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

 第十六卷目录

 朝鲜部汇考四
  唐〈高祖武德六则 太宗贞观十一则 高宗永徽二则 显庆二则 龙朔二则 乾封二则 总章一则 咸亨二则 仪凤一则 永淳一则 中宗嗣圣三则 宪宗元和一则〉
  后梁〈末帝贞明三则〉
  后唐〈庄宗同光三则 明宗天成三则 长兴一则 废帝清泰一则〉
  后晋〈高祖天福一则 出帝天福一则 开运二则〉
  后汉〈高祖天福一则 隐帝乾祐一则〉
  后周〈太祖广顺二则 世宗显德三则〉

边裔典第十六卷

朝鲜部汇考四

唐高祖武德元年,高丽婴阳王薨,异母弟建武立。
《唐书》《旧唐书·本纪》《列传》俱不载。按《朝鲜史略》:高丽婴阳王薨,在位二十九年,异母弟建武立,是为营留王。新罗薛罽头随海舶入唐,罽头尝曰:我国用人论骨品,苟非其旗,虽有鸿材杰功,不能自振。我愿西游中华,奋不世之略,立非常之功。至是入唐后,唐太宗伐高丽,自荐为果毅,以深入疾斗而死。帝泫然流涕,脱御衣覆之,赠大将军。
武德二年,高丽遣使来朝。
《唐书》《旧唐书·本纪》俱不载。按《唐书·高丽本传》:高丽,本扶馀别种也。地东跨海距新罗,南亦跨海距百济,西北度辽水与营州接,北靺鞨。其君居平壤城,亦谓长安城,汉乐浪郡也,去京师五千里而赢,随山屈缭为郛,南涯浿水,王筑宫其左。又有国内城、汉城,号别都。水有大辽、少辽:大辽出靺鞨西南山,南历安市城;少辽出辽山西,亦南流,有梁水出塞外,西行与之合。有马訾水出靺鞨之白山,色若鸭头,号鸭渌水,历国内城西,与盐难水合,又西南至安市,入于海。而平壤在鸭渌东南,以巨舻济人,因恃以为堑。官凡十二级:曰大对卢,或曰吐捽;曰郁折,主图簿者;曰太大使者;曰帛衣头大兄,所谓帛衣者,先人也,秉国政,三岁一易,善职则否,凡代日,有不服则相攻,王为闭宫守,胜者听为之;曰大使者;曰大兄;曰上位使者;曰诸兄;曰小使者;曰过节;曰先人;曰古邹大加。其州县六十。大城置傉萨一,比都督;馀城置处闾近支,亦号道使,比刺史。有参佐,分干。有大模达,比卫将军;末客,比中郎将。分五部:曰内部,即汉桂娄部也,亦号黄部;曰北部,即绝奴部也,或号后部;曰东部,即顺奴部也,或号左部;曰南部,即灌奴部也,亦号前部;曰西部,即消奴部也。王服五采,以白罗制冠,革带皆金扣。大臣青罗冠,次绛罗,珥两鸟羽,金银杂扣,衫筒褒,裤大口,白韦带,黄革履。庶人衣褐,戴弁。女子首巾帼。俗喜奕、投壶、蹴鞠。食用笾、豆、簠、簋、罍、洗。居依山谷,以草茨屋,惟王宫、官府、佛庐以瓦。窭民盛冬作长坑,煴火以取煖。其治,峭法以绳下,故少犯。叛者丛炬灼体,乃斩之,籍入其家。降、败、杀人及剽掠者斩,盗者十倍取偿,杀牛马者没为奴婢,故道不掇遗。婚娶不用币,有受者耻之。服父母丧三年,兄弟踰月除。俗多淫祠,祀灵星及日、箕子、可汗等神。国左有大穴曰神隧,每十月,王皆自祭。人喜学,至穷里厮家,亦相矜勉,衢侧悉构严屋,号扄堂,子弟未婚者曹处,诵经习射。隋末,其王高元死,异母弟建武嗣。武德初,再遣使入朝。按《旧唐书·高丽传》:高丽王高建武,即前王高元异母弟也。武德二年,遣使来朝。
武德四年,又遣使朝贡。
《唐书》《旧唐书·本纪》俱不载。按《旧唐书·高丽传》云云。
武德五年,高丽以礼宾送华人之在高丽者。
《唐书》《旧唐书·本纪》俱不载。按《唐书·高丽传》:高祖下书修好,约高丽人在护送,中国人在高丽
者,敕遣还。于是建武悉搜亡中国者,命归有司,且万人。按《旧唐书·高丽传》:高祖感隋末战士多陷其地,五年,赐建武书曰:朕恭膺宝命,君临率土,祗顺三灵,绥柔万国。普天之下,情均抚字,日月所照,咸使乂安。王既统摄辽左,世居藩服,思禀正朔,远循职贡。故遣使者,跋涉山川,申布诚恳,朕甚嘉焉。方今六合宁晏,四海清平,玉帛既通,道路无壅。方申辑睦,永敦聘好,各保疆场,岂非盛美。但隋氏季年,连兵构难,攻战之所,各失其民。遂使骨肉乖离,家家分析,多历年岁,怨旷不申。今二国通和,义无阻异,在此所有高丽人等,已令追括,寻即遣送;彼处有此国人者,王可放还,务尽抚育之方,共弘仁恕之道。于是建武悉搜括华人,以礼宾送,前后至者数万,高祖大喜。
武德七年春正月己酉,封高丽王高建武为辽东郡王。
《唐书·高祖本纪》不载。按《旧唐书·本纪》云云。按《唐书·高丽本传》:后遣使者拜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命道士以像法往,为讲《老子》。建武大悦,率国人共听之,日数千人。帝谓左右曰:名实须相副。高丽虽臣于隋,而终拒炀帝,何臣之为。朕务安人,何必受其臣。裴矩、温彦博谏曰:辽东本箕子国,魏晋时故封内,不可不臣。中国与四夷,犹太阳于列星,不可以降。乃止。
武德九年,遣使谕高丽,建武谢罪,又遣使朝贡。按《唐书》《旧唐书·高祖本纪》俱不载。按《旧唐书·太宗本纪》:九年,是岁,高丽遣使朝贡,谢罪事不载。按《唐书·高丽本传》:明年,新罗、百济上书,言建武闭道,使不得朝,且数侵入。有诏散骑侍郎朱子奢持节谕和,建武谢罪,乃请与二国平。〈按此《本传》所载,明年似入八年事,据《旧唐书传》所载事同
作九年。
〉太宗贞观二年,破突厥颉利可汗,建武遣使奉贺,并上封域图。
《唐书》《旧唐书·本纪》俱不载。按《旧唐书·高丽传》云云。〈按《唐书传》同,但无年可考耳。〉
《朝鲜史略》:高丽日无光三日。
贞观五年八月甲辰,遣使高丽祭隋人战亡者。按《唐书·太宗本纪》云云。按《高丽本传》:帝诏广州司马长孙师临,瘗隋士战胔,毁高丽所立京观。建武惧,乃筑长城千里,东北首扶馀,西南属之海。
《朝鲜史略》:高丽复令东部大人盖苏文者,监筑长城,东北自扶馀城,东南至海千有馀里,至是十六年乃毕。
贞观十三年,是岁,高丽遣使朝贡。
《唐书·太宗本纪》不载,按《旧唐书·本纪》云云。
贞观十四年十二月乙卯,高丽世子桓权来朝。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按《旧唐书·本纪》云云。按《唐书·高丽本传》:高丽遣太子桓权入朝献方物,帝厚赐赉,诏使者陈大德入其国,厚饷官守,悉得其纤曲。见华人流客者,为道亲戚存亡,人人垂涕,故所至士女夹道观。建武盛陈兵见使者。大德还奏,帝悦。大德又言:闻高昌灭,其大对卢三至馆,有加礼焉。帝曰:高丽地止四郡,我发卒数万攻辽东,诸城必救,我以舟师自东莱帆海趋平壤,固易。然天下甫平,不欲劳人耳。
《朝鲜史略》:高丽太子桓权来朝,唐帝遣郎中陈大德报之,大德所至城邑,托观山水游历殆遍,悉得山川道里险易。及还,乃备陈高丽虚实,帝于是始有东征之志。
贞观十六年,是岁,高丽大臣盖苏文弑其君建武,而立武兄子藏为王。
《唐书·太宗本纪》不载。按《旧唐书·本纪》云云。按《唐书·高丽传》:盖苏文,或号盖金,姓泉氏,自云生水中以惑众。性忍暴。父为东部大人、大对卢,死。盖苏文当嗣,国人恶之,不得立。顿首谢众,请摄职,有不可,虽废无悔。众哀之,遂嗣位。残凶不道,诸大臣与建武议诛之,盖苏文觉,悉召诸部,绐云大阅兵,列馔具请大臣临视,宾至尽杀之,凡百馀人。驰入宫杀建武,残其尸投诸沟。更立建武弟之子藏为王,自为莫离支,专国,犹唐兵部尚书、中书令职云。貌魁秀,美须髯,冠服皆饰以金,佩五刀,左右莫敢仰视。使贵人伏诸地,践以升马。出入陈兵,长呼禁切,行人畏窜,至投坑谷。帝闻建武为下所杀,恻然遣使者持节吊祭。
《朝鲜史略》:高丽盖苏文弑其君建武,乃立王侄藏,是为宝藏王苏文,一名盖金姓泉氏,自云生水中以惑众,状貌雄伟,意气鸷悍。其父东部大人,大对卢死文嗣,凶残太甚,诸大人与王密议诛之。事泄,遂为所弑焉。
贞观十七年,遣使拜藏为辽东郡王、高丽王,兼谕勿攻新罗,高丽不从。
《唐书》《旧唐书·太宗本纪》俱不载。按《唐书·高丽传》:帝闻建武为下所杀,遣使者持节吊祭。或劝帝可遂讨之,帝不欲因丧伐罪,乃拜藏为辽东郡王、高丽王。帝曰:盖苏文杀君攘国,朕取之易耳,不愿劳人,若何。司空房元龄曰:陛下士勇而力有馀,戢不用,所谓止戈为武者。司徒长孙无忌曰:高丽无一介告难,宜赐书安慰之,隐其患,抚其存,彼当听命。帝曰:善。会新罗遣使者上书言:高丽、百济联和,将见讨。谨归命天子。帝问:若何而免。使者曰:计穷矣,惟陛下哀怜。帝曰:我以偏兵率契丹、靺鞨入辽东,而国可纾一岁,一策也。我以绛袍丹帜数千赐而国,至,建以阵,二国见,谓我师至,必走,二策也。百济恃海,不修戎械,我以舟师数万袭之;而国汝君,故为邻侮,我以宗室主而国,待安则自守之,三策也。使者计孰取。使者不能对。于是遣司农丞相里元奖以玺书让高丽,且使止勿攻。使未至,而盖苏文已取新罗二城。元奖谕帝旨,荅曰:往隋见侵,新罗乘衅夺我地五百里,今非尽反地,兵不止。元奖曰:往事乌足论邪。辽东故中国郡县,天子且不取,高丽焉得违诏。不从。元奖还奏,帝曰:莫离支杀君,虐用其下如擭阱,怨痛溢道,我出师无名哉。谏议大夫褚遂良曰:陛下之兵度辽而克固善,万分一不得逞,且再用师,再用师,安危不可亿。兵部尚书李绩曰:不然。曩薛延陀盗边,陛下欲追击,魏徵苦谏而止。向若击之,一马不生返。后复叛扰,至今为恨。帝曰:诚然。但一虑之失而尤之,后谁为我计者。〈按《旧唐书传》同作十七年。〉贞观十八年七月甲午,营州都督张俭率幽、营兵及契丹、奚以伐高丽。十一月甲午,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李世绩、马周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十六总管兵以伐高丽。
《唐书·太宗本纪》云云。按《高丽传》:新罗数请援,乃下吴船四百柁输粮,诏营州都督张俭等发幽、营兵及契丹、奚、靺鞨等出讨。会辽溢,师还。莫离支惧,遣使者内金,帝不纳。使者又言:莫离支遣官五十入宿卫。帝怒责使者曰:而等委质高武,而不仗节死义,又为逆子谋,不可赦。悉下之狱。于是帝欲自将讨之,召长安耆老劳曰:辽东故中国地,而莫离支贼杀其主,朕将自行经略之,故与父老约:子若孙从我行者,我能拊循之,毋庸恤也。即厚赐布粟。群臣皆劝帝毋行,帝曰:我知之矣,去本而就末,舍高而取下,释近而之远,三者为不祥,伐高丽是也。然盖苏文弑君,又戮大臣以逞,一国之人延颈待救,议者顾未亮耳。于是北输粟营州,东储粟古大人城。帝幸洛阳,乃以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常何、左难当副之,冉仁德、刘英行、张文干、庞孝泰、程名振为总管,帅江、吴、京、洛募兵凡四万,吴艘五百,泛海趋平壤。以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江夏王道宗副之,张士贵、张俭、执失思力、契苾何力、阿史那弥射、姜德本、曲智盛、吴黑闼为行军总管隶之,帅骑士六万趋辽东。诏曰:朕所过,营顿毋饰,食毋丰怪,水可涉者勿作桥梁,行在非近州县不得令学生、耆老迎谒。朕昔提戈拨乱,无盈月储,犹所向风靡。今幸家给人足,祗恐劳于转饷,故驱牛羊以饲军。且朕必胜有五:以我大击彼小,以我顺讨彼逆,以我安乘彼乱,以我逸敌彼劳,以我悦当彼怨,渠忧不克耶。又发契丹、奚、新罗、百济诸君长兵悉会。按《褚遂良本传》:帝欲自讨辽东,遂良固劝无行:一不胜,师必再兴;再兴,为忿兵。兵忿者,胜负不可必。帝然可。会李绩诋其计,帝意遂决东。遂良惧,上言:臣请譬诸身。两京,腹心也;四境,手足也;殊裔绝域,殆非支体所属。高丽王陛下所立,莫离支杀之。讨其逆,夷其地,固不可失,但遣一二镇将,付锐兵十万,翔旝云輣,唾手可取。昔侯君集、李靖皆庸人尔,犹能撅高昌,缨突厥,陛下发踪指示,得归功圣明。前日从陛下平天下,虓士爪臣,气力未衰,可驱策,惟陛下所使。臣闻涉辽而左,或水潦,平地淖三尺,带方、元菟,海壤荒漫,决非万乘六师所宜行。是时,帝锐意荡平,不见省。进黄门侍郎,参综朝政。莫离支遣使贡金,遂良曰:古者讨杀君之罪,不受其赂。鲁纳郜鼎太庙,《春秋》讥之。今莫离支所贡不臣之篚,不容受。诏可,以其使属吏。
贞观十九年春二月,亲讨高丽。夏六月,大败高丽于安市城。秋九月班师。
《唐书·太宗本纪》:贞观十九年二月,如洛阳宫,以伐高丽。四月癸卯,誓师于幽州,大飨军。癸亥,李世绩克盖牟城。五月己巳,平壤道行军总管程名振克沙卑城。庚午,次辽泽,瘗隋人战亡者。乙亥,辽东道行军总管张君乂有罪,伏诛。丁丑,军至马首山。甲申,克辽东城。六月丁酉,克白岩城。己未,大败高丽于安市城东南山,左武卫将军王君愕死之。九月班师。按《高丽本传》:十九年二月,帝自洛阳次定州,谓左右曰: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帝坐城门,过兵,人人抚慰,疾病者亲视之,敕州县治疗,士大悦。长孙无忌白奏:天下符鱼悉从,而宫官止十人,天下以为轻神器。帝曰:士度辽十万,皆去家室。朕以十人从,尚恧其多,公止勿言。帝身属櫜房,结两箙于鞍。四月,绩济辽水,高丽皆婴城守。帝大飨士,帐幽州之南,诏长孙无忌誓师,乃引而东。绩攻盖牟城,拔之,得户二万,粮十万石,以其地为盖州。程名振攻沙卑城,夜入其西,城溃,虏其口八千,游兵鸭渌上。绩遂围辽东城。帝次辽泽,诏瘗隋战士露骼。高丽发新城、国内城骑四万救辽东。道宗率张君乂逆战,君乂却。道宗以骑驰之,虏兵辟易,夺其梁,收散卒乘,高以望,见高丽阵嚣,急击破之,斩首千馀级,诛君乂以徇。帝度辽水,彻杠彴,坚士心。营马首山,身到城下,见士填堑,分负之,重者马上持之群臣震惧,争挟块以进。城有朱蒙祠,祠有锁甲、铦矛,妄言前燕世天所降。方围急,饰美女以妇神,巫言朱蒙悦,城必完。绩列抛车,飞大石过三百步,所当辄溃,虏积木为楼,结縆罔,不能拒。以冲车撞陴屋,碎之。时百济上金髹铠,又以元金为山五文铠,士被以从。帝与绩会,甲光炫日。会南风急,士纵火焚西南,熛延城中,屋几尽,人死于燎者万馀。众登陴,虏蒙盾以拒,士举长矛舂之,蔺石如雨,城遂溃,获胜兵万,户四万,粮五十万石。以其地为辽州。初,帝自太子所属行在,舍置一烽,约下辽东举烽,是日传燎入塞。进攻白崖城,城负山厓水,险甚。帝壁西北。虏酋孙伐音阴丐降,然城中不能一。帝赐帜曰:若降,建于堞以信。俄而举帜,城人皆以唐兵登矣,乃降。初,伐音中悔,帝怒,约以虏口畀诸将。及是,李绩曰:士奋而先,贪虏获也。今城危拔,不可许降以孤士心。帝曰:将军言是也。然纵兵杀戮,略人妻孥,朕不忍。将军麾下有功者,朕能以库物赏之,庶因将军赎一城乎。获男女凡万、兵二千。以其地为岩州,拜伐音为刺史。莫离支以加尸人七百戍盖牟,绩俘之。请自效,帝曰:而家加尸,乃为我战,将尽戮矣。夷一姓求一人力,不可。禀而纵之。次安市。于是高丽北部傉萨高延寿、南部傉萨高惠真引兵及靺鞨众十五万来援。帝曰:彼若勒兵连安市而壁,据高山,取城中粟食之,纵靺鞨略吾牛马,攻之不可下,此上策也。拔城夜去,中策也。与吾争锋,则禽矣。有大对卢为延寿计曰:吾闻中国乱,豪雄并奋,秦王神武,敌无坚,战无前,遂定天下,南面而帝,北狄、西戎罔不臣。今扫地而来,谋臣重将皆在,其锋不可校。今莫若顿兵旷日,阴遣奇兵绝其饟道,不旬月粮尽,欲战不得,归则无路,乃可取也。延寿不从,引军距安市四十里而屯。帝曰:虏堕吾策中矣。命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以突厥千骑尝之,虏常以靺鞨锐兵居前,社尔兵接而北。延寿曰:唐易与耳。进一舍,倚麓而阵。帝诏延寿曰:我以尔有强臣贼杀其主,来问罪,即交战,非我意。延寿谓然,按甲俟。帝夜召诸将,使李绩率步骑万五千阵西岭当贼,长孙无忌、牛进达精兵万人出虏背狭谷,帝以骑四千偃帜趋虏北山上,令诸军曰:闻鼓声而纵。张幄朝堂,曰:明日日中,纳降虏于此。是夜,流星堕延寿营。旦日,虏视绩军少,即战。帝望无忌军尘上,命鼓角作,兵帜四合,虏惶惑,将分兵禦之,众已嚣。绩以步槊击败之,无忌乘其后,帝自山驰下,虏大乱,斩首二万级。延寿收馀众负山自固,无忌、绩合围之,彻川梁,断归路。帝按辔观虏营垒曰:高丽倾国来,一麾而破,天赞我也。下马再拜,谢况于天。延寿等度势穷,即举众降。入辕门,膝而行,拜手请命。帝曰:后敢与天子战乎。惶汗不得对。帝料酋长二千五百人,悉官之,许内徙,馀众三万纵还之,诛靺鞨三千馀人,获马牛十万,明光铠万领。高丽震骇,后黄、银二城自拔去,数百里无舍烟。乃驿报太子,并赐诸臣书曰:朕自将若此,云何。因号所幸山为驻跸山,图破阵状,勒石纪功。拜延寿鸿胪卿,惠真司农卿。候骑获觇人,帝解其缚,自言不食且三日,命饲之,赐以屩,遣曰:归语莫离支,若须军中进退,可遣人至吾所。帝每营不作堑垒,谨斥候而已,而士运粮,虽单骑,虏不敢钞。帝与绩议所攻,帝曰:吾闻安市地险而众悍,莫离支击不能下,因与之。建安恃险绝,粟多而士少,若出其不意攻之,不相救矣。建安得,则安市在吾腹中。绩曰:不然。积粮辽东,而西击建安,贼将梗我归路,不如先攻安市。帝曰:善。遂攻之,未能下。延寿、惠真谋曰:乌骨城傉萨已耄,朝攻而夕可下。乌骨拔,则平壤举矣。群臣亦以张亮军在沙城,召之一昔至,若取乌骨,度鸭渌,迫其腹心,计之善者。无忌曰:天子行师不徼幸。安市众十万在吾后,不如先破之,乃驱而南,万全势也。乃止。城中见帝旌麾,辄乘陴噪,帝怒。绩请破日男子尽诛。虏闻,故死战。江夏王道宗筑距闉攻东南,虏增陴以守。绩攻其西,撞车所坏,随辄串栅为楼。帝闻城中鸡彘声,曰:围久,突无黔烟。今鸡彘鸣,必杀以飨士,虏且夜出。诏严兵。丙夜,虏数百人缒而下,悉禽之。道宗以树枚裹土积之,距闉成,迫城不数丈,果毅都尉傅伏爱守之,自高而排其城,城且颓,伏爱私去所部,虏兵得自颓城出,据而堑断之,积火萦盾固守。帝怒,斩伏爱,敕诸将击之,三日不克。有诏班师,拔辽、盖二州之人以归。兵过城下,城中屏息偃旗,酋长登城再拜,帝嘉其守,赐绢百匹。辽东粟尚十万斛,士取不能尽。帝至渤错水,阻淖,八十里车骑不通。长孙无忌、杨师道等率万人斩樵筑道,联车为梁,帝负薪马上助役。十月,兵毕度,雪甚,诏属燎以待济。始行,士十万,马万匹;逮还,物故裁千馀,马死十八。船师七万,物故亦数百。诏集战骸葬柳城,祭以大牢,帝临哭,从臣皆流涕。帝总飞骑入临渝关,皇太子迎道左。初,帝与太子别,御褐袍,曰:俟见尔乃更。袍历二时弗易,至穿穴。群臣请更服,帝曰:士皆敝衣,吾可新服邪。及是,太子进洁衣,乃御。辽降口万四千,当没为奴婢,前集幽州,将分赏士。帝以父子夫妇离析,诏有司以布帛赎之,原为民,列拜欢舞,三日不息。延寿既降,以忧死,独惠真至长安。按《李道宗传》:道宗拜晋州刺史,迁礼部尚书,帝将讨高丽,先遣营州都督张俭轻骑度辽窥形势,俭畏,不敢深入。道宗请以百骑往,帝许之,约其还,曰:臣请二十日行,留十日览观山川,得还见天子。因秣马束兵,旁南山入贼地,相易险,度营阵便处。将还,会高丽兵断其路,更走间道,谒帝如期。帝曰:贲、育之勇何以过。赐金五十斤,绢千疋。乃诏与李绩为前锋,济辽,拔盖牟城。会贼救至,道宗与总管张君乂领骑裁四千,虏十倍,皆欲浚沟保险须帝至,道宗曰:贼遽来,其兵必疲,我一鼓摧之,固矣。昔耿弇不以贼遗君父,吾为前军,当清道迎乘舆,尚何待。绩善之。选壮骑数十,突进贼营,左右出入,绩合击,大破之。帝至,咨美,赐奴婢四十口。乃筑拒闉,攻安市城,闉毁傅城,道宗失部分,反为贼据。帝斩其果毅傅伏爱,道宗跣行请罪,帝曰:汉武帝杀王恢,不如秦穆公赦孟明。遂置不问。
贞观二十年二月,赐勋从伐高丽者。三月,至自高丽。是年,以高丽受赐不谢,削弃朝贡。
《唐书·太宗本纪》:二十年二月甲午,从伐高丽无功者,皆赐勋一转。三月己巳,至自高丽。按《高丽本传》:明年春,藏遣使者上方物,且谢罪;献二姝口,帝敕还之,谓使者曰:色者人所重,然悯其去亲戚以伤乃心,我不取也。初,师还,帝以弓服赐盖苏文,受之,不遣使者谢,于是下诏削弃朝贡。〈按:姝口,《旧唐书》作妹女。〉《朝鲜史略》:新罗遣使如唐乞师,文皇帝不许。〈时百济与高句丽连和将伐新罗〉命司农丞相里元奖,赐玺书于高句丽,喻以戢兵苏文不奉诏,帝又遣蒋俨谕旨,苏文胁使者囚窟室,于是帝自将伐之,以张亮及李世绩为将,进攻辽东城。〈时辽东属高句丽〉拔之以其城为辽州,又进攻白岩城,城主孙伐音出降,以其城为岩州,高句丽将高延寿、高惠真等,帅其军及靺鞨兵来救之,帝敕诸军齐出奋击,龙门人薛仁贵大呼陷阵,所向无敌丽军大溃,延寿、惠真率其众降。帝进攻安市城,城险兵精,城主亦材勇,围城六旬,交战日六七合,冲车、炮石毁其城堞,随立木栅。寒其缺,坚守不下,帝以辽左早寒,且尽粮食,敕班师。高句丽东明王,塑母像泣血三日。
贞观二十一年春三月戊子,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李世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三总管兵以伐高丽。五月,李世绩克南苏、木底城。十月乙未,牛进达克石城。
《唐书·太宗本纪》云云。按《高丽本传》:又明年三月,诏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将军李海岸副之,自莱州度海;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将军孙贰朗、右屯卫大将军郑仁泰副之,率营州都督兵,繇新城道以进。次南苏、木底,虏兵战不胜,焚其郛。七月,进达等取石城,进攻积利城,斩级数千,乃皆还。藏遣子莫离支高任武来朝,因谢罪。
贞观二十二年正月丙午,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以伐高丽。六月丙子,薛万彻及高丽战于泊灼城,败之。
《唐书·太宗本纪》云云。按《高丽本传》:二十二年,诏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将军裴行方副之,自海道入。部将古神感与虏战曷山,虏溃;虏乘暝袭我舟,伏兵破之。万彻度鸭渌,次泊灼城,拒四十里而舍。虏惧,皆弃邑居去。大酋所夫孙拒战,万彻击斩之,遂围城,破其援兵三万,乃还。帝与长孙无忌计曰:高丽困吾师之入,户亡耗,田岁不收,盖苏文筑城增陴,下饥卧死沟壑,不胜敝矣。明年以三十万众,公为大总管,一举可灭也。乃诏剑南大治船,蜀人愿输财江南,计直作舟,舟取缣千二百。巴、蜀大骚,邛、眉、雅三州獠皆反,发陇西、峡内兵二万击定之。始,帝决取虏,故诏陜州刺史孙伏伽、莱州剌史李道裕储粮械于三山浦、乌胡岛,越州都督治大艎偶舫以待。会帝崩,乃皆罢。藏遣使者奉慰。
高宗永徽五年,契丹大败高丽,遣使来告捷。
《唐书·高宗本纪》不载。按《高丽本传》:永徽五年,藏以靺鞨兵攻契丹,战新城。大风,矢皆还激,为契丹所乘,大败。契丹火野复战,人死相藉,积尸而冢之。遣使者告捷,高宗为露布于朝。
永徽六年春二月乙丑,营州都督程名振、左卫中郎将苏定方伐高丽。五月壬午,及高丽战于贵端水,败之。
《唐书·高宗本纪》云云。按《高丽本传》:六年,新罗诉高丽、靺鞨夺三十六城,惟天子哀救。有诏营州都督程名振、左卫中郎将苏定方率师讨之。至新城,败高丽兵,火外郛及墟落,引还。
显庆三年夏六月壬子,程名振及高丽战于赤烽镇,败之。
《唐书·高宗本纪》云云。按《高丽本传》:显庆三年,复遣名振率薛仁贵攻之,未能克。
显庆五年十二月壬午,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浿江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左骁卫将军刘伯英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以伐高丽。
《唐书·高宗本纪》云云。按《高丽本传》:后二年,天子已平百济,乃以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右武卫大将军苏定方、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率诸将出浿江、辽东、平壤道讨之。
《朝鲜史略》:唐遣苏定方,领水陆兵伐高句丽,谕新罗王帅诸将会伐盖苏文,遣子男生守鸭绿,唐将契苾、何力击破之。
龙朔元年正月,萧嗣业、任雅相等,率三十五军,以伐高丽。八月,败之。
《唐书·高宗本纪》:龙朔元年正月戊午,鸿胪卿萧嗣业为扶馀道行军总管,以伐高丽。四月庚辰,任雅相为浿江道行军总管,契苾何力为辽东道行军总管,苏定方为平壤道行军总管,萧嗣业为扶馀道行军总管,右骁卫将军程名振为镂方道行军总管,左骁卫将军庞孝泰为沃沮道行军总管,率三十五军以伐高丽。八月甲戌,苏定方及高丽战于浿江,败之。按《高丽本传》:龙朔元年,大募兵,拜置诸将,天子欲自行,蔚州刺史李君球建言:高丽小丑,何至倾中国事之。有如高丽既灭,必发兵以守,少发则威不振,多发则人不安,是天下疲于转戍。臣谓征之未如勿征,灭之未如勿灭。亦会武后苦邀,帝乃止。八月,定方破虏兵于浿江,夺马邑山,遂围平壤。
龙朔二年二月,任雅相薨。庞孝泰及高丽战于蛇水,死之。
《唐书·高宗本纪》云云。按《高丽本传》:明年,庞孝泰以岭南兵壁蛇水,盖苏文攻之,举军没;定方解而归。
乾封元年夏六月壬寅,高丽泉男生请内附,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安抚大使,率兵援之。左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为辽东道行军总
管,左武卫将军薛仁贵、左监门卫将军李谨行为后援。九月,庞同善及高丽战,败之。十二月己酉,李绩为辽东道行台大总管,率六总管兵以伐高丽。
《唐书·高宗本纪》云云。按《高丽本传》:乾封元年,藏遣子男福从天子封泰山,还而盖苏文死,子男生代为莫离支,与弚男建、男产相怨。男生据国内城,遣子献诚入朝求救,盖苏文弟净土亦请割地降。乃诏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左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为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薛仁贵、左监门将军李谨行殿而行。九月,同善破高丽兵,男生率师来会。诏拜同善特进、辽东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抚大使,封元菟郡公。又以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兼安抚大使,与契苾何力、庞同善并力。诏独孤卿云由鸭渌道,郭待封积利道,刘仁愿毕列道,金待问海谷道,并为行军总管,受绩节度;转燕、赵食廥辽东。乾封二年秋九月,李绩及高丽,战于新城败之。按《唐书·高宗本纪》云云。按《高丽本传》:明年正月,绩引道次新城,合诸将谋曰:新城,贼西鄙,不先图,馀城未易下。遂壁西南山临城,城人缚戍酋出降。绩进拔城十有六。郭待封以舟师济海,趋平壤。
总章元年正月,刘仁轨为辽东道副大总管兼安抚大使、浿江道行军总管。二月,李绩败高丽,克扶馀、南苏、木底、苍岩城。九月,李绩败高丽王高藏,执之。十二
月,俘高藏以献。
《唐书·高宗本纪》云云。按《高丽本传》:三年二月,绩率仁贵拔扶馀城,他城三十皆纳款。同善、侃守新城,男建遣兵袭之,仁贵救侃,战金山,不胜。高丽鼓而进,锐甚。仁贵横击,大破之,斩首五万级,拔南苏、木底、苍岩三城,引兵略地,与绩会。侍御史贾言忠计事还,帝问军中云何。对曰:必克。昔先帝问罪,所以不得志者,虏未有舋也。谚云:军无媒,中道回。今男生兄弟阋狠,为我乡导,虏之情伪,我尽知之,将忠士力,臣故曰必克。且《高丽秘记》曰:不及九百年,当有八十大将灭之。高氏自汉有国,今九百年,绩年八十矣。虏仍荐饥,人相掠卖,地震裂,狼狐入城,鼢穴于门,人心危骇,是行不再举矣。男建以兵五万袭扶馀,绩破之萨贺水上,斩首五千级,俘口三万,器械牛马称之。进拔大行城。刘仁愿与绩会,后期,召还当诛,赦流姚州。契苾何力会绩军于鸭渌,拔辱夷城,悉师围平壤。九月,藏遣男产率首领百人树素幡降,且请入朝,绩以礼见。而男建犹固守,出战数北。大将浮屠信诚遣谍约内应。五日,阖启,兵噪而入,火其门,郁焰四兴,男建窘急,自刺不殊。执藏、男建等,收凡五部百七十六城,户六十九万。诏绩便道献俘昭陵,凯而还。十二月,帝坐含元殿,引见绩等,数俘于廷。以藏素胁制,赦为司平太常伯,男产司宰少卿;投男建黔州,百济王扶馀隆岭外;以献诚为司卫卿,信诚为银青光禄大夫,男生右卫大将军,何力行左卫大将军,绩兼太子太师,仁贵威卫大将军。剖其地为都督府者九,州四十二,县百。复置安东都护府,擢酋豪有功者授都督、刺史、令,与华官参治。仁贵为都护,总兵镇之。是岁郊祭,以高丽平,谢成于天。
《朝鲜史略》:高句丽泉盖苏文死,子男生代为莫离支,〈官名如唐中书令〉其弟男建杀男生,子献。忠自为莫离支,讨男生、男生走、保国内城、遣子献诚于唐,求内附,唐以李世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郝处俊。薛仁贵等副之,帅师伐高句丽,使金仁问徵兵于新罗王,帅师次唐城州,以金钦纯〈庾信弟〉、金仁问为将往助之。〈时庾信有病留〉唐兵合新罗兵,攻平壤城拔之,高句丽王高藏降,世绩执藏及子福男、德男、大臣建等二十馀万众还京师,高句丽亡,自始祖东明王立国于卒,本历二十八王,移都者七〈琉璃王都国内城山上玉都、丸都,东川王都平襄故国,原王复都丸都,又移都平襄,及东王城平原,王移都长安城〉共七百五年,唐分高句丽百七十六城,六十九万户,为都督府,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以薛仁贵为都护镇抚之,后移三万八千三百户于江淮之南,及京西诸州空旷之地。
《历年图》曰:始祖以英雄之资,见忌于金蛙,诸子逃难至卒,本披草莱建邦国未遑制作,然威德日盛,归附亦众,降松让斥靺鞨取荇人,灭沃沮雄据一方,虎视三韩,何成功之易也。琉璃以遗腹在他国,承袭难矣,幸而得嗣,降鲜卑灭梁貊辟国浸广,然愤小罪而诛二臣,恶好勇而杀太子,是可叹已。大武英明雄武,拔怪由于微贱,委豆智以军国,仇都以贪鄙被斥,勃素以智能见,褒征盖马灭乐浪,扶馀奔窜而自避,勾茶畏威而来降,恢拓土宇国势愈昌独惜乎。信夫人之谗,有子如好童之贤,而尚不自明以至于死,迹其行事其晋献之流乎。闵中方丧宴乐游畋,享年不永,慕本暴戾不仁,戕杀谏臣其得善终难矣,太祖享国九十馀年,耄荒倦勤付托失人祸及忠臣,爱子虽有辟土强国之烈,何足道哉。次大以宠弟窥伺大器,积有年纪及嗣位尚不悛心,恣行诛杀天道,好还其及也,宜矣。新大逃难出亡,国人归心推戴立之,宜先明答夫弑逆之罪,以伸大义也。而德其援立之功,反宠任之,故国川以英明之资,奋有为之志,诛权奸访,遗逸聘巴素于草泽,擢为国相,推诚委任,又赏举者,诚衰世未有之盛举,然后嗣不定,死肉未冷,于妃浮秽浊乱房闱山,上烝于妃得国渎乱,天伦所可道也。言之丑也,东川天性宽仁,有人君之量,乃何愎忠臣之谏,侵犯上国骤胜辄骄及其一败,窜身狼狈,几于亡国乎。中川虽无德可称,而能辨宠姬之诬,杀之不疑何其断也。西川禦肃慎拔檀卢,诸部震慑,晚年猜忌,推刃同气烽上阋狠尤甚,杀叔及弟愎谏,自恣峻宇雕墙,民困虐政,卒及于祸,美川早遁荒野,备尝艰险,宜有德慧术智矣。而无德可称,徒以侵犯上国为事故,国原值慕容之变奔败,鼠窜母妻见虏父尸,亦发城郭宫室焚荡殆尽,旄倪珍宝输掠无遗,几不保社稷,至于屈膝称臣,纳质修贡,是宜卧薪尝胆之时也。顾乃忘我仇雠,噬我唇齿,搆衅百济,血染敌锋惜哉。小兽林立大学,教子弟似可与有为,而惑于异端邪说,邀秦僧创佛寺奉之,弥谨为东韩佞佛之始主,故国壤侵强邻扰中国,干戈糜烂犹且事佛求福,福未获而遽夭惑哉。广开土,雄伟有奇才,能战胜攻取长寿,享年愈长,国富兵强。文咨、安藏、安原皆中材,庸主阳原武略不竞,国步日蹙,平原遇旱,而惧停无用之费捐不急之务,劝农桑赈贫乏有足多者,婴阳初即位,有志安民,然不知畏天事大之义,党靺鞨侵上国。隋文命将来讨,举国震恐,宜效顺悔罪之不暇方,且伐新罗、侵百济,喜兵乐祸复,致炀帝讨罪之,举百万之众,渡辽碣涉萨水,捣巢覆穴不朝则夕,不有文德之应变,元感之内叛则国之存亡,未可知也。荣留昏愚暗弱,贼臣苏文有无将之心,而不能辨之,于早驯致坚冰之祸,欲以弱制强,几有不密祸不旋踵,宝藏为苏文所立权,移于下政不己出,国皆苏文之国,民皆苏文之民,专擅自恣,穷凶极恶,违帝诏囚王人罪逆贯盈,唐宗赫怒,亲将六师讨之,虽驻跸之役不得志,而还高丽,国势亦岌岌乎。殆是虽苏文之罪恶,而亦宝藏不君之为也。厥后太宗之憾,不释频年命将出讨,将欲再举此,正君臣协力图存之时也。而主昏于上,臣虐于下,奢侈无度,国事日非,苏文诸子自相鱼肉,至于诉中国为乡导,虽以高宗中材之主,遣一老将一举灭之,如摧枯拉朽,高氏七百年之宗社,一朝丘墟,悲夫。
咸亨元年夏四月,高丽酋长剑牟岑叛,寇边,左监门卫大将军高侃为东州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卫大将军李谨行为燕山道行军总管,以伐之。
《唐书·高宗本纪》云云。按《高丽本传》:总章二年,徙高丽民三万于江淮、山南。大长剑牟岑率众反,立藏外孙安舜为王。诏高侃东州道,李谨行燕山道,并为行军总管讨之,遣司平太常伯杨昉绥纳亡馀。舜杀剑牟岑走新罗。侃徙都护府治辽东州,破叛兵于安市,又败之泉山,俘新罗援兵二千。李谨行破之于发卢河,再战,俘馘万计。于是平壤痍残不能军,相率奔新罗,凡四年乃平。始,谨行留妻刘守伐奴城,虏攻之,刘擐甲勒兵守,贼引去。帝嘉之,封燕郡夫人。〈按《本纪》作咸亨
元年,《传》作总章二年,今从《本纪》

咸亨四年闰五月丁卯,燕山道总管李谨行破高丽叛党于匏卢河之西,高丽平壤馀众遁入新罗。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按《旧唐书本纪》云云。
仪凤二年,授藏爵职还辽东,以谋反召还。
《唐书·高宗本纪》不载。按《旧唐书·本纪》:仪凤二年二月,工部尚书高藏授辽东都督,封朝鲜郡王,遣归安东府,安辑高丽馀众。按《唐书·高丽本传》:仪凤二年,授藏辽东都督,封朝鲜郡王,还辽东以安馀民,先编侨内州者皆原遣,徙安东都护府于新城。藏与靺鞨谋反,未及发,召还放邛州,厮其人于河南、陇右,弱窭者留安东。
永淳元年,高丽王藏死,赠卫尉卿。
《唐书》《旧唐书·高宗本纪》不载。按《唐书·高丽传》:藏永淳初死,赠卫尉卿,葬颉利墓左,树碑其阡。旧城往往入新罗,遗人散奔突厥、靺鞨,由是高氏君长皆绝。按《朝鲜史略》:高句丽王藏,卒于唐邛州。〈唐以藏为辽东都督,朝廷王遣归移东都护府于新城以统之。藏至辽东,谋叛,帝召藏还邛州〉高氏遂绝。
中宗嗣圣三年〈即太后垂拱二年〉,以藏孙宝元为朝鲜郡王。按《唐书·武后本纪》不载。按《高丽本传》:垂拱中,以藏孙宝元,为朝鲜郡王。〈按《旧唐书·高丽传》作二年。〉
嗣圣十五年〈即太后圣历元年〉,进高丽爵使统旧部。按《唐书·武后本纪》不载。按《高丽本传》:圣历初,进左鹰扬卫大将军,更封忠诚国王,使统安东旧部,不行。
〈按《旧唐书传》作元年。〉

嗣圣十六年〈即太后圣历二年〉,以藏子德武为安东都督。按《唐书·武后本纪》不载。按《高丽本传》:明年,以藏子德武为安东都督,后稍自国。〈按《旧唐书传》作二年。〉
宪宗元和十三年,高丽国朝贡。
《唐书·宪宗本纪》不载。按《旧唐书·本纪》云云。按《唐书·高丽传》:元和末,遣使者献乐工云。

后梁

末帝贞明二年,高丽进宝剑于辽。
《五代史·梁本纪》不载。按《辽史·太祖本纪》:神册元年十月戊申,高丽遣使进宝剑。按《高丽传》:高丽自有国以来,传次久近,人民土田,历代各有其志,然高丽与辽相为终始二百馀年。自太祖皇帝神册间,高丽遣使进宝剑。
贞明三年,高丽王建自立为王,复国号高丽。
《五代史》本纪、列传俱不载。按《朝鲜史略》:新罗女主曼之时,弓裔叛于北原即原州。弓裔宪安王之庶子,以重午日生于外家,生而有齿,且生日光燄异常。日官劝王杀之,使者取于襁褓中,投楼下,乳母窃捧之,误以手触之,眇一目抱而逃,及长祝发为僧,号善宗,不拘检僧律,轩轾有胆气,往见北原,贼梁吉,吉分兵使东略地,累战辄胜,聚众渐多,都松岳郡复,移铁圆国号泰封,弓裔自号弥勒佛,常怨宗国,见前王画像,拔剑击之,又妻康氏尝力谏其,非裔怒以烈火烧铁杵,撞其阴杀之,甄萱叛据完山州,即今全州。自称后,百济萱尚州加恩县人,本姓李父阿慈介,以农自活萱生,父耕野母饷之,置于林下,虎来乳之及壮,自称甄萱,萱体貌雄奇,志气倜傥,多志略入,王京为裨将,时女主淫昏,纪纲紊弛,萱啸聚亡命所至响应,遂袭武珍州,即今光州,自为王。弓裔以王建为铁圆郡太守,建松岳郡人,父隆筑室,岳南僧道诜来相之,曰:此地当出圣人,仍授一封书曰:明年公必得贵子,既长与之书,秘世莫知也,及期果生建,神光紫气绕室充庭,及年十七诜复来见建,告以出师置阵,地利天时之法,望秩山川,感通保祐之理,建龙颜日角方颐,广颡器度,雄深宽厚,有济世之量,至是投弓裔,建父隆亦以松岳郡。〈时隆为郡少粲〉归裔十一年,主薨子峣立。弓裔遣其将,王建伐广州、忠州。唐城,即今南阳府青州,槐壤即今槐山郡,皆降之,又败甄萱于锦城,即今罗州,建自以功高,且见弓裔骄虐,虽居高位常不乐,复求阃外出镇锦城,一日裔急召建曰:卿聚众谋反何耶,建曰乌有是哉,裔曰我能观心掌,奉崔凝佯坠笔,下庭微语曰:不服则危,建乃悟曰:臣实谋反,裔笑曰:卿可谓直也。以金银装鞍赐之,建位冠百僚,然非素志,且畏谗不乐居位,每出入公门,平章国计惟抑情谨慎务得人心。王嬖贱妾不恤政事,大臣殷影谏不从,影执其妾杀之,泰封诸将立王建为王,国号高丽,初建有异梦,梦登海中九层金塔,又得张昌瑾镜文之符,市有异人卖古镜,唐商客张昌瑾买之,有文略曰:三水中四维下,上帝降子于辰马,先操鸡后搏鸭,巳年中二龙见:一则藏身青木中,一则见:形黑金东文人,宋含弘等解之曰:三水中四维下,上帝降子于辰马者,辰韩马韩也。巳年中二龙见:一则藏身青木中,一则见:形黑金东青木松也。谓松岳郡人,以龙为名者,之子孙可为君王也。黑金铁也,指铁圆谓:今王初盛于此。殆终灭于此乎。先操鸡后搏鸭者,王侍中得国后。先得鸡林,后收鸭绿之意也。弓裔令物色求异人,东州勃飒寺,有镇星,塑像如其状。人心响附,将军洪儒、裴元庆、申崇谦、卜智谦、等,夜诣建第,密谋推戴建,坚拒夫人柳氏,提甲以被之,诸将扶拥而出,遂即位于布政殿,建元天授。弓裔闻变,惊骇遁于岩谷,为斧壤民所害,今平康县有隐士。朴儒见高丽主,儒仕,弓裔见政乱,隐于山谷、王创、法王、王轮等十寺于都内,又设八关,会每岁仲冬于阙庭,置轮灯一座,列香灯四旁又结两䌽棚,呈百戏歌舞于前,皆新罗故事,八关之戒,曰:不杀生,曰:不偷盗,曰:不淫佚,曰不妄语,曰:不饮酒,曰:不坐高大床,曰:不著奢华曰:不自乐观,听关者闭也。谓禁闭人罪不犯也。王移都松岳,改铁圆为东州,即今铁原府,始定官制,杀苏判宗侃,及将军狄铁二人,俱以奸佞得幸,弓裔谮害,良善丽王即位。首诛之,高丽西京民家,雌鸡化为雄,又大风屋瓦皆飞,王曰:昔有邪臣潜畜异谋,其家雌鸡作为雄,不悛其恶卒致诛,灭吴王刘濞之时,大风毁门拔木,濞不知戒亦以覆亡,且《祥瑞志》云:行役不平,贡赋烦重,下民怨上,有此之应,今四方劳役不息,供费既多,贡赋未省,窃恐缘此,以致天谴,尚虑群臣不行公道,使民怨咨,或怀非分之心,致变至此,宜各悛心毋及于祸,高丽崔凝卒谥,熙恺凝黄州土山人仕,弓裔入高丽官至内奉卿,通五经善属文,兼识治,体然恒斋素不食肉,又制进其主,发愿疏丽王尝谓:凝曰昔新罗造九层塔,遂成一统,今欲于开京造七层塔,西京造九层塔,冀借元功合三韩为一家,卿为我作发,愿疏凝制进。
贞明四年,高丽遣使贡于辽。
《五代史·梁末帝本纪》不载。按《辽史·太祖本纪》:神册三年,高丽遣使来贡。

后唐

庄宗同光元年,高丽遣使入贡。
《五代史·唐本纪》不载。按《高丽本传》:高丽,本扶馀人之别种也。其国地、君世见于唐,比他四夷有姓氏,而其官号略可晓其义。当唐之末,其王姓高氏。同光元年,遣使广评侍郎韩申一、副使春部少卿朴岩来,而其国王姓名,史失不纪。〈按:国王王建以梁贞明中自立。〉同光二年,高丽遣使贡于辽。
《五代史·唐庄宗本纪》不载。按《辽史·高丽本传》:天赞三年,来朝。
同光三年十一月丁未,高丽遣使者来。是年,高丽亦遣使于辽。
《五代史·唐庄宗本纪》:高丽遣使者来。
《辽史·太祖本纪》:天赞四年冬十月,高丽国来贡。
明宗天成元年,高丽贡于辽。
《五代史·唐明宗本纪》不载。按《辽史·太祖本纪》:天显元年二月丁未,高丽来贡。
天成二年,高丽贡于辽。
《五代史·唐明宗本纪》不载。按《辽史·太宗本纪》不载。按《高丽传》:天显二年,来贡。〈按:辽太宗是年不改元。〉天成四年八月乙未,高丽王建使张彬来。
《五代史·唐明宗本纪》云云。
长兴三年六月丙寅,封王建为高丽国王、大义军使。按《五代史·唐明宗本纪》云云。按《高丽传》:长兴三年,
权知国事王建遣使者来,明宗乃拜建元菟州都督,充大义军使,封高丽国王。建,高丽大族也。
废帝清泰三年,辽遣使高丽。
《五代史·唐废帝本纪》不载。按《辽史·太宗本纪》:天显十二年九月辛未,遣使高丽。

后晋

高祖天福四年,高丽遣使来辽,以受册,遣使高丽。
《五代史·晋高祖本纪》:天福四年九月,高丽王建使其广评侍郎邢顺来。
《辽史·太宗本纪》:会同二年正月乙巳,以受晋册,遣使报高丽。
按《朝鲜史略·高丽纪》:太祖神圣王十九年,〈后晋高祖天福元年〉甄萱请讨贼子,神剑王与萱,亲率三军趋天安,进次一善神剑率文武官僚出降,得逆臣能奂数罪诛之,以神剑为人所胁且归命,乞罪特原之,萱忧懑发疽死于黄山佛舍,王入后,百济都城流良剑、龙剑于真州寻杀之,授萱婿、朴、英规爵佐丞,〈英规尝与其妻议请降,兼慰萱〉王自制政诫及诫百僚,书颁中外,以励臣子节义。二十年有天竺僧来,王备两街,威仪法驾迎之,始行后,晋年号耽罗国太子末老来朝,赐星主王子爵,二十二年佐丞龚直卒,直燕山昧谷人,有勇略,新罗末为本邑将军,见时方乱投后,百济甄萱以其二子直达、金舒及一女为质直,知萱无道必亡,就与其子直达,谕以归附高丽之意,直达喜而勉之,直遂与其子金舒来朝,王拜大相,萱怒收直达及弟妺烙断股筋,直达死及百济灭金舒,得还至是直卒谥奉义。〈按《朝
鲜史略》:以神圣王之十九年,乃晋天福之元年,则《五代史》之天福四年,乃高丽之二十二年也。故二十二年以前之事,皆附于此
〉出帝天福八年十一月辛丑,高丽使其广评侍郎金仁逢来。十二月甲寅,高丽使大相来。〈按《史略》王建以是年薨,而《五代 史》载之出帝开运二年。〉
《出帝本纪》云云。
《朝鲜史略》:二十三年初,定役分田,自朝臣至军士勿论官阶,视人性行善恶,功劳大小给之,有差改诸州郡,号以庆州为大都督府,大匡庾黔弼卒,黔弼平州人,以将略仕太祖,凡出征受命,即行不宿于家,尝被谗流鹄岛,后上书召还,运州之役,甄萱诈要和亲,黔弼独以为不可不战,乃以劲骑数千突击之,熊津以北望风自降,又为征南将军遇神剑于槎滩,百济军不战自溃,及卒谥忠节,二十四年契丹遣使来归,橐驼五十匹,王以契丹尝与渤海连和,一朝殄灭此为无道之国,流其使于海岛,系橐驼万夫桥下皆饿死,二十六年王制训要十条以训,后嗣王薨,寿六十七,葬显陵,太子即位,遗命丧葬,悉从俭约,以神惠王后柳氏祔葬。
出帝开运二年,高丽使来,封王武为高丽王。
《五代史·晋出帝本纪》:开运二年冬十月丁丑,高丽使其广评侍郎韩元圭、礼宾卿金廉等来。戊子,高丽使其兵部侍郎刘崇规、内军卿朴艺言来。十一月戊戌,封王武为高丽国王。按《高丽本传》:开运二年,建卒子武立。
《朝鲜史略》:惠宗义恭王,讳武,字承乾,母吴氏元年,后晋出帝开运元年,平章事崔彦撝卒,彦撝新罗人,自少能文,十八入唐,登第四十二,还国拜瑞书院学士,新罗归附太祖,命为太子师,委以文翰之任,谥文英子光引,以宾贡进士入晋游学,是年流星犯紫微,大匡王规谋立广州院,君太祖纳规女,生院君将行大逆,崔知梦奏。将有变,宜移御王潜徙重光殿得免,亦不罪规王,以长公主妻弟昭,公主从母姓,称皇甫氏,二年王薨于重光殿,弟尧即位,诛逆臣王规,及其党三百馀人,王器度恢弘,从征百济有功,然自经王规之乱,多所疑忌,喜怒无常,内外嗟怨。
开运三年,高丽王尧元年。
《五代史》不载。按《朝鲜史略》:定宗文明王讳尧字义天,太祖第二子,母神明王后刘氏元年,开运三年,王奉佛舍利步至开国寺安焉。

后汉

高祖天福十二年,高丽始行后汉年号。
《五代史》不载。按《朝鲜史略》:二年始置光军司,初崔彦撝之子光引,以宾贡入晋,为契丹所虏,以才见用,知契丹将侵我为书报之,故选军三十万,号光军始行后汉年号。
隐帝乾祐三年,高丽王武卒,子昭立。
《五代史·汉隐帝本纪》不载。按《高丽本传》:乾祐三年,武卒,子昭立。王氏三世,终五代常来朝贡,其立也必请命中国,中国常优答之。其地产铜、银。
《朝鲜史略》:四年大臣王式廉卒,式廉太祖从弟也。以勤恪久镇西京,定王规之乱,及卒谥威静王薨,弟昭受禅,立王信图谶,将移都西京大营,宫室怨讟胥兴。

后周

太祖广顺元年,高丽遣使朝贡,以昭为特进、检校太保、使持节、元菟州都督、大义军使、高丽国王。
《五代史·本纪》《列传》俱不载。按《宋史·外国高丽传》云云。
《朝鲜史略》:光宗大成王讳昭字日华,元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大风拔木,王问禳灾之术,司天奏曰:莫如修德,自是常读贞观政要。
广顺二年春正月庚午,高丽王昭使其广评侍郎徐逢来。九月乙丑,太仆少卿王演使于高丽。
《五代史·周太祖本纪》云云。
《朝鲜史略》:二年始行后周年号,命翰林学士双冀,〈冀,周人,随册命,使薛文遇而来,病留,主表请为僚属,遂擢用其父,哲闻冀有宠,亦来〉知贡举试以诗赋颂,及时务策,自此文风乃兴,然冀倡以浮华之文,贻弊后世,命有司按检,奴婢推辨是非,奴多背主陵上。
世宗显德二年冬十月戊寅,高丽使王子大相融来。按《五代史·周世宗本纪》云云。
《宋史·外国高丽传》:显德二年,又遣使来贡,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又加太师。
显德五年秋七月乙酉,水部员外郎韩彦卿市铜于高丽。
《五代史·周世宗本纪》云云。按《高丽本传》:周世宗时,遣尚书水部员外郎韩彦卿,以帛数千匹市铜于高丽以铸钱。
显德六年春正月,高丽遣使来。秋八月,高丽遣使来。九月,遣使于高丽。冬十一月,高丽遣使来。
《五代史·周世宗本纪》:显德六年春正月,高丽王昭遣使者来。又按《周恭帝本纪》:显德六年六月癸巳,世宗崩。甲午,即皇帝位。秋八月壬寅,高丽遣使者来。九月丙寅,左骁卫大将军戴交使于高丽。冬十一月壬寅,高丽遣使者来。按《高丽本传》:六年,昭遣使者贡黄铜五万斤。高丽俗知文字,喜读书,昭进《别叙孝经》一卷、《越王新义》八卷、《皇灵孝经》一卷、《孝经雌图》一卷。《别叙》,序孔子所生及弟子事迹;《越王新义》,以越王为问目,若今《正义》《皇灵》,述延年《辟谷雌图》,载日食、星变不经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