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七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常典
 第五十七卷目錄
 宗藩部列傳一
  漢一
  荊王賈      燕王澤
  代頃王喜     楚元王交
  羹頡侯信     吳王濞
  齊悼惠王肥    趙隱王如意
公元前181年
  趙幽王友     趙共王恢
  燕靈王建     淮南厲王長
  齊哀王襄     城陽景王章
  濟北王興居    趙王遂
  梁孝王武     代孝王參
  梁懷王揖     楚夷王郢
  齊文王側     齊孝王將閭
  菑川懿王志    菑川王賢
  膠東王雄渠    膠西王卬
  濟南王辟光    淮南王安
  衡山王賜     濟北貞王勃
  楚王戊
官常典第五十七卷
宗藩部列傳一
漢一
荊王賈
公元前206年
史記·荊燕世家荊王劉賈,諸劉者,不知其何屬初起時。
漢王元年,還定三秦劉賈將軍,定塞地,從東擊項籍
漢四年漢王之敗成皋北渡河,得張耳韓信軍,軍修武深溝高壘,使劉賈二萬人,騎數百,渡白馬津楚地,燒其積聚,以破其業,無以項王軍食
已而楚兵擊劉賈輒壁不肯與戰,而與彭越相保
漢五年漢王項籍固陵,使劉賈南渡淮圍壽春
還至使人間招大司馬周殷
周殷反楚,佐劉賈九江,迎武王黥布兵,皆會垓下,共擊項籍
漢王因使劉賈九江兵,與太尉盧綰西南臨江王共尉
共尉已死,以臨江南郡
漢六年春,會諸侯於陳,廢楚王信,囚之,分其地為二國
當是時也,高祖子幼昆弟少,又不賢,欲王同姓以鎮天下,乃詔曰:將軍劉賈有功,及擇子弟可以王者
群臣皆曰:立劉賈荊王,王淮東五十二城;高祖弟交楚王,王淮西三十六城。
立子肥為齊王
始王昆弟劉氏也。
高祖十一年秋淮南王黥布反,東擊
荊王賈與戰,不勝,走富陵,為軍所殺。
高祖自擊
十二年,立沛侯劉濞吳王,王故荊地。
漢書·本傳荊王劉賈高帝從父兄也。
燕王澤
公元前204年
史記·荊燕世家燕王劉澤者,諸劉遠屬也。
高帝三年郎中
高帝十一年將軍陳豨,得王黃,為營陵侯
高后時齊人田生游乏賣,以畫干營陵侯澤
大悅之,用金二百斤為田生壽。
田生已得金,即歸齊
二年使人田生曰:弗與矣。
田生長安不見,而假大宅,令其子求事呂后所幸大謁者張子卿
居數月,田生子請張卿臨,親修具
張卿許往。
田生帷帳共具譬如列侯
張卿驚。
酒酣,乃屏人張卿曰:臣觀諸侯王邸第百餘,皆高祖一切功臣
呂氏雅故推轂高帝天下,功至大,又親戚太后之重。
太后春秋長,諸呂弱,太后欲立呂產呂王,王代。
太后又重發之,恐大臣不聽
最幸大臣所敬,何不大臣以聞太后太后必喜。
諸呂已王,萬戶侯之有。
太后心欲之,而內臣,不急發,恐禍及身矣。
張卿大然之,乃風大臣太后
太后朝,因問大臣
大臣請立呂產呂王
太后張卿千斤金,張卿以其半與田生
田生弗受,因說之曰:呂產王也,諸大臣大服
營陵侯澤,諸劉,為大將軍,獨此尚觖望
言太后,列十餘縣王之,彼得王,喜去,諸呂王益固矣。
張卿入言,太后然之。
乃以營陵侯劉澤琅邪王
琅邪王乃與田生之國
田生急行,毋留。
出關太后使人追止之,已出,即還。
太后崩,琅邪王澤乃曰:少,諸呂用事,劉氏孤弱
引兵齊王合謀西,欲誅諸呂
,聞漢遣灌將軍滎陽兵備西界,遂跳驅長安
代王亦從代至。
諸將相與琅邪王共立代王為天子
天子乃徙燕王,乃復以琅邪予齊,復故地。
王燕二年,薨,諡為敬王
子嘉,為康王
漢書·本傳燕王劉澤高祖從祖昆弟也。
代頃王喜
公元前196年
漢書·高祖本紀六年春正月壬子,以雲中鴈門代郡五十三縣立兄宜信侯喜代王七年冬十二月匈奴攻代代王棄國自歸雒陽,赦為合陽侯
楚元王傳》元王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
高祖兄弟四人長兄伯,次仲,伯早卒。
高祖既為沛公,使仲與審食其留侍太上皇交與蕭、曹等俱從高祖
而上從父兄賈數別將
六年,立賈為荊王楚王,先有功也。
封次兄仲為代王
吳王濞傳》高帝立仲為代王
匈奴攻代不能堅守棄國閒行,走雒陽自歸天子不忍致法,廢為合陽侯
封為沛侯
王子侯表合陽侯
孝惠二年薨,以子王諡曰頃王
〈按仲為高祖兄,
無可稱述,史不為立傳,而附於子
夫以宗藩有土之君,自宜列始生之祖,而以子從父,不應以父從子也。
更正
楚元王交
公元前201年
漢書·本傳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
好書,多材蓺。
少時嘗與魯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詩於浮丘伯
伯者孫卿門人也。
及秦焚書各別去。
高祖兄弟四人長兄伯,次仲,伯蚤卒。
高祖既為沛公景駒自立楚王
高祖使仲與審食其留侍太上皇交與蕭、曹等俱從高祖景駒,遇項梁共立楚懷王
因西攻南陽,入武關,與秦戰於藍田
霸上,封文信君,從入蜀漢,還定三秦,誅項籍
帝位交與盧綰常侍上,出入臥內傳言語諸內事隱謀
而上從父兄劉賈別將
漢六年,既廢楚王信,分其地為二國,立荊王楚王,王薛郡東海彭城三十六縣,先有功也。
封次兄仲為代王長子肥為齊王
元王既至,以穆生白生申公中大夫
高后時浮丘伯長安元王遣子郢客申公卒業
文帝時,聞申公為詩最精,以為博士
元王好詩諸子皆讀詩,申公始為詩傳號魯詩
元王次之詩傳號曰元王詩,世或有之。
高后時,以元王子郢客宗正封上邳侯
元王立二十三年薨,太子辟非先卒,文帝乃以宗正上邳郢客嗣,是為夷王
羹頡侯信
漢書·楚元王傳》:初,高祖微時,常避事時時賓客過丘嫂食。
嫂厭叔與客來,陽為羹盡轑釜,客以故去。
已而釜中有羹,繇是怨嫂。
及立齊、代王,而伯子不得侯。
太上皇以為言,高祖曰:某非敢忘封之也,為其母不長者
七年十月,封其子信羹頡侯
吳王濞
公元前167年
漢書·本傳吳王濞高帝兄仲之子也。
封為沛侯
黥布反,高祖自將往誅之。
年二十,以騎將從破軍。
荊王劉賈所殺,無後
上患吳會輕悍,無壯王鎮之諸子少,乃立於沛,為吳王,王三郡五十三城。
拜受印,高祖相之,曰:若狀有反相
獨悔,業已拜,因拊其背,曰: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豈若耶。
天下同姓一家,慎無反
頓首曰:不敢
孝惠高后時天下初定郡國諸侯各務自拊循其民。
吳有豫章郡銅山,即招致天下亡命盜鑄錢,東煮海水為鹽,以故無賦,國用饒足
孝文時吳太子入見,得侍皇太子飲博
吳太子師傅楚人輕悍,又素驕。
爭道不恭皇太子博局吳太子,殺之。
於是遣其喪歸葬吳。
吳王慍曰:天下一宗,死長安即葬長安何必來葬。
復遣喪之長安葬。
吳王由是怨望,稍失藩臣禮,稱疾不朝
京師知其以子故,驗問實不病,諸吳使來,輒繫責治之。
吳王恐,所謀滋甚
後使人為秋請上復責問吳使者
使者曰:察見淵中魚,不祥
吳王詐疾,及覺,見責急,愈益閉,恐上誅之,計乃無聊
唯上與更始
於是天子皆赦吳使者歸之,而賜吳王几杖,老,不朝
吳得釋,其謀亦益解。
然其居國銅鹽故,百姓無賦。
踐更輒予平賈
歲時存問茂材賞賜閭里
郡國吏欲來捕亡人者,頌共禁不與
如此者三十餘年,以故能使其眾。
晁錯太子家令得幸皇太子,數從容言吳過可削
上書說之,文帝寬,不忍罰,以此吳王日益橫。
景帝即位御史大夫,說上曰:昔高帝定天下昆弟少,諸子弱,大封同姓,故孽子惠王王齊七十二城庶弟元王王楚四十城,兄子王吳五十餘城。
封三庶孽,分天下半。
吳王前有太子之隙,詐稱不朝,於古法當誅。
文帝不忍,因賜几杖,德至厚也。
改過自新,迺益驕恣,公即山鑄錢,煮海為鹽,誘天下亡人作亂逆。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
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其反遲,禍大。
三年楚王來朝言楚王往年薄太后服,私姦服舍,請誅之。
詔赦,削東海郡
及前二年,趙王有罪,削其常山郡
膠西王卭以賣爵有姦,削其六縣
廷臣方議削吳王削地無已,因欲發謀舉事
諸侯無足與計者,聞膠西王勇,好兵諸侯畏憚之,於是乃使中大夫應高口說膠西王曰:吳王不肖,有夙夜之憂,不敢自外,使使臣諭其愚心
王曰:何以教之。
高曰:今者主上任用邪臣聽信讒賊變更律令侵削諸侯徵求滋多,誅罰良重,日以益甚
語有之曰:糠及米。
吳與膠西知名諸侯也,一時見察,不得安肆矣。
吳王身有內疾不能朝請二十餘年,常患見疑無以自白脅肩累足,猶懼不見釋。
竊聞大王以爵事有過所聞諸侯削地,罪不至此,此恐不止削地而已
王曰:有之,子將奈何
高曰:同惡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求同欲相趨同利相死
吳王自以大王同憂,願因時循理棄軀以除患於天下意亦可乎。
膠西王瞿然駭曰:寡人何敢如是
主上雖急,固有死耳,安得不事
高曰:御史大夫晁錯營或天子侵奪諸侯蔽忠塞賢朝廷疾怨諸侯皆有背叛之意,人事極矣。
彗星出,蝗蟲起,此萬世一時,而愁勞聖人所以起也。
吳王內以晁錯為誅,外從大王後車,方洋天下所向者降,所指者下,莫敢不服
王誠幸而許之一言,則吳王楚王函谷關,守滎陽敖倉,距漢兵,治次舍,須大王
大王幸而臨之,則天下可并,兩主分割不亦可乎。
王曰:善。
歸報吳王猶恐不果,乃身自使者,至膠西面約之。
膠西群臣或聞王謀,諫曰:諸侯不能為漢十二,為叛逆以憂太后非計也。
今承一帝,尚云不易假令事成,兩主分爭,患乃益生。
不聽發使約齊、甾川膠東濟南,皆許諾
諸侯既新削罰震恐,多怨
及削吳會稽、豫章郡書至,則吳王起兵,誅漢吏二千石以下
膠西膠東甾川濟南、楚、趙亦皆反,發兵西。
王後悔,背約城守
濟北王城壞未完,其郎中令劫守王,不得發兵
膠西王膠東王渠率甾川濟南攻圍臨甾。
趙王遂陰使匈奴連兵
七國之發也,吳王悉其士卒下令國中曰: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將。
少子年十四,亦為士卒先。
年上寡人同,下少子等,皆發。
二十餘萬人
南使閩、東越,閩、東越亦發兵從。
孝景前三年正月甲子初起兵於廣陵
西涉淮,因并兵。
發使遺諸侯書曰:吳王劉濞敬問膠西王膠東王菑川王濟南王趙王楚王淮南王衡山王廬江王、故長沙王子:幸教
以漢有賊臣無功天下侵奪諸侯之地,使吏劾繫訊治,以侵辱之為故,不以諸侯人君禮遇劉氏骨肉,絕先帝功臣進任姦人誑亂天下,欲危社稷
陛下多病志逸,不能省察
舉兵誅之,謹聞教
敝國雖狹,地方三千里;人民雖少,精兵可具五十萬。
寡人素事南越三十餘年,其王諸君不辭分其兵以隨寡人,又可得三十萬。
寡人不肖,願以身從諸王
南越長沙者,因王子長沙以北,西走漢中
告越、楚王淮南三王寡人西面齊諸王趙王河間河內,或入臨晉關,或寡人雒陽燕王趙王胡王有約,燕王北定代、雲中,轉胡眾入蕭關,走長安匡正天下,以安高廟
王勉之
楚元王子、淮南三王或不沐洗十餘年,怨入骨髓,欲壹有所出久矣寡人未得諸王之意,未敢聽。
諸王苟能存亡繼絕振弱伐暴,以安劉氏,社稷所願也。
吳國雖貧,寡人節衣食用積金錢,修兵革,聚糧食夜以繼日,三十餘年矣。
凡皆為此,願諸王勉之
斬捕大將者,金五千斤,封萬戶;列將,三千斤,封五千戶裨將,二千斤,封二千戶二千石千斤封千戶;皆為列侯
其以軍若城邑降者,卒萬人,邑萬戶,如得大將人戶五千,如得列將;人戶三千,如得裨將人戶千,如得二千石;其小吏皆以差次受爵金。
封賜倍常法。
有故爵邑者,更益勿因。
諸王明以令士大夫不敢欺也。
寡人金錢天下往往而有,非必取於諸王日夜用之不能盡。
有當者告寡人寡人且往遺之。
敬以聞。
七國反書聞,天子乃遣太尉條候周亞夫三十六將軍往擊吳楚;遣曲周侯酈寄將軍欒布擊齊,大將軍竇嬰滎陽監齊兵。
初,吳楚反書聞,兵未發,竇嬰言故袁盎
入見,上問以吳楚之計,對曰:楚相遺書,曰賊臣晁錯擅適諸侯削奪之地,以故反,名為西共誅錯復故地而罷。
方今計獨斬,發使赦七國,復其故地,則兵可毋血刃而俱罷。
上從其議,
泰常,奉宗廟,使吳王吳王弟子德侯為宗正,輔親戚
使至吳楚兵已攻梁壁矣。
宗正親故先入見,諭吳王拜受詔。
吳王來,亦知其欲說,笑而應曰:我已為東帝,尚誰拜。
不肯而留軍中,欲劫使將。
不肯使人圍守,且殺之。
得夜亡走歸報。
條侯將乘六乘傳,會兵滎陽
雒陽,見劇孟,喜曰:七國反,吾乘傳至此不自意全。
以為諸侯已得劇孟
今無動,吾據滎陽滎陽以東無足憂者
淮陽,問故父絳侯鄧都尉曰:策安出
客曰:吳楚兵銳甚,難爭鋒
兵輕,不能久。
方今將軍計,莫若引兵東北昌邑,以梁委必盡銳攻之。
將軍深溝高壘,使輕兵淮泗口,塞饟道
使、梁相敝糧食竭,乃以全制其極,破吳必矣。
條侯曰:善。
從其策,堅壁昌邑南,輕兵饟道
吳王之初發也,田祿伯為大將軍
田祿伯曰:兵屯聚而西,無他奇道難以立功
願得五萬人,別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長沙,入武關大王會,此亦一奇也。
吳王太子諫曰:王以反為名,此兵難以藉人,人亦且反王奈何
擅兵而別,多他利害,徒自損耳。
吳王不許田祿伯。
少將將軍說王曰:步兵步兵利險;漢多車騎,車騎平地
大王所過城不下,直去,疾西據雒陽武庫,食倉粟,阻山河之險以令諸侯,雖無入關天下已定矣。
大王徐行,留下城邑,漢軍車騎至,馳入梁楚之郊,事敗矣。
吳王老將老將曰:此年摧鋒可耳,安知大慮
於是不用將軍計。
王專并將其兵,未度淮,諸賓客皆得為將、校尉行間候、司馬,獨周丘不用
周丘者,下邳人亡命酤酒無行王薄之,不任
周丘上謁,說王曰:臣以無能不得待罪行間
臣非敢求有所將也,願請王一漢節,必有以報。
王乃予之。
周丘得節,夜馳入下邳
下邳時聞反,皆城守
傳舍,召令入戶,使從者以罪斬令。
昆弟所善豪吏告曰:反兵且至,屠下邳不過食頃
今先下,家室必完,能者封侯至矣。
出乃相告,下邳皆下。
周丘一夜三萬人使人吳王將其兵北略城邑
比至城陽,兵十餘萬,破城中尉軍。
吳王敗走自度無與成功,即引兵下邳
未至,癰發背死。
二月吳王兵既破,敗走於是天子制詔將軍:蓋聞為善天報以福,為非天報以殃。
高皇帝親垂功德建立諸侯幽王、悼惠王絕無後,孝文皇帝哀憐加惠,王幽王悼惠王子等,令奉其先王宗,為漢藩國德配天地明並日月
吳王濞背德反義,誘受天下亡命罪人,亂天下幣,稱疾不朝二十餘年。
有司數請罪,孝文皇帝寬之,欲其改行為善
今乃楚王戊趙王遂膠西王卬濟南王辟光甾川王賢膠東王雄渠約從謀反,為逆無道起兵以危賊殺大臣及漢使者迫劫萬民伐殺無罪燒殘民家,掘其丘壟甚為虐暴
等又重逆無道,燒,鹵御物,朕甚痛之。
素服避正殿將軍其勸士大夫反虜
反虜者,深入多殺為功,斬首捕虜比三百石以上皆殺,無有所置。
敢有議詔及不如詔者,皆要斬
初,吳王之度淮,楚王西敗棘壁乘勝而前,銳甚。
梁孝王恐,遣將軍擊之,又敗梁兩軍士卒還走
梁數使使條侯求救條侯不許
又使使愬條侯於上,上使人條侯救梁,又守便宜不行
梁使韓安國及楚死事相弟張羽將軍,乃得頗敗兵。
兵欲西,梁城守不敢西,即走條侯軍,會下邑
欲戰,條侯壁,不肯戰。
糧絕,卒饑,數挑戰夜奔條侯壁,驚東南
條侯使備西北,果從西北
不得入,大敗士卒多饑死叛散
於是吳王與其戲下壯士千人夜亡去,度淮走丹徒,保東越
東越兵可萬餘人使人收聚亡卒
使人以利啗東越東越即紿吳王吳王勞軍使人鏦殺吳王,盛其頭,馳傳以聞。
吳王太子亡走閩越
吳王之棄軍亡也,軍潰,往往稍降太尉條侯及梁軍。
楚王戊軍敗,自殺
三王之圍齊臨甾也,三月不能下。
漢兵至,膠西膠東甾川王各引兵歸國
膠西王自殺
太后太子皆死。
膠東甾川濟南王伏誅
將軍十月而下之,趙王自殺
濟北王以劫故,不誅
初,吳王首反,并將兵,連齊、趙。
正月起,三月破滅
齊悼惠王肥
公元前181年
漢書·高五王傳》高皇帝八男呂后孝惠帝,曹夫人齊悼惠王肥薄姬孝文帝戚夫人趙隱王如意,趙淮南厲王長諸姬趙幽王友趙共王恢燕靈王建
本傳齊悼惠王肥,其母高祖微時外婦也。
高祖六年立,食七十餘城。
民能言者皆與齊。
孝惠二年入朝
齊王燕飲太后前,置齊王上坐,如家人禮。
太后怒,乃令人兩巵鴆酒置前,令齊王為壽
齊王起,亦起,欲俱為壽
太后恐,自起反巵。
齊王怪之,因不敢飲,陽醉去。
問知其鴆,乃憂,自以為不得長安
內史士曰:太后獨有魯元公主今王有七十餘城,而公主乃食數城。
王誠一郡太后公主湯沐邑太后必喜,王無患矣。
於是齊王城陽郡以尊公主王太后
呂太后喜而許之。
置酒齊邸,樂飲,遣王歸國
後十三年薨,子襄嗣。
趙隱王如意
公元前393年
史記·呂后本紀呂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趙王,乃令永巷戚夫人,而召趙王
使者三反趙相建平侯周昌使者曰:高帝屬臣趙王趙王年少
竊聞太后戚夫人,欲召趙王并誅之,臣不敢遣王。
王且亦病,不能奉詔
呂后大怒,乃使人趙相
趙相徵至長安,乃使人復召趙王
王來,未到。
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趙王霸上,與入宮自挾趙王起居飲食
太后欲殺之,不得間
孝惠元年十二月晨出射。
趙王少,不能蚤起
太后聞其獨居使人持酖飲之。
犁明孝惠還,趙王已死。
於是乃徙淮陽王友趙王
公元前198年
漢書·本傳趙隱王如意高祖九年立。
四年,高祖崩,呂太后徵王到長安鴆殺之。
無子,絕。
西京雜記趙王如意年幼,未能親外傅
戚姬使舊趙王內傅趙媼傅之,號其室養德宮。
改為魚藻宮。
 惠帝嘗與趙王同寢處。
呂后欲殺之而未得。
後帝早獵,王不能夙興
呂后力士被中縊殺之。
及死,呂后不之信,以綠囊盛之,載以小軿車入見,乃厚賜力士
力士東郭門外官奴
後知腰斬之。
不知也。
趙幽王友
公元前196年
漢書·本傳趙幽王友高祖十一年立為淮陽王
趙隱王如意死,孝惠元年,徙王趙,凡立十四年。
諸呂為后,不愛,愛他姬。
諸呂女怒去讒之於太后曰:王曰呂氏安得王。
太后百歲後,吾必擊之。
太后怒,以故趙王
趙王至,置邸不見,令衛圍守之,不得食
其群臣或竊饋之,輒捕論之。
趙王餓,乃歌曰:諸呂用事兮,劉氏微;迫脅王侯兮,彊授我妃。
我妃既妒兮,誣我以惡;讒女亂國兮,上曾不寤。
我無忠臣兮,何故棄國
自快中野兮,蒼天與直
于嗟不可悔兮,寧早自賊
為王餓死兮,誰者憐之。
呂氏絕理兮,托天報仇
幽死
民禮葬之長安
公元前181年
趙共王恢
漢書·本傳趙共王恢
高祖十一年梁王彭越誅,立梁王
十六年,趙幽王死,呂后王趙,不樂
太后呂產女為趙王后,王后從官諸呂也,內擅權,微司趙王,王不得自恣
王有愛姬王后鴆殺之。
王乃為歌詩四章,令樂人歌之。
悲思六月自殺
太后聞之,以為婦人故自殺,無思奉宗廟禮,廢其嗣。
燕靈王建
公元前196年
漢書·本傳燕靈王建
高祖十一年燕王盧綰亡,入匈奴明年燕王
十五年薨,有美人子,太后使人殺之絕後
淮南厲王長
公元前199年
漢書·本傳淮南厲王長高帝少子也,其母故趙王張敖美人
高帝八年,從東垣過趙,趙王美人厲王母也,幸,有身
趙王不敢內宮,為築外宮舍之。
貫高謀反事覺,并逮治王,盡捕王母兄弟美人,繫之河內
厲王母亦繫,告吏曰:日得幸上,有子。
吏以聞,上方怒趙,未及厲王母,厲王母弟趙兼辟陽侯呂后呂后妒,不肯白,辟陽侯不強爭。
厲王母已生厲王,恚,即自殺
吏奉厲王詣上,上悔,令呂后母之,而葬其母真定
真定厲王母家縣也。
十一年淮南王布反,上自將擊滅即立子長為淮南王
王早失母,常附呂后孝惠呂后時以故得幸無患,然常心辟陽侯不敢發。
孝文初即位,自以為最親,驕蹇,數不奉法
寬赦之。
三年入朝,甚橫。
上入苑獵,與上同輦,常謂上大兄。
厲王材力,力扛鼎乃往辟陽侯
辟陽侯出見之,即自袖金椎椎之,命從者刑之。
詣闕下,肉袒而謝曰:臣母不當時事辟陽侯力能得之呂后不爭罪一也。
趙王如意子母無罪呂后殺之,辟陽侯不爭,罪二也。
呂后諸呂欲以危劉氏,辟陽侯不爭,罪三也。
臣謹為天下誅賊,報母之仇,伏闕下請罪。
文帝傷其志,為親故不治,赦之。
當是時,自藩太后太子大臣皆憚厲王
厲王以此歸國益恣不用漢法出入警蹕稱制,自作法令,數上書遜順
文帝重自切責之。
時帝薄昭將軍尊重上令厲王書諫數之,曰:竊聞大王剛直而勇,慈惠而厚,貞信多斷,是天以聖人資奉大王也甚盛,不可不察。
大王所行,不稱天資
皇帝即位易侯邑在淮南者,大王不肯
皇帝卒易之,使大王得三縣之實,甚厚。
大王未嘗皇帝相見,求入朝見,未畢昆弟之歡,而殺列侯自為名。
皇帝不使與其間,赦大王,甚厚。
漢法二千石缺,輒言漢補,大王逐漢所置,而請自置相、二千石
皇帝天下正法許大王,甚厚。
大王屬國布衣守冢真定
皇帝不許,使大王毋失南面之尊,甚厚。
王宜日夜奉法度,修貢職,以稱皇帝厚德,今乃輕言恣行,以負謗天下,甚非計也。
大王千里宅居,以萬民為臣妾,此高皇帝厚德也。
高帝霜露,沬風雨,赴矢石野戰攻城,身被創痍,以為孫成萬世之業,艱難危苦甚矣。
大王不思先帝艱苦日夜怵惕修身正行,養犧牲豐潔粢盛奉祭祀,以無忘先功德,而欲屬國布衣,甚過。
且夫讓國土之名,輕廢先帝之業,不可以言孝。
父為之基,而不能守,不賢
不求守長陵,而求之真定先母後父不誼
逆天子之令,不順
節行兄,無禮
幸臣有罪大者立斷,小者肉刑不仁
布衣一劍之任,賤王侯之位,不知
不好學問大道觸情妄行不祥
八者危亡之路也,而大王行之
南面之位,奮諸、賁之勇,常出入危亡之路,臣之所見高皇帝之神必不廟食大王之手,明白
昔者周公管叔,放蔡叔,以安周;齊桓殺其弟,以反國秦始皇兩弟,遷其母,以安秦;頃王亡代,高帝之國以便事;濟北舉兵皇帝誅之,以安漢
、齊行之於古,秦、漢用之於今大王不察古今所以安國便事,而欲以親戚意望太上不可得也。
亡之諸侯游宦事人,及舍匿者,論皆有法。
其在王所,吏主者坐。
諸侯子為吏者,御史主;為軍吏者,中尉主;客出入殿門者,衛尉大行主;諸從蠻夷來歸及以亡名自占者,內史縣令主。
相欲委下吏無與其禍,不可得也。
若不改,漢繫大王邸,論相以下,為之奈何
夫墮父大業,退為布衣所哀,幸臣伏法而誅,為天下笑,以羞先帝之德,甚為大王不取也。
急改操易行,上書謝罪,曰:臣不幸先帝,少孤,呂氏之世,未嘗忘死。
陛下即位,臣怙恩德驕盈,行多不軌
追念辠過恐懼伏地待誅不敢起。
皇帝聞之必喜。
大王昆弟歡欣於上,群臣皆得延壽於下;上下得宜海內常安
孰計而疾行之
行之有疑,禍如發矢不可追已。
王得書不說。
六年,令男子但等七十人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謀,以輦車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閩越匈奴
事覺,治之,乃使使召淮南王
王至丞相張蒼典客馮敬御史大夫事,與宗正廷尉雜奏先帝法,不聽天子詔,居處無度,為黃屋蓋天子,擅為法令,不用漢法
及所置吏,以其郎中丞相收聚諸侯人及有罪亡者,匿與居,為治家室,賜與財物爵祿田宅,爵或至關內侯,奉以二千石當得
大夫但、士伍開章等七十人棘蒲侯太子奇謀反,欲以宗廟社稷,謀使閩越匈奴發其兵。
事覺,尉奇等往捕開章,匿不予,與故中尉蕑忌謀,殺以閉口,為棺槨衣衾,葬之肥陵,謾吏曰不知安在
又陽聚土,樹表其上曰開章死,葬此下。
身自賊殺無罪一人令吏論殺無罪六人;為亡命棄市詐捕命者以除罪;擅罪人無告劾繫治城以上十四人赦免罪人死罪十八人城旦以下五十八人;賜人爵關內侯以下九十四人
前日病,陛下心憂之,使使者賜棗脯,不肯見拜使者
南海民處廬江界中者反,淮南吏卒擊之。
陛下使者齎帛五十匹,以賜吏卒勞苦者。
不欲受賜,謾曰無勞苦者。
南海王上書璧帛皇帝,忌擅燔其書,不以聞。
請召治忌,不遣,謾曰忌病。
所犯不軌,當棄市,臣請論如法
制曰:朕不忍置法於王,其與列侯二千石議。
列侯二千石臣嬰等四十三人議,皆曰:宜論如法
制曰:其赦死罪,廢勿王。
有司奏:請處嚴道卭郵,遣其子、子母從居,縣為築蓋家室,皆日三食,給薪菜炊食席蓐
制曰:食,給肉日五斤,酒二斗
令故美人材人得幸十人從居
於是盡誅所與謀者。
乃遣,載以輜車,令縣次傳
爰盎諫曰:上素驕淮南王不為置嚴相傅,以故至此
淮南王為人剛,今暴摧折之,臣恐其逢霧露病死陛下有殺弟之名,奈何
上曰:吾特苦之耳,令復之。
淮南王侍者曰:誰謂乃公勇者
吾以驕不聞過,故至此
不食而死。
縣傳不敢發車封。
至雍,雍令發之,以死聞。
悲哭,謂爰盎曰:吾不從公言,卒亡淮南王
曰:淮南王不可奈何,願陛下自寬
上曰:為之奈何
曰:獨斬丞相御史謝天乃可
即令丞相御史諸縣淮南王發封侍者,皆棄市
乃以列侯淮南王於雍,置守塚三十家。
孝文八年,憐淮南王,王有子四人
年皆七八歲,乃封子安為阜陵侯,子勃為安陽侯,子賜為陽周侯,子良東城侯
十二年,民有作歌淮南王曰:一尺布,尚可縫一斗尚可舂。
兄弟二人不相容
上聞之曰:昔堯舜放逐骨肉周公管蔡天下稱聖,不以私害公
天下以為我貪淮南地邪。
乃徙城陽王淮南故地,而追尊諡淮南王為厲王,置園如諸侯儀。
十六年,上憐淮南王廢法不軌自使失國早夭,乃徙淮南王喜復王故城陽而立厲王三子淮南故地三分之:阜陵侯安淮南王安陽侯勃衡山王陽周侯賜為廬江王
東城侯良前薨,無後
孝景三年吳楚七國反,吳使者淮南淮南王發兵應之。
其相曰:王必欲應吳,臣願為將。
王乃屬之。
相已將兵,因城守,不聽王而為漢。
漢亦使曲城將兵淮南淮南以故得完。
吳使者廬江廬江王不應而往來使越;至衡山衡山王堅守二心
孝景四年吳楚已破,衡山王朝,上以為貞信,乃勞苦之曰:南方卑濕
徙王王於濟北以褒之。
及薨,遂賜諡為貞王
廬江王以邊越,數使使相交,徙為衡山王,王江北
齊哀王襄
公元前190年
漢書·高五王傳》齊悼惠王子,前後凡九人為王:太子襄為齊哀王次子章為城陽景王興居濟北王,將閭為齊王,志為濟北王,辟光為濟南王,賢為菑川王,卬為膠西王,雄渠為膠東王
齊哀王襄孝惠六年嗣立
明年惠帝崩,呂太后稱制
元年,以其兄子鄜侯呂台呂王,割齊之濟南郡呂王奉邑
明年哀王宿衛於漢,高后封為朱虛侯,以呂祿女妻之。
後四年封章興居東牟侯,皆宿衛長安
高后七年,割琅邪郡,立營陵侯劉澤琅邪王
是歲,趙王幽死於邸。
趙王既廢,高后諸呂三王擅權用事
章年二十,有氣力,忿劉氏不得職
入侍燕飲高后令章酒吏
自請曰:臣,將種也,請得以軍法行酒
高后曰:可。
酒酣歌舞已而曰:請為太后耕田
高后兒子畜之,笑曰:顧乃父知田耳,若生而為王子,安知田乎。
曰:臣知之。
太后曰:試為我言田意。
曰:深耕穊種,立苗欲疏;非其種者,鋤而去之。
太后默然
頃之諸呂一人醉,亡酒追,拔劍斬之,而還報曰:有亡一人,臣謹按軍法斬之。
太后左右大驚
業以許其軍法亡以罪也。
因罷酒。
自是後,諸呂,雖大臣皆依朱虛侯
劉氏為彊。
其明年高后崩。
趙王呂祿上將軍呂王產相國,皆居長安中,聚兵以威大臣,欲為亂。
呂祿女為婦,知其謀,乃使人陰出告其兄齊王,欲令發兵西,朱虛侯東牟侯欲從中與大臣內應,以誅諸呂,因立齊王
齊王聞此計,與其駟鈞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陰謀發兵
齊相召平聞之,乃發兵衛王宮。
魏勃紿曰:王欲發兵,非有漢虎符驗也。
相君圍王,固善。
請為君將兵衛衛王
召平信之,乃使魏勃將。
既將,以兵圍相府
召平曰:嗟乎
道家之言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自殺
於是齊王駟鈞為相,魏勃將軍祝午內史,悉發國中兵。
使祝午紿琅邪王曰:呂氏為亂齊王發兵西誅之。
齊王自以兒子年少不習兵革之事,願舉國大王
大王高帝將也,習戰事。
齊王不敢離兵使臣大王幸之臨菑見齊王計事,并將齊兵以西平關中之亂。
琅邪王信之,以為然,乃馳見齊王。
齊王魏勃等因琅邪王,而使祝午盡發琅邪國而并將其兵。
琅邪王劉澤既欺,不得反國,乃說齊王曰:齊悼惠王高皇帝長子也,推本言之,太王高皇帝適長孫也,當立。
今諸大臣狐疑未有所定,而於劉氏最為長年大臣固待決計
今大王留無為也,不如使我入關計事
齊王以為然,乃益具車送琅邪王
琅邪王既行,齊遂舉兵西攻呂國濟南
於是齊王諸侯王書曰:高帝定天下,王諸子弟。
悼惠王薨,惠帝使留侯張良立臣為齊王
惠帝崩,高后用事春秋高,聽諸呂廢帝更立,又殺三趙王,滅梁、趙、燕,以王諸呂,分齊國為四。
忠臣進諫上惑不聽
高后崩,皇帝春秋富,未能治天下,固待大臣諸侯
諸呂擅自尊官聚兵嚴威,劫列侯忠臣矯制以令天下宗廟以危。
寡人帥兵入誅不當王者
漢聞之,相國呂產等遣大將軍潁陰侯灌嬰將兵擊之。
嬰至滎陽,乃謀曰:諸呂舉兵關中,欲危劉氏而自立,今我破齊還報,是益呂氏資也。
兵屯滎陽使人齊王諸侯,與連和,以待呂氏之變而共誅之。
齊王聞之,乃屯兵西界待約。
呂祿呂產欲作亂,朱虛侯章太尉丞相平等誅之。
首先呂產太尉等乃盡誅諸呂
琅邪王亦從齊至長安
大臣欲立齊王,皆曰:母家駟鈞惡戾虎而冠者也。
訪以呂氏故,幾亂天下,今又立齊王,是欲復為呂氏也。
王母家薄氏,君子長者,且代王,高帝子,於今見在,最為長。
以子則順,以善人大臣安。
於是大臣乃謀迎代王,而遣以誅呂氏事告齊王,令罷兵
灌嬰滎陽,聞魏勃本教齊王反,既誅呂氏,罷齊兵,使使召責問魏勃
曰:失火之家,豈暇先言丈人後救火乎。
因退立,股戰
不能言者,終無他語。
將軍熟視,笑曰:人謂魏勃勇,妄庸人耳,何能為乎。
乃罷
父以善鼓琴見秦皇帝
少時欲求見齊曹參家貧無以自通,乃常獨早埽齊相舍人門外
舍人怪之,以為物而司之,得
曰:願見相君無因故為子埽,欲以求見
於是舍人曹參以為舍人
壹為言事以為,言之悼惠王。
王召見,拜為內史
悼惠王得自置二千石
悼惠王薨,哀王嗣,用事重於相。
齊王罷兵歸,而代王立,是為孝文帝
文帝元年,盡以高后時所割齊之城陽琅邪濟南郡復予齊,而徙琅邪王王燕
封朱虛侯東牟侯二千戶黃金千斤
是歲,齊哀王薨,子文王則嗣。
城陽景王章
公元前180年
史記·高后本紀朱虛侯劉章有氣力,東牟侯興居其弟也。
皆齊哀王弟,居長安
當是時,諸呂用事擅權,欲為亂,畏高帝大臣絳、灌等,未敢發。
朱虛侯婦,呂祿女,陰知其謀。
恐見誅,乃陰令人告其兄齊王,欲令發兵西,誅諸呂而立
朱虛侯欲從中與大臣為應。
齊王發兵,其相弗聽。
八月丙午齊王使人誅相,相召平乃反,舉兵欲圍王,王因殺其相,遂發兵東,詐奪琅邪王兵,并將之而西。
語在齊王語中。
齊王乃遺諸侯王書曰:高帝定天下,王諸子弟,悼惠王王齊
惠王薨,孝惠帝使留侯良立臣為齊王
孝惠崩,高后用事春秋高,聽諸呂,擅廢帝更立,又比殺三趙王,滅梁、趙、燕以王諸呂分齊為四。
忠臣進諫上惑亂弗聽。
高后崩,而春秋富,未能治天下,固恃大臣諸侯
諸呂擅自尊官聚兵嚴威,劫列侯忠臣矯制以令天下宗廟所以危。
寡人率兵入誅不當王者
漢聞之,相國呂產等乃遣潁陰侯灌嬰將兵擊之。
灌嬰滎陽,乃謀曰:諸呂權兵關中,欲危劉氏而自立
今我破齊還報,此益呂氏之資也。
留屯滎陽,使使論齊王諸侯,與連和,以待呂氏變,共誅之。
齊王聞之,乃還兵西界待約。
呂祿呂產欲發亂關中內憚絳侯朱虛侯等,外畏齊、兵,又恐灌嬰畔之,欲待灌嬰兵與齊合而發,猶與未決
當是時,濟川王太淮陽王武常山王朝名為少帝弟,及魯元呂后外孫,皆年少之國,居長安
趙王祿梁王產將兵南北軍,皆呂氏之人。
列侯群臣莫自堅其命。
太尉絳侯勃不得軍中主兵
曲周侯酈商老病,其子寄與呂祿善。
絳侯乃與丞相陳平謀,使人酈商
令其子寄往紿說呂祿曰:高帝呂后定天下,劉氏所立九王呂氏三王,皆大臣之議,事已布告諸侯諸侯以為宜。
太后崩,少,而足下趙王印,不急之國守藩,乃為上將將兵留此,為大臣諸侯所疑。
足下何不將印,以兵屬太尉
梁王相國印,與大臣盟而之國,齊兵必罷,大臣得安足下高枕王千里,此萬世之利也。
呂祿信然其計,欲歸將印,以兵屬太尉
使人呂產諸呂老人,或以為便,或曰不便,計猶豫未有所決。
呂祿酈寄,時與出遊獵。
過其姑呂嬃大怒,曰:若為將而棄軍,呂氏今無處矣。
乃悉出珠玉寶器散堂下,曰:無為他人守也。
左丞相食其免。
八月庚申旦平陽侯窋行御史大夫事,見相國計事
郎中令賈壽使從齊來,因數曰:王不蚤之國,今雖欲行,尚可得耶。
具以灌嬰齊楚合從,欲誅諸呂,乃趣入宮
平陽侯頗聞其語,乃馳告丞相太尉
太尉欲入北軍不得入。
襄平侯通符節
乃令持節矯內太尉北軍
太尉酈寄典客劉揭先說呂祿曰:使太尉北軍,欲足下之國,急歸將印辭去不然,禍且起。
呂祿以為酈兄不欺己,遂解印典客,而以兵授太尉
太尉將入軍門行令軍中曰:為呂氏右襢,為劉氏左襢
軍中左襢為劉氏。
太尉行至將軍呂祿亦已解上將印去,太尉遂將北軍
然尚有南軍
平陽侯聞之,以呂產謀告丞相丞相乃召朱虛侯太尉
太尉朱虛侯監軍門。
平陽侯衛尉:毋入相國產殿門
呂產不知呂祿已去北軍,乃入未央宮,欲為亂,殿門弗得入,徘徊往來
平陽侯弗勝,馳語太尉
太尉尚恐不勝諸呂未敢訟言誅之,乃遣朱虛侯謂曰:急入宮衛
朱虛侯請卒,太尉予卒千餘人
未央宮門,遂見廷中
晡時,遂擊
走,天風大起以故從官亂,莫敢鬥。
,殺之郎中府吏廁中。
朱虛侯已殺帝命謁者持節朱虛侯
朱虛侯欲奪節信謁者不肯朱虛侯則從與載,因節信馳走,斬長樂衛尉呂更始
還,馳入北軍,報太尉
太尉起,拜賀朱虛侯曰:所患呂產,今已誅,天下定矣。
遣人分部悉捕諸呂男女,無少長皆斬之。
辛酉,捕斬呂祿,而笞殺呂嬃
使人燕王呂通,而廢魯王偃。
壬戌,以太傅食其復為左丞相
戊辰,徙濟川王王梁,立趙幽王子遂為趙王
朱虛侯章以誅諸呂氏事告齊王,令罷兵
灌嬰兵亦罷滎陽而歸。
大臣相與陰謀曰:少帝淮陽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
呂后以計詐名他人子,殺其母,養後宮,令孝惠子之,立以為後,及諸王,以彊呂氏
今皆已夷滅諸呂,而置所立,即長用事吾屬無類矣。
不如諸王賢者立之。
或言齊悼惠王高帝長子,今其適子齊王推本言之,高帝適長孫可立也。
大臣皆曰:呂氏以外家惡而幾危宗廟,亂功臣齊王母家駟鈞駟鈞惡人也。
即立齊王,則復為呂氏
欲立淮南王以為少,母家又惡。
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見子,最長,仁孝寬厚
太后家薄氏謹良
且立長故順,以仁孝聞於天下,便。
相與陰使人召代王
代王使人辭謝
再反,然後六乘傳。
後九月晦己酉,至長安,舍代邸
大臣皆往謁,奉天子璽上代王,共尊立為天子
代王數讓,群臣固請然後聽。
東牟侯興居曰:誅呂氏無功,請得除宮
乃與太僕汝陰侯滕公入宮,前謂少帝曰:足下非劉氏,不當立。
乃顧麾左右執戟者掊兵罷去
有數不肯去兵,宦者令張澤諭告,亦去兵。
滕公乃召乘輿車少帝出。
少帝曰:欲將我安之乎。
滕公曰出就舍。
少府
奉天子法駕,迎代王於邸。
報曰:宮謹除。
代王即夕未央宮
謁者十人持戟端門,曰:天子在也,足下何為者而入。
代王乃謂太尉
太尉往諭,謁者十人皆掊兵而去。
代王遂入而聽政
有司分部誅滅淮陽常山王少帝於邸。
代王立為天子
齊悼惠王世家悼惠即位十三年,以惠帝六年卒。
子襄立,是為哀王
哀王三年,其弟宿衛於漢,呂太后封為朱虛侯,以呂祿女妻之。
後四年,封章興居東牟侯,皆宿衛長安中。
哀王八年高后琅邪郡營陵侯劉澤琅邪王
其明年趙王入朝幽死於邸。
趙王皆廢。
高后諸呂三王擅權用事
朱虛侯年二十,有氣力,忿劉氏不得職
入侍高后燕飲高后朱虛侯劉章酒吏
自請曰:臣,將種也,請得以軍法行酒
高后曰:可。
酒酣進飲歌舞
已而曰:請為太后耕田歌
高后兒子畜之,笑曰:顧而父知田耳。
若生而為王子,安知田乎。
曰:臣知之。
太后曰:試為我言田。
曰:深耕穊種,立苗欲疏,非其種者,鋤而去之。
呂后默然
頃之諸呂一人醉,亡酒追,拔劍斬之,而還報曰:有亡一人,臣謹行法斬之。
太后左右大驚
業以許其軍法無以罪也。
因罷。
自是之後諸呂朱虛侯,雖大臣皆依朱虛侯,劉氏為益彊。
其明年高后崩。
趙王呂祿上將軍呂王產相國,皆居長安中,聚兵以威大臣,欲為亂。
朱虛侯章呂祿女為婦,知其謀,乃使人陰出告其兄齊王,欲令發兵西,朱虛侯東牟侯內應,以誅諸呂,因立齊王
漢書·高五王傳》齊悼惠王子,城陽景王章孝文二年朱虛侯東牟侯興居俱立二年薨。
子共王喜嗣。
孝文十二年,徙王淮南五年復還城陽,凡立三十三年薨。
子頃王延嗣,二十六年薨。
子敬王義嗣,九年薨。
子惠王武嗣,十一年薨。
子荒王順嗣,四十六年薨。
戴王恢嗣,八年薨。
子孝王景嗣,二十四年薨。
哀王雲嗣,一年薨,無子,國絕。
成帝復立雲兄俚為城陽王王莽時絕。
濟北王興居
漢書·高五王傳》齊悼惠王子,濟北王興居初以東牟侯大臣共立文帝代邸,曰:誅呂氏,臣無功,請與太僕滕公俱入清宮
遂將少帝出,迎皇帝入宮
始誅諸呂時朱虛侯章功尤大,大臣許盡以趙地王章,盡以梁地王興居
文帝立,聞朱虛東牟之初欲立齊王,故黜其功。
二年,王諸子,乃割齊二郡王章興居
興居意自以失職奪功。
歲餘薨,而匈奴大入邊,漢多發兵,丞相灌嬰將擊之,文帝親幸太原
興居以為天子自擊,遂發兵反。
上聞之,罷兵長安,使棘蒲侯柴將軍擊破,虜濟北王
自殺,國除。
文帝濟北王逆亂以自滅,明年,盡封悼惠諸子罷軍等七人列侯
西京雜記濟北王興居反。
舉兵大風東來,直吹其旌旗,飛上天入雲墮城西井中
馬皆悲鳴不進。
左右李廓等諫,不聽
後卒自殺
趙王遂
公元前179年
漢書·趙幽王傳》高后崩,孝文即位,立幽王趙王
二年有司請立皇子為王。
上曰:趙幽王幽死,朕甚憐之。
已立其長子趙王
弟辟彊及齊悼惠王朱虛侯章東牟侯興居有功,皆可王。
於是河間立辟彊,是為河間文王
文王立十三年薨,子哀王福嗣。
一年薨。
無子,國除。
趙王遂立二十六年,孝景時晁錯以過削趙常山郡諸侯怨,吳楚反,合謀起兵
其相建德內史王悍諫,不聽
燒殺德、悍,發兵住其西界欲待吳楚俱進,北使匈奴連和
漢使曲周侯酈寄擊之,趙王城邯鄲相距七月
吳楚敗,匈奴聞之,亦不肯入邊。
欒布自破齊還,并兵引水趙城
城壞,王自殺,國除。
景帝趙相內史守正死,皆封其子為列侯
梁孝王武
公元前178年
漢書·文三王傳》孝文皇帝四男竇皇后孝景帝梁孝王武諸姬代孝王參梁懷王揖
本傳梁孝王武以孝文二年太原王參梁王揖同日立。
武為代王四年徙為淮陽王,十二年徙梁,自初王通歷已十一年矣。
孝王十四年入朝
十七年,十八年,比年入朝,留。
其明年,乃之國
二十一年,入朝
二十二年,文帝崩。
二十四年,入朝
二十五年,復入朝。
是時,上未置太子,與孝王宴飲從容言曰:千秋萬歲後傳於王。
辭謝
知非至言,然心內喜
太后亦然
其春趙七國反,先擊梁棘壁,殺數萬人
梁王城雎陽,而使韓安國張羽等為將軍以距吳、楚。
、楚以梁為限不敢過而西,與太尉亞夫相距三月
、楚破,而梁所殺虜略與漢中分
明年,漢立太子
梁最親,有功,又為大國,居天下膏腴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陽,四十餘城,多大縣。
孝王太后少子愛之賞賜不可勝道
於是孝王東苑,方三百餘里,廣雎陽城七十里,大治宮室為復道,自宮連屬平臺三十餘里。
得賜天子旌旗,從千乘萬騎,出稱警,入言䟆,儗於天子
招延四方豪傑自山東游莫不至:齊人羊勝公孫詭鄒陽之屬。
公孫詭多奇邪計初見日,王賜千金,官至中尉號曰公孫將軍
作兵弩弓數千萬,而府庫金錢且百鉅萬珠玉寶器多於京師
二十九年十月孝王入朝
景帝使使持乘輿駟,迎梁王關下
既朝,上疏,因留。
太后故,入則侍同輦,出則同車遊獵上林中。
梁之侍中、郎、謁者引籍出入天子殿門,與宦官無異
十一月,上廢太子太后欲以梁王為嗣
大臣爰盎等有所關說太后議格,孝王不敢言太后嗣事
事祕,世莫知,乃辭歸國。
其夏,上立膠東王太子
梁王爰盎議臣,乃與羊勝公孫詭之屬謀,陰使刺殺爰盎及他議臣十餘人
賊未得也。
於是天子意梁,逐賊,果梁使之。
遣使冠蓋相望於道,覆案梁事。
公孫詭羊勝,皆匿王後宮。
使者二千石急,梁相軒丘豹內史安國皆泣諫王,王乃令自殺,出之。
由此怨望梁王
梁王恐,乃使韓安國長公主謝罪太后然後得釋。
上怒稍解,因上書請朝。
既至關,說王,使乘布車,從兩騎入,匿於長公主園。
漢使迎王,王已入關車騎居外,外不知王處。
太后泣曰:吾子
憂恐
於是梁王斧質,之闕下謝罪
然後太后大喜相與泣,復如故
召王從官入關
益疏王,不與同車輦矣。
三十五年復入朝。
上疏欲留,上弗許。
歸國,意忽忽不樂
北獵梁山,有獻牛,足上出背上,孝王惡之。
六月中,病熱,六日薨。
孝王慈孝,每聞太后病,口不能食,常欲留長安太后
太后愛之
及聞孝王死,竇太后極哀不食,曰:果殺吾子
哀懼不知所為
長公主計之,乃分梁為五國,盡立孝王五人為王,女五人皆令湯沐邑
奏之太后太后乃說,為壹餐。
孝王未死時,財以鉅萬計,不可勝數
及死,藏府金尚四十餘萬斤,他財物稱是
公元521年
史記·梁孝王世家:後褚先生曰:臣為郎時,聞之於宮殿中老郎吏好事者稱道之也。
以為梁孝王怨望,欲為不善者,事從中生
太后女主也,以愛少子故,欲令梁王太子
大臣不時正言不可狀阿意治小私說意以受賞賜,非忠臣也。
齊如魏其侯竇嬰正言也,何以有後禍。
景帝王燕見,侍太后飲,景帝曰:千秋萬歲之後傳王。
太后喜說
竇嬰在前據地言曰:漢法之約,傳子適孫,今何以得傳弟,擅亂高帝約乎。
於是景帝默然無聲
太后意不說。
成王小弱弟立樹下,取一桐葉以與之,曰:吾用封汝。
周公聞之,進見曰:天王封弟,甚善。
成王曰:吾直與戲耳。
周公曰:人主無過舉,不當有戲言,言之必行之。
於是乃封小弟應縣
是後成王沒齒不敢有戲言,言必行之。
孝經曰: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聖人法言也。
主上不宜出好言於梁王
梁王上有太后之重,驕蹇日久,數聞景帝好言千秋萬世之後傳王,而實不行
諸侯王朝見天子漢法凡當四見耳。
始到,入小見;到正月朔旦,奉皮薦璧玉正月法見;後三日,為王置酒賜金錢財物;後二日,復入小見辭去
凡留長安不過二十日。
小見者,見於禁門內,飲於省中,非士人所得入也。
梁王西朝,因留,且半歲
與人同輦,出與同車。
示風以大言而實不與,令出怨言謀畔逆,乃隨而憂之,不亦遠乎。
大賢人,不知退讓
今漢之儀法朝見正月者,常一王與四侯朝見,十餘歲一至
今梁王常比年入朝見,久留
鄙語驕子不孝,非惡言也。
諸侯王當為良師傅,相忠言之士,如汲黯韓長孺等,敢直言極諫安得患害
蓋聞梁王西入朝,謁竇太后燕見,與景帝侍坐太后前,語言私說
太后曰:吾聞殷道親親,周道尊尊,其義一也。
安車大駕,用梁孝王為寄。
景帝跪席舉身曰:諾。
罷酒出,帝召袁盎大臣通經術者曰:太后如是何謂也。
皆對曰:太后意欲梁王太子
問其狀,袁盎等曰:殷道親親者,立弟。
道尊尊者立子
道質,質者法天,親其所親,故立弟。
周道文,文者法地尊者敬也,敬其本始,故立長子
周道太子死,立適孫。
殷道
太子死,立其弟。
曰:於公何如。
皆對曰:方今漢家法周,周道不得立弟,當立子
春秋所以宋宣公
宋宣公死,不立子而與弟。
弟受國死,復反之與兄之子
之子爭之,以為當代父後,即刺殺兄子。
以故國亂,禍不絕
春秋君子大居正,宋之禍宣公為之。
請見太后白之。
袁盎入見太后太后欲立梁王梁王即終,欲誰立。
太后曰:吾復立帝子
袁盎等以宋宣公立正,生禍,禍亂後五不絕,小不忍大義狀報太后
太后解說即使梁王歸就國。
梁王聞其議出於袁盎大臣所,怨望使人來殺袁盎
袁盎顧之曰:我所袁將軍者也,公得毋誤乎。
刺者曰:是矣。
刺之,置其劍,劍著身
視其劍,新治
長安中削厲工,工曰:梁郎某子來治此劍。
以此知而發覺之,發使者捕逐之。
獨梁王所欲殺大臣十餘人文吏窮本之,謀反端頗見。
太后不食日夜不止
景帝甚憂之,問公卿大臣大臣以為經術吏往治之,乃可解。
於是田叔、呂季主往治之。
二人通經術,知大禮
來還,至霸昌廐,取火悉燒梁之反辭,但空手對景
景帝曰:何如
對曰:言梁王不知也。
造為之者,獨其幸臣羊勝公孫詭之屬為之耳。
謹以伏誅死,梁王無恙也。
景帝喜說,曰:急趨謁太后
太后聞之,立起坐餐,氣平復
故曰,不通經術知古今大禮不可以三公左右近臣
少見之人,如從管中闚天也。
三輔黃圖梁孝王營宮苑囿之樂,作曜華宮,築兔園
園中有百靈山,山有膚寸石,落猿巖,棲龍岫,又有鴈池,池間有鶴洲鳧渚其諸
宮觀相連延亙數十里。
奇果異樹,瑰禽怪獸畢備
王日:與宮人賓客弋釣其中
西京雜記梁孝王遊於忘憂之館,集諸遊士,各使為賦。
鄒陽安國罰酒三升,賜枚乘路喬如絹,人五匹
梁孝王入朝,與上為家人之讌。
乃問王諸子,王頓首謝曰:有五男
即拜列侯賜與衣裳器服
王薨,又分梁國為五,進五侯皆為王。
代孝王參
公元前175年
漢書·本傳代孝王參孝二年立為太原王
四年代王武徙為淮陽王,而徙為代王,復并得太原,都晉陽如故
五年一朝,凡三朝
十七年薨,子共王登嗣。
二十九年薨,子義嗣
元鼎中漢廣關,以常山為阻,徙代王清河,是為剛王。
并前在代凡立四十年薨,子頃王湯嗣。
二十四年薨,子年嗣。
梁懷王揖
公元前174年
漢書·本傳梁懷王揖文帝少子也。
好詩書,愛之,異於他子。
五年一朝,凡再入朝。
墮馬死,立十年薨。
無子,國除。
明年梁孝王武徙王梁
〈按史記作勝〉
楚夷王郢
公元前185年
漢書·楚元王交傳》元王少時嘗與魯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詩於浮丘伯
元王,以穆生白生申公中大夫
高后時浮丘伯長安元王遣子郢客申公卒業
文帝時申公為詩最精,以為博士
元王好詩諸子皆讀詩,申公始為詩傳號魯詩
高后時,以元王子郢客宗正封上邳侯
元王薨,太子辟非先卒,文帝乃以宗正上邳郢客嗣,是為夷王
申公博士失官,隨郢客歸,復以為中大夫
四年薨,子戊嗣。
齊文王
公元前179年
史記·齊悼惠王世家悼惠王子,襄是為哀王文帝元年哀王卒,太子側立,是為文王
齊文王元年,漢以齊之城陽郡朱虛侯城陽王,以濟北郡東牟侯濟北王
二年濟北王反,漢誅殺之,地入於漢。
後二年孝文帝盡封齊悼惠王子罷軍等七人皆為列侯
齊文王立十四年,無子,國除,地入於漢。
〈按側漢書作則
齊孝王將閭
公元前178年
漢書·高五王傳》文帝二年齊悼惠王子,濟北王興居反上,使棘蒲侯柴將軍擊破,虜濟北王
自殺,國除。
文帝濟北王逆亂以自滅,明年,盡封悼惠諸子罷軍等七人列侯
至十五年齊文王又薨,時王後尚有城陽王在,文帝憐悼惠王適嗣之絕,於是分齊六國,盡立前所悼惠王子列侯見在六人為王。
齊孝王將閭楊虛侯立,濟北王志安都侯立,菑川王賢武成侯立,膠東王雄渠白石侯立,膠西王卬平昌侯立,濟南王辟光以扐侯立。
孝文十六年六王同日俱立
十一年孝景三年吳楚反,膠東膠西菑川濟南王發兵吳楚
欲與齊,齊孝王狐疑城守不聽
三國兵共圍齊,齊王使路中大夫告於天子
子復令路中大夫還報,告齊王堅守漢兵破吳楚矣。
路中大夫至,三國兵圍臨菑數重,無從入。
三國將與路中大夫盟曰:若反言漢已破矣,齊趨下三國,不且見屠。
路中大夫既許,至城下望見齊王,曰:漢已發兵百萬,使太尉亞夫擊破吳楚,方引兵,齊必堅守無下
三國將誅路中大夫
齊初圍急,陰與三國通謀,約未定,會路中大夫從漢來,其大臣乃復勸王無下三國
漢將欒布平陽侯等兵至齊,擊破三國兵,解圍
已後聞齊初與三國有謀,將欲移兵伐齊。
齊孝王懼,飲藥自殺
膠東膠西濟南菑川王伏誅,國除。
濟北王在。
齊孝王自殺也,景帝聞之,以為首善,以迫劫有謀,非其罪也,召立孝王太子壽,是謂懿王
二十三年薨,子厲王次昌嗣。
菑川懿王志
漢書·高五王傳》文帝盡封悼惠王子列侯見在六人為王。
濟北王志,以安都立志吳楚反時初亦與通謀,後堅守發兵,故得不誅,徙王菑川
元朔中齊國絕。
王後唯有二國城陽菑川
菑川地比齊,武帝為悼惠王冢園在齊,乃割臨菑東圜悼惠冢園邑盡以予菑川,令奉祭祀。
志立二十五年薨,是為懿王
子靖王建嗣,二十年薨。
頃王遺嗣,三十五年薨。
思王終古嗣。
菑川王賢
公元前164年
史記·齊悼惠王世家菑川王賢齊悼惠王子,以武城侯文帝十六年菑川王
十一年,與吳楚反,漢擊破,殺
天子因徙濟北王志菑川
膠東王雄渠
史記·齊悼惠王世家膠東王雄渠齊悼惠王子,以白石侯文帝十六年膠東王
十一年,與吳楚反,漢擊破,殺雄渠地入於漢,為膠東郡
膠西王卬
史記·齊悼惠王世家膠西王卬齊悼惠王子,以昌平侯文帝十六年膠西王
十一年,與吳楚反,漢擊破,殺地入於漢,為膠西郡
公元前154年
漢書·吳王濞傳》三王之圍齊臨甾也,三月不能下。
漢兵至,膠西膠東菑川王引兵歸國
膠西王徒跣席槁飲水謝太后
王太子德曰:漢兵還,臣觀之已罷,可襲,願收王餘兵擊之,不勝而逃入海,未晚也。
王曰:吾士卒皆已壞,不可用。
不聽
漢將弓高侯頹當王書曰:奉詔不義,降者赦,除其罪,復故;不降者滅之。
王何處。
須以從事
肉袒叩頭軍壁,謁曰:臣奉法不謹驚駭百姓,乃苦將軍遠道至於窮國,敢請葅醢之罪。
弓高侯金鼓見之,曰:王苦軍事,願聞王發兵狀。
頓首厀行對曰:今者,晁錯天子用事臣,變更高皇帝法令侵奪諸侯地。
以為不義,恐其敗亂天下七國發兵,且以誅錯
今聞已誅,等謹已罷兵歸。
將軍曰:王苟以不善何不以聞。
未有虎符,擅發兵義國
以此觀之,意非徒誅錯也。
乃出詔書為王讀之,曰:王其自圖之。
王曰:如等死有餘罪。
自殺
太后太子皆死。
濟南王辟光
公元前164年
史記·齊悼惠王世家濟南王辟光齊悼惠王子,以勒侯孝文十六年濟南王
十一年,與吳楚反。
擊破,殺辟光,以濟南為郡,地入於漢。
淮南王安
公元前135年
漢書·本傳淮南王安為人好書鼓琴不喜弋獵狗馬馳騁,亦欲以行陰拊循百姓流名譽。
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作為內書二十一篇外書甚眾,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黃白之術,亦二十餘萬言
武帝方好藝文,以屬為諸父辯博為文辭,甚尊重之。
每為報書及賜,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迺遣。
初,入朝,獻所作內篇,新出,上愛祕之。
使為離騷傳,旦受詔,日食時上
獻頌德及長安都國頌。
每晏見,談說得失方技賦頌昏暮然後罷。
初入朝,雅善太尉武安侯武安侯迎之霸上,與語曰:方今上無太子王親高皇帝孫,行仁義天下莫不聞
宮車一日晏駕,非王尚誰立者。
淮南王大喜,厚遺武安侯寶賂
其群臣賓客江淮間多輕薄,以厲王遷感激
建元六年彗星見,淮南王心怪之。
或說王曰:先吳軍時,彗星出,長數尺,然流血千里
彗星竟天天下兵當大起
王心以為上無太子天下有變,諸侯並爭愈益攻戰具,積金賂遺郡國
游士妄作妖言阿諛王,王喜,多賜予之。
王有女陵,慧有口
王愛陵,多予金錢,為中詗長安約結上左右。
元朔二年上賜淮南王几杖不朝
后荼愛幸生子太子,取皇太后外孫修成君女為太子妃
王謀反具,畏太子妃知而內泄事,乃與太子,令詐不愛,三月同席
陽怒太子,閉使與妃同內,終不近妃。
妃求去,王乃上書謝歸之。
后荼、太子及女陵擅國權,奪民田宅,妄致繫人。
太子學用劍,自以為莫及,聞郎中雷被巧,召與戲。
壹再辭讓,誤中太子
太子怒,恐。
此時有欲從軍者輒詣長安即願奮擊匈奴
太子數惡王使郎中令斥免欲以禁後。
元朔五年遂亡長安上書自明
事下廷尉河南
河南治,逮淮南太子
王、王后計欲毋遣太子,遂發兵
未定猶與十餘日。
會有詔即訊太子淮南相怒壽春丞留太子不遣,劾不敬
王請相,相不聽
王使人上書告相,事下廷尉治
從跡連王,王使人候司。
公卿逮捕治王,王恐,欲發兵
太子曰:漢使即逮王,人衣衛士衣,持戟居王旁,有非是者,即刺殺之,臣亦使人刺殺淮南中尉,乃舉兵未晚也。
是時不許公卿,而遣漢中尉宏即訊驗王。
王視漢中尉顏色和,問斥雷被事耳,自度無何,不發。
中尉還,以聞。
公卿治者曰:淮南王安雍閼奮擊匈奴雷被等,格明詔,當棄市
不許
請廢勿王,上不許
請削五縣,可二縣
使中尉宏赦其罪,罰以削地
中尉淮南界,宣言赦王。
王初公卿請誅之,未知削地,聞漢使來,恐其捕之,乃與太子前計
中尉至,即賀王,王以故不發。
其後自傷曰:吾行仁義削地寡人甚恥之。
反謀益甚
使者道長來,為妄言,言上無男,即喜;言漢廷治,有男,即怒,以為妄言,非也。
日夜左吳等按輿地圖部署所從入。
王曰:上無太子宮車晏駕大臣必徵膠東王不即常山王諸侯並爭,吾可以無備乎。
且吾高帝孫,親行仁義陛下遇我厚,吾能忍之萬世之後,吾寧能北面豎子乎。
王有孽子不害,最長,王不愛,后、太子不以為子兄數。
不害子建,材高有氣,常怨望太子不省其父。
諸侯得分子弟為侯淮南王兩子一子太子,而建父不得為侯。
陰結交,欲害太子,以其父代之。
太子知之,數捕繫笞建。
建具知太子之欲謀殺中尉即使所善壽春嚴正上書天子曰:毒藥苦口利病忠言逆耳利行。
淮南王孫建材能高,淮南王后荼、荼子遷常疾
不害無罪,擅數繫,欲殺之。
在,可徵問,具知淮南王陰事
書既聞,上以其事下廷尉河南治。
是歲元朔六年也。
辟陽侯審卿善丞相公孫弘,怨淮南厲王殺其大父陰求淮南事而搆之於弘。
弘乃疑淮南畔逆計,深探其獄。
河南,辭引太子黨與
,王數以舉兵伍被常諫之,以吳楚七國為效。
王引陳勝吳廣復言形勢不同必敗亡。
及建見治,王恐國陰事泄,欲發,復問為言發兵權變
語在傳。
於是王銳欲發,乃令官入宮中,作皇帝璽,丞相御史大夫將軍、吏中二千石都官令、丞印,及旁近郡太守都尉印,漢使節法冠
欲如伍被計,使人得罪而西,事大將軍丞相一日發兵,即刺大將軍衛青,而說丞相弘下之,如發蒙耳。
欲發國中兵,恐相、二千石不聽,王乃與伍被,為失火宮中,相、二千石救火,因殺之。
又欲令人求盜衣,持羽檄南方來,呼言曰南越兵入,欲因以發兵
使人廬江會稽求盜未決
廷尉連太子聞,上遣廷尉監淮南中尉逮捕太子
至,淮南王聞,與太子召相、二千石,欲殺而發兵
召相,相至;內史以出為解。
中尉曰:臣受詔使不得見王
王念獨殺相而內史中尉不來無益也,即罷相
猶與未決
太子念所坐者謀殺中尉所與謀殺者已死,以為口絕,乃謂王曰:群臣可用者皆前繫,今無足與舉事者。
王以非時發,恐無功,臣願會逮
王亦愈欲休,即許太子
太子自刑不殊
伍被自詣吏,具告淮南王謀反
吏因捕太子王后,圍王宮,盡捕王賓客國中者,索得反具以聞。
上下公卿治,所連引淮南王謀反列侯二千石豪桀數千人,皆以罪輕重受誅
衡山王賜淮南王弟,當坐收
有司逮捕衡山王,上曰:諸侯各以其國為本,不當相坐
諸侯王列侯議。
趙王彭祖列侯讓四十三人皆曰:淮南王安大逆無道謀反明白,當伏誅
膠西王端議曰:廢法度,行邪辟,有詐偽,以亂天下營惑百姓背畔宗廟妄作妖言
春秋曰臣毋將,將而誅。
罪重於將,反形已定
端所見其書印圖及它逆亡道事驗明白,當伏法
論國吏二百石以上比者宗室近幸不在法中者,不能相教,皆當免,削爵士伍毋得官為吏。
其非吏,它贖死二斤八兩,以章安之罪,使天下知臣子之道,母敢復有邪僻背畔之意。
丞相廷尉湯等以聞,上使宗正符節治王。
未至,自刑殺。
后、太子所與收夷
國除為九江郡
西京雜記淮南王好方方士皆以術見遂以畫地成江撮土為山噓吸寒暑噴嗽為雨霧王亦卒與諸方士俱去
公元前123年
搜神記淮南王安好道術。
設廚宰以候賓客
正月上午,有八老詣門求見
門吏白王,王使吏自以意難之,曰:吾王好長生先生駐衰之術,未敢以聞。
公知不見,乃更形為八童子,色如桃花
王便見之,盛禮設樂,以享八公
援琴而絃,歌曰:明明上天,照四海兮。
知我好道公來下兮。
公將與余,生羽毛兮。
升騰青雲,蹈梁甫兮。
觀見三光,遇北斗兮。
乘風雲,使玉女兮。
所謂淮南是也
衡山王賜
公元前129年
漢書·本傳衡山王賜后乘生子三人長男爽為太子,次女無采,少男孝。
徐來生子男女四人美人厥姬生子二人
淮南衡山責望禮節,間不相能
衡山王淮南王作為畔逆具,亦心結賓客以應之,恐為所并。
元光六年入朝謁者衛慶有方術,欲上書事天子,王怒,故劾慶死罪,強榜服之。
內史以為非是,郤其獄。
王使人上書告內史內史治,言王不直
又數侵奪人田,壞人以為田。
有司逮治衡山王,上不許,為置吏二百石以上
衡山王以此恚,與奚慈、張廣昌謀,求能為兵法候星氣者,日夜縱臾王謀反事
后乘舒死,立徐來為后,厥姬俱幸。
兩人相妬,厥姬乃惡徐來太子,曰徐來使婢蠱殺太子母。
太子心怨徐來
徐來兄至衡山太子與飲,以刃刑傷之。
以此太子,數惡之於王。
女弟無采嫁,棄歸,與客姦。
太子數以數讓之,無采怒,不與太子通。
后聞之,即善遇無采及孝。
孝少失母,附后,后以計愛之與共太子,王以故繫笞太子
元朔四年中,人有賊傷假母者,王疑太子使人傷之,笞太子
後王病,太子時稱病不侍
孝、無采惡太子:實不病,自言,有喜色。
於是大怒,欲廢太子而立弟孝。
后知王決廢太子,又欲并廢孝。
后有侍者善舞,王幸之,后欲令與孝亂以污之,欲并廢二子而以己子廣代之。
太子知之,念后數惡己無已時,欲與亂以止其口。
后飲太子太子為壽,因據后股求與臥。
后怒,以告王。
王乃召,欲縛笞之。
太子王常欲廢己而立孝,乃謂王曰:孝與王御者姦,無采與奴姦,王強食,請上書
即背王去。
王使人止之,莫能禁,王乃自追捕太子
太子惡言,王械繫宮中
日益親幸
王奇材能,乃佩之王印,號曰將軍令居外家,多給金錢招致賓客
賓客來者微知淮南衡山逆計,皆將養勸之。
王乃使孝客江都人枚赫、陳喜輣車鍛矢,刻天子璽,將、相、軍吏印。
日夜壯士周丘等,數稱引吳楚時計約束
衡山王非敢效淮南王求即天子位,畏淮南起并其國,以為淮南已西,發兵江淮間而有之,望如是
元朔五年秋當朝六年,過淮南
淮南王昆弟語,除前隙,約束反具
衡山王上書謝病上賜不朝
使人上書請廢太子爽,立孝為太子
爽聞,即使所善白嬴之長安上書,言衡山王與子謀逆,言孝作兵鍛矢,與王御者姦。
長安未及上書,即吏捕嬴,以淮南事繫。
王聞之,恐其言國陰事,即上書太子以為不道
事下沛郡治。
元狩元年冬有司求捕與淮南王謀反者,得陳喜孝家
吏劾孝首匿
以為陳喜雅素王計反,恐其發之,先自告除其罪,又疑太子使白嬴上書發其事,即先自所與謀反者枚赫、陳喜等。
尉治事驗,請逮捕衡山王治。
上曰:勿捕。
中尉大行息即問王,王具以情實對。
吏皆圍王宮守之。
中尉大行還,以
公卿請遣宗正大行沛郡雜治王。
王聞,即自殺
孝先自告反,告除其罪。
孝坐與王御婢姦,及后徐來坐蠱前后乘舒,及太子爽坐告王父不孝,皆棄市
諸坐與王謀反者皆誅
國除為郡。
濟北貞王勃
漢書·本傳濟北貞王勃者,景帝四年徙。
二年,因前王衡山,凡十四年薨。
子式王胡嗣,五十三年薨。
子寬嗣。
十二年,寬坐與父式王后光、姬孝兒姦,誖人倫,又祠祭祝詛上,有司請誅。
上遣大鴻臚召王,王以刃自剄死。
國除為北安縣,屬泰山郡
楚王戊
公元前157年
漢書·楚元王傳》文帝尊寵元王,子生,爵比皇子
景帝即位,以親親封元王寵五人子禮平陸侯,富為休侯,歲為沈猶侯,埶為宛朐侯,調為棘樂侯。
初,元王敬禮申公等,穆生耆酒元王置酒,常為穆生設醴
王戊即位常設,後忘設焉。
穆生退曰:可以逝矣。
醴酒不設,王之意怠不去人將鉗我於市。
稱疾臥。
申公白生強起之曰:獨不念先王之德與。
今王一旦小禮何足至此
穆生曰:易稱知幾其神乎。
幾者動之微,吉凶先見者也。
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先王所以三人者,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
忘道之人,胡可與久處
豈為區區哉。
謝病去。
申公白生獨留
王戊淫暴二十年,為薄太后私姦,削東海薛郡,乃與吳通謀
二人諫,不聽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舂於市。
休侯使人諫王,王曰:季父吾與,我起,先取季父矣。
休侯懼,乃與母太夫人京師
二十一年春景帝之三年也,削書到,遂應吳王反。
其相張尚太傅趙夷吾諫,不聽
遂殺夷吾起兵會吳西攻,破棘壁,至昌邑南,與漢將周亞夫戰。
漢絕吳糧道,士飢,吳王走,自殺,軍遂降漢。
漢已平吳楚,景帝乃立宗正平陸侯禮楚王奉元王後,是為文王
四年薨,子安王道嗣。
二十二年薨,子襄王注嗣。
十四年薨,子節王純嗣。
十六年薨,子延壽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