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
第一百五十一卷目录
龟部汇考
龟图
蠵龟图
元龟图
礼记〈月令 礼运〉
周礼〈地官 春官〉
尔雅〈释鱼〉
春秋纬〈运斗枢〉
山海经〈南山经 西山经 北山经 东山经 中山经〉
管子〈水地篇〉
石申星经〈天龟〉
大戴礼记〈易本命〉
说苑〈龟〉
论衡〈状留篇〉
古今注〈别名〉
南越志〈龟甲〉
述异记〈龟寿〉
酉阳杂俎〈系臂〉
无名氏龟经〈龟卜占验〉
宋史〈天文志〉
埤雅〈龟〉
尔雅翼〈龟 摄龟〉
箕龟论〈箕龟〉
真腊风土记〈真腊龟〉
本草纲目〈龟释名 集解 龟甲释名 集解 正误 修治 气味 主治 发明 肉气味 主治 发明 主治 血气味 主治 胆汁气味 主治 溺采取 主治 发明 附方 秦龟释名 集解 甲修治 气味 主治 发明 头主治 附方 蠵龟释名 集解 附录 肉气味 主治 血气味 主治 龟筒释名 气味 主治 绿毛龟释名 集解 修治 气味 主治 疟龟集解 气味 主治 鹗龟集解 附录旋 龟 气味 主治 摄龟释名 集解 肉气味 主治 尾主治 甲主治 贲龟集解 主治〉
广东通志〈海龟〉
龟图
蠵龟图
元龟图
礼记〈月令 礼运〉
周礼〈地官 春官〉
尔雅〈释鱼〉
春秋纬〈运斗枢〉
山海经〈南山经 西山经 北山经 东山经 中山经〉
管子〈水地篇〉
石申星经〈天龟〉
大戴礼记〈易本命〉
说苑〈龟〉
论衡〈状留篇〉
古今注〈别名〉
南越志〈龟甲〉
述异记〈龟寿〉
酉阳杂俎〈系臂〉
无名氏龟经〈龟卜占验〉
宋史〈天文志〉
埤雅〈龟〉
尔雅翼〈龟 摄龟〉
箕龟论〈箕龟〉
真腊风土记〈真腊龟〉
本草纲目〈龟释名 集解 龟甲释名 集解 正误 修治 气味 主治 发明 肉气味 主治 发明 主治 血气味 主治 胆汁气味 主治 溺采取 主治 发明 附方 秦龟释名 集解 甲修治 气味 主治 发明 头主治 附方 蠵龟释名 集解 附录 肉气味 主治 血气味 主治 龟筒释名 气味 主治 绿毛龟释名 集解 修治 气味 主治 疟龟集解 气味 主治 鹗龟集解 附录旋 龟 气味 主治 摄龟释名 集解 肉气味 主治 尾主治 甲主治 贲龟集解 主治〉
广东通志〈海龟〉
禽虫典第一百五十一卷
龟部汇考
释名神龟〈《尔雅》〉 灵龟〈《尔雅》〉
摄龟〈《尔雅》〉 宝龟〈《尔雅》〉
文龟〈《尔雅》〉 筮龟〈《尔雅》〉
山龟〈《尔雅》〉 泽龟〈《尔雅》〉
水龟〈《尔雅》〉 火龟〈《尔雅》〉
贲〈《尔雅》〉 旋龟〈《山海经》〉
元衣督邮〈《古今注》〉 神屋〈龟甲 《南越志》〉元龟〈《埤雅》〉 陵龟〈《尔雅翼》〉
呷蛇龟〈《尔雅翼》〉 龟〈《尔雅翼》〉蠳龟〈《尔雅翼》〉 𪓟鼊〈《尔雅翼》〉〈《尔雅翼》〉 蔡龟〈《本草纲目》〉败龟版〈龟甲 《本草纲目》〉败将〈龟甲 《本草纲目》〉漏天机〈龟甲 《本草纲目》〉秦龟〈《本草纲目》〉
蟕蠵〈《本草纲目》〉 赑屃〈《本草纲目》〉绿毛龟〈《本草纲目》〉 绿衣使者〈《本草纲目》〉疟龟〈《本草纲目》〉 鹗龟〈《本草纲目》〉
蠵龟图
元龟图《礼记》《月令》元龟图元龟图
《礼记》《月令》《礼记》《月令》
季夏之月,命渔师登龟,取鼋。〈注〉龟言登,尊异之也。
《礼运》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注〉龟能前知人有所决以知可否,故不失其情之正也。〈郑注〉龟北方之灵信,则至矣。〈正义〉按《月令》冬云其虫介。注云:龟鳖之属。则龟为水虫水主信,故信则至。又曰:龟属北方,亦属东方。《五行传》云:一曰貌时有龟孽,是也。
《周礼》《地官》
司徒,四曰坟衍,其动物宜介物。〈订义〉郑氏曰:介物,龟鳖之属。
《春官》
龟人掌六龟之属,各有名物。天龟曰灵属,地龟曰绎属,东龟曰果属,西龟曰雷属,南龟曰猎属,北龟曰若属,各以其方之色,与其体,辨之。〈订义〉项氏曰:物,色也。色即物,体即俯仰之形状。 郑锷曰:考先儒说谓行而首俯者曰天龟,首仰者曰地龟。甲长前弇者曰果,后弇者曰雷。首之左倪者曰南,右倪者曰北。以理推之,天龟曰灵,以见降而交乎地之意。地龟曰绎,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以见继续不绝之意。果,或以为羸露之名,其形前长而后羸。东方物始生决于进也,故有果决之意。猎,或以为田。猎之义谓:自后而逐为猎。南方物寖长,故有猎等之意。雷,阴物而动乎阳。西方阴也,其龟宜从乎。阴,首左倪则去阴从阳,故《尔雅》以左倪之龟为不类,谓其阴而不类乎。阴,若顺也。北方阴,其龟右则尚乎阴。以阴向阴,可谓顺之。至凡此六龟上下四方,其色不同。天元而地黄,东青而西白,南赤而北黑,非谓其身之色也。记曰:青黑缘天子之宝龟也。公羊曰:龟青纯,何休以为龟甲𩑺青也。千岁之龟青𩑺。然则六龟之色,盖亦视其𩑺而已,乃若其体不同,则有俯有仰有左有右有前有后也。曰俯仰左右者,以其首言之。曰前曰后者,以其甲言之。曰元黄青赤白黑者,以其𩑺言之。非龟,人孰能辨之哉。
凡取龟用秋时,攻龟用春时。
〈订义〉郑康成曰:秋取龟,及万物成也。攻,治也。治龟骨以春是时,乾解,不发伤也。 郑锷曰:龟以甲为用。甲不坚则无以受钻灼之火。秋则阴,用事而坚。于是时而取之,其甲坚矣。脱其筒,则不能无伤生之害。春则阳,用事而物解。于是时而取之,其甲坼矣。顺时而取之,可以为钻灼之用。顺时而攻之,又以存不忍之心。
各以其物,入于龟室。
〈订义〉贾氏曰:物,色也。 郑锷曰:六龟所藏,宜各异室,攻其甲矣。各入于室以俟异用,不可杂也。 李嘉会曰:如卜立君,当用天龟卜。大封,当用地龟。四时小事之卜,顺时而各用其龟宜也。
上春衅龟。
〈订义〉郑康成曰:上春者,夏正建寅之月。月令孟冬大史衅龟,筴相互矣。秦以十月建亥为岁首,则月令秦世之书,亦或欲以岁首衅龟耳。 郑锷曰:至宝之物,神或凭依。及上春则杀牲以血涂之,既以祓其不祥,且以神之也。天府上春衅宝器及宝镇衅龟,必用上春者,亦视为国宝也。
祭祀先卜。
〈订义〉郑锷曰:衅龟之时,追报古先,首为龟卜之事以教人者。而祭祀之民不知避凶趋吉以犯于患害者多矣。有智者出,因神物而教之,使前知吉凶,其仁远矣。乌可忘其功而不报乎。然地曰祭,天曰祀,兼称祭祀。以龟卜之事通天地,盖尊之也。
若有祭事,则奉龟以往。旅亦如之。丧亦如之。
〈订义〉郑康成曰:奉,犹送也。送之所当于卜。 郑锷曰:若有祭祀与大旅之事,莫不有卜。或卜日卜牲,皆奉龟而往,以待用也。
《尔雅》《释鱼》
龟,俯者灵。〈注〉行头低。
仰者谢。
〈注〉行头仰。
前弇诸果。
〈注〉甲前长。
后弇诸猎。
〈注〉甲后长。
左倪不类。
〈注〉行头左庳。今江东所谓左食者,以甲卜审。
右倪不若。
〈注〉行头右庳。为右食,甲形皆尔。〈疏〉此辨龟之俯仰前后左右,其形不同,其名亦异也。云龟者,目诸龟也。云俯者灵者,谓行时头低。《周礼》:天龟曰灵属是也。云仰者谢者,谓行时头仰。《周礼》:地龟曰绎属是也。云前弇诸果者,诸辞也。谓甲前长弇覆者名果。《周礼》:东龟曰果属是也。云后弇诸猎者,诸亦辞也。谓甲后长弇覆者,名猎。《周礼》南龟曰猎属是也。云左倪不类者,倪庳也不发声也。谓行时头左边庳下者名类,《周礼》西龟曰雷属是也。云右倪不若者,不亦发声也。谓行时头右边庳下者名若,《周礼》北龟曰若属是也。《周礼》又云:各以其方之色与其体辨之。郑注云:属言非一也。色谓天龟元、地龟黄、东龟青、西龟白、南龟赤、北龟黑。俯者灵、仰者绎、前弇果、后弇猎、左倪雷、右倪若,是其体也。东龟南龟长前后在阳,象经也。西龟北龟长左右在阴,象纬也。天龟俯,地龟仰,东龟前,南龟却,西龟左,北龟右,各从其耦也。是《周礼》先有成文,故此释之。郑取此文为说其言,正同。惟绎与谢、雷与类小异耳,其义亦同。案贾公彦说《周礼》以倪为睥睨。则左倪右倪是左顾右顾也。郭氏以庳解倪,及云今江东所谓左食者,皆以时验而言也。云:以甲卜,审言用此龟之甲以卜吉凶,审谛也。
一曰神龟。
〈注〉龟之最神明。
二曰灵龟。
〈注〉涪陵郡出大龟,甲可以卜。缘中文似玳瑁,俗呼为灵龟,即今觜蠵龟。一名灵蠵,能鸣。
三曰摄龟。
〈注〉小龟也。腹甲曲折,解能自张闭,好食蛇。江东呼为陵龟。
四曰宝龟。
〈注〉书曰:遗我大宝龟。
五曰文龟。
〈注〉甲有文彩者。《河图》曰灵龟负书,丹甲青文。
六曰筮龟。
〈注〉常在蓍丛下潜伏。见《龟策传》。
七曰山龟,八曰泽龟,九曰水龟,十曰火龟。
〈注〉此皆说龟生之处所。火龟犹火鼠耳。物有含异气者不可以常理推,然亦无所怪。〈疏〉易损卦六五爻辞云:十朋之龟,弗克。违马郑皆取此文解之,则此经十龟所以释易也。神龟者,龟之最神明者也。《礼统》曰神龟之象,上圆法天,下方法地,背上盘法丘山。元文交错,以成列宿。长尺二寸,明吉凶,不言而信者是也。灵龟,龟之有灵,次神龟者。《雒书》曰:灵龟者,元文五色,神灵之精也。摄龟,龟之小者。腹甲曲折能自张闭者也。宝龟,传国所宝者。《春秋经》曰:盗窃宝玉大弓。《公羊传》云:宝者,何龟青纯何休。云谓之宝者,言世世宝用之辞是也。文龟,甲有文彩者。筮龟,在蓍丛下者。山龟,生山中者。泽龟,生泽中者。水龟,生水中者。火龟,生火中者。《注书》曰:遗我大宝龟。此《周书》大诰文也。注:《河图》至青文,引之以證龟甲有文彩也。其实《河图》说灵龟也,非此经之文龟,取其一边耳。注云:常在,至《龟策传》者传曰:上有寿蓍,下有神龟。又云:闻蓍满百茎者,其下必有神龟守之,其上常有青云覆之。传曰:天下和平。王道得而蓍茎长丈,其丛生满百是也。注云:火龟犹火鼠耳者,嫌龟不生于火,故以火鼠犹之也。郭注《山海经》云:今去扶南东万里有耆薄国,复五千里许有火山国。其山虽霖雨,火常燃火中,白鼠时出山边求食。人捕得之以毛作布,名之火浣布是也。
龟三足,贲。
〈注〉大山多三足龟。
《春秋纬》《运斗枢》
瑶光星散为龟。《山海经》《南山经》
杻阳之山,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元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郭曰:虺锐尾判木,破木也。底,躏也。为犹治也。《外传》
曰:疾不可,为一作疧,犹病愈也。 任臣案《本草拾遗》曰:鹗龟生南海,状如龟,二三尺。两目在侧如鹗。李时珍释云:《山海经》旋龟鸟首虺尾,乃此类也。又《岭南异闻》言:海龟鹰首鹰吻,大者方径丈,其形状亦与此类。《骈雅》曰:旋龟鸟首,龟鹅首,皆水族也。《图赞》云:声如破木号,曰旋龟。修辟似黾厥,鸣如鸱。人鱼类䱱,出于洛伊。
《西山经》
崦嵫之山,其阳多龟。《北山经》
堤山,堤水出焉,东流注于泰泽,其中多龙龟。《东山经》
跂踵之山,有水焉,名曰深泽,其中多蠵龟。〈注〉蠵觜蠵,大龟也。甲有文彩,似玳瑁而薄。
《中山经》
岷山,江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良龟。密山,豪水出焉,南流注于洛,其中多旋龟。
大之山,其阳狂水出焉,西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三足龟,食者无大疾,可以已肿。
郭曰:今吴兴阳羡县有君山,山上有池,水中有三足六眼龟鳖。龟三足者名贲,出《尔雅》。 任臣案吴淑《龟赋》云:大三足,君山六眸。彭氏《五侯鲭》云:蜚山多三足赍。赍,龟也。疑是贲字之讹。又:《唐书》:江州献六眼龟;《大明会典》:暹罗国献六足龟;《宋史》:赵霖献两头龟,皆异种也。附记之《图赞》曰:造物维均靡,偏靡颇少。不为短长不为多。贲能三足,何异鼋鼍。《本草》云:食之,辟时疾消肿。
《管子》《水地篇》
伏闇能存而能亡者,蓍龟与龙是也。龟生于水,发之于火,于是为万物先,为祸福正。《石申星经》天龟
天龟,六星在尾,南汉中主卜吉凶,明君臣。若火星守,旱。涝灾入尾十二度,去北辰一百四十一度。《大戴礼记》《易本命》
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说苑》龟
灵龟文五色,似玉似金,背阴向阳,上隆象天,下平象地,槃衍象山,四趾转运应四时,文著象二十八宿。蛇头龙翅,左精象日,右精象月,千岁之化,下气上通,能知吉凶存亡之变。宁则信信如也,动则著矣。《论衡》《状留篇》
龟生三百岁,大如钱,游于莲叶之上。三千岁青边缘,巨尺二寸。《古今注》别名
龟名元衣督邮。《南越志》龟甲
龟甲一名神屋,出南海,生池泽中。吴越谓之元伫神龟。大如拳而色如金,上甲两边如锯齿,爪至利而能缘大木、捕鸣蝉。至美可食。不中于卜,以其小故也。《述异记》龟寿
龟一千年生毛。寿五千年谓之神龟,寿万年曰灵龟。《酉阳杂俎》系臂
系臂如龟,入海捕之,人必先祭。又陈所取之数,则自出,因取之。若不信,则风波覆船。《无名氏·龟经》《龟卜占验》
甲、乙。〈金兆〉正形云甲乙象。乙头高身旺足管,是为正当依乡之兆。否则拗乡,其拗处是动,详其爻占断以吉凶。丙、丁。〈火兆〉正形云丙丁象。丁头足齐平,是为正当依乡之兆。否则拗乡,其拗处是动,详以爻占断以吉凶。腰金甲,乙。〈水兆〉正形云头平身直旺足,管如蛾眉覆月之状,是为正当依乡之兆。否则拗乡,其拗处是动,详以断之。
腰金丙、丁。〈木兆〉正形亦如腰金甲乙同。
上乡,木兆。〈一名坐脉〉正形云宜如木形而活根,柱竖牢而粗,是为正当依乡。或头野,或头回,或头就,或身靠,或身空。看所占事情如何祷祝,否则为拗乡,其拗处动也。
下乡,倒龙。〈木兆名悬针〉正形云如上木兆同。倒龙者,如倒挂龙也。其形要活。又:名悬针者,如倒挂针也,其形要直。二名总言,直而活也。有云:下木兆者,盖二兆者俱属木,其形无二也。否则拗乡,其拗处便是动,看其动而断之。
兜才〈三边俱是火兆〉正形云此卦乃水乡发火,故要头起身重,足发如仰月形。又:如船载物形,故名兜才也。详其爻占断以吉凶。
春灼后左、夏灼前左、秋灼前右、冬灼后右。其后左者乃下丙丁也,是寅卯之位,故为木兆。前左者乃上丙丁也,是巳午之位,故为火兆。前右者乃上甲乙也,是申酉之位,故为金兆。后右者乃下甲乙也,是亥子之位,故为水兆。
轻清者,细身静秀丽也。
轻清宜占脱事求晴,不宜求雨。
平者,头足无高下也。
直者,不曲也不斜也。
平直事须逢吉平安无咎。
伏者,头足垂下也。
伏,凡事见迟难脱亦难成,病难痊。
高者,头易起也。
高头小见成,宜进身无咎。足高,宜财价高。
低者,头之垂也。
低头无气,身主迟滞。足无气,价廉。
野者,头向外不回顾也。
野难成好脱,宜出占。吉不吉,凶不凶。
就者,向内不背也。
就易成难脱,宜入。
回者,头高而再转也。
回易成难脱,宜进。
临者,头低也。
低同占。
戴白,头之白也。
戴白,主体废,主孝服。
垂者,伏也低也。
低同占。
纤活,反足而回换也。
纤活,凡事皆吉。
有情,回顾和顺也。
有情,凡事吉。
昂者,起仰也高也。
如水滴下也。浑,蒙也。
虽迟滞,宜占财田。占病主重。
休囚者,蒙昧也。
休囚,凡事不利。
生我者吉,克我者凶。
暗,作事暗损。
旺相者,洪润明静也。
洪谋事有气,明作事皆利。
拗者,不依乡也。
拗,凡事皆不利。
乖违者,拗乡也。
乖违,主事皆不利也。
静者,六爻不动也。
静不宜求动,宜求静。只守旧。
摺者,四叠也。
摺,凡事转摺进退迂回。
折者,断也。
折,凡事不利,旺中有损。
颠狂者,起伏大也。
枯朽者休囚也。
枯朽,凡事暴凶。
衰者,无力细微也。
震者,大动也。
震有吉有凶,不能静。
驿者,微动也。
驿与健同,不宜守旧。
豁者,喜也,召也。
豁宜脱事,不宜成事,防走不宜止。
发者,大起也。
豁同用。
落者,足垂垂也。
垂同用。
滞者,足下重也。
滞,凡事迟滞,不宜脱事。
蕾者,如叠蕾也,绵续也。
蕾,下凶上吉。
蛀者,如虫生。又:昂者,欲上也。
蛀,凡事不利。
促者,摺折也。
促与折同,凡事不长。
纵横者,枝利也。
纵横,骇杂不顺,阻碍。
窈窕者,进退之形也。
窈窕进退,凡事未有一定。
枝者,生枝也。
枝有吉有凶。
浮者,微起也。
发同占。
脱者,发不管也。
与落稍同。
钤者,平伏清攲而管也。
钤,难脱宜成也。
管者,钤也。
钤同占。
漏者,落也,枝垂也。
落同占。
刚者坚也。齐者平也。
刚齐无咎有吉。
夹丝者,中破也。
夹丝,凡事不利。
拖者,枝生外也。
坠者,枝生内也。
拖坠能凶能吉。
推六神行法,配入五乡飞换例。
凡此法,阳月从甲乙数至壬癸,阴月从下壬癸至甲乙。为例:
阳月: 寅辰午申戌子; 阴月: 卯巳未酉亥丑。阳月: 六神横看; 阴月: 六神横看。
甲乙木、 丙丁火、 戊己土、 庚辛金、 壬癸水、甲乙青龙用事, 雀勾蛇虎武。
丙丁朱雀用事, 勾蛇虎武龙。
戊日勾陈用事, 蛇虎武龙雀。
己日螣蛇用事, 虎武龙雀勾。
庚辛日白虎用事, 武龙雀勾蛇。
壬癸日元武用事, 龙雀勾蛇虎。
甲乙木、 丙丁火、 戊己土、 庚辛金、 壬癸水、甲乙青龙用事, 武虎蛇勾雀。
丙丁日朱雀用事, 龙武虎蛇勾。
戊日勾陈用事, 雀龙武虎蛇。
己日螣蛇用事, 勾雀龙武虎。
庚辛日白虎用事, 蛇勾雀龙武。
壬癸日元武用事, 虎蛇勾雀龙。
《宋史》《天文志》
龟五星,在尾南,主卜,以占吉凶。星明,君臣和;不明,则上下乖。荧惑犯,为旱;守,为火。客星入,为水,忧。流星出,色赤黄,为兵;青黑,为水,各以其国言之。赤云气出,卜祝官忧。《埤雅》龟
龟,旧也。外骨,内肉肠属。于首广肩。无雄,与蛇为匹,故龟与蛇合谓之元武类,从元龟。不咽粟,盖龟善藏,久能行气导引,其背微伛。韩子谓之穹。龟相法以为强脊如龟,有后之人也。又龟背微坼如皴,剥。故庄子云: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也,语曰:龟思鳖。望今龟鳖皆隔津望卵。易曰: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盖蓍老龟旧,故古以龟卜。蓍筮《白虎通》曰:蓍龟者,天地之间寿考物也。故问之龟象也,天产也。蓍数也,地产也。占人,曰:凡卜筮,君占体,大夫占色,史占墨,卜人占坼。《说文》曰:兆,龟坼也。象灼之而坼,坼而后墨与色,可知卜。人先占坼。史占墨,次之。大夫占色,又次之。众占备焉。而后君占体以断吉凶,卜之序也。故《玉藻》云:卜人定龟。史定墨,君定体。今礼以尊卑之序言之,故先占体后占坼,与《玉藻》之序异也。墨谓以墨画龟而其食否。《洛诰》所谓我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传曰:卜必先墨画龟,然后灼之。兆顺食墨,故卜师云:扬火以作龟,致其墨也。筮人曰: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则卜筮必相参用,以定吉凶。占人所谓以八筮,占八颂者也。传曰:上有丛蓍,下有伏龟,则龟蓍必相为用,非特人,故抑天理也。书曰:三龟一习吉,此龟从也。《启籥》见书,乃并是吉,则言蓍从焉。而筮书与龟又并吉也。公曰:体,王其无害,则言卜筮之体并吉,故王其无害矣。诗曰:尔卜尔筮体无咎,言此之谓也。先儒引此證君占体之事。而又以书为《龟书》,则亦误矣。且开籥案视龟,然后知吉,则先曰三龟一习,吉是今日适合而昔至也。明堂位曰周以黄目。黄目,盖以龟目饰尊,今龟目黄。而许慎《解字说》罍亦曰龟,目酒尊是也。《化书》曰:牝牡之道,龟龟相顾,神交也。鹤鹤相唳,气交也。言龟虽与蛇合,亦以神交者易曰舍尔。灵龟盖龟,有灵德,伏匿而噎,善潜而不志于养。故古者簠簋皆为龟形于其上,而大臣以贪墨坐废者,曰簠簋,不饰也。史氏《龟经》曰:龟生百岁,故居鹊尾之上。《尔雅翼》
龟
千年之龟游于苓叶之上。苓,今甘草也。叶圆小而有刺。言龟久而神灵能变,形大小也。今人见小龟以为千岁,则失之矣。《逸礼》曰:龟三千岁则游于卷耳之上。龟有绿毛、金线之属,种类极多。古者黄目为郁,气之上尊。汉儒以为黄者,中也。目者,气之清明者也。言酌于中而清明之外。今《礼图》但为人目而黄之禁中尊,乃作龟形,其上方悟黄目者乃龟也。若为人目而黄之,黄乃目病。尔前贤之说如此。然古者又多作饕餮形于器之上。饕餮亦黄目。则未知其审耳。《淮南子》曰:清水宜龟,故禹贡九江纳锡大龟。《大业拾遗记》曰:梁都有清泠渊,水面阔二里许,即卫平得大龟之处。《论衡》引孔子曰:龙食于清,游于清。龟食于清,游于浊。鱼食于浊,游于清。丘上不及龙,下不为鱼,中止其龟欤。《公羊传》龟青纯。千岁之龟青𩒹,明于吉凶。《说文》:龟头与蛇头同,天地之性,广肩无雄。龟鳖之类以蛇为雄,龟甲边也。天子巨尺有二寸,诸侯尺,大夫八寸,士六寸。《周书》伊尹请正西,以神龟为献。《摄龟》
十龟三曰摄龟。郭氏曰:小龟也。腹甲曲折,解能自张闭,好食蛇。江东呼为陵龟,盖今之呷蛇龟是也。小狭长尾,腹下横折,见蛇则呷而食之。多在陆地,亦能登木。甚腥臭,乃言疗蛇毒以其食蛇故也。按:大腰纯雌,细腰纯雄,故龟与蛇为牝牡,龟之性妒。或遇雌蛇,相趁斗噬,力小者或至毙。然既相交而复相噬,理之不可晓者。一名龟,一名蠳龟。《抱朴子》曰:南人带蠳龟之尾以辟蛇,是其事。此龟在十龟之数,然陶隐居言用以卜则吉凶正反,未知其审。陈无宇之卜母病而龟焦,臧氏卜信僭而僭吉,非此龟也耶。玳瑁,龟类也,出广南。身似龟,首觜如鹦鹉,腹背甲皆有细点斑文。大者如盘。应劭曰:雄曰玳瑁,雌曰觜蠵。又有𪓟鼊,其形如笠,四尺缦胡,无指。其甲有黑珠,文彩如玳瑁,可以饰物。今人谓之鼊皮。又:与𪓟鼊相似。《箕龟论》《箕龟》
夫龟者,水产而成形,故八百年反大如钱。夏则游于荷,冬则藏藕节。为人所惊,则随波流荡在于荷中,审而察之,有黑气如煤烟于荷心,其状甚分明。游人往往见之,此谓之息气也。故非有太清法者,则莫能取之矣。或见其气象,辄莫惊动,其荷当潜。含水及油膏噀之,则其龟弗能遁形矣。处泽产。《水术》云:油可以见水族灵物。若获之,可以其色以占于未萌。凡卜当以心指其龟,若卜其生事,龟之甲文乃变为桃花之色,其红可爱。若卜其死事,甲文乃变为黯黮之色,其污可恶。若卜其善事,是龟也蹒跚跳跃而弗能止矣。若卜其恶事,则泊然不复变其色,伏息竟日而复兴。《其论》曰:夫甲黄足赤腹白尾青股黑者,盖禀受乎五行之粹也。然而性畏刀铁之器,闻其声则不能动矣。《其论》本在鸿毛溪之南、九岩石室之前,石可半亩许。大其色状如黄罗,故谓之黄罗石。覆其岩之上,刻以金玉,皆周书小篆,体故钟山太岳主元冥之所秘录也。李淳风采药于钟山鸿毛溪紫菰石室中,遇岳主诘之,遂洁诚精心仰视,点记录进唐太宗皇帝。故世得闻焉。《真腊风土记》真腊龟
真腊龟,脚可长八九寸。《本草纲目》《龟释名》
李时珍曰:按许慎《说文》云:龟头与蛇同,故字上从它。其下象甲,足尾之形。它即古蛇字也。又:《尔雅》:龟有十种,郭璞随文傅会殊欠分明,盖山泽水火四种,乃因常龟所生之地而名也。其大至一尺已上者,在水曰宝龟,亦曰蔡龟。在山曰灵龟,皆国之守宝而未能变化者也。年至百千,则具五色而或大或小,变化无常。在水曰神龟,在山曰筮龟,皆龟之圣者也。火龟则生炎地,如火鼠也。摄龟则呷蛇龟也。文龟即蟕蠵玳瑁也。后世不分山泽水火之异,通以小者为神龟,年久者为灵龟,误矣。《本经》:龟甲止言水中者,而诸注始用神龟。然神龟难得,今人惟取水中常龟入药,故今总标水龟而诸龟可该矣。《集解》
李时珍曰:龟形象离,其神在坎。上隆而文,以法天。下平而理,以法地。背阴向阳,蛇头龙颈,外骨内肉,肠属于首,能运任脉,广肩大腰,卵生思抱,其息以耳。雌雄尾交,亦与蛇匹。或云大腰无雄者,谬也。今人视其底甲以辨雌雄。龟以春夏出蛰脱甲,秋冬藏土导引,故灵而多寿。《抱朴子》云:千岁灵龟,五色具焉。如玉如石,变化莫测。或大或小,或游于莲叶之上,或伏于蓍丛之下。或云:龟闻铁声则伏,被蚊噆则死。香油抹眼则入水不沉,老桑煮之则易烂。皆物理制伏之妙也。龟甲释名
神屋败龟版,败将漏天机。李时珍曰:并隐名也。《集解》
《别录》曰:龟甲生南海池泽及湖水中,采无时。勿令中湿,湿即有毒。陶弘景曰:此用水中神龟长一尺二寸者为善,厣可供卜。壳可入药,亦入仙方。当以生龟炙取。
韩保升曰:湖州、江州、交州者,骨白而厚。其色分明,供卜入药最良。
大明曰:卜龟,小而腹下曾钻十遍者名败龟版,入药良。
苏颂曰:今江湖间皆有之。入药须用神龟。神龟版当心前一处,四方透明如琥珀色者最佳。其头方脚短、壳圆版白者,阳龟也。头尖脚长、壳长版黄者,阴龟也。阴人用,人用,今医家亦不知如此分别。李时珍曰:古者取龟用秋,攻龟用春。今之采龟者聚至百十,生锯取甲而食其肉。彼有龟王、龟相、龟将等名,皆视其腹背左右之文以别之。龟之直中文名曰千里,其首之横文第一级左右有斜理皆接乎千里者,即龟王也。他龟即无此矣。言占事帝王用王文,用相武用将各依等级。其说与《逸礼》所载天子一尺一寸,诸侯八寸,大夫六寸,士庶四寸之说相合,亦甚有理。若夫神龟宝龟世所难得,则入药亦当依此用之可也。日华用卜龟小甲,盖取便耳。又按经云:龟甲勿令中湿。一名神屋,陶言厣可供卜,壳可入药,则古者上下甲皆用之。至日华始用龟版,而后人遂主之矣。
正误
吴球曰:先贤用败龟版补阴,借其气也。今人用钻过及煮过者,性气不存矣。惟灵山诸俗因风坠自败者最佳,田池自败者次之,人打坏者又次之。李时珍曰:按陶氏用生龟炙,取日华用灼多者,皆以其生性神灵也。曰败者,钻灼陈久如败也。吴氏不达此理而反用,自死枯败之版,复谓灼者失性,谬矣。纵有风坠自死者亦山龟耳,浅学立异,误世鄙人。据以为谈故正之。
《修治》
以龟甲锯去四边,石上磨净,灰火炮过,涂酥炙黄用。亦有酒炙、醋炙、猪脂炙烧灰用者。《气味》
甘平有毒。甄权曰无毒。
李时珍曰:按经云中湿者有毒,则不中湿者无毒矣。徐之才曰:恶沙参蜚蠊畏狗,胆瘦银。
《主治》
《本经》曰:甲治漏下、赤白,破症、瘕、痎、疟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囟不合,久服轻身不饥。《别录》曰:惊恚气、心腹痛、不可久立骨中、寒热、伤寒、劳役或肌体寒热欲死,以作汤,良久服,益气资智,使人能食。烧灰治小儿头疮难燥、女子阴疮。
陶弘景曰:壳主久嗽断疟。
萧炳曰:壳炙末酒服,主风脚弱。
日华曰:版治血麻痹。
甄权曰:烧灰治脱肛。
朱震亨曰:下甲补阴,主阴血不足、去瘀血、止血痢,续筋骨,治劳倦、四肢无力。
李时珍曰:治腰脚酸痛,补心肾益大肠,止久痢久泄。主难产、消痈肿,烧灰傅臁疮。
《发明》
朱震亨曰败龟版属金水,大有补阴之功。而《本草》不言,惜哉。盖龟乃阴中至阴之物,禀北方之气而生,故能补阴、治血、治劳也。李时珍曰:龟鹿皆灵而有寿,龟首常藏向腹,能通任脉。故取其甲以补心、补肾、补血,皆以养阴也。鹿鼻常反向,尾能通督脉,故取其角以补命、补精、补气,皆以养阳也。乃物理之元微,神工之能事,观龟甲所主,诸病皆属阴虚、血弱,自可心解矣。又见鳖甲。
肉气味
甘酸温无毒。陶弘景曰:作羹臛大补。而多神灵不可轻杀。书家所载甚多,此不具说。
孙思邈曰:六甲日十二月俱不可食,损人神。不可合猪肉、菰米、瓜苋食,害人。
《主治》
苏恭曰:酿酒治大风缓急、四肢拘挛或久瘫缓不收,皆瘥。孟诜曰:煮食除湿痹、风痹、身肿、踒折。
李时珍曰:治筋骨疼痛及一二十年寒嗽,止泻血、血痢。
《发明》
李时珍曰:按周处《风土记》云:江南五月五日煮肥龟,入盐豉蒜蓼食之,名曰菹龟,取阴内阳外之义也。《主治》
热气湿痹、腹内激热,用龟肉同五味煮食之,微泄为效。〈普济方〉
筋骨疼痛,用乌龟一个分作四脚,每用一脚入天花粉、枸杞子各一钱二分、雄黄五分、麝香五分、槐花三钱、水一碗煎服。〈纂要奇方〉
十年咳嗽或二十年医不效者,生龟三枚治。如食法:去肠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浸曲酿秫米四升,如常饮之,令尽永不发。 又方:用生龟一枚著坎中,令人溺之浸至三日,烧研以醇酒一升和末如乾饭顿服,须臾大吐。嗽囊出则愈。小儿减半。
痢及泻血,乌龟肉以沙糖水拌椒和炙煮食之,多度即愈。〈普济方〉
劳瘵失血,田龟煮,取肉和葱椒酱油煮食,补阴降火,治虚劳失血、咯血、咳嗽、寒热,累用经验。〈吴球便民食疗〉年久痔漏,田龟二三个煮,取肉入茴香、葱、酱,常常食,累验。此疾大忌、糟醋等热物。〈便民食疗〉
血气味
咸寒无毒。《主治》
甄权曰涂脱肛。李时珍曰:治打扑伤损,和酒饮之。仍捣生龟肉涂之。
胆汁气味
苦寒无毒。《主治》
李时珍曰:痘后目肿、经月不开,取点之,良。溺采取
苏颂曰:按孙光宪《北梦琐言》云,龟性妒而与蛇交,惟取龟置瓦盆中,以鉴照之,龟见其影则淫发失尿,急以物收取之。又法:以纸炷火以点其尻,亦致失尿,但差缓耳。李时珍曰:今人惟以猪鬃或松叶刺其鼻即尿出,似更简捷也。
《主治》
陈藏器曰:滴耳治聋。李时珍曰:点舌下,治大人中风、舌瘖,小儿惊风不语。摩胸背治龟胸龟背。
《发明》
李时珍曰:龟尿走窍透骨,故能治瘖聋及龟背染髭发也。按:《岣嵝神书》言龟尿磨瓷器能令软,磨墨书石能入数分,即此可推矣。《附方》
补阴丸 丹溪方用龟下甲酒炙熟,地黄、九蒸、九晒各六两,黄柏盐水浸炒、知母酒炒各四两,石器为末,以猪脊髓和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温酒下。一方:去地黄,加五味子炒一两。疟疾不止:龟版烧存性研末,酒服方寸匕。〈海上名方〉郁结不散:用龟下甲酒炙五两,侧柏叶炒一两半,香附童便浸炒二两,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空心温酒服一百丸。
胎产下痢:用龟甲一枚醋炙为末,水饮服一钱,日一。〈经验方〉
难产催生:《秘录》用龟甲烧末,酒服方寸匕。 摘元治产三五日不下垂死及矮小女子交骨不开者,用乾龟壳一个酥炙,妇人头发一握烧灰,川芎、当归各一两。每服,秤七钱水煎服。如人行五十里许,再一服,生胎死胎俱下。
肿毒初起:败龟版一枚,烧研酒服四钱。〈小山〉
妇人乳毒:同上方。
小儿头疮:龟甲烧灰傅之。〈圣惠方〉
月蚀耳疮:同上。
口吻生疮:同上。
臁疮朽臭:生龟一枚,取壳醋炙黄,更煅存性出火气,入轻粉、麝香,葱汤洗净搽敷之。〈急救方〉
人咬伤疮:龟版骨、鳖肚骨各一片烧研,香油调搽之。〈叶氏摘元〉
猪咬成疮:龟版烧研,香油调搽之。〈叶氏摘元〉
须发早白:以龟尿调水蛭细末日日撚之自黑。末忌粗。〈谈野翁方〉
秦龟释名
寇宗奭曰:龟则四方皆有,但秦地山中多。老龟极大而寿,故取为用以地别名。《集解》
《别录》曰:秦龟生山之阴土中,二月八月采。韩保升曰:今江南岭南处处有之。冬月藏土中,春夏秋即出游溪谷。古人独取秦地者耳。
陶弘景曰:此即山中龟。不入水者,其形大小无定。方药稀用。
苏恭曰:秦龟即蟕蠵,更无别也。陈士良曰:秦人呼蟕蠵为山龟是矣。陈藏器曰:蟕蠵生海水中,秦龟生山阴。是深山中大龟如甲下趺者。食草根竹萌,冬蛰春出。卜人亦取以占。山泽揭甲亦可饰器物。
苏颂曰:蟕蠵生岭南,别是一种。山龟非秦龟也。龟类甚多,罕能遍识,盖近世货币不用,知卜者稀,故尔弗贵也。
李时珍曰:山中常龟,鹿喜食之。其大而可卜者曰灵龟,年至百岁能变化者曰筮龟。或伏于蓍草之下,或游于卷耳芩叶之上。《抱朴子》所谓山中巳日称时君者为龟,即此也。其蟕蠵,或以为山龟,或云生海水中,其说不定。按《山海经》:蠵龟生深泽中。应劭注《汉书》云:灵蠵,大龟也。雌曰蟕蠵,雄曰玳瑁。观此则秦龟是山龟,蟕蠵是泽龟,与《尔雅》山龟、泽龟、水龟相合,盖一种二类。故其占卜、入药、饰器功用尤同耳。
甲修治
李珣曰:经卜者更妙,以酥或酒炙黄用。《气味》
苦温无毒。《主治》
《别录》曰:除湿痹气、身重四肢、关节不可动摇。孟诜曰:顽风冷痹、关节气壅、妇人赤白带、下破积症。寇宗奭曰补心。
李时珍曰治鼠瘘。
《发明》
寇宗奭曰:大龟灵于物,故方家用以补心,甚有验。李时珍曰见龟甲。头主治
孟诜曰:阴乾炙研服,令人长远入山不迷。陶弘景曰:前臑骨佩之亦然耳。
《附方》
鼠瘘:刘涓子用山龟壳炙狸骨、炙甘草、炙雄黄、桂心乾姜等分为末饮服方寸匕。仍以艾炙疮上,用蜜和少许入疮中,良。蠵龟释名
李时珍曰蟕蠵〈音兹夷〉,鸣声如兹夷,故名𪓟鼊。〈音拘璧一作蚼蟕〉南人呼龟皮。〈皮名龟筒〉之音也赑屃者〈音备戏杂俎作系臂者非〉有力貌,今碑趺象之。或云:大者为蟕蠵,屃赑。小者为𪓟鼊,甚通。《集解》
陶弘景曰:蟕蠵生广州。苏恭曰即秦龟也。陈藏器曰:蟕蠵生海边。甲有文,堪为物饰,非山龟也。韩保升曰:苏恭之说非通论也。按郭璞《尔雅注》云,蟕蠵出涪陵郡,大龟也。其缘甲文,似玳瑁能鸣,甲亦可卜,俗呼灵龟是矣。
苏颂曰:蟕蠵别是一种山龟之大者,非秦龟也。《岭表录》云:潮循间甚多,人立背上可负而行。乡人取壳以生得全者为贵。初用木楦出其肉,龟被楚毒,鸣吼如牛,声振山谷。古人谓生龟脱筒,指此工。人以其甲通明黄色者煮,拍陷玳瑁为器,谓之龟筒。入药亦以生脱为上。
日华曰:蟕蠵即𪓟鼊也。皮可宝装饰物。李时珍曰:蟕蠵诸说不一。按《山海经》云,蠵龟生深泽中。注云:大龟也。甲有文采,似玳瑁而薄。应劭注《汉书》云:灵蠵,大龟也。雄曰玳瑁,雌曰蟕蠵。据此二说皆出古典,质以众论,则蟕蠵即𪓟鼊之大者,当以藏器、日华为准也。生于海边,山居水食,玳瑁之属,非若山龟不能入水也。故功用专于解毒,与玳瑁相同,自可意会。刘欣期《交州记》云:蚼似玳瑁,大如笠,四足缦胡,无指爪。其甲有黑珠,文采斑似锦文。但薄而色浅,不任作器,惟堪贴饰。今人谓之鼊皮。《临海水土记》云:其形如龟鳖身,其甲黄点有光。广七八寸,长二三尺,彼人以乱玳瑁。肉味如鼋可食,卵大如鸭卵正圆。生食美于鸟卵。《酉阳杂俎》云:系臂状如龟,生南海。捕者必先祭后取之。
《附录》
李时珍曰:按《临海水土记》云:状似𪓟鼊而甲薄,形大如龟,味极美。一枚有膏三斛。又有晁亦如𪓟鼊,腹如羊胃,可啖,并生海边沙中。肉气味
甘平无毒。《主治》
李时珍曰:去风热,利肠胃。血气味
咸平微毒。《主治》
陶弘景曰:疗毒箭伤。日华曰:中刀箭闷绝者,刺饮便安。
陈藏器曰:南人用燋铜及蛇汁毒,亦多养此用。
龟筒释名
鼊皮。《气味》
甘咸平无毒。《主治》
大明曰:血疾及中刀箭毒,煎汁饮。李时珍曰:解药毒、蛊毒。
绿毛龟释名
绿衣使者。《集解》
李时珍曰:绿毛龟出南阳之内乡及唐县。今惟蕲州以充方物。养鬻者取自溪涧,畜水缸中,饲以鱼虾。冬则除水。久之生毛,长四五寸。毛中有金线,脊骨有三棱,底甲如象牙色。其大如五铢钱者为真。他龟久养亦生毛,但大而无金线,底色黄黑,为《异尔南齐书》载永明中有献青毛神龟者即此也。又《录异记》云唐元宗时方士献径寸小龟,金色可爱。云置碗中能辟蛇虺之毒。此亦龟之异者也。《修治》
李时珍曰:此龟古方无用者,近世滋补方往往用之。大扺与龟甲同功。刘氏先天丸用之。其法用龟九枚,以活鲤二尾安釜中,入水覆以米筛,安龟在筛上,蒸熟取肉晒乾,其甲仍以酥炙黄入药用。又有连甲肉头颈俱用者。《气味》
甘酸平无毒。《主治》
李时珍曰:通任脉,助阳道,补阴血,益精气,治痿弱。陈嘉谟曰:缚置,额端能禁邪疟。收藏书笥,可辟蠹虫。疟龟集解
陈藏器曰:生高山石下,偏头大嘴。《气味》
无毒。《主治》
陈藏器曰:老疟发作无时名痎疟,俚人呼为妖疟。用此烧灰顿服二钱,当微利用头弥佳。或发时煮汤坐于中,或悬于病人卧处。鹗龟集解
陈藏器曰:生南海,状如龟。长二三尺,两目在侧如鹗。亦呼水龟,非前水龟也。附录旋龟
李时珍曰:按《山海经》云杻阳之山,怪水出焉,中多旋龟,鸟首虺尾,声如破木,佩之已聋,亦此类也。
《气味》
无毒。《主治》
陈藏器曰:妇人难产,临月佩之。临时烧末酒服。摄龟释名
苏恭曰:鸯龟腹坼,见蛇则呷而食之。故楚人呼呷蛇龟。江东呼陵龟,居丘陵也。李时珍曰:既以呷蛇得名,则摄亦蛇音之转。而蠳亦鸯音之转也。
《集解》
陶弘景曰:鸯,小龟也。处处有之。狭小而长尾,用卜吉凶,正与龟相反。韩保升曰:摄龟腹小,中心横坼能自开阖,好食蛇也。
肉气味
甘寒有毒。孟诜曰:此物啖蛇肉,不可食。壳亦不堪用。
《主治》
陈士良曰:生研涂扑损筋脉伤。陶弘景曰:生捣罯蛇伤,以其食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