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百五十九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常典
 第六百五十九卷目錄
 縣尉部彙
  總一則〉
  後漢總一則〉
  總一則〉
  宋〈文帝元嘉一則
  北齊總一則〉
  總一則〉
  總一則 高祖武德二則 元宗開元一則〉
  宋〈太祖建隆一則 乾德一則 開寶一則 仁宗至和一則 孝宗隆興一則 光宗紹熙一則 寧宗嘉定一則
  總一則〉
  元〈世祖至元一則 順帝至正二則
  總一則〉
皇清順治一則 康熙二則
 縣尉總論
  文獻通考縣尉
 縣尉名臣列傳
  
  梅福
  
  趙元       沈盈
  
  朱輅       劉誼
  王端禮      朱良
  孫暉       楊大異
  陳霖       喻南強
  
  蘇澤       曲惠
  趙元
  
  馮堅       青文勝
  隋吉       陽春
  何聰       楊貢
  安郁       杜濩
  顧昂       李鳳
  丁益高      張澄
  蕭景腆      胡天錫
 縣尉藝文
  春夜桑泉少府序     唐王勃
  與夏縣崔少府書       李嶠
  報三原李少府書       崔融
  同州韓城縣西尉廳壁記   歐陽詹
  授侯壽州霍丘縣制   白居易
  魏兗二州所薦田夷吾曹璠二人準敕試詩日終百首授以所貢郡縣尉制   前人
  同州澄城縣功倉戶尉廳壁記  杜牧
  鄭縣廳壁記        梁肅
  送東海孫尉詩序      楊盈川
  范仲溫台州黃巖縣尉  宋歐陽修
  臨淄考詞         黃庶
  縣尉李執中察推制    王安石
  尚書都省額外正名年滿令史邊士青州益都縣尉制          前人
  汜水縣第一考詞     傅堯俞
  答趙尉           朱熹
  答三首〉       前人
  河南縣廳壁記       張景
官常典第六百五十九卷
縣尉部彙
漢承秦制縣置尉佐。
漢書·百官表》縣令、長,皆秦官,掌治其縣。
萬戶以上為令,減萬戶為長,令、長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為長吏
後漢
後漢定縣大小置尉員數
後漢書·百官志》:尉大縣二人,小縣一人
本注曰:尉主盜賊
凡有賊發,主名不立,則推索行尋案察姦宄,以起端緒。
〈注〉應劭漢官曰:大縣丞左右尉,所謂命卿三人
小縣一尉一丞,命卿二人
雒陽孝廉左尉,秩四百石。
孝廉右尉,秩四百石。
邊縣障塞尉。
本注曰:掌禁備羌夷犯塞
晉制縣置六部尉。
晉書·職官志》洛陽縣六部尉。
江左以後建康亦置六部尉,餘大縣二人,次縣、小縣各一人
公元438年
文帝元嘉十五年,置尉如晉制,唯縣小者省之。
宋書·文帝本紀不載。
百官志》:晉江右洛陽縣六部都尉,餘大縣二人,次縣、小縣各一人
宋太祖元嘉十五年,縣小者省之。
北齊
北齊制縣置右部南部西部三尉
隋書·百官志》云云
制改尉為縣正
隋書·百官志》:改尉為縣正,尋改正戶曹法曹分司
唐制縣尉品秩以上、中、下為差
唐書·百官志》京縣六人,從八品下;畿縣尉二人,正九品下;上縣二人從九品上;中縣一人從九品下;中、下縣尉一人從九品下;下縣尉一人從九品下。
縣尉分判眾曹,收率眾調。
公元618年
高祖武德元年,改書佐縣尉,尋改曰正。
唐書·高祖本紀不載。
百官志注》云云
公元624年
武德七年,改縣正復曰尉。
唐書·高祖本紀不載。
百官志注》云云
元宗開元  年,增置縣尉
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百官志注》開元中上縣萬戶中縣四千戶以上,增尉一人
其後畿縣不及四千,亦置尉二人萬戶一人
公元962年
太祖建隆三年,每縣置尉一員
宋史·太祖本紀建隆三年十二月丙戌,詔縣置尉一員,理盜訟
弓手,視縣戶為差
職官志》建隆三年,每縣置尉一員,在主簿之下,奉賜並同
公元964年
乾德二年春正月丁未,令、錄、尉有耄耋篤疾舉劾之。
宋史·太祖本紀云云
公元968年
開寶元年三月庚寅,班縣、尉捕盜令。
宋史·太祖本紀云云
公元1055年
仁宗至和二年開封祥符兩縣增置一員,凡縣不置簿,則尉兼之
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職官志》至和二年開封祥符兩縣增置一員,掌閱習弓手,戢姦禁暴
凡縣不置簿,則尉兼之
孝宗隆興 年,詔尉不許癃老疾病年六十以上之人。
大事煩則置二尉
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職官志》云云
光宗紹熙 年,詔尉恩科年及六十不差
宋史·光宗本紀》不載。
職官志》云云
公元1220年
寧宗嘉定十三年,詔極邊縣尉,獲盜酬賞班改,歲以二員為額。
宋史·寧宗本紀》不載。
職官志》云云
金縣有赤次、赤劇、次劇,又有上、中、下之分,設尉以佐之。
金史·百官志》赤縣
尉四員,正八品
巡捕盜賊
餘縣置四尉者同此。
次赤縣
一員,正九品
諸縣
一員,正九品
公元1283年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縣定上、中、下三等,各設尉一員
元史·世祖本紀不載。
百官志》至元二十年,定江淮以南,三萬戶之上者為上縣,一萬戶之上者為中縣,一萬戶之下者為下縣。
上縣,尉一員
中縣如上縣之制。
下縣,如中縣
民少事簡之地,則以簿兼尉。
後又別置尉,尉主捕盜之事。
公元1341年
順帝至正元年十一月戊寅彰德屬縣各添設縣尉一員
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公元1346年
至正六年春二月戊申京畿盜起,范陽縣增設縣尉,從之。
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明制不置尉,置典史一員為令屬。
續文獻通考云云
皇清
公元1657年
順治十四年
大清會典順治十四年,置盛京奉天府所屬衙門
德縣典史一員
公元1668年
康熙七年
大清會典康熙七年,定各縣首領官典史一員
公元1670年
康熙九年
大清會典國初,各官滿間有不同
康熙九年,改歸
畫一未入流京縣典史、各縣典史
縣尉總論
文獻通考
縣尉
大縣兩尉,小縣一人
長安有四尉,分為左右部
東南置廣部尉,是為左部
西北置明部尉,是為右部
並四百石,黃綬大冠,主追捕盜賊伺察姦非
 魏因之。
 洛陽建康,皆置左部尉。
 宋齊梁陳並因之,餘縣如漢制
諸縣道銅印黃綬朝服武冠
 北齊郡縣三尉
 隋改為正,後置尉,又分為戶曹法曹
 唐初因隋制。
公元618年
武德元年萬年縣法曹孫伏伽論事是也
公元624年
武德中,復改為正。
七年,復為尉。
赤縣六員,他縣各有差,分判諸司事。
高宗時,為品官吏部選授
 五代久廢,而盜賊鬥競,則屬鎮將
 宋朝建隆三年,始每縣復置尉一員,在主簿之下,俸賜主簿同。
鎮將許勾當鎮下煙火爭競公事
至和二年開封祥符兩縣增置一員
元豐五年,詔重立法縣尉,並差使臣
元祐元年蘇轍舊法縣尉,皆用選人
近歲並用武臣
自改法以來,未聞盜賊為之衰息
復舊法。
詔除沿邊縣尉依舊外,餘並差選人。
崇寧元年,詔重法縣尉,差舊武臣處,並依元豐法。
縣尉名臣列傳
梅福
瑞州府志》字子真壽春人
成帝時,為南昌
漢政不綱,王氏擅權
上書曰:方今君命犯,而主威奪,外戚之權,日以益盛。
陛下不察其形,願察其景。
建始以來日蝕地震三倍春秋
水災無與比數
陰盛陽微金鐵為飛。
此何景也。
書上不報
棄官隱於洪崖山
後攜妻子隱寓新昌天德中,今因號其山曰尉山,田曰田,墩曰墩,有橋曰迎仙橋
舊有子真宅,後即其地立觀奉之,曰宅仙觀立祠祀之曰子真
子真之風特立塵表所至人相敬慕以為神仙中人
故目曰梅仙,而子真所在,無一不寓其官名姓號云。
有苗裔存。
趙元
唐書·陳子昂傳》趙元者,字貞固河間人
負志略,好論辨
來游洛陽,士爭慕嚮所以造謝縉紳選。
武后稱制,懼不容其高,調宜祿
到職非公不言彈琴蒔藥,如隱者之操。
自傷不配才,卒年四十九。
其友魏元忠孟詵宋之問崔璩等共諡昭夷先生
沈盈
唐書·顏杲卿傳》沈盈者,杲卿甥,有行義,明黃老學。
解褐博野,與杲卿死難,贈大理正,官其二子遙、達。
朱輅
長沙府志》字國器郴州人
太平興國第,調湘陰
中書梁子美至,以詩投之,子美喜而論薦
邑令魏洙以曠職獲罪曰:令罪而尉薦,人必以尉賣令矣。
願寢之。
梁卒薦,而令亦不加罪。
桂陽監使,以母老,即掛冠
二千石祿,今皆有九十,萱親古亦稀之句。
劉誼
公元1070年
涇縣志》字宜翁湖州長興人
熙寧三年,為
剛果疾惡,凡豪強大姓痛繩以法。
既去而民思之。
後以論新法,被謫,隱居三茅山辟糓至於無漏
或疑得仙云。
王端禮
公元1088年
吉安府志》端禮字懋甫吉水人
元祐三年進士
黃庭堅參詳官,亟稱其試論
初授連州桂陽,進富川,今皆行其所學,端禮平雅謹厚不妄言笑
進退動止,皆有法度
向慕濂洛之學,慨然以斯道自任
探索究極,思以身體之,不徒為言語文字之工。
年四十,表求致仕,築別墅南山,延四方來學之士。
所著有強仕集》論語解》《易解》《疑欲集》茶譜字譜
朱良
宋史·朱蹕傳》朱良者,字良伯吳郡人
世儒科。
建炎中,為海鹽縣
金兵入境僚友曰:今日忠臣義士死國之時也。
披甲執戈,集所部百餘人奮而前,擊金兵數人死,眾為披靡,然力不敵,竟死。
事聞,官其子思,後守漢陽
孫暉
公元1129年
《宋史本傳》,為泗州招信縣
建炎三年正月金人泗州州守呂元、閻瑾焚淮橋遁。
金人招信將渡淮,射士民兵禦之,沈其數舟。
大霧蔽日金人莫測多寡相持半日,以疑兵,自上流渡兵。
又戰且卻,城破,竟死於敕書樓。
楊大異
公元1220年
《宋史本傳》大異字同伯,從胡宏春秋大義
嘉定十三年進士第
衡陽主簿,有惠政
調龍泉,攝邑令
歲饑提刑司遣吏和糴米二萬石於邑米價頓增,民乏食大異即以提刑司所糴如價發糶,民甚德之。
提刑趙與𥲅大怒,捃其罪弗得,坐以方命,移安遠
邑有峒寇擾民,官兵致討,積年弗獲,檄大異往治之。
大異一僕告身自隨肩輿入賊峒,傳呼尉至,賊露刃成列以待,徐諭以禍福,皆伏地叩頭,願改過自新
告身為質,偕其渠魁輩出降。
以賞遷吉州戶曹,歷提點廣西刑獄
祕閣修撰大中大夫
陳霖
宋史·王師道傳》:陳霖者,字傅容泉州人嘉定十三年進士,為瑞金
盜起江、閩,霖迎敵力戰,盜繫之以去不屈遇害
喻南強
金華府志》南強字百強義烏人
自少負奇節,累貢於鄉,不得第
右科,調富陽
禮部侍郎真德秀,舟過富春江南強亟見,且賦詩為餞,人皆壯之。
為文馳騁下筆千言不煩繩削自合
大篇短章,恣人取去,不甚愛惜
梅隱筆談四卷藏於家。
蘇澤
瑞州府志》:澤,字濟民東源人。
至元中新昌
長貳缺員,澤振飭縣綱,衛民抑吏,百廢具舉
嘗修儒學講堂,建第一樓,及尉廳。
士民至今稱之。
曲惠
延平府志》:惠,字順卿真定人
至正間,任尤溪
郡守文瑞重其才,檄攝縣事。
旬日,問決滯訟六十餘件。
黃巾壓境,惠謂子師善曰:臣死忠,子死孝大節也。
萬一不幸,吾父子闔門殉節
行保編伍法,發常平賑民,勸巨室贍兵,倡首拒賊,邑賴以全。
後承閫檄,率兵抵晉安,兵敗,死賊
聞者痛之。
趙元
紹興府志》元齡字子年宛丘人
上虞
先是縣官收職米率三倍元齡獨無升勺過取。
土兵之隸於司者,每子視之秋毫無所擾。
邑人為之語曰:縣尉要錢只有子年
馮堅
公元1391年
《明外史本傳馮堅不知何許人
洪武中,授南豐典史
縣民悅之,為作德政謠》一章
二十四年上書九事一曰聖躬以福民社
王者綜理萬幾,固當宵衣旰食勵精圖治
然而兆民之安,宗社之固,咸係於一人
陛下春秋高矣未見日而朝百官日晏而猶未罷。
此非順時調護之道也。
臣願清心省事不與細務以為民社之福。
二曰擇老成福諸王
諸王方當英妙壯盛,其左右輔導,不可不慎也。
臣願擇取老成之臣,出為王官使得正色直言以時匡救
庶幾謹守藩屏以為諸王之福。
三曰攘要荒以福中國
先王立綱陳紀制禮作樂,以成至治者,由其懾服遠人然後中國奠安得以施其政教也。
天下一家四海一人,而邊鄙無備可乎。
臣願務農講武屯戍邊圉以為中國之福。
四曰勵有司福生民。
方面諸臣,所以表率守令者也。
願得廉正有守之士,旌別所屬不肖,具實以聞於朝,而黜陟之,則為有司者,率皆遷善改過,而勇於自治
上下守法刑清訟簡,家給人足,足為生民之福矣。
五曰褒崇祀典
夫生而功業顯於當時,則其逝也,聲華著於後世
往往載在祀典崇德報功使民慕思不忘者也。
臣願備敕有司采訪歷代忠烈事蹟,量加封諡,俾末俗有所興勸。
六曰減省宦侍
寺人之役,不過備使令,給灑掃而已
在昔人君,多為所制由其晨夕密邇,故其言易入,遂養成禍患,而不自知也。
陛下鑒察之明,萬萬無此。
臣願上覽史籍,裁去冗員不惟嚴重朝廷,實可杜異日威福凌替之漸。
七曰調易邊將
命將御邊,國之大事
在昔人君假以兵權久在邊圉,卒致放縱淫泆不可駕馭
陛下聖謨廟筭業已無遺策。
凡諸將帥,必察其言行可託腹心者,然後置諸閫外
必時歲調不使久居其任。
不惟保全勳臣,實可防將驕卒惰、內輕外重之漸。
八曰采訪吏治
先王知人安民為急,夫知人所以安民也。
今有司未盡得人廉幹之才,或為上官所忌,寮吏所嫉。
其能自立不屈,鮮矣。
故為善於下,而上不加察,非激勸之善術也。
臣願廣布耳目,訪廉斥貪,以明黜陟
九曰增置關防
立法防奸,有國所必務也。
陛下既置勘合凡有徵發,必驗之使同,然後得行可謂革弊之本矣。
近聞諸司,惟以帖委胥吏,俾督所部,少不如意,輒加箠楚,其害乃及於民。
臣願增置勘合以付諸司,聽其填寫差遣,既訖繳報。
如此,則所司必不輕發病民,而庶務不至屢曠也。
書奏,帝覽而嘉之,稱其知時務,達事變
又謂侍臣曰:言惟調易邊將,則未然
邊將數易,則兵力勇怯,敵情出沒山川形勝無以備知
倘得若趙充國班超者,又何取數易為哉。
乃命吏部左僉都御史,在院頗持大體
明年,卒於任。
青文勝
公元1586年
《明外史本傳文勝字質夫夔州人
仕為龍陽典史
龍陽洞庭,歲罹水患積逋數十萬,敲扑死者相踵
文勝慨然詣闕上疏為民請命
再上,皆不報
歎曰:何面目歸見父老
具疏,擊登聞鼓以進,遂自經鼓下
太祖憐其為民殺身,詔寬龍陽租二萬四千餘石,定為額。
邑人祠祀之。
妻子不能歸,養以公田百畝
萬曆十四年,詔有司春秋致祭,名其祠曰惠烈。
隋吉
江寧府志》:吉,不知何郡人。
洪武中上元縣典史
上言農民之中,有一夫一婦受田百畝,或四五十畝者,當春夏耕種方,殷或不幸夫病,而婦給湯藥農務既廢,田亦隨荒。
病愈,則時已過矣。
無以國賦,下無以室家窮困流離,職此之由。
請命鄉里小民,或二十家,或四五十家,團為一社
每遇農急之時,有疾病則一社協力,助其耕耘,庶田不荒蕪,民無饑窘百姓親睦風俗厚矣。
上善其言,命戶部通行曉諭
陽春
紹興府志》:春,洪武中,為山陰
清勤幹局
晨起視事日晏未罷,唯啜粥而已
隆冬無衣長官以衣衣之,受而不服
其介如此
何聰
公元1443年
《明外史·循吏傳》:聰,淮安海州人
宣德中,為四川長壽典史
能聲
父憂去。
服闋改除山東長清
正統八年長壽知縣
五十餘人,走數千里,至京師,言聰前為典史勤敏公廉,民皆悅服
乞即以為縣正
帝曰:聰,小吏
長壽十年,民猶思之。
不置此,非循良選耶。
即命之。
聰再赴長壽恤孤貧,興學校,息訟弭盜,耑務惠民
民益愛戴
楊貢
《明外史·何聰傳》:聰同時,楊貢,為交河典史得民心。
知縣林俊遷去,父老奏貢清正勤能,乞代其職。
章下吏部尚書王直以貢發身掾史,格之。
帝曰:民既奏保,宜順其情。
若拘以資格,用人之途狹矣。
卿等其體朕意。
之任
果以稱職聞。
安郁
公元1445年
《明外史·何聰傳》:聰同時,又有安郁者,字從周臨潼人
四川蒲江典史
大旱,郁齋沐籲天積薪紫極觀下,誓不雨即自焚
至朝,果大雨
民為之歌曰:安從周,政何優。
天雨歲有秋。
無衣,今有裘。
正統十年部民赴闕下,稱郁廉能,堪任縣
帝即從之。
其後政聲益著。
杜濩
《明外史·何聰傳》:聰同時,又有杜濩,官霑化典史,為民所愛。
坐事,當徒。
霑化詣闕,言濩廉幹得民心。
帝嘆曰:典史小吏耳。
得民如此良吏也。
其即還之。
顧昂
嘉興府志》:昂,字文顒
成化中,嘗仕為新泰典史
家澉鎮,數上疏鎮城事,皆報可
一請濬城東南地為河,載土,築黃家塘,捍海
一請豁澉所公佔城池營田地稅糧
一請以城濠空地海上新漲沙地,為牧馬場,毋令鎮軍縱牧民田
一請免所軍運艘,減馬軍舊額百匹為六十匹,免遠漕及孳牧等苦。
至今利賴之。
李鳳
金谿縣志》崑山人
吏員,任金谿縣典史
正德間宸濠東鄉遺孽煽動流劫縣境
到任,甫月餘,聞賊已逼,即奮勇倡義部領民兵出禦之,與賊戰,死於陳。
抵任也,未挾妻孥惟一僕隨。
及其死,橐懸衣垢無以為殮。
長吏不以實聞,未沾恤典。
谿人哀之。
益高
宣城縣志》益高號襄明
穎敏能文
餘杭縣少尹維時武林兵寇交集,邑無正令。
益高獨攜一病躄老胥,晝夜綏輯民情因之而大定
又復死生,冒白刃奔走會城,請兵解餉,往來供頓不敢言疲。
郡屬邑,惟餘杭城郭獨存,不遭焚掠之慘,益高之力也。
善政尤多
張澄
四川總志》安岳人
任平江典史
流賊平江知縣宋鑑率民出境對敵
賊氣稍沮。
曰:宜退保城東。
曰:保城東則西南虛矣。
吾當死格之。
已而前鋒突赴城西民兵潰,力戰而死。
事聞,旌表其門,錄其子。
蕭景
蘇州府志》腆,晉江人
以掾授定遠尉
丁憂
服除,補長洲
織造太監張志聰,恣睢橫索縣令郭波持法挫之。
志聰誣撓御造龍衣,執而倒曳之車後。
腆率所部弓兵直前手批志聰,落其帽,市民盡為腆張氣,梯屋飛瓦擲志聰,竟奪歸。
志聰還都,訴於上,械詔下獄
已陞工部主事,與腆並下鎮撫司拷訊
廷臣壯其義,會疏捄之。
五級腆調尉,永徙,巡撫吳廷舉立仗英風之碑。
斷碑猶在長洲縣堂側。
天錫
太平縣志》天錫號聖泉,龍乙人。
以郡掾,選山東單縣
剛方清敏,各憲皆知其能。
檄令治河河潰決不常,前官引罪去者,相接踵。
越境運石,費不貲
天錫易石以土,築之,惟堅且厚。
歲捐帑金若干,而河瀾晏如
時萬蝟集,岸窄人稠,酷暑,疫大作
天錫家豐於財,兼精岐黃術,買黃連百餘斤,併諸藥材計價千金,炮治如方,日以給病者,所活不可勝數
漕河兩臺交薦,議超陞管河同知
以瘋證告休
蓋亦馳驅河干所致也。
人祀名宦不以卑秩遺之,其功不可泯耳。
縣尉藝文
春夜桑泉少府序》·王勃
下官窮途萬里,動脂轄長驅
王公以傾餞百壺,別芳筵而促興。
是以青陽半序明月中宵
離亭花草之芳,別館琴歌之思。
去留歡盡,動息悲來。
投分幾何,恨知音之忽間。
他鄉握手自傷關塞之春。
異縣分襟,意切悽惶之路。
既而星河漸落,煙霧仍開,高林靜而霜鳥飛,長路曉而征驂動。
含情不拜,空佇聽南昌
揮涕無言,請投文西候
因探一字四韻成篇
《與夏縣崔少府書》李嶠
安成足下伏聞高義之日,久矣
緬惟徽範,虔想德音
山川契闊風月勞心
何嘗不煎九迴,苦百慮,向清風披襟仰高門而企躅。
執事庸詎知哉,蓋理或宜符,雖違必契,物有彙感,雖遠必臻。
龍虎風雲魚龍歸林壑。
同聲相應孔父精微之書。
同翼共飛,馬生通博之史。
僕竊不遜,仰希古人,以為天下襟期四海兄弟
平生千載,感氣義一言
道或乖膠,漆不能同其異。
苟合楚,越無以異其同。
萬里比鄰,寧須群聚而會。
百年葉契何必偃伏而遊。
昔者,鍾君西入,邀蔣生為臭味
延陵北遊,款國僑舊識
並未言而信,不介而親,芬若,婉同琴瑟
何哉,誠相期有素也。
若下官者,落拓無繫支離少合,向嘗效一藝友朋,關一奇卿相
淪散冗,名棄草澤通人未曾接賞,談士不以挂言。
行為誚累,動成嗤鄙
然敢獻區區之心者,徒以螢燭之光,不逮日月,而稟照之理同。
涓滴之水,無覬江河,而體潤之原一也。
故輒布之於左右以為魏蜀兩俊,可復生於今
吳鄭兩賢不獨美於古。
褊心所度,足下豈有意耶。
且僕智不效一官,謀不周千慮,德慚季路,訴甚伯寮,畏此簡書,就茲文墨,首路之日,馳情下風不為燕雀聯翩鴻鵠已遠,形留神往室邇人遐,孤此宿心延佇何極
喜遇賢季,得抒幽襟直置心許居然目擊
竊以通家自任,更將睹奧為歡。
下拂塵之榻,便登勒銘之座。
在室久久逾芳。
花萼連枝韡韡交映
徒觀其室居閑曠,庭草蕪沒高窗納景,密樹栖煙。
筵有丘中之琴,案多濠上之帙。
懷情落落無事草元,虛館陰陰自然純白
傲吏遺賞高人遠致也。
加復披玩華藻終朝忘倦珠明玉潤雲蔚霞舒
符彩相燭,希聲間起
彫逾繪素,采奪華蟲之飾。
韻動旋宮,響入飛龍之奏。
三月忘味,疇足為多。
一朝投筆於是乎在想望光景,若睹清顏
下官不逮人,學非通敏,徒以聞長者之餘論,忝好事末流
有時感激斐然牽課,但短綆之才,嗟於不及挈瓶之智,患在屢空
頃者關塞羈遊風塵旅泊抒情歌事,略有短篇
未足追踵詞人,亦以言其所志,竊不自外思。
知音所冀南郢之聲,時參委巷東里之潤。
或被庸章,則駑駘獲薦於九方腹背可儔於六翮矣。
仍恐豚肩禱薄,未足盈車之報。
犗餌非香,不能吞舟之獲耳。
僕事已清白,尋就西轅仰承,背夏涉秋,方期戾止契闊不會,我勞如何
勉敬風猷,時敦景行
李某諮。
《報三原李少府書》崔融
僕去夏遄,征徂秋戾,止於舍弟圓處,辱吾子贈書,撤函敷紙,恬神靜諷龍文暢發居然異氣射人鳳律雄鳴,自有奇音震物,是何詞裁清雅
旨奧深,黃縑白鍛吐其文,玉篆銀鉤艷其彩。
超超美論上陵八十五篇
婉婉成章,下該於五十六字
心靈密會,許予以煙霄鸞鳳之交。
景氣潛通,博我以風雨魚龍之感。
雖曰不敏,竊所庶幾下走,材不逮中人,名謬參於下士
頗亦希達者陳跡,慕君子遺風
何不勤勤於接賢,汲汲於結善。
見一才庶,褰裳千里
一德期,負笈七州
心跡相妨,竟未之致也。
且僕之於君,早欽風素,子未知僕,載勞翰墨
同聲相應可謂知言庸詎知哉,是何言也。
善乎東方生有言曰:士大夫相知何必垂髮齊年拊手塵遊。
僕每覽此,嘉其旨氣,重其達識,斯可謂知言矣。
足下博聞強學豐才贍思以為魏蜀名遊,吳鄭奇節
不獨於古,可生於今
高明禮樂大器并吞於八九。
若下走之瓶筲小才豈與言於萬一也。
才器不足揆,風尚或可思齊
區區之誠,有望於此耳。
黃金之為寶也,重矣。
而眾或礫之。
白玉之為璞也,真矣。
而眾或非之。
木秀於林,堆出於岸者,卒為風波所擊。
材出於眾,行高於人者,必為時俗所譏。
孔宣之德也,而招毀武叔,以周公之德也,而見疑管叔
此古而有之,子何為怪者。
吾子蘭薰雪白冰清玉潤變通古今,識貫終始,而不免讒口者,斯亦可以痛心哉。
然則霜雪增加然後之勁也。
陰陽薄蝕然後日月之明也。
涅而不淄磨而不磷者,此非其效歟。
嗟乎王事不遑行役無定,及君降止伊余載馳,庶將自過黃叔度不意求尋陳仲舉參差不展踧踖為勞。
吾子泛交直造余室,弱季愚者,因此得聞夕飽儒珍,朝充道味南指有資於先覺北面頓廓於初蒙,成人之美君子之務也。
遂令齊聲五對,嗣美一枝,名登甲乙之科,身預賢良之末,此非師資之效歟。
志尚幽閑體業疏放自拘文墨,屢學栖遲
院草侵階而不薙,惜其十步有芳也。
庭樹當軒而不徙,重其一枝可巢也。
素琴委篋絃上之聲勿取也。
道書盈架,物外之情足徵也。
此僕之不能忘懷聊復爾耳
而子矜余以傲吏,誇我以高人,多見其玩人長德者也。
僕少乏文章,長徵學藝緣情體物,誠所不工。
雕朽礪鉛,時有牽拙
直將歌其勞事,豈欲冒彼知音
吾子廣肆褒揚,深加提飾,上揆飛龍之奏,旁援儀鳳之音。
語人必於其倫,在僕何可至此
足下德擅宗師,名推雄伯。
高積玉,昇學日以照天光。
韻警鏘金,激思風而吹地籟。
至若柱河官之作,珠胎鼎氣之篇,並登作者之心,每諷詞人之口。
竊霑餘論,久已懷音
重勞賜簡,殊深荷戴。
謹當藏之於篋,書之於紳,奉以周旋,期諸永久
僕自恭承綵札,握玩瓊章筆硯俱焚神氣都盡。
所以遲迴曠日俛仰窮年者,抑由於此矣。
亦將性不好書往賢通論,言非盡意前哲美談
意得而言忘,冀神交道合耳。
而競不能以已者,恐爽無言不酬之美云耳
相知心期,要以會面景山足下,勿我棄遺
敬慎德音邀君歲暮耳。
當今六月頗暑,三時隆赫,敬想出忠入孝自公及私,養親以祿,效官以智。
邕邕然致足樂也。
僕拙於札翰行復推遣,未卜清言良深太息
不具
崔某白。
同州韓城縣西尉廳壁記》歐陽詹
公元799年
說文曰:尉之為言畏也,亦慰也,主也。
字從尸,示寸。
寸者,寸量禮度敬上
示者,示陳教令以諭下。
尸者,典職司居位
敬上所謂畏,諭下所謂慰,居位所謂主。
全茲三者,以蒞王爵,則仕義。
是以古之人嘉用尉字,為官,號陶唐有太尉,周有軍尉,秦亦有太尉輿尉東南
洎漢則復命縣掾曰尉。
自是以名至於我唐,無或易所命善也。
我唐極天啟宇窮地闢土列縣出於五千,分為七等第一曰赤,次赤曰畿,曰望,曰緊,次緊曰上,次上曰中,次中曰下。
赤縣僅二十萬年,為之最。
畿縣僅於百,渭南為之最。
望縣出於百,鄭縣為之最。
緊縣出於百,夏陽為之最。
上縣僅三百,韓城為之最。
上之最,次於緊之最,非最之緊,無與焉。
緊之最,次於望之最,非最之望,無與焉。
望之最,次於畿之最,非最之畿,無與焉。
畿之最,次於赤之最,非最之赤,無與焉。
最之縣,長於餘縣,如麟鳳五靈長於群靈也。
數長不數類,則韓城之稱,與萬年渭南鄭縣夏陽並,自緊而上簿尉再命三命已往而受,資歷之而至也。
上縣而下,則自解褐授,韓城上縣之最,簿尉解褐貴者,唯三員伺其闕,非年年之有。
或一員之闕,天下皆知之,授之日,亦皆知之,曰某人韓城
是其人,則頌。
非其人,則誹。
一命之官,其人尚也。
如此主司慎擇才地精美,縣亦有六曹,尉二人一判功戶倉,其署曰東廳
一判兵法事,其署曰西廳
茲廳,兵法事之廳也,根之州,則司兵司法司事盡在。
之國,則兵部刑部工部盡在。
兵主武,法主刑,工主土
今武未大成,務尚繁。
刑未大措,獄尚生。
與人興,無時休。
縣司雙曹六人分其職,國則部屬八九十人分其職,一人六人八九十人之理,雖小大有異,而揆緒不殊
其緒不殊,其官不易
至於易者,則人無敢易之。
無敢易之,則國必重之。
國重之,則踐洪鈞大柄所由乎此也。
貞元十五年春,余友人滎陽伯義授焉。
鄭自上累葉聲名,為天下聞。
鄭以明經登科,又三舉進士,屈於命,詞學流輩,推內行第一
受命之年,五月,余詣焉。
十月,又詣焉。
東廳有記,西廳無記,因請書示本姓氏,序於左。
其或先於鄭,芳馨猶存者,亦得之
至於鄭,皆繫之若譜。
土壤廣狹物產有無,尉非得主,不敢僭序。
十月十五日記。
授侯壽州霍丘縣制》白居易
敕試太常寺奉禮郎翰林待詔上護軍侯丕,夫執藝以事上奉詔處中,其於出入謹身夙夜祗命,比他局署,實倍恭勤
既寵之以職名,又優之以祿俸
蓋先勞後食之義也。
汝其承之,可壽州霍丘縣
依前翰林待詔,勳賜如故
《魏兗二州所薦田夷吾曹璠二人準敕試詩日終百首授以所貢郡縣尉制》前人
乃者魏兗二帥,以田夷吾、曹璠並善屬文,貢置闕下有司奉報明試以詩,五言百篇終日而畢,藻思甚敏,文理多通
賢侯薦延,宜有升獎。
其所郡縣,各命以官,而倚馬員來,衣錦歸去。
以文得祿,亦足為榮。
可依前件
同州澄城縣功倉戶尉廳壁記》杜牧
縣之所重,其舉秀貢賢也。
今日自外諸侯儒者,曠不能一人,況尉乎。
次乃戶稅而已
史記·河渠書》曰: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鑿井,深者四十餘丈,即此地也。
徵者,俗訛為澄耳。
其地西北山環之,縣境籠其趾,沙石相礡,歲雨如注,他皆淫灩不測
徵之土適潤苗,則大獲
天或旬而不雨,民則蒿然四望,失矣。
是以年多薄稔,復絕絲麻,藍果之多饒,固無豪族富室大抵民戶高下相差埒然,歲入官賦未嘗期表鞭一人,因徵其來由
耆老咸曰:西四十里,即畿郊也。
至如禁司東西軍禽坊、龍廐、彩工、梓匠善聲巧手之徒,第番上下戶,互來進取,挾公為首緣,以一括十,民之晨炊夜舂歲時不敢,嘗悉以仰奉。
父伏子走,尚不能當其意,往往繫辱而去。
長吏不敢援,復況其養秩安祿者耶。
加以女官多盤穴其間遞相附比急,熱如手足
丞相御史,咸不能與之角逐縣令固無有為也。
豪吏真工聯紐相姻戚者,率解去
是以縣賦益逋,徵民幸脫此苦者,蓋以西有通澗巨壑叉牙交吞,小山峭逕,馳鞍馬張機罝者,不便於此是以絕跡不到
兼之土田枯鹵,樹植不茂,無秀潤氣象,咸惡之而不家焉。
民所以安活輸賦者,殆由此
儻使徵,亦中其苦,則墟矣。
尚安敢比之於他邑乎。
嗟乎國家設法禁,百官持而行之,有尺寸害民者,率有尺寸之刑。
今此咸墮地不起,反使民以山之澗壑自為防限可不悲哉。
使民恃嶮而不恃法,則劃土者宜乎
山壍河,而自守矣。
燕趙之盜,復何可多怪乎。
書其西壁俟,傳言者覽焉。
鄭縣廳壁記》梁肅
公元765年
自華而東,東距洛師,抗雄多臨大道,其縣有七,若壤接天府號因舊國,分鄭為之首,又斜鄰其陸焉
天官每銓士補吏,常屬意於此
三科之選,其人尤精。
畿服之偏者,難易相隔不啻數等。
地望可知也。
元年春正月之後賢侯才子曰:蘭陵蕭倕,以貞敏恪慎再命為尉,掌倉曹出納,與工程修飾之事。
舉職修,而令名隨之。
暇日,謂予曰:茲邑之作,非舊也。
初在於州東北隅廣德中,以賊臣智先河潼叛,放暴兵官寺,且脅誘將吏生立己祠,而棟宇斯崇。
王孫致誅,牧民從便宜而重改作,乃刷滅凶慝遺塵,徙二治
是廳蓋祠之餘也。
嘻,曩者憑而為妖,今乃即而為政合於大順,用鑒將來,是宜書之,以告昧者。
於是著之屋壁,且以紀夫人之美,若風俗疆土,與置邑之年代,分於尉。
監察御史黎逢,嘗編為《鄭志》,藏在州府中,可覆視也。
故不書時
御史中丞董公為邦三載,秋九月定安梁肅記。
《送東海孫尉詩序楊盈川
東川尉文章動俗,符彩射人,官裁下士,宣大夫三德
運偶上皇,作東南一尉
庸才擾擾流俗喧喧
遠近等差,敘中外優劣
殊不知三元合朔九州同軌
蓬瀛可訪,還疑上苑之中。
日月不占,更似靈臺之下。
彼其之子,未為後時
凡我友朋無勞,疑別徒以士之相見
人之相知,必欲軒蓋逢迎朝遊夕處,亦常煙波阻絕風流雨散去矣。
孫侯遠離隔矣。
但當晨看旅鴈,君逢繫帛之書。
夕望牽牛,余候乘槎之客。
未能免俗,何莫賦詩
綴集眾篇,列之如左。
范仲溫台州黃巖縣尉·歐陽修
爾弟仲淹,參吾大政,方欲輔朕賞罰,推至公,以紀綱,而正庶位
爾今所任,有土與民,惟過與功,別有賞罰
爾勤厥職,可不戒哉。
臨淄考詞黃庶
尉能捕盜,使盜知不可免,而不敢為盜,亦去盜之一端也。
山東大約號多盜,今臨淄一歲之狀,視他縣者,纔幾人而已
前件官為尉,蓋有助云。
縣尉李執中察推制》王安石
敕某,先王之政荒,則緩刑至於不忌死,而傷吾良民,則去之亦不可以不急
此朕所以嚴追胥之令,信購賞之科,不以歲凶多暴之時,而為之廢格爾。
能除盜實,舉其官,遷以懋功,往祗乃服。
可。
尚書都省額外正名年滿令史邊士青州益都縣尉制》前人
敕某,爾以書贊治積歲有勞
請命於朝,序官一尉,往共厥職,無敢弗祗。
可。
汜水縣第一考詞傅堯俞
夫尉職捕盜而賞罰,最著,唯用得失多少為差
汜水縣前山溪,而大河其後,舊多椎埋為奸。
周歲無盜,非畏尉而不為乎。
不賢於得盜多者哉,雖賞不及,尚宜優其課等。
考中上。
《答趙尉朱熹
九月八日叩首復書趙君奉議未得識面,而遠辱貽書,副以手劄,已厚意,而示以先中丞行實,使之論述,以附其後,則意又甚厚,而非區區所得當也。
顧於先德慕用之深,又不敢辭,輒具數語,如別紙。
當代諸賢,以有跋語,幸以附其後
奏議之書,尚欲夤緣,請得一觀
倘辱開許,只託石滁州上虞潘幹處,或寄臨安趙節,推彼應時有便來也。
適此俗冗,留來使數日,乃得布此,病倦草草,仍不復作劄併幾情亮向寒,千萬以時門戶自愛講學之意,尚俟他日得以面論
不宣再拜
《答前人
聞以職事見知憲臺甚慰
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初官僻縣,遽為上官獎拔如此可以為懼,而未可以為喜。
且當自檢飭,黽勉王事謹終如始不可便為恣肆,及萌躁進之心也。
岳倉書曲折全書,已報矣。
只此便是學問道理平日所與講論者,不過此耳。
幸思之。
仕官只是廉勤自守進退遲速,自有時節
不可妄念也。
官期不遠不審何日定行到官
凡百廉勤愛民為心,乃佳。
大抵守官,只要律己公廉執事勤謹晝夜孜孜如臨淵谷,便自無他患害
是有依倚,便使人怠惰放縱不知不覺,錯做了事也。
官所不比鄉居几百,動有利害,諸事切宜畏謹也。
河南縣廳壁記》張景
縣尉能禦盜,而不能使民不為盜。
盜賊息,非尉之能,盜賊繁,過不在乎尉矣。
上失其平,下苦其情。
弱者困死,強者偷生,盜之常也。
豈樂盜哉。
無竭民力民心安逸
無盡民物民利豐實
鄉聚族,有良有睦,履詐跡偽,有責有愧。
民之常也。
孰肯為盜哉。
故曰:能與過,不在乎尉,在時政得失爾。
若夫鬥訟,懾兇狡,惟盜是禦者,尉之職也。
苟失其人,則貪殘誣枉,民不勝弊,反甚於盜焉。
郡縣,庸不知所得者,幾何人哉。
太原王昭度字世範,登進士第,為河南
尉之職,無所不舉
雖然,誠不足展世範之才
其所得,亦斯民幸矣。
世範有舊,因求記刻廳壁庶有信於後。
於是乎書。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