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四十七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一百四十七卷目录

 孙姓部列传三
  唐
  孙伏伽      孙思邈
  孙处约      孙疆
  孙佺       孙逖
  孙倚相      孙洧
  孙孝哲      孙成
  孙既       孙公器
  孙简       孙樵
  孙景商      孙咸
  孙储       孙偓
  孙万登      孙惟最
  孙揆       孙儒
  孙镒       孙德昭
  孙虔礼      孙鲂
  孙盈       孙邰
  孙陟       孙显忠
  后晋
  孙德威      孙蕙
  孙琰       孙汉威
  孙谦       孙汉韶
  后周
  孙晟       孙方谏
  宋一
  孙行友      孙光宪
  孙降衷      孙逢吉
  孙钦       孙承祐
  孙承睿      孙庸
  孙全照      孙冕
  孙何       孙仅
  孙浦       孙奭
  孙冲       孙长卿
  孙瑜       孙沔
  孙唐卿      孙复
  孙知微      孙锡
  孙侔       孙抃
  孙祖德      孙奕
  孙立节      孙继邺
  孙甫       孙抗
  孙觌       孙觉
  孙览       孙节
  孙圭       孙永
  孙固       孙思恭
  孙洙       孙路
  孙升       孙构
  孙鼛       孙谔
  孙协       孙勴
  孙谕       孙近
  孙逢       孙昉
  孙汲       孙亿
  孙义伯      孙博
  孙之翰      孙纬
  孙傅       孙琏
  孙可元      孙益
  孙谷       孙中
  孙方武      孙钦
  孙毓       孙鋐
  孙卖鱼

氏族典第一百四十七卷

孙姓部列传三

孙伏伽

《唐书·孙伏伽传》:伏伽,贝州武城人。仕隋,以小史累劳补万年县法曹。高祖武德初,上言三事。帝大悦,以为治书侍御史。初,帝受禅,伏伽最先谏,帝欲尽下情,故不次见拔,以示群臣。是时,军兴赋敛重,伏伽数请釐损。又表置谏官。帝皆钦纳。太宗即位,迁大理少卿。后坐奏囚失,免官。起为刑部郎中。累迁大理卿。久之,出为陕州刺史,致仕。显庆三年卒。

孙思邈

《唐书·孙思邈传》:思邈,京兆华原人。通百家说,善言老子、庄周。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以国子博士召,不拜。密语人曰:后五十年有圣人出,吾且助之。太祖初,召诣京师,年已老,而听视聪瞭。帝叹曰:有道者。欲官之,不受。显庆中,复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上元元年,称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居之。思邈于阴阳、推步、医药无不善,孟诜、卢照邻等师事之。初,魏徵等修式齐、梁、周、隋等五家史,屡咨所遗,其传最详。永淳初,卒,年百馀岁,遗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孙处约常以诸子见,思邈曰:俊先显,侑晚贵,佺祸在执兵。后皆验。太子詹事卢齐卿之少也,思邈曰:后五十年位方伯,吾孙为属吏,愿自爱。时思邈之孙溥尚未生,及溥为萧丞,而齐卿徐州刺史。

孙处约

《唐书·孙处约传》:处约,始名道茂,汝州郏城人。贞观中,为齐王祐记室。祐多过失,数上书切谏。王诛,帝得其书,咨叹之,擢中书舍人。高宗即位,以论撰劳,再迁司礼少常伯。麟德元年,以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为少司成,以老致仕,卒。

孙疆

《万姓统谱》:疆,富春人。因顾《野王玉篇》,增加字三十卷。旧一十五万八千六百四十一言,新五万一千一百二十九言,总二十万九千七百七十言,注四十万七千五百有三十字,为《大广益会玉篇》,大概本说文以高宗上元元年甲戌岁四月书成。

孙佺

《唐书·孙处约传》:处约子佺,延和初,为羽林将军、幽州都督,率兵讨奚。大败,见获,送默啜所杀之。〈按唐无延和年
号,应是延载之讹。

〉孙逖

《唐书·孙逖传》:逖,博州武水人。后魏光禄大夫惠蔚,其先也。祖希壮,为韩王府典签。父嘉之,襄邑令。逖幼有文,属思警敏。举文藻宏丽等科。开元十年,又举贤良方正,擢左拾遗。李皓镇太原,表置幕府。以起居舍人入为集贤院修撰。改考功员外郎。俄迁中书舍人。是时,嘉之且八十,犹为令,逖求降外官,增父秩。拜嘉之宋州司马,听致仕。父丧缺,复拜舍人。开元间,苏颋、齐浣、苏晋、贾曾、韩休、许景先及逖典诏诰,为代言最,而逖尤精密。居职八年,判刑部侍郎,以病风乞解,徙太子左庶子,徙少詹事。上元中卒,谥曰文。

孙倚相

《万姓统谱》:倚相,南平人。仕为秘书省正字。雠校群书,多所刊定。其子崇义,天宝末为幽州大将,以雄烈闻。孙从政有风标。

孙洧

《万姓统谱》:洧父光裕,郑州刺史。居官清愿,以良吏称。抚诸弟友爱。洧有父风,以雍睦保家,士友推之。天宝中为给事中,迁襄州刺史。安禄山犯洛,为江陵大都督长史以禦贼。卒,赠礼部尚书,谥曰懿。

孙孝哲

《唐书·安禄山传》:孙孝哲,契丹部人。母冶色,禄山通之,故孝哲得狎近。长七尺,伉健有谋。能先事取情。天宝末,官大将军。贼僭位,伪拜殿中监、闲厩使,爵为王,与严庄争宠不平。裘马光侈,食辄珍滋。贼令监张通儒等守长安,人皆目之。杀妃、王、宗室子百馀人,穷诛杨国忠、高力士党与及舆贼忤者不胜计。禄山死,庄夺其使以与邓季阳。

孙成

《唐书·孙逖传》:逖子成,字思退,推荫仕累洛阳、长安令。兄宿为华州刺史,因悸病瘖,成请告往视,不待报辄行,代宗嘉其悌,不责也。稍迁仓部郎中、京兆少尹。为信州刺史。徙苏州,改桂管观察使,卒。

孙既

《万姓统谱》:既,乐安人。母丧,庐墓,发毡面垢,尪瘵骨立。俄有醴泉涌于墓侧,里人名之曰孝源泉。贞元中刻碑,今尚存。

孙公器

《唐书·孙逖传》:逖子成,成子公器,至邕管经略使。

孙简

《唐书·孙逖传》:逖子成,成子公器,公器子简,字枢中。元和初,登进士第,辟镇国、荆南幕府。累迁左司、吏部二郎中,繇谏议大夫知制诰,进中书舍人。会昌初,迁尚书左丞。历河中、兴元、宣武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东都留守。弟范为淄青节度使。

孙樵

《唐书·艺文志》:孙樵《经纬集》三卷。〈注〉樵字可之,大中进士第。

孙景商

《唐书·朱朴传》:孙偓父景商,为天平军节度使。

孙咸

《酉阳杂俎》:襄州小将孙咸暴卒,信宿却苏,言至一处,有吏引一僧对事,云常嘱孙咸写《法华经》。敕言追对,初咸不省。僧固执之。忽见沙门白地藏语云:若弟子招承,亦自获祐。咸依言乃得无事。遂破家写经,因请出家。

孙储

《唐书·朱朴传》:孙偓兄储,历天雄节度使,终兵部尚书。

孙偓

《唐书·朱朴传》:与朴皆相者孙偓,字龙光。第进士,历显官,以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门下,为凤翔四面行营都统。俄兼礼部尚书、行营节度诸军都统招讨处置等使。始,家第堂柱生槐枝,期而茂,既而偓秉政,封安乐县侯。与朴皆贬衡州司马,卒。

孙万登

《尚友录》:万登,青州人。咸通时任金吾上将军,受命南征。既平,值唐祚移,孤军不能讨贼,日北向泣。因家休宁,名其里曰唐里,仍建李天王庙以奉故王。今江南孙姓蕃盛,盖其忠贞之报云。

孙惟最

《五代史·孙德昭传》:德昭父惟最,有材略。黄巢陷长安,惟最率其乡里子弟,得义兵千人,南攻巢于咸阳,兴平州将壮其所为,益以州兵二千。与破贼功,拜右金吾卫大将军。朱玫乱京师,僖宗幸兴元,惟最率兵击贼。累迁鄜州节度使,留京师宿卫。鄜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是时,京师数乱,民皆赖以为保。

孙揆

《唐书·黄碣传》:孙揆,字圣圭,刑部侍郎逖五世从孙也。第进士,辟户部巡官。历中书舍人、刑部侍郎、京兆尹。昭宗讨李克用,以揆为兵马招讨制置宣慰副使,既而更授昭义军节度使,以本道兵会战。克用伏兵刀黄岭,执揆,厚礼而将用之。揆大骂不诎,克用怒,使以锯解之,锯齿不行,揆谓曰:死狗奴,解人当束之以板,汝辈安知。行刑者如其所言,詈声不辍至死。昭宗怜之,赠左仆射。

孙儒

《唐书·孙儒传》:儒,河南河南人。以趫卞横里中,隶忠武军为裨校,与刘建锋善。黄巢乱,以兵属秦宗权,为都将。会杨行密得扬州,宗权使弟宗衡争淮南,以儒为副,建锋为前锋。未几,汴兵攻蔡,宗权召之,儒称疾不往,宗衡督之。即斩宗衡,并其众。与建锋等盟。有骑七千,因略定傍州,不淹旬,兵数万,号土团白条军。破扬州,自为淮南节度使。纳款于汴,送宗衡、秦彦、毕师铎首,朱全忠以闻。昭宗授儒检校司空,全忠署为招讨副使。龙纪初,悉兵攻宣州,行密取淮南,儒还。行密走,始得润、常、苏三州,兵益彊。儒谋定江南,乃北争天下,畏全忠捣虚,乃遣人卑辞厚贿,全忠荐于朝,诏授淮南节度使。大顺元年,行密取润、常。儒怒,分军度江。明年,儒营广德,乘胜至东溪,淮人大恐。其年秋,焚扬州,引而西,传檄远近,号五十万,旌旗相属数百里。行密使陶雅扼其归路。景福元年,行密分兵攻广德,壁而绝饟道。军适大疫,儒病痁。行密背城决战,儒军大败。儒病甚,股弁不能兴。田頵执儒献行密,刑于市,传首阙下。及马殷据湖南,表赠司徒、乐安郡王。

孙镒

《宋史·孙何传》:何祖镒,唐末秦宗权据州,强以宾佐起之。镒伪疾不应,还家,以教授为业。

孙德昭

《五代史·孙德昭传》:德昭,盐州五原人。以父任为神策军指挥使。光化三年,刘季述废昭宗,幽之东宫,宰相崔引谋返正,阴使人求义士,德昭乃应引。天复元年正月朔,未旦,季述将朝,德昭伏甲士道旁,邀其舆斩之。破锁出昭宗,御丹凤楼返正,以功拜静海军节度使,赐姓李,号扶倾济难忠烈功臣,拜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时,崔引欲诛唐宦官,外交梁以为恃,而宦者韩全诲劫昭宗幸凤翔,德昭与梁,率兵卫引及百官保东街,趣梁兵以西,梁太祖颇德其附己。太祖至京师,表同州留后,将行,京师民复请留,遂留为两街制置使。昭宗东迁,拜左威卫上将军,以疾免。太祖即位,以为左卫大将军。末帝立,拜左金吾大将军卒。

孙虔礼

《尚友录》:虔礼字过庭,吴人。官胄曹,工书,至能品尝。著《书论》,妙尽其趣,即《书谱》也。子翔亦能书。

孙鲂

《全唐诗话》:鲂,南昌人。唐末,郑谷避乱,归宜春。鲂往依之,颇为诱掖,后有能诗声。终于南唐。

孙盈

《尚书故实》:京师书侩孙盈者,名甚著。父曰仲容,亦鉴书画,精于品目。豪家所卖多经其手,真伪无逃焉。右军《借船帖》是孙盈所蓄。

孙邰

《十国春秋·吴越》:孙邰,明州奉化人也。自幼负气岸,博学高才。唐末为左拾遗,朱全忠篡唐,著《春秋无贤人论》,即脱冠裳,服布衣,归隐于奉化山。著书纪年,悉用甲子以示不臣之义。

孙陟

《十国春秋·吴越》:孙陟,新城人。武肃王时历官杭州刺史,加检校尚书。已而防禦常州,调兵督战,殁于阵。以恤礼归葬于邑之太平乡,赠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

孙显忠

《十国春秋·吴越》:孙显忠,钱塘人。为名将,金沙滩有履泰将军庙,即其人也。

后晋

孙德威

《十国春秋·南汉》:孙德威勇敢有气力,数从高祖征伐,战斗常冠军。大有九年,将兵侵楚蒙、桂二州,已而为楚文昭王所逼,遂自蒙州引还。后数年卒。

孙蕙

《十国春秋·南汉》:孙蕙事高祖父子为法物使,光天元年,继萧规告即位于金陵,大得使臣体。时人称其才。

孙琰

《十国春秋·吴越》:孙琰,临海人,骁勇有智,时人谓之孙百计。积功至牙将,守苏州。天宝二年,淮南周本、吕师造围苏州,攻法凡百出不可穷,最后推洞屋攻城,若幪然。琰随机应敌,置轮于竿首,垂縆投锥以揭之,攻者尽露。及炮至,则张网以拒。炮遇网辄止,竟无所施,淮南兵遂夜遁。

孙汉威

《十国春秋·南唐》:孙汉威事烈祖为小校。烈祖辅吴,日与诸镇臣会射延宾亭。时刘信擎牙注矢揖拟四坐,汉威疑不利于烈祖,忽引身障烈祖,以己当之。自是益加宠遇,累官侍中、奉化军节度使。

孙谦

《宋史·曹利用传》:孙继邺祖谦,事李昪为长剑都指挥使,南伐闽,援兵不至,战死。

孙汉韶

《十国春秋·后蜀》:孙汉韶,振武人也。父重进为后唐太祖养子,赐姓名李存进。庄宗时与张处球战,没于陈。汉韶仕明宗为武定军节度使,复本姓。潞王从珂之乱也,汉韶与张虔钊等奏合兵讨之。已而虔钊会官军攻凤翔,留汉韶守兴元。虔钊败归,遂与汉韶两镇降高祖。明德元年七月,署为永平军节度使。广政时改山南西道节度使,移兵攻固镇,扼散关。后主得尽有秦凤阶成之地者,汉韶与有功焉。俄授左匡圣都指挥使,又迁捧圣控鹤都指挥使兼中书令。十八年,加武信军节度使,封乐安郡王。罢军职,年七十馀薨。

后周

孙晟

《五代史·孙晟传》:晟,初名凤,又名忌,密州人也。好学,有文辞,尤长于诗。少为道士,居庐山简寂宫。尝画唐诗人贾岛像置于屋壁,晨夕事之。简寂宫道士恶晟,以为妖,以杖驱出之。乃儒服北之赵、魏,谒唐庄宗于镇州,庄宗以晟为著作佐郎。天成中,朱守殷镇汴州,辟为判官。守殷反,伏诛,晟乃弃其妻子,亡命陈、宋之间。安重诲恶晟,画其像购之,不可得,遂族其家。晟奔于吴。是时,李升方篡杨氏,多招四方之士,得晟,以为右仆射。晟事昪父子二十馀年,官至司空,家益富骄,每食不设几案,使众奴各执一器,环立而侍,号肉台盘。周世宗征淮,李景惧,遣晟奉表,言景愿割寿、濠、泗、楚、光、海六州地,岁贡百万以佐军。而世宗欲尽取淮南,因留不遣。世宗以暑雨班师,留李重进、张永德等分攻庐、寿,周兵所得扬、泰诸州,皆不能守,景兵复振。重进与永德两军相疑。景乃以蜡丸书遗重进,劝其反。已而周兵数败,世宗忧之,召晟问江南事,晟不对,世宗怒,未有以发。会重进以景书来上,多斥周过恶以为言,由是收晟下狱,杀之。晟临死,神色怡然,正其衣冠南望而拜,乃就刑。景闻晟死,赠鲁国公。

孙方谏

《五代史·孙方谏传》:方谏,鄚州清苑人也。初,定州西北有狼山堡,定人常保以避契丹,有尼深意居其中,以佛法诱民,民多归之。后尼死,堡人言其尸不朽,因奉而事之。尼姓孙氏,方谏自以为尼族人,即继行其法,堡人推以为主。晋出帝时,义武军节度使恶方谏聚徒山中,恐为边患,因表以为游弈使。方谏因有所求不得,乃北通契丹。契丹后灭晋,以方谏为义武军节度使。已而徙方谏于云中,方谏不受命,率其徒复入狼山。汉高祖起,方谏归汉,高祖嘉之,拜义武军节度使。周太祖时,徙镇镇国,以其弟行友为定州留后。世宗攻太原,方谏朝于行在,从还,至洛得疾,徙镇匡国,卒于洛阳,年六十二,赠太师。

宋一


孙行友

《宋史·孙行友传》:行友,莫州清苑人,世业农。初,定州西有狼山堡,边人赖之以避寇。有尼,姓孙氏,名深意,有术惑众。及尼坐亡,行友神其事,因以其术燃香灯,聚民渐众。晋少帝以孙方谏为边界游奕使,行友副之。契丹陷中原,归命于汉,授易州刺史。及周祖受命,以行友为定州留后。显德初,正授节钺。世宗自河东还,加检校太傅。宋初,加同平章事。狼山佛舍妖妄愈甚,众趋之不可禁,行友不自安,屡表乞解官归山,诏不允。建隆二年,乃徙其帑廪,召集丁壮,缮治兵甲,欲还狼山以自固。兵马都监乐继能密表其事,太祖遣閤门副使武怀节驰骑会镇、赵之兵。称巡边直入其城。令举族赴阙,行友仓皇应命。下诏切责,削夺官爵。未几,以郊祀恩,起为右龙武军将军。乾德二年,迁右监门卫大将军,又改左龙武军大将军。太平兴国六年,卒,年八十,赠左卫上将军。

孙光宪

《十国春秋·荆南》:孙光宪字孟文,贵平人。家世业农,至光宪独读书好学。唐时为陵州判官,有声。天成初避地江陵,武信王奄有荆土,招致四方之士。用梁震荐入掌书记。王方大治战舰,欲与楚角,光宪谏乃止。文献王立,以政事委光宪。王羡马氏豪靡,谓僚佐曰:如马王可为大丈夫矣。光宪曰:天子诸侯,礼有等差。彼乳臭子,徒骄侈僭汰,取快一时,危亡无日,又足慕乎。王悟曰:公言是也。为悔谢者久之。光宪事南平三世,皆处幕中,累官荆南节度使、朝仪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继冲时宋使慕容延钊等平湖南,假道于荆,约以兵过城外。大将李景威劝继冲严兵备之,光宪叱之曰:汝峡江一民尔,安识成败。中国自周世宗时已有混一天下之志,况圣宋受命真主出邪。王师未易当也。因教继冲去斥堠,封府库以待,悉献三州之地。宋太祖嘉其功,授光宪黄州刺史,赐赉加等。在郡亦称治。乾德末卒。

孙降衷

《十国春秋·后蜀》:孙降衷,眉山人。博学,慷慨有识量。广政时以事至洛阳,见宋太祖于未遇之时,知其非常人,倾心事之。及后主降宋,宋太祖召见降衷,授眉州别驾,赐田遣归。市书万卷而还。

孙逢吉

《十国春秋·后蜀》:孙逢吉,成都人。广政时累迁国子《毛诗》博士,校定石经,分刻蜀中,逢吉与句中正之功为多。

孙钦

《十国春秋·后蜀》:孙钦,幽州安次人。为人果干多权略,事高祖及后主,历官左奉圣都指挥使。广政中郭延钧判武德军,与监押王承丕不相协。承丕阴谋作乱,会钦以部兵戍边过辞承丕。承丕挟与俱见延钧,至则称诏,命左右击杀延钧,屠其家。钦遽请出诏纸示众,承丕辄言我能致公富贵,何问诏书。为钦知其反也,因绐曰:今内外未安,我当以部兵为公巡察。即麾鞭跃马而出,承丕连呼之不至。钦至营,谕其部曲曰:承丕不道,枉杀府公,非反而何。当与众共诛之。遂帅兵入府攻承丕,承丕左右欲拒战,钦直前叱之,皆弃兵走。执承丕,斩于阶下,并其亲党传首成都。

孙承祐

《十国春秋·吴越》:孙承祐,杭州钱塘人。忠懿王纳其女兄为妃,因擢处要职,累迁浙江东道盐铁副使,镇海、镇东两军节度副使,知静海军节度事。开宝初,官镇东、镇海等军行军司马,随世子惟浚入贡于宋。宋太祖诏授光禄大夫、检校太保。未几,忠懿王署为中军节度使。七年,王复遣承祐贡于宋。太祖赐袭衣、玉带、鞍勒、马、黄金器五百两、银器三千两、杂䌽五千匹,且令谕旨于王,将有事于江表。已而从王克常州,功居多。会宋诏改中吴为平江,即授承祐镇平江军。太平兴国初,王尽献吴越地,徙承祐泰宁军节度使。五年,从幸大名,留知府事。雍熙二年,改知滑州。数月卒,赠太子太师。

孙承睿

《宋史·孙继邺传》:继邺祖谦,事李昪为长剑都指挥使,南伐闽,援兵不至,战死。父承睿时为小校,愤将兵者不如期,致其父没,乃刺杀之,亡去,转徙淮、楚间。久之,入京师,以策上太宗,授左班殿直,终左藏库使。

孙庸

《宋史·孙何传》:何父庸,字鼎臣,显德中,献《赞圣策》九篇。世宗命中书试,补开封兵曹掾。建隆初,为河南簿。太平兴国六年,鸿胪少卿刘章荐其材,改左赞善大夫。历殿中丞、知龙州而卒。

孙全照

《宋史·孙行友传》:行友子全照,字继明,以荫补殿直,雍熙中授京南巡检,俄隶幽州部署曹彬麾下,迁供奉官、閤门祗候历静戎、威卤二军监军。从田重进击贼有功,就加西京作坊使,连为广韶、鄜延二路都巡检使。淳化五年,率兵与李继隆克绥州,因戍守之。俄护屯兵于夏州,兼知州事。召还,为登莱路都巡检使,迁左藏库使、延州监军兼阿都关卢关路都巡检事。咸平初,入掌军头引见司。二年,加如京使,为泾原路钤辖兼安抚都监,徙并、汾等州都巡检使。三年,改知顺安军,代还,复为环庆路钤辖,与李继和规度灵州道路。四年,加西上閤门使,复为环庆路钤辖。五年,知天雄军府。六年,命为平边军部署。景德元年,上幸澶渊,命为驾前西面邢洺路马步军钤辖兼天雄军驻泊,兼管勾东南贝、冀等州钤辖。全照言:若敌骑南逼魏城,但得骑兵千百,必能设奇取胜。既而边骑果逼府城,全照拒退之。命知军府事,以城守劳,加检校工部尚书。徙镇州。召还,进东上閤门使,领英州刺史。全照形短精悍,知兵,以严毅整众,然性刚使气,专任刑罚。三年,为邠宁环庆都部署。徙知永兴军府,仍拜四方馆使。兼驻泊钤辖。大中祥符中,迁引进使。踰岁表求归朝,命掌閤门、客省、四方馆事。四年,车驾西幸,留为新城都巡检。未几卒,年六十。

孙冕

《尚友录》:冕字伯纯,新淦人。雍熙间举进士,后守苏州。甫及引年,大书一诗于壁,有曰莫待朝廷差致仕,蚤谋泉石养閒身。题毕,拂衣归九华山。再召,竟不起。

孙何

《宋史·孙何传》:何,字汉公,蔡州汝阳人。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嗜古,在贡籍中甚有声。淳化三年举进士,开封府、礼部俱首荐,及第又得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陈州。召入直史馆,迁秘书丞、京西转运副使。历右正言,改右司谏。咸平二年冬,从幸大名。俄权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使。未几,徙两浙转运使,加起居舍人。景德初,代还,判太常礼院。俄命知制诰,掌三班院。何先以被疾,勉强亲职。一日,奏事上前,坠奏牍于地,俯而取之,忽坠笏。有司劾以失仪,诏释之。何惭,上章求改少卿监,分司西京养疾,上不许。是冬卒,年四十四。上闻之悯惜,录其子言为大理评事。何乐名教,勤接士类。然性卞急,不能容物。在浙右专务峻刻,州郡病焉。

孙仅

《宋史·孙何传》:何弟仅,字邻几。少勤学,有名于时。咸平元年,进士甲科,兄弟连冠贡籍,时人荣之。解褐舒州团练推官,会诏举贤良方正之士,赵安仁以仅名闻。策入第四等,擢光禄寺丞、直集贤院,俄知浚仪县。景德初,拜太子中允、开封府推官。北边请盟,遣使交聘,仅首为国母生辰使。改本府判官,迁右正言、知制诰,同知审官院。是冬,永兴孙全照求代,真宗命知永兴军府。仅纯厚长者,为政颇宽。大中祥符元年,加比部员外郎。代还,知审刑院。顷之,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权知开封府。改左谏议大夫,出知河中府。归朝,复领审刑院。久次,进给事中。天禧元年正月卒,年四十九。录其子大理评事和为卫尉寺丞。仅性端悫,中立无竞,笃于儒学,士大夫推其履尚。弟侑亦登进士第,至殿中丞。

孙浦

《宋史·裘承询传》:咸平后,有保定军孙浦,十世同居。

孙奭

《宋史·孙奭传》:奭,字宗古,博川博平人。后徙居须城。《九经》及第,为莒县主簿,迁大理评事,为国子监直讲。真宗以为诸王府侍读。会诏百官转对,奭上十事。判太常礼院,累迁工部郎中,擢龙图阁待制。奭以经术进,守道自处,即有所言,未尝阿附取悦。大中祥符初,得天书于左承天门,帝将奉迎。王旦等皆再拜称万岁。奭曰:臣愚,所闻天何言哉,岂有书也。四年,又将祀汾阴,是时大旱,京师近都谷踊贵,奭疏十不可。帝遣内侍皇甫继明就问,又上疏。六年,又上疏。帝作《解疑论》以示群臣。然知奭朴忠,容之而弗斥。居二年,迁左谏议大夫。纠察在京刑狱。天禧中,朱能献《乾祐天书》。复疏言其妄。未几,能果败。仁宗即位,宰相请择名儒,乃召为翰林侍读学士、知审官院。三迁兵部侍郎、龙图阁学士。每讲论至前世乱君亡国,必反覆规讽。仁宗意或不在书,奭则拱默以俟,帝为竦然改听。每进见,未尝不加礼。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谥曰宣。

孙冲

《宋史·孙冲传》:冲,字升伯,赵州平棘人。举明经,历古田青阳尉、盐山丽水主簿。丧父母去官。后举进士,登甲科。授将作监丞,历通判晋、绛、保州,坐与保州守争事,降监吉州酒,累迁太常博士。河决棣州,知天雄军寇准请徙州治河,命冲往按视。还,以知棣州,就除殿中侍御史。准为枢密使,卒徙州信阳。而冲坐守护河堤过严,民输送往来堤上者辄榜之,为使者论奏,徙知襄州。会京西蝗,真宗遣中使督捕,至襄,怒冲不出迎,乃奏蝗唯襄为甚,而州将日置酒,无恤民意。帝怒,命即州置狱。冲得属县言岁稔状,驰驿上之。帝悟,以侍御史为京西转运。塞滑州决河,权知滑州。参知政事鲁宗道总河事,欲盛夏兴役。冲言徒费薪揵,困人力,虽塞必决。遂罢知河阳。累迁刑部郎中,历湖北、河东转运使。入判登闻鼓院,以目疾改兵部郎中、直史馆、知河中府,从潞州,复为河东转运使,迁太常少卿,擢右谏议大夫,复知潞州,迁翰林院学士。及徙同州,权西京留司御史台,迁给事中。丧明,卒。冲为吏,所至以强干称,能任钩距,多得事情,然无家法,晚节尤寡廉声。

孙长卿

《宋史·孙长卿传》:长卿,字次公,扬州人。以外祖朱巽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天禧中,巽守雍,命随所取浮图像入见。仁宗欲留侍东宫,辞以母疾。诏迁官知楚州粮料院。通判河南府,知和州。提点益州路刑狱,历开封盐铁判官、江东淮南河北转运使、江浙荆淮发运使。改陕西都转运使。踰年,知庆州。加集贤院学士、河东都转运使,拜龙图阁直学士、知定州。熙宁元年,河北地大震,城郭仓庾皆隤,长卿尽力缮补。神宗知其能,转兵部侍郎,留再任。明年,卒,年六十六。

孙瑜

《宋史·孙瑜传》:瑜,字叔礼,博平人。以父任为将作监主簿,贾昌朝荐为崇文检讨、同知礼院、开封府判官。使契丹,适西讨捷书至,馆伴要入贺,瑜不肯。加秘阁校理、两浙转运使。迁知曹州,徙知蔡州,累官工部侍郎,卒,年七十九。始,奭之亡,朝廷录其子孙,时瑜之子为诸孙长,瑜曰:吾忍因父丧而官吾子乎。以兄之孤上之。瑜天性整敏,齐家以严称。善与人交,一受知终身不易。

孙沔

《宋史·孙沔传》:沔,字元规,越州会稽人。中进士第,补赵州司理参军。跌荡自放,不守士节,然材猛过人。后以秘书丞为监察御史里行。景祐元年,同安县尉李安世上书指切朝政,被劾,沔奏:请勿治。黜知衡山县。道上书言时事,再贬永州监酒。移通判潭州、知处州。复为监察御史,再知楚州。所在皆著能迹。召为左正言,论事益有直名。迁尚书工部员外郎,提举两浙刑狱,遂以起居舍人为陕西转运使。时宰相吕夷简求罢,仁宗优诏弗许。沔上书言夷简当黜。书闻,帝不之罪,议者喜其謇切。居两月,以天章阁待制为都转运使,又迁礼部郎中,为环庆路都总管、安抚经略使、知庆州。历知陕西、河东都转运使,又知庆州,边人服其能。迁龙图阁直学士,又迁枢密直学士、知成都府,未至,以母丧罢。服除,为陕西都转运使。求知明州,会京东多盗,乃以知徐州。徙秦州,时侬智高反,沔入见,帝以秦事勉之。对曰:秦州不足烦圣虑,陛下当以岭南为忧也。明日,闻蒋偕死,帝谕执政曰:南事诚如沔所料。以为湖南、江西路安抚使,加广南东、西路安抚使。智高败走。沔留治后事,迁给事中。及还,以知杭州。至南京,召为枢密副使。张贵妃薨,追册为皇后,命沔读册。故事,正后,翰林学士读册。沔陈不可,遂求罢职。以资政殿学士知杭州。迁大学士,徙知青州。又迁观文殿学士、知并州。而谏官吴及、御史沈起奏沔淫纵无检,乃徙寿州。诏按其迹,责宁国节度副使,监司坐失察,被绌。后复光禄卿,分司南京,居宿州。会恩,知濠州,以尚书礼部侍郎致仕。英宗即位,迁户部。帝与执政议守边者,难其人,参知政事欧阳修奏孙沔,遂起为资政殿学士、知河中府,又以为观文殿学士、知庆州,徙延州,道卒。沔居官以才力闻,彊直少所惮,然喜宴游女色,故中间坐废。

孙唐卿

《宋史·孙唐卿传》:唐卿,字希元,青州人。少有学行,年十七,以书谒韩琦,有名一时。唐卿初中第,通判陕州,于吏事若素习。民有母再适人而死,及葬其父,恨母之不得祔,盗母之丧而同葬之。有司论以法,唐卿时权府事,乃曰:是知有孝而不知有法尔。乃释之以闻。未几,丁父忧,毁瘠呕血而卒。诏赙其家。

孙复

《宋史·孙复传》:复,字明复,晋州平阳人。举进士不第,退居泰山。学《春秋》,著《尊王发微》十二篇。复年四十不娶。李迪知其贤,以其弟之子妻之。范仲淹、富弼皆言复有经术,宜在朝廷。除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直讲。召为迩英阁祗候说书。杨安国言其讲说多异先儒,罢之。孔直温败,得所遗复诗,坐贬处州监税,徙泗州,又知长水县,签书应天府判官事。通判陵州,未行,翰林学士赵概等言复经为人师,不宜使佐州县。留为直讲,稍迁殿中丞,卒。

孙知微

《尚友录》:知微善画。张乖崖镇蜀,雅慕之,欲一见。一日,闻知微在僧舍,亟诣之。知微即投阁遁去。后乖崖还朝,路出剑阁,逢一村童负箧迎于道左,曰:适山人命我以此为献。启箧视之,乃画一幅。张知是知微,即问童子所在,曰:已去远矣。及马知节来守成都,与知微游甚好,得其画甚多。马解金带以赠。知微系金带苧袍上。人见其标韵萧散,白衣金带,皆以为思邈、太白复出。

孙锡

《尚友录》:锡,仪真人。举进士第,以文章见称。居官忠厚正直,除刑部。有逮捕系狱者一百二十人,敕遇赦不原。锡独奏释之。后持宪淮南,考课为天下第一。知舒州,发陈州广惠仓以活陈、许、颍、蔡流人,不可胜数。官至司封郎中。

孙侔

《宋史·孙侔传》:侔,字少述,与王安石、曾巩游,名倾一时。早孤,事母尽孝。居江、淮间,士大夫敬畏之。刘敞知扬州,言其孝弟忠信,足以扶世矫俗,求之朝廷,吕公著、王安石之流也。诏以为扬州教授,辞。敞守永兴,辟入幕府,亦辞。英宗时,沈构及王陶、韩维连荐之,授忠武军推官、常州判官,皆不赴。少与安石友善,安石为相,过真州与相见,侔待之如布衣交。卒,年六十六。初,王回、王令、常秩与侔皆有盛名,回、令不寿,秩为隐不竟,唯侔以不仕始终。

孙抃

《宋史·孙抃传》:抃,字梦得,眉山人。六世祖长孺,喜藏书,号书楼孙氏,子孙以田为业。至抃始读书属文。中进士,以大理评事直集贤院,通判绛州。召试学士院,除太常丞、直集贤院,为开封府推官,判三司开拆司,同修起居注,以右正言知制诰,迁起居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史馆修撰,累迁尚书吏部郎中。皇祐中,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且命知审官院。抃辞以任言责不当兼事局,乃止。在台,数言事,不为矫激,尤喜称荐人才。改翰林学士承旨,复兼侍读学士。再迁礼部侍郎。既而枢密副使程戡罢,命抃参知政事。抃性笃厚寡言,质略无威仪。居两府,年益耄,无所可否。又善忘。御史韩缜弹奏之,罢为观文殿学士、同群牧制置使,复兼侍读学士。英宗即位,进户部侍郎。告老,以太子少傅就第,卒。赠太子太保,谥文懿。

孙祖德

《宋史·孙祖德传》:祖德,字延仲,潍州北海人。父航,监察御史。祖德进士及第,调濠州推官。改大理寺丞、知榆次县,上书言刑法重轻。以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西京留守司。入为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春秋高,疾加剧,祖德请还政。及太后崩,诸尝言还政者多进用,遂擢尚书兵部员外郎、知谏院。言郭皇后不当废,获罪。久之,迁天章阁待制。出知兖徐蔡州、永兴军。徙凤翔府。改龙图阁学士、知梓州,累迁右谏议大夫、知河中府。历陈许蔡潞郓亳州、应天府,以疾得颍州,除吏部侍郎致仕,卒。

孙奕

《福州府志》:奕字景山,闽县人。皇祐元年进士,历知南陵、海陵二邑。吕诲知开封,荐知封丘。诲为御史中丞,又荐为台推。迁监察御史,论新法不便,为邓绾所劾,出监陈州酒税。陈襄知杭州,辟签判。襄在经筵,又荐其事行著于乡闾,节义信于朋友,历官所至,以善政闻,可谓循吏,宜使当一路,以厚俗安民。元祐初除福建转运使。

孙立节

《尚友录》:立节字介夫,事李泰伯,友曾子固,学问淹贯。孙复尝著《春秋发微》,见立节所作,抚卷叹曰:吾力所未及者尽发之。擢皇祐五年进士。时行新法,苏辙议不合,去。王安石语立节曰:吾条例司当得明敏如子者。立节笑曰:公过矣。若我辈人亦不肯为条例司。遂趋出。后为镇江军书记,监司独敬惮之。

孙继邺

《宋史·曹利用传》:孙继邺字元嗣,其先金陵人。初以三班奉职监涔阳酒税。会宜州陈进反,曹利用辟以自随,为前驱,破贼于象州大乌岭。以功迁左侍禁、端州兵马监押。徙秦州永宁砦,总徒城洛门,改西头供奉官。晁迥荐为閤门祗候,上禦戎策十数事。又用曹玮荐,为鄜延路兵马都监,徙知环州,累迁崇仪副使。会修筑洪德砦,与总兵者论事不协,绌为冀州兵马都监,起知保安军,徙泾州。使契丹。枢密使曹利用欲用之,继邺恶其权盛,将有祸,数以疾辞,遂除左龙武军统军致仕。利用贬,复为崇仪副使,迁供备库使、知石州,徙保州,领恩州刺史、知雄州。累迁西上閤门使,擢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端州防禦使。出为环庆路副都总管,道改泾原路,兼知渭州。为步军都虞候,徙真定路,卒。

孙甫

《宋史·孙甫传》:甫字之翰,许州阳翟人。少好学,日诵数千言,慕孙何为古文章。初举进士,得同学究出身,为蔡州汝阳县主簿。再举进士及第,为华州推官。转运使李纮荐其才,迁大理寺丞、知绛州翼城县。杜衍辟为永兴司录。徙知永昌,监益州交子务,再迁太常博士。衍为枢密副使,荐于朝,授秘阁校理。改右正言。甫尝言参知政事陈执中不学亡术,不可用。帝难之,由是求补外,不许。后以右司谏出知邓州,徙安州,历江东、两浙转运使。再迁尚书兵部员外郎,改直史馆、知陕州,徙晋州。为江东转运使、三司度支副使,迁刑部郎中、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留为侍读。卒,特赠右谏议大夫。甫性劲果,善持论,有文集七卷,著《唐史记》七十五卷。

孙抗

《万姓统谱》:抗字和叔,黟人。少孤,力学,寄食浮屠山中,数年遂博极群书。为文操笔,数千百言。始同学究出身,历官后登进士甲科,知浔州。改作庙学,召吏民子弟秀者,亲据案讲说文艺。未几,旁州士皆来学。擢监察御史,言事不顾利害。子适、邈、迪、适、遇。适从王荆公游,年十四论议著书已惊人。登第后终永州军事推官。邈尝为县令,荆公亦称其好学能文。自迪以下及孙略皆登进士第。

孙觌

《武进县志》:觌字仲益,别号鸿庆居士。宋嘉祐二年,苏轼与阳羡蒋之奇同宴琼林,日坐相接,慕阳羡山水之胜,遂约卜居。有单锡,亦同年进士,妻以甥女,托问田于常。又遇乡人孙治,见其愿悫好义,贫而鳏居。后有黄州之逐,以一妾赠之。知有孕,且嘱焉。在黄州欲移临汝,轼上章,言有田在常,愿得居之。上允,遂返于常。他日,访孙治,果得子,已能读书矣。因命名曰觌。轼卒于顾塘桥孙氏之馆。觌大观三年进士,举词学兼茂科,仕至翰林学士,历吏、户二部尚书。立朝正直。南渡后因忤执政,退居湖滨西徐里,置别业曰十亩坊,耕桑其间,著《鸿庆集》

孙觉

《宋史·孙觉传》:觉,字莘老,高邮人。登进士第,调合肥主簿。嘉祐中,择名士编校昭文书籍,觉首预选,进馆阁校勘。神宗即位,直集贤院,为昌王记室。擢右正言。邵亢在枢府,无所建明,神宗语觉,欲出之,用陈升之以代。觉退,即奏疏如所言。神宗以为希旨,夺官两级。觉连章丐去,乃通判越州,复右正言,徙知通州。熙宁二年,诏知谏院,同修起居注,知审官院。王安石早与觉善,骤引用之,时援以为助。而安石青苗法行,觉奏条其妄。安石出知广德军,徙湖州、庐州,改右司谏。以祖母丧求解官,下太常议,不可。诏知润州,觉已持丧矣。服除,知苏州,徙福州。连徙亳、扬、徐州。知应天府,入为太常少卿,易秘书少监。哲宗即位,兼侍读,迁右谏议大夫。论宰相蔡确、韩缜进不以德,确自讼有功无罪,觉随所言折之,确竟去。缜白迁觉给事中,辞。进吏部侍郎,领右选,改主右选。擢御史中丞,数月,以疾请罢,除龙图阁学士兼侍讲,提举醴泉观,求舒州灵仙观以归。哲宗遣使存劳。卒,年六十三。觉有德量,为王安石所逐。绍圣中,以觉为元祐党,夺职追两官。徽宗即位,复官职。

孙览

《宋史·孙觉传》:觉弟览,字传师。擢第,知尉氏县。有屯将遇下虐,士卒谋因大阅杀之以叛。览闻,驰往,谕之,众意遂安。神宗壮其才,以为司农主簿。舒亶判寺且兼谏院,欲引览自助,览拒不答。亶怒,用帐籍违事劾之。出提举利州、湖南常平,改京西转运判官,入为右司员外郎。荆湖开疆,命往相其便。使还,为河东、河北转运副使,加直龙图阁,历知河中应天府、江淮发运使。进宝文阁待制,由桂徙广,又改渭州。召知开封府,至则拜户部侍郎。与蔡京论役法不合,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太原。敌大入,览奋击败之,加枢密直学士。历知河南、永兴,徙成都。辞不行,降为宝文阁待制。卒,年五十九。

孙节

《宋史·狄青传》:孙节,开封人。少直军籍,以才勇补右侍禁。与狄青同在延州,数攻破敌砦有功,累迁西京左藏库副使。及青讨智高,辟隶麾下。至归仁铺,节为前锋,直前搏战,贼锐甚,节鏖山下,俄中枪而没。特赠忠武军节度留后,官其子二人、从子三人,给诸司副使奉,终其丧。

孙圭

《宋史·孙祖德传》:祖德子圭,江东转运使。

孙永

《宋史·孙永传》:永,字曼叔,世为赵人,徙长社。祖给事中冲,列为子行,荫将作监主簿。冲卒,擢进士第,调襄城尉、宜城令,至太常博士。韩琦引为诸王府侍读。神宗为皇太子,进舍人;即位,擢天章阁待制。历河北、陕西都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知秦州。降天章阁待制,以详定编敕知审官东院召还,神宗问青苗、助役法,对曰:法诚善,然不能无重敛之患。复学士,知瀛州。进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罢为提举中太一宫。元丰中,判军器监。出知太原。入判将作,进端明殿学士。病不能朝。辞去益力,提举崇福宫。踰年,起知陈州,徙颍昌。哲宗召拜工部尚书。元祐元年,卒。

孙固

《宋史·孙固传》:固,字和父,郑州管城人。幼有立志。擢进士第,调磁州司户参军。从平贝州。转霍邑令,迁秘书丞,为审刑详议官。宰相韩琦知其贤,引为编修中书诸房文字。治平中,神宗为颍王,以固侍讲;及为皇太子,又为侍读。至即位,擢工部郎中、天章阁待制、知通进银台司。种谔取绥州,固知神宗志欲经略西夏,先事以戒。大臣恶其说,出知澶州。还知审刑院,复领银台、封驳兼侍读,判少府监。复领银台司。加龙图阁直学士、知真定府。熙宁末,以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元丰初,同知枢密院事。改大中大夫、枢密副使,进知院事,以疾避位,拜观文殿学士、知河阳,寻提举嵩山崇禧宫。哲宗即位,以正议大夫知河南府,徙郑州。元祐二年,召除侍读、提举中太一宫,遂拜门下侍郎。固数乞骸骨,太皇太后曰:卿,勉留辅导;或体中未安,取文书于家治之可也。固感激,强起视事,复知枢密院事,累官右光禄大夫。五年,卒,年七十五。谥曰温靖。绍圣时夺遗泽,元符二年,夺所赠官,列元祐党籍。政和中,徽宗以固尝为神宗宫僚,特出籍,悉还所夺。

孙思恭

《宋史·孙思恭传》:思恭,字彦先,登州人。擢第后,即遭父丧,不肯复从官,二十年间才三书吏考。为宛丘令,弃官去。吴奎荐其学行,补国子直讲,加秘阁校理。事神宗藩邸为说书,又为侍讲、直集贤院。以居中都久,力请补外,王奏留之。及即位,擢天章阁待制。思恭性不忤物,犯而不校,笃于事上。出知江宁府、邓州,以疾移单州,管干南京留司御史台。卒,年六十二。

孙洙

《宋史·孙洙传》:洙,字巨源,广陵人。羁丱能文,未冠擢进士。包拯、欧阳修、吴奎举应制科,进策五十篇,指陈政体,明白剀切。再迁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治平中求言,以洙应诏疏时弊要务十七事,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王安石主新法,多逐谏官御史,洙力求补外,得知海州。免役法行,常平使者欲加敛缗钱,以取赢为功,洙力争之。寻干当三班院。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元丰初,兼直学士院。擢翰林学士,才踰月,得疾。时参知政事阙,帝将用之,数遣中使、尚医劳问。入朝期日,洙小愈,在家习肄拜跽,偾不能兴,于是竟卒,年四十九。洙博闻强识,明练典故,道古今事甚有条理。文词典丽,有西汉之风。

孙路

《宋史·孙路传》:路字正甫,开封人。进士及第。元丰中,为司农丞。邓润甫荐为御史,召对,其言不合新政,神宗语辅臣以为不可用,下迁主簿。路怏怏不释,求通判河州,徙兰州。夏人入寇,论扛禦功,进五阶,除陕西转运判官。元祐初,为吏部、礼部员外郎,侍讲徐王府。迁右司郎中,以直龙图阁知庆州。加宝文阁待制。进龙图阁直学士,徙知熙州。召拜兵部尚书,以龙图阁学士知成都。未行,坐他事削职,知兴国军。徽宗立,历太原、河南、永兴军、河中府,卒。

孙升

《宋史·孙升传》:升,字君孚,高邮人。第进士,签书泰州判官。哲宗立,为监察御史。升多所建明。迁殿中侍御史。梁焘责张问,升从而击之,执政指为附和,出知济州。踰年,提点京西刑狱,召为金部员外郎,复拜殿中侍御史,进侍御史。由起居郎权中书舍人,直学士院,以天章阁待制知应天府。董敦逸、黄廷基摭升过,改集贤院学士。绍圣初,翟思、张商英又劾之,削职,知房州、归州;贬水部员外郎,分司;又贬果州团练副使,汀州安置。卒,年六十二。

孙构

《宋史·孙构传》:构字绍先,博平人。中进士第,为广济军判官。久之,知黎州,擢知真州。迁度支判官。夔州部梁承秀、李光吉、王兖导生獠入寇,转运判官张诜请诛之。选构为使,倍道之官,督军讨平。录功加直昭文馆。徙湖北转运使。进集贤殿修撰。交阯入寇,拜右谏议大夫、知桂州,声言将掎角捣其巢穴,寇闻引去。以疾提举崇福宫,换太中大夫,卒,年六十四。

孙鼛

《宋史·孙鼛传》:鼛,字叔静,钱塘人。父直言,徙扬之江都。鼛年十五,游太学。用父任,调武平尉,捕获名盗数十,谢赏不受。再调越州司法参军,守赵抃荐其材。知偃师县。韩缜镇长安,辟入府;缜去,后来者仍挽之使留,居五年,签书西川判官。或荐于朝,召对,擢提举广东常平。徽宗初,徙两浙。由福建转运判官召为屯田员外。鼛微时与蔡京善,京还朝,遇诸涂。既见,京逆谓曰:我若用于天子,愿助我。鼛曰:公诚能谨守祖宗之法,以正论辅人主,示节俭以先百吏,而绝口不言兵,天下幸甚。鼛何为者。京默然。既相,出提点江东刑狱。未几,入为少府少监、户部郎中。迁太仆卿、殿中少监。四辅建,以显谟阁待制知曹州。转太中大夫,徙郓州。邑人子为草祭之谣,指切蔡京。鼛以闻,京怒,使言者诬以它谤,提举鸿庆宫。起知单州,遂致仕。靖康二年卒,年八十六。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曰通靖。

孙谔

《宋史·孙谔传》:谔,字元忠,睢阳人。父文用,以信厚称乡里,死谥慈静居士。谔少挺特不群。登进士第,调招信主簿,选为国子直讲。陷虞蕃狱,免。元祐初,起为太常博士,迁丞。出为利、梓路转运判官,召拜礼部员外郎、左正言。帝每患台谏乏人,谔疏可用者二十二人。章惇恶其拂己,出知广德军,徙唐州,提点湖南刑狱。徽宗立,复为右司谏。迁左司谏,俄以疾卒。

孙协

《尚友录》:立节长子协,字志康,有父风。读书博洽,年未弱冠,受知苏轼,终不负所学。元祐三年,擢进士。居官以劲直闻。知湖广鄂州,未几卒。著有文集四十卷。

孙勴

《尚友录》:立节季子勴,字志举,猎涉经史,尤工诗。偕兄协从苏轼游,节气凛然,弗肯从仕。台府举遗逸,不应。卜居延春谷,轼榜其舍曰竹林隐居。年七十,无疾而逝。

孙谕

《尚友录》:谕,江陵人。元诺间挂冠。同时退休者吴师道、梁宏、朱光复、贾亨彦、张景达,布衣唐愈,为七老会。五日一集,时人荣之。

孙近

《无锡县志》:近字叔诸,父廷筠,嘉祐进士。近崇宁二年进士第,五年中宏词科,累迁工部郎中。高宗即位,除秘书少监、起居郎、中书舍人、给事中。同章谊北使,还,除吏部侍郎、直学士院。从上亲征,书命悉委焉。凡所撰著,宣布德意,读者莫不感泣。既而参大政,兼枢密,居政地。三年,和议成,丐祠,许之。后以和议有异论,士论少之,谪秘书监,分司南京、漳州居住。改南安,移赣州。卒。

孙逢

《宋史·孙逢传》:逢,眉山人。大观四年进士,累官至太学博士。张邦昌僭立,有司趣百僚入贺,逢独坚卧不起。夜既半,同僚彊起之,不从,至垂泣与之诀。时祠部员外郎喻汝砺闻变,扪其膝曰:不能为贼臣屈。遂挂冠去。事毕,有司举不至者,欲以逢与汝砺复于金人,邦昌以毕至告,乃免。逢闻之曰:是必将肆赦迁官以重污我,我其可俟。遂发疾而卒。

孙昉

《尚友录》:昉字景初,为太医,自号四休居士。山谷问其说,对曰:粗茶淡饭,饱即休;破被遮寒,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山谷曰:此安乐法也。

孙汲

《万姓统谱》:汲字公善,分宜人。由朝散郎监司知其才,檄权吉州。吉素号剧繁,汲居不越月,境内称治。时黄庭坚为太和令,作诗送之曰:宜春别驾乡丈人,来假庐陵二千石。

孙亿

《万姓统谱》:亿字延龄,分宜人。举进士,知吉州。吉租岁收四十万斛,漕臣意在聚敛,戒庾吏收什二以充羡馀。亿拒台命,出纳一用仓式。

孙义伯

《尚友录》:义伯,丰城人。于书无所不读,谓治历当备三法:曰象、曰气、曰数。作《六历论》,浑盖同归,图写古今七十六家法数。有《大历赋》,复《古蓍传》,其他著述尤盛。虽瓶无储粟,澹如也。

孙博

《尚友录》:博,河东人。读书能属文,晚学道,能使草木皆为火光,照耀数十里。行大水中,身不沾濡。人有疾,指之言愈,即愈。出入山间石壁,如有穴者。后入林虑山,合神丹仙去。

孙之翰

《尚友录》:之翰字文举,慈溪人。少志学,性孝友,母病革,刲体取肝为粥以进。越夕,母如醉,自醒,乃底于宁。里人以其事上于郡守赵伯圭,将闻于朝。之翰曰:本心救母,他无所觊。力止之。卒于五磊山。

孙纬

《尚友录》:纬字彦文,长洲人。擢进士第,历宗正寺丞,官至尚书郎。为人诚朴好学,精于一时典故。所著有《集论总录》《本朝人物志》

孙傅

《宋史·孙傅传》: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中词学兼茂科,为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迁秘书少监,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工,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遂从太子出。至南薰门。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孙琏

《尚友录》:琏字器之,大庾人。家贫,嗜书,善吟咏。不应举,躬耕绩屦以为食。寿百岁,尝赋《述怀诗》云:坐倦秋树根,摄衣步前丘。横河澹如练,波月西南流。独持一樽酒,悠然发清讴。俯仰无不足,我生焉所求。诵此诗,可想见其人矣。

孙可元

《宣和画谱》:可元好画吴越间山水,观其命意,知其无心于物,聊戏笔墨以玩世者。所以非陶潜、绮皓之流,不见诸笔下。

孙益

《宋史·孙益传》:益,不知其所以进。宣和末,以福州观察使知朔宁府,被命救太原。时敌势张甚。益跃马冒围至城下,张孝纯不肯启门,遂死之。益天资忠勇,每倾赀以赏战士,能得人死力。

孙谷

《宋史·孙益传》:益在朔宁,察郡人孙谷可用,奏为掾属,待之异于常僚。益出师,属以后事。益死,敌骑来攻,且别命郡守。众议欲开关迎之,谷争弗得,叹曰:吾身已许国,又不忍负孙公之托,诸人不见容,是吾死所也。或举刃胁之,无慑容,遂见杀。

孙中

《宋史·李诚之传》:金人陷蕲州,时统制官孙中斗死。

孙方武

《尚友录》:方武,长沙人,为州学正。金人入城,方武率居民连日巷战。金人四面放火,人皆窜伏,惟方武挺身骂不绝口,死之。今祀于学。

孙钦

《万姓统谱》:钦,武冈人,宣和间洞獠仇杀,钦挺身往谕,即听命。郡守以闻,徽宗嘉之,召见,官以文资。后以武功大夫、德州刺史还守乡郡。靖康末,死金人之难。

孙毓

《万姓统谱》:毓,平度人,有智虑。居官不畏权势,弹劾交上。拜濠梁节度使,迁海南都转运使。
孙鈜
《万姓统谱》:鈜自眉徙居戎州,登第为博士。靖康中,条上守禦之策,有诏褒奖。及二帝北狩,金人以鈜有名上庠,指名檄取之,义不屈以死。

孙卖鱼

《尚友录》:孙卖鱼,不知何许人。尝卖鱼楚州,盛暑遇一道士谓之曰:鱼馁矣。食我可使活。遂饮以斗酒,与之言论而别。自是决人祸福辄应。后于亳州太清宫痛哭,人莫之喻。记其时,乃汴京陷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