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七十八卷目录
吴姓部列传二
宋一
吴虔裕 吴延祚
吴淑 吴仲举
吴延彬 吴元辅
吴元范 吴元扆
吴元吉 吴元庆
吴世范 吴仁美
吴中复 吴遵路
吴谓 吴待问
吴辅 吴评
吴戭 吴处厚
吴几复 吴及
吴居厚 吴执中
吴奎 吴师服
吴鼎臣 吴育
吴充 吴孜
吴瑛 吴申
吴点 吴骏
吴必明 吴熙
吴师仁 吴师礼
吴安诗 吴安持
吴璋 吴材
吴国鉴 吴储
吴侔 吴时
吴择仁 吴懋
吴倜 吴栻
吴敏 吴公诚
吴致尧 吴达老
吴范 吴沆
吴岩夫 吴元美
吴安国 吴达
吴思道 吴革
吴仪 吴冈
吴棫 吴可几
吴獬
氏族典第七十八卷
吴姓部列传二
宋一
吴虔裕
按
《宋史·吴虔裕传》:虔裕,许州许田人。父徽,左屯卫将军。虔裕少为郡吏,汉祖镇许,爱其精谨,署以右职。及移镇太原,以虔裕从。开国,擢为引进使,转内客省使。时镇州节度刘在明卒,遣虔裕率兵巡护。隐帝即位,召为宣徽北院使。周祖讨三叛,以虔裕为河中行营都监,蒲人败。师还。会枢密使杨邠求解职,隐帝遣人谕邠。使至而虔裕在座,即飏言曰:机要重地,非可久处,俾后来者迭居可也。使还以白帝,帝怒,出虔裕为郑州防禦使。乾祐末诸大臣,急诏入朝,命将兵守澶州。及留子陂战败,遂降周祖。广顺初,遣还。从周祖讨慕容彦超,破之。改汝州防禦使,历右卫、左金吾卫二大将军兼街仗使。太平兴国六年,迁右千牛卫上将军,仍判左街仗事。虔裕掌金吾三十馀年,端拱初卒,赠太尉。虔裕性简率,言多轻肆。
吴延祚
按
《宋史·吴延祚传》:延祚,字庆之,并州太原人。少颇读书,事周祖,为亲校。广顺初,授庄宅副使,迁内军器库使、知怀州,入为皇城使。会天平符彦卿移镇大名,以延祚权知郓州。世宗即位,迁右羽林将军,充内客省使。未几,拜宣徽北院使。世宗征刘崇,为北面都巡检使。师还,权判澶州。归阙,加右监门卫大将军。俄迁宣徽南院使、判河南府、知西京留守事。世宗北征,权东京留守。师还,以为左骁卫上将军、检校太傅,充枢密使。恭帝即位,加检校太尉。宋初,加同中书门下二品。会李筠叛。太祖亲征,以延祚留守东京兼判开封府。及讨李重进,又为东京留守。建隆三年,以为雄武军节度。乾德二年来朝,改镇京兆。开宝四年卒。赠侍中。延祚谨厚寡言,性至孝,居母丧,绝水浆累日。好学,聚书万馀卷。子元辅、元载、元范、元扆、元吉、元庆。
吴淑
按
《宋史·吴淑传》:淑,字正仪,润州丹阳人。父文正,仕吴,至太子中允。好学,多自缮写书。淑幼俊爽,属文敏速。韩熙载、潘佑以文章著名江左,一见淑,深加器重。以校书郎直内史。江南平,归朝,久不得调,甚穷窘。俄以近臣延荐,试学士院,授大理评事,预修
《太平御览》、
《太平广记》、
《文苑英华》。历太府寺丞、著作佐郎。始置秘阁,以本官充校理。尝献
《九弦琴五弦阮颂》,太宗赏其学问优博。又作
《事类赋》百篇以献,诏令注释,淑分注成三十卷上之,迁水部员外郎。至道二年,兼掌起居舍人事,预修
《太宗实录》,再迁职方员外郎。时诸路所上
《闰年图》,皆仪鸾司掌之,淑上言:请纳职方。从之。会诏诟禦戎之策,淑抗疏请用古车战法,上览之,颇嘉其博学。咸平五年卒,年五十六。子安节、让夷、遵路皆进士及第。
吴仲举
按
《宋史·吴中复传》:中复。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
吴延彬
按
《宋史·吴虔裕传》:虔裕子延彬,至仪鸾副使。
吴元辅
按
《宋史·吴延祚传》:延祚子元辅字正臣,颇好学,善笔札。周广顺中,以父任补供奉官。世宗嗣位,迁洛苑使。宋初,授左骁卫将军、澶州巡检,累官至定州钤辖。卒。子昭德、昭逊、昭普,并閤门祗候。
吴元范
按
《宋史·吴延祚传》:延祚子元范,仕至礼宾副使。
吴元扆
按
《万姓统谱》:元扆,延祚子。性谨让,喜读
《春秋左传》。太宗选尚公主。累官安州观察使,历知郓定河阳潞徐州。有忧民心,待宾佐以礼。卒,赠中书令。
吴元吉
按
《宋史·吴延祚传》:延祚子元吉,閤门祗候。子昭允,太子中舍。
吴元庆
按
《宋史·吴延祚传》:延祚子元庆,仕至礼宾副使。子守仁,内殿崇班。
吴世范
按
《广东通志》:世范,连州人。咸平进士,大中祥符间,为漳浦令,有善政。署上考,下诏褒美,后由太子中舍迁殿中丞。工于诗文。
吴仁美
按
《宋史·吴虔裕传》:虔裕子延彬,延彬子仁美,至内殿崇班。
吴中复
按
《宋史·吴中复传》:中复,字仲庶,兴国永兴人。进士及第,知峨眉县。通判潭州,孙抃荐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弹宰相梁适。适罢,中复亦通判虔州,未至,复还台。又弹宰相刘沆。改右司谏,同知谏院。迁御史知杂事、户部副使,擢天章阁待制,知泽州、瀛州,移河东都转运使,进龙图阁直学士、知江宁府。历成德军、成都府、永兴军。河北行青苗法,使者至,将先下州县。中复。拒不听。关内大旱。中复请加赈恤,执政恶之,遣使往视,谓为不实,削一阶,提举玉隆观。起知荆南,坐过用公使酒,免。卒,年六十八。
吴遵路
按
《宋史·吴遵路传》:遵路,字安道。第进士,累官至殿中丞,为秘阁校理。章献太后称制,政事得失,下莫敢言。遵路条奏十馀事,语皆切直,忤太后意,出知常州。累迁尚书司封员外郎,权开封府推官,改三司盐铁判官,加直史馆,为淮南转运副使。会罢江、淮发运使,遂兼发运使事。迁工部郎中,坐失按蕲州王蒙正故入部吏死罪,降知洪州。徙广州,辞不行。是时发运司既复置使,乃以为发运使,未至,召修起居注。元昊反,建请复民兵。除天章阁待制、河东路计置粮草。进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皆宰相吕夷简所不悦,遵路与三人雅相厚善,夷简忌之,出知宣州。徙陕西都转运使,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卒。遵路幼聪敏,既长,博学知大体。性夷雅慎重,寡言笑,善笔札。其为政简易不为声威,立朝敢言,无所阿倚。平居廉俭无他好,既没,室无长物。
吴谓
按
《惠安县志》:谓字浩然,文辞俊迈,负气寡偶。丁晋公当国,谓不肯避其名,遂斥外,终屯田员外郎。
吴待问
按
《宋史·吴育传》:育父待问,与杨亿同州里。每造亿,亿厚礼之。累官光禄卿,以礼部侍郎致仕。
吴辅
按
《延平府志》:辅,南平人。登天圣八年进士第,授道州推官。会有传寇至者,郡僚欲毁桥守城,辅曰:桥以南皆吾民也,安可弃耶。闻者壮其言,民心乃安,寇卒不至。
吴评
按
《崇安县志》:评,字正词。登景祐元年进士第,调明州鄞县尉。尝以大狱属评,评拂守意,遂移狱他司。后奏上,改常州通判。神宗朝,以职方郎中守南京,寻以太常少卿判太常礼院。有谮评于丞相者,出知莱州。请祠归里,少师赵抃、枢密陈襄、尚书苏颂谓评才气过人,不宜处之散地,诏除礼院,不拜,致仕。官至中大夫,累赠开国侯。
吴戭
按
《万姓统谱》:戭,字叔才,龙泉人。以行义见推,甘于隐遁。康定中,郡守孙沔奏以教授州学部使者荐于朝,授将作监主簿。卒,门人私谥曰冲和先生。
吴处厚
按
《邵武府志》:处厚字伯固,平洒人。博学能诗文,登皇祐五年进士第,为将作丞。始,蔡确尝从处厚学赋。及作相,处厚通笺乞怜,确无汲引意。王圭用为大理丞。王安礼、舒亶相攻事,下大理。处厚知安礼与圭厚,论亶用官烛为自盗。确密遣达意救亶,处厚不从。确怒,欲逐之,未果。圭请除处厚馆职,确又沮之。圭为永裕山陵使,辟掌笺奏。确代使出知通州军,又徙知汉阳,处厚不悦。会得确游车盖亭诗,引用郝甑山事,乃笺释上之云讥谤切害,非所宜言。于是谏官张焘范祖禹等,连上章,乞正确罪。遂责降英州别驾,新州安置。擢处厚知卫州,士大夫由此畏恶之。未几,卒。绍圣四年再贬元祐党人,追贬处厚歙州别驾。
吴几复
按
《万姓统谱》:几复,汝州人。登进士,皇祐中为太学直讲,知蓬州。秩满去,父老拜送。历镇荆南。子寿宁,官至秘阁。
吴及
按
《宋史·吴及传》:及,字几道,通州静海人,以进士起家,为候官尉,提点刑狱。辟大理寺检法官,徙审刑院详议,累迁太常博士。以父忧去。嘉祐三年,擢秘阁校理,改右正言。言:开宝诏书:内侍臣年三十无养父者,听养一子为嗣。愿诏大臣明示旧制。明年,遂权罢内臣进养子。管勾登闻检院。久之,还右司谏、管勾国子监。在职数年,以劲正称会。翰林学士胡宿等劾。及出为工部员外郎、知庐州,进户部、直昭文阁、知桂州。卒,录其弟齐为太庙斋郎。
吴居厚
按
《宋史·吴居厚传》:居厚,字敦老,洪州人。第嘉祐进士,熙宁初,为武安节度推官。奉行新法,尽力,计劳,得大理丞,转补司农属。元丰间,提举河北常平,为京东转运判官,升副使。天子方兴盐、铁,居厚精心计。擢天章阁待制、都转运使。元祐治其罪,责成州团练副使,安置黄州。章惇用事,起为江、淮发运使。召拜户部侍郎、尚书,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为永泰陵桥道顿递使。坐积雨留滞,罢知和州。崇宁初,复尹开封,拜尚书右丞,进中书门下侍郎。以老避位,为资政殿学士、东太一宫使。出为亳州、洪州,徙太原,道都门,留使佑神观,复还政府,迁知枢密院。政和三年,以武宁军节度使知洪州,卒。赠开封府仪同三司。居厚在政地久,以周谨自媚,无赫显恶,惟一时聚敛,推为称首。
吴执中
按
《宋史·吴执中传》:执中,字子权,建州松溪人。登嘉祐进士第,历官州县。同门婿吕惠卿方贵盛,不肯附以取进。凡三十馀年,始提举河南常平,连徙河东、淮南、江东转运判官,提点广东刑狱,入为库部、吏部、右司郎中。大观初,擢兵部侍郎。二年,进御史中丞。初,蔡京忌张康国,故引执中居言路。执中先劾刘炳兄弟、宋乔年父子,皆京客也。帝尝语执政,嘉其不阿。康国曰:是乃为逐臣地耳。已而章果至。帝怒,黜知滁州。未几,徙越州。石公弼以为执中反覆得罪,未宜殿大府。改提举洞霄宫,以集贤殿修撰知扬州,加显谟阁待制、知河南府。道过都,复拜中丞。迁礼部尚书。张商英罢,御史张克公言,执中与商英皆由郭天信以进,除枢密直学士、知越州。寻降待制,又夺职。卒于家。
吴奎
按
《宋史·吴奎传》: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性强记,于书无所不读。举
《五经》,至大理丞,监京东排岸。再迁殿中丞,策贤良方正入等,擢太常博士、通判陈州。入为右司谏,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唐介论文彦博,指奎为党,出知密州。加直集贤院,徙两浙转运使。入判登闻检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奉使契丹,会其主加称号,要入贺。奎以使事有职,不为往。归遇契丹使于涂,契丹以金冠为重,纱冠次之。奎杀其仪以见,坐是出知寿州。至和三年,拜翰林学士,权开封府。奎达于从政,应事敏捷,吏不敢欺。居三月,治声赫然。除端明殿学士、知成都府,以亲辞,改郓州,复还翰林,拜枢密副使。治平中,丁父忧,居丧毁瘠。神宗初立,奎适终制,以故职还朝。踰月,参知政事。御史中丞王陶,诋韩琦,奎状其过。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陶疏奎阿附。陶既出,奎亦以资政殿大学士知青州。司马光谏。乃召奎归中书。及琦罢相,竟出知青州。明年薨。赠兵部尚书,谥文肃。奎喜奖廉善,有所知辄言之。
吴师服
按
《瓯宁县志》:师服字梦得,历知蒙州。侬寇犯境,师服籍帑储属诸大姓辇而藏之,独佩州印以守。贼知无所得,引去。改邵武军,后以职方郎中致仕。元符中卒,寿百岁。
吴鼎臣
按
《宋史·李京传》:京数上书论事,宰相贾昌朝不悦。京尝属侍御史吴鼎臣荐推直官李寔,鼎臣希昌朝意,以告中丞高若讷。若讷为鼎臣上京简,谪京监鄂州税。鼎臣,棣州人。既逐京,会昌朝罢,夏竦自北京召为相。鼎臣论竦。竦罢,遂以刑部员外郎知谏院。上言:朝廷方与契丹保誓约,而杨怀敏增广塘水,辄生事。遂为河北体量安抚,令经度塘水利害,而鼎臣更顾望,依违不能决。昌朝与都转运使施昌言议河事不合,鼎臣自度支副使拜天章阁待制,代昌言,数月卒。
吴育
按
《宋史·吴育传》:育,字春卿,建安人。少奇颖博学,举进士,试礼部第一,中甲科。除大理评事,迁寺丞。历知临安、诸暨、襄城二县。举贤良方正,擢著作郎、直集贤院、通判苏州。还知太常礼院。改右正言,历三司盐铁、户部二判官。寻以本官供谏职。除同修起居注,遂知制诰,进翰林学士,累迁礼部郎中。寻知开封府。庆历五年,拜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居数月,改参知政事。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复为枢密副使。明年大旱,御史中丞高若讷曰:大臣喧争为不肃,故雨不时若。遂罢昌朝,而育归给事中班。未几,出知许州,徙蔡州。寻以资政殿学士知河南府,徙陕州。迁礼部侍郎、知永兴军,召兼翰林侍读学士。以疾辞,且请便郡。因命知汝州。会疾不已,又请居散地,以集贤院学士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外台旧不领民事,时张尧佐知河阳,民讼久不决,多诣育诉。育为辨曲直。复为资政殿学士知陜州,进资政殿大学士。召还,判尚书都省。久之,除宣徽南院使、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判延州。疾复作,辞不任边事,求解宣徽使,复以为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知河中府,徙河南。病卒。赠吏部尚书,谥正肃。
吴充
按
《宋史·吴充传》:充,字冲卿,建州浦城人。未冠举进士,高第。调谷熟主簿,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充以严见惮,相率设席授经。作
《六箴》以献,英宗在藩邸,书之坐右。除集贤校理、判吏部南曹,改知太常礼院,忤执政意,出知高邮军。还为群牧判官、开封府推官,历知陜州,京西、淮南、河东转运使。英宗立。权盐铁副使。熙宁元年,知制诰。同知谏院。河北水灾、地震,为安抚使。使还,王安石参知政事,充子安持,其婿也,引嫌解谏职,知审刑院,权三司使,为翰林学士。三年,拜枢密副使。八年,进检校太傅、枢密使。充虽与安石连姻,而心不善其所为,数为帝言。帝察其中立无与,欲相之,安石去,遂代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充素恶蔡确。及确预政。充数遭困毁,素病瘤,积忧畏,疾益侵。元丰三年三月,舆归第,罢为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一宫使。踰月,卒。赠司空兼侍中,谥正宪。充内行修饬,事兄甚谨。为宰相务安静。性沉密,对家人语,未尝及国家事。
吴孜
按
《尚友录》:孜,会稽人。尝从安定胡瑗学,名驰于嘉祐治平间。会郡谋建学,即舍宅为基。学成,太守张伯玉至以便服坐堂上,孜鸣鼓行学规,伯玉欣然受其罚。王十朋题云:右军宅化空王寺,秘监家为羽士宫。惟有先生旧池馆,春风归在杏坛中。
吴瑛
按
《宋史·吴瑛传》:瑛,字德仁,蕲州蕲春人。以父遵路任补太庙斋郎,监西京竹木务,签书淮南判官,通判池州、黄州,知郴州,至虞部员外郎。治平三年,官满如京师,年四十六,即上书请致仕。公卿大夫知之者相与出力挽留之,不听,皆叹服以为不可及,相率赋诗饮饯于都门。哲宗朝有荐之者,召为吏部郎中,就知蕲州,皆不起。崇宁三年感疾,即闭阁谢医药,至垂绝不乱。卒,年八十四。
吴申
按
《瓯宁县志》:申,字景山。自南京国子监教授,召为国子监说书。英宗初,为睦宅都讲。神宗擢为御史,时王陶以论宰相,出知陈州。申言风宪任重,宜留陶以励其节。寻知谏院,出知舒州,卒。
吴点
按
《邵武府志》:点字圣与,登元丰五年第,与蔡京旧。崇宁初,京拜右仆射,点为太仆寺丞。首求去,京不乐,以郡倅处之终身。
吴骏
按
《浦城县志》:骏,字晞远。登元丰八年进士,调潞州,上党簿荐,知虔化县通判,永州以谤谪池阳。政和初,中丞
吴执中抗章为辩其枉,通判饶州,卒。
吴必明
按
《万姓统谱》:必明,字若愚,崇安人,父仲虎,元丰中登第,为容州司理,终通判石州,权知英州。必明用荫入官,调候官县丞,以廉闻,通判汀州。未赴,而叶侬、赵汝为窃发,必明竭家财,集民兵,防护乡井。除知邵武军,转朝请大夫、广东提举。
吴熙
按
《万姓统谱》:熙,字季明,博学厉隐操,与从兄仪称双璧。元祐间,陈瓘里居,以熙兄弟学行言于郡守。守以遗逸荐于朝,得召赴阙。
吴师仁
按
《宋史·吴师礼传》:师礼兄师仁字坦求。笃学厉志,不事科举。丧亲,庐墓。郡守陈襄、邓润甫、蒲宗孟皆以遗逸荐于朝。元祐初,召为太学正,迁博士。后为颍川、吴王宫教授,卒。
吴师礼
按
《宋史·吴师礼传》:师礼,字安仲,杭州钱塘人。太学上舍赐第,调泾县主簿,知天长县。召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预饯邹浩,免。徽宗初,为开封府推官。擢右司谏,改右司员外郎。师礼工翰墨,尝访以字学,对曰:陛下御极之初,当志其大者,臣不敢以未伎对。闻者奖其得体。以直秘阁知宿州,卒。
吴安诗
按
《宋史·吴充传》:充子安诗,在元祐时为谏官、起居郎。子储。
吴安持
按
《宋史·吴充传》:充子安持,为都水使者,迁工部侍郎,终天章阁待制。子侔。
吴璋
按
《顺昌县志》:璋字南玉,登绍圣四年进士,历官州郡。所至奉法修职,以朝请大夫知韶州,赐三品服,致仕。
吴材
按
《宋史·吴材传》:材,字圣取,处州龙泉人。中进士第,历清溪主簿、咸平尉、知江都县。入为太学博士,以赵挺之荐,擢右正言,还左司谏。党论复起,材首论范纯礼为朋附党其。后受曾布指,疏言:元符之末,变神考之美政,逐神考之人材者,韩忠彦实为之首。忠彦遂罢。材鸷忍,疾视善类,所排逐最多。进起居郎,以忧去。蔡京用为给事中、吏部侍郎,陛见,有所陈,京不悦。以天章阁待制知光州。挺之作相,召拜工部侍郎,卒。
吴国鉴
按
《尚友录》:国鉴,海康人。先是居民舍,寇准为丁谓所害,自后无敢留迁客者,及苏辙贬居海康,国鉴特筑室馆之。已而坐罪,略不介意也。
吴储
按
《宋史·吴充传》:充子安诗,安诗子储,官员外郎,坐与妖人张怀素通谋,诛死。
吴侔
按
《宋史·吴充传》:充子安持,安持子侔,官员外郎,坐与妖人张怀素通谋,诛死。
吴时
按
《宋史·吴时传》:时,字伸道,邛州人。初举进士,得学究出身;再试,中甲科。知华州郑县。陆师闵干秦、蜀茶马,辟为属。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为睦亲宅教授,提举永兴军路学事。召为工部员外郎,即改礼部,兼辟雍司业。迁太仆少卿。张商英罢相,言者指时为党,出知耀州,又降通判鼎州;未赴,提举河东常平。童贯经略北方,访以边事,辄不答。还为大晟典乐,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因进对及取燕事。蔡攸闻之,以告王黼,黼怒,斥为腐儒。时求去,以徽猷阁待制兼侍读,俄提举上清太平宫。西归。卒,年七十八。时敏于为文,未尝属槁,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
吴择仁
按
《宋史·吴中复传》:中复从孙择仁,字智夫,以父任,为开封雍丘主簿。建中靖国初,畿内饥,多盗,以择仁知大鹿县。中贵人谭稹奴犯法,按致于理。稹羞恚造谮,徽宗诏宋乔年往鞫,不能得毫毛罪,乔年荐,召诣阙。擢熙河路转运判官,即以直秘阁为副使。加龙图,进集贤殿修撰,为京畿都转运使。拜户部侍郎兼知开封府。出为显谟阁直学士、知熙州,从永兴军。走马承受蓝从熙言其擅改茶法,夺职,免。再阅岁,以徽猷阁待制领江、淮发运,还直学士、知渭州。以病提举崇福宫,起知青州,不克拜,卒。
吴懋
按
《武进县志》:懋字禹功,登崇宁五年进士,调当涂县主簿。更十数令,不决之讼,皆立决之。金人至京师,三上书言便宜,不报。入为礼部员外郎。金人立张邦昌,百官作劝进表,懋当草笺奏,度不可,拒将自裁。会有为之者,乃免。王时雍用事坐政事堂,懋骂之曰:反贼,吾不能击汝如段秀实耶。吴亓莫俦以表状诣金营,懋不屈归。高宗即位,召复故官,除司农卿。不拜,擢知明州州丞、直秘阁,改知吉州,卒。
吴倜
按
《万姓统谱》:倜,字公度,乌程人。明经术,善言语,补太学生。崇宁五年,试礼部中第一,仕至删定官。
吴栻
按
《瓯宁县志》:栻字顾道。崇宁中,为开封府推官,高丽不修贡,栻以给事中往谕。还知开封府,进工部、户部侍郎。坐累削秩,知单州,改知宛丘。大观初,知苏州、陈州、河中、成都府,召入奏事,除兵部侍郎,寻除龙图阁直学士,再镇成都。陛辞,徽宗称其清谨循良。后知中山府,卒。
吴敏
按
《宋史·吴敏传》:敏,字元中,贞州人。大观二年,辟雍私试首选。蔡京喜其文。因擢浙东学事司干官,为秘书省校书郎,京荐之充馆职,请御笔特召上殿,除右司郎官。升中书舍人、同修国史,改给事中,罢为右文殿修撰、提举南京鸿庆宫。久之,复为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兼侍讲。钦宗既立,上皇出居龙德宫,敏与蔡攸同为龙德宫副使,迁知枢密院事,拜少宰。敏主和议,与太宰徐处仁议不合,与处仁俱罢,为观文殿大学士、醴泉观使。顷之,言者论其芘蔡京父子,出知扬州,再贬崇信军节度副使,涪州安置。建炎初,移柳州。俄用范宗尹荐,起知潭州,敏辞免,丐宫祠,乃提举洞霄宫。绍兴元年,复观文殿大学士,为广西、湖南宣抚使,卒于官。
吴公诚
按
《尚友录》:公诚,字君与,莆田人。大观中登第,为古田尉,积阶朝散大夫,清介有闻,历官三十年,始终检饬,凡衣服、布帛,家人所须,悉因乡里市致,未尝取之官。死之日,家无馀资。
吴致尧
按
《延平府志》:致尧,字恪文,又字圣任,顺昌人。登政和二年进士第。除安化令,以事忤当路,去官。因屏居衡麓,自次其文,号
《归愚集》。
吴达老
按
《泉州府志》:达老,字信遇,初名天经,惠安人。政和五年第进士,丞建昌,后知惠州。有承节郎谢革者,遣凶奴徒党劫掠仇家,刃杀其主,焚所居室。狱具,达老虑贼党夺囚,先处革以极刑,乃自劾待罪。改知潮州。卒于官。
吴范
按
《万姓统谱》:范,字执侯。大观政和间诏举,八行闾里,以范应辞,不就。子仲基、仲达,皆进士。
吴沆
按
《万姓统谱》:沆,崇仁人。幼孤,事母孝。政和间,献书于朝,不用,归。隐环溪后举,不求闻达。郡以沆应诏。所著有
《易》、
《论语》、
《发微》、
《老子解》、
《环溪集》。
吴岩夫
按
《松溪县志》:岩夫,字民瞻,执中子。政和中,以荫补太庙斋郎,迁考功员外郎。请外补,知洋、濠二州,钦宗内禅,召还。迁左司郎中。光宗即位,徙光禄卿,以言事不合,迁秘阁修撰,知福州,改南剑州,卒。
吴元美
按
《福州府志》:元美字仲实,永福人。宣和六年进士,绍兴中,历太常寺簿,出为本路机宜,有文名。尝作
《夏二子传》,其乡人郑炜与有隙,以上之,丞相秦桧诬其指斥国家,讥毁大臣。高宗特宥之,谪容州,再谪南雄州,卒。
吴安国
按
《尚友录》:安国字绩卿,丽水人。宣和初太学博士,累迁考功郎中。以太常少卿使金,金人渝盟,拘留欲胁服之。安国毅然不屈曰:吾首可得,吾节不可夺。金人不敢犯。靖康初,遣还,后知袁州。
吴达
按
《崇安县志》:达字公路,籍溪里人。宣和中登第,授福州永福尉。裕兵储,清学田,勤课士,擢知庐州,兼淮西安抚使。寻提点、福建刑狱,除直秘阁,知鼎州,终朝奉大夫。
吴思道
按
《尚友录》:思道,金陵人。以诗为苏轼、刘安世诸君鉴赏,官至团练使。宣和末,致仕,后寓新安野服萧然,如云水道人,其高逸如此。
吴革
按
《宋史·吴革传》:革,字义夫,华州华阳人,国初勋臣廷祚七世孙也。少好学,喜谭兵,从泾原军,以秉义郎干办经略司公事。金人南牧,帅兵解辽州之围。使粘罕军,见之庭,揖不拜,责其贪利败约,词直气劲。粘罕少屈,为追回威胜诸屯兵,授书使归。钦宗问割地不割地利害。对曰:金人有吞噬之意,愿悉起关中士马赴都为备。诏以为武功大夫、閤门宣赞舍人,持节谕陕西。行至朱迁,闻金人犯京师,复还。上皇、妃、后、太子出郊,革白孙傅乞留之,不得。乃与傅谋,于启圣僧院置赈济局,募士民就食,阴以军法部勒,将攻金营。既而有立张邦昌之议,革谋先诛范琼辈。谋既定,前期二日,有班直甲士数百人排闼入言:邦昌受册,请亟起事。革乃披甲上马,至咸丰门,四面皆琼党,始革入帐,即执之,胁以从逆。革骂之极口,引颈受刃。其麾下百人皆死。
吴仪
按
《尚友录》:仪字国华,剑浦人。清修力学,荣利不入于心,渔钓橘溪上,超然自适。时或行歌于松蹊竹坞,人莫窥其际,大为杨时所重。时尝题钓台及咏归堂。罗从彦尝师事之,自号审律。时称审律先生。
吴冈
按
《泉州府志》:冈字稚山,潜心经学,擢第,教授峡、邵二州。二州僻陋,人不知学。冈以经学指授诸生,始有春官者。后官夷陵,卒。自号耐闲翁。
吴棫
按
《尚友录》:棫,字才老,建安人。时号通儒,著
《论语集注》及
《考异》、
《语解》书。尝患字学讹误,作
《补韵》若干篇。朱熹评近代考订训释之学,唯才老及洪庆善为优,遂据其说,以叶三百篇之音。
吴可几
按
《尚友录》:可几,安吉人。与弟知几好古博学,著
《千姓编》。凡姓氏所出,悉有源委,时号二吴。父死,兄弟庐墓三年。忽平地泉出,因号孝子泉。
吴獬
按
《尚友录》:獬,龙溪人。雅与陈知柔善。知柔尝称獬曰:貌古心古,学古文古。使其闭户著书,当不在子云下。所著有
《省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