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七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

 第九十七卷目录

 马部纪事一

禽虫典第九十七卷

马部纪事一

《名马记》:伏羲时,龙马负图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庄子·徐无鬼篇》: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宇骖乘,张若謵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途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云笈七签》:黄帝始教人乘马,有臣胲作服牛以用之。《世本》云:所谓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取诸《随》,得随所宜也。
黄帝观转蓬之象以作车。时有神马出,生泽中,因名泽马。一曰吉光,又曰吉良,出大封国。文马缟身朱鬣,乘之寿千岁,以圣人为政,应而出。〈注〉今飞龙司有吉良厩,因此也。薛综曰:与腾黄一也。所出之国各别。葛稚川曰:腾黄之马,吉光之兽。则兽马各异。今㨿吉光即马,腾黄即兽,稚川之说又别。
《拾遗记》:轩辕出自有熊之国,泛河沉璧,有泽马群鸣。《通鉴前编》:黄帝作车,少昊加牛,奚仲加马。
《史记·五帝本纪》:尧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
《竹书纪年》:帝尧陶唐氏五十年,帝游于首山。乘素车元驹。
帝舜元年,地出乘黄之马。
《山海经·海外西经》: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一曰大遗之野。〈注〉九代马,名舞。谓盘作之。令舞也。
《礼记·檀弓》:夏后氏,戎事乘骊。
《明堂位》:夏后氏骆马黑鬣。〈注〉白黑相间,谓之骆。此马白身而黑鬣也。
《檀弓》:殷人,戎事乘翰。〈注〉翰,白色也。
《明堂位》:殷人白马黑首。
《史记·周本纪》:崇侯虎谮西伯于殷纣曰: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帝纣乃囚西伯于羑里。闳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
《淮南子·道应训》:纣拘文王于羑里。于是散宜生乃以千金求天下之珍怪,得鸡斯之乘,以献于纣。纣见而说之,乃免其身。〈注〉鸡斯,神马也。
《礼记·檀弓》:周人,戎事乘騵。〈注〉騵骝马,白腹。
《明堂位》:周人黄马蕃鬣。〈注〉蕃鬣,赤鬣也。
《书经》: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汲冢周书·王会解》:犬戎文马而赤鬣缟身,目若黄金,名古黄之乘。〈注〉犬戎西,戎远者。
禺氏騊駼。〈注〉禺氏,西北戎夷,騊駼马属。
《史记·赵世家》: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为帝大戊御。其后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后为赵。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幸于周缪王。造父取骥之乘匹,与桃林盗骊、骅骝、绿耳,献之缪王。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竹书纪年》:穆王八年春,北唐来宾献一骊马,是生绿耳。
《穆天子传》:辛丑,天子西征,至于䣙人,河宗之子孙䣙柏絮。且逆天子于智之□。先豹皮十,良马二六。天子大朝于黄之山,乃披图视典,用观天子之宝器。天子之马,走千里。胜人猛兽、野马走五百里,邛邛距虚走百里。〈注〉邛邛距,虚亦马。属尸子曰:距虚不择地而走。《山海经》云:蛩蛩距,虚并言之耳。
河宗伯,夭乘渠黄之乘,为天子先,以极西土。
天子属官,效器乃命正公,郊父受敕,宪用伸□,八骏之乘,以饮于枝之中,积石之南河,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踰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注〉赤骥,世所谓骐骥盗骊为马,细颈骊黑色也。华骝色如华,而赤。今名马标。赤者,为枣骝,枣骝赤也。绿耳曰:北唐之君,来见以一骝马,是生绿耳。魏时鲜卑献千里马,白色而两耳黄,名曰黄耳。即此类也。八骏,皆因其毛色以为名号耳。案《史记》:造父为穆王,得盗骊华骝绿耳之马,御以西巡,狩见西王母,乐而忘归,皆与此同。若合符契。
甲子,天子北征舍于珠泽,以钓于流水,因献食马三百。〈注〉可以供厨膳者。
壬申,天子西征至于赤乌之人,其献酒千斛,于天子。食马九百,天子使祭父受之。
辛巳,入于曹奴之人,戏觞天子于洋水之上,乃献食马九百,牛羊七千。天子使逢固受之。
孟春丁酉,天子北征,□之人潜。时觞天子于羽陵之上,乃献良马牛羊。天子以其邦之攻玉石也,不受其牢。
己酉,天子大飨,正公诸侯。王吏七萃之士,于平衍之中,𪃋韩之人,无凫乃献良马百匹,野马三百。庚辰,天子东征癸,未至于戊□之山,智氏之所处□。智□,往天子于戊□之山,劳用白骖二匹。〈骖騑马也〉野马野牛四十,乃献食马四百,牛羊三千。
辛丑,天子渴于沙衍,求饮未至。七萃之士,高奔戎刺。其左骖之颈,取其青血以饮天子。〈注〉今西方羌胡刺马咽,取血饮渴亦愈。
壬寅,天子饮于文山之下。文山之人归遗,乃献良马十驷。天子之豪马。豪牛狗毫羊,以三十祭文山。癸酉,天子命驾八骏之乘,右服骝而左绿耳。右骖赤而左白。天子主车,造父为御,为右,次车之乘。右服渠黄而左踰轮。右盗骊而左山子。柏夭主车,参百为御,奔戎为右。天子乃遂东南翔,行驰驱千里。
癸酉,天子命驾八骏之乘,赤骥之驷。造父为御,升于太行,南济于河驰。驱千里,遂入于宗周。造父乃具羊之血,以饮四马之乘一。
天子饮许男于洧上,赐许男骏马十六,许男降,再拜空首。
天子赐奔戎畋马十驷。〈注〉《尔雅》曰:畋猎齐足,尚疾也。天子东游于黄泽,宿于曲洛,废□使宫。乐谣曰:黄之池其马,喷沙皇人,威仪黄之泽。其马喷,玉皇人受谷。己巳,天子□征舍于菹台,辛未纽菹之兽于是,白鹿一牾,乘逸出走。天子乘巨,黄之乘□焉。
己巳,天子东征,食马于漯水。之上,乃鼓之棘是。曰马主。〈注〉未详所云。
《拾遗记》:穆王即位三十二年,巡行天下,驭黄金碧玉之车,傍气乘风,起朝阳之岳,自明及晦。穷宇县之表,有书史十人,记其所行之地。又副以瑶华之轮,十乘随王之后,以载其书也。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宵,夜行万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踰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递而驾焉。按辔徐行以匝天地之域,王神智远,谋使迹毂遍于四海,故绝异之物,不期而自服焉。
《山西蔚州志》:马头山下有红土,可为印色。世传周穆王乘八骏至此,马毙其,血化为红土。
《韩子·外储说》:延陵卓子乘苍龙挑文之乘,钩饰在前,错缀在后,马欲前则钩饰禁之,欲退则错缀贯之,马因旁出。造父过而为之泣涕。
造父方耨,时,子父乘车过者,马惊而不行,其子下车牵马,父子推车,请造父助我推车。造父因收器,辍而寄载之,援其子之乘,乃始检辔持筴,未之用也,而马辔惊矣。使造父而不能御,虽尽力劳身助之推车马犹不肯行也。今身使佚,且寄载,有德于人者,有术而御之也。
造父为齐王驸驾,渴马服成,效驾圃中。渴马见圃池,去车走池,驾败。
《竹书纪年》:孝王五年,西人来献马。
《史记·秦本纪》: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孝王欲以为大骆适嗣。申侯之女为大骆妻,生子成为适。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今我复与大骆妻,生适子成。申骆重婚,西戎皆服,所以为王。王其图之。于是孝王曰:昔柏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亦不废申侯之女子为骆适者,以和西戎。
《竹书纪年》:宣王三十二年,有马化为人。
三十七年,有马化为狐。
《礼记·檀弓》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县贲父御,卜国为右,马惊败绩,公队,佐车授绥,公曰:未之卜也,县贲父曰:他日不败绩,而今败绩,是无勇也,遂死之,圉人浴马,有流矢在白肉,公曰:非其罪也,遂诔之,士之有诔,自此始也。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春,新作延厩,书不时也。凡马,日中而出,日中而入。〈注〉日中,春秋分也。治厩当以秋分,因马向入而修之,今以春作。故曰不时。
《管子·小匡篇》:狄人攻卫,卫人出旅于曹,桓公城楚丘封之,其畜以散亡,故桓公予之系马三百匹,天下诸侯称仁焉。
《小问篇》:桓公乘马,虎望见之而伏,桓公问管仲曰:寡人今者乘马,虎望见寡人而不敢行,其故何也。管仲对曰:意者,君乘駮马而盘桓,迎日而驰乎。公曰:然。管仲对曰:此駮象也,駮食虎豹,故虎疑焉。
桓公曰:曲防之战,民多假贷而给上事者,寡人欲为之出赂,为之奈何。管子对曰:请以令,令富商蓄贾百符而一焉,无有者,取于公家。若此,则马必坐长而百倍其本矣,是公家之马不离其牧皂,而曲防之战赂足矣。
《说苑·政理篇》: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愚也,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
《管子·大匡篇》:桓公修于政,不修于兵革。问管仲将何行,管仲请曰:诸侯之礼,令齐以马往,小侯以犬报。桓公许诺。
《韩子·说林篇》: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石楼县志》:屈产泉,在县东南四里。从山下石眼濆泻。清洌可啜,春秋晋时,有马饮此泉而产龙驹。石上马蹄至今存焉。昔晋人以屈产之乘,假道于虞,以伐虢是也。
《谷梁传》:僖二年,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受之也。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宫之奇谏曰: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挈其妻子以奔曹。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左传》:僖公十五年,秦伯伐晋,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对曰:君实深之,可若何,公曰:不孙,卜右,庆郑吉,弗使,步扬御戎,家仆徒为右,乘小驷,郑入也。庆郑曰: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唯所纳之,无不如志,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强中乾,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弗听,九月,晋侯逆秦师,使韩简视师,复曰:师少于我,𩰚士倍我,公曰:何故,对曰:出因其资,入用其宠,饥食其粟,三施而无报,是以来也。今又击之,我怠秦奋,倍犹未也。公曰:一夫不可狃,况国乎,遂使请战。曰:寡人不佞,能合其众,而不能离也。君若不还,无所逃命,秦伯使公孙枝对曰:君之未入,寡人惧之,入而未定列,犹吾忧也。苟列定矣,敢不承命,韩简退曰:吾幸而得囚,壬戌,战于韩原,晋戎马还泞而止,公号庆郑,庆郑曰: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遂去之,梁由靡御韩简,虢射为右,辂秦伯,将止之,郑以救公误之,遂失秦伯,秦获晋侯以归。
《史记·秦本纪》:缪公与晋惠公夷吾合战于韩地。晋君弃其军,与秦争利,还而马鸷。缪公与麾下驰追之,不能得晋君,反为晋军所围。晋击缪公,缪公伤。于是岐下食善马者三百人驰冒晋军,晋军解围,遂脱缪公而反生得晋君。初,缪公亡善马,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馀人,吏逐得,欲法之。缪公曰: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乃皆赐酒而赦之。三百人者闻秦击晋,皆求从,从而见缪公窘,亦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于是缪公虏晋君以归。《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二十八年,楚子使子玉无从晋师,子玉使斗勃请战。晋师陈于莘北,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陈蔡奔,楚右师溃。
三十二年,冬,杞子自郑告于秦,使袭郑。三十三年,春,秦师及滑郑,商人弦高遇之,遽告于郑,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三十三年,夏,四月,晋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文嬴请三帅,公舍之。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雠,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列子·说符篇》: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缠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史记·滑稽传》:优孟者,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辨,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彫玉为棺,文梓为椁,梗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垄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粳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后汉书·郭丹传》:昔孙叔敖相楚,马不秣粟。
《说苑·至公篇》:楚庄王有茅门者法曰:群臣大夫诸公子入朝,马蹄蹂霤者斩其辀而戮其御。太子入朝,马蹄蹂霤。廷理斩其辀而戮其御。太子大怒,入为王泣曰:为我诛廷理。王曰:法者所以敬宗庙,尊社稷,故能立法从令尊敬社稷者,社稷之臣也,安可以加诛。《正谏篇》:楚庄王伐阳夏,师久而不罢,群臣欲谏而不敢,庄王猎于云梦,椒举进谏曰:王所以多得兽者,马也;而王国亡,王之马岂可得哉。庄王曰:善,不谷知诎强国之可以长诸侯也,而忘吾民之不用也。明日,罢阳夏之师。
《左传》:宣公二年,郑公子归生受命于楚,伐宋,宋华元,乐吕,御之,战于大棘,宋师败绩,囚华元,获乐吕。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以赎华元于郑,半入,华元逃归。
五年,春,公如齐,高固使齐侯止公,请叔姬马。夏,公至自齐。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女。冬,来,反马也。〈注〉礼送女留其送马,谦不敢自安。三月庙见,遣使反马。
十二年,楚子围郑,晋师救郑,楚许伯御,乐伯摄叔为右以致晋师。乐伯左射马而右射人,晋人或以广队,不能进,楚人惎之脱扃,少进,马还,又惎之拔旆投衡,乃出,顾曰: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赵旃以其良马二,济其兄与叔父,以他马反,遇敌不能去,弃车而走林。《国语》: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文子闻之曰: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使为上大夫。《左传》:成公二年,晋从齐,师陈于案。齐侯曰:余姑剪灭此而后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
襄公九年春,宋灾乐喜为司,城以为政,祝宗用马于四墉,祀盘庚于西门之外。
十七年,卫孙蒯田于曹隧,饮马于重丘,毁其瓶,重丘人闭门而诟之。
十八年,晋侯伐齐,齐侯见之,畏其众也。乃脱归,丙寅晦,齐师夜遁,师旷告晋侯曰:鸟鸟之声乐,齐师其遁,邢伯告中行伯曰:有班马之声〈班别也夜遁马不相见故作离别声也〉,齐师其遁,叔向告晋侯曰:城上有乌,齐师其遁,齐夙沙卫连大车以塞隧而殿,殖绰,郭最。曰:子殿国师,齐之辱也。子姑先乎,乃代之殿,卫杀马于隘以塞道。二十二年,楚观起有宠于令尹子南,未益禄而有马数十乘,楚人患之,王将讨焉。子南之子弃疾为王御士,王每见之必泣,弃疾曰:君三泣臣矣,敢问谁之罪也。王曰:令尹之不能,尔所知也。国将讨焉。尔其居乎,对曰:父戮子居,君焉用之,泄命重刑,臣亦不为,王遂杀子南于朝,轘观起于四竟,子南之臣谓弃疾,请徙子尸于朝。曰君臣有礼,唯二三子,三日,弃疾请尸,王许之,既葬,其徒曰:行乎。曰吾与杀吾父,行将焉入。曰然则臣王乎。曰弃父事雠,吾弗忍也。遂缢而死,复使薳子冯为令尹,公子齮为司马,屈建为莫敖,有宠于薳子者八人,皆无禄而多马,他日朝,与申叔豫言,弗应而退,从之,入于人中,又从之,遂归,退朝见之。曰:子三困我于朝,吾惧不敢不见,吾过,子姑告我,何疾我也。对曰:吾不免是惧,何敢告子。曰:何故,对曰:昔观起有宠于子南,子南得罪,观起车裂,何故不惧,自御而归,不能当道,至,谓八人者曰: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知我者,如夫子则可,不然请止,辞八人者,而后王安之。
二十五年,楚蔿掩为司马,书土田,度山林,鸠薮泽,辨京陵,表淳卤,数疆潦,规偃猪,町原防,牧隰皋,井衍沃,量入修赋,赋车,籍马。〈注〉籍疏其毛色,岁齿以备军用。二十六年,宋左师见夫人之步马者〈步马习马〉问之,对曰:君夫人氏也。左师曰:谁为君夫人,余胡弗知,圉人归以告夫人。夫人使馈之锦与马。曰:君之妾弃,使某献,左师改命曰:君夫人,而后再拜稽首受之。
二十八年,齐尝于太公之庙,庆舍涖事,陈氏,鲍氏,之圉人为优,庆氏之马善惊,士皆释甲束马而饮酒,且观优,至于鱼里。
《国语》:湫举娶于申公子牟,子牟有罪而亡,康王以湫举为遣之,湫举奔郑,将遂奔晋。蔡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飨之以璧侑,曰:子尚良食,二先子其皆相子,尚能事晋君以为诸侯主。辞曰:非所愿也。若得归国于楚,死且不朽。声子曰:子尚良食,吾归子。湫举降三拜,纳其乘马,声子受之。还见令尹子木,子木召而复之。
《春秋纬》:玉泽马者,师旷时来。
《说苑·辨物篇》:晋平公出畋,见乳虎伏而不动,顾谓师旷曰:吾闻之也,霸王之主出,则猛兽伏而不敢起。今者寡人出,见乳虎伏而不动,此其猛兽乎。师旷曰:鹊食猬,猬食鵔鸃,鵔鸃食豹,豹食駮,駮食虎;夫駮之状有似駮马,今者君之出必骖駮马而出畋乎。公曰:然。师旷曰:臣闻之,一自诬者穷,再自诬者辱,三自诬者死。今夫虎所以不动者,为駮马也,固非主君之德义也,君奈何一自诬乎。
《左传》:昭公四年,春,王正月,许男如楚,楚子止之,遂止郑伯,复田江南,许男与焉。使椒举如晋求诸侯,二君待之椒举致命曰:寡君使举曰:日君有惠,赐盟于宋。曰:晋楚之从,交相见也。以岁之不易,寡人愿结驩于二三君,使举请间,君若苟无四方之虞,则愿假宠以请于诸侯,晋侯欲弗许,司马侯曰:不可,楚王方侈,天或者欲逞其心,以厚其毒而降之罚,未可知也。其使能终,亦未可知也。晋楚唯天,所相不可与争,君其许之,而修德以待其归,若归于德,吾犹将事之,况诸侯乎,若适淫虐,楚将弃之,吾又谁与争。公曰:晋有三不殆,其何敌之有,国险而多马,齐楚多难,有是三者,何乡而不济,对曰:恃险与马,而虞邻国之难,是三殆也。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是不一姓,冀之北土,马之所生,无兴国焉。恃险与马,不可以为固也。从古以然,是以先王务修德音,以享神人,不闻其务险与马也。
六年,楚公子弃疾如晋,报韩子也。过郑,郑罕虎,公孙侨,游吉,从郑伯以劳诸柤,辞不敢见,固请见之,见如见王,以其乘马八匹,私面见子皮,如上卿,以马六匹,见子产以马四匹,见子太叔以马二匹。
二十六年,齐师围成,成人伐齐师之饮马于淄者。曰:将以厌众。
二十九年,平子每岁贾马,具从者之衣屦,而归之于乾侯,公执归马者卖之,乃不归马,卫侯来献其乘马。曰启服,堑而死,公将为之椟,子家子曰:从者病矣,请以食之,乃以帏裹之。
《庄子·人间世篇》:颜阖将傅卫灵公太子,问于蘧伯玉。蘧伯玉曰:善哉问乎。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蜃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达生篇》: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晏子·谏上篇》: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而问于公曰:尧舜支解人从何。始公矍然,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公曰:以属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知其罪。然后致之狱。公曰:可。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杀公马,使怨积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今以属狱。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杂上篇》:公游于纪得金,乃发视之中有书。曰:勿乘驽马。公曰:善哉,知苦言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然,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之闾纪有此言,注之其不亡,何待乎。
《新序》:晏子之晋,见披裘负刍息于途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曷为而至此。对曰:齐人累之。吾名曰越石父。晏子曰:嘻。遽解左骖以赎之,载而与归。
《说苑·正谏篇》:景公正昼被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公惭而不朝,晏子睹裔敖而问曰:君何故不朝。对曰:昔者君正昼被发乘六马,御妇人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公惭而反,不果出,是以不朝。晏子入见,公曰:昔者寡人有罪,被发乘六马以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寡人以天子大夫之赐,得率百姓以守宗庙,今见戮于刖跪以辱社稷,吾犹可以齐于诸侯乎。晏子对曰:君无恶焉。臣闻之,下无直辞,上无隐君;民多讳言,君有骄行。古者明君在上,下有直辞;君上好善,民无讳言。今君有失行,刖跪有直辞,是君之福也,故臣来庆,请赏之,以明君之好善;礼之,以明君之受谏。公笑曰:可乎。晏子曰:可。于是令刖跪倍资无正,时朝无事。
《臣术篇》:晏子朝,乘敝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任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交游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敝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公不悦,趣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晏子对曰: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人,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遂让不受也。
《家语·正论篇》:孔子适季孙,季孙之宰谒曰:君使人假于马,将与之乎。季孙未言。孔子曰:吾闻之君取于臣谓之取,与于臣谓之赐,臣取于君谓之假,与于君谓之献。季孙悟曰:吾诚未达此义。遂命其宰曰:自今已往,君有取之,一切不得复言假。
《荀子·儒效篇》:仲尼将为司寇,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溃氏踰境而徙,鲁之粥牛马者不豫贾价,必蚤正以待之者也。
《家语·子路篇》:孔子相鲁,齐人患其将伯,欲败其政,乃选好女子八十人,衣以文饰而舞容玑,及文马四十驷,以遗鲁君,陈女乐,列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之再三,将受焉,告鲁君为周道游观,观之终日,怠于政事。子路言于孔子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若致膰于大夫,是则未废其常,吾犹可以止也。桓子既受女乐,君臣淫荒,三日不听国政,郊又不致膰俎,孔子遂行。
《左传》:定公三年,蔡昭侯为两佩与两裘以如楚,献一佩一裘于昭王,昭王服之,以享蔡侯,蔡侯亦服其一,子常欲之,弗与,三年止之,唐成公如楚,有两肃爽马,子常欲之,弗与,亦三年止之,唐人或相与谋,请代先从者,许之,饮先从者酒,醉之,窃马而献之子常,子常归唐侯,自拘于司败。曰:君以弄马之故,隐君身,弃国家,群臣请相。夫人以偿马,必如之,唐侯曰:寡人之过也。二三子无辱,皆赏之。
八年,阳虎欲去三桓。壬辰,将享季氏于蒲圃而杀之。阳虎前驱,林楚御桓子,阳越殿,将如蒲圃,桓子咋谓林楚曰:而先皆季氏之良也。尔以是继之,而能以我适孟氏乎,对曰:不敢爱死,惧不免主,桓子曰:往也。孟氏选圉人之壮者三百人,以为公期筑室于门外,林楚怒,马及衢而骋,阳越射之不中,筑者阖门,有自门间射阳越,杀之,阳虎劫公与武叔以伐孟氏。十年,宋公子地嬖蘧富猎,十一分其室,而以其五与之,公子地有白马四,公嬖向魋,魋欲之,公取而朱其尾鬣以与之,地怒,使其徒抶魋而夺之,魋惧将走,公闭门而泣之目尽肿。
《礼记·檀弓》:伯高之丧,孔氏之使者未至,冉子摄束帛乘马而将之,孔子曰:异哉,徒使我不诚于伯高。孔子之卫,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出,使子贡脱骖而赙之,子贡曰:于门人之丧,未有所脱骖,脱骖于旧馆,无乃已重乎。夫子曰:予乡者入而哭之,遇于一哀,而出涕,予恶夫涕之无从也,小子行之。〈注〉驾车者,中两马为服,马两旁各一马,为骖马。
《淮南子·人间训》:孔子行游,马失,食农夫之稼,野人怒,取马而系之。子贡往说之,卑辞而不能得也。孔子曰:夫以人之所不能听说人,譬以大牢享野兽,以《九韶》乐飞鸟也。予之罪也,非彼人之过也。乃使马圉往说之。至,见野人曰:子耕于东海,至于西海,吾马之失,安得不食子之苗。野人大喜,解马而与之。
《韩诗外传》: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乎台下。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上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矣。定公不说,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败闻矣。定公揭席而起,曰:趣驾召颜渊。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渊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者,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今东野毕之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佚也。定公曰:善。可少进。颜渊曰:兽穷则齧,鸟穷则啄,人穷则诈。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诗曰: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善御之谓也。定公曰:寡人之过也。
《论衡·书虚篇》:颜渊与孔子俱上鲁太山,孔子东南望,吴阊门外有系白马,引颜渊指以示之曰:若见吴阊门乎。颜渊曰:见之。孔子曰:门外何有。曰:有如系练之状。孔子抚其目而正之,因与俱下。下而颜渊发白齿落,遂以病死。
《越绝书》:马皞者,吴伐越,道逢大风,车败马失,骑士堕死,疋马啼皞。《吴越春秋》:越王服犊鼻,著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夫斫剉养马,妻给水、除粪、洒扫。三年不愠怒,面无恨色。
《左传》:哀公六年,齐邴意兹来奔,陈僖子使召公子阳生,阳生驾而见南郭且于。曰:尝献马于季孙,不入于上乘,故又献此,请与子乘之,出莱门而告之故。十一年,齐为鄎故,国书,高无丕,帅师伐我,季孙及齐师战于郊,右师奔,齐人从之,孟之侧后入,以为殿,抽矢策其马曰:马不进也。
十四年,孟孺子泄将圉马于成,成宰公孙宿不受。曰孟孙为成之病,不圉马焉。孺子怒,袭成,从者不得入,乃反,成有司使,孺子鞭之,秋,八月,辛丑,孟懿子卒,成人奔丧,弗纳,袒免哭于衢,听共,弗许,惧,不归,十有五年,春,王正月,成叛。
《韩子·外储说》:韩宣子曰:吾马菽粟多矣,甚臞,何也。寡人患之。周市对曰:使驺尽粟以食,虽无肥,不可得也。名为多与之,其实少,虽无臞,亦不可得也。主不审其情实,坐而患之,马犹不肥也。
《说苑·反质篇》:赵简子乘敝车瘦马,其宰进谏曰:车新则安,马肥则往来急。简子曰:吾非不知也。吾闻之,君子服善则益恭,细人服善则益倨;我以自备,恐有细人之心也。
《韩子·外储说》:王子于期为赵简王取道争千里之表,其始发,彘伏沟中,王子于期齐辔筴而进之,彘突出于沟中,马惊驾败。
《说苑·辨物篇》:赵简子问于翟封荼曰:吾闻翟马生牛,牛生马,信乎。曰:信。简子曰:大哉,妖亦足以亡国矣。对曰:马生牛,牛生马,杂牧也,此非翟之妖也。
《君道篇》:赵简子与栾激游,将沈于河,曰:吾尝好声色矣,而栾激致之;吾尝好宫室台榭矣,而栾激为之;吾尝好良马善御矣,而栾激求之。今吾好士六年矣,而栾激未尝进一人,是进吾过而黜吾善也。
《战国策》:智伯欲伐卫,遗卫君野马四百。
《说苑·复恩篇》:智伯与赵襄子战于晋阳下而死,智伯之臣豫让者怒,以其精气能使襄主动心,乃漆身变形,吞炭更声,襄主将出,豫让伪为死人,处于梁下,驷马惊不进,襄主动心,使使视梁下得豫,让襄主重其义不杀也。
《庄子·徐无鬼篇》: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顾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嗜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嗜欲,掔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劳于我。武侯超然不对。少焉,徐无鬼曰:尝语君,吾相狗也。下之质执饱而止,是狸德也;中之质若视日;上之质若亡其一。吾相狗,又不若吾相马也。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是国马也,而未若天下马也。天下马有成材,若恤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者,超轶绝尘,不知其所。武侯大悦而笑。
《孔丛子·抗志篇》:卫公子交馈马四乘于子思,曰:交不敢以此求先生之欢而辱先生之洁也。先生久降于鄙土,盖为宾主之饩焉。子思曰:伋寄命以来,度身以服卫之衣量腹以食卫之粟矣。又且朝夕受酒脯及祭燔之赐,衣食已优,意气已定,以无行志,未敢当车马之贶,礼虽有爵赐人,不踰父兄,今重违公子之盛旨,则有失礼之僭焉。若何。公子曰:交已言于君矣。答曰:不可,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公子曰:我未之闻也。谨受教。
《汉书·五行志》:秦孝公二十一年有马生人,昭王二十年牡马生子而死。刘向以为皆马祸也。孝公始用商君攻守之法,东侵诸侯,至于昭王,用兵弥烈。其象将以兵革抗极成功,而还自害也。牡马非生类,妄生而死,犹秦恃力强得天下,而还自灭之象也。一曰,诸畜生非其类,子孙必有非其姓者,至于始皇,果吕不韦子。京房易传曰:方伯分威,厥妖牡马生子。亡天下,诸侯相伐,厥妖马生人。
《墨子·耕柱篇》: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毋俞于人乎。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羊,我将谁欧。耕柱子曰:将欧骥也。子墨子曰:何故欧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史记·孙膑传》: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韩子·内储说》:子之相燕,坐而佯言曰:走出门者何,白马也。左右皆言不见。有一人走追之,报曰:有。子之以此知左右之不诚信。
《说苑·尊贤篇》:齐宣王坐,淳于髡侍,宣王曰:先生论寡人何好。淳于髡曰:古者所好四,而王所好三焉。宣王曰:古者所好,何与寡人所好。淳于髡曰:古者好马,王亦好马;古者好味,王亦好味;古者好色,王亦好色;古者好士,王独不好士。宣王曰:国无士耳,有则寡人亦说之矣。淳于髡曰:古者骅骝骐骥,今无有,王选于众,王好马矣;古者有豹象之胎,今无有,王选于众,王好味矣;古者有毛廧西施,今无有,王选于众,王好色矣。王必将待尧舜禹汤之士而后好之,则禹汤之士亦不好王矣。宣王嘿然无以应。
《论衡·知实篇》:客有见淳于髡于梁惠王者,再见之,终无言也。惠王怪之,以让客曰:子之称淳于生,言管、晏不及。及见寡人,未有得也。寡人未足为言邪。客谓髡。曰:固也。吾前见王志在远,后见王志在音,吾是以𪐝然。客具报,王大骇曰:嗟乎。淳于生诚圣人也。前淳于生之来,人有献龙马者,寡人未及视,会生至。后来,人有献讴者,未及试,亦会生至。寡人虽屏左右,私心在彼。
《战国策》:苏代为燕说齐,未见齐王,先说淳于髡曰: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今臣欲以骏马见于王,莫为臣先后者,足下有意为臣伯乐乎。臣请献白璧一双,黄金千镒,以为马食。淳于髡曰:谨闻命矣。乃入言之王而见之,齐王大说苏子。
《韩诗外传》:昔者、田子方出,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问于御者曰:此何马也。曰:故公家畜也,罢而不为用,故出放也。田子方曰:少尽其力,而老去其身,仁者不为也。束帛而赎之。穷士闻之,知所归心矣。
《吕氏春秋·用民篇》:宋人有取道者,其马不进,倒而投之鸂水。又复取道,其马不进,又倒而投之鸂水。如此者三。虽造父之所以威马,不过此矣。不得造父之道,而徒得其威,无益于御。
《淮南子·说山训》:伯牙鼓琴,驷马仰秣。
《战国策》: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报雠。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雠者奈何。郭隗先生对曰: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马之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汗明见春申君曰: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外阪迁延,负棘而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羃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今仆之不肖,阨于州部,堀穴穷巷,沉洿鄙俗之日久矣,君独无意湔韨仆,使得为君高鸣屈干梁乎。
公孙衍为魏将,与其相田需不善。季子为衍谓梁王曰:独不见夫服牛骖骥乎。不可以行百步。今王以衍为可使将,故用之也;而听相之计,是服牛骖骥也。牛马俱死,而不能成其功,王之国必伤矣。愿王察之。《公孙龙子·迹府篇》:公孙龙,六国时辨士也。疾名实之,散乱因资材之所长,为守白之论假物取。譬以守白辨,谓白马为非马也。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今合一为物,非也。如求白马于厩中,无有。而有骊色之马。然不可以应,有白马,不可以应;有白马,则所求之马亡矣。亡则白马竟非马。欲推是辨,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龙与孔穿,会赵平原君家穿。曰:素闻先生高谊,愿为弟子久,但不取先生以白马为非马耳。请去此术,则穿请为弟子。龙曰:先生之言。悖龙之所以为名者,乃以白马之论尔。今使龙去之,则无以教焉。且欲师之者以智与学,不如也。今使龙去之,此先教而后师之也。先教而后师之者,悖且白马非马。乃仲尼之所取龙。闻楚王,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矢以射蛟兕于云梦之囿,而丧其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仲尼闻之,曰:楚王仁义,而未遂也。亦曰:人亡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若此。仲尼异楚人,于所谓人夫,是仲尼异楚人。于所谓人而非龙,异白马。于所谓马悖,先生修儒术,而非仲尼之所取。欲学而使龙去所,教则虽百龙,固不能当前矣。孔穿,无以应焉。
《韩子·外储说》:如耳说卫嗣公,卫嗣公说而太息。左右曰:公何为不相也。公曰:夫马似鹿者而题之千金,然而有百金之马而无百金之鹿者,马为人用而鹿不为人用也。今如耳,万乘之相也,外有大国之意,其心不在卫,虽辨智,亦不为寡人用,吾是以不相也。《异苑》:长沙罗县有屈原,自投之川。山明水净,异于常处,民为立庙,在汨潭之西岸。侧盘石,马迹常存。相传云:原投川之日,乘白骥而来。
《列女传》:鲁漆室之女曰:昔有客,系马园中。马逸践葵,使予终岁不饱葵。
《博物志》: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思欲归。请于秦王,王不听。谬言曰:令乌头白马生角,乃可。丹仰而叹,乌即头白,俯而嗟,马生角。秦王不得已而遣之。
《燕丹子》:太子有千里马,荆轲谓太子曰:千里马肝美。太子即进肝。
《礼记·月令》:季秋之月,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班马政。〈注〉班布乘马之政令,其毛色之同异,力之强弱,各以类相从也。
《中华古今注》:秦始皇有七名马。一曰追风,二曰白兔,三曰踦景,四曰追电,五曰飞翮,六曰铜雀,七曰神凫。《后汉书·耿夔传》:鲜卑攻杀云中太守成严,围乌桓校尉徐常于马城。夔与幽州刺史庞参救之。〈注〉马城,县名,属代郡,故城在今云州定襄县。秦始皇初筑城,辄崩坏,其后有马周章驰走,因随马迹起城,故以名焉。《述异记》:东海上有蒲台,秦始皇至此台下,萦蒲击马蒲,至今萦纡。
《史记·李斯传》:二世拜赵高为中丞相,事无大小辄决于高。高自知权重,乃献鹿,谓之马。二世问左右:此乃鹿也。左右皆曰马也。二世惊,自以为惑,乃召太卜,令卦之,太卜曰:陛下春秋郊祀,奉宗庙鬼神,斋戒不明,故至于此。可依盛德而明斋戒。于是乃入上林斋戒。日游弋猎,有行人入上林中,二世自射杀之。赵高教其女婿咸阳令阎乐劾不知何人贼杀人移上林。高乃谏二世曰:天子无故贼杀不辜人,此上帝之禁也,鬼神不享,天且降殃,当远避宫以禳之。二世乃出居望夷之宫。
《二世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二世梦白虎齧其左骖马,杀之,心不乐,怪,问占梦。卜曰:泾水为祟。二世乃斋于望夷宫,欲祠泾,沈四白马。使使责让高以盗贼事。
《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