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二八○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二百八十卷目录

 永州府部汇考十
  永州府古迹考〈陵墓附〉

职方典第一千二百八十卷

永州府部汇考十

永州府古迹考

        《府志》本府〈零陵县附郭〉
泉陵城 在县北二里,晋应县地,惠帝分灌阳县置泉陵县,隋省入零陵。
吕蒙城 在县北二里,吕蒙攻潇湘,零陵太守郝普坚守不下,蒙因筑城。
秦驰道 在县东八十里,《史记》:秦始皇命天下修道以备游幸,即此阔五丈馀,类今之河道。息壤 在城内龙兴寺东北,陬有地隆然而起,状若鸱吻,色若青石,出地广四步,高一尺五寸,初建寺时,欲夷之,持锸者辄死,柳宗元有记。太平穴 在县西百里穴中平旷可游。
朱砂坑 在县境八十里,历代采砂,相传有人掘地得砂一块,大如石瓮,自是砂绝。
螭室 在县西,唐法曹史唐登浴于螭室之涯螭牵以入。柳宗元作愬螭文投之江。
有庳墟 在县南,宋《类苑》云:零陵道州间地名庳亭,穷岩绝徼,非人迹可历,去两州县各二百里,舜封象于此,今失其地,柳宗元记薛伯高刺道州斥鼻亭神事,亦以庳为鼻云。
怀素塔 在县东里许,唐僧怀素结庵于此,名绿天庵,种蕉学书旁,有墨池笔冢,今遗迹犹存。回龙塔 在北关外,万历甲申年建,有记。镇永楼 在府东北城上,旧名鹞子岭,孤远偏僻,人迹罕至,嘉靖乙巳知府彭时济建,明末兵燬。皇清康熙甲辰年彭世勋重建,有记。王元弼《泉陵名胜记》曰:登楼四望,城中形胜俱在一览中,可与南楼西楼并传也。
潇湘楼 在城西,潇、湘二水合流于前。
望江楼 在城北俯瞰白蘋。
西楼 即正西门城楼。
南楼 在城东下,临东湖,上有红蕖堂。
谯楼 在府治前西,元至元御史柏颜九成书芝城二字于前,明末兵燬。皇清顺治甲午,守道崔起鹏重建。
钟楼 在府治东永宁寺前,旧在府后万石亭侧,继徙永宁寺后,明弘治十二年知府王爵迁于府治东,后因兵废,万历辛亥知府黄彬重建。形家谓有碍府治,遂废。皇清顺治甲午,知府李策鼎重建。
餐秀楼 在分守道署内大参冯时可建。花月楼 在西门正街白玉蟾尝登此,今废。聚英楼 在府学明伦堂前,今废。
稽古楼 在府学明伦堂前,今废。
宜春楼 在北关外,今废。
联奎阁 在北关外回龙塔左,今废。
太极阁 在宗濂书院内,今废。
观音阁 在太平寺内宋张魏公建,今重修。九疑阁 在府后,今废。
新堂 在府治内唐刺史韦宙建,今废。
红蕖堂 在东湖上唐李衢建,今废。
清源堂 在府治内,宋知州胡寅建,今废。三省堂 在城内,宋张浚寓居时建,今废。光霁堂 在宗濂书院内,今废。
拙堂 在府治右,宋零陵丞曾典建,以濂溪先生倅是邦尝作拙赋故名,今址为卫地。
愚溪草堂 在县西一里,宣德初陈浩建,何惟贤有记,今废。
法堂 在太平寺内,推官杨治建,今废。
读书堂 在分司内,今废。
忠益堂 在分司仪门右,隆庆四年建,今废。协恭堂 在府治正厅后。
种爱堂 在县治内有记。
忠恕堂 在府治内,今废。
尊道堂 在府学后,天顺五年副使沈庆建。三亭 在县治东,曹能始《名胜志》曰:在东山之麓。唐令薛存义建,一曰:读书林亭;二曰:湘秀亭;三曰:俯清亭。柳宗元有记。
西亭 在法华寺侧,即今高山寺,柳宗元有记。
芙蓉亭 在龙兴寺内。
西亭 此西亭在朝阳岩,唐守独孤愐所建,茅阁以居元次山者,柳宗元亦以西亭名之,宋令王淮镌米元章秀岩二字于上。
南亭 柳子厚有南亭诗。
愚亭 在愚溪上柳宗元八愚之一。
漫郎亭 在朝阳岩上。
听泉亭 在朝阳岩右。
临湘亭 在北关外五里许,今废,王元弼《名胜记》曰:湘水之上,亭如鹤立,孤峙天表,槛外苍山如列屏幔,真奇观也。惜今已废。
故人亭 在湘口驿,今废。
后乐亭 在县治内,邑令吴德彰建,今废。万石亭 在府治后,曹能始《名胜志》曰:在子城北,唐元和中刺史崔能筑以石之,多不可数,因名万石,今永州卫后是其处,柳宗元有记。吏隐亭 在县治,内邑令王元弼有记。
聚星亭 在北门外十里,今废。
环红亭 在府学讲堂后,宋郡守赵善谧建。玩鸥亭 在城北,宋汪藻建,今废,陈正谊曰:玩鸥基址颇高,西近潇浦山城,半偃于下,而江水滃然抱之,鸥日游于江,则玩日注于鸥矣。玩鸥之说有所托而言焉者也。夫鸥自相忘,谁能忘之者,忘在鸥则进退炎凉视此矣。鸥自为乐谁能乐之者,乐在鸥则义理,诗文视此矣。此玩之之意耶。宋有放鹤亭,子瞻美之,意亦类此,禽鸟虽微固,有与人相发者。
九岩亭 在府城内,《旧志》云:岩出池中者,凡九跨池为桥,而刱亭池上,先贤题识甚多,亭之后又有鉴亭,今废。
众乐亭 在城东,宋陶弼还家,太守苏衮邀至东湖坐新亭而觞之,俾陶叙众乐之实,今废。思乐亭 在府学射圃,今废。
万桂亭 在府学讲堂后,今废。
双凤亭 在府学前,今废,宋郡守彭合见学前,有异石如凤,作亭临之,因名。
丹崖翁宅 在县南五十里嵛峰下,其崖石色如丹,唐永泰中泷水令唐节去官家崖下,称丹崖,翁元结剌道州路出崖下,见节甚重之,因为作宅刻铭。
濂溪故里坊 在北门内,为宋周濂溪先生建,旧名道学里坊,今废。
群玉亭 在城西,曹能始《名胜志》云:奇峰怪石古木樛曲,宋嘉定间侍郎董居谊迁谪来游,竖亭于上,尝云:此山之中有火星,岩石壁所镵,先贤题识非穷日之力不能尽阅。
临潇馆 在城西,曹能始《名胜志》云:江山奇秀渔村萧寺上下映带,刺史韦宙易以碧湘之。名记略云:观其竞船,举棹则有楚些声,听樵夫野老之韵,则有款乃声。宋柳拱辰《风土记》云:些助语即楚辞之些款,乃即所以发韵,柳司马所谓款,乃一声山水绿者也。
潇湘馆 在城北十里,即湘口驿,王元弼《名胜记》曰:江水平栏,青山四起,真江口第一胜赏也。宋范纯仁题云:江天一馆,即今日之湘口驿也。芙蓉馆 在府城东湖上,唐刺史李衢建,宋范纯仁尝游此,旁有思范堂,宋张栻书额,王元弼《名胜记》曰:名芙蓉馆者,盖以馆在湖上,湖之四面皆山,故以芙蓉名。
丹霞馆 在府治西前临湘水,今废。
广益堂 在府仪门外之东,知府史朝富建,今废。
眄柯亭 在府治戎厅署内,郡丞刘作霖建。西轩 在龙兴寺内,柳宗元建。
我来轩 在府治戎厅署内,康熙间郡丞武清刘作霖鼎建。
困斋 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胡澹庵上封事劾秦桧,除名编管,方畴坐澹庵同榜,亦谪,后两公俱徙永州,胡题方所居之室曰:困斋,张钦夫记之刘芮作铭。
祁阳县
谯楼 在县署之左,崇祯中建,缘邑多火灾,构楼祀,元武其上颜曰:水星阁,危鸱翔鳌以压毕方嗣,是不苦回禄,设钟鼓于中。遇邑有紧切机务,闻考伐之声,急趋其公,寻燬于兵燹。今捐俸重构不侈,前修无废,后观逄逄鍧鍧,允为一城耳目,且无劳反风噀酒矣。
迎秀楼 在县署东儒学前,俯临大江,明隆庆时知县李天箕构,寻燬,万历乙亥邑进士邓球捐赀建,知县张照命典史张应文成之,有记。保障楼 为县治东北,镇以表南北,通衢,明嘉
靖辛酉知县邓汝相建,后圮,邓球以建迎秀楼,馀材重修,今废。
镇祁楼 在县治二里小东江,邑人邓球以大江东注至下关与馀溪水会渟泓,潆洄作楼,峙镇于邑之左,因名,今废。
环带楼 在迎恩门外,明进士邓球建,多有碑碣,今废。
子来亭 在驿前,明知县丁永仍建。
𢈪亭 在湘江南岸,唐大历间,荆南节度元公过此见溪口有奇石,高数十丈,比拟瀛洲,爱而构亭石上,旌以名曰:吾亭,有铭并序。
窊尊亭 在峿台之巅。
镜亭 顺治十四年,知县孙斌建于旧窊尊亭之址,以下有石镜嵌于山麓,因名。有诗并序。笑岘亭 即次山右堂故址,宋熙宁间邑令蔡琼作亭,美元结颜真卿忠君爱国情见乎文,非若杜预辈,但为身后名,因名曰:笑岘。
仰高亭 明嘉靖中郡守延平黄绰建于浯溪书院内,《旧志》云:在城内,按察司后非也,今废。合清亭 在潇湘祠右,二水合流,山川秀奇,昔建此亭,未考所自,今废。
诰敕亭 在保障楼,明知县李天箕为进士邓球邓云台建亭作石室,中左右嵌碑三。
𤁻郎宅 道州元次山,唐大历年家于此傍山临水,在浯溪书院之左,又买舍三百六十椽,一岁之中,日收一椽,以助选胜,后五十年公季子友让再为道州长史,维舟亭下有田地潜更主之句,罄撤资俸托祁阳长史卢章归复。
吏部程德和宅 在县东北环带楼侧。
太宰陈楚石宅 在县朝京门内。
大参申慰海宅 在县四牌楼。
峿台 元次山选胜浯溪之东北,石巅有磴道,高八十九尺,下临无地创,名峿台伸颈,舒啸坡诗:石磴萦洄入杳冥,兴与此同当时云。力不能筑高台,岂知惟不筑,至今与天地并存乎。颜元祠堂 即𤁻郎宅址,宋绍兴二十一年永守许尹属县令刘獬李和刚先后修建,今废,康熙庚申冬知县王改建浯溪寺侧,有碑。
三绝堂 在湘江石岩之间,宋皇祐六年县令平乐齐术美元次山颂颜鲁公书,暨摩崖石称三绝,作堂以护其文,并复东西峰两亭,落成觞寮寀推官孙适,有记。
瑞梦堂 在县北郊梅庄,明浙江王华赴邑宁良聘为子讲学,成化乙未年读书其中,感梦果应,后二十六年作《瑞梦记》载碑竖于梅庄,改书屋为瑞梦堂,今碑与堂并燬。
冰玉堂 在县西瑞芝山,明陈灏读书结社于此,灏即尚书之长孙,所交多贤士,如申翀管应笙皆会文其社,庚午癸酉先后得解去。
文昌塔 在城东绿江三里,明万历间邓球募造,庚辰巡按新淦朱琏出金买地,檄县缔构先锡名以文昌,越四年招安庆匠陈万明至始成。巡抚刘继文作《文昌塔记》,提学管大勋作《文昌书院记》,按塔建于邑境,巽离方潇湘二水西来,江水南向绕祁下关而东之,危石突起,一阜塔耸其上,双流一砥为一邑之风气,考建塔时,邑陈楚石任臬司嗣,后起方伯晋中丞,屡官至大司徒,总漕跻身膴仕,与塔俱崇者二十馀年,讵恩荫朝鼎年少误信形家言,倡众毁之,邯郸令邓云台弟云登力争之,不得,塔毁。未三年而太宰告休,邑太学卢鼎吉识塔毁年月日,时与岷郡禋鉒生年月日,时相符。自武冈移封来祁,与陈荫君极为冰炭,荫君家散,由此岳王飞轮裴公合尖请参看之。
拙园 在尚书里,太宰陈楚石归休处。
息园 在预备仓前,明刑部员外郎陈朝朾构,状元朱之蕃题额,邵陵车以遵吊陈楚石诗:青衫白面谒尚书,学易园中纳履初。不及南州徐孺子,总无炙絮与生刍。
雷坛 在县治西七里,崖高数十尺,洞容数百人,洞南有石门,又南数十步石崖通窍泉涌其下,刻曰:雷泽,暑月寒气逼人,脩篁怪石清绝可爱,昔李洞阳建观于此。
白鹤观钟 在白鹤观。
东安县
诸葛冈 世传孔明屯兵处,至今垒迹尚存。孝子潭 宋李文珍为母疾求鱼,祷潭获双鲤,遂呼为孝子潭。
兵书匣 在沉香崖下,匣在危石上,相传有好事者登其巅,发而观之,但枯骨在匣中耳。沉香潭 在渌埠渡下,旧有沉香于崖壁之上,
不知何时失去。
町田废学 在县西三十里,宋元时有学废。五峰石刻 在县西北高山寺右突出五峰,宋元明刻犹存。
湖口亭 在湖口岭去县东二十五里。
通津亭 在渌埠渡,知县沈孟仪建。
兄弟百岁亭 在县东为罗政罗旺立,今废。迎恩亭 在诸葛岭下,今废。
百岁亭 县南为博宏立,今废。
祇侯亭 在城北三里。
乐丰亭 在南门外。
改路建桥碑亭 在登云桥下。
翠微轩 在诸葛岭下。
观澜亭 在城南以上皆知县朱应辰建。月江楼 在南关外,知县李廷梁建,今废。马迹潭 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江埠石,上有马蹄迹故名。
大鱼潭 在麻塘岭前,深可数丈,时有神蛟出没。
阴陂石塔 在县东北三里许,唐帽象鼻对峙之间,正当水口。宋嘉定十三年,知县魏霖率民周俊民募建,岁久攲倾,说者谓就近地建一高塔,以为文笔云。
南薰亭 在县前,今废。
镇北楼 在县东楼,将圮,县令李逢时重修,有记。
示我轩 明邑令朱应辰记。
跂石潭 按《通志》:在县城东象鼻山下,石岩峭立,潭水泓深,水底有洞不测。
道州
营道城 在州西四十里营山下小坪,唐武德四年置,明年改南营州,贞观八年改为道州,天宝元年改为江华郡城,遂废。
营道县古城 在营阳乡地名大汉,久废。贡院 在州东北状元坊内,宋嘉熙元年场开凡一千七百四十五人,登名者一十九人。鼓角楼 即州之头门也。明嘉靖间建,明末圮。皇清康熙五年复建,极其壮丽。
寇公楼 在州治西公贬道州司马,既去,人为之建楼。
状元楼 在西门外学之右,今废。
潇湘楼 宋州守张爟名以潇湘台,在潇湘驿之前,后改作中司前城上敌楼,今废。
西楼 旧名闻韶,在西门龙眼塘,今废。
太史阁 宋太守方信儒记以太史公南游,窥九疑曾至其处,故名。
用拙堂 上有濂溪拙赋碑,今废。
漫斋 在拙堂后,今废。
窊樽亭 在窊樽石,今废。
粲粲亭 取粲粲元道州之意。
欣欣亭 取白乐天老者幼者,何欣欣之意。振振亭 取柳子厚文宣王碑振振薛公之意。肃肃亭 取杜甫饯裴道州肃肃秩初筵之意。右四亭俱在州治后,浴星池名存实泯,淳祐间郡守陶叹先贤遗迹隐晦,乃重立四亭,各以旧名扁之,今亦废,同知廨后空地是也。
款乃亭 元结有诗,今废。
五如亭 在五如石前,今废。
白云亭 在南山元结有诗,今废。
石鱼湖亭 今废。
潓阳亭 唐元结建,今废。
三元亭 在教场西北,旧为兵官廨,冯京侍父任兵官,日读书,其中故名前山突兀,曰斌山。御碑亭 宋理宗书濂溪书院六大字,在濂溪书院前。
味道亭 有太极图碑一通,今为光霁亭,在书院左,今废。
有本亭 在濂溪故居,今废。
风月亭 在有本亭东,今废。
濯缨亭 在故居西,今废。
太极亭 在书院后西,今废。
爱莲亭 在书院后东,今废。
观澜亭 在水南江岸,今废。
清风亭 在州北五里熊庄简公墓西,今废。韫玉亭 在含晖洞左,今废。
息骖亭 在木垒铺明知州韩子祁题,今废。待旦亭 在麻滩驿,今废。
瞻德亭 在射圃,今废。
登仙亭 在下津门外宋太守方信儒建,为解舟祖饯地,今废。
平易堂 在州治内,久废。
宅生堂 在州治西,宋郡守徐祀建。
月岩亭 在月岩内,久废。
宁远县
冷道故城 在县东南五十里。
舂陵城 在县北五十里舂陵乡,汉长沙定王子买封于此,晋以后为舂陵县,隋省入营道。大历县城 在舂陵城北五十里。
荡寇将军垒 在县东六十里,南齐李道辨为开拓南蛮大使筑垒于此。
舜祠 在舜峰下玉琯岩前,秦汉祀舜之处。舜宫 在大阳溪中,三代时祀舜之处。
脩真四坛 在麓床三级之上,第一坛有茜草,长丈馀,如虎须,古人炼丹铛釜犹存,第二坛有清池,东流并,南齐永明中所铸铁磬十三枚,第三坛有石床筀竹,圆大者几二尺,第四坛有石盆水出不竭,好事者挹之辄盈。
炼丹观 在箫韶杞林二峰间,中有石臼,一松穿臼而生,枝柯拳曲如伏龙状。
状元楼 在儒学内。
喜雨亭 在县东。
仙梯亭 在九疑山紫虚洞。
舜鼎 旧在舜陵,大可函牛百人,方可移置,其形圆足峙,今失所在。
神鼎 有二,一在县西五里神湾潭,一在神锅寨下江潭中,大可受五十石,觅鱼者常往来其耳中,盖前人投之江潭,以镇水口压蛟龙者。安期瓮 仙人郑安期脩道路中,每行携瓮自随重六百斤,今在麓床山。
何侯宅 在玉琯岩前,侯得道拔宅飞升,不知所之,惟丹灶存焉。三十六台 在九疑山,唐时所筑,今存其四。御书楼 在九疑永福寺,宋绍兴乙亥建,以历朝所赐御书藏于上,故名,今遗址尚存。
读书堂 在九疑高士岩侧,宋监簿刘子澄建,聚徒讲学于其上,今废。
莲花台 在九疑之麓,床石乳所结,花瓣宛然。大历故城 在舂陵城北十五里,今分属新田。石函 在杞林峰下,昔周义生访此,曾得仙经。麓床三级 在箫韶峰,宋乾道间汪秦二人脩炼于此,第一级有石长一尺六寸,人迹髣髴,二级有石鉴寒光清莹,三级有巨石,号迷术石龟。铁臼 在麓床山上,乃古仙遗物丹釜犹存。石藏 在九疑紫霞洞中第一渡。
铁磬 在九疑第一麓床,齐永明中所铸,其文曰:齐永明十四年造。
玉琯十二枝 在何侯石室,汉零陵郡文学奚璟游九疑石室,得玉琯十二,献于朝。
石盆 有二,一在白马岩,一在麓床间。
状元二楼 在北门外,乐椿夫门首。
齐云阁 在永福寺后,由彻堂凡三转,四十二级以抵阁上,今废。
华严阁 与齐云阁相峙,势甚奇伟,今废。太极阁 在会濂书院内。
执中阁 万历三年靖守蔡光鼎建。
迎宾台 在淹口五指山下,其山高耸,平正上有台,今废。
弥陀台 在永福寺后。
观音台 在永福寺。
桃花台 在桃花洞鲁女观前耸峻可以远眺。三贤堂 靖守蔡光建以祀濂溪明道伊川。彻堂 在永福寺法堂之后,有记。
碧虚亭 在九疑碧虚池上,今废。
观莲亭 万历二年靖守蔡光建。
永明县
旧县城 在今县南。
水云亭 在县东南三里。
兰谷亭 去县十五里。
放生亭 在东林寺前。
永明镇故址 在白塔山,熙宁间废县为镇,迁此,上有宝塔,塔题昔贤姓名犹存。
旧邑城故址 在江南,高一丈三尺,周一里馀。谢沭县故址 在下墟有城隍祠,规制犹存。顾尚书书院 在夏曾墟通判零陵蒋谨修宝胜寺,有顾氏书院碑记,可考也。
尉司教场 在巡检寨。
凤翼亭 在青莲庵之西。
月波亭 在县西三十里,久已颓废,古今诗刻尚存。
真庆阁 在县治西百步许。
江华县
冯乘城 在县西南三十里富川县界。
池洞城 在县东北水路二百二十里。
寒亭 在煖谷之侧。
思来亭 在阳华岩。
清音亭 在江南。
卧云亭 今废。
清胜亭 在寒泉之上。
新田县
大历故城 在县城北十五里。
陵墓附本府〈零陵县附郭〉
帝舜陵 今在宁远县,《史记》云: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归葬于零陵之九疑。《舆地考》云:永以南山谓之九疑,旧属零陵,秦皇汉武皆望祀焉。宋时禁樵采置守陵百户,明遣官致祭。皇清因之。
汉零陵太守龙述墓 在城北一里,述字伯高,守零陵卒,遂葬于城北,时人名曰:廉威阡。子孙因家焉。立祠于司马塘上,故址犹存,宋张埏曰:由汉距今千有馀岁,名卿士大夫功业掀天地,见于丹青多矣。未有嗣续不替,丘垄岿然,祠宇显设如伯高者,庸非盛德所致乎。宋徐自明曰:班孟坚赞称燕齐之祀,与周并传,得非太公召公之德,实磅礡于人心,故其传久不泯,与左氏载皋陶庭坚不祀,哀其德之不逮,民之无援,然则称迈种德,而民怀者,非邪东都龙公,以谨厚闻于世,马伏波以之教诫子弟,建武择守于焉。取斯迨今,云仍之贤,犹有存者,天之报施善人不诬矣。
唐赵秀才群墓 在潇湘之交,柳宗元志曰:婴臼信死孤,乃立王侯世家,天水邑群字容成,系世袭,祖某父某仕相,及嗟然秀才胡伋伋体貌之恭,艺始习,娶于赤水,礼犹执,南浮合浦,遽远集元和庚寅神永戢问年二纪,益以十仆夫反柩,当启蛰潇湘之交瘗,原隰稚妻号叫,幼女泣和者,悽欷行路悒,追初悯夭铭兹什。
大府李卿外妇马淑墓 在东冈北,柳宗元志云:氏曰:马,字曰淑生,广陵母曰:刘客倡也。淑之父,曰:总既孕而卒,故淑为南康讴者,李君为睦州诋狂,寇见诬左官为循州录,过而慕焉。纳为外妇,偕窜南海上,及移永州,州之人多李之旧,日载酒往焉。闻其操,鸣弦为新声,抚节而歌,莫不感动。其音美,其容以忘其居之远,而名之辱。方幸其居是也。元和五年五月十九日,积疾卒于湘水之东,葬东冈之北,垂年二十四。铭曰:容之丰兮艺之工,隐忧以舒和乐雍。佳冶雕殒逝安穷,谐鼓瑟兮湘之浒。嗣灵音兮永终古。宋刑部侍郎陶弼墓 元丰二年十月丙子,葬零陵之金釜山,宋黄庭坚有铭,今无考。
宋进士御史中丞蒋植墓 在城东迎春亭南。宋胡宏墓 在东关外赛口山,绍圣三年壬子二月葬。
元博士胡汝儒墓 在东关外赛口山,元贞二年丙申九月葬。
明荣顺王墓 在北关外乾塘岭。
朱翰林衮墓 在县境内。
怀简王墓 在东关外东山。
陈宪副铨墓 在城西黄叶岭。
安和王墓 在愚溪之上群玉山。
吴大参禋墓 在城北。
庄顺王墓 在东关外孝友山。
陈经魁襄墓 在城南十里范家铺。
胡员外3CFC墓 在东关外赛口山。陈经魁典墓 在城南大步铺东边。
张副使鉴墓 在愚溪桥内。
王主事燧墓 在东关外石角山。
胡少卿节墓 在城西芝山下,正德间敕葬。吕中丞霍墓 在城西四十里栗口。
陈宪副涧墓 在城北烟竹山。
亚魁杨二仪墓 在龙塘铺西塘尾。
陈长史涧墓 在城北湘口红石山。
吕通判阳墓 在北关外阳塘。
周尚书希圣墓 在石马潭。
蒋吏部向荣墓 在阴山岩。
祁阳县
唐覃季子墓 《郡县志》皆不载,墓见柳宗元墓铭。
明大司徒陈楚石墓 《郡县志》亦不载,其谕祭文附见艺文。
户部尚书陈荐墓 按《通志》:在祁阳浯溪。东安县陵墓不载。
道州
汉龙平侯熊君墓 在州北四十里龙村,有碑并石兽,碑高九尺,宽五尺,厚八寸,螭首龟足立于汉献帝二十一年丙申,后因宋刺史王继勋酷爱之,与至郡西淳熙五年太守赵汝谊喜汉刻之存,命郡博士章颖考释之,其释文亦镵诸石。嘉定六年郡侯方信儒见而奇之,龛于至拙堂之前,后复湮没不著。明嘉靖时分守卜命州属遍求之,得于州治之土中。汉碑永郡存者,甚少。
蜀汉丞相蒋琬墓 在州南三十里荆山,有碑并石兽,今考魏钟会与琬子斌书云:巴蜀文武多矣,足下与诸葛思远,譬诸草木吾气类也。桑梓之敬古,今所敦,今欲奉瞻尊君,墓奉词致敬,愿告所在。斌答书曰:先考昔遭疾疢亡于涪陵,卜云其吉遂安厝之知君西迈,乃欲属驾闻命感怆,以增情思,会得书嘉叹义意如此,则琬卒于涪,葬于涪矣。今云蒋琬存疑可也。或曰:即平都侯蒋嵩墓。
平都侯蒋嵩墓 在州南四十里蒋居山,有碑。后唐天策府学士何仲举墓 去州二十五里。宋周智强元公祖墓 在营乐乡安心寨,有碑。谏议大夫周辅成父墓 在故居之左,有碑。侍制周焘墓 在营乐乡安心寨大冈西。状元吴必达墓 在白马渡。
明都御史谥庄简熊绣墓 在州北五里,正德间赐葬礼部侍郎刘瑞撰神道碑铭。
工部侍郎何天衢墓 在潇川乡,嘉靖七年赐葬谕祭,翰林侍讲张璧撰神道碑。
封右都御史熊宣庄简父墓 在左溪前东洲,上有钦赐神道碑。
赠奉政大夫何铎墓 在脩义乡凤凰山。评事何钟墓 在担山商辂撰神道碑。
同知周良相墓 在宜山之阳,巡抚邵陛题其墓曰:安贫乐道。
御史黄廷聘墓 在水南青龙湾,刑部尚书沈应文撰神道碑。
户部郎中何朝宗墓 在州西南四十里,葫芦岩有神道碑。
总兵官李璋墓 在下关。
宁远县
汉舂陵侯墓 在县北六十里,舂陵侯买自元朔中封,传国至戴侯,始徙去其冢,世久莫辨。舂陵戴侯熊渠墓 在县北六十里故舂陵乡。长沙国故城东北,今西乡柏家坪是。
唐状元李合墓 在木塘。
南齐荡寇将军李侯墓 在故冷道县东隅之查林,侯名道辨,陇西成纪人,南齐永元二年以南道开拓南蛮,筑垒于此,卒,子孙因世居焉。号莲塘李氏,今其葬处,石兽犹存。
宋周使君虞宾墓 在旺冈元公之高祖也。丞相周益公帅长沙日尝移文道州,亦云系出于此。
马步指挥使周从远墓 在石马潭元公之曾祖也。
南道御史周梅叟墓 在黄家库江边,元公之族也。
学士李伯辉墓 在道士砠。
朝奉郎周伟墓 在东乡。
状元乐雷发墓 在县西油草塘。
明侍郎雷复墓 在东门外莲花桥前。
御史黄钟墓 在七仙岭。
按察使荆茂墓 在县西五里绹马屋凤山。编修于材墓 在丰陂洞九狮岭。
检讨刘良墓 在广济乡之野雉寨。
御史李克逊墓 在境内。
太守李敷墓 在西关外登云桥左。
永明县
宋金紫光禄大夫周尧卿墓 在紫微冈欧阳脩撰墓碑。
吴将军墓 在圣人山麓,邑人崇福乡吴舜举也。天圣间侬智高寇广南,举平之。
江华县
宋朝请大夫李冰壶名长庚墓 在县南五里有碑。
新田县
宋翰林学士郭凤墓 在南乡赐谕葬。
明诸生黄光宙墓 在县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