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四十三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一百四十三卷目录

 元姓部列传四
  北魏四
  元禧       元干
  元羽       元雍
  元详       元协
  元诠       元谐
  元祐       元琛
  元延明      元融〈直閤将军〉
  元子孝      元仲景
  元暹       元弼
  元诞〈济阴王〉  元显和
  元庆和      元顺
  元彝       元世俊
  元世哲      元攸
  元熙       元诱
  元略       元纂
  元义兴      元肃
  元华兴      元显魏
  元显恭      元旭
  元徽       元融〈章武王〉
  元凝       元湛〈渔阳王〉
  元晏       元景略
  元庆略      元洪略
  元子业      元超
  元绪       元彧
  元湛〈广阳王〉  元恂
  元愉       元怿
  元怀       元悦
  元通       元翼
  元世茂      元昶
  元谌       元谧
  元谭       元谳
  元慧       元欣
  元永业      元端
  元泰       元睿
  元诞〈昌乐王〉  元颢
  元瑱       元子直
  元劭       元子正
  元敬先      元忻之
  元庆鸾      元庆哲
  元长渊      元子华
  元子思      元天穆
  元彦道      元悝
  元嶷       元轨
  元大器      元俨
  元宣洪      元毓
  元宽       元刚
  元质       元钦
  元鉴       元斌之
  元悰       元忠
  元朗       元叔仁
  元长春

氏旋典第一百四十三卷

元姓部列传四

北魏四

元禧

《魏书·咸阳王传》:咸阳王禧,字永寿。太和九年封,加侍中、骠骑大将军、中都大官。出为使持节、开府、冀州刺史,加都督冀、相、兖、东兖、南豫、东荆六州诸军事。清明有惠政。入除司州牧、都督司豫荆邓洛东荆六州诸军事。寻以禧长兼太尉公。后从平汉阳,以剋南阳之勋,加侍中,正太尉。及高祖崩,禧受遗辅政。景明二年,进位太保。世宗既览政,禧意不安。而其国斋帅刘小苟,每称左右言欲诛禧。禧闻而叹曰:我不负心,天家岂应如此。由是常怀忧惧。加以赵修专宠,王公罕得进见。禧遂与其妃兄兼给事黄门侍郎李伯尚谋反。俄被擒获,赐死私第。

元干

《魏书·赵郡王传》:赵郡王干,字思直。太和九年,封河南王,加卫大将军,除侍中、中都大官。寻授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领吏部尚书。拜使持节、都督南豫郢东荆三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豫州刺史。及车驾南伐,以干为使持节、车骑大将军、都督关右诸军事。寻以萧赜死,班师。迁洛,改封赵郡王,除都督冀定瀛三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冀州刺史。后转特进、司州牧。车驾南讨,诏干都督中外诸军事,御史中尉李彪表弹之。高祖诏干与北海王详,俱随太子诣行在所。既至,详独得朝见,干不蒙引接。密令左右察其意色,知无忧悔,乃亲数其过,杖之一百,免所居官,以王还第。二十三年薨,年三十一,谥曰灵王,陪葬长陵。

元羽

《魏书·广陵王传》:广陵王羽,字叔翻。太和九年封,加侍中、征东大将军,为外都大官。羽少而聪慧,有断狱之称。后罢三都,羽为大理,加卫将军,典决京师狱讼,微有声誉。迁特进、尚书左仆射,又为太子太保、录尚书事。高祖将南讨,遣羽持节安抚六镇,发其突骑,夷人宁悦。还领廷尉卿。车驾既发,羽与太尉丕留守,加使持节。迁都议定,诏羽兼太尉,告于庙社。迁京之后。羽镇抚代京,内外肃然,高祖嘉之。及车驾南伐,羽进号卫将军,除使持节、都督青齐光南青四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开府、青州刺史。以留守代京之功,增邑五百户。加散骑常侍,进号车骑大将军。世宗即位,迁司州牧。羽频表辞牧,至于三四,诏不许。世宗览政,引羽入内,面授司徒,羽固辞,乃许之。羽先淫员外郎冯俊兴妻,因夜私游,为俊兴所击。积日秘匿,薨于府,年三十二,谥曰惠。子恭袭。

元雍

《魏书·高阳王传》:高阳王雍,字思穆,少而倜傥不恒。高祖曰:吾亦未能测此儿之深浅,然观其任真率素,或年器晚成也。太和九年,封颍川王,加侍中、征南大将军。久之,拜中护军,领镇北大将军。改封高阳。奉迁七庙神主于洛阳。五等开建,食邑二千户。车驾南伐,雍行镇军大将军,总摄留事。迁卫尉,加散骑常侍,除使持节、镇北将军、相州刺史。进号征北将军。世宗初,迁使持节、都督冀相瀛三州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开府、冀州刺史。雍在二州,微有声称。入拜骠骑大将军、司州牧。世宗时幸雍第,皆尽家人之礼。迁司空公,议定律令,雍常入参大议。转太尉公,加侍中。除太保。肃宗初,诏雍入居太极西柏堂,咨决大政。又诏雍为宗师,进太傅。领军于忠擅权专恣,仆射郭祚劝雍出之。忠怒,矫诏杀祚及尚书裴植,废雍以王归第。未几,灵太后临朝,出忠为冀州刺史,除侍中、太师,又加使持节,以本官领司州牧。又以本官录尚书事。雍频表辞逊,优答不许。肃宗览政,除使持节、司州牧。肃宗加元服,雍兼太保,与兼太尉崔光摄行冠礼。诏雍乘车出入大司马门,进位丞相,与元义同决庶政。寻罢司徒,以为丞相府。孝庄初,尔朱荣欲害朝士,遂云雍将谋逆,于河阴遇害。赠假黄钺、相国,谥文穆王。雍识怀短浅,又无学业,虽位居朝首,不为时情所推。既以亲尊,地当宰辅,自熙平以后,朝政褫落,不能守正匡弼,唯唯而已。及清河王怿之死,元义专政,天下大责归焉。

元详

《魏书·北海王传》:北海王详,字季豫。美姿容,善举止。太和九年封,加侍中、征北大将军。后拜光禄大夫,解侍中、将军。又兼侍中。从高祖南伐,为散骑常侍。五等开建,食邑二千户,迁侍中,转秘书监。车驾南伐,详行中领军、留守,兼督营构之务。赵郡王干薨,以详行司州牧。除护军将军,兼尚书左仆射。高祖顾命详为司空辅政。世宗即位,以详有营构之勤,增邑一千户。世宗览政,迁侍中、大将军、录尚书事。咸阳王禧之谋反也,详表求解任。诏不许。除太傅,领司徒。世宗讲武于邺,详与右仆射高肇、领军于劲留守京师。初,太和末,详以少弟延爱;景明初,复以季父崇宠。位望兼极,百寮惮之。而贪冒无厌,多所取纳;公私营贩,侵剥远近;嬖狎群小,所在请托。珍丽充盈,声色侈纵。又烝于安定王燮妃高氏,中尉崔亮奏详淫乱,免为庶人。死。永平元年追复王封,谥曰平王。

元协

《魏书·彭城王传》:彭城王协,字彦和。少而岐嶷,姿性不群。太和九年,封始平王,加侍中、征西大将军。协敏而耽学,不舍昼夜,博综经史,雅好属文。高祖革创,解侍中、将军,拜光禄大夫。复除侍中,长直禁内,参决军国大政,万机之事,无不预焉。及车驾南伐,以协行抚军将军,领宗子军,宿卫左右。开建五等,食邑二千户,转中书令,改封彭城王。又除中书监。高祖南讨汉阳,假协中军大将军。从征沔北。除使持节、都督南征诸军事、中军大将军、开府,大破崔慧景、萧衍。高祖不豫,协内侍医药,外总军国之务,遐迩肃然,人无异议。车驾还京。以破慧景勋,增邑五百户。寻以协为司徒、太子太傅。萧宝卷将陈显达内寇,高祖复亲讨之。诏协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总摄六师。及高祖崩于行宫,遏秘丧事,独与右仆射、任城王澄及左右数人为计,奉迁高祖于安车中,协等出入如平常,视疾进膳,可决外奏。遣中书舍人张儒,奉诏徵世宗会驾。梓宫至鲁阳,乃发丧行服。世宗即位,固以协为宰辅。协请遂素怀,辞义恳切,乃以协为使持节、侍中、都督冀定幽瀛营安平七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定州刺史。景明初,萧宝卷豫州刺史裴叔业以寿春内属,诏协都督南征诸军事,与尚书令王肃迎接寿春。又诏协以本官领扬州刺史。协简刑导礼,与民休息,州境无虞。自协至寿春,东定城戍,至于阳石,西降建安,山蛮顺命,斩首获生,以数万计。进位大司马,领司徒。又宝卷遣将陈伯之屯于肥口,胡松又据梁城,水军相继二百馀里。协分命诸将频战,伯之计穷宵遁。淮南平。还朝。除录尚书、侍中。固辞不免。协雅好恬素,不以势利婴心。以诏旨殷勤,僶俛应命。北海王详阴言协大得人情,又于忠言于世宗云:诸王等意不可测,宜废之。协因是作《蝇赋》以谕怀,恶谗构也。又以协为太师,协遂固辞。诏书敦谕。协不得已而应命。协小心谨慎,初无过失,虽閒居宴处,亦无慢色惰容。爱敬儒彦,倾心礼待。清正俭素,门无私谒。高肇屡谮协于世宗,世宗信之。永平元年九月,召入宴于禁中。至夜,元珍将武士赍毒酒至。协饮毒酒,武士就杀之。协既有大功于国,无罪见害,百姓冤之。谥曰武宣王。及庄帝即位,追号文穆皇帝。

元诠

《魏书·安乐王传》:安乐王长乐子诠,字搜贤,袭。世宗初,为凉州刺史。在州贪秽,政以贿成。后除定州刺史。及京兆王愉之反,诈言国变。在北州镇,咸疑朝廷有舋,遣使观诠动静。诠具以状告,州镇帖然。愉奔信都,诠与李平、高殖等四面攻烧,愉突门而出。寻除侍中,兼以首告之功,除尚书左仆射。薨,谥曰武康。

元谐

《魏书·广川王传》:广川王略子谐,字仲和,袭。十九年薨。赠武卫将军,谥曰刚。子灵道,袭。卒,谥悼王。

元祐

《魏书·齐郡王传》:齐郡王简子祐,字伯授,袭。位泾州刺史。薨,谥曰敬。

元琛

《魏书·河间王传》:河间王若薨,诏以齐郡王子琛继。琛字昙宝,幼而敏慧,高祖爱之。世宗时,拜定州刺史。琛妃,世宗舅女,高皇后妹。琛凭恃内外,多所受纳,贪惏之极。遂废于家。刘腾屡为之言,乃得兼都官尚书,出为秦州刺史。在州聚敛,百姓吁嗟。属东益、南秦二州氐反,诏琛为行台,仍充都督,还摄州事。琛性贪暴,既总军省,求欲无厌,百姓患害,有甚狼虎。进讨氐羌,大被摧破,士卒死者千数,率众走还。内恃刘腾,无所畏惮,为中尉纠弹,会赦,除名为民。寻复王爵,后讨鲜于修礼,败,免官爵。后讨汾晋胡、蜀,卒于军,追复王爵。

元延明

《魏书·安丰王传》:安丰王猛子延明,袭。世宗时,授太中大夫。延昌初,岁大饥,延明乃减家财,以拯宾客数十人,并赡其家。至肃宗初,为豫州刺史,甚有政绩,累迁给事黄门侍郎。延明既博极群书,兼有文藻,鸠集图籍万有馀卷。性清俭,不营产业。与中山王熙临淮王彧等,并以才学令望有名于世。寻迁侍中。诏与侍中崔光撰定服制。后兼尚书右仆射。以延明博识多闻,敕监金石事。及元法僧反,诏为东道行台、徐州大都督,节度诸军事,讨法僧。萧衍遣其豫章王综镇徐州。延明先牧徐方,甚得民誉,招怀旧土,远近归之。综既降,延明因以军乘之,复东南之境,至宿豫而还。迁都督、徐州刺史,招携新故,人悉安业。庄帝时,兼尚书令、大司马。及元颢入洛,延明受颢委寄,率众守河桥。颢败,遂将妻子奔萧衍,死于江南。庄帝末,丧还。出帝初,赠太保,谥曰文宣。

元融

《魏书·阳平王新成传》:阳平王新成子衍,衍子融,字叔融。貌甚短陋,骁武过人。庄帝谋杀尔朱荣,以融为直閤将军。及尔朱兆入洛,融逃人间。

元子孝

《魏书·阳平王新成传》:阳平王新成子钦,钦子子孝,字季业。早有令誉,年八岁,司徒崔光见而异之曰:后生领袖,必此人也。

元仲景

《魏书·京兆王传》:京兆王子推子大兴,大兴子仲景,性严峭。庄帝时,兼御史中尉,京师肃然。每向台,恒驾赤牛,时人号赤牛中尉。太昌初,为河南尹,奉法无私。时吏部尚书樊子鹄部下纵横,又为盗窃,仲景密加收捕,悉获之,咸即行决。于是豪贵寒心。出帝将西行,授仲景中军大都督,留京师。齐献武王欲至洛阳,仲景遂弃妻子而遁。

元暹

《魏书·京兆王传》:仲景弟暹,字叔照。庄帝初,除南兖州刺史。在州猛暴,多所杀害。元颢入洛,暹据州不屈。庄帝还宫,封汝阳王,迁秦州刺史。先时,秦州城人屡为反覆,暹尽诛之,存者十一二。普泰元年,除凉州刺史,贪暴无极。欲规府人及商胡富人财物,诈一台符,诳诸豪等云欲加赏,一时屠戮,所有资财生口,悉没自入。孝静时,位侍中、录尚书事。薨,赠太师、录尚书。子冲,袭。无子,国绝。

元弼

《魏书·济阴王传》:济阴王小新成子郁,郁长子弼,字邕明,刚正有文学。位中散大夫。以世嫡应袭先爵,为季父尚书仆射丽因于氏亲宠,遂夺弼王爵,横授同母兄子诞。于是弼绝弃人事,托疾还私第。世宗徵为侍中,弼上表固让。入嵩山,以穴为室,布衣蔬食,卒。建义元年,子晖业诉复王爵。永安三年,追赠尚书令、司徒公,谥曰文献。初,弼尝梦人谓之曰:君身不得传世封,其绍先爵者,君长子绍远也。弼觉,即语晖业。终如其言。

元诞

《魏书·济阴王传》:济阴王小新成子偃,偃子诞,字昙首。初,诞伯父郁以贪污赐死,爵除。景明三年,诞诉云:伯郁前朝之封,正以年长袭封,以罪除爵。爵由谬袭,袭应归正。诏以偃正元妃息昙首,济阴王嫡孙,可听绍封,以纂先绪。诞既袭爵,除齐州刺史。在州贪暴,大为人患,牛马骡驴,无不逼夺。家之奴隶,悉迫取良人为妇。有沙门为诞采药,还而见之,诞曰:师从外来,有何消息。对曰:唯闻王贪,愿王早代。诞曰:齐州七万户,吾至来,一家未得三十钱,何得言贪。后为御史中尉元纂所纠,会赦免。薨,谥曰静王。子抚,字伯懿,袭。庄帝初,为从兄晖业诉夺王爵。

元显和

《魏书·济阴王传》:济阴王小新成子丽,丽子显和,少有节操,历司徒记室参军。司徒崔光每见之曰:元参军风流清秀,容止闲雅,乃宰相之器。除徐州安东府长史。刺史元法僧叛,显和与战被擒,执手命与连坐。显和曰:显和与阿翁同源别派,皆是磐石之宗,一朝以地外叛,若遇董狐,能无惭德。遂不肯坐。法僧犹欲慰喻,显和曰:乃可死作恶鬼,不能生为叛臣。及将杀之,神色自若。建义初,赠秦州刺史。

元庆和

《魏书·汝阴王传》:汝阴王天赐子逞,逞子庆和,东豫州刺史。为萧衍将所攻,举城降之。衍以为北道总督、魏王。至项城,朝廷出师讨之,望风退走。衍责之曰:言同百舌,胆若鼷鼠。遂徙合浦。

元顺

《魏书·任城王传》:任城王云子澄,澄子顺,字子和。九岁师事乐安陈丰,初书王羲之《小学篇》数千言,昼夜诵之,旬有五日,一皆通彻。丰奇之,白澄曰:丰十五从师,迄于白首,耳目所经,未见此比。江夏黄童,不得无双也。澄笑曰:蓝田生玉,何容不尔。十六,通《杜氏春秋》,下帷读书,笃志爱古。性謇谔,淡于荣利,好饮酒,解鼓琴,每长吟永叹,吒咏虚室。世宗时。起家为给事中。超转中书侍郎,俄迁太常少卿。以父忧去职,哭泣呕血,身自负土。时年二十五,便有白发,免丧抽去,不复更生,世人以为孝思所致。寻除给事黄门侍郎。时领军元义威势尤盛。朝论得失,顺常鲠言正议,曾不阿旨,由此见惮。出除平北将军、恒州刺史。转为安东将军、齐州刺史。顺自负有才,不得居内,每怀郁怏,形于言色。遂纵酒欢娱,不亲政事。义解领军,徵为给事黄门侍郎。俄兼殿中尚书,转侍中。阳城王徽与徐纥间顺于灵太后,出顺为护军将军。太常卿时追论顺父顾托之功封顺,为东阿县开国公。后授吏部尚书兼右仆射,亢毅不挠。后除征南将军、右光禄大夫,转兼左仆射。尔朱荣之奉庄帝,召百官悉至河阴。素闻顺数谏诤,惜其亮直,谓朱瑞曰:可语元仆射,但在省,不须来。顺不达其旨,闻害衣冠,遂便出走,为陵户鲜于康奴所害,谥曰文烈。顺撰《帝录》二十卷,诗赋表颂数十篇,今多亡失。顺弟淑,淑弟悲,并早卒。悲弟纪,字子纲。永熙中,给事黄门侍郎。随出帝没于关中。

元彝

《魏书·任城王传》:任城王云子澄,澄薨。第四子彝袭。彝,字子伦,继室冯氏所生,颇有父风。拜通直散骑常侍。及元义专权,而彝耻于托附,故不得显职。庄帝初,河阴遇害,赠车骑将军、仪同三司、青州刺司。谥曰文。子度世,袭。武定中,金紫光禄大夫。齐受禅,爵例降。

元世俊

《魏书·任城王传》:任城王云子嵩,嵩第二子世俊,颇有干用,而无行业。袭爵,除给事中、东宫舍人。伯父澄表求转阶授之,于是除员外散骑常侍。肃宗时,追论嵩勋,封世俊卫县开国男。迁冠军将军、宗正少卿,又为散骑常侍、安南将军、武卫将军、河南尹。寻除镇东将军、青州刺史,转征东将军,加散骑常侍。邢杲之乱,围逼州城,世俊凭城拒守,遂得保全。孝庄时,除卫将军、吏部尚书。尔朱兆寇京师,诏世俊以本官为都督,防守河桥。及兆至河,世俊初无拒守意,便隔岸遥拜,时论疾之。前废帝世,为骠骑将军,仍加尚书,尤为尔朱世隆所昵。出帝初,加仪同三司,改封武阳县开国子。世俊居选曹,不能厉心,多所受纳,为中尉弹纠,坐免官。寻复本职。孝静初,加侍中、尚书右仆射,迁尚书令。世俊轻薄,好去就,诏送晋阳。兴和中,薨,谥曰躁戾。子景远袭,散骑侍郎。

元世哲

《魏书·任城王传》:世俊弟世哲,武定中,吏部郎。

元攸

《魏书·南安王传》:南安王桢子英,英子攸,字元兴,东宫洗马。早卒,赠散骑侍郎。

元熙

《魏书·南安王传》:攸弟熙,字真兴。好学,俊爽有文才,声著于世,然轻躁浮动。英深虑非保家之主,常欲废之,立第四子略为世子。宗议不听,略又固请,乃止。起家秘书郎,延昌二年袭封,累迁兼将作大匠,拜太常少卿、给事黄门侍郎,寻转光禄勋。时领军于忠执政。熙,忠之婿也,故岁中骤迁。寻除平西将军、东秦州刺史,进号安西将军,秘书监。寻以本将军授相州刺史。初,熙兄弟并为清河王怿所昵,及刘腾、元义隔绝二宫,矫诏杀怿,熙乃起兵。上表剪除元义。熙兵起甫十日,为其长史柳元章、别驾游荆、魏郡太守李孝怡率诸城人,鼓噪而入,杀熙左右四十馀人,执熙,置之高楼,并其子弟。义遣尚书左丞卢同斩之于邺街,传首京师。灵太后反政,赠使持节、都督冀定瀛相幽五州诸军事、大将军、太尉公、冀州刺史,增本封一千户,谥曰文庄王。长子景献,次仲献,次叔献,并与熙同被害。后赠景献中军将军、青州刺史,葬以王礼;仲献左将军、兖州刺史;叔献右将军、齐州刺史。

元诱

《魏书·南安王传》:熙弟诱,字惠兴。自员外郎稍迁通直郎、太子中庶子、征卤将军、卫尉少卿,出为右将军、南秦州刺史。义斩之于岐州,妻子得不坐。追赠车骑大将军、雍州刺史,后赠仪同三司,追封都昌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谥曰恭。子始伯,袭。给事中。齐受禅,爵例降。

元略

《魏书·南安王传》:诱弟略,字俊兴。才气劣于熙,而有和邃之誉。自员外郎稍迁羽林监、通直散骑常侍、冠军将军、给事黄门侍郎。清河王怿死后,义出略为怀朔镇副将。未及赴任,会熙起兵,与略书来去。寻值熙败,略遂潜行,自托旧识河内司马始宾。始宾便为荻筏,夜与略俱渡盟津,诣上党屯留县栗法光。法光素敦信义,忻而纳之。略旧识刁双时为西河太守,略复归之。停止经年,双乃令从子昌送略潜遁江左。萧衍甚礼敬之,封略为中山王,邑一千户,宣城太守。俄而徐州刺史元法僧据城南叛,州内士庶皆为法僧拥逼。衍乃以略为大都督,令诣彭城,接诱初附。略至,屯于河南,为乐安王鉴所破,略唯数十骑入城。衍寻遣其豫章王综镇徐州,徵略与法僧同还。略虽在江南,自以家祸,晨夜哭泣,身若居丧。又恶法僧为人,与法僧言,未尝一笑。衍复除略衡州刺史,未行。会综以城归国,综长史江革、司马祖暅、将士五千人悉见擒掳。肃宗敕有司悉遣革等还南,因以徵略。衍乃备礼遣之。略至,除侍中、义阳王。寻改封东平王,又拜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领左卫将军。又领国子祭酒,迁大将军、尚书令。灵太后甚宠任之,其见委信,殆与元徽相埒。于时天下多事,军国万端,略守常自保,无他裨益,唯唯具臣而已。尔朱荣。入洛见害于河阴。赠以本官,加太保、司空、徐州刺史,谥曰文贞。子景式,袭。武定中,北广平太守。齐受禅,爵例降。

元纂

《魏书·南安王传》:略弟纂,字绍兴,颇有将略。为司徒祭酒。闻熙举兵,因逃奔于邺,至即见擒,与熙俱死。追封北平县公,赠安北将军、恒州刺史,改封高唐县开国侯,食邑八百户。子子献,袭。卒于泾州司马。

元义兴

《魏书·南安王传》:熙异母弟义兴,出后叔父并洛。肃宗初,除员外散骑侍郎。及熙之遇害也,义兴以别后,故得不坐。稍迁辅国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孝庄初,于河阴遇害。赠中军将军、瀛州刺史。后赠散骑常侍、征东将军,馀如故。义兴妻,赵郡李氏。李颇有妇工,为尔朱荣妻所亲昵。永安中,追封义兴燕郡王,邑五百户。寻改封钜鹿王,又改封武邑王。子述,袭。天平中,通直郎。齐受禅,爵例降。

元肃

《魏书·南安王传》:南安王桢子怡,怡长子肃,起家员外散骑侍郎,转直寝。庄帝初,封肃鲁郡王,邑千户。除散骑常侍,出为后将军、广州刺史。后除卫将军、肆州刺史。其弟华兴僭立,拜肃侍中、太师、录尚书事。寻改除使持节、都督青胶光齐南青五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东南道大行台、青州刺史,不行。永熙二年薨。赠使持节、侍中、都督并恒二州诸军事、本将军、司徒公、并州刺史。子道与,袭。除前将军。齐受禅,爵例降。

元华兴

《魏书·南安王传》:华兴,小字盆子。性轻躁,有膂力。起家秘书郎,稍迁通直散骑常侍。庄帝初,封长广王,邑一千户。出为太原太守,行并州事。尔朱荣之死也,世隆等奔还并州,与尔朱兆会于建兴,乃推华兴为主,大赦所部,号年建明。寻为世隆等所废。前废帝立,封东海王。出帝初,坐事赐死于第。无子,爵除。

元显魏

《魏书·城阳王传》:城阳王长寿子鸾,鸾子显魏,给事中、司徒掾。卒,赠辅国将军、东豫州刺史。

元显恭

《魏书·城阳王传》:显魏弟显恭,字怀忠。扬州别驾,以军功封平阳县开国子,邑三百户。孝庄初,除北中郎将,迁左将军、东徐州刺史。入为安东将军、大司农卿。寻除中军将军、荆州刺史。庄帝既杀尔朱荣,乃除显恭使持节、都督晋建南汾三州诸军事、镇西将军、兼尚书左仆射、西北道行台、晋州刺史。尔朱兆入洛后,死于晋阳。出帝初,赠卫大将军、并州刺史,重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子彦昭,袭。武定中,渔阳太守。齐受禅,爵例降。

元旭

《魏书·城阳王传》:显恭弟旭,字显和。庄帝时,封襄城郡王,邑一千户。武定末,位至大司马。齐受禅,爵例降。

元徽

《魏书·城阳王传》:城阳王长寿子鸾,鸾子徽,字显顺。粗涉书史,颇有吏才。世宗时,袭封。除游击将军,出为河内太守。在郡清整,有民誉。徵拜长兼散骑常侍。肃宗时,除右将军、凉州刺史。徽以径途阻远,固请不行。除散骑常侍。其年,除后将军、并州刺史。先是,州界夏霜,禾稼不熟,民庶逃散,安业者少。徽辄开仓赈之。加安北将军,后拜安西将军、秦州刺史。改授辅国将军,加度支尚书,进号镇军将军。兼吏部尚书,加侍中、征东将军,迁卫将军、右光禄大夫。拜尚书左仆射,转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固辞不拜。寻除尚书令,加开府、西道行台,不行。庄帝践阼,拜司州牧,寻除司徒,仍领牧。元颢入洛,徽从庄帝北巡,及车驾还宫,以与谋之功,除侍中、大司马、太尉公。又除太保,仍大司马、宗师、录尚书事,总统内外。及尔朱兆之入,禁卫奔散,庄帝步出云龙门。徽乘马奔度,帝频呼之,徽不顾而去。遂走山南,至故吏寇弥宅。弥外虽容纳,内不自安,乃怖徽,令避他所。使人于路邀害,送尸于尔朱兆。出帝初,赠使持节、侍中、太师、大司马、录尚书事、司州牧,谥曰文献。子延,袭爵。武定末,官至太子中庶子。齐受禅,爵例降。

元融

《魏书·章武王传》:章武王太洛无子,以彬为后。彬有五子。长子融,字永兴。仪貌壮丽,衣冠甚伟,性通率,有豪气。高祖时,拜秘书郎。世宗初,复先爵,除骁骑将军。萧衍遣将寇逼淮阳,梁城陷没。诏融假节、征卤将军、别将南讨,大摧贼众,还复梁城。于时,扬州刺史元嵩为奴所害,敕融行扬州事。寻除假节、征卤将军、并州刺史。及世宗崩,兼司空,营陪景陵。拜宗正卿,以本官行瀛州事,遇疾不行。未几,除散骑常侍、平东将军、青州刺史。还为秘书监,迁中护军,进号抚军将军,领河南尹,加征东将军。性尤贪残,恣情聚敛,为中尉纠弹,削除官爵。汾夏山贼叛逆,连结正平、平阳,诏复融前封、征东将军、持节、都督以讨之。融寡于经略,为贼所败。久之,加散骑常侍、卫将军、左光禄大夫。后贼帅鲜于脩礼寇暴瀛定二州,长孙稚等讨之,失利。除融车骑将军,为前驱左军都督,与广阳王渊等共讨脩礼。师渡交津,葛荣杀脩礼而自立。转营至白牛逻,轻骑击融。融苦战终日,更无外援,遂大奔败,于陈见杀,赠侍中、都督雍华岐三州诸军事、本将军、司空、雍州刺史。寻以融死王事,进赠司徒。谥曰庄武。子景哲,袭。武定中,开府、仪同三司。齐受禅,爵例降。景哲弟朗,即后废帝。子黄头,袭。封安定王,改封安平王。齐受禅,爵例降。

元凝

《魏书·章武王传》:融弟凝,字定兴。起家恒州征卤录事参军,累迁护军长史。凝姑,尔朱荣妻。庄帝初,封东安王,食邑五百户。除持节、安东将军、兖州刺史,转济州刺史,仍本将军。永熙二年薨,赠持节、都督沧瀛冀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冀州刺史。子彦友,袭。武定中,光禄大夫。齐受禅,爵例降。

元湛

《魏书·章武王传》:凝弟湛,字镇兴。起家秘书郎,转尚书左司郎中,迁廷尉少卿。庄帝初,遇害河阴。赠征东将军、青州刺史、追封渔阳王,食邑五百户。子俊,袭。齐受禅,爵例降。

元晏

《魏书·章武王传》:湛弟晏,字俊兴。卒于秘书丞。赠平东将军、秘书监、豫州刺史。

元景略

《魏书·乐陵王传》:乐陵王胡儿无子,以思誉为后。思誉子景略,字世彦。世宗时,袭封。拜骁骑将军,除持节、冠军将军、幽州刺史。熙平元年薨。赠本将军、豫州刺史,赐帛四百匹,谥曰惠王。子霸,字休邦,袭。武定中,钜鹿太守。齐受禅,爵例降。

元庆略

《魏书·乐陵王传》:景略弟庆略,散骑侍郎。子子政,通直散骑常侍。

元洪略

《魏书·乐陵王传》:庆略弟洪略,恒农太守、中军将军、行东雍州刺史。

元子业

《魏书·乐陵王传》:洪略弟子业,平原太守。

元超

《魏书·安定王传》:安定王休子燮,燮子超,字化生。肃宗初,袭。时以胡国珍封安定公,改封北平王。拜城门校尉、通直散骑常侍、东中郎将。寻除光禄大夫,领将作大匠。后复本封。尔朱荣之入洛,进避难洛南,遇寇见害。庄帝初,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岐州刺史。子孝景,袭。武定中,通直郎。齐受禅,爵例降。

元绪

《魏书·安定王传》:安定王休子愿平,愿平子绪,幽州安西府功曹参军。庄帝初,直閤将军。寻为持节、兼武卫将军、关右慰劳十二州大使,遂没吐谷浑。

元彧

《魏书·临淮王传》:临淮王谭子提,提子昌,昌子彧,字文若,绍封。彧少有才学,时誉甚美。侍中崔光见彧,退而谓人曰:黑头三公,当此人也。少与从兄安丰王延明、中山王熙并以宗室博古文学齐名。时人为之语曰:三王楚琳琅,未若济南备员方。拜前军将军、中书侍郎。奏郊庙歌辞,时称其美。除给事黄门侍郎。彧本名亮,字仕明,时侍中穆绍与彧同署,避绍父讳,启求改名。诏曰:仕明风神运吐,常自以比荀文若,可名彧,以取定体相伦之美。彧求复本封,诏许,复封临淮,寄食相州魏郡。又长兼御史中尉。累迁侍中、卫将军、左光禄大夫、兼尚书左仆射,摄选。是时,萧衍遣将围逼温汤,进彧以本官为东道行台。会尔朱荣入洛,杀害元氏。彧抚膺恸哭,遂奔萧衍。衍先闻名,深相器待。及知庄帝践阼,彧以母老请还,辞旨恳切。衍惜其人才,又难违其意,遣其仆射徐勉私劝彧曰:昔王陵在汉,姜维相蜀,所在成名,何必本土。彧曰:死犹愿北,况于生也。衍乃以礼遣。彧性至孝,事父母尽礼,自经违离,不进酒肉,容貌憔悴,见者伤之。累除位尚书令、大司马、兼录尚书。尔朱荣死,除彧司徒公。尔朱世隆率部北叛,诏彧防河阴。及尔朱兆率众奄至,彧出东掖门,为贼所获。见兆,辞色不屈,为群胡所殴薨。出帝赠太师、太尉公、雍州刺史。彧美风韵,善进止,衣冠之下,雅有容则。博览群书,不为章句。所著文藻虽多亡失,犹有传于世者。然居官不能清白,所进举止于亲娅,为识者所讥。无子。

元湛

《魏书·广阳王传》:广阳王建闾子嘉,嘉子深,深子湛,字士渊,少有风尚。庄帝初,袭封。孝静初,累迁冀州刺史,所在聚敛,风政不立。入为侍中,后行司州牧。时齐献武王作相,以湛颇有器望,启超拜太尉公。薨,赠假黄钺、大司马、尚书令,谥曰文献。湛弟瑾,尚书祠部郎。后谋杀齐文襄,事泄,合门伏法。湛子法轮。齐王启原之,复其爵土。

元恂

《魏书·废太子传》:废太子庶人恂,字元道。生而母死,文明太后抚视之,常置左右。年四岁,太皇太后亲为立名恂,字元道,于是大赦。太和十七年七月癸丑,立恂为皇太子。二十年,改字宣道。迁洛,诏恂诣代都。其进止仪礼,高祖皆为定。后高祖每岁征幸,恂常留守,主执庙祀。恂不好书学,体貌肥大,深忌河洛暑热,意每追乐北方。中庶子高道悦数苦言致谏,恂甚衔之。高祖幸崧岳,恂留守金墉,于西掖门内与左右谋,欲召牧马轻骑奔代,手刃道悦于禁中。领军元俨勒门防遏,夜得宁静。厥明,尚书陆琇驰启高祉于南,高祖还。引恂数罪,杖恂,百馀下,扶曳出外,不起者月馀。拘于城西别馆。引见群臣于清徽堂。废为庶人,置之河阳,以兵守之,服食所供,粗免饥寒而已。恂在困踬,颇知咎悔,恒读佛经,礼拜归心于善。高祖幸代,遂如长安。中尉李彪承间密表,告恂复与左右谋逆。高祖在长安,使中书侍郎邢峦与咸阳王禧,奉诏赍椒酒诣河阳,赐恂死,时年十五。殓以粗棺常服,瘗于河阳城。

元愉

《魏书·京兆王传》:京兆王愉,字宣德。太和二十一年封。拜都督、徐州刺史,以彭城王中军府长史卢阳乌兼长史,州事巨细,委之阳乌。世宗初,为护军将军。世宗留爱诸弟,愉等常出入宫掖,晨昏寝处,若家人焉。世宗每日华林戏射,衣衫骑从,往来无间。迁中书监。出为冀州刺史。在州谋逆,杀长史羊灵引及司马李遵,称得清河王密疏,云高肇谋杀害主上。于是遂为坛于信都之南,柴燎告天,即皇帝位。赦天下,号建平元年。世宗诏尚书李平讨愉。愉出拒王师,频败,遂婴城自守。事穷见执,送京师。至野王,愉语人曰:虽主上慈深,不忍杀我,吾亦何面目见于至尊。于是歔欷流涕,绝气而死,年二十一。后灵太后,追封愉临洮王。子宝月袭。宝月弟宝炬,轻躁薄行,耽淫酒色。孝庄时,特封南阳王。从出帝没于关西。宇文黑獭害出帝,宝炬乃僭大号。

元怿

《魏书·清河王传》:清河王怿,字宣仁。幼而敏惠,美姿貌,高祖爱之。彭城王协甚器异之,并曰:此儿风神外伟,黄中内润,若天假之年,比《二南》矣。博涉经史,兼综群言,有文才,善谈理,宽仁容裕,喜怒不形于色。太和二十一年封。世宗初,拜侍中,转尚书仆射。怿才长从政,明于断决,剖判众务,甚有声名。肃宗初,迁太尉。裁门下之事。灵太后以怿肃宗懿叔,德先具瞻,委以朝政,事拟周霍。怿竭力匡辅,以天下为己任。领军元义,太后之妹夫也,恃宠骄盈。怿裁之以法,每抑黜之,为义所疾。义党人通直郎宗准爱希义旨,告怿谋反,禁怿门下。讯问左右及朝贵,贵人分明,乃得雪释焉。怿以忠而获谤,乃鸠集昔忠烈之士,为《显忠录》二十卷,以见意焉。正光元年七月,义与刘腾逼肃宗于显阳殿,闭灵太后于后宫,囚怿于门下省。诬怿罪状,遂害之,时年三十四。朝野贵贱,知与不知,含悲丧气,惊振远近。夷人在京及归,闻怿之丧,为之劈面者数百人。

元怀

《魏书·广平王传》:广平王怀。入华林别馆。世宗崩,乃归。

元悦

《魏书·汝南王传》:汝南王悦,好读佛经,览书史。为性不伦,俶傥难测。清河王怿为元义所害,悦了无雠恨之意,乃以桑落酒候伺之,尽其私佞。义大喜,以悦为侍中、太尉。临拜日,就怿子亶求怿服玩之物,不时称旨。乃召亶,杖之百下。亶居庐未葬,形气羸弱,暴加威挞,殆全不济。及尔朱荣举兵向洛,遂南奔萧衍。衍立为魏主,号年更兴。衍遣其将军王僧辩送置于境上,以觊侵逼。及齐献武王既诛荣,以悦高祖子,宜承大业,乃令人示意。悦既至,清狂如故,动为罪失,不可扶持,乃止。出帝初,除大司马。卒。

元通

《魏书·咸阳王传》:咸阳王禧谋反被擒,长子通,字昙和。窃入河内,太守陆琇初与通情,既闻禧败,乃杀之。

元翼

《魏书·咸阳王传》:通弟翼,字仲和。后会赦,诣阙上书,求葬其父。频年泣请,世宗不许。翼乃与弟昌、世茂奔于萧衍。翼容貌魁壮,风致可观,衍甚重之,封为咸阳王。后以为信武将军、青冀二州刺史,镇郁州。翼谋举州入国,为衍所移。昌为衍直閤将军。

元世茂

《魏书·咸阳王传》:翼弟世茂。衍封为桑乾王,拜散骑常侍。卒。

元昶

《魏书·咸阳王传》:世茂弟昶,起家通直散骑常侍、琅邪县开国公。庄帝初,特封太原王。累迁鸿胪卿,超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天平二年薨,赠太尉公。子善慧,袭。齐受禅,爵例降。

元谌

《魏书·赵郡王传》:赵郡王干子谌,字兴伯,性平和。自通直正员郎,迁太子庶子、司空司马、鸿胪少卿。迁后将军、肆州刺史,固辞不拜。改授平南将军、光禄少卿。转黄门侍郎,进号安南将军、光禄大夫。出为散骑常侍、中军将军、相州刺史。罢州,除宗正卿、都官尚书。以亲例封上蔡县开国公,食邑四百户,让而不受。庄帝初,拜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封魏郡王,食邑一千户。又加侍中。谌本年长,应袭王封,其父灵王宠爱其弟谧,以为世子。庄帝诏复谌封赵郡王。进号骠骑大将军,加开府,迁司空公。出帝时,转太保、司州牧、太尉公,又迁太师,录尚书事。孝静初,为大司马。三年薨,赠假黄钺、侍中、都督、冀州刺史,谥曰孝懿。谌无他才识,历位虽重,时人忽之。子炜,袭。齐受禅,爵例降。

元谧

《魏书·赵郡王传》:赵郡王干子谧,世宗初,袭封。除通直散骑常侍,加龙骧将军,迁太子中庶子,出为冠军将军、岐州刺史。谧性严,暴无事斩人。合城凶惧,众遂大呼屯门。谧怖,登楼毁梯以自固。土人散走,城人分守四门。灵太后遣游击将军王靖驰驿谕之。城人既见靖至,开门谢罪,奉送管籥。乃罢谧州。还,除大司农卿。又除散骑常侍、平北将军、幽州刺史,坐殴其妃免官。后除都官尚书,加安南将军。正光四年薨,谥曰贞景。

元谭

《魏书·赵郡王传》:谧弟谭,颇强立,少为宗室所推敬。自羽林监出为高阳太守,为政严断,豪右畏之。肃宗初,入为直閤将军,历太仆、宗正少卿,加冠军将军。元法僧外叛,诏谭为持节、假左将军、别将以讨之。徐州平,迁光禄少卿、行南兖州事、征卤将军、泾州刺史。入为武卫将军。寻诏谭为都督以讨杜洛周,次于军都,为洛周所败。还,除安西将军、秦州刺史。卒,赠抚军将军、仪同三司、青州刺史。

元谳

《魏书·赵郡王传》:谌弟谳,为人贪暴无礼。自羽林监迁司徒主簿。肃宗时,除正员郎,稍迁左将军、太中大夫;封平乡县开国男,邑二百户。庄帝初,河阴遇害。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定州刺史。子景暄,直閤将军。从出帝没于关西。

元慧

《魏书·赵郡王传》:谳弟慧,羽林监、直閤将军。早卒,赗帛五百匹,赠镇远将军、恒州刺史。

元欣

《魏书·广陵王传》:广陵王羽子欣,字庆乐。性粗率,好鹰大。肃宗初,除通直散骑常侍、北中郎将。出为冠军将军、荆州刺史,转征卤将军、齐州刺史。欣在二州,颇得人和。又为征东将军、太仆卿。孝庄初,封沛郡王,邑一千户,后改封淮阳王。出帝时,加太师、开府。复封广陵王。除太傅、司州牧,寻除大司马。随出帝没于关中。

元永业

《魏书·广陵王传》:欣弟永业,普泰元年,特封高密郡王,食邑二千户。武定末,金紫光禄大夫。齐受禅,爵例降。

元端

《魏书·高阳王传》:高阳王雍子端,字宣雅。美容貌,颇涉书史。起家散骑侍郎。累迁通直常侍、鸿胪、太常少卿、散骑常侍。出为安东将军、青州刺史。是时萧衍遣将寇逼徐扬,除端抚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使持节、东南道大使,处分军机。贼平,拜镇军将军、兖州刺史。俄而衍将复寇徐兖,围逼州城。端率在州文武拒守,得全。以功封安得县开国公,食邑五百户。还,除都官尚书。与雍俱遇害。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相州刺史。子峻,袭爵。齐受禅,例降。

元泰

《魏书·高阳王传》:高阳王雍嫡子泰,字昌,颇有时誉。为中书侍郎,寻迁通直散骑常侍、镇东将军、太常卿。与雍同时遇害。追赠侍中、特进、骠骑大将军、太尉公、武州刺史、高阳王,谥曰文孝。子斌,袭。

元睿

《魏书·高阳王传》:泰弟睿,字子哲。轻忽荣利,爱玩琴书。起家拜通直散骑侍郎,迁卫尉少卿,转光禄少卿,封济北郡王。与雍俱遇害。赠车骑大将军、司空公、雍州刺史。子徽,普泰中,袭爵。起家通直郎。武定五年,坐与元瑾等谋反,伏法。

元诞

《魏书·高阳王传》:睿弟诞,字文发。少聪慧,有风仪。起家通直郎,迁中书侍郎、通直散骑常侍。封新阳县开国伯,食邑三百户。加龙骧将军。进封昌乐王,食邑七百户。迁平南将军、散骑常侍、黄门侍郎。孝静初,拜侍中、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司州牧。天平三年薨,赠使持节、侍中、太保、司徒公、尚书令,将军、牧如故,谥曰文献。无子,以斌第二子子亮为后。诞弟勒叉,勒叉弟亘,亘弟伏陁,伏陁弟弥陁,弥陁弟僧育,僧育弟居罗。出帝初,勒叉封阳平县,亘封濮阳县,伏陁封武阳县,弥陁封新阳县,僧育封顿丘县,居罗封卫县,并开国伯,食邑四百户。天平中,并除镇远将军、散骑侍郎。僧育走关西,国除。其馀齐受禅,爵例降。

元颢

《魏书·北海王传》:北海王详子颢,字子明,袭。少慷慨,有壮气。除龙骧将军、通直散骑常侍。转宗正卿、光禄大夫、长兼宗正卿、散骑常侍、平东将军。转都官尚书,加安南将军。出除散骑常侍、抚军将军、徐州刺史。寻为御史弹劾除名。其后,贼帅宿勤明达、叱千骐驎等寇乱豳华诸州,乃复颢王爵,以本将军加使持节、假征西将军、都督华豳东秦诸军事、兼左仆射、西道行台,以讨明达。颢转战而前,频破贼众,解豳华之围。以功增封八百户,进号征西将军。又除尚书右仆射。寻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值萧宝夤等大败于平凉,颢亦奔还京师。于时,葛荣南进,稍逼邺城。武泰初,以颢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相州刺史以禦荣。颢至汲郡,属尔朱荣入洛,推奉庄帝,诏授颢太傅。颢以葛荣南侵,尔朱纵害。事意不谐,遂与子冠受率左右奔于萧衍。颢见衍,泣涕自陈,言辞壮烈,衍奇之。遂以颢为魏王,假之兵将,令其北入。永安二年四月,于梁国城南登坛燔燎,号孝基元年。庄帝诏济阴王晖业为都督,于考城拒之,为颢所擒。又剋行台杨昱于荥阳。尔朱世隆自虎牢走退,庄帝北幸。颢遂入洛,改称建武元年。颢以数千之众,转战辄剋,据有都邑,号令自己,天下人情,想其风政。而自谓天之所授,颇怀骄怠。宿昔宾客近习之徒咸见宠待,干扰政事,又日夜纵酒,不恤军国。所统南兵,陵窃市里。朝野莫不失望。时又酷敛,公私不安。庄帝与尔朱荣还师讨颢。自于河梁拒战,王师渡于马渚,冠受战败被擒,因相继而败。颢率帐下数百骑及南兵勇健者,自轘辕而出。至临颍,颢部骑分散,为临颍县卒所斩。出帝初,赠使持节、侍中、都督冀定相殷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大司马、冀州刺史。武定中,子娑罗袭。齐受禅,爵例降。

元瑱

《魏书·北海王传》:颢弟瑱,字宝意。起家为通直郎,转中书郎,历武卫将军、光禄少卿、黄门郎。出除平北将军、相州刺史。为大宗正卿。封平乐县开国公,食邑八百户。庄帝初,拜侍中、车骑将军,封东海王,食邑千户。俄迁中书监、左光禄大夫,兼尚书右仆射。又拜车骑大将军,加侍中。瑱无他才干,以亲属早居重任。兄颢入洛,成败未分,便以意气自得,为时人所笑。颢败,潜窜,为人执送,斩于都市。出帝初,赠侍中、都督雍华岐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太尉公、尚书令、雍州刺史。子衍,袭爵。武定中,通直散骑侍郎。齐受禅,爵例降。

元子直

《魏书·彭城王传》:彭城王协子子直,字方言。少知名,为清河文献王所赏爱。起家除散骑侍郎,转中书侍郎。后除通直散骑常侍,迁给事黄门侍郎。灵太后诏封真定县开国公。出为冠军将军、梁州刺史。未几遇患,优游南郑,无他政绩。徵还京师,病卒。赠散骑常侍、安南将军、都官尚书、冀州刺史。孝庄践阼,追封陈留王。

元劭

《魏书·彭城王传》:彭城王协嫡子劭,字子讷,袭封。善武艺,少有气节。起家宗正少卿。又除使持节、假散骑常侍、平东将军、青州刺史。于时,齐州民刘均、房顷等,扇动三齐。萧衍遣将彭城郡、王辩等搔扰边邮,劭频有防拒之效。孝昌末,灵太后失德,四方纷扰,劭遂有异志。为安丰王延明所启,乃徵入为御史中尉。庄帝即位,尊为无上王。寻遇害河阴。追谥曰孝宣皇帝。有二子。韶字世胄,袭,武定末,司州牧。齐受禅,爵例降。韶弟袭,字世绍。武定初,封武安王,邑一千户。武定末,中书侍郎。齐受禅,爵例降。

元子正

《魏书·彭城王传》:劭弟子正,美貌,性宽和。肃宗初,封霸城县公,邑一千户。历散骑侍郎、太常少卿。庄帝即位,除尚书令,封始平王。与兄劭俱遇害。赠假黄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录尚书事,相、王如故,鸾辂九旒、黄屋左纛、前后部羽葆鼓吹、虎贲班剑一百人,谥曰贞。

元敬先

《魏书·阳平王传》:阳平王熙子他,他子吐万,吐万子显,显子世遵,世遵子敬先,袭。历谏议大夫、散骑常侍,领主衣都统。元颢入洛,庄帝北巡。敬先与叔父均等于河梁起义,为颢所害。追赠侍中、车骑大将军、太尉公、定州刺史。

元忻之

《魏书·阳平王传》:阳平王熙子他,他子吐万,吐万子显,显子均,均长子忻之,性粗武,幼有气力。释褐定州平北府中兵参军,稍迁尚书右中兵郎。以河渚起义之勋,赐爵东阿侯。初,孝庄之图尔朱荣、元天穆也,忻之密启:临事之日,乞得侍立,手斩二人。及荣之死,百寮入贺,忻之独蒙劳问。庄帝崩于晋阳,忻之内惧。及齐献武王起义河北,忻之奔赴。后废帝时,除散骑常侍、大丞相右长史。出帝初,袭先封安康县开国伯,除抚军将军、北徐州刺史。便道之州,属樊子鹄据瑕丘反,遂于中途遇害。以死王事,追赠使持节、都督定殷二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司空公、定州刺史,谥曰文贞。

元庆鸾

《魏书·阳平王传》:忻之弟庆鸾,武定末,司徒咨议参军。

元庆哲

《魏书·阳平王传》:庆鸾弟庆哲,终于司农少卿,赠中军将军、济州刺史。

元长渊

《魏书·阳平王传》:阳平王熙子他,他子吐万,吐万子显,显子禹,禹子长渊。武定中,南青州长史。

元子华

《魏书·高凉王传》:高凉王孤孙度,度子乙斤,乙斤子平,平子苌,苌长子子华,字伏荣,袭爵。孝庄初,除齐州刺史。先是,州境数经反逆,邢杲之乱,人不自保。而子华抚集豪右,委之管籥,众皆感悦,境内帖然。鞫狱评囚,务加仁恕。齐人树碑颂德。后除济州刺史。尔朱兆之入洛也,齐州城人赵洛周逐刺史丹阳王萧赞表,请子华复为齐州刺史。子华母房氏,曾就亲人饮食,夜还大吐,人以为中毒,甚忧惧,子华遂掬吐尽啖之,其母乃安。寻以母忧还都。孝静初,除南兖州刺史。弟子思通使关西,朝廷使右卫将军郭琼收之。与子思俱死于门下外省。

元子思

《魏书·高凉王传》:子华弟子思,字众念,性刚暴,恒以忠烈自许。元天穆当朝权,以亲从荐为御史中尉。元颢之败,封安定县子。孝静时,位侍中而死。

元天穆

《魏书·高凉王传》:高凉王孤孙度,度子乙斤,乙斤子长生,长生子天穆,性和厚,美形貌,善射,有能名。年二十,起家员外郎。六镇之乱,尚书令李崇、广阳王深北讨,天穆奉使慰劳诸军。路出秀容,尔朱荣见其法令齐整,有将领气,深相结托,约为兄弟。未几,荣请天穆为行台,朝廷不许,改授别将,令赴秀容。是时,北镇纷乱,所在蜂起,六镇荡然,无复蕃捍,惟荣当职路冲,招聚散亡。天穆为荣腹心,除并州刺史。及荣赴洛,天穆参其私谋,乃令天穆留后,为之继援。庄帝践阼,天穆以荣之眷昵,特除太尉,封上党王,徵赴京师。荣之讨葛荣,诏天穆为前军都督,率京师之众以赴之。寻监国史,录尚书事,开府,世袭并州刺史。邢杲反。诏天穆与齐献武王讨,大破之。时元颢乘虚陷荥阳,天穆闻庄帝北巡,自毕公垒北渡,会车驾于河内。参朱荣以天时炎热,欲还师。天穆苦执不可,荣乃从之。庄帝还宫,加太宰。天穆以疏属,本无德望,凭藉尔朱,爵位隆极,当时熏灼,朝野倾悚。庄帝以其荣党,外示宠敬。内畏恶之,与荣同时见杀。前废帝初,赠丞相、柱国大将军、雍州刺史,假黄钺,谥曰武昭。

元彦道

《魏书·常山王传》:常山王遵子素,素子陪斤,陪斤子昭,昭子元,字彦道,以节俭知名。庄帝时,为洛阳令。及前废帝即位,元上表乞葬庄帝,时议善之。后除尚书左丞。出帝即位,以孙腾为左仆射,腾即齐献武王心膂。仗入省,元依法举劾,当时咸为元惧,出帝重其彊正,封临淄县子。后从帝入关。

元悝

《魏书·常山王传》:常山王遵子素,素子德,德子悝,颍川太守。卒于光州刺史,谥曰恭。

元嶷

《魏书·常山王传》:常山王遵子素,素子德,德子悝,悝子嶷,字子仲。出帝初,授兖州刺史。封濮阳县伯。孝静时,转尚书令,摄选部。嶷虽居重任,随时而已。薨于瀛州刺史,赠司徒公,谥曰靖懿。

元轨

《魏书·真定侯传》:真定侯陆曾孙轨,字法寄,稍迁洛阳令。时天下多事,轨惟以深刻遇下,死多酷滥,识者非之。孝静时,邺宫创制,以轨为营构使。除徐州刺史。轨风望既陋,又无学术,虽立名位,时人轻之。卒于州。

元大器

《魏书·高凉王传》:高凉王孤子斤,斤子真乐,真乐子陵,陵子瑰,瑰子鸷,鸷子大器,袭爵。后与元瑾谋害齐文襄王,见害。

元俨

《魏书·高凉王传》:高凉王孤孙度,度子乙斤,乙斤子长生,长生子天穆,天穆子俨,袭,美才貌。位都官尚书。及齐受禅,闻敕召,假病,遂怖而卒。

元宣洪

《魏书·阳平王传》:阳平王熙子他,他子吐万,吐万子显,显子世遵,世遵子敬先,敬先子宣洪,袭。历谏议大夫、光禄少卿。武定中,与元瑾谋反,诛,国除。

元毓

《魏书·赵郡王传》:赵郡王干子谧,谧子毓,字子春,袭。庄帝初,河阴遇害。赠卫大将军、仪同三司、青州刺史,谥曰宣恭。无子,诏以谧弟谳子寘字景融为后,袭爵。及寘伯谌复封赵郡,改封平昌王。齐受禅,爵例降。

元宽

《魏书·彭城王传》:彭城王协子子直,子直子宽,字思猛,袭王爵。除散骑常侍、平南将军。寻除侍中、抚军将军。永安三年,尔朱兆害之于晋阳。无后,国除。出帝初,追赠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青齐济三州诸军事、卫大将军、青州刺史,重赠司徒公。

元刚

《魏书·彭城王传》:宽弟刚,字金明,庄帝初,封浮阳王,邑千户。武定末,宗正少卿。齐受禅,爵例降。

元质

《魏书·彭城王传》:刚弟质,庄帝初,林虑王,邑千户。永安三年薨。出帝时,赠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

元钦

《魏书·彭城王传》:彭城王协子子正,子正子钦,字世道,袭。武定中,散骑侍郎。齐受禅,爵例降。

元鉴

《魏书·安乐王传》:安乐王长乐子诠,诠子鉴,字长文,袭。后除相州刺史、北讨大都督,讨葛荣。仍兼尚书右仆射、北道行台尚书令,与都督裴衍共救信都。鉴既庸才,诸弟粗暴,见天下多事,遂谋反,降附葛荣。都督源子邕与裴衍合围鉴,斩首传洛,诏改其元氏。庄帝初,许复本族,又特复鉴王爵,赠司空。

元斌之

《魏书·安乐王传》:鉴弟斌之,字子爽。性险无行,及与鉴反,败,遂奔葛荣。荣灭,得还。出帝时,封颍川郡王,委以腹心之任。帝入关,斌之奔萧衍,后还长安。

元悰

《魏书·京兆王传》:京兆王子推子太兴,太兴子昴,昴子悰,字魏庆,袭。孝静时,累迁太尉、录尚书事、司州牧、青州刺史。薨于州,赠假黄钺、太傅、司徒公,谥曰文。悰宽和有度量,美容貌,风望俨然,得丧之间,不见于色。性清俭,不营产业,身死之日,家无馀财。

元忠

《魏书·乐浪王传》:乐浪王万寿子乐平,乐平子长命,长命子忠,肃宗时,复前爵,位太常少卿。出帝汎舟天渊池,命宗室诸王陪宴。忠愚而无智,性好衣服,遂著红罗襦,绣作领;碧䌷裤,锦为缘。帝谓曰:朝廷衣冠,应有常式,何为著百戏衣。忠曰:臣少来所爱,情存绮罗,歌衣舞服,是臣所愿。帝曰:人之无良,乃至此乎。

元朗

《魏书·任城王传》:任城王云子澄,澄子顺,为鲜于康奴所害。顺长子朗,时年十七。枕戈潜伏积年,乃手刃康奴,以首祭于顺墓,然后诣阙请罪。朝廷嘉而不问。朗涉历书记,为司徒属。天平中,为奴所害。

元叔仁

《魏书·南安王传》:南安王桢子英,英子熙,熙子叔仁。孝昌初,袭先爵。除征卤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孝庄初,遇害于河阴,赠卫大将军、仪同三司、并州刺史。子琳,袭。齐受禅,爵例降。

元长春

《魏书·安定王传》:安定王休子愿平,愿平子绪,绪子长春,员外散骑侍郎。武定初,封南郡王,邑五百户。齐受禅,爵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