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二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二百二卷目录

 春秋部纪事二

经籍典第二百二卷

春秋部纪事二

《晋书·杜预传》: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祖畿,魏尚书仆射。父恕,幽州刺史。预博学多通,明于兴废之道,常言:德不可以企及,立功立言可庶几也。既立功之后,从容无事,乃耽思经籍,为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又参考众家谱第,谓之释例。又作盟会图、春秋长历,备成一家之学,比老乃成。又撰女记赞。当时论者谓预文义质直,世人未之重,惟秘书监挚虞赏之,曰:左丘明本为春秋作传,而左传遂自孤行。释例本为传设,而所发明何但左传,故亦孤行。时王济解相马,又甚爱之,而和峤颇聚敛,预常称济有马癖,峤有钱癖。武帝闻之,谓预曰:卿有何癖。对曰:臣有左传癖。
《刘寔传》:寔字子真,平原高唐人也。汉济北惠王寿之后也,父广,斥丘令。寔少贫甚,卖牛衣以自给。然好学,手约绳,口诵书,博通古今。自少及老,笃学不倦,虽居职务,卷弗离手。尤精三传,辨正公羊,以为卫辄不应对以王父命,祭仲失为臣之节,举此二端以明臣子之体,遂行于世。又撰春秋条例二十卷。
《王接传》:接虽博通,特精礼传。常谓左氏辞义赡富,自是一家书,不主为经发。公羊附经立传,经所不书,传不妄起,于文为俭,通经为长。任城何休训释甚详,而黜周王鲁,大体乖碍,且志通公羊而往往还为公羊疾病。接乃更注公羊春秋,多有新义。
《范宁传》: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遂沉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孔坦传》:坦字君平。祖冲,丹阳太守。父侃,大司农。坦少方直,有雅望,通左氏传,解属文。
《干宝传》:宝勤学,博览书记,为春秋左氏义外传。《王恭传》:恭字孝伯。性抗直,深存节义,读左传至奉王命讨不庭,每辍卷而叹。
《儒林传》:刘兆字延世,博学洽闻。以春秋一经而三家殊涂,诸儒是非之议纷然,互为雠敌,乃思三家之异,合而通之。
范隆字元嵩,博通经籍,无所不览,著春秋三传。续咸字孝宗,上党人也,师事京兆杜预,专春秋,教授常数十人。
董景道字文博,弘农人也。少而好学,千里追师,所在惟昼夜诵读,略不与人交通。明春秋三传。
《隐逸传》:郭琦字公伟,太原晋阳人也。少方直,有雅量,博学,善五行,作天文志、五行传,注谷梁、京氏易百卷。乡人王游等皆就琦学。武帝以琦为佐著作郎。郭瑀字元瑜,敦煌人也。少有超俗之操,东游张掖,师郭荷,尽传其业。精通经义,雅辩谈论,多才艺,善属文。荷卒,隐于临松薤谷,凿石窟而居,作春秋墨说,弟子著录千馀人。
《王敦传》:敦眉目疏朗,简脱,有鉴裁,学通左氏。
《刘元海载记》:子和身长八尺,雄毅美姿仪,好学夙成,习左氏春秋。
《刘宣载记》:刘宣字士则。朴钝少言,好学修洁。师事乐安孙炎,沉精积思,不舍昼夜,好左氏传。每叹之曰:宣若遇汉武,当踰于金日磾也。学成而返。
《石季龙载记》:季龙颇慕经学,遣国子博士诣洛阳写石经,校中经于秘书。国子祭酒聂熊注谷梁春秋,列于学官。
《宋书·谢庄传》:庄,字希逸,陈郡阳夏人,太常弘微子也。年七岁,能属文。及长,韶令美容仪,太祖见而异之。庄分左氏《经传》,随国立篇,制木方丈,图山川土地,各有分理,离之则州别郡殊,合之则宇内为一。
《隐逸传》:周续之,字道祖。高祖践祚,为开馆东郭外,招集生徒。乘舆降幸,并见诸生。有《公羊传》,传于世。孔淳之弟默之为广州刺史,注《谷梁春秋》
《南齐书·陆澄传》:永明元年,领国子博士。时国学置,杜服《春秋》,何氏《公羊》,麋氏《谷梁》。澄与王俭书论之曰:《左氏》取服虔,而兼取贾逵《经》,服传无《经》,虽在注中,而《传》又有无《经》者故也。今留服而去贾,则《经》有所阙。按杜预注《传》,晚出,并贵后生。杜之异古,祖述前儒,特举其违。又《释例》之作,所引惟深。《谷梁》泰元旧有麋信注,颜益以范宁,麋犹如故。颜论闰分范注,常以同我者亲。常谓《谷梁》劣,《公羊》为注者又不尽善。竟无及《公羊》之有何休,恐不足两立。必谓范善,便当除麋。王俭答曰:元凯注《传》,超迈前儒,若不列学官,其可废矣。贾氏注《经》,世所罕习,《谷梁》小书,无俟两注,存麋略范,率由旧式。凡此诸义,并同雅论。
《高逸传》:臧荣绪与友关康之沈深典素,追古著书。康之字伯愉,河东人。世居丹徒。以坟籍为务。四十年不出门。不应州郡辟。宋太始中,徵通直郎,不就。晚以母老家贫,求为岭南小县。性清约,独处一室,稀与妻子相见。不通宾客。弟子以业传受。尤善《左氏春秋》。太祖为领军,素好此学,送《春秋五经》,康之手自点定。上甚悦,宝爱之。
沈驎士,字云祯。元嘉末,文帝令尚书仆射何尚之抄撰《五经》,访举学士,县以驎士应选。尚之谓子偃曰:山薮故有奇士也。少时,驎士称疾归乡,更不与人物通。隐居馀干山,讲经教授,从学者数十百人,注《春秋》《梁书·韦睿传》:睿从弟爱,博学有文才,尤善《春秋左氏》义。
《王筠传》:其自序曰:幼年读《五经》,皆七八十遍。爱《左氏春秋》,吟讽常为口实,广略去取,凡三过五抄。
《羊侃传》:侃雅爱文史,博涉书记,尤好《左氏春秋》《刘之遴传》:之遴好属文,多学古体,与河东裴子野、沛国刘显常共讨论书籍,因为交好。是时《周易》《尚书》《礼记》《毛诗》并有高祖义疏,惟《左氏传》尚阙。之遴乃著《春秋大意》十科,《左氏》十科,《三传同异》十科,合三十事以上之。高祖大悦,诏答之曰:省所撰《春秋》义,比事论书,辞微旨远。编年之教,言阐义繁,丘明传洙泗之风,公羊禀西河之学,铎椒之解不追,瑕丘之说无取。继踵胡母,仲舒云盛,因修《谷梁》,千载最笃。张苍之传《左氏》,贾谊之袭荀卿,源本分镳,指归殊致,详略纷然,其来旧矣。昔在弱年,乃经研味,一从遗置,迄将五纪。兼晚冬晷促,机事罕暇,夜分求衣,未遑搜括。须待夏景,试取推寻,若温故可求,别酬所问也。
《孝行传》:刘霁,字士烜。年九岁,能诵《左氏传》,宗党咸异之。
《儒林传》:严植之,字孝源,建平秭归人。治《左氏春秋》。贺玚,字德琏,山阴人。玚子革,字文明。治《左传》。湘东王于府置学,以革领儒林祭酒。
崔灵恩,少笃学,从师遍通《五经》,尤精《三传》。先在北仕为太常博士,天监十三年归国。高祖以其儒术,累迁国子博士。灵恩先习《左传》服解,不为江东所行;及改说杜义,每文句常申服以难杜,遂著《左氏条义》以明之。时有助教虞僧诞又精杜学,因作《申杜难服》,以答灵恩,世皆行焉。僧诞,会稽馀姚人,以《左氏》教授,听者亦数百人。其该通义例,当时莫及。著《左氏经传义》二十二卷,《左氏条例》十卷,《公羊谷梁文句义》十卷。沈峻博通《五经》。子文阿,传父业,尤明《左氏传》
《陈书·萧济传》:济少好学,博通经史,咨梁武帝《左氏》疑义三十馀条,尚书仆射范阳张缵、太常卿南阳刘之遴并与济讨论,缵等莫能抗对。
《孝行传》:谢贞七岁。母王氏,授《经》,读讫便诵。年十三,通《五经》大旨。尤善《左氏传》
《儒林传》:沈文阿博采先儒异同,自为义疏。治《三传》。沈洙少方雅好学,不妄交游。治《春秋左氏传》。精识彊记,问无不答。
王元规少好学,从吴兴沈文阿受业,通《春秋左氏》。中大通元年,诏策《春秋》,举高第,时名儒咸称赏之。后主在东宫,引为学士,亲受《左传》,赏赐优厚。自梁代诸儒相传为《左氏》学者,皆以贾逵、服虔之义难驳杜预,凡一百八十条,元规引證通析,无复疑滞。著《春秋发题辞》《义记》十一卷,《左传音》三卷。
时有吴郡陆庆,少好学,尤明《春秋左氏传》
《文学传》:岑之敬,年十六,策《左氏》、制旨,擢高第。
徐伯阳,年十五,以文笔称。学《春秋左氏》。家有史书,所读者近三千馀卷。试策高第。
《北魏书·京兆王传》:遥弟恒,字景安,粗涉书史。恒以《春秋》之义,名不以山川,表求改名芝。
《任城王传》:彝兄顺,十六,通《杜氏春秋》,恒集门生,讨论同异。
《崔浩传》:浩少好文学,博览经史。世祖时上《五寅元历》,表曰:太宗即位元年,敕臣解《春秋》。三年成讫。谨以奏呈。
《辛绍先传》:绍先子凤达,凤达弟穆,穆长子子馥,字元颖,早有学行。以三《传》经同说异,总为一部,《传》注并出,校比短长,会亡未就。
《高允传》: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博通经史,尤好《春秋公羊》。所制《左氏、公羊释》《议何郑膏肓事》,凡百馀篇。
《张湛传》:湛弱冠知名凉土,好学能属文。司徒崔浩识而礼之。浩注《易》,序曰:国家西平河右,敦煌张湛、金城宗钦、武威段承根三人皆儒者,并有俊才,见称于西州。每与余论《易》,余以《左氏传》卦解之,遂相劝为注。故因退朝之馀暇,而为之解焉。其见称如此。《李孝伯传》:父曾,少治《左氏春秋》,以教授为业。太祖徵拜博士。孝伯少传父业,博综群言。历秦州刺史。《刘芳传》:芳经传多通,高祖尤器重之,撰何氏所注《公羊音》、范宁所注《谷梁音》、韦昭所注《国语音》各一卷。《李彪传》:彪孤贫,有大志,笃学不倦。述《春秋》、三《传》,合成十卷。
《贾思伯传》:时太保崔光疾甚,表荐思伯为侍讲,中书舍人冯元兴为侍读。思伯遂入授肃宗《杜氏春秋》。思伯少虽明经,从官废业,至是更延儒士夜讲昼授。性谦和,倾身礼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无倦色。
思伯弟思同,字士明。少厉志行,雅好经史,除黄门侍郎、兼侍中。与国子祭酒韩子熙并为侍讲,授静帝《杜氏春秋》。思同之侍讲也,国子博士辽西卫冀隆为服氏之学,上书难《杜氏春秋》六十三事。思同复驳冀隆乖错者十一条。互相是非,积成十卷。诏下国学集诸儒考之,事未竟而思同卒。卒后,魏郡姚文安、乐陵秦道静复述思同意。冀隆亦寻物故,浮阳刘休和又持冀隆说。至今未能裁正焉。
《张普惠传》:普惠,常山九门人。身长八尺,容貌魁伟。父晔,为齐州中水县令,受业齐土,专心坟典,剋厉不息。及还乡里,就程元讲习,善《春秋》,诸儒称之。
《冯元兴传》:元兴,字子盛,东魏郡肥乡人也。其世父僧集,官至河、西平原二郡太守,赠济州刺史。元兴颇有文才。太保崔光荐元兴为侍读。尚书贾思伯为侍讲,授肃宗《杜氏春秋》于式乾殿,元兴常为摘句,儒者荣之。
《儒林传》:梁祚笃志好学,历治诸经,尤善《公羊春秋》,常以教授。有儒者风。
张吾贵先未多学,乃从郦铨受《礼》,牛天祐受《易》。铨、祐粗为开发,而吾贵览读一遍,便即别搆户牖。世人竞归之。曾在夏学,聚徒千数而不讲《传》,生徒窃云张生之于《左氏》似不能说。吾贵闻之,谓其徒曰:我今夏讲暂罢,后当说《传》,君等来日皆当持本。生徒怪之而已。吾贵谓刘兰云:君曾读《左氏》,为我一说。兰遂为讲。三旬之中,吾贵兼读杜、服,檃括两家,异同悉举。诸生后集,便为讲之,义例无穷,皆多新异。兰乃伏听。学者以此益奇之。
刘兰年三十馀,始入小学,书《急就篇》。家人觉其聪敏,遂令从师,受《春秋》于中山王保安。家贫无以自资,且耕且学。三年之后,便白其兄:欲求讲说。其兄笑而听之,为立黉舍,聚徒二百。兰读《左氏》,五日一遍,兼通《五经》。先是张吾贵以聪辨过人,其所解说,不本先儒之旨。唯兰推《经》《传》之由,及注者之意,参以纬候及先儒旧事,甚为精悉。自后经义审博,皆由于兰。兰学徒前后数千,成业者众,而排毁《公羊》,又非董仲舒,由是见讥于世。
孙惠蔚年十九,师程元读《春秋》《传》。周流儒肆,有名于冀方。
徐遵明知阳平馆陶赵世业家有服氏春秋,是晋世永嘉旧本,遵明乃往读之。复经数载,因手撰《春秋义章》,为三十卷。
董徵年十七,师清河监伯阳,受《春秋》
卢景裕,少聪敏,专经为学。注《春秋左氏》未讫。
李业兴师事徐遵明于赵魏之间。时有渔阳鲜于灵馥亦聚徒教授,而遵明声誉未高,著录尚寡。业兴乃诣灵馥黉舍,类受业者。灵馥乃谓曰:李生久逐羌博士,何所得也。业兴默而不言。及灵馥说《左传》,业兴同其大义数条,灵馥不能对。于是振衣而起曰:羌弟子正如此耳。遂便径还。自此灵馥生徒倾学而就遵明。遵明学徒大盛,业兴之为也。
《良吏传》:裴佗,字元化。佗容貌魁伟,隤然有器望。少治《春秋杜氏》,举其宗致。举秀才,以高第除中书博士。《逸士传》:李谧年十八,诣学受业,时博士即孔璠也。览始要终,论端究绪,授者无不欣其言矣。于是鸠集诸经,广校同异,比三《传》事例,名《春秋丛林》,十有二卷。为璠等判析隐伏,垂盈百条。滞无常滞,纤毫必举;通不长通,有枉斯屈。不苟言以违经,弗饰辞而背理。辞气磊落,观者忘疲。
《术艺传》:江式,字法安。延昌三年,上表曰:北平侯张仓献《春秋左氏传》,书体与孔氏相类,即前代之古文。《北齐书·魏兰根传》:身长八尺,仪貌奇伟,汎览群书,诵《左氏传》,机警有识悟。
《张耀传》:耀,字灵光。好读《春秋》,月一遍,时人比之贾梁道。赵彦深尝谓耀曰:君研寻《左氏》,岂求服虔、杜预之纰缪耶。耀曰:何为然乎。《左氏》之书,备叙言事,恶者可以自戒,善者可以庶几。故厉己温习,非欲诋诃古人之得失也。
《杨愔传》:愔,字遵彦,小名秦王。六岁学史书,十一好《左氏春秋》
《儒林传》:李铉年十六,从渔阳鲜于灵馥受《左氏春秋》。二十三,便自潜居,讨论是非,撰定《三传异同》
鲍季详,渤海人。通《左氏春秋》,少时恒为李宝鼎都讲,后亦自有徒众,诸儒称之。
邢峙通《左氏春秋》。天保初,郡举孝廉,授四门博士,迁国子助教,以经入授皇太子。
刘昼就马敬德习《服氏春秋》,通大义。
马敬德,少好儒术,负笈随大儒徐遵明学。留意于《春秋左氏》,沉思研求,昼夜不倦,解义为诸儒所称。天统初,除国子博士。世祖为后主择师傅,赵彦深进之,入为侍讲。主既不好学,敬德侍讲甚疏,时时以《春秋》入授。武平初,犹以师傅之恩,超拜国子祭酒。
张思伯善说《左氏传》,为马敬德之次。撰《刊例》十卷。张雕负笈从师,不远千里。遍通《五经》,尤明《三传》,弟子远方就业者以百数,诸儒服其强辨。
孙灵晖年七岁,便好学,日诵千言,不求师友。《三传》皆通宗旨,就鲍季详、熊安生质问疑滞,其发明,熊、鲍无以异也。
《文苑传》:颜之推,字介。父协,梁湘东王绎镇西府咨议参军。世善《左氏》学,之推早传家业,博览群书,无不该洽,词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称。
《周书·窦炽传》:少从范阳祁忻受《左氏春秋》,通大义。《赵文表传》:表少而修谨,志存忠节。便弓马,能左右驰射。好读《左氏春秋》,略举大义。
《庾信传》: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父肩吾,梁散骑常侍、中书令。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极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儒林传》:熊安生,字植之,长乐阜城人。少好学,励精不倦。从陈达受《三传》
乐逊,正光中,闻硕儒徐遵明领徒赵、魏,乃就学《春秋》大义。
《孝义传》:杜叔毗早岁而孤,事母以孝闻。性慷慨有志节。励精好学,尤善《左氏春秋》
《隋书·杨汪传》:汪折节勤学,专精《左氏传》。解褐周冀王侍读,王甚重之。
《薛道衡传》:六岁而孤,专精好学。年十三,讲《左氏传》,见子产相郑之功,作《国侨赞》,颇有词致,见者奇之。《杜台卿传》:少好学,博览书记,解属文,历黄门侍郎。周武帝平齐,归于乡里,以《春秋》讲授子弟。
《辛德源传》:秘书监牛弘以德源才学显著,奏与著作郎王卲同修国史。德源每于务隙撰《集注春秋三传》三十卷。
《儒林传》:元善通博,在何妥之下,然以风流酝藉,俯仰可观,音韵清朗,听者忘倦,由是为后进所归。妥每怀不平,心欲屈善。因讲《春秋》,初发题,诸儒毕集。善私谓妥曰:名望已定,幸无相苦。妥然之。及就讲肄,妥引古今滞义以难,善多不能对。善深御之。
萧该性笃学,《春秋》通大义。
房晖远幼有志行,治《春秋左传》
刘焯少与河间刘炫结盟为友,受《左传》于广平郭懋,不卒业而去。炫著《春秋攻昧》十卷,《春秋述议》四十卷,行于世。
馀杭顾彪,字仲文,明《春秋》。炀帝时为秘书学士。吴郡张仲,字叔元。仕陈为左中郎将,非其好也,乃覃思经典,撰《春秋义略》,异于杜氏七十馀事。
《文学传》:王頍年二十,尚不知书。为其兄颙所责怒,于是感激,始读《孝经》《论语》,昼夜不倦。遂读《左氏传》《礼》《易》《诗》《书》,乃叹曰:书无不可读者。年二十二,周武帝引为露门学士。高祖授国子博士。
王贞,字孝逸,梁郡陈留人也。少聪敏,七岁好学,善《左氏传》,诸子百家,无不毕览。
《隐逸传》:张文诩博览文籍,《春秋三传》,并皆通习。每好郑元注,以为通博,其诸儒异说,亦皆详究焉。
《唐书·马周传》: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嗜学,善《春秋》
《李百药传》:七岁能属文,父友陆乂等共读徐陵文,有刈琅邪之稻之语,叹不得其事。百药进曰:《春秋》鄅子藉稻,杜预谓在琅邪。客大惊,号奇童。
《裴光廷传》:开元中,擢兵部郎中,累迁弘文馆学士。光廷引寿安丞李融、拾遗张琪、直弘文馆,撰《续春秋经传》,自战国讫隋,表请天子修经,光廷等作传。书久不就。
《苏安恒传》:安恒博学,尤明《春秋左氏》学。
《陆希声传》:希声博学善属文,通《春秋》,论著甚多。昭宗闻其名,召为给事中。
《裴炎传》: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宽厚,寡言笑,有奇节。补弘文生,它生或出游,炎读书不废。有司欲荐状,以业未就,辞不举,服勤十年,尤通《左氏春秋》。举明经及第。
《武平一传》:平一,名甄,以字行,颍川郡王载德子也。博学,通《春秋》,工文辞。景龙二年,兼修文馆直学士。初,崔日用自言明《左氏春秋》诸侯官族。它日,学士大集,日用折平一曰:君文章固耐久,若言经,则败绩矣。时崔湜、张说素知平一该习,劝令酬诘,平一乃请所疑。日用曰:鲁三桓,郑七穆,奈何。答曰:庆父、叔牙、季友,桓三子也。孟孙至彘凡九世,叔孙舒、季孙肥凡八世。郑穆公十一子,子然及二子子孔三族亡,子羽不为卿,故称七穆,子罕、子驷、子良、子国、子游、子卬、子丰也。一坐惊服。平一问日用曰:公言齐桓公、楚庄王时,诸侯属齐若楚凡几。平公、灵王时,诸侯属晋、楚凡几。晋六卿,齐、楚执政几何人。日用谢曰:吾不知,君能知乎。平一条举始末,无留语。日用曰:吾请北面。阖坐大笑。《韩滉传》:滉,字太冲。贞元元年,加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善治《春秋》,著《通例》一篇。
《杨玚传》:玚,字瑶光。入为国子祭酒。奏:有司帖试明经,不质大义,乃取年头、月尾、孤经、绝句,且今习《春秋》三家者才十二,恐诸家废无日,请帖平文以存学家,其能通者稍加优宦,奖孤学。从之,因诏以三家《传》出身者不任散官,遂著令。生徒为玚立颂太学门。
《刘子元传》:名知几,以元宗讳嫌,故以字行。年十二,父藏器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督之。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疑,叹曰:书如是,儿何怠。父奇其意,许授《左氏》。踰年,遂通览群史。与兄知柔俱以善文词知名。擢进士第。
《沈既济传》:子传师,字子言。材行有馀,能治《春秋》。少为杜佑所器。贞元末,举进士。
《袁滋传》:滋彊学博记。少依道州刺史元结,读书自解其义,结重之。建中初,黜陟使赵赞荐于朝,起处士,授试校书郎。累封淮阳郡公。滋能为《春秋》,以刘恽《悲甘陵赋》褒善斥恶戾《春秋》指,其文不可废,乃著后序。《樊泽传》:泽子宗师力学多通解,著《春秋传》《魁纪公》《樊子》凡百馀篇,别集尚多。韩愈称宗师论议平正有经据,尝荐其材云。
《吕温传》:温,字和叔,一字化光,从陆质治《春秋》。贞元末,擢进士第。
《张荐传》:荐敏锐有文辞,能为《左氏春秋》。初,为颜真卿叹赏。大历中,浙西观察使李涵表荐才任史官,著书百馀篇。
《柳仲郢传》:仲郢子璞,字韬玉,学不营仕。著《春秋三氏异同义》,又述《天祚长历》,断自汉武帝纪元,为编年,常谓杜征南《春秋后序》述纪甲历为得实,自馀史家皆差,蒋系以为然。终著作郎。
《柳公权传》:公权博贯经术,于《左氏春秋》《国语》尤邃,每解一义,必数十百言。
《伊慎传》:慎,字寡悔,兖州人。通《春秋》《战国策》、天官、五行书。
《王锷传》:锷,字昆吾。尝读《春秋》,自称儒者,士颇笑之。〈旧唐
书作尝读《春秋左氏传》

《高固传》:固生微贱,为家所卖,转为浑瑊童奴,字黄芩。性敏惠,有旅力,善骑射,能读《左氏春秋》。瑊爱养之,以齐有高固,因以名。
《窦群传》:群从卢庇传啖助《春秋》学,著书数十篇。苏州刺史韦夏卿荐之朝,并表其书,报闻,不召。后夏卿入为京兆尹,复言之德宗,擢为左拾遗。武元衡辅政,荐群代为中丞。兄常、牟,弟庠、巩,皆为郎,工词章,为《联珠集》行于时,义取昆弟若五星然。
《韦表微传》:表微,字子明。羁丱能属文。母训谕稍厉,辄不敢食,以是未尝让责。尤好《春秋》,病诸儒执一概,是非纷然,著《三传总例》,完会经趣。《旧唐书》《总例》二十卷。〉《钟传传》:彭玕为吉州刺史。通《左氏春秋》,尝募求西京《石经》,厚赐以金。扬州人至相语曰:十金易一笔,百金偿一篇,况得士乎。故士人多往依之。
《王潮传》:潮弟审邽,字次都。为泉州刺史,检校司徒。喜儒术,通《春秋》。善吏治。
《隐逸传》:陆龟蒙少高放,通《六经》大义,尤明《春秋》《循吏传》:李素立孙至远。少秀悟,能治《左氏春秋》,未见杜预《释例》《编纪》,大趣略同,令狐德棻许其良史。《儒学传》:徐旷,字文远,博通《五经》,明《左氏春秋》。时耆儒沈重讲太学,授业常千人,文远从之质问,不数日辞去。或问其故,答曰:先生所说,纸上语耳。若奥境,彼有所未见者。重知其语,召与反复研辨,嗟叹其能。隋大业初,礼部侍郎许善心荐文远及包恺、褚徽、陆德明、鲁达为学官,擢国子博士,恺等为太学博士。世称《左氏》有文远,《礼》有褚徽,《诗》有鲁达,《易》有陆德明,皆一时冠云。
孔颖达,字仲达。八岁就学,诵记日千馀言。及长,明服氏《春秋传》
朱子奢,苏州吴人,从乡人顾彪授《左氏春秋》,善文辞。贞观初,新罗告急,持节谕旨,平二国之憾。二国上书谢罪,赠遗甚厚。初,子奢行,帝戒曰:卿为讲大谊,勿入其币,还当以中书舍人处卿。子奢唯唯。至其国,为发《春秋》题。
赵李元植受《左氏春秋》于王德韶。贞观间,为弘文馆学士。〈附张士衡传〉
盖文达,冀州信都人。博涉前载,尤明《春秋》三家。尹愔父思贞,字季弱。明《春秋》,擢高第。常受学于国子博士王道圭,称之曰:吾门人多矣,尹子叵测也。啖助,字叔佐,赵州人,后徙关中。淹该经术。天宝末,调临海尉、丹阳主簿。秩满,屏居。善为《春秋》,考三家短长,缝漏阙,号《集传》,凡十年乃成,复摄其纲条为例统。其言孔子修《春秋》意,以为:夏政忠,忠之敝野;商人承之以敬,敬之敝鬼;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僿。救僿莫若忠。夫文者,忠之末也。设教于本,其敝且末;设教于末,敝将奈何。武王、周公承商之敝,不得已用之。周公没,莫知所以改,故其敝甚于二代。孔子伤之曰:虞、夏之道,寡怨于民;商、周之道,不胜其敝。故曰:后代虽有作者,虞帝不可及已。盖言唐、虞之化,难行于季世,而夏之忠,当变而致焉。故《春秋》以权辅用,以诚断礼,而以忠道原情云。不拘空名,不尚介,从宜救乱,因时黜陟。古语曰:商变夏,周变商,春秋变周。而公羊子亦言:乐尧、舜之道,以拟后圣。是知《春秋》用二帝、三王法,以夏为本,不壹守周典明矣。又言:幽、厉虽衰,《雅》未为《风》。逮平王之东,人习馀化,苟有善恶,当以周法正之。故断自平王之季,以隐公为始,所以拯薄勉善,救周之敝,革礼之失也。助爱公、谷二家,以左氏解义多谬,其书乃出于孔氏门人。且《论语》孔子所引,率前世人老彭、伯夷等,类非同时;而言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丘明者,盖如史佚、迟任者。又《左氏传》《国语》,属缀不伦,序事乖刺,非一人所为。盖左氏集诸国史以释《春秋》,后人谓左氏,便傅著丘明,非也。助之凿意多此类。助门人赵匡、陆质,其高弟也。助卒,年四十七。质与其子异裒录助所为《春秋集注总例》,请匡损益,质纂会之,号《纂例》
大历时,助、匡、质以《春秋》,施士旁以《诗》,仲子陵、袁彝、韦彤、韦茝以《礼》,蔡广成以《易》,强蒙以《论语》,皆自名其学,而士旁、子陵最卓异。士旁,吴人,兼善《左氏春秋》,以二经教授。繇四门助教为博士,秩满当去,诸生封疏乞留,凡十九年,卒于官。弟子共葬之。士旁撰《春秋传》,未甚传。后文宗喜经术,宰相李石因言士旁《春秋》可读。帝曰:朕见之矣,穿凿之学,徒为异同,但学者如浚井,得美水而已,何必劳苦旁求,然后为得耶。
许康佐为翰林侍讲学士,与王起皆为文宗宠礼。帝读《春秋》至阍弑吴子馀祭,问:阍何人耶。康佐以中官方彊,不敢对,帝嘻笑罢。后观书蓬莱殿,召李训问之,对曰:古阍寺,小宦人也。君不近刑臣,以为轻死之道,孔子书之以为戒。帝曰:朕迩刑臣多矣,得不虑哉。训曰:列圣知而不能远,恶而不能去,陛下念之,宗庙福也。于是内谋剪除矣。康佐知帝指,因辞疾,罢为兵部侍郎。
《文艺传》:刘允济迁著作佐郎。采鲁哀公后十二世接战国为《鲁后春秋》献之,迁左史。〈旧唐书云撰二十卷表上之〉《旧唐书·裴行俭传》:行俭子光庭引寿安丞李融、拾遗张琪、著作佐郎司马利宾等,令直弘文馆,撰《续春秋传》。上表请以经为御撰,而光庭等依左氏之体为之作传,上又手制褒赏之。
《高霞寓传》:霞寓少读《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好大言,颇以节概自许。
《路随传》:随父泌,少好学,通《五经》,尤嗜《诗》《易》《左氏春秋》,能讽其章句,皆究其深旨。
《陆质传》:质有经学,尤深《春秋》。著《集注春秋》二十卷。《宇文籍传》:籍父滔,少好学,尤通《春秋》
《刘蕡传》:蕡博学善属文,尤精《左氏春秋》
《李德裕传》:幼有壮志,苦心力学,尤精《左氏春秋》《郑肃传》:肃能为古文,长于经学,左丘明、疑议,博士以下必就肃决之。
《孝友传》:陆南金祖士季,从同郡顾野王学《左氏传》《儒学传》:徐文远家贫无以自给,日阅书于肆,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氏传》。时人称文远之《左氏》,为一时之最。文远所讲释,多立新义,先儒议论,皆定其是非,然后诘驳诸家,又出己意,博而且辨。撰《左传音》三卷、《义疏》六十卷。
张后引以学行见称。太宗就授《春秋左氏传》
萧德言博涉经史,尤精《左氏春秋传》。高宗为晋王,诏德言受经讲业。及升春宫,仍兼侍读。
王元感时虽年老,犹能烛下看书,通宵不寐。长安三年,表上其所撰《春秋振滞》二十卷,请官给纸笔,写上秘书阁。诏令弘文、崇贤两馆学士及成均博士详其可否。
陆质,七代祖澄,仕梁为名儒。世居吴。明《春秋》,师事赵匡,匡师啖助,质尽传二家学。宪宗为太子,诏侍读。质病甚,为临问加礼。
《文学传》:蔡允恭有风采,善缀文,撰《后梁春秋》十卷。《北梦琐言》:大中时工部尚书陈商立汉文帝废丧议立春秋左传学议以孔圣修经褒贬善恶类例分明法家流也,左丘明为鲁史载述时政,惜忠贤之泯灭,恐善恶之失坠,以日系月修其职官,本非扶助圣言缘饰经旨,盖太史氏之流也,举其春秋则明白而有实合之,左氏则丛杂而无徵,杜元凯曾不思夫子所以为经,当与诗书周易等列,丘明所以为史当与司马迁班固等列二义乖刺不侔之语,参而贯之,故微旨有所未,周宛章有所未一文多不载,又吴郡陆龟蒙亦引啖助赵匡为證,正与陈工部义同葆光子同寮王公贞范精于春秋,有驳正元凯之谬条绪甚多,人咸讶之独鄙夫尝以陈陆啖赵之论,窃然之非,苟合也唯义所在?
秦王李茂贞请三传王利甫讲春秋,利甫古僻性狷,然演经义文亹亹堪听茂贞,连月听之不倦。
彦周诗话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此诗退之称卢玉川也,玉川子春秋传仆家旧有之,今亡矣,辞简而远得圣人之意为多,后世有深于经而见卢传者,当知退之之不妄许人也。
《五代史·唐庄宗本纪》:帝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
《梁臣敬翔传》:太祖问曰:闻子读《春秋》《春秋》所记何等事。翔曰:诸侯战争之事耳。太祖曰:其用兵之法可为吾用乎。翔曰:兵者,应变出奇以取胜,《春秋》古法,不可用于今。
《唐臣乌震传》:震,冀州信都人。为人纯质,少好学,通《左氏春秋》。及为刺史,以廉平为政有声,迁冀州刺史,兼北面水陆转运使。
《杂传》:张希崇,字德峰,幽州蓟人也。少好学,通《左氏春秋》。晋高祖入立,拜灵武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