异,仍复其家。所著有《羊枣集》《笃终易览》《溪园遗稿归全集》等书。

周梦秀

《绍兴府志》:周梦秀,字继实,嵊庠生也。生有至禀,苦志独行,孝友端介,远近无间言。时有例,廪生限应起贡,一生年踰六十不得贡。次当及梦秀,梦秀曰:我犹可待,若不贡,后无期。卒推以让之。其父别驾尝将宝性寺为宅,既数十年,增饰堂构且数百金。梦秀以为非义,请于父,复舍为寺而别僦数椽以居。风雨不蔽,无愠也。他事类此。既而早卒,乡人贤之,请祀于学宫。郡守萧旌其墓曰高士云。

丁徵

《绍兴府志》:丁徵,字允中,新昌人,天性笃实。少习举子业,稍长弃去。力行孝弟,衣冠言动必以礼。诸大家争聘为子弟师,辞曰:亲在不敢远离,乃就近舍授学。每旦,必具衣冠揖父母,而后去。得一珍味必携归奉亲。晨昏定省,夜必两起,至寝室外,潜候动静,虽隆冬不废。途遇诸族父,负担亦拱而立,恂恂应对惟谨。蚤岁妻亡,不再娶,见内人必拥面避之。宗戚怜其贫,或赒给之,谢不受。邑令欲宾致之,屡辞不可得。乃徒步百里,至城长幼聚观,若神物然。所著《四书讲义》《诗易注解》从吾心悦。

周用章〈子泽荣〉

《绍兴府志》:周用章,嵊人,元提举承祖之孙。家业颇殷,为人和厚好善,率长子泽荣辈施药以济贫病,煮粥以食狱囚。夏则施茶,冬则建桥造船。为万户长,无一毫苟取,乡里皆义之。子孙若山等多登科第。

张贤臣〈子大全 大会〉

《绍兴府志》:张贤臣,会稽余贵村人。读书晓大意。少孤贫,事母笃孝。年三十游京师,逐什一者二十馀载。殖千金,慨然曰:可以归矣。归而敦善行,贫无炊、寒无襦、死无槥、颠连无告者,力拯之,三十年无倦态。山阴县西北有湖,纵横十里许,风狂舟辄覆。贤臣议石筑塘其间,使舟行塘内,则避风,舟不复覆矣。阅七岁而塘成,所费数千金,皆贤臣捐赀为之。由是塘可步,步可纤,往来者感其德,建祠祀焉。子大全、大会克绍父志,视塘稍有损辄修补,人皆颂其世德云。

吕天祚

《绍兴府志》:吕天祚,字大吕,新昌庠生。下帷笃学,一步一趋,咸奉先贤矩矱。以白鹿洞规、颜氏家训揭之座右,日作三省。党里灾,必扶植安全而后已。疾佐以药,丧助以糈。有奁田均分庶弟,迄晚年寥落,益勤清操。一日向邻人贷,筐匦中有遗金数十两,亟诣而还之。失者不知所自,久之始知为家人私藏也。天祚以寿卒。

周廷泽

《绍兴府志》:周廷泽,字舜龙,山阴人。富而好施,每岁饥,辄捐粟作糜粥以赈。或病死,则为义棺义冢以瘗之。乡人有厚负其租者,携其子鬻于市。廷泽闻之,遂焚其券。又尝捐金为钱清石桥,凡九洞,工费甚钜,往来至今赖之。其后四子祯礽、祚及其孙浩相继举进士,致通显,人以为行义之报。祚尤长于文学,有《周氏集》为词家所称,卒祀学宫云。

曹同德

《绍兴府志》:曹同德,字同野,上虞人。事祖尽孝,与兄侄相友爱,尤好义,不欺然诺。虞邑官塘圮数百丈,积雨则淹连水际。同德捐资甃,以石悉成坦道,行人颂义。遇岁歉,作糜广赈,全活无算。一门父子兄弟,举乡饮大宾者四。邑令表其闾曰世德。

韩振强

《绍兴府志》:韩振强,字养和,萧山人。禀性孝友,兄所居湫隘邻于同族,欲以价购增一二楹,族且绐而困之,几成大衅。振强密以多金赠族,为兄全居,不使兄知。蚕时往钱塘取桑,忽道拾遗金,坐候两日得觅金者还之。及钱塘归,蚕已馁死,振欣然不为意。人皆服其德器。

兴道

《绍兴府志》:吕兴道,字藏虚,祖籍新昌,徙居山阴。生而英敏,能读书。以父病痿不敢顷刻离,遂谢举子业,朝夕养亲以悦其志。居乡公平率物,远近咸取正焉。叔父无嗣则赡之,邻里有急则周之。造石桥于横山荷湖以渡涉,长子市麻苕溪。舟人匿货,将鬻子媳以偿,令贷而勿校。临终对其子云:予先时曾为族弟某代书借券解其纷,今以予橐中金,代偿可完吾志。一时咸颂,为长者。

丁能

《绍兴府志》:丁能,山阴钱清舟人也。尝夜载众贾至东关,诘且众散去,遗金一囊。能舣舟候贾,还而返之。久不至,携归。明日,将复往。妇阻之,能曰:我岂不欲财耶。物固有分,彼辛苦营之而卒然失去,怨且丧身。吾何安。终往,候得金主。感谢欲酬以半,坚拒不受。

邬恩武

《绍兴府志》:邬恩武,字望隆,馀姚人。性朴而孝,祖母疾,晨夕奉养,衣不解带者匝岁。将客台郡,母曰:台州鱼鲛最嘉,汝归可携之。至台即使人遗母,母已长斋。及归,悬鱼依然而骨则加鲠矣。遂流涕,终身不食鲛。一日朝涉,得遗囊。待至日中,有两人号呼至,曰:白金四百二十贷自宦家,以为商本,失则命与俱尽。恩武还之,不问姓名。旅次夜失火,朦胧中人授以一箧为藏之。黎明有哭者,云一家性命全在箧中。仓卒间不知授之何人,恩武曰:吾昨受一箧,得非君物耶。发之,黄白灿然,其人愿有以相报。恩武不顾,去之。客赤城,有同邑三人逆旅被盗,疑邸主,因苦究之。邸主且求死,邻人曰:邬望隆其人长者,昨过此未远,盍往正之。邸主行以告,恩武奔其处,察邸主非为盗者,令三人投牒于官。不半月盗获,邸主曰:吾非斯人之言死矣。后以子景从举进士,封行人而卒。

俞子良

《绍兴府志》:俞子良,字汝诚,山阴人,领顺天乡荐。潜心圣学,力敦古道。平居无戏言戏动,议论侃侃务砥砺名检,未尝以一事干有司。初教谕栾城,栾俗不知有礼,则谆谆以礼诲之。未冠者躬为之冠,有婚丧者为之品式,使遵行焉。栾人感而化之,虽妇女亦呼为俞夫子云。迁肃宁令,治邑事如其家。甫踰年,百废具举。台使者待以殊等,然竟以劳瘁而卒。柩还之日,萧然敝箧而已。所著《明学录》《通礼节要》《尊亲录》栾居司牧二集并典切可训。

陈善言

《绍兴府志》:陈善言,字惟忠,新昌人。幼丧母,日侍父侧。颂读毕,执炊供甘旨,以悦其志。一时薄俗为所感动,咸知。兴起从舟,次携白金质货干买肆。及归,货而贾者误以己金发之。旋舟次,展视知其赢数倍,亟往还之。适过祖茔,见有盗山木者,善言沬趄不前,或趣之答曰:知而不究是长盗也,究之则贫者可悯。吾佯为不觉,俟其逸尔。年逾六旬遘父丧,竟以哀毁卒。

任振龙

《绍兴府志》:任振龙,字羽祯,萧山人。长者荣之,裔孙力追祖风。一人有夙负,欲鬻其妻。振龙遽止之,负者曰:吾非独为汝也,乃大有人在。再赠之多金,以全其室。每岁除夕设松盆,取贫人券焚之,曰:勿留此,恐他日萦吾方寸耳。卒时家业已匮,犹谆谆以清白训。后子辰旦成进士。

陈期升

《绍兴府志》:陈期升,字子申,好善乐施,勤习举业,仁慈恺悌,良由天亶。又得伊叔陈景仁提命之功。不少耳,善果未易。屈指最著赈贫乏,惠鳏寡,完夫妇、全男女,皆渠一人力焉,并泽及枯骨而德迨津梁。远迩慕义者莫不以冯商再见云。

吕天章

《绍兴府志》:吕天章,字以成,新昌廪生。笃志古文辞,诸所著述皆洒洒成大家。尤敦于行,族党中多藉以举火。孤无婚、贫无葬者助之,不遗馀力。他如建奎步塔、营西渡桥,谓承祖父遗训,竭蹶行之。生平所置产均分庶弟,更以祖居让焉。及由岁荐任古田簿,尝摄篆缓征革羡,民颂其德。

陈子元

《天台县志》:陈子元,字时善,九都人。鼒孙质惇行朴,读书好礼,庭训井然。尝买潘姓房,居间者携其价数十金至,中途遗之。子元念其家窘,竟不问。佃人亏租,欲鬻子以偿,禁不许,更捐谷全活之。族有老而无依者辄安济之,至今人慕其德焉。

裘忠廉

《天台县志》:裘忠廉,字忱赤,九都人。素性醇厚,乐善好义。母病目一年,服药无效,每日以舌餂之,复明如故,邑令旌其门。至赈施贫民,督修启圣、文魁诸祠,课子惟勤,勉人不倦,世称彦方再觏。

张晓

《天台县志》:张晓,永坊人,字东白,性冲粹。年十八以祖军重役诣阙,奏免其一。输粮不索照,有倍取者即与之。常被盗,家人觉之,盗踰墙逸。虑其倾跌,戒勿迫。盗感其德,掷物而去。邻有窘者,竭赀周之。年七十卒,有高僧指示吉地,因葬焉。孙文郁果大贵。

朱荣

《天台县志》:朱荣,号东山。岁饥,散粟千石。岁暮获盗,赒而纵之,士大夫推为长者。

汤俯

《天台县志》:汤俯,廿一都人。倜傥好义,谕子领解王木,不受帮贴,出粟赈饥,邑令重之。

曹登

《天台县志》:曹登,字弘镐,幼习经史。尝输粟赈饥,邑令贤之,申给冠带以荣其身,赵都宪为作《活人赋》以赠之。

夏准

《天台县志》:夏准,字文范。嗜学能文,性薄荣利。尝拾遗金,坐待还之,郡守两延宾席。

张鉴

《仙居县志》:张鉴,字伯昭,审理宅相子。为人温厚谦让,动皆不妄。不喜言人过,人有急辍饮食赴之。故庐毁于火,经始之日营宗祠,而后及其私。常卜治生圹,封植岿然。人窃而葬之,付之不校。一夕,获盗,乃仇家子。徉不识,纵之去,终身不道其名。弟伯厚工部主事,历仕终赵府长史,详别传。子灏亦好行其德云。

汤箴

《天台县志》:汤箴,字仕器。生平仗义,建桥济众,赈饥周贫。尝代偿官帑,以苏一邑之困。两赴宾席,年九十而卒。

袁樊

《天台县志》:袁樊,号省庵。性醇谨,好读书。族有贫不能学者,辄捐资助之。晚居一室,博通性理纲鉴诸书。淡泊静养,年八十六端坐而逝。学博袁仲锡为传。

张厚

《天台县志》:张厚,字元德。亲没,尽哀善抚诸弟。岁荒,出榖赈饥,全活甚多。寿八十卒。

施崇正

《天台县志》:施崇正,好义赈贫。时值亢旱,捐资助开水道,一方赖之。

许思恒

《天台县志》:许思恒,字守经。敦伦重检,父桂喜音律,日召善歌者唱和其侧。善得亲欢心,人方之。老莱子季弟思明抚之成家,分以己产。有闽商张姓者遗金一囊,待还之。又徽人王怀轩者,开典于台。失火,仓猝投首饰数百金,携家夜寝物上曰:渠以我长者,故相属。或有疏虞,如受托何。

姜治

《天台县志》:姜治,闲于大节。亲疾,供汤药不辞寒暑。岁荒,频出粟以赈匮乏,邑令毛奖之。

陈应昌

《天台县志》:陈应昌,九都人,字惟盛。素性和厚,与人无德色。兄弟分产,昌独取其瘠者。又置旷地于杨家山、望火楼诸处,以掩贫骼。晚年荣,受官带。邑大夫屡延上宾。

裘遐龄

《天台县志》:裘遐龄,号石泉,性至孝,行仁厚。岁饥,煮粥赈贫,旌奖有匾。子允安事亲以孝,公直仁德,醇谨好礼,人称善良。

张相时

《仙居县志》:张相时,字君遇,邑诸生。性醇谨,人或以急告,辄辍寝食济之。应方伯良遗产罄为豪家所吞,孙藐诸勿能自直。相时怅然曰:何忍使先正遗孤沦抑至此乎。遂力为辨,郡守梅曰:若真三代遗直也,断还之。应如线之绪,赖不坠焉。从弟相印字君斗,以文雄。少游应司马世、虞门世,虞曰:君吾畏友也,奈何执弟子礼。后以子义激被系埤楼,剑戟森罗不少动,慷慨作城头吟,闻者壮之。弟相晖除临安学博,卓有英声。子日奎崇祯十年贡,隐居不仕。

彭应荣

《仙居县志》:彭应荣,字茂恭。性好施,习举子业已而弃去。先是其祖得异人授以岐黄,术名噪甚。其父继之,倭乱后大疫,出药以活者几千人。事闻上,敕有司,树楔旌之。荣世其业,业且益精。诸疫投匕,辄霍不取直,或受随赐之贫乏者。寿九十七无疾终,子三皆以儒显,至今累累云。

应匡〈五世孙昌元〉

《仙居县志》:应匡,号柏泉。父巨,故饶于赀急,然诺好施予,人有所求,无不曲以相应。一日,里中大疫,比户相染皆避去,父子兄弟故旧罕一视者。巨勿之惧也,遍诣诸病所探之,捐资为市药求医,所活百馀人。匡能承父志,少问举子业于乡,先达王刺史存忠奇其为人,以女妻之。存忠精堪舆术,尝为匡卜兆得万松庵以厝父。匡曰:信佳。当与从昆弟并受大人赐,不敢私也。遂蠲吉以其祖暨诸父合葬焉,存忠鼓掌曰:天地鬼神实临汝心厥,嗣其昌无须地脉为也。年二十饩于校,以所得廪金分赡庠之贫者。洎贡又三让其次,次各先得官恬如也。或诘以故,曰:彼亲老家贫而齿复加于我,岂市恩哉。子大猷、大桂俱进士,见别传。五世孙昌元亦让贡于王立柱,有匡风焉。

杨立思

《仙居县志》:杨立思,号怀峰。生平疏财仗义,尤爱敬才士。士有落魄至,无以为家者,辄延诸舍,厚衣食之,且久而能敬频年,无德色亦无倦容。后为宵人诬,以他事几无生理,陈都谏某,初贫常就食其家,深感之,力疏救,获释,众咸谓其好客之报。子应樊广东惠州经历。

张慧

《仙居县志》:张慧,字彦智。有客憩于其门,遗数十金去。其子拾之以告,彦智曰:得非过客物乎。汝藏以俟其返。已而客至,遂还之。

蒋盛辅

《仙居县志》:蒋盛辅,字德佐,号葵阳。少为邑总局,俄弃去。折节读书,好行其德,周人急恐不逮。诸圯道颓梁悉倾,赀往鸠葺之。觏工词墨客,握手不能脱。与应司马图南善,手校《乐安诗集》若干卷。

张橒

《仙居县志》:张橒,字廷英。天性孝友,读书行古之道。有妹未嫁而卒,橒以二百金遗妹之夫。或止之,曰:吾父与诸叔析产,辄以瘠自与,吾继父志耳。尝设义田,以周其里贫者之婚葬。弟橹遇虎,危甚。橒闻奔救之,惟持一伞,挺身奋逐,虎谔而逸。

吴子龙

《仙居县志》:吴子龙,字性之,号景岩。少参廉子,有友人欲为子缔婚于子龙,未成言已而友人死。遂以女妻其子,曰:向业心诺之矣。以序当贡其次,老而贫,固让之。后为滁州司训,将之任,寄金三百。有奇于其家比,返匿其金。子龙付之一笑,其德量如此。

王敏

《宁海县志》:王敏,字进德,西隅槐里人。兄修德、蕴德皆以文章起家。敏气刚,不与人款狎,读书至忘寝食。家甚贫,休休自乐。人非其类,虽欲饮食之不能也。床褥稍温软辄弃去,独卧木榻上,曰:吾身当适四方,其会合未可知。尝偕友读书馆中,夜半邻女叩门求宿,甚哀。友欲纳之,敏击门,厉声使闻于外,女竟去。太学徵郡邑士贡京师,时上注宠顾,太学生少年多越礼自恣,敏独以礼自持。分教太原忻州,暇日与边将习骑射,边将奇其才而苦其清介,欲污之。召使饮酒,帏女妓于别室。酒酣纳敏,敏大呼,排门出,乘厩马以还,诸将惊谢。懿文太子一日谓宋太师曰:世道日漓,人其无古若者乎。太师以敏对,太子称叹曰:何异鲁男子也。后尝督运舟,川峡悍急,行者多舍舟登陆,为自全计。敏曰:督事君命也,死生天命也。祗君命以俟大命,何以陆为。且舟失累人,己独安乎。后他舟覆溺甚,众陆行者皆获遣,敏独不坐,迁监察御史。未几以例免,归再起为刑部司狱,坐微罪输作,赦归卒。

黄铻

《宁海县志》:黄铻,字文佐,柏屏人。性耿介,嗜理学。令长崇重,四举宾筵。每造闾询以政治。有被诬重辜者,白之得脱,持白金以酬,铻固却不受。犹子获盗,铻曰:此良家子弟,不幸至是。今被执已辱矣。复投之法,置彼祖父何地乎。汝亟释而掩之。其端方长厚类若此。

金孟季

《宁海县志》:金孟季,大岙人。家故殷裕,至是益倍之。正家有礼,所为多师古挽俗之事。创屏山书院以训宗人。尤喜积书,每用重金购之。尝积粟四千斛以济乡人,赖以全活者甚众。有司上其事,赐爵承务郎。今子孙蕃衍,亦阴德之报云。

董世梧

《宁海县志》:董世梧,字云凤,上隍人。幼业儒,有商人遗金百馀两,误索于邑东酒肆,两相愤殴。世梧拾得,即还其人。商人奉二十金为寿,世梧曰:吾不有百金而利二十金乎。坚执不受,商人加额,拜祝。子思维以明经授曹州二守,实遗德之徵也。

董邦敬

《宁海县志》:董邦敬,号内斋,上隍人。敦孝友,笃信义。少虽贫,窭每有善行。偶拾遗金,归谓妻曰:我若利其所失,彼必因失而挫其志矣。吾不忍也。因持以质还。一日病革,梦见一神人,命查鬼录,寿已当终。因其还金,改注寿至六旬。产置千亩,有一子芹藻生香,即命左右立送还阳,越三日复活。后果如神人所言,丝毫不爽。生员光溥即其子也,厥后克昌书香不绝。

娄治安

《宁海县志》:娄治安,字原佐,岙娄人,读书笃义。其家以粮役被罪,议产多者逮捕,群从相顾,莫肯赴。治安产最下,挺然独当,群从德之。愿割产以酬,治安曰:吾赴急义耳,何以利为。一无所受,遂就狱。输作乾州,行冒雨雪,卒咸阳道上,叶四海为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