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一五一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卷目录

 襄阳府部汇考一
  襄阳府建置沿革考
 襄阳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襄阳府星野考
  襄阳府山川考一

职方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一卷

襄阳府部汇考一

襄阳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本府
《禹贡》襄阳、南漳、谷城为荆,宜城、枣阳、光化为豫。而均州则豫,而介于雍。在周,襄阳为鄾邓,宜城为鄀,南漳为卢,谷城为谷,皆封国。在春秋,则五国俱属楚,又有谢国、阴国、麋国焉。谢为枣阳,阴为光化,而麋即均州也。谢属鲁,阴与麋俱属楚。秦昭襄令白起攻楚,遂取鄢郢为南郡,鄢即鄀也。始皇得天下,革五等,为四十郡。以汉北为南阳郡,南为南郡。汉初,因之,如临沮、宜城、中卢、𨙬、襄阳郡,属南郡;如酂阴、山都、棘阳、蔡阳、舂陵、筑阳、穰、武当、邓属南阳郡,而酂及舂陵为封国也。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趾,北置朔方。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凉,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各一人,其三辅三河弘农,则置司,隶校尉部。如二郡,则荆州刺史部也。莽更南阳为南队,南郡为南顺,酂为南庚,筑阳为宜禾,穰为农穰,襄阳为相阳,仍属荆州刺史部。世祖兴尽。复汉旧,但南阳之山都、蔡阳、筑阳,南郡之中庐,𨙬宜城郡,临沮俱为封国耳。献帝初平元年,以刘表为荆州刺史,徙治襄阳。此时,襄阳尚为县也。建安十三年,魏得荆州,分南郡以北,立襄阳郡;又分南阳西界,立南乡郡。于是,襄阳始为郡矣。及赤壁战,败南郡以南,属吴。后,遂与蜀三分荆州:以南郡、零陵、武陵三郡为蜀;江夏、贵阳、长沙三郡为吴;而南阳、襄阳、南乡三郡为魏。刘备没后,所分之地悉复属吴。而荆州南北角立晋,亦置荆州、襄阳郡,仍旧分南阳,立义阳郡,改南乡为顺阳郡,以宜城、中庐、临沮、𨙬、襄阳、山都、邓城、鄾属襄阳,以酂武当、阴、筑阳属顺阳,以穰、邓、蔡阳、棘阳属义阳。东晋,侨置雍州,以雍州没于刘,石符姚流人,聚于此,故也。宋文帝割荆州、置雍州,皆治襄阳。齐、梁因之,并为重镇。后梁萧察附庸于西魏,而都于此。西魏改曰襄州。其间,所属建置更革不常,难以悉举。马端临所谓:割裂不可详者也。隋复为襄阳郡,领襄阳、安养、谷城、上洪、率道、汉南、阴城、义清、南漳鄀,而蔡阳、枣阳则属舂陵郡,穰属南阴郡,光化属汉东郡,武当、均阳属淅阳郡,而皆隶于山南道。唐分置十五部节度使,此为山南东道,更襄阳郡为襄州,领襄阳、南漳、邓城、谷城、义清、乐乡、宜城。而邓、随、均别为州,穰属邓,枣阳、光化属随,武当属均焉。五代之际,欧阳公所谓乱世文字不完,而时有废省,不可考究其详。今据史,则襄、邓、随、均四州故属山南东道。梁、唐之际,改襄州为忠义军,后,以延州为忠义,仍以襄州属山南东道。梁分邓州,置宣化军。唐改威胜,周改曰武胜。宋沿五代,初,都于汴。其豫州之境,俱为京师辅郡,置京东西路。此为京西路。升均州为武当军,而领武当县,治武当。宣和元年,升襄州为襄阳府,领襄城、邓城、谷城、中庐、宜城、南漳,治襄城。宋南渡后,二路俱没于金,惟存京西之襄阳、均州、随州、枣阳、光化而已。于是,置京西安抚,荆湖制置司,以领之。枣阳、光化故属随州。绍兴十二年,升枣阳为军。乾德初年,升光化为军,领乾德。熙宁五年,废军,改乾德为光化县,隶襄阳。元祐初,复为军,领乾德。至元九年,吕文焕以襄阳降。元元更为襄阳路,隶湖广行省。枣阳、光化仍为县。武当军复为均州,并属襄阳府。襄阳府共领襄阳、宜城、南漳、枣阳、谷城、光化、均州、武当。明更路为府,隶湖广布政使司,领均州、襄阳、宜城、南漳、枣阳、谷城、房郧、竹山、上津、光化县,治襄阳。成化十三年,割房郧、竹山、上津四县,置郧阳府,领之。襄阳府领州一县六。皇清因之。
襄阳县〈附郭〉
《禹贡》荆州之地。周为鄾、邓、樊。宣王封仲山甫于樊,今樊城是也。春秋时,属楚。汉为襄阳县,以在襄水之南故名,属南郡。又割邓,属南阳。武帝时,置十三部刺史,属荆州刺史部。新莽改为相阳。
东汉复旧。魏得荆州,置襄阳郡,以县属焉,名樊城。晋、汉复旧,又析为邓城鄾二县,属襄阳;又析为邓县,属义阳。隋为襄阳、安养二县,属襄阳郡。唐为襄阳、邓城,属襄州。宋为襄城、邓城,属襄阳府。元为襄阳,属襄阳路。明属襄阳府。皇清因之。
宜城县
在府城东南一百二十里,《禹贡》豫州之地。周为鄀。春秋时属楚,为鄢即鄀也。秦为𨙬县,属南郡。汉改宜城,仍属南郡。武帝时,置十三部刺史,隶荆州刺史部。东汉因之。魏属襄阳郡。晋析为三县,𨙬宜城属襄阳鄀,属南郡。隋为上洪。汉南率道鄀,属襄阳郡。唐为乐乡宜城,属襄州。宋为宜城,属襄阳府。元、明仍旧。皇清因之。
南漳县
在府城西南一百二十里,《禹贡》荆州之域。于周为卢。春秋为庐戎。秦为伊庐,属南郡。汉析置中庐、山都、临沮三县。以山都属南阳,馀属南郡。武帝时,置十三部刺史,隶荆州刺史部。东汉,三县皆为侯国。晋为临沮、山都、中庐,属襄阳郡,又析为穰,属义阳郡。隋为南漳,属襄阳,以穰属南阳郡。唐为义清、南漳,属襄州,以穰属邓州。宋为南漳、中庐,属襄阳府。元为南漳,属襄阳路。明属襄阳府。皇清因之。
枣阳县
在府城东北一百四十里,《禹贡》豫州之域。周为谢封元舅申伯。春秋,谢属鲁。西汉,为棘阳、蔡阳、舂陵侯国,属南阳郡。武帝置十三部刺史,隶荆州刺史部。东汉,改舂陵、南章陵、蔡阳为侯国,棘阳仍旧,属南阳荆州刺史部。魏废章陵,仍旧属南阳。晋为蔡阳、棘阳,属义阳郡。隋改棘阳为枣阳,升蔡阳属舂陵郡。唐为枣阳,属襄州。宋为枣阳,属随州。宋南渡后,升为军。元为枣阳县,属襄阳路。明属襄阳府。皇清因之。
谷城县
在府城西北一百四十里,《禹贡》荆州之地。在周为谷。春秋,谷属鲁。西汉,为筑阳,以在筑水之阳,故名,属南阳郡。武帝置十三部刺史,隶荆州刺史部。莽改宜禾。东汉为阴、为筑阳侯国,仍属南阳刺史部。西晋为阴、筑阳,属顺阳郡。隋为谷城县,属襄阳郡。唐为谷城县,属襄州。宋为谷城县,属襄阳府。元、明仍旧。皇清因之。
光化县
在府城西北一百八十里,《禹贡》豫州之域。周亦谷地。春秋为阴,分自于谷。秦为阴,属南阳郡。西汉为酂侯国,属南阳郡。武帝时,置十三部刺史,隶荆州刺史部。莽更南庚。东汉复旧。西晋属顺阳。隋为光化县,属汉东郡。唐为光化县,属随州。宋升为光化军,领乾德。熙宁后,乾德为光化县,属襄阳府。元祐复为军,领乾德。元复为光化县,属襄阳路。明属襄阳府。皇清因之。
均州
在府城西北三百九十里,《禹贡》雍、豫二州之域。春秋为麋,属楚。秦为武当县,属南阳郡。汉初,因之。武帝置十三部刺史,隶荆州刺史部。东汉末,改三国,属南乡郡。西晋属义阳郡。隋为武当、均阳,属淅阳郡。唐改为均州,又析为武当县,领之。宋为武当军。元为均州、武当,属襄阳路。明省武当,入均州,属襄阳府,领郧县。成化间,设郧阳府,割县属之。皇清因之。

襄阳府疆域考

        《府志》襄阳府疆域图

本府
东抵德安府随州,界二百一十里;
东南抵安陆府荆门州,界一百八十里;
西抵郧阳府郧县,界四百六十里;
北抵河南南阳府新野县,界九十里。
自府至省城,水路一千七百里,陆路六百八十里。自府至
京师,水路六千八百六十七里,陆路二千六百三
十里。
广一千二百一十里,袤二百七十里。
襄阳县〈附郭〉
东至枣阳县,界梅城铺七十里;
南至宜城县,界界山铺六十里;
西至谷城县,界沔阳港六十里;
北至新野县,界黄渠铺九十里。
宜城县
东至枣阳县,界七十里,至枣阳县一百八十里;西至南漳县,界五十里,至南漳县一百二十里;南至安陆府钟祥县,界七十里,至钟祥县一百九十里;
西南至荆门州,界五十里,至荆门州百八十里。自县至本府,界五十里;至府一百二十里;至省城,水路一千五百二十里,陆路五百六十里;至
京师,水路六千六百八十七里,陆路二千五百一
十里。
南漳县
东至宜城县,界石桥八十里;
南至远安县,界紫山三百六十里;
西至保康县,界司空山一百三十里;
北至谷城县,界双河六十里。
枣阳县
东至随州,界小石桥九十里;
南至宜城县,界界山八十里;
西至襄阳县,界宋家村七十里;
北至唐县,界四庄六十里。
谷城县
东至襄阳县,界永安港九十里;
南至南漳县,界双河一百一十里;
西至均州,界界山一百二十里;
北至光化县,界陡沟儿三十里。
光化县
东至襄阳县,界二㲼堰六十里;南至谷城县,界陡沟儿二十五里;
西至均州,界葫荻山六十里;
北至邓州,界杏儿山六十五里。
均州
东至光化县,界葫荻山一百二十里;
南至谷城县,界界山一百四十里;
西至郧县,界左角五十里;
北至内乡县,界黄水峪一百二十里。又
东至内乡县,界挡贼口一百二十里;
南至房县,界盐池一百三十里;
西至郧县,界远河六十里;
北至淅川县,界洋峪村一百二十里。
形胜附府总
《玉海》《地理记》:西控蜀汉,东带吴楚,右视湖湘,左顾川陕。回瞰宛洛襟带,汉水屏蔽,全吴与江陵势同唇齿,跨对楚沔,为鄢郢之北门。居楚蜀之上游,方城为城,汉水为池,天设金汤云屯貔虎。吴鲁肃论:外带江汉金城之固,沃野千里。
魏司马懿论:水陆之冲禦寇要地。
晋庾亮论:北接宛许,南阻汉水。其险足固,其土足食。
庾翼疏:襄阳荆楚之间,西接益梁,与关陇咫尺;北去河洛,不盈千里。土沃田良,方城险峻,水陆流通,转运无滞。进可以荡秦赵;退可以保上流。赵善俊告词独雄汉上。
宋汪澈论:上流门户,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欲退守江左,则襄阳不如建业;欲进图中原,则建业不如襄阳。欲禦强寇,则建业襄阳为左右臂也。
襄阳重地,为荆楚之门户。
林氏说:襄阳鄢地,自江陵而图北方,必经襄阳。襄阳,楚之北津也。
岳飞论:襄阳为荆南巨镇。江汉上游,右控巴蜀,左联吴越,南通五岭,北走上都。寇贼虽平,襟带尤切。
李纲疏:淮甸、荆襄,东南屏蔽,六朝能保守。江左以强兵巨镇,尽在淮南、荆襄。今当于淮南东西及荆襄置三大帅,屯重兵,以临之,以扬卢、襄阳为帅府,分遣偏帅,进守支郡。北筑城垒,如开新边。淮东以江东路财用,淮西以江西财用,荆襄以湖北财用,给之。徐议屯田,使自赡养,假以岁月,籓篱成矣。
李定公论:天下形势,关中为上,襄、邓次之,建康又次之。
陆九渊论:襄阳为荆门之北援,南捍江陵,东护随郢,西当光化。彝陵之冲,荆门固,则四邻有所恃。否则,有背胁腹心之虞。由唐之湖阳以趋山,则其涉汉之处,已在荆门之胁;由邓之邓城以涉汉,则其趋山之处,已在荆门之腹。自此之外,间道之可驰,汉津之可涉,坡陀不能以限马,滩濑,不能以濡。轨者所在尚多。自我,出奇制胜,邀敌兵之腹胁者,亦正在此。

襄阳府星野考

        《府志》府总
《春秋》:纬自大别以东,至雷泽、九江、荆州,属衡星。《春秋·元命苞》:轸星散为荆州。
《广雅》:荆属衡星。
《史记》:翼、轸,荆州。
《星经》:玉衡星主荆州。常以五卯日候之,乙卯为南阳,己卯为零陵,辛卯为桂阳,癸卯为长沙,丁卯为武陵。又言:翼二十二星,凡十九度;轸四星,凡十七度。蔡邕《月令》章句云:起张十二度,至轸六度,为荆州。费直说《周易》云:起张十三度,魏陈卓郡国躔次。自张十七度至轸十一度,为鹑尾。于辰在巳,楚之分野,属荆州。
《晋书》:翼、轸,楚,荆州:南阳入翼六度,南郡入翼十度。
按荆楚虽属衡、张翼轸然。南阳入翼六度,而均州、光化、谷城、枣阳则古南阳也。南郡入翼十度,而襄阳、宜城、南漳则古南郡也。然则,襄阳一郡属翼分为多。
襄阳府山川考一       《府志》本府〈襄阳县附郭〉
岘山 在县南七里,高五百步。东临汉水,有汉武帝冢,晋羊祜碑及祠。按祜镇襄阳尝与从事邹湛登此山,垂泣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哲登此,远望者多矣。皆湮没无闻。湛对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当与此山俱传。及祜没,襄人感其德,立祠刻碑其上。过者见之,莫不流涕。杜预名其碑为堕泪碑云。
虎头山 在县西南三里。元阿木尝驻马此山,指汉东白河口曰:若筑垒于此,襄阳粮道可绝矣。后遂筑鹿门、新城等堡。
龟山 在县西南五里。上建真武庙,庙中有礤石。襄人率以三月三日卧其上,谓免灾患。山麓有先主亭。
楚山 在县西南八里。昔秦与齐、韩、魏攻楚,登此山,以望楚,故又名望楚山。南有楚岩二大字,河阳赵清老刻。或云:又名马鞍山。
凤凰山 在县东南五里。梁武帝立寺其上,今废。
万山 在县西北十里,下有解佩渚。事见阿头山下《襄沔记》:以岘山、万山、紫盖山为三岘。紫盖山 在县西北五里。宋改名中岘山。襄山 在县西五里,以水驾山而下故名。谷隐山 在县东南十三里。按《明一统志》:晋习凿齿隐遁处,一作谷隐,旧有紫金寺。
大成山 在县西七里。
阿头山 在县西九里,下有曲隈。相传,昔,郑交甫遇仙女解佩处。
募旗山 在县西十里。相传昔有兵卒于此募旗,故名。或云其形似旗,其山起伏,有九里远,又名为九里山。
卧龙山 在县南十里。下有习家池,上有望海亭。
匾山 在县南十里。
隆中山 在县西三十里。有隆中书院遗址,即孔明读书处。有十景曰:三顾堂、六角井、古柏亭、躬耕田、梁甫岩、抱膝石、老龙洞、小虹桥、半月溪、野云庵。
白马山 在县南十里。下有白马泉,习凿齿居焉,因名习家池。后山简日饮其上,更名高阳池。《南雍川记》:每年三月三日,刺史禊饮于此。桃花山 在县西二十五里。旧传山有桃千树,故名。
陈庄山 在县北三十里。
团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
玉山 在县东南三十里。
鹿门山 在县东南三十里。光武梦苏岭山神,命习郁立神祠于此,刻二石鹿夹道口,故名。汉庞德公、唐庞蕴、孟浩然、皮日休俱隐于此。苏岭山 在鹿门山北。
霸王山 在鹿门山南。相传,楚项羽屯兵于此。阳桥山 在县东南五十里,近桥,故名。春秋纪楚,为阳桥之后。
伏龙山 在县南二十里。宋曾巩知郡事尝祷雨于此,有应。
独乐山 在县西北六十里,孔明尝于此作梁父吟。
百丈山 在县南三十里。旧传云:有麝香兽。刘表尝遣人采药,遇坎穴,得麝香数斗,如石莲馨香芳馥,非人间所有。元兵逼襄阳,宋来兴国以百人侵百丈山,即此。
土门山 在县西四十里,其形如门,故名。鹤子山 在县西五十里,近鹤子川,故名。方山 在县西北一带,下有水。相传,汉女昔游处。张衡《南都赋》云:游女弄珠汉皋之曲,汉皋即方山之异名,以方城而名,曰方山。
谢公岩 在县西南五里,昔谢希逸曾游此。仙女洞 在县西北三十里。
白马洞 在县西南。
蛮王洞 在县南十里。
碧云洞 在县西五里,檀溪南。
圣人洞 在县南二十里,唐时有一翁游此,形貌异常,故名。
黄龙洞 风洞 俱在县南三十里。
谢庄洞 在县南二十里。
汉水 又名襄水,在县西北,出大安军三泉县西嶓冢山,至汉阳军汉阳县大别山,入江。白河 在县东北,源出南阳白水河,故名。至樊城东,入汉江。
唐河 在县东二百里,源出唐县故,与白河相对。
滚河 在县东六十里,源出枣阳县,西流入白河。
泥河 在县东北九十里,南入唐北河。
清河 在县东北十里,东流入唐北河。
七里河 在县北七里,东流入白河。
淳河 在县东三十里,西流入汉江。
鸭湖 在县西,昭烈,越、檀溪经此。
黄龙港 在县东北四十五里,东流入汉江。竹筱港 在县西北三十里,西流入汉江。沙河港 在县南四十五里,南流入汉江。土山港 在县南五十里,东流入汉江。
石牌港 在县西北三十里,西流入汉江。金水港 源发桃花岭,由檀溪至汉南五里,入汉江。
田塍港 在县东南三十里,入汉江。
隆盛港 在县东南四十里,入汉江。
鱼浦潭 在县南八里,其潭深而聚鱼。
沉碑潭 在县西北五里,昔杜预南征纪功二碑:一立岘山,一沉万山下,潭中一名万山潭。五娘子洲 在县东五里,汉江中。
虎尾洲 在县南三十里。
蔡洲 在汉水中。汉蔡瑁居焉,曹操尝造其家。解佩渚 在阿头山下,曲隈郑交甫遇神女解佩处。
斩蛟渚 在县北二里,先有蛟为患,太守邓遐拔剑入水斩之,患息。
檀溪 在县西四里,汉昭烈所乘马名的卢,自樊西走至此溪中,溺不能出,备急曰:的卢今日厄。可不努力。乃踊跃三丈而过。按《明一统志》:梁武帝镇荆州,潜造器械、竹木,沉檀溪,为舟装之,即此处,今涸。
白公湍 秦白起伐,楚尝涉此。
黑虎池 在县东五里,按《一统志》:作黑龙池,水深而碧,牛僧孺尝祷雨于此。
濯笔池 在县西虎头山上,昭烈尝濯笔于此。马跑泉 甘泉 俱在岘山上,按《一统志》:有二:一在城西南七里,一在太和山后。
白马泉 即习家池。
韩公井 在襄阳县东三里。
孝义井 在城内,以唐孝子尹怦得名。
王粲井 一在万山东,按《明一统志》:粲之故宅在焉;一在习池上。
葛井 在襄阳县西二十里,即诸葛亮宅。
宜城县
两耳山 在县东四十里,以形似名。
赤山 在县东南五十里,土石皆赤,下有深潭,相传周吕望尝钓于此,名钓鱼洞。
五车山 在县东北二十里,俗传庞居士舁金弃此山下。
紫盖山 在县西一里,以形似盖故名,今西城跨其上焉。
凤山 在县南四十四里。
石梁山 在县西三十里,形似桥梁,上有庞德公祠。
女观山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按《县志》:作女冠,有女观先圣七娘庙。故名。
牛心山 在县西南二十里,又名青牛山。毓秀山 在儒学后。
覆船山 在县南四十里。
团山 在县南七十里。
马头山 在县东二十里。
两乳山 在县东三十里,有龙潭古寺,二山如两乳状,故名。
香炉山 在县东四十里,状类香炉。相传真武游处。
卧牛山 在县东五十里,有石如卧牛状,今渐没入土中。
铁砧山 在县东八十里。
菜公山 在县西二十五里,上产仙韭,故名。小尖山 在石梁山西,形尖小,俗号冲天凤。蚌山 在县西三十五里,地名故县,山形似蚌。鸡鸣山 在县东二十五里,相传真武游此,时值鸡鸣,故名。
偏头山 在鸡鸣山东,相传真武至顶上,山遂偏。
天龙山 在县东四十里,上有天龙坑。
南泉山 在县东七十里,山南有泉。
鹞子山 在牛心山南,上有风洞。
天池山 在县西二十八里,苏家园山顶,有池,泉源不竭,近湮塞。
凤凰山 在县东南五十里。
卧虎岩 在县东北十八里,相传有人化虎于其处。
卧龙岩 在县北。
上滴水岩 在伍车山下,有伍子胥庙。
下滴水岩 在赤山下,南有清汉寺。
分水岭 在县南六十里,水分宜城、荆门二界,故名。
王家岭 在县东里许。
夫子垩 在县南四十里,自昔相传夫子曾游此。
赤湖冈 在县南五十五里。
古羊冈 在县西北四十里,因古有石羊,故名。走马冈 在县东南六十里,汉关羽练军处。仙人洞 在赤山半岩,阔丈许,相传有仙居此。汉水 在县东四里,其源出陇西嶓冢山,由襄阳经县东北入安陆。按《县志》曰:汉江源经本邑,抵安陆,至大别,入江。
蛮河 即南漳县蛮河,经县西南六十里,入汉江。按《明一统志》:发源自房县界,经南漳入宜城,西南六十里,入汉江。桓温避父讳,改名彝水。《县志》春秋时,名鄢水。后,名彝水。又改蛮河。
捣筒河 在县东五里。
潘家河 在县东七十里,经石板滩,至阴港,入汉江。
新河 在城东大堤外。
磨珠湖 在县北二里,相传有龙磨珠于此。泰山湖 在县南一里,官路南西有泰山庙,今废。
石子湖 在县南四十里。
臭湖 故襄阳东,秦白起攻楚立堤,壅水以灌鄢。鄢坏,人多溺死,臭闻远近,故名。
天鹅湖 在县西十五里,地名侯堂营。
糠皮湖 在县西北七里,相传白起以糠擪其湖面,楚人避水,多溺死。
杨柳湖 在县东南里许。
捞尸湖 相传白起灌鄢于此,捞尸,故名。清水港 在县东南十五里,《县志》发源龙潭寺,入汉。
龙潭港 在县西南里许,《县志》在城北一里。毛家港 在县北二十五里,源出泼陂,经张家桥,入汉。
拖鎗港 在县东十里,今范家营。宋将范文虎与阿木战败绩,拖鎗经此,故名。
阴港 在县东三十里,源出南泉,至港,入汉水。王城港 在县东五十里,俗呼黄鳝港,入汉江。《县志》相传:明嘉靖过此进膳。
史凤港 在卧虎崖南。
朱家港 在县东三十里,水出上泉冲西,入汉。练港 在县东南四十里,源出卧牛山,至赤山,入汉。
灌子滩 在县北二十里,卧虎崖。史载,宋将范文虎以兵船二十艘援襄阳,与元将阿朮刘整战败于此。
连四洪滩 在灌子滩下,四滩相连,故名。今淤。赤滩 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史载,宋京湖都统张世杰帅师救襄阳,与元人战于赤滩,败之,即此。
交了滩 在破河脑,因蛮河水出汉江,二水交流,故名。
倒上洪滩 在交了滩七里,或云船至倒转一湾,方可上;或云小河之水涨,则逆流。
石羊滩 在倒上洪滩七里,因楚平王庙有石羊,故名。
湍滩 《湍滩脑史》载:元将阿朮率万户阿剌,与宋将范文虎战于湍滩,败之。即此。
长渠 在县西四十里,荆及康狼楚之西山也。水出二山之间,曰沔水。楚屈瑕伐罗,及鄢乱,次以济是也。秦白起攻楚壅,是水为渠,以灌鄢,遂拔楚都。
中洲 在县东五里,汉江中,水频浸没。皇清康熙癸亥春,胡邑令植柳数千,以备薪民。因呼曰胡公柳。
羊祜汊 在县北三十里,晋羊祜守襄阳郡,因汉有汊河,故名。
康坡汊 在县南十里。
楼子汊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清水港南。龙坑 在县北三十里,天顺间有龙出此,故名。天龙坑 在县东四十里,天龙山上,阔丈许,其深莫测。
天坑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鹞子山。深不可测,宋、元军战牛心山,入多坑此。
西坛沟 在县西二里许。
屈家沟 在县东半里,自龙潭港东流入汉。龙池 在县南十五里,故襄城内。韩愈《宜城驿记》曰:白起堰是也。今有龙池寺。
月牙池 在县西二十里,古羊冈,即月池。洗马池 在县东南六十里,相传关羽洗马处,前有关王庙。
莲花池 在报恩寺东,去县一里。
金沙泉 在县东二里,其水造酒,甘美。世谓宜城春,又谓竹叶春,久塞。
珍珠泉 在县东七十里,泉出如珠,其水入汉。南泉 在县东九十里,俱入汉江。
双池泉 在县西南二十里。
汤泉 在县南八十里,窄由,泉温,中有池,虽冬可浴。
千佛井 在报恩寺北。
八角琉璃井 在县南二里,泰山庙后,今废。
杜康井 在县治东,杜康台下。相传杜康造酒于此,其水有酒味。
关王井 在县东六十里,关王庙左。
林公井 在县西门外,紫盖山下,县令林典凿。八角井 在县西五十里,石梁山顶,黑龙大王庙前,祈雨者祷神取水,有应,井中时有白云冉冉而起。
甘泉井 在县中,甘美不竭。
朱公井 旧在县西仓边,其水常竭,知县朱崇学凿于治东仓,后泉味甘美,人甚便之。
余家井 在永丰巷,深六丈。
扳倒井 在朱家港。汉光武入蔡阳经此,人马俱渴,取水饮之,故名。
梁公井 一在旧县仪门内,一在察院左,一在城南旧泰山庙。味俱美,今皆塞。
南漳县
凤凰山 在县西北五里。
泰鸿山 在县治五里。
玉溪山 在县治前,其峰高峻。
四望山 在县南三十里。东望襄阳,西望房陵,北望谷城,南望荆门,故名。
清溪山 在县南六十里,郭璞尝游此,赋诗云:清溪千馀仞,中有一道士。
舞旗山 在县东三十里。
羊角山 在县西一百二十里。
鸡头山 在县西一百八十里,以北临漳水,又名临漳山。
十会山 在县西十五里。
荆山 在县西北八十里,山三面险绝,惟西南一隅通人行。相传,周卞和得玉于此,上有抱石岩。按《明一统志》《山海经》云:其阳多铁,其阴多黄金,山顶有池,池旁有石室。
老鸦山 在县南七十里。按《明一统志》:上接文阳洞,下接三泉,山周回四十馀里,洞险峻、幽深,人不可近。相传龙神所居。每岁旱,祷雨辄应。八叠山 在县东南六十里,司马懿凿山开道,屈盘八叠,故名。
五盘山 在县西五十里。
司空山 在县西一百三十里。
七里山 在县北五十里。
杏巢山 在县南六十里。
一锹岩 在县西南里许。
斜溪洞 在县东九十里。
文阳洞 在县西一百里。
西溪洞 在县南一百四十里。
圣马洞 在县西一里,按《明一统志》:有石室,可容二三十人。旧传有白马饮水其中。
仙女洞 在县东三十里,按《明一统志》:在县西南五里,抱玉岩之东。
笋石 在县北五十里,石门寺内,石上生成玉兔望月,又有笋纹数茎,状如笋。
沮水 在县南五十里,出房州、永清县,西南景山,东南入于汉江。一云出房州、房陵县,东山东南过江陵府枝江县,入于汉江。王粲登楼赋所谓倚曲沮之长洲即此沮水也。
漳河 在县南一百里,按《明一统志》:由当阳境入溪江。
清凉河 在县东六十里,源出西溪洞。按《明一统志》:水与蛮河会。
潮水河 在县西一百里,其水一日一潮。潇溪河 去县二里。
珍珠池 在县西南二十里,双池寺内,人于池旁蹴踢,则四围水涌跳如泉。
黑龙泉 去县十里。
一碗泉 在县西二百里,歇马庙旁,石上有坎,仅容水一碗,取之不见其竭。
三涌井 在灵泉寺内。晋有僧聪达见此井,曰:吾教兴,则水涌。水果三涌,遂立寺焉。
枣阳县
武王山 在县东五十里,世传楚武王常猎于此。后因楚霸僭称,乃改名霸山。远望白石如雪。霸山晴雪八景之一。
赤眉山 在枣阳县东北八十里,汉赤眉尝军此山,地名北寨。
马鞍山 在县东四十里。
椒山 在县东北六十里,有梵寺、九层、古刹、椒山、梵宇,八景之一。
大阜山 在县东六十里,上有仙人晒药台、洗药池。旧设有大阜驿,今废。
鸭儿山 在县东二十里,上有祖师庙。山之西即邓家店,汉邓禹故里。
洞儿山 在县东三十里,其山出石灰。
无量山 在县南七十里,山孤峻,无量寿佛曾住锡于此。
资山 在县东南六十里,其山深邃、阔远,居其间者获耕种竹木之利,故名。
青山 在县西南六十里,山峰耸翠,绵亘百馀里。
磨剑山 在县南四十里,汉光武尝磨剑于此,故名。
金牛山 在县南八十里,旧传有金色牛出没其中,故名。
八万山 在县南八十里,世祖曾屯兵八万于此,故名。
狮子山 在县南四十里,上坦平,有白水寺、古刹大殿,左有井泉不竭,相传汉世祖立旗杆处,右光武祠立有碑记。
瀴源山 在县南六十里,上有一石名曰东西石虎。
甘泉山 在县东北七十里,地肥、水甘,故名。唐子山 在县北五十里,产白细石,上有明唐寺,昔高凤飘麦处。山峰独耸,为邑后障。
光斗山 在县南七十里,旧传光武为莽兵所逼,夜至山下,见光射斗间,因名。俗讹称光头山。石虎山 在县南八十里,有卧石如虎,故名。观山 在县东南八十里,上有观山寺。
圣龙山 在县东南八十里,上有寺,寺前有池,水不竭。昔有禅师号天池,住锡于此,又名天池寺。
紫微山 在县北五十里,半山中有龙潭,天旱祈雨,即应。
卧虎山 在县北三里许,有烈妇迹、虎冲、春霁,八景之一。
虎尾山 在县西南五十里。
花包山 在县东三十里。
陡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
白河 在县南四十里,源出大阜山西,流入汉江。汉光武旧宅,南有白水,即此。
华阳河 在县东四十里,源出武王山西,流入白河。中有泉,在沙滩上,每大旱,泉水如珠,上沸,祈雨辄应。
沙河 在县南一里,源出鹿头店,流入滚河。元人张翥诗:沙河岸边秋草白,即此。按《县志》:水有三味:小东门味甘美;大东门味微淡;南门味重,有土气。
中河 在县南五十里,源出无量山西,流入滚河。《县志》作:钟河源出浕水。
滚河 在枣阳县南五十里,源出白河西,流入汉水。《明一统志》:合白河入汉江。《县志》:光武被王莽逼比渡后,河水突沸,波浪腾涌,莽兵不能渡。滚水扁舟为八景之一。
真陂河 在县北三十里。
镇北河 在县北十八里,西流入唐河。
金鸡河 在县东三十里。
蔡阳河 在县西南六十里,又名两河口。水涨可通舟楫,达襄阳。
清潭河 在县南八十里,四时水色皆如鹦鹉绿。
优梁河 在东、南两处,各离县二十里。
苍龙河 在县西北五十里。
瀴水 在县东五十里,西流入汉江。《县志》:源出瀴源山。《明一统志》:魏置瀴源县。以此名。
浕水 在县南三十里,源出浕山。汉张衡《南都赋》:滍澧泺浕,是也。
石羊池 在县南三里,土人见石羊食禾,逐至池中,石羊如故。俗呼为石羊堰,后又题曰羊堰秋波即八景之一。
莲花池 在县西南二十里,即八景内之莲花晓月是也。相传池未植莲,每月夜,土人见莲花盛开,次早又无。《明一统志》:池上有石如卧羊。蔡子池 在县北半里,相传蔡伦造纸处。汝泉 在县南八十里,今谓之南泉,即古上马县地。
义井 在县西北七十里,崔桥东。
东义井 在县河东岸百步。
西义井 在县西北七十里。
琉璃井 一在乌金店北,一在刘升店东。北一里许,汉张飞曾过此饮水。
谷城县
屏风山 在县南,昔白玉仙人得素书于此。金牛山 在县南八十里,唐广德寺铸钟,以牛负铜从此入,故名。
谷山 在县西北十里,有古谷城,即春秋谷伯绥之国。
团山 在县南四十里。
薤山 在县西南八十里,山上有孤竹三茎,三年生一笋,笋就竹死,代谢不已。每诸山云起,此山无云,终不雨,土人以为验。
赤山 在县东南七十里,丹岩壁立临汉江之上,故名。
高亭山 在县南十五里,上有高亭祠。
老军山 在县南十里。
开林山 在县西北四里,汉萧何子封筑阳侯,建国于此山下。
倒驴山 在县西九十里,高峻险绝,行者驴尝倒死于此,故名。
界山 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
万铜山 在县东南九十里,唐时,广德寺尝铸万斤铜钟于此山顶。
古羊河 在县东北五里,源出石花街西北,流入西河口,与粉水合入里仁港,达汉江。
白石河 在县西南三十里,中有白石。
黄土河 在县城南三十五里,西北皆黄土,异他处。
粉渍河 一名粉水,在县南,源出巴山,经房县东南,流入汉江。萧何遣人于此,渍粉光洁,特异,故名。
黑水河 在县东六十里。
乾㲼河 在县北三里,汉江涨,则与古羊河相通,水过则乾。
丁家湖 在县东南七里。
小汛洲 在县南七十里,洲种瓜,味甘美。沅漕洲 在县东五里,又云袁曹洲。昔袁术、曹操争渡于此。
水磨滩 在县西南三里。
卧牛池 在县南八十里,广德寺内。相传隋炀帝宫姬有恶疾,愿出为尼,乘白牛至此,牛卧不去,姬止。宿浃旬,见癞鼠屡啮一草,饮浴于池,既而癞愈。姬疑之,亦从采食、饮泉、沐浴,疾愈。后,入朝,备述愈疾之由,遂遣使取所食草,乃何首乌也。至今,池边盛生。
古灵泉 在县南五十里,古灵泉寺旁。相传与西蜀相通,昔水中尝浮一木鱼,上刻云:西蜀某寺,记传者据此。
灵泉 在广德寺后。相传有龙潜于中,四时,水涌流,至镇风桥,绕汉江。
光化县
马窟山 在县东南五里,上有一石窟,汉时,有马数百匹从此窟出。形小,似巴滇马,故名。《明一统志》:三国时,陆逊攻襄阳。值此穴,有马数十匹出,逊载还建业。蜀使来,有兵家滇池者,识其马色,云:亡父所乘,对之流涕。
广节山 在县东南。
固封山 在县西北十里。
龙拱山 在县西十五里。
葫荻山 在县西五十里。
三尖山 在县西北六十里,盘折幽邃,抵河南南阳之境。
牛头山 在县北五里,今改名麒麟山。
杏儿山 在县北七十里,多产杏,故名。
乞儿岩 在县北四十里。
红岩 在县西南十七里。
孤石岭 在县西三十里。
红冈 在县东北四里。
秦家冈 在县东十五里。
石虎陂 在县东三十里。
红土陂 在县北三十里。
骆驼岈 在县东十里。
白水峪 在县北四十五里。
杏花洞 在杏儿山,深不可测。
汉水 《经》云: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即此,自西北经本县,南入谷城境。
蒿堰河 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黑水河 在县东南四十里。
蔚家河 在县东五十里。
大梁河 在县东五十五里。
排子河 在县东六十里。
陡漕河 在县东南三十里,流入汉江。
泥河 在县北十里。
安乐河 在县西北四十五里。
胳劳湖 在县西六里。
百顷湖 在县东南三十里。
樊家湖 在县南十五里。
羊皮滩 在县西北四十里。
黄狗滩 在县北五里。
鸳鸯滩 在县南二十里。
乾㲼河滩 在县南三十里。流长湾 在县南三十里。
伍龙潭 在县西北十五里,深不可测。
黑龙潭 在县北五里,旱祷,有应。
杨林㲼 在县南二十五里。泠家漤 在县西南八里。
傅家漤 在县东北四十里。
井家漤 在县北八里。
水鳖港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
上涓口 在县南十里。
下涓口 在县东南十二里。
响水沟 在县西北三十五里。
茶沟 在县东二十五里。
金银沟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
独草沟 在县北二十五里。
烂柴沟 在县北三十里。
秋林沟 在县北四十里。
藜花沟 在县北四十里。
卢家沟 在县北五十里。
温泉 在县南五里,旧有一泉,温煖可浴,今塞,河尚存,一名温水河。
六股泉 在县北六十里。
均州
太岳太和山 在州南二百里,先名太和,一名仙室,一名太岳。元帝升真之处。谓非元武,不足以当之。故又名武当。嵩高之储,副五岳之流。辈周回八百馀里,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五台,五井,三泉,三潭,四石,三天门,三洞天,一福地,风穴,雷洞,药圃,丹炉,霄馆,龙宫,庆云彩雾,幽兰清蕙,石乳,天花,古松,榔梅,桃源,鹤涧,甘露,仙棋,胜迹不可胜纪。明永乐间,钦改今名。丕建宫殿,有太和宫、清微宫、南岩、紫霄宫、五龙宫、玉虚宫、遇真宫、迎恩宫、净乐宫,凡九宫。又有秦府庵、晋府庵、周府庵、祠观,台亭,俱详《太和志》中。石阶山 在太和山,一名华岳地肺。
女思山 在太和山,汉来歙曾孙女嫁为河内张德子妇,随夫还至此山,南望其父母,思慕而死,遂葬此山焉。
外朝山 在太和山后。
方山 在州北十五里。
龙门山 在州北五十里。
石鼓山 去州五十里。
青崖山 去州六十里。
远山 去州一百二十里。
乌头山 在州东三十里。
大观山 去州三十五里。
小观山 在大观山下。
龙山 在州东南七里,下即勺水口。
横山 去州二十五里。
炮山 在州南十五里。
宝盖山 去州二十里。
赤山 去州三十五里。
绞口山 去州六十里。
小界山 在境内。
大界山 去州一百二十里。
西冈山 在州西五里。
棺木山 去州十里。
紫山 去州二十里。
黄峰山 在州境内。
黄洋山 在州三十里。
佛家山 去州四十里,连郧县界。
白浪山 在州西南一百里。
马鞍山 在州东南五里。
九里冈 在州治内。
卧龙冈 在州北四十里。
白云峰 陈希夷修真于此。
逍遥峰 在清微宫南。
五龙峰 中有灵湫,大旱不竭。
紫气峰 在五龙宫西南。五老峰 在紫霄宫南。
叠字峰 在五龙宫西南,以上俱在太和山。天柱峰 居七十二峰之上,高凌霄汉,俯视众山皆卑小。
紫霄峰 在太和山下。
蜡烛峰 以形似故名。
太子坡 在紫霄宫后,元帝为太子时,修真于此。
黄营川 在州东北三十五里。
八里川 在州西八里。
嚣川 去州十里。
均水 在州东,前汉《地理志》:丹水东折入均水。汉水 在州北四十里,即嶓冢导漾东流,为汉者,其水因地而名:曰漾,曰沔,曰汉,曰沧浪,盖总名为汉,别言之,则有四耳。
沧浪水 即《禹贡》沧浪之水,楚屈原遇渔父、歌沧浪之处。
黄沙河 去州十里。
浪河 在州南九十里,《明一统志》:在州东南七十里,源出太和山,东流入汉江。
溱河 在州南十里,按《明一统志》作:曾河在州南六里,源出太和山,流经城南,入汉江。
中家洲 在州西北五里。
沧浪洲 在州东北四十里,沧浪水旁。
铁炉滩 去州五里。
乱石滩 去州六里。
石门滩 在州治内。
鱼梁滩 在石门滩下。
大浪滩 在鱼梁滩下。
漓门滩 在州西北二十里。
小江口 在州东南八十里。
磨针涧 在太和山北,真武修炼未成,亟欲出山,至此涧,忽遇老妪操铁杵磨石上,问:磨此何为。曰:为针耳。曰:不亦难乎。妪曰:功至自成。真武大悟,卒得道,故名。
九渡涧 在紫霄宫东。
莲花池 在州西北隅,《明一统志》:在州西南五里。
盐池 在西南十里。
金泉 在响河边,《明一统志》:在州治,宋王齐作记。
四眼井 在州东北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