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二十三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一百二十三卷目录

 陈姓部列传七
  宋三
  陈自仁      陈东
  陈吉老      陈仲刚
  陈仲敏      陈希造
  陈一新      陈之茂
  陈之渊      陈敏
  陈渊       陈良翰
  陈昭度      陈俊卿
  陈康延      陈太素
  陈璟       陈鹏飞
  陈丰       陈天麟
  陈焘       陈敏修
  陈峤       陈居仁
  陈亨祖      陈骙
  陈良祐      陈公绪
  陈刚中      陈至道
  陈景肃      陈谠
  陈谦       陈研
  陈朴       陈梓
  陈表臣      陈士楚
  陈亨运      陈咸
  陈孔硕      陈世卿
  陈宗召      陈亮
  陈自强      陈源
  陈舜申      陈德豫
  陈宋辅      陈光祖
  陈缜       陈经〈龙溪人〉
  陈震       陈傅良
  陈卓       陈伯震
  陈之纯      陈大年
  陈骏       陈嗣光
  陈岘       陈模
  陈贵谊      陈晔
  陈经〈安福人〉  陈仲微
  陈之经      陈韡
  陈嘉言      陈淳
  陈埙       陈范
  陈力修      陈焕
  陈埴       陈文蔚
  陈如晦      陈起宗
  陈宓       陈应辰
  陈霖       陈炜

氏族典第一百二十三卷

陈姓部列传七

宋三

陈自仁

《宋史·赵士隆传》:秦悼王五世孙训之,建炎三年,知吉州永丰县。孟太后避地虔州,护卫统制杜彦与其麾下叛,将犯永丰。训之与尉陈自仁简兵分为二,一取间道绕贼后,一据地利匿其精兵以诱贼。贼至伏发,歼其众。会贼别校继至,官兵未成列,训之率数十辈拒战,厉声骂贼,与自仁俱被害。事闻,诏赠自仁通直郎,官其子。

陈东

《宋史·陈东传》:东,字少阳,镇江丹阳人。蚤有隽声,俶傥负气。以贡入太学。金人迫京师。李邦彦议与金和,李纲及种师道主战,邦彦因小失利罢纲而割三镇,东率诸生伏宣德门上书。从者数万,喧呼震地。于是亟诏纲入,复领行营。金人既解去,议补东官,赐第,除太学录,东力辞官以归。既归,复预乡荐。高宗即位五日,相李纲,又五日召东至。未得对,会纲去,乃上书乞留纲而罢黄潜善、汪伯彦。不报。会布衣欧阳澈亦上书言事,潜善遽以语激怒高宗,言不亟诛,将复鼓众伏阙。乃与澈同斩于市。东初未识纲,特以国故,至为之死,识与不识皆为流涕。时年四十有二。越三年,追赠东、承事郎。东无子,官有服亲一人。驾过镇江,遣守臣祭东墓。绍兴四年,加朝奉郎、秘阁修撰。

陈吉老

《仙游县志》:吉老字子州,先世许州人。吉老以父任补官。少通《春秋三传》,学孙、吴兵法。绍兴初,金人寇淮,汀赣群盗窃发,辟吉老清流丞。赣寇侵掠郡境,吉老整众大破之。后以胡保、钟花之寇,长子希造先登死焉,吉老忍痛,悉众长驱,竟歼其党。升本州别驾,召除京东提刑。收复宿、亳、徐、海四州,寻除扬州安抚使。吉老至,严关渡之禁,创策应之法,大修州城,捐俸以助。又遣仲子希锡取延陵,私租千缗,市汀布以为军装。时韩世忠守楚州,吉老奏乞命世忠来相其役,诏从之。不数月而事集。时秦桧当国,力主和议。吉老累疏争辩,乞罢斥奸桧。未几,卒于官。高宗闻之,叹息不已。累赠中散大夫。

陈仲刚

《莆田县志》:仲刚,淬之长子也。建炎时,金王善拥兵十万,长驱两河,袭恩州。淬与仲刚拒战,贼飞刃及淬,仲刚以身蔽刃,死之。

陈仲敏

《莆田县志》:仲敏,淬之从子也。金人侵采石,淬援建康,军溃,仲敏死之。

陈希造

《仙游县志》:希造字贤御,以父吉老荫补官。贼陷京口,希造年十六,被系至北庭,令其牧马。一日,北师南向,希造择平时所调御最良马乘以归。父益奇之,每目为定乱器,调扬州录参。绍兴初,侍父官临汀,每战必居先锋,屡奏凯捷。明年,贼又入寇,希造乘胜而前,策应不至,战没于义口。朝廷称其忠节,特赠承事郎,累赠奉直大夫。

陈一新

《泉州府志》:一新字又之,永春人。登绍兴元年进士,条对剀切,为时所称。教授汀州。庆元四年,较艺漕闱,发策激韩𠈁胄,怒,将以为罪。侍臣力救,得免。迁国子博士,轮对深论权倖,以劾免。通判婺州,知邵武军,以廉平称。卒于官。

陈之茂

《无锡县志》:之茂字卓卿,绍兴二年张九成榜进士,廷对忤权臣,黜之。九成叩头殿廷曰:臣之学不如之茂,之茂能言人之所不敢言,宜奖不宜黜。上览对悚然,赐之茂同进士出身,除休宁尉,迁秘书郎,历知平江府,直显谟阁。再知建康。隆兴中,以丞相洪适荐,擢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直学士院终。

陈之渊

《无锡县志》:之渊字宗卿,与兄之茂同入太学,时号二陈。复同举绍兴二年进士,终秘书阁修撰,知宣州。

陈敏

《宋史·陈敏传》:敏,字元功,赣之石城人,父皓,有才武,建炎末,以破赣贼李仁功,补官至承信郎,敏精骑射,积官至忠靖郎。以杨存忠荐,擢閤门祗候。累功授右武大夫,封武功县男,领兴州刺史。召赴阙,高宗见其状貌魁岸,除破敌军统制。升马司统制。孝宗即位,张浚宣抚江、淮,奏敏为神劲军统制,改都督府武锋军都统制。金人议和,戍高邮,兼知军事。乾道元年,迁宣州观察使,召除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居岁馀,除光州观察使,分武锋为四军,升敏为都统制兼知高邮军事。四年,召敏为左骁卫上将军。再出守高邮,移守楚州。以归正人二百家逃归,降授忠州团练使,罢为福建路总管,改江西路总管。俄提举佑神观,仍奉朝请,继复蕲州防禦使,再除武锋军都统制兼知楚州,复光州观察使,以疾卒。特赠庆远军承宣使。

陈渊

《宋史·陈渊传》:渊,字知默,南剑州沙县人也。绍兴五年,给事中廖刚、中书舍人胡寅朱震、权户部侍郎张致远言:渊乃瓘之诸孙,有文有学,负材未试。充枢密院编修官。会李纲以前宰相为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辟为制置司机宜文字。七年,诏侍从举直言极谏之士,胡安国以渊应。召对,改官,赐进士出身。九年,除监察御史,寻迁右正言。郑亿年复资政殿学士、奉朝请。渊言:亿年有从贼之丑,乞寖其职名。不报。亿年,右仆射秦桧之亲党也,由是桧怒之。除秘书少监兼崇政殿说书,以祖名辞。改宗正少卿,以何铸论罢。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五年,卒。

陈良翰

《宋史·陈良翰传》:良翰,字邦彦,台州临海人。蚤孤,事母孝。资庄重,为文恢博有气。中绍兴五年进士第。知温州瑞安县。俗号强梗,吏治尚严,良翰独抚以宽,催租民竞乐输,听讼咸得其情。殿中侍御史吴芾荐为捡法官,迁监察御史。孝宗初元,金主褒新立,求和,良翰言:定计自治,而和不和,任之乃可。除右正言。金再移书求故疆,良翰言:中原皆吾故土,况唐、邓、淮、泗是要害之地,决不可许。正言尹穑附思退以撼督府。良翰为左司谏,疏论:思退奸邪误国,宜早罢黜,张浚精忠老谋,不宜以小人言摇之。既退,以上语谕同列,穑勃然变色,明日亦请对,遂罢良翰言职。两淮既撤备,金大入,孝宗始深悔。太学生数百人伏阙,乞召用良翰。良翰在谏省,成恭皇后受册,官内外亲属二十五人,良翰论其冗,诏减七人。知建宁府、福建转运副使,提点江东刑狱,移浙西,召为宗正少卿、兵部侍郎,除右谏议大夫。改礼部侍郎,不拜,以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召为太子詹事,诏兼侍讲。未几,以疾告老,除敷文阁直学士、提举太平宫。卒,年六十五。光宗立,特谥献肃。

陈昭度

《万姓统谱》:昭度字元矩,莆田人。少颖异不群,擢绍兴五年进士第,为尤溪主簿。部使者移檄,令据摭属吏细过,昭度怃然不悦曰:吾其忍为是耶。乃拂衣而去。閒居以读书著文为乐,十馀年不调,自号西轩子。乡大夫林迪与为忘年交。艾轩、林光、朝正字刘夙、方翥、著作刘夙,皆尝至其家登堂拜母,谊均兄弟。既而教授藤州,藤去中州绝远,俗尚卑陋。昭度至,励以致知谨独之学,由是士竞于学,知所指归。

陈俊卿

《宋史·陈俊卿》:传俊卿,字应求,兴化人。幼庄重,不妄言笑。父死,执丧如成人。绍兴八年,登进士第,授泉州观察推官。服勤执业。秩满,秦桧当国,察其不附己,以为南外睦宗院教授。寻添通判南剑州,未上而桧死,乃以校书郎召。孝宗时为普安郡王,高宗命择端厚静重者辅导之,除著作佐郎兼王府教授。讲经辄寓规戒,王敬纳之。累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除权兵部侍郎。金主亮渡淮,俊卿受诏整浙西水军,李实因之遂有胶西之捷。亮死,诏俊卿治淮东堡砦屯田,所过安辑流亡。孝宗受禅。迁中书舍人。时孝宗志在兴复。以俊卿忠义,沈靖有谋,以本职充江、淮宣抚判官兼权建康府事。隆兴初元,建都督府,俊卿除礼部侍郎参赞军事。张浚初谋大举北伐,俊卿以为未可。会谍报敌聚粮边地,乃出师。已而邵宏渊兵溃,俊卿退保扬州。主和议者幸其败,横议摇之。浚上疏待罪,俊卿亦乞从坐,诏贬两秩。谏臣尹穑附思退,议罢浚都督。俊卿奏:使浚自劾。疏再上,上悟,即命浚都督,且召为相,卒为思退、穑所挤,遣视师江、淮。俊卿累章请罪,以宝文阁待制知泉州,请祠,提举太平兴国宫。思退既窜,太学诸生伏阙下乞召俊卿。乾道元年。除吏部侍郎。钱端礼起戚里为参政,窥相位甚急,馆阁之士上疏斥之。端礼遣客密告俊卿,己即相,当引共政。深拒不听,端礼憾之。知建康府。逾年,授吏部尚书。受诏馆金使,遂拜同知枢密院。参知政事。四年十月,制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俊卿以用人为己任,奖廉退,抑奔竞。虞允文宣抚四川,俊卿荐其才堪相。五年正月,上召允文为右相,俊卿为左相。允文建议遣使金以陵寝为请,俊卿面陈,复手疏以为未可。吏部尚书汪应辰与允文议事不合,求去,俊卿数奏应辰刚毅正直,可为执政。上初然之,后竟出应辰守平江,俊卿亦数求去。明年,允文复申陵寝之议,上手札谕俊卿。俊卿即杜门请去,以观文殿大学士帅福州。政尚宽厚,严于治盗,海道晏清,以功进秩。明年,请祠,提举洞霄宫。归第,弊屋数楹,怡然不介意。淳熙二年,再命知福州。累章告归,除特进,起判建康府兼江东安抚。建康父老喜其再来。除少保,判建康府如故。八上章告老,以少师、魏国公致仕。十三年十一月薨,年七十四,赠太保。

陈康延

《广东通志》:康延字元举,南海人。力学自奋,绍兴进士。初调潭津,再调龙川录事,三任学官,两历邑令。淳熙间,适康延,改秩入京,朝廷议催二广盐。丞相梁克家与康延厚,召赴都堂,令分司苍梧,康延力辞。擢知海州,至郡,访民利病,知境内有赣商之扰。严保伍法,贼不敢犯,民赖以安。官至朝散大夫。

陈太素

《万姓统谱》:太素字仲华,河南缑氏人。举进士,累官大理少卿。能推原人情,以传法意。每临牍,至忘寝食。历知兖、明二州,有治绩。官至兵部郎中。

陈璟

《福州府志》:璟字景玉,连江人,补太学生。绍兴间,故相张浚都督江淮,有重名。汤思退忌之,诋罢其兵柄。璟独慨然不平,诣阙上书,思退等罢璟,负气磊落。后覃恩授贵州文学。

陈鹏飞

《万姓统谱》:鹏飞字少南,永嘉人。绍兴进士,其学不为章句新说,必本人伦正论,而趋于深厚。两举于乡,俱第一。登进士,为崇政殿说书,以讲《春秋》忤秦桧,谪惠州。

陈丰

《万姓统谱》:丰字宜中,仙游人,骥之子。绍兴中,第进士,初为泉州教授,以陈康伯荐,召为太学博士。孝宗初立,召监司各举循吏二人,丰居首。除知南恩州,清俭无扰。岁旱祈雨,有愿俾微臣特损数年之寿,乞令合境普沾三日之霖等语。雨果大至。

陈天麟

《宣城县志》:天麟字季陵,幼警悟,日诵数千言。绍兴戊辰擢进士第,调广德簿,除太平教授。未几,以国子正召迁太学博士,累官集贤殿修撰。由饶州改知襄阳,修治楼堞,募忠义军,朝旨嘉奖。改知赣州,时茶商寇赣、吉间,乃预为守备,民恃以安。未几,罢复集英殿修撰,卒。天麟晚益苦学,著有《易三传》,西汉、南、北史,《左氏缀节》《梅许昌公年谱》,诗三十馀篇,号《撄宁居士集》。子五人:木、禾、穑、格、植。

陈焘

《尚友录》:焘,电白人,瞽目十年。绍兴间,母死将葬,焘欲扶柩至圹,人或止之。焘曰:母生我,今日视入土,焘忍以疾辞。执绋一二里,双目顿开,人皆异之。

陈敏修

《尚友录》:敏修号市隐居士,绍兴中进士第三人。玉音云:卿便是陈敏修,年几何。对曰:七十三。问有几子,对曰:未娶。乃出内人施氏嫁之,年三十,赀奁甚厚。时人语曰:新人若问郎年纪,五十年前二十三。

陈峤

《尚友录》:峤字景山,年近六十方及第。有儒家以女妻之,合卺夕作诗云:彭祖尚闻年八百,陈郎犹是小孩儿。

陈居仁

《宋史·陈居仁传》:居仁,字安行,兴化军人。父太府少卿膏,娶明州汪氏女,因家焉。居仁年十四而孤,以荫授铅山尉。绍兴二十一年举进士。秦桧与膏有故,有劝以一见可得美官。居仁终不自通。移永丰令,入监行在点检赡军激赏酒库所籴场,诏修《高宗圣政》,充检讨官。淮甸交兵,魏杞以宗正少卿使金,辟居仁幕下。因出疆赏,转承议郎。徙主军器监簿、宗正修玉牒。迁将作监丞,转国子丞。九年,进秘书丞。入对。帝嘉纳。权礼部郎官。请外,乃知徽州。入对。留为户部右曹郎官,命未下。特转朝议大夫兼权度支,又兼权礼部。会枢属阙员。即授枢密院检详文字,寻为右司,迁左司,又迁检正中书门下省诸房公事,历兼左藏诸库。假吏部尚书使金,还,迁起居郎,寻兼详定一司敕令兼权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以集英殿修撰知鄂州。进焕章阁待制,移建宁府。镇江大旱,又移居仁守镇江。加宝文阁待制、知福州,再进华文阁直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卒,赠金紫光禄大夫。有奏议、制槁、诗文行世。

陈亨祖

《宋史·陈亨祖传》:亨祖者,淮宁大豪也。绍兴末,官军已复蔡州,亨祖遂领民兵据淮宁,执金知州完颜耶鲁,以其城来归。命为武翼大夫、忠州刺史、知海宁府。金兵攻城,亨祖力战死之,举家五十馀人皆死。赠容州观察使,立庙光州,赐额闵忠。

陈骙

《宋史·陈骙传》:骙,字叔进,台州临海人。绍兴二十四年,试春官第一,秦桧当国,以秦埙居其上。累官迁将作少监、守秘书少监兼太子谕德。出知赣州,易秀州。召还。再归故官,迁秘书监兼崇政殿说书。淳熙五年,试中书舍人兼侍讲、同修国史。上欲采晋、宋以下兴亡理乱之大端,约为一书,谓骙曰:惟卿与周必大可任此事。言者忌而攻之,上留章不下,授提举太平兴国宫。起知宁国府,改知太平州,加集英殿修撰。以言者罢。起知袁州。光宗受禅,召试吏部侍郎。绍熙元年,同知贡举兼侍讲。二年春,雪雷,诏陈时政得失,骙疏三十条。皆切于时病。三年三月,权礼部尚书。六月,同知枢密院事。四年二月,参知政事。宁宗即位,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赵汝愚为右丞相,骙素所不快,未尝同堂语。时韩𠈁胄窃国柄。吏部侍郎彭龟年论𠈁胄将为国患,不报。于是龟年、𠈁胄俱请祠,骙曰:以閤门去经筵,何以示天下。龟年竟外补。𠈁胄语人曰:彭侍郎不贪好官,固也,元枢亦欲为好人耶。遂以资政殿大学士与郡,辞,诏提举洞霄宫。庆元二年,知婺州。告老,授观文殿学士、提举洞霄宫。嘉泰二年卒,年七十六。赠少傅,谥文简。

陈良祐

《宋史·陈良祐传》:良祐,字天与,婺州金华人。年十九,预乡荐,间岁入太学。绍兴二十四年,擢进士第,有荐于朝者,召除太学录、枢密院编修官。中丞汪澈荐除监察御史,累迁军器监兼邓王府直讲。隆兴元年,出为福建路转运副使,乾道三年,除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迁起居郎。寻除右司谏。首言会子之弊,上慨然发内府金数万两收换会子,军民翕然。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同知贡举,除给事中,兼直学士院,迁吏部侍郎。寻除尚书。时议遣泛使请地,良祐奏:内视不足,何暇事外。迩者未怀,岂能绥远。奏入,忤旨,贬瑞州居住,寻移信州。九年,许令自便。淳熙四年,起知徽州,寻除敷文阁待制、知建宁府,卒。

陈公绪

《宋史·列女传》:刘氏,适同里陈公绪。绍兴末,金人犯山东,公绪倡义来归,偶刘归宁,不得偕,惟挈其子庚以行。后子庚长,迎母归。

陈刚中

《尚友录》:刚中字彦深,候官人。性慷慨,敢论事。胡铨以劾秦桧,贬韶州,刚中启曰:知无不言,愿借上方之剑。不遇故去,聊乘下泽之车。桧怒,遂与张九成同谪。客死,贫不能葬,士论惜之。

陈至道

《尚友录》:至道字元和,号野云。崇高节,至孝,养亲不仕,亲殁,终身初度,闭门杜客。必躬酹松楸,恋恋尽日不能返,以诗鸣。后隐香岭,得道上升,为冲和大仙人,号诗仙。

陈景肃

《诏安县志》:景肃字和仲,将军元光裔孙也。尝同秦梓奉使燕,及梓归,表为祈请使,不拜。登绍兴进士,令仙游,旌孝义,剿宿盗,多美政。后提举湖南,知南恩州。有诏入知制诰,以秦桧故不拜。桧死,议均役,复知制诰。致仕,已八十馀矣。南恩叛服不常,择使宣慰,朝议非景肃不可。乃持节往,岭南以平。卒,赠光禄大夫、资政殿大学士,谥廉献。

陈谠

《万姓统谱》:谠字正仲,丰之子。隆兴初第进士,庆元中为殿中侍御史。久之,坐论事忤陈自强意。从太常少卿补外,召为兵部侍郎。开禧中,贻书权臣,极陈用兵利害,不见听。除敷文阁待制,奉祠。谠问学该贯,文章不为险语,而雅有典则。工书法,大字尤精。自少至老,士林推重。

陈谦

《宋史·陈谦传》:谦,字益之,温州永嘉人。乾道八年进士,授福州户曹、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迁国子录、敕令所删修官、枢密院编修官。陈中兴五事。孝宗内禅,通判江州,知常州,提举湖北常平。平辰州峒猺,加直焕章阁,除户部郎中,总领湖、广财赋。谦乃丞相赵汝愚客,会党论起坐斥。后数年,起为提点成都府路刑狱,移京西运判,复直焕章阁。韩𠈁胄谋扰金人,令献马者补官,七州民相扇为盗。谦移书𠈁胄。既而屡论襄帅皇甫斌、李奕罪,且求罢。迁司农少卿、湖广总领,除宣抚司参谋官。金兵深入,武昌震惧。谦以宝谟阁待制副宣抚,即日置司北岸,命土豪赵观覆之中流,士马溺死甚众。未几,夺职。后复知江州。𠈁胄死,和议已决,谦复罢,奉祠。卒,年七十三。谦有隽声,早为善类所予。晚坐伪禁中废,首称𠈁胄为我王,士繇是薄之。

陈研

《泉州府志》:研,字叔几,乾道二年进士,官临河,以忤去。提点湖南刑狱,徙计度转运使。属州故有铁缆钱隶焉,民病之,研悉去。迁起居郎。卒。

陈朴

《泉州府志》:朴字端行,乾道三年进士,为江西运司主管文字。以荐入提辖左藏、大理寺正,知漳州。撙浮费五万,为民代输身丁。提举湖北常平,召除仓部,擢太常卿,除知广州,兼广东安抚。子亚卿、直卿,弟机、模。

陈梓

《瓯宁县志》:梓字处恭,注荔浦尉,易广州司理,转丞赣。李元砺叛,洞獠因之怀反侧。州择属慰抚,梓深入洞中,与其长诣州。州官欲杀之,力争不得,弃官去,诸台勉回洞长。后有事于洞,洞獠拒曰:必得陈丞乃可。辟令信丰,改知宁化,通判南雄,以荐知南恩。江寇窃发,移镇南安,皆相戒不敢犯。升本路漕使,就领安抚司事。年谷不登,力讲荒政,诱致米商,漕计充斥。积官朝请大夫。

陈表臣

《福州府志》:表臣字正甫,永福人。乾道中擢武举,知宜州,以循良称。时经略张玠欲诬杀无辜,邀功希赏,表臣独执不可,得释者韦文仲等凡六十四名。

陈士楚

《万姓统谱》:士楚字英仲,莆田人。早从林光朝游。乾道中登第。淳熙末召为国子监簿。光宗立,除司封郎,兼嘉王府直讲。宁宗朝历起居舍人。明年,除侍讲。尝讲《周书·无逸篇》,喻小人在朝,君子在野之意。上嘉纳之。

陈亨运

《万姓统谱》:亨运字俊民,仙游人。父母继没,庐墓三年。常倚墓木而哭,木为之枯。乾道间诏举孝廉,县令以亨运应诏。亨运坚辞不起,令乃馈粟帛以旌其孝。

陈咸

《宋史·陈咸传》:咸,字逢儒,监察御史升卿次子,为叔父巨卿后。登淳熙二年进士第,调内江县尉。改知果州南充县,转运司辟主管文字。擢知资州,政以最闻,改知普州。开禧元年,边事兴,四川宣抚使程松奇其才,辟主管机宜文字。迁利路转运判官。吴曦叛臣于金。以咸蜀名士,欲首胁之。咸至后鏊,入帐中以刀自断其结,披缁而出,乃得释归。曦既诛。上表自劾。安丙寻奏以咸总蜀赋,从之。召为司农少卿,卒。丙列奏其功,赐谥勤节。

陈孔硕

《福州府志》:孔硕字肤仲,候官人。祖禧,父衡,皆为文公所推重。孔硕少刻志学古,以圣贤自期。尝从张南轩、吕东莱游,后复偕其兄孔夙师事文公于武夷。淳熙初登进士第,历处州教授,邵武、瑞金知县,淮东、广西提举常平,终秘阁修撰。以数忤史弥远,不容,归。杜门著书,有《中庸》《大学解》《北山集》行于世。学者称北山先生。

陈世卿

《延平府志》:世卿字光远,沙县人。登淳熙二年进士第,授衡州推官,调东川节度推官。会李顺寇两川,州守张雍分州兵马为数部,使官领之。世卿素善射,当城一面,亲射中数百人。贼既去,雍表其材,诏改掌书记。凡七年归朝为秘书郎。张鉴出知广州,表为通判,召见,赐绯,加太常博士,徙知建州。帝知其才干,授福建转运使,改度支员外郎,出为荆湖北路转运使。蛮人侵境,世卿领兵讨之,授秘书少监,知广州,加赐金紫。九年卒,诏赠吏部尚书,录其子。

陈宗召

《福清县志》:宗召字景阳,登淳熙乙未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仕至中奉大夫、工部尚书、翰林学士,以诗文名。

陈亮

《宋史·陈亮传》:亮,字同父,婺州永康人。生而目光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尝考古人用兵成败之迹,著《酌古论》。郡守周葵得之,相与论难,奇之,曰:他日国士也。请为上客。及葵为执政,朝士白事,必指令揖亮,因得交一时豪俊,尽其议论。因授以《中庸》《大学》,曰:读此可精性命之说。遂受而尽心焉。隆兴初,与金人约和,天下忻然幸得苏息,独亮持不可。婺州方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已而退修于家,学者多归之,益力学著书者十年。淳熙五年,亮更名同,诣阙上书。孝宗赫然震动,用种放故事,召令上殿,将擢用之。曾觌以其不诣己,不悦。大臣尤恶其直言无讳,交沮之,乃有都堂审察之命。宰相临以上旨,问所欲言,皆落落不少贬,又不合。待命十日,再诣阙上书。书既上,帝欲官之,亮笑曰:吾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宁用以博一官乎。亟渡江而归。日落魄醉酒,与邑之狂士饮,醉中戏为大言,言涉犯上。一士欲中亮,以其事首刑部,侍郎何澹诬为不轨。事闻,孝宗知为亮,尝阴遣左右廉知其事,及奏入取旨,帝曰:秀才醉后妄言,何罪之有。划其牍于地,亮遂得免。归家益厉志读书,所学益博。其学自孟子后惟推王通,尝曰:研穷义理之精微,辨析古今之同异,原心于杪忽,较理于分寸,以积累为功,以涵养为主,晬面盎背,则于诸儒诚有愧焉。至于堂堂之陈,正正之旗,风雨云雷交发而并至,龙蛇虎豹变现而出没,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自谓差有一日之长。亮意盖指朱熹、吕祖谦等云。高宗崩,金遣使来吊,简慢。而光宗由潜邸判临安府,亮感孝宗之知,至金陵视形势,复上疏。欲激孝宗恢复。在廷交怒,以为狂怪。未几,光宗策进士,问以礼乐刑政之要,亮以君道、师道对。时光宗不朝重华宫,群臣更进迭谏,皆不听,得亮策,乃大喜,以为善处父子之间。奏名第三,御笔擢第一。既知为亮,则大喜曰:朕擢果不谬。孝宗在南内,宁宗在东宫,闻知皆喜。授佥书建康府判官厅公事。未至官,一夕,卒。吏部侍郎叶适请于朝,命补一子官,非故典也。端平初,谥文毅,更与一子官。

陈自强

《宋史·陈自强传》:自强,福州闽县人,字勉之。登淳熙五年进士第。庆元二年,入都待铨。自以尝为韩𠈁胄童子师,欲见之,无以自通,适僦居主人出入𠈁胄家,为言于𠈁胄。一日,召自强,比至,则从官毕集,𠈁胄设褥于堂,乡自强再拜,次召从官同坐。𠈁胄徐曰:陈先生老儒,汨没可念。明日,从官交荐其才。除太学录,迁博士,数月转国子博士,又迁秘书郎。入馆半载,擢右正言、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入台未踰月,遂登枢府。嘉泰三年,拜右丞相,历封祈、卫、秦国公。韩𠈁胄颛朝权,苞苴盛行,自强尤贪鄙。四方致书馈,必题其缄云:某物并献;凡书题无并字,则不开。纵子弟亲戚关通货贿,仕进干请,必谐价而后予。都城火,自强所贮,一夕为煨烬。𠈁胄首遗之万缗,执政及列郡莫不有助。不数月,得六十万缗,遂倍所失之数。吴曦有逆谋,求归蜀,厚赂自强。自强语𠈁胄纵之归,曦卒受金人命为蜀王。𠈁胄奸凶,久盗国柄,自强实为之表里。既开边隙,朝野汹汹。史弥远建议诛𠈁胄,诏以自强阿附充位,不恤国事,罢右丞相。未几,诏追三官,永州居住,又责武泰军节度使、韶州安置。中书舍人倪思缴奏,乞远窜,籍其家,诏从之。再责复州团练副使、雷州安置。后死于广州。

陈源

《宋史·陈源传》:源,淳熙中提举德寿宫,颇有宠。俄带浙西副总管,给事中赵汝愚言:内侍不当干军政。遂罢。源恃恩颛恣。孝宗闻而恶之。十年春,诏源应奉日久,特落阶官,与京祠。给事中宇文价封还录黄,改外祠。台官黄洽等又劾之,乃谪源建州居住,籍其赀。言者犹未已,移源郴州。光宗即位,复召还。绍熙四年,自拱卫大夫、永州防禦使除入内内侍省押班。帝以疾不朝重华宫,源与内侍杨舜卿、林亿年数有间言。宁宗即位,命三人俱事光宗于泰安宫。御史章颖论其离间君亲,乞行诛窜。诏罢源等官,源抚州居住。庆元二年,以生皇子恩,许自便。给事中汪义端驳之,乃移源婺州,源在贬所与妓滥,以淫媟闻,人疑其非宦者云。

陈舜申

《尚友录》:舜申字休谟,连江人。七岁能属文,淳熙中举进士,历衡阳,秭归教授,累迁知漳浦县,有惠政。迁著作郎,入对,以正心任人为先,直而不讦,上皆嘉纳。由是有忌之者,遂主管武夷冲祐观,起参议淮阃,未赴,卒。舜申以学问淑后进,以行义率乡里,以节操立朝廷,以义方教子孙。所著有《易》《鉴》《语》《孟》《中庸》《大学集解》《浑灏发旨》《审是集》《兵书订解》《高斋文集》

陈德豫

《尚友录》:德豫字子顺,连江人。少好学,博通六艺、诸子百家之旨。淳熙中登进士甲科,调建州户曹,试教官,首选分教宣城郡学。旧有《二程遗文》,时禁程氏学,令焚燬之,德豫护藏唯谨。改京教,累迁诸军粮料院。岁旱求言,德豫上封事,以讳天变、讳人言为致旱之由,乞去二讳以回天变。上嘉纳之。又累迁著作郎,官至大理卿。有文槁三十卷。

陈宋辅

《万姓统谱》:宋辅字公弼,宁德人。觉民子。淳熙中举进士,累官柳州教授。平生尚节概,重然诺,士民敬惮之。论事贬馀姚县主簿。

陈光祖

《万姓统谱》:光祖字世德,希造之子。尝督修内府及造御创万盈仓,例赏三官,皆不陈乞。官终梅阳守。光祖以父殁王事补官,好儒重礼,德行政事皆不凡。知英德府,日上供泛输几倍。光祖奏蠲第四户以宽民力。浈阳渡湍恶,舟多覆溺,更创巨舰以济。廖德明行部,叹曰:陈公可谓依本分君子也。寻改知邕州,特除广东提刑。光祖作《钦恤编》以戒僚属,新濂溪祠以崇教道。又损故钱三千缗以代给邕兵之廪。而凡一切无名之征,悉蠲除之。积官朝奉郎。

陈缜

《福州府志》:缜字师文,罗源人。淳质有守,少慕伊洛考亭之学,屡试礼部,独以正心诚意为说,俱见黜。后以时务对,遂擢第。及廷试,慨然曰:今得对天子之庭,可负所学耶。复以诚意正心对。孝宗见策,特擢奏名第一。

陈经

《龙溪县志》:经字叔纶,登淳熙进士第,调广州司理,辟新兴令,改福清。首以教化为务。倅循州,知钦州、封州。秩满归。恬于仕进,有《德斋文集》

陈震

《泉州府志》:震字省仲,晋江人。淳熙十四年进士,知瓯宁县,再令新建,通判饶州,知绍州,摄宪节,却台府例券数千缗。召除军器监丞,迁太府丞。奏乞减二广丁钱。奉祠归里,卒。有《春秋史编杂著》数十卷。

陈傅良

《宋史·陈傅良传》:傅良,字君举,温州瑞安人。初患科举程文之弊,思出其说为文章,自成一家,人争传诵,从者云合,由是其文擅当世。及入太学,与广汉张栻、东莱吕祖谦友善。登进士甲科,教授泰州。龚茂良荐于朝,改太学录。出通判福州。丞相梁克家领帅事,委成于傅良,强禦者阴结言官论罢之。后五年,起知桂阳军。光宗立,稍迁提举常平茶盐、转运判官。转浙西提点刑狱。除吏部员外郎,去朝四十年,至是归,须鬓无黑者,都人聚观嗟叹,号老陈郎中。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赞读。绍熙三年,除起居舍人。明年,兼权中书舍人。光宗得心疾,不过重华宫。傅良上疏,帝将从之。出至御屏,皇后挽帝回,傅良遂趋上引裾,后叱之。傅良哭于庭,下殿径行。诏改秘阁修撰仍兼赞读,不受。宁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御史中丞谢深甫论傅良言不顾行,出提举兴国宫。明年,削秩罢。嘉泰二年复官,起知泉州,辞。授集英殿修撰,进宝谟阁待制,终于家。谥文节。有《诗解诂》《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行于世。

陈卓

《宋史·陈居仁传》:居仁子卓,字立道,绍熙元年进士,知江州,移宁国府。丞相以故欲见之,卓谢不往。为签书枢密院事。未几,丐祠还里,卒年八十有六。其孙定孙力请谥于朝,乃谥清敏。

陈伯震

《万姓统谱》:伯震字震之,陈襄八世孙。由候官徙居长乐。绍熙进士,泰州知州,累官广东经略使、龙图阁学士。嘉定中,奉命使金,能以数言折服强寇,不辱君命。

陈之纯

《万姓统谱》:之纯字仲诚,莆田人。幼颖异,登进士。绍熙间诏求直言,作《资朴议》二十篇以进。一时名公韪其忠谠。任江东漕属,当路交剡其才,改知临安县。首崇风化,催科听讼,悉有成规,不扰而治。

陈大年

《尚友录》:大年字彦永,贡辟雍。同舍生陈仲防患疫,人皆避之。大年曰:疾病相弃,岂友谊耶。为召医诊视。已而仲防瘥,谢曰:彦永所谓生死交情者也。以特奏名,再调昭州推官。尝摄州事,民皆宜之。

陈骏

《万姓统谱》:骏字敏仲,宁德人。举进士,登朱文公之门,著《论语》《孟子笔义》,又著《毛诗笔义》,号仁斋。子成父,字汝玉,克承家学。辛弃疾持宪节来闽,闻其才名,罗致宾席,而妻以女。其学以立诚为本,《近思录》一本口诵心悟,不少辍。故行己皆有法度,安贫守道,澹如也。尝升上庠,两预解选,有《律历志解》《和稼轩词》《默斋集》藏于家。

陈嗣光

《万姓统谱》:嗣光字朝倚,宁德人。律己廉,事亲孝,宗族乡党称焉。时朝廷举孝廉,县以嗣光应诏。邑簿陆游为立孝廉坊以旌之。

陈岘

《宋史·陈桷传》:桷孙岘,以词学擢第,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陈模

《泉州府志》:模字中行,登庆元二年进士,宰执以学行荐,除国子正。开禧初,召试馆职,时议开边,谟对策谓王恢首谋之,戮不足以赎僵尸百万之冤。参政李璧读之,叹曰:真馆职也。除秘书省正字、校书郎,通判镇江府盐钞法,知梅州,多惠政。改汀州,居五月,卒。号可轩。

陈贵谊

《宋史·陈贵谊传》:贵谊,字正甫,福州福清人。庆元五年进士,授瑞州观察推官。丁内外艰,服除,调安远军节度掌书记,辟差四川制置司书写机宜文字。中博学宏词科,授江南东路安抚司机宜文字。迁太社令。改武学谕、国子录,迁太学博士。又迁太常博士。以兄贵谦兼礼部郎官,引嫌,迁将作监丞兼魏惠宪王府小学教授,迁秘书郎,出知江阴军,提举江西常平。召赴行在,未至,授礼部郎官。史弥远不乐,讽言者论罢,主管崇禧观。起知徽州,召授司封郎官兼翰林权直,兼玉牒所检讨。理宗即位,为宗正少卿兼侍讲,兼权直学士院。寻迁起居舍人。宝庆初,迁中书舍人,升兼直学士院。内侍滥受恩赏,辄封还诏书。迁礼部侍郎,仍兼中书舍人、权刑部尚书。升修玉牒官兼侍读。为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绍定六年冬,上始亲政,进参知政事。上面谕之曰:顷闻忧国之言,朕所不忘。兼同知枢密院事。出师汴、洛时,贵谊已移疾,犹上疏力争。五上章乞归,转四官,加邑封,致仕。卒,赠少保、资政殿大学士。

陈晔

《万姓统谱》:晔字日华,庆元初知汀州事,为治精明,以郡帑钱二百贯助学,又以隶官田百亩充诸生廪饩,减户口食盐价以纾细民,作义冢以掩民骼。汀俗尚鬼信巫,晔严禁之,俗遂不变。

陈经

《尚友录》:经字正甫,安福人。庆元中进士,官终奉议郎、泉州泊干。经嗜书成癖,启益后学为多。有《书解》五十卷,及《诗讲义》《存斋语录》行世。

陈仲微

《宋史·陈仲微传》: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其先居江州,旌表义门。嘉泰二年,举进士。调蒲田尉。迁海盐丞。改知崇阳县。通判黄州。复通判江州,迁干办诸司审计事,知赣州、江西提点刑狱,迕丞相贾似道,监察御史舒有开言罢。久之,起知惠州,迁太府寺丞兼权侍右郎官。似道又讽言者罢夺其官。久之,叙复。江东提点刑狱。德祐元年,迁秘书监,寻拜右正言、左司谏、殿中侍御史。益王即位海上,拜吏部尚书、给事中。厓山兵败,去安南。越四年卒。子文孙。

陈之经

《万姓统谱》:之经字仲纶,莆田人。禀姿英特,弱冠,入太学。登开禧乙丑第,分教德安。值边事戒严,萃士友讲说兵机,习射艺。寇至,会诸军力战,寇遁去。宣司就辟充属,寻以攻守、得失、军政、缪戾数十事别白陈上,时论韪之。

陈韡

《宋史·陈韡传》:韡,字子华,福州候官人。父孔硕,为朱熹、吕祖谦门人。韡让父郊恩与弟韔。登开禧元年进士第。嘉定十四年,贾涉开淮阃,辟京东、河北干官。十五年,淮西告捷,韡如盱眙犒师。改淮东制置司干办公事。迁将作监丞,又迁太府寺丞,差知真州、淮东提点刑狱。加直宝章阁,依旧提点刑狱兼知宝应州。迁宗正寺丞、权工部郎中,改仓部员外郎。绍定二年,盗起闽中,帅王居安属韡提举四隅保甲,亲丧,辞。明年,以宝章阁直学士起复,知南剑州,提举汀州、邵武军兵甲公事,福建路兵马钤辖,同共措置兼福建路招捕使。未几,加提点刑狱。四年,进右文殿修撰,依旧提点刑狱、招捕使兼知建宁府。六年,进宝章阁待制、知隆兴府,诏节制江西、广东、福建三路捕寇军马,兼知赣州。端平元年正月,进华文阁待制、江西安抚使。贼平。权工部侍郎,仍知隆兴兼江西安抚使。未几,为工部侍郎,改江东安抚使、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二年,入奏事,权刑部尚书、沿江制置大使,依旧江东安抚使、知建康府。三年,加宝谟阁学士。嘉熙元年,进焕章阁学士。四年,拜刑部尚书,辞免。加徽猷阁学士、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淳祐四年,召为兵部尚书,迁礼部尚书兼侍读,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寻拜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七年,知枢密院事、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九年,以观文殿学士、福建安抚大使知福州,五上章辞,以旧职提举洞霄宫。开庆元年,召赴阙,致仕,充醴泉观使兼侍读。景定元年,授福建安抚大使兼知福州。久之,提举神祐观,力请致仕。明年卒,年八十三。赠少师,谥忠肃。

陈嘉言

《尚友录》:嘉言,景陵人。为复州学谕,以文行为乡里所推。开禧初,金人犯景陵,被执,胁使降。嘉言厉声骂贼,自沉于水。同室六人俱死。

陈淳

《宋史·陈淳传》:淳字安卿,漳州龙溪人。少习举子业,林宗臣见而奇之,且曰:此非圣贤事业也。因授以《近思录》,淳退而读之,遂尽弃其业。及朱熹来守其乡,淳请受教。为学益力,无书不读,无物不格,日积月累,义理贯通,洞见条绪。淳性孝,母疾亟,号泣于天,乞以身代。居乡不沽名徇俗,恬然退守,若无闻焉。然名播天下,世虽不用,而忧时论事,感慨动人,郡守以下皆礼重之,时造其庐而请焉。嘉定九年,待试中都,归遇严陵郡守郑之悌,率寮属延讲郡庠。淳叹张、陆、王,学问无源。遂发明吾道之体统,师友之渊源,用功之节目,读书之次序,为四章以示学者。明年,以特奏恩授迪功郎、泉州安溪主簿,未上而没,年六十五。

陈埙

《宋史·陈埙传》:埙,字和仲,庆元府鄞人。大父叔平与同郡楼钥友善,死,钥哭之。埙才四岁,出揖如成人。钥指槃中银杏使属对,埙应声曰:金桃。问何所据。对以杜诗鹦鹉啄金桃。钥竦然曰:亡友不死矣。试江东转运司第一,试礼部复为第一。嘉定十年,登进士第。调黄州教授。免丧。授处州教授。理宗即位,诏求言,埙上封事。召为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主宗正寺簿。迁太常博士。丐去,添差通判嘉兴府,召为枢密院编修官,出知常州,改衢州。改提点都大坑冶,徙福州转运判官。侍御史蒋岘常与论《中庸》,不合,又劾之。主管崇道观。踰年,迁浙西提点刑狱。以吏部侍郎召,及为国子司业,诸生咸相庆,以为得师。未几,兼玉牒检讨、国史编修、实录修撰。乞补。知温州,未上,以言罢。家居,卒。

陈范

《万姓统谱》:范字朝弼,崇安人,从朱文公学。嘉定中第进士,调徽州婺源尉。会有大狱,范察其不当死,令佐受赇,绐正其罪,吏请书狱,范叹曰:人命如是之轻乎。吾以书生获一官,当以此力争。竟不书。后发觉,令佐坐削,人服其明。调抚州崇仁县丞。

陈力修

《万姓统谱》:力修字介翁,平阳人。上舍优等第一人,登嘉定第,教授常德府。除礼、兵部架阁,被旨亲运江东,以给丰、亳、庐、寿、五,阅月,致米三十三万斛,边储用裕。擢通判泰州,大书于门曰报国常逢无事日,监州不是徇情官。知无为军,寻为浙西提刑。海寇苏阿六积暴,前使者置不问,乃设计授吏擒之,诘其罪,尝手杀平民四十馀,立诛之,而贷其党。浙右震肃。除祭酒,兼中书舍人,面对曰揆路蔽贤之弊,理宗大悟。盗起荻浦,朝廷欲镇以旧人,𢌿宪节往行训谕。盗闻风溃去,久之,复请祠。归,卒。

陈焕

《万姓统谱》:焕字少微,博罗人。安贫守道,敝衣疏食,处之晏如。以礼逊化闾里之横逆者,乡人称之曰陈先生。祭酒芮煜尝造其庐,见四壁萧条,赠以诗云:原思非病贫何患,回也虽贫乐有加。岁晚与谁同此味,梅花深处是君家。焕诗清劲,传于世者几百篇。以特科调高安县簿,秩满,不仕。

陈埴

《尚友录》:埴,永嘉人。从学朱文公,所著有《禹贡辩》《木钟集》等书,学者称潜室先生。埴与兄增、弟止善,俱登进士第。时人号所居为森桂坊。

陈文蔚

《万姓统谱》:文蔚,上饶人。朱熹门人,讲读铅山,著书立言,得其师旨趣。高风雅操,为乡邦所共仰。卒,祠于学。

陈如晦

《尚友录》:如晦字日照,长乐人。幼嗜学,贯穿经史。从勉斋黄干游,尝读西山真德秀夜气箴作曰:须见得冬为四时之夜,夜乃一日之冬,便是自家向晦入息处,又见得造化发育之妙。便是自家事物周旋处于此,敬慎夹持动静交养,则两得之矣。遂次其韵为生意箴,后西山得其箴,亟称赏焉。一时耆德钜,公乐与如晦为道义交。

陈起宗

《尚友录》:起宗,字兴祖。少入上庠,连冠多士。一日归省,嘱同舍生投试卷。起宗治书,同舍嫉之,辄易以周礼试,复第一。年三十七,以徽猷阁学士知并州,卒。起宗工诗,潇洒有陶谢风。

陈宓

《宋史·陈宓传》:宓,字师复,丞相俊卿之子。少尝及登朱熹之门,熹器异之。长从黄干游。以父任历泉州南安盐税,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知安溪县。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慷慨尽言。寻迁军器监簿。九年,转对。指陈敝事,尤恺切焉。宓遂请罢,归。在告日,擢太府丞,不拜,出知南康军。至官,岁大祲,奏蠲赋,给食。时造白鹿洞,与诸生讨论。改知南剑州。时大旱疫,蠲逋赋十数万。创延平书院,悉仿白鹿洞之规。知漳州。亡何,请致仕。宝庆二年,提点广东刑狱,章复三上,迄不就。直秘阁,主管崇禧观,宓拜祠命而辞职名,致仕。三学诸生以起宓为请,而没已阅月矣。宓天性刚毅,信道尤笃,尝为《朱墨铭》,谓朱属阳,墨属阴,以验理欲分寸之多寡,端平初,诏赠直龙图阁。所著书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之槁数十卷,藏于家。

陈应辰

《广东通志》:应辰字清沟,东莞人。嘉定都魁,特奏进士,仕至连州推官,兼权佥判。居官廉介自守。少年读书一室,夜半,邻女踰垣而至,应辰正色拒之。次早,遂迁他室。年八十馀卒。

陈霖

《泉州府志》:霖字傅叟,晋江人。嘉定十三年进士,为瑞金尉。绍定中,盗发江闽,延及东广。至境,霖出迎敌,力屈被执,不屈遇害。

陈炜

《莆田县志》:炜字光仲,嘉定十三年进士。淳祐中,为监察御史。首论不才,执政有令换疏者,炜答以头可断,疏不可换。除太府少卿,不拜而行。召奏事,力辞。除广东转运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