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三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六十三卷目录

 箕山部汇考一
  图
  考
 箕山部汇考二
  图
  考
 箕山部汇考三
  图
  考
 箕山部汇考四
  图
  考
 箕山部汇考五
  图
  考
 箕山部艺文一
  许由巢父樊仲父赞     魏曹植
  巢许论          晋石崇
  许由颂           潘岳
  许由赞           嵇康
  登箕山祭巢许文      唐王绩
 箕山部艺文二〈诗〉
  箕山歌         陶唐许由
  赋得雨从箕山来     唐宋之问
  田家            王绩
  谒许由庙          钱起
  箕山            胡曾
  箕山          金元好问
  同雷渊希颜再登箕山     前人
  忆巢父          元张著
  箕山操          李孝先
  前题          明杨维桢
  前题           王达善
  箕山           区大相
  许由隐居          刘训
  箕山避暑          傅文
  前题           刘景耀
  箕山夕照          王翰
  前题            索睿
  箕阴            傅梅
  谒巢由祠          何思
 箕山部杂录
 缑山部汇考
  图
  考
 缑山部艺文一
  王子乔碑         汉蔡邕
  升仙太子碑        唐武后
  浮丘公庙灵泉记      宋张挺
  题武后书升仙太子碑帖后 明王世贞
  缑山部艺文二〈诗〉
  王子乔          汉乐府
  前题            刘向
  游仙诗          晋何劭
  游仙诗二首         郭璞
  咏怀            阮籍
  王子晋         宋谢灵运
  升仙篇         梁简文帝
  王子乔行         高允生
  王太子           江淹
  王子乔         北魏高允
  凤笙曲         唐宋之问
  王子乔           前人
  奉使嵩山途经缑岭      前人
  过缑山王处士黑石谷隐居   岑参
  缑山西峰草堂        前人
  仲春晚寻覆釜山       钱起
  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     前人
  独往覆釜山寄郎士元     前人
  夕游覆釜山道士观因登元元庙 前人
  饭覆釜山僧         王维
  缑山鹤          张仲素
  缑山夜月闻王子晋吹笙    前人
  前题            厉元
  前题            钟辂
  题缑山王子晋庙       郑畋
  缑山庙           崔曙
  送萧处士归缑山别业     许浑
  缑山庙           前人
  前题           郑仲贤
  王子晋庙         白居易
  缑山庙         南唐陈陶
  前题           无名氏
  拜马涧         宋梅尧臣
  前题           范仲淹
  前题           欧阳修
  浮丘峰           楼异
  子晋峰           前人
  缑氏山置酒       金元好问
  缑山庙         滹南老人
  缑山谣          元张廓
  题王子晋          童童
  缑山庙          赵时敏
  前题            高槐
  咏王子乔         明刘基
  题子晋           刘咸
  缑山夜月         蔺完植
 缑山部纪事
 缑山部外编

山川典第六十三卷

箕山部汇考一

登封县之箕山

许由、巢父之行,虽云过高,然亦千载不可泯灭者。故其隐处之箕山,在史氏既未有定论,而后之作志者亦遂乐攘之,以为郡邑光。今博览群书,得所谓箕山为当日隐处者,不一而似。可信者有五:一在河南之登封,一在山西之平陆,一在直隶之行唐,一在山西之辽州,一在山东之莒州。其在河南登封者,距县城之东南三十里,即中岳嵩山之一支也。有颍水经流其北,昔人曾于此置县,即取名颍阳其山一名鄂岭,又名许由山。山上有许由冢及许由庙又有巢父冢弃瓢岩;山之下有牵牛墟,有犊泉,又有洗耳泉及洗耳池。相传皆两人之遗迹云。
登封箕山图登封箕山图

考考

《孟子·万章篇》: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赵注〉箕山之阴嵩山下,深谷之中,可藏处也。《孙疏》《正义》曰:案《史记裴骃注》云,刘熙曰:阳城是今之颍川也,箕山嵩高之北是也。
《史记·夏本纪》: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注〉阳字,一作阴;刘熙曰:嵩高之北。
《伯夷传》〈注〉《正义》曰:皇甫谧,高士。《传》云:许由,字武仲,尧闻致天下而让焉。乃退而遁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隐。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有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许由殁,葬此山,亦名许由山。在洛州阳城县南十三里。
《后汉书·郡国志》:颍川郡阳城有嵩高山〈注〉《孟子》曰: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注云:嵩高之北。
《晋书·地理志》:河南郡阳城〈注〉有鄂阪关,此邑是为地中。夏至景尺五寸,有阳城山、箕山、许由墓在焉。按《魏书·地形志》:阳城郡康城〈注〉孝昌中,分阳城置有阳城关、箕山、许由隐窟。
《水经》:颍水出颍川阳城县西北少室山,又东南过其县南。〈注〉颍水径其县故城南,昔舜禅禹,禹避商均,伯益避启,并于此也。亦周公以土圭测日景处。汉成帝永始元年,封赵临为侯国也。县南对箕山,山上有许由冢,尧所封也。故太史公曰:余登箕山之上,有许由墓焉。山下有牵牛墟,侧颍水有犊泉,是巢父〈一作樊父〉还牛处也。石上犊迹存焉。又有许由庙,碑阙尚存,是汉颍川太守朱宠所立。
《金史·地理志》:南京路,河南府登封〈注〉有箕山、阳城山。旧有颍阳镇,后废。
《潜确类书·区宇部》:箕山在登封,一名鄂岭。昔,许由隐此,尧召之为九州长,由不欲闻,涤耳于颍川之滨。巢父牵犊去上流而饮之,故山上有牵牛墟及许由庙。汉,颍川太守朱宠,立碑颍水侧,有犊泉,石上迹犹存。昔,颍阳县以此名。
《河南通志·山川》:箕山,在河南府登封县东南三十里。昔许由隐此,又名许由山,有墓在焉。
《河南府志·山川》:箕山在太室东南二十五里,亦名许由山。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即此。《初学记》曰:许由山,高大四绝,其北有颍水。尧让天下于许由,由不受而逃耕于颍水之阳。没,葬箕山,尧封其墓,号曰:箕山公。山下有牵牛墟,墟侧有犊泉,是巢父还牛处也。石上犊迹存焉。又,汉颍川太守朱宠,于其上立许由庙。
《嵩高志·形胜》:箕山在太室东南,高大四绝,其形如箕,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又名许由山。
弃瓢岩,初,许由隐箕颍间,以手掬饮,人遗一瓢,饮讫挂木上,风吹沥沥有声。由以为烦,弃之岩下。
洗耳泉,源出箕山,或曰入颍,或曰经汝州城西入汝。古迹:许由墓,在箕山之巅,太史公曰:予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巢父墓,与箕山相近,元人杨奂有诗。
洗耳池,巢父洗耳处,曹子建赞曰:池主是让,以水为蜀。
许由庙,在箕山上。

箕山部汇考二

平陆县之箕山

箕山,一在今山西平阳府平陆县东北九十里,其形如箕。相传,许由巢父隐此,山上有许由、巢父墓,山下有清涧,传为洗耳处。
平陆县箕山缺考
《山西通志·山川》:箕山在平阳府平陆县东北九十里,其状类箕。相传,尧时,许由隐此,有墓在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下有清涧,即由洗耳处。东有白玉窍,号曰锡窟。按《一统志》:北直隶行唐县河南登封县俱有箕山,并称许由隐处。
《平阳府志·山川》:箕山在平陆县东北九十里,盘旋危耸,形势如箕,故名。许由巢父隐居处。
清涧在平陆县东六十里,箕山之西,即巢由洗耳处。按《平陆县志·山川》:箕山在县东九十里。语同《府志》。清涧,语同《府志》
墓冢许由墓在县东,箕山之西,清涧之上,去箕山二十馀里。崇九尺,周八十一步。二冢南北并列,其一或即巢父冢也,古柏参天,雅称胜地。旧于五月有祭,今废。按鄢陵亦有其墓,岂以颍川有巢、许之祠,故讹传与。若此,则真无疑也。

箕山部汇考三

行唐县之箕山

箕山,一在今直隶真定府,行唐县西北五十里,相传许由隐此。
真定府箕山真定府箕山

考考

《畿辅通志·山川考》:箕山在行唐县西北五十里,峰若箕形,故名。相传,许由隐此。上有许由墓、弃瓢岩、洗耳溪、巢父问答碑。
《真定府志·舆地考》:箕山在行唐县城西北五十馀里。
牛饮山在行唐县,即巢父饮牛处。
《行唐县志·地理考》:箕山在县治西北五十里,峰若箕形。相传许由隐此,有冢在其上。
郜河自箕山西北发源,流径县之东南,入泒水。颍水在治西北三十里,即郜水之上游也。自两岭口山谷流出,南行三十里,经箕山之东,许由村之南。传云,洗耳溪即此也。东流遂名为郜。
许由疃弃瓢岩、洗耳溪、巢父问答碑,俱在箕山上。许由村在上房社。
许由墓在箕山之上,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许由祠在城西北隅,即旧学地也。
许由桥在观前。

箕山部汇考四

辽州之箕山

箕山,一在今山西辽州城东南七十里。相传,为许由隐处,其上有许由洞,其下有洗耳泉。
辽州之箕山图辽州之箕山图

考考

《春秋》:僖公三十有三年秋,晋人败狄于箕。〈杜注〉太原阳,邑县南,有箕城。〈按此本,城名非山名也。但各志俱引之,或当日名城之意,即以山亦
未可知,故录之。

《明一统志》:山西辽州箕山,在州城东南七十里,山有石室,壁中文字人莫能识,唐以此山名州。
《广舆记》:山西辽州箕山在州城东南,上有石室,壁间有文字,杳迷难辨,唐以此名州。上有许由洞,春秋先轸败狄于箕,即此地也。
《辽州志·山川》:箕山在州东六十里,上有许由洞。昔,益避禹之子亦栖此。
洗耳泉,在州东六十里。
村镇箕山村在县东北。
祠庙,箕冈庙在箕山村。
先轸庙在州南里许。春秋,晋襄公败狄于箕,先轸死之。箕上之人仰其英风义烈,建庙祀之。明洪武七年,赐号为晋大夫。先轸之庙,每岁五月五日致祭。二十八年,赐每岁春秋仲月上旬致祭。
景胜许洞清风在箕山。昔,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屑,因避于此洞,洞下有洗耳泉,外有文字,后人莫辨。箕山积雪,昔益避启于山之阴,时虽盛暑,尚有积雪。说者谓:益,坚臣,节凛栗千古。

箕山部汇考五

莒州之箕山

箕山,一在今山东青州府莒州城西北九十里,晋刘澄之以为许由隐处。其山一名箕屋山,一名潍山,一名覆舟山。
莒州之箕山莒州之箕山

考考

《水经》:沭水出琅琊东莞县西北,山东南,过其县东〈注〉沭水左与箕山之水合,水出东诸县西、箕山,刘澄之以为许由之所隐也,更为巨谬矣。
潍水出琅琊箕县〈注〉潍水导源潍山。许慎、吕忱皆云:潍水出箕屋山。《淮南子》曰:潍水出覆舟山,盖广异名也。
《山东通志·山川考》:箕屋山,在青州府莒州西北二十里,按《水经》:潍水出琅琊箕县北,即此。按《莒州志·山川》:箕屋山在州西北九十里,一名潍山,一名覆舟山,琅琊箕山之地。刘澄之以为许由所隐之处,恐非也。西南曰:五山。五峰并峙,状若笔架,有观有泉。南曰:独座山。东为黄山,北为卧牛城,又名翠屏山。
〈按:以上所载许由隐处之箕山,凡五处。其在登封者,固是矣。即在平陆、在行唐、在辽州者,亦各近似。盖平陆,尧所都也。行唐,尧所自起之地也。即辽州,亦在冀州域内者也。惟山东之莒州,东近海滨,去尧都几数千里。晋刘澄之以为许由隐处,即在,郦道元已斥其非矣。然推当日洗耳牵犊之意,一若避世惟恐不速去,人惟恐不远,则亦不得谓此山为许由必不至之地也。故其说亦不可废。他若山东东昌府亦有箕山,《山东通志》云:箕山在濮州东五十里,相传许由逊位避居此山。《府志》《州志》俱相合。又浙江杭州府亦有箕山,《浙江通志》云:箕山在昌化县西北十里,高一百三十丈,延袤十里,山上有许由庙。《府志》《县志》亦俱相合。又山西平阳府更有箕山,《山西通志》云:巢溪在襄陵县东南三十里,即三交水,西注至荆村,入于汾。世传巢父洗耳处,又名洗耳河,又名颍水。旁有土阜,名箕山。《府志》《县志》亦俱相合。此三箕山,既不载于史传,又无古迹可凭,不过好事者,仰慕高风,争据之以为美谈。虽山名箕山,而于许由隐处,实无可凭也。故不入汇考〉

箕山部艺文一

许由巢父樊仲父赞     魏曹植


尧禅许由,巢父是耻秽其溷听临河洗耳,池主是让以水为浊。嗟此三士清足励俗。

巢许论          晋石崇

客有问于余,曰:昔,许由巢父距尧之让,逍遥颐神,宝己遗世。司马以假托之言,必无此实。窃以为然。余答之曰:是何言欤。盖闻圣人在位,则群材必举,官才任能,轻重允宜。大任已备,则不抑大材使居小位;小材已极其分,则不以积久而令处过材之位。然则稷播嘉谷契,敷五教,皋陶夔龙各已授职,其联属之官必得其材,则必不重载兼置,斯可知已。巢、许则元恺之俦,大位巳充,则已敦廉让以励俗,崇无为以化世。然后,动静之教备,隐显之功著,故能成巍巍之化,民莫能名,将何疑焉。

许由颂           潘岳

邈哉许公,执真履贞。辞尧天下,抱朴隐形。川停岳峙,澹泊无营。栖迟高山,与世靡争。虚薄忝任,来宰斯城。愧无惠化,豹产之政。峨峨治所,乐慕景名。登箕逍遥,来过墓庭。通于时宪,倾筐不盈。恨无旨酒,奠公之灵。死而不朽,公其有荣。聊述雅美,扬公馨声。

许由赞           嵇康

许由养神,宅于箕阿。德贞体全,择日登遐。

登箕山祭巢许文      唐王绩

怀二子之高烈,背嵩岳而来游。挹千载之遐轨,登箕峰而少留。昔时慷慨,神轻九州。今来寂寞,魂辞一丘。英踪落而犹在,精诚宜而遂幽。山荒庙僻,地古松楸。吾鄙怀之有素,仰前哲之清猷。同声必感,异代相求。如至诚之见接,庶蘋蘩之可羞。

箕山部艺文二〈诗〉

箕山歌         陶唐许由


登彼箕山兮,瞻望天下。山川丽崎,万物还普。日月运照,靡不记睹。游放其间,何所却虑。叹彼唐尧,独自愁苦。劳心九州,忧勤后土。谓予钦明,传禅易祖。我乐何如,盖不盼顾。河水流兮缘高山,甘瓜施兮叶绵蛮。高林肃兮相错连,居此之处傲唐君。

赋得雨从箕山来     唐宋之问

雨从箕山来,倏与飘风度。晴明西峰日,绿绮南溪树。此时客精庐,幸蒙真仙顾。深入清净理,妙断往来趣。意得两契如,言尽共忘谕。观花寂不动,闻鸟悬可悟。向夕闻天香,淹留不能去。

田家            王绩

家住箕山下,门枕颍川滨。不知今有汉,唯言昔避秦。琴伴前庭月,酒劝后园春。自得中林士,何忝上皇人。

谒许由庙          钱起

故向箕山访许由,林泉物外自清幽。松上挂瓢枝几变,石间洗耳水空流。绿苔唯见遮三径,青史空传谢九州。缅想古人增叹息,飒然云树满岩秋。

箕山            胡曾

寂寞箕山春复秋,更无人到此溪头。弃瓢岩畔中宵月,千古空闻属许由。

箕山          金元好问

幽林转阴崖,鸟道人迹绝。许君栖隐处,唯有太古雪。人间黄屋贵,物外祇自洁。尚厌一瓢喧,重负宁所屑。降衷均义禀,泊利忘智决。得陇又望蜀,有齐安用薛。干戈几蛮触,宇宙日流血。鲁连蹈东海,夷齐釆薇蕨。至今阳城山,衡华两丘垤。古人不可作,百念肝肺热。浩歌北风前,悠悠送孤月。

同雷渊希颜再登箕山     前人

千年箕山祠,萝径深以悄。挂树不复见,秃蔌馀秋筱。盘盘尽绝顶,石冢平木杪。长风万里来,筋骸觉轻矫。侧身望岩实,解衣憩林表。是时夏春交,野色乱青缥。川光乍明灭,地脉亘萦绕。冈峦蚁垤出,井邑蜂衙扰。红尘洛阳昏,白云太行晓。元功信冥漠,一览疑可了。悟彼东山人,胸中鲁宜小。

忆巢父          元张著

幽壑映晴峦,溪水扬新绿。言昔有异人,在此寄幽独。放情陵汉霄,浮云等黄屋。濯足清泠滨,长啸响山谷。为惮都俞烦,甘心友麋鹿。声飞天地间,谁能嗣芳躅。

箕山操          李孝先

箕山之阳兮,其木飂飂。箕山之冢兮,白云悠悠。彼世之人兮,孰能遗我以忧。虽欲从我兮,其路无由。适有人兮,来饮其牛。

《前题》明·杨维桢

箕之山兮,可耕而樵。箕之水兮,可饮而游。牵牛何来兮,饮吾上流。彼以天下让兮,我以之逃世。岂无人兮,应尧之求。吾与尧友兮,不与尧忧。

《前题》王达善

尧之心兮,固公。尧之德兮,固隆。逊余以天下兮,余何庸。余之乐兮,人靡同。历山有人兮,圣且良。天命归兮,众所崇。彼牵牛之士兮,吾其从。

箕山           区大相

箕山于太室,如岱有梁甫。辅岳并称尊,他山遑敢侮。颍水源更清,石流历可数。所以让王人,洗耳临其浒。一瓢弃陶唐,饮牛愧巢父。后代鲜若俦,高风激千古。缅怀眷有遇,嗟哉不复睹。惟见波湛湛,云气朝如雨。褰裳行欲涉,身上惭絓组。孰云能旷览,徒羡翩翩羽。兹意谅自解,来者将可补。

许由隐居          刘训

当年卜筑隐箕山,一点红尘自不关。却老有方清昼永,陶情无虑白云閒。弃瓢林下风生树,洗耳溪边水漾湾。多少考槃栖适者,如君高节邈难攀。

箕山避暑          傅文

独爱云林境界幽,绿阴蔽日翠光浮。弃瓢岩畔排烦热,洗耳溪边枕细流。每有凉风来树底,更无尘事到心头。许由巢父今何在,千古箕山五月秋。

《前题》刘景耀

闲来闲去此山头,洗耳孤标真自由。洪水不惊高士卧,清风却为野人留。藤萝满径疑无夏,泉石当轩蚤有秋。数著残棋敲日晚,葛衣晒罢未曾收。

箕山夕照          王翰

行尽箕山第几重,乱峰高下夕阳红。泥涂轩冕夔龙上,土木形骸鹿豕中。洗耳溪头馀晓籁,弃瓢岩畔有寒松。自从避让归何处,一入烟霞更不逢。

《前题》索睿

洗耳曾闻耻饮牛,问人消息属巢由。三交云液桃花浅,百尺烟光柳带柔。高树鸟啼犹识姓,古祠鹿过亦回头。春风北岸添新涨,一派清清依旧流。

箕阴            傅梅

箕山林木自成阴,万古萧然洗耳心。一自挂瓢何处树,清风习习到于今。

谒巢由祠          何思

千年洗耳今还在,草木凄凉万古悲。指点清风何处是,鸡鸣山下对残晖。

箕山部杂录

《嵩高志·山川篇》:焦氏曰:嵩高石室甚多,穴洞尤奇。箕山之东北一穴,土人避兵其中,行十馀里,忽然朗豁,见有流水小涧,清冽异常。穿行转折,窈深无际。恐失归路,亦不可力穷也。又言:穴中通体玲珑,类太湖石状。余戏谓,洗去土肤,竟可移置园囿玩赏,惜无大力者负之耳。张华所称龙穴,则在太室北也。
石流赤,一名石流丹,一名石流芝。《抱朴子》云:石流丹者石之赤,精亦石流黄之类也,浸溢于涯岸之间,其濡湿者可丸服,坚结者可散服。五岳皆有,而箕山为多。许由、巢父服之,即石流芝是矣。
石桂英,《神仙传》曰:许由、巢父,箕山得丹石桂英,今在中岳。《抱朴子》曰:石桂英,芝名生岩穴中,似桂树而实石也。葛洪云:石桂芝有枝条,高尺许,光明而味辛。
右二芝,各引巢、许,且异名同色,岂一物邪。

铁,《山海经》云:少室之山,其下多铁。今少室不见有铁,而箕山之南马峪有之,土人从事垆冶,颇享其利。楂,《吕氏春秋》:箕山之东有甘楂、庄子、楂梨橘柚。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一名山楂,俗作查误。栗,《吕氏春秋》伊尹曰:果之地美者,箕山之栗。
《人物篇》、张华《博物志》称:司马迁云:无尧以天下让许由事。扬雄亦云:誇大者为之。楼赐叔《爱日抄》云:从来人以庄周尽是寓言,却不曾深考。如尧让许由依旧是有此人,盖申吕许甫皆四岳之后,许由亦其一也。以当时咨四岳观之,则尧有让四岳事,但周之言文饰过当耳。《左传》云:夫许,太岳之后。杜注云:尧四岳则太岳非由乎。《高士传》:尧召许由为九州长,岂即岳之任欤。按《伯夷传》:太史公云:箕山有许由冢,是不疑为无是人矣。古人之名不见于六艺,何止由光而统欲蔑之耶。杨诚斋有诗:子云到老不晓事、不信人间有许由。子云之见议,于人宜矣。

缑山部汇考

〈按:缑山本嵩山之一支,但升仙遗迹,世所乐闻,故另为部,以备考闻〉王子晋乘鹤吹笙之缑山

《列仙传》有云:周灵王太子晋好吹笙,后登缑山驾鹤而去。其说似近荒诞,但历代相传既久。而今之河南登封县缑山,又明有升仙遗迹,故特考之,以备好异者之采择云。
缑山缑山

考考

《水经》:洛水又东过偃师县南〈注〉缑氏《原开山图》谓之缑氏山也,亦云仙者升焉。言王子晋控鹤,斯阜灵王望而不得近,举手谢而去,其家得遗屣。俗亦谓之抚父堆,堆上有子晋祠。或言在九山,非此。世代已远矣,莫能辨之。刘向〈疑脱列字〉《仙传》云:世有箫管之声焉。按《河南通志·山川考》:缑氏山,在河南府偃师县南四十里,周灵王太子晋升仙之所。上有石室饮鹤池,一名覆釜堆。
《河南府志·山川》:缑山在偃师县南四十里,孤峰突出,周灵王太子晋升仙于此。《山海经》云:缑山之上无草木,多金玉泉水,出焉上有饮鹤池。《遗山诗注》云:池在豢龙岩下,一名覆釜堆。
《偃师县志·山川》:缑山在治南四十里。语同《府志》。豢龙岩,在缑山上。
柏坡,即缑山之麓,有古柏满坡,故名。嘉靖戊子,岁荒,居民始取资食,日久遂歼。
饮鹤池,在缑山上,今涸。
饮马池,在治东南,仙君保升仙庙西南,即王子晋饮马之池。
落鹿涧,在治南二十五里,子晋射鹿于此,从浮丘公学道之处。
拜马涧,在治南三十里,子晋乘鹤升仙,弃所乘之马于此,乡人拜之,因名。
葬剑冢,在缑山东北一里许,王子晋葬剑之处。战国时有人伐之,惟剑插立空中,欲进取之,剑作龙鸣虎啸,径飞上天。见王子晋《拾遗记》
灵星坞,浮丘公接子晋上升之所,今迷其处。
升仙太子庙,在缑山上,始建莫详。嘉靖初,灾,邑人高惟诚等重修。内有则天皇后御制碑记。及宋,谢绛修大殿记碑,多古名人题咏石刻,俱燬于火。
《嵩高志·形胜》:缑山在少室西北,属偃师上有石室、饮鹤池,乃王子晋乘白鹤处。有武则天御制碑。覆釜山,与缑氏山相近,上有子晋祠。《水经注》称覆釜堆,又称抚父堆。
浮山,在少室之北,与缑山相近,上有浮丘公祠。子晋峰,昔王子晋居此。
浮丘洞,在少室西北,与缑氏山相近,相传浮丘公曾居于此。
古迹:子晋垒,《郡国志》云:少室有子晋垒,积有九千年资粮。亦见顾野王《舆地志》
拜马涧,在少室后。相传太子晋乘鹤升天,群臣拜别,回拜所乘马,马亦飞空而去。
升仙太子庙,在缑氏山,以祀王子晋者,有武后御制碑文。
饮鹤池,在子晋峰上,王子晋饮鹤处。或曰在缑山。

缑山部艺文一

王子乔碑         汉蔡邕


王孙子乔者,盖上世之真人也。闻其仙旧矣,不知兴于何代。博问道家,或言颍川、或言彦蒙,初建斯域,则具斯丘。传承先人,曰王氏墓。绍嗣不继,荒而不祠,历载弥年,莫之能纪。暨于永和元年十有二月,当腊之夜,上有哭声,其音甚哀。附居者往闻而怪之。明则登其墓察焉。洪雪下无人踪,见一大鸟迹,有祭祀之处。左右或以为神。其后有人著绛冠、大衣、杖竹,策立冢前,呼樵孺子。尹秃谓曰:我,王子乔也,尔勿复取吾先人墓前树也。须臾,忽然不见。时令太山万熙,稽古老之言,感精瑞之应,咨访其验,信而有徵,乃造灵庙以休厥神。于是好道之俦,自远来集、或弦歌以咏太乙、或谈思以历丹田,其疾病尪瘵者,静躬祈福即获祚。若不虔恪,辄颠踣。故知至德之宅,兆真人之先祖也。延熹八年秋八月,皇帝遣使者奉牺牲以致祀祗,惧之敬肃如也。相国东莱王章,字伯义,以为神圣所兴,必有铭表,昭示后世。是以赖乡仰伯阳之踪,关民慕尹喜之风,乃会长史边乾,访及士隶,遂树元石纪、遗烈俾志,道者有所览焉。词曰:伊王君,德通灵,含光耀,秉纯贞。应大道,羡久荣,弃世俗,飞神形。翔云霄,浮太清,乘螭龙,载鹤軿。载华笠,奋金铃,挥羽旗,曳霓旌。欢罔极,寿亿龄,昭笃孝,念所生。岁终阕,发丹情,存墓冢,舒哀声。遗鸟迹,觉旧城,被绛衣,垂紫缨。呼孺子,告姓名,由此悟,感怖惊。修祠宇,及几筵,馈饎进,甘香陈。时倾顾,馨明禋,匡流祉,熙帝庭。祐邦国,相黔民,光景福,耀无垠。

升仙太子碑        唐武后

朕闻:天地权舆,混元黄于一气。阴阳草昧,徵造化于洪垆。万品于是资生,三才以之肇建。然则春荣秋落,四时变寒暑之机。玉兔金乌,两曜递行藏之运。是知乾坤至大,不能无倾缺之形。日月并明,不能无亏盈之数。岂若混成为质,先二仪以开元。兆道标名,母万物而为称。惟恍惟惚,窈冥超言象之端。无去无来,寥廓出寰区之外。骖鸾驭凤,升八景而戏仙庭。驾月乘云,驱百灵而朝上帝。元都迥辟,玉京为不死之乡。紫府傍开,金阙乃长生之地。吸朝霞而饮甘露,控白鹿而化青龙。鱼腹神符,已效徵于涓子。管中灵药,方演术于封君。从壶公而见玉堂,召卢敖而赴元阙。炎皇少女,剩往仙家。负局先生,来过吴市。或排烟而长往,或御风而不旋。既化饭以成蜂,亦变枯而生叶。费长房之缩地,目览遐荒。赵简子之宾天,亲聆广乐。怀中设馔,标许彦之奇方。座上钓鱼,呈左慈之妙技。遥升阁道,远睇平衢。鼓琴瑟而驾辎軿,出西关而游北海。登昆崙而一息,期汗漫于九垓。湘东遗鸟迹之书,济北致鱼山之会。拂虹旌于日路,飞羽盖于烟郊。既入无穷之门,还游无极之野。青虬吐甲,爰披五岳之文。丹凤衔符,式受三皇之诀。濑乡九井,漾德水而澄漪。淮南八仙,著真图而阐秘。自非天姿拔俗、灵骨超凡,岂能访金箓于元门,寻玉皇于碧落者乎。升仙太子者,字子乔,周灵王之太子也。原夫补天益地之崇基,三分有二之弘业。神宗启胄,先承履帝之祥。圣考兴源,幼表灵须之相。白鱼标于瑞典,赤雀降于祯祥。出叔誉于三穷,锡陟旷以四马。谷洛之斗,严父申欲壅之规,而匡救之诚,仙储切犯颜之谏,播石子之懿范,颙图史之芳声,而灵应难窥,冥徵罕测。紫云为盖,见嘉贶于张陵。白蜺成质,遗神丹于崔子。凤笙流响,恒居伊洛之间。鹤驾腾镳,俄陟神仙之路。嵩高岭上,虽籍浮丘之迎。缑氏峰前,终待桓良之告。傍稽素篆,仰叩元经。时将玉帝之游乍洽,琳宫之宴仙冠。岌岌表嘉,称于芙蓉。右弼巍巍,效灵官于桐柏,九丹可挹,仍标延寿之诚。千载方传,尚纪仙圣之祀。辞青宫而归九府,弃苍震而慕重元。无劳羽翼之功,坐致云霄之赏。虽黄庭众圣,未接于末尘。紫洞群灵,岂骖于后乘。斯乃腾芳万古,擅美千龄,岂与夫松子陶公同年而语者也。我国家先天纂业,辟地裁基,正八柱于乾纲,纽四维于坤载。山鸣鸑鷟,爰彰受命之祥。洛出图书,式兆兴王之运。廓堤封于百亿,声教洽于无垠。被正朔于三千,文轨同于有截。茫茫宇宙,掩沙界以疏疆。眇眇寰区,笼铁围以划境。坐明台以崇严祀,大礼攸陈,谒清庙而展因心。洪规更阐,文山西峙,上耸于圆清,武井东流,下凝于方浊。骈柯连理,恒骋异于彤墀。九穗两岐,每呈祥于翠亩。神芝吐秀,宛成轮盖之形。历草抽英,还同朔望之候。山犀宛马,充牣于郊畿。瑞表祥图,洋溢于中外。乾坤交泰,阴阳和而风雨调。远迩肃安,兵戈戢而爟烽静。西鹣东鲽,已告太平之符。鄗黍江茅,屡荐升中之应。而王公卿士,百辟群僚,咸诣阙以披诚,请登封而告禅。敬陈严配之典,用展禋宗之仪。泥金而叶于告成,瘗玉而腾于茂实。千龄胜礼,一旦咸申。尔乃凤辇排虚,既造云霞之路。龙旗拂迥,方驰日月之扃。后殿萦山,先锋蔽野。千乘万骑,钩陈指灵岳之前,谷邃川停,羽驾陟仙坛之所。既而驰情烟路,系想元门。遥临松寝之前,近瞰桂岩之下。重峦绝磴,空留落景之晖。复庙连甍,徒见浮云之影。山扉半毁,才睹昔年之规。涧牖全倾,更创今辰之制。乃为子晋重立庙焉,仍改号为升仙太子之庙。方依福地,肇启仙居,开庙后之新基,获藏中之古剑。昆吾挺质,巨阙标名。白虹将紫电争锋,飞景共流星竞彩。去夜惊而除众毒,轻万户而却三军。无劳望气之文,自遇象天之宝。岩岩石室,纪黄老五千之文。赫赫灵坛,披碧洞三元之箓。爰于去岁,尝遣内使往祠,虽人祇有路隔之言,而冥契著潜通之兆。遂于此日,频感殊祯,迢递云间,闻凤笙之度响。徘徊空里,瞻鹤驾之来仪。瑞气氤氲,异香芬馥。钦承景贶,目击休徵。尔其近对缑岑,遥邻嵩岭。变维城之往庙,建储后之今祠。穷工匠之奇精,傍临绝壑。尽山川之体势,上冠云霓。其地则测景名都,交风胜壤。仰观元纬,星文当天室之邦。俯瞩黄舆,地理处均霜之境。膏腴宇宙,通百越之楼船。巨险山原,控八方之车骑。危峰切汉,德水横川,实天下之枢机,极域中之壮观。于是扪穴凿阯,越壑裁基。命般尔而开筵,召公输而缀思。梅梁瞰迥,近架烟霞,桂栋临虚,上连星月。窗明云母,将曙景而同晖。户挂琉璃,共晴天而合色。曲阁乘九霄之表,重檐架八景之中。湛休水于天池,发祥光于琪树。珠阙据缑峰之外,瑶坛接嵩峤之隈。素女乘云,窥步檐而不逮。青童驾羽,仰层槛而何阶。茂躅郁兮若生灵,仪肃兮如在昔。岘山坠泪,犹见钜平之碑。襄水沈波,尚有当阳之碣。况乎上宾天帝,瑶山之风乐不归。下接浮丘,洛浦之笙歌斯远。岂可使芳猷懿躅,与岁月而推迁。霞宇日坛,共风烟而歇灭。乃刊碑勒颂,用纪徽音。庶亿载而维新,齐两仪而配久。方伫乘龙使者,为降还灵之符。驾羽仙人,曲垂驻寿之药。使璇玑叶度,玉烛调时,百谷喜于丰年,兆庶安于泰俗。虔敷短制,乃作铭云:邈矣元始,悠哉浑成。傍该万类,仰贯三精。至神不测,大象难名。出入太素,驱驰上清〈其一〉。黄庭仙室,丹阙灵台。银宫云合,玉树花开。夕游云路,朝挹霞杯。霓旌彷佛,羽驾徘徊〈其二〉。树基创业,迁朝立市。四险天中,三川地纪。白鱼呈贶,丹乌荐祉。灵骨仙才,芳猷不已〈其三〉。遐瞻帝系,仰眷仙储。遥驰月域,高步烟墟。名超紫府,职迈玉虚。飘飖芝盖,容与云车〈其四〉。远参昆崙,遥期汗漫。金浆玉液,雾宫霞馆。瑶草扶疏,珠林璀璨。万劫非久,二仪何算〈其五〉。栖心大道,托迹长生。三山可陟,九转方成。凫飞舄影,凤引歌声。永升金阙,恒游玉京〈其六〉。青童素女,浮丘赤松。位称桐柏,冠号芙蓉。寻真访道,控鹤乘龙。高排云雾,轻举遐踪〈其七〉。岁往年移,天长地久。霄汉为室,烟霞为友。舞鹤飞盖,歌鸾送酒。绝迹氛埃,芳名不朽〈其八〉。粤我大周,上膺元命。补天立极,重光累圣。嘉瑞屡臻,殊祥叠映。归功苍昊,升中表政〈其九〉。爰因展礼,遥接灵居。年载超忽,庭宇凋疏。更安珠馆,重开玉虚。方依翠壁,敬勒丹书〈其十〉。新基连址,古剑腾文。凤笙飞韵,鹤驾凌云。休符杂沓,嘉瑞氤氲。仙仪靡见,逸响空闻〈十一〉。仰圣思元,求真怀昔。霞轩月廊,日宫雾驿。万载须臾,千龄朝夕。纪盛德于,芳翰勒鸿。名于贞石〈十二〉

浮丘公庙灵泉记      宋张挺

崧高之下,曰缑氏山,周灵王太子子晋吹笙之地也。子晋受道于浮丘公,公接而仙去。距山不远,遗冢俱存,民俗传为浮丘藏剑之所,即其巅,构祠以祀焉。俯瞰道周,更为别庙,里民岁时祈报。逮至政和三年夏六月,泉出庭下,澄澈象鉴,醴甘过饴,映带清流。人初易之,俄鸥凫泳者辄死。众乃惊悟,始识景贶。病者请祷饮之,即愈。于是相与谋,甃以文塼,疏为方沼,藻饰丹雘,祈向云来,洪惟永安为邑肇。自大宋圣祖神宗,弓剑所閟,而崧高之岳,作镇中土介邑之间,真仙所宅,灵显辈出。宜有福泽,惠施于民。稽考传记,实表国之祥。比年而来,朝廷清明。百度修举,综名覈实。礼制乐成,河清海晏。芝禾并秀,木石荐祉。元善奇功,珍符嘉瑞。史不绝书。盖由皇天眷祐,上德昭明,格致休美,以懋大业,顾不伟与。则儒学之士竞为词章,揄扬盛事,播诸声诗,以荐郊庙,实惟时也。今灵泉出于福地,神异焯然,莫之殚载。挺虽不才,承乏州县,歌咏圣德,矧臣子之职,敢以菲陋而辞。谨著大略以告来者。其辞曰:崧山之阳,复岫重冈。山维缑氏,作镇其旁。蒸为卿云,舒成景光。仙圣之宅,其神无方。在昔帝子,系自周王。浮丘挹袖,绛阙扶将。夜月吹笙,乘云帝乡。鹤驭莫返,风吟崧篁。遗宫庙食,宝剑珍藏。后千馀年,醴流其唐。蠲痾疗疾,起痼愈尪。惟神之惠表,国之祥。帝德广运,修明馨香。地不爱宝,天锡会昌。年谷顺成,降福穰穰。本支百世,万寿无疆。如山之崇,如泉之长。小臣作诗,德意不忘。

题武后书升仙太子碑帖后 明王世贞

武氏牝晨,淫革唐鼎。观此书,遂欲乱千古同文之治。嘻,何其甚也。文似出北门诸学士手笔,意软媚无,铁锥锥悍,马时意气。且既为太子立碑,而以莲花六郎称其后,得不秽千古青简耶。为之一笑。

缑山部艺文二〈诗〉

王子乔          汉乐府

王子乔,参驾白鹿云中遨,参驾白鹿云中遨。下游来,王子乔,参驾白鹿,上至云戏,游遨上建,逋阴广里。践近高,结仙宫,过谒三台,东游四海五岳上,过蓬莱,紫云台。三王五帝不足令,令我圣朝应太平。养民若子事父明,当究天禄永康宁。玉女罗坐吹笛箫,嗟行圣人游八极。鸣吐衔福翔殿侧,圣主享万年,悲吟皇帝延寿命。

《前题》刘向

妙哉五子,神游气爽。笙歌伊洛,拟音凤响。浮丘感应,接手俱上。挥策青崖,假翰独往。

游仙诗          晋何劭

青青陵上松,亭亭高山柏。光色冬夏茂,根柢无彫落。吉士怀真心,悟物思远托。扬志元云际,流目瞩岩石。羡昔王子乔,友道发伊洛。迢递陵峻岳,连翩御飞鹤。抗迹遗万里,岂恋生民乐。长怀慕仙类,眇然心绵邈。

游仙诗二首         郭璞

青溪千馀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翘迹企颍阳,临河思洗耳。阊阖西南来,潜彼涣鳞起。灵妃顾我笑,粲然启玉齿。蹇修时不存,要之将谁使。
其二

璇台冠昆岭,西海滨招摇。琼林笼藻映,碧树疏英翘。丹泉漂朱沫,黑水鼓元涛。寻仙万馀日,今乃见子乔。振发晞翠灵,解褐被绛绡。总辔临少广,盘虬舞云轺。永偕帝乡侣,千龄共逍遥。

咏怀            阮籍

王子十五年,游衍伊洛滨。朱颜茂春华,辩慧怀清真。为见浮丘公,举手谢时人。轻荡易恍惚,飘飘弃其身。飞飞鸣且翔,挥翼且酸辛。

王子晋         宋谢灵运

淑质非不丽,难以之百年。储宫非不贵,岂若登云天。王子爱清净,区中实嚣諠。冀见浮丘公,与尔共缤翻。

升仙篇         梁简文帝

少室堪求道,明光可学仙。丹缯碧林宇,绿玉黄金篇。云车了无辙,风马讵须鞭。灵桃恒可饵,几回三千年。

王子乔行         高允生

仙化非常道,其义出自然。王乔诞神气,白日忽升天。晻暧御云气,飘飘乘长烟。寄想崆峒外,翱翔宇宙间。七月有佳期,控鹤崇崖巅。永与时人别,一去不复旋。

王太子           江淹

子乔好轻举,不待鍊银丹。控鹤去窈窕,学凤对巑岏。山无一春草,谷有千年兰。云衣不踯躅,龙驾何时还。

王子乔         北魏高允

王少卿,王少卿,超升飞龙翔天庭。遗仪景,云汉酬,光骛电逝忽若浮。骑日月,从列星,跨腾八廓踰杳冥。寻元气,出天门,穷览有无究道根。

凤笙曲         唐宋之问

忆昔王子晋,凤笙游虚空。挥手弄白日,安能恋青宫。岂无婵娟子,结念罗帏中。怜寿不贵色,身世两无穷。

王子乔           前人

王子乔,爱神仙,七月七日上宾天。白虎摇瑟凤吹笙,乘骑云气吸日精。长不归,遗庙今在而人非。空望山,头草草露湿人衣。

奉使嵩山途经缑岭      前人

侵晨发洛城,城中歌吹声。毕景至缑岭,岭上烟霞生。草树绕野意,山川多古情。大隐德所薄,归来可退耕。

过缑山王处士黑石谷隐居   岑参

旧居缑山下,偏识缑山云。处士久不还,见云如见君。别来逾十秋,兵马日纷纷。青溪开战场,黑谷屯行军。遂令巢由辈,远逐麋鹿群。独有南涧水,潺湲如昔闻。

缑山西峰草堂        前人

结庐对中岳,青翠常在门。遂耽水木兴,尽作渔樵言。顷来阙章句,但欲閒心魂。日色隐空谷,蟾声喧暮村。曩闻道士语,偶见清净源。隐几阅吹叶,乘秋眺归根。独游念求仲,开径招王孙。片雨下南涧,孤峰出东原。栖迟虑益澹,脱略道弥敦。野霭晴拂枕,客帆遥入轩。尚平今何在,此意谁与论。停立云去尽,苍苍月满园。

仲春晚寻覆釜山       钱起

蝴蝶弄和风,飞花不知晚。王孙寻芳草,步步忘路远。况我爱青山,涉趣皆游践。萦回必中路,阴晦阳复显。古岸生新泉,霞峰映雪巘。交枝花色异,奇石云根浅。碧洞志忘归,紫芝行可搴。方嗤嵇叔夜,林卧正沈湎。

登覆釜山遇道人       前人

晨策趣无涯,名山深转秀。三休变覆景,万转迷宇宙。攀崖到天窗,入洞穷玉溜。侧径蹲怪石,飞萝掷轻狖。花间炼药人,鸡犬和乳窦。散发便迎客,采芝仍满袖。郭璞赋游仙,始愿今可就。


真气重嶂里,知君嘉遁幽。山阶压丹穴,药井通伏流。道者带经出,洞中携我游。欲骖白蜺去,且为紫芝留。忽忆武陵事,别家疑数秋。

独往覆釜山寄郎士元     前人

赏心无远近,芳月好登望。胜事引幽人,山下复山上。将寻洞中药,复爱湖外嶂。古壁苔入云,阴溪树穿浪。谁言世缘绝,更惜知音旷。莺啼绿萝春,回首还惆怅。

夕游覆釜山道士观因登元元庙 前人

冥搜过物表,洞府次溪旁。已入瀛洲远,谁言仙路长。孤烟出深竹,道侣正焚香。鸣磬爱山静,步虚宜夜凉。仍同象帝庙,更上紫霞冈。霁月悬琪树,明星映碧堂。倾思丹灶术,愿采玉芝芳。倘挹浮丘袂,乘云别旧乡。

饭覆釜山僧         王维

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群疏。将候远山僧,先期扫敝庐。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然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一悟寂为乐,此生乐有馀。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

缑山鹤          张仲素

羽客骖仙鹤,将飞驻碧山。映松残雪在,度岭片云还。清唳因风远,高姿对水閒。笙歌忆天上,城郭叹人间。几变霜毛洁,方殊藻质斑。迢迢烟路逸,奋翮讵能攀。

缑山夜月闻王子晋吹笙    前人

王子千年后,笙音五夜闻。逶迤绕清洛,断续下仙云。泄泄飘难定,啾啾曲未分。松风助幽律,波月动轻文。凤管听何远,鸾声若在群。暗空思羽盖,馀气自氛氲。

《前题》厉元

缑山明月夜,岑寂隔尘氛。紫府参差曲,清宵次第闻。韵流多入洞,声度半和云。拂竹鸾惊侣,逢松鹤舞群。蟾光听处合,仙路望中分。坐惜千岩曙,遗音过汝坟。

《前题》钟辂

月满缑山夜,风传子晋笙。初闻盈谷远,渐听入云清。杳异人间曲,远分鹤上情。孤鸾惊欲舞,万籁寂无声。此夕留烟驾,何时返玉京。唯愁音响绝,晓色出都城。

题缑山王子晋庙       郑畋

在昔灵王子,吹笙愬泬寥。六宫攀不住,三岛去相招。亡国原陵古,宾天岁月遥。无蹊窥海曲,有庙访山椒。石帐龙蛇拱,云楼彩翠销。露坛妆琬琰,真像写松乔。珠馆青童宴,琳宫阿母朝。气舆仙女侍,天马吏兵调。湘妓红丝瑟,秦郎白管箫。西城邀绰约,南岳命娇娆。句曲觞金洞,天台啸石桥。晓花珠弄蕊,春茹玉生苗。二景神光秘,三元宝箓饶。雾垂鸦翅发,冰束虎章腰。鹤驭争衔箭,龙飞各献绡。衣从星渚浣,丹就日宫烧。物外花常满,人间叶自凋。望台悲叹戾,阅水笑梁昭。古殿香残烬,荒阶柳长条。几曾期七日,无复降重霄。嵩岭縆天汉,伊澜入海潮。何由得真诀,使我佩环飘。

缑山庙           崔曙

遗庙肃阴阴,孤峰映绿林。步随仙路远,意入道门深。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祇闻风竹里,犹有凤笙音。

送萧处士归缑山别业     许浑

醉欹乌帽发如丝,曾看仙人一局棋。宾馆有鱼为客久,乡书无雁到家迟。缑山住近吹笙庙,湘水行逢鼓瑟。祠今夜月明何处宿,九疑云尽绿参差。

缑山庙           前人

王子求仙月满台,玉笙清转鹤徘徊。曲终飞去不知处,山下碧桃春自开。

《前题》郑仲贤

秋风寂寞秋云轻,缑氏山头月正明。帝子西飞仙驭远,不知何处夜吹笙。

王子晋庙         白居易

子晋庙前山月明,人闻往往夜吹笙。鸾吟凤唱听无拍,多似霓裳散序声。

缑山庙         南唐陈陶

长爱真人王子乔,五松山月坐吹箫。任他浮世悲生死,独驾苍龙入九霄。

《前题》无名氏

独挹榴花夜向阑,诗情高寄碧云间。不知鹤驾人何在,笙月亭亭满故山。

拜马涧         宋梅尧臣

王子昔凌霓,国人兹拜马。依稀月夜笙,声入寒泉泻。空传七日期,飞鹤何时下。

《前题》范仲淹

闻道王子仙,涧边遗逸骥。当时青云路,鸡犬亦可致。未必真龙媒,悠然在平地。

《前题》欧阳修

昔闻王子晋,把袂浮丘仙。金骏于此堕,吹笙不复还。玉蹄无迹久,涧草但荒烟。

浮丘峰           楼异

谁知方丈与瀛洲,尘世纷纷漫白头。不到嵩山最高处,世人容易揖浮丘。

子晋峰           前人

当年曾悟镜中形,道骨仙风拟紫冥。二十四峰明月夜,玉笙须向揖仙听。

缑氏山置酒       金元好问

灵宫肃清晓,细柏含古春。人言王子乔,鹤驭此上宾。白云山苍仓,平田木欣欣。登高览二化,浩荡融心神。西望洛阳城,大道通平津。行人细如蚁,扰扰争红尘。蓬莱风岛深,鬓毛日夜新。慇勤一杯酒,愧尔云间人。

缑山庙         滹南老人

缑山突兀上空虚,古柏森森几万株。一自吹笙仙去后,乘鸾曾返故乡无。

缑山谣          元张廓

缑云轻,缑月明。缑山仙人弄月云,徘徊鸾鹤吹玉笙。仙人轻举斗星横,云月悠悠薄太清。浮丘真人学道成,丹砂九转飞云星。羽衣芝盖遥相迎,游軿相与朝玉京。海日岧峣射青阙,阆霞崆峒烘赤城。倏而白藏变元英,尘寰沧海桑田平。纷纷万兆兮如痴蝇,菌蕙晷促兮不暂停。大道茫茫兮其自灵,故山松桂兮烟冥冥。邦人思旧兮未忘情,香火华华兮视清明。青天寥寥兮望霓旌,饮鹤池边兮几番春草生。

题王子晋          童童

屣弃万乘追浮丘,仙成驾鹤缑山头。碧桃千树锁金洞,玉笙嘹喨天风秋。回眸下笑蜉蝣辈,蜗角争战污浊世。何当高气陵云霄,愿随环佩联云骑。

缑山庙          赵时敏

王子升仙去不归,玉笙吹彻彩鸾飞。人间天上无消息,万柏阴阴锁翠微。

《前题》高槐

松连烟色锁崇台,鸟自飞鸣花自开。惟有缑山亭上月,旧时曾伴鹤归来。

咏王子乔         明刘基

王子乔,乃是髭王之子,贤圣之孙。深宫洞房不称意,却驾白鹤寻轩辕。虹霓为旗云为幡,飘然乘风上昆崙。王子乔,去何之,朝发旸谷暮崦嵫。六龙九凤相追随,穆王西上,不得王母诀,胡为元气独尔私。王子乔,去不还,后稷功业巍如山。犹有九鼎知神奸,王城日夕生茆菅。尔独胡为白云间,王子乔,空长叹。

题子晋           刘咸

子晋列仙徒,富贵非所慕。平生好吹笙,世情百不顾。一朝揖浮丘,超然若有悟。挥手谢时人,白日升天去。峨峨缑岭头,旧时埋剑处。至今几千年,遗冢尚如故。我来访灵踪,徘徊日将暮。安得蹑双凫,云间与之遇。

缑山夜月         蔺完植

宝鉴涵秋薄太清,霜天高彻玉壶凝。鹤飞星坞陵三岛,人在蓬洲近五城。丹鼎迎阶花影乱,珠楼邻汉栋牙明。谁家晚笛声初断,醉耳犹疑彩凤鸣。

缑山部纪事

《偃师县志》:浮丘公,姓李,居嵩山修道,亦尝修道于缑山。今有浮丘洞在焉。尝作《原道歌》:虎伏龙亦藏,龙藏先伏虎。但毕河车功,不用堤防拒。诸子学飞仙,在迷不得住。左右得君臣,四物相念护。乾坤法象成,自有真人顾。又有《相鹤经》王子乔传。
汉,王奕,隐于缑山。景帝屡徵不出,遂就山而封隐侯。唐,包恺,常读书于缑氏山中。
《唐书·李密传》密,字元邃,蒲山公李宽子,感厉读书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与语,奇之。
《偃师县志》:明皇时,有方士不召而至。帝命道士孙太冲,亲承密诏,对授真诀,炼金丹于崧阳。明年,移药鼎于缑氏仙人太子庙后,制造之功,神异之效,愈于初焉。
《嵩高志》:天宝中,河南缑氏县东,太子陵仙鹤观,尝有道士七十馀人,皆精专修习,法箓斋戒皆全。有不专者,自不肯住矣。常每年九月三日夜,有一道士得仙,已有旧例。至旦,则具姓名申报以为常。其中道士每年到其夜,皆不扃户,各自独行,以求上升之应。后张竭忠摄缑氏令,不信。至时,乃令二勇者,以兵器潜觇之。初无所睹。至三更后,见一黑虎入观来,须臾,衔出一道士。二人逐射,不中,奔弃道士而往。至明,并无人得仙,具以此白竭忠。竭忠申府,请弓矢,大猎于太子陵东石穴中,格杀数虎。获金简、玉箓、洎冠帔,或人之发骨,甚多。斯皆谓每年得仙道士也。自后仙鹤观中,即渐无道士,今并休废,为守陵使所居也。
《偃师县志》:宋吕大临,字与叔,蓝田人,程子门人,尝六月读书,于缑氏山中。
金,杜瑛,霸州信安人特升子。金末,避地河南缑氏山中。搜访史书,尽读之,必究其旨趣。初,教授河汾间,徵荐皆不就。杜门著书,优游以终。赠魏公谥曰文献。

缑山部外编

《列仙传》:周,王子晋,字子乔,周灵王太子。生而灵异,学道,好吹笙。于伊洛间作鸾凤之音。浮丘公降授道,要使修石、精金光、藏景录、神秘法。是时,灵王二十二年,谷洛水斗,将毁王宫,王欲壅之。晋累谏不听,遂居别宫,斋戒悟道,浮丘公密降其室,赐以灵药登嵩山而去。后,友人桓良遇子晋于缑山。谓良曰:七月七日,我当升天,可与故人会别也。至期,良与故人登山,见子晋弃所乘之马于涧下,驾白鹤,挥手谢时人而去。须臾,马亦飞去,今有拜马涧。崔文子,尝学道于子晋。子晋化为白蜺,而持药与之。文子惊怪,引戈击蜺,因坠其药,俯而视之,乃子晋尸也。须臾,化为大鸟,飞鸣而去。
《偃师县志》:王观香,字众爱,周灵王第三女,母宋姬,与子乔为异母妹。传与飞解脱网之道,入缑氏山中,又与子乔入陆浑山中。积三十九年,道成,白日升举。《诗纪》:东华夫人紫清,内传妃,领东宫,中候真夫人。晋兴宁三年,降杨羲家,云:周灵王有子三十八人,子晋,太子也。师事嵩岳浮丘公,白日升天。中候名观香,字众爱,是宋姬子,于子晋为别生妹。晋兴宁四年闰月三日,与众真降杨羲家授诗。是夕,晋兄弟五人,妹二人,凡七人得道。弟眉寿,即观香同母兄也,诗曰:八涂会无宗,乘运观嚣罗。化浮尘中际,解衿有道家。骋烟忽未倾,携真造灵阿。虚景盘琼轩,元钧作凤歌。适路无轨滞,神音舞云波。齐德秀玉景,何用世间多。此毕,吟良久,复曰:垣夷观天真,去累从众情。体寂废机驷,崇有则摄生。焉得齐物子,委运任所经。
《偃师县志》:明,元阳子,姓姬,自号元阳子,山东海丰人,与弟廷阳同学道,后修炼于缑氏山中。一日,同飞升去。邑人王可久撰有《怀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