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六十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常典
 第二百六十卷目錄
 中書藝文
  拜中書郎謝表       梁江淹
  謝中書舍人表       宋蘇軾
 中書藝文二〈詩〉
  贈徐幹         魏劉公幹
  直中書省         齊謝朓
  赴中書          卞伯玉
  酬薛舍人萬年晚景寓直懷友
              唐上官
  直中書省         韋承慶
  春夜寓直鳳閣群公    魏知古
  苑舍人能書梵字兼達梵音曲盡其妙戲贈 王維
  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  張南史
  初秋月夜中書宿直因呈楊閣老
               權德輿
  南宮夜直宿見李給事題其日所下制敕知奏直在東省因以詩寄     令狐楚
  初除主客郎中知制誥王十一七元八〈一作九〉三舍中書同宿語〈一作話〉舊感懷 白居易
  和謝舍人雪夜寓直     皇甫曾
  奉寄中書王舍人       前人
  上裴舍人度         王建
  休澣日謁西掖所知成長句 溫庭筠
  中書紀事
  中書雜錄
官常典第二百六十卷
中書藝文
《拜中書郎謝表·江淹
榮鬱兩臨,恩儆交鏡,悄然攬魂,迺懼迺逝。
臣聞汝潁之金,或揚采於四豪
江淮之珠,已馳光於七貴,皆聲不妄美,第豈虛立
未有伎慚,湘輿蒙送,目之賞工,謝綵輪竊歸風之價。
臣幼乏篆刻,長暌圖史,智罕效官,志闋從政
方遽求,振風長憂凌雨不悟,遭社鳴之屬,際河清之會。
元雲素霞必駕蓬萊白毳騂鱗咸蒙解,遂仕通物任官登郎。
掾此實耀靈私照,而微臣厚幸也。
仰惟皇衢大融氣品呈,觀西傾棧,山東航海,故奇士端威,異人罄折,皆相望北闕待詔南宮,而臣學無利博文忮害迺,彯裾頓屣,伏黃扉之右,曳纓轉笏,居青璅之前訪德姑射聞道崆峒,伊臣之願過為信矣。
望都才,麗爵乏上,班長岑聞,靡身終下秩
愚臣方古悠然已泰,內獨徘徊,眇不識屆。
謝中書舍人表》·蘇軾
言。
奉制命,授臣試中書舍人,仍改賜章服者。
史記言,已塵高選;西垣視草復玷近班
儒者之至,豈平生敢望
竊以詞命之職,古今所難
非獨取之以文,蓋將試之以事。
至於機務,亦或與聞
四戶擅權,非當時公議;而五花判事亦前代之美談
及夫三字之除,乃是一切之政。
但謂內朝法從,安知宰相屬官
既任止於訓詞,故權移於胥吏。
恬不知怪習為故常
先皇帝道百王,法垂萬世
六官而修故事,闢三省以待異人
章一新名實皆正。
申明四禁,俾分領六曹
遠則追直閣之司,近則通𥳑正之任
雖未聞政而聞事,蓋須有德有言
如臣之愚,無一而可。
草創潤色,既非鄭國之材,除書德音,又乏唐人之譽。
當此選,莫測其由。
,此蓋伏遇皇帝陛下,將聖與仁,能哲而惠。
雖在三年不言之際,已有十日並照之光。
而臣日侍邇英,親聞訪道
仰天威之甚近,知聖鑒難逃
謂臣嘗受先朝之知,實無左右之助。
棄瑕往昔責效將來
敢不益勵素心,無忘舊學。
上體周公煩悉之誥,助成漢家深厚之文。
無曠官,其敢言報。
中書藝文〈詩〉
《贈徐幹·劉公幹
誰謂相去遠,隔此西掖垣
所限清切禁,中情無由宣。
思子沈心曲,長嘆不能言。
起坐失次第,一日三四遷。
步出北寺門,遙見西苑園。
細柳夾道生,方塘清源
輕葉隨風轉飛鳥翩翩
直中書省·謝朓
紫殿陰陰彤庭弘敞
風動萬年枝日華承露掌。
玲瓏結綺錢,深沈朱網
紅葉當階翻,蒼苔依砌上。
茲言翔鳳池,鳴珮清響
信美非吾室,中園偃仰
朋情以鬱陶春物駘蕩
安得凌風翰,聊恣山泉賞。
《赴中書卞伯玉
大方苞容優渥不已
躍鱗龍鳳池,揮翰紫宸裏。
《酬薛舍人萬年晚景寓直懷友》唐上官
奕奕九成臺窈窕絕塵埃。
蒼蒼萬年樹玲瓏下冥霧。
池色晚空巖光斂餘煦。
清切丹禁靜,浩蕩河注
留連窮勝託,風期善謔
東望安仁西臨子雲
長嘯煙霞高步蘭若
金狄通門,彫鞍歸騎喧。
燕姝對明月荊艷芳樽
別有青山路,策杖王孫
直中書省韋承慶
清切鳳凰池扶疏雞樹枝。
唯應鸞鷺何為宿羈雌
大造乾坤闢,深恩雨露垂。
昆蚑含養駑駘驅馳
木偶翻為用,芝泥忽濫窺。
九思空自勉,五字本無施。
喜逢千載,何階答二儀
螢光向日盡,蚊力負山疲。
宇庭除闊,閑宵鐘箭移。
暗花臨戶發,殘月下簾欹。
白髮年改丹心為主披。
命將時共泰,言與行俱危。
寄謝巢由客,堯年正在斯。
春夜寓直鳳閣群公魏知古
拜門傳漏晚,寓直索居時。
重安仁賦,今稱伯玉詩。
鴛池滿不溢,雞樹逾滋
夙夜山甫,清風詠所思
《苑舍人能書梵字兼達梵音曲盡其妙戲贈》王維
名儒待詔滿公車才子為郎典石渠
蓮華法藏懸悟貝葉經文手自書。
〈集作梵非〉詞共許勝揚馬梵字何人魯魚
故舊相望在三事,願君莫厭承明廬
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張南史
秋日金華直,遙知玉佩清。
九重門更肅,五色詔初成。
宮中影,鴻高芳遠聲。
〈一作苑外翻從魏闕下江海幽情
初秋月夜中書宿直因呈楊閣老權德輿
欹枕直廬暇,風蟬早秋
沉沉玉堂夕,皎皎波流
對掌新命分曹舊遊
相思翫華彩,因感庾公
南宮夜直宿見李給事題其日所下制敕知奏直在東省因以詩寄》令𤜶楚
番直遙夜嚴扃限幾重。
青編白雀〈其曰敕鄜州奏白雀宜付史館黃紙蒼龍
北極絲綸句,東垣翰墨蹤。
尚垂元露點,猶濕紫泥封
炫眼凝仙燭,馳心禁鐘
定應夢寐,暫似接音容
玉樹春枝動,金樽臘釀醲。
在朝君最舊,休澣過從
《初除主客郎中知制誥王十一七元〈一作九〉三舍中書同宿〈一作話〉感懷白居易
閑宵靜語喜還悲,聚散窮通不自知
已分雲泥行異路,忽驚雞鶴宿同枝。
紫垣曹署榮華地,白髮郎官老醜時
莫怪不知氣味,此中來較十年遲。
《和謝舍人雪夜寓直皇甫曾
禁省夜沉沉春風雪滿林。
滄洲歸客夢,青瑣近臣心。
揮翰鳴玉承恩賜金
建章〈集作章臺寒漏〈集作鴈〉起,更助掖垣深。
《奉寄中書王舍人前人
公元476年
腰金載筆承明至道安禪此生
西掖幾年綸綍貴,東山遙夜薜蘿情。
風傳刻漏星河曙,月上梧桐雨露清
聖主好文誰為薦,閉門空賦子虛成。
《上裴舍人度王建
松窗鳳池開,履跡衣重〈集作香〉逼上台。
天意皆從彩毫出,宸心盡向紫煙來。
非時玉案宣旨每日金階賜對〈集作謝賜〉迴。
仙侶何因記名姓,縣丞頭白塵埃
休澣日謁西掖所知成長句》溫庭筠
赤墀高閣自從容,玉女窗扉曙鐘
日麗九華青瑣闥雨晴雙闕翠微峰
毫端露滋仙草琴上薰風入禁
荀令鳳池婉娩,好將餘潤變魚龍
中書紀事
三國吳志·嗣主傳註·吳歷曰:亮數出中書孫權舊事
左右侍臣先帝數有特制,今大將軍問事,但令我書可耶。
晉書·王洽傳》中書令固讓表疏十上
穆帝詔曰:敬和清貴令,昔為中書郎,吾時尚小,數呼見,意甚親之。
所以用為令,既機任需才,且欲時時相見共講文章,待以友臣之義。
累表固讓,甚違本懷
其催令拜。
苦讓,遂不受
徐邈傳》孝武帝始覽典籍招延儒學之士,東州儒素太傅謝安舉以應選
年四十四,始補中書舍人在西省侍
雖不口傳章句,然開釋文義標明指趣,撰正五經音訓學者宗之。
散騎常侍,猶處西省前後十年,每被顧問,輒有獻替,多所匡益,甚見寵待
宴集酣樂之後,好為手詔詩章以賜侍臣,或文詞率爾,所言穢雜應時收斂還省刊削,皆使可觀,經重覽,然後出之。
是時侍臣被詔者,或宣揚之,故時議以此
公元526年
王珉傳》,代王獻之中書令
二人齊名,世謂獻之大令小令
冊府元龜梁裴子野掌中書詔誥。
高祖普通七年王師北伐,敕子野為諭魏文,受詔立成高祖以其事體
大召尚書僕射徐勉太子詹事周捨鴻臚卿劉之遴中書侍郎朱异,集壽光殿以觀之,時並嘆服
高祖子野而言曰:其文甚壯。
俄又敕為書魏相元叉,其夜受旨,子野可待旦,方奏未之為也,及五鼓敕催令開齋速上,子野徐起操筆昧爽便就奏之,高祖深嘉焉。
自是凡諸符檄皆令草創
子野文典而速,不尚華靡之詞,其制作法古,與今文時或詆訶者,及末皆翕然重之。
或問為文速者,子野答云人皆成於手,我獨成於心,雖有見否之,其於刊改一也。
俄遷中書侍郎
後魏徐紇字武伯少好學,有明理,頗以文詞見稱
靈太后臨朝中書舍人
總攝中書門下之事,軍國誥命莫不繇之。
時有急速,令數吏執筆,或行或臥,人別占之造次俱成,不失事理,雖無雅裁,亦可通情
黃門侍郎太原王遵業琅邪王誦並稱文學,亦不免秉筆,承其指授
文筆駁論數十卷,多有遺落時或有存於世。
高恭之字道穆,為中書舍人
元顥虎牢道穆莊帝北渡,循河東下。
大將軍元天穆滎陽,別徵參朱玉,赴河內犄角之。
臣竊以為萬全之計不過於此
曰:高舍人語是。
夜到河內郡北,未有城守可依帝命道穆秉燭詔書數十紙,布告遠近於是四方乘輿所在
北齊書·崔瞻傳》天保初兼并吏部郎中
丁憂,起為司徒屬。
楊愔欲引中書侍郎
盧思道直中書省因問思道曰:我此日多務,都不見崔瞻文藻,卿與其親通理當相悉。
思道答曰:崔瞻文詞之美,實有可稱,但舉世重其風流所以才華見沒。
云:此言有理
便奏用之。
事既施行
又曰:昔裴瓚晉世為中書郎神情高邁,每於禁門出入宿衛肅然動容
崔生堂堂之兒,亦當無媿裴子。
荀士遜傳》士遜世祖時,轉中書舍人
狀貌甚醜,以文辭見用。
曾有事須奏,值世祖後庭,因右左轉通者不得士遜姓名,乃云醜舍人
世祖曰:必士遜也。
看封果是內人莫不忻笑。
裴讓之傳》讓之字士禮
文襄大將軍主簿,兼中書舍人,後兼散騎常侍,聘梁。
文襄入朝讓之導引容儀蘊藉文襄目之曰:士禮舍人
冊府元龜北齊李愔中書郎
文宣宴席口敕魏收中書監,命樹下造詔。
一代盛才難於率爾,久而未訖。
比成,帝已醉醒,遂不重言仍不奏,事竟寢。
隋薛道衡為內史侍郎,每至搆文,必隱空齋,蹋壁而臥,聞戶外有人便怒,其沉思如此
唐書·齊澣傳》汾州刺史
開元初姚崇復相,用為給事中中書舍人
論駮及誥詔皆援準古誼朝廷大政必咨之,時號解事舍人
蘇頲傳》,拜中書舍人
時瓌同中書門下三品父子同在禁苑朝廷榮之。
元宗內難書詔填委,獨太極後閤,口所占授功狀百緒輕重無所差。
史白曰:丐公徐之不然手腕脫矣。
中書令李嶠曰:舍人思若涌泉,吾所不及。
太常少卿,仍知制誥
父喪,起為工部侍郎,辭不拜終制就職
帝問宰相有自工部侍郎中書侍郎乎。
對曰:陛下任賢惟所命,何資之計。
乃詔以中書侍郎
帝勞曰:方美官缺,每欲用卿,然宰相議遂無及者,朕為卿恨。
陸象先歿,紫微侍郎未嘗補,朕思其人無易卿者。
頓首謝。
明日知制誥,給政事食,給食始。
李乂掌書命,帝曰:前世李嶠蘇味道文擅當時號蘇李
今朕得,何愧前人哉。
公元951年
權德輿傳》德輿知制誥,進中書舍人
當是時,帝親攬庶政,重除拜,凡命諸朝,皆手制中下
始,德輿知制誥,而徐岱給事中高郢舍人
居數歲,卒,知禮部,德輿獨直兩省,數旬一還舍,乃上書言:左右掖垣承天誥命奉行詳覆,各有攸司。
舊制分曹十員,以相防檢
大抵事有所壅,則吏得為非
四方聞者,或以朝廷為乏士,要重之司,不宜久廢
帝曰:非不知卿之勞,但擇如卿者未得其人耳。
王仲舒傳》仲舒蘇州刺史
穆宗立,每言仲舒之文可思,最宜為誥,有古風。
詔為中書舍人
既至,視同列新進少年,居不樂,曰:豈可復治筆硯其間哉。
吾久棄外周知病利,得治之,不自愧。
宰相聞之,除江西觀察使
冊府元龜賈會開元初,為中書舍人,與蘇晉同掌制誥,皆以詞學見知,時人稱為蘇賈
許景先開元中,為中書舍人,與齊澣王丘韓休張九齡知制誥,以文翰見稱
中書令張說常稱曰:許舍人之文,雖無峻峰激流斬絕之勢,然屬辭美,得中和之氣。
一時之秀也。
公元721年
《唐國史補》高郢,為中書舍人九年,家無制草。
或問曰:前輩皆有《制集》,公獨焚之,何也。
答曰:王言不可存於私室
韓皋,自中書舍人御史中丞
西省故事閣老改官,則詞頭以次入。
是時呂渭草敕,憂恐問曰:改何官。
敢告
卻之曰:與公一時左降
急,乃告之。
又欲訴於宰相
執之,奪其靴笏恟恟至午後三刻乃止。
冊府元龜崔郾翰林侍講學士,轉中書舍人,入思政殿謝恩
奏曰:陛下用臣侍講半歲有餘,未嘗問臣經義,今蒙轉改實慚尸素,有媿厚恩
穆宗曰:俟朕機務稍閒,即當請益
學士高鉞曰:陛下意雖樂善,既未延接儒生天下之人寧知重道。
帝深引咎,賜之以錦綵焉。
東觀奏記:以楚州刺史裴坦知制誥罷任赴闕
宰臣令狐綯擢用宰臣裴休非才不稱
是選,建議拒之,力不勝
命既行政事,堂謁謝丞相
故事,謝畢便與本院上事四輔送之,施榻壓角而坐。
巡謁執政聽多輸感謝曰:此乃省台繆選,非力也。
力命肩舁使出不與之坐兩門,吏云自有中書未有此事。
人多為羞之。
貢舉擢,体之子上第時人欲蓋而彰,此之謂也。
五代史·盧導傳》字熙化范陽人
唐明宗時召拜右諫議大夫,遷中書舍人
潞王從珂鳳翔以兵犯京師愍帝出奔衛州
宰相馮道李愚百官天宮寺將出潞王於郊,京師大恐,都人藏竄,百官久而不集,惟舍人張昭先至。
馮道草牋勸進曰:潞王入朝郊迎可也,若勸進之事,豈可輕議哉。
曰:勸進其可已乎
曰:今天蒙塵於外,遽以大位勸人,若潞王守節不回,以忠義見責,其將何辭以對。
且上與潞王,皆太后子也,不如百官宮門,取太后進止
未及終,有報曰:潞王至矣。
師巡檢使安從進百官班迎百官紛然而去。
潞王止於正陽門外,又促草牋,如初
李愚曰:吾輩罪人盧舍人是也
終不草牋。
公元722年
南唐近事張洎計偕之,歲為潤帥燕王冀所薦。
首謁韓熙載一見待之如故,謂曰:子好一中書舍人
頃之韓主文擢第
十年,果主綸闈之任
公元1063年
宋史·錢公輔傳》公輔,進知制誥
英宗即位治平十議大要言采民政,分吏課,擇守宰,置二府官屬
又作《帝問》一篇上之。
王疇翰林學士未久,擢副樞密。
公輔素望淺,不草制
帝以初政用大臣,而公輔格詔,謫為滁州團練使
王安石傳》安石知制誥糾察在京刑獄,時有詔舍人院無得申請除改文字安石爭之曰:審如是,則舍人不得復行其職,而一聽大臣所為自非大臣傾側而為私,則立法不當如此
大臣弱者不敢陛下守法;而彊者則挾上旨以造令,諫官御史無敢逆其意者,臣實懼焉。
語皆侵執政由是益與之忤。
母憂去,終英宗世,召不赴
公元721年
蘇頌傳》知制誥大臣秀州判官李定召見,擢太子中允,除監察御史裏行
宋敏求知制誥封還詞頭
復下當制奏:祖宗朝天下初定,故不起孤遠登顯要者。
真宗以來,雖有幽人異行,亦不至超越資品
不由銓考擢授朝列;不緣御史,薦寘憲臺
朝廷急於用才度越常格,然隳紊法制,所益者小,所損者大,未敢具草
次至李大臨,亦封還
神宗曰:去年詔,臺官有闕,委御史臺奏舉,不拘官職高下
大臨對曰:從前臺官,於太常博士以上中行員外郎以下舉充。
為難資敘相當,故朝廷特開此制。
止是不限博士郎官非謂選人亦許奏舉。
若不官職高下,并選人其間則是秀州判官亦可為裏行不必更改中允也。
京官,已是優恩,更處之憲臺先朝以來未有此比。
倖門一啟,則士途奔競之人,希望不次之擢,朝廷名器有限焉得人人滿其意哉。
執奏不已於是並落知制誥,歸工部郎中班,天下敏求大臨為三舍人
祖無擇傳》無擇知制誥後知杭二州
初,詞臣作誥命,許受潤筆物。
王安石無擇同知制誥安石一家所饋不獲,義不欲取,置諸院梁上
安石憂去,無擇為公費,安石聞而惡之。
熙寧初安石得政,乃諷監司無擇罪。
明州苗振以貪聞,御史王子韶使兩浙,廉其狀,事連無擇
子韶小人也,請遣內侍京師逮赴秀州獄。
蘇頌言無擇侍從不當故吏曲直御史張戩亦救之,皆不聽
及獄成,無貪狀,但得其貸官錢、接部民坐及乘船過制而已
遂謫忠正軍節度副使
楊畋傳》知制誥
李珣防禦使觀察劉永年團練使防禦草制封還詞頭
祖宗故事郭進西山董遵誨姚內斌守環、慶,與強寇對壘,各十餘年,未嘗轉官移鎮重名器也。
等無尺寸功,特以外戚故除之,恐非祖宗意。
不報,詔他舍人草制
范鎮朝廷如以為是,當罷等所遷官;倘以為非,乞命詞
不允
公元1087年
彭汝礪傳》汝礪字器資
元祐二年,為起居舍人
時相問新舊之政,對曰:政無彼此,一於是而已
今所更大者,取士差役法,行之而士民皆怨,未見其可。
踰年,進中書舍人賜金紫。
詞命雅正有古人風
其論詩體四韻事尤力,大臣持平者,頗相左右,一時進取者疾之,欲盡去其類,未有以發。
會知漢陽事吳處厚蔡確安州詩上之,傅會解釋以為怨謗
諫官交章請治之,又造為危言,以激怒宣仁后,欲寘之法。
汝礪謂此羅織之漸也,數以白執政不能救,遂上疏論列不聽
居家待罪,得謫命除目草詞,曰:我不出,誰任其責者。
即入省,封還除目辨論愈切。
諫官汝礪朋黨宣仁后曰:汝礪豈黨者,亦為朝廷論事爾。
新州,又須汝礪草詞,遂落職徐州
初,汝礪在臺時,論呂嘉問事,與異趣,徙外十年為有力。
後治嘉問他獄,以不執政,坐奪二官
至是,又為得罪,人以此賢之
公元1085年
葉濤傳》字致遠處州龍泉人
進士乙科,為國子直講
虞蕃訟起,坐受諸生免官
,王氏婿也,即往從安石金陵,學為文詞。
哲宗立上章自理,得太學正,遷博士
紹聖初,為祕書省正字編修神宗史》,進校書郎
曾布薦為起居舍人,擢中書舍人
司馬光呂公著王巖叟追貶呂大防劉摯蘇轍梁燾范純仁責官,皆制詞,文極醜詆。
安石學士封還命書,云:元祐時,常詆文彥博熙河,全先帝萬世之功,不宜加罪。
蔡京劾為黨,罷知光州
又以訴理有過,為范鏜所論,連三黜。
曾布引為給事中,居數月而病,以龍圖閣待制提舉崇禧觀,卒。
公元1100年
霍端友傳》端友字仁仲常州武進人
徽宗即位,策進士第一,授宣義郎
閱月,擢祕書省校書郎,遷著作佐郎起居郎中書舍人,服金紫
故事唯服黑角帶,帝顧見之,曰:給事舍人等爾,而服飾相絕如是
始命犀帶佩魚
洪邁傳》,遷起居郎,拜中書舍人侍讀直學士院,仍參史事
忠宣、兄适、遵皆歷此三職又踵之。
奏:三省事巨細必先中書書黃,宰執書押當制舍人書行然後過門下,給事中書讀,如給、舍有所建明,則封黃具奏,以聽上旨。
樞密院得旨,即書黃過門下,例不送中書,謂之密白,則封駁之職似有所偏,況今宰相樞密因而釐正,不為有嫌。
望詔樞密院
凡已被制敕,並關左右省三省書黃,以示重出命之意。
報可
蔡肇傳》字天啟潤州丹陽人
中書舍人
前此,試三題,率以宰相上馬為之候,援筆立就不加潤飾,商英讀之擊節
纔踰月,以草御史辛義責詞不稱,罷為顯謨閣待制、知明州
公元1108年
吳敏傳》字元中真州人
大觀二年辟雍私試首選
蔡京喜其文,欲妻以女,辭。
因擢浙東學事司幹官,為祕書省校書郎薦之充館職
中書侍郎劉正夫未嘗過省不可乃請御筆特召上殿,除右司郎官
御筆自此始,違者以大不恭論,繇是權倖爭請御筆,而繳駮之任廢矣。
王安中傳》安中字履道中山陽曲人
進士及第,調瀛州司理參軍大名縣主簿,歷祕書省著作郎
政和間天下爭言瑞應廷臣箋表賀,徽宗觀所作,稱為奇才
他日特出制詔二題使具草,立就,上即草後批:可中書舍人
未幾,自祕書少監中書舍人
劉珙傳》權,中書舍人
犯邊王師北向詔檄多出其手,詞氣激烈,聞者泣下。
御史杜莘老宦者張去為,忤旨左遷草制莘老得不去。
從幸建康,兼直學士院
車駕將還,軍務未有所付,時張浚留守建康眾望屬之。
及詔出,以楊存中為江、淮宣撫使不書錄黃,仍論其不可
上怒,謂宰相曰:劉珙父為所知,此特為地耳
命再下,宰相諭旨,且曰:再繳則累張公。
曰:某為國家計,豈暇為張公謀。
執奏如初存中乃寢
真除中書舍人直學士院
王漢之傳》漢之弟渙之,拜吏部員外郎,遷左司員外郎起居舍人,擢中書舍人
趨省之日,詞頭三十三,下筆即就。
林光朝傳》光朝,除中書舍人
是時吏部郎謝廓然曾覿薦,賜出身,除殿中侍御史,命從中出。
光朝愕曰:是輕臺諫、羞科目也。
封還詞頭
天子光朝決不奉詔改授工部侍郎不拜,遂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婺州
光朝老儒,素有士望
後省未有建明或疑之,及聞繳駁廓然士論始服。
牟子才傳》子才,直舍人
李伯玉降官已逾年舍人院不敢行詞子才曰:故事文書不過百刻
即為書行以為敘復地。
帝曰:謪詞皆褒語,可更之。
子才奉詔丞相又道帝意,子才曰:腕可斷,詞不可改
丞相改則自改之。
乃已。
淮東制置使賈似道海州之捷,子才獎諭詔,第述軍容之盛,不言其功,且語多戒敕似道不樂
龍川別志》:劉從愿妻遂國夫人者,王蒙正女也。
寶元中出入內庭以此獲罪,奪封罷朝久之,復得入。
張公安道諫官,雖以數論列皆留中書富鄭公時,知制誥,制下復遂國封鄭公繳還詞頭,封命遂寢,唐制惟給事中,得封還詔書中書舍人,繳詞頭蓋自鄭公始。
卻掃編》皇祐初胡文恭公宿知制誥封還
楊懷敏復除內侍副都,知詞頭不草。
翊日上謂宰相曰:前代有此故事否。
文潞公對曰:唐給事中袁高不草盧杞制書近年富弼亦曾封還詞頭
上意乃解,而改命舍人草制已而諫臺亦論其非,其命遂寢。
南遊紀舊》南豐先生病,中介日造臥內,因邸報蔡京召試介甫,云他如何做得知制誥屠沽耳,又云徐修《注告詞,是子固行。
當時便當論繳時,南豐已病。
革頷之而已。
東軒筆錄曾魯公識度精審達練治體,當其在中書方天奏報紛紜,雖日月曠久未常有廢忘之者,其為文章尤長於四六,雖造次柬牘,亦屬對精切
曾布三司使,論市易事被黜,魯公有柬別之略,曰:塞翁失馬,今未足悲。
楚相斷蛇,後必為福,曾赴饒州道金陵,為荊公誦之,亦歎愛不已
輟畊錄張公可與者,濟南律身廉正持法公平,苟可以納忠於國,雖斧鉞所不避,為中書郎中日。
先帝時,一大姦元惡顯戮後二夤緣入侍,幸沐天眷,特各授行省平章陛辭叩首言曰:先臣九原弗獲,霑一命之榮,當不瞑目
臣敢昧死請。
上命左右傳旨中書,獨公不奉詔
越數日,上召丞相面諭之,丞相退謂公曰:聖意寵遇之深,當復奈何
公曰:朝廷果欲舉行贈典必須雪其非罪若然,是先帝不合誅之,以先為何如主哉。
則上之於先帝,反不若大姦有後矣,不孝大焉
丞相公言以聞,上為動容,而止。
公以病在告都堂有人宗室謀逆,奏送刑部問狀逮鞫有證,驗而死於獄。
宗室之妻見上,泣曰:臣妾夫某無罪枉死,上但知送部而不謂其已死。
聖怒,命御史臺鞫問丞相懼,謀之公,即扶疾至省,取牘補署花押,眾皆愕然
丞相曰:恐掾史所行有誤,欲照略耳,非此謂也。
公曰:自丞相以下,皆當聽問某何獨求免邪。
既而緘牘令該掾抱詣臺,臺官首問曰:張郎中書卷否。
曰:然。
臺官議曰:張郎中所行,未嘗差錯,況此一事中書得旨施行執法者,復何罪。
覆奏曰:臣等取省案根,勘宗室某之死不枉
上頷之,事遂寢。
莘野纂聞》李應禎先生當憲廟時,以中書舍人供奉內門,有詔命繕寫佛經,禎辭以不可。
其奏略曰:臣聞凡為天下國家九經,未聞有所謂佛經者也。
憲考可其奏,遂寢。
至今諫草猶存,余嘗從陳氏得觀之。
中書雜錄
歸田錄王元之翰林嘗草夏州李繼遷制,繼遷潤筆物數倍於常,然用啟頭書送,拒而不納,蓋惜事體也。
近時舍人院草制,有送潤筆稍後時者,必遣院子詣門催索,而當送者往往不送,相承既久,今索者送者皆恬然不以為怪也。
公元1041年
揮麈後錄官制未改時,知制誥今之中書舍人,但演詞而已,不聞繳駮也。
康定二年富文忠知制誥
先是昭陵后蜀中,有王氏女姿色冠世,入京備選
章獻一見以為妖艷太甚,恐不利少主,乃以嫁其姪從德,而擇郭后中宮
上終不樂之
王氏之父蒙正由劉氏婣黨,屢典名藩
未幾從德卒。
至是,中批王氏封遂國大夫,許入禁中。
文忠適當草制封還抗章甚力,遂併寢其旨。
外制詞頭,蓋自此始。
崇、觀姦佞用事賄賂關節干祈恩澤,多以御筆行下朱書其旁云:稽留時刻者,以大不恭論,流三千里。
三省無所干預大啟倖門,為宦途捷徑
宣和五年,有黃冠希元者,得幸侍晨道錄
自云晉公之孫。
忽降御筆丁謂輔相真宗
仁宗即位,有定策之功。
未經褒贈,可特贈少保
其後五人
盧襄贊元吏部尚書,袖其牘請對,啟於上云:使過可湔洗,則累朝敘卹矣,獨至今乎。
罪惡顯然一旦褒錄豈不四方之聽。
於是命格不下
自是御筆遂有執奏不行者矣。
二者皆甚盛之舉也。
公元1086年
東坡志林》元祐元年,余為中書舍人時,執政患本省事漏洩,欲於舍人廳,後作露籬禁同省往來,余白諸公應須簡要清通何必栽籬插棘。
諸公笑而止。
明年竟作之,暇日樂天集》,有云西省北院新搆小亭種竹開窗,東通騎省,與李常侍窗下飲酒作詩,乃知唐時西掖作窗以通東省而今本省不得往來可嘆也。
石林燕語職事官差除皆除目先下,惟中書舍人宰相得旨朝廷遣直省官召詣都堂,面傳旨召試被命者,致辭丞相謝之,直省官引入中書省前期侍郎廳設幕,次几案,於中就坐少頃本省房主首丞相封題目來,即就試
中書具食侍郎茶果
是日宰相住省俟納試卷,始上馬
翌日進呈除命方下,蓋召試之制也。
有思不即就者,往往過期或為留內門然已不稱職矣。
嘉祐間,有試而不除,改天章閣待制者。
館職初除,故事皆行啟遍謝內外從官以上從官中書舍人
初,除亦行啟遍謝內外,蓋惟此兩職試而後除,與直拜命者異,故其禮亦殊。
近年中書舍人行啟,但及見任執政不及館職,雖在內從官亦有不及者矣。
卻掃編》元豐官制侍從給事中以上乃服金帶中書舍人以下皂帶佩魚,與庶官等。
大觀間始詔中書舍人諫議大夫待制,皆許服紅綎犀帶佩魚
建炎間,復置權六曹侍郎,亦如之。
韓獻肅公再相,其弟黃門公在翰苑當制
其後曾丞相子宣拜相時,其弟子開為翰林學士當制
初,子開除吏部郎中時,子固外制誥詞,乃子固為之。
近歲中書舍人當制,而兄弟除授者,多引嫌,俾以次官行。
公元684年
劉馮事始魏,置通事郎,掌誥命晉置中書通事舍人北齊改為中書舍人,隋號內史舍人唐初因之龍朔中改為西臺舍人光宅中改為鳳閣舍人開元中改為紫微舍人,復為中書舍人
退朝錄》舍人院,每知制誥上事,必設紫褥於庭,面北拜廳閣,長立褥之東北隅謂之壓角宗袞作掖,垣叢誌而不解其事,按唐舊書亦無聞焉。
裴廷裕《正陵遺事云:舍人上事知印宰相
壓角,則其禮相傳自唐也。
予為舍人,日邵興宗入院不疑閣長壓角
時議美之
《枕譚》唐人中書舍人小鳳,蓋以中書省為有鳳池也。
又謂儀部之長曰大儀員外中儀主事小儀,見鄭谷集》宋人猶襲之,張天覺自小鳳拜右揆是也
夢餘錄》中書所書告身,皆佐史,體無佳筆。
隆慶中司馬王崇古泥金書軸,請寶為言者,所糾然。
唐制皆名手書,如顏魯公自書告身朱巨川一人顏魯公徐季海俱為之書,巨川此以傳,至宋即當直者書,字兼真行幸得歐蘇,便奉為瓌。
張文忠璁言成化以前誥敕之體猶為近古,其於本身不過百餘字。
祖父母父母并妻不過六十字,言之者費詞,受之者無媿色
近來藻情飾偽張,百成千以萬乘之尊,下譽匹夫匹婦之賤,殊非正體,宜加釐正詔。
自今誥敕務𥳑,實不許競飾浮詞,致褻體制,夫立詞失體,固當申飭書法板俗,迄無言者。
公元619年
丘濬曰:唐武德二年,改內史舍人,為中書舍人
臣按此中書舍人設官之始。
然是官也,故隸於中書省故以中書舍人為名。
我朝罷中書省,尚仍其舊名,名雖同而實則異也。
前代中書翰林學士分掌內外制誥以為兩制,蓋屬文之官也。
朝之中書舍人,則專以書寫為職耳。
書者,六藝之一,漢人謂之小學,以試學童為吏者也。
夫人能之,無庸設官之始,自今日蓋以王言所係之重,前代屬筆吏胥,殊無慎重之意。
祖宗以此設官,蓋有深意必得,夫素通儒術,深明六書義心正筆端如柳公權云者,居之庶不汙王言耳。
粗識偏旁,而學術無素者,尚不足以當此,況又粗率側媚流品非清者哉。
石氏外集曰:中書舍人進士起家為此者,有官而無署,其俗謂中書科者,乃因與六科聯署借言之,實文移奏疏不入此字也。
職業用寶之時,同符卿供事蓋尚是政府遺體其他引班等職則以補科臣不足,亦以聯署而及之耳。
絕無繕寫之職,其以選入制敕房者。
舊時進士亦為之,今止以待舉人之高,選其職為草武臣誥命贈卹誥敕諭祭文,此外制也,亦不與繕寫,其餘兩房史館文華殿,則以繕寫為職,而武英殿辦事及舊有仁智
殿辦事則且及於畫,即古之書畫學,又不特繕寫也。
至於貲入兩殿者,則借以帶銜實無職掌,他銜皆可辦事,蓋在辦事不在中書也。
中書多訛,而為兩殿中書耳,而兩殿資深者,亦有較理書籍之名,書不在殿,何以得較。
此欲文其名,而失其實也。
《識餘錄》云:中書周令,溫州人,嘗言成化間授職彼時中書閣下如同投刺俱平,交蓋宣德以前本一堂相,處今之西房,即文淵閣也。
閣臣居中中書居東、西兩房,各辦其事,已撤內庫十間,以西五間閣下謂之文淵閣
以東五間藏書籍,而東房中書遷居之。
故今以閣下中堂,而東西非房矣,猶稱西房者,沿舊名也。
閣下任尚之,兩房答揖六部之,與各司無是體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