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七十六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

 第一百七十六卷目录

 志道部名贤列传七
  明五
  汪赏       杨通儒
  程以庄      汪学圣
  汪浚       朱弘
  束桓       于廷燮
  许纪       杨春芳
  张大有      丁言
  涂荣台      杨仪
  王世禄      施达
  陈自藻      方继诚
  施天遇      储干
  黄广       张云鸾
  丁明俊      华允谊
  秦尔载      柳鸿
  郝维持      汤开运
  袁国光      李惟精
  秦镛       吴学
  徐伯凤      陈元琛
  王象泰      王翼
  苏光颙      梁方图
  杜惟熙      陈时芳
  倪玕       徐廷玠
  徐奋鹏      范瓘
  吴翼圣      何浩然
  申志学      林宗
 志道部艺文一
  送孙正之序       宋王安石
  与陈传道序         杨时
  志道铭           朱熹
  胡侍御建志道堂号舍记   明陈尧
 志道部艺文二
  励志           晋张华
 志道部杂录

学行典第一百七十六卷

志道部名贤列传七

明五

汪赏

《休宁县志》:汪赏,号石宾,石田人。邑庠生,有志正学,事亲以孝,闻丧葬礿尝一遵,考亭仪节,祝令世禄,雅相推重,创还古书院,延为院长,既没为作状,有云讲学四十年无挫,志独栖于还古山,舍究心奥旨开诱,同人伏腊寒暑无辍诸语。

杨通儒

《休宁县志》:杨通儒,字幼钧。司理奎子,通子史百家,尤潜心理学,晚筑达道堂立率真会,偕兄弟子侄讲,贯年八旬手书先,儒语录四十馀卷,次年自知逝期,子跪请遗训,曰:上帝临女无贰,尔心战战兢兢,何事多言。遂无疾终。

程以庄

《休宁县志》:程以庄,字临之,由溪人。孝友性成,弱冠渡江,抵泰州,拜王心斋祠,见其堂庑刻有乐学歌额署铁汉二字,不觉欣然神往,遂私淑干朱儒,斋朔望讲学不辍,每一讲格物良知,纷纷聚讼,独能出胸,中所见以折其衷,诸同人咸称新安道,脉不坠厥,后率子若孙负笈海陵,北面心斋祠,几三十馀载,其向道之心老,而弥笃寿登八十有六。

汪学圣

《休宁县志》:汪学圣,字惕若。笃学醇修于书,无所不读,发言制事,乡里咸服,后讲学东林。及归里,与同人讲学,紫阳还古书院,崇尚朱子所著,有问易思成录等书。

汪浚

《休宁县志》:汪浚,字泰茹。博览群书,弱冠即孳孳,还古紫阳两书院讲学,涵养纯静,举动一无所苟,丧葬悉遵文公家礼,力辟释老形家言,晚年尤好易,日持一编不释手,学者多师事之。

朱弘

《休宁县志》:朱弘,字济臣,月潭人。与人乐易,胸中毫无渣滓,尝欲志子路之志,学曾子之学,喜闻己过以省身,慎独为要,与汪惕若施,虹玉联会讲学,切磨甚密,一时有志道学者,咸师事焉。

束桓

《丹阳县志》:束桓,字子威。生有异资家贫日鲜再食而诵读不辍,为学根究,性命务为躬行,虽屡挫于时,向道弥笃,时丹徒殷士望居丹阳,与桓月为讲会,其学以孝弟,求仁为本,敦朴存诚为务兴起,后学至老不倦学者,称怀玉先生。

于廷燮

《金坛县志》:于廷燮,字调阳。沈静好古,笃志理学,为时所称,年三十八卒。

许纪

《扬州府志》:许纪,字崇志。少不羁长,乃折节务学笃,志圣贤之道,喜怒不形,举止凝重,居常闭户,默坐与人讲学,言简理该,莫能窥其际,年四十八卒。

杨春芳

《陕西通志》:杨春芳,字旭门,三原人。庄严峭重,励志濂洛关闽之学,以恩选入都授,洛川训导转镇,远教谕乐道,敦仁诸生企慕之,以为弘农清德再见云。

张大有

《太平府志》:张大有,字若无,号放庵。键扉慕道,参程朱濂洛,奥旨家虽壁立,不以贫易所学也,其执经问字者,盖履满户外云。
丁贤
《潜山县志》:丁贤,字希圣。天性敦敏,少以理学自励,应恩选读书南雍,一时士林宗之,其学直参濂洛之微,晚补河南内乡令称循,吏解组,后贫居屡空。恬如也,惟日事著作歌咏以自适,卒年八十六。

涂荣台

《潜山县志》:涂荣台,号望轩。天资颖异,年十三从父讲孟子,浩然章退,而著知言养气论,父见之曰:此理学要诀也,孺子能为是语乎。及长教授生徒以省身,克己为要对人,每寡言笑谈及理要,则津津言之,终日不倦,一时向道之士出其门墙者,不下百人,尝谓鹿洞鹅湖,宗风未坠,虚言不若实,践之为得也,屡举乡宾,没年七十有三。

杨仪

《常熟县志》:杨仪,字凤瑞。幼聪敏,长而好学,其学一以程朱为准,隐居讲诵,问字之履恒满,年八十三卒。崇祀乡贤。

王世禄

《青阳县志》:王世禄,十五都人。邑庠生,持身端亮,幼慕理学,率门人暨子一桢一干,讲学太白书院,阐明良知宗旨,所著有《南溪遗稿》《语录》等书若干卷,行世。

施达 陈自藻

清山按《青阳县志》:施达,十六都人,字下之。幼慕理学,厌薄制举,慨然以圣人为可学,深究濂洛关闽之传,其论以性情为田,礼义为柄,博学为致,知笃行为诚意。曾与杨贞复,祝无功两先生会讲于金陵。学者翕然,宗之晚更肆力诗歌古文,筑讲堂九华天柱峰下。人称天柱先生,崇祯间公卿应诏徵辟,首以先生名,上坚卧弗出,既卒门人私谥曰:文信著有易,信序卦,杂卦图解,读书知孝经注,儒行注、韩文徵、诗赋古文诸集。门下士惟陈氏自藻最著,先生所著述皆命,校正发梓常以接,后学期之继,卒同门独迓,主配祀天柱先生。

方继诚

《青阳县志》:方继诚,号文坡,四都人。研究理学与焦漪园杨,后岩倡道金陵,所著有语录,诸书甚富,因被火不传。

施天遇

《青阳县志》:施天遇,邑庠生,十六都人。博学多通,与弟天柱先生同堂讲论,为理学名儒。

储干

《宜兴县志》:储干,字刚夫,改字康夫。少为诸生,有声及学于钱一本,遂弃举业,专心学道,人以为迂,独浙江章正宸一见,执弟子礼直指使,祁彪佳闻其贤,请见不得,欲索所著书荐于朝,干以疾辞,乃表其门曰:理学真儒所著有易,疑春秋属比直书数十卷,藏于家。生平好静,坐不耐,俗纷读性理至天地,混辟一气涣然,有得自是。人我无间处,喧不乱云,嗣子秬字二禾,克绍家学绰,有父风著周易集,义识者称之。

黄广

《江南通志》:黄广,字冠龙,无锡人。少从顾宪成兄弟游遂淬,志理学。乙丑丙寅,间诏毁书院,时珰焰炽,广日趋讲席,不辍高攀,龙死难,有司欲絷其子,广闻之要华孝廉国材极陈罪不及孥之,意其子获免己,巳以贡除镇江学,博旋擢安远令,先是邑有重狱,谳辟候决,忽流贼至胁狱囚皆从之,中有董传等愿出死力守城,城得不溃,寻以疾卒于任,所著有《礼乐合编》《承天纪世》《览玉磬斋》诗集诸书。

张云鸾

《江南通志》:张云鸾,字羽臣,无锡人。孝弟廉正,数以文字受知于有司,然一无干谒,惟覃精经史,刻求圣贤,心蕴雅善,讲说远迩,名家争以厚礼,延至师事之。从同邑顾宪成游,著东林讲议,祁彪佳按吴式其庐,一时与二邹齐名。

丁明俊

《江南通志》:丁明俊,字彦超,无锡人。年近壮,始志于学,举动一遵儒礼,每日静坐,虽盛暑不弛冠服,论学一宗紫阳。

华允谊

《江南通志》:华允谊,字汝正,无锡人。允谋仲弟也,孝友质直力追古人,领岁荐不赴廷试,初偕其弟,允诚受易于毗陵,钱一本继见,高攀龙,于东林闻其教,憬然有得,从事敬静晚自号,后庵年八十四卒,学者称龙超先生,著有《三象粹精》《春秋传载记》纂疏等书。

秦尔载

《江南通志》:秦尔载,字彦熙,无锡人。梁之孙,少受书于叶茂,才以亲贤,远佞见称,既而师事高攀龙,刻近思录朱子节要二书,每日手著功过于籍以自纠考,事后母孝,自奉薄好,施予子镛釴锳,皆有学行。

柳鸿

《江南通志》:柳鸿,字渐于,德化人。郡学生,性恬淡不趋势利,读书攻苦,屡入棘,辄不第,续得金溪,馀姚二先生语录,遂留心探索于知行合一之旨,深有悟焉。

郝维持

《陕西通志》:郝维持,安定人。天资明粹,自少究心理学,以六经为本,讲学四十馀年,文章气节,一时宗之为准绳焉。

汤开运

《江南通志》:汤开运,太平人。仕中翰,天性孝友,留心理学,以圣贤自待,卒年七十三。

袁国光

《江南通志》:袁国光,字宾求。笃意孝友,研精理学,步趋不苟,当游学新,安旅次拾遗金俟,其人还之,娶某女为妾,知为故家女,竟还其父聘金,置勿问易篑,时谓门弟子曰:为学须寻究,孔孟至要处。汝辈识之毋。忽言已而逝。

李惟精

《江南通志》:李惟精,字允中,蒙城人。少志圣贤之道,日夜勤思,豁然通一贯之旨,著《太极》一贯,诸解《官婺源司训》

秦镛

《江南通志》:秦镛,字大音,无锡人。年十一而孤,谨守父训,事母尽孝,登崇祯丁丑进士,令清江五年凡所釐举,务求实惠。己卯分校所得,皆知名士,归里萧然。木榻绝不通人,研极性命之理,疾革口授,辞世语弟锳代写,毕徐请归正寝年六十五,从祀东林道南书院,著有《易序图说》《周子通书》《皇极内篇》《小衍参同阁集》《奏疏讲录》诸书。

吴学

《江西通志》:吴学,字原思,玉山人。有志濂洛关闽之学,补邑庠生,受知于督学。曰:吴生程朱之流,未可量也。

徐伯凤

《江西通志》:徐伯凤,字国祥,贵溪人。生平学尊朱子而以,小学近思,录为工夫,尝曰:言忠信行笃敬,即此便是良知,读书白鹿洞,归益精进,每教人静坐,澄心以观,清明之气,少时执母丧,庐墓三年,及司训绍兴,闻父讣,跣行抵舍,有双鹊巢庐之祥,人以为孝感所致。

陈元琛

《江西通志》:陈元琛,字仍玉,高安人。质行端方,文学淹博,以贡任南康府训督学,聘主白鹿洞,倡明濂洛关闽之学,四方名士景从,咸谓江右徵君,章璜以后,一人迁建昌教谕,从游讲学者益众,有兴贤易俗之风,致仕家居读书自乐。学者称见南先生。

王象泰

《山东通志》:王象泰,字子循,新城举人。覃心程朱之学,淡泊荣利,隐居不仕。

王翼

《山东通志》:王翼,字翀翱,在平人。事亲以最孝称,潜心性命之学,师宏山先生,著《良知解》《格物致知》诸说。

苏光颙

《山东通志》:苏光颙,濮州人。覃心理学,称东郡名儒。

梁方图

《广西通志》:梁方图,怀集人。年十六即有志程朱之学。崇祯閒以明经历象左二州教职,升平乐府,授讲学不倦,督学黄公景明曰:吾道在子矣。粤俗停柩,数十年不葬,公力白上官,一时出丧者以数万计,又刊家礼四训约要以教民,皆感化致仕归,八十四卒。所著有《五经要旨》《忠孝节廉》等传,崇祀乡贤。

杜惟熙

《浙江通志》:杜惟熙,号见山,东阳人。成童时即有志理学,及长师事卢一松先生,讲五举书院,多所领悟。一松称其迈往精进,事之几十年,归尝言学者,一息不昧则万古皆通,一刻少宽即终朝欠缺,故其学以复,性为宗克,欲为实际精研,力究不舍,昼夜晚而益纯,张凤梧建崇正书院,聘主教席启悟,后学甚众,年八十馀卒。

陈时芳 倪玕

《浙江通志》:陈时芳号春洲师事,见山殚精默会尽得其传,博览多闻,而归于实践,以修悟交融为极,体羸弱,至讲论辄娓娓不倦,著《宗传广录》《邵鲁遗芳行》。世后有倪玕者,潜心经史,不事铅华,以圣贤理学为己任,偶一试制举,艺曰:冀得一第以慰吾亲耳。年少补弟子员,以攻苦致疾死。

徐廷玠

《浙江通志》:徐廷玠,字元度,上虞人。从刘宗周、陶奭龄讲学于證人堂,阐明性理,有继往开来之功。

徐奋鹏

《江西通志》:徐奋鹏,字自溟,临川人。讲道授徒,常苦毛诗朱传,烦简不齐,至学者昧比兴之旨,为之删补言者,议其擅改经传,请治罪阅之谓此书,实有功,朱传事遂寝自是。鹏名益著《四方裹粮问》《业屦满户外》,学者称为笔峒先生。

范瓘

《浙江通志》:范瓘,字廷润,会稽人。少即有志道学,尝谓人曰:天下有至宝得而玩之,可以忘贫。作古诗二十章,历叙道统及太极之说,以自见平居无戏言,步趋不越尺寸,里中人无老幼,皆以范圣人呼之。

吴翼圣

《浙江通志》:吴翼圣,字尊王,萧山人。诸生,父日铸庭训曰:儿辈读书,宁读死胜闷死。翼圣键户者十馀年,阐发濂洛诸家,苦学成疾,易篑时犹曰:吾虽博极群书,奈未慰父心。何言未竟而卒,所著有《韦斋集》《中分性学》《异同诸解》其十五篇。

何浩然

《浙江通志》:何浩然,字希孟,嘉善人。邑庠生,浩然少从钱相国士升游,博通典藉,以道学为己任,杜门不出,萧然物外,年七十四卒,门人私谥曰仁节先生。

申志学

《浙江通志》:申志学,字希圣。幼孤事母孝,及长笃志理学,言行不苟,后学多宗之,年七十一终。

林宗

《浙江通志》:林宗,字子恒,八岁能著文。及长为学,以紫阳为宗,授徒讲学,多所成就,卒年六十有五。

志道部艺文一

《送孙正之序》宋·王安石

时然而然,众人也己然,而然君子也己然,而然非私己也,圣人之道在焉。尔夫君子,有穷苦颠跌不肯一失,诎己以从时者不以时胜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术素修,而志素定也。时乎杨墨己不然者,孟轲氏而已时乎。释老己不然者,韩愈氏而已如孟韩者,可谓术素修,而志素定也。不以时胜道也惜也,不得志于君,使真儒之效。不白于当世。然其于众人也卓矣。呜呼,予观今之世,圆冠峨如大裙,襜如坐,而尧言起,而舜趋不以孟韩之心为心者,果异众人乎。予官于扬得友,曰:孙正之。正之志古之道,又善为古文,予知其能以孟韩之心,为心而不已者也。夫越人之望燕为绝域也,北辕而首之苟不已,无不至。孟韩之道去吾党,岂若越人之望燕哉。以正之之不已而不至焉,予未之信也。一日得志于吾君,而真儒之效不白于当世,予亦未之信也,正之之兄官于温奉,其亲以行,将从之先,为言以处予,予欲默安得而默也,庆历二年闰九月十一日。

《与陈传道序》杨时

予尝谓学者视圣人,其犹射之于正鹄乎,虽巧力所及有中否远近之不齐,然未有不志乎,正鹄而可以言射者也。士之去圣人,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所造。固不同然,未有不志乎。圣人而可以言学者也。自孔子没,更战国至秦遂焚书坑儒士,六经中绝,汉兴虽,稍稍复出,然圣学之失其传尚矣。由汉至唐千馀岁士之博闻彊识者,世岂无其人耶。而卒未有能窥圣学之堂奥者,岂当时之士卒无志于圣人耶。而卓然自立者何其少也,若唐之韩愈盖尝谓,世无仲尼不当在弟子之列,则亦不可谓无其志也。及观其所学则不过乎,欲雕章镂句,取名誉而止耳。然则士固不患不知有志乎,圣人而特患不知圣人之所以学也。且古之圣人固宜莫如舜也,舜之在侧微与木石居鹿豕游,固无异于深山之野人也。是岂以文采过人耶,伏羲画八卦书断,自尧典当是时六经盖未有也。而舜之所以圣者,果何自哉。夫舜圣人也,生而知之无事乎,学可也。而下则未有可以不学者也,舜之臣二十有二人相与共成帝业者,是果皆生知耶。不然其何以学也。由是观之,六经虽圣人微言,而道之所存盖有言不能传者,则经虽具犹不能谕人之弗达也,然则圣之所以为圣,贤之所以为贤,其必有在矣。虽然士之去圣远矣,舍六经其何以求圣人哉,要当精思之力行之,超然默会于言意之表,则庶乎有得矣。若夫过其籓篱望其门墙足未踰阈,而辄妄意其室中之藏,则幸其中也,难哉,呜呼,今之士未尝以此学也,类皆分文析字屑,屑于章句之末甚者,广记问工言辞,欲誇多斗靡而已,乌用学为哉。彭城陈君传道志学之士也,其将之官也,求予言故,因为发之,然未知陈君果以我言为然耶,其未以为然耶,幸明告我庶几其有警也。

《志道铭》朱熹

曰趋而挹者,孰履而持曰:饥而寒者,谁食而衣,故道也者不可须臾,离子不志于道,独罔罔其何之。

《胡侍御建志道堂号舍记》明·陈尧

侍御胡公,奉天子玺书来督两淮盐政,威行惠流,按部之暇属意文教,所至辄进校官弟子员,考德试艺道之训辞,士蒸蒸奋起,咸知向方藐兹,海陬蔚为声教之国于戏盛矣。惟通州风气,朴茂百年来,民庶且丰黉序之,间攻文翰而谈经术者,为他郡冠第号,舍不备肄业,无所士。晨夕藏修罔以联朋乐,群良阙典也,公周览兴,咨意图创始进,周守李侯而谕之,侯拜稽首曰:是在予有司充拙,安敢弗亟从事,询诸州贰。学官佥应曰:诺乃卜文庙西偏及。拓千户所隙地,中为讲堂三閒,左右翼室二閒,前为号舍五十閒,又前为大门三閒,崇墉岩,岩甬道绳,绳负阴抱阳,土燥材良,豉如翼如,为时钜观鸠工三月,聿观厥成,尧作而曰:嗟多士亦知侍御公所以迪教之意乎,夫公厚望于士。岂曰:辞华是竞而利禄谋焉,已也尚有进于是者,夫学立志焉。先矣,夫志择术焉先矣,《语》云: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多士无所辨志乎,是故志道德者,上也。志功名者,次也。志于富贵斯不免为乡人矣,士而峨冠博衣诵法,孔孟忍自委于乡人乎,必不然矣,斯侍御公所以迪教之意也,公讳植字立之南,昌人起家,乙未进士文章行谊。雅著,时望观此可以觇其概矣。

志道部艺文二〈诗〉

《励志》晋·张华

大仪斡运,天回地游。四气鳞次,寒暑环周。星火既夕,忽焉素秋。凉风振落,熠耀宵流。吉士思秋,实感物化。日与月与,荏苒代谢。逝者如斯,曾无日夜。嗟尔庶士,胡宁自舍。仁道不遐,德輶如羽。求焉斯至,众鲜克举。大猷元漠,将抽厥绪。先民有作,贻我高矩。虽有淑姿,放心纵逸。出般于游,居多暇日。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斲,终负素质。养由矫矢,兽号于林。蒲卢萦缴,神感飞禽。末伎之妙,动物应心。研精耽道,安有幽深。安心恬荡,栖志浮云。体之以质,彪之以文。如彼南亩,力耒既勤。藨蓘致功,必有丰殷。水积成川,载澜载清。土积成山,敲蒸郁冥。山不让尘,川不辞盈。勉尔含弘,以隆德声。高以下基,洪由纤起。川广自源,成人在始。累微以著,乃物之理。缠牵之长,实累千里。复礼终朝,天下归仁。若金受砺,若泥在钧。进德修业,晖光日新。隰朋仰慕,予亦何人。

志道部杂录

《文中子·礼乐篇》:贾琼曰:虐哉汉武未尝从谏也。子曰:孝武其生知之乎,虽不从未尝不悦,而容之故。贤人攒于朝直言属于耳,斯有志于道故能知悔,而康帝业可不谓有志之主乎。
《述史篇》:薛收见子,子曰:二生之学文奚志焉。对曰:尼父之经,夫子之续不敢殆也。子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居而安,动而变,可以佐王矣。
《松窗寤言》:学不志道乃冥行也,道不法圣乃曲涂也,圣莫中于夫子道在修其伦纪,是故发诸孝弟主诸忠信、出诸强恕,比诸文密,其节大,其规远,其止待,其定履,而后博诸先儒之言,以尽参验之详可矣。《思聪录》:康斋先生读伊洛渊源,见明道亦,尝有猎心,乃知圣贤之必可学,是不视圣太高,自视太卑者,卒成大儒,不负所志。
陈白沙先生会试下第,而归叹曰:学止于举业而已乎,天下必有知道者。闻康斋先生往从之,既归力学人罕见,其面可见,德成谁不由志。致曲言世皆欣羡,豪杰之士,不知豪杰之志,不必知人之所不能,知为人之所不能为,但一念向往于道,则自脱凡;近以就高明,故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息斋笔记》:饥来吃饭,困来眠,今日明朝总一般,若人问吾西来意,月在长空,水在潭,禅家本领大约,是此个意,思泰州王东厓,因作一诗曰:月在长空,水在潭,百年景象尽悠然,有时月落潭无水,此际君当仔细看。以醒一僧也,盖吾儒之理,有时以饥食渴饮,夏葛冬裘,为道者又有时酒清而不饮,人饥而不食,为道者又有时中夜以思坐而待旦,以为道者东厓之意,正谓此发惟其一,以饥来吃,困来眠,故有操刀屠,醉酒汉,淫人娼,立地皆可以證道之说,此其惑世诬民,岂不可畏,真有志于道者,此等处可以参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