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四三三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四百三十三卷目录

 梧州府部汇考五
  梧州府田赋考
  梧州府风俗考
  梧州府祠庙考一

职方典第一千四百三十三卷

梧州府部汇考五

梧州府田赋考

        《府志》府总
实徵官民田地、塘并,附徵归民。及康熙十九年,据里民首出。康熙二十二年,共地二万一千八百一十七顷九十四亩九釐有奇。
地银并附徵鱼课。及康熙十九年,据里民首出。共银八万八千五百四十四两一钱五釐有奇。地秋税米九万六千四百二十二石三斗一升四合有奇。
本色米一千六百四十六石八斗二升有奇。人丁五万六千九百二十六丁四分二釐有奇。丁银一万二千零七十七两七钱四分有奇。通共地丁银粮共银一十万零六百二十一两八钱四分七釐有奇。
梧州府本府原额鱼课银二十八两七钱八分五釐。
屯地共五百一十七顷一十三亩三分五釐有奇。
屯地共银二千一百二十五两六钱零七釐有奇。
屯地共粮米五千二百七十八石四斗七升九合有奇。
苍梧县
实徵官民田地塘并附徵共地,康熙二十二年,地三千七百一十顷零九十三亩二分零六毫,地银一万六千三百六十一两九钱九分六釐有奇。
地粮秋粮米一万七千一百三十三石五斗六升六合有奇。
梧州守禦千户所屯地四十四顷二十七亩九分七釐有奇。
屯银二百一十二两五钱四分九釐有奇。屯粮米五百三十一石三斗七升三合有奇。一起运桂林府广储仓折色米六千石折银三千两。
一起运平乐府庆丰仓折色米六千石折银三千两。
一起运平乐府昭平仓折色米二千石折银一千两。
一存留本府广备仓折色米一千七百四十七石五斗九升有奇,折银六百九十九两零三分六釐有奇每石折银四钱。
内抽八十七两零七分,解司外新垦米六十五石三斗三升零折银二十六两一钱三分二釐零。
《通志》:存留官俸役食驿站银四千三百六十七两零四分。
藤县
实徵官民田地塘并附徵共地,康熙二十二年,地三千六百九十五顷三十二亩零六釐有奇。地银一万二千九百三十六两七钱六分。地粮秋粮米一万四千七百九十五石一斗一升七合有奇。
一起运桂林府广储仓,折色米四千石折银二千两每石徵银五钱。
一存留本县广储仓,折色米一万零七百九十四石七斗有奇折银三千九百七十二两四钱四分九釐零。每石徵银三钱六分八釐零。按《通志》:存留官俸役食驿站银二千六百三十八两四钱六分。
容县
实徵官民田地塘并附徵共地,康熙二十二年,地一千七百四十七顷一十八亩五分二釐。地银六千五百七十九两九钱一分有奇。地粮秋粮米八千二百零八石七斗零七合。守禦千户所屯地一百一十七顷五十六亩二分七釐有奇。
屯地银三百零二两零一分八釐有奇。
屯粮秋粮米八百六十二石九斗一升有奇。一起运桂林府广储仓折色米四千四百六十
二石四斗三升有奇。折银一千六百九十五两七钱三分三釐零。每石徵银三钱八分。
又丈复解司,禄饷米七百二十九石五斗六升零折银四两二钱七分八釐零。每石折银二钱八分。
一存留本县永丰仓,折色米二千一百八十一石五斗五升零折银六百一十两零八钱三分六釐有奇。
《通志》:存留官俸役食驿站银一千七百五十一两七钱七分。
岑溪县
实徵官民田地塘,及康熙十九年,据里民首出。共地康熙二十二年地七百六十二顷七十一亩二分有奇。
地银三千一百八十九两五钱零三釐有奇。地粮二千九百七十九石九斗四升三合有奇。本色米一百二十三石六斗九升八合有奇。一起运桂林广储仓折色米一千七百八十九石八斗六升零。折银七百五十两,每石徵银四钱一分九釐零。
一解司禄饷,今改右江兵饷,折色米四百零五石六斗三升零。折银一百六十九两九钱七分零。每石徵银四钱一分九釐有奇。
一存留本县际留仓本色,折色米共六百一十四石五斗六升八合有零。
本色米一百二十石零八斗四升有奇。
折色米四百九十三石七斗二升零,内除兵种米一百三十三石六斗九升零。系善后兵等耕种,准作兵饷每石徵银三钱折银四十两零一钱八釐有奇。
实米三百六十石零二升有奇。每石徵银四钱一分九釐有奇。折银一百五十两零八钱六分有零。
文学米、獞米共一百零六石六斗零八合有奇。按《通志》:存留官俸役食驿站银一千二百四十二两六钱六分。
怀集县
实徵官民田地塘并附徵共地,康熙二十二年地一千三百八十四顷一十七亩二分九釐有奇。
地银六千二百五十四两七钱八分六釐零。地粮秋粮米七千一百六十九石三斗零九合有奇。
本色米一千五百二十三石一斗二升一合有奇。
守禦千户所屯地二百七十八顷八十二亩二分。
屯地银一千二百零五两六钱一分一釐有奇。屯粮秋粮米二千八百九十八石零五升二合有奇。
一起运桂林府广储仓,折色米四千一百石。折银二千零五十两。每石徵银五钱。
一原运容县,今改解司充饷,折色米二百石。折银八十两。每石徵银四钱。
一存留本县际留仓,本色米一千五百一十六石五斗零。
《通志》:存留官俸役食驿站银二千一百三十七两一钱三分。
郁林州
实徵官民田地塘,康熙二十二年,地三千零四十顷零三十四亩三分八釐有奇。
地银一万零九百七十二两九钱五分有奇。地粮秋粮米一万二千零八十三石一斗有奇。守禦千户所屯地并附徵,共地五十二顷七十一亩五分三釐有奇。
屯地银二百五十二两一钱三分三釐有奇。屯粮秋粮米六百九十九石五斗五升三合有奇。
一起运桂林府广储仓,折色米八千石折银四千两。每石徵银五钱。
一原运容县,今改解司充饷,折色米五百石折银二百两,每石徵银四钱。
一丈复解司充饷,折色米一千五百三十四石六斗有零。折银三百零六两九钱二分有奇。每石徵银二钱。
一存留本州备支,折色米二千零四十六石三斗零。折银八百一十八两七钱五分零。内抽银七十四两,解司充饷,每石徵银四钱。
《通志》:存留官俸役食驿站银一千五百九十三两二钱三分。
博白县
实徵官民田地塘,康熙二十二年,地二千四百五十七顷三十亩零八分二釐有奇。
地银九千四百四十四两二钱四分八釐有奇。地粮秋粮米九千七百二十八石一斗二升二合有奇。
一起运桂林府广储仓,折色米六千零六十一石五斗五升零。折银三千零三十两零七钱七分有奇。每石徵银五钱。
一丈复解司充饷并,新垦详奉派徵垦米,共折色米二千八百四十六石九斗九升有奇。折银八百五十四两零九分九釐有奇。每石徵银三钱。
一存留本县际留仓,折色米七百六十九石四斗四升零。折银三百八十四两七钱二分有奇。每石徵银五钱,内抽三十五两充饷。
《通志》:存留官俸役食驿站银一千四百二十二两一钱五分。
北流县
实徵官民田地塘,康熙二十二年,地二千二百九十六顷六十三亩六分六釐有奇。
地银一万零七十一两九钱九分三釐有奇。地粮秋粮米一万一千五百六十七石四斗一升五合有奇。
郁林所屯地二十三顷七十五亩三分八釐有奇。
屯地银一百五十三两三钱九分五釐有奇。屯粮秋粮米三百零六石五斗九升有奇。一起运广西桂林府广储仓,折色米八千五百石。折银四千二百五十两,每石徵银五钱。一丈复解司备支禄饷米二千七百六十八石二斗三升零。折银五百五十三两六钱四分零。每石徵银四钱。
一存留本县际留仓,折色米二百九十六石八斗六升零。折银一百三十三两一钱四分有奇。每石徵银四钱四分。
一开垦升科米二十六石三斗二升零。折银一百四十三两六钱七分二釐有奇。每石徵银四钱。
《通志》:存留官俸役食驿站银一千四百零五两五钱零八釐。
陆川县
实徵官民田地塘,康熙二十二年,地一千五百四十九顷六十七亩七分有奇。
地银七千五百四十六两五钱九分七釐有奇。地粮秋粮米七千一百四十五石六斗五升一合有奇。
一起运桂林广储仓米六千一百五十一石九斗八升有零。折银三千零四十五两五钱九分五釐有奇。每石徵银五钱。
一存留本县际留仓,折色并开垦成熟米九百九十三石六斗六升六合有零。奉文加徵廪银十二两共银四百零九两四钱六分有奇。每石徵银四钱内支三百八十五石。折银解充禄饷。按《通志》:存留官俸役食驿站银一千四百一十七两四钱八分。
兴业县
实徵官民田地塘并附徵共地,康熙二十二年,地一千一百七十三顷六十五亩一分。
地银并附徵,共银五千一百五十六两五钱八分有奇。
地粮秋粮米五千六百一十一石三斗八升。一起运广西桂林府广储仓,折色米四千石。折银二千两。每石徵银五钱。
一原运容县永丰仓,改解司充饷,米五百石。折银二百两。每石折银四钱。
一存留本县际留仓,折色米六百五十石五斗零。折银二百六十两零二钱有奇。每石徵银四钱。续奉文抽米二百石折银八十两,解司备支禄饷。
一丈复解司充饷,折色米一百零三石九斗二升有奇。折银三十一两一钱七分零。每石徵银三钱。解充右江兵饷。
一新垦解司充饷,折色米二十五石二斗四升有奇。折银七两五钱七分有奇。每石徵银三钱。按《通志》:存留官俸役食驿站银一千一百一十七两零三分。
附盐课商税
梧州盘盐厂每季委官轮管抽收,上下水客商盐税、杂税每年额银,惟盐税无定,不入额内。其杂税额银,春季定二千六百八十两零五钱六分四釐。夏季定二千二百二十七两零二分七
釐。秋季定三千六百二十七两九钱六分三釐。冬季定四千四百五十五两八钱二分五釐。共额银一万二千九百九十一两三钱七分九釐。俱贮梧州府库,专备梧镇兵食。其厂货、贵贱定有则例。
盐课
本府户口、食盐,周年额徵钞四万六千一百六十四贯。每二贯折银一分。连水脚该银二百八十二两九钱零四釐。系均平银徵解。
苍梧县户口食盐该钞三千六百一十四贯。该银三十三两二钱三分。
藤县户口食盐该钞四千三百七十贯,该银二十两五钱五分。按《县志》:户口食盐银十八两五钱五分水脚银三两。
容县户口食盐,该钞三千三百一十六贯,该银二十六两一钱一分有零。
岑溪县户口食盐,该钞一千七百五十贯,该银七两。按《县志》:引目照丁分派
康熙元年奉文派岑该正引七十八道九分一釐有零。仓膳盐五引六分七釐。四年本县倪奉上陈言,乞减盐引奉。旨减通省引三分之二岑获,同减尚存四十引二分著为额。
怀集县户口食盐,钞一万六千一百九十四贯,该银七十二两六钱一分六釐。
郁林州户口食盐,钞六千七百二十贯,该银三十五两五钱二分。
博白县户口食盐,钞二千四百五十六贯。该银一十九两七钱三分。
北流县户口食盐,钞四千五百八十五贯,该银二十七两四钱九分。
陆川县户口食盐,钞一千二百一十一贯,该银一十五两一钱一分。
兴业县户口食盐,计引一百三十四道一分,钞九百三十七贯,该银二十六两六钱一分。税课〈系解京正税〉
税课司抽收在梧发卖杂货小税。照季解府贮库,原无定额,今裁。
藤县岁抽银二十四两,遇闰加编银二两。今议盘盐厂代抽。
容县银四两三钱二分六釐七毫。
怀集县银二两七钱遇闰加编银二钱五分五釐。
郁林州银四两二钱,遇闰加银二钱。
北流县银二十两七钱五分七釐,遇闰加编银二两一钱一分零五毫。
鱼课
岁徵鱼线胶熟铁共银七十三两六钱八分一釐有奇。系蜑户十冬徵解。
税课司银二十六两五分八釐有奇。
苍梧县银二两六钱。
藤县银二十三两八钱四分二釐零。
容县银二两六钱零五釐。
怀集县银二十三两七钱八分零九毫。
郁林州银二两六钱零五釐。
北流县银二两六钱零五釐八毫有奇。
兴业县银二两六钱零五釐有奇。
河税
怀集县南溪象角务本三处往来杂货船,只税岁额银八百二十五两八钱五分三釐。内议补牛判银四十两,帮助科场什物银一十四两,俱解布政司投纳。
酒税〈系解布政司〉
苍梧县岁额银八两。
藤县岁额银四两四钱四分。
容县岁额银十两。
怀集县岁额银二两四钱。
郁林州岁额银一十六两五钱六分。
博白县岁额银九两二钱四分。
北流县岁额银一十二两,遇闰加编银一两。陆川县岁额银一十一两六钱六分五釐。兴业县岁额银四两。
牛税〈解布政司作纸劄用〉
苍梧县银二十两先年徵在城,与东安乡屠户近禁屠牛岁支本,县存留银抵解
藤县,银四十两系本县,赃罚银抵解
容县银四十四两,系本县公费工食银扺解岑溪县银十两系本县存留银抵解。
怀集县银五十四两系本县河利银抵解。博白县银五十二两抽存留银抵解。
郁林州银三十六两一钱支剩料价银扺解。
陆川县银一百二十两,编入丁粮徵解。
北流县银二十两,编入料价银抵解。
马丁额派银二十七两八钱四分五釐,系各县所屯馀粮米内,每石加银五釐徵解。布政司作都司公费用。
苍梧县银七两零一分九釐有奇。
怀集县银十二两六钱七分。
陆川县银六钱八分六釐五毫零。此项容岑藤郁俱无。

梧州府风俗考

        《府志》本府〈苍梧县附郭〉
《隋志》:俚人质直尚信,士大夫高节尚气。
《寰宇记》:食用、手抟、刻木为信。
《史通》:人风婐盛。
《图经》:良才秀民,好学者多。
《苍梧志》:音乐闲美,有京洛遗风。
士重廉耻,崇学问。宦游者慕清节,林居者耻干谒,屋宇多编竹葺茅,不异齐民。器无巧技,需陶于市,序齿尚让,啬于居。财缓于入赋,土民惟知力穑,罔事艺作。俗尚师巫,市多妇女,椎髻跣足,粜谷卖薪。婚聘多用槟榔。男女不行醮礼,兄弟反称姊妹。叔侄每唤公孙,男多出赘,称曰嫁而有其妇。翁之产女招婿称曰娶而以已产与之甚。至男更姓以从女,或于男姓复加女姓,永不归宗。女既受聘,改而他适,亦恬不为怪。性顽悍而轻生,凡逋粮避差,与睚眦小怨即投山、服毒。毒草名胡蔓,一名断肠。羊血、熊胆急灌之,或苏。迟则无幸矣。听讼师搬弄,破家产寻相累毙。游手之徒博奕为生。奸民揽纳土豪锁酷,随处有之。客民闽、楚、江浙俱有,惟东省接壤尤众。专事生息。十一而出,什九而归。中人之家,数十金之产。无不立折而尽充兵戍衙役急。即逃去多。翁源人习文,移持刀笔为官府书吏,仰机利而食遍于郡邑。多高明人盐商、木客、列肆、当炉多新顺南海人。猺狼蛮俗,椎结斑衣,儿时即烧铁石烙其跟蹠,沁以油腊,重跰若鞟,登陟不伤。行必佩刀,盟则质刀,每饭手抟,寝处架木,聚而成村。曰峒。性好杀轻生,憨悍难化,惮见官府,必通向化。猺老结城市豪强,号曰招主而自呼为耕丁。土狼与民杂居服食,居处稍异。于猺然目颇识书,狡猾刁讼,其屠埋椎贩之术,比民尤捷云。元旦 夙兴设香烛,洁衣冠,拜先礼佛,亲友交贺,酌以春酒。
立春 先日厢民扮戏剧,鼓吹迎土牛于东郊。男女竞看,掷以菽粟麻豆,曰祈丰禳灾。设春饼春菜相邀。
上元 初十日夜张灯至十六日夜方罢。二月上戊 乡民祭社祈谷,群饮为欢,秋社亦然。
清明 各具牲醴扫墓。
重午 饟角黍,饮菖蒲酒,悬艾虎于门,男女戴朱,书篆符曰辟邪。竞龙舟,视先后为胜负。或有溺者。
中秋 置酒肴剥新芋,聚饮月中曰赏月。重九 登高放纸鸢。
冬至 具茶酒祀先。
腊月二十四日 为小年夜。用饴糖楮钱,以祀灶神。除夕 扫屋宇,易桃符,贴门钱供设先祖。老幼聚饮,灯火、爆竹达旦。谓之守岁。陈执中苍梧纪事诗:莫道南方景物疏,为君聊且话苍梧。地倾二面城池壮,江迸三流气色粗。山蓄火光因政出,石藏牛影为仙呼。官厅传自唐丞相,民颂思从汉大夫。龙母庙灵神鬼集,鳄鱼池近介鳞趋。朝台望断悲岐路,冰井窥频爽发肤。鲙美不堪全用鲤,果珍何忍命为奴。云归上国名终远,郡带诸番势未孤。铜鼓声浮翻霹雳,桄榔林静露真珠。溪平花槛绕桃李,疆压莺歌画鹧鸪。三足告祥文上载,独峰为盛事元无。封疆自觉随时广,饮食从分过岭殊。行伍戢威遵下武,儿童知学乐从儒。风轻别野来渔唱,人到闲房恋酒垆。服尚光华几两蜀,市相交易类全吴。营希贤帅偏栽柳,扇慕良规各制蒲。春耸门阑多列戟,雪从弦管舞双胡。只因谈笑评风俗,僭用诗谣和裤襦。万里无媒休促蹙,数年从宦弄斯须。却忧别后牵吟思,欲写幽奇入画图。
藤县
《通志》:地旷民稀,习尚简朴,人多务本。《旧志》云:衣冠礼度,与中州并美。然城市集商旅,河滨集渔蜑,村落则民与猺獞。错处其话,言嗜好至异。大抵性悍尚利,辄至争讼。富则易盈,贫则为盗。此
其常耳。至于病,事巫祝,少知药饵。丧事浮屠,间用典礼。婚娶重在槟榔,加冠多从元旦。其积习也。
容县
《宋志》:民醇事简,人耻为非。衣冠礼度并同中州。《通志》:习尚简朴,器用无华,饭稻羹鱼,有陂池山泽之饶。
《图经》:疾病不知医,惟祷于神。
春分方犁田,夏月方种田,少用粪土,罕种早稻。收穫群妇女而出,率以手掐掇其穟而弃其管。以便束敛。近城之野亦有铚艾者,惟巨室为然。至于麦粟桑麻,则多不树艺。故于场圃之殖甚啬。
岑溪县
《通志》:俗淳朴,不尚文饰。多务本,少逐末。居室竹椽茅舍,多于瓦甓。饮食无水陆珍奇,布帛菽粟。而外文锦雕镂非所尚也。婚嫁不择贫富。但无子者,多赘婿改姓为子,授其田宅,如嫡子同。或子死者,间以媳招夫入门,名为继子,亦授田宅。乡曲习以为常。丧葬称家有无,多为佛事、追荐。近年无久丧不葬者,祭祀以清明、中元二节为期。上坟设祭,无家庙奉享。初葬时,亲友多致奠。为诔以祭之。治儒业者皆绅士家子弟。乡民俊秀亦有习之者。如有不成,则为僧道书算之流。岑民虽贫,亦有田数亩。无兼并之患,工作者惟竹工、木工、坭工、铁工、仅充器用。商贾自日用饮食外,无奇货。又皆肩挑背负,又无豪啇巨贩。至獞俗则与猺大异。多冷食,不喜火食。言语拗僻,编民不甚谙文,身嗜刀弩,山栖露宿,不畏岚瘴。猺性好劫掠,初以獞屯,而禦猺后,猺盛而侮獞。然各恃药弩为长技,往往相敌不相上下。獞人间有为蛊药名跳生者,中之腹胀能毙人。经其地者勿啖冷饮食,或先食吴茱萸以辟之。则不为害。然非有仇恨亦不下毒。先年有司访而治之,今其风颇息獞人。固守其獞俗,不迁于民。猺人固守其猺俗,不迁于獞。乡民有嫁于猺,而猺无嫁于民者。
怀集县
《县志》:怀俗妇人多岸髻,方领。崇祯十四年,知县李盘莅任禁革,始翕然改妆。凡侨居怀土买田立籍者,俗称曰畸零。与怀民婚友相亲,输税纳赋,无少异有定。自皇清初年者,曰落山。民有奉调守禦,而领田正户者,
曰军民。二籍咸安于俗,且载版章。闽楚之人客居于怀者,多僦地种蓝,每挟诈搆讼,大为怀民之害。
立春 前一日集文昌书院祭芒神。男女簇观撒菽粟。谓祈丰年。消痘疹,厥明行,鞭春礼。上巳 为元帝诞日。士民毕集,登云观贺神酬愿。
清明 插柳门楣,头每簪花,谓之记年。
重午 制龙舟于南溪,竞渡为夺标戏。饮蒲酒,调以雄黄,名曰辟灾疫。
中元 俗呼为目连节。
重九 士民俱集登云观登高。以是日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少长倾城而出,赛神酬愿,皆用火炮。作会饮酒至暮方归。视上巳更盛。
腊月念四日 俗云送神朝天。其馀节序习尚,与府俗大概相同。
博白县
《蔡绦丛谈》:俗反淳古,且多长年。
《方舆胜览》:知学务本,民俗俭朴。
白邑为中州僻徼,故民多朴茂,士尚气节。惟事耕读,不务商贾。婚姻初用槟榔,丧葬循礼。惟士大夫行之。奉佛斋僧,在寻常尤所不免。至有自毒轻生,惯捏词讼。游手赌博恬不为耻,则因邑本荆扬裔,土地使然也。
北流县
《县志》:本县由宋迄明,至于皇清至治。累洽自近而远,故士业于学农,力于田,逐末者少。务本者多。岁时不竞奢侈,姻礼悉遵典制。妇女勤绩纺,士民畏刑狱。若夫丧用浮屠。病专祈祷用艾灸,不用药物。行或木屐,或跣足裸赤,而不敛饬。俗习之陋,未能尽革。此又鲁人猎较之意也。
陆川兴业郁林诸州县,其俗多与府俗同。故不赘载。
梧州府祠庙考一       《府志》本府〈苍梧县附郭〉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府学东,明洪武七年建。社稷坛 在云山门外,明洪武七年建。
厉坛 在城北一里,明洪武七年建。
城隍庙 在察院东,明洪武十五年建。成化七年修。皇清顺治十五年重修,康熙十一年,太守杨彦溶重建。
旗纛庙 在千户所。
关帝庙 在北门外,明永乐间建。万历中重修。皇清康熙九年,城守水师二府重建。
火神庙 在大教场。
真武庙 在税课司前。万历六年建,以镇火山。天启元年,知府陈鉴复建。火山之巅,守道曾公廓之,亦以禳火也。
东岳庙 在县学西,明正德间建。万历二十二年修。
三界庙 在府城外水西坊。万历初年建。皇清康熙元年重修。中多小蛇,绿色,出没几筵,或神座左右,与人狎。相传为神所凭依。
龙母庙 在府北境。宋建。明万历间重修。皇清康熙十一年,水师守备高尚礼重建。十三年,督镇总兵王续成之。
五显庙 在府城外,德政门西。
金牙庙 在光孝寺东。元至正间建。祀唐鄂国尉公。明宣德十年重修。皇清顺治十年又修。
天妃庙 在光孝寺南。明崇祯年间建。皇清康熙十年修。
陈公祠 在府南门外。明天启五年建,祀知府陈鉴。今被营官占据。
梁公祠 在光孝寺东,明崇祯七年建。祀知县梁子璠,今燬。
韩公祠 在城东吕仙亭左。明弘治十年,御史丘天祐奏建。祀总督韩雍。
蔡公祠 在大雄寺右。嘉靖二十二年建,祀总督蔡经。
三公祠 在府治东,祀路伏波、马伏波、狄武襄三公。明嘉靖初,知府周任以尉迟敬德庙改建。殷公祠 在御史行台西。祀督抚殷正茂。名卿祠 嘉靖七年,知府周任建。祀汉邳离侯路博德,新息侯马援,宋武襄公狄青,明怀远伯山云,都御史王翱、叶盛、刘大夏、姚镆、王守仁。旧四祠并入此祠。崇祯四年四月十二日,又入制台郑絅,每岁致祭。
藤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西。
社稷坛 在城西二里,隔小涧。明洪武十七年建。万历二十二年,知县林茂箴迁于官塘之左。厉坛 去旧社稷坛西三十步。知县林茂箴同迁今社稷坛后。
城隍庙 在县治北镡津县旧址。明洪武十一年建,万历二十二年,知县林茂箴增前殿五间。三十八年主簿丘珽修。崇祯六年知县王鼎彦率众大修。
伏波祠 在通津门外。唐武德年间建,祀汉伏波将军马援。
八贤祠 在仁寿坊。宋淳熙间建。祀唐李靖、李白、宋之问、苏轼、苏辙、秦观、黄庭坚、李光合祀。北府李灵公,又云灵公庙。
灵赞祠 在治西。明洪武间建。祀唐英国公李世绩。
东山祠 在浮金亭之巅。宋绍圣初建。祀唐卫国公李靖。公愤隋作乱,书上西岳王,词气激昂。后为贵州行兵总管。尝手书刻于石。绍兴间,知军州事施圭移刻于祠。熙宁四年,知县南仪州彭慥修。天顺六年,都御史叶盛修有记。
忠烈祠 在城南山云桥。亦祀李卫公。
东岳祠 在迎恩门外旧养济院之右。洪武间建。祀泰山之神。嘉靖初毁。建凤山书院。万历十年里人复建。
雷祠 祀雷雨之神,原在褟洲。明洪武间分建于南山之巅。祖祠仍存。新官莅任,先谒祖祠。陆祖祠 在县南腰古村。祀唐慧能禅师。
容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南岸二里。
社稷坛 在城西北二里。
厉坛 在城北门外。
城隍庙 在城中县治西。
旗纛庙 在所治西。
关王庙 在县治西南。
岑溪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西。
社稷坛 在城西北。
厉坛 在城西南。
城隍庙 在城北。
旗纛庙 在教场中。
关帝庙 在旧东门城内,皇清康熙年间重修。
孝感祠 在城东,孝子丁密故居。乡人祀之。李卫公庙 在县西,祀唐李靖。靖以平萧铣至此,明天顺年间重修。
韩文公祠 在大洞福隆围。邑人高熊徵有记。雷神祠 本邑各乡俱有。每三年用特牲祭城北,故有雷庙。皇清康熙五年重修。
孝子祠 有二,一在城东,一在故居。其在城东者,皇清康熙三年,本府捐赀,属本县鼎建。二座前奉孝子,后奉启孝大门。一座置祀田粮米六斗六升。其在故居者,皇清顺治十八年重修。
怀集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外南溪之南,万历十三年,知县林春茂建。斋房三间久圮。崇祯十五年修。砌坛位重建,斋房有记。
社稷坛 在江宁门外,上郭久圮。知县谢君惠建。崇祯十六年,知县李新修,砌坛位重建。斋房有记。
厉坛 在保集门外,崇祯十六年知县李新修。岁清明中元十月朔致祭。
旗纛庙 在守禦所后。
城隍庙 在儒学左。洪武三年,知县杨定省建。弘治十四年,知县区昌修。万历十二年,知县林春茂重修。
关帝庙 在城北门外。后为文昌阁、三义堂。崇祯十六年,知县李新建。有记。独周里民黄师运施白沙等田米七升,租二十石,务本里民孔子。惠施上宅等,田米九升七合,租二十石。
关帝楼 在城西门。万历三年,知县陈一定建。七年,蛮贼之变,显灵助阵,斩首甚多。崇祯十四年,知县李新重建。
大庙 在县东,接广宁界。凡仕宦客商往来,皆用牲醴致祭。旧址背东面西。万历十六年改建方向。崇祯十四年,知县李新重建。仍复旧向。天妃庙 在溪南,正对南门。三月二十三日,天妃诞日。邑人赛神作会,每旱亦于此祈雨。灵济庙 在城东门外。
孔公祠 在县治西,为广东南海孔端建。每岁清明、中元十月朔,俱与厉坛同日祭。明崇祯间,县令李偕邑人重修。按《怀集旧志》云:端管领军兵巡海,忽遇灵风,吹落怀集,遂侨居二十馀年。尝有阴兵护境。马骆二姓为之创祠。据此固荒唐诳俗之举也。
陈公祠 在县上郭,为知县陈涣立。明崇祯末修。县令陈置田以备祭祀。正月十六日乃陈涣诞辰,每年正月初八日,然灯至十六日。县官致祭,岁额支义渡工食三十六石。备致祭修祠之用。知县李盘清查租银寄库。
烈妇祠 在县北里许。烈妇傅氏墓。前明按院李立。崇祯十五年重建。有碑记。每年春秋致祭。本县给银三钱。又每岁以征蛮亭地租加给五钱。
解元祠 在县治后。原祀高解元。邑人以苏忞神主并祀。崇祯十六年,知县李新委阴阳官刘睿明重修。移祀苏忞于前。楹扁曰两解元祠。有记。
忠勇祠 在大冈墟。崇祯十六年,知县李新修。五岳行祠 在县治东。永乐元年建。今废。土主祠 一名齐公祠。在县西门外。每接诏书于此,齐公相传为本境土主。溪南有齐公墓。
郁林州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西北。
社稷坛 在城西。
厉坛 在城北。
旗纛庙 在州治东。
城隍庙 在州治南。
关帝庙 在十字街。
五显庙 在城北。
元武庙 在城西北。
武襄庙 在州城内,祀宋狄青。
忠烈祠 在州学左,祀参政陶鲁。
文丞相祠 在州城西,祀宋丞相文天祥。
博白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南。
社稷坛 在城北。
厉坛 在城西北。
旗纛庙 在城北。
城隍庙 在东门外。
关帝庙 在县东门外,万历三十七年,知县谭岳修。
元帝庙 在县东一里。
土地庙 万历三十六年,知县谭岳修。
伏波庙 在马门滩博白北流之界,汉马援南征交趾,旋师过此,见江流迅激,舟楫不通,乃凿石疏导,后因立祠报之。
三贤祠 在县东,祀李时亮、秦怀忠、徐孟。四将军祠 在县城内。祀马援、高骈、狄青、刘子羽。
北流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治南。
社稷坛 在县治北。
邑厉坛 在县治西。
城隍庙 在县治东。明知县常思昭建。随城迁于今所。
关帝庙 在西门外。
东岳庙 在东门内。
清湾庙 在平陵里距城五十里。庙前湾深不测岁旱邑中,祷雨用生鹅,一水坛,一置湾中,鹅以翼拂水入坛,坛水满即雨云。
土地祠 在县治内。
文昌祠 在南门外。
陆川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治南。
社稷坛 在城北。
邑厉坛 在县治西北。
城隍庙 在县东,洪武初,县丞王麟建于县南门外。天顺二十二年,知县庄概迁县治北。知县罗乾重修。
寿亭侯庙 旧在县北。嘉靖二十七年,知县冒诤臣改废东岳祠。立之今南北营,并北城楼上,俱立有祠。
罗侯庙 在县北。
土地祠 在仪门东,知县方重修。
伏波祠 在伏波山上。
六冷祠 在县内。祀罗侯。
彭公祠 在县内,祀典史彭金。
义勇祠 在县新村寨。为战亡黄晓父子建。贞烈祠 在县学右。知县张子翼妻遇流贼劫库,坠楼不辱死,邑人建而祀之。
兴业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南。
社稷坛 在城西北隅。
邑厉坛 在城北。
城隍庙 在城外。
关帝庙 旧在县北,知县陈名彰改建于东门演武场后。
五显庙 在县东街。
天妃庙 在城南。
真武庙 在县治西。嶷山塔在其后。
东岳庙 与城隍庙并列。
黄公祠 在县东街。士民为知县黄日焕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