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一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二十一卷目录

 经籍总部汇考二十一
  辽金元三史补〈艺文志〉

经籍典第二十一卷

经籍总部汇考二十一

《辽金元三史补》《艺文志》

粤自坟索既兴,典章代备。创自羲皇,显于姬室。彬彬郁郁,盛蔑加矣。洎乎道湮迹熄,文献无徵,异端邪说,百家混淆。宣圣惧焉,为之系易删书,订礼正乐。修《春秋》,著《孝经》,灿然如日月之经天,照耀万古矣。虽秦火暂延,而斯文未丧。迄于汉代,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自孝武至成帝,访求数世,充积秘府,爰命刘向,校书天禄。子歆继轨,撰为《七略》。后汉班固,因之以作《艺文志》,诚千古文苑之津梁,而为藏书者之鸿宝也。迨至魏秘书郎郑默,始制中经。秘书监荀勖,又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甲乙丙丁,而四部之名由兹以起。然甲经乙,子史次,子后讵为确然。宋秘书监谢灵运,造《四部目录》。秘书丞王俭,又造《目录》别撰《七志》。齐秘书丞王亮、监谢朏、梁秘书监任昉及殷钧,复有《四部目录》。阮孝绪乃更为《七录》。唐兴,长孙无忌等奉敕撰《隋书》,缀缉艺文,更名经籍。所云远览马史班书,近观王阮志录约文绪义,凡五十五篇,各列小序于本条之下,而首经次史,然后继之以子,终之以集,条理森然。义既精密,而经籍之名方诸,艺文弥称体要。盖自有书契以来,依类参稽,展卷瞭如,迈《汉志》多矣。降兹以还,唐宋皆分四库,而甲乙丙丁载于志者,仍因四部之名,复追艺文之号,纵序说不及《隋书》周详,而隋以后之著作,藉以参稽,亦非细故也。近者焦太史竑,窃取郑樵《通志》之例,仍依《隋书》名,以经籍上下数千年,繁芜充栋,类聚群分,灿然明备,厥功伟矣。独惜其于辽金元三朝之书,缺略为多。统览今古,于兹未备,不无遗憾焉。辽有耶律庶成,萧韩家奴之徒,以文学著。金有虞仲文徒、单镒、张行简、杨云翼、赵秉文之辈,以经术显。元则郝经、许衡、吴澄、齐履谦、元明善、黄溍、吴莱、金履祥、许谦、陈栎、胡一桂、黄泽、吴师道之属,几于接踵欧曾,嗣音濂洛矣。虽片简只字,所当珍惜,而不可失者也。可无稽乎。窃不自揆,乃取三史所载,并旁搜博,采合为一志,以当拾遗补阙之一助云。
经部易经类

辽道宗,颁定《易传疏》一部,清宁元年,颁赐学校。
右辽

王弼韩康伯《易经注》,天德三年,国子监印定。 《女直字译易经》一部,世宗大定二十三年,译经所译。 赵秉文《易经丛说》十卷, 赵秉文《象数杂说》
右金

诏定《易经注疏》,仁宗皇庆二年,诏定《周易》以程氏朱氏为主,兼用注疏。 郝经《易经外传》, 郝经《太极演》
许衡《读易私言》一卷, 刘肃《读易备忘》, 刘因《系

辞说》, 吴澄《易纂言》十三卷, 又《校定周易》, 又《易经著录》, 袁桷《易说》, 齐履谦《易系辞旨略》二卷,又《易本说》四卷, 王结《易说》一卷, 陈栎《易编》 胡方平《易学启蒙通释》一卷, 又《易馀閒记》, 胡一桂《周易本义附录纂疏》十五卷, 又《周易启蒙翼传》三卷,《外篇》一卷, 胡炳文《周易本义通释》十二卷, 黄泽《易经解》, 又《十翼举要》, 又《周易辨忘》, 又《象略辨同论》, 又《易学滥觞》, 郑滁孙《大易法象通赞》,又《周易记玩》, 龙仁夫《周易集传》十八卷, 吴师道《易杂说》, 周敬孙《易象占》〈仁荣父〉, 赡思《奇偶阴阳消息图》, 郑玉《周易纂注》, 张特立《周易集说》, 何中《易类象》二卷, 李简《学易记》九卷, 俞琰《大易集说》十卷,一作《会要》, 又《大易纂图》二卷, 又《古占法》一卷, 熊良辅《周易本义集成》十二卷, 董真卿《周易会通》十四卷, 雷思齐《易图通变》五卷, 张理《易象图说》三卷, 又《大易象数钩深图》三卷, 倪渊《易图说》二十卷, 黄舜祖《易说》, 陈尚德《易说》, 潘迪《周易述解》, 惠希孟《易象钩元》, 邵整《六十四卦图说》,
黄超然《周易通义》, 吴梦炎《周易集义》, 熊凯《易

传集疏》, 李学逊《周易精解》, 何逢原《易解说》, 彭福《易学源流》, 涂晋生《易义矜式》, 祝尧《大易衍义》,
吴存《程朱易传》, 吴存《本义折衷》, 张延《周易备

忘》, 胡特《周易直解》, 刘霖《周易本义》四卷, 黄镇成《周易通义》十卷, 欧阳贞《易问辨》三十卷, 吾衍重《正卦气》一卷。
右元
书经类

室昉《尚书无逸篇》一卷,统和元年进。 颁定《书经传疏》一部,道宗清宁元年,颁赐学校。 《五子之歌》一卷,大安四年,命燕国王延禧写。
右辽

孔安国《尚书传注》,天德三年,国子监印定。 《女直字译尚书》一部,大定二十三年,译经所进。 赵秉文《无逸直解》正大年进。 吕造《尚书要略》,正大间万寿节,同知集贤院吕造进。
右金

萧𣂏《酒诰》一卷,大德十一年,右谕德萧㪺书以献。元明善《译尚书节文》一部,皇庆元年,仁宗诏元明善、宋文升同译。 吴澄《书经纂言》四卷, 又《校定书经》一部,一作《书经序录》。 赵孟頫《尚书注》, 齐履谦《书传详说》, 吴莱《尚书标说》六卷, 陈栎《书传纂疏》六卷, 金履祥《尚书表注》四卷,廉访使郑允中表上。韩性《书经辨疑》一卷, 许谦《书传丛说》六卷, 吴师道《书经杂说》, 梁益《尚书补遗》, 又《七政疑解》, 何中《书传补遗》, 陈尚德《书传补遗》, 黄镇成《尚书通考》十三卷, 韩信同《书经讲义》五百馀篇, 何逢原《书经通旨》, 徐兰《书经体要》, 陈樵《洪范传》, 于房《书传》, 丘葵《书经直解》, 吕椿《书经直解》, 胡谊《尚书释疑》, 胡一中《洪范定正》一卷, 吾衍《尚书要略》
王充耘《书经管见》二卷, 周闻孙《书经一览》, 王

天与尚书纂传四十六卷 苏鼎书传六卷 陈师凯《书经蔡传旁通》六卷, 朱祖义《尚书句解》十三卷。
右元
诗经类

颁定《诗经传疏》一部,清宁元年,颁赐学校。
右辽

《毛郑诗经》一部,天德三年,国子监印定《毛苌注郑元笺》
右金

秃忽思《录毛诗》一部,至元五年,敕从臣秃忽思等录。
塔失不花《豳风图》,皇庆二年进。 吴澄《校定诗经》,许谦《诗经集传》, 又《诗名物钞》八卷, 陈栎《诗记》,胡一桂《诗传附录纂疏》, 韩性《诗音释》一卷, 吴

师道《诗杂说》, 梁益《诗传旁通》, 朱公迁《诗传疏义》二十卷, 黄舜祖《国风小雅说》, 刘瑾《诗传通释》,萧山《读诗传》十卷, 王都中《诗集》三卷, 颜达《诗经讲说》, 丘葵《诗口义》, 杨舟《诗经发挥》, 雷光庭《诗义指南》十七卷, 熊凯《风雅遗音》, 朱倬《诗经疑问》七卷。
右元
春秋类

颁定《春秋传疏》,清宁元年,颁赐学校。
右辽

杜预《左传注》,天德三年,国子监印定。 杨云翼《左氏赋》一篇。
右金

刊定陆淳《春秋纂例辨疑微旨》,延祐五年,太保曲出请梓。 郝经《春秋外传》, 李昶《左氏遗意》二十卷,吴澄《春秋纂言》, 又《校定春秋》, 袁桷《春秋说》, 齐履谦《春秋诸国统纪》六卷, 敬俨《春秋备忘》四十卷,一作敬铉。 《春秋宪章》 吴莱《春秋世变图》二卷,又《春秋传授谱》一卷, 胡炳文《春秋集解》, 黄泽《春秋经解》, 又《三传义例考》, 又《笔削本旨》, 又《元年春王正月辨》, 又《诸侯娶女立子通考》, 又《鲁隐公不书即位义》, 又《春秋指要》, 又《丘甲辨》, 程端学《春秋本义》三十卷, 又《春秋三传辨疑》二十卷, 又《春秋或问》十卷, 吴师道《春秋胡传附辨》, 周敬孙《春秋类例》, 杜瑛《春秋地理源委》十卷, 张枢《春秋三传归一义》三十卷, 吕椿《春秋精义》, 苟宗道《春秋外传》五十卷, 又《春秋三传序论》一卷, 王原杰《春秋谳议》, 吴仪《春秋裨传类编》, 又《春秋五论辨》
刘闻《春秋通旨》, 陈琢《春秋旨要》, 彭丝《春秋辨

疑》, 林泉生《春秋论断》, 郭正子《春秋传论》, 臧梦解《春秋发微》, 潘迪《春秋述解》, 鲁渊《春秋节传》,戴良《春秋经传考》, 鲁贞《春秋按断》, 黄清志《春秋经旨》, 李应龙《春秋纂例》, 李廉《春秋传会通》二十四卷, 丘葵《春秋通义》, 戴栩《春秋说》, 田君右《春秋管见》, 高元之《春秋义宗》五十卷,集《春秋说》三百馀条。 王惟贤《春秋旨要》十二卷, 杨维桢《春秋大义》, 又《左氏君子论》, 又《春秋透天关》, 刘希贤《春秋比事》, 张枢《三传归一义》, 章樵《补春秋繁露》,张浚《春秋中的》, 牟楷《春秋建正辨》, 王申子《春秋类传》, 梅致和《春秋编类》十二卷, 俞皋《春秋释义》,《集传大成》十二卷, 陈深《读春秋编》十二卷。
右元
礼类〈乐附〉

《礼典》三卷,重熙十五年,诏萧韩家奴及耶律庶成撰。
右辽

孔颖达《礼记疏》, 郑贾《周礼注疏》,天德三年,国子监印定。《礼记》用孔颖达疏,《周礼》用郑元注,贾公彦疏。礼纂一百二十卷,诸礼记录三百馀卷。金世宗命礼部尚书张炜等参校, 杨云翼《周礼辨》
右金

吴澄《礼记纂言》三十六卷, 又《校定礼记》, 又《校定大戴礼》, 又《曲礼考注》十卷, 又《校定仪礼》, 又《仪礼逸经》五卷, 又《仪礼逸经》八篇,《仪礼传》十五卷,又《三礼序录》, 吴当《周礼纂言》, 陈栎《礼记集义》,黄泽《三礼祭祀述略》, 又《殷周诸侯禘祫考》, 又《周庙太庙单祭合食说》, 萧𣂏《三礼说》, 韩性《礼记说》四卷, 惠希孟《杂礼纂要》数十卷, 胡炳文《杂礼纂说》, 韩信同《三礼旁注》, 黄舜祖《礼记说》, 彭丝《礼记集说》四十九卷, 周成大《丧礼服制考》, 杨维桢《礼经约》, 康宗成《三礼考注》, 陈友仁《集说》十二卷,
丘葵《周礼全书》六卷, 又《周礼定本》三卷, 敖继

《仪礼集说》十七卷, 吴澄《校定乐律》, 赵孟頫《乐原》, 又《琴原》, 杜瑛《律吕志》, 又《礼乐志》
右元
四书类

《四书译解》,温迪罕缔达宗璧阿鲁张克忠等译〈一作杨克忠〉,赵秉文《中庸说》一卷, 又《删集论语解》十卷, 又《删集孟子解》, 李纯甫《中庸集解》, 刘章刺《刺孟》
右金

许衡《大学直说》, 又《大学要略》, 王鹗《论语集义》一卷, 李昶《孟子权衡遗说》五卷, 刘因《四书精要》三十卷, 又《四书语录》, 齐履谦《大学四传小注》一卷,
《中庸章句续解》一卷, 又《言仁通旨》二卷, 吴

《孟子弟子列传》二卷, 金履祥《大学章句疏义》二卷, 又《论语孟子集注考證》十七卷, 许谦《四书丛说》二十卷, 陈栎《四书发明》三十八卷, 又《四书考异》十卷, 胡炳文《四书通》三十四卷, 又《四书辨疑》
又《大学指掌图》, 赡思《四书阙疑》, 杜瑛《语孟旁

通》八卷, 孟梦恂《四书辨疑》, 陈沂《大学论语说》,黄季全《论语人物志》, 薛搜《孔子集》, 黄镇成《中庸章旨》二卷, 陈尚德《四书集解》, 何逢原《四书解说》,
丘葵《四书日讲》, 林起宗《四书图解》, 黄清老《四

书一贯》数十卷, 黎立武《大学发微》, 程复心《四书章图纂释》二十二卷, 张存中《四书通證》六卷, 詹道传《四书纂义》二十六卷, 朱公迁《四书通旨》六卷,
《四书辨疑》十五卷〈失名〉, 景星《学原启蒙》一卷。右元
孝经类

唐元宗《孝经注》,天德三年,国子监印定。 《女直字孝经》,大定年译。
右金

《国字孝经》,大德十一年,右丞孛罗铁木儿进。 赵孟頫《手录孝经》,至治元年,奉命书。 小云石海涯《直解孝经》一卷, 许衡《孝经注》,一作《直说》, 吴澄《孝经定本》, 胡一桂《孝经传赞》, 李孝光《孝经图说》,至正七年进。 又《孝经义疏》, 林起宗《孝经图解》, 董鼎《孝经大义》, 朱申《孝经句解》
右元
小学类

太祖《契丹大字》,耶律庶成制。 李德明《番书》十二卷。
右辽

太祖《女直大字》,完颜希尹撰。 熙宗《女直小字》,完颜希尹撰。 蔡圭《续金石遗文跋尾》十卷。
右金

泰不华《复古编》十卷, 杨桓《六书统》二十卷, 又《六书溯源》十三卷, 又《书学正韵》三十六卷, 申屠致远《集古印章》三卷, 刘因《小学语录》, 柳贯《字系》二卷,《金石竹帛遗文》十卷, 周伯琦《六书正讹》, 又《说文字原》, 许谦《假借论》, 萧㪺《小学标题驳论》, 杜本《六书通编》, 八思巴《蒙古新字》, 孙吾与《韵会定正》四卷, 黄玠《纂韵录》, 陶九成《书史会要》七卷。
右元
经解总类

辽道宗颁定《五经传疏》,清宁元年颁定。
右辽

《五经译解》,大定年,诏温迪罕缔达宗璧阿鲁杨克忠译解,移剌杰移剌履讲究其义。 马定国《六经考》
右金

《九经讲义》,太宗命梁骘王万庆赵著等释。 《五经要语》,至元三年,商挺、姚枢、窦默、王鹗、杨果等纂进。 余阙《五经传注》, 李好文《端本堂经训要义》十一卷,张䇓《经说》, 黄泽《六经补注》, 又《翼经罪言》, 牟应龙《五经音考》, 赡思《五经思问》, 杜本《四经表义》,杨维桢《五经钤键》, 欧阳长孺《九经治要》十卷。
右元
史部正史类

颁定《史记》《汉书》,咸雍十年颁定。 《五代史译解》,重熙十五年,萧韩家奴奉诏译。
右辽

徒单镒《史记译解》,大定六年,以女直字译。 萧贡《注史记》一百卷, 徒单镒《西汉书译解》,大定六年译。蔡圭《南北史》三十卷,合沈约、萧子显、魏收书,作《南北史》。 萧永祺《辽史纪》三十卷,《志》五卷,《传》四十卷。 党怀英《辽史》,陈大任继修。
右金

张枢《刊定三国志》六十五卷, 又《续后汉书》七十三卷,分汉本纪,魏吴载纪。 郝经《续后汉书》九十卷,脱脱《辽史》一百十五卷, 又《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又《宋史》四百九十六卷。
右元
编年类

萧韩家奴《通历译》
右辽

《续资治通鉴》,大安中,诏儒臣杨云翼等续纂。 《龟鉴万年录》,正大间,赵秉文与杨云翼同撰进。
右金

郝经《通鉴书法》, 金履祥《通鉴前编》二十卷, 张特立《历年系事纪》, 胡一桂《历代编年》, 陆以道《宋鉴提纲》, 何中《纲目测海》三卷。
右元
实录类

《辽先朝事迹》二十卷,林牙耶律庶成、萧韩家奴同撰。重熙十三年,诏录遥辇可汗至重熙以来事迹。 《皇朝实录》七十卷,枢密直学士耶律俨等撰。 《统和实录》二十卷,北府宰相室昉、翰林学士邢抱朴等撰,统和四年进。
右辽

《金始祖以下十帝实录》,穆宗子金源郡王完颜勖撰,皇统元年进。 《太祖实录》二十卷,完颜勖撰,皇统八年,宗弼进。 《太宗实录》,纥石烈、良弼、张景仁、曹望之、刘仲渊等同修。 《睿宗实录》,尚书左丞相纥石烈、良弼等修,大定十一年进。 《熙宗实录》,郑子聃撰。 《世宗实录》,承安三年,尚书右丞完颜匡进。 《章宗实录》,兴定四年,尚书右丞高汝砺监修,参知政事张行信、王若虚等同修。
右金

《元太祖以来累朝实录》,翰林学士撒里蛮等纂修。《太宗实录》,大司徒撒里蛮、翰林学士承旨兀鲁带等进。 《世祖实录》,王约、董俊、姚燧、赵孟頫、孛木鲁翀等修。 《太宗世宗宪宗三朝实录》,元贞二年,兀都带等进。 《金书世祖实录节文》一册,《汉字实录》十册,大德八年,翰林学士承旨撒里蛮进。 《顺宗实录》,至大元年,命翰林元明善等修。 《成宗实录》,至大元年,邓文原、畅师文、程钜夫、元明善等修。 《武宗实录》,皇庆元年,程钜夫、元明善、杨载等修。 《武宗实录》,至顺元年,苏天爵重修。 《仁宗实录》,曹元用、元明善、李之绍等同修。拜住正定,至治三年进。 《英宗实录》,吴澄、曹元用、马祖常、廉惠山、海牙等修。 《泰定天历两朝实录》,张起岩、欧阳元等修。 《四朝实录》,翰林学士欧阳元修。 《泰定帝明宗文宗三朝实录》,苏天爵、谢端、成遵等修。
右元
起居注类

《辽兴宗起居注》,重熙中,耶律良修。
右辽

《金天德朝起居注》,天德三年,翰林待制宗叙修。 《世宗起居注》,大定七年,诏纥石烈、良弼、石琚、杨邦基、夹谷衡等同修。 《章宗起居注》,守贞等修。
右金

《世祖起居注》,至元十五年修。 《顺帝起居注》,至正元年修。
右元
杂史类

《唐三纪行事》,圣宗时,马得臣录唐高祖、太宗、元宗三纪行事可法者以进。 《译贞观政要》,萧韩家奴译。
右辽

《君臣政要》,赵秉文与杨云翼,同集自古治术。 赵秉文《龟鉴》, 《兴亡金镜录》一百卷,傅慎微纂。 《女直字贞观政要》,徒单镒译。 《贞观政要申鉴》,赵秉文。 《金四朝圣训》,承安五年,右补阙杨廷秀等类编。 《熙宗尊号册文》,完颜勖撰。 《大定遗训》,正大四年,同知集贤院史公奕进。 《初政录》十五篇,范拱撰。 《会同记录》,张行简撰。 又《朝献记录》, 又《禘祫记录》, 又《丧葬记录》, 《金源野史》,元好问撰。 刘祁《归潜志》,从益之子。
右金
《两汉通纪》,吕思诚撰。 《汉唐会要》,孟梦恂撰。 《观史
治忽几微》,许谦撰。 《十七史纂》,胡一桂撰。 《大宝录》,李好文撰,言历代治乱兴废。 《大宝龟鉴》,李好文撰,言前代是非善恶。 《史评》一卷,德安戴羽撰,虞集序。
《历代史钺》,杨维桢撰。 《史论》三十卷,王约撰。 《皇

图大训》,马祖常撰。 《承华事略》,马祖常撰。 《天兴近鉴》三卷,杨奂撰。 《正统书》六十卷,杨奂撰,一作《正统八例》。 《汝南遗事》二卷,王鹗撰。 《平蜀论》,张立道撰。
《安南录》,张立道撰。 《承华事略》,王恽撰。 《守成事

鉴》十五篇,王恽撰,进成宗。 《世宗圣训》六卷,王恽撰。
《平宋事迹》,畅师文撰。 《国统离合表》,姚燧撰。 《云

南实录》五卷,郝天挺撰。
右元
故事类

《经世大典》八百八十卷,《目录》十二卷,《公牍》一卷,《纂修通议》一卷,天历二年,命赵世延、虞集等撰,悉取诸有司掌故修之。 《历代帝王故事》百有六篇,李好文撰。
右元
职官类

《官制》,许衡、刘秉忠、张文谦同撰。 《相鉴》五十卷,王恽撰。 《中堂事记》,王恽撰。 《乌台笔补》,王恽撰。 《玉堂嘉话》,王恽撰。 《相业一编》,邓光荐撰。
右元
仪注类

《礼书》,耶律庶成、萧韩家奴同撰。
右辽

《大金礼仪》,杨云翼校。
右金

《朝仪》,许衡、徐世隆撰。 《释奠通礼》三卷,申屠致远撰。
《太常集礼》五十卷,李好文撰。
右元
法令类

《皇统制条大定律例》,移刺慥撰。
右金

《风宪宏纲》,赵世延撰,世延所较定律令。 《审听要诀》,赡思撰。 《至元新格》,何荣祖撰。
右元
传记类

《辽三臣行事》一卷,耶律孟简撰。
右辽

张行简《清台记》, 又《皇华记》, 又《戒严记》, 又《为善自公记》, 韩玉《元勋传》, 玉郁《王子小传》
右金

《孟子弟子列传》,吴莱撰。 《国朝名臣事略》十五卷,苏天爵撰。 牟应龙《隆山杂记》, 吴师道《敬乡录》, 赡思《正大诸臣列传》, 赡思《异人传》, 张翥《曲江张公年谱》, 张翥《忠义录》,集至正兵兴来,死节死事之人。
右元
谱牒类

《女直郡望姓氏谱》,完颜勖撰。
右金

《史传姓氏纂》,梁益撰。
右元
地理类

蔡圭《补正水经》五篇, 蔡圭《晋阳志》十二卷。
右金

《皇庆处州路志》, 张立道《云南风土记》, 又《六诏通说》, 王恽《汲郡志》十五卷, 畅讷《地理指掌图注》,畅师文父撰。 王约《高丽志》四卷, 黄溍《义乌志》七卷,
萧㪺《九州志》, 吴莱《古职方录》八卷, 韩性《郡志》

八卷, 赡思《镇阳风土记》, 又《续东阳志》, 又《重订河防通议》, 又《西域图经》
右元
子部儒家类

《扬子发微》一卷,赵秉文撰。 又《太元笺》六卷, 又《文中子类说》一卷, 李纯甫《鸣道集解》
右金

吴澄《校正太元经》, 又《校定皇极经世书》, 又《学基学统》二卷, 朵尔直班《治原通训》四卷, 郝经《太极演》, 又《原古录》, 何荣祖《载道集》, 又《观物外篇》,齐履谦《经世书入式》一卷, 又《外篇微旨》八卷, 柳贯《近思录广辑》三卷, 李泂《辅治篇》, 赵复《传道图》
又《伊洛发挥》, 又《师友图》, 又《希贤录》 许谦《自

省编》, 胡一桂《人伦事鉴》, 程端礼《读书日程》, 孟梦恂《性理本旨》, 郑文嗣《家范》三卷, 杜瑛《皇极引用》八卷, 又《皇极疑事》四卷, 又《极学》十卷, 马佐顺《宝范英宗所赐名》, 季仁寿《春谷读书纪》共二百卷。
右元
道家类

《老子集解》,李纯甫撰。 《南华略释》一卷,赵秉文撰。《庄子集解》,李纯甫撰。 《列子解》一卷,赵秉文撰,一作《列子补注》。 《庄列赋》各一篇,杨云翼撰。
右金

吴澄《校正老子》, 又《校正庄子》, 赡思《老庄精论》,俞琰《阴符经解》, 赵材卿《阴符经注》
右元
释家类

《梵觉经》,咸雍三年,夏国遣使进。 《御书华严经五颂》,咸雍八年,道宗书。 颁定《高丽佛经》,太康四年,诏僧善知雠校高丽所进佛经。
右辽

《无量寿经》,承安二年,印一万卷。 李纯甫《楞严经解》
李纯甫《金刚经解》, 李纯甫《西方父教纯甫解》,上

二经,统数十万言,号西方父教。 张珣《注金刚般若经》
右金

必兰纳识里《译楞严经》, 又《大乘庄严宝度经》, 又《乾陀般若经》, 又《大涅槃经》, 又《大乘功德经》, 又《不思议禅观经》, 王当阳《精语》,元初,遇异人,能幻化之术,撰精语。
右元
天文家类〈算术附〉

移刺履《乙未历》, 杨云翼《五星聚井辨》一篇, 又《象数杂说》, 又《句股机要》
右金

《庚午元历》,耶律楚材撰。 又《麻答把历》,楚材依《回鹘历》撰。 《授时历》,许衡、郭守敬撰。 李冶《测图镜海》十二卷, 郭守敬《推步》七卷, 又《立成历》二卷, 又《历议拟槁》三卷, 又《上中下三历注式》十二卷, 又《时候笺注》二卷, 又《修改源流》二卷, 又《仪象法式》二卷, 又《二至测影考》二卷, 又《五星细行考》五十卷,
又《古今交食考》一卷, 又《新测二十八舍杂坐诸

星入宿去极》一卷, 又《新测无名诸星》一卷, 又《月离考》一卷, 齐履谦《二至测影考》二卷, 又《经串演撰八法》一卷, 杜瑛《律历志》十卷, 陈尚德《石塘算书》。
右元
五行家类

王白《百中歌》〈卜筮类〉
右辽

郭守敬《转神选择》二卷, 刘因《椟蓍记》, 吴澄《校定郭璞葬书》
右元
兵家类

吴澄《校正八阵图》
右元
纵横家类

吴师道《战国策校注》十卷。
右元
农家类

畅师文《农桑辑要》七卷, 王祯《农桑通诀》二十卷。
右元
杂家类

徒单镒《译白氏策林》,大定四年上,女直字译。 赵秉文《资暇录》十五卷, 王庭筠《丛辨》十卷,一作《丛谈》。王庭筠、张汝方品第法书名画五百五十卷。 元好问《锦机》一卷, 又《壬辰杂编》
右金

李冶《壁书丛削》十二卷, 又《古今难》四十卷, 又《益古衍疑》三十卷, 《黄溍笔记》一卷, 苏天爵《春风亭笔记》一卷, 胡长孺《宁海漫抄》, 孟梦恂《笔海杂录》
陶九成《辍耕录》三十卷, 杜本《十原》
右元
小说家类

李冶《泛说》四十卷, 张枢《林下窃议》一卷, 陶九成《说郛》一百卷, 俞瑛《席上辅谈》二卷, 郑元祐《遂昌山樵杂录》二卷, 李有《古杭集记》一卷。
右元
医家类

耶律庶成《译方脉书》。 直鲁古《针灸书》
右辽

刘完素《运气要旨论》, 又《精要宣明论》, 又《素问元机原病式》, 《张子和汗下吐法》,张从正撰。 又《儒门事亲》十四卷, 又《六门二法》, 李庆嗣《伤寒纂类》四卷,又《改政活人书》二卷, 又《伤寒论》三卷, 又《针经》一卷, 纪天锡《注难经》五卷。
右金

《至元增修本草》,世祖至元二十一年,命翰林承旨撒里蛮、集贤大学士许国桢,集诸路医学教授修。 申屠致远《集验方》十二卷, 李杲《医书》, 又《东垣十书》
右元
艺术类

《义宗射骑图》, 又《猎雪图》, 又《千鹿图》
右辽

《衍庆宫功臣图像》,画宰相韩企先等像。 《徒单克宁图像》,世宗二十八年,诏画克宁像,藏内府。
右金

杨奂《砚纂》, 赵孟頫《印史》二卷, 吾衍《古印文》二卷,
王厚之《复斋印谱》
右元
集部别集类

《辽道宗清宁集》,耶律良编。 平王隆先阆《苑集》, 《萧孝穆宝老集》, 耶律资忠《西亭集》, 耶律庶成《集杨佶登瀛集》, 《耶律孟简集》, 《耶律谷欲集》 《王棠集》, 《耶律氏常哥集》
右辽

《金源郡王完颜勖集》, 《豫王永成乐善居士集》,世宗子。 《虞仲文集》, 《宇文虚中集》, 《高士谈蒙城集》,完颜璹《如庵小槁》, 李愈《狂愚集》二十卷, 徒单镒《弘道集》六卷, 路铎《虚舟居士集》, 张行简《叔甫集》十五卷, 杨云翼《之美集》, 赵秉文《淦水集》, 韩玉《应制集》, 李献甫《天倪集》, 《蔡松年集》, 蔡圭《正甫集》五十五卷, 吴激《东山集》十卷, 《马定国集》, 赵可《玉峰散人集》, 郭长倩《昆崙集》, 《郑子聃集》二千馀篇, 赵沨《黄山集》, 《王庭筠集》四十卷, 刘从益《蓬门集》, 吕中孚《兰泉集》, 又《清漳集》, 李纯甫《内集》, 又《外槁》, 《王郁集》, 王若虚《佣夫集》, 又《滹南遗老集》四十五卷, 元德明《东山集》三卷, 《元好问集》十二卷, 又《诗文自警》十卷, 又《中州集》, 曹班《卷澜集》二卷, 章建《兰泉老人集》, 《闫咏复轩集》
右金

马祖常《石田集》十五卷, 小云石《海涯集》, 余阙《青阳集》八卷, 《耶律楚材集》十二卷, 杨奂《还山集》六十卷, 刘秉忠《太保集》十卷, 郝经《文忠集》三十卷,一作《陵川集》, 王鹗《应物集》四十卷, 商挺《藏春集》六卷,一作《彝斋集》, 高鸣《河东集》五十卷, 李冶《敬斋集》四十卷, 徐世隆《瀛洲集》一百卷, 《闫复靖轩集》五十卷, 杨果《西庵集》, 《李之绍集》, 张立道》效古集》, 王恽《秋涧集》一百卷, 陈祐《节斋集》, 何荣祖《大畜十集》, 又《载道集》, 申屠致远《忍斋行槁》四十卷, 刘因《静修集》十三卷, 吴澄《文正集》五十二卷, 《许衡文集》三十卷, 程钜夫《雪楼集》, 赵孟頫《松雪集》十卷, 赵孟坚《彝斋外编》四卷, 《邓文原集》,
《内外制集》, 袁桷《清容居士集》五十卷, 曹元

《超然集》四十卷, 《马绍集》, 姚燧《牧庵集》五十卷,曹伯启《汉泉漫槁》十卷, 又《续集》十卷, 刘敏中《中庵集》二十五卷, 王约《潜丘槁》三十卷, 《王结集》十五卷, 宋道《秬山集》十卷, 张伯淳《学士集》十卷,耶律希亮《愫轩集》三十卷, 元明善《清河集》三十九卷, 虞集《道园类槁》五十卷, 揭傒斯《曼硕集》五十卷, 黄溍《日损斋槁》三十三卷, 柳贯《文肃集》四十卷, 《吴莱集》六十卷, 又《渊颍集》十二卷, 张起《岩华峰漫槁》,又《金陵集》, 欧阳元圭《斋集》十六卷, 许有壬《至正集》八十一卷, 又《圭塘小槁》十卷, 宋本《至治集》十卷, 《王守诚集》, 《孛朮鲁翀集》六十卷,《李泂集》四十卷, 《苏天爵文槁》三十卷, 《王克敬集》
《吕思诚集》, 《张翥蜕馀集》二卷, 乌古孙良桢《约

斋集》, 贡师泰《云林集》十卷, 又《奎章集》六卷, 周伯琦《近光集》三卷, 金履祥《仁山集》, 许谦《白云集》四卷,一作《鲁斋集》, 胡炳文《云峰集》二十卷, 《张集》, 萧㪺《勤斋集》,一作《贞敏集》十五卷, 《同恕矩庵集》三十卷, 《安熙默庵集》五卷, 胡长孺《瓦缶编》,又《南昌集》, 又《颜乐斋槁》, 《熊朋来集》三十卷, 戴表元《剡源集》, 《郑陶孙集》, 陈孚《刚中集》四卷, 杨载《霜月集》, 刘诜《桂隐集》, 《龙仁夫集》, 《刘岳申集》,
《韩性集》十二卷, 程端礼《畏斋集》十卷, 吴师道

《礼部集》三十卷, 陆文圭《墙东类槁》二十卷, 梁益《三山槁》, 张旅安《雅堂集》四十卷, 程文《黟南集》三十八卷, 《李孝光集》二十卷, 宇文公谅《折桂集》,又《观光集》, 又《辟水集》, 又《玉堂漫槁》, 《赡思集》三十卷, 郑玉《师山集》二十卷, 《黄冔集》, 《杜瑛集》十卷, 张枢《敝帚编》, 《孙辙集》, 何中《知非堂槁》十七卷, 又《太虚知非堂槁》六卷, 武恪《水云集》, 杨弘道《小亨集》十卷, 王元明《达意集》十卷, 《何蠖闇集》八卷, 任士林《松乡集》十卷, 宋褧《燕石集》十卷,一作聚, 王旭《兰轩集》二十卷, 《曾仲启集》十卷, 魏初《青崖集》十卷, 许承爵《滋溪集》三十卷, 《宋元禧稿》三十卷, 《高文简集》七卷, 卫宗武《秋声集》八卷,
《熊豫章集》三十卷, 《蒲道源丛槁》二十六卷, 朱

《白云稿》九卷, 陈深源《片云小稿》一卷, 董嗣杲《庐山集》, 朱希颜《瓢泉集》四卷, 《张光弼集》二卷,郑彦昭《樗庵类槁》二卷, 滕安上《东庵槁》十六卷,郭镐《遗安集》十一卷, 刘闻《容窗集》十卷, 赵文《青山槁》三十一卷, 《陈可斋集》二十卷, 《李曾伯集》十卷, 又《续集》七卷, 《姚江村近槁》十三卷, 《刘申斋集》十五卷, 吴鉴《天爵堂类编》十卷, 马玉麟《东皋集》五卷, 《傅若金集》十一卷, 《宋元集》六卷, 杨志行待制《霜月集》四十卷,又《仲弘集》四卷, 《吴海集》四卷, 《周霆震集》十卷, 张养浩《文忠集》十八卷, 张昌《寓道集》二卷, 余希鲁《听雨轩集》十一卷, 戴良《九灵山房集》三十卷, 李维《本一山集》九卷, 朱德润《存复斋集》十卷, 凌彦翀《柘轩集》五卷, 华彦清《黄梅集》六卷, 成原常《居竹集》四卷, 蒲洪《轩渠集》十卷, 王冕《竹斋集》二卷, 《李存仲公集》三十卷,周权《此山集》一卷, 张宪《玉笥集》九卷, 宋奂《紫阳遗槁》二卷, 《黄四如集》十卷, 陈樵鹿《皮子集》四卷,
《王彦高集》十卷, 胡天游《敖轩集》一卷, 袁彦章

《书林集》七卷, 沈梦麟《花溪集》三卷, 方谊《虎林高隐集》五卷, 吕则耕《得月槁》六卷。
右元
诗集类

辽天祚文妃萧氏《讽谏歌》, 平王隆先阆《苑诗》, 《义宗诗》, 《马得臣诗》, 萧柳《岁寒集》千篇, 耶律资忠《西亭诗集》, 《耶律庶成诗集》, 《杨晰诗》, 耶律韩留《述怀诗》, 萧韩家奴《六义集》十二卷, 《王鼎诗》, 《耶律孟简诗》, 《耶律谷欲诗》, 《邢简妻陈氏诗》, 《耶律氏常哥诗》, 又《回文诗》
右辽

《金源郡王完颜勖诗集》, 《虞仲文诗》, 完颜璹《乐府诗》一百首, 又《诗》三百首, 又《如庵小槁诗》, 《曹望之诗集》三十卷, 《赵秉文诗资》, 《郑子聃诗》, 又《忠臣犹孝子诗》, 王庭筠《秋山应制诗》三十首, 《王元节诗集》, 《李汾诗》, 《元好问诗集》二十卷。
右金

《也先忽都诗集》十卷, 《刘秉忠诗集》二十二卷, 《王鹗应物诗》, 《王恽诗》, 《刘因诗丁亥集》五卷, 《曹元用诗》, 《曹伯启诗》, 《王结诗》, 《苏天爵诗槁》七卷,《王都中诗集》三卷, 《张翥诗集》三卷, 《周伯琦诗》,又《学言槁》, 宇文公谅《以斋诗槁》, 又《玉堂漫槁》,又《越中行槁》, 《黄冔诗》, 《梁益诗绪馀》, 《吴志大诗》一卷, 《黄叔翼诗》一卷, 《丁复桧亭诗槁》九卷, 《梁栋隆吉诗集》一卷, 《萨都剌天锡诗》二卷, 《周密蜡屐集》一卷, 《许文懿古诗》一卷, 《周权此山诗集》十卷, 《杨维桢古乐府》十卷, 又《丽则遗音》四卷, 《吴景奎药房樵唱》三卷, 《范梈德机诗》七卷, 《叶颙樵云独唱集》六卷, 《黄庚月屋樵吟》四卷, 《黄坚遁世遗音》一卷, 僧善经《谷响集》四卷, 僧克新《雪庐稿》一卷。
右元
诗选类

《杜诗学》一卷,元好问。 《东坡诗雅》三卷,元好问。
右金

《楚汉正声》一卷,吴莱。 《乐府编类》一百卷,吴莱。 《唐人鼓吹集》十卷,郝天挺。 《唐律删要》三十卷,吴莱。《杜诗纂例》十二卷,申屠致远编。
右元
赋类

《萧鲁赋》, 耶律庶成《四时逸乐赋》, 萧韩家奴《四时逸乐赋》
右辽

《东狩射虎赋》,熙宗猎于海岛,三日之间,亲射五虎,完颜勖献。 《一日获三十六熊赋》,施宜生。 徒单镒《汉武中兴赋》,世宗大定十五年上。 杨云翼《左氏庄列赋》, 郑子聃《不贵异物民乃足赋》
右金
奏疏类

梁襄世宗《幸金莲川疏》一卷, 《陈规章奏》, 《许古章奏》
右金

苏天爵《松厅章疏》五卷。
右元
策论类

萧韩家奴《策对》一卷。
右辽

郑子聃《忧国如饥渴论》, 许安仁《无隐论》
右金

畅师文《时政十三策》
右元
表类

《金源郡王完颜勖谏表》,韩昉集。
右金
书类

《刘辉上书》, 耶律昭《答萧挞凛书》
右辽

刘炳《便宜十事书》
右金
碑类

《辽太宗功德碑》,萧韩家奴撰。
右辽

《金太祖睿德神功碑》,韩昉撰。
右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