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三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四十三卷目录

 经籍总部纪事五

经籍典第四十三卷

经籍总部纪事五

《北齐书·文襄六王传》:河南康舒王孝瑜,字正德,文襄长子也,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广宁王孝珩,文襄第二子也。爱赏人物,学涉经史,好缀文,有伎艺。
《卢文伟传》:文伟少孤,有志尚,颇涉经史,为乡闾所敬。《魏兰根传》:兰根,钜鹿下曲阳人也。父伯成,魏太山太守。兰根身长八尺,仪貌奇伟,汎览群书,诵《左氏传》《周易》,机警有识悟。太昌初,除仪同三司,加开府。族弟明朗,颇涉经史。历平阳守。
《崔㥄传》:㥄,字长孺,河东武城人,有名望,为当世所知。赵郡李浑尝宴聚名辈,诗酒正欢哗,㥄后到,一坐无复谈话者。郑伯猷叹曰:身长八尺,面如刻画,謦欬为洪钟响,胸中贮千卷书,使人那得不服。㥄历览群书,兼有词藻,自中兴之后,迄于武帝,诏诰表檄,多㥄所为。
《杜弼传》:弼,字辅元。幼聪敏,家贫无书,年十二,寄郡学受业,讲授之际,师每奇之。高祖破西魏于邙山,命为露布,手即书绢。奉使诣阙,魏帝见之于九龙殿,曰:朕始读《庄子》,便值秦名,定是体道得真,元同齐物。闻卿精学,聊有所问。经中佛性、法性为一为异。弼对曰:佛性法性,止是一理。诏又问曰:佛性既非法性,何得为一。对曰:性无不在,故不说二。诏又问曰:说者皆言法性宽,佛性狭,宽狭既别,非二如何。弼又对曰:在宽成宽,在狭成狭,若论性体,非宽非狭。诏问曰:既言成宽成狭,何得非宽非狭。若定是狭,亦不能成宽。对曰:以非宽狭,故能成宽狭,宽狭所成虽异,能成恒一。上悦称善。乃引入经书库,赐《地持经》一部,帛一百匹。平阳公淹为并州刺史,高祖又命弼带并州骠骑府长史。弼性好名理,探味元宗,自在军旅,带经从役。注老子《道德经》二卷,表上之。诏答云:历览新注,所得已多,嘉尚之来,良非一绪。已敕杀青编,藏之延阁。又上一本于高祖,一本于世宗。弼儒雅宽恕,尤晓吏职。所在清洁,为吏民所怀。耽好元理,老而愈笃。又注《庄子·惠施篇》《易上下系》,名《新注义苑》,并行于世。
《李公绪传》:公绪,字穆叔。性聪敏,博通经传。尤善阴阳图纬之学。潜居自得,雅好著书,撰《典言》十卷,又撰《质疑》五卷,《丧服章句》一卷,《古今略记》二十卷,《元子》五卷,《赵语》十三卷,并行于世。
《萧放传》:放,字希逸。武平中,待诏文林馆。放性好文咏,在宫中披览书史及近世诗赋。累迁散骑常侍。《杨愔传》:愔,小名秦王。六岁学史书,十一受《诗》《易》,好《左氏春秋》。幼丧母,曾诣舅源子恭,子恭与之饮,问读何书,曰:诵《诗》。子恭曰:诵至《渭阳》未邪。愔便号泣感噎,子恭亦对之歔欷,遂为之罢酒。自居大位,前后赏赐,积累巨万,散之九族,架箧之中,唯有书数千卷。愔所著诗赋表奏书论甚多,门人鸠集所得者万馀言。《裴诹之传》:诹之,字士正,少好儒学,释褐太学博士。尝从常景借书百卷,十许日便返。景疑其不能读,每卷策问,应答无遗。景叹曰:应奉五行俱下,襧衡一览便记,今复见之于裴生矣。
《陆邛传》:邛,字云驹。少机悟,美风神,好学不倦,博览群书,五经多通大义。善属文,甚为河间邢卲所赏。所著文章十四卷。
《邢卲传》:卲,字子才。十岁便能属文,雅有才思,聪明彊记,日诵万馀言。族兄峦,有人伦鉴,谓子弟曰:宗室中有此儿,非常人也。少在洛阳,会天下无事,与时名胜专以山水游宴为娱,不暇勤业。尝因霖雨,乃读《汉书》,五日,略能遍记之。后因饮谑倦,方广寻经史,五行俱下,一览便记,无所遗忘。文章典丽,既赡且速。年未二十,名动衣冠。博览坟籍,无不通晓,晚年尤以《五经》章句为意,穷其旨要。吉凶礼仪,公私咨禀,质疑去惑,为世指南。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政,卲援笔立成,證引该洽。帝命朝章,取定俄顷。词致宏远,独步当时。与济阴温子升为文士之冠,世论谓之温、邢。钜鹿魏收,虽天才艳发,而年事在二人之后,故子升死后,方称邢、魏焉。有书甚多,而不甚雠校。见人校书,常笑曰: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焉能始复校此。日思误书更是一适。妻弟李季节,才学之士,谓子才曰:世间人多不聪明,思误书何由能得。子才曰:若思不能得,便不分读书。《辛术传》:术少爱文史,晚更修学,虽在戎旅,手不释卷。及定淮南,凡诸资物一毫无犯,唯大收典籍,多是宋、齐、梁时佳本,鸠集万馀卷,并顾陆之徒名画、二王已下书法数亦不少,俱不上王府,唯入私门。及还朝,颇以馈遗权要,物议以此少之。
《祖珽传》:珽为秘书丞,领舍人,事文襄。州客至,请卖《华林遍略》。文襄多集书人,一日一夜写毕,退其本曰:不须也。珽以《遍略》数秩质钱樗蒱,文襄杖之四十。及文襄遇害,元康被伤创重,倩珽作书属家累事。珽乃盗元康家书数千卷。又盗官《遍略》一部。事发,文宣付从事中郎王士雅推检,珽便尔私逃。黄门郎高德正云:珽自知有犯,惊恐是常,但宣一命向秘书,称奉并州约束须《五经》三部,仰丞亲检校催遣,如此则珽意安,夜当还宅,然后掩取。珽果还宅。文宣宽其罚,免死除名。
《阳休之传》:休之,字子烈。隽爽有风。好学不倦,博综经史,文章典正。所著文集三十卷,又撰《幽州人物志》并行于世。
《儒林传》:李铉,字宝鼎,渤海南皮人也。九岁入学,书《急就篇》,月馀便通。年十六,从浮阳李周仁受《毛诗》《尚书》,章武刘子猛受《礼记》,常山房虬受《周官》《仪礼》,渔阳鲜于灵馥受《左氏春秋》,诣大儒徐遵明受业。五年,便自潜居,讨论是非,撰定《孝经》《论语》《毛诗》《三礼义疏》《三传异同》《周易义例》,合三十馀卷。用心精苦,曾三冬不畜枕,每至睡时,假寐而已。燕、赵间能言经者,多出其门。年三十六,以乡里寡文籍,来游京师,读所未见书。以去圣久远,文字多有乖谬,乃喟然有刊正之意,遂览《说文》,爰及《苍》《雅》,删正六艺经注中谬字,名曰《字辨》。历国子博士。时废帝在东宫,显祖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
刁柔,字子温,渤海人。少好学,综习经史,尤留心礼仪。性强记,至于氏族内外,多所谙悉。天保初,除国子博士。
张买奴,平原人。经义该博,门徒千馀人。诸儒咸推重之。
邢峙,字士峻,河间郑人,少好学,耽玩坟典,通《三礼》《左氏春秋》。天保初,举孝廉,迁国子助教,以经入授皇太子。
刘昼,阜城人。少爱学。恨下里少坟籍,便杖策入都。太府少卿宋世良家多书,乃造焉。世良纳之。恣意披览,昼夜不息,每云:使我数十卷书行于后世,不易齐景之千驷也。
马敬德,河间人。少好儒学,负笈随大儒徐遵明学,沈思研求,昼夜不倦,举孝廉,不就。至京,请试经业,问十馀条并通。擢授国子助教。
权会,字正理,河间郑人。少受《郑易》,探赜索隐,妙尽幽微,《诗》《书》《三礼》,文义该洽,兼明风角,妙识元象。
张雕,北平人,雅好古学。遍通《五经》,尤明《三传》。世祖即位,值帝侍讲,入授后主经书。
孙灵晖,长乐武强人。魏大儒秘书监惠蔚,之族曾孙也。惠蔚一子早卒,其家书籍多在焉。灵晖年七岁,便好学,日诵数千言,徵为国子博士,授南阳王经。灵晖子万寿,聪识机警,博涉群书,《礼传》俱通大义。历豫章长史。
《文苑传》: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氏人,专心典籍。天保五年,擢第第一。七年,诏令校定群书,供皇太子,逊请牒借本参校得失,凡得本三千馀卷,《五经》诸史,殆无遗阙。
颜之推,字介。父协,梁湘东王绎镇西府咨议参军。世善《周官》《左氏》,学之推早传家业。年十二,值绎自讲《庄》《老》,便预门徒。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博览群书,无不该洽,词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称。有文三十卷,《家训》二十篇,并行于世。
《循吏传》:宋世良,字元友。强学,好属文,撰《字略》五篇、《宋氏别录》十卷。从子孝王,亦好缉缀文藻。形貌短陋,而好臧否人物,时论甚疾之,为北平王文学。求入文林馆不遂,因非毁朝士,撰《别录》二十卷,会平齐,改为《关东风俗传》,更广见闻,勒成三十卷以上之。言多妄谬,篇第冗杂,无著述体。
郎基,字世业,中山人,汎涉坟典,尤长吏事。基性清慎,无所营求,曾语人云:任官之所,木枕亦不须作,况重于此事。唯颇令写书。潘子义曾遗之书曰:在官写书,亦是风流罪过。基答书曰:观过知仁,斯亦可矣。《周书·文帝十三子传》:赵僭王招,字豆卢突。幼聪颖,博涉群书,好属文。学庾信体,词多轻艳。
《贺拔胜传》:胜自居重位,始爱坟籍。乃招引文儒,讨论义理。性又通率,重义轻财,身死之日,唯有随身兵仗及书千馀卷而已。
《于谨传》:谨,字思敬,河南洛阳人也。性沉深,有识量,略窥经史,尤好《孙子兵书》。历雍州牧。
《贺兰祥传》: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尚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虽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时既与梁通好,公私赠遗,一无所受。梁岳阳王萧察,钦其节俭,乃以竹屏风、絺绤等物及以经史赠之。祥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太祖后闻之,并以赐祥。
《苏绰传》:绰,字令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著《七经论》行于世。
《卢辩传》:辩,字景宣,范阳人。少好学,博通经籍。举秀才,为太学博士。太祖以辩有儒术,甚礼之。
《李贤传》:李基,字仲和。幼有声誉,美容仪,善谈论,涉猎群书,尤工骑射。太祖召见奇之。
《长孙绍远传》:绍远父稚,魏太师、录尚书、上党王。绍远性宽容,有大度,望之俨然,朋侪莫敢亵狎。雅好坟籍,聪慧过人。时稚作牧寿春,绍远幼,年甫十三。稚管记王硕闻绍远彊记,心以为不然。遂白稚曰:伏承世子聪慧之姿,发于天性,目所一见,诵之于口。此既历世罕有,窃愿验之。于是命绍远试焉。读《月令》数纸,才一遍,诵之若流。自是硕乃款服。
《陆腾传》:腾父旭,性雅澹,好《老》《易》、纬候之学,撰《五星要诀》《两仪真图》,颇得其指要。太和中,徵拜为中书博士。
《韦夐传》:夐所居之宅,枕带林泉,对玩琴书,萧然自乐。武帝以佛、道、儒三教不同,诏夐辨其优劣。夐以三教虽殊,同归于善,其迹似有深浅,其致理殆无等级。乃著《三教序》奏之。帝览而称善。少爱文史,留情著述,手自抄录数十万言。晚年虚静,唯以体道会真为务。旧所制述,咸削其槁,故文笔多并不存。
梁士彦传》:士彦少任侠,好读兵书,颇涉经史。
《申徽传》:徽少与母居,尽心孝养。及长,好经史。
《柳敏传》:敏九岁而孤,事母以孝闻。性好学,涉猎经史,阴阳卜筮之术,靡不习焉。
《卢柔传》:柔性聪敏,好学,未弱冠,解属文,但口吃不能持论。所作诗颂碑铭檄表启行于世者数十篇。子恺字长仁。涉猎经史,有当世干。
《唐瑾传》:瑾性温恭,有器量,博涉经史,雅好属文。于谨南伐江陵,以瑾为元帅府长史。军中谋略,多出瑾焉。及军还,诸将多因掳掠,大获财物。瑾一无所取,唯得书两车,载之以归。或白文帝曰:唐瑾大有辎重,悉是梁朝珍玩。文帝初不信之,然欲明其虚实,密遣使检阅之,唯见坟籍而已。乃叹曰:孤知此人来二十许年,明其不以利干义。向若不令检视,恐常人有投杼之疑,所以益明之耳。凡受人委任,当如此也。论平江陵功,进爵为公。撰《新仪》十篇。所著赋颂碑诔二十馀万言。
《裴宽传》:宽弟汉。借人异书,必躬自录本。至于疹疾弥年,亦未尝释卷。
《赵善传》:善好学,涉猎经史。美容仪,沈毅有远量。《郑孝穆传》:孝穆幼而谨厚,以清约自居。年未弱冠,涉猎经史。子译幼聪敏,涉猎群书,尤善音乐,有名于时。《崔谦传》:谦幼聪敏,神彩嶷然。及长,深沈有识量。历观经史,不持章句,志在博闻而已。
《薛慎传》:慎字佛护,好学,能属文,善草书。起家丞相府墨曹参军。太祖于行台省置学,取丞郎及府佐德行明敏者充生。悉令旦理公务,晚就讲习,先《六经》,后子史。又于诸生中𥳑德行淳懿者,侍太祖读书。慎与李璨及陇西李伯良、辛韶,武功苏衡,谯郡夏侯裕,安定梁旷、梁礼、河南长孙璋,河东裴举、薛同,荥阳郑朝等十二人,并应其选。太祖雅好谈论,并简名僧深识元宗者一百人,于第内讲说。又命慎等十二人兼学佛义,使内外俱通。由是四方竞为大乘之学。有文集,颇行于世。
《裴果传》:果子孝仁幼聪敏,涉猎经史,有誉于时。《寇俊传》:大统五年,拜秘书监。时军国草创,坟典散逸,俊始选置令史,抄集经籍,四部群书,稍得周备。《韩褒传》:褒少有志尚,好学而不守章句。其师怪而问之。对曰:文字之间,常奉训诱。至于商较异同,请从所好。师因此大奇之。及长,涉猎经史,深沈有远略。《裴文举传》:文举少忠谨,涉猎经史。
《柳虬传》:虬年十三,便专精好学。时贵游子弟就学者,并车服华盛,唯虬不事容饰。遍授《五经》,略通大义,兼博涉子史,雅好属文。
《吕思礼传》:思礼性温润,不杂交游。年十四,受学于徐遵明。长于论难。诸生为之语曰:讲《书》《易》,其锋难敌。十九,对策高第。思礼好学,有文才。虽务兼军国,而手不释卷。昼理政事,夜则读书。令苍头执烛,烛烬夜有数升。沙苑之捷,命为露布,食顷便成。太祖叹其工而且速。所为碑诔表颂,并传于世。
《薛寘传》:寘所著文笔二十馀卷,行于世。又撰《西京记》三卷,引据该洽,世称其博闻焉。
《薛憕传》:先是,憕从祖真度与族祖安都拥徐、兖归魏,其子怀俊见憕,甚相亲善。属尔朱荣废立,遂还河东,止怀俊家。不交人物,终日读书,手自抄略二百卷。《颜之仪传》:之仪幼颖悟,三岁能读《孝经》。及长,博涉群书。
《庾信传》: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祖易,齐徵士。父肩吾,梁散骑常侍、中书令。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
《萧撝传》:撝性温裕,有仪表。年十二,入国学,博观经史,雅好属文。
《萧世怡传》:世怡幼而聪慧,颇涉经史。
《萧圆肃传》:圆肃,字明恭,梁武帝之孙,武陵王纪之子也。风度淹雅,敏而好学。建德三年,授太子少傅。乃作《少傅箴》。有文集十卷,又撰时人诗笔为《文海》四十卷,《广堪》十卷,《淮海乱离志》四卷,行于世。
《萧大圜传》:大圜,字仁显,梁简文帝之子。幼而聪敏,神情俊悟。年四岁,能诵《三都赋》《孝经》《论语》。七岁居母丧,便有成人之性。梁元帝封晋熙郡王,乃屏绝人事。恒以读《诗》《礼》《书》《易》为事。元帝尝自问《五经》要事数十条,大圜辞约指明,应答无滞。元帝甚叹美之。及于谨军至,元帝乃令使请和,大圜副焉,其实质也,太祖以客礼待之。保定二年,封始宁县公。俄而开麟趾殿,招集学士。大圜预焉。《梁武帝集》四十卷,《简文集》九十卷,各止一本,江陵平后,并藏秘阁。大圜既入麟趾,方得见之。乃手写二集,一年并毕。识者称叹之。建德四年,除滕王逌友。逌尝问大圜曰:吾闻湘东王作《梁史》,有之乎。馀传乃可抑扬,帝纪奚若。隐则非实,记则攘羊。对曰:言者之妄也。如使有之,亦不足怪。昔汉明为《世祖纪》,章帝为《显宗纪》,殷鉴不远,足为成例。且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彰于四海,安得而隐之。如有不彰,亦安得而不隐。盖子为父隐,直在其中;讳国之恶,抑又礼也。逌乃大笑。大圜性好学,务于著述。撰《梁旧事》三十卷,《寓记》三卷、《士丧仪注》五卷、《要决》两卷,并文集二十卷。
《刘璠传》:璠少好读书,兼善文笔。著《梁典》三十卷,有集二十卷,行于世。子祥字休徵。年十岁能属文,十二通《五经》。初,璠所撰《梁典》始就,未及刊定卒。临终谓休徵曰:能成我志,其此书乎。休徵治定缮写,勒成一家,行于世。
《儒林传》:卢光,字景仁,博览群书,精于《三礼》,善阴阳,解钟律,好元言。
沈重,字德厚。学业该博,为当世儒宗。至于阴阳图纬,道经释典,靡不毕综。又多所撰述,咸得其指要。其行于世者,《周礼义》三十一卷、《仪礼义》三十五卷、《礼记义》三十卷、《毛诗义》二十八卷、《丧服经义》五卷、《周礼音》一卷、《仪礼音》一卷、《礼记音》二卷、《毛诗音》二卷。
樊深,字文深。弱冠好学,负书从师于三河,讲习《五经》,昼夜不倦。既专经,又读诸史及《苍》《雅》、篆籀、阴阳、卜筮之书。学虽博赡,讷于辞辨,故不为当时所称。撰《孝经》《丧服问疑》各一卷,撰《七经异同说》三卷、《义经略论》《月录》三十一卷,并行于世。
熊安生,字植之。少好学,励精不倦。遂博通《五经》。讨论图纬,捃摭异闻,先儒所未悟者,皆发明之。所撰《周礼义疏》二十卷、《礼记义疏》四十卷、《孝经义疏》一卷,并行于世。
乐逊,字遵贤,闻硕儒途遵明领徒赵、魏,乃就学《孝经》《丧服》《论语》《诗》《书》《礼》《易》《左氏春秋》大义。魏废帝二年,太祖诏逊教授诸子。在馆六年,与诸儒授经业。所著《孝经》《论语》《毛诗》《左氏春秋序论》十馀篇。又著《春秋序义》,通贾、氏成说,发杜氏违,辞理并可观。
《艺术传》:姚僧垣次子最,字士会,博通经史,尤好著述。年十九,随僧垣入关。世宗盛聚学徒,校书于麟趾殿,最亦预为学士。撰《梁后略》十卷,行于世。
黎景熙,字季明。少好读书,性强记默识。好占元象,颇知术数。而落魄不事生业。有书千馀卷。虽穷居独处,不以饥寒易操。
萧察子岿字仁远。所著文集及《孝经》《周易义记》《大小乘幽微》,并行于世。
蔡大宝字敬位。少孤,而笃学不倦,善属文。初以明经对策第一,解褐武陵王国左常侍。尝以书干仆射徐勉,大为勉所赏异。乃令与其子游处,所有坟籍,尽以给之。遂博览群书,学无不综。察初出第,勉乃荐大宝为侍读。所著文集三十卷。
甄元成,字敬平,中山人。博达经史,善属文,有集二十卷。
岑善方,字思义。有器局,博综经史,善于辞令。所著文集十卷。
宗如周有才学。子希华博通经术,为荆楚儒宗。萧欣幼聪警,博综坟籍。有集三十卷。又著《梁史》百卷,遭乱失本。
徐岳少方正,博通经史。
《高丽传》:书籍有《五经》《三史》《三国志》《晋阳秋》
《隋书·炀三子传》:燕王倓字仁安。敏慧美姿仪,炀帝于诸孙中特所钟爱,常置左右。性好读书,尤重儒素。齐王暕,字世朏,小字阿孩。美容仪,疏眉目,少为高祖所爱。及长,颇涉经史。
《苏威传》:威子夔字伯尼,少聪敏,有口辩。八岁诵诗书。年十四诣学,与诸儒论议,词致可观,见者莫不称善。及长,博览群言,尤以钟律自命。
《李德林传》:德林幼聪敏。年十五,诵五经及古今文集,日数千言。俄而该博坟典,阴阳纬候,无不通涉。《杨异传》:异九岁丁父忧,哀毁过礼。及免丧之后,绝庆吊,闭户读书。数年之间,博涉书记。
《牛弘传》:弘,开皇初,迁授散骑常侍、秘书监。弘以典籍遗逸,上表请开献书之路。上纳之,于是下诏:献书一卷,赉缣一匹。一二年间,篇籍稍备。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有文集十三卷。
《宇文庆传》:文庆少以聪敏见知。周初,受业东观,颇涉经史。既而谓人曰:书足记姓名而已,安能久事笔砚,为腐儒之业。
《长孙炽传》:炽性敏慧,颇涉群书。建德初,武帝尚道法,尤好元言,求学兼经史、善于谈论者,为通道馆学士。炽应其选。
《韩擒虎传》:擒虎性好书,经史百家皆略知大旨。周太祖见而异之,令与诸子游集。
《薛胄传》:胄少聪明,每览异书,便晓其义。常叹训注者不会圣人深旨,辄以意辩之,诸儒莫不称善。
《杨汪传》:汪少好斗。长更折节勤学,专精《左氏传》,通《三礼》。解褐周冀王侍读,王甚重之,每曰:杨侍读德业优深,孤之穆生也。其后问《礼》于沈重,受《汉书》于刘臻,二人推许之曰:吾弗如也。由是知名。炀帝即位,拜国子祭酒。帝令百寮就学,与汪讲论,天下通儒硕学多萃焉,论难锋起,皆不能屈。帝令御史书其问答奏之,省而大悦,赐良马一匹。
《卢思道传》:思道聪爽俊辩,通侻不羁。年十六,遇中山刘松,松为人作碑铭,以示思道。思道读之,多所不解,于是感激,闭户读书,师事河间邢子才。后思道复为文,以示刘松,松又不能甚解。思道乃喟然叹曰:学之有益,岂徒然哉。因就魏收借异书,数年之间,才学兼著。有集三十卷,行于世。
思道从父兄昌衡,小字龙子,风神澹雅,容止可法,博涉经史。
《明克让传》:克让父山宾,梁侍中。克让少好儒雅,善谈论,博涉书史,所览将万卷。《三礼》礼论,尤所研精,龟筴历象,咸得其妙。年十四,释褐湘东王法曹参军。时舍人朱异在仪贤堂讲《老子》,克让预焉。梁灭,归于长安,周明帝引为麟趾殿学士。武帝即位,复徵为露门学士。著《孝经义疏》一部,《古今帝代记》一卷,《文类》四卷,《续名僧记》一卷,集二十卷。
《魏澹传》:澹年十五而孤,专好学,博涉经史,善属文,词采赡逸,为殿中侍御史。与尚书左仆射魏收、吏部尚书阳休之、国子博士熊安生同修《五礼》。又与诸学士撰《御览》。复与李德林俱修国史。高祖受禅,令注《庾信集》,复撰《笑苑》《词林集》,世称其博物。数年,迁著作郎,仍为太子学士。高祖以魏收所撰书褒贬失实,平绘为《中兴书》事不伦序,诏澹别成《魏史》。澹自道武下及恭帝,为十二纪,七十八传,别为史论及例一卷,并《目录》合九十二卷。澹之义例与魏收多所不同。书甚简要,大矫收、绘之失。有《文集》三十卷。
《陆爽传》:爽少聪敏,年九岁就学,日诵二千馀言。齐尚书仆射杨遵彦见而异之,累转中书侍郎。及齐灭,周武帝闻其名,与阳休之等十馀人俱徵入关。诸人多将辎重,爽独载书数千卷。高祖受禅,迁太子洗马。与左庶子宇文恺等撰《东宫典记》七十卷。
《杜台卿传》:台卿少好学,博览书记,解属文。仕齐历黄门侍郎。及周武帝平齐,归于乡里,以《礼记》《春秋》讲授子弟。开皇初,被徵入朝。台卿尝采《月令》,触类而广之,为书名《玉烛宝典》十二卷。至是奏之,赐绢二百匹。台卿患聋,不堪吏职,请修国史。上许之,拜著作郎。有集五卷,撰《齐记》二十卷,并行于世。
《辛德源传》:秘书监牛弘以德源才学显著,奏与著作郎王劭同修国史。德源每于务隙撰《集注春秋三传》三十卷,注扬子《法言》二十三卷。有集二十卷,又撰《政训》《内训》各二十卷。
《柳䂬传》:䂬少聪敏,解属文,好读书,所览将万卷。仁寿初,为东宫学士。以其好内典,令撰《法华元宗》,为二十卷,奏之。太子览而大悦,赏赐优洽,侪辈莫与为比。《许善心传》:善心幼聪明有思理,所闻辄能诵记,多闻默识,为当世所称。家有旧书万馀卷,皆遍通涉。《李文博传》:文博好学不倦,名教义理,特所留心。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及覆吟玩。开皇中,为羽骑尉,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恒令在听事帷中披检书史,并察已行事。若遇政治善事,即抄撰记录,如选用疏谬,即委之臧否。道衡每得其语,莫不欣然从之。后直秘书内省,典校坟籍,守道居贫,晏如也。文博本为经学,后读史书,于诸子及论尤所该洽。性长议论,亦善属文,著《治道集》十卷,大行于世。《于仲文传》:仲文,字次武。父寔,周大左辅、燕国公。仲文少聪敏,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其父异之曰:此儿必兴吾宗矣。九岁,尝于云阳宫见周太祖,太祖问曰:闻儿好读书,书有何事。仲文对曰:资父事君,忠孝而已。太祖甚嗟叹之。其后就博士李祥受《周易》《三礼》。略通大义。撰《汉书刊繁》三十卷、《略览》三十卷。
《鲍宏传》:宏受均州刺史。初,周武帝敕宏修《皇室谱》一部,分为《常绪》《疏属》《赐姓》三篇。有集十卷,行于世。《郎茂传》:茂少敏慧,七岁诵《骚》《雅》,日千馀言。十五师事国子博士河间权会,受《诗》《易》《三礼》及元象、形名之学。又就国子助教长乐张率礼受《三传》群言,至忘寝食。家人恐茂成病,恒节其灯烛。及长,称为学者。
《宇文恺传》:恺撰《东都图记》二十卷、《明堂图议》二卷、《释疑》一卷,见行于世。
《王劭传》:劭少沈默,好读书,齐太子舍人,待诏文林馆。时祖孝徵、魏收、阳休之等尝论古事,所有遗忘,讨阅不能得,因呼劭问之。劭具论所出,取书验之,一无舛误。自是大为时人所许,称其博物。高祖受禅,授著作佐郎。以母忧去职,在家著《齐书》。时制禁私撰史,为内史侍郎李元操所奏。上怒,遣使收其书,览而悦之。于是起为员外散骑侍郎,修起居注。劭在著作将二十年,专兴国史,撰《隋书》八十卷。多录口敕,又采迂怪不经之语及委巷之言,以类相从,为其题目,辞义繁杂,无足称者,遂使隋代文武名臣列将善恶之迹,堙没无闻。初撰《齐志》为编年体,二十卷,复为《齐书》纪传一百卷,及《平贼记》三卷。或文词鄙野,或不轨不物,骇人视听,大为有识所嗤鄙。然其采摘经史谬误,为《读书记》三十卷,时人服其精博。爰自志学,暨乎暮齿,笃好经史,遗落世事。用思既专,性颇恍惚,每至对食,闭目凝思,盘中之肉,辄为仆从所啖。劭弗之觉,唯责肉少,数罚厨人。厨人以情白劭,劭依前闭目,伺而获之,厨人方免笞辱。其专固如此。
《李密传》:开皇中,袭父爵蒲山公。折节,下帷耽学,尤好兵书,诵皆在口。师事国子助教包恺,受《史记》《汉书》,励精忘勌,恺门徒皆出其下。《儒林传》:辛彦之博涉经史,与天水牛弘同志好学。撰《坟典》一部,《六官》一部,《祝文》一部,《礼要》一部,《新礼》一部,《五经异义》一部,并行于世。
何妥,字栖凤,历国子祭酒。撰《周易讲疏》十三卷,《孝经义疏》三卷,《庄子义疏》四卷,及与沈重等撰《三十六科鬼神感应等大义》九卷,《封禅书》一卷,《乐要》一卷,文集十卷,并行于世。
萧该性笃学,《诗》《书》《春秋》《礼记》并通大义,尤精《汉书》,甚为贵游所礼。后又撰《汉书》《文撰》音义,咸为当时所贵。
包恺,字和乐。其兄愉,明《五经》,恺悉传其业。又从王仲通受《史记》《汉书》,尤称精究。
房晖远,字崇儒。幼有志行,治《三礼》《春秋三传》《诗》《书》《周易》,兼善图纬,恒以教授为务。高祖受禅,迁太常博士。太常卿牛弘每称为五经库。
马光,字荣伯。少好学,从师数十年,昼夜不息,图书谶纬,莫不毕览,尤明《三礼》,为儒者所宗。开皇初,高祖徵山东义学之士,光与张仲让、孔笼、窦士荣、张黑奴、刘祖仁等俱至,并授太学博士,时人号为六儒。仲让未几告归里,著书十卷,自云此书若奏,我必为宰相。刘焯,字士元,昌亭人。少与河间刘炫结盟为友。交津桥刘智海家素多坟籍,焯与炫就之读书,向经十载,虽衣食不继,晏如也。遂以儒学知名,焯以教授著述为务,孜孜不倦。贾、马、王、郑所传章句,多所是非。《九章算术》《周髀》《七曜历书》十馀部,推步日月之经,量度山海之术,莫不覈其根本,穷其秘奥。著《稽极》十卷,《历书》十卷,《五经述议》,并行于世。
刘炫,字光伯,景城人。少与信都刘焯闭户读书,十年不出。周武帝时,遍直三省,竟不得官。自陈于内史,内史送诣吏部,吏部尚书韦世康问其所能。炫自为状曰:《周礼》《礼记》《毛诗》《尚书》《公羊》《左传》《孝经》《论语》孔、郑、王、何、服、杜等注,凡十三家,虽义有精粗,并堪讲授。《周易》《仪礼》《谷梁》,用功差少。子史文集,嘉言美事,咸诵于心。天文律历,穷覈微妙。至于公私文翰,未尝假手。除殿内将军。时牛弘奏请购求天下遗逸之书,炫遂伪造书百馀卷,题为《连山易》《鲁史记》等,录上送官,取赏而去。后有人讼之,经赦免死,坐除名,归于家,以教授为务。著《论语述议》十卷,《春秋攻昧》十卷,《五经正名》十二卷,《孝经述议》五卷,《春秋述议》四十卷,《尚书述议》二十卷,《毛诗述议》四十卷,《注诗序》一卷,《算术》一卷,并行于世。
张仲,字叔元,思经典,撰《春秋义略》,异于杜氏七十馀事,《丧服义》三卷,《孝经义》三卷,《论语义》十卷,《前汉音义》十二卷。
王孝籍,少好学,博览群书,遍治五经,颇有文翰。开皇中,召入秘书。
《文学传》:刘臻,字宣挚。高祖受禅,皇太子勇引为学士,甚亵狎之。臻无吏干,又性恍惚,耽悦经史,终日覃思,至于世事,多所遗忘。
王頍,字景文,年二十,尚不知书。为其兄颙所责怒,于是感激,始读《孝经》《论语》,昼夜不倦。遂读《左传》《礼》《易》《诗》《书》,乃叹曰:书无不可读者。勤学累载,遂遍通五经,究其旨趣,大为儒者所称。解缀文,善谈论。年二十二,周武帝引为露门学士。每有议决,多頍所为。而頍性识甄明,精力不倦,好读诸子,遍记异书,当代称为博物。又晓兵法,益有纵横之志,每叹生不逢时,常以将相自许。开皇五年,授著作佐郎。寻令于国子讲授。会高祖亲临释奠,国子祭酒元善讲《孝经》,頍与相论难,词义锋起,善往往见屈。高祖大奇之,起授国子博士。撰《五经大义》三十卷,有集十卷。
崔儦,字岐叔。少与范阳卢思道、陇西辛德源同志友善。每以读书为务,负恃才地,忽略世人。大署其户曰:不读五千卷书者,无得入此室。数年之间,遂博览群言,多所通涉。
诸葛颖,字汉。周武平齐,杜门不出者十馀年。习《周易》、图纬、《仓》《雅》《庄》《老》,颇得其要。炀帝即位,迁著作郎。有集二十卷,撰《銮驾北巡记》三卷,《幸江都道里记》一卷,《洛阳古今记》一卷,《马名录》二卷,并行于世。
孙万寿,字仙期。年十四,就阜城熊安生授五经,略通大义,兼博涉子史。善属文,美谈笑,博陵李德林见而奇之。仁寿初,徵拜豫章王长史,授大理司直。有集十卷行于世。
王贞,字孝逸,梁郡陈留人也。少聪敏,七岁好学,善《毛诗》《礼记》《左氏传》《周易》,诸子百家,无不毕览。善属文词,不治产业,每以讽读为娱。炀帝即位,齐王暕镇江都,闻其名,以书召之。及贞至,王以客礼待之,朝夕遣问安不。又索文集,贞启谢。齐王览所上集,善之,赐良马四匹。贞复上《江都赋》,王赐钱十万贯,马二匹。
虞绰,字士裕。大业初,转为秘书学士,奉诏与秘书郎虞世南、著作佐郎庾自直等撰《长洲玉镜》等书十馀部。绰所笔削,帝未尝不称善。
潘徽,字伯彦,吴郡人。性聪敏,少受《礼》于郑灼,受《毛诗》于施公,受《书》于张冲,讲《庄》《老》于张讥,并通大义。尤精三史。善属文,能持论,陈选为客馆令。陈灭,为州博士,秦孝王俊闻其名,召为学士。尝从俊朝京师,在途,令徽于马上为赋,行一驿而成,名曰《述思赋》。俊览而善之。复令为《万字文》,并遣撰集字书,名为《韵纂》。徽为序,晋王广复引为扬州博士,令与诸儒撰《江都集礼》一部。复令徽作序。凡十二帙,一百二十卷。炀帝嗣位,诏徽与著作佐郎陆从典、太常博士褚亮、欧阳询等助越公杨素撰《魏书》,会素薨而止。
杜正藏字为善,好学,善属文。著碑诔铭颂诗赋百馀篇。又著《文章体式》,大为后进所宝,时人号为文轨,乃至海外高丽、百济,亦共传习,为《杜家新书》
刘善经博物洽闻,尤善词笔。历太子舍人。著《酬德传》三十卷,《诸刘谱》三十卷,《四声指归》一卷,行于世。《隐逸传》:李士谦,字子约,博览群籍,兼善天文术数。齐吏部尚书辛术召署员外郎,不就。
崔廓,字士元。博览书籍,多所通涉,山东学者皆宗之。与赵郡李士谦为忘言之友。
廓子赜。大业五年,受诏与诸儒撰《区宇图志》二百五十卷,奏之。帝不善之,更令虞世基、许善心衍为六百卷。以父忧去职,寻起令视事。辽东之役,授鹰扬长史,置辽东郡县名,皆赜之议也。奉诏作《东征记》。所著词赋碑志十馀万言,撰《洽闻志》七卷,《八代四科志》三十卷,未及施行,江都倾覆,咸为煨烬。
张文诩父琚,开皇中为洹水令,以清正闻。有书数千卷,教训子侄,皆以明经自达。文诩博览文籍,特精《三礼》,其《周易》《诗》《书》《春秋三传》,并皆通习。每好郑元注解,以为通博,其诸儒异说,亦皆详究焉。高祖引致天下名儒硕学之士,其房晖远、张仲让、孔笼之徒,并延之于博士之位。文诩时游太学,晖远等莫不推伏之,学内翕然,咸共宗仰。其门生多诣文诩,请质疑滞,文诩辄博引證据,辨说无穷,唯其所择。治书侍御史皇甫诞一时朝彦,恒执弟子之礼。适至南台,遽饰所乘马,就学邀屈。文诩每牵马步进,意在不因人以自致也。右仆射苏威闻其名而召之,与语,大悦,劝令从官。文诩意不在仕,固辞焉。仁寿末,学废,文诩策杖而归,灌园为业。
《艺术传》:庾季才幼颖悟,八岁诵《尚书》,十二通《周易》,好占元象。撰《灵台秘苑》一百二十卷,《垂象志》一百四十二卷,《地形志》八十七卷,并行于世。
卢太翼七岁诣学,日诵数千言,州里号曰神童。及长,闲居味道,不求荣利。博综群书,爰及佛道,皆得其精微。尤善占候算历之术。隐于白鹿山。
萧吉博学多通,尤精阴阳算术。著《金海》三十卷,《相经要录》一卷,《宅经》八卷,《葬经》六卷,《乐谱》十二卷及《帝王养生方》二卷,《相手板要决》一卷,《太一立成》一卷,并行于世。
临孝恭,京兆人也。明天文算术,高祖甚亲遇之。每言灾祥之事,未尝不中,上因令考定阴阳。官至上仪同。著《欹器图》三卷,《地动铜仪经》一卷,《九宫五墓》一卷,《遁甲月令》十卷,《元辰经》十卷,《元辰厄》一百九卷,《百怪书》十八卷,《录命书》二十卷,《九宫龟经》一百一十卷,《太一式经》三十卷,《孔子马头易卜书》一卷,并行于世。刘祐,荥阳人。开皇初,为大都督,封索卢县公。其所占候,合如符契,高祖甚亲之。初与张宾、刘辉、马显定历。后奉诏撰兵书十卷,名曰《金韬》,上善之。复著《阴策》二十卷,《观台飞候》六卷,《元象要记》五卷,《律历术文》一卷,《婚姻志》三卷,《产乳志》二卷,《式经》四卷,《四时立成法》一卷,《安历志》十二卷,《归正易》十卷,并行于世。
《百济国传》:俗尚骑射,读书史,亦知医药、蓍龟、占相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