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二百五十二卷目录
淮水部汇考二
陶唐氏〈帝尧一则〉
周〈总一则〉
秦〈始皇一则〉
汉〈宣帝神爵一则〉
魏〈文帝黄初一则〉
北魏〈明元帝泰常一则 孝文帝太和一则〉
隋〈文帝开皇一则〉
唐〈元宗开元一则 天宝三则〉
宋〈太祖乾德一则 太宗太平兴国一则 真宗大中祥符二则 仁宗康定一则〉
金〈世宗大定一则 章宗明昌一则〉
元〈世祖中统一则 至元三则〉
明〈太祖洪武二则 宪宗成化一则 穆宗隆庆一则〉
淮水部汇考三
皇清〈顺治一则〉
淮水部总论
图书编〈两河工成疏略 两河新筑堤闸坝总叙〉
淮水部艺文一
浮淮赋〈有序〉 魏文帝
前题 王粲
祭淮文 隋薛道衡
重修淮渎长源公庙记 宋路振
重修淮渎庙记 明胡谧
济淮赋 徐祯卿
淮渎庙碑记 唐龙
淮上石堤记 朱国盛
陶唐氏〈帝尧一则〉
周〈总一则〉
秦〈始皇一则〉
汉〈宣帝神爵一则〉
魏〈文帝黄初一则〉
北魏〈明元帝泰常一则 孝文帝太和一则〉
隋〈文帝开皇一则〉
唐〈元宗开元一则 天宝三则〉
宋〈太祖乾德一则 太宗太平兴国一则 真宗大中祥符二则 仁宗康定一则〉
金〈世宗大定一则 章宗明昌一则〉
元〈世祖中统一则 至元三则〉
明〈太祖洪武二则 宪宗成化一则 穆宗隆庆一则〉
淮水部汇考三
皇清〈顺治一则〉
淮水部总论
图书编〈两河工成疏略 两河新筑堤闸坝总叙〉
淮水部艺文一
浮淮赋〈有序〉 魏文帝
前题 王粲
祭淮文 隋薛道衡
重修淮渎长源公庙记 宋路振
重修淮渎庙记 明胡谧
济淮赋 徐祯卿
淮渎庙碑记 唐龙
淮上石堤记 朱国盛
山川典第二百五十二卷
淮水部汇考二
陶唐氏
帝尧时,舜居摄,祭淮渎。按《书经·虞书·舜典》:望于山川。〈《孔传》〉九州名山大川五岳四渎之属,皆一时望祭之〈疏〉《释水》云:江河淮济为四渎。
周
周制祭河渎,礼视诸侯。按《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四渎视诸俟。
秦
始皇并天下,定祀淮渎礼。按《史记·秦始皇本纪》不载。按《封禅书》: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自殽以东,大川祠二曰济,曰淮。春以脯酒为岁,祠因泮冻,秋涸冻冬赛祷祠,其牲用牛犊各一牢,具圭币各异。
汉
宣帝神爵元年,定祀淮渎于平氏。按《汉书·宣帝本纪》不载。按《郊祀志》:神爵元年,制诏太常,夫江海百川之大者也,今阙焉。无祠,其令祠官以礼为岁。事以四时,祀江海雒水,祈为天下丰年焉。自是五岳四渎皆有常礼。淮于平氏。使者持节侍祠一,祷而三祠。
魏
文帝黄初六年,遣使者沈璧于淮。按《魏志·文帝本纪》不载。按《晋书·礼志》:黄初六年七月,帝以舟军入淮,九月壬戌遣使者沈璧于淮。
北魏
明元帝泰常三年,诏立淮渎庙于桑乾水之阴。按《魏书·明元帝本纪》不载。按《礼志》:泰常三年,立五岳四渎庙于桑乾水之阴,春秋遣有司祭有牲及币。四渎唯以牲牢,准古望秩云。
孝文帝太和十有九年,帝南征祀淮渎。
按《魏书·孝文帝本纪》:太和十有九年春正月己亥,车驾济淮。按《礼志》:十九年,帝南征。正月车驾济淮,命太常致祭。
隋
文帝开皇十六年正月,诏淮造神庙。按《隋书·文帝本纪》不载。按《礼仪志》云云。
唐
元宗开元十四年,定祭淮于唐州,及祭淮祀文。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礼乐志》:五岳四渎岁一祭,各以五郊迎气日祭之,祭淮于唐州。
按杜佑《通典》:诸岳镇海渎,每年一祭,各以五郊迎气日祭之。祭东渎大淮云,唯神源流深泌,潜润博洽,阜成百谷,疏涤三川,青春伊始,用遵典秩。
天宝三载,诏令卫尉卿嗣吴王祗祭淮渎。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册府元龟》:天宝三载四月丙辰,遣使分祀岳渎,诏令卫尉卿嗣吴王祗祭淮渎。
天宝六载,诏封淮渎为公。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旧唐书·元宗本纪》:天宝六载正月,诏五岳,既已封王。四渎当升公位,封淮渎为长源公。
按《册府元龟》:六载正月戊子,亲祀南郊,遂祀皇地祇。诏淮渎,封长源公,仍令所司择日差使致祭。
天宝十载,遣使祭淮渎。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册府元龟》:天宝十载正月甲子,有事于南郊,大赦天下。二月己亥,分遣太子左论德柳偡祭淮渎长源公,取三月十七日庚子致祭。
宋
太祖乾德六年,定祭淮渎于唐州。按《宋史·太祖本纪》不载。按《图书编》:宋初缘旧制,至乾德六年有司言祠官所奉止。四岳今按祭典,请祭淮渎于唐州。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定以立春日祀淮渎。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按《礼志》:太平兴国八年,秘书监李至言按五郊迎气日皆祭,逐方岳镇海渎。自兵乱后有不在封域者,遂阙其祭。国家克复四方,閒虽奉诏特祭,未著常祀。望遵旧礼,就迎气日,各祭于所隶之州。长吏以次为献官,其后立春日,祀淮渎于唐州。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改唐州淮渎庙号。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按《礼志》:大中祥符元年,诏岳渎四海诸庙,遇设醮除青词外,增正神位祝文。又改唐州,上源桐柏庙,为淮渎长源公加守护者。大中祥符六年正月辛亥,修淮渎庙。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按《玉海》云云。
仁宗康定元年,封淮渎为王。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按《礼志》:康定元年,诏封淮渎为长源王。
金
世宗大定四年,命望祀淮渎。按《金史·世宗本纪》:大定四年六月庚午初,定五岳四渎之礼。按《礼志》:四年,礼官言岳镇海渎,当以五郊迎气日祭之。诏依典礼,以四立土王日就本庙致祭。其在他界者,遥祀立春日祭东渎大淮于唐州,其封爵仍唐宋之旧。
章宗明昌 年,封淮渎为王。
按《金史·章宗本纪》不载。按《礼志》:明昌间从沂山道士杨道全请,封淮为长源王。每岁遣使奉御署,祝版奁芗乘驿诣所在,率郡邑长贰官行事。
元
世祖中统二年,定以淮渎为南道。每道致祭,遣使二人。按《元史·世祖本纪》:中统二年秋七月乙丑,遣使持香币祀岳渎。按《祭祀志》:岳镇海渎代祀,自中统二年始。凡十有九处,分五道准渎为南道,遣使二人,出玺书给驿以行。
至元三年,定以立春日祭淮渎。
按《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三年秋七月甲午,遣使祀五岳四渎。按《祭祀志》:三年夏四月定岁祀岳镇海渎之制,正月立春日祀大淮于唐州界,祀官以所在守土官为之。
至元十七年十二月,修桐柏山淮渎祠。
按《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至元二十八年二月,遣官致祷淮渎,加封号。
按《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八年饥二月己卯,遣官持香诣中岳南海淮渎致祷。丁酉诏加岳镇四海封号,各遣官诣祠致告。按《祭祀志》:二十八年春二月,加上淮渎长源溥济王。
明
太祖洪武三年,正淮渎称号。按《春明梦馀录》:洪武三年夏六月,始正岳镇海渎及各城隍称号。淮渎称东渎大淮之神。
洪武七年,定祭淮渎于河南南阳府。
按《明会典》:洪武七年,定淮渎于河南南阳府祭,又令春秋仲月上旬择日祭。
宪宗成化八年,以旱遣官祷淮渎。
按胡谧《重修淮渎庙碑记》:成化壬辰夏四月,天子以天久不雨,漕河流涸,乃出内帑香币,遣太常寺少卿俞公钦往祷东渎大淮之神。
穆宗隆庆三年,遣官祭淮渎。
按《续文献通考》:隆庆三年八月,以洪水为灾,命巡抚凤阳等处侍郎赵孔昭祭大淮之神。
淮水部汇考三
皇清
顺治八年《大清会典》:顺治八年,以亲政遣官祭告岳镇海渎,是
年恭上。
昭圣慈寿皇太后尊号,遣官祭告历代陵寝先师阙里
等七处,一差河南祭淮渎。
淮水部总论
《图书编》
《两河工成疏略》
照得数年以来,黄淮二河胥失故道。至以地方州县为壑,盖由黄河惟恃缕堤,而缕堤逼近河滨。束水大急,每遇伏秋,辄被冲决,横溢四出,一泻千里,莫之底极。北岸则决崔镇季大等处,南岸则决龙窝周营等处,共百馀口。又从小河口白洋河灌入,挟永堌诸湖之水,越归仁集,直射泗州陵寝,以至正河流缓,泥沙停滞,河身垫高。淮水又因高家堰年久圮坏,溃决东奔,破黄浦决八浅,而山阳高宝兴盐,悉成沮洳清口,将为平陆。黄淮分流淤沙冈涤云梯关,入海之路坐此浅狭而运道,民生俱病矣。自去秋,兴工之后,诸决尽塞,水悉归槽。冲刷力专,日就深广。今遥堤告竣,自徐抵淮,六百馀里。两堤相望,基址既远,且皆真土胶泥,夯杵坚实,绝无往岁杂沙虚松之弊。蜿蟺绵亘,殆如长山夹峙,而河流于其中,即使异常泛涨,缕堤不支而溢,至遥堤势力浅缓,容蓄宽舒,必复归槽,不能溃出。譬之重门,待暴则暴,必难侵增。纩禦寒则寒,必难入。兼以归仁一堤,横截于宿桃南岸要害之区,使黄水不得南决,泗水至于桃清北岸。又有减水四坝,以节宣盈,溢之水不令伤堤,故在遥堤之内,则运渠可无浅阻。在遥堤之外,则民田可免渰没,虽不能保河水之不溢,而能保其必不夺河。固不能保缕堤之无虞,而能保其至遥即止。盖尝考弘治以前,张秋数塞数决,自先任都御史刘大夏将黄陵冈一带增筑大行堤一道,而张秋之患遂息,此其已试之明验也。今职等所筑之遥堤,即大行堤之别名耳。况系真正淤土,较之大行杂沙,又有不侔者。故今岁伏初骤涨,桃清一带水为遥堤所束,稍落即归正槽。沙随水刷,河身愈深,河岸愈峻,前岁桃清之河胶不可楫。今深且不测,而两岸迥然高矣。上流如吕梁,两崖俱露巉石。波流湍急渐复旧。洪徐邳一带,年来篙探及底者,今测之皆深七八丈两。崖居民无复昔年荡析播迁之苦,此黄水复其故道之效也。高家堰屹然如城,坚固足恃。今淮涓滴尽趋清口,会黄入海。清口日深,上流日涸,故不特堰内之地可耕,而堰外湖陂渐成赤地。盖堰外原系民田,田之外为湖,湖之外为淮,向皆浑为一壑,而今始复其本体矣。其高宝一带,因上流俱已筑塞,湖水不至。涨满且宝应,石堤新砌坚致,故虽秋间霖潦浃旬,堤俱如故。黄浦八浅,筑塞之后,俱各无虞。柳浦湾一带,新堤环抱淮城,并无齧损,不特高宝田地得以耕艺。而上自虹泗盱眙,下及山阳兴盐等处,皆成沃壤,此淮水复其故道之效也。见今淮城以西,清河以东,二渎交流,俨若泾渭,诚所谓同为逆河以入于海矣。海口之深,测之已十馀丈。盖借水攻水,以河治河,黄淮并注水涤,沙行无复壅滞,非特不相为阨而且交相为用。故当秋涨之日,而其景象如此。昔年沙垫河浅,水溢地上,祗见其多,今则沙刷河深,水由地中,祇见其少,地方士民皆谓二十年来所旷见也。切照我朝,建都燕冀,转输运道,实为咽喉。自仪真至淮安,则资淮河之水。自清河至徐州,则资黄河之水。黄河自西而来,淮河自南而来,今流于清河县东,经安东达云梯关而入于海,此自宋及今两渎之故道也。数年以来,崔镇诸口决,而黄水遂北。高堰黄决,而淮水遂东。桃源虹泗山阳高宝兴泰田庐坟墓俱成巨浸,而入海,故道几成平陆。臣等受事之初,触目惊心,所至之处,孑遗之民析舆号泣,观者皆为陨泪。然议论纷起,有谓故道当弃者,有谓诸决当留者,有谓当开支河以杀下流者,有谓海口当另行开浚者,臣等反覆计议,弃故道则必欲乘新冲。新冲皆住址陆地,漫不成渠,浅涩难以浮舟,不可也。留诸决则正河必夺桃清之间,仅存沟水。淮扬两郡,一望成湖,不可也。开支河则黄河必不能两行。自古纪之淮河泛溢,随地沮洳水中,凿渠则不能别寻他道,则不得况杀者无几,而来者滔滔,昏垫之患,无时而止,不可也。惟有开浚海口一节,于理为顺。方在犹豫而工部移咨,叮咛臣等亲诣踏看,臣等乃乘轻舠出云梯关至海滨。延袤四望则,见积沙成滩,中间行水之路不及十分之一。然海口故道则广,自二三里以至十馀里,询之土人,皆云往时深不可测,近因黄淮分流,止馀涓滴入海,水少而缓,故沙停而积,海口浅而隘耳。若两河之水仍旧全归故道,则海口仍旧全复原额,不必别寻开凿,徒费无益也。臣等乃思欲疏下流,先固上源,欲遏旁支,先防正道,遂决意塞决,以挽其趋。筑遥堤以防其决,建减坝以杀其势,而保其堤。一岁之间,两河归正。沙刷水深,海口大辟,田庐尽复。流移归业,禾黍颇登,国计无阻,而民生亦有赖矣。盖筑塞似为阻水,不知力不专,则沙不刷。阻之者,乃所以疏之合流,似为益水,不知水不弘,则沙不涤。益之者,乃所以杀之也。旁溢则水散,而浅返正则水束。而深水行沙,面则见其高。水行河底,则见其卑。此既治之后,与未治之先,光景大相悬绝也。每岁修防不失,即此便为永图。借水攻沙,以水治水,臣等蒙昧之见,如此而已。至于复闸坝启闭疏浚扬河之浅,亦皆寻绎先臣陈瑄故业。原无奇谋秘策,骇人观听者。《两河新筑堤闸坝总叙》
窃惟黄淮二河,古称二渎。黄河发源于星宿海,经昆崙山,历陕西山西河南出南直隶之徐州,合山东汶泗诸水,以资运道。自徐经邳至清河县东,与淮水会。淮河发源于河南之桐柏山,经凤阳泗州,亦至清河县。东与黄河会,二渎合流,俱经安东县,由云梯关入海。其淮河以南,则由淮安历扬州以通江南。黄河以北,则由会通河历天津以达京师。两河抱于凤泗光岳钟于祖陵,我国家亿万年根本之地,实在于此。且岁输江南四百万之粮,以给官军数十万之用。上有关于国计,下有系于民生。自隆庆年间,黄河从崔镇等口北决,淮水从高家堰等处东决,二渎之水,散漫无归,故入海之路停滞而不达。此非河之浅也,水不行而沙自塞耳。今惟诸决尽塞,两河复合,水行沙刷,海口复通。且坚筑据堰,以防秋伏之涨,连建减水坝以泄盈溢之水。筑归仁集,而泗州陵寝无冲射之虞。固黄浦八浅宝应诸堤,而兴盐诸邑无昏垫之苦塞。天妃闸以拒黄流,修复通济清江福兴诸闸,以严启闭。复礼智二坝,创建天妃坝,以便车盘,则二渎不至横流两河,悉循故道,闾阎有可耕之业,漕运无转挽之难。真平成之伟观,旷世之希也。淮水部艺文一
浮淮赋〈有序〉 魏文帝
建安十四年,王师自谯东征。大兴水军,汎舟万艘。时予从行,始入淮口,行泊东山,睹师徒,观旌帆,赫哉,盛矣。虽孝武盛唐之狩,舳舻千里,殆不过也。乃作斯赋云。溯淮水而南迈兮,汎洪涛之湟波。仰岩冈之崇阻兮,经东山之曲阿。浮飞舟之万艘兮,建干将之铦戈。扬云旗之缤纷兮,聆榜人之欢哗,乃撞金钟,爰代雷鼓,白旄冲天,黄钺扈扈,武将奋发,骁骑赫怒,于是惊风。汎涌波骇众,帆张群棹起,争先逐进,莫适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