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七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一百七十卷目录

 医部汇考一百五十
  目门十三
  单方二
  针灸
  导引
  医案

艺术典第一百七十卷

医部汇考一百五十

目门十三

单方二

眼生黑花,年久不可治者。椒目炒苍朮炒各一两为末酢糊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酢汤下。《本事方》。〉火盛病目。西瓜切片,曝乾,日日服之,遂愈。瓜能降火也。
眼赤作痛。莲实去皮研末一钱,粳米半升,以水煮粥常食。《普济方》。〉
尘芒入目。用大藕洗捣烂,绵裹滴汁入目中,即出也。《普济方》。〉
目生肤瞖。龙脑末一两,日点三五度。《圣济总录》。〉目赤目膜。龙脑雄雀屎各八两为末,以人乳汁一合,调成膏,日日点之,无有不验。《圣惠方》。〉
时行赤目。黄檗去粗皮为末,湿纸包裹,黄泥固煨乾,每用一弹子大纱帕包之。浸水一盏,饭上蒸熟,乘热熏洗极效。
眼目昏暗。每旦含黄檗一片,吐津洗之,终身行之,永无目疾。《普济方》。〉
洗头明目。用凤眼草,即椿树上丛生荚也。烧灰淋水洗头,经一年,眼如童子,加椿皮灰尤佳。正月七日,二月八日,三月四日,四月五日,五月二日,六月四日,七月七日,八月三日,九月二十日,十月二十三日,十一月二十九日,十二月十四日洗之。《卫生易简方》。〉眼见诸物禽虫飞走,乃肝胆之疾。青桐子花酸枣仁元明粉羌活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水煎,和查,日三服。《经验良方》。〉
目热昏暗。槐子黄连二两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浆水下二十丸,日二服。
胎赤风眼。槐木枝如马鞭大,长二尺作二段,齐头麻扎一处,置铜钵子内,晨使童子一人,以其木研之,至暝乃止,令仰卧,以涂目三四次瘥。
赤眼生瞖。秦皮一两,水一升半;煮七合,澄清,日日温洗。一方加滑石黄连等分。《外台秘要》。〉
眼暴肿痛,秦皮黄连各一两,苦竹叶半升,水二升半,煮取八合,食后温服。
赤眼睛痛,秦皮一两,清水一升,白碗中浸,春夏一食顷以上,有碧色出,即以箸头缠绵仰卧,点令满眼,微痛勿畏,良久沥去热汁,日点十度以上,不过两日瘥也。《外台秘要》。〉
眼弦偷针,乃肝脾积热。剉秦皮,夹沙糖水煎,调大黄末一钱,微利佳。《直指方》。〉
洗头去风明目,用子皮皂角胡饼菖蒲同搥碎,浆水调作弹子大,每用汤泡洗头,良。《多能鄙事》。〉
飞血赤眼。榉皮去粗皮切二两,古钱七文,水一升半,煎七合,去查热洗,日二次。《圣济总录》。〉
杂物眯眼。新桑根皮洗净,搥烂入眼拨之自出。《圣惠方》。〉青盲洗法。新摘青桑叶,日乾,按日就地上烧存性,每以一合于瓷器中,煎减二分,倾出澄清,温热洗目至百度,屡试有验。正月初八,二月初八,三月初六,四月初四五月初六,六月初二,七月初七,八月二十,九月十二,十月十三,十一月初二,十二月三十。《普济方》。〉风眼下泪。腊月不落桑叶煎汤,日日温洗,或入芒硝。《集简方》。〉
赤眼涩痛。桑叶为末纸卷烧烟,熏鼻取效。《普济方》。〉目赤肿痛。桑灰一两,黄连半两为末每以一钱泡汤,澄清洗之。《圣济总录》。〉
洗青盲眼。正月八,二月八,三月六,四月四,五月五,六月二,七月七,八月二,九月十二,十月十七十一月二十六,十二月三十日,每遇上件神日,用桑柴灰一合煎汤,沃之于瓷器中澄取极清,稍热洗之如冷即重汤顿温不住手洗,久久视物如鹰鹘也。一法以桑灰童子小便和作丸,每用一丸,泡汤澄洗。《龙木论》。〉飞丝入目。柘浆点之,以绢蘸之拭去。
洗目令明,柘木煎汤,按日温洗,自寅至亥乃止,无不效者。正月初二,二月初二三月不洗,四月初五,五月十五,六月十一,七月初七,八月初二,九月初二,十月十九,十一月不洗,十二月十四日,徐神翁方也。肝热生瞖。用楮实子研细,食后蜜汤服一钱,日再服。《直指方》。〉
目昏难视。楮桃荆芥穗各五百枚为末,炼蜜丸弹子大,食后嚼一丸,薄荷汤下,一日三服。《卫生易简方》。〉一切眼瞖。三月收谷木软叶晒乾为末,入麝香少许,每以黍米大注眦内,其瞖自落。《圣惠方》下同。〉暴赤眼痛碜涩者。嫩楮枝去叶,放地火烧,以碗覆之一日,取灰泡汤,澄清温洗。
目中瞖膜。楮白皮暴乾,作一绳子如钗股大,烧灰细研,每点少许,五六次瘥,乃止。《崔氏方》。〉
利气明目。枳壳麸炒二两为末,点汤代茶。
内障目瞖,如偃月或如枣花。用象胆半两,鲤鱼胆七枚,熊胆一分,牛胆半两,麝香一分,石决明末一两,为末,糊丸菉豆大,每茶下十丸,日二。《总录》。〉
赤目障瞖。熊胆丸每以胆少许化开,入冰片一二片,铜器点之,绝奇。或泪痒,加生姜粉些须。《齐东野语》。〉胎赤烂,眼昏暗。用蠍虎数枚,以罐盛黄土按实,入蠍虎在内,勿令损伤,以纸封口,穿数孔出气,候有屎数粒,去粪上一点黑者,只取一头白者,唾津研成膏,涂眼睫间周围,不得揩拭,来早以温浆水洗三次,甚效。《圣济总录》。〉
目中赤瞖,白羊髓傅之。《千金方》。〉目赤热痛,看物如隔纱,宜补肝益精,用青羊肝一具切洗,和五味食之。《心镜》。〉
肝虚目赤,青羊肝薄切。水浸吞之,极效。《龙木论》。〉治风热生肤,赤白眼,及去眼中风痒痛。捣枸杞子汁,点眼立验。亦治暴赤眼风热赤膜。一方用叶捣汁,衔满口,待稍温,就咽之。
目病䀮䀮。以铜器煮青羊肝,用面饼覆器上,钻两孔如人眼大,以目向上熏之,不过三度。《千金方》。〉
目病失明。青羖羊肝一斤,去膜切片,入新瓦内炕乾,同决明子半升,蓼子一合,炒为末,以白蜜浆服方寸匕,日三。不过三剂目明。至一年,能夜见文字。《食疗》。〉不能远视。羊肝一具,去膜细切,以葱子一勺炒为末,以水煮熟,去查,入米煮粥食。《多能鄙事》。〉
青盲内障。用白羊肝一具,黄连一两,熟地黄二两,同捣丸梧子大,食远茶服七十丸,日三服。崔承元病内障丧明,有人惠此方报德,服之遂明。《传信方》。〉
治风赤涩痛,取诃梨勒核,入白蜜研注目中神,良。一方以鹰嘴者一枚,滴蜜于石磨点。
睛上生晕,不问久新。鲤鱼长一尺二寸者,取胆滴铜镜上,阴乾,竹刀刮下,每点少许。《总录》。〉
赤眼肿痛。用鲤鱼胆十枚,腻粉一钱,和匀,瓶收,日点。《圣济总录》。〉
治眼瞖及诸物入眼。以左手中指甲,洗净候乾,以刀刮其屑,用灯草蘸点眼中瞖处,一二次即去。或用怀孕妇人指甲屑,置目中,去瞖。拳毛倒睫。无名异末掺捲纸中作撚子,点著,至药末处吹杀,以烟熏之自起。
蚕沙一两,虢丹五钱,慢火熬成膏,入轻粉五分,熬黑色,逐时汤泡洗。
摘去拳毛,以虱子血点入眼内,数次,即愈。
冷泪久昏。开元铜钱一百文,背上有月者更妙。甘草去皮三钱,青盐一两半,于白磁器内用无根水一大碗,浸七日,每著一盏洗无力,换洗到十日,约添甘草青盐,每日洗三次。忌食五辛驴马鸡鱼荤酒。
迎风冷泪。乌鸡胆汁,临卧点眼中。
不时热泪。鰞鲗鱼骨,研极细末点目中。飞丝入目。用头垢点入眼中。
眼目昏暗,用𥐚硝六钱重用水一盏,煎至八分,候冷,定澄清下,次分定每月一日,洗至一年之间,眼如童子光明。正月初一,二月初八,三月初四,四月初五,五月初五,六月初四,七月初五,八月初一,九月十三,十月十三,十一月十六,十二月初五。
物落眼中,用新笔蘸缴出。
稻麦芒入眼,取蛴螬以新布覆目上,待蛴螬从布上摩之,其芒出著布上。
晚蚕沙香油浸月馀,重绵滤过,点之,治烂弦。
紫金膏,用水飞过,虢丹蜜多水少,文武火熬,以器盛之,点眼。
眼赤瞎。以青泥蛆淘净,晒乾末之,仰卧合目,用药一钱放眼上,须臾药行,待少时去药,赤瞎自无。
沙石草木入目中不出,以鸡肝汁注之。
又方。以书中白鱼和乳汁注目中。
目中眯。法旦起对门户跪拜云:户门狭小,不足宿客,乃便瘥。
眼目昏暗。用鹰眼睛一对,炙乾捣末,研令极细,以人乳汁再研,每以铜箸,取少许点于瞳人上,日夜三度,可以夜见物。或取腊月鸲鹆眼,依上法用效,三日见碧霄中物,忌烟熏。
治冷泪。用胞枣一枚,去核,以花椒二十粒入内,用湿纸裹煨熟,细嚼,白汤下。
治暴赤眼。削附子赤皮末,加蚕屎著眦中。
攀睛瞖膜昏涩风毒肿痛。用瓜蒌一枚,割下顶盖,取瓤,并子同猪𦚟子捣匀,却装在瓜蒌内,用原盖盖之,坐净土上,取桑条子十两,约长四五寸,簇瓜蒌上,用炭火烧,扇之烟尽,将成灰,即住火,扇冷,和灰通研极细。每用二钱,沸汤浸澄清去脚,洗之。

针灸

《素问》曰: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头目苦痛,取之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䀮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
目中赤痛,从内眦始,取之阴蹻。
《灵枢经》曰:黄帝曰:人之哀而泣涕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气之门户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则宗脉感,宗脉感则液道开,液道开故泣涕出焉。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故上液之道开则泣,泣不止则液竭,液竭则精不灌,精不灌则目无所见矣,故命曰夺精补天,柱经挟颈。《甲乙经》曰:刺面中流脉,不幸为盲。
头脑中寒,鼻衄目泣出,神庭主之。
头痛目眩,颈项强急,本神主之。
颊清不得视,口沫泣出,两目眉头痛,临泣主之。颈痛项不得顾,目泣出多眵,鼻鼽衄,目内眦赤痛,气厥,耳目不明,咽喉喽引项,筋挛不收,风池主之。热病头痛,引目外眦而急,烦满,汗不出,引颔齿面赤皮痛悬釐主之。
头风目欲如脱,汗出,寒热,面赤,颊中痛,项椎不可左右顾,目系急,瘈疭,攒竹主之。
肩背痛,目不开,天牖主之。
热病烦心而汗不止,肘挛腋肿,善笑不休,心中痛,目赤黄,太陵主之。
面赤皮热,热病汗不出,中风热,目赤黄,内关主之。鼻鼽衄热病,汗不出,目,目痛瞑,头痛泣出,阳溪主之。
目痛引眦,少腹偏痛,视昏嗜卧,照海主之。泻左阴蹻,取足左右少阴前,先刺阴蹻,后刺少阴。气在横骨上,目外眦赤痛头眩,两颔痛,塞逆泣出,耳鸣聋,多汗,目痒,胸中痛,不可反侧,痛无常处,侠溪主之。
目视不明,振寒目瞖,瞳子不见,丘墟主之。鼽衄血不止,淫泺头痛,目白瞖,跟尻瘈,头顶肿痛,泄注上抢心,目赤眦烂,无所见,痛从内眦始,京骨主之。其目泣出头不痛者,听会主之。
目中赤痛,从内眦始,取之阴蹻。
目中痛不能视上星主之,先取譩嘻,后取天牖风池。青盲远视不明,承光主之。
目瞑远视䀮䀮,月光主之。目䀮䀮赤痛,天柱主之。目眩无所见,偏头痛引外眦而急,颔厌主之。
目不明,恶风日,泪出憎寒,目痛目眩,内眦赤痛,目䀮䀮无所见,眦痒痛,淫肤白瞖,睛明主之。青盲无所见,远视䀮䀮,目中淫肤,白膜覆瞳子,目窗主之。
目不明,泪出目眩瞀,瞳子痒,远视䀮䀮,昏夜无见,目瞤动与项口参相引喎,僻口不能言,刺承泣。目痛口僻戾目不明,四白主之。
目赤黄,颧窌主之。
睊目,水沟主之。
目痛不明,龂交主之。
目瞑身汗出,承浆主之。
青盲目,恶风寒,上关主之。青盲,商阳主之。
目目䀮䀮,遍历主之。眼痛,下廉主之。
目,目䀮䀮少气,灸手五里,左取右,右取左。目中白瞖,目痛泣出,甚者如脱,前谷主之。白膜覆珠,瞳子无所见,解溪主之。
《千金方》云:去瞖法以鹅翎切之近黑睛,及当白睛之膜,自聚上以针钩挽之,割去即明见物,以绵著眼断血,三日瘥。
《儒门事亲》曰:暴盲不见物,针攒竹及项前五穴,又刺鼻中大出血,立明。
《易老》云:眼肿痛睛,欲出须八关大,刺手十指间,出血即愈。
《卫生宝鉴》曰:眼戴上不能视,灸脊第二椎骨,第五椎骨上,各七壮。一齐下火,立愈。
《得效方》云:青盲灸巨髎,又取肝俞命门商阳。《古今医统》曰:目病风热者,多次血虚肾水不足,宜丝竹空上星百会宣泄之。痛者,灸风池合谷。
风寒外搏,连脑痛者,灸二间合谷。
《医学纲目》曰:努肉攀睛,取睛明风池期门太阳出血。烂弦风,取大骨空,灸九壮,以口吹火灭。小骨空灸七壮,亦吹火灭。又以三棱针刺眶外,出血即愈。
迎风冷泪,眵黑花,取大骨空小骨空灸之,吹火灭,又取临泣合谷。
目昏暗,灸三里,针承泣,又取肝俞瞳子髎。眼睛痛,取风府风池通里合谷申脉照海大孰窍阴至阴。
目赤肿瞖,羞明隐涩,取上星百会攒竹丝竹空睛明瞳子髎太阳合谷,又以草茎刺鼻孔出血数升即愈。眼暴赤肿痛,取神庭上星囟会前顶百会,出血即愈。又取光明五会。
雀目,取神庭上星前顶百会睛明,出血即愈。又取肝俞照海。
诸障瞖,取睛明四白太阳百会商阳厉兑光明,各出血。合谷三里命门肝俞光明各灸之。
内障,取足厥阴足少阴阳蹻。
针内障眼法歌:内障由来十六般,学医人子审须看。分明一一知形状,下针方可得安然。若将针法同圆瞖,误损神光取瘥难。冷热光明虚与实,调和四体待令安。不然气闷违将息,呕逆劳神瞖却翻。咳嗽震头皆未得,多惊先服镇心丸。若求凉药银膏等,用意临时体候看。老瞖细针初复嫩,针形不可一般般。病虚新产怀娠月,下手才知将息难。不雨不风兼皓月,清斋三日在针前。安心定意行医道,念佛亲姻莫杂喧。患者向明盘膝坐,提撕腰带得心安。针者但行贤哲路,恻隐之情实善缘有血莫惊须住手,裹封如旧再开看。忽然惊振医重卜,服药三旬见朗然。七日解封难见日,花生水动莫他言。还睛丸散坚心服,百日分明复旧根。
针内障后法歌:内障金针针了时,医师言语要深知。绵包黑豆如毬子,眼上安排日系之,卧眠头枕须安稳。仰卧三朝莫厌迟。封后忽然微有痛,脑风牵动莫他疑。或针或烙依经法,痛极仍将火熨之。拟吐白梅衔咽下,吐来仰卧却从伊。起则恐因遭努损,虽然稀有也须知。七朝豉粥温温食,震著牙关事不宜。大小便时须缓缓,无令自起要扶持。高声叫唤言多后,惊动睛轮见雪飞。如此志心三十日,渐行出入认亲知。狂心莫忆阴阳事,夫妇分床百日期。一月不须临洗面,针痕湿著痛微微。五腥酒面周年断,服药平除病本基。
右龙木论金针开内障大法,谨按其法,初患眼内障之时,其眼不痛不涩不痒,头不旋不痛,而瞖状已结成者,宜金针拨去其瞖,如拨云见日而光明也。今具其略于后:
圆瞖初患时,见蝇飞花发垂蟢,薄烟轻雾,先患一眼,次第相牵,俱圆瞖如油点浮水中,阳看则小,阴看则大,金针一拨即去。
滑瞖瞖如水银珠,宜金针拨之。涩瞖瞖如凝脂色,宜针拨之。浮瞖藏形于睛之深处,细看方见,宜针深拨之。横瞖横如剑脊两边薄,中央厚,宜针于中央厚处拨之。已上五瞖,皆先患一目,向后俱损。初患之时,其眼痛涩,头旋额痛,虽有瞖状,亦难针拨。独偃月瞖枣花瞖黑水凝瞖,微有头旋额痛者,宜针轻拨之。冰瞖初患时,头旋额痛者,眼睑骨鼻颊骨痛,目内赤涩,先患一眼,次后瞖如冰冻坚白,宜于所过经脉,针其俞穴。忌出血,宜针拨动,不宜强拨。
偃月瞖初患时,微微头旋额痛,先患一目,次第相牵俱损。其瞖一处厚,一处薄,宜针先从厚处拨之。枣花瞖初患时,微有头旋眼涩,眼中时时痒痛,先患一眼而后俱瞖,周围如锯齿,轻针拨去,莫留短脚,兼于所过之经针灸其俞。
散瞖瞖如酥点,乍青乍白,宜针拨之。黑水凝瞖初患时,头旋眼涩见花,黄黑不定,瞖凝结青色,宜针拨之。
惊振瞖头脑被打,筑恶血流入眼内,至二三年成瞖,白色。先患之眼,不宜针,牵损后患之眼,宜针之。虽不痛不痒,其瞖黄色红色者,不宜针拨。瞖状破散者,不宜针拨。中心浓重者,不宜针拨,拨之不动者,曰死瞖,忌拨独白瞖黄心,宜先服药,后针之。若无瞖者,名曰风赤,不宜针。
白瞖黄心瞖四边白,中心黄者,先服逐瞖散,次针足阳明经所过诸穴,后用金针轻拨,若先患一眼,向后失治两目俱损。
乌风无瞖,但瞳人小,三五年内,结成瞖,青白色,不宜针。视物有花为虚,宜药补,不宜药泻。
肝风无瞖,眼前多见虚花,或白或黑,或赤或黄,或见一物二形,二眼同患,急宜补治切忌房劳。
五风变初患时,头旋额痛,或一目先患,或因久吐,双目俱暗,瞳子白如霜。
绿风初患时,头旋额角偏痛,连眼睑眉及鼻颊骨痛,眼内痛涩,先患一眼,向后俱损。无瞖,目见花或红或黑。
黑风初患时,头旋额偏痛,连眼睑鼻颊骨痛,眼内痛涩,先患一眼,向后俱损,无瞖,眼见黑花。青风初患时,微有痛涩,头旋脑痛,先患一眼,向后俱损,无瞖,劳倦加昏,重眼见青花。雷头风变初患时,头旋恶心呕吐,先患一目,次第相牵俱损,瞳神或大或小,凝脂结白。
内经针灸白眼痛有四法,其一取足太阳经,云: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故知取之也。
其二取足阳明经,云:目痛赤脉从下上者,阳明病,故知取之也。
其三取足少阳经,云:目痛赤脉从外走内者,少阳病,又手足少阳之脉所生病者,皆目锐眦病,故知取之也。
其四取蹻脉经,云:邪客足阳蹻之脉,令人目痛,从内眦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左刺右,右刺左,又云:目中赤痛,从内眦始,取之阴蹻也。
针灸黑珠痛有三法:其一取足太阳经,云:足太阳有过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头目若痛,取之在项中两筋间是也。
其二取足厥阴经,云:肝足厥阴之脉,上入颃颡,连目系,故取之也。
其三取少阴经,云: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属目系,取之掌后一寸也。又足少阳之正,阳明之正,皆系目系经,无取法也。
针灸内障有四法:《灵枢·口问篇》哀而泣涕,补天柱经侠颈,是其一也。
其二取肝经,曰:肝虚则目䀮䀮无所见,善恐,取其经厥阴与少阴取血者是也。
其三取肾经,曰: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目䀮䀮无所见,视寒热虚实取之也。
其四取阳蹻经,曰:邪之所在,皆为不足,上气不足,目为之瞑,补足外踝下留之是也。
久病昏花,取肝腧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补三呼三里一寸,泻十吸童子髎。《景岳全书》曰:睛明风池太阳神庭上星囟会百会前顶攒竹丝竹空承泣目窗客主人承光,以上诸穴,皆可用针。或以三棱针出血。凡近目之穴皆禁灸。大骨空穴在手大指第二节尖,灸九壮,以口吹火灭。小骨空穴在手小指第二节尖,灸七壮,以口吹火灭。此二穴能治迎风冷泪风眼烂弦等證。
合谷治阳明热郁,赤肿瞖障,或迎风流泪,灸七壮。大抵目疾多宜灸此,末不再发也。亦可针。
翳风灸七壮,治赤白瞖膜目不明。肝俞灸七壮,治肝风客热迎风流泪雀目。
足三里灸之,可令火气下降,明目。
二间命门,此二穴可灸,水沟可针可灸,治目睛直视,手三里灸,右目取左,左目取右。
八关大刺治眼痛欲出不可忍者,须刺十指缝中,出血愈。

导引

《保生秘要》曰:导引对香静坐,灰心歇念,目含光,意觉香,头有灰,以意吹之又静。觉灰又吹,香尽为期。治一切云瞖努肉攀睛,瞖水枯,心火盛,皆效。又先以手抱昆崙仰头吐气,或嘘或呵泻而复纳。次以二目转动左右上下,转时先开后闭,闭而复开,随时行之不间,或运或动,二者兼之。
《运功法》:行艮背右旋上行,逾昆崙,经明堂渐旋至眼细圈,入瞳神,撤散数十度,降胸臆,曲行大肠,出谷道,退火复归元位。左目运左,右目运右,左右齐患,从明堂分行双运。
又双瞳藏于两肾,想肾水浸洗,能退热,运彻四散,能去风,双目观二肾,存两道白水,运至眼中,著意圈洗磨剥,单去瞖想二乳下肺肋,推下脚股,吹吸之法,能退白上红,以双手向肩两脚心,悬空嘘吸,乃退黑睛热,能泄肝经之火,常注念脐,取肾水升洗,覆脐,效。
资生曰:养目力者常瞑。读书博奕,过度患目,名曰肝劳,非三年闭目不可治。古人治肝劳有养之之法,彭真人患目疾,不计昼夜,瞪目注视,闭之少顷,依法再行,积功而视秋毫。徐真人亦患目疾,暗室正坐,运睛旋还八十一数,闭目集神再运,不数年而神光自现,状如金轮,永除昏暗。施真人歌曰:运睛除目暗皆养之之法也。
热摩手心熨两眼,每二七遍,使人眼目自无障瞖,明目去风,无出于此。
常以手按两眉后小空中三九过,又以手心及指摩两目下颧上,以手提三四十过摩令微热,辄以手逆乘额三九过从眉中上行入发际以口咽唾无数。如此常行,目即清明,一年可夜读书。

医案

元史李杲传魏邦彦之妻,目瞖暴生,从下而上,其色绿,肿痛不可忍。杲云:瞖从下而上,病从阳明来也。绿非五色之正,殆肺与肾合而为病邪,乃泻肺肾之邪、而以入阳明之药为之使。既效矣而他日病复作者三,其所从来之经,与肾色各异。乃曰:诸脉皆属于目,脉病则目从之,此必经络不调,经不调则目病未已也。问之果然。因如所论而治之,疾遂不作。
《齐东野语》曰:熊胆善辟尘,试之之法,以净水一器,尘羃其上,投胆粟许,则凝尘豁然而开,以之治目障瞖极验。每以少许净水,略调开尽筋膜尘土,入冰脑一二片,或泪痒则加生姜粉些小,时以银箸点之,绝奇。赤眼亦可用。余家二老婢,俱以此奏效。
《九灵山房集》曰:元末四明有吕复别号沧洲翁,深于医道,临川道士萧云泉眼中视物皆倒植,请治于复。复问其因,萧曰:某尝大醉,尽吐所饮酒,熟睡至天明,遂得此病。复切其脉,左关浮促,即告之曰:尝伤酒,大吐时,上焦反覆,致倒其胆腑,故视物皆倒植,此不内外因而致内伤者也。法当复吐以正其胆。遂以藜芦瓜蒂为粗末,用水煎之,使平旦顿服,以吐为度,吐毕,视物如常。
《道山清话》曰:张子颜少卿,晚年常目光闪闪然,中有白衣人如佛相者,子颜信之,弥谨,乃不食肉,不饮酒,然体瘠而多病矣。一日,从汪寿卿求诊。寿卿一见大惊,不复言,但投以大丸数十,小丸千馀粒。嘱曰:十日中服之当尽。却以示报。既如期,视所见白衣人衣变黄而光无所见矣。乃欲得肉食,又思饮酒。又明日,俱无所见,觉气体异他日矣。乃诣寿卿以告。寿卿曰:吾固知矣。公脾初受病,为肺所乘,心脾之母也,公既多疑,心气不固,自然有所睹。吾以大丸实其脾,小丸补其心,肺为脾之子,既不能胜其母,其病自愈也。《北梦琐言》曰:有少年苦眩晕眼花,常见一镜子,赵卿诊之曰:来晨以鱼鲙奉候。及期,延于内,从容久饥,候客退,方得攀接。俄而台上施一瓯芥酢,更无他味。少年饥甚,闻芥酢香,径啜之,逡巡再啜,遂觉胸中豁然,眼花不见。卿曰:郎君吃鱼鲙太多,芥酢不快,又有鱼鳞在胸中,所以眼花。故权诳而愈其疾也。
《梦溪笔谈》曰:有一人家妾,视直物如曲弓弦,界尺之类,视之皆如钩,医僧奉真亲见之。
《云麓漫抄》曰:淮南陈吉老,儒医也,有富翁子忽病视正物皆以为斜,几案书席之类,排设整齐,必更移令邪,自以为正,以至书写尺牍,莫不皆然。父母甚忧之,更历数医,皆不谙其疾。或以吉老告,遂以子往求治。既诊脉后,令其父先归,留其子设乐开宴,酬劝无算。至醉乃罢。扶病者坐轿中使人舁之,高下其手,常令倾倒展转,久之,方令登榻而卧。达旦酒醒,遣之归家,前日斜视之物,皆理正之。父母跃然而喜,且询治之之方。吉老云:令嗣无他疾,醉中尝闪倒肝之一叶,搭于肺上,不能下,故视正物为斜,今复饮之醉,则肺胀,展转之间,肝亦垂下矣。药安能治之哉?富翁厚为之酬。
许学士曰:荀牧仲谓予曰:有人视一物为两,医作肝气盛,故见一为二,服泻肝药皆不验,此何疾也?予曰:孙真人曰:《灵枢》有云,目之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则视岐,故见两物也。令服驱风入脑药,得愈。《儒门事亲》曰:戴人女僮至西华,目忽暴盲不见物。戴人曰:此相火也。太阳阳明,气血俱盛。乃刺其鼻中攒竹穴,与顶前五穴,大出血,目立明。
青州王之一子,年十馀岁,目赤多泪,众工无效。戴人见之曰:此儿病目睘,当得之母腹中被惊。其父曰:妊娠时在临清被围。戴人令服瓜蒂散,加郁金,上涌而下泄,各去涎沫数升。人皆笑之。其母亦曰:儿腹中无病,何吐泻如此?至明日,其目耀然爽明。李仲安见而惊曰:奇哉此法救人!其日,又与头上出血及鼻中皆出血,吐时,次用通经散二钱,舟车丸七十粒,自吐却少半,又以通经散一钱投之。明日,又以舟车丸三十粒投之,下七八行,病更不作矣。
李民范目常赤,至戊子年火运君火司天,其年病目者,往往暴盲,运火炎烈故也。民范是年目大发,遂遇戴人,以瓜蒂散涌之,赤立消。不数日,又大发。其病之来也,先以左目内眦赤发牵睛,状如铺麻,左之右,次锐眦发亦左之右,赤贯瞳子,再涌之又退。凡五次发,亦五次皆涌。又刺其手中出血,及头上鼻中皆出血,上下中外皆夺,方能战退,然不敢观书及见日。张云:当候秋凉,再攻则愈,火方旺而在皮肤,虽攻其里无益也。秋凉则热渐入里,方可擒也。惟宜暗处闭目,以养其神水。暗与静属水,明与动属火,所以不宜见日也。盖民范因初愈后,曾冒暑出门,故痛连发不愈,如此涌泄之后,不可常攻,使服鼠黏子散以退瞖。安喜赵君玉目暴赤肿,点洗不退,偶思戴人语曰:凡病在上者皆宜吐,乃以茶调散涌之,一涌赤肿消散。君玉叹曰:法之妙,其迅如此!乃知法不远人,人自远法也。
余尝病目赤,或肿或瞖,作止无时,偶至新息帅府百馀日,羞明隐涩,肿痛不已。忽眼科姜仲安云:宜刺上星至百会,速以䤵针刺四五十,刺攒竹穴丝竹空穴上,兼眉际二十刺,及鼻两孔内,以草茎弹之,出血如前,约二升许。来日,愈大半,三日,平复如初。
《东垣十书》曰:戊申六月,徐总管患眼疾,上眼皮下出黑白瞖二点,隐涩难开,两目紧缩而不痛,两寸脉细紧,按之洪大而无力,乃足太阳膀胱为命门相火煎熬逆行,作寒水瞖及寒膜遮睛,呵欠善悲,健忘嚏喷,眵泪时下,面赤而白,能食,大便难,小便数而欠,气上而喘,以拨云汤治之而愈。
《丹溪心法》曰:一老人病目暴,不见物,他无所苦,起坐饮食如故,此大虚證也。急煎人参膏二斤,服二日,目方见。一医与青蒙石药。予曰:今夜死矣,不悟此病得之气大虚,不救其虚,而反用蒙石,不出此夜必死。果至夜半死。
一男子四十馀岁,平生好饮热酒,忽目盲脉涩,此因热酒伤胃气,污浊之血,死在其中而然也。遂以苏木作汤,调人参膏饮之,服二日,鼻内两手掌皆紫黑,曰:此病退矣,滞血行矣。以四物加苏木红花桃仁陈皮煎,调人参末,服数日而愈。
一男子五十五岁,九月间,早起,忽开眼无光,视物不见,急就睡片时,却能见人物,竟不能辨其何人何物,饮食减平时之半,神思极倦,脉之缓,大四至之上,重按则散而无力。予作受湿治,询之,果因卧湿地半个月得此證。遂以白朮为君,黄芪茯苓陈皮为臣,附子为佐,十馀贴而安。此上三方,治目暴盲皆为气脱而用参朮追回者也。《经》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脱者,目不明,即其證也。海藏曰:妻侄女形肥,笄年时得目疾,每月或二月一发,发则红肿难开,如此者三年,服除风散热等剂,左目反有顽瞖,从锐眦遮瞳人,右目亦有瞖从下而上。《经》云:从内走外者,少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予谓此少阳阳明二经有积滞也。脉短滑而实,鼓晨则似短涩。洁古有云:短为有积滞遏抑脏腑,宜下之。遂用温白丸减川芎附子下之。后多加龙胆草黄连,如东垣五积法,从二丸加起,每日加一丸,至大利,然后减丸,又从二丸加起。忽一日,于利中下墨血块若干,如黑豆大而硬坚,从此渐痊而瞖尽去。《卫生宝鉴》云:省郎中张子敬六十七岁,病眼目昏暗,唇微黑色,皮肤不泽,六脉弦细而无力。一日,出示治眼二方,问予可服否?予曰:此药皆以黄连大苦之药为君,诸风药为使,人年五十,胆汁减而目始不明,《内经》云:土位之主,其泻以苦,诸风药亦皆泻土,人年七十,脾胃虚而皮肤枯,重泻其土,使脾胃之气愈虚,而不能营运营卫之气,滋养元气,胃气不能上行,膈气吐食诸病生焉。又已年高衰弱,起居皆不同,此药不可服。只宜慎言语,节饮食,惩忿窒欲,此不治之治也。子敬以为然。明年春,除关西路按察使,三年致仕还,精神清胜,脉遂平和,此不妄服寒药之效也。《内经》云:诛罚无过,是谓大惑,解之可也。
《医学入门》曰:一乳妇因大恐,目张不得瞑,公煮㮋李仁酒饮之,使醉则愈,所以然者,目系肝胆,恐则气结,胆横不下,惟㮋李仁去结,随酒入胆,结去胆下,则目能瞑矣。
医学纲目曰,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则疼,甚者神效。或用苦寒药点之反疼者,亦神效。盖目珠者,连目本,又各系属厥阴之经也。夜甚及用苦寒药点之反甚者,夜与寒亦阴故也。丹溪云:夏枯草,有补养厥阴血脉之功,其草三四月开花,遇夏至阴生,则枯,盖禀纯阳之气也。至哉斯言!故治厥阴目疼如神者,以阳治阴也。予男至夜目珠及连眉棱骨作疼,头半边肿痛,用黄连膏点之,反大疼,百药不效,灸厥阴少阳疼随止,半日又作。又灸又止。月馀,遂以夏枯草二两,香附末二两,甘草四钱,同为细末,每服一钱半,用清茶调服,下咽则疼减大半,至四五日良愈。
一男子六十馀岁,所患与前證皆同,但黑睛有白瞖二点,诸药不效,亦以此药与东垣选奇汤,加四物汤及黄连煎,间服,并灸厥阴少阳而安。
仁庙朝中卫才人,忽患眼疼,众医皆不能疗,或投寒药,或投补药,加之腑脏不安。上乃问孙,孙曰:臣非眼科,乞不全责于臣。降旨有功无过,孙乃诊之。肝脉弦滑,非热壅也,乃才人年壮血盛,肝血并不通,遂问及宫人,月经已二月不通。众医曰有孕,孙曰此正为病耳。遂下通血药。其经既通,不日眼疾亦愈。上赐钱三十万,才人赠金一囊宫人谣曰:神医不来,双目难开。《薛己医案》云:戊戌冬初李叔和至西京,朋友待之以猪肉,煎饼,同蒜酢食之,后复饮酒大醉,卧于煖炕,翌日,病眼,两瞳子散,大于黑睛,视物无的,以小为大,以短为长,卒然见非常之处,行步踏空,多求医疗而莫之愈。至己亥春,求治于先师曰:《内经》有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又云:筋骨气血之精而为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又瞳子黑眼法于阴,今瞳子散大者,由食辛热之物过多故也。所谓辛主散,热则助,火上乘于脑中,其精故散,精散则视物亦散大也。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者也,今视物不真则精衰矣。盖火之与气势不两立,故《经》云:壮火食气,壮火散气,手少阴足厥阴所主风热,连目系。邪之中人,各从其类。故循此道而来攻头目肿闷而瞳子散大,皆血虚阴弱故也。当除风热凉血益血,以收耗散之气则愈矣。滋阴地黄丸,《内经》云:热淫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酸以收之。以黄连黄芩大苦寒除邪气之盛为君,当归身辛温,生熟地黄苦甘寒,养血凉血为臣,五味子酸寒,体轻浮上,收瞳子之散大,人参甘草地骨皮天门冬枳壳苦甘寒泻热补气为佐,柴胡引用为使也。忌食辛辣物,而助火邪,及食寒冷物,损胃气,药不能上行也。
给事张禹功目赤不明,服祛风散热药,反畏明重听,脉大而虚。此因劳心过度,饮食失节,以补中益气加茯神枣仁山药山茱五味,顿愈。又劳役复甚,用十全大补,兼以前药,渐愈。却用补中益气,加前药而痊。东垣云:诸经脉络,皆走于面,而行空窍,其清气散于目而为精,走于耳而为听。若心烦事冗,饮食失节,脾胃亏损,心火太甚,百脉沸腾,邪害空窍而失明矣。况脾为诸阴之首,目为血脉之宗,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为失所,若不理脾胃,不养神血,乃治标而不治本也。一儒者日晡两目紧涩,不能瞻视,此元气下陷,用补中益气,倍加参芪,数剂全愈。一男子亦患前證,服黄檗知母之类,更加便血,此脾虚不能统血,肝虚不能藏血也。用补中益气六味地黄而愈。
一儒者两目作痛,服降火祛风之药,两目如焚,热倦殊甚。余用十全大补汤数剂,诸證悉退,服补中益气汤,兼六味丸而愈。复因劳役,午后目涩体倦,服十全大补而痊。
一男子年二十,素嗜酒色,两目赤痛,或作或止,两尺洪大,按之微弱,余谓少年得此,目当失明。翌早,索途而行,不辨天日。众皆惊异,余与六味地黄丸料,加麦门五味,一剂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