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九十三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

 第一百九十三卷目录

 孝弟部名贤列传十五
  明一
  徐允让      石永寿
  钱瑛       曾鼎
  姚玭       祝昆
  丘铎       张宗鲁
  周琬       虞宗济
  胡刚       陈圭
  伍洪       乐枅
  刘文焕      朱煦
  范贞昉      李德成
  沈德四      姚金玉
  王德儿      徐佛保
  张法保      张信
  刘谨       崔敏
  刘镐       顾琇
  郑濂       王澄〈子士觉 士麟 士伟 孙应 勤〉
  王焘       丁鹤年
  张福缘      戴君用
  张阿童      王泃〈弟淳〉
  都嗣诚      张巽
  蒋安       陆安
  陈晋       莫辕
  殷奎       殷璧〈弟箕〉
  徐植       陈贞
  钱迪       张荣一
  张桓       姜大顺
  顾敏       顾士杰
  俞达       吴运
  史以辰      史亚庆
  史佛保      朱亚春
  王荂       张住儿
  叶仁       刘均美
  马彦清      丁美
  黄彦辅      刘谦
  吕升       吴希汴
  沈嗣昌      殷原善
  陈颜       林思英
  许孝子      方孝闻
  朱允恭      高谦
  卢显〈弟敬〉   张寿祖
  范祖干      扶九万
  王俊华      林惟深
  杨宗晖      周应显
  赵孝先      盛本源
  邓文焕      张焕然
  程溥       程仕简
  祝原庆      章全
  詹正       李玑
  戴思明      沈安
  汤德明      刘子泳
  萧自成      周定
  李英       喻德昭
  周子旭〈弟子益〉 张正
  陈序

学行典第一百九十三卷

孝弟部名贤列传十五

明一

徐允让

《明外史·孝义传》:徐允让,浙江山阴人。元末,贼起,奉父安走避山谷閒。遇贼,欲斫安颈。允让大呼曰:宁杀我,勿杀我父。贼即舍安杀允让。将辱其妻潘氏,潘绐曰:吾夫已死,从汝必矣。若能焚吾夫,则无憾也。贼许之,潘聚薪焚夫,投烈燄中死。贼惊叹去,安得全。洪武十六年,天妇并获旌。

石永寿

《明外史·孝义传》:石永寿,浙江新昌人。负老父避贼,贼执其父将杀之,永寿号泣请代,贼杀永寿而去。

钱瑛

《明外史·孝义传》:钱瑛,字可大,吉水人。祖本和以笃行称瑛生八月而孤,年十三能应秋试。元末,大乱,奉祖及母避难,历五六年。最后遇贼,缚本和,瑛奔救,并缚之。本和哀告贳其孙,瑛亦泣请代不已,贼怜而两释之。方是时其母亦被执,而妻张氏从伏莽中窥见,即趋出,谓贼曰:姑老矣,请释而缚我。贼见其年少从之,既就缚,掷袖中鞋与姑,诀曰:妇无用此矣。且行且睨姑,稍远即骂贼不肯行。贼持之急,骂益厉,贼怒,攒刃刺杀之。事定,有司知瑛贤,凡三荐,并以亲老辞。子遂志中进士,官山东佥事。

曾鼎

《明外史·孝义传》:曾鼎,字元友,泰和人。祖怀可、父思立,并有学行。元末,鼎奉母避贼。母被执,鼎跪而泣代。贼怒,将杀母,鼎号泣以身翼蔽,伤鼎肩及足,抱母不舍。贼魁继至,悯之,携其母子入营疗治,获愈。行省闻其贤,辟为濂溪书院山长。洪武三年,知县郝思让辟教社学。久之卒。鼎好学能诗,兼工八分及邵子数学。

姚玭

《明外史·孝义传》:姚玭,松江人。元至正中,苗帅杨完者兵入境。大掠玭奉母避于野,阻河不得渡。母泣曰:兵至,吾誓不受辱。遂沈于水。玭急投水救之,负母而出。已,数遇盗,中矢,玭佯死伏尸閒以免,乃奉母过湖、淮。兵疑从苗中来缚送泖上军力辩始白,后母疾思食鱼,暮夜无从得,家养一鸟,忽飞去攫鱼以归,行省闻其贤,辟之,以亲老不就。

祝昆

《明外史·孝义传》:祝昆,丽水人。父公荣见《元史孝义传》。元末昆奉母避贼山中,贼追及,母急投崖下,昆掷身赴救,忽雷雨大作,贼骇散,一时避难者俱脱,母坠深崖几绝,昆幸挂树梢,不死,卒负母而登洪武七年举孝廉,授知县,未几陈情乞养归。

丘铎

《明外史·孝义传》:丘铎,字文振,祥符人。元末,父为湖广儒学提举。铎将奉母赴之,会寇起避之庆元。久之,浙东底定。乃奉母赴京师,已而父至铎,卖药供甘旨。未几,弟为上虞巡检,铎奉父母偕行,母有疾,铎昼夜泣祷,乞以身代及卒,哀恸几绝。卜葬其县之鸣凤山,结庐墓侧,朝夕上食如生。当寒夜月黑,悲风萧瑟,铎辄绕墓号曰:儿在斯。儿在斯。山深多虎,闻铎哭声即避去。时称真孝子。铎初在庆元,从祖父母居故乡者八人,贫不能自存,铎悉迎养之。有姑年十八,夫亡守节,铎养之终身。他懿行多类此。

张宗鲁

《明外史·孝义传》:张宗鲁,钧州人。四岁失明,年二十,遭乱负母路氏逃难,其妻扶掖以行。岁饥,宗鲁卖卜以为养,日给不足,妻采野菜以继之。事平,宗鲁奉母还故乡,竭力供养,母卒仍求其前母曹氏、沈氏遗骸,合葬父墓。洪武十七年,礼部以瞽子而有孝行请表,其门从之。

周琬

《明外史·孝义传》:周琬,江宁人。洪武时,父为滁州知州,坐罪论死。琬年十六,叩阍请代。帝疑受人教,命斩之,琬颜色不变。帝异之,命宥父死,谪戍边。琬复请曰:戍与斩,均死尔。父死,臣安用生为,愿就死以赎父戍。帝佯怒,命缚赴市曹,琬色甚喜。帝察其诚,即赦之,亲题御屏曰孝子周琬。寻授兵科给事中。

虞宗济

《明外史·孝义传》:虞宗济,字思训,常熟人。父兄并有罪,吏将逮治。宗济谓其兄曰:事涉徭役,国法严,往必死。父老矣,兄冢嗣,且未有后,我幸产儿,可代父。兄死乃挺身诣吏,白父兄无所预。吏疑而讯之,悉自引伏。洪武四年斩于市,年止二十二。闻者哀之。

胡刚

《明外史·孝义传》:胡刚,浙江新昌人。洪武初,父坐事谪役泗上,以逃亡当死,敕驸马都尉梅殷监刑。刚时方走省,立河上俟渡。闻之,即解衣泅水而往,哀号泣代。言与泪俱殷悯之,奏闻,诏宥其父,并宥同罪者八十二人。

陈圭

《明外史·孝义传》:陈圭,黄岩人。父叔弘为雠人所讦当死,圭诣阙上章曰:臣为子不能谏父,致陷不义,罪当死,乞原父使自新。帝大喜曰:不谓今日有此孝子,宜赦其父,俟四方朝觐官至,播告之,以风励天下。刑部尚书开济奏曰:罪有常刑,不宜屈法开侥倖路。乃听圭代,而戍其父云南。至十七年十二月,左都御史詹徽奏言:太平府民有殴孕妇至死者,罪当绞,其子请代。乞睿裁章下大理卿邹俊议,曰:子代父死,情固可嘉。然死妇系二人之命,冤曷由申;犯人当二死之条,律何可贷。其存犯罪之父,孰若全无罪之儿。诏从其议。

伍洪

《明外史·孝义传》:伍洪,字伯宏,安福人。第洪武四年进士。授绩溪主簿,擢上元知县。丁外艰,服除,以母老须养不复仕。推资产与诸弟,而己独隐居养母。十九年有异母弟得罪而逃,使者捕弗获,执其母,洪哭诉求代。母曰:汝往必死,莫若吾自当之。洪曰:安有子在而累母者。使者执以行,竟死于市。

乐枅

《明外史·孝义传》:乐枅,定海盐户也。洪武十二年,以盐课失额当解京,输作弟棁诣县庭乞代,枅执不可,棁追及于道,枅以砖提,棁迫使归,棁始恸哭而返,枅竟死役中。

刘文焕

《明外史·孝义传》:广济刘文焕。洪武时与兄文煇运粮愆期,当死。文煇以长坐,文焕诣吏请代,叩头流血。所司上其状,命宥之,则文煇已死矣。太祖特书义民二字奖之。时京师有兄坐法,两弟各自缚请代。太祖遣使问故,同词对曰:臣少失父,非兄无以至今日。兄当死,弟安敢爱其生。帝阳许之,而戒行刑者:有难色者杀之,否则奏闻。两人皆延颈就刃,帝大嗟异,欲并其兄贳之。左都御史詹徽持不可,卒杀其兄。

朱煦

《明外史·孝义传》:朱煦,仙居人。善事父母。父季用,以荐为福州知府。洪武十八年诏尽逮天下积岁官吏为民害者,赴京师筑城。季用居官仅五月,亦被逮,病不能堪,谓煦曰:吾办一死耳,汝第收吾骨归葬。煦惶惧不敢顷刻离。且戒二弟共守视,时诉枉令严,诉而戍极边者三人,抵极刑者四人矣。煦奋曰:吾无计脱父诉不诉,等死耳,万有一父缘诉获免,即戮死无恨。父寮同役者交沮之不听。即具状叩阙。上闻太祖悲伤其意,立赦季用,复其官。同时以例复官者十四人,皆拜季用,谢曰:微君有孝子,吾侪骨肉,皆为城下土矣。已而煦感疾死,季用伤子亦死。

范贞昉

《明外史·孝义传》:范贞昉,字孟阳,临海诸生也。父孝先,洪武四年进士。官陵川县丞,坐法输作江浦。贞昉诣阙上疏曰:臣父不幸絓吏议输作,江浦筋力向衰,不任劳苦,而大母年踰九十,恐染霜露之疾,贻臣父终天之恨。臣犬马齿方壮,愿代父作劳,俾父获归养,死且不朽。太祖恻然从之。贞昉即解儒服易短衣,杂众佣力作,体弱不胜劳,阅七月病卒。

李德成

《明外史·孝义传》:李德成,涞水人。幼丧父。元末,德成年甫十二,随母避寇至河滨。寇骑迫,母投河死。德成长,娶妇王氏。抟土为父母像,己与妻衔勒负鞍为马朝夕伏像侧。方严冬,大雪,冰坚至底。德成梦母谓己曰:我处冰下,寒不得出。觉而大恸,且与妻徒跣行三百里,抵河滨。卧冰七日,冰果融数十丈,恍惚若见其母,而他处坚冰如故。里人相率拜恳其归,乃与俱返。洪武十九年举孝廉,授光禄署丞,迁太常赞礼郎,擢尚宝司丞。二十七年旌为孝子。建文中,燕兵逼济南。德成往谕令还兵,燕王不听。德成归,以辱命下吏,已而释之。永乐初复官,累迁陕西布政使。卒。

沈德四 姚金玉 王德儿 徐佛保 张法保 张信


《明外史·孝义传》:沈德四,华亭人。祖母疾,刲股肉疗之愈。已而祖父疾,又刲肝作汤进之,亦愈。洪武二十六年被旌。寻授太常赞礼郎。又有上元姚金玉、昌平王德儿亦以刲肝愈母疾,与德四同时被旌。至二十七年九月,山东守臣言:日照民江伯儿,母病,割胁肉以疗,不愈。祷岱岳神,母疾瘳,愿杀子以祀。已果瘳,竟杀其三岁儿。帝大怒曰:父子天伦至重。《礼》父服长子三年。今小民无知,灭伦害礼,亟宜治罪。遂逮伯儿,杖之百,遣戍海南。因下礼官议旌表例。礼臣上议曰:人子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有疾则托之医药至于呼天告神斯,又恳切之至,人子所当为也。卧冰刲股,上古未闻。倘父母止有一子,或刲肝而丧生,或卧冰而致死,使父母无依,宗祀永绝,反为不孝之大。原其所自皆由愚昧之徒,务为诡异,以骇俗,希求旌表,规避里徭。割股不已,至于割肝,割肝不已,至于杀子。违道伤生,莫此为甚。自今父母有疾,疗治罔功,不得已而卧冰割股,亦听其所为,不在旌表之例。制曰:可。然其后永乐閒,江阴卫卒徐佛保等皆以割肝被旌。而掖县张信复准德四故事,擢尚宝丞金吾右卫总旗张法保,亦擢尚宝丞。迨英、景以还,即割股者亦格于例,不以闻,而所旌,大率皆庐墓者矣。

刘谨

《明外史·孝义传》:刘谨,浙江山阴人。洪武初,父坐法戍云南。谨方六岁,问家人云南何在。家人以西南指之,辄朝夕向之拜。年十四,矍然曰:云南虽万里,天下岂有无父之子哉。遂治装时滇境初复道路艰险家人力阻之不听,阅六月抵其地,艰苦万状,遇父于逆旅,相持号恸。俄父患疯痹,谨告官乞以身代。国法戍边者必年十六以上,嫡长男始许代。时谨未成丁,而伯兄谦先以督运死京师,于是归家携兄子以往。而兄子亦弱未能自立,乃复归悉鬻其产𢌿兄子,始获奉其父以还,既还家益贫谨力营甘旨,以养人称其孝。

崔敏

《明外史·孝义传》:崔敏,字好学,襄陵人。生四十日,其父仕元为绵竹尹,父子隔绝者三十年。敏依母兄以居。元季寇乱,母及兄又相失。乱稍定,入陕寻母不可得。由陕入川,抵绵竹,求父冢墓,无知者。复还陕,访诸亲故,始知父殡所在,乃启攒负其骸以归。时称崔孝子。

刘镐

《明外史·孝义传》:刘镐,江西龙泉人。父允中,洪武五年举于乡,久之,官凭祥巡检,卒于任。镐以道远家贫,不能返柩,居常悲泣。父友怜之,言于广西监司,聘为临桂训道。寻假公事赴凭祥,莫知葬处。镐昼夜环哭,其父苍头,已转入交趾。忽暮至,若有物凭之者,因得冢所在。刺血验之良是,乃负归葬。

顾琇

《明外史·孝义传》:顾琇,字季栗,吴县人。洪武初,父充军凤翔,母随行,留琇视丘墓。越六年,闻母没。琇奔赴,负母骨行数千里,寝则悬之屋梁,涉则戴之于顶。父释归卒。水浆不入口五日,不胜丧而死。

郑濂

《明外史·孝义传》:郑濂,字仲德,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几三百年,七世祖绮,载《宋史·孝义传》。绮生闻,闻生运,运生政,致政生德圭、德璋,德圭生文嗣。武宗至大二年旌为义门,载《元史·孝友传》。文嗣生鉴钧铭,鉴生渭濂,涛济钧无子,以濂嗣。德璋生文融、文泰、文轰、文厚。文轰生钜銮;文厚生钦铢;文融无子以钦嗣。钦生洵,钜生演渊,洧渊生楷,洧生柏,銮生源溱,铢生漠沂,致生德池,德池无子,以德璋子文泰嗣。文泰生铉锐,铉生汉泳、湜渶,漴锐生深淇。文融,字太和,部使者余阙标为东浙第一家。而顺帝太子手书麟凤二大字以赐之学士欧阳,原功为赞勒之石者也。郑氏代以一人主家政。文融卒,钦继之,钦尝刺血疗,本生父文厚疾。与弟铢廓先业,增田八百馀亩。钦卒,钜继之。钜卒,铭当主家政,以渭冢子与相让虚其位者久之,始受事。铭受业于吴莱。妇翁张无子尽以其业𢌿铭铭受其三之一及翁没铭籍所受归于张。铭卒,铉继之。父丧,恸哭三日,而须发尽白。尝游燕都与揭,徯斯黄溍善子泳从子深并为丞相脱脱。馆师铉为书数千言,陈时政之弊脱脱,多采纳其综家政严而有恩。元末兵起,大将数入其境,相戒毋犯义门。枢密判官阿鲁灰军夺民财,铉以利害折之,引去。明兵临婺县,铉挈家避,右丞李文忠为扃钥其家,而遣兵护之归。至正中卒,渭继之。渭卒,濂继之。至濂而受知于太祖,昆弟由是显。濂以赋长诣京师,太祖问治家长久之道。对曰:谨守祖训,不听妇言。帝称善,赐之果,濂拜赐怀归,剖分家人。帝闻嘉叹,欲官之,辞老不仕。遇圣寿辄捧香诣阙拜,贺帝每慰劳之。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而郑氏数千指独完。会胡惟庸以罪诛,有诉郑氏交通者,吏捕之,兄弟六人争欲行,湜竟往。濂方以事至京,迎谓曰:吾兄长,当任罪。湜曰:兄年老,吾自往辨。二人争入狱。太祖召见劳之曰:有人如此,肯从人为逆耶。宥之,赐酒食,立擢湜为福建左参议,复命举所知。湜举同郡王应等五人,皆授参议。湜,字仲持,居官有政声。南靖民为乱,诖误者数百家,士卒多掠其妇女,湜言于诸将,尽释免。居一岁,入觐,卒于京。十九年,濂坐事当逮,从弟洧曰:吾家以义名,先世有兄代弟死者,吾可不代兄死乎。诣吏自诬服,斩于市。洧,字仲宗地地受业于宋濂,有学行,乡人哀之,私谥贞义处士。久之,濂卒,渶继之。太祖患天下俗薄。二十六年秋,东宫缺官,命廷臣举孝而淳行者,众以郑氏对。太祖曰:其里王氏亦仿郑氏家法。乃徵两家子弟年三十上者,悉赴京,擢济与王勤为春坊左、右庶子。其后太祖又徵郑氏子弟铢子沂,自白衣峻擢礼部尚书,年馀,致仕去。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而铉孙干永乐中官御史,棠永乐中官检讨。他得官者复数人,郑氏愈显。闻天下济、棠皆学于宋濂,有文行。渶尝仕元为浙江行省宣使,主家政数年。建文帝旌表其门闾,渶入朝谢,御书孝义家三字署其旁曰赐浦江郑渶识以精一执中之印。燕兵既入,有告建文帝匿其家者,遣人索之。渶家厅事中,列十大匮,五贮经史,五贮兵器备不虞。使者至,所发皆经史,乃寘其半不启,而帝所赐御书适以榜坠暂撤乃免于祸,人以至行所感云。成化十年,有司奏郑永朝世敦行义,复命建孝义之门以旌之。自文融至渶,皆以笃行著。其他名迹可纪者附于篇。铢,字彦章,幼失父母,鞠于世母周氏,以孝闻。长游京师,谒丞相,脱脱器之奏为行宣政院照磨,统江南诸道浮屠,一钱不入。改松江诸处稻田提领所大使,正课外。岁羡米万馀石,上下侵蚀其中,铢独斥还之民。深,字仲几,馆元丞相脱脱家,教其子哈剌,章顺帝令太子从授《孝经》,脱脱谪西宁,托子于深,众劝深速去毋与,其祸深不可,脱脱召太傅奏深为长史,寻荐还宣文阁说经郎兼经筵译文官,久之以吏部员外郎从脱脱,征高邮,迁浙西道廉访佥事卒。涛,字仲舒,受业同郡王祎,仕元,历礼部郎中,危素推涛,德行为当时第一。初文融著《家范》三卷,凡五十八则,子钦增七十则,从子铉又增九十二则,至涛与从弟泳、澳、湜,白于兄濂、源,共相损益,定为一百六十八则,刊行焉,家范益备。泳仕元,历温州路,总管府经,历江浙行省都事,有行义,又有曰瀛,曰洪者,瀛早卒妻,王氏年少养从子柎,为后守节五十馀年,柎子煁仕至大理少卿,洪明初李文忠辟为参谋,荐诸朝,授引礼郎,迁藏库提点,坐法死妻,石当发配,泣曰我义门妇也,可辱其身以辱其门乎?不食死。渊,字仲涵,师宋濂,好洛闽之学,善古文,母病逾年,扶侍不离顷刻,跪进汤药,膝生胝,既卒,哀恸过节,耳为之聩。从弟澧及妻早亡,遗三女,渊抚之过于己生。元末有司荐为月泉书院山长,不就。明初,中外屡荐并以聩辞。洪武六年卒。宋濂谥曰贞孝。楷,字叔度,与方孝孺善官蜀王府长史。柏,字叔瑞,不仕,皆游濂门,蜀王曰叔瑞,清逸之士也,人因称为清逸处士。

王澄〈子士觉 士麟 士伟 孙应 勤〉

《明外史·孝义传》:王澄,字德辉,慕义门郑氏风,欲学之将终,集子孙诲之曰:汝曹能合食同居如郑氏,吾死瞑目矣。子孙咸拜受教。澄以元至正元年卒,生三子士觉、士麟、士伟。士觉生应,士伟生勤,士觉既承父志。同居无閒言。洪武十四年春,太祖既擢用义门,郑湜因令湜举所知以应,应诏擢布政司参议。二十六年秋,简东宫官,又擢应从弟勤右庶子。义门王氏之名,遂与郑氏并天下学士大夫为歌诗称道之,亦与郑埒。

王焘

《明外史·孝义传》:王焘,蕲水人,七世同居,一家二百馀口,人无閒言。洪武九年十一月,诏旌为孝义之门。

丁鹤年

《仰山脞录》:洪武时诗人丁鹤年,西域人也。常卜日葬其父,霖雨十日不止,鹤年仰天悲泣,冀日雨止,葬毕,雨如初时。兵乱后失母墓所在,悲慕深切,夜梦母告以葬,所邻翁韩重者亦梦焉。即其地,求而得之,见母尸正中一齿如漆复啮,指滴血试之良验,遂改祔父圹,其诚感如此人呼?丁孝子善吟诗,有集行于世。

张福缘

《上元县志》:张福缘天性至孝,竭力事亲母李氏,病衣不解带者数月,病转剧,遂刲股作羹以进其母,病果愈。洪武二十七年旌表。

戴君用

《长洲县志》:戴君,用父福之。洪武中,因监税失,火法当死,君用身代父刑。

张阿童

《吴县志》:张阿童,洪武初孝子,不详,其井里人诵其名。
王洵〈弟淳〉
《吴县志》:王洵、王淳者,父铸辟为都督府断事。洪武八年,坐法当死,洵兄弟日夜号泣,争诣御史,请代,洵曰:父有难,子不忍,视请伏斧质。淳曰:兄冢嗣宗,祀不可绝。兄弟交让,御史讯其执志坚定。疏于朝铸得免死。

都嗣诚

《吴县志》:都嗣诚,字文信,父思贤,早卒母。唐年二十七,守死育之,遭至正之乱,家产荡析,父友徐佑怜之,内为婿。洪武初,仇诬佑匿罪人,逮赴京嗣,诚曰:徐公以我故不畜妾,今我母已亡,幸有子矣,非报恩时耶?遂冒姓名先一日潜行下刑部狱,病革出狱,而绝年三十五。

张巽

《吴县志》:张巽,字公逊。洪武閒兄公让没贵州戍所,奉檄勾丁补,伍父命季公豫往,巽曰:弟弱宜留,侍亲儿愿,往父不得已遣之。

蒋安

《吴县志》:蒋安,字仁伯。洪武閒弟懋以累戍开平,安时为县学生,去巾帻诣御史,泣曰:懋幼弱不任戍,且老母所钟爱,请以安往。御史许之。

陆安

《昆山县志》:陆安者,邑之三民也。洪武癸酉,父德甫为安保事,罪坐大辟。时国法方严,即当弃市,安时年二十,随父抵京,痛不忍舍,伏阙哀请,愿以身代诏,许之。临刑之日,从容就刃,观者咸泣下,称叹德。甫持安骨归妻,钟氏抱骨哭,尽哀即自经死。沈鲁赞曰:夫死于孝,妻死于贞,可谓行人所不能行者矣。

陈晋

《吴江县志》:陈晋,字次翁,元末张士诚据吴其父坐作诗,谤讪论死,晋请以身代父,子争死不决。有司谓代父者,孝;代子者,慈。慈孝之人安肯讪上?遂两释之。父寻病死,既葬,犹朝夕哭,至丧。明洪武中,晋妻家坐,蓝玉党逮,治事连及晋,晋弃家遁去,以存宗祀,后遇赦归孙、让事母,亦尽子道。乡里称为世孝云。

莫辕

《吴江县志》:莫辕,字巽仲,礼兄子。洪武中,父待诏狱当刑,辕年十一,诣理官请代,理官奇之,试笞掠问谁教使,辕无恐言,代父死岂人相导乎。理官遂上言,如其请父乃更为辕,陈非辜竟死系,辕得释,季父礼方宠贵用事。时国法严,辕忧之,劝祖諟散其家财,兄轮不从,乃谬指同姓戍洱海者为族人,皆怪之。二十九年,蓝党狱起,祖諟与礼俱死于法,家无脱者。辕竟以前被伍符免,兄轮死二子,云霖皆在襁褓,取而育之,又变姓名,閒行求得其祖叔骸骨,归瘗之屡,冒法禁几死。建文元年,遇赦归,卒年七十七,门人私谥曰贞孝先生。

殷奎

《太仓州志》:殷奎,字孝伯,一字孝章。其先自华亭来,为人端厚静,谧受易。于盛德瑞受春秋,于杨维桢刻意古学,造次循礼义,浙东佥宪孛朮鲁昱重其名,举教官,奎固无仕宦意,复笃养母不起。至正丙申,自州移昆山,有司请训导儒学于养母便,乃应命,比谒庙正。曾子配享位,凡建白系名教所进子弟皆有师法。洪武四年,荐试吏部高等司,选者拟授郡县职,以母老辞,忤意,调咸阳。咸阳罹兵,学久废,奎至尚廉,隅立条训,士相率知,教在咸阳四年,日夜念母,道远不克养,以忧卒,年四十六。门人私谥文懿先生,祀乡贤祠。

殷璧〈弟箕〉

《太仓州志》:殷璧,字孝连,箕,字孝扬,俱明经至性孝友。奎卒于官,璧谓箕曰:母老,弟宜在膝下,我往迎兄柩。于是越数千里,护其兄柩归,后箕举秀才试广西佥事,终太平府推官,以廉谨称。

徐植

《常熟县志》:徐植,字元芳,父彦达掌乡赋狃于元季,弊政赋入后,期法当刑。植时年甫十八,赴所司,自陈引为己罪,所司不能夺,遂其请临刑,有诗曰父母恩同日月,高愿将一死报劬劳。三杯白酒浓于鸩,七尺青丝利似刀,风送断魂归故里,月移枯骨葬荒郊。遥知亲族偏怜我,泪洒西风湿布袍。邑人王廷圭为作《孝子传》

陈贞

《常熟县志》:陈贞,字子固。洪武初,母沈患心痛垂革,贞刲股杂羹中以进食,而苏越三日痛复作,贞欲剔心再进,母觉,谓贞曰:汝诚笃孝若尔!我心益痛。止之。是夜沈梦土神周孝子授以紫苏,饮服之愈,人以为孝感。

钱迪

《常熟县志》:钱迪,苏之子。洪武初,苏上书言政事,又上祭元幼主,文皆称旨不愿为吏,以疾辞归。上赐之杖,俾谕所过郡邑,以国家更化之意无,何坐法论死?迪年十八诣阙请代诏刑,迪赦苏从,子完感迪之孝,立祠祀之。

张荣一

《松江府志》:张荣一,华亭人。洪武十九年,母杨氏病剧,荣一祷天剖腹取肝以进,母啖之即愈。里人以其事闻诏旌其门,绘像城隍庙中,至今尚存。

张桓

《松江府志》:张桓,字宗武,华亭人。母常病剧医不能措手。焚香吁天、潜刲股,煮以进母,食之愈。事兄宗文尽恭爱,有司命董里中输赋贫不能输者代之,输而不责偿,饥岁出,谷贷匮乏,久率归其券。洪武中,以税户徵例当除官,固辞。永乐壬辰,复徵除元氏县主簿,廉勤得民心,一日进贺笺京师,行次沙河,水暴涨覆舟,人皆溺死,桓漂流四十馀里,恍若有人举之者及其仆马皆获济,人以为好善之应。

姜大顺

《松江府志》:姜大顺,华亭人。仁孝性成,母卒居庐三载,顷刻不离墓侧。有司以孝义荐,力辞不仕。没后,里人私谥安孝先生。

顾敏

《松江府志》:顾敏,字文敏,号清隐松泽里人。洪武初,父仲睦坐法被逮,死子孙,法应戍边。敏年十三刺血上书,白父冤太祖悯之,得从末减放归,赐手诏,旌其门。子英延安同知考最例?得封典,以国恩未报辞不受。敏生平乐善好施,崎岖乱离中,养生送死,务尽其力,人以孝称,年八十有九,夫妇结草龛偕坐,却去人閒事,绝烟火食,日惟饮酒勺许,两相倾对,各谈古今人盛德事,成化中俱无疾而终。

顾士杰

《武进县志》:顾士杰,字文英。洪武初,父督国赋,时法严稍诖误辄坐死。适父病兄,士俊当就逮,士杰年十七,自塾归,闻举家哭,问故乃曰:父老矣,兄家督也。何可死士杰?馀夫也且未受室,竟自诣诏狱,濒刑有令赴辽东永戍者免死,树两旗愿戍者立黄旗下,愿戮者立红旗下,士杰曰:人生自古谁无死?宁忍儿孙负甲兵。竟趋红旗下,与同趋者唯平江一人,比邻孙作方官京师哀而殓之,作顾《孺子孝义传》。父兄为立嗣,仍建祠祀孺子

俞达

《江阴县志》:俞达少能友爱。洪武四年,其兄服贾远方他贾,犯榷盐禁连坐,达闵兄孱弱必客死,毅然代遣于濠,三载乃归。

吴运

《江阴县志》:吴运,洪武閒人。八岁丧父,祖父母老而瞽母邢氏孀居。运每晨出贩果饼以资养堂上,人赖以不饥,毋尝仲夏抱病,渴思冰,斋祷于天呼号几陨,天忽雨冰,母饮之辄霍然起,后母亡,刻木肖像,旦晚上食,悲思不已,部使者以母子节孝奏闻旌门。

史以辰 史亚庆 史佛保

《溧阳县志》:史以辰,永成乡人。母黄氏危病莫疗,夜祷愿以身代刲股进,随愈。洪武辛酉,知县符焕以闻诏旌其门,时又有史亚庆、史佛保皆以割股旌,皆永成乡人。

朱亚春

《溧阳县志》:朱亚春,惠得乡人。洪武末,母沈氏病笃,割肝救之耆老,钱希等白县奏闻诏旌之,明年徵授太常寺司乐,官三年以未谙乐章乞归。

王荂

《金坛县志》:王荂,字子辉,天性孝友。洪武閒,兄荣以人材举授杭州府,同知佐崇山侯李新开溧水县,胭脂河新受富民钱,为迂其道事,发伏诛荣。坐当剜膝,荂走京师,击登闻鼓,请以身代,上义而许之。旨下,兄已刑矣,荣卒荂为抚其孤。正统初出粟三千石助官赈饥。上闻,遣行人赐敕奖劳,表其门曰义门复其家。

张住儿

《桃源县志》:张住儿,吴城乡人。母孟氏病笃,救疗不痊,乃持刀于胁下割肉为羹以奉母食,既而病痊。洪武二十五年旌表。

叶仁

《休宁县志》:叶仁,字大年。父宗茂任饶州知府,以事罚输砌城仁,上书赎罪,情词恳切,太祖嘉其孝诚宥之。

刘均美

《杭州府志》:刘均美,钱塘人,世以医名。均美性孝友,异母弟胜生三岁,父病且革顾均美,指胜不能言,均美泣曰:大人宽心,他日当如大人意。父首肯始瞑。均美为教养,娶妻生子尽以父产让胜,而自构屋北郭。洪武閒,以闾右入京师,居织锦坊,仍以医行。每日丐药者无算,均美必先施丐者,而后次第及市者,曰:后彼丐者,恐以丐自嫌,后遂不来。郡人许昉游国学,贫无以自给,均美延之家,昉死为殡,殓归其棺以葬,寿九十卒,所著有《拔萃类方》四十卷、《刘氏庆源录》三卷。子用宾孝友能世,其家亦喜施女婿,张璟家富,悉以让其兄,父临没语之曰:为汝埋黄金、首饰、白银三千馀两土中,他日可取用也。后兄荡废悽郁不堪,璟特告兄埋金处,尽奉之。

马彦清

《绍兴府志》:马彦清,字天泽,会稽人。母张氏手绩以抚之,彦清偕兄弟三人朝夕敬养。既而兄彦通以谪籍补戍辽左,彦清殚力勤家,洁修门户,弟彦邦充万石,长因督徵过迫挟仇者摭愬阙廷,缇骑至浙督,臬司逮之甚急,彦清悯弟未有子,恐大伤母心,乘其未系狱,诡托弟名以身往械。送金陵讯漏、秋粮二升。寘重辟刑时,东向泣拜,以不得侍老母为痛,。洪武三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也。后守杨绍恩手书匾额,表其孝友。

丁美 黄彦

《绍兴府志》:丁美,字文彦,诸暨人,兄进。洪武初遘诬被逮,美度兄懦且讷必不免,白于官请代行,进曰:事在我,汝何预焉?进方欲往,美已赴逮所矣,竟编之徒,官以死同时。有黄彦辅者,其从兄彦实坐诬,州司迫遣将行,彦辅慨然就械以往,而其事卒白,乡人皆义之,而于美之死尤加悼惜焉。

刘谦

《绍兴府志》:刘谦,字惟恭,弟谨字惟勤,山阴人。洪武中,父谪戍于贵州之乌撒卫,谦方弱冠,往来戍所宁亲,谨年六岁,并知痛其父,问贵州在吾越何方,家人以西南指之,辄朝夕向西南遥拜。年十四泣曰:余独非人子乎?遂与兄偕行。是时南荒初靖,道路荆棘,历六月始抵贵州,,所至艰辛万状,遇父于逆旅,相持号恸,行道伤悲,俄而父患疯痹,谦欲以身代,因留奉父,谨归。越携,其兄之子,疆以往而疆,又卒于途。既而复归,悉鬻其家赀以往。谦代父役,谨奉父归,时家徒四壁,色养愉愉计所以宁亲者多,方迄于寿终,而谦死戍所矣。有谦以殉父,有谨以全父,各成其孝,允称两难。〈按《明外史》载谨事与此大同小异,今并存之。〉

吕升

《绍兴府志》:吕升,字德升,新昌人,宋孝子蒙之后。家贫好读书,母徐先卒父,迨九十。升竭力奉养,饮食起居不离左右,父年益高,便溺不节,升无閒晨夕,躬自抱持就溺,不使污床褥,若保婴儿。然如是者凡十年。父以百岁卒。洪武初应孝弟力田诏授江阴主簿,辞不就。

吴希汴

《绍兴府志》:吴希汴,字克素,新昌人。性柔顺,事父宗信,务得其欢心。洪武初民断指者法戍边,宗信以疾失将指之,半里长将捕之。希汴忧形于色,会有善接指者,人弗之信,希汴独心喜,乃截右足小指接父将指,彼此血出淋漓,月馀疮愈,指果续已而疮复溃,断指如故,希汴吁天诚祷,复截左足小指,接如前法,血交气贯一指,宛然如生。乡里惊异,以为孝感所致。

沈嗣昌

《嘉兴府志》:沈嗣昌,字寿康,元季居丰山之南,性至孝,早丧母,事父曲尽心力。时南北骚动,岁复大饥,嗣昌出告入,面不露忧色,惟恐失父欢心。父没,勺水不入口者三日,庐墓六年,南行台尝论荐其孝,与之官,不就。洪武元年秋,卒又三年正月,邑令王文造其庐,请旌之,至今相传为孝隐村。

殷原善

《嘉兴府志》:殷原善家贫,与兄近仁读书侍养,友爱无閒。洪武初,近仁举孝弟知平遥县寻,擢广西参政,与妻皆卒于官,遗三男一女,皆幼。原善遂不娶,抚诸孤如己出。年四十,亲友讽之娶,原善泣曰:兄嫂不幸早世,使吾娶而不贤,谓诸孤何?且娶者为后嗣计,诸孤当有为后者。终不复娶,抚教、婚嫁皆得其所。

陈颜

《台州府志》:陈颜,洪武中倭寇登岸,居民骇散潜匿。母葛氏老且病,颜负之逃,力不能胜,寇追及之,母曰:我死在旦夕,汝宜亟去。即俱死何济?颜不忍舍,遂遇害。

林思英

《台州府志》:林思英,字嘉睿。洪武戊午,以人材授福建汀州知府,居官躬节俭勤抚,字民甚德之,任五载。闻母讣悲悼不已,眦血迸流,七日卒榇,归日路费不给,子尹昭沿途告贷,时称为清孝云。

许孝子

《台州府志》:许孝子,不知何时人。旧传临海山下有许姓者居丧至孝,每一恸则群乌悲鸣,至今称其山为许孝山云。

方孝闻

《台州府志》:方孝闻,字希学,孝孺之兄。年十三遭母丧,辄稽典礼蔬食水饮者三年。父卒亦如之,每号恸声尽气极,呕哕出血,自是寖成羸疾,行步伛偻而守礼益确,乡人称为方孝子。

朱允恭

《湖州府志》:朱允恭,乌程人,父华。洪武十八年,以老人除监察御史;二十三年,以事系狱允恭上疏申父冤。上念其孝,命代为御史,仍宥父罪,人称为孝子朱御史。

高谦

《宁波府志》:高谦,字德光,曾祖善沈酣六经不求闻达,行谊能格强暴。洪武初有司辟,不就,学者称为安敬先生。谦性笃孝,三岁父卒,世父火其骸,欲夺母叶,志叶茹荼育之。稍长问父所在,母泣告以故,遂哀号欲绝,求父骸不得,终日涕泗于道,后遍访得之,负以归。犹恐其非啮指血滴之验,乃更制衣冠敛,补行三年丧事母,极孝,先意承志无不得其欢心。

卢显〈弟敬〉

《宁波府志》:卢祥卿,名景德,以字行。尝隶金陵册籍。洪武初以胜国世职漕运,命督造海运船,以船破坐,侵渔逮,狱将就,戮其二子。显、敬诣阙请代,显泣诉曰:督造虽臣父名,而侵渔实臣显罪当死。敬曰:兄显佐父,周旋运事造船之谋臣。敬独知之臣罪当死,上矜之,遂两释焉。祥卿后以贤良举于朝,授四川彭水知县,九载考绩坐诖误,谪戍云南左卫,显复哀诉乞代。上曰:真孝子也。遂许祥卿,放还故里。

张寿祖

《金华府志》:张寿祖,字伯樗,性孝。父早丧,母患乳核,荏苒二十年,成痈勿溃,寿祖吮出其毒而愈。祖齐贤,年九十馀寝疾,累岁寿祖侍奉不懈,母后亡,哀毁骨立,贫不外慕,授徒为业。洪武二十五年,以耆老召,历事户曹除光化知县。

范祖干

《金华府志》:范祖干,字景先,受业许白云之门,久之遂悉得其旨趣。其学以诚意为主,而严之以慎独持守之功,引诱学者惓惓真切,惟恐其不入于善。尝曰: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惟人之所不见乎?四方士夫。尝问:安否为斯文重轻?戊戌,太祖兵下婺城,与叶仪,以大学进寻辟为咨议,以亲老辞李文忠,时守严郡,特加敬礼,恒称师而不字,性至孝,郡守王宗显立纯孝坊以表之,学者称为纯孝先生,所著有《群经指要》《读诗记》《大学、中庸发微》《柏轩集》若干卷藏于家。

扶九万

《处州府志》:扶九万,字鹏举,缙云人。诗词典雅,父丧庐墓,有驯虎之异,以《春秋》教授乡里,洪武初举孝廉,不赴。

王俊华

《海宁县志》:王俊华,名胄,柘浦人。元末教授于乡,执经者屦满户外。洪武甲寅,荐任衡州府学教授,改绍兴府学,适以星变求言,俊华被召疏对详明,上悦,时称江南书布袋寻升右春坊右赞,善以撰写洪武,故事忤旨坐法,性至孝,在衡有瞻云集,亲没哀毁,过制负土,为坟乡人,以孝子称。

林惟深

《临海县志》:林惟深,字思源,资性纯明。与人论事,剖析曲当情理。洪武初其父法当戍白于官,代父以行。王原采、张廷璧深加叹服,谓思源当与方希直并驾,特所少者问学尔。今日之去吾辈,又失一良友也。

杨宗晖

《诸暨县志》:杨宗晖,诸山乡人。明洪武初,随父叔器入京,父为掾献《鱼鳞图册》,以大红花绫为面上恶之,且曰吾方以俭率天下,安得违式献此耶?命诛之,宗晖赴法曹,诉曰违式当诛,但此晖实为之。今诛父是晖陷之也,愿以身代父,死法曹为上,其诉许之,时年十九。

周应显

《天台县志》:周应显,字伯焕。父为人所害,散财复仇,方正学先生为作《复仇记》。生平喜吟咏,自号灵虚山人。洪武中荐聘不起。

赵孝先

《临海县志》:赵孝先,名次起,以字行。洪武初为国子生。其父戍京师,孝先告祭酒,以愿代状,不许哭诉,于礼部事闻诏许之,孝先喜不自胜,即变服以行。孝先素有才望,士大夫竞为诗以送其行,方逊志先生序之曰士之学以善俗化民为本。孝先一举使天下咸濯磨奋发,为子则孝,为臣则忠,其有益于人纪岂不甚大?戍满仕终,宝坻教谕,今祀乡贤祠。

盛本源

《金华府志》:盛本源,兄本道,于洪武中被乡里诖误,罪当死。本源谓兄曰:兄未有嗣,理不可死。我子女四人,愿以身代兄。在我犹不死也。遂毅然往死,闻者莫不惊叹,其妻王氏身方二十九,守节自誓,子宗义搆,堂名义节,图父像于中,奉母以居,杜桓为记。

邓文焕

《饶州府志》:邓文焕,鄱阳人。洪武初,以天下土豪为患,徵郡邑,械送京师,吏絷其父奇,逢遇文焕,谓絷者曰焕,土豪也。法当絷,与父诀曰收吾尸,手指长者是临刑,御史覆奏原而释之类释者,凡七十三人,皆归德。文焕弟文贵被荐,凡官中百,需出自文焕,文贵以是得清名。当大水,文焕给粟拯饥,不责偿。

张焕然

《饶州府志》:张焕然,浮梁人,父信立。洪武初坐诬累得罪且死,焕然诣阙请代,怜而两赦之槜。李杨升为作传。

程溥

《饶州府志》:程溥,字广初,德兴人。洪武初,父士宏督图籍触讳论死,溥毅然代行赴京,遇诏得免,黥面罚工凤阳,归捐田创义学,延师教育一方子弟。乡族称其孝义。婺源洪觉山作传,浙江钱绪山表其墓。

程仕简

《饶州府志》:程仕简,名阅,以字行,乐平人。洪武中,举明经以父彦初,教授平阳,乞便养得训导平阳绛州学。洪武甲戌,彦初以表文触讳致犯大辟,仕简连章引咎乞代,不许,更乞同死。上意其希宠自全俾同出市赦,下而父子已俱绝矣。死之先日自分不可生,作书及歌寄母甚了达。万历乙酉,知县钟化民建祠祀之。

祝原庆

《饶州府志》:祝原庆,德兴人,质美好学,以儒鸣时。洪武庚午,父德忠充里役,以事忤乡人胡士谦,士谦讼于京,诬德忠豪滑,持县短长,诸不法事,法司勾提原。庆痛父年老,挺身冒父名就系,德忠弗忍,争于官,原庆恸哭,诚恳执称所诉实其所为,有司遂系原庆赴京廷鞫,时自诬服就诛,时年二十八。《孙原贞传》曰自古及今孝行可述者,二百七人。有父犯死罪而子以身代者,吉翂、长孙虑、陈颜三人而已。其时各获矜免后亦旌异,原庆代父与翂等不殊。惜当日执法者不为白于朝,矜宥旌异至于诛死,名湮没而不称,盖有幸不幸哉。

章全

《饶州府志》:章全,字云渠,父正,字方大,鄱阳人。洪武壬申十月,全母梁氏遘疾医弗效,全斋沐焚香吁天,愿减己寿以益母,刲右股烹粥以膳母,母病愈。永乐戊子五月,父遘疾,复刲左股烹粥以膳父,父亦愈。

詹正

《饶州府志》:詹正,字季雅,鄱阳人。洪武末邑,人余世清,知慈溪县,荐正为慈溪学官,正念亲老,陈情乞便养,得授乐平训导,遭丧庐墓,终制如初,服阕补沛县儒学,卒于官。

李玑

《武昌府志》:李玑,字伯玉,嘉鱼人。洪武庚午,乡荐授天长教谕,历知泗州、宿州,性至孝,居丧苫块,终制为亲求葬地。夜梦神人指示,次日登山遇一老翁,云尔地在鹊巢树下,忽不见人,谓其孝感所致。

戴思明

《武昌府志》:戴思明,蒲圻人。洪武中,其父详行野遇虎,思明奔救之,直扼虎吭,虎竟死,详复生。

沈安

《南安府志》:沈安,字希敦,大庾人,幼孤,读书不求仕进,力田圃养母,朝夕躬进,食必愉婉。时洪武初,未定科贡之法,有欲辟举之者,其叔止之曰:儿殆不肯一夕离其母也。母没,庐墓山之树叶尽白。

汤德明

《吉安府志》:汤德明,永新人。五岁丧父,元末伪相周安据永新天兵下邑,德明同母刘氏随军入袁州,指挥韦富、家富调守辽东,德明从行,遂失母所在。旦夕号恸,富怜之,乃资遣俾还袁州,袁人无识者,归永新,问知母依亲调凤阳,比至所亲,又调护卫北平,乃复徒步追求之,竟得焉。母子不相见三十年,德明迄全其养。刘年八十五乃卒。

刘子泳

《吉安府志》:刘子泳,吉水人。洪武初,父天源坐诬,有司械送京师,命下锢山,子泳痛父年老,乞以身代,遂入山,水浆不入口,七日不死,事闻悯其孝特宥之侍,父归终养。

萧自成

《吉安府志》:萧自成,泰和人,抚兄孤如己子,侄翀亦敬爱自成如其父。洪武中,自成以事被逮,翀引服从戍,与自成庭争,往不已至相抱持大哭,官竟按籍坐自成,翀哭于门外不去,闻者伤之,及自成屯滁阳,翀与诸弟更出往视自成,意甚适,亦不知其在役也。家有《异荆》一本,五干事载,乌斯道骈义传中。

周定

《永丰县志》:周定,字仲康,父天诰,字子敬,宋进士,任延平府尹,始居永丰之南门。母张氏生定,继姜氏生安,宁守三子。姜性僻,别徙东里湖沿留,定独居南门。定笃孝,晨起即趋候门外,入供洒扫,视膳服劳,深夜始归,寒暑、风雨无閒也。又力自铢积以为滫瀡,具久而弥挚。洪武辛亥九月,天忽雨。金其家文曰天赐孝子。周定定闻之官,官曰天赐也,以分乡里。乡里曰天赐也,皆不敢取,乃上其数于朝而博施焉。子孙奕世书香不坠,遂为丰巨族云。

李英

《邳州志》:李英母刘氏病甚,英尝粪视药而愈。母卒,不饮酒茹荤,跣足庐墓三年,洪武十七年旌表。

喻德昭

《临川县志》:喻德昭,洪武初父以家无恒产移居凤阳,时德昭六岁,父母付所亲鞠之。及长尝以不得养亲自悼,年十四诣凤阳,求之弗得,遂绝酒肉,与家人诀,不见不还。凡十年,见父于汉中屯所,而母已没,乃扶归就养。越三年没,哀恸庐墓。再历寒暑,衋然如初,丧竟卒墓旁,后归葬铜山。

周子旭〈弟子益〉

《吉水县志》:周子旭,轩昂豁达,孝友出于天性。生八岁,亲有疾,日夜侍药食,左右不离亲。没,哀毁不能胜。与弟子益相友爱,家尝坐事,兄弟争就狱,子旭曰:我主家事,此我之责。子益曰:兄,先人之嫡,家之长,即万一有不幸,宗祀谁主?弟不系家轻重,弟当往。子旭曰:汝未有子息,今虽自任以义,即有不幸奈身后何?此责在我,我当往。汝主家事毋多言。子益知兄意不可回,即潜诣狱,服辜谪戍辽东,卒于路。子旭闻之,哭之,痛曰:使弟至于此,实我也。遂以仲子孟简为之后。后五年子旭亦卒。孟简,永乐元年举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人以为善应云。

张正

《平阳县志》:张正,字思中。九岁而孤,事母笃孝。年十三,母疮发于额,医视之曰疮甚恶,肿至鼻即不可为。正闻忧惧,匍匐祷城隍,割股以进,次日疮溃即愈。洪武丁巳秋,母下伏枕,正以手掬秽无难色。后六年,母病危甚,复刲股,母病亦愈。

陈序

《平阳县志》:陈序,字惟伦,参政,宣之父也。父孟明病剧,三割股以疗之。大学士李东阳、提学陈纪咸有歌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