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一百一卷目录
齐姓部汇考
史记〈补三皇本纪〉
唐书〈宰相世系表〉
郑樵通志〈以国为氏 同名异实〉
廖用贤尚友录〈齐姓〉
齐姓部列传
周
齐恶 齐豹
齐明 齐时
汉
齐受 齐市人
齐应 齐延居
齐昌 齐安德
齐晋
晋
齐恭 齐肃
齐难 齐从
南齐
齐祥
北魏
齐万年
唐
齐浣 齐敷
齐抗 齐映
齐季若
宋
齐得一 齐廓
齐唐 齐恢
齐之礼 齐天觉
金
齐鹰扬 齐旺
元
齐圭 齐荣显
齐秉节 齐履谦
齐之安 齐文郁
明
齐鲁 齐原芳
齐勉 齐麟
齐仕坤 齐泰
齐政 齐整
齐普 齐汪
齐启行 齐启和
齐之鸾 齐邦典
齐宗道 齐誉
齐杰 齐述
齐柯 齐可
齐鼎名 齐琦名
齐心孝 齐维程
齐珂 齐汝卿
齐平 齐德成
齐大成
齐姓部杂录
西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西姓〉
西姓部列传
周
西乞
宋
西达
元
西汉杰
明
西宁 西华
西颖 西鸣岐
氏族典第一百一卷
齐姓部汇考
《史记》《补三皇本纪》
炎帝神农氏,其后有州、甫、甘、许、戏、露、齐、纪、怡、向、申、吕,皆姜姓之后,并为诸侯,或分四岳,当周室甫侯申伯为王贤相。齐许列为诸侯,霸于中国。盖圣人德泽广大,故其祚裔繁昌久长云。
《唐书》《宰相世系表》
齐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孙吕尚后封于齐,因以为氏。汉有平敬侯齐受,传封四世,居高阳。晋有武邑侯齐琰。
《郑樵·通志》以国为氏
齐氏,姜姓,四岳之苗裔也。与申、吕、许皆姜姓。四岳佐禹有功,或封于申,或封于吕,故太公谓之吕望。文王得于渭滨,以为太师,股肱周室相,武王克商,封于营丘,即今临淄县是也,或云营丘,故城在潍州昌乐,其地本颛帝之墟。晏子曰:昔爽鸠氏始居于此。季荝因之,逄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又管仲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汝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禧公九年,鲁隐公之元年也,简公四年获麟之岁也,凡二十九世,为彊臣田氏所篡,子孙以国为氏。又卫大夫齐子,以字为氏。战国时有齐明,周人也。汉有光禄大夫齐晋。
《功臣表》平定侯齐受,传封四代。晋有齐恭,注
《汉书》。前凉将军齐肃,后凉仆射齐难。
同名异实
齐氏有二:太公之后,以国为氏;卫大夫齐子之后,以字为氏。
《廖用贤·尚友录》齐姓
齐,汝南徵音。又望出高阳、中山。
齐姓部列传
周
齐恶
按
《万姓统谱》:恶,卫大夫。
齐豹
按
《春秋臣传》:齐豹,卫司寇也,齐恶之子。公孟絷狎齐豹,夺之司寇与鄄。公子朝通于襄夫人宣姜,惧而欲以作乱。初,豹见宗鲁于公孟,为骖乘焉。将作乱,而谓之曰:公孟之不善,子所知也。勿与乘,吾将杀之。对曰:吾由子事公孟,子假吾名焉。故不吾远也。虽其不善,吾亦知之,抑以利故,不能去,是吾过也。今闻难而逃,是僭子也。子行事乎,吾将死之,以周事子,而归死于公孟,其可也。昭二十年六月丙辰,卫侯在平寿,公孟有事于盖获之门外,齐子氏帷于门外,而伏甲焉。公孟出,齐氏用戈击公孟,宗鲁以背蔽之,断肱,以中公孟之肩,皆杀之。卫侯以北宫氏伐齐氏,灭之。
齐明
按
《史记·秦始皇本纪赞》:六国之士,有齐明、周最、陈轸、昭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齐明,东周臣,后仕秦、楚及韩。
齐时
按
《万姓统谱》:时,战国人。
汉
齐受
按
《汉书·功臣表》:受以卒从起留,以家车吏入汉,以骁骑都尉击项籍,得楼烦将,用齐丞相,封平定侯。九年薨,谥敬。
齐市人
按
《汉书·功臣表》:孝文二年,平定齐侯市人嗣四年薨。
齐应
按
《汉书·功臣表》:孝文六年,平定共侯应嗣四十一年薨,亡后。
齐延居
按
《汉书·功臣表》:元光二年,平定康侯延居嗣八年薨。
齐昌
按
《汉书·功臣表》:元康四年,平定侯昌嗣二年,元鼎六年,有罪免。
齐安德
按
《汉书·功臣表》:元康四年,受元孙安平大夫安德,诏复家。
齐晋
按
《郑樵·通志》:汉有光禄大夫齐晋。
晋
齐恭
按
《郑樵·通志》:晋有齐恭,注
《汉书》。
齐肃
按
《郑樵·通志》:前凉将军齐肃。
齐难
按
《郑樵·通志》:后凉仆射齐难。
齐从
按
《后凉录》:从,魏安人也。仕光为左卫将军,守融明。观绍初嗣立。纂与弘率壮士攻洪范门,从逆问之曰:谁也。众曰:太原公。从曰:国有大故,主上新立,太原公行不由道,夜入禁城,将为乱耶。因抽剑直前斫纂,中额,纂左右擒之。纂曰:义士也。赦之,勿杀。及即伪位。谓从曰:卿前斫我,一何甚也。从泣曰:隐王,先帝所立,陛下虽应天顺时,而微心未达。此时惟恐陛下不死,何谓甚也。纂嘉其忠,因善遇之。
南齐
齐祥
按
《齐书·祥瑞志》:魏国民齐祥归入灵丘关,闻殷然有声,仰视之,见山侧有紫气如云,众鸟回翔其间。祥往气所,获玺方寸四分,兽纽,文曰坤维圣帝永昌。
北魏
齐万年
按
《续文献通考》:孟观擒氐人齐万年。
唐
齐浣
按
《唐书·齐浣传》:浣,字洗心,定州义丰人。少开敏,年十四,见特进李峤,峤称有王佐才。中宗在庐陵,浣上言请抑诸武,迎太子东宫,不报。及太子还,武后召浣宴同明殿,谕曰:朕母子如初,卿豫有力焉,方不次待尔。浣辞母老不忍远离,赏而罢。圣历初,及进士第,以拔萃调蒲州司法参军。景云初,姚崇取为监察御史。开元初,姚崇复相,用为给事中、中书舍人。论驳及诰诏皆援准古谊,朝廷大政必咨之,时号解事舍人。马怀素等绪次四库书,表浣为副,改秘书少监。出为汴州刺史,以清毅闻,吏民颂美。中书令张说择丞辖,以浣为右。李元纮、杜暹当国,表为吏部侍郎。是时,开府王毛仲宠甚,奏请无不从。浣乘间曰:小人宠极则奸生,不预图,且有后患。高力士小心谨畏,加宦人可备禁中驱使,腹心所委,何必毛仲哉。又言:君不密失臣,臣不密失身,惟陛下密此言。帝嘉纳。会大理丞麻察坐事,出为兴州别驾,浣往饯,因道谏语。察素奸佻,遽言状。帝怒。浣贬高州良德丞。久之,徙索卢丞、郴州长史、濠常二州刺史。迁润州。复徙汴州。浣中失势,益怅恨,素操寖衰。更倚力士助,得为两道采访使,兴利以中天子意,裒货财遗谢贵幸。纳刘戒女为妾,不答其妻。李林甫恶其行,欲挤而废之。会其幕府坐赃,事连浣,诏矜浣老,放归田里。天宝初,召为太子少詹事,留司东都。严挺之亦为林甫所废,与浣家居,杖屦经过不缺日,林甫畏之,乃用浣为平阳太守,离其谋。更以黄老清静为治,卒,年七十二。肃宗时,赠礼部尚书。
齐敷
按
《唐书·齐浣传》:浣贬高州良德丞,其党齐敷、郭禀皆流放。
齐抗
按
《唐书·齐浣传》:浣孙抗。字遐举,值天宝乱,隐会稽。寿州刺史张镒辟署幕府。吏事闲敏,从镒镇江西。及以宰相领凤翔,奏署监察御史。李楚琳乱,奔奉天,授侍御史,迁户部员外郎。萧复引为江淮宣慰判官。德宗自梁、洋还,财用大屈,盐铁使元琇荐抗材,改仓部郎中,干盐利。俄为水陆运副使,护漕江淮,给京师。历谏议大夫,坐小累,为处州刺史。历苏州,徙潭州观察使,召为给事中,迁河南尹,进太常卿,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抗无远谋大略,虽用心至精,末乃滋彰苛刻。以病乞身,罢为太子宾客。卒。
齐映
按
《唐书·齐映传》:映,瀛州高阳人。举,博学宏词,补河南府参军事。滑亳节度使令狐彰署掌书记,彰疾甚,引映托后事。映因说彰纳节,归诸子京师。彰从之,即以女妻映。彰卒,军乱,映间归东都。马燧辟为判官。卢杞荐授刑部员外郎。又为凤翔张镒判官。映练军事,论奏数称旨,进行军司马。会德宗出奉天,镒懦缓不知兵,部将李楚琳,乱。映与齐抗请先事诛之,镒不用。楚琳,杀镒,映。奔奉天,授御史中丞。徙幸梁,道险涩,常为帝御。擢给事中。映为人白晰长大,言音鸿爽,故帝令侍左右,或前马胪传诏旨。进中书舍人。贞元二年,以舍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改中书侍郎,封河间县男,与崔造、刘滋并辅政。始,映微时,张延赏遇之善。及映相,而延赏为左仆射,数为映画事,又为所亲求官,映不答,延赏恚。既复用,即劾映非宰相器。明年,贬夔州刺史,徙衡州。久之,为桂管江、西两观察使。卒。
齐季若
按
《万姓统谱》:贞元中,陆贽主试,试
《明水赋》、
《御沟柳诗》,季若得与韩愈、欧阳詹、贾棱、陈羽等同榜,皆天下孤隽伟杰之士,号曰龙虎榜。
宋
齐得一
按
《宋史·齐得一传》:得一,密州诸城人。幼嗜学,及长,能读
《五经》,善于教授乡里。士大夫子弟不远百里,皆就之肄业焉。晋末,皇甫晖为密州防禦使,得一父为客将。及晖叛归淮南,屡率众剽劫于故郡,民之牛羊犬豕悉取以犒士卒,得一之家被掠殆尽。后王万敢为防禦使,性贪暴,执乡民十八家,责其尝以牛酒馈贼,尽杀之而取其资产,得一亲属死者十馀人,唯得一与兄脱身获免。明年诣阙上诉,朝廷遣使按鞫之得实,万敢削官,判官胡辄坐死。得一乃归乡里,布衣蔬食,不乐仕进。开宝中,诏郡国举廉退孝悌之士,本郡即以得一应诏。至阙,策试中选,授章丘主簿。
齐廓
按
《宋史·齐廓传》:廓,字公辟,越州会稽人。举进士第,自梧州推官累迁太常博士、知审刑详议官,知通、泰州。提点荆湖南路刑狱。历三司度支、开封府判官,出为江淮、西南转运使。入判盐铁勾院,加史馆、知荆南府,徙明、舒、湖三州,积官光禄卿、直秘阁,以疾分司南京,改秘书监,卒。
齐唐
按
《宋史·齐廓传》:廓弟唐,为吉州司理参军,博览强记,尝举贤良方正,对策入等。
齐恢
按
《宋史·齐恢传》:恢,字熙业,蒲阴人。唐宰相映之裔也。第进士,历通判陈州,提点成都府路刑狱三年,徙河东。入为户部判官。神宗出阁,精简宫僚,韩琦荐其贤,以直昭文馆,为颍王府翊善,进太子左谕德。帝即位,拜天章阁待制,知通进、银台司。出知相州,召知审官西院,纠察在京刑狱。卒,年六十六。帝念旧僚,自谏议大夫特赠工部侍郎。
齐之礼
按
《万姓统谱》:之礼字亨仲,弋阳人。元符进士,为监察御史。天性仁厚,与人交久而愈笃。本于忠厚廉洁,而用以和裕,盖天性云。
齐天觉
按
《万姓统谱》:天觉,青阳人。少好学,经史子籍,靡不淹贯。授宜城令,改赣州佥判。
金
齐鹰扬
按
《金史·齐鹰扬传》:鹰扬,淄州军事判官。贞祐初,元兵取淄州,鹰扬募兵备禦,城破,率众巷战。鹰扬创甚被执,欲降之,鹰扬伺守者稍怠,即起夺槊杀数人,不屈死。赠嘉议大夫,淄州刺史。
齐旺
按
《元史·齐荣显传》:荣显父旺,金同知、山东西路兵马都总管。
元
齐圭
按
《元史·齐秉节传》:秉节父圭,从严实攻归德、庐州,有功,授无棣县尹,摄征行千户,后兼总管,镇枣阳。至元三年,告老。
齐荣显
按
《元史·齐荣显传》:荣显,字仁卿,聊城人。幼聪悟,总角与群儿戏,画地为战陈,端坐指挥,各就行列。九岁,代父任为千户,佩金符,从外舅严实来归,屡立战功。升权行军万户,守宿州。堕马伤股,不能复从军,改提领本路课税,又改本路诸军镇抚,兼提控经历司。从实入朝,授东平路总管府参议,兼领博州防禦使。中统元年,谒告侍亲,閒居十年,卒。
齐秉节
按
《元史·齐秉节传》:秉节,字子度,滨州蒲台人。父圭,镇枣阳。至元三年,告老,举秉节自代。秉节,袭父爵,仍镇枣阳。五年,从伐宋,数著战功。七年,权万户。十一年,从伯颜至郢。十二年,败宋贾似道、舟师于丁家洲,迁武义将军。从定太平、安庆诸郡。十四年,授宣武将军。十七年,授明威将军。二十三年,移镇饶州。二十五年,升广威将军。二十八年,卒。子英袭。
齐履谦
按
《元史·齐履谦传》:履谦,字伯恒,父义,善算术。履谦生六岁,从父至京师;七岁读书,一过即能记忆;年十一,教以推步星历,尽晓其法;十三,从师,闻圣贤之学。自是以穷理为务。至元十六年,初立太史局,改治新历,履谦补星历生。新历既成,复预修
《历经》、
《历议》。二十九年,授星历教授。大德二年,迁保章正,专历官之政。至大三年,升授时郎秋官正,兼领冬官正事。四年,仁宗即位,嘉尚儒术。台臣言履谦有学行,可教国学子弟,擢国子监丞,改授奉直大夫、国子司业,教养有法。未几,复以佥太史院事。皇庆二年春,彗星出东井。履谦,陈时务八事。仁宗为之动容。自履谦去国学,学制稍为之废。延祐元年,诏择善教者,于是复以履谦为国子司业。履谦律己益严,教道益张。五年,出为滨州知州,丁母忧,不果行。至治元年,拜太史院使。泰定二年,以本官奉使宣抚江西、福建。福建宪司职田,每亩岁输米三石,民不胜苦。履谦命准令输之,由是召怨,及还京,宪司果诬以他事。未几,诬履谦者皆坐事免,履谦始得直,复为太史院使。天历二年卒。至顺三年,赠翰林学士、资善大夫、上护军,追封汝南郡公,谥文懿。
齐之安
按
《平原县志》:之安,世居本县之东乡,寡言,操行颇有古文士风,为乡里所重。至正初,以人材贡于朝选,任本县知县,政尚宽平,民怀其惠,德泽绵绵,代不乏人。为平原宦族,号东齐氏焉。
齐文郁
按
《博兴县志》:文郁,至正中任山东宣慰佥事,与宣慰使普颜不花同领武事。明兵徇益都,文郁曰:城陷当死,但主尚存,吾将与宣慰北矣。及城陷,不花死,文郁自经,槁葬城外,植枣树一株识之,枝干北向。其孙振以墓近民舍,迁葬,植榆树二株,枝干仍北向人谓忠义之感。
明
齐鲁
按
《河南通志》:鲁,嵩县人。洪武初举进士,授监察御史。性鲠介敢言,尝因事进谏,击落二齿。历迁至都御史。
齐原芳
按
《万姓统谱》:原芳,洪武初郾城县丞。元末兵燹,城邑丘墟,原芳缮城邑,修室庐,督农事,通商贾,流民闻风而归者九百馀户。
齐勉
按
《万姓统谱》:勉,洪武初尉氏知县,清慎莅职。先是双洎河水为患,勉筑堤六十馀里。又康沟河淤塞,复疏通之,自是尉氏乡邑俱免水患。
齐麟
按
《山西通志》:麟,五台人。洪武乙丑进士,官翰林编修,历礼部左侍郎。首辟文运,为理学名臣。
齐仕坤
按
《万姓统谱》:仕坤,遂宁人。洪武末知新河,宽仁爱民,政清事简。秩满致仕,朝廷以其守官清白赐俸,优养于家。
齐泰
按
《明外史·齐泰传》:泰,溧水人。初名德。洪武十七年,举应天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历礼、兵二部主事。雷震谨身殿,太祖祷郊庙,择历官九年无过者陪祀,德与焉,赐名泰。二十八年,以兵部郎中擢左侍郎。太祖常问泰边将姓名,泰历数无遗。又问诸图籍,出袖中手册以进,简要详密,太祖大奇之。疾大渐,召泰受顾命,辅皇太孙。建文帝素重泰。命与黄子澄同参国政。寻进尚书。时诸王皆尊属,拥重兵,地嫌势逼,遗诏诸王毋奔丧。诸王谓泰矫皇考诏,间骨肉,皆不悦。泰尝使燕,燕王厚馈泰,受而致诸朝,请为兵费。帝用是益倚重之。建文元年,朝议削诸藩,泰欲先图燕,子澄不可。燕兵起,首以诛泰、子澄为名。帝方委任泰,兵事悉以付之。泰请檄天下削燕属籍,声罪致讨。遂伐燕,会燕王上书极诋泰、子澄。帝乃解二人任以谢燕,而阴留之京师,俾参密议。明年,盛庸捷东昌,帝喜,命二人任职如故。夹河之败,复解二人官求罢兵。燕王进益急,寻召泰还。未至,而京城不守,泰走外郡谋兴复。时购泰急。泰被执赴京,不屈死之。从兄弟敬宗等皆坐死,叔时永、阳彦等谪戍。子
六岁,免死给配,仁宗时赦还。世宗时溧水知县谢廷茝建中山书院,祀泰。神宗时知县徐良彦以其裔孙承恩为诸生,奉泰祀。福王时赠太保,谥节悯。
齐政
按
《山西通志》:政,大同人。永乐丁酉举人,宣德丙午选为鸿胪序班。三年,改鸣赞。秩满,升本寺主簿。正统己巳,擢寺丞。景泰壬申,擢右少卿。天顺元年,擢本寺卿,居四年,乞致仕。
齐整
按
《山西通志》:整,代州人。宣德间知同州,恺悌慈祥,民甚宜之。
齐普
按
《万姓统谱》:普,山东人。宽裕博雅,事亲以孝闻。宣德间由进士任知县,明达治体,躬行以率民,民服其化。
齐汪
按
《浙江通志》:汪,字源澄,太坊人。孝友忠义,挺出侪辈。登正统丙辰进士,累官车驾司郎中。英庙土木之变,死之。
齐启行
按
《福州府志》:启行,怀安人,字景用。正德庚午举人,官吴川教谕。
齐启和
按
《福州府志》:启和,训导,转教谕。性质直,为交游所重。居官,所至能得士心。
齐之鸾
按
《明外史·齐之鸾传》:之鸾,字瑞卿,桐城人。正德六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刑科给事中。帝将巡边,疏谏,不省。之鸾再迁兵科左给事中。帝将南巡,之鸾偕同官力谏。章入二日,未报。之鸾等,伏阙俟命。帝令中官传谕,乃退。宸濠反,张忠、许泰等南征,命之鸾从军。贼灭。忠、泰广搜逆党,株引无辜,之鸾多所间释。且请蠲田租、停力役、宽逋负,帝颇采纳。初冒徐姓,至是始复焉。世宗践阼。大计京官,被中伤,谪崇德丞。屡迁宁夏佥事。时方大修边墙,之鸾董役。巡抚胡东皋称其能,举以自代。历河南、山东副使。召为顺天府丞。未行,盗发,留镇抚。寻擢河南按察使。卒官。
齐邦典
按
《滨州志》:邦典,正德七年从父任镇江府判。时流贼寇镇江,太守罗檄督捕剿贼,父病,邦典从行侍汤药。既率士卒禦贼于江,追至周家桥,兵败,奋身力战死,年十有八。后奏功,升其父本府同知。
齐宗道
按
《万姓统谱》:宗道字叔鲁,广宁人。嘉靖进士,历南京户部侍郎。
齐誉
按
《万姓统谱》:誉字文实,南昌人。嘉靖戊戌进士。
齐杰
按
《安庆府志》:杰字士庸,桐城人。嘉靖间进士,初官南京刑部主事,秩满,例得清要。有同年生属所知讽之,杰拒不许,同年生忿。左迁南刑部,亡何,出知赣州,清廉勤慎,克称其职。卒于官。
齐述
按
《安庆府志》:述号柳峰,桐城人。国子生,廉宪之鸾长子也。二十为诸生,试辄高等,工于诗。性淳谨,中岁游太学,例授别驾,辞不就。耕于兔滨,以吟咏自娱。所著有
《柳峰集》。
齐柯
按
《南昌郡乘》:柯字文则,南昌人。嘉靖乡举,分宜相,延训诸孙,讲课二年,并不知门外有薰灼。人服其守,署和州学政,典河南试,迁瑞安知县,多善政。徵入补大理评事,擢临安知府,少疾,即投劾去。家居安贫论学,临终犹咏诗以励其同志。
齐可
按
《日照县志》:可,都御史宗道子。任辽东广宁卫指挥使。
齐鼎名
按
《安庆府志》:鼎名字调宇,怀宁人。观察之鸾之孙,太守琦名之兄也。聪慧赡博,文雅标名。所著有
《史略》五十卷。
齐琦名
按
《安庆府志》:琦名字越石,桐城人。万历间进士,初官大理寺评事,以平恕称。典试蜀闱,甄录皆名士。转户部,出守绍兴,清白自矢,一时诵之。琦名天资敏妙,与人交谦谨,性尤孝友。所著有
《慕草》诸篇。长子登辅,明经,仕至南安郡佐,以治行闻。仲子登台,亦以孝行著。
齐心孝
按
《安庆府志》:心孝字君求,桐城人。天启壬戌成进士,官庶常。少敏慧,以神童称。授翰林院编修,卒于官。
齐维程
按
《安庆府志》:维程字子安,怀宁人。生秉绝慧,通经史,尤好读
《离骚》,穷究
《乐府》,故其为诗多汉魏以上之音。
齐珂
按
《河南通志》:珂,新野人。继母殁,哀毁骨立,庐墓三年。
齐汝卿
按
《新城县志》:汝卿,少孤,事祖母与母皆得其欢。偕弟终身同爨,与人无竞。及卒,闻者垂涕。
齐平
按
《德平县志》:平,内乡训导。性淳谨,不受诸生馈问,自处淡如也。门人称为清斋先生。寿八十,丧明三年,忽夜觉微痛,遂复明,众以为厚德之报。年踰九十,谦恭不怠。
齐德成
按
《福州府志》:德成字中孚,闽县人。质实好义,事亲孝养。弟卒无嗣,抚孤女如所生。先世业医,至德成擅国技,贫者施以良剂,更助之,全活甚众。年八十馀卒。著有
《全婴宝鉴》。
齐大成
按
《陕西通志》:大成字海山,鄜州庠生。癸未,李自成陷长安,伪守袁茂桂莅事,出令较士。大成徉狂,弃妻子走入文庙,服衣冠,不食数日而卒。
齐姓部杂录
《日知录》:今人姓同于国者,多自云以国为氏,非也。夏氏出于陈之少西,而非夏后氏之夏。齐氏出于卫之齐恶,而非齐国之齐。
《左氏史记》其最著明者矣。
西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
西姓
西氏,西门豹之后,改为西。
西姓部列传
周
西乞
按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宋
西达
按
《万姓统谱》:达字善卿,濮州人,邵武推官。
元
西汉杰
按
《河南通志》:汉杰,叶县人。累官至礼部尚书,封南阳郡侯。
明
西宁
按
《万姓统谱》:宁,弘治元年,金山卫指挥,守备汀州。
西华
按
《万姓统谱》:华,陕西人,正德中任莱州府通判。
西颖
按
《万姓统谱》:颖,宿州人,正德中临海县丞。
西鸣岐
按
《濮州志》:鸣岐字凤竹,东平人。徙居濮阳。初,鸣岐有事逮东平狱守讯之,不伏,三木囊其胫,时大暑,暴之日中,苦甚。乡大夫吏部梁公入谒郡守,望而悯之,曰:不识若人作何状,刑在日中,不堪也。守徉应之曰:便解出。梁谓从者曰:姑徙之阴地,刑当自辨也。不问其姓而去。后七年,梁大夫迁为东藩长史,踞傲监司,监司怒,令舍人愬长史擅造兵甲,荧惑亲王,当录大辟,尽收其从者。鸣岐闻之,不告妻子,潜行至东平,曰:是酬恩时也。不济,继之以死。乃自缚颈,诣捕者首曰:是梁监造兵甲者,毋苦他人为也。吏疑其诈,榜笞数千,鸣岐从容言曰:造兵仗,仪卫事也。事在有司,长史不得连坐。吏爇之火膏,出如汗,体无完肤。鸣岐言如初,竟解长史狱。鸣岐出,不见长史,夜逃去。长史使人迹之,及濮阳,谢曰:公何故同逮长史也。鸣岐曰:长史曾出一言救我,我故以一身保全汝家耳。终身不赴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