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四七一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四百七十一卷目录

 临安府部汇考一
  临安府建置沿革考
  临安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临安府星野考
  临安府山川考一

职方典第一千四百七十一卷

临安府部汇考一

临安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本府
三代时为句町国。汉置句町县,属牂牁郡。蜀汉属兴古郡。晋属宁州。唐为羁縻牂州,地属黔州都督府。天宝末没于南诏,置通海郡都督府。宋初段氏改为通海节度,寻改秀山郡,后复为通海郡。阿僰部蛮居之。元宪宗时内附,置阿僰部万户、阿宁万户。至元初改阿僰部,置南路总管府,寻改临安路,属临元广等处宣慰司。明改路为府卫,领州四县四长官司九。正德六年,省安南长官司,入蒙自县。天启二年,复设。万历十九年,置新平县,又改隶新化州属府,领州五、县五、长官司九。皇清因之。康熙二年,并纳更土巡检司,钱粮归府徵收。五年,裁新化州,归新平县。六年,以教化王弄安南三长官司,地设开化府。溪处司土舍叛,诛。归府,领州四、县五,长官司五。
建水州〈附郭〉
唐乌么蛮地接壤交阯为云南,极边。古称步头,亦云巴甸。元和间蒙氏始城之,每夏秋溪水涨溢如海,遂谓建水。历郑、赵、杨、段,皆仍旧名。宋段氏时,为些么蛮苴𠠝所据。元初内附,置建水千户,属阿僰万户。至元中改建水州,属临安路。明建水州,皇清因之。康熙六年,裁临安卫。康熙二十六年,又裁新安所,分境屯赋并州。
石屏州
汉曰林麓,蛮语曰旧忻。唐乌么蛮居其地。宋阿僰蛮夺据之。辟地得石坪,聚为居邑,因名石坪邑。后讹为屏。元改邑为州,属临安路。明石屏州,皇清因之。
阿迷州
汉蛮名阿宁,讹为阿迷。元初立阿宁万户府,至元间隶南路总管府。大德间隶临安、广西、元江宣慰司。明改阿迷州,皇清因之。
宁州
汉益州地。晋宁州地。唐初析置西宁州。贞观中改黎州。天宝末没于步雄部,蛮号浪旷。后属爨蛮,割与宁蛮豆圭,改宁部。元初内附,置宁部万户。后改宁海府。至元中改宁州,隶临安路,领通海、嶍峨、西沙三县。后省西沙入州。明因州名,改隶通海、嶍峨属府。皇清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左前广后四卫,分境屯赋并州。
通海县
汉尼郎邑,属牂牁郡。唐蒙氏为通海郡。宋段氏改秀山郡,复立通海郡。元初置通海千户,隶善阐万户府。至元中改为县,隶宁海府。府废,改属临安路,为附郭县,后隶宁州。明徙府治,改为通海县。皇清因之。康熙五年,裁通海禦屯赋并县。
河西县
唐初为西宗州之河西县。天宝后没于蛮,为步雄部。后阿僰蛮夺而居之,名其地曰休腊。元初内附,即阿僰部,立万户,休腊隶之。至元间改为河西州,属临安路。后改为县。明河西县,皇清因之。
嶍峨县
汉益州郡地,晋属南宁州。唐为嶍猊蛮所居,名嶍峨部。后阿僰蛮逐嶍猊据其地。元初内附,立五千户所。至元中改为州,领邛州、平甸二县。寻降为县,并二县为乡,属临安路寻隶宁州。明嶍峨县,皇清因之。
蒙自县
唐南诏置通海都督府,其地属焉,以赵氏守之。有山名目则,讹为蒙自。宋段氏时,为阿僰蛮所有。元初,置蒙自千户,所隶阿僰万户。后改为蒙自县。明蒙自县。皇清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新安所,分境屯赋并县。新平县汉嶍猊蛮所居。唐阿僰蛮所居。元初内附,立千户所。至元中设平甸县,属嶍峨州。明改为平甸乡,隶嶍峨县。后为丁苴、百改彝贼所据。万历十九年,讨平之,改为县。其所属地系元江、石屏、河西、新化四处,分割凑编粮额。皇清因之。康熙五年,裁新化州入县,另编十二乡。
纳楼茶甸长官司
唐蒙氏为茶甸。元初置千户,隶阿密万户。至元中改隶善阐宣慰司,后分为二千户,隶云南行省。寻改隶临安宣慰司,又改纳楼茶甸。明置长官司,隶本府。皇清因之。
亏容甸长官司
汉旧铁容甸部,元至元中归附,拨隶元江路。明改置长官司,隶本府。皇清因之。
思陀甸长官司
汉旧为官桂思陀部,初管落恐、溪处二部,后分为三元,置和泥路,隶云南行省,后属元江路。明改置长官司,隶本府。皇清因之。
左能寨长官司
唐旧为思陀甸寨,后改左能寨。明置长官司,隶本府。皇清因之。
落恐甸长官司
唐旧为伴溪落恐部,属思陀甸。后改为酋长。元置军民万户,隶云南行省。后属元江路。明改设长官司,隶本府。皇清因之。

临安府疆域考

        《通志》临安府疆域图

本府
东至开化府界三百二十里。
西至元江府界二百五十里。
南至交冈界二百五十里。
北至澄江府界二百八十里,
由府至省四百三十里。
东西广五百七十里,南北袤五百三十里。建水州〈附郭〉
东至阿迷州界三十里。
西至石屏州界四十里。
南至蒙自县界三十里。
北至通海县界一百六十里。
东至样田、阿迷州界三十里。
西至黑冲关、石屏州界四十里。
南至娑罗庄、蒙自县界五十里。
北抵曲江至中铺,通海县界一百六十里。东南至马鞍箐、纳楼界六十里。
西南至猛丁、猛刺、猛梭交冈界五百里,
由州至省五百里,至
京师一万三百里。
石屏州
东至开化府界二百里。
西至元江府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纳楼司界二百里。
北至通海县界一百五十里。
东南至弥勒,交建水州界七十里。
东北至楼寄白,交建水州界八十里。
西南至云台里、小河底、交元江府界一百三十里。
西北至昌明里、彝茄格,交新平县界一百四十里,
自州至府九十里。至省城五百五十里,至
京师一万一千一百九十五里。
阿迷州
东至开化府界二百里。
西至建水州界九十里。
南至蒙自县界五十里。
北至弥勒州界二十里。
东至歪头山,开化府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沙扎哨,建水州界九十里。
南至雷公哨,蒙自县界五十里。
北至盘江,弥勒州界三十里。
宁州
东至弥勒州界九十里。
西至通海县界三十里。
南至建水州界九十五里。
北至江川县界五十里。
东至李得保哨,接弥勒州界九十里。
西至黑菁哨,接通海县界三十里。
南至大曲江,接建水州界九十里。
北至螺蛳铺,接江州界五十里。
通海县
东至宁州界十里。
西至河西县界二十里。
南至建水州界二十里。
北至宁州界五十里。
南至石屏州界六十里。
北至江川界四十五里。
东南至曲江六十里。
东北至宁州四十里。
西南至嶍峨九十里。
西北至新兴九十里。
自县至府一百五十里,至省城二百五十里,至
京师一万九百八十五里。其地界约略计之如此。
临安九属,疆域人民犬牙相错。或赋在别州县,而民辖本县。或土属本县,差隶别州县者。以汉彝相杂,军民互处耳。
河西县
东至宁州界三十里。
西至嶍峨县界四十里。
南至通海县界十五里。
北至新兴州界三十里。按《县志》:地半山、半湖两县杂治。田赋甚少,民生促迫。《通志》所载疆域,徒存其名耳。
嶍峨县
东至河西县界一里。
西至新平县一百里。
南至石屏州界六十里。
北至易门县界一百里。
东至宁来哨,新兴州界二十五里。
南至旧沙,石屏州界五十里。
西至罗吕乡,新平县界七十里。
北至马头山,昆阳州界二百里。
东南至大白邑,河西界二里。
西北至易门县界二百五十里。
自县至府三百二十里,至省三百三十里,至
京师一万五十里。
蒙自县
东至开化府界三十里。
西至建水州界八十里。
南至旧新安所界二十里。
北至阿迷州界四十里。
东至簸博寨,接开化府摸腊寨界三十里。南至新城子,接开化府蛮耗寨八十里。
西至倘甸鸦口哨,接建水州新站界八十里。北至雷公哨,接阿迷州界四十里。
东南至租科密,接开化府清水河界九十里。西南至撒结子寨,接建水州龙刹富家寨,小河为界八十里。
西北至鸡街子沙甸,阿迷州界五十里。
东北至簸博寨,接开化府耻补苴寨界三十里。自邑至府一百五十里,至省城五百五十里。
新平县
东至嶍峨县界九十里。
西至者乐甸界三百七十里。
南至元江府界二百里。
北至南安州界三百里。
东至怕念,嶍峨县界七十里。
南至他充,元江界一百里。
西至者东,景东府界五百里。
北至丁癸乡,嶍峨县界五十里。
东南至归处,石屏州界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界牌营,南安州界四百里。
自县至府四百八十里,至省城五百里,至
京师一万二百里。
纳楼茶甸长官司
东至纳更土巡检司界七十里。
西至元江府界一百三十里。
南至建水州界九十五里。
北至镇沅府界一百五十里。
亏容甸长官司
东至阿迷州界二十里。
西至元江府界二十五里。
南至溪处司界一十里。
北至石屏州界一十里。
思陀甸长官司
东至元江府界七十里。
西至落恐司界三十里。
南至左能司界十五里。
北至元江府界四十里。
左能寨长官司
东至落恐司界三十里。
西至思陀司界十五里。
南至溪处司界十五里。
北至思陀司界二十里。
落恐甸长官司
东至溪处司界五十里。
西至左能司界十五里。
南至流河汪界五十里。
北至思陀司界十五里。
形势附本府
《旧志》:高山大泽宅其中,长江巨河环其外,延袤千里,回环四塞。九属星罗雄远甸矣,五司棋布锁重关矣。
东距石岩洞穴,受三河之水。西阻华盖连冈,亘百里之雄。焕文南矗高霄,曲江北环,深堑控制,交阯翊蔽昆明。
建水州〈附郭〉
《州志》:南邻交阯为云南极边,广西都会之地。
石屏州
菜山苍翠,异海汪洋,名胜甲于属郡。按《州志》:异龙湖临其东,迤洛河带其西,云台玉几山襟其南,乾阳梅子冈枕于北。山川丰厚,风气凝聚,滇省称最。
阿迷州
《州志》:东距乌充,南峙冰泉,西连日冲,北倚蓬和、南来两河,奔注潆绕东下。
宁州
扄以楼山环,以瓜水郡北简僻之区。
通海县
秀山出群岫之表,宁海汇众水之源,三郡大道邑壤颇冲。
河西县
南瞩九龙池,北枕曲陀镇,平原广野,远控七寨、旧沙诸蛮。按《县志》:杞湖在前,螺髻拥后。据溪山之胜,极旷朗之观,溶水碌山,奇石烟树,千汇万状。
嶍峨县
嶍山、峨山并峙,襟水、曲水骈流。临元要害防在
斯邑。按《县志》:锦屏横列于金方,翠秀高耸于坎位。双江绕郭潆洄,三台连云矗立,踞新兴、昆阳之上游,为通海、河西之唇齿。临郡岩邑省会南藩也。
蒙自县
目山屏蔽,梨水盘旋。接壤交冈,逼处诸蛮之腹。按《县志》:边徼一邑,密迩交南。开化镇捍卫于前,阿迷州拱翼于后,为临郡股肱之地。
新平县
崇山深谷,为野贼出没之区,故屯守并在新嶍。按《县志》:群山夹江,势扼蒲刺。

临安府星野考

        《通志》府总
滇属井鬼或言觜参或言。在滇西北多属井鬼,在滇东南多属觜参,各辩不一。考纬书北极高,出地上三十六度。准地下三万六千里。《通志》云:云南北极出地二十二度,四时之日,皆出卯入酉,其间微分初刻、正刻耳。与京师出寅入戌,出辰入申之不同者,以京师北极出地四十度强故也。唐僧一行曰悬象在天,其本在地。星之与土,以精气相属,而不系于方隅。其占测以河山为界,而不主于州国。古之分野者,莫精于此。按《石屏州志》:杨士云曰迤东属井鬼,迤西属觜参。但滇之方舆几何,而躔度如此辽阔耶。按《嶍峨县志》:省会躔在东井临郡,属于东南,为井鬼之初度属邑所宗,以郡为准。
《通海县志》:往岁,荧惑入井鬼而普酋乱,荧惑守鬼舆薄积尸气而吴逆亡。因次舍所见之灾祥,占其属地,则滇属井鬼无疑。通海居迤东之中,既在梁州域内,自应同其星躔矣。
《新平县志》:天文井鬼躔在极南。皇清历度井宿三十一度,鬼宿五度。应入井初度鬼,
末度天狼、天狐二宿之间。
临安府山川考一       《通志》本府〈建水州附郭〉
晴山 在城北三十五里。一曰北岭,山势嵯峨,晴岚映带,郡之主山也。
焕文山 在城南三十里,学宫向之。三峰秀拔,其影倒入泮池。《一统志》为判文山。明嘉靖间,学使赵维垣易今名。按《明通志》:本名判文山,昔段思平外舅爨判居其上,因名。
连云山 在城南二十里。按《州志》:四时常有云。石岩山 在城东五十里。有岩洞三,又称阎洞,迁客阎闳所辟也。一曰水云,门前虚敞,可容数百人。泸江中河之水赴以为壑,冬月水落,架桥列炬而入,旋转回合几二十里。一曰南明,上有两窍,阳光射入,见石床丹灶。一曰万象,山更峻绝,跻石磴数十级。隐隐闻风雷声,石乳嵌结若甗锜,亦曰句町三洞。
三台山 在城东北八十里。绝巘凌空,羊肠一线,有梁王城。昔彝寇恃险为患,今已削平。捧印山 在城东二十里。按《州志》:有石如印,在山之岭,俗云仙人捧印。
矣和坡山 在城东南沙寨。村高可千馀丈,林壑之美,宛如画图。
云龙山 在城东北五十里。林木蓊蘙,冈岭延纡,古刹精蓝,清幽绝俗。按《明通志》:寺多名人题咏。扁二,一在静室,临崇祯御书。一在大寺,知州刘僖书,皆书法精妙。
火焰山 在城西北十里。土有硫磺气,俗传挛疾者,卧其上辄愈。
黑冲山 在城西四十里。云暗树深,上多瘴疠,人不敢往。
乐荣山 在城西南三里。其土香美,作饼炙之可食。
青元山 在城东四十里。
岩洞山
回龙山 在城东北,蜿蜒数十里,矫若游龙。绍和山 在城西十里。观宇参差,清幽绝俗。平
畴十里,可资登眺山麓,即古甸龙潭。
翠屏山 在城东北五里,独秀无竞。
石门山 在城北百里,曲江菁口。凿石为门,以通车马。下临曲江,险隘可守。
宝山 在城西南二里,夜望有光。
象山 在城南五里,其形如象。
马鞍山 在城西南十里,其形如鞍。
丰山 与火焰山相连,土地肥沃,居民富饶。白浪山 在州东十五里,异龙湖南。人以渔为业,日暮维舟树底,烹鲜沽醪,棹歌相和,一派渔家乐也。
燕子洞 在城东四十里。按以上俱《建水州志》云云。
北岭 按《明一统志》:在城北三十五里。高五百馀丈,山势嵯峨,树木葱郁。与判文山对峙。岩洞 在城东二十里,山形绵亘,众水归宿。伏流会盘江,达南海。初至曰洞口,上空下阔,可容数百人。但水流低狭,无径可通。山行里许,名曰中洞,深远浑涵,结桥而度。列炬而入,石笋倒垂,如龙蛇虎豹之状,莫可辨诘。
南明洞 在岩洞后。洞门卑浅,其中若无物者。蹑蹬而下,渐觉宽舒。上露二窍,阳光直射。石林丛错,药床罗列,有窦谽谺,仅容一人。燃灯以进,中复宏敝缘崖而上,一窍天生,广可三丈。烟霞翔集,云影徘徊,奇树璀璨,异草芳出。
万象洞 与南明洞相连,洞形峻阔,岚霭层结,如云霞飞布其上。随磴俯下度石梁,借火光而入,千态万状,愈探愈奇。
曲江 在城东北九十里。源出新兴,由嶍峨经河西入盘江。夏秋多雨,行者病涉。按《州志》:后于江尾建桥,路迂十里。
盘江 在城东北二百里。自新兴,经嶍峨、阿迷,合众流入广西府界。
三河 一自石屏异龙湖泄下,为大河,名泸江。一发源松子园塌冲,为中河。一自拖泥、坝来,为小河,过城西南,傍东南隅,合入阎洞,沿流通盘江。
北沟河 源出小关山,过石桥会于泸水。俗呼窑沟。
西湖 在城西南五里,宽广十数里,水四时不竭。月晦之夕,湖心清光俨然如月。
草海 在城南,宽二十里,与西湖相连。
白水河 在城南,与草海相连。
泸江 在城南,发源异龙湖,东至三河口,入岩洞。汇郡城六河之水,总出阿迷州入盘江。中河 在城西南,源出塔冲鹧鸪村。濒河之田享其利,亦受其害。
小河 在城南。源出黑龙潭,由象冲河入白水河。与泸江汇,流入于岩洞。按泸江中河、小河,即
《通志》所载三河也。分列较详,并存以备参考。温泉 一在城东北三十里,香林寺山下。一在龙刹,去城七十里。清莹如玉,地皆幽僻,人迹罕至。一在曲江,发自山麓,有硫磺气,如沸汤不可近。别流清冷,引而合池,澄澈见底,最可濯浴。一在阿六寨,浴可去疾。一在石子坡,水香可浴。黑龙潭 在城南四十里,为小河之源。利赖甚溥。每祷辄应鱼,味甚佳。
北沙河 在城北。自晴山过石桥,会泸水。俗呼窑沟。
赛公桥河 由冷水沟南庄,出赛公桥中所营,至马军营归岩洞。
白龙潭 在城北十五里,灌溉田亩。按《明通志》:官建祠祀之,随祷即应。
有本泉 在城东南。按《明通志》:其水清澈,四时不竭。一带居民引汲灌溉田地,皆甚赖焉。溥博泉 按《明通志》:水甚清洁,人呼大井。渊泉 俱在城南,俗呼大板井、小板井。按《明通志》:近大井水味清美,烹茶甚佳。俗呼小井。杨公泉 在城东北四十里。知州杨绪爵开凿,济田千馀亩。
观音塘 在城东五里。一鉴圆明,秋冬不涸。老鹳塘 在城东七里。
莲花池 在城西广二里,清澈如鉴每夏莲开如锦。
有本泉 在城外东南。
混沌泉 在城东。
圣母泉 在城北。左有圣母祠,祈嗣祷之,得小白石者生男。一名半天井。
流泉 在城北。
香林泉 在城东北三十里。源出山巅,其味清美。
白鹤泉 在白鹤铺,为郡中第一泉。
凉水井 在城西北八里。
龙井 在城南𤞑𤞑村。玉洁井 在城东。味甘冽,色如玉洁,民资以造纸。
月芽井 在城南。
石屏州
乾阳山 在州北五里高百馀丈田,绵亘三十里。佳树阴森,中有石洞。按《明一统志》:高可五百馀丈,上有石洞,下有乾阳龙祠。岁旱,祷之即雨。孤山 在州二十五里,火田铺下湖边。
回头山 在州东乾阳山,东去二十里。如涌翠浪。至菜玉山,奇峰突出,有石碧润。
五龙山 在州东十里,湖南。
捷报山 在州南十五里,朝拱尊经阁。
火龙山 在州南三里。
云台山 在州南八十里。
祖八黑山 在城南。
笔架山 在州西三十里,秀山左。
宝山 形如圆珠,又名朝君山。
秀山 宝秀有碧莲台。
自阿明山 在城西。
谢家山 在城北老卫寨。郡人谢祯买山新辟数里外,引流水,种竹木,景致颇佳。
塔卦山 在州北四十里。
阿古山 在州北八十里。
坡罗山 山顶分水,东属嶍峨,西属本州。通黑山 连新平界。
马鞍山 在城北。
马坂垄 湖中旧建浮石庵,今废。旧名孟继垄。白浪岛 在州东二十里,湖南。上建水月寺。黄沙厂 在州南。
杉木箐 在州北六十里。
箐丘 在州南九十里,云里台凉爽快人。有鸟名松雀,喜食松子。子随飞失坠,即生松子,不假人力,松阴蔽山可爱。
乾阳洞 在州北五里许,其山高五百馀丈,盘旋而上。岩际飞泉若喷,巅有古洞,洞口虚朗,可坐梵宇。络绎池开七星太极,龙湖襟带于前,四望奇峰森列,为州大观。
红崖洞 在虎头山后,至十老寨万山深处。林木荣茂,茑萝盘挂。洞中悬岩石笋,灵幻莫测。观音洞 在州西北三十里。元时建刹。时有五郎沟、黄沙场出矿笋,见大士骑白象行其上。玉屏山 在州南二十里。
钟秀山 在州南四十里。产紫石,可为研。按《明一统志》:在州南一十五里,其西北有宝山,如圆珠。
海门山 在州东四十里,横堵异龙湖口。按《州志》:名东海山。
菜玉山 在州东十五里,下有石碧涧。按《明统志》:中有玉,谓之菜玉。
莲花山 在州西三里。
帽盒山 在州南二里。明万历间,知州萧廷对改南门向,取为宾山。
异龙湖 在州东,有九曲三岛。小岛曰孟继龙,中岛曰小末束,前岛曰大瑞城。周百五十里,流入泸江。按《明通志》:中有三岛,小岛名孟继龙,有蛇虫,不可居。昔蛮酋以有罪者流此。大岛名和龙湖,蛮酋立城其上。汉名水城。四面皆巨浸,俗呼为海。
矣落河 在州西八十里。源出元江,西入亏容甸。
僰东河 在南城外。
哈糯河 西逻河 俱在西城外。
三百八渡河 入元江。
磨古河 在州西北六十里。
归租河 在州西北极边。
百花垄河 在州北三十里。
旷野河 在州北四十里。
大小龙港 新海子港 俱在东城外。
鉴湖 在州西三里许,有草塘,周围约十馀里。有屿如龟形,其势向西,首转向北,有峰屹然者七,俗名金龟朝斗。上建九天观,下有堤闸聚水,澄澈如鉴。四面村落环绕,桃李盈堤,大为游人称赏。
五亩龙潭 在州西十五里。
白龙潭 在州南二十里。
僰东塘 在州南三里。
生水塘 在州南城外。
野猪塘 在西城外。
九天观塘 在州西三里,有闸聚水。
袁家塘 在州西四里。
萧家塘 在尚家寨。
嘉家泉 在州西城外一里,周围皆石。有池如偃月,水沤腾起如沸。游人不到,珠寂喷小。及宾客喧笑,如万斛明珠飞喷水面。
溥博泉 左所泉 俱在东城外。
作家泉 从北山洞口流出,不知其源。
滚泉 在西城外。
黑龙泉 在北城外。
大小龙井 俱在海东路旁。
白彝龙井 在城西三里。
月池 在州北四里许,乾阳山下有龙潭,宽丈馀。无论阴晴,潭中有一月影。按《明通志》:在州西数百步许,泉如偃月,四时不竭。
五塘沟 在州南二十五里。水从石中流出,热若沸汤。初春人多往浴。
阿迷州
东山 在州东二十五里,州之镇山也。旧名乌充。每晨有曰云环腰,恍如玉带。按《明一统志》:乌充山又名东山,尝有乌飞集其上,其西有禄丰山,又其西有蓬和山,三山相连,环抱州治。禄丰山 在州东二十五里乐蒙村。与东山相接,形类石城。
歪头山 在州东南一百五十五里,高六千馀丈。偏峰突兀,连亘开化。
南洞山 在州南十五里,翠岫巃嵷,茑萝森郁。冰泉山 在州南五里。翠屏峭壁,影动清波。上有梵宫,多奇花古树。
火山 在州北三十里。火伏土中,有火处土即裂。以竹投之,辄灼。
西山 在州西三里。一名充山,高二千馀丈。雷公山 旧名买吾,在州东南。明巡抚邹应龙东征,雷忽击贼于此,改今名。
伏仙山 按《州志》:在东山下,形如伏仙。
水城山 在州东。按《州志》:东一百里,平旷迥突,垒石巉岩,高三十馀丈,围方里许。下周渚泽如城,故名。
蓬和山 在州西北一百八十里,环抱州治。按《明通志》:傍甸村又名丰乐山,与乌充、禄丰虽异处,然皆形连势接,陡峻险阻。
觉朗山 在州北十五里。
佐纳山 在州治南二十里。亭亭特拔,雄峙离方。
狮云山 在州北三十里。形如踞狮,上有寺。林木环拱,泉石幽雅,青翠逼人,高二十馀丈。象山 在州西四十里有馀。形如伏象,故名。俗呼挂榜山。
杨广山 在城西十馀里。相传杨广屯兵其上,故名。
橡山 在城北一里。《旧志》云:有老橡树。乡官王廷表先茔案山。今无树,询廷表五世孙逢诰云。鱼山 在城北三十里,其形如鱼。
万象山 在州西北九十里。与临安阎洞互相首尾。土人多呼阎洞。入处高敞数仞,怪石万状。从高坠下,形容不能。悉人镌其上,为万象洞。逐层下入灯炬而前,触处皆石。有通径,有仄径。入二三里,皆石壁崚嶒。土人亦不得其门而入。距半里又一洞。临安之泸江等水所从出,为浑水。河二洞,亦号奇观。《旧志》载南明洞,即此是。长坡 在城北五十里,林木丛杂,其下为安边哨。
橄榄坡 在城北二十里。
旧石洞 在州南一百五十里,中多异兽。古木障天。非亭午夜,分不见日月。清泉可以鉴发。与开化接壤。
观音洞 在州西北七十里。山曲如肱,洞据其腹。遥望若普陀内有石如观音像,故名。向有隙深入,今壅塞。
传声洞 在州治南二十里,集甸境。洞口石如捲席状。一隙一孔,仅容人。以气嘘之,如吹牛角,声可闻半里。人少到,辄有蛛网封之。
南洞 在州东南十五里,中有水泉,资民灌溉。按《明通志》:南洞旧名通灵洞,以火烛洞中,有声如雷。万历二年,巡抚邹应龙改今名。按《州志》:南洞接州治境内,诸水俱从洞中出。故治水者先治洞。洞在治南十五里,一名通灵,一名丹壶。清水河源分出三洞,实共一水。洞内河水可以通舟,曾有人用舟载炬而入,纡回循洞三里许,闻有悬流瀑布声,乃不敢入。相传东去老寨百馀里,外有落水洞。又牛阿白亦有落水洞,即其源
为胜境。
盘江 在州北二十里。源发新兴,经曲江,众流所会,为阿迷、弥勒分界处。按《明通志》:㳽漫浩荡,亦为十八寨。彝人出没,隔限要路。
摩沙勒江 源自大理白崖,经州东南八十里,入元江。秋潦有瘴。
乐荣河 源出异龙湖,至建水为泸江。入于阎洞,出州西东,会盘江,下广西府。
清水河 在治南。自南洞流出,环抱州城,会于盘江,为州之向水。
浑水河 在治西南。自阎洞流出,绕漾田山前,仍入山腹。纡曲至冰泉山下,合清水河,是为东河,亦名乐义河。
水头洞 在州南四十里,水从洞出,灌溉大庄田亩。遇水涨即出,水小不得溢。土人曾凿洞门石以疏,水方凿复长如故。
灵泉 在日冲山麓。源自通海,澄泓为沼,旧有亭其前,夏日坐可忘暑。
温泉 懒盘寨前,离城三十里。浑水河流之旁,有石洞。泉从中出,温然可浴,清洁可鉴,入河乃浊。
清水塘 在治西三十里,据群山之腹,涟漪为沼,方围半里。水深清澈,旱亦不涸。
浑水塘 在治西北五十里。
冰泉 在州西南四里,水净且冰。
火井 在州东北三十里,其水溢出于田,常有烟气。投以竹木则火燃,夜则有光。
宁州
华盖山 在州北一里许,为州主山。
恩永山 在治西南五里。
展诰山 在治西南十五里。
三台山 在治西十里。
簪缨山 在治南十五里。
悫头山 在治北六十里。
覆盂山 在治东二十里。
翠屏山 在治南三十里。
天马山 在治东四十里。
狮子山 在治西北二十五里。
尖山 在治西北五十里。
双狮山 在治南二十里。
吕公山 在治西四十里。
玉泉山 在治东六十里。
马耳山 在治南九十里。
象山 在治东四十里。
观音山 在治西南九十里。
楼殿山 在治东七里。
礐山 在治南二十里。
阳暮山 即龙洞山。山腹有三洞,上洞崆峒,广高如大厦,深入莫测,内巧石盘纡。如龙,如柱,如钟磬,铿然有声。中洞亦广阔,石如佛像。下洞有溪泉涌出,内多鱼虾。然水去来无时,人以为有灵物。山因夕阳,倒影金紫万状,故名。
木角甸山 在州备乐乡一百三十里。旧出卢甘石,今闭年久。
西沙龙山 在州老寨后大箐内。是土语呼城为龙。土酋西沙所筑,故名。
登楼山 在州东南二十里。高千丈,袤八十馀里。山顶有池,方百步,多集翠鸟,叶落水中,鸟即㘅去。按《明一统志》:登之则远近之景,举在目前。昔蒙氏封为东嵎之神,有祠在焉。
万松山 在州东九里。麓盘顶削,松林苍翠。文笔山 在州南十里,多产兰蕙。
碧玉峰山 在州北五十里。高八百馀丈,绵亘三十馀里。上有古庙,曰碧玉神。岩畔一石如钟,又名石钟岩。
彩凤文峰 在治南七里。
五老峰 在治北六十里。
分水岭 在治北四十里。
雷音硐 在治南十五里。
灵岩硐 在治北八十里。
婆兮江 在州东六十里。源自抚仙湖,入于盘江。
高河 在州东备乐乡圆山顶上,周二百馀步。不涸不溢,昔人盗水灌田,风雷迅作。
瓜水 在州南浣江之北。经恩永山,过丁矣冲、会茶部冲,形如瓜字,流入广西府。
浣江 在治西二里。按《明通志》:水从青龙潭流下,江岸绿树春阴,士夫行客尝于此饯别。恩永河 在治西南五里。按《明通志》:旧名海眼泉。虽遇亢旱,不竭。
茶部冲河
龙潭河 在治北七十里。
龙井河 在治东九十里。
白龙潭 在治北五里。
七犀潭 在治南九十里。
黑白龙潭 在治北七十里。
双龙潭 在治西十五里。
必旦龙潭 在治南九十里。
矣度亩龙潭 在治南八十里。
渴池 按《明通志》:在州海口海眼之中,麓水甚清澈,热如滚汤。每岁秋冬,乡人多赴浴之。巅崖溪 在州东北十里茶部冲村。两崖相对,一水飞泻。
通井 按《明一统志》:在州治南。水甚洁,而旱不涸。
通海县
诸葛山 在县南三里,俗传武侯曾驻兵于此。秀山 在县南,一名螺峰。岩峦苍翠,黄龙山居左,白马山居右。登临俯瞰,城郭湖光,烟霞奇幻。按《明一统志》:在县南六十里,又名青山。列翠如屏,下瞰长河,山半有判府。泉味甘而清,饮之令人肥白。其麓有秀山泉,亦清美。
笔架山 在县东十里。
仙人坡 在县东南二十里。每晨有沙印人迹数百,去之明日复见。
富春山 去县东十里,为董庄悯故里。
挂榜山 在湖之外,遥对学宫。
窑山 在秀山右腋。
白马山 二山皆有溪水入于湖。
东华山 山下泉涧入于河。
鼍山 或石如拳,土如阜结。为金鱼、螃蟹锁水口者,累累而若若。
白马岩 皆秀山分支之形势也。
通海湖 在县北三里,一名杞麓湖。源自河西县周八十里。相传昔水涝,不通。有僧于县东北石笋丛立处,以杖穿穴,泄其水,因名通海。白龙潭 在秀山过峡处。潭水甚小,其源甚深,白龙之尊雄长东迤。
地藏寺潭 在县治东山。
小龙潭 在姚家湾。
中龙潭 在金家湾。
大龙潭 在小新庄。诸水汇沈家桥沟,达于湖。乌龙潭 在东华山。
温水塘 在秀山之西。
香墨泉 在学宫后。
白马泉 在秀山之东,水由大桥沟入湖。此桥易淤,宜浚筑之,以通水道。
清水泉 在江家冲。其水或由新村沟达于湖,或由杨广沟达于湖。
洗头池 诸水会秀山沟达于湖。
大龙井 在秀山麓。
仙人井 按《明一统志》:在县南二十里,仙人坡下。
河西县
螺髻山 在县十五里许。上垒石塔,塔前有池,中多莼菜。其北长松挺秀者,为普应山。按《明一统志》:在县西五里,山顶如佛之螺髻然。
琉璃山 在县北。按《明通志》:元时土酋建居其上,城寨三层,犹存。山势崔巍,一县伟观也。按《县志》:一名三台山,土皆五色。每初日注射,晶晶若琉璃,光莹璀璨。
碌溪山 在县东北,四围皆水。按《明一统志》:望之宛如锦屏。
杞麓山 在治东五里,一名鱼山,一名碌溪山。自谭家营而下,碌溪湖在其西,溶湖界其腹,南入杞麓湖中。居民环处其下,杂植桃李,水色掩映,石势嵚崎。
青山 在治北三里。群峦端丽,如拱如伏。白塔山 在治西北五里,元人冢墓多在其上。夹雄山 在治东北二十里,巍然特峙为新兴。宁州、河西、通海诸山之祖,大溪水出其下。碧山 在夹雄山之南。群山环拱,一峰独出,葱蔚之色,辉映东渠。
茶山 在治南八里,九龙池上。
蛾眉山 在治东北六里。一名龟山,形若蛾眉。民立祠祀山神。
慈荫山 在治北七里,其状若屏,慈荫寺在其下。
曲陀山 在治北三十里。林木茂美,气象弘敞,元人立关其上。
翠云山 在治南十五里。
天寿山 在治西五十里,碌碑乡碌碌河上。山
峻水深,土人于此祀段平章
古城山 在治西五十里碌碑乡。群山四合,此独居中,苍藤石壁,大有林壑之趣。
仙人洞 在治西五十里碌碌河边。洞甚敞,清泉乳滴结为石笋,作玉柱钟鼓鸟兽之形,不可名状。
普应山 在县西。建有圆通古寺,以普应晨钟为景。
佛光山 在县西十里。其形中高,左右稍下,圆若佛光。
翠微山 在县东。其山清秀,状如翠屏。
仙人洞 有三。一在县西四十里,温泉下有石门二扇。外石形如狮象,内深广十馀里。游观者执火聚众,乃能入之。一在蒙自县东七十里,宽二丈馀。四面石壁悬柱如钟状。一在纳楼长官司东北五十里,流泉涌出,樵人往来,尝闻洞中有声如呼鸡犬者。
东渠河 在县东。源自水磨村北。旧有河泊所,今裁。
碌碌河 在县西北。源发新兴,入于曲江。炼庄河 在县北百里。出胜郎山后,经罗吕乡山麓,灌溉炼庄田地。
杞麓湖 在治东三里。西流贯注通海,中有数岛,民居其上,望若浮槎。每旭日东升,烟光水气与朝霞相映。
碌溪湖 在治东北三里。上承长河诸水,夏秋涨溢,为其尾闾,产鱼甚美。
溶湖 在治东北六里。碌溪山隈居人治圃其中,植柳为界。水色澄清,参差映带,不减西湖。普应溪 在治北关外。发源螺髻山下,北行东折及于县治。每涨发水无定位,山岸当之辄溃,不及城者数尺。
长河 在治北三十里。发源曲陀关下,经东渠诸村,出碌溪三渡入杞麓湖。泥沙积久,水出地上,每泛滥辄为民害。
窑冲河 在治东北十里。发源谭家营山后,东流折而南,自白石甸入于湖,浑浊多泥。公杨两嘴、白石甸岛皆其所淤。
叶家河 在治南三里。发源螺髻山下,东流出陶家嘴。与碌溪山、公杨两嘴、白石甸、大河嘴诸岛回环交织,罗于县东湖中。
东山河 在治西五十里碌碑乡。发源曲陀关下,至东山合湖水,东南流过古城山下,入碌碌河。
舍郎河 在治西六十里。由舍郎村东流,经木加沙,入碌碌河。
九龙池 在治南十里,螺髻山下。中有九阜浮于水面,状若龙首,蹈之辄坠。
龙潭 在治北二十里水磨村。水源洪大,后有长河流出,故北路常受害。
古城龙潭 在治东北二十五里古城村。水寒田薄,居民甚贫。
碌碌塘 在治西北胜郎村。延八百步,袤五十步,明筑。
禄卑江 按《明一统志》:在县西五十里,一名沾夷江。源自新兴州,流经县境,东入于曲江。三龙泉 按《明一统志》:在县北一里。旧传有人汲水,见内忽化一物如蛇,有三头,立庙其上。九龙泉 按《明一统志》:在县西南十里,延百步。昔有僧见降龙有九头,遇旱祷雨。
嶍峨县
桂峰山 在县南二里,多生丛桂。
五凤山 在县西六十里。按《明通志》:在县西南九十里怕念乡。五山连峙,状如五凤。
锦屏山 在县南。
嶍山 在县东。按《县志》:东北二里。元时建县其上。
峨山 在县南。
旗鼓山 在县东北三里,宛如旗鼓。
帽盒山 在县西,宛如帽盒。
屏风山 在县前,列如屏幛。
红石岩 在县西二十里,岩上有桂一株,开时芳香数里。
邃岩 在县西百二十里,兴衣乡巡检司前,其岩深邃广阔。
东瓜山 在县南,为县治案山。
巽峰山 在县东南五里,上建塔二座,以为文笔。如是庵建于山麓,花木幽雅。
平顶山 在县西南一里。宫宇森森,台榭峨峨,山径逶迤而上,一望县治,咸在目中。
挂榜山 在县西南二里,与文昌宫相对。
三台山 在县北二里。
龟山 在县北十里。
宝岩山 在城西百里。
凤凰山 在县东北。其地平坦,居民冢墓多在其上。
落磨起山 在县南一百三十里。巍峨高耸,树木丛蘙。
翠屏山 在县西二里,状如屏幛,葱翠灵秀。梅山 在县南二里,建梅庵于上下。
登云山 在县东一里。上有登云古刹,为迎春之所。
龙山 在县东南二里。与桂峰山相连,麓有龙泉,四时不竭,滋浥甚溥。
萃秀山 在县北二里,环拥于县治后,如聚秀然。
摩娑坡 在县西一百里。上有泉源,流入昆阳州界。
仙人硐 在县西三十里。中有石桌、石床,水从中出,前人题咏甚多。
筇川硐 在县西百里。按《明通志》:外有石门其水自硐涌出。
凤山硐 在筇川硐侧。按《明通志》:在五凤山之麓,其洞深广,可容数十人。
野马硐 在县西二十里。
月音洞 在县西南百里,下有龙泉。
三元洞 在县西十五里,两山并峙,东西两门。高十馀丈,中可容一二百人。洞有三层,上层光明透彻,中层稍暗,奇石异状。下层如小田坷坎,一水穿过。
合流江 在县东北一里。一曰大河,自新化流至县北。一曰小河,自石屏流至县南。合入曲江。分界江 在县北二百里。江外为新平、新化、南安界。
练江 源出石屏界,经流新平界至县南,汇猊江东流。
猊江 源发江州,经流新兴至县北,本名猊江,有练江汇于东南隅。又曰合流江,入建水曲江。丁癸江 在县西二百五十里。源自禄丰,经三泊。其水深阔汹涌。刳木为舟,以济行旅。
腊猛河 在怕念乡,流入新平之大开门。河潆洄曲折,灌溉田亩。
亚泥河 源出丁癸,至新平县归江。离县一百二十里。
戛洒河 源出南安州,入丁癸江。由新平县合流入江,离县三百二十里。
龙潭 在兴衣乡,其水趵突,归入沅江。
青龙寨河 离县六十里。
温泉 在兴衣乡,去城二里,泉温煖去垢,人竞浴之。巡检王可用建亭其上。
蒙自县
白云山 在城西八十里。层峦耸翠,林木阴翳,上有泉数潭,清冷绝尘。四时多云雾盘旋,故号白云。
鹦鹉山 有二。一在县西四十里,一在县北七十里。
龙华山 在县西北二里。昔有兰若在其上,地涌灵泉,今无遗址。
象鼻山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
菊花山 在县西三十里。其上多雾,多产菊花。梨花山 在县东北百馀里,自元江流经本府纳楼,至蒙邑东南,入交阯清水江。
宝华山 在个旧,距县六十里,即麟山之背也。山势峥嵘,怪石参差。中有泉流出,清爽。土人名曰宝水。
火焰山 在县南三十里,一峰特耸,高腾直上。明嘉靖间,邑中苦火灾,形家以此山为言。后万历间,于鹿苑寺建钟楼以厌之。
目则山 在县西三十里。列二十馀峰,多巉崖怪石。按《明一统志》:秀丽如画,百里外举目则见,故名。
云龙山 在县东,上多洞窟。
翠微山 在县西四十里。按《县志》:奇岭罗列,灿若五彩,多产翠微花,故名。
羡裒山 在县东九十里。按《明一统志》:上多石笋。绝顶平地千顷,中有三池,水草四时不枯竭,最宜牧放。
东山 在县东八里。遇旱,祷多应。
耳锣山 在县东北二十里。县无水源,每春苦旱。一闻山鸣则风雨骤至。按《县志》:岩石崔巍,草木蓊郁。下有漏罅,为马街哨潭三,时积潦成渊,鱼潜其中。至冬,地气下降。土人知鱼将落,以曲
薄伺鱼。忽而声振,水即漩下,鱼溯游而入,少纵之即逝。
奇木岭 在县东十里。昔为盗贼往来之路,设土兵哨守。今改为白沙沟哨。
麒麟山 在县东二十里,有银锡诸矿。每年课有定额,矿有盈缩,民甚病之。按《县志》:屹镇西南,风鬃雾鬣,翠甲层层,苍郁如画。
诰轴山 在县南三十里一带。峰峦叠叠,左列天马,右列玉伞,中矗起一峰,极苍翠秀丽,故名。龙洞 在县东十里。地名小东山,有清泉出洞中,从山巅奔泻而下。
飞霞洞 在县西六十里,洞口敞开,周围怪石峭拔,可坐百人。中一窍,人每持炬进之,可以通远山麓。有泉流入倘甸河,士民多避暑于此。梨花江 在县东南,源自元江,经纳楼司至县,入交阯清水江。
南湖 在县南。广数千丈,水涸则成平坝。倘甸河 在县北七十里,发源水马冲,灌溉田亩。
龙华泉 在县北二十里。按《明一统志》:在废龙华寺内。相传有灵物潜焉,岁旱,取水祷之,辄雨。法果泉 在县南十五里,地名生三岊。明正德间,土酋那代作乱,殄灭后,置新安千户所防禦之。疏通此水。
矣波草海 在县西北三十里外。千顷汪汪,澄澈如练。时有渔舟荡漾其中,产菜如莼,鱼肥而美。
波黑海 在县北三十里。
乍甸河 在县西七十里,发源出判山。
长桥海 在县西北二十里。桥长四十馀丈,四面皆水。
西溪 有二,俱在县南六十里,其地曰判村。鹦鹉塘 有二,俱在鹦鹉山下。其一旁高中,下有泉涌出。其一四面环旋有水渟聚。
温泉 一在县东南五里,春时人往浴之。今无。一在倘甸。上镌名诗,以志其胜。
落龙泉 在县东可八里许,不知其源所。自遇雨水,涨流注泮池。秋冬间,微流不绝。
白谦泉 在县东二十里,今废。
新泉 按《明通志》:在县南,源自生三岊诸处,经历周崧等奉委,开浚厥济溥焉。
新平县
镇元山 在县南五十里。
金营山 在县南丁苴地二十里。
南洞 在县南凡七十二处。
倚楼山 在县西七十里,崇岩峻岭,若楼阁凭虚。
团山 在县西南六里。形如满月,一县伟观。二龙山 在县南。
五桂山 在县北里许,顶有五峰。
鲁奎山 在县东南六十里。险僻高峻,连石屏、元江诸处,为野寇之薮,今皆效顺。
六祖山 在县西一里,秀丽可观。
法龙山 在县西北,即今象山也。
鹦𪃿山 在县西四十里,高五十里。幽深险峻,多猛兽噬人。按《县志》:往来必由之路,自巅至麓,险峻无比。
哀牢山 在县西大江之外,亘八百馀里,高险处炎天冰雪不化。
矶阁山 在县西北,向东南绵亘,蜿蜒在三江口外。按《明一统志》:在州北一百里,五峰耸秀。峰北一泉下注。
峦崙山 在旧新化州西北五百里。
纱帽山 在旧新化州西一百里,高耸直立,状若帽形。
水帘洞 在旧新化州北五里。
迤陑山 在旧新化州治东山势来自昆阳,连属不绝。
迤阻山 在旧新化州治西,与迤陑山对峙。彻崇山 在旧新化州北五十里,林木蓊郁,岩石峻险,延长一百五十里。下有温泉,其热如汤。马笼山 在旧新化州西一百里,旧名马笼。蛮酋尝结寨其上,号马笼部。
曲通山 在纳楼茶甸长官司西南八里。山半有三泉,一流入禄丰江,二流入石洞。
波些山 在教化三部长官司西四十里,孤峰峭出,冠众山。
溪处山 在溪处甸长官司治西,峭拔延长,土民世居其上。中有溪涧,因名。
思陀山 在思陀甸长官司治东。山顶平夷,有思陀寨遗址。
松山 在纳楼茶甸长官司西南一里,多产松子。
三江口 一源从易门绿汁江来,一源从禄丰星宿河来,一源从南安大江,会于县西北,流入沅江。
襟带河 在县南自二龙山口,出东入平甸河。亚泥河 在县东三十里,往来必由。
温泉 在扬武坝距城一百里。泉煖除垢,人竞浴之。
化龙河 在旧新化西七十里,入戛赛江。七曲河 在旧新化东南五里。
三岔河 在旧新化西北一百里。
磨沙江 在旧新化西一百里。源自禄丰,经戛赛通沅江,东入交阯,所辖各乡俱在江外。每遇泛涨,舟楫难渡。
温泉 在旧新化北九十里,彻崇山下。路险,人迹罕到。
牂牁江 按《明通志》:乌蒙界有牂牁,太守陈立祠庄蹻留王滇池,置苴兰牂牁国,汉立牂牁郡。亏容江 按《明一统志》:在亏容甸长官司西五里,源自元江,入境东。经车人寨,出宁州境。鲁部江 按《明一统志》:在教化三部长官司西南三十里,源自礼社江,经司境入黎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