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四百八十八卷目录
集部汇考二十三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十一〈总集〉
集部汇考二十四
马端临文献通考十二〈文史〉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十一〈总集〉
集部汇考二十四
马端临文献通考十二〈文史〉
经籍典第四百八十八卷
集部汇考二十三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十一
总集
李善注文选六十卷〈按所载文选二条今入文选部〉
《玉台新咏》十卷
陈氏曰:陈徐陵孝穆集且为作序。
后村刘氏曰:徐陵所序《玉台新咏》十卷皆《文选》所弃馀也。六朝人少全集,虽赖此书略见一二,然尚好不出月露气骨,不脱脂粉雅人,庄士见之废卷。昔坡公笑萧统之陋,以陵观之愈陋于统,如沈休文六忆之类。其亵慢有甚于香奁、花间者,然则自《国风》、《楚辞》而后固当继以选诗不易之论也。
楚汉逸书八十二篇
豫章洪刍编,宋玉、司马相如、迁、董仲舒、贾谊、枚乘路乔如、公孙诡、邹阳公、孙乘、羊胜、中山王胜、淮南王安、班婕妤、王褒、刘向、刘歆、扬雄、班固凡十九家,叙其可考而读者共八十二篇。
野处洪氏题后曰:此书传于道山,又有汉贤遗集,所载略同,凡所脱字皆据以衍入,犹有疑不可知者,他日当以诸书互出者参校之。
杂文章一卷
晁氏曰:孙巨源得之于秘阁,载宋玉等赋颂五十八篇。景迂生元丰甲子,以李公择本校正,后有刘大经田为王云、李端、唐君益诸人题跋。
古文苑九卷
陈氏曰:不知何人集,皆汉以来遗文、史传及文选。所无者世传孙洙巨源于佛寺经龛中得之,唐人所藏,韩无咎类次为九卷刻之。婺州《中兴书目》有孔逭文苑非此书,孔逭晋人本书百卷惟存十九卷耳。
古文章十六卷
陈氏曰:会稽石公辅编,与前书相出入而稍多,亦有史传中抄出者。首卷为《武王丹书》,其末蔡琰《胡笳十八拍》也。《馆阁书目》又有汉魏文章二卷,集宋玉以下文八十八,首未见。
《晋代名臣文集》 卷
《容斋洪氏随笔》:故簏中得旧书一帙,题为《晋代名臣文集》,凡十四家,所载多不能全真泰山一毫芒耳。有张敏者太原人,仕历平南参军、太子舍人、济北长史,其一篇曰:头责子羽文极为尖新,古来文士皆无此作,恐《艺文类聚》、《文苑英华》或有之。惜其泯没不传,谩采以遗博雅君子〈文见五笔第四卷〉。其文九百馀言,颇有东方朔客难刘孝标绝交论之体。《集仙传》所载神女成公,《智琼传》见于《太平广记》,盖敏之作也。邹湛姓名因羊叔子而传而字曰润甫,盖见于此。
《文粹》一百卷
晁氏曰:宋朝姚铉字宝臣编。铉庐州人,太平兴国中进士。文辞敏丽,善书札,藏书至多颇有异本。累迁两浙漕课吏,写书采唐世文章分门编类,初为五十卷,后复增广之。坐事斥连州,卒,其子以其书上献诏藏内府,命以一官。
陈氏曰:铉为两浙转运使,在杭州与知州薛映不协,映摭其罪状数条密以闻,当夺一官,特除名贬连州。文学其自为序,称吴兴姚铉。盖本部望,铉实合肥人。
《麈史·姚铉集》:唐人所为古赋、乐章、歌诗、赞颂、碑铭、文论、箴表、传录、书序凡百卷,名《文粹》。予在开封时得唐潭州刺史《张登文集》一策三卷,权文公为序,其略曰:如《求居寄》、《别怀人》二赋与《證相》一篇意有所激锵,然玉振倘有继昭明之为者斯不可遗也。然观《文粹》并不编载,由是知姚亦有未见者。铉谪居连州,尝写所著《文粹》一百卷。好事者于县建楼,贮之官属多遣吏,写录吏以为苦,以盐水噀之冀其速,坏后以火焚其楼。
《续古文诗苑英华集》十卷
晁氏曰:唐僧惠净撰辑,梁武帝大同中会三教篇,至唐刘孝孙成皋望河之作凡一百五十四人歌诗五百四十八篇,孝孙为之序。
《珠英学士集》五卷
晁氏曰:唐武后朝尝诏武三思等修三教珠英一千三百卷,预修书者凡四十七人,崔融编集其所赋诗各题爵里以官班为次,融为之序。
《丽则集》五卷
晁氏曰:唐李氏撰。不著名集《文选》以后至唐开元词人诗凡三百二十首,分门编类,贞元中郑馀庆为序。
梁词人丽句一卷
陈氏曰:唐李商隐集梁明帝而下十五人诗并鬼诗童谣。
《玉台后集》十卷
陈氏曰:唐李康成撰。
后村刘氏曰:郑左司子敬家有《玉台后集》,天宝间李康成所选自陈后主、隋炀帝、江总、庾信、沈宋、王杨卢骆而下二百九人诗六百七十首,汇为十卷,与前集等皆徐陵所遗落者,往往其时诸人之集尚存。天宝间大诗人如李杜、高适、岑参辈迭出,康成同时乃不为世所称,若非子敬家偶存此编,则许多佳句失传矣!中间自载其诗八首,如自君之出矣,弦吹绝无声思君;如百草撩乱逐春生似六朝人语;如《河阳店家女》长编一首,押五十二韵若欲与《木兰》及《孔雀东南飞》之作方驾者,末云因缘苟会合,万里犹同乡。运命倘不谐,隔壁无津梁亦佳。
《箧中集》一卷
陈氏曰:唐元结次山录沈千运、赵微明、孟云卿、张彪、元季川、于逖、王季友七人诗二十四首,尽箧中所有次之。《荆公诗选》尽取不遗,唐中世诗高古如此,今人专尚末季亦异矣。《馆阁书目》以为结自人作入别集门,非是。
《国秀集》三卷
陈氏曰:唐国子进士芮挺章集李峤至祖咏九十人诗二百二十首,天宝三载国子进士楼颖为序。
《搜玉小集》一卷
陈氏曰:自崔湜至崔融三十七人诗六十一首。
《窦氏联珠集》五卷
陈氏曰:唐褚藏言所序窦氏兄弟五人诗,各有小序曰:国子祭酒常中行、国子司业牟贻周、容管经略群州列、婺州刺史庠冑卿、武昌节度使巩友封皆拾遗叔向子也。五人惟群以处士荐入谏省,庠以辟举,馀皆进士科。
容斋洪氏随笔曰:窦氏联珠序云五窦之父叔向当代宗朝,善五言诗,名冠流辈。时属正懿皇后山陵上注意哀挽,即时进三章内考,首出传诸人口,有命妇羞蘋叶,都人插奈花。禁兵环素帟,宫女哭寒云之句,可谓佳唱。而略无一首存于今荆公,《百家诗选》亦无之,是可惜也。予尝得故吴良嗣家所抄唐诗,仅有叔向六篇,皆奇作,念其不传于世,今悉录之〈诗见四笔第六卷〉。叔向字遗直,仕至右拾遗,出为溧水令,唐书亦称其以诗自名云。
《唐御览诗》一卷
陈氏曰:唐翰林学士令狐楚纂刘方平而下迄于梁锽凡三十人诗二百八十九首,一名《唐新诗》,又名曰《选进集》,又名《元和御览》。
《河岳英灵集》二卷
陈氏曰:唐进士殷璠集常建等诗二百三十四首。
《极元集》一卷
陈氏曰:唐姚合集王维至戴叔伦二十一人诗一百首,曰此诗家射雕手也。
《中兴间气集》三卷
晁氏曰:唐高仲武辑至德迄大历中钱起以下二十六人诗,自为序。以天宝叛涣述作中废至德中兴风雅复振,故以名。仍品藻众作著之于前云,或又题孟彦深纂。
陈氏曰所选诗一百三十二首,各有小传,叙其大略且拈提其警句,而议论文辞皆凡鄙。
《南薰集》三卷
晁氏曰:唐窦常撰集韩雄至皎然三十人约三百六十篇,凡三卷,其序云:欲勒上中下则近于褒贬,题一二三则有等衰,故以西掖南宫外台为目,人各系各系赞。
《本事诗》一卷
晁氏曰:唐孟棨撰纂历代词人缘情感事之诗,叙其本事,凡七类。
《断金集》一卷
晁氏曰:唐令狐楚、韩琪与李逢吉自为进士以至宦达所与酬唱诗什,开成初裴夷直序之。
《唐诗类选》二十卷
陈氏曰唐太子校书郎顾陶集凡一千二百三十二首自为序大中丙子岁也陶会昌四年进士
《汉上题襟集》三卷
陈氏曰:唐段成式、温庭筠、崔皎、余知古、韦蟾、徐商等唱和诗什,往来简牍,盖在襄阳时也。
《松陵集》十卷
晁氏曰:唐皮日休与陆龟蒙酬唱诗,凡六百五十八首龟,蒙编次之,日休为序。松陵者平江地名也。
《唐赋》二十卷
晁氏曰:唐科举之文也。萧颖士、裴度、白居易、薛逢、陆龟蒙之作皆在焉。
《奇章集》四卷
《中兴艺文志》:集唐李林甫至崔湜百馀家诗奇警者,集者不知名。
《咸通初表奏集》一卷
《中兴艺文志》:唐夏侯孜、令狐绹、于琮、白敏中等作,集者不知名。
《西汉文类》二十卷
晁氏曰:唐柳宗直撰,其兄宗元尝为之序。至皇朝其书亡,陶氏者重编纂成也。
陈氏曰:宗直此书四十卷,唐《艺文志》有之,其书不传。今书陶叔献元之所编次,详何人,梅尧臣为之序。
子厚序略曰:文之近古而尤壮丽莫若汉之《西京》,班固书传之。吾尝病其畔散不属,无以考其变,欲采比义,会年长病作驽堕愈,甚未能胜也。幸吾弟宗直爱古书乐而成之,搜讨磔裂捃摭融结离而同之,与类推移不易时月而咸得从,其条贯森然若开群玉之府,指挥联累圭璋琮璜之状各有列位不失其叙,虽第其价可也。以文观之则赋颂、诗歌、书奏、诏策、辨论之辞毕具,以语观之则《右史记言》、《尚书》、《战国策》成败兴坏之说大备无不苞也。噫是可以为学者之端耶。始吾少时有路子者自赞为是书,吾嘉而叙其意而其书终莫能具,卒俟,宗直也故删取其叙系于左,以为《西汉文类》首纪。
《东汉文类》三十卷
晁氏曰:五代窦俨编。
《三国文类》四十卷
陈氏曰:不知何人集。
《唐文类》三十卷
晁氏曰:唐朝陶叔献编。
《唐类表》二十卷
陈氏曰:馆阁书有李吉甫所集唐类表五十卷,未之见也。
《汉唐策要》十卷
晁氏曰:陶叔献编。
《续本事诗》二卷
晁氏曰:伪吴处常子撰,未详其人。自有序云:比览孟初中《本事诗》,辄搜箧中所有,依前题七章类而编之,皆唐人诗也。
《才调集》十卷
陈氏曰:后蜀韦縠集唐人诗。
《洞天集》五卷
陈氏曰:汉王贞范集道家神仙隐逸诗篇,汉乾祐中也。
《烟花集》五卷
陈氏曰:蜀后主王衍集艳诗二百卷且为之序。
《文苑英华》一千卷
陈氏曰:太平兴国七年命学士李昉、扈蒙、徐铉、宋白等阅前代文学,撮其精要以类分之,续又命苏易简、王祐等。至雍熙三年书成,王氏挥麈录曰:太平兴国中,诸降王死,其旧臣或宣怨言,太宗尽收用之寘之馆阁,使修群书,如《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太平广记》之类,第其卷帙,厚其廪禄,赡给以役,其心多卒老于文字之间云。
平园周氏跋《文苑英华》后曰:臣伏睹太宗皇帝丁时,太平以文化成天下。既得诸国图籍,聚名士于朝,诏修三大书,曰《太平御览》,曰《册府元龟》,曰《文苑英华》,各一千卷。今二书闽蜀已刊,惟《文苑英华》士大夫间绝无而仅有,盖所集止唐文章,如南北朝间存一二。是时印本绝少,虽韩柳、元白之文尚未甚传,其他如陈子昂、张说、九龄、李翱诸名士文籍世犹罕见,故修书官于宗元、居易、权德舆李商隐、顾云、罗隐或全卷收入。当真宗朝,姚铉诠择十一,号《唐文粹》,由简故精,所以盛行。近岁唐文摹印浸多不假英华而传况卷帙浩繁,人力难及,其不行于世。则宜臣事孝宗皇帝间闻圣谕欲刻江钿文海臣奏,其去取差谬不足观,帝乃诏馆阁裒集皇朝文鉴臣因及英华。虽秘阁有本,然舛误不可读,俄闻传旨取入,遂经乙览时御前置校正书籍一十二员,皆书生,稍习文墨者给月餐钱,满数岁补进武校尉。既得此为课程,往往妄加涂注缮写妆饰付之秘阁,后世将遂为定本。臣过计有三不可:国初文籍虽写本,然雠校颇精,后来浅学改易寖
失本旨,今乃尽以印本易旧书,是非相乱,一也。凡庙讳未祧止当阙笔,而校正者于赋中以商为殷,以洪易弘或值押韵全韵随之,至于唐讳及本朝讳存改不定,二也。元缺一句或二句,或颇用古语乃以不知为知擅自增损,使前代遗文幸存者转增疵颣,三也。顷尝属荆帅范仲艺均倅丁介稍加校正,晚幸退休,遍求别本,与士友详议,疑则缺之。凡经史子集传注、通典、通鉴及艺文类聚,初学记下至乐府释老小说之类,无不参用。惟是元修书历年多,非出一手,丛脞重复,首尾衡决一诗或析为三二诗,或合为一姓名,差互先后颠倒不可胜计。其间赋多用员字,非读泰誓正义,安知今日之云字乃员之省文?以尧韭对舜荣非读本草注,安知其为菖蒲?又如切磋之磋,驰驱之驱,挂帆之帆,仙装之装,广韵各有侧音,而流俗改切磋为效课,以驻易驱,以席易帆,以仗易装,今皆正之,详注逐篇之下不复遍举。始雠于嘉泰,改元春至四年秋讫工,盖欲流传斯世广熙陵右文之盛,彰阜陵好善之优,老臣发端之志深惧,求者之莫知其由,故列兴国至雍熙成书岁月而述證误本末如此,缺疑尚多,谨俟来哲。
《群书丽藻》六十五卷
陈氏曰:按三朝艺文志一千卷,崔遵度编。《中兴馆阁书目》但有目录五十卷,云南唐司门员外郎崔遵度撰,以六列总括古今之文:一曰六籍琼华,二曰信史瑶英,三曰玉海九流,四曰集苑金銮,五曰绛阙蕊珠,六曰凤首龙。编为二百六十七门,总一万三千八百首,今无目录,合三本共存此卷。数断续,讹缺不复成书,当其传写时固已如此矣,其目止有四种,无金銮蕊珠二类,姑存之以备缺。文按《江南馀录》载,遵度青州人,居金陵,高尚不仕。《中兴书目》云司门郎,未知何据也。
《文选目录》二卷
陈氏曰:丞相元献公晏殊集《中兴馆阁书目》,以为不知名误也。大略欲续文选,故亦及于庾信、何逊、阴铿诸人,而云唐人文者亦非莆田,李氏有此书凡一百卷,力不暇传,姑存其目。
《唐百家诗选》二十卷
晁氏曰:皇朝宋敏求次道编,以道为三司判官,尝取其家所藏唐人一百八家诗选,择其佳者凡一千二百四十六首,为一编。王介甫观之,因再有所去取,世遂以为介甫所纂。
陈氏曰:世言李杜韩诗不与,为有深意,其实不然。按此集非特不及此三家,而唐名人如王右丞、韦苏州、元白、刘柳、孟东野、张文昌之伦皆不在选,意荆公所选特世所罕见,其显然在人者,固不待选耶?抑宋氏独有此一百五集据而择之,他不复及耶?未可以臆断也。
《四家诗选》十卷
陈氏曰:王安石所选杜韩欧李诗,其置李于末,而欧反在其上,或亦谓有抑扬云。
《唐宋类诗》二十卷
晁氏曰:皇朝僧仁赞序称罗唐两士所编而不载其名,分类编次唐及宋朝祥符以前名人诗。
《西昆酬唱集》三卷
晁氏曰:杨亿、刘筠、李宗谔、晁某、钱惟演及当时同馆十五人唱和诗凡二百四十七章,前有杨亿序。陈氏曰:所谓昆体者于此可见。
《欧公诗话》曰:杨大年与钱刘诸公唱和,自西昆集出,时人争效之,诗体一变。而先生老辈患其多用故事,至于语僻难晓,殊不知自是学者之敝。如《子仪〈一作大年〉新蝉》云风来玉宇乌先转,露下金茎鹊未知,虽用故事,何害为佳句也?又如《大年诗》峭帆横渡官桥柳,叠鼓惊飞海岸鸥,其不用故事又岂不佳乎?盖其雄文博学笔力有馀,故无施而不可非,如前世号诗人者,区区风云草木之类为许洞所困也。
《宝刻丛章》三十卷
晁氏曰:皇朝宋敏求次道编次。道聚天下古人诗歌石刻一千一百三十篇,多有别集,中所逸者以其相附,近者相从,又次以岁月先后。王益柔为之序云:文章难能者莫如诗,凡刻之金石者则必其自以为得或作于人所爱重者,故多有清新瑰丽之语,览者其深究焉。
《三谢诗》一卷
陈氏曰:集谢灵运、惠运、元晖诗,不知何人集。《中兴书目》云唐庚子西。
谢氏《兰玉集》十卷
陈氏曰:吴兴汪闻集谢安而下子孙十六人诗三百馀篇。闻熙宁六年进士,序称新天子即位之岁,元祐元年也。
《乐府集》十卷《解题》一卷陈氏曰:题刘次庄,《中兴书目》直云:次庄撰取前代乐府,分类为十九门而各释其命题之意,按《唐志·乐类》有乐府歌诗十卷者,二有吴兢乐府古题要解一卷,今此集所载止于陈隋人,则当是唐集之旧而序文。及其中颇及杜甫、韩愈、元白诸人意者,次庄因旧而增广之欤。然《馆阁书目》又自有吴兢题解及别出古乐府十卷,解题一卷,未可考也。
《乐府诗集》一卷
陈氏曰:太原郭茂倩集凡古今号称乐府者皆在焉,其为门十有二,首尾皆无序文。《中兴书目》亦不言其人本末。按茂倩侍读,学士劝仲褒之孙,昭陵名臣也,本郓州须城人。有子曰:源中源明,茂倩源中之子也。但未详其官位所至。
《岁时杂咏》二十卷
晁氏曰:皇朝宋绶编宣献公昔在中书第三阁,手编古诗及魏晋迄唐人岁时章什一千五百有六,釐为十八卷,今益为二十卷云。
《唐僧诗》三卷
陈氏曰:吴僧法钦集唐僧三十四人诗四百馀篇,杨杰次公为之序。
后村刘氏曰:唐僧见于韩氏者七人,唯大颠颖师免嘲侮,高闲草书颇见贬抑,如惠如、灵如文畅,如澄观直以为戏笑之具而已。灵尤跌荡,至于醉花月而罗婵娟,岂佳僧乎?韩公方欲冠其颠,始闻澄观能诗,欲加冠巾,及观来谒见,其已老,则又潸然惜其无及,所谓善戏谑不为虐者耶。
《九僧诗集》一卷
晁氏曰:皇朝僧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惠业牢昭怀古也,陈充为序,凡一百十篇。欧公曰:进士许洞因会九僧,分题出一纸,约曰不得犯一字。其字乃山水风云竹石花草霜雪禽日星鸟之类,于是诸僧皆阁笔。此本出李夷中家,其诗可称者甚多,惜乎欧公不尽见之。许洞之约虽足以困诸僧,然论诗者正不当尔。盖诗多识草木鸟兽之名,而楚辞亦寓意于飙风云霓,如池塘生春草,窗间列远岫,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庭草无人随意绿,宫漏出花迟,枫落吴江冷,空梁落燕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之类莫不犯之,若使此,诸公与许洞分题亦须阁笔矧其下者哉?
陈氏曰:凡一百七首,景德初直昭文馆陈充序目之曰琢玉工以对姚合射雕手,九人惟惠崇有别集。《欧公诗话》乃云其集已亡,惟记惠崇一人,今不复知有九僧,未知何也〈按晁氏作惠业此作惠崇业字疑误〉。《欧阳公诗话》曰国初浮屠以诗名于世者九人,故时有集号九僧诗,今不复传矣。余少时闻人多称其一曰惠崇,馀八人者忘其名字。余亦略记其诗,有云马放降来地,雕盘战后云,又云春生桂岭外,人在海门西,其佳句多类此。
《瑶池新集》一卷
晁氏曰:唐蔡省风集唐世能诗妇人李秀兰至程长文二十三人诗什一百十五首,各为小序以冠其前,且总为序,其略云:世叔之妇修史属文皇甫之妻,抱忠善隶苏氏,雅于回纹兰英,擅于宫掖晋纪道韫之辨。汉尚文姬之辞,况今文明之盛乎!
名臣贽种隐君书启一卷
陈氏曰:祥符诸贤所与种放明逸书牍也,首篇《张司空齐贤书》自叙平生,出处甚详,可以见国初名臣气象。
《仕涂必用集》二十一卷
晁氏曰:宋朝祝熙载编本朝杨刘以后诸公表启,为一编。
陈氏曰:吴郡祝熙载序云:陈君材夫所编,皆未详何人。录景德以来人表笺杂文,亦有熙载所作者,题为祝著作,当是未改官制前人也。
《三家宫词》三卷
陈氏曰:唐王建、蜀花蕊夫人、宋朝丞相王圭三人所著。
《五家宫词》五卷
陈氏曰:石晋宰相和凝、本朝学士宋白中、大夫张公庠、直秘阁周彦质及王仲修共五人各百首,仲修当时圭之子。
丹阳类槁十卷
晁氏曰:宋朝曾旼编。元丰中旼守官润州,因采诸家之集,始自东汉,终于南唐,凡得歌诗赋赞五百馀篇。
《云台编》六卷
晁氏曰:宋朝耿思柔纂华州云台观古今君臣所题诗什。
《清才集》十卷晁氏曰:宋朝刘禹卿编辑古今题剑门诗什铭赋,蒲逢为序。
《和陶集》十卷
陈氏曰:苏氏兄弟追和傅共注。
《汝阴唱和集》一卷
陈氏曰:元祐中苏轼子瞻守颍,与佥判赵令畤德麟教授陈师道无己唱和,晁说之以道为之序,李廌方叔后序,二序皆为德麟作。
《纶言集》一百卷
晁氏曰:或编国朝制册诏诰成此书,以为皆王言,也故以为名。
《太平盛典》二十三卷
晁氏曰:或编政和间制诰表章,多有可观者
。续《中兴制草》三十卷,
丞相益公周必大集,自为序曰:嘉祐中,欧阳修建言学士所作文书,皆系朝廷大事,示于后世则为王者之谟,训藏之有司,乃是本朝之故实。而景祐以后渐成散失,于是以门类年次编为卷帙,号《学士院草录》。中经兵火,文人故家仅传所课《玉堂集》及《大诏令》者,其全书不可得而见矣。近岁承旨洪遵起建炎中兴迄绍兴内禅三纪之间得制草六十四卷,序而藏之,复十年于兹今,乃史院吏裒隆
兴以来旧槁继遵所编,而以《上太上皇帝尊号表文》为之首,其馀制诰各从其类,复增召试馆职策问合三十卷,继今随事附益则卷帙未止在,后人续之而已。
《高丽诗》三卷
晁氏曰:元丰中,高丽遣崔思齐、李子威、高号、康寿平、李穗入贡,上元宴之于东阙下。神宗制诗赐馆伴毕仲行,仲行与五人者及两府皆和进,其后使人金梯朴夤亮裴〈阙〉李绛孙卢柳金化珍等途中唱和七十馀篇,自编之为《西上杂咏》,绛孙为之序。
《圣宋文粹》三十卷
晁氏曰:不题撰人辑庆历间群公诗文,刘牧黄通之徒皆在其选。
《宋文海》一百二十卷
晁氏曰:江钿编集本朝诸公所著赋诗表启书论说述议记序传文赞颂铭碑制诏疏词志挽祭祷文,凡三十八门,虽颇该博,而去取无法。
《皇宋诗选》五十七卷
晁氏曰:皇朝曾慥编。慥鲁公裔孙,守赣川,帅荆渚日,选本朝自寇莱公以次至僧琏二百馀家诗,序云博采旁搜,拔尤取颖悉表而出焉。
陈氏曰:慥字端伯,官至太府卿,编此所以续荆公之诗选。而鉴识不高,去取无法,为小传略无义类,议论亦凡鄙。陆放翁以比《中兴间气集》,谓相甲乙,非虚语也。其言欧王苏不入选,以拟荆公不及李杜韩之意,荆公前选不然,余固言之矣。
《唐三百家文粹》四百卷
眉山成叔阳编,后溪刘氏序略曰:往时有《唐文粹百卷》,姚铉之所铨纂,已倍于古今。眉山成君乃增益之至三百家,为四百卷。呜呼,,何其多也!文之多者可以察治,言之富者可以观德。眉山乡多藏书,叔阳所以尽力乎其间,岂徒然哉?叔阳荐于乡,既成此书,丐余序之。
《皇朝文鉴》一百五十卷
陈氏曰:吕祖谦编,周益公为序。既成,封以遗吕一读,命藏之,盖亦未当乎吕之意也。张南轩以为无补治道,何益后学?而朱晦庵晚年尝语学者曰:此书编次,篇篇有意,每卷首必取一大文字作压卷,如赋取《五凤楼》之类,其所载奏议亦系一时政治大节,祖宗二百年规模与,后来中变之意尽在其间,非《选粹》比也。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文鉴》者,吕祖谦被旨所编也。先是临安书坊有所谓《圣宋文海》者,近岁江钿所编。孝宗得之,命本府校正刻板,时淳熙四年十一月也。周益公以学士轮当内直,因奏言此编,去取差谬,殊无伦理,莫若委馆阁官铨择本朝文章成一代之书。上大以为然,曰:卿可理会。益公奏乞委馆职。后二日,伯恭以秘书郎转对,上遂令伯恭校正本府,开雕始赵丞相以西府奏事,上问伯恭文采及为人如何,赵力荐之,故有是命伯恭。言《文海》元系书坊一时刊行,名贤高文大册尚多遗落,乞一就增损,仍断自中兴以前铨次庶可行远。许之,又命知临安府赵磻老拜本府教官二员,同伯恭校正。磻老言臣府事繁,委虑妨本,职兼策府书籍,亦难令教官携出,乞专令祖谦校正。从之,于是伯恭尽取秘府及士大夫所藏本朝诸家文集,旁采
传记他书,悉行编类,凡六十一门,为百五十卷。既而伯恭再迁著作郎兼礼部郎官,五年十二月得
中风病,六年正月引疾求去。有旨予郡,后十三日乃以书进。二月上谕辅臣曰:祖谦编类《文海》,采摭精详,可除直秘阁。又宣谕赐银帛三百匹两,时方严,非有功不除职之,令舍人陈叔进駮之,辅臣奏事上曰谓祖谦平日好名,则有之今此编次,《文海》采取精详,且如奏议之类有益治道,故以宠之,可即命词。叔进不得已,草制曰:馆阁之职,文史为先尔,编类《文海》,用意甚深,采取精详,有益治道。寓直中秘酬宠良多尔,当知恩之有自省行之不诬用
竭报焉?人斯无议,时益公为礼部尚书兼学士,得旨撰《文海》序,奏乞名《皇朝文鉴》,从之。时序既成,将刻板,会有近臣密启云所载臣僚奏议有诋及祖宗政事者,不可示后世。乃命直院崔大雅更定增损去留凡数十篇,然讫不果刻也。张南轩时在江陵,移书晦庵曰:伯恭好弊,精神干闲,文字中徒自损,何益如编《文海》?何补于治道?何补于后学?徒使精神困于翻阅,亦可怜耳!承当编此等文字,亦非所以承君德也。今孝宗实录书此事颇详,未知何人当笔其词云初祖谦得旨校正,盖上意,令校雠差误而已。祖谦乃奏以为去取未当,欲乞一就增损,三省取旨,许之。甫数日,上仍命磻老与临安教官二员同校正,则上意,犹如初也。时祖谦已诵言皆当大,去取其实欲自为一书,非复如上命。议者不以为可,磻老及教官畏之不敢与共事,故辞不敢预。而祖谦方自谓得计,及书成,前辈名人之文蒐狝殆尽有通经,而不能文辞者亦以表奏厕其间,以自矜党同伐异之功。荐绅公论皆疾之,及推恩除直秘阁,中书舍人陈骙缴还比再下,骙虽奉命,然颇诋薄之,祖谦不敢辩也。其书上不复降出云史臣所谓通经而不能文词,盖指伊川也。时𠈁胄方以道学为禁,故诋伯恭,如此而牵联及于伊川云。然余谓伯恭既为词臣,丑诋自当力辞职名,受之非矣。黄直卿亦以余言为然。
《朱子语录》:伯恭《文鉴》有止编其文理佳者有其文且如此,而众人以为佳者有其文,虽不甚佳而其人贤名微恐其泯没亦编其一二篇者,有文虽不佳而理可取者凡五例已忘其一。熹与伯恭书云:《文鉴》条例甚当,今想已有次第,但一种文胜而义理乖僻者恐不可取,其只为虚文而不说义理者却不妨耳。佛老文字恐须如《欧阳公登真观记》、《曾子固仙都观菜园寺记》之属乃可入,其他赞邪害
正者文词虽工,恐不可取也。熹读《文鉴》曰:伯恭去取之文,如某平时不熟者也不敢断他,有数般皆某熟看底今拣得无巴鼻好诗,如底都不在上面却载那衰飒底把作好句法,又无把作好意思又无把作好劝戒亦无康节诗,如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从心上起经纶,郤不编入。
又曰:《文鉴》后来为人所谮,复令崔敦诗删定奏议,多删改之。如蜀人吕绹有一文论制师服,此意甚佳,吕止收此一篇,崔云绹多少好文,何独收此?遂去之,更未入他文。
又曰:如编得沈存中律历一篇,说浑天仪亦好。水心叶氏曰:自古类书未有善于此者,按上世以道为治而文出于其中,战国至秦道统放灭,自无可论,后世可论惟汉唐,然既不知以道为治,当时见于文者往往讹杂乖戾,各恣私情,极其所到便为雄长,类次者复不能归一,以为文正当耳。华忘实巧,伤正荡流,不反于义理,愈害而治道愈远矣。此书刊落浩穰百存一二,苟其义无所考虽甚文不录,或于事有所该虽稍质不废钜家鸿笔以浮浅受黜稀名短句,以幽远见收合而论之,大抵欲约一代治体归之于道,而不以区区虚文为主。余以旧所闻于吕氏,又推言之学者可以览焉。然则谓庄周、相如为文章宗者,司马迁韩愈之过也。周必大承诏为序,称建隆淳熙之间其文伟,咸平景德之际其文博,天圣明道之辞古,熙宁元祐之辞达。按吕氏所次二千馀篇,天圣明道以前在者不能十一,其工拙可验矣。文字之兴萌芽于柳开、穆修,而欧阳修最有力,曾巩、王安石、苏洵父子继之始大振。故苏氏谓天圣景祐斯文终有愧于古,此论世所共知,不可改,安得均年析号各擅其美乎?及王氏用事,以周孔自比,掩绝前作;程氏兄弟发明道学,从者十八九,文字遂复沦坏。则所谓熙宁元祐其辞达,亦岂的论哉?且人主之职以道出治,形而为文,尧舜禹汤是也。若所好者文由文合道,则必深明统纪,洞见本末,使浅知狭好无所行于其间,然后能有助于治,乃侍从之臣相与论思之力也。而此序无一字不谄,尚何望其开广德意哉?盖此书以序而晦不以序,而显学者宜审观也。又曰:文字总集各为流别始于挚虞,以简代繁而已,未必有意。然聚之既多,则势亦不能久传,今其
远者独一《文选》尚存,以其少也。近世多者至百千卷,今虽尚存,后必沦逸。独吕氏《文鉴》去取最为有意,止百五十卷,得繁简之中,鲜遗落之患。所可惜者前代文字源流不能相接,若自本朝至渡江则粲然矣。
《历代确论》一百一卷
陈氏曰:不知何人集自三皇五帝以及五代凡有论述者,随世代编次。
江西诗派一百三十七卷续派十三卷
陈氏曰:黄山谷而下三十五卷,又曾纮、曾思父子,诗详见诗集类。诗派之说本于吕居仁,前辈多有异论,观者当自得之。
《渔隐丛话》:吕居仁近世以诗得名,自言传衣江西,常作宗派图,自豫章以降,列陈师道、潘大临、谢无逸、洪刍、饶节、僧祖可、徐俯、洪朋、林敏修、洪炎、汪革、李錞、韩驹、李彭、晁冲之、江端本、杨符、谢薖、夏隗、林敏功、潘大观、何颙、王直方、僧善权、高荷,合二十五人以为法嗣,谓其源流皆出豫章也。其宗派图序数百言,大略云唐自李杜之出焜耀一世,后之言诗者皆莫能及。至韩柳、孟郊、张籍诸人激昂奋厉,终不能与前作者并。元和以后至国朝歌诗之作,或传者多依效旧闻,未尽所趣。惟豫章始大出而力振之,抑扬反覆尽兼众体,而后学者同作并和。虽体制或异要,皆所传者一,予故录其名字以遗来者。余切谓山谷自出机杼,别成一家,清新奇巧是其所长。若言抑扬反覆尽兼众体,则非也。元和至今骚翁墨客代不乏人,观其英辞杰句,真能发明古人不到处卓然成立者甚众,若言多依效旧文未尽所趣,又非也。所列二十五人,其间知名之士有诗卷传于世为时所称者止数人而已,其馀无闻焉。亦滥登其列居仁此图之作,选择弗精,议论不公,余是以辨之。
后村刘氏总序曰:吕紫微作江西宗派自山谷而下凡二十六人,内何人表颙潘仲达大观有姓名而无诗,诗存者凡二十四家,王直方诗绝少无可采,馀二十三家部帙稍多,今取其全篇佳者或一联一句,可讽咏者或对偶工者各著于编以便观览。派中如陈后山彭城人,韩子苍陵阳人,潘邠老黄州人,夏均父二林蕲人,晁叔用、江子之开封人,李商老南康人,祖可京口人,高子勉京西人,非皆江西人也,同时如曾文清乃赣人,又与紫微公以诗往还而不入派,不知紫微去取之意云,何惜当日无人,以此叩之。后来诚斋出,诚得所谓活法,所谓流转圆美如弹丸者,恨紫微公不及见耳。派诗旧本以东莱居后山上,非是今以继宗派,庶不失紫微公初意。
《輶轩集》一卷
张氏曰:鄱阳洪皓、历阳张卲、新安朱弁使北得归,道间酬唱,卲为之序。
《古今绝句》三卷
陈氏曰:吴说傅朋所书杜子美、王介甫诗,师礼之子,王令逢原之外孙也。
元真子《渔歌碑传集录》一卷
陈氏曰:元真子渔歌,世止传诵其《西塞山前》一章而已。尝得其一时唱和诸贤之辞各五章,及南卓柳宗元所赋,通为若干章,因以颜鲁公碑述唐书本传,以至近世用其词入乐府者,集为一编,以备吴兴故事。
艇斋师友尺牍二卷
陈氏曰:南丰曾季狸、裘父之师友往复书简,其子潍辑而刻之,自吕居仁、徐师川以降下至淳熙乾道诸贤或在焉。裘父萧然布衣,而名流敬爱之,若此足以知其人之贤,且见当时风俗之美也。
《脍炙集》一卷
陈氏曰:朝请郎严焕刻于江阴韩吏部而下杂文二十馀篇。
《唐人绝句诗集》一百卷
陈氏曰:洪迈景卢编七言七十五卷,五言、六言二十五卷,卷各百首,凡万首。上之重华宫可谓博矣,而多有本朝人诗在其中,如李九龄、郭震、滕白、王岩、王初之属,其尤不深考者梁何仲言也。
后村刘氏曰:野处洪公编唐人绝句仅万首,有一家数百首并取不遗者,亦有复出者。疑其但取唐人文集杂说令人抄类而成,书非必有所去取也。
唐绝句选五卷
陈氏曰:莆田柯梦得东海编所选仅一百六十六首,去取甚严,然人之好恶亦随所见耳。
唐绝句选四卷
陈氏曰:仓部郎中福清林清之直父以洪氏杂句抄取其佳者,七言一千二百八十,五言百五十六,六言十五首。
《考德集》三卷陈氏曰:强至所集韩魏公薨后时贤祭文挽诗。
四家胡笳词一卷
陈氏曰:蔡琰、刘商、王安石、李元白也。
《选诗》七卷
陈氏曰:《文选》中录出别行,以人之时代为次,
宏辞总类四十一卷,后集三十五卷,第三集十卷,第四集九卷。
陈氏曰:起绍圣乙亥迄嘉定戊辰,皆刻于建昌军学,相传绍兴中太守陆时雍所刻前集也,馀皆后人续之。戊辰以后时相不喜此科,,主司务以艰僻之题困,试者纵有记忆,不遗文采可观辄复推求小疵,以故久无中选者。初绍圣设科但曰宏词,不试制诰,止于表檄露布戒谕箴铭颂记序九种,亦不用古题。及大观改曰词学,兼茂去戒谕及檄,,而益以制诰,亦为九种,四题而二题以历代故事。及绍兴始名以博学宏词,复益以诰赞檄,为十一种。三日试六题,各一今一古,遂为定制。
《古文关键》二卷
陈氏曰:吕祖谦所取韩柳欧苏曾诸家文标抹注释以教初学。
《迂斋古文标注》五卷
陈氏曰:宗正寺簿四明楼昉旸叔撰,大略如吕氏《关键》,而所取自史汉而下至于本朝,篇目增多,发明尤精,学者便之。
《历代奏议》十卷
陈氏曰:吕祖谦集。
国朝名臣奏议十卷
陈氏曰:吕祖谦集,,凡二百篇。
皇朝名臣奏议一百五十卷
陈氏曰:丞相沂国忠定公赵汝愚编,进时为蜀帅,自序曰:恭惟我宋艺祖开基,累圣嗣业,深仁厚泽,相传一道。若夫崇建三馆,增置谏员,许给舍以封还,责侍从以献纳,复唐转对之制,设汉方正之科,凡以广聪明容受谠直海涵,天覆日新月益得人之盛,高掩前古。逮至王安石为相,务行新法,违众自用而患人之莫己从也。于是指老成为流俗,谓公论为浮言,屏弃忠良,一时殆尽。自是而后,谄谀之风盛而朋党之祸起矣。臣伏睹建隆以来诸臣章奏,考寻岁月,盖最盛于庆历元祐之际,而渐弊于熙宁绍圣之时。方其盛也,朝廷庶事微有过差,则上自公卿大夫,下及郡县小吏皆得尽言极谏,无所讳忌,其议论不已,则至于举国之士咸出死力而争之,当是时也,岂无不利于言者谓其强聒取名植党于朝期以摇动上心,然而圣君贤相率善遇而优容之,故其治效卓然,士以增气。及其弊也,朝廷有大黜陟、大政令至无一人敢议论者纵,或有之,其言委曲畏避终无以感悟人主之意,而献谀者遂以为内外安静,若无一事可言者矣。殊不知祸乱之机发于所伏,今尚忍言哉?臣仰惟陛下,尝命馆阁儒臣编类国朝文鉴奏疏百五十六篇,犹病其太略,兹不以臣既愚且陋,复许之,尽献其言万几馀,閒特赐䌷绎推观,庆历元祐诸臣其词直,其计从而见效如此;熙宁绍圣诸臣其言切,其人放逐而致祸如彼。然则国家之治乱,言路之通塞盖可以鉴矣。
《续百家诗选》二十卷
陈氏曰:三衢郑景龙伯允集以续曾慥前选,凡慥所遗及在慥后者皆取之,然其率略尤甚。
《江湖集》九卷
陈氏曰:临安书坊所刻本,取中兴以来江湖之士以诗驰誉者。而方惟深子通承平人物,晁公武子止尝为从官,乃亦在其中。其馀亦未免玉石兰艾混殽杂遝,然而士之不能自暴白于世者赖此以有传。书坊巧为射利,未可以责备也。
《回文类聚》三卷
陈氏曰:桑世昌泽卿集以璇玑图为本初而并及近世诗词,且以至道御制冠于篇首。
《送朱寿昌诗》三卷
《中兴艺文志》:皇朝司农少卿朱寿昌生数岁而母嫁,五十年不相知。熙宁初弃官,于同州求得之,乃屈资求为蒲中倅,士大夫作诗送之。
《江湖堂诗集》一卷
《中兴艺文志》:皇朝知洪州元积中咏其居,和者数十人。
《世䌽集》三卷
《中兴艺文志》:政和中廖刚曾祖母,祖母年最高,皆及见五世孙,刚作堂名世䌽以奉之,士大夫为作诗。
《滁阳庆历集》十卷后集十卷
陈氏曰:朝散郎滁人徐徽仲元集断自庆历以来
曾肇子开,绍圣中谪守为之序。其后集则吴臸、张康朝、王恭彦所续。宣和四年唐恪钦叟序之,末及绍兴,盖又后人续入之尔。
《吴兴诗》一卷
陈氏曰:熙宁中知湖州孙氏集而不著名以其时考之孙觉莘老也。
吴兴分类诗集三十卷
陈氏曰:霅川倪祖义子由编,大抵以孙氏所集大略而增广之,且并及近时诸公之作,然亦病于太详。祖议齐斋之子少俊该洽,仕未达,年五十以死。
《会稽掇英集》二十卷续集四十五卷
陈氏曰:熙宁中郡守孔延之、程师孟相继纂集,其续集则嘉定中汪纲俾、郡人丁燧为之。
润州类集十卷
陈氏曰:监润州仓曹曾旼彦和纂,始东汉,终南唐。
《京口诗集》十卷续二卷
陈氏曰:镇江教授熊克集开宝以来诗文本二十卷,止刻其诗,又得二卷自南唐而上曾所遗者,补八十馀篇。
《永嘉集》三卷《嘉禾诗》一卷
陈氏曰:并不知集者。
《天台集》二卷别编一卷续集三卷
陈氏曰:初李庚子长集本朝人诗,为二卷,未行太守李兼、孟达得之,又得郡士林师箴所集前代之作,为赋二诗二百,乃以本朝人诗为续集而并刻焉。别师箴之子表民所补也。
《括苍集》三卷后集五卷别集四卷
陈氏曰::郡人吴飞英、陈百朋相继纂辑。
《钓台新集》六卷续集十卷
陈氏曰:郡人王敷集续者郡守谢得舆子上也。
《长乐集》十四卷
陈氏曰:福建提刑吴兴俞尚集,宣和三年序。
《清漳集》三十卷
陈氏曰:通判漳州赵不敌编。
《扬州诗集》二卷
陈氏曰:教授马希孟编,元丰四年秦观作序。少游序略曰:鲜于公领州事之二年,命教授马君采诸家之集而次之,又搜访于境内简编碑板亡缺之馀,凡得古律诗洎箴赋合二百二篇,勒为三卷,号《扬州集》。按《禹贡》淮南惟扬州,则江湖之间尽其地,自汉以来既置刺史,于是称扬州者往往指其刺史所治而已。汉以来刺史无常治,或历阳寿春曲阿合肥建业而江左,复以会稽为东,扬州自隋以后始治广陵,此集之作自魏文帝诗而下,在当时虽非扬州而实今之广陵者皆取之,其非广陵而当时为扬州者,皆不复取云。
《宣城集》三卷
陈氏曰:知宣州安平刘泾元符三年序。
《南州集》十卷
陈氏曰:太平州教授林桷子长集。
《南纪集》五卷
陈氏曰:知汉阳军于霆教授施士衡编。其后集则教授巩丰也。
《湘江集》三卷
陈氏曰:不知何人集,湘江者韶州曲江别名。
《艮岳集》一卷
陈氏曰:不知集者,其首则御制记文也。
《桃花源集》二卷又二卷
陈氏曰:绍圣丙子四明田孳序,淳熙庚子县令赵彦琇重编,合为一卷,下卷则淳熙以后所续
,《庾楼记述》三卷,《琵琶亭诗》一卷,《东阳纪咏》四卷。
陈氏曰:俱不知集者。
《盘洲编》二卷
陈氏曰:洪丞相适兄弟子侄所赋《园池诗》也。
《琼野录》一卷
陈氏曰:学士洪迈园池记述题咏,其曰琼野者从维扬得琼花,植之而生,遂以名圃。
《清晖阁诗》一卷
陈氏曰:史正志创阁于金陵僚属皆赋诗。
《会稽纪咏》六卷
陈氏曰:汪纲仲举帅越多所修刱严陵洪濮每事为一绝,赓者四人曰张王栐程震龙冯,大章又有诸葛兴为古诗二十篇。
《萧秋诗集》一卷
陈氏曰:玉山徐文卿斯远作《萧秋诗》四言九章,章四句赵蕃昌,甫而下和者十三人,绍熙辛亥也赵汝谈履常亦与焉。
后三十二年嘉定癸未乃序而
刻之,文卿晚第进士,未注官而死,有诗见《江湖集》。
《唐山集》一卷后集三卷
陈氏曰:卞圜宋佽编,唐山者临安昌化县也。
《后典丽赋》四十卷
陈氏曰:金华唐仲友与政编仲友以词赋称于时,此集自唐末以及本朝盛时名公所作皆在焉,止于绍兴间有王茂集典丽赋九十三卷,故此名《后典丽赋》,王氏集未见。
《指南赋笺》五十五卷《指南赋经》八卷
陈氏曰:皆书坊编集时文止于绍熙以前。
《指南论》十六卷又本前后二集四十六卷
陈氏曰:淳熙以前时文。
《擢犀策》一百九十六卷《擢象策》一百六十八卷
陈氏曰:擢犀者元祐宣政以及建绍初年时文也,擢象则绍兴末大扺科举场屋之文,愈降愈下后生亦不复知前辈之旧作,姑存之以观世事。
《文章正宗》二十卷
陈氏曰:参知政事真德秀希元撰自序,正宗云者以后世文词之多变欲学者识其源流之正也。自昔集录文章若杜预挚虞诸家往往湮没不传,今行于世者惟梁昭明《文选》、姚铉《文粹》而已,由今视之二书所录,果得源流之正乎?故今所集以明义理切世用为主,其体本乎古而指近乎经者,然后取焉?否则辞虽工亦不录,其目凡四曰辞命、曰议论、曰叙事、曰诗赋,去取甚严。
序辞命曰:书之诸篇圣人笔之于经不当,与后世文词同录,独取春秋内外传所载周天子谕告诸侯之辞,列国往来应对之辞下至两汉诏册而止,盖魏晋以降,文辞猥下,无复深淳温厚之指至偶俪之作,兴而去古益远矣。学者欲知王言之体当以书之诰誓命为之主而参之以此篇,则所谓正宗者庶可识矣。
序议论曰:六经语孟圣贤大训不当与后之作者同录,而独取春秋内外传所载谏争论说之辞,先汉以后诸臣所上书疏封事之属以为议论之首,他所纂述或发明义理,或敷析治道,或褒贬人物,以次而列焉。
序叙事曰:今于书之诸编与史之纪传皆不复录,独取左氏史汉叙事之可喜者,与后世记序传志之典则简严者以为作文之式,若夫有志于史笔者,自当深求春秋大义而参之,迁固诸书非此所能该也。
序诗歌曰:朱文公尝言古今之诗凡三变,盖自书传所记虞夏以来下及汉魏,自为一等;自晋宋间颜谢以后下及唐初自为一等;自沈宋以后定著律诗下及今日又为一等。然自唐初以前其为诗者固有高下,而法犹未变,至律诗出而后诗之古法始为大变矣。故尝欲抄取经史诸书所载韵语,下及《文选》古诗以尽乎郭景纯、陶渊明之作,自为一编而附于三百篇楚词之后,以为诗之根本。准则又于其下二等之中择其近于古者各为一编,以为之羽翼。舆卫其不合者则悉去之,不使其接于胸次,要使方寸之中无一字世俗语言意思,则其为诗不期于高远而自高远矣。今惟虞夏二歌与三百五篇不录外,自馀皆以文公之言为准而拔其尤者列之,此篇律诗虽工亦不得与。若箴铭颂赞郊庙乐歌琴操皆诗之属,间亦采摘一二以附其间。至于词赋则有文公集注楚辞后语,今亦不录。或曰此编以明义理为主,后世之诗其有之乎?曰:三百五篇之诗其正言义理者无几,而讽谕之间悠然得其性情之正即所谓义理也。后世之作虽未可同日而语,然其间寄兴高远,读之使人忘宠辱去鄙吝,翛然有自得之趣,而于君亲臣子大义亦时有发焉,其为性情心术之助反有过于他文者盖不必颛言性命而后为关于义理也。读者以是求之,斯过半矣。
后村刘氏曰:文章正宗初蒙西山先生以诗歌一门属余编类,且约以世,教民彝为主,如仙释闺情宫怨之类皆勿取。予取汉武帝《秋风辞》,西山曰:文中子亦以此辞为悔,心之萌岂其然乎?意不欲收,其严如此。然所为携佳人兮不能忘之语盖指公卿扈从者似非为后宫设,凡余所取而西山去之者大半,又增入陶诗甚多,如三谢之类多不收。
集部汇考二十四
马端临文献通考十二文史
《文心雕龙》十卷晁氏曰:梁〈按原本误作晋〉刘协撰。评自古文章得失,别其体制,凡五十篇,各系之以赞云。余尝题其后,曰:世之词人刻意文藻,读书多灭裂,杜牧之以龙星为真龙,王摩诘以去病为卫青,昔人讥之,然亦不足怪,盖诗赋或率尔之作故也。今协著书垂世,自谓
常梦执丹漆器随仲尼南行,其自负亦不浅矣。观其论说篇,论语以前经无论字,六韬三论后人追题,是殊不知书有论道经邦之言也,其疏略殊过于王杜矣。
陈氏曰:协后为沙门,名慧地。
《文章缘起》一卷
陈氏曰:梁太常卿乐安任昉、彦升撰。但取秦汉以来不及六经。
《诗品》三卷
陈氏曰:梁记室参军颍川钟嵘仲伟撰。以古今作者为三品而评之,上品十一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六十九人。
《金针诗格》三卷
晁氏曰:唐白居易撰。居易自谓与刘禹锡、元稹皆以诗知名,撮诗之体要为一格,病得针而愈,诗亦犹是也,故曰《金针集》。
《诗格》一卷
陈氏曰:称魏文帝,而所述诗或在沈约,后其为假托明矣。
《诗格》一卷《诗中密旨》一卷
陈氏曰:唐王昌龄撰。
《评诗格》一卷
陈氏曰:唐李峤撰。峤在昌龄之前,而引昌龄诗格,八病亦未然也。
《二南密旨》一篇
陈氏曰:唐贾岛撰。凡十五门,恐亦依托。
《文苑诗格》一卷
陈氏曰:称白氏,尤非也。
《诗式》五卷《诗议》一卷
陈氏曰:唐僧皎然撰。以十九字括诗之体。
《风骚指格》一卷
陈氏曰:唐僧齐己撰。
《诗格》一卷
陈氏曰:沙门神彧撰。
《处囊诀》一卷
陈氏曰:金华僧保暹撰。
《流类手鉴》一卷
陈氏曰:僧虚中撰。
《诗评》一卷
陈氏曰:桂林僧〈阙〉淳撰。
《拟皎然十七字》一卷
陈氏曰:称正字王元撰,不知何人。
《炙毂子诗格》一卷
陈氏曰:唐王献撰。
《句图》一卷
陈氏曰:唐李洞撰。
《唐诗主客图》一卷
陈氏曰:唐张为撰。所谓主者白居易、孟云卿、李益鲍溶、孟郊、武元衡各有标目,馀有升堂及门入室之殊,皆所谓客也。近世诗派之诗殆出于此要,皆有未然者。
《文章元妙》一卷
陈氏曰:唐任藩言作诗声病对偶之类,凡世所传诗格大率相似。余尝书其末云:论诗而若此,岂复有诗矣!唐末诗格汗下,其一时名人著论传后,乃尔欲求高尚,岂可得哉?
《修文要诀》一卷
晁氏曰:伪蜀冯鉴撰。杂论为文体式,评其误谬以训初学云。
《缘情手鉴诗格》一卷
陈氏曰:题樵人李弘宣撰。未详何人,当在五代前。
《诗格要律》一卷
陈氏曰:进士王梦简撰。
《风骚要式》一卷
陈氏曰:徐衍述,亦未详何人。
《璃堂墨家图》一卷
陈氏曰:不著名氏。
《雅道机要》二卷
陈氏曰:前卷不知何人,后卷称徐寅撰。
《诗评》一卷
陈氏曰:不知何人。
《御制句图》一卷
陈氏曰:太宗皇帝所选杨徽之诗十联,真宗皇帝所选送刘琮诗八篇。
《杨氏笔苑句图》一卷续一卷
陈氏曰:黄鉴编。盖杨亿大年之所尝举者,皆时贤佳句。续者不知何人,亦大年所书唐人句也。所录李义山、唐彦谦之句为多,昆体盖出二家。
《惠崇句图》一卷
陈氏曰:僧惠崇所作。
《孔中丞句图》一卷
陈氏曰:中丞者或是孔道辅耶。
《杂句图》一卷
陈氏曰:不知何人所集,皆本朝人诗也。自魏文帝诗格而下二十七家,皆已见《吟窗杂咏》。
《续金针诗格》一卷
晁氏曰:梅尧臣、圣俞撰。圣俞游庐山,宿西林,与僧希白谈诗,因广乐天所述云。
陈氏曰:二金针大抵皆假托也。
《吟窗杂咏》三十卷
陈氏曰:莆田蔡傅撰,君谟之孙也。取诸家诗格诗评之类集成之,又为吟谱,凡魏晋而下能诗之人皆略具本末,总为此书,麻沙尝有刻本,节略不全。
《李公诗苑类格》三卷
晁氏曰:李淑撰。宝元三年豫王出阁,淑为王子傅,因纂成此书。上之述古贤作诗体格总九十目。
《林和靖摘句图》一卷
陈氏曰:林逋诗句。
《诗三话》一卷
陈氏曰:无名氏。
《诗话》一卷
晁氏曰:欧阳修永叔撰。修退居汝阴,戏作此以资谈笑,
续诗话一卷。
晁氏曰:司马光君实撰。序云:诗话尚有遗者,欧公文章声名虽不可及,然记事一也,故敢续之。
《中山诗话》三卷
晁氏曰:刘攽贡父撰,多及苏梅欧石。攽以博学名世,如言萧何未尝掾工曹,亦有误谬。
《东坡诗话》二卷
晁氏曰:苏轼号东坡居士,杂书有及诗者,好事者因集之成二卷。
《后山诗话》二卷
晁氏曰:陈师道无己撰,论诗七十馀条。
《潜溪诗眼》一卷
晁氏曰:范温元实撰。温祖禹之子,学诗于黄庭坚。
《归叟诗话》六卷
晁氏曰:王直方立之撰。直方自号归叟。元祐中苏子瞻及其门下士以盛名,居北门东观,直方世居浚仪,有别墅在城南,殊好士,以故诸公亟会其家,由是得闻。绪言、馀论因辑成此书,然其间多以己意有所抑扬,颇失是非之实。宣和末京师书肆刊刻鬻之,群从中以其多记从父詹事公语言得之以呈公,公览之,不怿,曰:皆非我语也。
苕溪渔隐曰:王直方诗话载晁以道云:说之初见东坡《咏梅》、《西江月》词便知道此老须过海。只为言今人不曾道到,此须罚教去,此言鄙俚近于忌人之长、幸人之祸,直方无识载之,诗话宁不畏人之讥诮乎?
《杜诗刊误》一卷
晁氏曰:皇朝王仲至撰。
《韩文辨證》八卷
晁氏曰:洪兴祖讨论韩愈诗文,推考其根源,以订正其讹谬,颇为该博云。
《韩柳文章谱》三卷
晁氏曰:皇朝黄大舆撰。大舆之意以为文章有庄老之异,故取韩愈、柳宗元文章为三谱。其一取其诗文中官次年月可考者,次第先后著其初晚之异也;其一悉取其诗文比叙之;其一列当时君相于上以见。二人之出处极为详悉。
《天厨禁脔》三卷
晁氏曰:释惠洪撰论诸家诗格。
《石林诗话》二卷
陈氏曰:叶梦得撰。
《续诗话》一卷
陈氏曰:无名氏。
《许彦周诗话》一卷
陈氏曰:襄邑许顗撰。
《四六谈麈》一卷
陈氏曰:谢伋景思撰。
《四六话》一卷
陈氏曰:王铚性之撰。
《四六馀话》一卷
陈氏曰杨渊撰,未详何人,视前三家为汎杂。
《艇斋诗话》一卷
陈氏曰:曾季狸裘父撰。
《赋门鱼钥》十五卷
陈氏曰:进士马称撰,集唐蒋防而下至本朝宋祁诸家律赋格诀。
《宾朋宴语》三卷
陈氏曰:太子中舍致仕贵溪丘昶孟阳撰。南唐进士归朝宰数邑,著此书十五篇,叙唐以来诗赋源
流,天禧辛酉邓贺为序。
《西清诗话》三卷
陈氏曰:题无名子撰,或曰蔡绦使其客为之也。
《环溪诗话》一卷
陈氏曰:临川吴沆集。
《韵语阳秋》二十卷
陈氏曰:葛立方撰。
《渔隐丛话》六十卷后集四十卷
陈氏曰:新安胡仔元任撰,待制舜陟之子居湖州,自号苕溪渔隐。
《䂬溪诗话》十卷
陈氏曰:莆田黄彻常明撰。
《续广本事诗》五卷
陈氏曰:聂奉先撰。虽曰广孟启之旧,其实集诗话耳。
《山阴诗话》一卷
陈氏曰:李兼孟达撰。
《诸家老杜诗评》五卷续一卷
陈氏曰:莆田方深道集。
《选诗句图》一卷
陈氏曰:高似孙编。
《杜诗发挥》一卷
陈氏曰金华杜旃仲高撰。
《观林诗话》一卷
陈氏曰:楚东吴律子书撰,未详何人。
《文说》一卷
陈氏曰:南城包扬显道录朱侍讲论文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