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三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

 第五十三卷目录

 神庙部艺文二
  伍子胥庙铭       宋王安石
  惠应庙记略         黄炳
  清圣庙记        元马祖常
  中镇霍山庙记        刘祁
  鲁公祠记         姚桐寿
  白石忠靖王庙记      明宋濂
  城隍庙记          王鏊
  重建北岳庙记        吴宽
  周孝子庙记         前人
  徐相公庙碑         徐渭
  处州关圣庙记       王一中
 神庙部艺文三〈诗词〉
  赛敬亭山庙喜雨      齐谢脁
  又祀敬亭山庙        前人
  祠伍员庙        梁简文帝
  和萧东阳祀七里庙      同前
  祀伍相庙          元帝
  奉和赛汉高庙       庾肩吾
  乱后经夏禹庙        前人
  登二妃庙          吴均
  和简文帝赛汉高庙     刘孝仪
  和简文帝赛汉高帝庙     刘遵
  和简文帝赛汉高祖庙    王台卿
  和梁简文帝赛汉高帝庙   陈徐陵
  行经季子庙        张正见
  卞山楚庙          江总
  从驾祀麓山庙        阳慎
  西门豹庙        北周庾信
  题九江英烈庙       唐王勃
  汾阴后土祠作        李适
  桂州黄潭舜祠       宋之问
  缑山庙           前人
  同诸公谒启母祠       崔曙
  先主武侯庙         岑参
  登叶县故城谒沈诸梁庙   李百药
  禹庙            杜甫
  湘夫人祠          前人
  冬日洛城北谒元元皇帝庙   前人
  谒先主庙          前人
  诸葛庙           前人
  武侯庙           前人
  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 前人
  谒禹庙           徐浩
  登首阳山谒夷齐庙      李颀
  登乐游庙作        韦应物
  神树词           王建
  华山南庙          李益
  三闾庙          戴叔伦
  柳州罗池庙词        韩愈
  题楚昭王庙         前人
  经故太尉段公庙       前人
  苏武庙          温庭筠
  黄陵庙          李群玉
  题竹郎庙          薛涛
  神女庙          宋苏轼
  白帝庙           前人
  周公庙在岐山西北七八里庙后百许步有泉依山涌洌异常国史所谓润德泉世乱则竭者也             前人
  题江郎庙          陈淳
  野庙            周弼
  题桃花夫人庙        徐照
  鹤庙           周文璞
  古庙            高翥
  富池庙           毛珝
  禹庙           林景熙
  谒禹庙           秦观
  黄牛峡庙          前人
  女几祠           邵雍
  过笮桥道中龙祠小留     陆游
  忠清庙          王禹偁
  题神冈庙         周必大
  黄公庙         金元好问
  谒禹王庙          梁襄
  武侯庙          王元粹
  吴王庙         元僧圆至
  少姨庙           杨奂
  题巴丘龙母庙       刘永之
  周孝侯祠         蒋景玉
  赵王庙          蒋时中
  舟次摴蒱庙         黄庚
  题张齐公祠        傅若金
  卫源庙           卫恒
  和林一原题西乾庙韵    卜友曾
  过黄陵庙          李材
  题周孝侯庙       夹谷之奇
  渔沧庙          明伍晏
  朱仙镇庙         李梦阳
  范文正公祠         陆釴
  念奴娇〈题项羽庙〉    无名氏

神异典第五十三卷

神庙部艺文二

《伍子胥庙铭》宋·王安石

予观子胥出死,亡逋窜之中,以客寄之一身,卒以说吴,折不测之楚。仇报耻雪,名振天下,岂不壮哉。及其危疑之际,能自慷慨,不顾万死,毕谏于所事。此其志与。夫自恕以偷一时之利者,异也。孔子论古之士大夫,若管夷吾,臧武仲之属,苟志于善而有补于当世者,咸不废也。然则子胥之义,又曷可少耶。康定二年,予过所谓胥山者。周行庙庭,叹吴亡千有馀年,事之兴坏废革者,不可胜数。独子胥之祠,不徙不绝,何其盛也。岂独神之事,吴之所兴,盖亦子胥之节,有以动后世,而爱尤在于吴也。后九年,乐安蒋公为杭使。其州人力而新之。余与为铭曰:烈烈子胥,发节穷逋,遂为册臣,奋不图躯。谏合谋行,隆隆之吴,厥废不遂。邑都俄墟,以智死昏。忠则有馀,胥山之颜,殿屋渠渠,千载之祠,如祠之初,孰作新之。民劝而趋,维忠肆怀,维孝肆孚。我铭祠庭,示后不诬。

《惠应庙记略》黄炳

盖闻三代迭号,仁义攸归。七国僭称,简牍是诮。或封建子弟,或追赠公侯,居于域中,莫斯为大。然有功于国,有惠及民,后世尊其道者。亦受命无愧矣。大圣山王者,马鞍山之神也。按《图经》梁天监中,沙门慧向谓兹山诸胜,可兴佛寺,虽用志弥笃,而力莫能逮。一日冥寝,山神前见曰:愿助千工,以副斯意。是夕,云驱电掣,风挠雷动,骈阗之迹,遍于林莽。鞭扑之声,震于岩谷。恍惚中,夜惊悸数里。诘旦,阴翳潜廓,灵基倏成。虽叠石之相差,若筑土之平广。横袤十七丈,高竦二丈,小大规矩,混然削成。其直如绳,其平如砥,非人工所能致也。事闻,建神之祠,锡命曰大圣山王,盖旌其功而表其美也。自兹以还,威灵益著。凡犹豫者卜之,如衅元龟。疾疫者祷之,如饵良药。肸蚃之应,昭昭而可验,牲币之祭,纷纷而不绝。然而年祀寖远,栋宇隳坏,轩墀蔽子春草,廊壁鸣乎秋蛩,邑人陈仁绍者,好善不回,积财能散。于是鸠工市材,揆日蒇事。殿堂广其旧制,庑序辟乎新规。窗明邃,栌赫奕,威仪聿陈,藻绘斯焕,盖所以答神休而肃祀事。噫。古之卿士有益于人者,典礼尊其祀焉。矧兹山王,垂数百载,英烈不昧,始施工而成善事,终佑民而享明德。建祠追号,固其宜矣。

《清圣庙记》元·马祖常

大元建国,全燕以御华夏。永平为甸服股肱郡。至元十有八年,世祖皇帝甫平江南五岁矣。即裹干戈,放马牛而不用,大召名儒,修礼乐之事。敕有司咸秩无文。于是永平郡臣以其邦为孤竹旧壤,伯夷叔齐兄弟让国之所也。列闻以请大臣以闻,上曰:其令代言为书,命以褒之,谥曰清惠仁惠。于今又五十年矣。群臣前后,又不知几许人矣。兹者某年某官等,乃状上书曰:郡境庙像,清惠仁惠之神,岁无牲牢,祭品不备,领祀无官。尚书秩宗。有礼有义,谨以告其日。会太常议制白丞相府符下永平曰:夷齐求仁得仁,庙食固,宜岁春秋,蠲吉具仪,有司行事,符具署矣。乃重白丞相府,以孟轲称伯夷圣之清,孤竹其宗国也。今既像设而庙食之,宜以清圣颜庙。丞相府佥曰:允哉,呜呼,大道之郁也,则民乌得而知古焉。士盖有一二,世不知其传者。大道之彰也,则民不识金革战斗之暴。内则有父子夫妇相与饬于礼节,外则有官师之教。朋友之交,相与讲于古训,岂独知己之所传。又知当时之名世者而传之。是则永平之人,遭逢国家之隆,而沐浴大道之彰也。吾将见行者,让途耕者,让畔学士相让于俎豆,工商相让以器货,而市价不二矣。推本我世祖皇帝教化之意,顾不由此与邦之人尚励其志而施于行哉,毋徒神之而已也。

《中镇霍山庙记》刘祁

九州皆有山,必以其魁硕伟杰者为镇,谓其能蒸云泄雨,障敌固圉,系民望而安地德也。故其神必庙,其庙必爵。有天下者,以时举礼典,遣使荐享,祝文自署名惟谨,所以崇祭祀之仪,昭诚敬之道,交于神明,以祈景福,周礼职方,氏载九州。之镇山在扬曰会稽,在荆曰衡在,雍曰华在,豫曰嵩在,兖曰岱在,青曰沂在,并曰恒在,幽曰医无闾在,冀曰霍名,于后世不可易。惟冀州据北方,地最旷邈,河东尤称山水之雄,而独以霍为镇,意在其巍大隆峻,深厚广博,子诸峰而隶群垤,其气象有以冠境内。余尝见晋人谈其山,跨赵城络洪,洞瞰平阳,而萃秀于霍邑。东北横压汾流,与太行接,远而望之,如乱屏,如列垒,嵷崒嵂。撑九霄,纳三光,岌岌凛凛,掩历山而吞姑射矣。神之庙建于唐贞观閒,历代增修,爵则先公后王公曰应圣王,曰应灵起唐开元,迄宋政和,益著朝廷,以时祭,不少缺。邑人奔走奉事,仪物烂然。其灵应随感而有,不可殚纪。金贞祐之乱,河东河朔,名山大川神祠,无不灰烬,瓦砾一空。是庙也岿然独存,可谓异矣。特其年深岁久,摧颓罅漏,日就湮废,里翁邑士,跂盼畴咨。是则崇饰汛扫之力,其待人欤。惟中书省左右司郎中李侯祯,一旦谓其府官,张仲良暨寮吏曹经曰:兹吾乡标望四海,所知而坐视荒寂,颜实有腼。遂乃发财募工,相与经营,由之达官贵人及浮屠道士之有识者,同声趋应,风动云委,辇木于山,陶甓于地,市丹碧于四方,喘汗供给,莫之敢慢。盖经始于壬寅之四月,逮仲秋毕工。于是椽之腐折者完,瓦之缺碎者易,壁之倾圮者圬,栈之杂驳者一。华榱文柱,焕若一新。启帷幕,拭珠埃,而神像仪卫整整,皆有生气,若欲起立。邦人过客瞻拜奠酹,加肃敬,而山之云烟草木,亦皆改容动色,蔚乎为一郡之光,亦可壮也。时余在安阳闻之,恨未得一谒。而李侯书来曰:今兹庙事告成,乡人父老皆欲刻文于碑,诚得吾子笔为幸,系官戎行,不获走请于门,惟吾子图之。余谓举旷典,修废事,尊神祇,崇祭祀,非常人所能也。李侯自少年骞跃台省,出而赞谋帅幕,以才气闻一时。今有此举甚伟,其府帅寮吏,皆知为政佐长之道,合心叶力,以成其事,皆可嘉。乃直书其始末,且为之诗,使刻之。其诗曰:奕奕霍山,冀州之镇。南临泽潞,西界汾晋。崔巍磅礡,雄峭嶾嶙。草木蕃滋,云雷奋振。倬彼神庙,有国所修。腯牲馨醪,以荐以羞。乃兴祠祷,乃事观游,冷风甘澍,一方荫庥,时危世季,祀典莫举。木老瓦腐,不可观顾。乡人兴嗟,无力完具。惟神鉴兹,亦不以处。卓哉李侯,倡率经营。扶倾补颓,半载告成。麾幢鲜丽,图绘精明。万民瞻揖,鬼神亦惊。闾阎父老,再拜感泣。自今以往,神来血食。吾儿得耕,吾妇得织。岁稔家安,皆神之力。奉承祭荐,无怠无嬉。何以示后,刻文于碑。兹山之久,天地与齐。兹庙之传,与山无移。李侯之名,亦庙之随。千秋万古,神之听之。

《鲁公祠记》姚桐寿

鲁简肃公风范凛凛,载在史册,每一翻诵,未尝不想见其为人。及谒鲁公祠,祠旁有思鲁桥。壁端有卜筊词。州民有疑辄问吉凶,如响公之精灵不昧。更有如此者,柱上有联云:舄去古祠留鸟翼,名从青史识鱼头。是县令蒋行简所书。
《白石忠靖王庙记》宋濂
岁在阏逢,涒滩斗柄。直寅其日某甲子,东嘉道士储祥曦新作温忠靖王庙。成后十有一年,太史氏濂为之记曰:太虚之閒,一降而一升,而能橐籥于无穷者,非气母也耶。气母之所孕,其出无根,其入无门,而其应也甚神。人能察乎阴阳之变,而不凝滞于物者,其知鬼神之情状矣乎。王姓温氏,名琼,字永清,温之平阳人。父民望尝中明经甲科,年耄无嗣,与妻张道辉昼夜祷于上帝。一夕,张梦大神手擎火珠自天门飞下,谓曰:吾乃大火之精,将降胎为人。张觉赤光被体中,犹熹熹然,因有妊。以唐长安二年五月五日午时,生其左掖有震篆二十四,右半之。七岁习禹步为罡,十四通五经百氏及老释家言,二十六举进士不第,拊几叹曰:吾生不能致君泽民,死当为泰山神,以除天下恶厉耳。复制三十六神符授人,曰:持此能主地上鬼神。言已忽幻药,叉像屹立而亡。蜀叶天师后用其符,禜除沴气之为人菑者,彷佛见王衣赭袍,握宝剑,乘追风骏,下之劾召之,家遂皆祠,王以祈灵响焉。王初封翊灵昭武将军正佑侯,其曰正福显应威烈忠靖王,则宋季之累加也。王之事行,见于《传记》者,如此自搢绅,先生言之,可谓怪神之极,殊不知气母之所孕,入奇出神,靡所不有。蜚龙感而异人生,元象应而神迹著,盖不可一二计。惟偏昧或足以病民,故必降刚明方直者,而祛斥之,此亦天之恒道,非所谓怪也。古之圣神,体天以训民,铸鼎象物,使民知神奸。故入川泽山林,魑魅罔两,莫能逢之。奈何气漓俗微,御阴阳通神明之术不传。方士之徒,遂得窃其机权而用之。世之昧者不知出于古圣神遗法,咸归诸道家,往往鄙其诡诞,不经呜呼。是果诡诞不经者也。非耶,系之以诗曰:南离有赤大火神,下土六气凌三辰。灵龙乘軿辅以云,披发下降瘴海滨。帝出乎震物以伸,约束百鬼主地门。神往从之势翩翻,豹鞬绛衫紫巾。七斗直剑火晕轮,岳祇渎鬼争骏奔,厉或凭人叱使泯。弼赞元化归一钧,东嘉之山翠嶙峋。作宫翼翼鸾凤骞,牲牢充腯酒郁煴。挺然正气扶乾坤,山明泽媚日㬫

《城隍庙记》王鏊

吴故城隍祠,南城之西南陬,莫详其始建立。唐天宝中,采访使赵居贞改作庙宇。梁贞明中,刺史钱傅璙加宏饬焉。至赵宋时,敕封忠安王嘉泰迄宝祐,叠加封号,故今称忠安顺应威灵英济王。洪武三年,以旧祠卑陋,乃即雍熙寺故址而改筑焉。在今吴城之乾位流化坊之北,盖百三十馀年矣。弘治十二年,郡守曹侯凤谓庙祀载在令甲。凡守土官。始莅任斋宿明誓,朔望必躬诣祠下,其严如是。而岁久就坏,肖像昧,不称瞻仰。乃下令境中愿新神庙者,听完旧饬新。庚申九月僝工,殿宇峻整,廊庑逶迤,过者悚悦。会曹侯迁去,林侯世远继之,益虔祀事。盖城隍之祀,不见礼经,独隋唐之际,吴粤之閒。而今京圻郡县,遐方绝徼,罔不严事。古者山川陵谷,表畷坊庸,皆有祀焉,以报功也。况夫作镇一方,司启闭捍寇患,妇子宁,畜牧蕃,非所为有功则祀之者耶。且水旱蝗螟,疾厉夭札,祈灵丐祥,神能昭答如响,俨然若鉴。其上而临其家也,铭曰:于赫明灵,作镇南服。上帝嘉之,寄是威福。浩浩三吴,罚赏在予。敢越厥志,嚣嚚效尤。云车风雨,四览幽遐。雪剑星矛,诛斩妖魔。妖魔卒斩,良愿屏植。祓戾扇祥,雨旸斯若。老稚熙熙,里门夜开。惟神之赐,其可诬哉。

《重建北岳庙记》吴宽

《舜典》所载有四岳,然于东岳,特著岱宗,馀无所指。至《周礼》始有五岳。《尔雅》指泰华霍恒嵩而言,议者谓周都丰镐诗之崧高不得为中岳尧都冀州禹贡之太岳当为中岳。又谓秦以岍为四岳,汉武徙衡山之神于霍山,而衡霍俱为南岳。独太与恒无所议。而近世复疑恒祭非其地者,予窃论之。四岳之名,起于舜舜,以一岁而巡四岳,使乘舆必至其山,势能遍历之乎。虽所谓兵卫少而徵求寡无,亦不胜驱驰,盖古之纪事者,言其大约而已。故天子入其地,特觐诸侯于此,若山川之远者,则望而祭之,故曰望秩于山川。其见于书者如此,又何必曲取不经之说,以为證耶。疑者又以其地之遍,如前之说者,盖五岳所峙,有定位天子所居,无定都秦汉,不必论也。如以尧周所居以来,岳之所在,必无能合者。恒山之神,自古祭于曲阳,若山西浑源州之南二十里有,山特高大,世以为恒山,山之十里有峰峭拔,其下有庙,盖亦古矣。或以曲阳之山不能大于浑源,遂疑之。不知山川相距虽千百里,在天壤閒特咫尺之近耳。况其地皆在河北,山于此而望祭于彼,又何较其区区彼此之疆界乎。且世俗东岳,有庙遍天下,亦不泥其迹而求之乎。浑源在今大同境内,大同郡古云中为国家,北边雄镇,比岁谷萎,少登马灾。继作都御史河南刘公宇奉上命巡抚其地,以为己忧。而都督庄公鉴皆受阃外之寄者,相与竭诚,祷于庙下,即获响应。踰年仓厩既充,战守有备,军令大行,边寇远遁,适礼官以釐正祀典,事奏谓祀,当仍曲阳之旧。而浑源有山,灵气磅礡,祀而修治其庙,于礼亦宜。诏从之公行祀,庙西向僻陋不称,诏旨图谋改作,俾参政毕孝参议。相枢副使陈宽佥事,王从鼎循出相度。得地于中峰,公不敢专也,则以疏请诏,亦从之,乃俾副使李惟聪率通判靳仁督工,以弘治壬戌七月兴役,于时知府胡汝砺知州杨泽以下咸来劝相。明年三月功即完,因其地势三成,上构殿七閒。两庑次列重门外,启位置有序,众目改观,旧庙不毁,仍为寝宫,皆曰宜有文刻石,以示永久。公以户部郎中吕贤所具事状,遣使来请系之以铭,辞曰:峨峨高山,分奠广土。自虞历周,四益有五。是曰方岳,载籍可睹。天子时巡,匪以游豫。以朝诸侯,以考制度。自秦置守,斯礼莫举。汉唐相因,封禅其所。黩礼不经,礼家奚取。釐正神号,夐出千古。运开大明,惟我皇祖。大河之北,是曰恒山。盘据峭拔,望之巍然。神灵所之,倏来倏旋。来则曲阳,旋则浑源。浑源有庙,莫纪其年。捍禦灾患,功多于边。有司之事,罔敢弗虔。岁时骏奔,以执豆笾。谓神室此,如龙于渊。惟神至灵,上助元造。惟帝念功,思以为报。边臣协谋,仰副明诏。卜吉维地,巍焕维庙。有穹栋宇,宜薄云峤。翚飞鳞次,工逞其妙。神乐幽栖,林壑殊峭。仰窥其形,岩石莫肖。侧听其声,冷风如啸。出为云雨,入土濛濛。大田秩秩,五谷芃芃。騋牧蕃息,以及羖犝。烽火不举,北连云中。边人笑歌,长乐年丰。国家报祀,礼视三公。神之来兮,黝辂乌駥。神之响兮,黑黍元豵。翛然乘风,陟降兹峰。永镇朔方,锡福无穷。

《周孝子庙记》前人

姑苏城东南隅,有周孝子庙,庙始建于常熟,在宋乾道閒。邑人周容奉母朱氏有至行,人称周孝子,且勇于为义见罹患难者,拯救之恒,恐后既殁。一日降于其家,以己为神告其母,且曰:儿愿为国效力,以保祐乡里。后果如其言。终岁民无灾患,遂相与庙事之。其后淮南大疫,云有往施紫苏汤者,全活者,众淮人渡江酬之,偶见庙貌,始知为神事。传民间凡病者,祷讫汲水,投紫苏煎饮,即瘥。既七十馀年,进士赵必鉘因具其事,又以除蝗驱虎,救水旱,捍寇盗,显迹上于官。朝廷特赐庙额,秩于祀典。若苏城有庙,岁月已远,莫考其创建之由,岂常熟为苏属邑,郡中亦冀其神,贶波及以事之欤。近景泰甲戌,郡中大雪,民饥而疫作。相枕籍死祷者,取水煎饮如法,亦多获生,民益神之。自是凡有所求,争趋庙下,每旦庭庑如市,顾其庙既卑隘,祷者益多,至无所容足。旁有王英者,自其父谦以来,再世守庙,以精勤称。谋欲改建,而不敢专其事,则与里正言于县于府,而苏卫千户陈俊更割地以广其址。庙故西向,始易以南。爽垲端正,以至像设器用,亦无不备。自昔吴越多淫祠,狄梁公悉斥去之,今孝子为人,虽非若古之法施于民也。然使悖逆者愧而改行,虽非若古之禦大灾大患也,然使疾疹者祈之而获福。庙而祀之,岂不宜哉。噫。梁公既往,吴俗弥盛,其尤者家自为庙祀,非其鬼,往往刲羊豕以大享之。其歌讴欢笑,俯仰跪起,类乎生人之宴。而卜筮巫祝之徒,假以获利者皆是,曾谓孝子肯享其祀乎。而人亦敢以其祀祀孝子乎。予嘉孝子,有补于世教也,有益于民命也,有合于祀典也,于是乎。记成化十四年九月二十六日立石。

《徐相公庙碑》徐渭

神姓徐名龙佛,世凤阳人。宋端平三年三月十三日生,当父官会稽学,时尝从道上拾鸡卵,腋之得白鸡,以斗,莫有敌者。父母憎其侠,遂去家为县狱长。未几,改行读书,归事其父母,以孝闻。殁而为神。至动人主。咸淳三年,诏封神白衣顶圣入,明人争奉之。天顺成化閒,再拓其居,于故所称学西斗鸡场所至。弘治初,乃有沈润、王世威事润曰:我尝夜半胶舟浅水,鬼火萦绕,忽失楫,我迷怖号神,忽闻空鸡,遂获楫以归。世威曰:我为老人随祭南镇,夜归,忽一白衣告虎至。已而果赤虎至,我怖不能号,白衣诧虎,虎去,翼我以归。及别问为谁,曰:老夫会稽学西徐姓者也。于是益趋信。始请乡先生陆建宁记于石,而狱有象以祠神,神之迹。顾漫不知也。某系之六年,始删次《建宁记》,复碑于此,而举其义曰:今世之祀神者,因以神神也。至问其所以神神者,何则。徒知曰不神,曷获封于人主。又安能援二男子于鬼窟虎口中。以余按《建宁记》,神之得为神,与其得封,直云相传耳。而二男子事。亦仅出其口,有无不足据,又乌足以证神之神不神哉。独斗鸡有场,则直非无据者,斗鸡而出于卵腋,卵腋而直从道上,无故获之,此则直神者事耳。当其时,用博用狱,以自掷弄,必有诧呼。束纵于圜场中,奇绝特异,可以动天而宰幽者。端平咸淳终神之世。仅三十年,正南渡时,宜典籍之不备也。今狱既祠,神不宜绝,无所识,又不宜以无据者,充也。故余取于神卵而腋,且拾者以存信。

《处州关圣庙记》王一中

世道所以常存,人心所以不死者,唯是纲常伦纪之所维也。是纲常伦纪,即是吾人所托,以生不容灭息,顾维之于清夷昌炽之日,易维之于衰微堙塞之日。难尧舜诸大圣人,为人伦之至,宁不立极。当年垂宪万祀,而后世称仲尼贤于尧舜,则以彼值其常,此值其变,故曰: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止握三寸管,定一言,而天下后世凛乎华衮斧钺,非以其揭大义于晚周式微之际。为天下后世存此一线之遗乎。自周而后,得国以汉为正陵夷。至于灵献,贼臣递起,炎运将移,汉昭烈以中山靖王之后提一旅,欲以嘘馀烬回末光。当是时,曹瞒挟主,矫制雄行,谋臣如云,猛将如雨,而昭烈奄奄微息。时阽艰危,自非真抱《春秋》之志者,莫能办。汉贼而扶持拥护之,所为不避险阻,以尽瘁于昭烈,唯云长、翼德二三公。而云长公功为最著。彼其取襄阳,围樊城,威镇华夏。曹贼心悸胆寒,旦暮冀迁许昌,以避其锋。微司马懿、蒋济为操造谋,搆孙权用吕蒙,陆逊之计,几何不还汉室于再造哉。夫公于昭烈,非有君臣之素也。一言期许,九死靡移,朋友而兄弟,鹡原之谊,视骨肉弥敦,复以兄弟而君臣,匪躬之诚,较天日可贯。人徒以为不肯权宜,与孙氏结婚,致起携间。夫操为汉贼,而权亦未纯汉臣也。自父兄以来,窃据江左,何尝一日为汉计。其胸中所忌,近在襟带,而欲速剪灭者,唯昭烈耳。藉一旦通婚,纵公大义凛于乾坤,将因亲以图,则父教子二公所不为,将令之与贼为戚,则委之不义,失身匪人。公所不忍也。则又公之权之于父子夫妇之閒,断之以君臣之义,所不敢出者也。自公亡至今千百馀年,代不知几易,人不知几王,而自通都大邑以至穷乡委巷,无不立庙祀之。即地之界于魏与吴者,耻其当年为贼所据,亦无不祀公,视操权如鬼,若蜮若藉,公为驱除镇摄之者,非故薄于操权而德于公也。天下不可一日无伦,常则不可一日不祀公。天下无一处可一日无伦常,则不可一处不祀公。天下无一人可一日无伦常,则不可一人不祀公。何代无乱贼,而睹春秋之旨,不能无惧,心其有惧也。是即孔子之笔削在也。何世无奸雄,而入公之庙,不能无惕,心其有惕也。是即公之斧钺存也。孔子以其笔削代斧钺,公以其斧钺当笔削,虽不能竟其志,而其志固已行于天下后世矣。唯公之祀遍天下,威灵显赫,奕奕如存。而为二氏之说者,袭之以张大其法门,以为得其教,护其法。至我朝英灵丕著,今上累赐今号,夫人何魔,魔何伏不知春秋之旨,而为乱臣贼子即不必身为篡逆,而或薰心宠利,怵志权奸,是魔而已矣。无愧于伦理,即无愧于心,无愧于公,公有默。予有愧于伦理,即有愧于心,有愧于公,若公有显罚,昭昭不爽,又何疑焉。盖我公自据鞍之暇,手一编,唯《春秋》,其所得于我夫子之教最深,故其庙均遍天下。孟子曰:能言距杨墨圣人之徒,空言尚然,矧公明其义,至以身徇之者哉。故论公者,直当以为仲尼之徒,于二氏何与。吾乡旧有公庙,乡耆某又从而新之,于圭山之阳,问记于余。余恐乡人不达,至与诸像教祠宇共类,使公春秋之志不明于天下后世,因招揭其大义,为之记。

神庙部艺文三〈诗词〉

《赛敬亭山庙喜雨》齐·谢脁

夕怅怀椒糈,蠲景洁膋芗。登秋虽未献,望岁伫年祥。潭渊深可厉,狭邪车未方。朦胧度绝限,出没见林堂。秉玉朝群帝,樽桂迎东皇。排云接虬盖,蔽日下霓裳。会舞纷瑶席,安歌绕凤梁。百味芬绮帐,四座沾羽觞。福被延民泽,乐极思故乡。登山骋归望,原雨晦茫茫。胡宁昧千里,解佩拂山庄。

《又祀敬亭山庙》前人

剪削兼太华,峥嵘跨元圃。贝阙视阿宫,薜帷阴网户。参差时未来,徘徊望沣浦。椒糈若馨香,无绝传终古。

《祠伍员庙》梁·简文帝

去国资孝本,循忠全令名。舟中多奇计,芦中复吐诚。偃月交吴舰,鱼丽入楚营。光功推妙算,载籍有馀声。洪涛犹鼓怒,灵庙尚凄清。行潦承椒奠,案歌杂凤笙。无劳晋后璧,讵用楚臣缨。密树临寒水,疏扉望远城。窗寮野雾入,衣帐积苔生。惟有三青鸟,敛翅时逢迎。

《和萧东阳祀七里庙》同前

万里实幽宗,三神亦天搆。岂谓水石精,期乃山川守。远来太白旗,遥徵青鸟候。以兹敬弗怠,方知教应富。
《过祀伍相庙》元帝
石城宁足拒,金阵讵能追。楚关开六塞,吴兵入九围。山水犹萦带,城池失是非。空馀寿宫在,日暮舞灵衣。

《奉和赛汉高庙》庾肩吾

昔在唐山曲,今承紫贝坛。宁知临楚岸,非复望长安。野旷秋先动,林高叶早残。尘飞远骑没,日徙半峰寒。徒然仰成诵,终用试才难。

《乱后经夏禹庙》前人

金简泥初发,龙门凿始通。配天不失旧,为鱼微此功。林堂上偃蹇,山殿下穹窿。侵云似天阙,照水类河宫。神来导赤豹,仙女拥飞鸿。松龛撤暮俎,枣径落寒丛。仙舟还入镜,玉轴更乘空。去国嗟行迈,离居泣转蓬。月起吴山北,星临天汉中。申胥犹有志,荀息本怀忠。待见欃枪灭,归来松柏桐。

《登二妃庙》吴均

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

《和简文帝赛汉高庙》刘孝仪

圭币崇明祀,牲樽礼贵神。风惊如集庙,光至似来陈。徘徊灵驾入,叫咷倡歌新。将言非为己,致敬乃祈民。多才与多事,今古独为邻。

《和简文帝赛汉高帝庙》刘遵

分蛇沦霸迹,提剑灭雄威。空馀清祀处,无复瑞云飞。仙车照丹穴,霓裳影翠微。投玦要汉女,吹管召湘妃。幸逢怀精日,豫奉沐休归。

《和简文帝赛汉高祖庙》王台卿

沐芳事椒醑,驾言遵寿宫。瑶台斜接岫,玉殿上凌空。树出垂岩影,竹引带山风。阶长雾难歇,窗高云易通。所悲樽俎撤,按歌曲未终。

《和梁简文帝赛汉高帝庙》陈徐陵

山宫类牛首,汉寝若龙川。玉碗无秋酎,金灯灭夜烟。丹帷迫灵岳,绀席下群仙。堂虚沛筑响,钗低戚舞妍。何殊后庙里,子建作华篇。

《行经季子庙》张正见

延州高让远,传芳世祀移。地绝遗金路,松悲悬剑枝。野藤侵沸井,山雨湿苔碑。别有观风处,乐奏无人知。

《卞山楚庙》江总

蘋藻祈明德,倚棹息岩阿。忽听晨鸡曙,非复楚宫歌。閒阶薙宿荠,古木断悬萝。帷堂寂易晚,桴鼓自相和。盛祀流百世,英威定几何。

《从驾祀麓山庙》阳慎

圣德忧民暇,麾旆谒山灵。画航汎北渚,文马侍东平。春渚戈鋋照,寒林铙吹鸣。依稀长女驿,萧条都尉城。井泉能共动,江帆得分行。窗幽细网合,阶静落花明。檐巢始入燕,轩树已迁莺。菲菲兰俎馥,淡淡桂樽清。银塘日影尽,玉座舞衣轻。

《西门豹庙》北周·庾信

君子为利博,达人树德深。蘋藻由斯荐,樵苏幸未侵。恭闻正臣祀,良识佩韦心。容范虽年代,徽猷若可寻。菊花随酒馥,槐影向窗临。鹤飞疑逐舞,鱼惊似听琴。漳流鸣磴石,铜雀影秋林。

《题九江英烈庙》唐·王勃

碧瓦烟笼翠,朱门映日开。万邦金作栋,千片玉堆阶。帝重亲书额,臣钦相篆碑。真心扶社稷,风雨应时来。

《汾阴后土祠作》李适

昔余读旧史,遍睹汉世君。武皇实稽古,建兹百代勋。号令垂懋典,旧经备阙文。南巡历九嶷,舳舻被江滨。勒兵十八万,旌旗何纷纷。朅来茂陵下,英威不复闻。我行岁方晏,望极山河分。神光终冥漠,鼎气独氛氲。揽涕步脽上,登高见河汾。雄图今安在,飞飞有白云。

《桂州黄潭舜祠》宋之问

虞世巡百越,相传葬九疑。精灵游此地,祠树日光辉。禋祭忽群望,丹青图二妃。神来兽率舞,仙去凤还飞。日暝山气落,江空潭霭微。帝乡三万里,乘彼白云归。

《缑山庙》前人

王子宾仙去,飘飖笙鹤飞。徒闻沧海变,不见白云归。天露何其远,人间此会稀。空歌日云暮,霜月渐微微。

《同诸公谒启母祠》崔曙

閟宫凌紫微,芳草闭闲扉。帝子复何在,王孙游不归。春风鸣玉佩,暮雨拂灵衣。岂但湘江口,能令怀二妃。

《先主武侯庙》岑参

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遗庙空萧瑟,英灵贯千岁。

《登叶县故城谒沈诸梁庙》李百药

总辔临秋原,登城望寒日。烟霞共掩映,林野俱萧瑟。楚塞郁不穷,吴山高渐出。客行殊未已,沐澡期终吉。椒桂奠芳樽,风云下虚室。馆宇肃而静,神心康且逸。伊我非真龙,勿惊疲朽质。

《禹庙》杜甫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云气生虚壁,江声走白沙。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湘夫人祠》前人

肃肃湘妃庙,空墙碧水春。虫书玉佩藓,燕舞翠帷尘。晚泊登汀树,微馨借渚蘋。苍梧恨不尽,泪染在丛筠。

《冬日洛城北谒元元皇帝庙》前人

原注云庙有吴道子画五圣图。按元元皇帝李老君也。天宝初,降于升凤门之通衢,告锡灵符,在尹喜之故宅。上遣使得之,乃置元元庙于天宁坊。五圣图,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也。

配极元都閟,凭高禁籞长。守祧严具礼,掌节镇非常。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仙李盘根大,猗兰奕叶光。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翠柏深留景,红梨迥得霜。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床。身退卑周室,经传拱汉皇。谷神如不死,养拙更何乡。

《谒先主庙》前人

惨淡风云会,乘时各有人。力侔分社稷,志屈偃经纶。复汉留长策,中原仗老臣。杂耕心未已,呕血事酸辛。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锦江元过楚,剑阁复通秦。旧俗存祠庙,空山泣鬼神。虚檐交鸟道,枯木半龙鳞。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闾阎儿女换,歌舞岁时新。绝域归舟远,荒城系马频。如何对摇落,况乃久风尘。孰与关张并,功临耿邓亲。应天才不小,得士契无邻。迟暮堪帷幄,飘零且钓缗。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

《诸葛庙》前人

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
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欻忆吟梁甫,躬耕起未迟。

《武侯庙》前人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前人


大贤为政即多闻,刺史真符不必分。尚有西郊诸葛庙,卧龙无首对江濆。

《谒禹庙》徐浩

亩浍敷四海,川源涤九州。既膺洛书锡,乃建洪范畴。鼎革固天启,运兴匪人谋。肇开宅土业,永庇昏垫忧。山足灵庙在,门前清镜流。象筵陈玉帛,容卫俨戈矛。探穴图书朽,卑宫堂殿修。梅梁今不坏,松祏古仍留。负责故乡近,朅来申俎羞。为鱼知造化,叹凤仰徽猷。不复闻夏乐,唯馀奏楚幽。婆娑非舞羽,镗鞳异鸣球。盛德吾无閒,高功谁与俦。灾淫破凶慝,祚圣拥神休。出谷莺初语,空山猿独愁。春晖生草树,柳色暖汀洲。恩贷题舆重,荣殊衣锦游。宦情同械系,生理任桴游。地极临沧海,天遥过斗牛。精诚如可谅,他日寄冥搜。

《登首阳山谒夷齐庙》李颀

古人已不见,乔木竟谁过。寂寞首阳山,白云空复多。苍苔归地骨,皓首采薇歌。毕命无怨色,成仁其若何。我来入遗庙,时候微清和。落日吊山鬼,回风吹女萝。石门正西豁,引领望黄河。千里一飞鸟,孤光东逝波。驱车层城路,惆怅此岩阿。

《登乐游庙作》韦应物

高原出东城,郁郁见咸阳。上有千载事,乃自汉宣皇。颓壖久凌迟,陈迹翳丘荒。春草虽复绿,惊风但飘扬。周览京城内,双阙起中央。微钟何处来,暮色忽苍苍。歌吹喧万井,车马塞康庄。昔人岂不尔,百世同一伤。归当守冲漠,迹寓心自忘。

《神树词》王建

我家家西老棠树,须晴即晴雨即雨。四时八节上杯盘,愿神莫离神处所。男不著丁女在舍,官事上下无言语。老身长健树婆娑,万岁千秋作神主。

《华山南庙》李益

阴山临古道,古庙闭山碧。落日春草中,搴芳荐瑶席。明灵达精意,髣髴如不隔。岩雨神降时,回飙入松柏。常闻坑儒后,此地返秦璧。自古害忠良,神其辅宗祏。

《三闾庙》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柳州罗池庙词》韩愈

荔子丹兮蕉黄,杂肴蔬兮进侯堂。侯之船兮两旗,度中流兮风泊之。待侯不来兮不知我悲。侯乘驹兮入庙,慰我民兮不嚬以笑。鹅之山兮柳之水,桂树团团兮白石齿齿。侯朝出游兮暮来归,春与猿吟兮秋与鹤飞。北方之人兮为侯是非。千秋万岁兮侯无我违。福我兮寿我,驱厉鬼兮山之左。下无苦湿兮高无乾,粳稌充羡兮蛇蛟结蟠。我民报祀兮无怠其始,自今兮钦于世世。

《题楚昭王庙》前人

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閒茅屋祭昭王。

《经故太尉段公庙》前人

徒想追兵缓翠华,古碑荒庙闭松花。纪生不向荥阳死,岂有山河属汉家。

《苏武庙》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史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黄陵庙》李群玉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明妆共俨然。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东风古墓吹芳芷,落日深山哭杜鹃。犹似含嚬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

《题竹郎庙》薛涛

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沈沈山更绿。何处江村有笛声,笛声尽是迎郎曲。

《神女庙》宋·苏轼

大江从西来,上有千仞山。江山自环拥,恢诡富神奸。深渊鼍鳖横,巨壑蛇龙顽。旌阳斩长蛟,雷雨移苍湾。蜀守降老蹇,至今带连环。纵横若无主,荡逸侵人寰。上帝降瑶姬,来处荆巫间。神仙岂在猛,玉座幽且閒。飘萧驾风驭,弭节朝天关。倏忽巡四方,不知道里艰。古妆具法服,邃殿罗烟鬟。百神自奔走,杂沓来趋班。云兴灵怪聚,云散鬼神还。茫茫夜潭净,皎皎秋月弯。还应摇玉佩,来听水潺潺。

《白帝庙》前人

朔风催入峡,惨惨去何之。共指苍山路,来朝白帝祠。荒城秋草满,古树野藤垂。浩荡荆江远,凄凉蜀客悲。迟回问风俗,涕泗闵兴衰。故国依然在,遗民岂复知。一方称警跸,万乘拥旌旗。远略初吞汉,雄心岂在夔。崎岖来野庙,闵默愧常时。破甑蒸山麦,长歌唱竹枝。荆都真壮士,吴柱本经师。失计虽无及,图王固已奇。犹馀帝王号,皎皎在门楣。

《周公庙在岐山西北七八里庙后百许步有泉依山涌洌异常国史所谓润德泉世乱则竭者也》             前人


吾今那复梦周公,尚喜秋来过故宫。翠凤旧衣山硉兀,清泉长与世穷通。至今游客伤离黍,故国诸生味雨濛。牛酒不来乌鸟散,白杨无数暮号风。

《题江郎庙》陈淳

三石参天作柱擎,自从开辟便峥嵘。何为末俗好奇怪,尽道江郎魄化成。

《野庙》周弼

野庙荒芜倒掩扉,寂寥香火客来稀。年年归燕相看觑,空滴春泥损画衣。

《题桃花夫人庙》徐照

一树桃花发,桃花即是君。空祠临野水,何处觅行云。事迹樵人说,炉香过客焚。雨添碑上藓,难读古诗文。

《鹤庙》周文璞

樱桃花覆地,古庙自青春。帐里还丹使,山中采药人。风林高黑虎,云路引斑麟。欲见神君面,连朝礼北辰。

《古庙》高翥

古庙依乔木,开门对浅沙。短篱红槿树,深径碧苔花。屋破香烟湿,庭空日脚斜。山寒无赛鼓,鸣噪集神鸦。

《富池庙》毛珝

船头蜀锦三千尺,倒影长虹浸寒碧。相逢不是紫髯郎,鹦鹉洲边眼生棘。江头箫鼓杂灵鸦,人道阴兵曾护国。安知楼下雪千堆,不是吞曹气冲激。

《禹庙》林景熙

万国曾朝会,群山尚郁盘。严祠镇元壁,故代守黄冠。窆入云根古,梁归雨气寒。年年送春事,来拂藓碑看。

《谒禹庙》秦观

阴阴古殿注修廊,海伯灵川俨在旁。一代衣冠埋石窆,千年风雨锁梅梁。碧云暮合稽山暗,红芰秋开鉴水香。令我免鱼繇帝力,恨无歌舞奠椒浆。

《黄牛峡庙》前人

三峡束江流,崖谷互吐纳。黄牛不负重,云表恣蹴蹋。吴船与蜀舸,有请神必答。谁怜马遭刖,百岁创未合。柂师浪奔走,烹彘陈酒榼。纷然馂神馀,羹炙争嘬嚃。空庭多落叶,日暮声飒飒。奇文粲可辨,高古篆籀杂。村女卖秋茶,簪花髻鬟匝。襁儿著背上,帖妥若在榻。山寒雪欲下,虎出门早阖。我行忽至此,临风久呜唈。

《女几祠》邵雍

西南有高山,山在杳冥閒。神仙不可见,满目空云烟。千年女几祠,门临洛水边。但闻霓裳曲,世人犹或传。

《过笮桥道中龙祠小留》陆游

江边龙庙何年作,白浪花中插朱阁。朝暾渐上宿雾收,春气已动晨霜薄。我来倚栏一怅然,芦花满空如柳绵。安得身为双白鹭,飞上滩头却飞去。

《忠清庙》王禹偁

朝驱下越坂,夕饭当吴门。停车访古迹,霭霭林烟昏。青山海上来,势若游龙奔。星临斗牛域,气与东南吞。九折排怒涛,吐吸天地根。落日见海色,长风捲浮云。山椒戴遗祠,兴废今犹存。残香吊木客,倒树哀清猿。我来久沈抱,重此英烈魂。吁嗟属镂锋,寘尔国士冤。峨峨姑苏台,榛棘晓露繁。深居麋鹿游,此事谁能论。因之毛发竖,落叶秋纷纷。

《题神冈庙》周必大

岸断川平拔一峰,丹青剥落古灵宫。邦人岁久忘遗爱,贾客时来乞好风。二水有情犹磬折,霜枫无数彷旗红。冈头故址宜亭榭,城郭江山在眼中。
《黄公庙》元好问
羁客无恒居,六月走长路。清风黄公祠,地古欣所遇。剑飞素灵哭,龙跃云雨赴。堂堂文成君,谈笑取帝傅。功名要有命,阴相果何预。谁谓圮上人,异事惊竹素。河清不可俟,筋力疲世故。袖閒一编书,尘埃叹迟暮。

《谒禹王庙》梁襄

波涵九域民为鱼,帝奋忠勤亲决除。水涸茫茫尽桑稼,万世永赖功谁如。功高受飨宜闳久,庙貌方方无不有。砥柱神灵最伟奇,会稽血食尤隆厚。父山所建在空山,庳殿短廊才数间。游谒人多题字闹,祭祀礼鲜牺尊閒。钦惟帝道崇勤俭,此郡民繁地硗崄。辛苦耕耘衣食粗,乞遍孚祐无令歉。

《武侯庙》王元粹

武侯祠庙南山曲,苔满荒碑不堪读。客子登临又一时,秋色苍苍入乔木。天下不可无奇材,千年精爽安在哉。孤吟徘徊不忍去,寒日欲下悲风来。

《吴王庙》元·僧圆至

吴王庙近水边山,壁上雕青鬼臂蛮。白日炉中烟色变,散成云气满人间。

《少姨庙》杨奂

路傍双阙老,蔓草入荒祠。时见山家女,烧香乞茧丝。

《题巴丘龙母庙》刘永之

天开玉峡两厓丹,隔岸诸峰似翠鬟。神女不归龙已化,仙翁飞去鹤空还。碧坛芳草经年合,古殿苍松落日闲。万里长风起天末,如闻环佩白云閒。

《周孝侯祠》蒋景玉

长桥怒束西来水,空岩烟雨埋山鬼。斩蛟射虎安在哉,千古荒丘埋剑履。凄凉往事今何如,坐令道路成康衢。当年蛟虎不复有,呜呼人害无时无。

《赵王庙》蒋时中

鼕鼕社日枫林鼓,旌旗飘拂神鸦舞。池藕无花岸草荒,只有斜阳自今古。古城西风吹袷衣,下马一访真王祠。断碑有字不可读,汉家旧事无人知。
《舟次樗蒲庙》黄庚
短棹冲寒过蒲东,扁舟一叶载诗翁。断烟流水残云外,古木荒祠夕照中。吟罢小楼何处笛,酒醒孤枕半江风。潮生潮落朝还暮,堪叹人生自转蓬。

《题张齐公祠》傅若金

将军结发事先朝,百战山河血未销。总说霁云多慷慨,兼闻去病最嫖姚。烟尘剑戟迷秋峒,风雨旌旗落暮潮。自古英雄须庙食,精灵何待楚词招。

《卫源庙》卫恒

上国风帆快转输,石林香霭护神居。龙吟别浦泉声细,鸟拂空潭树影虚。蹴鞠谁家春竞赏,琅玕千亩翠堪书。绣衣已觉清寒甚,休遣风霜到隼旟。

《和林一原题西乾庙韵》卜友曾

美人西扣古王宫,推枕山窗曙色溶。岚气秋来深似海,岭云日暮碧于松。苔生阶面侵铜鼓,水落波心起石龙。一路西风吹落帽,黄花满地似春浓。

《过黄陵庙》李材

黄陵庙前湘水绿,天寒渔郎唱巴曲。沙棠舟上月苍苍,翠蛟白蜃江茫茫。似闻清瑟五十柱,万里鸿飞枫叶暮。神鸦翻舞祠门开,珠裳玉袖沾莓苔。元猿昼啼薜萝影,赤鳞夜去芙蓉冷。北渚泪痕斑竹纹,南风哀思苍梧云。山头古桂秋露碧,山下江流岂终极。荒凉揭车杂杜衡,灵风自吹烟雾旌。轻帆晚向芳洲泊,聊荐蘋羞奠兰酌。沅有汜兮湘有沱,洞庭水落生层波,裴回独咏骚人歌。

《题周孝侯庙》夹谷之奇

长桥涨晴波,南山滴空翠。清风孝侯祠,六月薄炎炽。苍然拥乔木,廊宇深以邃。升堂拜遗像,凛凛增壮气。缅怀绝尘姿,跅弛几自弃。一念狂圣分,千秋仰高义。义兴阻湖山,从古劳抚治。况当离乱后,生理多不遂。连州虎为害,接浦蛟作祟。故国神所游,阴相得无意。我来按兹郡,强禦宁汝畏。恐被蛟虎徒,匿形知暂避。不埋张纲轮,徒揽范滂辔。澄清怅何时,留诗志予愧。

《渔沧庙》明·伍晏

渔沧之下潭水流,渔沧之上云悠悠。行云流水自今古,荒城故垒行人愁。龙为蛇兮鼠为虎,腥毛臭骨皆尘土。游魂寂魄无所归,时傍寒蛩泣秋雨。

《朱仙镇庙》李梦阳

宋墓莽岑寂,岳公今在兹。风霜留桧柏,阴雨见旌旗。百战回戈地,中原沸鼎时。土人严伏腊,偏护向南枝。

《范文正公祠》陆釴

寺门烟雾藤萝障,丞相祠堂松桧开。地涌灵泉千涧落,僧传香火百年来。调羹业著留青史,洗墨池空长碧苔。夜静孤峰明月上,钟声偏到读书台。
《念奴娇》〈题项羽庙〉无名氏
鲍鱼腥断,楚将军鞭虎驱龙而起。空费咸阳三月火,铸就金刀神器。垓下兵稀,阴陵道狭。月暗云如垒,楚歌喧唱,山川都姓刘矣。 悲泣唤醒虞姬,为伊死别。血刃飞花碎。霸业销沈,骓不逝,气尽乌江江水。古庙颓垣,斜阳红树,遗恨鸦声里。兴亡休问,高陵青草空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