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百七十九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四百七十九卷目录

 集部汇考十一
  宋郑樵《通志》四〈赋 赞颂 箴铭 碑碣 制诰 表章 启事 四六 军书 案判 刀笔 俳谐 奏议 论 策 书 文史 诗评〉
 集部汇考十二
  宋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證》〈赋 杂赋 歌诗〉

经籍典第四百七十九卷

集部汇考十一

宋郑樵通志四赋集
《赋集》九十二卷〈注〉谢灵运集
又四十卷〈注〉宋明帝集
又五十卷〈注〉宋新喻惠侯集
又八十六卷〈注〉后魏秘书丞崔浩集
《续赋集》十九卷
《赋集钞》一卷
《历代赋》十卷〈注〉梁武帝集
《五都赋》五卷〈注〉张衡及左思撰
《司马相如上林赋》一卷
《述征赋》一卷
《神雀赋《一卷〈注〉后汉傅毅撰
《献赋集》十卷〈注〉卞铄集
班固《幽通赋》一卷〈注〉曹大家注
又一卷〈注〉项岱注
《子虚上林赋》一卷〈注〉郭璞注
张衡《二京赋》二卷〈注〉薛综注并音
又二卷〈注〉晁矫注
又二卷〈注〉傅巽注
左思《三都赋》三卷
左思《齐都赋》一卷
《齐都赋音》一卷〈注〉李轨撰
《百赋音》一卷〈注〉褚令之撰
《赋音》二卷〈注〉郭微之撰
《三京赋音》一卷〈注〉綦毋邃撰
《三京赋》一卷〈注〉李轨撰
《皇帝瑞应赋颂》十卷
《围棋赋》一卷〈注〉梁武帝撰
《观象赋》一卷
《洛神赋》一卷〈注〉孙壑注
颜之推《稽圣赋》一卷〈注〉李淳风注
木元《虚海赋》一卷〈注〉萧广济注
庾信《哀江南赋》一卷〈注〉唐张庭芳注
又一卷〈注〉崔令钦注
又一卷〈注〉魏彦渊注
《枕赋》一卷〈注〉张君祖撰
《海潮赋》一卷〈注〉唐宣歙团练卢肇撰
《通屈赋》一卷〈注〉卢肇撰
《大统赋》二卷〈注〉林绚撰卢肇注安裕重笺
又二卷〈注〉卢肇撰
《征赋》一卷〈注〉唐卢献卿撰
《谢观赋》八卷
《高迈赋》一卷
《大隐赋》一卷〈注〉皇甫松撰
《数赋》十卷〈注〉唐崔葆撰乾宁中进士王克昭注《宋言赋》一卷
《吊梁郊赋》一卷〈注〉唐张策撰
《陈汀赋》一卷
《乐朋龟赋》一卷
《蒋凝赋》一卷
《公乘亿赋集》十二卷
《林嵩赋》一卷
《王翃赋》一卷
《贾嵩赋》二卷
《李山甫赋》一卷
《李德裕赋》二卷
《玉溪生赋》一卷〈注〉李商隐撰
《朱邺赋》一卷
《薛逢赋》四卷
《顾云赋》二卷
《陆龟蒙赋》六卷
《罗隐赋》一卷
《桑维翰赋》二卷
《徐寅赋》一卷〈注〉伪唐人
《探龙集》一卷
《倪晓赋》一卷〈注〉伪唐人
又获槁三卷〈注〉倪晓既亡得其遗槁二十一首赋郭贲《体物赋集》一卷〈注〉伪唐人
《丘明赋》一卷〈注〉伪唐人《江翰林赋》三卷〈注〉伪唐江之蔚
《江都宫赋》一卷〈注〉后唐侯圭撰杨守业注
《鲁史分门属类赋》二卷〈注〉崔升撰
《怀秦赋》一卷〈注〉伪蜀冯涓撰
《大纪赋一卷》〈注〉伪吴沈颜撰
《沃焦山赋》一卷
《谢壁赋》一卷〈注〉不详何代人
《薛氏赋集》九卷〈注〉唐薛廷圭集
《唐吴英隽赋集》七十卷〈注〉伪吴杨氏撰
《赋苑》二百卷〈注〉南唐徐锴欧阳〈阙〉集唐人及近代律赋〈按通:志作伪,吴徐铉误,今改正,欧阳亦未著名,今阙之。〉《赋选》五卷〈注〉李鲁集唐人律赋
《广类赋》二十五卷〈注〉采唐人杂赋
《典丽赋集》六十四卷〈注〉宋朝杨翱集古今律赋《灵仙集赋》二卷〈注〉采唐人赋灵仙神异事
凡赋一种八十二部八百一十六卷
赞颂集
《靖恭堂颂》一卷〈注〉晋凉王李皓撰
《颂集》二十卷〈注〉王僧绰集
《木连理颂》二卷〈注〉太元十九年群臣上
《宝图赞》一卷〈注〉唐崔融撰王起注
《武成王庙十哲赞》一卷〈注〉唐奉天县令卢挺撰《赞集》五卷〈注〉谢庄集
《两庙赞文》一卷〈注〉太宗真宗御制文宣武成王等赞《画赞五卷》〈注〉汉明帝殿阁画曹桓赞
《唐孝悌赞》五卷〈注〉宋朝乐史撰
《赞颂》一种九部四十一卷
箴铭集
《古今箴铭集》十四卷〈注〉张湛集
《众贤诫集》十五卷
《诫林》三卷〈注〉綦毋邃撰
《四帝诫》三卷〈注〉王诞撰
《诸葛武侯诫》一卷
《杂诫箴》二十四卷
《霸国箴》一卷〈注〉唐李靖撰
凡箴铭一种七部六十一卷
碑碣集
《碑集》十卷〈注〉谢庄集
《释氏碑文》三十卷〈注〉梁元帝集
《诸寺碑文》四十六卷〈注〉释僧祐集
《杂碑》二十二卷
《碑文》三十卷〈注〉晋将作大匠陈协集
《碑文》十卷〈注〉车灌集
《蜀国碑文集》八卷〈注〉唐刘赞集唐人所撰蜀中碑文《朝贤墓志》一百卷
《朝贤神道碑》三十卷
《金石录》二十卷〈注〉赵明诚集
《类碑》三十八卷
《元门碑志》三十八卷
《王氏神道碑》二十卷〈注〉唐王方庆集
《宝刻丛章》三十集
《窦氏集古录》一卷
《碑籍》一卷
《翠琰集》一卷
凡碑碣一种十七部四百三十五卷
制诰集
《梁武帝制旨连珠》十卷〈注〉梁邵陵王纶注
又十卷〈注〉陆缅注
《诏集区分》四十一卷〈注〉后周兽门学士宋干集《魏朝杂诏》二卷
《录魏吴二志诏》一卷
《晋咸康诏》四卷
《晋杂诏书》一百卷
又二十八卷
《晋诏书黄素制》五卷
《晋定品制》一卷
《晋太元副诏》二十一卷
《晋崇安元兴太亨副诏》八卷
《晋义熙诏》十卷
《义熙副诏》十卷
《宋永初诏》十三卷
《宋孝建诏》一卷
《宋元嘉诏》二十卷
《元嘉副诏》十五卷
《齐中兴二年诏》三卷
《后魏诏集》十六卷
《后周杂诏》八卷
《杂赦书》六卷
《陈天嘉诏草》三卷
《霸朝杂集》五卷〈注〉李德林集
《隋诏集》九卷《隋朝陈事诏》十三卷
《东汉诏仪》二十卷
《古今诏集》三十卷〈注〉温彦博集
《古今诏集》一百卷〈注〉李义府集
《唐德音录》三十卷
《太平内制》五卷
《明皇制诏录》一卷
《元和制集》十卷
《王言会最》十卷〈注〉马文敏集
《唐旧制编录》六卷
《拟状注制》十卷〈注〉唐末中书拟状及所下制命《王元制敕书奏》一卷
《咸通后麻制》一卷〈注〉伪蜀毛文晏纂
《东壁出言》三卷〈注〉毛文晏纂唐制诏
《唐批答》一卷〈注〉李绅撰
《唐杂诏册诰命》二十一卷
《陆贽制集》二卷
《元稹制集》二卷〈注〉李绅撰
《常衮诏集》六十卷
《杨炎制集》十卷
《权德舆制集》五十卷
《武儒衡制集》二十卷
《段文昌诏诰》二十卷
《郑畋凤池槁草》三十卷
《玉堂集》二十卷
《续凤池槁草》三十卷
《吴融诏诰》一卷
《令狐滈表制》一卷
《封敖翰槁》八卷
《中和制集》十卷〈注〉唐中书舍人刘崇望撰
《崔嘏制诰集》十卷
《舟中录》二卷〈注〉唐中书舍人钱珝撰
《李溪制集》四卷
《李虞仲制集》四卷
《凤阁书词》十卷〈注〉唐中书舍人薛廷圭撰
《李白度北门集》一卷
《金马门待诏集》十卷〈注〉刘允济撰
《纶阁集》十卷〈注〉唐乐朋龟撰
《卢文度制集》一卷
《陆贽翰苑集》十卷
《王仲舒制集》十卷
《独孤霖玉堂集》二十卷〈注〉唐懿宗朝
《朱梁制诰》二卷
《五代制诰》一卷
《吴越石壁记》 卷〈注〉吴越王钱镠以唐末贡奉答诏刻石于临安
《江南揖逊录》七卷〈注〉伪吴陈岳撰
《玉堂遗范》三十卷〈注〉梁李琪纂唐以来禁林书诏《宣底》八卷〈注〉梁贞明中四季宣行除授之文
《两制珠玑》一卷
《制集》三卷〈诗〉集唐末五代拜官制
《五代制词》一卷
《麻槁集》三卷〈注〉后唐麻制表章
《梁杂制》一卷
《开平麻制》一卷
《长兴制集》四卷〈注〉后唐拜节度观察制词
《红药编》五卷〈注〉晋和凝所撰制诰
《显德制诏》一卷〈注〉周显德中赐外国书诏
《李慎仪集》二十卷〈注〉后唐至周制词表状
《杂书》一卷〈注〉蜀人杂录制诏及邻国书疏后唐兴复赦辞
《内外杂编》十卷〈注〉五代至宋初制诏及祠祭之文《杂麻制》五十卷〈注〉建隆至景德麻制
《西掖雅言》五卷
《宣献公诏》敕五卷
《范景仁外制集》五卷
《崇宁手诏》十五卷
《分门要览》二十卷
《初寮先生内制》十八卷
《初寮先生外制》八卷
《承明集》十卷〈注〉王禹偁撰
《王内翰制诰集》十二卷
《翰苑制草集》二十卷
《丝纶集》十卷
《宸章集》二十五卷
《常山别制集》二十卷
《丝纶点化》十卷
《扈蒙龟山集》十卷
《李昉内制》十卷
《晏殊翰苑制词》二十卷
《杨大年外制》二十卷《常山禁林甲乙集》十卷
凡制诰一种一百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七卷
表章集
《梁中表》十一卷〈注〉邵陵王撰
《梁中书表集》二百五十卷
《上法书表》一卷〈注〉虞和撰
《类表》五十卷〈注〉唐世章奏分为门类
《唐初表草》十卷〈注〉颜师古张九龄等十人所作《掌记略》十五卷〈注〉唐太华集笺奏表状书檄自晋至唐又集唐者为新掌记
《新掌记略》十卷〈注〉唐有九卷
《续掌记略》十卷〈注〉唐林逢集
《管记苑》十卷〈注〉张铏集
《李溪表疏》一卷
《朱朴杂表》一卷
《张浚表状》一卷
《李程表状》一卷
《刘三复表状》一卷
《别纸》五卷
《赵璘表状》一卷
《绣囊》五卷
《杂表疏》一卷〈注〉石晋阳昭俭等表疏
《黄台江西表状》二卷
《陈蟠隐集》五卷
《苑咸集》一卷〈注〉李林甫撰
《贺知章入道表》一卷
《薛逢别纸》十三卷
《安定集》十卷〈注〉胡曾奏表
《金台倚马集》九卷〈注〉唐朱阅撰
《淮海寓言》七卷〈注〉罗隐撰
《桂苑笔耕》二十卷〈注〉唐崔致远表笺文檄
《记室集》三卷〈注〉唐沈文昌表状
《张次宗笺记》六卷
《段全纬集》二十卷
《王虬集》十卷
《纂新文苑》十卷〈注〉顾云别纸
《甘棠集》三卷〈注〉唐刘邺撰
《愈风集》十卷〈注〉唐卢嗣业撰
《昌城后寓集》五卷〈注〉伪蜀毛文晏撰
《湘南应用》三卷〈注〉罗隐撰
《饮河集》十五卷〈注〉唐张泽撰
《金台凤藻集》五十卷〈注〉后梁人作
《敬翔表奏》十卷〈注〉梁人
《新集宝囊》五卷〈注〉梁严虔崧撰
《李琪应用集》三卷
《公乘亿珠林集》三卷〈注〉后唐人
《刘筠表奏》七卷
《令狐楚表奏》十卷
《裴休状》三卷
《真珠集》五卷〈注〉汉李崧撰
《乘轺集》一卷〈注〉周王仁裕撰
《林鼎吴江应用集》二十卷〈注〉伪吴人
《汤文圭笔耕》二十卷〈注〉伪吴人
《启霸集》三十卷〈注〉伪吴朱浔撰
《李洪皋表状》一卷〈注〉湖南马氏撰
《金行启运集》十卷〈注〉伪蜀庾传昌集
《韦文靖笺表》一卷〈注〉伪蜀韦庄撰
《潜龙笔职集》二卷〈注〉伪蜀赵仁撰
《南燕染翰集》十卷〈注〉王铎镇滑州日笺记
《磨盾集》十卷〈注〉唐人表疏
《孔光宪荆台集》四十卷〈注〉光宪为荆南高季兴记室所作笺奏
《笔佣集》十卷
《苏易简章表》十卷
《虢略集》七卷〈注〉杨亿撰
夏英公笺奏》三卷
《刘氏表奏集》六卷
《翰林笺奏集》二十卷
《王襄敏章表》三卷
《时格章表》十五卷
《文馆词林弹事》四卷〈注〉唐许敬宗集晋宋齐梁以来者旧有千卷
凡表章一种六十六部八百六十六卷
启事集
《山公启事》三卷
《范宁启事》三卷
《荐文》十二卷〈注〉见隋志
《荐文》七卷
《善文》五十卷〈注〉杜预撰
《梁魏周齐陈隋聘使杂启》九卷
《唐顾云启事》一卷《杂状启》一卷〈注〉唐彬霁撰
《罗贯书启》二卷〈注〉后唐人
《临淮尺题》二卷〈注〉武元衡西川从事撰
《顾垂象投知己启事》一卷
《罗隐启事》一卷
凡启事一种十二部九十二卷
四六集
《焚南四六甲集》二十卷〈注〉李商隐撰
《樊南四六乙集》二十卷
《崔致远四六》一卷〈注〉唐人
《李巨川四六》一卷〈注〉唐人
《樊景四六集》五卷〈注〉唐人
《郑准四六》一卷〈注〉五代人
《白岩四六》五卷〈注〉后唐人
《关郎中四六》一卷
《蹇蟠翁四六》一卷
《丘光庭四六》一卷
《殷文圭四六》三卷〈注〉赵又翼注
《王禹偁四六》一卷
《丁谓四六》二卷
《宋齐丘四六》一卷
《萧贯四六》一卷
凡四六一种十五部六十四卷
军书集
《魏武帝露布》九卷
《杂露布》十二卷〈注〉梁书籍
《杂檄文》十七卷〈注〉见隋志
《羽书》三卷〈注〉唐处士臧嘉猷集今古军书符檄诰命《续羽书》六卷〈注〉自唐五代以来
《戎集》十卷〈注〉唐沈常集军中诏令表檄自战国至《隋旧》三十卷
《王绍颜军书》十卷〈注〉伪唐人
《止戈书》五十卷〈注〉宋朝赵化基集历代军中书檄表状碑颂捷布祃牙祭纛之文
《汤筠戎机集》五卷〈注〉伪吴人
《从军》槁二十卷〈注〉伪吴汤文圭撰
凡军书一种十部一百四十二卷
案判集
《百道判》一卷〈注〉骆宾王撰
又一卷〈注〉唐郑宽撰
又一卷〈注〉白乐天撰
又一卷〈注〉唐崔锐撰
《穿杨集》四卷〈注〉唐马幼昌撰
《龙筋凤髓》十卷〈注〉唐张文成撰
《判格》三卷〈注〉唐张伾撰
《代耕心鉴甲乙判》一卷〈注〉唐南华张集唐代诸家判《判范》一卷〈注〉陈岠撰
《究判妙微》一卷〈注〉方仲舒撰
《书判幽烛》四十卷
《五经评判》六卷〈注〉周明辨撰
《吴康仁判》一卷〈注〉不详爵里
《张咏判辞》一卷
《拔萃判》一卷〈注〉毛询撰
《百道判图》一卷
《尹师鲁书判》一卷
《甲乙平等及第判》二卷
《唐诸公试判》一卷
《唐诸公案判》一卷
凡案判一种二十部七十九卷
刀笔集
《王勃刀笔》一卷
《薛逢刀笔》一卷
《丁晋公刀笔》一卷
《刘邺凤池刀笔》一卷
《杨文公刀笔》三卷
《宋景文刀笔》二卷
《东坡书简》一卷
《豫章书简》一卷
《杨凫书启》一卷
《刘筠中山刀笔》一卷
《渔阳刀笔》一卷
凡刀笔一种十一部十四卷
俳谐集
《俳谐文》三卷
《俳谐文》十卷〈注〉袁俶撰
《俳谐文》一卷〈注〉沈宗之撰
《任子春秋》一卷〈注〉杜嵩撰
《博阳春秋》一卷〈注〉宋零陵令辛邕之撰
凡俳谐一种五部十六卷
奏议集
《汉名臣奏》三十卷《汉孔群奏》二十二卷
《汉丞相康衡大司马王凤奏》五卷
《魏名臣奏》三十卷〈注〉陈长寿撰
《晋诸公奏》十一卷
《晋中丞虞谷奏事》六卷
《晋中丞高崧奏事》五卷
《陆宣公奏议》十二卷
《唐名臣奏》七卷〈注〉吴兢集
《奏议集》二十卷〈注〉马揔集唐人奏疏论议《谏书》八十卷〈注〉集历代君臣父子朋友谏诤之说《九谏书》一卷〈注〉郭元振撰
《唐谏诤集》十卷〈注〉伪蜀赵元拱集
《李绛论事》三卷
《令狐绹表疏》一卷
《大唐直臣谏奏》七卷〈注〉伪唐张易纂
《奏议駮论》一卷〈注〉唐人集
《韦相谏草》一卷
《谏垣遗》槁五卷
《范文正公奏议》十七卷
《包孝肃奏议》一卷
《熙宁台谏章疏》七卷
《吕献可章疏》十五卷
《劝农奏议》二卷
《王黄州奏议》三卷
《直言集》一卷〈注〉皇朝曾致尧撰
《曲台奏议》二十卷〈注〉伪唐陈致雍撰
《郭子仪章奏》一卷
《范景仁章奏》一卷
《宋景文奏议》一卷
《元城刘公谏草》二十卷
《石待问谏史》一百卷
凡奏议一种三十二部四百四十六卷
论集
《刘楷设论集》三卷
《谢灵运设论集》五卷
《连珠集》五卷
《商仲堪杂论》九十五卷
《明真论》一卷〈注〉晋兖州刺史宗岱撰
《黄芳引连珠》一卷
《梁武连珠》一卷〈注〉沈约注
《东西晋兴亡论》一卷
《唐兴替论》一卷〈注〉丁友亮撰
《才命论》一卷〈注〉张鷟撰郤昂注云张说撰《牛僧孺论》一卷
《质论》二卷〈注〉皇朝徐铉集
《经纬略》一百卷〈注〉伪蜀李昊撰
《杨伟时务论》十二卷
《皇朝三贤良论》三十卷
《治平经纶集》十二卷
《孙洙经纬集》十五卷
凡论一种十七部二百八十六卷
策集
《商仲堪策集》一卷
《秀孝对策》十二卷〈注〉隋志
《宋元嘉策秀孝文》十卷
《魏郑公时务策》一卷
《元和制策》三卷〈注〉贤良元稹独孤郁白居易三人制策
《古今类聚策苑》十四卷〈注〉唐周仁瞻集汉唐制策奏议
《两汉策要》六卷〈注〉陶叔献纂
《五子策林》十卷〈注〉唐许南容等五人策问
《礼部策》十卷〈注〉唐白居易应制举自著策问而以礼部试策附于卷末
《文馆词林策》二十卷〈注〉崔元炜训注
《朱伯宜策集》六卷
《郭元振安邦策》一卷
《刘蕡策》一卷
《前贤策》三卷
凡策一种十四部九十八卷
书集
《书集》八十八卷〈注〉晋散骑常侍王履集
《书林》十卷
《杂逸书》六卷
《应璩书林》八卷〈注〉夏赤松集
《司徒书》三卷〈注〉蔡谟撰
《晋左将军王镇恶与刘丹阳书》一卷
《后周与齐军国书》二卷
《高澄与侯景书》一卷
《吴武陵书》一卷
《唐贤长书》一卷《夏侯韫大中年与凉州书》一卷
凡书一种十一部一百二十二卷
文史集
《翰林论》三卷〈注〉晋李充撰
《文章始》一卷〈注〉梁任昉撰
《文心雕龙》十卷〈注〉梁刘协撰
《孙合文格》二卷
《制朴》三卷〈注〉白居易撰
又三卷〈注〉宋朝李淑撰
《王瑜文旨》一卷
《范传正赋诀》一卷〈注〉唐人
《纥于俞赋格》一卷〈注〉渭南尉
《张仲素赋枢》三卷
《浩虚舟赋门》一卷〈注〉唐人
《任博文章妙格》一卷
《柳氏释史》一卷
《刘餗史例》三卷
〈阙〉公史例》一卷〈注〉田弘正客撰
《裴杰史汉异义》三卷〈注〉开元人
《唐书直笔新例》四卷〈注〉吕惠卿撰
《冯鉴修文要诀》一卷
《应求类》二卷〈注〉唐刘蘧集
《僧神郁四六格》一卷
《金马统例》一卷
《制格》一卷
《文心雕龙》十卷〈注〉辛处信
凡文史一种二十三部四十九卷
诗评集
《河岳英灵集》一卷〈注〉唐殷璠撰
《颜竣诗例录》三卷
《钟嵘诗评》三卷
《李嗣真诗品》一卷
《元兢〈一作竞〉宋约诗格》一卷
《王昌龄诗格》一卷
《昼公诗式》五卷
《僧皎然诗评》三卷
《王起大中新行诗格》一卷
《姚合诗例》一卷
《贾岛诗格》一卷
《炙毂子诗格》一卷〈注〉唐王睿撰
《元兢古今诗人秀句》二卷
《黄滔泉山秀句集》三十卷
《王起文场秀句》一卷
《李洞集贾岛句图》一卷
《文章龟鉴》一卷〈注〉唐倪宥集前人律诗
《倪宥诗图》一卷
《徐蜕诗律大格》一卷
《骚雅式》一卷
《吟体类例》一卷
《寡和图》三卷〈注〉僧定雅撰
《诗点化秘术》一卷〈注〉任傅撰
《风雅拾翠图》一卷〈注〉僧惟凤撰
《诗林句范》五卷
《杜氏诗律诗格》一卷
《徐三极律诗洪范》一卷
《徐衍风骚要式》一卷
《续金针诗格》三卷
《历代吟谱》二十卷
《风骚格》五卷〈注〉阎东叟撰
《杨氏笔苑句图》一卷
《续句图》一卷
《九僧选句图》一卷
《唐诗主客图》三卷〈注〉张为撰
《诗话》二十卷
《欧阳永叔诗话》一卷
《司马君实诗话》一卷
《王禹玉诗话》一卷
《刘贡父诗话》一卷
《苏子瞻诗话》一卷
《洪驹父诗话》一卷
《瑶溪集》十卷
《天厨禁脔》二卷〈注〉僧惠洪撰
凡诗评一种四十四部一百四十六卷

集部汇考十二

宋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證赋
《屈原赋》二十五篇
《离骚经》《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王逸曰:武帝使淮南王安作《离骚经章句》,刘向分《楚辞》为十六卷,屈原八卷。《隋志》原著《离骚》八篇,班固《叙赞》二篇。太史公曰:作辞以讽谏,连类以争义,《离骚》有之。《地理志》:始楚贤臣屈原被谗,放流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后有宋玉、唐勒之属慕而述之。汉兴吴王濞招致四方游士,枚乘、邹阳、严夫子之徒兴于文景之际。淮南王安招宾客著书,而吴有严助朱买臣贵显汉朝,文辞并发。故世传《楚辞》。平园周氏曰:《诗·国风》及秦不及楚,已而屈原《离骚》出焉,衍风雅于诗,亡之后发乎情,主乎忠直,殆先王之遗泽也。谓之文章之祖宜矣。艾轩林氏曰:江汉在楚地诗辞萌芽,自楚人发之诗,一变为《楚辞》,屈原为之唱,谓文章鼓吹多出于楚也。

《宋玉赋》十六篇
《隋志宋玉》集三卷。王逸云:屈原弟子《楚辞》《九辩》《招魂》《文选》《风赋》《高唐神女》《登徒子好色赋》《古文苑》《大言》《小言》《钓笛讽赋》。朱文公谓辞有馀而理不足。

《庄夫子赋》二十四篇
《楚辞》哀时命。

《贾谊赋》七篇
朱文公曰:贾太傅以卓然命世英杰之材,俯就骚律,所出三篇,皆非一时诸人所及,古文苑有旱《云虡赋》《隋志》梁有《贾谊集》四卷。

《枚乘赋》九篇
《古文苑》《梁王菟园赋》《文选》注:《枚乘集》《临霸池远诀赋》《隋志乘集》二卷,《文选》有七发。

《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
朱文公曰:相如之文,能侈而不能约,能谄而不能谅,其《上林》《子虚》之作,既以誇丽而不得入于《楚辞》。大人之与远游其渔猎,又泰甚然,亦终归于谀也。特长《门哀》《二世赋》二篇,为有讽谏之意。艾轩林氏曰:相如赋之圣者。《隋志集》一卷。

《淮南王赋》八十二篇
《隋志集》一卷梁二卷刘向别录淮南王有《薰笼》

《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
楚辞《招隐士》,淮南小山之所作也。淮南王安招致宾客,客有八公之徒,分造词赋,以类相从,或称大山,或称小山,如诗之有大小雅。

《孔臧赋》二十篇
孔丛子云:臧尝为赋二十四篇,四篇别不在集,似其幼时之作也。

《吾丘寿王赋》十五篇
隋志梁有《汉光禄大夫虞丘寿王集》二卷,《艺文类聚》《骠骑论功论》,而赋不传。

《上所自造赋》二篇
外戚传有《伤悼李夫人赋》,文选有《秋风辞》《沟洫志》有瓠子之歌二章,隋志《武帝集》一卷,《唐志》二卷。

《刘向赋》三十三篇
楚辞《九叹》,古文苑《请雨华山赋》《文选注》《雅琴赋》《隋志》向集六卷,《唐志》五卷,今所存十八篇,别录曰《向有芳松枕赋》

《王褒赋》十六篇
本传作《甘泉洞箫颂》。楚辞有《九怀文选注》《碧鸡颂》《隋唐志褒集》五卷

《枚皋赋》百二十篇
本传凡可读者,百二十篇,其尤嫚戏不可读者,尚数十篇。

《司马迁赋》八篇
《艺文类聚》有悲士不遇赋。

《扬雄赋》十二篇
本传赋莫深于《离骚》,反而广之辞莫丽于相如作四赋,〈甘泉河东校猎长杨〉志云入扬雄八篇,盖七略所略止四赋也,《古文苑》《太元蜀都逐贫赋》《文选注》《覈灵赋》

《孙卿赋》十篇
《荀子赋》篇礼知云蚕箴,又有佹诗。

《东暆令》
地理志,县在乐浪郡。

《雒阳锜华》
左传分康叔云云殷民七族锜氏。

《别祤阳赋》
庾信《哀江南赋》,祤阳亭有离别之赋,盖亭名也。

《华龙》
萧望之传《华龙》,宣帝时与张子蟜等待诏。

杂赋

《成相杂辞》十一篇
荀子成相篇注。盖亦赋之流也。朱文公曰:凡三章杂陈古今治乱兴亡之效,托声诗以讽时,君若将以为工师之,诵旅贲之规者,其尊主爱民之意亦深切矣。相者助也,举重劝力之歌。史所谓五羖大夫死而舂者,不相杵是也。成相助力之歌,淮南王亦有成相篇见《艺文类聚》

《杂禽兽六畜昆虫赋》十八篇
《刘向别录》《行过江上弋雁赋》《行弋赋》《弋雌得雄赋》

《隐书》十八篇
《文心彫龙》,讔者,隐也,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昔还社求拯于楚,师喻眢井而称麦,曲叔仪乞粮于鲁人,歌佩玉而呼庚癸,伍举谏荆王以大鸟,齐客讥薛公以海鱼,庄姬托辞于龙尾,臧乂谬书于羊裘,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楚庄齐威性好隐语,至东方,曼倩尤巧辞述,晋语有秦客廋辞于朝,新序齐宣王发隐书而读之。

歌诗

《高祖歌诗》二篇
《大风歌》亦名《三侯之章》《文中子》曰:大风安不忘危,其伯心之存乎。《鸿鹄歌》朱文公以为卒章,意象萧索,非复三侯比矣。

《泰一杂甘泉寿宫歌诗》十四篇,《宗庙歌诗》五篇
《史记·乐书》:今上即位,作十九章,令侍中李延年次序,其声拜为协律都尉,通一经之士,不能独知其辞。皆集会五经家,相与共讲习读之,乃能通知其意多尔雅之文。《礼乐志》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郊祀志亳人谬忌奏祠泰一方游水发根言上郡,有巫病而鬼下之上召,置祠之甘泉,置寿宫神君,神君最贵者曰太一,其佐曰太禁,司命之属。

《黄门倡车忠》等歌诗
周礼旄人注。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若今黄门倡矣。乐府集有《黄门倡歌》一首

《凡诗赋》百六家
唐氏曰:武帝好文诗,赋特盛,然五种凡百六家千三百一十八篇而已,非若后世滥取至不可胜计。

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毛诗定之方中传建邦能命龟田,能施命作器,能铭使,能造命升高,能赋师旅,能誓山川,能说丧纪能诔祭祀,能语君子,能此九者,可谓有德音,可以为大夫也。

《孝武立乐府》
礼乐志孝惠二年,有乐府令夏侯宽似非,始于武帝,又云孝武,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元帝时,京房知五音六十律之数,上使韦元成等试问房于乐府,吕氏曰:太乐令丞所职,雅乐也,乐府所职郑卫之乐也。乐府虽郑卫之声,然天子所常御,上至郊庙,咸用焉。采诗即古之采诗也。哀帝罢乐府,非郑卫之音者,条奏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奏,不可罢者,夜诵员五人亦在其中,盖雅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