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二十九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一百二十九卷目录

 陈姓部列传十三
  明五
  陈景行      陈于陛
  陈寿麓      陈堂
  陈荐       陈履
  陈邦杰      陈升
  陈国桢      陈中渐〈子与郊 与相〉
  陈泰来      陈禹谟
  陈登云      陈璧
  陈尚象      陈惟芝
  陈所学      陈汝璧
  陈增       陈所志
  陈陛       陈大道
  陈道亨      陈辅尧
  陈基虞      陈幼学
  陈则采      陈奇可
  陈民志      陈梦珠
  陈尧言      陈万言
  陈于廷      陈锡爵
  陈邦瞻      陈矩
  陈奉       陈英
  陈伯友      陈所养
  陈阳长      陈所行
  陈元藻      陈睿谟
  陈之淯      陈孔教
  陈必谦      陈六奇
  陈山毓      陈儒
  陈以闻      陈奇瑜
  陈第       陈洄
  陈继儒      陈元旦
  陈效       陈子壮
  陈振豪      陈策
  陈仁锡      陈演
  陈赞化      陈昌文
  陈济民      陈富
  陈我谋      陈瑸
  陈文瑞      陈震亨
  陈士奇      陈来学
  陈万策      陈衎
  陈衷脉      陈士鹄
  陈汀       陈爵
  陈居恭      陈宗契
  陈轾       陈昂

氏族典第一百二十九卷

陈姓部列传十三

明五

陈景行

《名山藏·勋封记》:固安伯陈景行,通州人,以穆宗孝庄皇后父隆庆元年自锦衣指挥佥事进封。

陈于陛

《明外史·陈于陛传》:于陛,字元忠,大学士以勤子也。举隆庆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万历初,预修世、穆两朝实录,充日讲官。累迁侍讲学士,擢詹事,掌翰林院。疏请早建东宫。十九年,拜礼部右侍郎,领詹事府事。明年,改吏部,进左侍郎,教习庶吉士,进礼部尚书。于陛少从父以勤习国家故实。为史官,益究经世学。以前代皆修国史,而本朝独无,疏言:我朝正史阙焉未讲。伏睹朝野所撰次,可备采择者无虑数百种。倘不及时网罗,岁月浸邈,卷帙散脱,耆旧渐凋,事迹罕据。欲成信史,将不可得。惟陛下立下明诏,设局编辑,使一代经制典章,犁然可考,鸿谟伟烈,光炳天壤,岂非万世不朽盛事哉。诏从之。二十二年正月,遂以于陛为副总裁。其年夏,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甘肃破贼功,加太子少保,三年满,改文渊阁,进太子太保。时帝拒谏益甚,上下否隔。乱政亟行。于陛忧形于色。二十四年,病卒于位,史亦竟罢。赠少保,谥文宪。

陈寿麓

《长沙县志》:寿麓,隆庆恩选,仕兰阳丞,冰檗有声。工诗赋,不以五斗折腰,挂冠归隐。著有《春秋悬旨》《左传旁训》《唐诗玉林》《听雨堂选》《颐年草》《家礼简要》诸集。

陈堂

《广东通志》:堂字明佐,南海人。登隆庆戊辰进士,初仕严州司理,以治行最,徵拜南京湖广道御史。屡奉敕巡视京营,巡上、下江,监兑漕粮,督修孝陵,两监应天棘闱。所至激浊扬清,釐奸剔蠹。万历丁丑,以星变上疏论河套、贡市、漕河、段疋,诸宜兴革状,及请斥权珰,退不法、宥谏臣,纚纚数万言,皆切中时弊。时元辅张居正闻丧夺情,欲堂附会保留,堂不可,复劾大臣之党庇者,益与张忤,出为四川参议,竟用大计贬堂归。遂家居奉母,绝意仕进。凡九膺荐剡,不起。母终,起复广西佥事。大征岑凑,奏捷,晋光禄寺少卿。疏裁冗费,又请皇太子冠婚,危言劲气,不减居南台时。未几,奉使册封,以疾不允,遂拜南京尚宝司卿。疏再上,乃许致仕。

陈荐

《永州府志》:荐字君庸,隆庆丁卯冠楚闱,辛未捷南宫,授松江司理,选御史。中涓冯保忌之,家居三载。复起,两差巡方。万历壬午,按陕,时秦地荒旱,上疏捐振,全活甚众。补河南宪副,历江西大参,四川廉使,晋云南大中丞,为留都操江都御史。戊戌,升左佥都御史,陟大司徒,总督漕运。进大冢宰。寿八十馀,著《古今衷辨》百馀卷,藏于家。

陈履

《广东通志》:履字德基,原名天泽,东莞人。隆庆辛未进士,授蒲圻县,移繁休宁,俗靡轻侠健讼,履一以长厚约俭化之。补浙江崇德县,升苏州府海防同知,奉命浙江监兑。升户部郎中,司饷苏州,课绩为督储第一。擢广西副使,备兵苍梧。以病致仕归,杜门谢客,结社浮丘,日以吟咏为事。著有《悬榻斋稿》

陈邦杰

《广东通志》:邦杰,徐闻人。素威武,隆庆六年,倭寇逼城,邦杰挺身出战,遇害。

陈升

《武进县志》:升字省涵,父望轩,隆庆间,论戍者例佥里民防送。会有巨恶遣戍黔县,掾某举望轩防送。望轩窘,将自尽。升愿代行,得如请。或语远行无资,可株连某某资之。升曰:吾为父死,何忍累人。遂往,后卒归。

陈国桢

《延平府志》:国桢号调梅,南平人。由举人授太宁谕,升长宁令,值山寇陈万钟等巨万据九连山,国桢率乡勇计捣其穴,斩贼级七百,贼奔溃。万历癸酉,行取考选。值内艰,归。服阕,改户部主事,税芜湖。归十年而卒,时年七十七。国桢性仁厚,恕以接物,幼洽群书,老而不倦。

陈中渐〈子与郊 与相〉

《浙江通志》:中渐号风山,海宁人。为名诸生,喜周人之急。所贷予常焚券,不责偿。某氏女坐怨家诬蔑,不能自明,中渐挺身白其冤。长子与郊,万历甲戌进士,仕至太常少卿。次子与相,仕至贵州按察副使,两受貤赠。子孙登科名仕籍者三十馀人,人谓中渐阴德,世食其报云。

陈泰来

《明外史·于孔兼传》:陈泰来,字伯孚,平湖人。年十九,举万历五年进士,授顺天教授,进国子博士。见执政与言路相水火,上书规之,坐是五年不调。引疾归。久之,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疏请建储,不报。踰年遂卒,年三十六。天启中,赠光禄少卿。

陈禹谟

《浙江通志》:禹谟字孟文,万历五年进士,擢监察御史,巡两淮盐政。改巡江西。还京,给事中孟养浩以争国本杖阙下,禹谟疏力谏,上怒,并杖。乞终养。天启元年,迁左侍郎,得代还里。俄闻警,遽命促装,冒暑陆行,得陛见。以劳瘁下血,遂卒于邸。赠刑部尚书,予祭葬。所著有《奏议》十卷。

陈登云

《明外史·陈登云传》: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除鄢陵知县。政最,徵授御史。出按辽东。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朝右皆惮之。出按河南,风裁峻厉。以久次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寻卒。

陈璧

《福州府志》:璧字道良,福清人。万历丁丑进士,璧初为归德推官,以风裁著,入为刑、礼二科给事中。为执政所忌,出知太平府,迁广东提学副使。秉公衡文,士咸仰之。寻转湖广参政、山东按察使。寻以右布政备兵淮扬,与珰忤,遂乞终养。归,卒。

陈尚象

《明外史·李献可传》:万历二十年,六科诸臣疏请豫教。疏入,帝怒,被旨谯让。吏科右给事中陈尚象复争之,坐斥为民。尚象,万历八年进士,都匀人。以中书舍人为给事中。尝劾罢尚书李鲤,为士论所非。后以直言去,国人始称焉。天启中,赠光禄少卿。

陈惟芝

《河南通志》:惟芝字德祯,孟津人。万历庚辰进士,官御史,历掌河南道。时郑贵妃宠倖,东宫久不决。惟芝疏请速立东宫,以定国本。后巡抚应天,卒。

陈所学

《景陵县志》:所学字正甫,号志寰。万历庚辰进士,初授刑部主事,旋升工部虞衡,典试滇南,再转司榷武林,谨饬关政。升守新安郡,政清刑简。擢三晋提学,分巡冀北。复辖福建右司,升浙江右司,奉抚山西,提督雁门等关。时值旱蝗,边警拮据,兵饷昕夕靡宁,旋总督南京粮储,户部右侍郎转北京户部左侍郎,陪侍经筵。加工部,转户部尚书。到任日值给谏杨琏纠劾逆珰事,上怒不测。所学上书力救,不报,遂归。

陈汝璧

《沔阳州志》:汝璧字立甫,烛之嗣子也。万历癸未进士,授绍兴司理,拜礼曹。所著有《兰省集》《隐园诗》行于世。

陈增

《明外史·陈增传》:增,神宗朝矿税大监也。帝心颇好利,左右数以利尝之。万历十二年,房山县民史锦奏请开矿。十六年,中使祠五台山,还言紫荆关外广昌、灵丘有矿税,可作银冶。帝闻之心喜。大学士申时行等执不可。至二十年,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馀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国用大匮,计臣蒿目,矿税由此大兴,其后言矿者争走阙下,中使四出,增奉敕开采山东。增始至山东,即劾福山知县韦国贤,帝为逮问削职。益都知县吴宗尧抗增,被陷几死。巡抚尹应元奏增二十大罪,亦罚俸。已,复命增兼徵山东店税,与临清税监马堂相争。帝为和解,使增税东昌。增势益横肆恶山东十年,至三十三年始死。

陈所志

《蕲水县志》:所志号见衡,风流倜傥,逸才天授。凡为文无论古今词体,皆倚马立就。中万历乙酉乡试,著有《易经心解》

陈陛

《河南通志》:陛,夏邑人。父世恩,万历丙戌进士,历户科给事中,有声望。陛登癸丑进士,授南户部主事、吏部考功郎中,历西宁兵备,转天津粮储道、山东右参政。天启初,津门同官为珰逆建坊,遂引疾归。继父世德,隆庆丁卯举人,博文敦行。兄升,辛丑进士,户部郎中,并有直声政绩。

陈大道

《襄阳府志》:大道号苏岭,光化人。万历己卯举人,丙戌进士,由知县官至户部尚书,历阶一十七转,效忠四十馀年。肃清纲纪,人畏其严。赈恤灾伤,民怀其惠。正直忠厚,无愧名臣。赐祭葬。

陈道亨

《明外史·陈道亨传》:道亨,字孟起,新建人。万历十四年进士。除刑部主事,历南京吏部郎中。遭母丧。由湖广参政迁山东按察使、右布政使,转福建为左,所至不私一钱。以右副都御史提督操江。光宗立,进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天启二年,妖贼徐鸿儒作乱。道亨守济宁,扼诸要害,以卫漕舟。事平。拜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杨涟等群击魏忠贤,被谯责。道亨愤,偕九卿上言,不纳。遂连疏求去,诏许乘传归。踰年卒。道亨贞亮有守。自参政至尚书,不以家累自随,一苍头执爨而已。崇祯初,赠太子少保,谥清襄。子弘绪,字士业。为晋州知州,以文名。

陈辅尧

《扬州府志》:辅尧字九室,江都人。万历戊子举于乡,屡上春官,不第。谒选,授长宁令。数月,邑大治,调归善县,声望益著。考最,以廉为天下第一。入觐,授胶州守。州濒海多盗,骄横难治。辅尧宽严并济,民皆帖服。委往沈阳查马,事未竣而辽陷,辅尧拔佩刀自刎而死。两台上其事,赠按察司佥事,谥忠烈。

陈基虞

《同安县志》:基虞字志华,号宾门。万历己丑进士,性孝友,戆直寡谐。初除萧山令,以忤津要左迁,后移南雄司李,晋南刑曹郎,有大贵欲轧一异己者,基虞坚持不可。历守三郡,人多去思。刺彰德,时畿辅猝警,中丞范景文、戴星入援,基虞措置军需,咄嗟立办。擢粤东兵宪,以不媚权贵得调,拂衣归。

陈幼学

《明外史·陈幼学传》: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调繁中牟,政绩茂著。以不通权贵,当考察拾遗,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乃已。稍迁刑部主事。以员外郎恤刑畿辅,出矜疑三百馀人。进郎中。迁湖州知府,幼学疾恶严,其于细民务安全之。诸孝子、节妇、善人无所不旌扬,一郡大治。御史将荐之,徵其治行,推官阎世科列上三十六事,御史以闻。诏加按察副使,仍视郡事。久之,以副使督九江兵备。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母卒,不复出。天启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明年卒,年八十四。中牟、湖州并祠祀之。

陈则采

《同安县志》:则采号对墀,年十二,冠童子军,万历辛卯举人,初令应城,以终养告归。后任揭阳,有惠爱。迁王府长史,不赴卒。

陈奇可

《漳浦县志》:奇可字仲卿,慷慨鲠直,常赴人急。万历十九年,以岁荐授饶州通判,兼理窑捕。时中贵人潘相方横,诸奸多盘据。奇可以正持之,为中贵人所衔。会入郡,署郡事。数月,中贵人鞭挞镇民,不胜毒楚,遂众噪,焚中贵人厂。奇可偶于是日抵镇,噪者复大呼曰:毋惊动厂东陈通判也。中贵人愧且忿,遂中以鼓乱奏入,被逮,死锦衣狱。海内闻而哀之。

陈民志

《河南通志》:民志,泌阳人。万历壬辰进士,初授中书,擢吏部考功司主事。后以河患,特简工部郎中。有《明文粹》行世。

陈梦珠

《茶陵州志》:梦珠字文卿,由神庙甲午起家,乡荐筮仕谯南,剿白莲之氛。继佐郡闽、泉,适海上红彝震荡,复区画擒之。致仕,遭献氛,骂贼不绝口,贼系其妾,贯其子以惧梦珠。梦珠神色不变,遂遇害。时妾死于夫,子死于父,皆不辱。

陈尧言

《浙江通志》:尧言字汝则,永嘉人。万历乙未进士,辛酉、丁卯两次分较北闱,所得皆名士。壬戌,授行人、持节,使赵、楚二藩,馈遗悉无所受。崇祯初,擢南户科给事中,值南储告匮,京军数十万众噪正阳门。尧言以陵寝重地,飞章奏请,得给各卫旗船漕米,南畿以定。寻为忌者所出,补陕西参议。至中途,婴疾归,卒。

陈万言

《浙江通志》:万言字居一,嘉善人。生而颖慧,弱冠,领浙解,中万历乙未进士。读中秘书,性孝友,为文精思攻苦,下逮临池、篆籀、奇壬、数学,蔑不呕心抉秘。未授官,所著有《文在堂集》《钘园集》《谦九堂续集》

陈于廷

《明外史·陈于廷传》:于廷,字孟谔,宜兴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历知光山、唐山、秀水三县,徵授御史。视鹾河东,劾税使张忠挠盐政。正阳门灾,极陈时政。父丧归。服除,起按江西。改按山东。光宗立,擢太仆少卿,徙太常。议红丸事,极言崔文升、李可灼当斩。再进大理卿、户部右侍郎,改吏部,进左侍郎。尚书赵南星既逐,于廷署事。大学士魏广微传魏忠贤意,欲用其私人代南星,于廷不可,以乔允升、冯从吾、汪应蛟名上。忠贤大怒,谓所推仍南星遗党,矫旨切责,并杨涟、左光斗尽斥为民。自是清流尽逐,小人日用事矣。崇祯初,起南京右都御史。典京察,尽去诸不肖者。召拜左都御史。秩满,加太子少保。两浙巡盐御史祝徽、广西巡按御史毕佐周并擅挞指挥,非故事。事闻。帝以指挥秩崇,非御史得杖,令会兵部稽典制以闻,典制无杖指挥事,乃引巡抚敕书提问四品武职以对。帝以比拟不伦,责令再核,于廷等,所援引悉不当帝意。疏三上三却,竟削籍归。家居二年卒。福王时,赠少保。于廷端亮有守,无所附丽。与温体仁不合,故卒获重谴云。

陈锡爵

《广东通志》:锡爵字儒修,南海人。高祖斌,监察御史。父嗣光,为通道令。锡爵生有慧质,幼读《左氏史记》,能以己意置解。弱冠,领万历丁酉亚魁,授河南光州知州,中丞直指,监司交相引誉,转滇南永昌府同知。时值土寇狰狞,乃首募乡勇,历巡关隘,严斥堠侦探,缮火攻,摩厉以须。逆寇闻风胆落。又云龙土知州段进忠负险不驯,锡爵密陈方略,缚进忠,得其地。御史杨春茂疏上,请擢锡爵佥宪,锡爵遂飘然挂冠。所著有《微观阁》等集。

陈邦瞻

《明外史·陈邦瞻传》:邦瞻,字德远,高安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南京大理寺评事。历南京吏部郎中,出为浙江参政。进福建按察使,迁右布政。改补河南,分理彰德诸府。就改左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上林土官黄德勋弟德林及子祚引叛德勋,投田州土酋岑茂仁。茂仁纳之,袭破上林,杀德勋,掠妻子金帛。邦瞻请讨于朝。会光宗嗣位,即擢邦瞻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广东,遂移师讨擒之。召拜工部右侍郎。未上,改兵部,进左。天启二年疏陈四事,中言:客氏复入,罪谪言者。疏入,忤旨谯让。寻兼户、工二部侍郎,专理军需。明年卒官,诏赠尚书。

陈矩

《明外史·陈矩传》:矩,安肃人。万历中,为司礼秉笔太监。二十六年提督东厂。为人平恕识大体。尝奉诏收书籍,中有侍郎吕坤所著《闺范图说》,帝以赐郑贵妃。时国本未定,或作《闺范图说》跋,名曰《忧危竑议》,语极妄诞。踰三年,皇太子立。及三十一年十一月甲子昧爽,自朝房至勋戚大臣门,各有匿名书一帖,名曰《续忧危竑议》,言郑妃谋易太子。矩获之以闻。帝大怒,敕矩大索,必得造妖书者。时大狱猝发,缉校交错,所株连甚众。王之桢欲陷锦衣指挥周嘉庆,沈一贯欲陷次辅沈鲤、侍郎郭正域,俱使人属矩。矩正色拒之。鲤、正域、嘉庆及株连者,皆赖矩得全。时论称之。三十三年掌司礼监,督厂如故。帝欲杖建言参政姜士昌,赖矩谏止。云南民杀税监杨荣,帝欲尽捕乱者,亦以矩言获免。明年奉诏虑囚,平反多。又明年卒,赐祠额曰清忠。

陈奉

《明外史·陈奉传》:奉,御马监奉御也。万历二十七年命徵荆州店税,兼采兴国州矿洞丹砂及钱厂鼓铸事。奉兼领数使,恣行威虐。每托巡历,鞭笞官吏,剽劫行旅。商民恨刺骨。兴国州奸人漆有光,讦居民徐鼎等掘唐相李林甫妻杨氏墓,得金巨万。腾骧卫百户仇世亨奏之,帝命奉括进内库。奉因毒拷责偿,且悉发境内诸墓。复使人开谷城矿,不获,胁其库金,为县民所逐。武昌兵备冯应京劾奉十大罪,奉随奏疏诬之,即降应京杂职。奉又开枣阳矿,知县王之翰以显陵近,执不可。奉劾之,缇骑逮讯,并追逮应京,民号哭往送。切齿恨奉,众相聚万馀围奉公署,誓必杀奉。奉逃匿楚王府,众乃投奉党耿文登等十六人于江,沈一贯等请撤奉,不报。而御马监监丞李道,亦奏奉病国剥民。帝始召奉归。奉在湖广二年,惨毒备至。及去,金宝财物钜万计。奉至京师,给事中陈维春、郭如星复极言其罪。帝不怿,降二人杂职。三十二年始释应京归,之翰卒瘐死。

陈英

《明外史·吴宝秀传》:宝秀,为南康知府。湖口税监李道横甚,宝秀不与通。会漕舟南还,乘北风扬帆直入湖口。道欲榷其货,遣卒急追之,舟覆,有死者。道即遣爪牙吏持牒捕漕卒,宝秀拒不发。道大怒,飞章劾宝秀星子知县吴一元、青山巡检程资阻挠税务,诏俱逮治。星子民陈英者,方庐墓,约儒士熊应凤等走京师,伏阙讼冤,乞以身代。

陈伯友

《明外史·陈伯友传》:伯友,字仲怡,济宁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擢刑科给事中。以艰去。及服除,廷议多排东林,遂不出。至四十六年,以年例,即家除河南副使。天启四年,屡迁太常寺卿,治少卿事。杨涟劾魏忠贤,伯友亦抗疏极论。明年十二月,御史张枢劾其依附东林,遂削夺。庄烈帝即位,诏复官,未及用而卒。

陈所养

《陕西通志》:所养,洋县人。以万历庚子科举人,官户部主事。致仕归。崇祯年间,流贼压境,捐资捐粮,倡众守城。贼七次攻围,赖以保全。邑人德之。

陈阳长

《福清县志》:阳长字道成,西塘人。由太学生登万历癸卯应天乡荐,筮仕广州府龙门县,利兴害去,五年政成。以失当事意,竟迁东瓯府佐。瓯负海多寇,阳长亲冒矢石,禦贼海上,生擒十馀人,斩首百级。卒以耿介取忌,慨然解组归。

陈所行

《山西通志》:所行字力如,武乡人。万历丁未进士,豁达英伟,筮仕永宁,升工部主事,出为大名府知府。后补苏州,大盗叶朗生谋不轨,捕首恶,反侧悉安。著有《令永纪略》《芝应轩草》等集。

陈元藻

《莆田县志》:元藻字尔鉴,万历庚戌进士,官行人,升礼部祠祭主事。会日食,疏言阳掩于阴,魏珰见之恚甚,欲置之死。首辅叶向高力救,得免。寻出为江西参政,大司农檄徵南粮抵浙,值水涝,元藻以为病民,欲挂冠归,民遮道留之,相率输将恐,后元藻又出其俸馀补加耗,躬督以行,径达长淮。时宁远告警,漕抚复令督至天津,厉众而往,军储获济。晋广东雷琼廉分守,擢贵州布政使,以父老疏乞终养,归。所著有《颐吟诗集》

陈睿谟

《武进县志》:睿谟字常采,万历甲戌进士。初授建安县令,再迁息县令,擢御史,按蜀,魏忠贤建祠遍天下,巡抚尹同皋讽睿谟,睿谟曰:留一块乾净土还朝廷。卒不建,乃密疏恶珰炽焰。未几,珰伏诛,诏敕褒嘉。再按畿辅,以蓟门一疏忤执政,出为福建督粮道。历江、泉、楚藩,禹州兵备,土寇杨四披猖,计擒之。湖南北峒蛮瓠彝蠢动,朝议复设偏沅镇,更置巡抚,诏睿谟往。睿谟屡战皆捷,贼平。而献闯逼荆,势急,移镇荆州护藩。方至而惠藩已微服出邸,强睿谟保驾至岳州,卒。

陈之淯

《江夏县志》:之淯字淡夫,万历庚戌进士,授晋江知县,历官山西副使,所至卓有政声。魏阉柄政,之淯念家有双白,此身未可以许国也。乃拜疏归养。

陈孔教

《浙江通志》:孔教字鲁生,会稽人。万历壬子举于乡,崇祯癸未出为四川佥事。献贼破省城,被执不屈死。先是以匕首赠妻孔氏曰:贼势急,我必以身殉,尔为命妇,藉此可以却贼。孔教死,孔氏即断喉死。

陈必谦

《苏州府志》:必谦字益吾,常熟人。万历癸丑进士,选辉县令,擢南御史,削官里居。崇祯初复职,擢河南巡抚,解任归。怀宗尝书天下清官四人于御屏,首文震孟,次即必谦,次刘宗周,次黄道周。久之,以少司空召,督修永陵。未几,而三月十九之难作,必谦被执,不屈,得间亡归,卒。

陈六奇

《江宁县志》:六奇字鸣惊,龙江卫人。事亲尽孝,砺志攻苦,中万历戊午乡试,以亲老谒选景陵令。饮冰而治,兼多惠政。补任曲靖府南宁县,献贼破城,知府焦润生死之。六奇被杀于东门,一家皆害。

陈山毓

《浙江通志》:山毓字贲闻,嘉善人。万历中解元,为人敦伦好善,恬怀雅度,居必扫室焚香,左图右史,务在洗涤嗜欲,不愧衾影。尤善骚赋,为世所宗。

陈儒

《江西通志》:儒号鉴韦,高安人。万历进士,令嘉兴,入任刑曹。时东林名高,儒虑标榜成风,草疏弹之。后果激党祸,论者服其先见。升山西宪副,大计入觐,值魏珰窃权,知直道难容,力请归。抚按交荐者八,终不起。

陈以闻

《麻城县志》:以闻字寄生,号石泓,万历进士。初任吴县,调无锡,考绩迁仪曹郎,升符卿,清刚不挠,魏珰以为领袖清流,削其籍。崇祯己巳间诏迁秩,升少司寇,被论归家。

陈奇瑜

《明外史·陈奇瑜传》:奇瑜,字玉铉,保德州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除洛阳知县。天启二年,擢礼科给事中。杨涟劾魏忠贤,奇瑜亦抗疏力诋。六年,由户科左给事中出为陕西副使,寻迁右参政,分守南阳。崇祯改元,加按察使,历陕西左右布政使。五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歼贼略尽,威名著关陜。明年,陕西贼尽入山西、河南,延蔓畿辅、湖广。乃擢奇瑜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军务,专办流贼。奇瑜檄诸将会兵分道杀贼,贼惧,悉遁入兴安之车厢峡,诸渠魁李自成、张献忠咸在焉。峡四山巉立,中亘四十里,易入难出。贼误入其中,山上居民下石击,或投以炬火,且用石塞其口,路绝,无所得食,困甚。是时,官军蹙之,可尽歼,自成等见势绌,用其党顾君恩谋以重宝贿奇瑜左右及诸将帅,伪请降。奇瑜无大计,遽许之,先后籍三万六千馀人,悉劳遣归农。每百人以安抚官护之,贼本无降意,既出栈道,遂不受约束,尽杀安抚官五十馀人,攻掠州县,关中大震。巡按御史傅永淳以闻,帝怒,下诏切责,奇瑜亦悔失计,委罪他人以自解。给事中顾国宝劾奇瑜误封疆,诏解任候勘。御史傅永淳复劾奇瑜解陇州围报首功不实,诏除名,锦衣官逮讯。罪当死。有庇之者,九年六月谪戍边。初,奇瑜官南阳,唐王杀其世子,欲并废世子子聿键。赖奇瑜力,聿键得为世孙。后聿键自立于闽,召奇瑜为东阁大学士。道远,未闻命,卒于家。

陈第

《明外史·汤引绩传》:万历中连江陈第,字季立,为诸生,谭纶荐,起家京营裨将,出守古北口。历蓟镇游击将军。善诗,深于经学。

陈洄

《明外史·杨恒传》:时有陈洄者,义乌人。幼治经,长通百家言。初欲以功名显,既而隐居,戴青霞冠,披白鹿裘,不复与尘事。所居近太溪,多修竹,自号竹溪逸民。

陈继儒

《明外史·陈继儒传》:继儒,字仲醇,松江华亭人。幼颖异,能文章,三吴名下士争欲得为师友。继儒通明高迈,年甫二十九,取儒衣冠焚弃之。隐居昆山之阳,杜门著述,有终焉之志。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兼能绘事。御史吴性、给事中吴永顺、侍郎沈演等,先后论荐。屡奉诏徵用,皆以疾辞。卒年八十二。

陈元旦

《郴州志》:元旦,选贡,万历间以所撰《孝经章句》《敬一箴注》《抚世皇猷》《闽道臆解》《理学管窥》五书进呈,任善化训,升赣榆令,转沈府长史。归,修邑乘,著述甚富。

陈效

《明外史·陈演传》:演祖效,万历间以御史监征倭军,卒于朝鲜,赠光禄卿。

陈子壮

《明外史·陈子壮传》:子壮,字集生,南海人。万历四十七年以进士第三人授翰林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阉竖。魏忠贤怒,假他事削子壮及其父吏科都给事中熙昌籍。崇祯初,起子壮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时周、唐二王奏逮治巡按御史及监司、守令数人,子壮虑诸王势重,有司不能举职,抗疏争不纳。帝以海内多故,思广罗贤才,下诏援《祖训》,郡王子孙文武堪任用者,得考验授职。子壮虑为民患,力陈五不可。会唐王上疏,历引前代故事,诋子壮,遂除名,下狱,坐赎徒归。久之,群臣交荐,起故官,协理詹事府。未上,而京师陷。福王立,起礼部尚书。至芜湖,南京亦失守,乃归。唐王立于福建,召相子壮。以前议宗室事,有宿憾,辞不行。桂王子永明王由榔为丁魁楚等拥立于肇庆。授子壮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督广东、福建、江西、湖广军务。子壮起兵,攻广州,结故指挥使杨可观等为内应。事泄,可观等死。子壮败走。长子上庸阵殁。会故御史麦而炫破高明,迎子壮,以故主事朱实运摄县事,兵克高明,实运战死。子壮、而炫俱执至广州,不降,被戮。子壮母自缢。永明王赠子壮番禺侯,谥文忠,荫子上图锦衣卫指挥使。

陈振豪

《无锡县志》:振豪字子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除萧山知县,迁刑部主事。以审刘铎事忤魏珰,左迁。后起户部员外郎,出守南阳。始至,击土贼白石、鲁和尚于舞叶间,歼之。宗室永寿王府典仗吕调阳奸部军妻,而杀其夫,振豪杖调阳,正其罪,王遂以是衔振豪。是时河北贼警日亟,振豪时摄道事,募兵协守南阳。十三城皆完,王以振豪数违令旨,有功,益憾之,既讦振豪乾没修城工银,按治不实,得旨镌级。又奏杖吕调阳事,诏逮振豪系狱。久之,王以他不法事夺爵,锢高墙,振豪乃得释归。

陈策

《明外史·童仲揆传》:仲揆历官都指挥。万历末,辽东告警,与同官陈策并充援剿总兵官。经略袁应泰招蒙古数万人。仲揆力谏,不听。天启元年正月,应泰欲城清河、抚顺。议三路出师,用大将十人,各将兵万,策、仲揆当其二。未行,大兵已逼沈阳。两人驰救,次浑河。闻贺世贤、尤世功战殁,欲旋师,游击周敦吉固请石硅都司秦邦屏先渡河,营桥北,策等营桥南。垒未就,大兵力攻,策战死。事闻,赠少保、左都督,增世荫三级,再荫本卫指挥佥事,世袭,赐祭葬,建祠曰:悯忠。

陈仁锡

《明外史·陈仁锡传》:仁锡,字明卿,长洲人。父允坚,进士。历知诸暨、崇德二县。仁锡年十九,举万历二十五年乡试。天启二年以殿试第三人授翰林编修。明年丁内艰,庐墓次。服阕,起故官,寻直经筵,典诰敕。魏忠贤冒边功,锡上公爵,给世券。仁锡当视草,持不可。忠贤怒。不数日,里人孙文豸以诵《步天歌》见捕,坐妖言锻鍊成狱,词连仁锡,削籍归。崇祯改元,召复故官。旋进右中允,署国子司业事,再直经筵。每进讲多指陈时弊,以预修神、光二朝实录,进右谕德,乞假归。越三年,即家起南京国子祭酒,甫拜命,得疾卒。福王时,赠詹事,谥文庄。仁锡讲求经济,有志天下事,性好学,喜著书,一时馆阁中博洽者鲜其俦云。

陈演

《明外史·陈演传》:演,井研人。举天启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崇祯时,历官少詹事,掌翰林院,直经筵。十三年正月,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演庸才寡学,工结纳。初入馆,即与内侍通。庄烈帝简用阁臣,每亲发策,观所条对觇能否。其年四月,中官探得帝所欲问数事,密授演,条对独称旨,即擢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明年,进礼部尚书,改文渊阁。十五年,以山东平盗功加太子少保,改户部尚书、武英殿。被劾乞罢,优旨慰留。明年,周延儒去位,遂为首辅。寻以守城功,加太子太保。十七年正月三载考绩,加少保,改吏部尚书、建极殿。踰月罢。再踰月,都城陷,遂及于难。演为人沉深忌刻。自延儒罢后,帝最倚信演。台省附延儒者,尽趋演门。是时,国势翼卵,中外举知其不支。演无所筹画,反以贿闻。及自成逼山西,廷议撤宁远吴三桂兵入守山海关,策应京师,演持不可。后帝决计行之。演不自安,引疾求罢。演既谢事,蓟辽总督王永吉力诋其罪,给事中汪惟效、孙承泽亦极论之。演入辞,谓佐理无状,罪当死。帝怒斥曰:汝一死不足蔽辜。叱之去。演赀多,不能遽行。贼已陷京师,被执,系贼将刘宗敏营中。其日献银四万,贼喜,不加刑。四月八日,获释。十二日,自成将东禦吴三桂,虑诸大臣为后患,尽杀之。演亦遇害。

陈赞化

《聊城县志》:赞化字金铉,朝城人。居郡城,登天启壬戌进士,授太湖县知县,调繁桐城。时魏珰籍左光斗家,赞化调停阴护,桐人德之。擢给事中,清正不阿,发宜兴藐视上语,称为羲皇上人,直声动中外。宜兴罢去,赞化升太常寺少卿,再进太仆、通政,协理院事,左副都御史。劳瘁呕血,请假归。至恩县卒,上伤悼,予祭葬,赠左都御史。

陈昌文

《同安县志》:昌文字伯武,天启壬戌进士。授平乐司李,治尚蒲鞭,历署诸篆,人诵为九印杜。召擢南刑科,转北吏垣,疏请备赈。未几,卒于官。

陈济民

《贵州通志》:济民,参将。天启三年,从征水西死。事闻,赐祭,赠都督佥事,袭升三级。

陈富

《贵州通志》:富,游击,天启三年征水西死。事闻,赠二级,袭升二级。

陈我谋

《贵州通志》:我谋,守备,天启三年征水西死。事闻,赠二级,袭升二级。

陈瑸

《明外史·陈瑸传》:瑸,漳浦人。天启五年进士。授慈溪知县。被劾,议调。崇祯十年为袁州推官,拒楚贼有功。屡迁湖广右参议,分守湖南,讨平八排贼。十六年,张献忠陷长沙。瑸督兵往救,全军败殁,被执。欲降之,奋骂不屈,断手剖肝而死。

陈文瑞

《同安县志》:文瑞字应萃,号同凡,天启乙丑登第。筮仕吴令,洁己字民。时周顺昌罗珰祸,义民颜佩韦等以激愤捽缇校,文瑞护周出境,复捐俸倡助为输诬赃,仍抚恤其家。至佩韦等首事被诛,为葬而立之石,曰五丈夫墓。前后疏荐卓异者三,竟以不乐逢迎致仕。

陈震亨

《江阴县志》:震亨字百里,少能诗,奕苦心为制,义不售,弃去。天启乙丑武进士,练兵浙江。崇祯丁丑,流氛逼泗陵,奉旨以都指挥调守。七月,寇大集盱眙,按臣梁云构徵师剿禦,震亨率浙兵五百以当方张之寇,矢尽弓折,被执,骂贼至断舌不绝口。死,诏赠昭勇将军。

陈士奇

《明外史·陈士奇传》:士奇,字平人,漳浦人也。好学,有文名。举天启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崇祯四年,授礼部主事,擢广西提学佥事。父忧归。服阕,起重庆兵备,寻改贵州,复督学政。母忧阕,起赣州兵备参议,进副使,督四川学政。兵事益棘,廷臣交章荐士奇知兵。十五年七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士奇本文人,初督学政,好与诸生谈兵,故朝议推之。及秉节钺,反以文墨为事,军政废弛。朝议知其不足任,命龙文光代之,文光受代,士奇将行,张献忠已陷夔州,全蜀震动。士奇遂留驻重庆,誓死固守。城陷,士奇被执,大骂而死。

陈来学

《攸县志》:来学字开之,中天启丁卯乡试。丁丑,临蓝贼破攸,来学住居,为贼来路,取白绒带裹额,率家丁力禦,不克死之。

陈万策

《明外史·陈万策传》:万策,江陵人。天启中,举于乡,有时名。崇祯十六年正月,李自成据襄阳,设伪官。遣使具书币徵之。万策隐龙湾市,去城百馀里,使至,叹曰:我为名误,既不能奋身灭贼,尚可惜踵顶邪。夜自经。死。

陈衎

《明诗选小传》:衎字磐生,闽县人,有《大江集》

陈衷脉

《明诗选小传》:衷脉号雁湖,学使允升孙,以贡官京卫经历,有《适适草》

陈士鹄

《明诗选小传》:士鹄字季方,秀水人,有《锻斋集》

陈汀

《明外史·琴彭传》:陈汀者,古雷县千夫长也,数从方政击贼有功,政信任之。王通弃地,汀愤恨北行,为贼所得,汀誓不臣贼,从间道出走。帝嘉其义,以为指挥佥事。

陈爵

《南靖县志》:爵字良贵,天启丁丑进士。初知揭阳县,时岭南山海盗起,爵亲诣贼舸谕之。盗不从,乃筑城凿池为守备计。未几,寇大至,爵躬擐甲胄,冒矢石为士卒先。贼退,爵招抚善良,抑强扶弱,劝农桑,兴学校。守臣上其事,擢知韶州府,以忧改高州府,未一载而卒。

陈居恭

《畿辅通志》:居恭字元礼,安肃人。以武举承伯父荫,官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掌锦衣卫都指挥使事。时魏珰擅权,用私人假锦衣官,榷矿税,多不法事。居恭疏纠之,并劾魏珰三大罪,罢归。崇祯初,廷推掌金吾,不起。

陈宗契

《衡州府志》:宗契字禖生,进士。以庶常选补福建道监察御史,毅然以弹击自任,直声震辇下。未几,遣视漕运,已而奉诏按浙,晋通政司参议,拜北通政司左通政,升太常寺正卿。时逆珰魏忠贤擅政,三疏乞终养。崇祯三年,诏以兵部右侍郎起用,未闻命卒。

陈轾

《池州府志》:轾,青阳人。由进士任南京刑部主事,决狱详允,廷中称平。为闽宪,劳心公务,力弭民患。随节所驻有声。时漳南宿寇窃发,帅兵讨之,凯旋。卒于瘴疫,归榇惟图书数卷而已。

陈昂

《莆田县志》:昂字云仲,为诸生,时倭寇郡城,奔豫章,织草屦自给,继之以卜,复由楚入蜀,皆佣于僧。后寓江陵、松滋、公安、巴陵诸处,俱以诗纪胜。至金陵,自榜于扉,为人佣作诗文。居数年,竟穷以死。手书五言近体一帙自为序。金陵钟惺尝刻其《白云集》,虞山钱谦益称昂吮笔含毫,研思覃精。其诗入于选者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