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七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人事典

 第三十七卷目录

 十一岁部纪事
 十二岁部纪事
 十三岁部汇考
  礼记〈内则〉
 十三岁部纪事
 十四岁部纪事
 十五岁部汇考
  释名〈释长幼〉
  白虎通〈入太学〉
 十五岁部纪事

人事典第三十七卷

十一岁部纪事

《后汉书·乐恢传》: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父亲,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
《世说》: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魏志·邴原传注·原别传》曰:原十一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俱有父兄者,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流涕也。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吴志·孙权传注·吴录》:沈友字子正,吴郡人。年十一,华歆行风俗,见而异之,因呼曰:沈郎,可登车语乎。友逡巡却曰:先生御命,将以裨补先王之教,整齐风俗,而轻脱威仪,犹负薪救火,无乃更崇其炽乎。歆惭曰:自桓、灵以来,未有幼童若此者。
《晋书·周访传》:访子光少有父风,年十一,见王敦,敦谓曰:贵郡未有将,谁可用者。光曰:明公不耻下问,窃谓无复见胜。敦笑以为宁远将军、寻阳太守。及敦举兵,光率千馀人赴之。既至,敦已死,光未之知,求见敦。王应秘不言,以疾告。光退曰:今我远来而不得见王公,公其死乎。遽见其兄抚曰:王公已死,兄何为与钱凤作贼。众并愕然。其夕,众散,钱凤走出,至阖庐洲,光捕凤,诣阙赎罪,故得不废。
《前秦录》:苻坚,性至孝,有器度,博学多才艺。年十一便有经略大志。
《梁书·孔休源传》:休源父佩,齐庐陵王记室参军,早卒。休源年十一而孤,居丧尽礼,每见父手所写书,必哀恸流涕,不能自胜,见者莫不为之垂泣。
《傅昭传》:昭年十一,随外祖于朱雀舫卖历日。为雍州刺史袁顗客,顗尝来昭所,昭读书自若,神色不改。顗叹曰:此儿神情不凡,必成佳器。
《南海王大临传》:大临年十一,遭左夫人忧,哭泣毁瘠,以孝闻。
《刘歊传》:歊幼有识慧。十一,读《庄子·逍遥篇》,曰:此可解耳。客因问之,随问而答,皆有情理,家人异之。
《陈书·周文育传》:文育年十一,能反覆游水中数里,跳高五六尺,与群儿聚戏,众莫能及。义兴人周荟为寿昌浦口戍主,见而奇之。
《陆琼传》:琼年十一,丁父忧,毁瘠有至性,从祖襄叹曰:此儿必荷门基,所谓一不可少。
《魏书·杨播传》:播弟津,字罗汉,本名延祚,高祖赐名焉。少端谨,以器度见称。年十一,除侍御中散。于时高祖冲幼,文明太后临朝。津曾久侍左右,忽咳逆失声,遂吐血数升,藏衣袖。太后闻声,阅而不见,问其故,具以实言。遂以敬慎见知,赐缣百匹。迁符玺郎中。
《江氏家传》:江蕤,字世林,年十一。始知摴蒲数以为游。祖母费为说往事,有以博奕破业废身者。于是即弃五木,终身不以为戏。
《周书·齐王宪传》:宪子贵,字乾福。少聪敏,涉猎经史,尤便骑射。始读《孝经》,便谓人曰:读此一经,足为立身之本。天和四年,始十岁,封安定郡公,邑一千五百户。太祖之初为丞相也,始封此郡,未尝假人,至是封贵焉。年十一,从宪猎于盐州,一围之中,手射野马及鹿十有五头。
《赵文深传》:文深少学楷隶,年十一,献书于魏帝。立义归朝,除大丞相府法曹参军。
《隋书·于义传》:义子宣敏,少沉密,有才思。年十一,诣周赵王招,王命之赋诗。宣敏为诗,甚有幽贞之志。王大奇之,坐客莫不嗟赏。
《杨尚希传》:尚希龆龀而孤。年十一,辞母请受业长安。涿郡卢辩见而异之,令入太学,专精不倦,同辈皆共推伏。
《唐书·阿史那社尔传》:社尔年十一,以智勇闻。
《王丘传》:丘十一擢童子科,他童皆专经,而独属文,由是知名。
《浑瑊传》:瑊,本铁勒九姓之浑部也。世为皋兰都督。父释之,有才武,从朔方军,积战多,迁累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宁朔郡王。广德中与吐蕃战没。瑊年十一,善骑射,随释之防秋,朔方节度使张齐丘戏曰:与乳媪俱来邪。是岁立跳荡功。
《韦温传》:温,字弘育。方七岁,日诵书数千言。十一,举两经及第,以拔萃高等补咸阳尉。父愕然,疑假权谒进,召而试诸庭,文就无留思,喜曰:儿无愧矣。
《儿世说》:杨炯,中童子科,授校书郎。十一待制弘文馆。《书画史》:韦君平,十一赋《铜雀台绝句》。李白大骇,授以古乐府之学。
《北梦琐言》:庄宗年十一从晋王讨王行瑜。初入觐献捷,昭宗一见,骇异之曰:此子有奇表。乃抚其背曰:我儿将来之国栋,勿忘忠孝于吾家。乃赐鸂𪆟酒卮、翡翠盘。
《宋史·安焘传》:焘幼警悟。年十一,从学里中,羞与群儿伍,闻有老先生聚徒,往师之。先生曰:汝方为诵数之学,未可从吾游,当群试省题一诗,中选乃置汝。焘无难色。诗成,出诸生上,由是知名。登第。
《湘山野录》:杨大年,年十一。建州送入阙下,真宗亲试一赋一诗。顷刻而就,上喜,令中人送中书俾。宰臣再试时,参政李至状臣等,今月某日入内都知王仁睿传圣旨,押送建州,十一岁习进士,杨亿到中书,其人来自江湖。对扬轩陛殊无震慑,便有老成。盖圣祚承平神童间出也,臣亦令赋喜朝京阙诗五言六韵。亦顷刻而成。其诗谨封进诗内有七闽波渺邈,双阙气岧峣。晓登云外岭,夜渡月中潮。断句云:愿秉清忠节,终身立圣朝之句。
《墨客挥犀》:杨大年内翰,七岁,对客谈论有老成风。年十一,太宗皇帝闻其名,召对便殿,授秘书省正字。且谓曰:卿久离乡里,得毋念父母乎。对曰:臣见陛下,一如臣父母。上叹赏久之。
《金史·选举志》:明昌元年,益都府申:童子刘住儿年十一岁,能诗赋,诵大小六经,所书行草颇有法,孝行夙成,乞依宋童子李淑赐出身,且加以恩诏。上召至内殿,试《凤凰来仪》赋、《鱼在藻》诗,又令赋《旱》诗,上嘉之,赐本科出身,给钱粟官舍,令肄业太学。

十二岁部纪事

《左传》:襄公九年,公送晋侯,晋侯以公宴于河上,问公年,季武子对曰:会于沙随之岁,寡君以生,晋侯曰: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礼也。君可以冠矣。大夫盍为冠具,武子对曰:君冠,必以祼享之礼行之,以金石之乐节之,以先君之祧处之,今寡君在行,未可具也。请及兄弟之国,而假备焉。晋侯曰:诺,公还及卫,冠于成公之庙,假钟磬焉。礼也。
《列子·说符篇》: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是蚊蚋噆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史记·鲁仲连传注》:正义曰:鲁连子云:齐辩士田巴,服狙丘,议稷下,毁五帝,罪三王,服五霸,离坚白,合同异,一日服千人。有徐劫者,其弟子曰鲁仲连,年十二,号千里驹,往请田巴曰:臣闻堂上不奋,郊草不芸,白刃交前,不救流矢,急不暇缓也。今楚军南阳,赵伐高唐,燕人十万,聊城不去,国亡在旦夕,先生奈之何。若不能者,先生之言有似枭鸣,出声而人恶之,愿先生勿复言。田巴曰:谨闻命矣。巴谓徐劫曰:先生乃飞兔也,岂直千里驹。巴终身不谈。
《甘罗传》: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秦昭王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彊也。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彊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曰:昔甘茂之孙甘罗,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今者张唐欲称病不肯行,甘罗说而行之。今愿先报赵,请许遣之。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与。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矣。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彊赵攻弱燕。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后汉书·刘隆传》:时天下垦田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十五年,诏下州郡检覈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时诸郡各遣使奏事,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视之,云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帝诘吏由趣,吏不肯服,扺言于长寿街上得之。帝怒。时显宗为东海公,年十二,在幄后言曰:吏受郡敕,当欲以垦田相方耳。帝曰:即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阳不可问。对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卿,多近亲,田宅踰制,不可为准。帝令虎贲将诘问吏,吏乃实首服,如显宗对。
《任延传》: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为诸生,学于长安,明诗、易、春秋,显名太学,学中号为任圣童。《鲁恭传》:恭父某,建武初,为武陵太守,卒官。时恭年十二,昼夜号踊不绝声,郡中赙赠无所受,乃归服丧,礼过成人,乡里奇之。
《虞诩传》:诩年十二,能通尚书。早孤,孝养祖母。县举顺孙,国相奇之,欲以为吏。诩辞曰:祖母九十,非诩不养。相乃止。
《郑众传》:众年十二,从父受左氏春秋,精力于学,明三统历,作春秋难记条例,兼通易、诗,知名于世。
《黄香传》: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香家贫,内无仆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吴祐传》: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父恢,为南海太守。祐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祐谏曰:今大人踰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昔马援以薏苡兴谤,王阳以衣囊邀名。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抚其首曰:吴氏世不乏季子矣。
《左雄传》:雄奏徵海内名儒为博士,使公卿子弟为诸生。有志操者,加其俸禄。及汝南谢廉,河南赵建,年始十二,各能通经,雄并奏拜童子郎。于是负书来学,云集京师。
《荀爽传》:爽字慈明,一名谞。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太尉杜乔见而称之,曰:可为人师。
《荀悦传》:悦字仲豫,年十二,能说春秋。家贫无书,每之人间,所见篇牍,一览多能记诵。
《荀氏家传》:勖,字公鲁。年十二能通《春秋》,属文。从外祖钟繇甚奇之,常称:此儿当继司空。
《吴志·虞翻传注·吴书》曰:翻少好学,有高气。年十二,客有候其兄者,不过翻,翻追与书曰:仆闻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过而不存,不亦宜乎。客得书奇之,由是见称。
《魏志·司马朗传》:朗年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
《晋书·王濛传》:濛子修字敬仁,小字荀子。明秀有美称,善隶书,号曰流奕清举。年十二,作贤全论。濛以示刘惔曰:敬仁此论,便足以参微言。《韦忠传》:忠字子节,平阳人也。少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好学博通,性不虚诺。闭门修己,不交当世,每至吉凶,亲表赠遗,一无所受。年十二,丧父,哀慕毁悴,杖而后起。司空裴秀吊之,匍匐号诉,哀恸感人。秀出而告人曰:此子长大必为佳器。归而命子頠造焉。
《慕容盛载记》:盛少沉敏,多谋略。苻坚诛慕容氏,盛潜奔于冲。及冲称尊号,有自得之志,赏罚不均,政令不明。盛年十二,谓叔父柔曰:今中山智不先众,才不出下,恩未施人,先自骄大,以盛观之,鲜不覆败。俄而冲为段木延所杀。
《前秦录》:苻洪,父怀归为部落小帅。洪年十二,父卒。代为部帅,好学多权略,善骑射,属刘氏之乱,乃散千金招延俊杰,戎晋襁负奔之,推为盟主。
《宋书·羊欣传》:欣曾祖忱,晋徐州刺史。祖权,黄门郎。父不疑,桂阳太守。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汎览经籍,尤长隶书。不疑初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欣著新绢裙昼寝,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本工书,因此称善。
《周续之传》:续之年八岁丧母,哀戚过于成人,奉兄如事父。豫章太守范宁于郡立学,招集生徒,远方至者甚众。续之年十二,诣宁受业。居学数年,通《五经》《纬候》,名冠同门,号曰颜子。
《莲社高贤传》:周续之,雁门人。十二诣范宁受业,通《五经》《五纬》。时号十经童子。
《儿世说》:谢几卿,十二补国子生,齐文慧。太子自临策试,辩释无滞。
《梁书·柳恽传》:恽少子偃,字彦游。年十二引见。诏问读何书,对曰《尚书》。又曰:有何美句。对曰: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众咸异之。
《萧子恪传》:子恪年十二,和从兄司徒竟陵王《高松赋》,卫军王俭见而奇之。弟子云,年十二,齐建武四年,封新浦县侯,自制拜章,便有文彩。
《王瞻传》:瞻年数岁,尝从师受业,时有伎经其门,同学皆出观,瞻独不视,习诵如初。从父尚书仆射僧达闻而异之,谓瞻父曰:吾宗不衰,寄之此子。年十二,居父忧,以孝闻。
《韦睿传》:睿族弟爱少而偏孤,事母以孝闻。性清介,不妄交游,而笃志好学,每虚室独坐,游心坟索,而埃尘满席,寂若无人。年十二,尝游京师,值天子出游南苑,邑里諠哗,老幼争观,爱独端坐读书,手不释卷,宗族见者,莫不异焉。
《南史·刘虬传》:虬子之遴,之遴子三达。年十二,听江陵令贺革讲《礼》还,仍覆述,不遗一句。
《儿世说》:刘歊,十二读《庄子·逍遥篇》。曰:此可解耳。客问之,随问而答,皆有情理。
殷陶,十二丧父,有长蛇带其门,举家奔走,陶以柩在,独居庐不动。
《幼童传》:乐安任嘏者,十二就师学不再问,一年通三经。乡人歌曰:蒋氏翁,任氏童。言蒋氏之门老而方笃,任家之学幼而多慧。
《陈书·韦载传》:载少聪慧,笃志好学。年十二,随叔父棱见沛国刘显,显问《汉书》十事,载随问应答,曾无疑滞。《王元规传》:元规,字正范,太原晋阳人也。祖道宝,齐员外散骑常侍、晋安郡守。父玮,梁武陵王府中记室参军。元规八岁而孤,兄弟三人,随母依舅氏往临海郡,时年十二。郡土豪刘瑱者,资财巨万。以其兄弟幼弱,欲结强援,元规泣请曰:因不失亲,古人所重。岂得苟安异壤,辄婚非类。母感其言而止。
《顾野王传》:野王幼好学。年十二,随父之建安,撰《建安地记》二篇。
《魏书·淳于诞传》:诞父兴宗,萧赜南安太守。诞年十二,随父向扬州。父于路为群盗所害。诞虽童稚,而哀感奋发,倾资结客,旬朔之内,遂得复雠,由是州里叹异之。
《祖莹传》:莹年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
《幼童传》:祖莹,范阳人。十二,为中书学生。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书劳倦,不觉天晓。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
《北齐书·颜之推传》:之推父协,梁湘东王绎镇西府咨议参军。世善《周官》《左氏》学,之推早传家业。年十二,值绎自讲《庄》《老》,便预门徒。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博览群书,无不该洽,词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称。
《杜弼传》:弼幼聪敏,家贫无书,年十二,寄郡学受业,讲诵之际,师每奇之。同郡甄琛为定州长史,简试诸生,见而策问,义解闲明,应答如响,大为琛所叹异。《周书·柳霞传》:梁西昌侯深藻镇雍州,霞时年十二,以民礼修谒,风仪端肃,进止详雅。深藻美之,试遣左右践霞衣裾,欲观其举措。霞徐步稍前,曾不顾眄。《泉企传》:企九岁丧父,哀毁类于成人。服阕袭爵。年十二,乡人皇平、陈合等三百馀人诣州请企为县令。州为申上,时吏部尚书郭祚以企年少,未堪宰民,请别选遣,终此一限,令企代之。魏宣武帝诏曰:企向成立,且为本乡所乐,何为舍此世袭,更求一限。遂依所请。企虽童幼,而好学恬静,百姓安之。寻以母忧去职。县中父老复表请殷勤,诏许之。
《隋书·宇文忻传》:忻幼而敏慧,为儿童时,与群辈游戏,辄为部伍,进止行列,无不用命,有识者见而异之。年十二,能左右驰射,骁捷若飞。恒谓所亲曰:自古名将,唯以韩、白、卫、霍为美谈,吾察其行事,未足多尚。若使与仆并时,不令竖子独擅高名也。其少小慷慨如此。《鲍宏传》:宏年十二,能属文,尝和湘东王绎诗,绎嗟赏不已,引为中记室。
《尔朱敞传》:敞,尔朱荣之族子也。父彦伯,官至司徒、博陵王。齐神武帝韩陵之捷,尽诛尔朱氏,敞小,随母养于宫中。及年十二,自窦而走,至于大街,见童儿群戏者,敞解所著绮罗金翠之服,易衣而遁。追骑寻至,初不识敞,便执绮衣儿。比究问知非,会日已暮,由是得免。
庾季才传》:季才幼颖悟,十二通《周易》,好占元象。居丧以孝闻。梁卢陵王绩辟荆州主簿。
《张虔威传》:虔威性聪敏,涉猎群书。其世父皓之谓人曰:虔威,吾家千里驹也。年十二,州补主簿。
《唐书·陈饶奴传》:饶奴,饶州人。年十二,亲并亡,窭弱居丧,又岁饥,或教其分弟妹,可全性命。饶奴流涕,身丐诉相全养。刺史李复异之,给资储,署其门曰孝友童子。
《郗士美传》:士美年十二,通《五经》《史记》《汉书》,皆能成诵。父友萧颖士、颜真卿、柳芳与相论绎,尝曰:吾曹异日当交二郗之间矣。
《李乂传》:乂少孤。年十二,工属文,中书令薛元超曰:是子且有海内名。第进士、茂才异等,累调万年尉。《云仙杂记》:房次律,弟子金图。十二岁时,次律徵问葛洪仙箓中事,以水玉数珠,手节之凡两遍,近二百事,琅琅诵之不止,次律赏以转枝梨。
《宋史·王全斌传》:全斌,并州太原人。其父事庄宗,为岢岚军使,私畜勇士百馀人,庄宗疑其有异志。召之,惧不敢行。全斌时年十二,谓其父曰:此盖疑大人有他图,愿以全斌为质,必得释。父从其计,果获全。
《李若谷传》:若谷子淑。字献臣,年十二,真宗幸亳,献文行在所。真宗奇之,命赋诗,赐童子出身。试秘书省校书郎,寇准荐之,授校书郎、馆阁校勘。
《王友直传》:友直,字圣益,博州高平人。父佐,以材武称。友直年十二,随父游,谙兵法。
《王存传》: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幼善读书,年十二,辞亲从师于江西,五年始归。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乡老先生见之,自以为不及。庆历六年,登进士第。
《曾巩传》: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祐二年进士第。
《王安国传》:安国,字平甫,安礼之弟也。幼敏悟,未尝从学,而文词天成。年十二,出所作诗、铭、论、赋数十篇示人,语皆警拔,遂以文章闻于世,士大夫交口誉之。于书无所不通,数举进士,又举茂材异等,有司考其所献序言为第一。
《青箱杂记》:夏文庄公竦,幼负才藻超迈不群。时年十二,有试公以放宫人赋者,公援笔立成。文不加点,其略曰:降凤诏于丹,陛出蛾眉于六宫,夜雨未回。俨鬓云于帘户秋风,渐晓。失钗燕于房栊。又曰:莫不喜极如梦,心摇若惊,踟蹰而玉趾,无力眄睐而横波渐倾。鸾鉴重开,已有归鸿之势。凤笙将罢皆为别鹤之声,于时银箭,初残琼宫,乍晓星眸,争别于天仗莲,脸竞辞于诏庭,行分而掖路,深沈步缓而回。廊缭绕嫦娥偷药,几年而不出蟾宫,辽鹤思家,一旦而却归华表。《宋史·岳云传》:云,飞养子。年十二,从张宪战,多得其力,军中呼曰赢官人。飞征伐,未尝不与,数立奇功。《金史·徒单思忠传》:思忠通敏有才,颇通经史。世宗在潜邸,抚养之。赋性宽厚。十有二岁从上在济南,一日,与姻戚公子出游近郊,有醉人腰弓矢策马突过,诸公子怒欲鞭之,思忠曰:醉人昏昧,又何足责。遂释之。其人行数十步,忽执弓矢,思忠恐欲伤人,速驰至其旁,夺其弓,弛而还之。上闻之,嘉其识量,由是常使侍侧。
《元史·刘诜传》:诜性颖悟,幼失父,知自树立。年十二,作为科场律赋论策之文,蔚然有老成气象,宋之遗老钜公一见即以斯文之任期之。
《明外史·舒芬传》:芬,进贤人。年十二,献《驯雁赋》于知府祝瀚,遂知名。
《吴洪传》:洪,年十二,入乡校,其学官严急,诸生欲诉于御史,逐之。洪曰:师可叛耶。不署名。

十三岁部汇考

《礼记》

《内则》

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大全〉程子曰:古人为学也,易八岁入小学,十三入大学。舞勺舞象有弦歌以养其耳。舞干羽以养其气血,其心急则佩韦,缓则佩弦。出入闾里则视听游息与政事之施,莫不由此,如此则非僻之心,无自而入。

十三岁部纪事

《通鉴纲目前编》:伊耆氏,年十有三,佐帝挚,封植,受封于陶。
《史记·荆轲传》:燕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装为遣荆卿。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乃令秦舞阳为副。
《汉书·项羽传》:羽击陈留、外黄,外黄不下。数日降,羽悉令男子年十五以上诣城东,欲坑之。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往说羽曰:彭越强劫外黄,外黄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坑之,百姓岂有所归心哉。从此以东,梁地十馀城皆恐,莫肯下矣。羽然其言,乃赦外黄当坑者。而东至睢阳,闻之皆争下。
《西京杂记》:汉承,周史官。至武帝置太史公,太史公司马谈,世为太史子。迁年十三,使乘传行天下,求古诸侯史记续,孔氏古文序世事作传,百三十卷五十万字谈死,子迁以世官复为太史公,位在丞相下。《东观汉记》: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上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上知非常人,遂相亲附及汉兵初起,即策杖北渡,追及上于邺。
《后汉书·朱晖传》: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家世衣冠。晖早孤,有气决。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遂舍之而去。
《崔骃传》:骃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话百家之言,善属文。
《杜根传》:根字伯坚,颍川定陵人也。父安,字伯夷,少有志节,年十三入太学,号奇童。京师贵戚慕其名,或遗之书,安不发,悉壁藏之。及后捕案贵戚宾客,安开壁出书,印封如故,竟不离其患,时人贵之。
《杨终传》:终,蜀郡成都人也。年十三,为郡小吏,太守奇其才,遣诣京师受业,习春秋。显宗时,徵诣兰台,拜校书郎。
《东观汉记》:丁鸿,年十三,从桓荣受欧阳尚书。三年而明章句,善论难为都讲。遂笃志精锐,布衣荷担不远千里。
《魏志·陶谦传注·谢承汉书》曰:赵昱年十三,母尝病,经涉三月。昱惨戚消瘠,至目不交睫,握粟出卜,祈祷泣血,乡党称其孝。
《杜袭传》:袭曾祖父安,著名前世。按注《先贤行状》曰:安年十岁,名称乡党。至十三,入太学,号曰神童。
《刘晔传》:晔字子阳,淮南成德人也,汉光武子阜陵王延后也。父普,母修,产涣及晔。涣九岁,晔七岁,而母病困。临终,戒涣、晔以普之侍人,有谄害之性,身死之后,惧必乱家。汝长大能除之,则吾无恨矣。晔年十三,谓兄涣曰:亡母之言,可以行矣。涣曰:𨚗可尔。晔即入室杀侍者,径出拜墓。舍内大惊,白普。普怒,遣人追晔。晔还拜谢曰:亡母顾命之言,敢受不请擅行之罚。普心异之,遂不责也。
《荀攸传》:攸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寤,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
《零陵先贤传》:周不疑,字文直,长安人。始婴孩时,已有奇异。至年十三,曹公闻之,欲拜识。既见,即以女妻之,不疑不受。时有白雀瑞儒林并以作颂。不疑见操授纸笔,令复作。操异而奇之。
《会稽先贤传》:阚泽,字德润。在母胞八月,叱声震外。年十三,梦见名字,炳然在月中。
《世说》: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慄慄,汗不得出。
《梓潼士女志》:李馀,涪人,父早世,兄夷杀人亡,命母慎当死。馀年十三,问人曰:兄弟相代,能免母否。人曰:趣得一人耳。馀乃诣吏,乞代母死。吏以馀年小,不许。馀因自死,吏以白令,令哀伤言郡,郡上书天子,与以财币,图画府廷。
《晋书·罗宪传》:宪字令则,襄阳人也。父蒙,蜀广汉太守。宪年十三,能属文,早知名。师事谯周,周门人称为子贡。
《赵至传》:至字景真,代郡人也。寓居洛阳。缑氏令初到官,至年十三,与母同观。母曰:汝先世本非微贱,世乱流离,遂为士伍耳。尔后能如此不。至感母言,诣师受业。闻父耕叱牛声,投书而泣。师怪问之,至曰:我小未能荣养,使老父不免勤苦。师甚异之。
《高嵩传》:嵩父悝,少孤,事母以孝闻。年十三,值岁饥,悝菜蔬不餍,每致甘肥于母。抚幼弟以友爱称。
《王羲之传》: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
《郭文传》:文少爱山水,尚嘉遁。年十三,每游山林,弥旬忘反。
《世说》:王敬仁年十三作贤人论,长史送示真长,真长答云:见敬仁所作论,便是参微言。
《后赵录》:徐光,字季武,顿丘人。父聪以牛医为业,光幼好学,有文才。年十三,嘉平中王阳攻顿丘,掠之令主扶马光。但书柱为诗赋,而不亲事。马阳怒挞之,啼呼终夜不止,左右以白阳,阳召光付纸笔,光立为颂。阳奇之。
《南凉录》:傉檀利子明德归隽爽聪悟。檀甚宠之。年始十三,命为昌高殿赋。援笔即成,影不移漏,檀览而善之,拟之曹子建。
《梁书·冯道根传》:道根少失父,家贫,佣赁以养母。行得甘肥,不敢先食,必遽还以进母。年十三,以孝闻于乡里。
《儿世说》:江淹,十三于樵所得貂蝉,将鬻以供母。母止之曰:此汝休徵也。
《陈书·萧摩诃传》:摩诃父谅,梁始兴郡丞。摩诃随父之郡,年数岁而父卒,其姑夫蔡路养时在南康,乃收养之。稍长,果毅有勇力。侯景之乱,高祖赴援京师,路养起兵拒高祖,摩诃时年十三,单骑出战,军中莫有当者。及路养败,摩诃归于侯安都。
《陆琼传》:琼第三子从典,年十三,作《柳赋》,其词甚美。琼时为东宫管记,宫僚并一时俊伟,琼示以此赋,咸奇其异才。
《魏书·胡叟传》: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鲜有屈焉。
《韦阆传》:阆族弟珍,珍子缵,年十三,补中书学生,聪敏明辨,为博士李彪所称。
《伽蓝记》:颍川荀子文,年十三,幼而聪辨,神情卓异。虽黄琬文举,无以加之,正光初广宗潘,崇和讲服氏春秋于城东昭义里。子文摄齐北面就和,受道时赵郡李予问子文曰:荀生住何处。子文对曰:仆住在中甘里。予曰:何为住城南,城有四夷,里馆予以此讥之。子文对曰:国阳胜地,卿何怪也,若言川涧伊洛峥嵘,语其旧事灵台石经招提之美,报德景明。当世富贵,高阳广平四方,风俗万国,千城若论,人物有我无卿。予无以对之。崇和曰:汝颍之士,利如锥燕赵之士,钝如锤信,非虚也。举学皆笑焉。
《北齐书·王纮传》:纮少好弓马,善骑射,颇爱文学。性机敏,应对便捷。年十三,见扬州刺史太原郭元贞,元贞抚其背曰:汝读何书。对曰:诵《孝经》。曰:《孝经》云何。曰:在上不骄,为下不乱。贞曰:吾作刺史,岂其骄乎。纮曰:公虽不骄,君子防未萌,亦愿留意。元贞称善。
《徐之才传》:之才年十三,召为太学生,粗通《礼》《易》。彭城刘孝绰、河东裴子野、吴郡张嵊等每共论《周易》《丧服》仪,酬应如响。咸共叹曰:此神童也。孝绰又云:徐郎燕颔,有班定远之相。
《周书·柳虬传》:虬,字仲蟠,司会庆之兄也。年十三,便专精好学。时贵游子弟就学者,并车服华盛,唯虬不事容饰。遍授《五经》,略通大义,兼博涉子史,雅好属文。《长孙绍远传》:绍远父稚,魏太师、录尚书、上党王。绍远性宽容,有大度,望之俨然,朋侪莫敢亵狎。雅好坟籍,聪慧过人。时稚作牧寿春,绍远幼,年甫十三。稚管记王硕闻绍远强记,心以为不然。遂白稚曰:伏承世子聪慧之姿,发于天性,目所一见,诵之于口。此既历世罕有,窃愿验之。于是命绍远试焉。读《月令》数纸,才一遍,诵之若流。自是硕乃款服。
《柳庆传》:庆父僧习,齐奉朝请。魏景明中,与豫州刺史裴叔业据州归魏。历北地、颍川二郡守、扬州大中正。庆幼聪敏,有器量。博涉群书,不治章句。好饮酒,闲于占对。年十三,因曝书,僧习谓庆曰:汝虽聪敏,吾未经特试。乃令庆于杂赋集中取赋一篇,千有馀言。庆立读三遍,便即诵之,无所遗漏。时僧习为颍川郡,地接都畿,民多豪右。将选乡官,皆依倚贵势,竞来请托。选用未定。僧习谓诸子曰:权贵请托,吾并不用。其后欲还,皆须有答。汝等各以意为吾作书也。庆乃具书草云:下官受委大邦,选吏之日,有能者进,不肖者退。此乃朝廷恒典。僧习读书,叹曰:此儿有意气,丈夫理当如是。即依庆所草以报。
《隋书·薛道衡传》:道衡六岁而孤,专精好学。年十三,讲《左氏传》,见子产相郑之功,作《国侨赞》,颇有词致,见者奇之。
《唐书·张九龄传》:九龄七岁知属文,十三以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方庆叹曰:是必致远。会张说谪岭南,一见厚遇之。
《大唐新语》:卢庄道,年十三,造于父友高士廉,以故人子引坐。会有献书者,庄道窃窥之,谓士廉曰:此文庄道所作。士廉甚怪之曰:后生何轻薄之甚。庄道请讽之,果通。复请倒讽,又通。士廉请叙良久,庄道谢曰:此文实非庄道所作,向窥记之耳。士廉即取他文及案牍试之,一览倒讽,并呈己作文章。士廉具以闻,太宗召见,策士,擢第十六,授河池尉。满,复制举,擢甲科。召见,太宗识之曰:此是朕聪明小儿耶。授长安尉。太宗将录囚徒,京宰以庄道幼年,惧不举,欲以他尉代之。庄道不从,但閒暇不之省也。时系囚四百馀人,令丞深以为惧。翊日,太宗召囚,庄道乃徐状以进,引诸囚入。庄道评其轻重,留系月日,应对如神。太宗惊异,即日拜监察御史。
杜审言,自洛阳县丞贬吉州司户,与群僚不叶。司马周季重与员外司户郭若讷共搆之,审言系狱,将因事杀之。审言子并,年十三,伺季重等酬宴,密怀刃以刺季重。季重中刃而死,并亦见害。季重临死,叹曰:吾不知杜审言有孝子,郭若讷误我至此。审言由是免官归东都,自为祭文以祭并。士友咸哀并孝烈,苏颋为墓志,刘允济为祭文。则天召见审言,甚加叹异,累迁膳部员外。
《宋史·范质传》:质九岁能属文,十三治《尚书》,教授生徒。《柳开传》:开,字仲涂,大名人。父承翰,乾德初监察御史。开幼颖异,有胆勇。周显德末,从父任南乐,夜与家人立庭中,有盗入室,众恐不敢动,开裁十三,亟取剑逐之,盗踰垣出,开挥刃断二足指。
《魏仁浦传》:仁浦字道济,卫州汲人。幼孤贫,母为假黄缣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叹曰:为人子不克供养,乃使慈母求贷以衣我,我能安乎。因慷慨泣下。辞母诣洛阳,济河沈衣中流,誓曰:不贵达,不复渡此。
《陈彭年传》:彭年幼好学,母惟一子,爱之,禁其夜读书。彭年篝灯密室,不令母知。年十三,著《皇纲论》万馀言,为江左名辈所赏。唐主李煜闻之,召入宫,令子仲宣与之游。
《刘恕传》:恕年十三,欲应制科,从人假《汉》《唐书》,阅月皆归之。诣丞相晏殊,问以事,反覆诘难,殊不能对。恕在钜鹿时,召至府,重礼之,使讲《春秋》,殊亲帅官属往听。未冠,举进士。
《吕陶传》:陶,字元钧,成都人。蒋堂守蜀,延多士入学,亲程其文,尝得陶论,集诸生诵之,曰:此贾谊之文也。陶时年十三,一坐皆惊。由是礼诸宾筵。一日,同游僧舍,共读寺碑,酒阑,堂索笔书碑十纸,行断句阙,以示陶曰:老夫不能尽忆,子为我足之。陶书以献,不缪一字。中进士第,调铜梁令。
《欧阳修传》:修中子棐,广览强记,能文辞,年十三时,见修著《鸣蝉赋》,侍侧不去。修抚之曰:儿异日能为吾此赋否。因书以遗之。
《王安石传》:安石子雱。性敏甚,未冠,已著书数万言。年十三,得秦卒言洮、河事,叹曰:此可抚而有也。使西夏得之,则吾敌强而边患博矣。其后王韶开熙河,安石力主其议,盖兆于此。
《徐霖传》:霖字景说,衢州西安人。年十三,有志圣人之道,取所作文焚之,研精《六经》之奥,探赜先儒心传之要。
《渑水燕谈录》:刘少逸,少有俊才,年十三,端拱二年中。礼选及御试诗赋外别。召升殿,赐御题赋诗数首,皆有旨意,授校书郎令。于三馆读书,故王元之爱其少,俊而赠之诗曰:待学韩退之,矜夸李长吉。
《东坡志林》:天圣中,曹玮以节镇定州。王鬷为三司副使疏决河北囚徒至定州,玮谓鬷曰:君相甚贵,当为枢密副使,然吾昔为秦州,闻德明岁使人,以羊马货易于边课,所获多少为赏罚。时将以此杀人,其子元昊,年十三,谏曰:吾本以羊马为国,今反以资中原,所得皆茶䌽轻浮之物,适足以骄惰,吾民今又以此戮人,茶䌽日增,羊马日减,吾国其削乎。乃止不戮。吾闻而异之,使人图其形,信奇伟若明德死,此子必为中国患。其当君之为枢密时乎。盍自今学兵讲边事鬷,虽受教盖,亦未必信也。其后,鬷与张观陈执中在枢府,元昊反杨义。上书论土兵事,上问三人皆不知。遂皆罢之鬷之孙,为子由婿。故知之。
《金史·石抹卞传》:卞,本名阿鲁古列。五代祖王五,辽驸马都尉。父五斤,为群牧使,从睿宗秋山,卞年十三,已能射,连获二鹿,睿宗奇之,赐以良马及金吐鹘。《元史·刘敏中传》:敏中,幼卓异不凡,年十三,语其父景石曰:昔贤足于学而不求知,丰于功而不自衒,此后人所弗逮也。父奇之。
《安童传》:安童,木华黎四世孙,霸突鲁长子也。中统初,世祖追录元勋,召人长宿卫,年方十三,位在百寮上。母弘吉剌氏,昭睿皇后之姊,通籍禁中。世祖一日见之,问及安童,对曰:安童虽幼,公辅器也。世祖曰:何以知之。对曰:每退朝必与老成人语,未尝狎一年少,是以知之。世祖悦。
《见闻录》:黄公讳润玉,字孟清,世为鄞人。十三岁时,改元永乐,命江南富民实北京。其父当行,先生诣官请代官,少之对曰:父去日益。长官异而从之。
师逵,字九达,山东之阿人。少孤事母孝。年十三,母疾危殆,思食藤花菜,地不常有。逵亟出求,至城南二十五里得之。及归,夜已二鼓,道遇虎。逵惊而呼天,虎舍之去,持菜还,母食之遂愈。

十四岁部纪事

《左传》:成公十八年,晋栾书,中行偃,弑厉公,使荀罃,士鲂,逆周子于京师而立之,生十四年矣,大夫逆于清原,周子曰:孤始愿不及此,虽及此,岂非天乎,抑人之求君,使出命也。立而不从将安用君,二三子用我今日,否亦今日,共而从君,神之所福也。对曰:群臣之愿也。敢不唯命是听。
《西京杂记》:傅介子,年十四好读书,尝弃觚而叹曰:大丈夫当立功绝域,何能坐事散儒。后卒,斩匈奴使者,还拜中郎,复斩楼兰王首,封义阳侯。
《后汉书·黄宪传》:宪字叔度,世贫贱,父为牛医。颍川荀淑至慎阳,遇宪于逆旅,时年十四,淑竦然异之,揖与语,移日不能去。谓宪曰:子,吾之师表也。既而前至袁闳所,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闳曰:见吾叔度耶。《儿世说》:郭泰十四,母使给事县庭。泰曰:大丈夫安能斗筲之役乎。乃游京师。
《异苑》:顺阳南乡杨丰,与息名香于田穫粟,因为虎所噬香。年十四,手无寸刃,直扼虎颈。丰遂得免香,以诚孝至感猛兽,为之逡巡。太守平昌孟肇之,赐贷之谷旌其门闾焉。
《拾遗记》: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剋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汝南先贤传》:郭亮,童幼之年。则有向义之心,年十四,始欲出学,闻颍川杜周甫,精黉于长。杜亮造门而师学焉,朝受其业,夕已精讲。动声则宫商清畅,推义则寻理释结周,甫奇而伟之。
《魏志·陶谦传注·吴书》曰:谦父,故馀姚长。谦少孤,始以不羁闻于县中。年十四犹缀帛为幡,乘竹马而戏,邑中儿童皆随之。故苍梧太守同县甘公出,遇之涂,见其容貌,异而呼之,住车与语,甚悦,因许妻以女。甘公夫人闻之,怒曰:妾闻陶家儿敖戏无度,如何以女许之。公曰彼有奇表,长必大成。遂妻之。
《夏侯惇传》:惇字元让,沛国谯人,夏侯婴之后也。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由是以烈气闻。《英雄记钞》:曹纯,字子和,年十四而丧父。与同产兄仁别居承父业,富于财僮。仆人客以百数纯纲纪督御,不失共理,乡里咸以为能好学,问敬爱学士,学士多归焉。由是为远近所称。
《语林》:孙策,年十四,诣袁术。俄而外通刘豫州,来孙便求去。袁曰:刘豫州何若。答曰:英雄。忌人既出,下东阶而刘备从西阶,上但得转顾视孙,足下行殆,不复前矣。
《儿世说》:王粲,年十四,读道边碑,背诵不失一字。《晋书·王导传》: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
《夏方传》:方家遭疫疠,父母伯叔群从死者十三人。年方十四,夜则号哭,昼则负土,十有七载,葬送得毕,因庐于墓侧,种植松柏,乌鸟猛兽驯扰其旁。
《刘聪载记》:聪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孙吴兵法靡不诵之。工草隶,善属文,著述怀诗百馀篇、赋颂五十馀篇。《赵至传》:至年十四,诣洛阳,游太学,遇嵇康于学写石经,徘徊视之不能去,而请问姓名。康曰:年少何以问邪。曰:观君风器非常,所以问耳。康异而告之。后乃亡到山阳,求康不得而还。又将远学,母禁之,至遂阳狂,走三五里,辄追得之。年十六,游邺,复与康相遇,随康还山阳,改名浚,字允元。康每曰:卿头小而锐,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风矣。
《王衍传》:衍父乂,为平北将军,常有公事,使行人列上,不时报。衍年十四,时在京师,造仆射羊祜,申陈事状,辞甚清辩。祜名德贵重,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众咸异之。
《王澄传》:澄字平子。生而警悟,虽未能言,见人举动,便识其意。衍妻郭性贪鄙,欲令婢路上担粪。澄年十四,谏郭以为不可。
《石勒载记》:勒年十四,随邑人行贩洛阳,倚啸上东门,王衍见而异之,顾谓左右曰:向者胡雏,吾观其声视有奇志,恐将为天下之患。驰遣收之,会勒已去。《桑虞传》:虞仁孝自天至,年十四丧父,毁瘠过礼,日以米百粒用糁藜霍,其姊谕之曰:汝毁瘠如此,必至灭性,灭性不孝,宜自抑割。虞曰:藜霍杂米,足以胜哀。《文士传》:华谭字令思,年十四,举秀才。入洛会,宣武场座,有辩者嘲南人曰:诸君楚人,亡国之馀,有何秀异。忽应斯举,众无以答。谭曰:当今六合齐辙异人并出,吾闻大禹出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贤圣之在,岂常之有。昔武王伐纣,迁商顽民于洛邑,得毋吾子是其苗裔,时咸改视辩者,无以应也。
《傅嘏别传》:嘏,字昭先,年八岁丧母,号泣不绝声。自然之哀,同于成人。年十四始学,疑不再问。三年中,诵五经,皆究其义,群言无不综览。
《王隐晋书》:王俭,字元衡,内史下邳陈卲擅名,徐州卲闻。俭年十四,善属文,请作祝文。卲客曰:此生为文,有可观采。命为督邮主簿,卲迁给事,俭每为定表。《宋书·宗悫传》:悫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馀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南齐书·垣崇祖传》:崇祖年十四,有干略,伯父豫州刺史护之谓门宗曰:此儿必大成吾门,汝等不及也。《陈书·袁宪传》:大同八年,武帝撰《孔子正言章句》,诏下国学,宣制旨义。宪时年十四,被召为国子《正言》生,谒祭酒到溉,溉目而送之,爱其神彩。
《周书·吕思礼传》:思礼,东平寿张人也。性温润,不杂交游。年十四,受学于徐遵明。长于论难。诸生为之语曰:讲《书》《易》,其锋难敌。
《隋书·赵煚传》:煚,字贤通,天水西人也。祖超宗,魏河东太守。父仲懿,尚书左丞。煚少孤,养母至孝。年十四,有人伐其父墓中树者,煚对之号泣,因执送官。
《明克让传》:克让年十四,释褐湘东王法曹参军。时舍人朱异在仪贤堂讲《老子》,克让预焉。堂边有修竹,异令克让咏之。克让揽笔辄成,其卒章曰:非君多爱赏,谁贵此真心。异甚奇之。
《唐书·齐浣传》:浣,字洗心,定州义丰人。少开敏,年十四,见特进李峤,峤称有王佐才。
《岑文本传》:文本,父之象,仕隋为邯郸令,坐为人讼,不得申。文本年十四,诣司隶理冤,辨对哀畅无所诎。众属目,命作《莲华赋》,文成,合台嗟赏,遂得直。
《裴敬彝传》:敬彝父智周,补临黄令,为下所讼。敬彝年十四,诣巡察使唐临直枉,临奇之,试命作赋,赋工。父罪已释,表敬彝于朝,补陈王府典签。
《酉阳杂俎》:武攸绪天后从子,年十四。潜于长安市中卖卜一处,不过五六日。因徙升中岳,遂隐居服赤箭茯苓。贵人王公所遗鹿裘藤器,上积尘萝弃而不用。《摭言》:王勃著滕王阁叙。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令人伺其下笔。初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老生常谈。又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不语。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曰:此真天才垂不朽矣。
《避暑录话》:晏元献十四岁,真宗亲试以九经,不遗一字。神童不试文字,公既警绝,乃复命试以诗赋,元献题出,适其素尝,习者自陈请易。
《老学庵笔记》:王黼作相,其子闳孚,作待制造朝才。十四岁,都人目为胡孙待制。
《金史·纥石烈良弼传》:天会中,选诸路女直字学生送京师,良弼与纳合椿年皆童丱,俱在选中。是时,希尹为丞相,以事如外郡,良弼遇之途中,望见之,叹曰:吾辈学丞相文字,千里来京师,固当一见。乃入传舍求见,拜于堂下。希尹问曰:此何儿也。良弼自赞曰:有司所荐学丞相文字者也。希尹大喜,问所学,良弼应对,无惧色。希尹曰:此子他日必为国之令器。留之数日。年十四,为北京教授,学徒常二百人。时人为之语曰:前有谷神,后有娄室。其从学者,后皆成名。《明外史·王伟传》:伟随父谪戍宣府。年十四。宣宗北巡,献《安边颂》,命补保安州学生。
《罗伦传》:伦家贫樵牧,则挟书讽诵不辍。年十四,即授徒以资亲养。暨为诸生,励志圣贤之学,尝曰:举业非能坏人,人自坏之耳。知府张瑄贤之,悯其贫,命知县周之粟,谢不受。
《朱裳传》:裳年十四为诸生,读书黉舍,躬自执爨。衣食不继,处之自如。提学御史顾潜知其贤,俾受学于安阳崔铣。学日益进。登正德九年进士。

十五岁部汇考

《释名》

《释长幼》

十五曰:童故礼有阳童,牛羊之无角者曰:童山无草木,曰:童言未巾冠似之也。

《白虎通》《入太学》

古者所以年十五入太学,何以为。八岁毁齿,始有识知入学,学书计七八十五阴阳备。故十五成童志明,入太学学经术。

十五岁部纪事

《史记·五帝本纪》:高辛氏生而神灵。按注帝王纪云:年十五而佐颛顼。
《孔子家语·六本篇》:荆公子年十五而摄相事,孔子闻之,使人往观其为政焉。使者反曰:视其朝清净而少事,其堂上有五老焉,其堂下有二十壮士焉。孔子曰:合二十五人之智,以治天下,其固免矣,况荆乎。《说苑·尊贤篇》:介子推行年十五而相荆,仲尼闻之,使人往视,还曰:廊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仲尼曰:合二十五人之智,智于汤武;并二十五人之力,力于彭祖。以治天下,其固免矣乎。
《战国策》: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女今事王,王出走,女不知其处,女尚何归。王孙贾乃入市中,曰:淖齿乱齐国,杀闵王,欲与我诛齿者,袒右。市人从者四百人,与之诛淖齿,刺而杀之。
《前汉书·万石君石奋传》:奋父赵人也。赵亡,徙温。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问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以奋为中涓,受书谒。
《外戚传》:惠帝崩。太后发丧,哭而泣不下。留侯子张辟疆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陈平曰:太后独有帝,今哭而不悲,君知其解未。陈平曰:何解。辟疆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今请拜吕台、吕产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官,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脱祸矣。丞相如辟疆计,太后悦,其哭乃哀。
《西京杂记》:庆安世,年十五,为成帝侍郎。善鼓琴,能为双凤离鸾之曲。赵后悦之,白上得出入御内,绝见爱幸。
《后汉书·廉范传》:范祖父丹,王莽时为大司马。范父遭丧乱,客死于蜀汉。范年十五,辞母西迎父丧。蜀郡太守张穆,丹之故吏,乃重资送范,范无所受,与客步负丧归葭萌。载船触石破没,范抱持棺柩,遂俱沈溺。众伤其义,钩求得之,疗救仅免于死。穆闻,复驰遣使持前资物追范,范又固辞。
《彭修传》:修字子阳,会稽毗陵人也。年十五时,父为郡吏,得休,与修俱归,道为盗所劫,修困迫,乃拔佩刀前持盗帅曰:父辱子死,卿不顾死耶。盗相谓曰:此童子义士也,不宜逼之。遂辞谢而去。
《霍谞传》:谞字叔智,魏郡邺人也。少为诸生,明经。有人诬谞舅宋光于大将军梁商者,以为妄刊章文,坐系洛阳诏狱,掠考困极。谞时年十五,奏记于商曰:将军天覆厚恩,悯舅光冤结,前者温教许为平议,虽未下吏断决其事,已蒙神明顾省之听。皇天后土,实闻德音。窃独踊跃,私自庆幸。谞闻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此仲尼所以垂王法,汉世所宜遵前修也。传曰:人心不同,譬若其面。斯盖谓大小窳隆丑美之形,至于鼻目众窍毛发之状,未有不然者也。情之异者,刚柔舒急倨敬之间。至于趋利避害,畏死乐生,亦复均也。谞与光骨肉,义有相隐,言其冤滥,未必可谅,且以人情平论其理。光衣冠子孙,径路平易,位极州郡,日望徵辟,亦无瑕秽纤介之累,无故刊定诏书,欲以何名。就有所疑,当求其便安,岂有触冒死祸,以解细微。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酖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为哉。昔东海孝妇见枉不辜,幽灵感革,天应枯旱。光之所坐,情既可原,守阙连年,而终不见理。呼嗟紫宫之门,泣血两观之下,伤和致灾,为害滋甚。凡事更赦令,不应复案。夫以罪刑明白,尚蒙天恩,岂有冤谤无徵,反不得理。是为刑宥正罪,戮加诬侵也。不偏不党,其若是乎。明将军德盛位尊,人臣无二,言行动天地,举厝移阴阳,诚能留神,沛然晓察,必有于公高门之福,和气立应,天下幸甚。商高谞才志,即为奏原光罪,由是显名。
《申屠蟠传》:蟠同郡缑氏女玉为父报雠,杀夫氏之党,吏执玉以告外黄令梁配,配欲论杀玉。蟠时年十五,为诸生,进谏曰:玉之节义,足以感无耻之孙,激忍辱之子。不遭明时,尚当表旌庐墓,况在清听,而不加哀矜。配善其言,乃为谳得减死论。乡人称美之。
《陈蕃传》: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臧洪传》:洪父旻,有干事才。熹平元年,会稽妖贼许昭起兵句章,自称大将军,立其父生为越王,攻破城邑,众以万数。拜旻扬州刺史。旻率丹阳太守陈夤击昭,破之。昭遂复更屯结,大为人患。旻等进兵,连战三年,破平之,获昭父子,斩首数千级。迁旻为使匈奴中郎将。洪年十五,以功拜童子郎,知名太学。按注汉法,孝廉试经者拜为郎。洪以年幼才俊,故拜童子郎也。《李固传》:梁冀诛固,而露固尸于四衢,令有敢临者加其罪。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成童,年十五也。礼记曰十五成童,舞象也。〉游学洛阳,乃左提章钺,右秉鈇锧,诣阙上书,乞收固尸。不许,因往临哭,陈辞于前,遂守丧不去。夏门亭长呵之曰:李公为大臣,不能安上纳忠,而兴造无端。卿曹何等腐生,公犯诏书,干试有司乎。亮曰:亮含阴阳以生,戴乾履坤。义之所重,岂知性命,何为以死相惧。亭长叹曰:居非命之世,天高不敢不跼,地厚不敢不蹐。耳目适宜视听,口不可以妄言也。太后闻而不诛。
《广州先贤传》:董正,字伯和,南海人。少有令姿,贫寒不戚,耽意术籍,志在规俗。年十五,通《毛诗》《三礼》《春秋》《儿世说》:鲁肃,十五好为奇计,周瑜提兵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二囷米三千斛,指与瑜。遂相结纳。《魏志·温恢传》:恢字曼基,太原祁人也。父恕,为涿郡太守,卒。恢年十五,送丧还归乡里,内足于财。恢曰:世方乱,安以富为。一朝尽散,振施宗族。州里高之,比之郇越。
《刘卲传注·庐江何氏家传》曰:明帝时,有谯人胡康,年十五,以异才见送,又陈损益,求试剧县。诏特引见,众语翕然,号为神童。诏付秘书,使博览典籍。
《管辂别传》:辂年八九岁,便喜仰视星辰,得人辄问其名,夜不肯寐。自言家鸡野鹄,犹尚知时,况于人乎。与比邻儿共戏土壤中,辄书地作天及日月星辰。每答言说事,语皆不常,宿学耆人不能折之。父为琅琊顿丘长,时年十五,来在官舍。始读《论》《易》,便开源布华,辞义斐然。时黉上诸生四百馀人,皆服其才。琅琊太守单子春雅有才度,闻辂一黉之隽,欲见之,父遣辂造之。大会宾客百馀人,辂既年少,惧失精神,请先饮三升清酒,然后言。子春大喜,便酌酒,独使饮之。子春曰:吾欲自与卿旗鼓相当。于是唱大论之端,遂经乎阴阳。子春及众士互共攻劫,论难锋起,而辂荅对,言皆有馀。至日向暮,酒食不行。子春语众人曰:此年少盛有才器,听其言语,正似司马犬子游猎之赋,何其磊落雄壮,英神以茂,必能明天文地理变化之数。于是发声徐州,号之为神童。
《晋书·刘聪载记》:聪年十五习击刺,猿臂善射,弯弓三百斤,膂力骁捷,冠绝一时。太原王浑见而悦之,谓元海曰:此儿吾所不能测也。弱冠游于京师,名士莫不交结,乐广、张华尤异之也。
《庾和传》:和字道季,好学,有文章。叔父翼将迁襄阳,和年十五,以书谏曰:承进据襄阳,耀威荆楚,且田且戍,渐临河洛,使向化之萌怀德而附,凶愚之徒畏威反善,太平之基,便在于旦夕。昔殷伐鬼方,三年而剋;乐生守齐,遂至历载。今皇朝虽隆,无有殷之盛;凶羯虽衰,犹丑类有徒。而沔汉之水,无万仞之固;方城虽峻,无千寻之险。加以运漕供继有溯流之艰,征夫勤役有劳来之叹。若穷寇虑逼,送死一决,东西互出,首尾俱进,则廪粮有抄截之患,远略乏率然之势。进退惟思,不见其可。此明闇所共见,贤愚所共闻,况于临事者乎。愿回师反旆,详择全胜,修城池,立垒壁,勤耕农,练兵甲。若凶运有极,天亡此虏,则可泛舟北济,方轨齐进,水陆骋迈,亦不踰旬朔矣。愿详思远猷,算其可者。翼甚奇之。
《慕容盛载记》:盛宴其群臣于新昌殿,盛曰:诸卿各言其志,朕将览之。七兵尚书丁信年十五,盛之舅子也,进曰:在上不骄,高而不危,臣之愿也。盛笑曰:丁尚书年少,安得长者之言乎。盛以威严驭下,骄暴少亲,多所猜疑,故信言及之。
《王戎传》:戎父浑,阮籍与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浚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
《荀羡传》:羡年十五,将尚寻阳公主,羡不欲连婚帝室,仍远遁去。监司追,不获已,乃出尚公主,拜驸马都尉。《会稽典录》:夏香,字曼卿,永兴人也。年十五,县长葛君会客饮宴,时郡遭大旱,香进谏曰:昔殷汤遭旱,以六事自责,而雨泽应澍成王悔,过偃禾复起。自古贤圣畏惧,天异必思过以济民。命今始罗天灾县界,独甚未闻明达崇殷周之德,饮宴独欢。百姓枯瘁神祇有灵必不享也。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宜当还。县葛即罗会身捐俸禄以赡民饥。
《梁书·吉翂传》:翂幼有孝性。天监初,父为吴兴原乡令,为奸吏所诬,逮诣廷尉。翂年十五,号泣衢路,祈请公卿,行人见者,皆为陨涕。其父理虽清白,耻为吏讯,乃虚自引咎,罪当大辟。翂乃挝登闻鼓,乞代父命。高祖异之,敕廷尉卿蔡法度曰:吉翂请死赎父,义诚可嘉;但其幼童,未必自能造意。卿可严加胁诱,取其款实。法度受敕还寺,盛陈徽纆,备列官司,厉色问翂曰:尔求代父死,敕已相许,便应伏法。然刀锯至剧,审能死不。且尔童孺,志不及此,必为人所教。姓名是谁,可具列答。若有悔异,亦相听许。翂对曰:囚虽蒙弱,岂不知死可畏惮。顾诸弟稚藐,唯囚为长,不忍见父极刑,自延视息。所以内断胸臆,上千万乘。今欲殉身不测,委骨泉壤,此非细故,奈何受人教耶。明诏听代,不异登仙,岂有回贰。法度知翂至心有在,不可屈挠,乃更和颜诱语之曰:主上知尊侯无罪,行当释亮。观君神仪明秀,足称佳童,今若转辞,幸父子同济。奚以此妙年,苦求汤镬。翂对曰:凡鲲鲕蝼蚁,尚惜其生;况在人斯,岂愿齑粉。但囚父挂深劾,必正刑书,故思殒仆,冀延父命。今瞑目引领,以听大戮,情殚意极,无言复对。翂初见囚,狱掾依法备加桎梏;法度矜之,命脱其二械,更令著一小者。翂弗听,曰:翂求代父死,死罪之囚,唯宜增益,岂可减乎。竟不脱械。法度具以奏闻,高祖乃宥其父。丹阳尹王志求其在廷尉故事,并请乡居,欲于岁首,举充纯孝之选。翂曰:异哉王尹,何量翂之薄乎。夫父辱子死,斯道固然。若翂有腼面目,当其此举,则是因父买名,一何甚辱。拒之而止。
《萧几传》:几年十岁,能属文。早孤,有弟九人,并皆稚幼,几恩爱笃睦,闻于朝野。性温和,与物无竞,清贫自立。好学,善草隶书。湘州刺史杨公则,曲江之故吏也。每见几,谓人曰:康公此子,可谓桓灵宝出。及公则卒,几为之诔,时年十五,沈约见而奇之,谓其舅蔡撙曰:昨见贤甥杨平南诔文,不减希逸之作,始验康公积善之庆。
《荀匠传》:匠祖琼,年十五,复父雠于成都市,以孝闻。《何炯传》:炯年十五,从兄引受业,一期并通《五经》章句。《陈书·周弘正传》:弘正十五,召补国子生,仍于国学讲《周易》,诸生传习其义。以季春入学,孟冬应举,学司以其日浅,弗之许焉。博士到洽议曰:周郎年未弱冠,便自讲一经,虽曰诸生,实堪师表,无俟策试。
《徐伯阳传》:伯阳,字隐忍,东海人也。祖度之,齐南徐州议曹从事史。父僧权,梁东宫通事舍人,领秘书,以善书知名。伯阳敏而好学,善色养,进止有节。年十五,以文笔称。学《春秋左氏》。家有史书,所读者近三千馀卷。《北齐书·王纮传》:纮年十五,随父在北豫州,行台侯景与人论掩衣法为当左为当右。尚书敬显俊曰:孔子云: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以此言之,右衽为是。纮进曰:国家龙飞朔野,雄步中原,五帝异仪,三王殊制,掩衣左右,何足是非。景奇其早慧,赐以名马。
《周书·崔彦穆传》:彦穆幼明悟,神彩卓然。年十五,与河间邢子才、京兆韦孝宽俱入中书学,偏相友爱。伏膺儒业,为时辈所称。魏吏部尚书陇西李神俊有知人之鉴,见而叹曰:王佐才也。
《隋书·许善心传》:善心九岁而孤,为母范氏所鞠养。幼聪明有思理,所闻辄能诵记,多闻默识,为当世所称。家有旧书万馀卷,皆遍通涉。十五解属文,笺上父友徐陵,陵大奇之,谓人曰:才调极高,此神童也。
《李德林传》:德林年十五,诵五经及古今文集,日数千言。俄而该博坟典,阴阳纬候,无不通涉。善属文,辞覈而理畅。魏收尝对高隆之谓其父曰:贤子文笔终当继温子升。隆之大笑曰:魏常侍殊己嫉贤,何不近比老彭,乃远求温子。
《史万岁传》:万岁父静,周沧州刺史。万岁少英武,善骑射,骁捷若飞。好读兵书,兼精占候。年十五,值周、齐战于芒山,万岁时从父入军,旗鼓正相望,万岁令左右趣治装急去。俄而周师大败,其父由是奇之。
《唐书·苏烈传》:烈,字定方,以字行,冀州武邑人,后徙始平。父邕,当隋季,率里中数千人为本郡讨贼。定方骁悍有气决,年十五,从父战,数先登陷阵。
《权德舆传》:德舆生四岁,能属诗。七岁居父丧,以孝闻。十五著文数百篇,编为《童蒙集》七十卷,名声日大。《孙逖传》:逖幼有文,属思警敏。年十五,见雍州长史崔日用,令赋土火炉,援笔成篇,理趣不凡,日用骇叹,遂与定交。举手笔俊拔、哲人奇士、隐沦屠钓及文藻宏丽等科。
《珍珠船》:开元初,常敬忠十五岁,能一过诵千言。张燕公召问曰:能十过诵万言乎。以万字试之,七过通熟。《辽史·韩延徽传》:延徽子德枢。年甫十五,太宗见之,谓延徽曰:是儿卿家之福,朕国之宝,真英物也。
《宋史·黄友传》:友,字龙文,温州平阳人。少不羁,十五入太学,语同辈曰:大丈夫不能为国立功,亦造化中赘物耳。因投笔西游。边帅刘法一见奇之,延致门下。《魏了翁传》:了翁,字华父,邛州蒲江人。年数岁,从诸兄入学,俨如成人。少长,英悟绝出,日诵千馀言,过目不再览,乡里称为神童。年十五,著《韩愈论》,抑扬顿挫,有作者风。
《李师中传》:师中,字诚之,楚丘人。年十五,上封事言时政。父纬为泾源都监,夏人十馀万犯镇戎,纬帅兵出战,而帅司所遣别将郭志高逗遛不进,诸将以众寡不敌,不敢复出,纬坐责降。师中诣宰相辩父无罪,时吕夷简为相,诘问不屈,夷简怒,以为非布衣所宜言。对曰:师中所言,父事也。由是知名。
《元史·孟速思传》:孟速思,畏兀人,世居别失八里,古北庭都护之地。幼有奇质,年十五,尽通本国书。太祖闻之,召至阙下,一见大悦,曰:此儿目中有火,它日可大用。
《溶溪杂记》:卓敬,生质秀敏。孝悌年十五读书宝香山,风雨夜归,迷失道路。得一兕牛冯之归比,入门乃异虎也。
《见闻录》:王元美,十五咏宝刀诗,师为之避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