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十七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二百十七卷目录

 礼记部汇考七
  经义考二〈礼记〉

经籍典第二百十七卷

礼记部汇考七

经义考二

《礼记》

孔颖达《礼记正义》〈注〉《唐志》七十卷〈佚〉
《颖达自序》〈按颖达序已另载兹不重录〉
《新唐书志·礼记正义》七十卷,祭酒孔颖达,司业朱子奢,国子助教李善信,太学博士贾公彦、柳士宣、范义頵,魏王参军事张权等奉诏撰。周元达、赵君赞、王士雄、赵弘智等覆审。
卫湜曰:自晋宋而下,传礼学者,南人有贺循、贺玚、庾蔚、崔灵恩、沈重、范宣、皇甫侃等,北人有徐道明、李业兴、李宝鼎、侯聪、熊安生等,何止数十家。正义实据皇甫侃以为本,而以熊安生补其所不备。后世但知为孔氏之书而已。
又曰:刘原父《七经小传》《檀弓》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以与为语助辞,世多称之。然《正义》已有是说。
王应麟曰:祭酒邢炳等奉诏是正咸平二年六月,炳上新印《礼记疏》七十卷,赐诸王辅臣人一本。陈浩曰:郑氏祖谶纬孔疏,惟郑之从虽有他说,不复收载,固为可憾。然其灼然可据者,不可易也。

魏徵《类礼》〈注〉《唐书作次礼记唐志》二十卷〈佚〉
《旧唐书》:魏徵以《戴圣礼记》编次不伦,遂为《类礼》二十卷,以类相从,删其重复,采先儒训注,择善从之,研精覃思,数年而毕。太宗贤而善之,赐物千段。《魏郑公谏录诏》曰:礼经残阙,其来已久。汉代戴圣爰记旧闻,古今所宗,条目杂乱。先儒传授多历年数,咸事因循,莫能釐正,特进郑国公徵文高翰林学综册府服膺典礼有志讨论,乃依圣所记更事,注解文义粲然,遂得先圣微言,因兹重阐。后之学者多有弘益,宜付秘省。
《唐会要》:贞观十四年五月二十一日,诏以特进魏徵所撰,赐皇太子及诸王,并藏本于秘府。
朱子曰:魏徵以《小戴礼》综汇不伦,更作《类礼》二十篇,数年而成。太宗美其书,录寘内府。今此书不复见,惜哉!

陆德明《礼记释文》四卷〈存〉
王元度《注礼记》〈注〉《唐志》二十卷〈佚〉
王元感《礼记绳愆》〈注〉《唐志》三十卷〈佚〉
王方庆《礼经正义》〈注〉《唐志》十卷〈佚〉
元行冲《类礼义疏》〈注〉《唐志》五十五卷〈佚〉
《旧唐书》:元行冲,河南人,上令行冲撰义疏,开元十四年上之。

成伯玙《礼记外传》〈注〉《唐志》四卷〈佚〉
《中兴书目》《礼记外传》四卷,中山成伯玙撰。吴郡张幼伦注。四门博士刘素明序。凡一百一十条,分义例名数。二体又各分上下卷。虽举《礼记》为目兼《三礼》言之。
晁公武曰:《义例》二卷五十篇,《名数》二卷六十九篇,虽以《礼记》为目,通以《三礼》言之。刘素明序,张幼伦注。
《礼记外传》,今逸不传。《太平御览》每引之有曰:吉凶军宾嘉,五礼之目也。吉礼者,祭祀郊庙社稷之事,是也。凶礼者,丧记之说年谷不登大夫去国之事也。军礼者,始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宾礼者,贡献朝聘之事,是也。嘉礼者,好会之事也,起自伏羲以俪皮焉始制嫁娶,其后有冠。乡饮酒乡射食耆老王燕族人之事是也。但前代象天其礼质而略后代法地其文烦而文唐虞之际五礼明备周公所制文物极矣。观此,则一书之大纲略可见矣。

杨逢殷《礼记音训指说》〈注〉《宋志》二十卷〈未见〉
亡名氏《礼记字例异同》〈注〉《唐志》一卷〈未见〉
《新唐书》:元和十三年诏定。

《邢炳礼选》二十卷〈佚〉
《宋史》:雍熙中,邢炳撰《礼选》二十卷,献之。太宗探其帙,得《文王世子》篇,览之,甚悦。因问卫绍钦曰:炳为诸王讲说,曾及此乎?绍钦曰:常时诸王访炳经义每至发明君臣父子之道必重复陈之。太宗益喜。上尝因内阁暴书,览而称善,召炳同观,作《礼选赞》赐之。炳言家无遗,槁愿得副本。上许之。缮录未毕,
而炳卒。亟诏写二本,一本赐其家,一本俾置冢中。

李清臣《礼论》二篇〈存〉
张戴《礼记说》三卷〈未见〉
魏了翁序。〈按序已另载兹不重录〉

章望之《礼论》一篇〈佚〉
《建宁府志》:章望之,字表民,浦城人,签书建康军节度判官,以光禄寺丞致仕。李觏谓仁义礼智信乐政刑皆出于礼。望之因著《礼论》一篇以订其说。

刘彝《礼记中义》四十卷〈佚〉
李格非《礼记精义》〈注〉《宋志》十六卷〈未见〉
卫湜曰:李文叔《精义》《曲礼》《檀弓》《王制》《丧服小记》《大传》《少仪》《学记》《乐记》《杂记》《丧大记》《祭法》十一篇中随所见为之义。

王安石《礼记发明》一卷〈未见〉
《礼记要义》二卷〈未见〉
周谞《礼记解》〈未见〉
谞自序。〈按序已另载兹不重录〉
卫湜曰:延平周谞,字希圣。解《王制》《礼运》《礼器》《郊特牲》《玉藻》《学记》《乐记》《祭义》《祭统》《经解》《哀公问》《仲尼燕居》《孔子閒居》《中庸》《表记》《大学》,共十七篇,不见于中兴馆阁书目。

陈祥道《礼记讲义》二十四卷〈未见〉
陈旸《礼记解义》〈注〉《宋志》四十卷〈佚〉
方悫《礼记解义》〈注〉《通考》二十卷〈未见〉
朱子曰:方氏礼解尽有说得好处。
陈振孙曰:政和三年,表进自为之序,以王氏父子礼记独无解义,乃取所撰三经义及字说申而明之,著为此解。由是得上舍出身其所解文义亦明白。
卫湜曰:方氏、马氏及山阴陆氏三家书坊锓板传于世。方氏最为详悉,有补初学,然杂以字说,且多牵合,大为一书之累,间有与长乐陈氏讲义同者,方自序亦谓诸家之说与王氏有合者,悉取而用之,则其说不皆自己出也。
《浙江通志》:方悫,字性夫,桐庐人。父死,庐墓覃思积年,注《礼记集解》。政和三年,领乡荐至京师,表进于朝,诏赐上舍释褐而颁其书于天下。八年中进士,仕至礼部侍郎。

马晞孟《礼记解》〈注〉《通考》七十卷〈未见〉
陈振孙曰:晞孟,字彦醇,未详何人。亦宗王氏者。朱子曰:方马二解合当参考,尽有好处,不可以其新学而黜之。
卫湜曰:方氏、马氏及山阴陆氏三家,方氏最详,马氏颇略,马氏《大学解》又与蓝田吕氏同,朱文公或问以为吕氏,今从之。
《江西通志》:马晞孟,庐陵人,熙宁癸丑登第。

吕大临《芸阁礼记解》〈注〉《通考》十卷,《中兴书目》一卷〈未见〉
晁公武曰:《芸阁礼记解》十卷,吕大临与叔撰。与叔师事程正叔礼学甚精博,《中庸》《大学》尤所致意也。陈振孙曰:按《馆阁书目》作一卷,止有《表记》《冠》《昏》《乡》《射》《燕》《聘义》《丧服四制》,凡八篇。今又有《曲礼》《上下》《中庸》《缁衣》《大学》《儒行》《深衣》《投壶》八篇,此晦庵朱氏所传本刻之。临漳射垛书坊称芸阁吕氏解,即其书也。
卫湜曰:蓝田吕与叔《礼记解》,中兴馆阁书目止一卷,今书坊所刊十卷,有《礼记》《上下》《孔子閒居》《中庸》《缁衣》《深衣》《儒行》《大学》八篇。

《礼记传》〈注〉《宋志》十六卷〈未见〉
张萱曰:吕氏《礼记传》十六卷,今阙第三卷,宋淳熙中,朱晦庵刻之,临漳学官。

何述《礼记传》二十卷〈佚〉
《闽书》:何述,字明道,浦城人。元丰二年进士,历徽猷阁待制知永兴军移帅泾原。

杨训《礼记解》二十卷〈佚〉
《闽书》:杨训,字公发,浦城人。元丰五年进士,知东阳县转朝奉郎。

慕容彦达《礼记解》〈佚〉
陆元辅曰:彦达,字叔遇,毗陵人。元丰中登科。

陆佃《礼记解》〈注〉《宋志》四十卷〈佚〉
卫湜曰:陆氏说多可取,间有穿凿,亦字学之误也。《宋中兴艺文志》:陆佃新义牵于字说,宣和末,其子宰上之。
《浙江通志》:陆佃,字农师,山阴人,官至尚书右丞。

《述礼新说》〈注〉《宋志》四卷〈佚〉
《礼象》〈注〉《宋志》十五卷〈存〉
陈振孙曰:陆佃撰以改旧图之失其尊爵彝皆取公卿家及秘府所藏古遗器与聂图大异。戴岷隐分教吾乡作阁斋馆池上,画此图于壁,而以礼象名阁与论堂礼图相媲云。

叶梦得《礼记解》〈未见〉
卫湜曰:叶少蕴解《曲礼》《檀弓》《王制》《文王世子》《祭义》
《祭统》《哀公问》《仲尼燕居》《孔子閒居》《坊记》《表记》《缁衣》《儒行》《大学》《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十九篇,仲子模过庭录,时有论说。

李夔《礼记义》十卷〈佚〉
陆元辅曰:宋朝奉大夫右文殿修撰,邵武李夔则和撰。

亡名氏《礼记小疏》〈注〉《宋志》二十卷〈佚〉
《礼记名义》〈注〉《通志》十卷〈佚〉
《礼记名数要记》〈注〉《通志》三卷〈佚〉
《礼记外传名数》〈注〉《通志》三卷〈佚〉
《礼记详要》〈注〉《通志》十五卷〈佚〉
《礼枢》一卷〈佚〉
右见绍兴续到阙书目。

《礼钥》〈佚〉
右见朱子语类。

胡铨《礼记传》〈注〉《宋志》十八卷〈佚〉
卫湜曰:《礼记解义》惟严陵方氏,庐陵胡氏,始末全备。

陈长方《礼记传》〈佚〉
刘懋《礼记集说》〈佚〉
陆元辅曰:刘懋,字勉之,胡藉溪门人。学者称恒轩先生爚之父也。

夏休《破礼记》〈注〉《宋志》二十卷〈未见〉
《中兴艺文志》:夏休以《礼记》多汉儒杂记于义,有未安者,乃援礼经以破之,然《中庸》《大学》实孔氏遗书也。
卫湜曰:绍兴间进士夏休撰《破礼记》二十卷,断章析句,妄加讥诋《中庸》《大学》犹且不免,其不知量甚矣。

黄祖舜《礼记说》〈佚〉
吴仁杰《礼记解》〈佚〉
朱子曰:吴斗南说礼不王不禘王如来王之王要荒之君世见中国一世。王者立则彼一番来朝,故王者行禘礼以接之。彼本国之君一世继立,则亦一番来朝,故归国则亦行禘礼。此说亦有理。所谓吉禘于庄公者,亦此类,非五年之禘也。

蒋继周《礼记大义》七卷〈佚〉
《括苍汇记》:蒋继周,字世修,青田人,绍兴甲戍进士,历馆职二十年,仕至御史中丞礼部尚书。卒,赠文恭。

游桂《礼记经学》十二卷〈佚〉
卫湜曰:广安游桂,字元发,著《经学》十二卷。
曹学佺曰:宋广安游桂著柱,号畏斋,隆兴进士,官四川制置,《大全注》采入者,十七条。

樊光远《礼记解义》二卷〈佚〉
吕祖谦《礼记详节》〈佚〉
王炎《礼记解》〈佚〉
杨炳《礼记解》〈佚〉
《闽书》:杨炳,字若晦,晋江人。乾道二年进士,累迁中书舍人,权吏部尚书,以宝谟阁直学士奉祠。

庄夏《礼记解》〈佚〉
陆元辅曰:庄夏,字子礼,永春人。淳熙中进士,官至兵部侍郎,以宝谟阁待制奉祠,进焕章阁待制,自号藻斋老人,著《礼记解》》。

黄樵仲《礼记解》〈佚〉
《闽书》:樵仲,字道夫,龙溪人。淳熙二年进士,汀州录事参军。

曾光祖《礼记精义》十五卷〈佚〉
周必大曰:光祖,字景山,吉州安福人。淳熙乙未登第,奉议郎知临江新喻县事。

郭叔云《礼经疑》〈阙〉
《广东通志》:郭叔云,字子从,潮阳人。有《礼经疑》二十馀条,见文公集中。

颜棫《礼记解》〈佚〉
王圻曰:棫,字叔坚。淳熙中以上舍释褐官至吏部尚书。

辅广《礼记解》〈未见〉
卫湜曰:庆,源辅汉卿,取注疏方氏、马氏、陆氏、胡氏诸说,仿吕氏《读诗记论集》,间有己说。

刘爚《礼记解》〈佚〉
许升《礼记文解》〈佚〉
赵汝谈《礼记注》〈佚〉
李心传《礼辨》二十三卷〈佚〉
余复《礼记类说》〈佚〉
王圻曰:复,宁德人。光宗初策士。大廷览复所对曰。余复直而不讦,擢第一,后入史馆兼实录检讨。

林震《礼问》〈佚〉
舒璘《礼解》〈佚〉
邵渊《礼解》〈未见〉
卫湜曰:金华邵渊,字万宗,解《曲礼》《王制》《乐记》《中庸》《大学》五篇。
应镛《礼记纂义》二十卷〈未见〉,卫湜曰:金华应镛,字子和,有《纂义》二十卷。
陈浩曰:近世《应氏集解》《杂记》《丧大小记》等篇,皆阙而不释。噫!慎终追远其关于世道人伦非细,故而可略哉。

岳珂《小戴记集解》〈佚〉
魏了翁《礼记要义》〈注〉《宋志》三十三卷〈未见〉
《聚乐堂艺文目》有之。

卫湜《礼记集说》〈注〉《宋志》一百六十卷〈存〉
《魏了翁序》〈按序已另载不重录〉
《湜自序》〈亦另载〉
《后序》曰:予旧习诸家训解,每病世儒𠞰取前人之说以为己出,近得延平周谞《希圣解》,一再翻阅,始知陈氏、方氏亦推衍其说者耳!比岁枢密何公澹本生继母亡疑于持服。太学生乔哲朱九成黄会卿移书。何公引逮事父母则讳王父母不逮事父母则不讳王父母之文以为本朝方。悫解此一节谓特庶人之礼耳!此说见郑康成注,乃指为方。悫盖后人掇拾前言,而观者据新忘旧,莫究其始。先儒之书日就湮晦。此予之所慨叹,而集说所由作也。他人著书惟恐不出于己。予之此篇惟恐不出于人,因不敢谓此编能尽经旨。后有达者,何嫌论著谨无袭?此编所已言没前人之善可也。又《跋尾》曰:绍定辛卯岁,湜备员江东漕筦大资政,赵公善湘以制师摄漕事。见余集说,欣然捐资锓木以广其传。次年秋,予秩满而归。迨嘉熙己亥夏首尾阅九载矣。中虽倅金陵叨纶院仅食年馀之禄。馀悉里居需次因得徜徉于书林艺圃披阅旧帙,搜访新闻。遇有可采随笔添入。视前所刊增十之三间亦删去穴复朅来严濑适继郡计空竭之后廉勤自力补苴培植粗可支。吾乃撙节浮费别刊此本。期与学者共之。
陈振孙曰:直秘阁昆山卫湜正叔集诸家说,自注疏而下为一书,各著姓氏。宝庆二年,表上由是寓直中秘魏鹤山为作序。
《卢熊苏州府志》:湜,字正叔,好古博学,除太府寺丞将作少监皆不赴,尝集礼记诸家传注为一百六十卷,名曰《礼记集说》。宝庆二年,上之终朝散大夫直宝谟阁知袁州学者,称为栎斋先生。
张萱曰:栎斋《礼记集说》,宋宝庆间,武进令卫湜撰。进取郑注、孔义、陆释以及百家讲说,稡为一书,凡一百六十卷,各记论说姓名以听学者自择,魏了翁序之。
《卫氏集说》,援引解义凡一百四十四家,不专采成书也。如《文集语录杂说》《群经讲论》有涉于《礼记》者,皆裒辑焉。今以《经籍艺文志》暨诸家书目未著于录者,疏之。晋有淳于纂、曹述初、刘世明,唐有田琼,宋则四明沈焕、晦叔、宣缯、子平,吴兴沈清臣、正卿,钱唐于有成、君锡,新安顾元常,平甫邵甲、仁仲,严陵俞仲可、可中。不书字者,柯山周处约,四明李元白,演山黄敏求,高要谭惟寅,宣城奚士达,建安潘植,会稽高文彪,眉山家颐孙佖临邛宋远孙。不书地者,刘氏孟冶、叶氏棣、吴氏华、王氏子墨、孙氏景南、林氏坰、晏氏光、湛氏循、毛氏信卿、蒋氏君实。书地不书名者,东山何氏,建安刘氏,新安王氏,海陵查氏,西蜀董氏。止书姓者,费氏,虙氏,施氏,卢氏,谯氏,许氏,俞氏,王氏,陈氏,叶氏,郑氏,二张氏,姑就其目存之,俟博古君子或有考云。

竺大年《礼记订义》〈佚〉
《宁波府志》:竺大年,字耕道,奉化人,受业于沈涣,著《礼记订义》,杨琪铭其墓。

戴良齐《礼辨》〈佚〉
林右曰:当今经书虽皆具完,而《礼经》独为残阙,加以汉儒之说有不纯也。郡先哲戴大监尝力为之辨,草庐吴文正公师之,得其说。
谢铎曰:戴良齐,字彦肃,号泉溪,黄岩人。嘉熙二年进士,累官秘书少监。

黄以翼《礼记说》〈佚〉
何乔远曰:宗台受业于陈北溪,著《礼说》

杨畿《礼记口义》〈佚〉
宋闻礼《礼记解》〈佚〉
范钟《礼记解》〈佚〉
《宋史》:范钟,字仲和,兰溪人。嘉定二年进士。嘉熙三年,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四年参知政事。淳祐五年,拜左丞相兼枢密使封东阳郡公。卒赠少师,谥文肃,著《礼记解》

徐畸《戴记心法》二十卷〈佚〉
陆元辅曰:宋兰溪徐畸南夫撰。

韩谨《礼记义解》〈佚〉
张泳《礼记遗说》〈佚〉
韩惇《礼义解》〈佚〉。何炎《礼记注》〈佚〉
黄震《读礼记日抄》十六卷〈存〉
《震自序》〈按序已另载不重录〉
姚世昌曰:五经朱子于《春秋》《礼记》无成书。慈溪黄东发取二经为之集解,其义甚精,盖有志补朱子之未备者,且不欲显。故附于日抄中,其后程端学有《春秋本义》,陈浩有《礼记集说》,皆不能过之。永乐初修五经大全,诸臣皆未见日抄,故一无所取。

朱申《礼记详解》十八卷〈佚〉
郑璞翁《礼记正义》一卷〈未见〉
《浙江通志》:郑璞翁,字宗仁,温州平阳人。咸淳十年以上舍释褐为福州教授,寻除国子正。宋亡,诸陵被发,与其友林景熙谋间行拾之见。景熙,志中既而归隐芗山瀑下,山阴王英孙延教子弟,后以病返,卒于家。

缪主一《礼记通考》〈佚〉
陈普《礼记讲义》一卷〈存〉
陈焕《礼记释》〈佚〉
焕,字时可,丰城人。宋末两与漕荐入元,不仕。

贾蒙《礼记辑解》〈佚〉
《天台县志》:贾蒙,字正叔,著《礼记辑解集》,二十六家之说视卫湜、岳珂为要,旧有抄本在仪,真见黄氏书录。

张应辰《礼记集解》〈佚〉
《闽书》:应辰,德化人。

汪自明《礼记义林》四十卷〈佚〉
《严州府志》:淳安人,时称汪六经。

《王氏礼记解》〈未见〉
卫湜曰:新安王氏解《曲礼》、《上下》、《王制》、《月令》、《文王世子》、《礼运》、《礼器》、《郊特牲》、《内则》、《玉藻》、《明堂位》、《大传》、《中庸

》、
《大学》《投壶》十五篇。

《张氏礼记解义》十卷〈未见〉
卫湜曰:《张氏讲义》十卷,不知作者,又有《传录训解》不著姓名。

吴澄《礼记纂言》三十六卷〈存〉
《澄自序》〈按序已另载不重录〉
《吴尚志序》〈亦另载〉
《杨士奇序》〈亦另载〉
《魏校序》〈亦另载〉
《王守仁序》〈亦另载〉
《高梯序》曰:秦燔孔烈礼乐得之煨烬者,无几迨。后苍诸家收揽之功虽勤,尤未免得此失彼。至于乐律漫不经意,君子不能无遗憾。大唐类聚通礼既不可得,而见考亭经传通解则亦非其全书。此云庄之集说姑以其简便而列于学官,有由矣。若夫备集说之未备,可为礼家之所采录者,盖不能不取于吴公之纂言也。愚尝就四经之纂言而读之,尤于礼而三复之,其辞古,其论博,其考订精,其分类详拘且泥,焉无有也。学礼者以集说为正,而复资之,以此则诸家疏释宏通之论制度,文为品秩之迹,皆可不劳而得矣。
张萱曰:《礼记》出自汉儒会稡二百四篇,戴德删为八十五篇,其弟圣又删为四十三篇,及马郑诸儒分增为四十九。其间关于礼经者,才十数篇耳。馀皆收拾残编断简而无诠次。朱晦庵、吕东莱每欲商订,未遑也。元吴澄取朱子遗意,次序此书,谓《大学》《中庸》已经程朱表章,不容复列。如《投壶》《奔丧》《六义》等篇既为礼之正经,宜附礼经之后。馀存者,分类次第,曰《通礼》,曰《丧礼》,曰《祭礼》,曰《通论》,共三十六篇。
陆元辅曰:是书一刻于正德庚辰,宁国守胡汝登,而王伯安为之序,再刻于嘉靖己丑,而高梯为之序,三刻于崇祯己巳,侍御史张养而王象晋为之序。

彭丝《礼记集说》四十九卷〈未见〉
王圻曰:安福人,父应龙,弟齐叔,父子兄弟相为师友。俱以著述为业。

陈伯春《礼记解》〈佚〉
《闽书》:陈伯春,晋江人,字耀卿。

吕椿《礼记解》〈佚〉
王圻曰:晋江人,学于丘葵。

陈浩《礼记集说》三十卷〈存〉
《浩自序》〈按序已另载不重录〉
陆元辅曰:浩字可大,都昌人。宋亡,不乐仕进,教授乡里。学者称云庄先生。
高梯曰:《云庄集说》以其简便而得列于学官。按自汉以来治小戴之记者,不为不多矣。以公论揆之,自当用卫氏集说取士,而学者厌其文繁,全不寓目。若《云庄集说》,直兔园册子耳,独得颁于学官。三百馀年不改。其于度数品节,择焉不精,语焉不详。礼云,礼云,如斯而已乎?
程时登《礼记补注》〈未见〉
陈栎《礼记集义详解》十卷〈未见〉
《栎自序》〈按序已另载不重录〉

程龙《礼记辨證》〈佚〉
周尚之《礼记集义》〈佚〉
柳贯作志曰:周尚之,东扬其字。延祐四年,江西以《春秋》举上礼部,不得第。至元元年,擢丙科,授将仕郎永州零陵县丞,调南安路上犹县尹,所著有《礼记集义》若干卷,藏于家。

韩性《礼记说》四卷〈佚〉
王梦松《礼记解》〈佚〉
《括苍汇纪》:王梦松,字曼卿,青田人,隐居不仕。学者称顺斋先生。

张宏图《大礼记》〈佚〉
王圻曰:宏图,字巨济,福清人。以宋人说礼者多讹舛,因著此书。

叶遇春《礼记觉言》八卷〈佚〉
杨维桢《礼经约》〈未见〉
钱氏曰:维桢,字廉夫,会稽人。泰定丁卯进士,署天台尹改钱清场盐司令,升江西等处。儒学提举未上,会兵乱,避地富春山,徙钱塘。又自苏徙松筑元圃蓬台于松江之上。海内荐绅大夫与东南才俊之士造门纳屦,无虚日。洪武二年召修礼乐书毕,以白衣乞骸骨给安车还山,卒,年七十五。

亡名氏《礼记评要》十五卷〈佚〉
《礼记义例》二卷〈佚〉
《礼记纂图》〈未见〉
右见叶氏《菉竹堂书目》,不书撰人姓氏,未详何人。

梁寅《类礼》〈未见〉
寅自述曰:于《礼记》也,以其多驳杂,惟取格言以类而分,谓之《类礼》

连伯聪《礼记集传》十六卷〈存〉
洪武十四年,连伯聪以所撰《礼记集传》进呈,去学庸,止四十七卷。

黄克《礼经博约》〈未见〉
克,字绍烈,临川人。洪武二十七年进士,瑞安知县。

胡广等《礼记大全》三十卷〈存〉
陆元辅曰:《礼记大全》《陈氏集说》而增益之,凡四十二家纂修者,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奉政大夫胡广,奉政大夫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侍讲杨荣,奉政大夫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侍讲金幼孜,翰林院修撰承务郎萧时中陈循,翰林院编修文林郎周述、陈全、林志,翰林院编修承事郎李贞、陈景著,翰林院检讨从仕郎余学夔、刘永清、黄寿生、陈用、陈璲,翰林院五经博士迪功郎王进,翰林院典籍修职佐郎黄约仲,翰林院庶吉士涂顺,奉议大夫礼部郎中王羽,奉议大夫兵部郎中童谟,奉训大夫礼部员外郎吴福,奉直大夫北京行部员外郎吴嘉静,承直郎礼部主事黄裳,承德郎刑部主事段民,承直郎刑部主事洪顺、沈升,承德郎刑部主事章敞、杨勉、周忱、吾绅,文林郎广东道监察御史陈道潜,承事郎大理寺评事王选,文林郎太常寺博士黄福,修职郎太医院御医赵友同,迪功佐郎北京国子监博士王复原,泉州府儒学教授曾振,常州府儒学教授廖思敬,蕲州儒学学正傅舟,济阳县儒学教谕杜观,善化县儒学教谕颜敬守,常州府儒学训导彭子斐,镇江府儒学训导留季安,共四十二人。当日诸经大全皆攘窃成书,以罔其上,此亦必元人成书,非诸臣所排纂也。

张洪《礼记总类》〈未见〉
鲁穆《礼记日抄》〈未见〉
穆,天台人。永乐丙戌进士,历官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何文渊《礼记解义》〈未见〉
张业《礼记节疏》〈未见〉
安福人,景泰辛未进士,官国子监司业。

郑节《礼传》八十卷〈佚〉
《广信府志》:郑节,字崇伦,贵溪人。天顺甲申进士,官御史。尝病礼经残阙注疏乖刺,著《礼传》八十卷。

罗伦《礼记集注》〈未见〉
王经《礼记纂要》〈未见〉
长洲人,成化壬辰进士。其书于名物度数多所折衷。

陈垲《戴记存疑》〈未见〉
鄞县人,字山甫,成化壬辰进士,官广东提学副使。

王杰《礼记集成》〈未见〉
杰,字邦杰,安仁人,成化庚子举人,官岷府长史。

王华《礼经大义》〈未见〉
华,字德辉,馀姚人。新建伯守仁之父,成化辛丑进士第一,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宋佳《礼记节要》〈未见〉
奉化人,成化癸未举人,官长史。

祝萃《礼经私录》〈未见〉
朱一是曰:萃,字惟真,海宁人,成化甲辰进士,历官广东右参政。

薛敬之《礼记集传》〈未见〉
《关学编》:薛先生敬之,字显思,号思庵,渭南人,成化丙戌以诸生贡入太学,除知应州升金华同知。

刘绩《礼记正训》〈未见〉
《绩自序》〈按序已另载不重录〉

童品《礼记大旨》〈未见〉
王崇猷《礼记择言》〈未见〉
山东曹县人,字季徵,弘治丙辰进士,历官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

韩邦奇《礼记断章》〈未见〉
颜晔《礼经疏义》〈佚〉
《上虞县志》:颜晔,字文华,正德丁卯举人,澄江知府。

王崇庆《礼记约蒙》一卷〈存〉
《崇庆自序》〈按序已另载不重录〉
语有之玉卮无当,虽宝非用。侈言无当,虽丽非经。夫戴记四十九篇,纯驳不同诸家,复祖谶纬附会其说,遂成千古礼障。今王先生有约蒙焉政不必侈为议论,而穷礼之源,极礼之致,三千三百灿然若指掌焉。呜呼!此不与曲士道也。

吾翕《读礼类编》〈未见〉
李铠曰:翕,字廷顺,冔子浙江开化人,正德戊辰进士。

余本《礼记拾遗》〈未见〉
王渐逵《读礼记》〈未见〉
《渐逵自序》〈按序已另载不重录〉
《草庐纂言》再为订正,分章类次之。

张岳《更定礼记》〈未见〉
徐文贞公志墓曰:公讳岳,字维乔,惠安人,正德丁丑进士,以副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入为兵部侍郎,卒,赠太子少保,谥襄惠。

张孚敬《礼记章句》八卷〈存〉
《孚敬自序》〈按序已另载不重录〉
陆元辅曰:孚敬,初名璁,永嘉人,中正德辛巳进士。首上书言大礼当世宗意,累官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恩遇罕比。卒,赠太师,谥文忠。其书虽存,人以言礼逢君薄之无览者。

戴冠《礼记集说辨疑》一卷〈存〉
钱氏曰:冠,字章甫,长洲人。其学自经史外,诸子百家,山经地志,阴阳律历,稗官小说,莫不贯总,搜弥刳剔必求缘起,而会之以理,为文必以古人为师,下视曹耦,莫有当其意者,久次诸生以年资贡礼部,授绍兴府训导。
右载《濯缨亭笔记》

叶瑞龄《礼记粕说》〈未见〉
《括苍汇编》:叶瑞龄,字仁夫,青田人,岁贡生,仕为漳州府经历。

柯尚迁《曲礼全经类释》十四卷〈存〉
《尚迁自序》〈按序已另载不重录〉
《长乐县志》:柯尚迁县之下屿人,嘉靖中贡士,官邢台县丞。

黄乾行《礼记日录》四十九卷〈存〉
《乾行自序》〈按序已另载不重录〉
乾行,字玉岩,福宁州人。嘉靖癸未进士,官四川重庆知府。读小戴记有所得,则录其端,故曰《日录》。初仅三十三卷,此更定本也。

陈褒《礼记正蒙》〈未见〉
《薛应旂序》〈按序已另载不重录〉
《徐阶序》〈亦另载〉

何维柏《礼经辨》〈未见〉
吴性《读礼备忘》二卷〈未见〉
徐文贞公志墓曰:公讳性,字定甫,宜兴人,嘉靖乙未进士,历官尚宝司丞。

陈言《礼疑》〈未见〉
《言自序》〈按序已另载不重录〉

濮阳涞《礼记贞义》〈佚〉
李铠曰:濮阳涞,字致乐,广德州人,嘉靖丁酉举人,官南昌府通判。

闻人德润《礼记要旨补》十六卷〈存〉
《吕本序》〈按序已另载不重录〉
李铠曰:馀姚人,嘉靖戊戌进士。

汪镗《礼记资记》十八卷〈未见〉
李邺嗣曰:汪公镗,字振宗,嘉靖丁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迁谕德,历祭酒,升南京工部侍郎,进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

阎绳芳《礼经通旨》〈佚〉
《祁县志》:阎绳芳,字世武,嘉靖丁未进士。

丘蕣《礼记摘训》十卷〈存〉
刘应节志墓曰:公讳蕣,字懋寔,别号月林,寿光人,嘉靖庚戌进士。累官南京吏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简肃,所著《四书》《礼记摘训》皆精绝,足以翼经而传后。
陆元辅曰:其书本为帖括而作,有金学曾、刘应节两序。

徐师曾《礼记集注》三十卷〈存〉
《师曾自序》〈按序已另载不重录〉
《徐氏集注》删改《陈浩集说》而参以自得,多所发明。

戈九畴《礼记要旨》六十卷〈存〉
李铠曰:雨泉戈氏九畴,锦衣卫人,嘉靖乙未进士。

李文缵《礼记庭说》〈未见〉
文缵,南安人,嘉靖辛酉举人,官岷府长史〈存〉

李天埴、王圻、古之贤《礼记裒言》十六卷〈存〉
郑玥曰:天埴,广德州人,隆庆辛未进士。圻,上海人。之贤,梁山人。俱嘉靖乙丑进士。三君同官于楚,又聘教谕廖自伸等诸生。叶维祯等合辑此书,然第为举子场屋揣摩计其于经义初无大发明也。

黄洪宪《读礼日抄》〈未见〉
章潢《礼记劄言》〈未见〉
姚舜牧《礼记疑问》十二卷〈存〉
《舜牧自序》〈按序已另载不重录〉

冯子咸《读礼抄》〈未见〉
李澄中曰:子咸,字受甫,临朐人,万历癸酉举人,再试不第,退隐冶原之上,自号本轩。卒,友人私谥曰贞静先生。

马翰如《礼记中说》〈未见〉
翰如,字抄之,陈留人,万历甲戌进士,历官山西按察副使。

汪应蛟《礼略》〈未见〉
邹元标《礼记正义》六卷〈未见〉
沈一中《礼记课儿述注》十八卷〈存〉
《黄居中序》〈按序已另载不重录〉
陆元辅曰:一中,鄞县人,一贯从弟,万历庚辰进士,官至贵州布政使。

徐即登《礼记说》二卷〈未见〉
王荁《礼记纂注》四卷〈存〉
王治皞曰:荁,字少广,慈溪人,万历癸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郝敬《礼记通解》二十二卷〈存〉
方大镇《礼说》〈未见〉
杨维相《礼记管见》〈未见〉
余心纯《礼经搜义》二十八卷〈存〉
《黄洪宪序》〈按序已另载不重录〉
顾湄曰:心纯,字葵明,黄冈人,万历壬辰进士,授怀宁知县,再补嘉善知县,卒。

曹学佺《礼记明训》二十七卷〈未见〉
靳于中《礼记翼宗录》五卷〈未见〉
于中,字习鲁,尉氏人,万历戊戌进士,历官南京刑部尚书。

徐鉴《礼经内解》〈未见〉
丰城人,万历戊戌进士,官太仆寺卿。

刘宗周《礼经考次正集》十四卷,分集四卷〈存〉
《宗周自序》〈按序已另载不重录〉
按蕺山先生《礼经考次》有正集,有分集,起草于崇祯己卯夏,后先生殉节,其子汋伯绳抱其遗书,手自编校,秘不示客。近先生之孙茂林子本取草槁讨论之,删其衍者,补其阙者,正其错出者,定正集为十四卷,《夏小正》附以《月令第一》,其次《丹书》附以《王制》,又次《礼运》《礼器》,又次《乐记》,又次《哀公问》《仲尼燕居》《孔子閒居》,又次《坊记》《表记》,又次《祭法》《祭义》,又次《祭统》《大传》,又次《丧大祭》《丧服小记》,又次《杂记》,又次《曾子问》《檀弓》,又次《奔丧》《问丧》《间传》《三年问》《丧服四制》,又次《深衣》《投壶》《冠义》《昏义》,又次《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分集四卷。首《曲礼》《上下》篇,次《少仪》《内则》,又次《玉藻》,而以《文王世子》《学记》终焉,可谓善继先生之志矣。惟是先生自序,称《大戴记·曾子》十篇所谓参也。以鲁得之,端在于斯,又世儒废《大戴记》,不录先生,谓非通论。窃疑《曾子》十篇之书,似当悉为编入者也。

樊良枢《礼测》二卷〈存〉
秦继宗《礼记疏意》三十卷〈未见〉
李铠曰:继宗,号西汀,蕲水人,万历庚辰进士,官南京户部郎中。

陈有元《礼记约述》八卷〈存〉
高兆曰:陈有元,字长人,𠋫官人,万历壬子举人,清远知县。

朱道行《礼记集思通》〈未见〉
朱泰祯《礼记意详》四卷〈存〉
徐盛全曰:朱泰祯,字道子,海盐人,万历丙辰进士,官监察御史。其书有《陈正教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