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百三十九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

 第六百三十九卷目录

 州牧部纪事一

官常典第六百三十九卷

州牧部纪事一

《书经·舜典》: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蔡传〉群牧,九州之牧伯也。群后,即侯牧也。
《周礼·天官》:大宰之职,乃施典于邦国,而建其牧,〈订义〉郑康成曰:以侯伯有功德者,加命作州长,谓之牧。所谓八命作牧者。
春官宗伯,八命作牧,九命作伯。〈订义〉郑锷曰:七命之侯伯有功德者,加以八命,则为诸侯之长,谓之牧大宰,所谓建其牧是也。商谓之伯,虞夏与周则谓之牧。故《曲礼》曰: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陆氏曰:《书》《周礼》伯常称牧,盖自内言之,则屈于二伯,故称牧大宗伯。八命作牧,《曲礼》: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是也。自外言之,则伸于诸侯,故称伯。《王制》所谓方伯之国是也。
《秋官》:掌交谕,九牧之维。〈订义〉郑康成曰:九牧,九州之牧。郑锷曰:谕以九牧之维,使依九州之牧,以相亲比而为国之维也。
《汉书·王尊传》:尊迁益州刺史。先是,琅琊王阳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郲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尊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邪。吏对曰:是。尊叱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尊居部二岁,怀来徼外,蛮夷归附。《隽不疑传》:不疑为青州刺史。齐孝王孙刘泽交结郡国豪桀谋反,欲先杀青州刺史。不疑发觉,收捕,皆伏其辜。擢为京兆尹,赐钱百万。
《黄霸传》:霸为扬州刺史。三岁,宣帝下诏曰:制诏御史:其以贤良高第扬州刺史霸为颍川太守,秩比二千石,居官赐车盖,特高一丈,别驾主簿车,缇油屏泥于轼前,以章有德。
《王褒传》:宣帝时,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于众庶,闻王褒有俊材,请与相见,使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选好事者令依鹿鸣之声习而歌之。褒既为刺史作颂,又作其传,益州刺史因奏褒有轶材。上乃徵褒。既至,诏褒为圣主得贤臣颂。
《何武传》:武迁扬州刺史。所举奏二千石长吏必先露章,服罪者为亏除,免之而已;不服,极法奏之,抵罪或至死。九江太守戴圣,礼经号小戴者也,行治多不法,前刺史以其大儒,优容之。及武为刺史,行部录囚徒,有所举以属郡。圣曰:后进生何知,乃欲乱人治。皆无所决。武使从事廉得其罪,圣惧,自免。后为博士,毁武于朝廷。武闻之,终不扬其恶。而圣子宾客为群盗,得,系庐江,圣自以子必死。武平心决之,卒得不死。自是后,圣惭服。武每奏事至京师,圣未尝不造门谢恩。武为刺史,二千石有罪,应时举奏,其馀贤与不肖敬之如一,是以郡国各重其守相,州中清平。行部必先即学宫见诸生,试其诵论,问以得失,然后入传舍,出记问垦田顷亩,五谷美恶,已乃见二千石,以为常。初,武为郡吏时,事太守何寿。寿知武有宰相器,以其同姓故厚之。后寿为大司农,其兄子为庐江长史。时武奏事在邸,寿兄子适在长安,寿为具召武弟显及故人杨覆众等,酒酣,见其兄子,曰:此子扬州长史,材能驽下,未尝省见。显等甚惭,退以谓武,武曰: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职在进善退恶。吏治行有茂异,民有隐逸,乃当召见,不可有所私问。显、覆众强之,不得已召见,赐卮酒。岁中,庐江太守举之。其守法见惮如此。为刺史五岁,入为丞相司直。
《朱博传》:博迁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官寺尽满。从事白请且留此县录见诸自言者,事毕乃发,欲以观试博。博心知之,告外趣驾。既白驾办,博出就车见自言者,使从事明敕告吏民: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欲言二千石墨绶长吏者,使者行部还,诣治所。其民为吏所冤,及言盗贼辞讼事,各使属其部从事。博驻车决遣,四五百人皆罢去,如神。吏民大惊,不意博应事变乃至于此。后博徐问,果老从事教民聚会。博杀此吏,州郡畏博威严。
《后汉书·朱浮传》:旧制,州牧奏二千石长吏不任位者,事皆先下三公,三公遣掾史案验,然后黜退。帝时用明察,不复任委三府,而权归刺举之吏。浮复上疏曰:陛下清明履约,率礼无违,自宗室诸王、外家后亲,皆奉遵绳墨,无党埶之名。至或乘牛车,齐于编人。斯固法令整齐,下无作威者也。求之于事,宜以和平,而灾异犹见者,夫岂徒然。天道信诚,不可不察。窃见陛下疾往者上威不行,下专国命,即位以来,不用旧典,信刺举之官,黜鼎辅之任,至于有所劾奏,便加免退,覆案不关三府,罪谴不蒙澄察。陛下以使者为腹心,而使者以从事为耳目,是为尚书之平,决于百石之吏,故群下苛刻,各自为能。兼以私情容长,憎爱在职,皆竞张空虚,以要时利,故有罪者心不厌服,无咎者坐被空文,不可经盛衰,贻后王也。夫事积久则吏自重。吏安则人自静。传曰:五年再闰,天道乃备。夫以天地之灵,犹五载以成其化,况人道哉。臣浮愚戆,不胜惓惓,愿陛下留心千里之任,省察偏言之奏。
《王望传》:望为青州刺史,时州郡灾旱,百姓穷荒,望行部,道见饥者,裸行草食,五百馀人,悯然哀之,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给其廪粮,为作褐衣。事毕上言,帝以望不先表请,章示百官,详议其罪。时公卿皆以为望之专命,法有常条。钟离意独曰:昔华元、子反,楚、宋之良臣,不禀君命,擅平二国,春秋之义,以为美谈。今望怀义忘罪,当仁不让,若绳之以法,忽其本情,将乖圣朝爱育之意。帝嘉意议,赦而不罪。
谢承《后汉书》:谢夷吾雅任明远,能决断罪疑。行部始到南阳县,遇章帝巡狩,驾幸鲁阳,有诏敕荆州刺史入传录见囚徒,诫长吏勿废旧仪,朕将览焉。上临西厢南面,夷吾处东厢,分帷隔中央。夷吾所决正一县三百馀事,事与上合。而朝廷叹息曰:诸州刺史尽如此者,朕不忧天下。尝以励群臣。
《后汉书·郅恽传》:恽子寿,为冀州刺史。时冀部属郡多封诸王,宾客放纵,类不检节,寿案察之,无所容贷。乃使部从事专任王国,又徙督邮舍王宫外,动静失得,即时骑驿上奏王罪及劾傅相,于是藩国畏惧,并为遵节。视事三年,冀土肃清。
《王涣传》:涣为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
《左雄传》:雄,安帝时,为冀州刺史。部多豪族,好请托,雄尝闭门不与交通。奏案贪猾二千石,无所回忌。《王龚传》:龚为青州刺史,劾奏贪浊二千石数人,安帝嘉之,徵拜尚书。
《种皓传》:皓为益州刺史。素慷慨,好立功立事。在职三年,宣恩远夷,开晓殊俗,岷山杂落皆怀服汉德。其白狼、槃木、唐菆、邛、僰诸国,自前刺史朱辅卒后遂绝;皓至,乃复举种向化。时永昌太守冶铸黄金为文蛇,以献梁冀,皓纠发逮捕,驰传上言。
《杨震传》:震子秉,出为豫、荆、徐、兖四州刺史,迁任城相。自为刺史、二千石,计日受奉,馀禄不入私门。故吏赍钱百万遗之,闭门不受。以廉洁称。
《李膺传》:膺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刘虞传》:虞迁幽州刺史,前中山相张纯与乌桓连盟攻蓟,又使乌桓峭王等攻破清河平原。虞到蓟,罢省屯兵,务广恩信。遣使告峭王等以朝恩宽弘,开许善路。又设赏购纯。纯走出塞,馀皆降散。纯为其客王政所杀,送首诣虞。灵帝遣使者就拜太尉,封容丘侯。《黄琬传》:琬为豫州牧。时寇贼陆梁,州境彫残,琬讨击平之,威声大震。政绩为天下表,封关内侯。
《皇甫嵩传》:嵩领冀州牧,奏请一年田租,以赡饥民,帝从之。民歌曰: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蜀志·刘焉传》: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焉内求交阯牧,欲避世难。议未即行,侍中广汉董扶私谓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焉闻扶言,意更在益州。会益州刺史郤俭赋敛烦扰,谣言远闻,而并州杀刺史张益,梁州杀刺史耿鄙,焉谋得施。出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封阳城侯,当收俭治罪。
《后汉书·徐璆传》:璆迁荆州刺史。时董太后姊子张忠为南阳太守,因势放滥,臧罪数亿。璆临当之部,太后遣中常侍以忠属璆。璆对曰:臣身为国,不敢闻命。太后怒,遽徵忠为司隶校尉,以相威临。璆到州,举奏忠臧馀一亿,使冠军县上簿诣大司农,以彰暴其事。又奏五郡太守及属县有臧污者,悉徵案罪,威风大行。《陶谦传》:谦为徐州刺史,时董卓虽诛,而李傕、郭汜作乱关中。是时四方断绝,谦遣使间行,奉贡西京。诏迁为徐州牧,加安东将军,封溧阳侯。
《册府元龟》:臧旻为扬州刺史。时会稽妖贼许昭,起兵句章,自称大将军。立其父生为越王。攻破城邑,众以万数。旻率丹阳太守陈寅,击昭,破之。昭遂复更屯结,大为人患。旻等进兵连战,三年,破平之,获昭父子,斩首数千级。
《魏志·臧洪传》:洪领青州以抚其众。在州二年,群盗奔走。绍叹其能。
《王凌传》:凌为兖州刺史,转在青州。时海滨丧乱之后,法度未整。凌布政施教,赏善罚恶,甚有纲纪,百姓称之,不容于口。徙为扬、豫州刺史,咸得军民之欢心。始至豫州,旌先贤之后,求未显之士,各有条教,意义甚美。
《夏侯尚传》:尚为荆州牧。荆州荒残,外接蛮夷,而与吴阻汉水为境,旧民多居江南。尚自上庸通道,西行七百馀里,山民蛮夷多服从者,五六年间,降附数千家。《崔林传》:林为幽州刺史。北中郎将吴质统河北军事,涿郡太守王雄谓林别驾曰:吴中郎将,上所亲重,国之贵臣也。杖节统事,州郡莫不奉笺致敬,而崔使君初不与相闻。若以边塞不修斩卿,使君宁能护卿邪。别驾具以白林,林曰:刺史视去此州如脱屣,宁当相累邪。此州与边寇接,宜镇之以静,扰之则动其逆心,为国家生北顾忧,以此为寄。在官一期,寇窃寝息;犹以不事上司,左迁河间太守,清论多为林怨也。《郭淮传》:淮为雍州刺史,安定羌大帅辟蹄反,讨破降之。每羌、胡来降,淮辄先使人推问其亲理,男女多少,年岁长幼;及见,一二知其款曲,讯问周至,咸称神明。《胡质传》:质迁荆州刺史,加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吴大将朱然围樊城,质轻军赴之。议者皆以为贼盛不可逼,质曰:樊城卑下,兵少,故当进军为之外援;不然,危矣。遂勒兵临围,城中乃安。
《册府元龟》:王思领豫州刺史,思与薛悌、郤嘉俱从徵起官,位略等。三人中,悌差挟儒术,所在名为闲省,嘉与思事行相似。文帝诏曰:薛悌驳吏,王思、郤嘉纯吏也。各赐关内侯,以报其勤。
《魏文帝集》:文帝褒田豫诏云:昔魏绛开怀以纳戎赂,今卿举袖以受狄金,朕甚嘉焉。按《魏略》:豫为邠州刺史,鲜卑素利等感怀密遗金三十斤豫张袖受之胡去悉皆付外诏褒之。
《魏志·王基传》:基为荆州刺史,加扬烈将军,随征南王昶击吴。基别袭步协于夷陵,协闭门自守。基示以攻形,而实分兵取雄父邸阁,收米三十馀万觓,掳安北将军谭正,纳降数千口。于是移其降民,置夷陵县。赐爵关内侯。基又表城上昶,徙江夏治之,以偪夏口,由是贼不敢轻越江。明制度,整军农,兼修学校,南方称之。
《徐邈传》:邈为凉州刺史,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上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边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乃支度州界军用之馀,以市金帛犬马,通供中国之费。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禁厚葬,断淫祀,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西域流通,羌戎入贡,皆邈勋也。
《陈泰传》:泰,正始中,徙游击将军,为并州刺史,怀柔夷民,甚有威惠。京邑贵人多寄宝货,因泰求市奴婢,泰皆挂之于壁,不发其封,及徵为尚书,悉以还之。《吴志·步骘传》:骘徙交州刺史。时益州大姓雍闿等杀蜀所署太守正昂,与士燮相闻,求欲内附。骘因承制遣使宣恩抚纳,由是见知拜平戎将军,封广信侯。《吕岱传》:岱为交州刺史。时交阯太守士燮卒,权以燮子徽为安远将军,领九真太守,徽不承命,举兵戍海口。岱于是上疏请讨徽罪,督兵三千人晨夜浮海。或谓岱曰:徽藉累世之恩,为一州所附,未易轻也。岱曰:徽虽怀逆计,未虞吾之卒至,若我潜军轻举,掩其无备,破之必也。稽留不速,使得生心,婴城固守,七郡百蛮,云合响应,虽有智者,谁能图之。遂行,过合浦,徽闻岱至,果大震怖,不知所出,即率兄弟六人肉袒迎岱。岱皆斩送其首。
《晋书·王祥传》:祥为徐州刺史吕虔檄为别驾,时寇盗充斥,祥率励兵士,频讨破之。州界清静,政化大行。时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羊祜传》:祜为荆州刺史,及薨,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
《王浚传》:浚转广汉太守,夜梦悬三刀于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浚惊觉,意甚恶之。主簿李毅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益州乎。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果迁浚为益州刺史。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
《王沉传》:沉为豫州刺史。深寻善政,案贾逵已来法制禁令,诸所施行,择善者而从之。
《郤诜传》:诜累迁雍州刺史。在任威严明断,甚得四方声誉。
《刘弘传》:弘为荆州刺史、都督荆州诸军事,时荆部守宰多阙,弘请补选,帝从之。弘乃叙功铨德,随材补授,甚为论者所称。以牙门皮初补襄阳太守,朝廷以初虽有功,襄阳又是名郡,名器宜慎,不可授初,乃以前东平太守夏侯陟为襄阳太守,陟,弘之婿也。弘下教曰: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同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乃表陟姻亲,旧制不得相监。皮初之勋宜见酬报。诏听之。于时流人在荆州十馀万户,羁旅贫乏,多为盗贼。弘乃给其田种粮食,擢其贤才,随资叙用。每有兴废,手书守相,丁宁款密,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咸曰: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
《华轶传》:轶,永嘉中,历振威将军、江州刺史。虽逢丧乱,每崇典礼,置儒林祭酒以弘道训,乃下教曰:今大义颓替,礼典无宗,朝廷滞议,莫能攸正,常以慨然,宜特立此官,以弘其事。军咨祭酒杜夷,栖情元远,确然绝俗,才学精博,道行优备,其以为儒林祭酒。轶在州甚有威惠,州之豪士接以友道,得江表之欢心,流亡之士赴之如归。
《陶侃传》:侃为荆州刺史,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将则加鞭扑,曰:樗蒱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君子当正其衣冠,摄其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邪。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繇。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理得之,则切厉诃辱,还其所馈。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佃,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家给人足。
《殷仲堪传》:仲堪为荆州刺史,以异姓相养,礼律所不许,子孙继亲族无后者,唯令主其蒸尝,不听别籍以避役也。佐吏咸服之。
《吴隐之传》:隐之为左卫将军。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然多瘴疫,人情惮焉。惟贫窭不能自立者,求补长史,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隆安中,以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领平越中郎将。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踰厉,常食不过菜及乾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帐下人进鱼,每剔去骨存肉,隐之觉其用意,罚而黜焉。
《魏咏之传》:咏之为豫州刺史。桓歆寇历阳,咏之率众击走之。义熙初,转荆州刺史、持节、都督六州,领南蛮校尉。咏之初在布衣,不以贫贱为耻;及居显位,亦不以富贵骄人。始为仲堪之客,未几竟践其位,论者称之。
《宋书·刘怀慎传》:怀慎为徐州刺史。为政严猛,境内震肃。亡命王灵秀为寇,讨平之。
《册府元龟》:王弘为江州刺史,时彭泽令陶潜弃官閒居,弘甚钦迟之。后自造焉,潜称疾不见,既而语人云: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邪。夫缪以不贤,此刘公干所以招谤,君子其罪不细也。弘每令人候之,密知当往庐山,乃遣其故人庞通之等,赍酒,先于半道要之。潜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进。弘乃出,与相闻,遂欢宴穷日。潜无履,弘顾左右为之造履,左右请履度,潜便于坐申脚,令度焉。弘要之,还州,问其所乘。答云:素有脚疾,向乘篮舆,亦足自反。乃令一门生,二儿,共舆之。至州,而言笑赏适,不觉有羡于华轩也。弘后欲见,辄于林泽间候之。至于酒米乏绝,亦时相赡。
《宋书·杜慧度传》:慧度为交州刺史。布衣蔬食,俭约质素,能弹琴,颇好《庄》《老》。禁断淫祀,崇修学校。岁荒民饥,则以私禄赈给。为政纤密,有如治家,繇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乃至城不夜闭,道不拾遗。
《张茂度传》:茂度为广州刺史。绥静百越,岭外安之。《萧思话传》:思话为青州刺史,有亡命司马朗之、元之、可之兄弟,聚党于东莞发于县,谋为寇乱。思话遣北海太守萧汪之讨斩之,馀党悉平。
《刘道产传》:道产为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在州有惠化,关中流民,前后出汉川归之者甚多。元嘉六年,道产表置陇西、宋康二郡以领之。
《陆徽传》:元嘉二十三年,遣徽为持节、益宁二州诸军事、宁朔将军、益州刺史。隐恤有方,威惠兼著,寇盗静息,民物殷阜,蜀土安悦,至今称之。
《刘秀之传》:秀之,元嘉二十五年,除梁、南秦二州刺史。时汉川饥俭,境内骚然,秀之善于为政,躬自俭约。先是,汉川悉以绢为货,秀之限令用钱,百姓至今受其利。迁益州刺史。折留俸禄二百八十万,付梁州镇库,此外萧然。
《吉翰传》:翰为益州刺史,著美绩,甚得方伯之体,论者称之。又假节、监徐、兖二州、豫州之梁郡诸军事、徐州刺史,时有死罪囚,典签意欲活之,因翰入关斋呈其事。翰省讫,语今且去,明可便呈。明旦,典签不敢复入,呼之乃来,取昨所呈事视讫,谓之曰:卿意当欲宥此囚死命。昨于斋坐见其事,亦有心活之。但此囚罪重,不可全贷,既欲加恩,卿便当代任其罪。因命左右收典签付狱杀之,原此囚生命。其刑政如此,其下畏服,莫敢犯禁。
《杜骥传》:骥为青、冀二州刺史。在任八年,惠化著于齐土。
《申恬传》:恬为青州刺史,加督冀州。齐地连岁兴兵,百姓彫弊,恬初防卫边境,劝课农桑,二三年间,遂皆优实。性清约,频处州郡,妻子不免饥寒,世以此称之。死之日,家无馀财。
《朱修之传》:修之,孝武初,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在政宽简,士众悦附。修之治身清约,凡所赠贶,一无所受。唯以抚纳群蛮为务。徵为左民尚书,去镇,秋毫不犯,计在州然油及牛马谷草,以私钱十六万偿之。《南齐书·王僧虔传》:僧虔为湘州刺史。所任以宽惠著称。巴峡流民多在湘土,僧虔表割益阳、罗、湘西三县缘江民立湘阴县,从之。
《王琨传》:琨出为广州刺史。南土沃实,在任者常致巨富,世云广州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也。琨无所取纳,表献禄俸之半。州镇旧有鼓吹,又启输还。及罢任,孝武知其清,问还资多少。琨曰:臣买宅百三十万,馀物称之。帝悦其对。
《豫章王嶷传》:嶷为荆州刺史,时太祖辅政,务在约省,停府州仪迎物。初,沈攸之欲聚众,开民相告,士庶坐执役者甚众。嶷至镇,一日遣三千馀人。见囚五岁刑以下不连台者,皆原遣。以市税重滥,更定格,以税还民。禁诸市调及苗籍。二千石官长不得与人为市,诸曹听分番假。百姓甚悦。
《安陆王缅传》:缅为雍州刺史。留心辞讼,亲自隐恤,劫抄度口,皆赦遣许以自新,再犯乃加诛,为百姓所畏爱。
《陈显达传》:显达为益州刺史,世祖即位,进号镇西。益部山险,多不宾服。大度村獠,前后刺史不能制,显达遣使责其租赕,獠帅曰:两眼刺史尚不敢调我。遂杀其使。显达分部将吏,声将出猎,夜往袭之,男女无少长皆斩之。自此山夷震服。
《戴僧静传》:僧静为北徐州刺史。买牛给贫民令耕种,甚得荒情。
《刘悛传》:悛为司州刺史,于州治下立学校,得古礼器铜罍、铜甑、豳山铜罍樽、铜豆钟各二口,献之。
《梁书·刘季连传》:季连为益州刺史。永元二年,巴西人雍道晞率群贼万馀逼巴西,去郡数里,道晞称镇西将军,号建义。巴西太守鲁休烈,与涪令李膺,婴城自守,季连遣中兵参军李奉伯,率众五千救之。奉伯至,与郡兵破擒道晞,斩之涪市。
《杨公则传》:公则,和帝即位,授为湘州刺史。天监元年,州寇累年,民多流散,公则轻刑薄敛,顷之,户口克复。为政虽无威严,然励己廉慎,为吏民所悦。
《鄱阳忠烈王恢传》:恢,天监十三年,迁镇西将军、益州刺史,便道之镇。成都去新城五百里,陆路往来,悉订私马,百姓患焉,累政不能改。恢乃市马千匹,以付所订之家,资其骑乘,有用则以次发之,民人赖焉。《夏侯详传》:详为湘州刺史。善吏事,在州四载,为百姓所称。州城南临水有峻峰,旧老相传,云刺史登此山辄被代。因是历政莫敢至。详于其地起台榭,延僚属,以表损挹之志。
《桂阳嗣王象传》:象为湘州刺史。湘州旧多虎暴,及象在任,为之静息,故老咸称德政所感。
《王茂传》:茂为江州刺史,时九江新罹军寇,民思反业,茂务农省役,百姓安之。
《萧景传》:景,天监十三年,知十州损益事,十七年,以安右将军监扬州,符教严整。有田舍老姥尝诉得符,还至县,县吏未即发,姥语曰:萧监州符,火汝手,何敢留之。其为人所畏敬如此。
《夏侯亶传》:亶,普通七年,为豫州、南豫二州刺史。寿春久离兵荒,百姓多流散,亶轻刑薄赋,务农省役,顷之户口克复。
《陈庆之传》:庆之为北兖州刺史。会有妖贼沙门僧强自称为帝,土豪蔡伯龙起兵应之。僧强颇知幻术,更相扇惑,众至三万,攻陷北徐州,济阴太守杨起文弃城走,钟离太守单希宝见害,使庆之讨焉。庆之受命而行。曾未浃辰,斩伯龙、僧强,传其首。
《庐陵威王绩传》:绩,中大通三年,为雍州刺史,多聚马仗,蓄养骁雄,金帛内盈,仓廪外实。
《夏侯夔传》:大通六年,夔为豫州刺史。豫州积岁寇戎,人颇失业,夔乃帅军人于苍陵立堰,溉田千馀顷。岁收谷百馀万石,以充储备,兼赡贫人,境内赖之。夔兄亶先经此任,至是夔又居焉。兄弟并有恩惠于乡里,百姓歌之曰:我之有州,频仍夏侯;前兄后弟,布政优优。在州七年,甚有声绩,远近多附之。
《裴邃传》:邃为北梁、秦二州刺史。开创屯田数千顷,仓廪盈实,省息边运,民吏获安,乃相率饷绢千馀匹。邃从容曰:汝等不应尔;吾又不可逆。纳其绢二匹而已。《兰钦传》:钦为衡州刺史。有惠政,吏民诣阙请立碑颂德,诏许焉。
《王神念传》:神念为青、冀二州刺史。性刚正,所更州郡必禁止淫祠。时青、冀州东北有石鹿山临海,先有神庙,妖巫欺惑百姓,远近祈祷,糜费极多。及神念至,便令毁撤,风俗遂改。
《孔休源传》:休源为南郡太守、行州府事。甚有治绩,平心决断,请托不行。高祖深嘉之。
《陈书·欧阳頠传》:頠为东衡州刺史,侯景平,元帝遍问朝宰:今天下始定,极须良才,卿各举所知。群臣未有对者。帝曰:吾已得一人。侍中王褒进曰:未审为谁。帝曰:欧阳頠公正有匡济之才。乃授武州刺史。
《周敷传》:敷为宁州刺史,熊昙朗之杀周文育,㨿豫章,将兵万馀人袭敷,径至城下,敷与战,大破之,追奔五十馀里,昙朗单马获免,尽收其军实。昙朗走巴山郡,收合馀党,敷因与周迪、黄法𣰰等进兵围昙朗,屠之。《魏书·李惠传》: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以为戏言,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凡所察究,多如此类。繇是吏民莫敢欺犯。《张蒲传》:蒲子昭,延和二年,为幽州刺史,时年谷不登,州廪虚罄,民多菜色。昭谓民吏曰:何我之不德而遇其时乎。乃使富人通济贫乏,车马之家籴运外境,贫弱者劝以农桑。岁乃大熟。士女称颂之。
《源贺传》:贺出为征南将军、冀州刺史,贺之临州,鞫狱以情,徭役简省。时考殿最,贺治为第一,赐衣马器物,班宣天下。贺上表请代,朝议以贺得民情,不许。在州七年,乃徵拜太尉。
《韩茂传》:茂子均,为定州刺史,转青冀二州刺史,恤民廉谨,甚有治称。广阿泽在定、冀、相三州之界,土广民稀,多有寇盗,乃置镇以静之。均在冀州,劫盗止息。《武昌悼王鉴传》:鉴为齐州刺史。时革变之始,百度维新,鉴上书遵高祖之旨,下采齐之旧风,轨制粲然,皆合规矩。高祖嗟美者久之,顾谓侍臣曰:诸州刺史皆能如此,变风易俗,更有何难。下诏褒美,颁之天下,一如鉴所上。齐人爱咏,咸曰耳目更新。
《任城王云传》:云为徐州刺史。以太妃盖氏薨,表求解任,许之。性善抚绥,得徐方之心,为百姓所追恋。送遗钱货,一无所受。显祖闻而嘉之。
《彭城王协传》:协为扬州刺史。简刑导礼,与民休息,州境无虞,遐迩安静。
《汝阴王天赐传》:天赐第五子脩义,涉猎书传,颇有文才,为高祖所知。自元士稍迁左将军、齐州刺史。脩义以齐州频丧刺史,累表固辞。诏曰:脩短有命,吉凶由人,何得过致忧惮,以乖维城之寄。违凶就吉,时亦有之,可听更立馆宇。于是移理东城。脩义为政,宽和爱人,在州四岁,不杀一人,百姓以是追思之。迁秦州刺史。
《穆罴传》:高祖改吐京镇为汾州,以罴为刺史。前吐京太守刘升,在郡甚有威惠,限满还都,胡民八百馀人诣罴请之。前定阳令吴平仁亦有恩信,户增数倍。罴以吏民怀之,并为表请。高祖皆从焉。罴既频荐升等,所部守令,咸自砥砺,威化大行,百姓安之。
《贾彝传》:彝子秀,秀子俊,为荆州刺史。先是,上洛置荆州,后改为洛州,在重山中,民不知学。俊乃表置学官,选聪悟者以教之。在州五载,清静寡事,为吏民所安。《李宝传》:宝子佐,为辅国将军。行荆州事,在州,威信大行,边民悦附,前后归之者二万许家。寻为正刺史。《苟颓传》:颓拜洛州刺史。为政刚严,抑强扶弱,山蛮畏威,不敢为寇。
《韦阆传》:阆族弟珍,为显武将军、郢州刺史,在州有声绩,朝廷嘉之。迁龙骧将军,赐骅骝二匹、帛五十疋、谷二百斛。珍乃召集州内孤贫者,谓曰:天子以我能抚绥卿等,故赐以谷帛,吾何敢独当。遂以所赐悉分与之。
《吕罗汉传》:罗汉为秦、益二州刺史。秦益阻远,南连仇池,西接赤水,诸羌恃险,数为叛逆。自罗汉涖州,抚以威惠,西戎怀德,士庶帖然。
《游明根传》:明根拜东兖州刺史,为政清平,新民乐附。《郑羲传》:羲为西兖州刺史,酸枣令郑伯孙、鄄城令董腾、别驾贾德、治中申灵度,并在任廉贞,勤恤百姓,羲皆申表称荐,时论多之。
《高祐传》:祐为西兖州刺史、假东光侯,镇滑台。祐以郡国虽有太学,县党宜有黉序,乃县立讲学,党立教学,村立小学。又令一家之中,自立一碓,五家之外,共造一井,以供行客,不听妇人寄舂取水。又设禁贼之方,令五五相保,若盗发则连其坐。初虽似烦碎,后风化大行,寇盗止息。
《杨播传》:播弟椿,除定州刺史。自太祖平中山,多置军府,以相威摄。凡有八军,军各配兵五千,食禄主帅军各四十六人。自中原稍定,八军之兵,渐割南戍,一军兵统千馀,然主帅如故,费禄不少。椿表罢四军,减其主帅百八十四人。州有宗子稻田,屯兵八百户,年常发夫三千,草三百车,修补畦堰。椿以屯兵惟输此田课,更无徭役,及至閒月,即应修治,不容复劳百姓,椿亦表罢。朝廷从之。
《沈文秀传》:文秀为持节、平南将军、怀州刺史,时河南富饶,人好奉遗。文秀一无所纳,卒守清贫。
《张伟传》:伟为营州刺史,在州以仁德为先,不任刑罚,清身率下,宰守不敢为非。
《李宝传》:宝子承,承子彦,转徐州刺史。延昌二年夏,大霖雨,川渎皆溢。彦相水陆形势,随便疏通,得无淹溃之害。朝廷嘉之,频诏劳勉。
《崔挺传》:挺从祖弟敬邕,除管州刺史。库莫奚国有马百匹因风入境,敬邕悉令送还,于是夷人感附。《郑羲传》:羲子道昭,为光州刺史,转青州刺史,其在二州,政务宽厚,不任威刑,为吏民所爱。
《薛安都传》:安都从祖弟真度。为豫州刺史。景明初,州大饥,真度表曰:去岁不收,饥馑十五;今又灾雪三尺,民人萎馁,无以济之。臣辄日别出州仓米五十斛为粥,救其甚者。诏曰:真度所表,甚有忧济百姓之意,宜在拯恤。陈郡储粟虽复不多,亦可分赡。尚书量赈以闻。
《郭祚传》:祚为青州刺史。值岁不稔,阖境饥敝,矜伤爱下,多所赈恤,虽断决淹留,号为烦缓,然士女怀其德泽,于今思之。
《李平传》:平为司徒左长史,诏以本官行相州事。世宗至邺,亲幸平第,见其诸子。寻正刺史,加征卤将军。平劝课农桑,修饬太学,简试通儒以充博士,选五郡聪敏者以教之,图孔子及七十二子于堂,亲为立赞。前来台使颇好侵取,平乃画履虎尾、践薄冰于客馆,注颂其下,以示诫焉。
《崔亮传》:亮为雍州刺史。性公清,敏于断决,所在并号称职,三辅服其德政。世宗嘉之,诏赐衣马被褥。《裴延俊传》:延俊从祖弟良,为汾州刺史,先是官粟贷民。未及收聚,仍值寇乱。城民大饥,人相食。贼知仓库空虚,攻围日甚,死者十三四。良以饥窘,因与城人奔赴西河。汾州之治西河,自良始也。
《崔延伯传》:延伯为荆州刺史,荆州土险,蛮左为寇,每有聚结,延伯辄自讨之,莫不摧殄。繇是穰土帖然,无敢为患。
《淮南王他孙法寿传》:法寿除龙骧将军、安州刺史。先令所亲微服入境,观察风俗,下车便大行赏罚,于是境内肃然。
《东平王翰传》:翰子提,提子孚,拜冀州刺史。孚劝课农桑,境内称为慈父,邻州号曰神君。先是,州人张孟都、张洪建、马潘、崔独怜、张叔绪、崔丑、张天宜、崔思哲等八家,皆屯保林野,不臣王命,州郡号曰八王。孚至,皆请入城,愿致死效力。后为葛荣所陷。为荣所执兄祐为防城都督,兄子子礼为录事参军。荣欲先害子礼,孚请先死以赎子礼,叩头流血,荣乃舍之。又大集将士议其死事,孚兄弟各诬己引过,争相为死。又孟都、潘绍等数百人皆叩头就法,请活使君。荣曰:此魏之诚臣义士也。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平,还,除冀州刺史。
《封懿传》:懿子虔之,虔之子磨奴,磨奴以族子叔念为后,高祖赐名回。为镇远将军、安州刺史。山民愿朴,父子宾旅,同寝一室。回下车,勒令别处,其俗遂改。肃宗初,授平北将军、瀛州刺史。时寇乱之后,加以水潦,百姓困乏。回表求赈恤,免其兵调,州内甚赖之。
《宇文福传》:福,熙平初,除镇北将军、瀛州刺史。性忠清,在公严毅,以信御民,甚得声誉。
《韦阆传》:阆族弟珍,珍子彧,迁平远将军、东豫州刺史。绥怀蛮左,颇得其心。蛮首田益宗子鲁生、鲁贤先叛父南入,数为寇掠。自彧至州,鲁生等咸笺启修敬,不复为害。彧以蛮俗荒梗,不识礼义,乃表立太学,选诸郡生徒于州总教。又于城北置崇武馆以习武焉。境内清肃。
《崔亮传》:亮从父弟光韶,肃宗初,迁青州平东府长史,府解,敕知州事。清直明断,民吏畏爱之。
《萧宝夤传》:宝夤,神龟中,出为徐州刺史。起学馆于清东,朔望引见土姓子弟,接以恩颜,与论经义,勤于政治,吏民爱之。
《傅竖眼传》:竖眼为益州刺史。性清素,衣食之外,俸禄粟帛皆以享赐夷首,赈恤士卒。抚蜀人以恩信为本,保境安民,不以小利侵窃。有掠蜀民入境者,皆移送还本土。检勒部下,守宰肃然。远近杂夷相率款谒,仰其德化,思为魏民矣。是以蜀民请军者旬月相继,世宗甚嘉之。
《江悦之传》:悦之子文遥,为安州刺史。善于绥纳,甚得物情。时杜洛周、葛荣等相继叛逆,自幽燕以南悉皆沦陷,惟文遥介在群贼之外,孤城独守。鸠集荒馀,且耕且战,百姓皆乐为用。
《裴佗传》:佗为荆州刺史,寻加平南将军。蛮酋田盘石、田敬宗等部落万馀家,恃众阻险,不宾王命,前后牧守虽屡征讨,未能降款。佗至州,单使宣慰,示以祸福。敬宗等闻佗宿德,相率归附。于是合境清晏,寇贼寝息,边民怀之,襁负而至者千馀家。
《宋翻传》:翻为南兖州刺史。时萧衍遣将先据荆山,规将寇窃。属寿春沦陷,贼遂乘势径趣项城。翻遣将成僧达潜军讨袭,频战破之,自是州境帖然。
《周书·泉企传》:企,永安中,除东雍州刺史,部民杨羊皮,太保椿之从弟,恃托椿势,侵害百姓。守宰多被其凌侮,皆畏而不敢言。企收而治之,将加极法,于是杨氏惭惧,阖宗诣閤请恩。自此豪右屏迹,无敢犯者。《寇俊传》:俊,永安二年,出为左将军、凉州刺史。民俗荒犷,多为盗贼。俊乃令郡县立庠序,劝其耕桑,敦以礼让。数年之中,风俗顿革。在州清苦,不治产业。秩满,其子等并徒步而还。吏民送俊,留连于道,久之乃得出界。
《陆腾传》:腾,魏废帝元年,拜龙州刺史。州民李广嗣、李武等据凭岩险,以为堡壁,招集不逞之徒,攻劫郡县,历政不能治。腾密令多造飞梯,身率麾下,夜往掩袭。未明,四面俱上,遂破之,执广嗣等于鼓下。其党有任公忻者,更聚徒众,围逼州城。乃语腾曰:但免广嗣及武,即散兵请罪。腾谓将士曰:吾若不杀广嗣等,可谓隳军实而长寇雠,事之不可者也。公忻竖子,乃敢要人。即斩广嗣及武,以首示之。贼徒沮气,于是出兵奋击,尽获之。
《窦炽传》:炽,魏废帝元年,除大都督、原州刺史。炽抑挫豪右,申理幽滞,每亲巡垄亩,劝民耕桑。在州十载,甚有政绩。州城之北,有泉水焉,炽屡经游践,尝与僚吏宴于泉侧,因酌水自饮曰:吾在此州,唯当饮水而已。及去职之后,人吏感其遗惠,每至此泉者,莫不怀之。《魏书·樊子鹄传》:子鹄为殷州刺史。屡岁旱俭,子鹄恐民流亡,乃勒有粟之家分贷贫者,并遣人牛易力,多种二麦,州内以此获安。
《路恃庆传》:恃庆弟思令,为南冀州刺史、假平东将军、都督。时葛荣遣其清河太守据季虎高唐城以招叛民,思令乃命麾下并率乡曲潜军夜往,出其不意,遂大破之,徐乃收众南还。
《北齐书·高乾传》:乾弟季式,天平中,出为济州刺史。山东旧贼刘盘陁、史明曜等攻劫道路,剽掠村邑,齐、兖、青、徐四州患之,历政不能讨。季式至,皆破灭之。寻有濮阳民杜灵椿等攻城剽野,聚众将万人,季式遣骑三百,一战擒之。又阳平路叔文徒党绪显等立营栅为乱,季式讨平之。又有群贼破南河郡,季式遣兵临之,应时斩戮。自兹以后,远近清晏。
《彭城景思王浟传》:浟,武定六年,出为沧州刺史,为政严察,部内肃然。守令参佐,下及胥吏,行游往来,皆自赍粮食。浟纤介知人间事。有隰沃县主簿张达尝诣州,夜投人舍,食鸡羹,浟察知之。守令毕集,浟对众曰:食鸡羹何不还价直也。达即伏罪。合境号为神明。又有一人从幽州来,驴驮鹿脯。至沧州界,脚痛行迟,偶会一人为伴,遂盗驴及脯去。明旦,告州。浟乃令左右及府僚吏分市鹿脯,不限其价。其主见脯识之,推获盗者。转都督、定州刺史。时有人被盗黑牛,背上有白毛。长史韦道建谓中从事魏道胜曰:使君在沧州日,擒奸如神,若捉得此贼,定神矣。浟乃诈为上府市牛皮,倍酬价直,使牛主认之,因获其盗。建等叹服。又有老母姓王,孤独,种菜三亩,数被偷。浟乃令人密往书菜叶为字,明日市中看菜叶有字,获贼。尔后境内无盗,政化为当时第一。
《李元忠传》:元忠除使持节、光州刺史。时州境灾俭,人皆菜色,元忠表求赈贷,俟秋徵收。被报,听用万石。元忠以为万石给人,计一家不过升斗而已,徒有虚名,不救其弊,遂出十五万石以振之。事讫表陈,朝廷嘉而不责。
《杜弼传》:弼行海州事,在州奏通陵道并韩信故道。又于州东带海而起长堰,外遏咸潮,内引淡水。敕并依行。
《周书·史宁传》:宁,大统二年,迁车骑将军、行泾州事。时贼帅莫折复炽寇掠居民,宁率州兵与行原州事李贤讨之。转东义州刺史。州既邻接疆场,百姓流移,宁留心抚慰,咸来复业。十二年,转凉州刺史。十五年,迁骠骑大将军。
《独孤信传》:信,本名如愿。大统六年,除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先是,守宰闇弱,政令乖方,民有冤讼,历年不能决。及信在州,事无壅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民愿附者数万家。太祖以其信著遐迩,故赐名为信。《王思政传》:思政,大统十二年,特进、荆州刺史。州境卑湿,城堑多坏。思政方命都督蔺小欢督工匠缮治之。掘得黄金三十斤,夜中密送之。至旦,思政召佐吏以金示之,曰人臣不宜有私,悉封金送上。太祖嘉之,赐钱二十万。
《贺兰祥传》:祥,大统十四年,为荆州刺史,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惠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咸得民心。时盛夏亢阳,祥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见有发掘古冢,暴露骸骨者,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政邪。于是命所在收葬之,即日澍雨。是岁,大有年。州境先多古墓,其俗好行发掘,至是遂息。
《韦瑱传》:瑱,魏恭帝三年,除瓜州诸军事、瓜州刺史。州通西域,蕃夷往来,前后刺史,多受赂遗。胡寇犯边,又莫能禦。瑱雅性清俭,兼有武略。蕃夷赠遗,一无所受。故人畏威,不敢为寇。公私安静,夷夏怀之。
《北齐书·潘乐传》:乐,拜东雍州刺史。神武尝议欲废州,乐以为东雍地带山河,境连胡、蜀,形胜之会,不可弃也,遂如故。
《尧雄传》:雄为瀛州刺史,时禁网疏阔,官司相与聚敛,惟雄义然后取,复能接下以恩,甚为吏民所怀附。《李浑传》:浑,天保初,除海州刺史。土人反,共攻州城。城中多石,无井,尝食海水。贼绝其路。城内先有一池,时旱久涸,一朝天雨,泉流涌溢。贼以为神,应时骇散。浑督厉将士,捕斩渠帅。
《王峻传》:峻为营州刺史。营州地接边城,贼数为民害。峻至州,远设斥候,广置疑兵,每有贼发,常出其不意要击之,贼不敢发,合境获安。
《唐邕传》:邕出为赵州刺史,世祖谓邕曰:朝臣未有带侍中、护军、中正作州者,以卿故有此举,放卿百馀日休息,至秋间当即追卿。
《任城王湝传》:湝,天统三年,拜并州刺史,时有妇人临汾水浣衣,有乘马人换其新靴驰而去,妇人持故靴,诣州言之。湝召城外诸妪,以靴示之,绐曰:有乘马人在路被贼劫害,遗此靴焉,得无亲属乎。一妪抚膺哭曰:儿昨著此靴向妻家。如其语,捕获之。时称明察。《袁聿修传》:聿修,天统中,除信州刺史,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吏以下,爰逮鳏寡孤幼,皆得其欢心。武平初,御史普出过诣诸州,梁、郑、兖、豫疆境连接,州之四面,悉有举劾,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或将酒脯,涕泣留恋,竟欲远送。既盛暑,恐其劳弊,往往为之驻马,随举一酌,示领其意,辞谢令还。还京后,州民郑播宗等七百馀人请为立碑,敛缣布数百疋,托中书侍郎李德林为文以记功德。府省为奏,敕报许之。《元景安传》:景安为豫州刺史,武平三年,景安之在边州,邻接他境,绥和边鄙,不相侵暴,人物安之。又管内蛮多华少,景安被以威恩,咸得宁辑,比至武平末,招慰生蛮输租赋者数万户。
《周书·阳雄传》:雄为洵州刺史。俗杂賨、渝,民多轻猾。雄威惠相济,夷夏安之。
《长孙俭传》:太祖表俭功绩尤美,宜委东南之任,授荆州刺史、东南道行台仆射。所部郑县令泉璨为民所讼,推治获实。俭即大集僚属而谓之曰:此由刺史教诲不明,信不被物,是我之愆,非泉璨之罪。遂于厅事前,肉袒自罚,舍璨不问。于是属城肃励,莫敢犯法。魏文帝玺书劳之。太祖又与俭书曰:近行路传公以部内县令有罪,遂自杖三十,用肃群下。吾昔闻王臣謇謇,匪躬之故,盖谓忧公忘私,知无不为而已。未有如公刻身罚己以训群僚者也。闻之嘉叹。荆蛮旧俗,少不敬长。俭殷勤劝导,风俗大革。务广耕桑,兼习武事,故得边境无虞,民安其业。吏民表请为俭构清德楼,树碑刻颂,朝议许焉。
《宇文测传》:测弟深,为东雍州刺史。为政严明,示民以信,抑豪右,吏民怀之。
《阎庆传》:庆,孝闵帝践祚,出为河州刺史,州居河外,地接戎夷。庆留心抚纳,颇称简惠。
《于翼传》:翼,孝闵帝践祚,出为渭州刺史。翼兄寔先莅此州,颇有惠政。翼又推诚布信,事存宽简,夷夏感悦,比之大小冯君焉。
《柳敏传》:敏,孝闵帝践祚,出为郢州刺史,甚得物情。及将还朝,夷夏士人感其惠政,并赍酒肴及土产候之于路。敏乃从他道而还。
《宇文贵传》:贵为益州刺史,先是蜀人多劫盗,贵乃召任侠杰健者,署为游军二十四部,令其督捕,由是颇息。
《令狐整传》:整,孝闵帝践祚,拜司宪中大夫。初,梁兴州刺史席固以州来附,太祖以固为丰州刺史。固莅职既久,犹习梁法,凡所施为,多亏治典。朝议密欲代之,而难其选。遂令整权镇丰州,委以代固之略。整广布威恩,倾身抚接,数月之间,化洽州府。于是除整丰州刺史,以固为湖州。丰州旧治,不居人民,赋役参集,劳逸不均。整请移治武当,诏可其奏。奖励抚导,迁者如归,旬月之间,城府周备。席固之迁也,其部曲多愿留为整左右,整谕以朝制,弗之许也,流涕而去。及整秩满代至,民吏恋之,老幼送整,远近毕集,数日停留,方得出界。其得人心如此。
《庾信传》:信拜雒州刺史。多识旧章,为政简静,吏民安之。
《王雅传》:雅,世宗初,除汾州刺史。励精为治,人庶悦而附之,自远至者七百馀家。
《隋书·豆卢绩传》:周武帝嗣位,以绩有才略,转渭州刺史。甚有惠政,华夷悦服,大致祥瑞。鸟鼠山俗呼为高武陇,其下渭水所出,其山绝壁千寻,由来乏水,诸羌苦之。绩马足所践,忽飞泉涌出。有白乌翔止厅前,乳子而后去,民为之谣曰: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民夷,神乌来翔。
《周书·元伟传》:伟,保定二年,迁成州刺史。政尚清静,百姓悦附,流民复业者三千馀口。
《萧撝传》:撝,保定三年,为上州刺史。为政仁恕,以礼让为本。尝至元日,狱中所有囚系,悉放归家,听三日,然后赴狱。主者固执不可。撝曰:昔王长、虞延见称前史,吾虽寡德,窃怀景行。导民以信,方自此始。以之获罪,弥所甘心,幸勿虑也。诸囚荷恩,并依限而至。吏民称其惠化。秩满当还,部民李漆等三百馀人上表,乞更留两载。诏虽弗许,甚嘉美之。
《达奚武传》:武,保定三年,为同州刺史。时属大旱,高祖敕武祀华岳。岳庙旧在山下,常所祷祈。武谓僚属曰:吾备位三公,不能燮理阴阳,遂使盛农之月,久绝甘雨,天子劳心,百姓惶惧。忝寄既重,忧责实深。不可同于众人,在常祀之所,必须登峰展诚,寻其灵奥。岳既高峻,千仞壁立,武年踰六十,唯将数人,攀藤援枝,然后得上。于是稽首祈请,陈百姓恳诚。晚不得还,即于岳上藉草而宿。梦见一白衣人来,执武手曰:快辛苦,甚相嘉尚。武遂驽觉,益用祗肃。至旦,云雾四起,俄而澍雨,远近沾洽。高祖闻之,玺书劳之。
《柳霞传》:霞,保定中,为霍州刺史。导民务先以德,再三不用命者,乃微加贬异,示以耻之而已。其下感而化之,不复为过。咸曰:我君仁惠如此,其可欺乎。
《裴果传》:果,保定五年,授复州刺史。性严猛,能断决,每抑挫豪右,申理屈滞,历牧数州,号为称职。
《尉迟纲传》:纲,保定二年,为陕州刺史。天和二年,以纲政绩可纪,赐帛千段、谷六千斛、钱二十万,增邑四百户。
《陆通传》:通弟逞,天和四年,除宜州刺史。故事,刺史奉辞,例备卤簿。逞以时属农要,奏请停之。武帝深嘉焉,诏遂其所请,以彰雅操。
《乐逊传》:逊,天和五年,授湖州刺史,民多蛮左,未习儒风。逊劝励生徒,加以课试,数年之间,化洽州境。蛮俗生子,长大多与父母别居。逊每加劝导,多革前弊。在任数载,频被褒锡。
《杨敷传》:敷,天和六年,出为汾州刺史,齐将段孝先率众五万来寇,梯冲地道,昼夜攻城。敷亲当矢石,随事捍禦,拒守累旬。孝先攻之愈急。时城中兵不满二千,战死者已十四五,粮储又尽,公私穷蹙。齐公宪总兵赴救,惮孝先,不敢进军。敷知必陷没,乃召其众谓之曰:吾与卿等,俱在边镇,实同心戮力,破贼全城。但强寇四面攻围日久,吾等粮食已尽,救援断绝。守死穷城,非丈夫也。今胜兵之士,犹数百人,欲突围出战,死生一决。傥或得免,犹冀生还,受罪阙庭,孰与死于寇乎。吾计决矣,于诸君意何如。众咸涕泣从命。敷乃率见兵夜出,击杀齐军数十人。齐军稍却。俄而孝先率诸军尽锐围之,敷殊死战,矢尽,为孝先所擒。齐人方欲任用,敷不为之屈,遂以忧惧卒于邺。高祖平齐,赠使持节、大将军、淮广复三州诸军事、三州刺史,谥曰忠壮。
《宇文神举传》:神举,授并州刺史,州暨齐氏别都,控带要重。平定甫尔,民俗浇讹,豪右之家,多为奸猾。神举励精为治,示以威恩,旬月之间,远迩悦服。
《隋书·和洪传》:洪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时龙州蛮任公忻、李国立等聚众为乱,刺史独孤善不能禦。朝议以洪有武略,代善为刺史。月馀,擒公忻、国立,皆斩首枭之,馀党悉平。
《王长述传》:长述,周受禅,出拜广州刺史。甚有威惠,吏人怀之,在任数年,蛮夷归之者三万馀户。朝议嘉之,就拜大将军。
《柳俭传》:俭,高祖受禅,出为广汉太守,甚有能名。擢拜蓬州刺史。狱讼者庭遣,不为文书,约束佐史,从容而已。狱无系囚。蜀王秀时镇益州,列上其事,迁邛州刺史。在职十馀年,荆夷悦服。
《周法尚传》:法尚,高祖受禅,拜巴州刺史,破三鸦叛蛮于铁山,封谯郡公,邑二千户。后上幸洛阳,召之,及引见,赐金钿酒钟一双,䌽五百段,良马十五匹,奴婢三百口,给鼓吹一部。法尚固辞,上曰:公有大功于国,特给鼓吹者,欲令乡人知朕之宠公也。固予之。岁馀,转黄州总管。
《乞伏慧传》:慧,高祖受禅,领潭、桂二州总管三十一州诸军事。其俗轻剽,慧躬行朴素以矫之,风化大洽。曾见人以簺捕鱼者,出绢卖而放之,其仁心如此。百姓美之,号其处曰西河公簺。《于仲文传》:仲文从父弟玺,高祖受禅,拜汴州刺史,甚有能名。上闻而善之,优诏褒扬,赐帛百匹。寻转邵州刺史。
《唐书·郑善果传》:善果,隋开皇初,为沂州刺史。善果母崔,贤明晓政治,尝坐閤内听善果处决,或当理则悦,有不可,则引之床下,责愧之。故善果所至有绩,号清吏。
《隋书·河间王弘传》:弘为蒲州刺史,得以便宜从事。时河东多盗贼,民不得安。弘奏为盗者百馀人,投之边裔,州境帖然,号为良吏。
《苏孝慈传》:孝慈兄子沙罗,为资州刺史。开皇八年,冉尨羌作乱,攻汶山、金川二镇,沙罗率兵击破之,授邛州刺史。
《韦鼎传》:鼎,开皇十二年,除光州刺史,以仁义教导,务弘清静。州中有土豪,外修边幅,而内行不轨,尝为劫盗。鼎于都会时谓之曰:卿是好人,那忽作贼。因条其徒党谋议逼留,其人惊惧,即自首伏。又有人客游,通主家之妾,及其还去,妾盗珍物,于夜亡,寻于草中为人所杀。主家知客与妾通,因告客杀之。县司鞫问,具得奸状,因断客死。狱成,上于鼎,鼎览之曰:此客实奸,而杀非也。乃某寺僧妾盗物,令奴杀之,赃在某处。即放此客,遣掩僧,并获赃物。自是部内肃然不言,咸称其有神。
《卢贲传》:贲迁怀州刺史,决沁水东注,名曰利民渠,又派入温县,名曰温润渠,以溉泻卤,民赖其利。
《杨尚希传》:尚希出拜蒲州刺史,在州,甚有惠政,复引瀵水,立堤防,开稻田数千顷,民赖其利。
《长孙平传》:平历许、贝二州,俱有善政。邺都俗薄,旧号难治,前后刺史多不称职。朝廷以平所在称善,转湘州刺史。甚有能名。
《侯莫陈颖传》:颖为邢州刺史。时朝廷以岭南刺史、县令多贪鄙,蛮夷怨叛,妙简清吏以镇抚之,于是徵颖入朝。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及到官,大崇恩信,民夷悦服,溪洞生越,多来归附。炀帝即位,拜恒山太守。其年,岭南、闽越多不附,帝以颖前在桂州有惠政,为南土所信伏,复拜南海太守。
《裴蕴传》:蕴历洋、直、棣三州刺史,俱有能名。大业初,考绩连最。炀帝闻其善政,徵为太常少卿。
《慕容三藏传》:三藏,大业十二年,授廓州刺史。州极西界,与吐谷浑邻接,奸宄犯法者皆迁配彼州,流人多有逃逸。及三藏至,招纳绥抚,百姓爱悦,襁负日至,吏民歌颂之。
《四川总志》:赵昱,炀帝徵为嘉州太守。时州有蛟为害,昱令民募船数百,率千人,临江鼓噪,自披发仗剑入水。有七人亦披发仗剑随之。天地晦冥,少顷,云雾敛收,七人不复出。惟昱左手持剑,右手提蛟首,奋波而出,河水尽赤。蛟害遂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