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三百九十七卷目录
李姓部列传十七
明二
李翔 李钧
李应祯 李茂
李志 李旺
李崙 李俊
李介 李燧
李孜省 李承箕
李蕙 李堂
李文祥 李充嗣
李旦 李孔修
李昆 李梦阳
李承勋 李钺
李光翰 李锦
李洪 李玉
李时 李可登
李兴 李广
李睿 李贱生
李良 李濂
李中 李豫
李大经 李贡
李彭年 李淳
李楷 李默
李义壮 李遂
李逢 李开先
李迁 李攀龙
李彬 李春芳
李鋐 李涞
李桂 李秀
李梅 李湘
李光启 李大本
李天宠 李世达
李国华 李材
李受 李己
李得阳 李允简
李成梁 李锡
李学梅 李芳
李伟 李维桢
李戴 李颐
李祯
明二
李翔 李钧
李应祯 李茂
李志 李旺
李崙 李俊
李介 李燧
李孜省 李承箕
李蕙 李堂
李文祥 李充嗣
李旦 李孔修
李昆 李梦阳
李承勋 李钺
李光翰 李锦
李洪 李玉
李时 李可登
李兴 李广
李睿 李贱生
李良 李濂
李中 李豫
李大经 李贡
李彭年 李淳
李楷 李默
李义壮 李遂
李逢 李开先
李迁 李攀龙
李彬 李春芳
李鋐 李涞
李桂 李秀
李梅 李湘
李光启 李大本
李天宠 李世达
李国华 李材
李受 李己
李得阳 李允简
李成梁 李锡
李学梅 李芳
李伟 李维桢
李戴 李颐
李祯
氏族典第三百九十七卷
李姓部列传十七
明二
李翔
按《明外史·王徽传》:徽,南京刑科给事中。宪宗即位,与同官王渊、朱宽、李翔、李钧劾牛玉。帝大怒,并谪州判官,翔得宁州。翔,大足人,天顺元年进士,以判官终。李钧
按《明外史·王徽传》:徽,南京刑科给事中。宪宗即位,与同官王渊、朱宽、李翔、李钧劾牛玉。帝大怒,并谪州判官,钧得绥德。钧,永新人,景泰中进士,以判官终。李应祯
按《明外史·高瑶传》:成化时,言路大阻,舍人李应祯以言被杖。应祯字贞伯,长洲人。景泰中,由乡举入国学。成化改元,以善书选为中书舍人。帝命书佛经,辞曰:臣闻为天下国家有九经,不闻有佛经也。帝大怒,挞于廷累,迁兵部郎中。弘治初历太仆少卿,俱在南京。乞休归,应祯尚义善文词为时所重。李茂
按《明外史·李茂传》:茂,澄城诸生也。母患恶疮。茂日吮脓血,夜则叩天祈代。及卒,结庐墓旁,朝夕悲泣。天大雨,惧冲其墓,伏墓而哭,雨即止。父卒,庐墓如之。成化二年旌。二子表、森,森国子生。茂卒,兄弟同庐于墓。弘治五年旌。表子俊亦国子生,表卒,俊方弱冠,庐墓终丧。母卒,亦如初。正德四年旌。李志
按《明外史·李志传》:莘县李志及子忱先后庐墓,皆成化时旌。李旺
按《陕西通志》:旺,兰州卫左所副千户。成化四年,从大军征叛,贼蒲俊于石城,旺临阵力战,死于难。李崙
按《明外史·李崙传》:崙字世瞻,陕西咸宁人。举成化五年进士,除知屯留,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出为庐州知府。崙初治屯留严,至是济以宽,迁河南左参政卒。李俊
按《明外史·李俊传》:俊,字子英,岐山人。成化五年进士。除吏科给事中,屡迁都给事中。二十一年正月朔申刻,有星西流,化白气,声如雷。诏求直言,俊率科臣上疏。帝嗛之,寻以事出俊于外,弘治中累官山西参政,卒。李介
按《明外史·李介传》:介,字守贞,高密人。成化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改御史。介敢言,遇事不可,辄率同列论奏。忤帝意,两挞于廷,擢大理少卿。弘治改元,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历兵部左、右侍郎,卒。李燧
按《明外史·李燧传》:燧字时器,汤阴人。成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弘治初应诏,陈十二事为王恕所称,历工部左右侍郎。正德二年进本部尚书。孝宗时刘健谢迁在位,燧负才气,颇欲有以自见,至是刘瑾窃权,燧乃专务容悦。刘瑾死,乃时用强直,取名后,权倖益用事,燧一切不敢违。由是其位益固,加官至太子太保,荫锦衣世千户者二。世宗即位,罢归,卒。谥恭敏。后夺其谥。李孜省
按《明外史·李孜省传》:孜省,南昌人。以布政司吏待选京师,赃事发,匿不归。时宪宗好方术,孜省乃学五雷法,厚结中官梁芳、钱义,以符箓进。成化十五年,特旨授太常丞,改上林苑监丞。日宠幸,赐印章二,密封奏请。益献淫邪方术,与芳等表里为奸,渐干预政事。十七年,擢右通政,益以左道持帝意,搢绅进退多出其口,朝野为侧目,擢礼部侍郎。孝宗嗣位,始用科道言,谪孜省戍边。又以中官蒋琮言,复逮孜省等下诏狱,坐交结近侍律斩,妻子流二千里。诏免死,仍戍边。孜省不胜搒掠,瘐死。李承箕
按《明外史·陈献章传》:献章门人李承箕,字世卿,嘉鱼人。成化二十二年举乡试。往师献章,献章日与登涉山水,投壶赋诗,纵论古今事,独无一语及道。久之,承箕有所悟,辞归,隐居不仕。与兄进士承芳,皆好学,称嘉鱼二李。李蕙
按《太平府志》:蕙,字德馨,当涂采石人。别号浣庵,自幼颖敏成,成化进士,拜刑科给事中,升江西参议,山西布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粮储于南京,兼督漕运,进左副都御史兼巡抚。复以年劳,进右都御史,总漕巡抚如故,乞归燎黄,以己未疽发卒于家,蕙居家孝友,为人方严明快,才力优赡,所至有惠政。李堂
按《明外史·李堂传》:堂,字时升,鄞人。成化末进士,授工部主事,迁郎中,擢应天府丞,历南京光禄卿。正德四年进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召为工部右侍郎。明年河决,汴徐命兼佥都御史往治之,堂条上方略,诏从之。明年召还,未几,被论致仕,卒。曾孙康先进士,崇祯时累官礼部尚书。李文祥
按《明外史·李文祥传》:文祥,字天瑞,麻城人。幼俊异。弱冠举于乡,成化末登进士。内阁万安属题画鸠,语舍刺,安御之。孝宗嗣位,上封事,宦官及执政,咸恶之,谪授陕西咸宁丞,召为兵部主事,复贬贵州兴隆卫经历死,年仅三十。李充嗣
按《明外史·李充嗣传》:充嗣,字士修,内江人。给事中蕃孙也。举成化末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初,授户部主事,改刑部,历官云南按察使。正德九年,举治行卓异,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移抚应天诸府,宁王宸濠有逆谋,充嗣豫为备。明年就进户部右侍郎,有建议修苏、松水利者,进充嗣工部尚书兼领水利事。嘉靖元年,加太子少保。寻改南京兵部尚书。七年致仕,卒。谥康和。李旦
按《明外史·李俊传》:刑部主事李旦陈十事,旦言:神仙、佛老、外戚、女谒,声色货利,奇技淫巧,皆陛下素所惑溺,而左右近习交相诱之。言甚切。帝怒甚,密谕吏部尚书尹旻出旦等,乃与给事中卢瑀、秦升、童祝俱谪。旦,字启东,献县人。由进士贬镇远通判,未几卒。李孔修
按《名山藏·本士记》:孔修,字子长,粤人也。有庶母父没改嫁,诬讼孔修夺之产,令系鞫之,俛首不辨,令迫之供,自供曰:母讼民情真,民愿坐罪,令疑焉。覆鞫得情,出之延为上客,他令至,孔修入县输租,令异其容止,问姓名不答,拱而立,呵止之如故。令怒笞下之不置,对趋出,孔修好《周易》,善诗画,与陈献章游,破庐败甑,蔬食不赡不肯投合于时,皂帽深衣入夜不违,居家未尝出户,或出远近环视以为奇物,儿童妇女皆称子长先生。卒无子,按察使李子庸曰:子长有古林逋魏野种放孺子云卿之风,为治葬。李昆
按《明外史·李介传》:介子昆,字承裕。弘治初进士。历礼部主事。中官何鼎建言下狱,昆上言乞宥,鼎弗听。帝将建延寿塔于城外,昆复疏谏。正德初,群小用事。请黜邪枉,进忠直,杜宦戚请乞,节中外侈费,皆不报。屡迁陕西左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甘肃,谪浙江副使。复官,巡抚顺天。召为兵部右侍郎,改左。卒。李梦阳
按《明外史·李梦阳传》:梦阳,字献吉,庆阳人。父正,官周王府教授,徙居开封。弘治六年举陕西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晋郎中,榷关,格势要,构下狱,得释。十八年,应诏上书,极论得失。末言:寿宁侯张鹤龄招纳无妄,罔利贼民,势如翼虎。时皇后有宠,后母金夫人泣愬帝,帝系梦阳锦衣狱。寻宥出。孝宗崩,武宗立,刘瑾等八虎用事,尚书韩文语及而泣。梦阳曰:公大臣,何泣也。诚率诸臣伏阙争,阁臣必应之,去若辈易耳。文曰:善,君为我属草。草成会语泄,文等皆逐去。瑾矫旨谪山西布政司经历,勒致仕。瑾诛,起故官,迁江西提学副使。御史江万实恶梦阳。奏之,遂以冠带闲住。梦阳既家居,益跅弛负气,自号空同子。子枝,进士。梦阳才思雄鸷,以复古自命。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等号十才子,又与景明、祯卿、贡、海、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迨嘉靖朝,李攀龙、王世贞出,复奉为宗。天下推李、何、王、李为四大家,无不争效其体。李承勋
按《明外史·李承勋传》:承勋,字立卿,嘉鱼人。父田,进士,官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有操执,为政不苛。承勋举弘治六年进士。由太湖知县迁南京刑部主事。历工部郎中,迁南昌知府。正德六年,超迁浙江按察使。历陕西、河南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边备久弛,墙堡墩台圮废殆尽,承勋疏请修筑。会世宗立,发帑银四十馀万两。承勋身负畚锸先士卒。为城堑墩堡,招逋逃,开屯田。边防甚固。三迁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太子太保改兵部尚书。卒,谥康惠。承勋沈毅有大略。官四十年,家无馀赀。其议大礼,与张璁等合,故帝始终任之。李钺
按《明外史·李钺传》:钺,字虔甫,祥符人。弘治九年进士。除御史。正德改元,出为巩昌知府,寻迁四川副使。讨败流贼方四等,迁陕西按察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召入理院事。世宗即位,历兵部左、右侍郎,出总制陕西三边军务。召还,进右都御史,代金献民为兵部尚书。中官多所陈乞,钺累疏力争,失上意,且知为近倖所嫉。会病,遂再疏乞休,驰驿归,未行,卒。赐谥恭简。子惠,正德十二年进士,官行人。谏武宗南巡,死于廷杖。李光翰
按《明外史·戴铣传》:铣与给事中李光翰奏留刘健、谢迁,且劾中官高凤。遂逮系诏狱,廷杖除名。光翰,新乡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南京户科给事中。正德改元,灾异求言。公疏劾太监苗逵、高凤、李荣及保国公朱晖。帝不省。既削籍归,后起台州知府,举治行卓异,寻卒。李锦
按《明外史·孝义传》:芮城李锦庐墓,弘治十四年旌。子泽,孙柄复,先后庐墓,皆正德时旌。李洪
按《名山藏·本行记》:洪,吴桥人。母患时气,命在顷刻,洪曰:惟天可告,焚香恳祝,夜卧有神悬空而言,说生人肉可以治之。觉曰:肉在我身,沐浴洁净,以刀取左胁肉,熟而进之。母遂愈。弘治中旌表。李玉
按《名山藏·方技记》:玉,字成章。六安卫千户,善骑射,尤精于医,针灸应手愈,两都号曰神针李。李时
按《明外史·李时传》:时,字宗易,任丘人。父棨,进士,莱州知府。时举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正德中,历右谕德。世宗嗣位,迁侍读学士。嘉靖三年,迁礼部右侍郎。七年,以户部左侍郎。复改礼部,明年代方献夫为尚书。十年,桂萼卒,命时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时张孚敬已罢,翟銮独相。时后入,以宫保,反居銮上。两人皆谦逊。明年,孚敬还内阁,事取独裁,时不敢有所评议。未几,孚敬再罢,而方献夫入,与时亦相得。十二年,孚敬复入,銮以忧去,献夫寻致仕。时随孚敬后,拱手唯诺而已。孚敬谢政,时遂独相。屡加至少傅、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十七年卒官,谥文康。李可登
按《明外史·臧应奎传》:李可登,字思善,辉县人。弘治末乡荐。官兵部。司务素慷慨,以忠义自许。嘉靖三年屡争大礼。其年七月,偕廷臣伏左顺门哭谏。帝大怒,系之诏狱,杖三十。踰旬,再杖之。与编修王思等十有七人,皆病创死。李兴
按《明外史·彭程传》:兴,嵩县人。官御史,出按陕西,劾宁夏巡抚韩文失事。文讦兴酷刑杀人,帝诏斩兴,文武大臣合疏言兴能戢贪吏,其所毙多犯罪,不宜当以死。乃减死,杖之百,偕妻子戍宾州。李广
按《明外史·李广传》:广,孝宗时太监。以符箓祷祠蛊帝,帝颇信其术,广因为奸弊,四方争纳贿赂。又擅夺畿内民田,专盐利钜万。十一年,广劝帝建毓秀亭于万岁山。亭成,幼公主殇,未几,清宁宫灾。日者言广建亭犯岁忌,太皇太后恚,广惧自杀。李睿
按《明外史·杨忠传》:正德五年,安化王寘鐇反,忠骂贼死。同官李睿闻变,驰至寘鐇所。门闭不得入,大骂,为贼所杀。李贱生
按《连城县志》:贱生,素勇武。正德七年,武平挂坑寇作,知县蒋玑募勇士征讨,贱生应召,及黄沙寨,玑被执,贱生直抵贼垒,格杀遇害。李良
按《畿辅通志》:良,字士贤,保安卫人。袭父荫为指挥同知,勇力敢战,不矫饰,不苛扰,士卒皆服从之。正德壬申将所部逐流贼于燕蓟,齐鲁郑卫间,奏功十一次,当路方议晋秩以旌之,一日在阵马足陷小窖中,遂坠,因被围,然犹射杀六贼,竟不得出,事闻,荫其子淮都司佥书。李濂
按《明外史·李濂传》:濂,字川父,祥符人。举正德八年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沔阳知州,迁宁波同知,擢山西佥事。嘉靖五年以大计免归。濂少负俊才,声驰河、洛间。既罢归,益肆力于学,遂以古文名于时。李中
按《明外史·李中传》:中,字子庸,吉水人,正德九年进士。授工部主事,武宗自称大庆法王,建寺西华门内,用番僧住持,廷臣莫敢言。中拜官三月即抗疏谏。帝怒,谪广东通衢驿丞。王守仁抚赣州,檄中参其军事。预平宸濠。世宗践阼,复官,擢广东佥事。再迁广西提学副使。三迁广东右布政使。会政府有不悦者,降四川右参政。十八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进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卒。光宗时,谥庄介。李豫
按《名山藏·本行记》:豫,淅川县监生。父卒庐墓,有白兔之祥。正德中有贼百骑过其家,豫衣冠告之曰:小人有母年高且病,且勿惊动,财物任取。贼知其孝,愕然相戒,并其乡村亦不掠之。后母没,亦庐墓三年,豫拾金还人推地以葬无主者。李大经
按《明外史·孝义传》:临汾李大经及子承芳先后庐墓,皆正德时旌。李贡
按《太平府志》:贡,字惟正,号舫斋。永次子登进士,授户部主事,转刑部郎中。时岐府有滞狱久不决,贡为之分别冤滥多所原宥,升闽中宪使。历西秦右辖,寻转山西左辖,值时事诪张,诸司争赂阉瑾者如市。贡曰:割民膏以媚权倖,可乎。卒忤瑾意,及升都宪,瑾阴以事中之,![](https://c.cnkgraph.com/Chars/wikipedia/commons/thumb/1/1b/GJfont.pdf/page2946-18px-GJfont.pd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