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宮闈
 第六十卷目錄
 東宮部彙考四
  陳〈武帝永定一則 廢帝光大一則 宣帝大建三則 後主禎明一則
  北魏〈明元帝泰常一則 太武帝延和一則 太平真君二則 文成帝太安一則 獻文帝皇興一則 孝文帝太和二則 宣武帝延昌一則 孝靜帝武定一則
  北齊總一則 文宣帝天保一則 孝昭帝皇建一則 武成帝河清一則 後主武平一則
  北周總一則 武帝建德一則 宣帝大象一則
  總一則 文帝開皇二則 煬帝大業一則
宮闈典第六十卷
東宮部彙考四
公元559年
武帝永定三年六月文帝即位
九月辛酉,立皇子伯宗皇太子王公以下賜帛各有差。
公元554年
陳書·文帝本紀云云
廢帝本紀廢帝諱伯宗字奉業小字藥王世祖嫡長子也。
梁承聖三年五月庚寅生。
永定二年二月戊辰,拜臨川王世子
三年世祖嗣位八月庚戌,立為皇太子
自梁室亂離東宮焚燼太子居於永福省。
天康元年四月癸酉世祖崩,其日,太子皇帝位太極前殿
公元567年
廢帝光大元年,立皇子至澤為皇太子
陳書·廢帝本紀光大元年秋七月戊申,立皇子至澤為皇太子,賜天下為父後者一級王公卿士已下賚帛各有差。
宣帝大建元年正月甲午,即皇帝位
立世子叔寶為皇太子
公元553年
陳書·宣帝本紀云云
後主本紀後主諱叔寶字元秀小字黃奴高宗嫡長子也。
梁承聖二年十一月戊寅生於江陵
明年江陵陷,高宗關右,留後主穰城
天嘉三年,歸京師,立為安成王世子
天康元年,授寧遠將軍置佐史。
光大二年,為太子中庶子,尋遷侍中,餘如故
大建元年正月甲午,立為皇太子
十四年正月甲寅高宗崩。
乙卯始興王叔陵作逆伏誅
丁巳太子皇帝位太極前殿
公元563年
大建四年創築東宮,特置起部尚書,用主監作。
陳書·宣帝本紀大建四年十二月丁卯,詔曰:梁氏之季,兵火薦臻承華焚蕩,頓無遺構。
寶命惟新,迄將二紀,頻事戎旅,未遑修繕
工役差閑,椽楹有擬,來歲開肇創築東宮可權起部尚書將作大匠,用主監作。
大建十四年正月後主即位
四月,立皇子引為皇太子
公元584年
陳書·後主本紀大建十四年正月後主即位
夏四月丙申,立皇子永康公引為皇太子,賜天下為父後者一級王公以下賚帛各有差。
吳興王引傳》吳興王引,字承業後主長子也。
大建五年二月乙丑生於東宮,母孫姬因產卒,沈皇后哀而養之以為己子。
後主年長未有裔嗣,高宗因命以為嫡孫,其日下詔曰:皇孫初誕,國祚方熙,思與群臣,共同斯慶,內外文武賜帛各有差,為父後者賜爵一級
十年封為永康公
後主即位,立為皇太子
性聰敏,好學執經肄業終日不倦博通大義兼善屬文
至德二年,躬出太學孝經講畢,又釋奠先聖先師
其日設金石樂於太學王公卿士太學生預宴
是時張貴妃孔貴嬪愛幸沈皇后無寵,而近侍左右數於東宮往來太子亦數使人至后所,後主疑其怨望甚惡之。
而張、孔二貴妃日夜構成后及太子之短,孔範之徒又於外合成其事,禎明二年,廢為吳興王,仍加侍中中衛將軍
三年入關,卒於長安
袁憲傳》侍中信威將軍太子詹事
至德元年太子元服二年,行釋奠之禮,於是表請解職後主不許給扶二人進號雲麾將軍置佐史。
皇太子不率典訓手表陳諫十條,皆援引古今言辭切直太子外示容納,而心無悛改
後主欲立寵姬張貴妃始安王為嗣,嘗從容言之,吏部尚書蔡徵順旨稱賞厲色折之曰:皇太子國家儲嗣億兆宅心
卿是何人輕言廢立
,竟廢太子吳興王
後主規諫之事,歎曰袁德章骨鯁之臣即日詔為尚書僕射
公元588年
後主禎明二年六月庚子,立軍師將軍揚州刺史始安王深皇太子
公元583年
陳書·後主本紀云云
皇太子傳》皇太子字承源後主四子也。
聰慧有志操,容止儼然,雖左右近侍未嘗見其喜慍
以母張貴妃故,特為後主所愛。
至德元年封始安王,邑二千戶
為軍師將軍揚州刺史置佐史。
禎明二年皇太子引廢,後主乃立皇太子
三年,隋師濟江六軍敗績,隋將韓擒虎南掖門入,百僚逃散
時年十餘歲,閉閤而坐,舍人孔伯魚侍焉。
隋軍排閤而入,使宣令勞之曰:軍旅在途不乃勞也。
軍人咸敬焉。
其年入關
隋大業中枹罕太守
北魏
公元422年
明元帝泰常七年四月,封皇子燾為泰平王
五月,詔皇太子臨朝聽政
魏書·明元帝本紀泰常七年夏四月甲戌,封皇子泰平王字佛釐,拜相國,加大將軍;初,素服寒食散頻年動發不堪萬幾五月,詔皇太子臨朝聽政
是月泰平王攝政
秋九月己酉,詔泰平王百國法駕田於東苑車乘服物皆以乘輿之副。
太武帝本紀世祖太武皇帝諱燾太宗明元皇帝長子也,母曰杜貴嬪
天賜五年生於東宮體貌瓌異太祖奇而悅之,曰:成吾業者,必此子也。
泰常七年四月封泰平王五月,為監國
太宗有疾,命總攝百揆聰明大度,意豁如也。
八年十月壬申,即皇帝位
崔浩傳》太宗恆微疾怪異屢見,乃使中貴人密問於曰:春秋星孛北斗七國之君皆將有咎
今茲日蝕胃昴盡光趙代分野,朕疾彌年療治無損,恐一旦奄忽諸子並少,將如之何
為我設圖後之計。
曰:陛下春秋富盛聖業方融,德以除災,幸就平愈
天道懸遠,或消或應。
宋景見災修德熒惑退舍
陛下遣諸憂虞,恬神保和,納御嘉福無以闇昧之說,致損聖思
必不得已,請陳瞽言
自聖龍興,不崇儲貳是以永興之始,社稷幾危
今宜早建東宮,選公卿忠賢陛下素所委仗者使為師傅左右信臣簡在聖心者以充賓友,入總萬機,出統戎政,監國撫軍六柄在手。
若此,則陛下可以優游無為,賾神養壽進御醫藥
萬歲之後國有成主,民有所歸,則奸宄息望旁無覬覦
此乃萬世令典,塞禍之大備也。
今長皇子,年漸一周明叡溫和眾情所繫,時登儲副則天幸甚
立子以長,禮之大經
若須並待成人而擇,倒錯天倫,則生履霜堅冰之禍。
自古以來載籍所記,興衰存亡,尟不由此
太宗納之。
於是使策告宗廟,命世祖為國副主居正殿臨朝
司徒長孫嵩山陽公奚斤北新公安同為左輔,坐東廂西面太尉穆觀散騎常侍丘堆右弼,坐西廂東面
百寮總己以聽焉。
太宗避居西宮,時隱而窺之,聽其決斷大悅
左右侍臣曰:長孫嵩宿德舊臣歷事四世,功存社稷奚斤辯捷智謀名聞遐邇;安同曉解俗情明練於事;穆觀達於政要,識吾旨趣崔浩博聞彊識精於天人之會;丘堆雖無大用,然在公專謹
以此六人輔相吾與汝曹遊行四境伐叛柔服,可得志天下矣。
群臣時奏所疑,太宗曰:此非我所知,當決之汝曹國主也。
公元432年
太武帝延和元年春正月,立皇子晃為皇太子大赦改元
魏書·太武帝本紀延和元年春正月丙午,立皇子晃為皇太子,謁於太廟大赦改年
己巳,詔曰:朕以眇身,獲奉宗廟,思闡洪基廓清九服
遭值季運,天下分崩
是用屢征,罔或寧息,自始光至今九年之間,戎車十舉
群帥文武被甲櫛風沐雨蹈履鋒刃,與朕均勞。
神祗之助,將士宣力用能摧折彊豎,克剪大憝
兵不極武,而二寇俱滅;師不違律,而遐方以寧。
加以時氣和洽嘉瑞並降,遍於郡國不可勝紀
豈朕一人,獨應此祐,斯亦群后協同所致也。
公卿因茲,稽諸天人之會,請建副貳
慶賞之行,所以褒崇勳舊旌顯賢能,以永無疆之休
王公將軍以下,普增爵秩,啟國承家修廢官,舉儁逸蠲除煩苛更定科制,務從輕約,除故革新,以正一統。
群司深思效績直道正身立功立事無或懈怠稱朕意焉。
景穆本紀恭宗景穆皇帝諱晃太武皇帝長子也,母賀夫人
延和元年春正月丙午,立為皇太子時年五歲
明慧彊識,聞則不忘。
及長,好讀經史,皆通大義
世祖甚奇之。
世祖東征和龍詔恭宗錄尚書事;西征涼州詔恭宗監國
初,世祖之伐河西也,李順等咸言姑臧水草不可行師
恭宗有疑色。
車駕姑臧,乃詔恭宗曰:姑臧城東西門外涌泉合於城北,其大如河。
自餘溝渠流入澤中其間乃無燥地。
澤草茂盛,可供太軍數年。
人之多言,亦可惡也。
故有此敕,以釋汝疑。
恭宗宮臣曰:為人不實若此,豈是忠乎
吾初聞有疑,但決行耳。
誤人大事言者復何面見也。
真君四年恭宗世祖蠕蠕,至鹿渾谷,與賊相遇,鹵惶怖部落擾亂
恭宗言於世祖曰:今大軍卒至,宜速進擊掩其不備,破之必矣。
尚書令劉潔固諫以為塵盛賊多,出至平地,恐為所圍,須軍大集然後擊之可也
恭宗曰:此塵之盛,由賊恇擾軍人亂故,何有營上而有此塵。
世祖疑之,遂不急擊蠕蠕遠遁
既而獲鹵候騎世祖問之,對曰:蠕蠕不覺官軍卒至,上下惶懼,引眾北走,經六七日,知無追者,始乃徐行
世祖深恨之。
自是恭宗所言軍國大事,多見納用,遂知萬機
初,恭宗監國,曾令曰:周書言:任農以耕事,貢九穀;任圃以樹事,貢草木;任工以餘材,貢器物;任商以市事,貢貨賄;任牧以畜事,貢鳥獸;任嬪以女事貢布帛;任衡以山事,貢其材;任虞以澤事,貢其物。
其制有司畿內之民,使無牛家以人牛力相貿墾殖鋤耨
其有牛家無牛一人種田二十二畝,償以私鋤功七畝,如是為差
至與小、老無牛家種田七畝,小、老者償以鋤功二畝
皆以五口下貧為率
各列家別口數所勸頃畝明立簿目。
所種者於地首標題姓名,以辨播殖之功。
又禁飲酒雜戲棄本沽販者。
墾田大為增闢
正平元年六月戊辰,薨於東宮時年二十四。
庚午,冊曰:嗚呼
惟爾誕資明叡岐嶷夙成
正位少陽克荷基構
賓于四門百揆時敘;允釐庶績風雨不迷。
宜享無疆,隆我皇祚如何不幸,奄焉殂殞
朕用悲慟於厥心。
今使使持節太尉張黎、兼司徒竇瑾奉策,即柩賜諡曰景穆,以顯昭令德
魂而有靈,其尚嘉之
高宗即位追尊為景穆皇帝廟號恭宗
宗愛傳》宗愛不知其所由來,以罪為閹人,歷碎職中常侍
正平元年正月世祖大會江上,班賞群臣,以秦郡
恭宗監國也,每事精察
天性險暴,行多非法恭宗每銜之。
給事仇尼道盛侍郎平城任事東宮,微為權勢世祖頗聞之。
二人不睦
為懼道盛等案其事,遂構告其罪。
詔斬道盛等於都街
世祖震怒恭宗遂以憂薨。
是後世祖追悼恭宗懼誅,遂謀逆
二年春世祖暴崩愛所為也。
公元443年
太平真君四年冬十一月,詔皇太子副理萬幾
魏書·太武帝本紀太平真君四年冬十一月,詔曰:朕承祖宗重光之緒,思闡洪基恢隆萬世
自經天下平暴除亂,掃清不順,二十年矣。
陰陽往復四時代謝
授子任賢所以休息優隆功臣,式圖長久,蓋古今不易令典也。
其令皇太子副理萬幾總統百揆
諸朕功臣勤勞日久,皆當以爵歸第隨時朝請饗宴朕前,論道陳謨而已不宜復煩以劇職
更舉賢俊,以備百官
主者明為科制,以稱朕心。
宋書·託跋氏傳》託跋氏燾以國授其太子下書曰:朕承祖宗重光之緒,思闡洪基恢隆萬世
自經天下平暴除逆,掃清不順武功既昭,而文教未闡,非所以崇太平之治也。
今者域內安逸百姓富昌軍國異容,宜定制度,為萬世之法。
陰陽往復四時代序,授子任賢安全相附所以休息疲勞,式固長久,成其祿福古今不易之典也。
諸朕功臣懃勞日久,皆當致仕歸第雍容高爵,賾神養壽朝請隨時饗宴朕前,論道陳謀而已不須復親有司苦劇之職。
其令皇太子嗣理萬機總統百揆更舉賢良,以被列職,皆取後進明能,廣啟選才之路,擇人授任黜陟之。
孔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
主者明為科制宣敕施行
於是王公以下上書太子稱臣首尾與表同,唯用白紙為異。
公元444年
太平真君五年皇太子始總百揆上書稱臣
魏書·太武帝本紀太平真君五年春正月壬寅皇太子始總百揆
侍中中書監宜都王穆壽司徒東郡公崔浩侍中廣平張黎侍中建興古弼,輔太子以決庶政
上書者皆稱臣上疏儀與表同。
公元456年
文成帝太安二年,立皇子弘為皇太子
魏書·文成帝本紀太安二年春二月丁巳,立皇子弘為皇太子大赦天下
獻文帝本紀顯祖獻文皇帝諱弘高宗文成皇帝長子也。
母曰李貴人
興光元年秋七月,生於陰山之北。
太安二年二月,立為皇太子
聰叡機悟,幼而有濟民神武之規,仁孝純至禮敬師友
和平六年夏五月甲辰,即皇帝位
公元469年
獻文帝皇興三年六月辛未,立皇子宏為皇太子
公元467年
魏書·獻文帝本紀云云
孝文帝本紀高祖孝文皇帝諱宏顯祖獻文皇帝長子
母曰李夫人
皇興元年八月戊申,生於平城紫宮神光照於室內天地氛氳和氣充塞
生而潔白,有異姿襁褓岐嶷,長而淵裕仁孝,綽然有君人之表,顯祖愛異之。
三年夏六月辛未,立為皇太子
五年秋八月丙午,即皇帝位於太華前殿
公元493年
孝文帝太和十七年,立皇子恂為皇太子
魏書·孝文帝本紀太和十七年六月乙巳,立皇子恂為皇太子
秋七月癸丑,以皇太子立,詔賜民為父後者一級為公士;曾為吏屬者爵二級,為上造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人五斛。
《廢太子傳》:廢太子庶人恂,字元道
生而母死,文明太后撫視之,常置左右
四歲太皇太后親為立名恂,字元道於是大赦
太和十七年七月癸丑,立恂為皇太子
及冠恂於廟,高祖臨光東堂,引恂入見,誡以冠義曰:夫冠禮表之百代所以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
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故能正君臣親父子,和長幼
然母見必拜,兄弟必敬,責以成人之禮。
字汝元道,所寄不輕。
汝當尋名求義,以順吾旨。
二十年改字宣道
遷洛,詔恂詣代都。
進止儀禮高祖皆為定。
及恂入辭高祖曰:今汝不應向代,但太師薨於恆壤,朕既居皇極之重,不容輕赴舅氏之喪,欲使汝展哀舅氏,拜汝母墓,一寫為子之情。
汝至彼,太師事畢後日,宜一拜山陵
拜訖,汝族祖南安一就問訊
在途,當溫讀經籍。
今日親見吾也。
高祖每歲征幸,恂常留守主執廟祀
不好書學體貌肥大,深忌河洛暑熱,意每追樂北方
中庶子高道悅苦言致諫,恂甚銜之。
高祖崧岳,恂留守金墉,於西掖門內左右謀,欲召牧馬輕騎奔代,手刃道悅禁中
領軍元儼勒門防遏,夜得寧靜
厥明,尚書陸琇馳啟高祖於南,高祖聞之駭惋外寢其事,仍至汴口而還
引恂數罪,與咸陽王禧等親杖恂,又令更代,百餘下,扶曳出外不起月餘
拘於城西別館
引見群臣於清徽堂,議廢之。
司空太子太傅穆亮尚書僕射少保李沖,並免冠稽首而謝。
高祖曰:卿所謝者私也,我所議者國也。
古人有言大義滅親
今恂欲違父背尊,跨據恆朔。
天下未有無父國,何其包藏心與身俱。
小兒今日不滅乃是國家大禍,脫待我亡後,恐有永嘉之亂
乃廢為庶人,置之河陽,以兵守之,服食所供,粗免饑寒而已
恂在困躓,頗知咎悔,恆讀佛經禮拜歸心於善
高祖幸代,遂如長安
中尉李彪承間密表,告恂復與左右謀逆
高祖長安,使中書侍郎邢巒咸陽王禧奉詔椒酒河陽,賜恂死,時年十五。
殮以麤棺常服,瘞於河陽城
二十二年冬御史臺令史文觀坐法當死,告廷尉,稱恂前被攝左右之日,有手書自理不知狀,而中尉李彪侍御史賈尚寢不為聞。
坐繫廷尉
免歸高祖在鄴,尚書表收赴洛,會赦,遂不窮本末
賈尚出繫,暴病數日死。
初,高祖將為恂娶司徒馮誕長女,以女幼,待年長。
先為娉彭城劉長文、滎陽鄭懿女為左右孺子,時恂年十三四。
高祖泛舟天淵池,謂郭祚崔光宋弁曰:人生自放不可終朝讀書
我欲使恂旦出經傳,食後還內,晡時復出日夕而罷。
卿等以為何如
曰:孔子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傳》曰:晝以訪事,夜以安身
太子幼年涉學之日,不宜正晝之時,捨書御內,又非所安柔弱之體,固永年之命。
高祖為然,乃不令晝入內。
無子。
太和二十一年,立皇子恪為皇太子
公元497年
魏書·孝文帝本紀太和二十有一年春正月丙申,立皇子恪為皇太子,賜天下為父後者一級
宣武帝本紀世宗宣武皇帝諱恪高祖孝文皇帝第二子。
母曰高夫人,初,夢為日所逐,避於床下
日化為龍,繞己數匝,寤而驚悸既而有娠
太和七年閏四月,生平城宮。
二十一年正月丙申,立為皇太子
二十三年夏四月丁巳,即皇帝位魯陽
公元512年
宣武帝延昌元年,立皇子詡為皇太子
魏書·宣武帝本紀延昌元年冬十月乙亥,立皇子詡為皇太子
十有一月丙申,詔曰:朕運承天休,統御宸宇
太子體藉靈明肇建宮華。
兩既孚,三善方洽,宜澤均率壤,榮汎庶嗣。
其賜天下為父後者一級孝子順孫廉夫節婦旌表門閭量給粟帛
孝明帝本紀肅宗孝明皇帝諱詡世宗宣武皇帝第二子。
母曰胡充華
永平三年三月丙戌生於宣光殿之東北,有光照於庭中
延昌元年十月乙亥,立為皇太子
四年春正月丁巳夜,即皇帝位
公元549年
孝靜帝武定七年,詔立皇子長仁皇太子
魏書·孝靜帝本紀武定七年八月辛卯,詔立皇子長仁皇太子
癸巳大赦天下內外百官加二級。
北齊
北齊皇太子太子朝覲之儀。
隋書·禮儀志》後齊皇太子,則皇帝臨軒司徒為使,司空副之。
太子遠遊冠,入至位。
使者入,奉冊讀訖,皇太子受冊於使,以授中庶子
又受璽綬尚書,以授庶子
稽首以出。
就冊,則使者持節東宮宮臣內外官定列。
皇太子階東,西面
若幼,則太師抱之,主衣二人空頂幘服從,以受冊
明日,拜章表東宮殿庭中庶子中舍人軺車奉章朝堂謝。
擇日齋於崇正殿,服冕乘石安車謁廟
擇日群臣上禮,又擇日會。
明日三品以上牋賀。
又按《志》:後齊皇太子五朝
未明二刻,乘小輿出,為三師降。
承華門,升石山安車,三師軺車在前三少在後,自雲龍門入。
皇帝御殿前,設拜席位,至閤,齊帥引,洗馬中庶子從。
殿前席南北面再拜
公元550年
文宣帝天保元年六月,詔立王子殷皇太子
九月,以皇太子監總國事,因定監國之儀。
北齊書·文宣帝本紀天保元年夏六月丁亥,詔立王子殷皇太子己亥,以皇太子初入東宮,赦畿內并州死罪已下,餘州死降,徒流已下一皆原免
九月庚午皇太子入居涼風堂,監總國事
廢帝本紀廢帝殷,字正道文宣帝長子也,母曰李皇后
天保元年,立為皇太子時年六歲
敏慧
初學反語,於跡字下注自反
侍者未達其故,太子曰:跡字足傍亦為跡,豈非自反耶。
常宴北宮,獨令河間王勿入。
左右問其故,太子曰:世宗遇賊處,河間王何宜在此。
文宣言太子漢家性質,不似我,欲廢之,立太原王
初詔國子博士李寶鼎傅之,寶鼎卒,後詔國子博士邢峙侍講
太子富於春秋,而溫裕開朗有人君之度,貫綜經業省覽時政,甚有美名
七年冬文宣朝臣文學者及禮學官於宮宴會,令以經義相質親自臨聽。
太子手筆措問,在坐莫不歎美
九年文宣晉陽太子監國,集諸儒講孝經
楊愔傳旨,謂國子助教許散愁曰:先生在世何以自資
對曰:散愁自少以來不登孌童之床,不入季女之室,服膺簡策不知老之將至
平生素懷若斯而已
太子曰:顏子縮屋稱貞柳下嫗而不亂未若翁白首不娶者也。
乃賚絹百匹
文宣鳳臺,召太子使手刃囚。
太子惻然難色再三不斷其首。
文宣怒,親以馬鞭太子三下,由是氣悸語吃,精神時復昏擾
十年十一月文宣帝崩。
癸卯太子即位晉陽宣德殿。
隋書·禮儀志》天保元年皇太子監國,在西林園冬會。
群議東面
二年,於北城第內冬會,又議東面
吏部郎陸卬非禮魏收改為西面
邢子才議欲依前,曰:凡禮有同者,不可令異。
《詩》說,天子至於大夫,皆乘四馬,況以方面之少,何可皆不同乎。
太子西面者,王公卿大夫士,復何面耶。
南面人君正位,今一官之長,無不南面太子聽政,亦南面坐。
議者言皆晉舊事太子東宮西面,為避尊位非為臺殿也。
子才以為東晉博議,依漢、魏之舊,太子普臣四海不以為嫌,又何疑於東面
《禮》世子旁親世子冠於阼,冢子生,接以太牢。
漢元著令,太子絕馳道
此皆禮同於君。
晉王公世子,攝命臨國,乘七旒安車,駕用三馬,禮同三公
宋太子象輅,皆有同處不以為嫌。
東面者,君臣通禮,獨何為避。
明為向臺,所以然也。
皇太子西林園,在於殿猶且東面,於北城宮殿之處,更不得邪。
諸人東面為尊,宴會須避。
燕禮燕義君位在東,賓位在西君位阼階故有《武玉踐阼篇》不在西也。
《禮》乘君之車,不敢曠左。
君在,惡空其位,左亦在東,不在西也。
君在阼,夫人在房。
鄭注人君尊東也。
前代及今皇帝宴會接客,亦東堂西面
若以東面為貴,皇太子儲后之禮,監國之重,別第宴臣賓,自得申其正位
禮者皆東宮臣屬公卿接宴,觀禮而已
若以西面為卑,實是君之正位
太公不肯北面丹書西面則道之,西面乃尊也。
君位南面,有東有西,何可皆避。
且事雖少異,有可相比者。
周公,臣也,太子,子也。
周公冢宰太子儲貳
堂尊別第,朝諸侯重於宴臣賓,南面貴於東面
臣疏於子,冢宰輕於儲貳
周公攝政,得在明堂南面諸侯
太子監國不得別第宮東宴客,情所未安。
且君行以太子監國,君宴不以公卿為賓,明父子無嫌君臣有嫌。
儀注親王受詔冠婚皇子皇女東面
今不約王公南面,而獨約太子何所取邪。
議者南尊改就西面,轉君位,更非合禮
方面既少,難為節文
東西二面君臣通用太子宜然,於禮為允。
魏收議云:去天保初皇太子監國
冬會群官於西園都亭,坐從東面,義取於向中宮臺殿故也。
二年於宮冬會,坐乃東面以為疑。
前者遂有別議,議者同之。
邢尚書以前定東面之議,復申本懷,此乃國之大禮無容不盡所見
以為太子東宮,位在於震,長子之義也。
《易》八卦正位向中
皇太子今居北城於宮殿為東北南面而坐,於義為背也。
前者立議,據東宮為本。
又案東宮舊事太子宴會,多以西面為禮,此又成證,非徒言也。
言太子常無東南二面之坐,但用之有所。
至如西園東面所不疑也。
未知君臣車服有同異之議,何為而發。
就如所云,但知禮有同者,不可令異。
不知禮有異者,不可令同。
苟別君臣同異之禮,恐重紙累札,書不盡也。
子才竟執東面收執西面援引經據大相往復
其後竟從西面為定。
時議又疑宮吏之姓與太子名同
子才又謂曰:案曲禮大夫之子不與世子同名
鄭注云:若先之生,亦不改
漢法天子登位名於天下四海之內,無不咸避。
春秋經》衛石惡出奔晉,在衛侯衎卒之前
衎卒,其子惡始立
明石於長同名
諸侯長子,在一國之內,與皇太子天子,禮亦不異
鄭言先生不改,蓋以此義。
衛石惡、宋向戌皆與君同名春秋不譏。
皇太子雖有儲貳之重,未為海內所避,何容便改人姓。
然事有消息不得皆同於古。
宮吏至微,而有所犯,朝名從事,亦是難安,宜聽出宮,尚書更補佗職。
制曰:可。
公元560年
孝昭帝皇建元年,立世子百年皇太子
北齊書·孝昭帝本紀皇建元年冬十一月辛亥,立世子百年皇太子,賜天下為父後者一級
樂陵王百年傳》樂陵王百年孝昭第二子也。
孝昭初即位,在晉陽,群臣請建中宮太子謙未許,都下百寮又請,乃稱太后令立為皇太子
臨崩,遺詔傳位武成,并有手書,其末曰:百年無罪,汝可以樂處置之,勿學前人
大寧中封樂陵王
河清三年五月白虹圍日再重,又橫貫不達
赤星見,盆水星影而蓋之,一夜盆自破。
欲以百年厭之。
博陵賈德胄教百年書,百年作數敕字,德胄封以奏。
發怒,使召百年
百年被召自知不免,割帶玦留與妃斛律氏。
元都涼風堂,使百年書敕字,驗與德胄所奏相似,遣左右捶擊之,又令人百年遶堂且走且打,所過處血皆遍地
氣息將盡,曰:乞命,願與阿叔作奴。
遂斬之,棄諸池,池水盡赤,於後園親看埋之。
妃把玦哀號不肯食,月餘亦死,玦猶在手,拳不可開,時年十四,其父光自擘之,乃開。
後主時,改九院為二十七院,掘得一小屍,緋袍金帶一髻一解一足有靴。
內參竊言百年太子也,或言太原王昭德
詔以襄成王子白澤襲爵樂陵王
齊亡,入關,徙死。
公元562年
武成帝河清元年立子緯為皇太子
北齊書·武成帝本紀河清元年春正月丙戌立子緯為皇太子
大赦內外百官普加汎級,諸為父後者賜爵一級
後主本紀後主諱緯字仁綱武成皇帝長子也。
母曰胡皇后,夢於海上玉盆日入裙下,遂有娠。
天保七年五月五日,生并州邸。
美容儀,武成特所愛寵,拜王世子
武成入纂大業大寧二年春正月景戌,立為皇太子
河清四年武成禪位
天統元年夏四月景子皇帝即位於晉陽宮。
祖珽傳》太常少卿散騎常侍
皇后愛少東平王儼,願以為嗣,武成以後主體正居長,難於移易
私於士開曰:君之寵幸振古無二宮車一日晚駕,欲何以克終
士開因求策焉。
曰:宜說主上云襄、宣、昭帝子俱不得立,今宜命皇太子早踐大位以定君臣
若事成,中宮少主皆德君,此萬全計也。
君此且微說令主上粗解,自外上表論之。
士開許諾
因有彗星出,太史奏云除舊布新之徵。
於是上書,言:陛下雖為天子,未是極貴
春秋元命苞》云:乙酉之歲,除舊革政
今年乙酉,宜傳位東宮令君臣之分早定,且以上應天道
上魏獻文禪子故事
從之。
由是祕書監,加儀同三司大被親寵
公元570年
後主武平元年,立皇子恆為皇太子
北齊書·後主本紀武平元年夏六月甲辰,以皇子生故大赦內外百官普進二級九州職人普進四級
九月乙巳,立皇子恆為皇太子
幼主本紀幼主名恆,帝之長子也。
母曰穆皇后武平元年六月於鄴
其年十月,立為皇太子
隆化二年春正月乙亥,即皇帝位,時八歲
北周
周制皇太子宮官朝正儀。
隋書·禮儀志》後周制,正之二日皇太子南面,列軒懸宮官朝賀
公元572年
武帝建德元年,立魯國公贇為皇太子
周書·武帝本紀建德元年夏四月癸巳,立魯國公贇為皇太子
大赦天下百官加封級。
宣帝本紀宣皇帝諱贇字乾伯高祖長子也。
母曰李太后
武成元年,生於同州
保定元年五月丙午封魯國公
建德元年四月癸巳高祖親告廟,冠於阼階,立為皇太子
皇太子巡撫西土
文宣皇后崩高祖諒闇,詔太子朝政
五旬而罷。
高祖巡幸四方太子常留監國
五年二月,又詔皇太子西土,因討吐谷渾
宣政元年六月丁酉高祖崩。
戊戌皇太子皇帝位
王軌傳》宣帝之征吐谷渾也,高祖令軌宇文孝伯並從軍中進取,皆委軌等仰成而已
宮尹鄭譯王端並得
軍中頗有失德等皆預焉。
軍還,軌等言之於高祖
高祖大怒,乃撻,除等名,仍加捶楚
因此大銜之。
又嘗與小內史賀若弼及此事,且言皇太子不克負荷
弼深以為然,勸陳之。
後因侍坐,乃謂高祖曰:皇太子仁孝無聞,復多涼德,恐不了陛下家事
愚臣短暗不足以是非
陛下恆以賀若弼文武奇才識度宏遠,而弼比每對臣,深以此事為慮。
高祖召弼問之。
弼乃詭對曰:皇太子養德春宮,未聞有過
未審陛下何從得聞此言。
既退,誚弼曰:平生言論無所不道,今者對揚何得乃爾翻覆
弼曰:此公之過也。
皇太子,國之儲副,豈易攸言。
事有蹉跌,便至滅門之禍
本謂公密陳臧否何得遂至昌言
默然久之,乃曰:吾專心國家,遂不存私計
向者對眾良實非宜。
後軌內宴上壽,又捋高祖鬚曰:可愛老公,但恨後嗣弱耳。
高祖以為然。
漢王次長,又不才此外諸子並幼,故不能用其說。
宣帝即位,迫鄭譯等復為近侍
自知及於禍,謂所親曰:吾昔在先朝,實申社稷至計
今日之事,斷可知矣。
此州控帶淮南鄰接彊寇,欲為身計易同反掌
忠義之節,不可虧違。
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豈以獲罪嗣主,便欲背德先朝
止可於此待死,義不為他計
千載之後知吾此心。
大象元年內史杜慶信就徐州
御正中大夫顏之儀切諫不納,遂誅之。
立朝忠恕,兼有大功,忽以無罪被戮,天下知與不知無不傷惜
顏之儀傳》京兆郡丞樂運直言數諫
高祖嘗幸同州,召行在所
既至高祖曰:卿來日太子不。
曰:臣來日奉辭
高祖曰:卿言太子何如人。
曰:中人也。
齊王憲以下,並在帝側
高祖顧謂等曰: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聰明睿知,唯云中人,方驗運之忠直耳。
於是因問中人之狀。
對曰:班固齊桓公中人管仲相之則霸,豎刁輔之則亂。
謂可與為善,亦可與為惡也。
高祖曰:我知之矣。
妙選宮官,以匡弼之。
超拜京兆郡
太子聞之,意甚不悅
公元579年
宣帝大象元年,立魯王衍皇太子
周書·宣帝本紀大象元年春正月戊午,立魯王衍皇太子
二月辛巳,詔曰:有聖大寶,實惟重器
天表命,人事與能幽顯同謀確乎不易
域中之大,實懸定杳冥天下為公,蓋不避內舉
大周蒼昊之精,受河洛之錫,武功文德,光格區宇創業垂統,永光無窮
朕以寡薄祗承鴻緒上賴先朝得一之跡,下藉群后不貳之心。
職貢雲雨俱通,憲章光華並亙
圓首方足,咸登仁壽
隆國本,用弘天曆
皇太子衍,地居上嗣正統所歸
遠憑積德之休,允葉無疆之祚。
帝王之量,未肅而成;天祿之期,不謀已至。
朕今傳位於衍。
乃睠四海,深合謳歌之望;俾予一人高蹈風塵之表。
萬方兆庶,知朕意焉。
靜帝本紀靜皇帝諱衍,後改為宣帝長子也。
母曰朱皇后
建德二年六月,生於東宮
大象元年正月癸卯封魯王
戊午,立為皇太子
二月辛巳宣帝於鄴傳位居正陽宮。
二年夏五月乙未宣帝寢疾,詔入宿露門學
己酉宣帝崩。
入居天臺,廢正陽宮。
隋定皇太子袞冕冠服璽綬之制。
隋書·禮儀志》皇太子袞冕垂白九旒青纊充耳,犀笄。
元衣纁裳
衣,山、龍、華蟲、火、宗彝五章;裳,藻、粉米、黼、黻四章
織成為之。
白紗內單黼領青褾、襈、裾。
革帶金鉤䚢,大帶素帶朱裡,亦紕以朱綠
黻隨裳色,火、山二章
玉具劍火珠鏢首。
瑜玉雙佩朱組
雙,大綬四采赤白縹紺,純朱質,長一丈八尺三百二十首,廣九寸;小雙綬,長二尺六寸色同大綬,而首半之,間施二玉環
朱襪赤舄,以金飾
侍從皇帝祭祀謁廟元服、納妃,則服之。
遠遊三梁冠,加金附蟬九首,施珠翠黑介幘,纓翠緌犀簪導。
絳紗袌,白紗內單皁領、褾、襈、裾,白假方心曲領絳紗蔽膝,𩎟,舄。
革帶、劍、佩、綬與上同
未冠雙童髻,空頂黑介幘,雙玉導,加寶飾
謁廟、還宮、元日朔日入朝釋奠,則服之。
遠遊冠公服絳紗單衣革帶金鉤䚢,假方心
紛長六尺四寸,廣二寸四分色同其綬。
金縷鞶囊襪履
五日常朝,則服之。
白帢單衣烏皮履,為宮臣舉哀,則服之。
皇太子璽,宮內大事用之。
小事用左、右庶子印。
皇太子臨弔三師三少,則錫衰宮臣四品已上,緦衰五品已下,疑衰
袞冕青珠九旒,以組為纓,色如其綬。
九章,同皇太子
王、國公開國公受冊執贄入朝,祭,親迎,則服之。
三公助祭者亦服之。
公元581年
開皇元年二月甲子,即皇帝位
丙寅,立王太子勇為皇太子
隋書·文帝本紀云云
禮儀志》:正之二日,開皇初,皇太子故事張樂受朝宮臣京官北面稱慶
高祖誚之。
是後儀注西面而坐,唯宮臣稱慶臺官不復總集
煬帝之為太子,奏降章服宮官請不稱臣
詔從之。
房陵王勇傳》房陵王勇,字睍地伐高祖長子也。
周世,以太祖功封博平侯
高祖輔政,立為世子,拜大將軍左司衛,封長寧郡公
出為雒州總管東京冢宰總統舊齊之地。
後徵還京師進位上柱國大司馬,領內史御正,諸禁衛皆屬焉。
高祖受禪,立為皇太子軍國政事尚書奏死罪已下,皆令參決之。
上以山東民多流冗遣使按檢,又欲徙民實邊塞。
上書諫曰:竊以導俗當漸,非可頓革,戀土懷舊,民之本情波迸流離,蓋不獲已
有齊之末,主闇時昏,周平東,繼以威虐民不堪命,致有逃亡,非厭家鄉願為羈旅
加以去年三方逆亂,賴陛下仁聖區宇肅清鋒刃雖屏,瘡痍未復。
若假以數歲,沐浴皇風逃竄之徒,自然歸本
北夷猖獗,嘗犯邊烽,今城鎮峻峙所在嚴固何待遷配以致勞擾
臣以庸虛,謬當儲貳寸誠管見,輒以塵聞
上覽嘉之,遂寢其事。
是後時政不便,多所損益,上每納之。
上嘗從容謂群臣曰:前世皇王,溺於嬖幸廢立所由生。
朕傍無姬侍五子同母可謂兄弟也。
豈若前代多諸內寵孽子忿諍,為亡國之道邪。
好學,解屬詞賦,性寬仁和厚率意任情,無矯飾之行。
明克讓姚察陸開明等為賓友
文飾蜀鎧,上不悅,恐致奢侈之漸,因而誡之曰:我聞天道無親,唯德是與,歷觀前代帝王未有奢華得長久者。
汝當儲后若不上稱天心下合人意何以承宗之重,居兆民之上。
昔日衣服,各留一物,時復看之,以自警戒
今以刀子賜汝,宜識我心。
其後冬至百官樂受賀。
高祖知之,問朝臣曰:近聞至節內外百官相率東宮,是何禮也。
太常少卿辛亶對曰:於東宮是賀,不得言朝。
高祖曰:改節稱賀,正可三數十人逐情各去。
何因有司徵召一時普集,太子法服設樂待之
東宮如此,殊乖禮制。
於是下詔曰:有等差,君臣不雜,爰自近代聖教漸虧,俯仰逐情因循成俗
皇太子雖居上嗣,義兼臣子,而諸方岳牧正冬朝賀任土作貢,別上東宮,事非典則,宜悉停斷
自此恩寵始衰,漸生疑阻。
高祖令選宗衛侍官,以入上臺宿衛
高熲奏稱,若盡取強者,恐東宮宿衛太劣。
高祖作色曰:我有時行動,宿衛須得雄毅
太子毓德東宮左右何須強武
極敝法,甚非我意。
如我商量,恆於交番之日,分向東宮上下,圍伍不別,豈非好事
我熟前代,公不須仍踵舊風。
蓋疑高熲男尚女,形於此言,以防之也。
內寵昭訓雲氏,尤稱嬖幸匹於嫡。
妃元氏無寵,嘗遇心疾二日而薨。
獻皇后意有他故,甚責望
自是雲昭訓專擅內政,后彌不平,頗遣人伺察,求罪過
晉王知之,彌自矯飾,姬妾備員數,唯共蕭妃居處
皇后由是,愈稱晉王德行
其後晉王來朝,車馬侍從,皆為儉素,敬接朝臣禮極卑屈聲名籍甚,冠於諸王
臨還揚州入內皇后,因進言曰:臣鎮守有限,方違顏色臣子之戀,實結於心。
一辭階闥無由侍奉拜見之期,杳然未日。
哽咽流涕,伏不能興。
皇后亦曰:汝在方鎮,我又年老今日之別,有切常離。
泫然泣下,相對歔欷
王曰:臣性識愚下常守平生昆弟之意,不知何罪,失愛東宮,恆蓄盛怒,欲加屠陷
每恐讒譖生於投杼鴆毒遇於杯勺是用勤憂積念,懼履危亡。
皇后忿然曰:睍地伐不可耐,我為伊索得元家女,望隆基業,竟不聞作夫妻,專寵阿雲,使有如豚犬
新婦本無病痛忽爾暴亡遣人投藥,致此夭逝
事已如是,我亦不能窮治何因復於汝處發如此意。
我在尚爾,我死後,當魚肉汝乎。
每思東宮無正嫡,至尊千秋萬歲之後,遣汝等兄弟阿雲兒前再拜問訊,此是幾許大苦痛邪。
晉王又拜,嗚咽不能止,皇后悲不自勝
此別之後,知皇后意移,始構奪宗之計。
因引張衡定策,遣褒公宇文述深交楊約,令喻旨越國公素,具言皇后此語。
瞿然曰:但不知皇后如何
必如所言,吾又何為者。
後數日,入侍宴,微稱晉王孝悌恭儉,有類至尊,用此揣皇后意。
皇后泣曰:公言是也
我兒大孝順,每聞至尊及我遣內使到,必迎於境首。
言及違離未嘗不泣。
又其新婦大可憐,我使婢去,常與同寢共食
豈若睍地伐阿雲相對而坐,終日酣宴昵近小人疑阻骨肉
我所以益憐阿𡡉者,常恐暗地殺之。
既知意,因盛言太子不才
皇后遂遺金,始有廢立之意。
頗知其謀,憂懼計無所出
新豐人王輔賢占候,召而問之。
輔賢曰:白虹貫東宮門,太白襲月,皇太子廢退之象也。
銅鐵五兵造諸厭勝
又於後園內作庶人村,屋宇卑陋,太子時中寢息,布衣草褥,冀以當之。
高祖知其不安,在仁壽宮,使楊素觀勇
東宮偃息未入束帶待之,故久不進,以激怒
御之,形於言色
還,言怨望,恐有他變,願深防察
祖聞譖毀,甚疑之。
皇后遣人伺覘東宮纖介事皆聞奏,因加媒糵構成其罪。
高祖惑於邪議,遂疏忌
於元武門達至德量置候人,以伺動靜,皆隨事奏聞
東宮宿衛之人,侍官已上,名籍悉令屬諸衛府,有健兒者,咸屏去之。
晉王又令段達私於東宮幸臣姬威,遺以財貨,令取太子消息密告楊素
於是內外諠謗,過失日聞
段達姬威曰:東宮罪過主上皆知之矣,已奉密詔定當廢立
君能告之,則大富貴
遂許諾。
九月壬子車駕至自仁壽宮翌日,御大興殿,謂侍臣曰:我新還京師,應開懷歡樂不知何意,翻邑然愁苦
吏部尚書牛弘對曰:由臣等不稱職,故至尊憂勞
高祖既數讒譖,疑朝臣皆具委,故有斯問,冀太子之愆。
為此對,大乖本旨
高祖作色東宮官屬曰:仁壽宮去此不遠,而令我每京師嚴備仗衛,如入敵國
為患利,不脫衣臥。
昨夜欲得近廁,故在後房,恐有警急,還移就前殿
豈非爾輩欲壞我國家邪。
於是唐令則等數人,付所司訊鞫
楊素陳東宮事狀,以告近臣。
顯言之曰:臣奉敕向京,令皇太子檢校劉居士餘黨。
太子奉詔,乃作色奮厲骨肉飛騰,語臣云:居士黨盡伏法遣我何處窮討。
爾作右僕射委寄不輕,自檢校之,何關我事。
又云:若大不遂,我先被誅。
今作天子,竟乃令我不如諸弟
一事以上不得自由
長歎迴視云:我大覺身妨。
高祖曰:此兒不堪承嗣久矣
皇后勸我廢之,我以布素時生,復是長子,望其漸改,隱忍至今
昔從南兗州來,語衛王云:阿孃不與一好婦女,亦是可恨
因指皇后侍兒曰:是皆我物。
此言幾許異事
其婦初亡,即以斗帳老嫗
新婦初亡,我深疑使馬嗣明藥殺
我曾責之,便懟曰:會殺元孝矩
此欲害我遷怒耳。
初,長寧誕育,朕與皇后抱養之,自懷彼此,連遣來索
雲定興女,在外私合而生,想此由來何必是其體裔。
太子屠家女,其兒即好屠割
今儻非類,便亂宗社
劉金諂佞人也,呼定興親家翁定興愚人其此語。
我前解驎者,為其此事。
嘗引曹妙達定興女同讌,妙達在外說云:我今得勸酒。
直以其諸子偏庶,畏人不服,故逆縱之,欲收天下之望耳。
我雖德慚堯、舜,終不以萬姓不肖子也。
我恆畏其加害,如防大敵,今欲廢之,以安天下
左衛大將軍五原公元旻諫曰:廢立大事天子無二言,詔旨若行,後悔無及
讒言罔極,惟陛下之。
旻辭直爭強聲色俱厲,上不答。
是時姬威抗表太子非法
高祖曰:太子事跡,宜皆盡言
對曰:皇太子由來共臣語,唯意在驕奢欲得樊川以至於散關,總規為苑。
兼云:昔漢武帝將起上林苑東方朔諫之,賜黃金百斤幾許可笑
實無輒賜此等
若有諫者,正當斬之,不過殺百許人自然永息。
蘇孝慈解左衛率,皇太子奮髯揚肘曰:大丈夫會當一日,終不忘之,決當快意
宮內所須,尚書執法不與,便怒曰:僕射以下,吾會戮一二人,使知慢我之禍。
又於苑內一小城,春夏秋冬作役不輟,營起亭殿,朝造夕改
每云:至尊嗔我多側庶高緯陳叔寶豈是孽子乎。
嘗令師姥卜吉凶,語臣曰:至尊忌在十八年,此期促矣。
高祖泫然曰:誰非父母生,乃至於此
我有舊使婦女,令看東宮,奏我云:勿令廣平王皇太子處。
東宮憎婦,亦廣平教之。
元贊亦知其陰惡勸我左藏之東,加置兩隊
初平陳後宮人好者悉配春坊,如聞不知厭足,於外更有求訪
朕近覽《齊書》高歡縱其兒子不勝忿憤安可效尤邪。
於是諸子皆被禁錮部分收其黨與
楊素舞文巧詆鍛鍊以成其獄。
由是遂敗。
居數日,有司素意,奏言左衛元旻身備宿衛,常曲事,情存附託,在仁壽宮,裴書於朝堂與旻,題封云令人
高祖曰:朕在仁壽宮,有纖小事,東宮必知,疾於驛馬
怪之甚久,豈非此徒耶。
武士執旻及付法治其罪。
先是嘗從仁壽宮起居還,塗中見一枯槐根榦蟠錯,大且五六圍,顧左右曰:此堪作何器用
或對曰:古槐尤堪取火
於時衛士皆佩火燧因令匠者造數千枚欲以分賜左右
至是,獲於庫。
藥藏局貯艾數斛,亦搜得之
大將為怪,以問姬威
曰:太子此意別有所在
比令長寧王已下,詣仁壽宮還,每嘗急行,一宿便至。
恆飼馬千匹徑往城門自然饑死。
言詰不服曰:竊聞公家馬萬匹備位太子,有馬千匹乃是反乎。
發洩東宮服翫,似加琱飾者,悉陳之於庭,以示文武群官,為太子之罪。
高祖遣將諸物示,以誚詰之。
皇后又責之罪。
高祖使使責問不服
太史令袁充進曰:臣觀天文皇太子當廢。
上曰:元象矣,群臣無敢言者
於是使人
使者,驚曰:得無殺我耶。
高祖戎服陳兵,御武德殿,集百官,立於東面,諸親立於西面,引諸子列於殿庭
薛道衡宣廢勇之詔曰:太子之位,實為國本,苟非其人,不可虛立
古儲副或有不才長惡不悛,仍令守器,皆由情溺寵愛,失於至理致使宗社傾亡蒼生塗地
由此言之,天下安危,繫乎上嗣大業傳世豈不重哉。
皇太子地則居長,情所鍾愛,初登大位,即建春宮,冀德業日新,隆茲負荷
性識庸闇仁孝無聞昵近小人委任姦佞前後愆舋,難以具紀。
百姓者,天之百姓,朕恭天命屬當安育,雖欲愛子,實畏上靈豈敢以不之子而亂天下
及其男女為王、公主者,並可廢為庶人
顧惟兆庶,事不獲已興言及此良深愧歎
薛道衡曰:爾之罪惡人神所棄,欲求不廢,其可得耶。
再拜而言曰:臣合尸之都市,為將來鑒誡幸蒙哀憐得全性命
言畢,泣下流襟,既而舞蹈而去。
左右莫不憫默
下詔曰:自古以來,朝危國亂,皆邪臣佞媚凶黨扇惑致使禍及宗社,毒流兆庶
若不標明典憲何以肅清天下
左衛大將軍五原郡公元旻,任掌兵衛,委以心膂陪侍左右恩寵隆渥,乃包藏姦伏離間君親崇長厲階,最為魁首
太子左庶子唐令則策名儲貳,位長宮寮諂曲取容音技自進,躬執樂器,親教內人贊成驕侈導引非法
太子家令文騰專行左道,偏被親昵心腹委付鉅細關知占問國家希覬災禍
左衛司馬夏侯福,內事諂諛外作威勢凌侮上下,褻濁宮闈
典膳監元淹,謬陳愛憎開示怨隙,妄起訕謗潛行離阻進引妖巫,營事厭禱
吏部侍郎蕭子寶,往居省閣,舊非宮臣稟性浮躁用懷輕險進畫奸謀要射榮利經營間構,開造禍端。
前主下士何竦,假託元象妄說妖怪志圖禍亂,心在速發,兼制奇器異服,皆竦規摹增長驕奢糜費百姓
凡此七人為害乃甚,並處斬,妻妾子孫皆悉沒官
車騎將軍閻毗東郡崔君綽、游騎尉沈福瀛州章仇太翼等四人所為之事,皆是悖惡,論其狀跡,罪合極刑
但朕情存好生,未能盡戮,可並特免死,各決杖一百,身及妻子資財田宅,悉可沒官
副將大匠高龍叉,豫追番丁,輒配東宮使役營造亭舍進入春坊
率更令晉文建,通直散騎侍郎、判司農少卿事元料度之外私自出給,虛破丁功,擅割園地
並處盡。
於是集群於廣陽門外,宣詔以戮之。
廣平王雄答詔曰:至尊百姓骨肉之恩廢黜無德,實為大慶天下幸甚
乃移勇於內史省,立晉王廣皇太子,仍以付之,復囚於東宮
楊素物三千段,元胄楊約千段楊難敵五百段,皆鞫勇之功賞也。
文林郎楊孝政上書諫曰:皇太子小人所誤,宜加訓誨不宜廢黜
上怒,撻其胸。
尋而貝州長史裴肅表稱庶人罪黜已久,當克己自新,請封一小國
高祖勇之黜也,不允天下之情,乃徵入朝具陳廢立之意。
自以廢非其罪,頻請見上,面申冤屈
皇太子遏之,不得聞奏
於是升樹大叫聲聞於上,冀得引見
奏言情志昏亂,為癲鬼所著,不可復收。
以為然,卒不得
誣陷經營構成其罪,類皆如此
高祖寢疾仁壽宮,徵皇太子入侍醫藥,而姦亂宮闈,事高祖
高祖抵床曰:枉廢我兒。
因遣追
未及發使,高祖暴崩,祕不發喪
遽收元巖,繫於大理獄,偽為高祖敕書,賜庶人死。
追封房陵王不為立嗣
十男雲昭訓長寧王儼平原王裕、安城王筠,高良娣安平王嶷、襄城王恪,王良媛高陽王該、建安王韶,成姬生潁川王煚,後宮生孝實、孝範
宇文述傳》安州總管
晉王廣揚州,甚善於,欲近己,因奏為壽州刺史總管
王時陰有奪宗之志,請計於曰:皇太子失愛已久,令德不聞於天下
大王仁孝著稱才能蓋世,數經將領,深有大功
主上之與內官,咸所鍾愛四海之望,實歸於大王
廢立者,國家大事處人父子骨肉之間,誠非易謀也。
然能移主上者,唯楊素耳。
素之謀者,唯其
知約,請朝京師,與相見,共圖廢立
晉王大悅,多齎,資入關
數請,盛陳器玩,與之酣暢因而共博,每佯不勝,所齎寶盡輸之。
所得既多,稍以謝述
因曰:此晉王之賜,令與公為歡樂耳。
大驚曰:何為者。
因為王申意。
然其說,退言亦從之。
於是每與謀事
晉王情好益密,命述子士及尚南陽公主前後賞賜不可勝計
晉王皇太子,以左衛率。
,率官第四品,上以遂進率品為第三,其見重如此
煬帝嗣位,拜左衛大將軍改封許國公
蕭吉傳》房陵王時為太子言東宮鬼鬽鼠妖
上令東宮,禳邪氣
宣慈殿設神坐,有迴風從艮地鬼門來,掃太子坐。
桃湯葦火驅逐之,風出宮門而止。
謝土,於未地設壇,為四門,置五帝坐
於時至寒,有蝦蟆西南來,入人門,升赤帝坐,還從人門而出。
行數步,忽然不見
上大異之,賞賜優洽
又上言太子當不安位時上陰欲廢立,得其言是之。
裴肅傳》貝州長史,俱有能名
仁壽中皇太子蜀王秀左僕射高熲廢黜遣使上書曰:臣事君之道,有犯無隱愚情所懷敢不聞奏
高熲天挺良才元勳佐命陛下光寵,亦已優隆
鬼瞰高明,世疵俊異側目求其長短者,豈可勝道哉。
陛下錄其大功忘其小過
臣又聞之,古先聖帝,教而不誅陛下度越前聖
二庶得罪已久,寧無革心
陛下君父之慈,顧天性之義,各封小國,觀其所為。
若能遷善,漸更增益如或不悛貶削非晚。
今者自新之路永絕愧悔之心莫豈不哀哉
書奏,上謂楊素曰:裴肅我家事,此亦至誠也。
於是入朝
皇太子聞之,謂左庶子張衡曰:使自新,欲何為也。
曰:觀肅之意,欲令如吳大伯東海王耳。
皇太子不悅
頃之京師上於含章殿,上謂曰:吾天子富有四海後宮寵幸不過數人,自以下,並皆同母非為憎愛,輕事廢立
因言不可復收之意。
既而罷遣
楊約傳》字惠伯異母弟也。
童兒時,嘗登樹墮地,為查所傷由是竟為宦者
性好沉靜,內多譎詐好學強記
友愛之,凡有所為必先籌於而後行之。
周末,以軍功賜爵安成縣,拜上儀同三月
高祖受禪,授長秋卿
久之,為邵州刺史,入為宗正少卿,轉大理少卿
皇太子無寵,而晉王廣規欲奪宗,以幸於上,而雅信
於是張衡計,遣宇文述大以寶賂遺於,因通王意,說之曰:夫守正履道人臣之常致,反經合義,亦達者令圖
自古賢人君子莫不與時消息,以避禍患。
公之兄弟功名蓋世當塗用事有年歲矣。
朝臣足下家所屈辱者,可勝數哉。
儲宮以所欲不行,每切齒執政
公雖自結人主,而欲危公者固亦多矣。
主上一旦棄群臣,公亦何以取庇。
皇太子失愛皇后主上廢黜之心,此公所知也。
今若請立晉王,在賢兄之口耳。
誠能因此時建大功王必鎮銘於骨髓,斯則去累卵之危,成太山安也
之,因以白素
凶險,聞之大喜,乃撫掌而對曰:吾之智思,殊不及此,賴汝起予
知其計行,復謂曰:今皇后之言,上無不用,宜因機會,早自結託,則匪唯長保榮祿傳祚子孫,又晉王傾身士,聲名日盛,躬履節儉,有主上之風,以約料之,能安天下
兄若遲疑一旦有變,令太子用事,恐禍至無日矣。
遂行其策,太子果廢。
晉王東宮,引左庶子改封修武縣公進位大將軍
高祖所疏,出伊州刺史
入朝仁壽宮,遇高祖崩,遣易留守者,縊殺庶人後陳兵集眾,發高祖凶問
煬帝聞之曰:令兄之弟,果堪大任
即位數日,拜內史
公元600年
開皇二十年冬十一月,立晉王廣皇太子
隋書·文帝本紀開皇二十年冬十一月戊子天下地震京師大風雪。
晉王廣皇太子
十二月戊午,詔東宮官不得稱臣皇太子
煬帝本紀煬皇帝諱廣一名英小字阿𡡉,高祖第二子也。
母曰文獻獨孤皇后
上美姿儀,少敏慧高祖及后於諸子中特所鍾愛
在周,以高祖勳,封鴈門郡公
開皇元年,立為晉王,拜柱國并州總管時年十三。
尋授武衛大將軍進位上柱國河北道行臺尚書令大將軍如故
高祖項城公歆、安道公李徹輔導之。
上好學,善屬文,沉深嚴重,朝野屬望
高祖密令善相來和遍視諸子曰:晉王眉上雙骨隆起貴不可言
既而高祖幸上所居第,見樂器絃多斷絕,又有塵埃若不用者,以為不好聲妓,善之。
上尤自矯飾,當時稱為仁孝
觀獵遇雨,左右油衣,上曰:士卒霑濕,我獨衣此乎。
乃令持去。
六年,轉淮南道行臺尚書令
其年,徵拜雍州內史
八年冬大舉伐陳,以上為行元帥
陳平,執湘州刺史施文慶散騎常侍沈客卿市令慧朗刑法監徐析、尚書令史暨慧,以其邪佞有害於民,斬之右闕下,以謝三吳
於是府庫資財無所取,天下稱賢
進位太尉,賜輅車乘馬袞冕之服,元珪白璧各一。
復拜并州總管
俄而江南智慧相聚作亂,徙上為揚州總管,鎮江都,每歲一朝
高祖之太山也,領武候大將軍
明年歸藩
後數載,突厥寇邊,復為行元帥,出靈武,無寇而還
太子勇廢,立上為皇太子
是月,當受冊
高祖曰:吾以大興公帝業
令上出舍大興縣
其夜,烈風大雪地震山崩民舍多壞,壓死者百餘口。
仁壽初奉詔巡撫東南
是後高祖避暑仁壽宮,恆令上監國
四年七月高祖崩,上即皇帝位仁壽宮
八月,奉梓宮京師
公元605年
煬帝大業元年春正月丙申,立晉王昭皇太子
公元608年
隋書·煬帝本紀云云
元德太子傳》元德太子昭煬帝長子也,生而高祖命養宮中
三歲時,於元武門弄石獅子高祖文獻后至其所
高祖適患腰痛,舉手憑后,避去如此再三
高祖歎曰:天生長者,誰復教乎。
由是大奇之。
高祖嘗謂曰:當為爾娶婦。
應聲而泣。
高祖問其故,對曰:漢王未婚時,𢘆在至尊所,一朝娶婦,便則出外
懼將違離是以啼耳。
上歎其有至性,特鍾愛焉。
年十二,立為河南王
仁壽初,徙為晉王,拜內史,兼左衛大將軍
後三年,轉雍州
煬帝即位,便幸雒陽宮,留守京師
大業元年使者立為皇太子
武力,能引強弩
謙沖言色恂恂未嘗忿怒
有深嫌可責者,但云大不是
所膳不許多品,帷席極於儉素
臣吏有老父母者,必親問安否歲時皆有惠賜
仁愛如此
明年,朝於雒陽
後數月,將還京師願得少留,不許拜請無數
體素肥,因致勞疾。
令巫者視之,云:房陵王為祟。
未幾薨。
詔內史侍郎虞世基哀冊文曰:維大業二年七月癸丑朔二十三日皇太子薨於行宮
三年五月庚辰朔六日,將遷座於莊陵,禮也。
蜃綍宵載鶴關曉闢,肅文物具陳,儼賓從其如昔。
皇帝離方就晦,嗟震宮之虧象,顧守器長懷,臨登餕而興想。
先遠戒日,占謀允從,庭彝徹俎階戺收重,抗銘旌啟路,動徐輪於振容。
行度名,累德彰諡,爰詔史冊式遵典志,俾濬哲徽猷,播長久天地
其辭曰:宸基峻極帝緒會昌
體元襲聖,儀耀重光
氣秀陸,神華少陽
居周軼誦,處漢韜莊。
有縱生知誕膺惟睿。
性道觿日,幾深綺歲
降跡大成,俯情多藝。
樹親建國,命懿作藩。
威蕤先路舄奕渠門
庸服有紀,分器惟尊。
風高楚殿,雅盛梁園
睿后膺儲,天人葉順。
本茂條遠,基崇體峻。
王參墟,奄有
在貴能謙,居沖益慎。
封畿千里閶闔九重
神州王化禁旅軍容
瞻言偃草高視折衝
帷扆清祕親賢允屬。
泛景鳳瀾,飛華螭玉
揮翰泉涌敷言藻縟
式是便煩思謀啟沃
洪惟積德豐衍繁祉
粵自天孫,光升元子
綠車逮事,翠纓奉祀
穆滿容,儀形讓齒
禮樂交暢愛敬兼資
優游養德恭己承儀。
南山聘隱,東序尊師
有粹神儀,深穆其度。
顯顯觀德溫溫審諭
炯戒齊箴,留連主賦。
入監出撫,日就月將
沖情玉裕令問金相
宜綏景福,永作元良
神理冥漠天道難究。
不必壽,善或愆祐。
瑤山頹壞,忽桂宮之毀構。
幽明,悲纏宇宙
皇情之深憫,摧具僚其如疚。
嗚呼哀哉
迴環氣朔荏苒居諸
零露於瑤圃,下申霜於玉除
夜漏盡兮空階曙,曉月懸兮帷殿虛。
嗚呼哀哉
將寧甫竁長違望苑
渭涘造舟,遵長平脩坂
鶴駕而不追,顧龍樓日遠
嗚呼哀哉
永隔存歿,長分古今
榮華人世,即潛𡑞之幽深
夕煙而稍起,慘落景而將沈。
哀挽悽楚,雜灌木悲吟
徒御而流袂,欷纓弁霑襟
嗚呼哀哉
九地黃泉千年白日
金石之能久,終天壤乎長畢。
敢圖芳於篆素,永飛聲騰實
追悼
有子三人韋妃恭皇帝,大劉良娣生燕王倓,小劉良娣越王侗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