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三百二十一卷目录
南雄府部汇考一
南雄府建置沿革考
南雄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南雄府星野考
南雄府山川考〈水利附〉
南雄府城池考
南雄府关梁考
南雄府公署考
南雄府建置沿革考
南雄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南雄府星野考
南雄府山川考〈水利附〉
南雄府城池考
南雄府关梁考
南雄府公署考
职方典第一千三百二十一卷
南雄府部汇考一
南雄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本府南雄,古扬州南境。春秋为百粤,战国属楚,秦为曲江县,地属南海郡。秦末赵佗据之,称南粤汉。元鼎五年,以曲江隶桂阳郡。元封五年,置十三郡刺史,复以桂阳属荆州。三国鼎分,魏得荆州。赤壁之败,遂入于吴。吴黄武十年,置广州,其地属广州。永安六年,分曲江,地置始兴县,始兴之名自此始。甘露元年,分桂阳南海二郡,地置始兴郡,统曲江始兴等七县,分置斜阶县属焉。晋太康七年,以始兴郡属广州。永康元年,分始兴郡,置湘州。咸和三年,复以始兴郡属荆州。永和元年春三月,以广州始兴属义阳郡。宋元嘉二十九年,以始兴临贺始安三郡属广州。元徽四年,更始兴郡为广兴郡,齐革广兴,郡复名始兴。郡领县十隶广州。更始兴县名正阶。梁天监元年,置衡州于浛光县,地分广州之始兴等。郡隶之未几,建东衡州于始兴县,而始兴郡属焉。寻废东衡州。天监初,废置不可胜纪,分始兴为安远郡,分正阶县曰始兴县。承圣初,又以始兴郡为衡州寻废。陈大建二年,复置东衡州。隋改衡州曰淮州。开皇九年,废始兴郡,以其地属广东,总管府按。《隋书》是年,省诸郡于始兴郡置广州,总管府统县十六,始兴在焉。又分始兴县,置大庾县。二十年,移广东总管府于南海,寻废大庾县入始兴县。唐武德四年,分广州之曲江等县,置韶州始兴属焉。光宅元年,分始兴县置浈昌县。天宝三年,改韶州为始兴郡,寻复五代南汉。乾和四年,分韶之始兴浈昌二县,置雄州。雄州之名始此。宋开宝四年,潘美平岭南。克雄州以属广南东道,更名南雄,以河北亦有雄州故,加南字别之。南雄之名始此。按河北雄州即今雄县宣和中,改郡名曰保昌元。至元十六年,改南雄州为路,隶广东道宣慰司。都元帅府二十七年冬十二月,降南雄州为保昌县。明洪武元年,更南雄路为府,隶广东布政使司。领保昌始兴二县。皇清因之领二县如故。
保昌县〈附郭〉
本晋始兴县地。唐光宅二年,析东北界置浈县,属韶州。伪汉置雄州隶焉。宋宣和间,改保昌郡,后避仁宗庙讳,改浈昌为保昌,属南雄州。元属路,明属府,为附郭邑,编户四十四里。
始兴县
本县南野,地属豫章郡。吴甘露元年,分置斜阶县,属始兴郡。齐曰正阶。梁天监七年,更名始兴,隋平陈,置大庾县,又析置广州总管。开皇末,移州治于南海,仍属南海郡,省大庾县入焉。唐属韶州,南汉改属雄州,宋属南雄州,元属路,明属府,编户七里。
南雄府疆域考
《府志》南雄府疆域图本府
东抵江西信丰县,界二百四十里。
南抵江西龙南县,界三百里。
西抵韶州府,界二百八十里。
北抵江西南安府,界一百一十里。
东南抵信丰旱湖凹,界三百里。
西南抵翁源县九曲岭,三百二十里。
西北抵江西大庾县吉村,界三百五十里。东北抵信丰九里村,界二百里。
南至本省布政司,一千三百里。北至
京师,六千七百四十五里。
东西广三百四十里,南北袤四百五十里。保昌县〈附郭〉
西抵始兴县,界一百里。
西南抵始兴古碌村,界四十里。
馀与府同。
东西广一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
始兴县
东抵保昌县,界八十里。
南抵翁源县,界一百六十里。
西抵曲江县,界七十里。
北抵保昌县,界五十里。
东南抵龙南均竹,界二百里。
西南抵翁源芙蓉村,界二百里。
西北抵曲江冷田村,界六十里。
东北抵保昌修仁都,界八十里。
东西广一百五十里,南北袤二百四十里。
形胜附本府〈保昌县附郭〉
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峤巘駊騀,水多泷濑,山川之势若跃马而驰,建瓴而下。盖百粤之上游也。其山大庾,其水浈江,负深拥秀称奥区焉。
始兴县
九姑突兀,其东天柱嵯峨,其西丹凤枕,其后白牛障,其前群山环,拱三江合流。
李西美论岭南,地卑土薄,阳燠之气常泄,阴湿之气常盛。阳燠常泄,故四时常花,三冬少雪。穷冬久晴,或至挥扇。阴湿常盛,故晨夕雾昏,春雨夏淫,盛夏连阴,即复凄寒,阴阳之气既偏而相薄。故昼多暖夜,多寒行役厌烦,骤减衣服,邪入腠理,遂成瘴疟。
《旧志》:雄盖东南首郡,非深入南之比瘴疠。惟二八月间有之,春曰青草,夏曰黄茅,若隆冬严寒,积雪盈尺;则寒暑以时民少瘴疠矣。章得象诗曰:青草瘴深卢橘熟,黄梅雨歇荔枝红。陆圻诗曰:便对轻寒难咏雪,但逢霪雨即悲秋。又曰:尘飞不捲三冬叶,风暖先开十月花。
南雄府星野考
《府志》府总考岭南古扬州境,《周礼》:斗,牛、女,当扬州之域。《春秋·元命苞》:牵牛流为扬州。《史记》:斗,江、湖。牵牛、婺女,扬州。魏晋书:俱自斗十一度至女七度为星纪。吴越分野,于辰在丑。故庐江以南尽于珠崖,皆扬州分域。而永嘉中,岁镇荧惑太白聚于牛女,识者以为有兴王之兆。若梁武跣足下殿,王导逊位经旬,此其分野之不诬者也。
南雄府山川考
《府志》本府〈保昌县附郭〉巾山 在城北三十里,郡之主,山也。其形端正如巾,按《通志》:乃韶雄二府发源之所,天将雨,阴云密布,韶人建有龙王庙在焉。
金马山 一名州案,在城南二里,状如马背。有方土如负印。
天马山 一名县案,在金马山左。
赤马山 在金马山右,其土赤。
莲塘山 在城东南八十里,下有连池。按《通志》:每岁夏日不用栽培芰荷,自发馥郁绝胜故名。青嶂山 在城东南四十里,崖嶂如屏幕上有云峰庵。
天峰山 在城东八十里,高峻插天,上有泉。元季乡民多避兵于此。
马鞍山 在城东八十里,有冯氏族姓居其下。登仕版者甚众,人以为兹山灵秀所钟。
巽峰山 在城东南八十里,上有石塔,里人欧阳箕建。
龟湖山 在城东一百里,上有滴水潴为小湖,旧产五色灵龟,岁旱龟出即雨。
洪崖山 在城东九十里,崖石平旷,有洪崖庵。按《通志》:旧传,黄公生佛修道之所,遇岁旱祈祷多应。
梅花山 在城北八十里,其上多梅。
冯大山 在城东南一百五十里,高耸宽平可容千人。
油山 在城东一百二十里,上有龙潭,岁旱取潭中鱼虾祷雨即验。旧传山穴出油,人需以食,昼夜不竭。后人以其小凿而大之,其油遂绝。唐有僧润泽,以手指书石壁上曰:油山净明院不知,何年开拓也至今。字迹宛然。
五湖山 在城西北一百里,按《通志》:俗传成公祖师暮即居此。
大庾岭 城北九十里,《水经注》云:涟溪山,即大庾岭也。五岭之最东,故曰东峤,其本名曰台岭。上有横蒲关。即古入关之路,又名塞上。《史记》索隐云:豫章三十里有梅岭,在洪崖山当古驿道。相传以梅将军名,《越绝书》:越王子孙姓梅氏。秦并六国,越王踰零陵,往南海。越人梅鋗从至台岭家焉。而筑城浈水上,奉王居之。乡人因谓台岭为梅岭。及统众归吴芮,留其将庾胜兄弟居守。其兄守梅岭。又称大庾岭。秦末南海尉任嚣死。赵佗欲据粤,移檄告横浦,诸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初岭东废路人苦峻极。唐开元四年,诏张九龄开凿,始为坦涂。
小庾岭 在城东四十里。
瑞龙峰 在城西,状如游龙,岁旱出云即雨。文秀峰 在城东南。
笔架峰 一名三角岭,在城西南五十里。瑞云峰 在城东八十里,尝出彩云。
龙王岩 在城东百里。墙壁基址宛如琢成。按《通志》:在周南都方广二丈,岩巉空洞,不见天日。杨沥岩 在城西北二十里,以汉楼船将军杨仆得名。山巅方广百馀丈,怪石森立,飞泉泻空。上有潭深三丈许,下有三岩旁有祇林寺。仙女岩 在城东北一百里,杉桧葱蔚泉石潺湲。岩口仅容一人,入中阔丈许。有二仙像。相传秦时二女子飞升处,伪刘时,邑人叶子曾得六孔金铎鍊药铛各一。
罗汉岩 一作洞,在城东一百二十里。大黄团左可容千人,梁天监中有罗汉现像,踰旬忽不见有井,四时清冽。
象山 在城东一百二十里,形如伏象,在罗汉岩前。
嫦娥嶂 在庾岭之东,相传葛洪鍊丹之地,产仙茅,其叶似兰,采以八月即用嶂下流泉濯之,色白如玉,炼成丸食补真气。
白猿洞 在城东北八十里,在梅岭下深百步许,旧传白猿居之。
威凤冈 在巾山东,与大庾岭相连,高耸轩举形如翥凤。
仓石 在城西北三十里,高百馀丈,广数十亩。轮囷如仓土,人筑围其上以避寇。
放钵石 在大庾岭云封寺侧,相传六祖既得衣钵,南奔惠明,追至祖掷衣钵于石上。明举之不动。
金龟石 按《通志》:在度岭路傍,其形似龟故名。上有茅庵,行人多资此憩息。
塔石 按《通志》:山高路险,人不能攀,其形如塔故名。明季民多避兵于其上。
浈水 在城南,源出大庾岭,流经灵潭乌,源至何村,与昌水合。又至城西,与凌水合。环抱郡邑,是为北江,龙川之水西流合之,注于肆水径广州,合邑南江东流入南海。
昌水 在城南,源出信丰界,流径延福莲溪弱溪,至何村,与浈水合,又四十馀里至城西,与凌水合,同入海。
凌江 在城西,源出百丈山下,流八十里至归仁,又六十里至城西,合浈昌二水。
修仁水 在城南二十里,源出龙南界,流一百三十里,至修仁入浈水。齐始兴太守范云饮水,赋诗于此。
涟水 在城西十里,入凌江。
长浦水 在城东北四十里,源即卓锡泉也。入浈水合凌江。
五云泷 在城南五十里,在仓石后。飞流曲折,下有深潭,世传有龙潜焉。
九牛泷 一名龙罩水,在城南五十里。水自山巅,飞注深潭,响应远近,雨久,响晴晴久,响雨累验。
牛轭潭 在城东二里,以形得名。
龙须潭 在城东五十里,上锡村旱,祷累应州司,法参军程琳记。
石镬潭 与龙须潭相对。按《通志》:在上锡村,其深叵测。
罂龙潭 在城北一百三十里,苦坑三窟。卓锡泉 一名霹雳,在云封寺东,旧传六祖南奔至此,渴甚,以杖点石,遂涌清泉,味甘冽。其下长浦之水出焉。南流合于浈水。
福民泉 在云封寺南,宣德壬子巡按御史,丁宁度关凿石得泉。行旅便之故名,广东参政李永年记。
温泉 一在上坪,一在修仁都。
涌泉井 府治东西各一。
罗汉井 府治东二里许。
神仙井 在鱼产村。
始兴县
九凤山 在城南二十里,梁天监中有九凤来集。
谢公山 在城南三十里,峰峦耸拔,独高诸阜。旧有谢姓者修道于此。
白牛山 与谢公山相对,有龙池。池上有石坛。旧传有白牛出其间。
九姑山 在城东六十里,下有九姑庙。
桂山 在城南一百里,陵谷深邃,桂树森列。旁为张曲江。故宅几案皆白石琢成。
旗冈山 在城东南百里,与柱山联接,俨若旗形。
玉山 在城南百里清化乡。旧传于此得璞。狮石山 在城西百里,形如狮,为县水口第一山,因形家言建塔,其上人才骎盛。
丹凤山 在城北五里,形如飞凤。亦传梁时有凤集其上。按《通志》:高百馀丈,根盘十里许。奇峰如戟,为县之主山也。
天柱峰 在九凤山上,峭拔无支赘,屹然撑天。塔岭 在城西十里,为水口第二山。
玲珑岩 在城南十里,一名机山。平地突起,中有三石,室高大如屋,窍户相通。盛弘之《荆州记》云:始兴机山东,有两岩回向,鸱尾石字数十行。过者时闻金石丝竹之声,旧传葛洪鍊丹之所。有草,名琉璃。茎如香芹,食可已风。明太守江璞记。
半月岩 形如半月。
天光岩 宽敞容数百人,前建亭台今废。观音岩 石乳凝结,成大士像。
莲花岩 形如莲花,下垂有红绿色,四时水滴。冲虚岩 有洼,洼水窍当东向。
玉柱岩 莲花岩左,旧无此名。明万历癸巳,琼海大宗伯王弘,诲南还省,觐游玲珑,与县令蒋希禹载酒赋诗于此,因以玉柱名之。
转身岩 按《县志》:取释氏轮回之义。
狮象岩 岩如屋上有石,如悬杵。下有窝如陷臼。石乳左流,如狮右如象,又有相思石。敲其块磨薄之分为二。盛以器沃。以醋取置。器边自相亲合。
玉龙岩 石如龙首,上者势如飞,举泉自颔垂,滴下有陂不涸。
通天岩 玉龙岩左,路晦火行四五十步。尽处隙光耿耿。葛洪鍊丹灶迹犹在。以上俱属玲珑。凉伞岩 离城六十里。
石泉岩 在城西十五里,方广四丈许,形如屋。青松落翠,石壁喷珠。
墨江 在城西十五里,源出翁源界,水黑如墨。产佳鱼,至江口,与浈水合。流五里馀,黑白界然。官石水 在城西十五里,源出翁源界。
斜阶水 在城南二十里,源出谢公山下。按《通志》:在城西北四十里,源自韶州。丹凤岭流及县西,与浈江水合入于海。
清化水 在城南一百五十里,源出翁源界,合朔水。
律水 在城南百里,源出曲江,界与清化水合。跃溪 在城东一百里,源出龙南,界至杜安村,与浈水合,旧传溪中有龙跃去。
陆源 在城北五十里,合浈水。
朔源 在城东一百五十七里,源出信丰甜菜岭,经都坑入县界,合清化水,其源朔长而晦消。凉源 在城东南五十里,出天柱山下,合清化水。一云出信丰律竹岭下,入斜阶。
澹源 在城东南三十里,出谢公山,与墨江合。肥水 在城西南十五里,源出曲江,云溪岭东北流,合斜阶水。
杜安水 一作都安,城东北四十里,源出信丰,深髻铁子,源西流与浈水合。
洗钵泉 在莲城寺,旧传傅大士涤钵处。凤井泉 在城东五里,梁天监中凤凰集此。温井 在清化上名温池,可浴下名,热池可烹。温泉 一在陆源,一在跃溪,一在葫芦洞。花管滩 在城西五里。
罗公洲 在城西,晋罗君章居之因名。
《府志》未载山川 《通志》《县志》附始兴县
天马山 在城西十里许,巍然屹立,形似天马,俗呼为马头栋。
小武当山 在城东七十里,跃溪都,其山巍然,峭壁高数十仞,上至半岭,有岩洞,广可二亩内,有北帝铜像,极称灵验。登陟者皆攀,援石壁牵纽而上,俯视巉岩畏不敢下,当年北帝宝像重数百觔,数人捧赍而上,不俟牵纽亦见神灵之异,今俗名为小武当山。
五魁山 在城南三十里,学宫对峙,五峰耸秀。笔架山 与五魁山相连,三峰奇丽高矗,中峰尖耸,俨然笔架。
珠龙岩 在县东十五里,地名旱溪,水高约二十丈,广计亩馀。春夏瀑布如滴珠垂玉,尤可异者,岩前沙石飏下,即主雨兆决不爽,也岩前地方,宽敞桂松,丛集幽雅堪娱。
官石岩 在县西五十里,岩尽高大,内有宋敕封石,上飞云,三品将军墓,岁时亢旱,各乡人于此祈祷,名曰:扫岩而雨,辄至其灵异常如此。饭箩石 在县南五十里,平原中特起石峰,方广一亩,高三丈周围方平,形如印橐,与玲珑对峙。世传仙人所遗饭囊,故名之。
画眉石 出墨江,一名墨石,黑如墨,可以画眉。头巾石 在清化,石距县七十里,形如头巾,故凡新任司官至,先从间道而入,于上任后致祭,而后过之。
鱼王石 在县东五十里,由都安水逆流至山口,鲥鱼坑内有一石,每春鲥鱼拱集,有相朝之像焉。
辛井 在乌石,距县十五里,其味辛饮之力,同于姜。
石泉 处处皆有,惟县东五里,官路旁石穴寸许有泉,涓涓流出,清洁甘温,异于他处。可掬饮数十人,虽历三冬盈盈不竭,医方谓此水重于他处。食之令人肥健体润不老,与乳同功试之果然。
水利附保昌县〈附郭〉
凌陂 在城北二十里,宋天禧间,保昌令凌皓凿,渠堰水溉田五千馀亩,故名。嘉泰间,知州刘篆脩。明洪武乙亥,知县岑仁忠脩。正统壬戌,知府郑述重修训导,朱晅记。成化庚子,知府江璞重脩。
叶陂 在城北二十里,明洪武三年,知府叶景龙刱翰林学士,晋安张以宁记。
连陂 在城西南二十里,宋知州连希觉刱。虎岸陂 在城东六十里,明洪武壬戌乡民,王以敬刱。溉田二千馀亩,岸有石如虎故名。
圭塘陂 杨凹陂
涧头陂 俱在城东一百里,崇仁都,明永乐间刱,嘉靖壬午,乡民叶中宪等题奏准,行察院断令夏秋筑水灌田,冬春通船行货,隆庆庚午,知州林应节刻碑。太平厂前以示遵守。
永灌塘 一在城东,一在脩仁。
大湖塘 在城南二十里,脩仁都。
长丰塘 在城东五里,东厢都。
湖口塘 新塘 俱在城东五十里,乌源都。明洪武乙亥,知县岑仁忠刱。
罗陂 在城东四十里,乌源都元至正间刱。宝陂 在城东三十里,迎春都。明洪武乙亥,知县岑仁忠刱。
始兴县
丰陂 在城东南五里,元泰定中刱。明洪武间,知县王起重修,灌田七顷。
李陂 在城东十里,官石都。宋庆历间,李姓刱。按《通志》:灌田六顷四十五亩。
湖坊陂 在城东十五里,城二都。按《通志》:洪武间,知县王起重修,其村曰湖坊因名之。灌田五十七顷八十五亩。
下坊陂 在城西二十五里,城一都。石坑村。按《通志》:知县王起重修,灌田八顷四十亩。
回水陂 在城西三十里,城一都,石坑村,按《通志》:知县王起重修,灌田八顷四十亩。
回水陂 在城西三十里,城一都,留村。按《通志》:知县王起重修,灌田五顷六十亩。
黄庄陂 在城西二十里,官石都。按《通志》:灌一顷二十亩。
许陂 在城西二十里,官石都,按《通志》:灌田七顷五十亩。俱知县王起重修。
莲塘 在城北五十里,北岸都陆源村,知县王起刱。按《县志》:周广三亩,灌田四十馀亩。
许塘 南岸二都。
河堤 在城南一里,明嘉靖元年,水灾城几为壑,知县高辅修筑。
东湖坪 明正德间,邑人饶仲显刱。
花管滩陂 按《通志》:在县西四里。
南雄府城池考
《府志》本府〈保昌县附郭〉南雄府城池 旧州城仅环府治,宋皇祐壬辰,知州萧渤辟之为门三。东曰春熙今为钟楼。西曰凌江,今名武定。南曰政平。淳熙戊戌,知州李嵘修。嘉定甲戌,知州刘公亮修。丁丑知州黄庶重建三门。庚辰,知州孙崇修。甲辰,知州赵汝钥修。绍定癸巳,知州张友修。元至正乙巳,指挥王玙修。名旧城曰:斗城外筑土城,三百四十丈,崇一丈。有奇厚称之,池如城。之数,深如崇之数,增建东南北三门,北曰拱极。东今名朝阳。南今名向明。以小别之,谓之顾城。明成化丙戌,巡抚都御史韩雍檄,知府罗俊甃以石。己丑,佥事陈贵,自小北门至牛轭潭,筑土城三百馀丈,沿河固以木栅。丙申,斗城西河决。知府江璞筑堤禦之。正德中,流贼啸集。戊辰知府王珀请于都御史,林廷选奏发帑,藏甃土城以砖。甲戌,知府李吉增女墙六尺门。其东曰宾旸,东南曰文明,谓之新城。其池广一丈,深如之。嘉靖丙戌,知府伍箕修。甲午知府何岩修。己亥知府郑朝辅修。嘉靖丙子知府欧阳念,倡郡民甃沿河水城。万历丙戌斗城水陷数十丈。自小东门右掖至小南门,倾圮约三十馀丈。迤北约圮十馀丈。水城沿河尽废自小梅关,至太平桥,约圯四百馀丈。知府周保修。皇清顺治八年,内外二城倾倒。知府郑龙光修。丁酉大水斗城顾城新城俱陷。水城全圮知府陆世楷修。
外县
始兴县城池 始兴县,古今三迁俱无城,明天顺中,知县谢濂筑土为垣。成化乙未,都御史韩雍廓而大之。甃以瓴甋,周三百四十八丈有奇。高一丈五尺,厚一丈。池周四百丈有奇,深五尺,广倍之。凡三门,南曰向秀,东曰东作,西曰西成。各有楼,皆置守。壬寅知府江璞建串楼,三百四十八间桥,楼一座,弘治壬戌,雨圮通判留芳修。正德甲戌,知县梁冠修。嘉靖癸未河决,知县高辅筑堤禦之。乙未知县汪庆舟修。丙辰南城被水冲圮十馀丈。通判马锡修。隆庆辛未,知县谢成贤修。万历辛卯,知县蒋希禹修。崇祯己卯,知县萧琦,增筑城垣修。三门其南,易名答阳。皇清顺治戊戌,经历白引箕修。辛丑知县王毓,慧修。
南雄府关梁考
《府志》本府〈保昌县附郭〉岭南第一关 在大庾岭绝顶,秦曰横浦关。宋曰梅关。成化癸卯,江璞易今名。按《通志》:两岸壁立,最高且险,关防立巡司诘,明正统丙寅,知府郑述伐石刻梅关二字。
盐关 在太平桥南,天顺戊寅,巡抚都御史叶盛开设。按《通志》:一名太平关,设榷盐税,以措置军饷,今兼榷各货,税务设官,监理遇岁,一换
沙水镇 在府东三十里。
通济镇 府东六十里,成化丙申,知府江璞创。浆田镇 府东八十里,亦曰墟。
圆田镇 府东南六十里,亦曰墟。
上朔镇 府东八十里。
东瓜隘 府东八十里,在周南都。
白石冈 府东一百二十里,在崇仁都。
南亩隘 府南九十里,在官田都。
芋头隘 府西五十里,在政化都。
平田凹 府南一百二十里,在上朔二都。百顺 府西一百五十里,在闻韶都。
红梅 府北九十里,在灵潭都。
百顺侧 府北一百二十里,在百顺都。
不劳石 红地村口子 北坑村口子百步 赵坑口子 羊头岭
石闭塘源三口子 叶田等六口子
白石 林溪 按《通志》:以上俱保昌县。太平桥 在府正南门外,宋初创,浮桥开禧。丙寅知州聂周臣始筑,石为梁名平政。宝庆丙戌赵续修。更名万寿。明知府张瑛易今名。
万年桥 在西门,宋架木为之名。清泰元泰定。间筑石,隆庆辛未重修,易今名。
接龙桥 在城北二里,明南雄所。千户谭以聪修建。按《通志》:通桥纯石桥成。行人便之今废。崇阳桥 一名水口,在城东五里,元创明成化知府江璞修。按《通志》:嘉靖间,民朱琳重修。三博桥 城东北十五里,宋知州黄峸创,明嘉靖壬寅乡民朱琳修。
长径桥 在城东二十里,宋郡守李熙创。按《通志》:长五丈,庆元六年修。
驷马桥 一名沙水,在城东三十里,宋嘉定元年创,同知黄金修。
凤凰桥 在城东北三十里,宋景德四年,凤凰翔集故名,按《通志》:明成化癸卯知府江璞修。嘉靖丙申知府葛桂修。
长圃桥 在城东四十里,元至正间创,按《通志》:明成化癸卯知府江璞修。隆庆己巳知府林应节重修。尚书谭大初记。桥凡七墩,长十五丈,广一丈二尺,东西设二坊,东曰重农关,西曰济世桥云。
春坑水桥 在城南六十里,明乡民陈德芳等创。
修仁桥 在城南二十里,宋淳熙间创。按《通志》:明嘉靖间修。
栏口桥 在城东一百二十里,宋绍兴间创。龙冲水桥 在城北六十里,明嘉靖癸巳,乡民朱琳修。
沧溪桥 按《通志》:在正上三都。
惠政桥 按《通志》:在修仁都。
渡无
始兴县
墨江镇 在县南四十里。
黄田隘 在县东三十里,北岸都。
花腰石隘 在县东五十里,南城二都。
猪子峡隘 在县东六十里,跃溪都。
沙口隘 在县东一百里,跃溪陈。凉口 在县南五十里。
杨子坑 在官石都。
上台 在北岸都。
河溪庙隘 按《县志》:距县一百七十里,在清化乡。
桂丫山隘 按《县志》:距县一百三十里,在南岸,二都清化乡 以上各隘俱盗贼出入之所,旧制每隘佥,附近乡民一人为长,二十馀人为隘夫守之。原设隘场,年久浸圮。万历癸巳知县蒋希禹补葺。自明以来,隘长隘夫隘场既已废置。惟清化桂丫山壤,接翁源。山寇出没无常。顺治庚子,本府太守陆世楷同雄镇毕科详。拨官兵二百名防之。烽烟始靖。
城西吊桥 按《县志》:城西门口。
城北吊桥 按《县志》:北门关帝庙前。
仙师官桥 按《县志》:城西北十五里,万历壬辰春,山水冲废。往来苦之,知县蒋希禹,主簿陈文宪同修。后又洪水冲破。皇清康熙元年,知县王毓慧,典史杨椊同,捐赀重修。
今改为通济桥。
江口南风水桥 按《县志》:县北二十里,崇祯十年。僧接云募化鼎建。
老黄塘桥 按《县志》:县东北二十里,万历四十二年。邑人赖练鼎建。
广福桥 按《县志》:去县五里。
新桥 按《县志》:在县东五十里,府千户。谭以聪捐赀鼎建。
接龙桥 按《县志》:在县东大路六十里,府千户,谭以聪鼎建。
九狮石桥 按《县志》:在陆源村。
新寨桥 按《通志》:在卧颈里。
斜潭桥
谢家桥 按《通志》:在县东北三十里,寡妇谢氏建。
县前渡 按《通志》:在县南。
黄塘渡 按《通志》:在县东北二十五里。
璎珞渡 按《通志》:在县东北四十里,北岸都其地。沙明水碧,如璎珞然,渔人生计其间,景曰璎珞渔舟。
深渡水渡 按《通志》:在县东南三十五里。上江口渡 按《通志》:在县西二十里。
南雄府公署考
《府志》本府南雄府治 在南门内,宋皇祐癸巳,知州萧渤刱。乾道壬辰知州王资修。元泰定乙丑,达鲁花赤亦马都。丁广之至。元丙子总管杨益创。后堂戊寅修。谯楼至元乙丑,通判程宗道修。明永乐。甲辰知府陈赐修。正统丙寅知府。郑述修。成化丁亥知府罗俊修。弘治甲寅知府林符修。正德庚午知府王启修。嘉靖丙戌知府伍箕修。壬辰知府丘道隆修。己亥知府郑朝辅修。其制中为堂曰:忠爱后为。亭曰:正心堂。曰虚明后堂。题额屡更不备载。又后为知府廨,左右为库。东为仪从,库今为东厅,西为丰积,库为架阁库堂之前,两序为六房,各十五间,中为戒石亭,又前为仪门,东为吏舍门外,东为土地祠,西为礼宾馆,为狱,又前为大门上,为谯楼东,西为榜廊各十坊。三中曰东南首郡。东曰承芳。西曰宣化。东为申明亭。西为旌善亭。皇清顺治庚寅,王师克城府,堂前六房及大门以外,
亭坊俱为兵火焚废,康熙壬寅通判常文魁,重建谯楼及申明旌善二亭。
同知廨 在仪门内,东今改通判廨。
通判廨 在府廨西,今移同知廨。
推官廨 在仪门内西。
经历司廨 在同知廨后。
照磨所 在仪门外,东今废。
察院 旧名总府,在南门外,明天顺庚辰知府姜约即递。运所改创。嘉靖丙戌知府伍箕修。戊戌推官侯廷训建。后堂万历丙戌夏,洪水冲圮知府周保修。皇清顺治庚寅燬于兵火。己亥保昌知县闵三元重建。
行省 在察院左明弘治壬子知府林符创。知府周保修今废。
行台 在察院右明弘治壬子知府林符创。万历丙戌夏,洪水冲圮知府周保修。皇清兵燬顺治丙申署知府江槱重建。
保昌县县治 在府东二里,即古浈昌县嘉定志在修。觉院西绍兴初,燬于寇权县。叶熙元迁闻弦坊,绍定初复燬于寇,县令赵与泳重建。至元壬辰县令王成迁,刺史坊东,即今治元季兵燬。明洪武戊申知县方仲容刱,永乐甲午徐子善宣德徐行正统宋德,正德王鼎嘉靖刘嶅林。煜杨士中万历刘守复。汪一右各重脩,制中为亲民堂左为幕厅,右为西清堂,后为牧爱堂,又后为知县廨,少东为县丞廨,西为主簿廨,今废为永隆仓堂之,两翼为库前为戒石亭。东西序为六房为吏,舍仪门内少西为狱门外,少东为礼宾馆,即土地祠,为大门为榜廊。
红梅巡检司 在梅关下,洪武癸亥刱后迁火径。
平田巡检司 在县东南一百里,洪武己酉刱。百顺巡检司 在县北一百里,洪武丁巳刱。预备仓四 今废以水利厅,改造名永乐仓知县闵三元建,东在东厢都西在小北门外,南在延福一都浆。田北在灵潭一都,里东俱明正统六年刱久废。
东义仓 在县东二里,嘉靖壬辰知县刘。嶅即仁寿寺废地刱。廒一十四门今废。
养疾院 宋曰安济在孝弟坊,旧县东庆元间,通判周璲迁社稷坛,东二十步许。绍定间知州张友脩元废。明洪武丁巳知县康子山刱。于土城东门外。成化戊戌知府江璞修。正德乙亥李
吉迁。宾旸门内,稍南嘉靖己亥郑朝辅脩。
外县
始兴县县治 宋淳熙丁巳郡守黄邵迁,陈坊嘉定丁丑县令赵彦偃迁许。塘绍定初燬于寇。端平甲午方遘重刱,元迁陆源舟楫不通,后迁故地,即今治。明洪武戊申知县张仕国刱。未几,火燬。正统甲子韦义重创。天顺谢濂弘治夏舜陆玺。正德梁冠。嘉靖高辅各脩。制中为堂,左右为库,东为幕厅及廨。后为知县廨。西为主簿廨。南为吏舍堂。之前中为戒石亭。东西为六房。西南为狱外为门。左右为申明旌善二亭。
岭南道 在城隍庙,东弘治甲寅知县闻旋创。有堂有寝有东序有重门。
公馆 在儒学西洪武初。刱,今废顺治甲午知县沈元旭将均派银复。买庙门十字街刘宅改建今馆。
黄塘巡检司 在黄田铺,旧在璎珞洪武己酉刱。癸亥巡检蔡新迁。北岸都黄塘江口。正统乙丑迁今地,今废。
清化巡检司 在县南一百里,洪武壬戌创。丰积库 在县治东,洪武初刱。
预备仓 二兴义廒,在县东二十步,尚义廒在县东一百里。正统六年刱。
养济院 在县东二里。正德八年知县梁冠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