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百十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常典
 第七百十卷目錄
 忠烈名臣列傳
  
  典韋       閻溫
  龐德獁       夏侯榮
  韋康       韋忠
  李豐〈弟翼 子韜〉 夏侯
  張緝       蘇鑠
  樂敦       劉賢
  劉整       鄭像
  毋丘儉      宣隆
  秦絜       諸葛誕
  王經
  
  陳武       董襲
  吾粲       朱據
  呂據       朱異
  桓彝       于詮
  張悌       伍延
  沈瑩       柳榮
  黃他       虞忠
官常典第七百十卷
忠烈名臣列傳
典韋
《魏志本傳陳留已吾人也。
形貌魁梧膂力過人有志任俠
襄邑劉氏與雎陽李永為讎,為報之。
富春長,備衛甚謹
乘車雞酒,偽為候者,門開,懷匕首入殺并殺其妻,徐出,取車上刀戟,步出。
居近市,一市盡駭。
追者數百,莫敢近。
行四五里,遇其伴,轉戰得脫
由是豪傑所識
初平中張邈舉義兵,為士,屬司馬趙寵。
牙門旗長大,人莫能勝,一手建之寵異才力
後屬夏侯惇,數斬首有功,拜司馬
太祖呂布濮陽
別屯濮陽西四五十里,太祖夜襲,比明破之。
未及還,會救兵至,三面掉戰。
時布身自搏戰,自旦至數十合,相持急。
太祖陷陣先占,將應募數千人,皆重衣兩鎧,棄楯,但持長撩戰
西面又急,進當之,賊弓弩亂發,矢至如雨,不視,謂等人曰:寇來十步,乃白之。
等人曰:十步矣。
又曰:五步乃白。
等人懼,疾言:寇至矣。
手持十餘戟,大呼起,所抵無不應手倒者。
眾退。
會日暮,太祖乃得引去
都尉,引置左右,將親兵數百人,常繞大帳
壯武其所將皆選卒,每戰鬥,常先登陷陣
遷為校尉
忠至謹重,常晝立終日夜宿左右,稀歸私寢。
好酒食,飲噉兼人,每賜食於前,大飲長歠,左右相屬,數人益乃供,太祖壯之。
好持大雙戟長刀等,軍中為之語曰: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
太祖荊州,至張繡迎降太祖甚悅,延及其將帥置酒高會
太祖行酒大斧立後,刃徑尺太祖所至之前輒舉斧目之。
竟酒,及其將帥莫敢仰視
後十餘日,反,襲太祖營,太祖出戰不利輕騎引去
戰於門中,賊不得入。
兵遂散從他門並入
校尚有十餘人,皆殊死戰無不當十
前後至稍多,長戟左右擊之,一義入,輒十餘矛摧。
左右死傷略盡
數十創,短兵接戰,賊前搏之。
雙挾兩賊擊殺之,餘賊不敢前。
復前突賊,殺數人,創重發,瞋目大罵而死。
賊乃敢前,取其頭,傳觀之,覆軍就視其軀。
太祖退住舞陰,聞死,為流涕,募間取其喪,親自臨哭之,遣歸襄邑,拜子滿郎中
車駕每過,常祠以中牢
太祖,拜滿為司馬,引自近。
文帝王位,以滿為都尉賜爵關內侯
閻溫
《魏志本傳字伯儉天水西城人也。
涼州別駕上邽
馬超走奔上邽,郡人任養等舉眾迎之。
止之,不能禁,乃馳還州。
復圍州所治冀城甚急,州乃遣密出,告急夏侯淵
賊圍數重,從水潛出
明日,賊見其跡,遣人追遮之,於顯親界得,執還詣
解其縛,謂曰:今成敗可見足下孤城請救而執於人手,義何所施。
若從吾言,反謂城中東方無救,此轉禍為福之計也。
不然,今為戮矣。
偽許之,乃載城下
城大呼曰:大軍不過三日至,勉之
城中皆泣,稱萬歲
怒數之曰:足下不為命計邪。
不應
攻城久不下,故徐誘,冀其改意
復謂曰:城中故人,有欲與吾同者不。
不應
切責之,曰:夫事君有死無貳,而卿乃欲令長者出不義之言,吾豈苟生者乎。
遂殺之。
龐德
《魏志本傳字令明南安狟道人也。
少為郡吏州從事
初平中從馬騰擊反羌叛氐,數有功稍遷校尉
建安中太祖袁譚、尚於黎陽遣郭援、高幹略取河東太祖使鍾繇關中諸將討之。
隨騰子超拒援、平陽軍鋒進攻援、,大破之,親斬援首。
中郎將封都亭侯
後張白騎叛於弘農復隨騰征之,破白騎於兩殽間。
每戰,常陷陣卻敵,勇冠騰軍。
後騰徵為衛尉留屬超。
太祖破超於渭南隨超亡入漢陽,保冀城
後復隨超奔漢中,從張魯
太祖漢中隨眾降。
太祖素聞驍勇,拜立義將軍封關門亭侯,邑三百戶
侯音、衛開等以宛叛,將所領與曹仁攻拔宛,斬音、開,遂南屯樊,討關羽
樊下諸將以兄在漢中,頗疑之。
德常曰:我受國恩,義在效死
我欲身自
今年不殺當殺我。
親與交戰,射中額
時德常乘白馬軍謂之白馬將軍,皆憚之。
使屯樊北十里,會天霖雨十餘日,漢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德與諸將避水上隄。
乘船攻之,以大船四面隄上
被甲持弓,箭不虛發
將軍董衡部曲將董超等欲降皆收斬之。
平旦力戰至日過中攻益急,矢盡短兵接戰
謂督將成何曰:吾聞良將怯死苟免烈士毀節求生今日,我死日也。
戰益怒,氣愈壯,而水浸盛,吏士皆降
德與麾下一人五伯二人彎弓傅矢,乘小船欲還營。
水盛船覆,失弓矢,獨抱船覆水中,為所得,立而不跪。
謂曰:卿兄在漢中,我欲以卿為將,不早何為
曰:豎子何謂降也。
魏王帶甲百萬,威振天下
劉備庸才耳,豈能敵耶。
我寧為國家鬼,不為賊將也。
遂為所殺。
祖聞而悲之,為之流涕,封其二子列侯
文帝王位,乃遣使賜諡,策曰:昔先軫喪元王蠋絕脰隕身徇節前代美之
惟侯式昭果毅蹈難成名,聲溢當時,義高在昔寡人愍焉。
諡曰壯侯
又賜子會等四人關內侯,邑各百戶
勇烈父風,官至中衛將軍封列侯
夏侯榮
冊府元龜征西將軍淵之第五子也。
年十三,從太祖漢中戰敗左右提之走,不肯曰:君親任難,焉所逃死
奮勇而戰,遂歿於陣。
韋康
冊府元龜涼州刺史,為馬超所圍,堅守歷時,救軍不至,遂為所殺。
韋忠
續文獻通考平陽人
年十二喪父,哀慟廬墓
武帝時,為郡功曹
太守陳楚為山羌所執,願代死。
賊義而釋之。
後以鎮西大將軍討叛者,矢盡,不屈死
李豐〈弟翼 子韜 夏侯元 張緝 蘇鑠 樂敦劉賢
《魏志·夏侯尚傳》子元曹爽駱谷之役,時人譏之。
誅,徵元大鴻臚,數年徙太常
元以抑黜,內不得意
中書令李豐雖宿為大將軍司馬景王所親待,然私心在元,遂結皇后光祿大夫張緝,謀欲以輔政
既內握權柄子尚公主,又與馮翊人,故信之。
陰令兗州刺史翼求入朝,欲使將兵入,并力起
會翼求朝,不聽
嘉平六年二月,當拜貴人等欲因御臨軒,諸門有陛兵,誅大將軍,以元代之,以驃騎將軍
密語黃門監蘇鑠、永寧署令樂敦、穴從僕射劉賢等曰:卿諸人居內,多有不法大將軍嚴毅,累以為言,張當可以為誡。
鑠等皆許以從命
大將軍微聞其謀,請相見不知而往,即殺之。
下有司,收元、、鑠、敦、等送廷尉
廷尉鍾毓奏:等謀迫脅至尊擅誅冢宰大逆無道,請論如法
於是公卿朝臣廷尉議,咸以為等各受殊寵典綜機密承外戚椒房之尊,元備世臣,並居列位,而包藏禍心,搆圖凶逆,交關閹豎,授以姦計畏憚天威不敢顯謀,乃欲要君脅上,肆其詐虐,謀誅良輔,擅相建立,將以傾覆京室顛危社稷
所正皆如科律,報施行
詔書齊長公主先帝遺愛,原其三子死命
於是、敦、等皆夷三族,其餘親屬樂浪郡
格量弘濟,臨斬東市顏色不變舉動自若時年四十六。
魏氏春秋大將軍知禍及,遂正色曰:卿父子懷姦,將傾社稷,惜吾力劣不能禽滅耳。
大將軍怒,使勇士刀環腰,殺之。
夜送尸付廷尉廷尉鍾毓不受,曰:非法官所治也
以其狀告,且敕之,乃受。
帝怒,將問死意,太后懼,呼帝入,乃止。
遣使
世語後妻散騎常侍荀廙姊,謂曰:中書事發,可及書未至赴吳,何為取死亡。
左右共同赴水火者誰。
思未答,妻曰:君在大州不知與同死生者,去亦不免
曰:二兒小,吾不去
今但從坐,身死,二兒必免
果如言。
翼子斌,楊駿外甥也。
晉惠帝初,為河南尹,與駿俱死。
魏書子韜,以尚公主,賜死獄中。
劉整 鄭像
公元254年
《魏志·齊王芳本紀嘉平六年春二月己丑鎮東將軍毋丘儉上言:昔諸葛恪合肥新城城中遣士劉整出圍消息,為賊所得考問所傳,語曰:諸葛公欲活汝,汝可具服
罵曰:死狗,此何言也。
我當必死為魏國鬼,不求苟活,逐汝去也。
欲殺我者,便速殺之。
終無他辭。
又遣士鄭像出城傳消息,或以語馬騎尋圍跡索,得像還。
四五人頭面縛,將繞城表,敕語像,使大呼,言大軍已還洛,不如早降
不從其言,更大城中曰:大軍近在圍外,壯士努力
賊以刀築其口,使不得言,像遂大呼,令城中聞知
、像為兵,能守義執節子弟有差異。
詔曰:夫顯爵所以元功重賞所以烈士
、像召募通使,越蹈重圍冒突白刃輕身守信不幸見獲抗節彌厲,揚六軍大勢安城守之懼心,臨難不顧,畢志傳命。
解揚執楚,有隕無貳,齊路中大夫以死成命,方之、像,所不能加。
追賜、像爵關中侯,各除士名,使子襲爵,如部曲死事科。
毋丘儉
公元57年
《魏志本傳:儉字仲恭河東聞喜人也。
父興,黃初中武威太守伐叛柔服開通河右名次金城太守蘇則
討賊張進及討叛胡有功封高陽鄉侯
人為將作大匠
儉襲父爵,為平原文學
明帝即位,為尚書郎,遷羽林監
東宮之舊,甚見親待。
出為洛陽典農。
時取農民以治宮室,儉上疏曰:臣愚以為天下所急除者二賊,所急務者衣食
誠使二賊不滅士民饑凍,雖崇美宮室,猶無益也。
荊州刺史
青龍中帝圖遼東,以儉有幹策,徙為幽州刺史,加度遼將軍
使持節,護烏丸校尉
幽州諸軍襄平,屯遼隧
右北平烏丸單干寇婁敦、遼西烏丸都督率眾王護留等,昔隨袁尚遼東者,率眾五千餘人降。
寇婁敦遣阿羅槃等詣闕朝貢,封其渠率二十餘人為侯、王,賜輿馬繒采各有差。
公孫淵與儉戰,不利引還
明年,帝遣太尉司馬宣王,統中軍及儉等眾數萬,討,定遼東
儉以功進封安邑侯食邑三千九百戶。
正始中,儉以高句驪侵叛,督諸軍步騎萬人出元,從諸道討之。
句驪王宮步騎二萬人進軍流水上,大戰梁口,宮連破走
儉遂束馬縣車,以登丸都,屠句驪所都,斬獲千數
句驪沛者名得來數諫宮,宮不從其言。
得來歎曰:立見此地將生蓬蒿
不食而死,舉國賢之
儉令諸軍不壞其墓,不伐其樹,得其妻子,皆放遣之。
單將妻子逃竄
引軍還。
六年,復征之,宮遂奔買溝。
儉遣元菟太守王頎追之,過沃沮千有餘里,至肅慎南界刻石紀功,刊丸都之山,銘不耐之城。
諸所誅納八千餘口,論功受賞侯者百餘人
穿山溉灌,民賴其利。
左將軍假節豫州諸軍事,領豫州刺史,轉為鎮南將軍
諸葛誕戰于東關不利,乃令誕、儉對換
鎮南都督豫州
儉為鎮東,都督揚州
吳太傅諸葛恪合肥新城,儉與文欽禦之,太尉司馬孚中軍東解圍,退還
初,儉與夏侯淵李豐厚善
揚州刺史前將軍文欽曹爽邑人也,驍果粗猛,數有戰功,好增擄獲,以徼寵賞,多不見許怨恨日甚
儉以計厚待情好歡洽
感戴投心無貳
正元二年正月,有彗星數十丈,西北竟天,起於吳、楚之分。
儉、喜,以為己祥。
遂矯太后詔,罪狀大將軍司馬景王,移諸郡國舉兵反。
迫脅淮南將守諸別屯者,及吏民大小,皆入壽春城為壇城西歃血稱兵為盟,分老弱守城,儉、自將五六萬眾渡淮,西至
堅守在外游兵
大將軍中外軍討之,別使諸葛誕豫州諸軍安風津擬壽春征東將軍胡遵督青、徐諸軍出於譙、宋之間,絕其歸路
大將軍汝陽,使監軍王基前鋒諸軍南頓待之
諸軍堅壁勿與戰。
儉、得鬥,退恐壽春見襲,不得歸,計窮不知所為
淮南將士,家皆在北,眾心沮散,降者相屬,惟淮南新附農民為之用。
大將軍兗州刺史鄧艾泰山諸軍萬餘人至樂嘉,示弱以誘之,大將軍尋自洙至。
不知,果夜來欲襲等,會明,見大軍兵馬盛,乃引還
大將軍驍騎追擊,大破之,遁走
是日,儉聞戰敗恐懼夜走,眾潰。
比至慎縣左右人兵稍棄儉去,儉獨與小弟秀及孫重藏水邊草中
安風都尉部民張屬就射殺儉,傳首京都
封侯
秀、重走入
將士諸為儉、迫脅者,悉歸降
儉子甸為治書侍御史先時知儉謀將發,私出將家屬逃走新安靈山上。
別攻下之,夷儉三族
按儉、等表曰:故相國匡輔魏室,歷事忠貞,故烈祖明皇帝授以寄託之任
戮力盡節,以寧華夏
又以齊王聰明,無有穢德乃心盡忠以輔上,天下賴之。
討滅二敵以安宇內,始分軍糧,克時同舉,未成而薨。
齊王有輔己大功,故遂使師承業,委以大事
而師以盛年在職,無疾託病坐擁強兵無有臣禮朝臣非之,義士譏之,天下所聞,其罪一也。
造計取賊,多舂軍糧克期有日
師為大臣,當除國難,又為人子,當卒父業
哀聲未絕而便罷息,為臣不忠,為子不孝,其罪二也。
退過東關,坐自起眾,三征同進,喪眾敗績歷年軍實一旦而盡,致使賊來,天下騷動死傷流離,其罪三也。
舉國悉眾,號五十萬來向壽春,圖詣洛陽,會太尉與臣等建計,乃杜塞要險不與爭鋒,還固新城
淮南將士衝鋒履刃,晝夜相守,勤瘁百日死者塗地,自魏有軍已來為難苦甚,莫過於此。
而師遂意自由不論封賞權勢自在無所領錄,其罪四也。
中書令李豐等,以師無人臣節,欲議退之
師知而請,其夕拉殺,載尸埋棺。
等為大臣帝王腹心,擅加酷暴,死無罪名,師有無君之心,其罪五也。
每嘆說齊王自堪人主君臣之義定。
奉事以來十有五載,始欲歸政按行武庫,詔問禁不得妄出
自知姦慝人神所不佑,矯廢君王,加之以罪。
,師之叔父,性甚仁孝追送齊王悲不自勝
群臣皆怒,而師懷忍,不顧大義,其罪六也。
又故光祿大夫張緝無罪而誅,夷其妻子,并及母后,逼恐至尊,強催督遣,臨時哀愕,莫不傷痛;而師稱慶,反以歡喜,其罪七也。
陛下踐祚聰明神武事經聖心,欲從省約天下聞之,莫不歡慶;而師不自改悔修復臣禮,而方徵募士毀壞宮內列侯自衛
陛下即祚,初不朝覲
陛下臨幸師舍以省其疾,復拒不通,不奉法度,其罪八也。
近者領軍許允當為鎮北,以廚錢給賜,而師舉奏加辟,雖云流徙道路餓殺天下聞之,莫不哀傷,其罪九也。
三方之守,一朝闕廢,多選精兵,以自營衛,五營領兵,闕而不補,多藏器杖,充聚本營天下所聞人懷憤怨訛言盈路,以疑海內,其罪十也。
多休守兵以占高第,以空虛四表,欲擅強勢,以逞姦心,募取屯田,加其復賞,阻兵安忍壞亂舊法
合聚藩王公以著鄴,欲悉誅之,一旦舉事廢主
天不長惡,使目腫不成,其罪十一也。
臣等先人隨從太祖武皇帝征討凶暴獲成大功,與高祖文皇帝即受漢禪,開國承家,猶堯、舜相傳也。
臣與安豐護軍鄭翼、廬江護軍呂宣、太守張休淮南太守丁尊、督守合肥護軍王休等議,各以累世受恩千載風塵,思盡軀命,以完全社稷安主為效。
斯義苟立,雖焚妻子吞炭漆身,死而不恨也。
按師之罪,宜加大辟,以彰姦慝
春秋之義,一世為善十世宥之。
大功海內所書,依古典議,廢師以侯就第
弟昭,忠肅寬明樂善好士,有高世君子忠誠為國不與師同。
臣等碎首所保,可以師輔導聖躬
太尉忠孝小心所宜親寵,授以保傅
護軍散騎常侍望,忠公親事當官稱能奉迎乘輿,有宿衛之功,可為中領軍
春秋之義,大義滅親,故周公誅弟,石碏戮,子季友鴆兄,上為國計,下全宗族。
殛鯀用聖人明典,古今
陛下下臣等所奏,朝堂博議
臣言當道,使師遜位避賢者,罷兵去備,如三皇舊法則天下協同。
若師負勢恃眾不自退者,臣等率將所領,晝夜兼行惟命是授。
臣等今日所奏,惟欲使大魏永存,使陛下得行君意,遠絕亡之禍,百姓安全六合一體,使忠臣義士不愧三皇五帝耳。
臣恐兵起,天下擾亂,臣輒上事,移三征州郡國典農,各安慰所部吏民不得妄動,謹具以狀聞
陛下愛養精神明慮危害,以寧海內。
專權用勢賞罰自由,聞臣舉眾,必下詔禁絕關津使驛不通,擅復徵調,有所收捕
此乃師詔,非陛下詔書在所不得承用
等道遠,懼文書不得皆通,輒臨時賞罰,以便宜從事,須定集上也。
宣隆 秦絜
公元257年
《魏志·高貴鄉公本紀甘露二年八月,詔曰:昔燕刺王謀反,韓誼等諫而死,漢朝顯登其子。
諸葛誕創造凶亂主簿宣隆部曲督秦絜秉節守義臨事固爭,為所殺,所謂比干之親而受其戮者。
其以、絜子為騎都尉加以贈賜光示遠近,以殊忠義
諸葛誕
公元256年
《魏志本傳字公休琅邪陽都人諸葛豐後也。
初以尚書郎滎陽,入為吏部郎
人有所屬託,輒顯其言而承用之,後有當否,則公議得失以為褒貶自是群僚莫不其所舉。
累遷御史中丞尚書,與夏侯元、鄧颺相善,收名朝廷京都翕然
言事者以等修浮華合虛譽,漸不可長
明帝惡之,免官。
會帝崩,正始初,元等並任職
復以御史中丞尚書,出為揚州刺史,加昭武將軍
王淩陰謀也,太傅司馬宣王潛軍東伐,以鎮東將軍假節都督揚州諸軍事封山陽亭侯
諸葛恪東關,遣諸軍討之,與戰,不利
還,徙為鎮南將軍
後毋丘儉、文欽反,遣使招呼豫州士民
斬其使,露布天下,令知儉,凶逆
大將軍司馬景王東征,使豫州諸軍,渡安風向壽
儉、欽之破也,誕先
春中十餘萬口,聞儉、敗,恐誅,悉破城門出,流迸山澤,或散走
久在淮南,乃復以為鎮東大將軍儀同三司都督揚州
吳大將孫峻呂據留贊等聞淮南亂,會文欽往,乃帥眾將徑至;時諸軍已至,城不可攻,乃走。
將軍蔣班追擊之,斬傳首,收其印節
進封高平侯,邑三千五百戶,轉為征東大將軍
既與元、至親,又王淩、毋丘儉累見夷滅,懼不自安,傾帑藏施以眾心厚養親附揚州輕俠數千人死士
甘露元年冬,吳賊欲向徐堨,計所督兵馬足以待之,而復請十萬眾守,又求臨淮築城以備寇,內欲保有淮南
朝廷微知有自疑心,以舊臣,欲入度之。
二年五月,徵為司空
被詔書,愈恐,遂反。
召會諸將,自出揚州刺史樂綝,殺之。
淮南淮北郡縣屯田口十餘萬官兵揚州新附勝兵四五萬人,聚糓足一年食,閉城自守
長史吳網將小子靚至請救
人大喜,遣將全懌、全端、唐咨王祚等,率三萬眾,密與文欽俱來應誕
左都護假節大司徒驃騎將軍青州壽春侯
是時鎮南將軍王基始至,督諸軍未合
等從城東北,因山乘險,得將其眾突入城。
六月車駕東征,至
大將軍司馬文王中外諸軍二十六萬眾,臨淮討之。
大將軍丘頭
使安東將軍陳騫四面合圍表裏再重,壍壘
又使監軍石苞兗州刺史州泰等,簡銳卒為游軍,備外寇
等數犯圍逆擊走之。
吳將朱異再以大眾來迎等,渡𥟖漿水,泰等逆與戰,每摧其鋒。
孫綝戰不進,怒而殺之。
城中食轉少,外救不至,眾無所恃。
將軍蔣班、焦彝,皆爪牙計事者也,棄,踰城自歸大將軍
大將軍乃使反間,以奇變說全懌等,等率其眾數千人開門來出。
城中震懼不知所為
三年正月大為攻具晝夜五六日攻南圍,欲決圍而出。
圍上諸軍,臨高以發石車火箭逆燒破其攻具弩矢石雨下,死傷者蔽地,血流盈壍。
復還入城,城內食轉竭,降出者數萬口
欲盡出北方人省食,與吳人堅守不聽由是爭恨。
素與有隙,徒以計合,事急相疑
計事遂殺
子鴦虎將兵在小城中,聞死。
勒兵馳赴之,眾不為用。
、虎單走,踰城出,自歸大將軍
軍吏請誅之,大將軍令曰:欽之罪不容誅,其子固應當戮,然、虎以窮歸命,且城未拔,殺之是堅其心也。
乃赦、虎,使將兵百騎巡城呼語城內云:文欽之子猶不見殺,其餘何懼。
、虎為將軍,各賜爵關內侯
城內喜且擾,又日饑困智力窮。
大將軍乃自臨圍,四面進兵同時鼓譟城,城內無敢動者
窘急單乘馬,將其麾下突小城門出。
大將軍司馬胡奮部兵逆擊,斬傳首夷三族
麾下數百人,坐不降見斬,皆曰:為諸葛公死,不恨
得人心如此
唐咨王祚及諸裨將面縛降,萬眾器仗軍實山積
初圍,議者多欲急攻之,大將軍以為城固眾多,攻之必力屈,若有外寇表裏受敵,此危道也。
三叛相聚孤城之中,天其或者將使同就戮吾當全策縻之,可坐而制也。
二年五月反,三年二月破滅
六軍按甲深溝高壘,而自困,竟不煩攻而克。
及破,議者又以為淮南仍為叛逆室家江南不可縱,宜悉坑之。
大將軍以為:古之用兵全國為上,戮其元惡而已
就得亡還,適可以示中國之弘耳。
一無所殺,分布三河近郡安處之。
唐咨利城人
黃初中利城郡反,殺太守徐箕,推為主
文帝諸軍計破之,走入海,遂亡,官至左將軍封侯持節
屠戮生禽三叛皆獲,天下怏焉,拜安遠將軍,其餘裨將假號位,悅服
江東感之,皆不誅其家。
淮南將吏士民諸為脅略者,惟誅其首逆,餘皆赦之。
、虎收斂喪,給其車牛,致葬舊墓。
公元242年
《魏末傳》賈充相見談說時事,因謂曰:洛中諸賢,皆願神代,君所知也。
以為云何
厲色曰:卿非賈豫州子。
世受魏恩,如何負國欲以魏室輸人乎。
非吾所忍聞。
洛中有難,吾富死之。
默然
既被徵,請諸牙門置酒飲宴,呼牙門徒兵,皆賜酒令醉,謂眾人曰:前作千人鎧仗始成,欲以擊賊,今當還洛,不復得用,欲蹔出,將見人游戲須臾還耳;諸君且止。
嚴鼓將士七百人出。
聞之,閉州門。
南門宣言曰:當還洛邑暫出游戲揚州何為閉門見備。
前至東門,復閉,乃使兵緣城攻門州人悉走,因風放火,焚其府庫
表曰:臣受國重任,統兵在東。
揚州刺史專詐,說臣與吳交通,又言被詔當代臣位無狀日久
奉國命,以死自立,終無異端
忿不忠,輒將步騎七百人,以今月六日即日斬首,函頭驛馬傳送
聖朝明臣,臣即魏臣;不明臣,臣即吳臣。
不勝發憤有日,謹拜表陳愚,悲感泣血哽咽斷絕不知所如,乞朝廷察臣至誠
王經
公元260年
《魏志·高貴鄉公本紀甘露五年五月己丑高貴鄉公卒,年二十。
皇太后令曰:尚書王經凶逆無狀,其收家屬皆詣廷尉
夏侯尚傳》清河王許允俱稱冀州名士
甘露中尚書,坐高貴鄉公事誅。
郡守母謂曰:汝田家子,今仕至二千石,物太過不祥可以止矣。
不能從,歷二州刺史司隸校尉,終以致敗。
《漢晉春秋:帝見威權日去不勝其忿。
乃召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謂曰: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自出討之。
王經曰:昔魯昭公不忍季氏敗走失國,為天下笑。
今權在其門,為日久矣,朝廷四方皆為之致死不顧逆順之理,非一日也。
宿衛空闕兵甲寡弱陛下何所資用
一旦如此無乃除疾更深之邪。
禍殆不測,宜見重詳。
帝乃出懷中版令投地,曰:行之決矣。
正使死,何所懼。
不必死邪。
於是白太后奔走文王文王為之備。
帝遂率僮僕數百,鼓譟而出。
文王屯騎校尉伷入,遇帝於東止車門,左右呵之,伷眾奔走
中護軍賈充又逆帝戰於南闕下,帝自用劍。
眾欲退,太子舍人成濟曰:事急矣。
云何
曰:畜養汝等,正謂今日
今日之事,無所問也。
即前刺帝,刃出於背。
文王聞,大驚自投於地曰:天下其謂我何。
太傅孚奔往,枕帝股而哭,哀甚,曰:殺陛下者,臣之罪也。
〈又〉被收,辭母。
顏色不變,笑而應曰:人誰不死
所以不止汝者,恐不得其所也。
以此并命,何恨之有哉。
晉武帝太始元年詔曰:故尚書王經,雖身陷法辟,然守志可嘉
門戶堙沒,意常愍之,其賜經孫為郎中
世語字彥偉,初為江夏太守
大將軍曹爽附絹二十匹令交市於吳,發書棄官歸。
母問歸狀,實對
母以典兵馬而擅去,對送吏杖經五十,聞,不復罪。
司隸校尉,辟河內向雄都官從事王業之出,不申以及難。
刑於東市哭之,感動一市
刑及母,雍州故吏皇甫安,以家財收葬焉。
陳武
公元215年
《吳志本傳字子烈廬江松滋人。
孫策壽春往修謁,時年十八,長七尺七寸,因從渡江征討有功拜別司馬
劉勳多得廬江人,料其精銳,乃以武為督所向無前
及權統事,轉督五校
仁厚好施鄉里遠方客多依託之。
尤為權所親愛,數至其家。
有功勞,進位偏將軍
建安二十年,從擊合肥奮命戰死。
權哀之,自臨其葬。
董襲
公元208年
《吳志本傳字元代會稽餘姚人,長八尺武力過人
孫策入郡,迎於高遷亭,見而偉之,到署門下賊曹
山陰宿賊黃龍羅、周勃聚黨數千人自出討,身斬羅、首,還拜別部司馬授兵數千,武都尉
,又討劉勳尋陽,伐黃祖江夏
薨,權年少,初統事太妃憂之,引見張昭等,問江東保安不,對曰:江東地勢,有山川之固,而討逆明府恩德在民。
討鹵承基大小用命張昭眾事等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時也,萬無所憂。
眾皆壯其言。
鄱陽賊彭虎等眾數萬人凌統步騭蔣欽各別分討。
所向輒破,虎等望旌旗便散走,旬日盡平,拜威越校尉偏將軍
建安十三年,權討黃祖橫兩蒙衝挾守沔口,以栟閭大紲繫石為矴,上有千人,以弩交射,飛矢雨下,軍不得前
凌統俱為前部,各將敢死百人,人被兩鎧,乘大舸船,突入蒙衝裏。
身以刀斷兩紲,蒙衝橫流大兵遂進
便開門走,兵追斬之。
明日大會,權舉觴曰:今日之會,斷紲之功也。
曹公濡須從權赴之,使五樓船住濡須口。
卒暴風,五樓傾覆左右散走舸,乞使出。
怒曰:受將軍任,在此備賊,何等委去也,敢復言此者斬。
於是莫敢干。
夜船敗,死。
改服臨喪供給甚厚。
吾粲
公元222年
《吳志本傳字孔休吳郡烏程人也。
孫河縣長小吏深奇之。
後為將軍,得自選長吏,表曲阿丞,遷為長史,治有名跡。
雖起孤微與同陸遜卜靜等比齊聲矣。
孫權車騎將軍,召為主簿,出為山陰令,還為參軍校尉
黃武元年,與呂範賀齊等俱以舟師拒魏將曹休洞口
天大風,諸船綆紲斷絕漂沒著岸,為魏軍所獲,或覆沒沈溺,其大船尚存者,水中生人攀緣號呼,他吏士恐船傾沒,皆以戈矛撞擊不受
黃淵獨令船人以承取之,左右以為船重必敗曰:船敗,當俱死耳。
人窮,奈何棄之。
所活者百餘人
還,遷會稽太守,召處士謝譚為功曹,譚以疾不詣,教曰:夫應龍屈伸為神,鳳皇嘉鳴為貴,何必隱形天外潛鱗重淵者哉。
募合人眾,拜昭義中郎將,與呂岱討平山越,入為屯騎校尉少府,遷太子太傅
二宮之變,抗言執正,明嫡庶之分,欲使魯王霸出駐夏口,遣楊竺不得令在都邑,又數以消息陸遜時駐武昌連表諫爭
由此、竺等所譖害下獄誅。
朱據
公元229年
《吳志本傳字子範吳郡吳人也,有姿貌膂力,又能論難
黃武初徵拜五官郎中,補侍御史
是時曹尚書暨豔,疾貪汙在位,欲沙汰之。
以為天下未定,宜以功覆過棄瑕取用,舉清厲濁,足以沮勸,若一時貶黜,懼有後咎。
不聽,卒敗。
咨嗟將率發憤歎息追思呂蒙張溫以為才兼文武可以繼之,由是建義校尉領兵湖熟
黃龍元年,權遷都建業,徵尚公主,拜左將軍封雲陽侯
謙虛接士,輕財好施祿賜雖豐而常不足用
嘉禾中,始鑄大錢,一當五百。
部曲應受三萬緡,工王遂詐而受之,典校呂壹疑據實取,考問主者,死於杖下哀其無辜,厚棺斂之。
壹又表吏為隱,故厚其殯。
權數責問無以自明藉草待罪
數月,典軍吏劉助覺,言王遂所取,權大感寤,曰:朱據見枉,況吏民乎。
窮治壹罪,賞百萬。
赤烏九年,遷驃騎將軍
二宮搆爭,擁護太子,言則懇至義形於色,守之以死遂左遷新都郡
未到,中書令孫弘譖潤,因權寢疾,弘為詔書追賜死,時年五十七。
孫亮時二子熊、損各復領兵,為全公主所譖,皆死。
永安中追錄前功,以熊子襲爵雲陽侯尚公主
孫皓時,宣至驃騎將軍
呂據
公元251年
《吳志·呂範傳》字世議,以父任為郎後範寢疾,拜副軍校尉,佐領軍事
卒,遷安中郎將
數討山賊,諸深惡劇地,所擊皆破。
太常潘濬五谿有功
朱然朱異破城外圍還拜偏將軍,入補馬閑右部督,遷越校尉
太元元年大風江水溢流,漸淹城門,權使視水,獨見使人大船以備害。
嘉之,拜盪魏將軍
寢疾
太子右部督。
太子即位,拜右將軍
魏出東興赴討有功
明年孫峻諸葛恪,遷驃騎將軍平西宮事
五鳳二年假節,與等襲壽春,還遇魏將曹珍,破之於高亭
太平元年,帥師侵魏,未及淮,聞孫峻死,以從弟綝自代,大怒引軍還,欲廢綝。
綝聞之,使中書奉詔,詔文欽、劉纂、唐咨等使取,又遣從兄慮以都下兵逆江都
左右降魏,曰:恥為叛臣。
自殺
夷三族
朱異
公元241年
《吳志·朱桓傳》桓子字季文,以父任除郎,後拜騎都尉,代領兵
赤烏四年,隨朱然樊城建計其外圍,還拜偏將軍
魏廬江太守文欽營住六安,多設屯砦,置諸道要,以招誘亡叛,為邊寇害。
乃身率其手下二千人,掩破七屯,斬首數百,遷揚武將軍
權與攻戰辭對稱意
權謂從父驃騎將軍據曰:本知季文懀,定,見之復過所聞。
十三年文欽詐降密書,欲令自迎。
異表書,因陳其偽,不可便迎。
權詔曰:方今北土未一云欲歸命,宜且迎之。
若嫌其有譎者,但當設計網以羅之,盛重兵以防之耳。
乃遣呂據二萬人,與并力,至北界果不降。
建興元年,遷鎮南將軍
是歲魏遣胡遵、諸葛誕等出東興水軍浮梁,壞之,魏軍大破。
太平二年假節,為大都督,救壽春圍,不解
還軍,為孫綝枉害
桓彝
《吳志·孫綝傳》專朝自固
亮內嫌,乃推魯育見殺本末責怒虎林朱熊外部督朱損不匡孫峻,乃令丁奉虎林殺損建業
入諫不從,亮遂與公主魯班太常全尚將軍劉承議
亮妃,從姊女也,以其謀告
率眾夜襲全尚,遣弟恩殺劉承蒼龍門外,遂圍宮。
使光祿勳孟宗告廟廢亮,召群司議曰:少帝荒病昏亂不可以大位承宗,以告先帝廢之。
諸君若有不同者,下異議
震怖,曰:唯將軍令
中書郎李崇奪亮璽綬,以亮罪狀班告遠近
尚書桓彝不肯署名怒殺之。
于詮
公元257年
通鑑綱目延熙二十年揚州都督諸葛誕起兵司馬昭,遣長史吳綱至吳請救
司馬昭奉魏主髦及太后討之,吳使將軍全懌等救
景耀元年進軍,克之,斬
將于詮曰:大丈夫受命其主,以兵救人,既不克,又束手於敵,吾弗取也。
免胄冒陳而死。
張悌 伍延 沈瑩
襄陽記》字巨先襄陽人少有名理孫休時屯騎校尉
魏伐蜀,吳人曰:司馬得政以來大難屢作,智力雖豐,而百姓未服也。
今又竭其資力遠征巴蜀,兵勞民疲而不知恤,敗於不暇何以能濟。
夫差伐齊,非不克勝所以危亡不憂其本也,況彼之事地乎。
曰:不然
曹操功蓋中夏威震四海,崇詐仗術,征伐無已,民畏其威,而不懷其德也。
丕、叡承之,係以慘虐內興宮室外懼雄豪東西驅馳無歲獲安,彼之失民,為日久矣。
司馬懿父子,自握其柄,累有大功,除其煩苛而布其平惠,為之謀主而救其疾,民心歸之,亦巳久矣
淮南三叛腹心不擾曹髦之死四方不動,摧堅敵如折枯,蕩異同反掌任賢使能,各盡其心,非智勇兼人,孰能如之。
威武張矣,本根固矣,群情服矣,奸計立矣。
今蜀閹宦專朝,國無政令,而又玩戎黷武民勞卒弊,競於外利不修守備
強弱不同智算亦勝,因危而伐。
殆其克乎。
若其不克不過無功,終無退北之憂,覆軍之慮也,何為不可哉。
楚劍利而秦昭懼,孟明用而晉人憂,彼之得志故我大患也。
吳人笑其言,而蜀果降於魏。
來伐吳,皓使沈瑩諸葛靚,帥眾三萬渡江逆之。
牛渚沈瑩曰:晉治水軍於蜀久矣,今傾國大舉萬里齊力,必悉益州之眾浮江而下
上流諸軍無有戒備名將皆死,幼少當任,恐邊江諸城,盡莫能禦也。
晉之水軍必至於此矣。
宜畜眾力,待來一戰
若勝之日,江西自清,上方雖壞,可還取之。
渡江逆戰,勝不可保,若或摧喪,則大事去矣
曰:吳之將亡,賢愚所知,非今日也。
吾恐蜀兵來至此,眾心駭懼不可復整。
今宜渡江,可用決戰力爭
若其敗喪,則同死社稷無所復恨。
若其克勝,則比敵奔走兵勢萬倍便當乘威南上,逆之中道不憂不破也。
若如子計,恐行散盡,相與坐待敵到,君臣俱降無復一人死難者,不亦辱乎。
渡江戰,吳軍大敗
諸葛靚五六百人退走,使過迎不肯去,自往牽之,謂曰:且夫天下存亡大數,豈卿一人所知如何故自取死為。
垂涕曰:仲思今日是我死日也。
且我作兒童時,便為卿家丞相所拔,常恐不得其死負名賢知顧。
今以身徇社稷,復何遁邪。
牽曳之如是。
流涕放之,去百餘步,已見為晉軍所殺。
柳榮
臨海縣志》邑人
元帥張悌收置幕下,隨渡江,以禦晉師。
積憂成疾,死去,復甦
大呼元帥被害
次日敗績,見殺。
黃他
臨海縣志》:他章安小吏,身當白刃,濟君於難。
虞忠
會稽典錄》字世方,翻第五子。
貞固幹事,好識人物,造吳郡陸機童齔之年,稱上虞魏遷於無名之初,終皆遠致,為著聞之士。
同縣王岐於孤宦之族,仕進先至宜都太守乃代之。
晉征忠與夷道監陸晏、晏弟中夏督景,堅守不下,城潰,被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