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一三八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卷目錄
 安陸府部彙考四
  安陸府城池考
  安陸府關梁
  安陸府封建
  安陸府公署
職方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八卷
安陸府部彙考四
安陸府城池考
     府縣志》合載本府
公元1605年
安陸府城池 即舊安陸州城
唐崔耿記云:古石城戍。
圖經云:子城三面墉基,皆天造
正西絕壁下臨漢江
石城舊有白雪樓,今遺址存焉。
宋乾道淳熙間都統趙樽、郭果相繼增築。
子城羅城堡,寨門四:曰行春,曰富水,曰宣風,曰雄楚。
元末丘墟
洪武乙巳大軍克復
襄陽指揮使吳,復屯駐於此,始復創築,因石城故址而拓之,東北並跨山岡南抵草市西連漢水內外悉甃以甓。
周迴七里有奇,高二丈五尺女牆一千三百九十有八,垛口四百七十有奇
門五:南曰陽春,東曰閱武威武,西曰石城,北曰拱辰
門各有樓,而陽春石城各有月城一。
凡為樓七,戍鋪七十二,濠深約二丈,廣約十餘丈。
嘉靖間,又建陽春門月城重門,門各有樓,壘基以石,榜正樓曰顯親達孝
崇禎十一年巡按御史林銘球題請,城各加增五尺,內添女牆
十三年,荊西道吳尚默知府賈元勳知縣蕭漢復建外城四關,廂各置門,門各有樓。
十六年正月朔流賊破城關,廂內城樓盡燬。
皇清順治八年知府李起元知縣養沖相繼補葺
公元1662年
康熙元年知府張尊德、知縣程起鵬,重修
鍾祥縣城池 其制與府城同。
一統志云:嘉靖十年陞州為府,以府城北境置縣,改名鍾祥
外州
公元1470年
京山縣城池 按水經:縣冶雲杜胡城
胡城者,未作城時名也。
北宋南宋皆有城。
至明成化六年,寇入治內知縣趙欽築土城,周可四里
正德間,甃以石,歲久傾壞。
十一年巡撫秦金知縣吳琠修之,址廣三丈,高丈五尺,堞崇三尺,門仍舊,而南增一門,為新南門
門各有樓,戍鋪十有五,濠深一丈,廣三尺,南因溾為池。
嘉靖十五年夏大雨城西南隅圮,知縣楊東築補,易大東門曰迎恩,西門廣澤
知縣向辰小東門曰應德,舊南門南陽,新南門曰萃景。
三十九年,知縣張鉉以內址皆土,易於頹壞,乃悉包以石。
天啟二年夏大水,城渰沒傾圮數十丈。
知縣景忠補修
崇禎十三年知縣聚奎,復修舊女牆,為堞八百有奇高倍之,增建敵臺西北隅,又於西南增置一樓
城內有塔一座未知於何代,相傳城為舟形,而塔似桅檣云。
潛江縣城池 舊係土築,號田舍城
沿城有池,其瀕河
成化七年水衝縣治縣丞李庸外修大堤更名花封
歲久就湮。
嘉靖二十三年分巡僉事柯喬修門四座
嘉靖三十年知縣夏泗重築土城,西、南、北三隅高固勝前,長倍之,俱覆以瓦,惟東邊河。
萬曆五年知縣朱熙洽申詳院道,建修磚城。
週迴計九百二十丈,高一丈七尺城樓五座曰襄渚,西曰潛陽,南曰漢別,北曰北鑰,西北曰歸
水門二座一曰朝宗一曰通會
巡堡一十有四,石剅三,以洩水
一在城隍廟一在南門右,一在通會門右
十一年水溢堤決,壞城二十丈,知縣王建中修葺
二十年,知縣曹珩又增修堡舍、旗臺。
公元1518年
沔陽州城池 宋為沔陽鎮。
明洪武初指揮沈友仁循故址築城
正德戊寅知州李濂葺之。
周千一百有六丈,厚丈二尺,高倍之。
門六,仁風,西曰同仁,南曰南紀,西曰長夏,北曰建興東北楚望
其城屢修築,歲久頹敗
崇禎己卯,大增修之
庚辰春夏積霖,而有壞者,又補修之。
辛巳凡舊城之傴僂者,悉為改築。
城東蓮花二池,西、南、北皆倚河。
朱昂云:環城皆水,因河為濠,形若螃蟹是也
公元1389年
景陵縣城池 故有城,世稱古城
指揮李廷琛、知縣張天麟,循故城稍南更築。
洪武己巳大水城壞
成化乙未知縣張繼宗復築土城。
正德甲戌知縣陳良玉築甃,高二丈,厚殺其半,周六百八十五丈。
門四:曰南薰,曰東陽,曰西成,曰北拱
四面皆湖,因以為隍。
嘉靖二十二年南城崩,
公元1583年
知縣李仲僎修。
萬曆癸未西城崩,知縣陳席珍修。
辛卯東北崩,知縣林雲龍修
四面俱增堡。
天啟癸亥年知縣陳維蘇修。
崇禎壬申年知縣楊一儁修。
甲戌年知縣六奇倍加修築
癸未年,賊踞景,偽知縣張采添修外城炮臺
乙酉年,賊拔城遁。
皇清順治甲午年知縣鳴玉更修,補築東北城數百丈
康熙戊申年,署縣事李馨捐俸重修,城各有樓,南曰南薰舊名荊南
北曰拱北舊名北門
東陽舊名八馬
西曰西成舊名雁叫
門內屋三楹,以居門者
城樓鐘鼓,舊置南樓,以警昏曉。
乙酉城門樓俱燬。
甲午復新北樓
乙未,新建南樓
丁酉,新建西樓,置聖像鎮之。
西樓復燬於火。
公元1634年
荊門州城池 唐時樂鄉關,名樂鄉縣
宋時始立於此
未有城,陸九淵荊門,議城之,周八千尺,高十有六尺女牆五尺
明洪武初守禦指揮使加修築,皆用石。
城門有五,上各有樓。
東作,西曰西成,南曰平泰,北曰北辰
弘治末水漲,城圮,知州韓銑修之
城北有濠,深廣俱二十尺餘三面惟引蒙、惠二泉為池。
崇禎七年流賊犯境知州琢玉堅守晝夜得不破。
賊退,旋請修築二丈,厚八尺,周七百丈,又增設南門月城
至十五年,賊隊大至,城遂陷。
皇清順治二年,寇踞西山不時攻城城門樓盡燬。
五年副將張文富重修,乃有今城。
十二年守備孫光哲建樓於北門州守相繼修葺南、北、西關,暨東園煙火相望矣。
公元1397年
當陽縣城池 在漢初,治長林之地,所謂古城東城是也
歷代無可考。
明洪武初移治方城,尋廢。
三十年,復置縣於故地
成化初,劉賊作亂同知嚴瑞始築土城,廣一里,袤一百二十步,尋圮。
知縣姜瑛築之
正德中劉六等作亂,知縣劉珵復築。
西北真武港,環遶城外水決輒囓城。
隆慶間知縣張松疏河故道,捍以長堤
水患既弭,復議修城未果
萬曆三年留守司經歷任夢榛署邑篆,乃修築磚城。
週迴百四十丈有奇,高二丈,厚一丈二尺
門四:紫蓋,西曰玉陽,南曰鳳川,北曰清漳
樓櫓亦四:北題曰仲宣,從古名也。
敵臺戍鋪各七,水門五,皆甃以甎石
至崇禎七年,寇薄城環攻,以女牆低,故陷。
九年知縣區懷瑞增築女牆,復於城外浚壕。
皇清順治二年,闖逆餘孽高李盤踞西山,城再陷,
公元1655年
毀為平址。
十二年知縣唐彥袤修復如舊
安陸府關梁
     府縣《志》合載本府鍾祥縣附郭
昇仙橋 在縣東青泥凹,相傳漢梅福昇仙處。
橋底又有小橋舊志云:州治前有橋,曰昇仙非是
俗傳昇仙橋狀元歸,即此
公元1665年
西門大橋 在石城西荊襄孔道也。
歲久圮齧。
皇清康熙四年郡守張崇德等共成之,舊止三空,今增為五。
橋東西建二坊宏敞數倍於舊。
通津橋 即閘口橋,以備東南水之蓄洩者。
萬曆間知府李養蒙創建
橋之西又有石橋,曰:小閘。
原是石橋,近為附近居民拆毀
今有遺址尚存
曾家橋 即古土橋,昔司空曾省吾易以石,創大之。
後圮。
居民吳宗周募修。
歲久復圮。
皇清康熙四年郡守張崇德捐貲復修。
橋東、西各建以坊。
公元1659年
利涉橋 在元妙觀後,即古利市橋
皇清順治十六年庠生鄭宜緇等重修
公元1665年
後寺橋 在城吉祥寺前,又名丁卯橋歲久傾圮
皇清康熙四年,僧青湖募修。
板橋 在西門外,即舊武定橋,今易石。
朝宗橋 在西門外漢江
龍鳳橋 久廢
遷公橋 在縣南十里
張公橋 在縣南十五里。
三眼橋 在縣南隄外。
東港橋 在縣南三十里。
通濟橋 在縣東
廣濟橋 在通濟橋旁。
雙橋 在縣東里許
甎橋 在縣北,上有小河,遇水溢,民皆病涉,亦設新橋堤。
公濟橋 在縣北一里。
梅家橋 在縣東寺下
潘家橋 在縣南
蔡家橋 在大東門外
三步兩橋 在中果園
洋椊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
蔣家莊渡 在縣西漢江上
師姑菴渡 在漢江中
獅子口渡 在漢江下
河渡 豐樂河渡 毛家渡 俱在縣西北
洋椊渡 殷家河渡 俱在縣東北。
唐港渡 石碑渡 馬良渡 草廟渡
臼口渡 瓦子灘渡 俱在縣南
公元1663年
寨子河渡 在縣東山水暴發往來病涉
皇清康熙二年,郡司李史颺廷等,各捐貲修造渡船一隻以便行人
京山縣
東關 東聯省會,自城東至此,凡二里
其內會仙橋,關為賓陽門關南通遠門街北為寺,前諸街,後築土垣,週迴數里。
西關 西拱帝鄉,自城西至此,亦二里許。
過此為雲杜古關、趙家店關內居第之盛,亦如東街。
明末,俱燬於寇。
今短垣草舍無復曩時之觀矣。
會仙橋 富水郡志》云:漢張楷跨驢遊此,故名。
東門外,橋猶數百年前建迄今未圮。
賓暘橋 相傳元至正間有人祈嗣修此,故又名祈兒橋
十鋪橋 在縣東
觀音岩橋 在縣東二十里。
方家橋 跨四坂河,在縣東五十里。
陳家橋 近應城界。
三里橋 相傳三女子造,後易女字為里。
濟橋 在縣西三里
機坊橋 在縣西四里
七里橋 在縣境內。
廣濟橋 去縣十五里。
容城橋 去縣二十里。
葉公橋 居人守道葉公建。
劉家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西郭橋 去縣六十里,唐時造,郢州長史劉丹記。
官橋 在縣西六十里。
寨子橋 去縣百里,今廢。
多寶二橋 在縣治東。
塌橋 在縣東四里
磚橋 在縣東五里
新橋 在縣治東南,跨溾為橋。
水峽橋 在縣西南五里,杜濚建。
河橋 在縣南三十里。
羅家橋 在縣西南三十里。
新開橋 去縣四十里。
馬頭山橋 去縣五十里。
羅漢橋 在子陵寺。
土橋 港橋 上、下二處,去縣七十里。
宿食橋 光武宿食處,去縣八十里。
三板橋 在泗湖西
黑流渡 小河口渡 南河渡 土橋拖船渡 青山渡 沙洋渡 楊家澤渡三板橋渡 以上諸渡,俱明時設。
南溾河渡 此渡最後設,輟南河渡額充之,載在徭編
練巷渡 永隆渡 二渡宋時設。
潛江縣
廣濟橋 在縣西鄭浦。
永興橋 在黃漢通沔陽
利涉橋 在縣南郊,今廢。
普濟橋 在東城
永涉橋 在黃獐安陸
袁家橋 廖家橋 俱在沱埠通荊門
張榮橋 在栗林
楊胥橋 在古埠。
胡家橋 在白洑
王家橋 在雙家垸。
通仙橋 元時建,相傳呂喦曾經此,因名。
年久圮塌,屢經修理
龍淵渡 在縣治西南
橫堤渡 在縣治西北
總口渡 在縣治東南
棠梨渡 在縣治南。
新口渡 去縣西北里許
策口渡 在縣治西。
排沙渡 在縣治東北
沔陽州
江口關 在東南一里,今之上關
江口關 在州北一里,今之下關
范溉關 在州北四十里。
侯埠關 在州東十里
公元1640年
上關 在城崇禎庚辰建。
公元1518年
北橋 即漢津橋
童志註:西三里,橋不常有,春夏水泛,則舟以濟之。
正德戊寅知州濂增修而新之。
江北城西二橋
舊以木,後改石。
用石雖堅,而水道稍狹,上流難洩。
每值水漲湍急間有覆舟之厄,知州郭僑乃以木易石,橫以巨艇,環以鐵繩,南、北兩岸甃以餘石,往來始便。
崇禎己卯改作甃石堅木,兩翼有廬,為車馬往來市民貿易之所。
癸未,賊燬,碑石俱無矣。
劉家橋 在州西十里,接中埂堤堤壞,橋亦傾圮
知州郭僑重修
河橋 泗港橋 俱在州東十里
侯埠橋 孫江口橋 俱在州東七十里。
浮橋 在城西,春夏水泛,則行舟
公元1641年
平政橋 崇禎辛巳重修
三江口渡 油榨渡 浲江北渡 劉家渡南門渡 北門渡 漕河渡 拖船渡
上江渡 窯頭渡 浲剅河渡 南黃渡景陵縣
鴻漸關 在南門外河街,取陸鴻漸為名,縣令應和立。
鴈叫關 在縣西門外,唐陸鴻漸育於西塔寺有鴈翼覆之,鳴叫野中
大師積公因收養之。
土人相傳盛事
巾關 在西堤,一名西關,今廢。
柘關 在東堤一名東關,今廢。
巾、柘二關名,王太史鳴玉題。
北橋 在北城外,今廢。
東橋 在東陽門外
萬曆年間邵宗易重建,今廢。
西橋 在西城門外,又名鴈叫橋
萬曆年間,邑中書萬祚重建
皇清順治初,祚子運暹復修。
今為雷震寸裂
南橋 在南薰門外
萬曆年間中丞徐成位重建孫光祿丞同氣復修。
公元1541年
河橋 在北拱門外,昔有執政經此,策馬不起,得孔聖遺像
嘉靖辛丑僉憲柯喬,即其地,改為新儒學,遂因以為泮池
舊有泮橋跨池中,其東西兩橋
先是弘治六年縣令貴因中橋舊有亭,重建曰:保障亭。
至嘉靖三十年水決兩橋崩,惟中橋直通往來
三十七年推官履素省中橋,築東西橋,為坦道。
天啟元年知縣程維楧因泮水外洩并塞兩橋
皇清康熙元年水衝泮池,與湖相通
六年司李史颺廷捐貲檄築。
北橋 在北拱門外,今改為路。
崇禎間建。
今廢。
河橋 在城一里,今廢。
浮橋 在城南門外元知府白景亮作,今廢。
張家橋 在城十里地名張官畈。
明初知縣張天麟住籍其地,因建橋焉。
縣民樊昱重建
今廢。
圓通橋 在東禪寺前,邑民樊澗修,陶普圓、許可立重修
上磚橋 在城三里
下磚橋 在城二里邑人堯賓修。
石家河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邑民朱仕建,今廢。
觀音橋 在縣西北十五里,舊橋敝且隘,縣令周端改作,可通車馬。
今其地為觀橋鋪。
渡河石橋 在縣西北二十里,縣民榮泰建,今淤廢。
公元1500年
馬溪河橋 在縣西北三十一里,戴鸞建。
柳家河橋 在縣北四十里。
弘治十三年知縣周端立,今廢。
公元1657年
高家壋橋 在縣境內。
皇清順治丁酉縣民郭近陳章募修。
官城渡 在縣東十里
板港渡 在縣東二十里,有大小二渡,邑太學來俊修。
古角渡 在縣西二十五里青山湖口。
黑流渡 在縣西南七十里。
河渡 在城一里
又有龍潭灣、西門二渡
上里堤渡 在縣南十里
車湘渡 在縣南五十一里。
獅子渡 在縣南五十里,今獅子河,淤。
東尾渡 在縣南七十九里,與牛槽、桐柱二鋪
相近
漿陂渡 在縣南三十一里。
芙蓉渡 在縣南八十里。
縣北大渡 即大十八里,今改路
公元1543年
北小渡 即小十八里,今亦改路
二渡苦涉久矣
嘉靖癸卯知縣李仲僎修,利涉鋪於官道,民甚德之。
柳家河渡 在縣東北四十里。
皂角市渡 在縣東北七十里,今市往來甚多,惟設一渡,人頗難濟。
漁泛浲渡 在縣西南五十里。
溪潭渡 在縣東南三十里,原非官渡縣民戴鸞建,舟渡自此始。
石家河渡 在縣西北三十里,邑庠生吳貴修。
荊門州
公元1664年
楊樹港石橋 水漲衝坼。
皇清康熙三年汪文淵募修。
牛蹄橋 在州東南一百五十里,李家市上。
後港橋 在後港街,南北人湊集商船會聚之所。
石灰橋 二水夾流,人煙湊集,有河無橋。
車橋 在州西二十里。
磚橋 在州南一百八十里青塚村。
泗水橋 在州東四十里石牌大路
官橋 在州西南三十里,河溶大路
今廢,石墩僅存而已
樂鄉渡 在城北八十里。
建陽渡 在州南九十里。
沙洋渡 新城渡 大江渡 俱在州東南
當陽縣
公元1308年
玉陽橋 在縣西二里石刻元至大改元吉月石匠王伯任甃。
太平橋 在縣西。
公元1452年
三里橋 在縣東南明景泰三年重修
公元1448年
普濟橋 在縣西北六十里,明正統十三年重建
朝天橋 在縣東十里
河橋 在縣東十五里。
公元1451年
普通橋 在縣東六十里,明景泰二年重建
楊子港橋 在縣東南合溶鎮,景泰四年典史張銘建,萬曆知縣朝修
倒流橋 在西縣北六十里。
順化橋 玉虹橋 二橋俱隸縣境
河渡 漳河渡 合溶渡 每渡渡夫一名,歲編額銀六兩有奇
安陸府封建
    通志《府志》合載上古
風 伏羲氏風姓伏羲之後,受封為風國,在今沔陽州
《元和志云:州本古之風國。
五華山有風城,即古風國之故城
公元前699年
羅 熊姓魯桓公十三年楚屈瑕伐羅鬥,伯比送之還,謂其御曰:莫敖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
及鄢亂,次以濟,且不設備
及羅與戎兩軍之,大敗之。
羅先在宜城後徙枝江
邑西南有羅老洞,即羅子再遷之地也。
權 姓爵俱未詳杜氏以為國,在南郡當陽縣
當陽安陸
鄖公鬥辛 辛楚大夫楚王滅鄖,封辛為鄖公
水經註竟陵,古鄖國也。
西漢
公元前156年
新市侯王棄之 孝景二年封。
公元前76年
新市侯劉吉 孝昭元鳳五年封。
當陽侯劉益
公元62年
竟陵侯劉平 明帝永平五年封。
其後嗣封三代劉貞、劉禹、劉嘉
公元508年
當陽侯宋陽 永平元年,遣大鴻臚持節至墓,追封當陽侯
東漢
公元27年
竟陵侯劉隆 水經注白起東至竟陵,秦以為王莽守平矣。
世祖建武三年,更封侯國
竟陵王楙
景陵王懋。
公元280年
當陽侯杜預 武帝太康元年,以荊州都督平吳進侯爵,後贈征南大將軍諡成
子乂襲封當陽侯王戎
當陽亭侯陶臻 長沙公侃兄子,有勇略
成帝咸和中賜爵當陽亭侯,為南郡太守
後贈平南將軍諡肅
公元344年
竟陵桓宣 康帝建元二年封竟陵男,後封公
公元418年
成侯趙倫之 安帝義熙十四年封。
臨沮縣劉邵 晉時封。
竟陵劉道憐 高祖中弟九年改封竟陵公食邑千戶
後遷封長沙王
公元424年
竟陵王劉義宣 文帝元嘉元年封。
竟陵王劉誕
安陸王劉予綏
安陸王劉叡 義恭次子
竟陵縣侯吳喜 明帝時封,食邑二千戶
臨安人
竟陵縣吳嘉遷 孝武時封。
當陽縣子陳引叔 明帝泰始年間封。
長壽縣黃回 泰始年間封。
樂鄉縣桓閑 明帝時封。
公元474年
當陽縣劉秉 廢帝元徽二年封。
竟陵縣薛珍 元徽年間封。
竟陵侯沈攸之
竟陵侯薛淵 元徽年間封。
竟陵侯蕭道成 元徽年間,進侍中封侯
新市縣五等男庾脫 鄢陵人
外有新市一人姓字軼
南齊
公元479年
霄城侯劉懷珍 高帝建元元年,改封侯
竟陵王楮烜。
竟陵王周山圖 世祖年間遷封
竟陵王蕭子良 武帝第二子,以聞喜進封
王少清雅,傾意賓客,開西邸以延才俊
范雲蕭琛任昉王融蕭衍謝朓沈約陸倕,並以文學親,號曰八友
暉、王僧孺江革范鎮孔休源亦與焉。
安陸王蕭子敬
公元498年
安陸王蕭昭冑 明帝永泰元年,以宗室封王
安陸王蕭緬 建元元年封安陸侯食邑千戶
明帝建武元年,贈侍中司徒安陸王食邑二千戶
子寶晊嗣。
公元477年
竟陵郡公蕭道成 晉元嘉末襲封晉興縣五等男
明帝時改封西陽縣侯食邑六百戶
元徽中平,休範進爵為公
順帝立,乃封之為竟陵郡公
公元494年
安陸侯江祏 明帝即位封。
霄城公寶宏 安陸王之子建武元年封為汝南公鬱林王
業隆昌年改封霄城公東昏侯
永元元年,又改封為湘東王
新陽縣紀僧貞 建康人
公元502年
景陵曹景宗 武帝天監元年改封。
景宗膽勇聞,頗愛書史
武帝表為景陵太守
起兵聚眾從之。
功封湘西縣侯,改景陵
霄城侯范雲 天監元年,以佐命封侯
當陽侯鄧元起 天監初年封。
公元507年
雲杜侯柳慶遠 天監六年封。
公元511年
雲杜縣開國公王令則 天監十年封。
公元530年
竟陵王圓滿 即令則子,天監年間封。
當陽蕭大心 簡文帝第二子,大通四年封。
安陸郡王蕭大春 簡文帝第六子,大寶元年封。
枝江縣杜則。
安陸侯蕭業
安陸縣侯李慶緒
當陽縣伯徐元季 武帝時封。
公元551年
新市侯胡僧祐 文帝大寶二年封,其毅果冠軍人
當陽侯樊子蓋 封年闕。
北齊
竟陵王李欽祖 後主武平年間封。
竟陵公杜伽 封年闕。
北魏
公元534年
新陽縣開國伯元修 宗室孝莊帝建義三年封。
新陽縣開國伯元誕 宗室封,年闕。
新陽縣開國伯彌佗 宗室封年闕。
公元509年
當陽縣開國伯徐元孝 宣武帝永平二年封。
北周
公元559年
竟陵縣公稽湖 明帝武成元年封。
竟陵楊瓚 武帝保定年間封,隋封滕穆王
鄖國公叔裕 杜陵人保定年間封。
後子嗣封
隋國公楊忠 保定十年封竟陵公食邑竟陵
一千戶,遷大宗伯
子堅嗣食,後進爵為王。
篡周。
竟陵縣楊惠 弟後周封
公元575年
溫國公高緯 武帝建德四年
竟陵縣公稽惠 靜帝大象年間
公元584年
郢國公楊素 文帝開皇四年,以宗室進爵,食長壽縣戶。
郢國公王通 封年闕。
竟陵郡公楊坦 煬帝大業間,以宗室封。
公元621年
鄖國公殷開山 高祖武德四年,以從征有功封。
郢國公宇文士及
安陸郡公許紹 高祖時封。
甑山公郝相貴 武德年間封,子處俊嗣。
高宗賜脯,親御翔鸞閣觀之,分音樂為東西朋,使雍王賢東朋周王題主西朋角勝為樂
郝處俊諫曰:二王春秋尚少志趨未定,當推梨讓棗相親如一
今分二朋遞相誇競,非所崇禮義。
瞿然曰:卿遠識,非眾人所及也。
遽止之。
鄖國公張亮 初封鄅國公
太宗時徙封鄖。
沔陽郡國公公孫武達
安陸王李承道 建成長子
公元705年
鄖國公韋安石 武后神龍元年封,京兆人
王高嗣謙 元宗先元年封。
郢王李瑛 明皇太子初封郢王
公元782年
鄖國公嚴震 德宗建中三年,以治行封。
沔王李恂 憲宗子長慶元年封。
安陸郡王李源 憲宗時封。
公元865年
郢王高子侃 懿宗咸通六年封。
郢王偘 懿宗子,咸通六年封。
後梁
公元907年
郢王朱友珪 太祖開平元年封。
富水侯世儀
富水侯世祚
富水侯趙士掞
富水侯叔策 以上宗室封建年次未詳
郢國公張士遜 仁宗寶元年間封。
子煜 封沔陽侯
鄖國公德鈞 魏王廷第五子。
安陸侯趙世熾 燕王德昭曾孫東萊侯從恪子。
安陸侯吳復 洪武初年封。
公元1391年
郢王朱棟 高帝二十三子,洪武二十四年封。
景陵靖王朱孟炤 昭王第八子,成祖永樂二年封。
薨,亡子,國不嗣
公元1424年
梁王朱瞻垍 仁宗九子永樂二十二年封。
梁王就藩安陸
公元1432年
枝江莊惠王朱貴熠 簡王第十六子,宣宗宣德七年封。
薨子。
靖僖王豪璧嗣薨,子溫穆王恩錢嗣。
薨,子悼懷王寵潤嗣。
薨,子致樨嗣。
薨,亡子,國不嗣
公元1494年
興王朱祐 孝宗次子世宗父。
弘治七年封興王,就藩安陸
嘉靖初追封為興獻帝
公元1522年
朱厚熙 興王長子世宗兄。
生於安陸
薨。
嘉靖元年追封岳王
京山侯崔元 由駙馬封侯
蔣斆 明獻皇后父,封玉田伯
蔣煜國 斆裔為中軍都督府僉事
陳普才 沔陽人友諒父,封承恩侯
陳友富 友諒兄,封歸仁伯
陳友直 友諒兄,封懷恩伯
陳友仁 友諒弟,追封康山王
陳理  友諒子,封順德侯
安陸府公署
        《府志》本府
公元1368年
安陸府治 郢州治,在子城內。
戟門外有宣詔亭、頒春亭陽春亭
州廳後有白雪樓五客堂旁為孟亭
長壽縣在城東南隅
明初,為安陸府
洪武元年知府郁斌立於舊治白雪樓基東。
洪武九年,改為州
嘉靖十年,改州為承天府府治,即安陸州治拓之。
然州大門西向,其址稍北。
今移而南門南向
知府茹鳴金創建其堂,顏
公元1601年
亮采
知府吳惺扁之。
兩翼首領之幕,兩廡六房
南為儀門儀門外為大門門上覆以銅瓦,視順應二府之制。
堂後會食之所,曰自公堂。
知府郭甲扁之。
左右室為庫,後堂之內為郡守私廨。
左之東北曰清軍廳,稍前為白雪亭。
南為理刑廳,又南為四首領衙。
右之西曰管糧廳,西北為捕盜廳。
捕盜改駐沙洋,有公館
儀門外,左為延賓館,右為司獄司
土地祠西向,甚湫隘不便展拜
萬曆二十九年,改向南,在賓館後,高曠賓館等。
大門外,左右陰陽醫學,及榜房。
廣盈倉在閱武門內
至皇清順治初年,復為安陸府
修葺更新不一,而制悉仍舊
康熙五年二月府治燬。
知府張尊德重建更堂額曰體國養民
前檐額曰大中至正堂後又為寅清居敬忠愛諸堂。
宅後有楚望樓、昭華軒,東西有小暇軒、凝香館、寶善齋。
各廳並經重修同知餘霖增闢萼輝堂,郡守匾之。
鍾祥縣治 明嘉靖十年,改州為府,創設鍾祥縣附郭立治威武門內東阜上,即廣盈倉舊基為之。
廳堂門廡如制,經百有餘年,燬於兵火
皇清康熙四年知縣程起鵬重建
大門外,屏牆左右坊。
大門內,左延賓館、土地祠,右櫃房、倉監
儀門內,左為縣丞衙,右為典史衙。
正堂左右,列六房
班房管糧鋪長倉等。
堂後川堂,左庫房,右柬房
宅門之內為內堂
堂後為樓,樓後神祠,樓旁為書室。
公元1645年
察院 在府治北。
嘉靖間改為大監守備署。
順治二年改為察院
公元1629年
學院 在城西北
崇禎己巳年知縣葉應改建
分守西道 在威武門內
分巡西道布按二司行署 俱在陽春臺側,久廢
公元1602年
察院 在陽春東南元佑宮西
萬曆三十年知府孫大龍建。
今廢。
公元1648年
城守守備署 在南門內,原係曾司空宅。
順治五年改為衛守備署。
十八年,改設安陸營守備署。
留守司 在閱武門內,今廢。
承天衛 在城西北隅,今廢。
祠祭署 在石城門內,今廢。
顯陵衛 在城東北十里,今廢。
奉祀所三 一在從岵街東一在岵山隅,一在急遞鋪
今俱廢。
舊口公館 在縣南九十里。
新添鋪公館 在縣北四十里。
僧綱司 在報恩寺
道紀司 在元佑宮,今在元妙觀
僧錄司 在吉祥寺
公元1649年
預備倉一所 舊在南門外長壽縣
右設正廳三間左右倉廒三間
後因傾圮遷併廣盈倉一處,將預備倉改為察院
復建倉於閱武門內
明末,賊燬。
順治六年詳請每年積穀收貯泰禋殿,以備賑。
公元1659年
義倉六所 在豐樂東、百頃、東港、石碑臼口六處
明末,俱廢。
順治十六年,奉湖北巡按顧豹文興復義倉三處
一在豐樂河一在石碑一在閱武門內
養濟院 在城東北隅,每歲,人給布花銀三錢月給糧米三斗
病則給醫,死則給棺。
惠民藥局 每年醫學醫生,置藥,以待貧病
漏澤園 一在城南窯廠,一在城東二里許,一在城東五里許。
各五十五畝,皆劉欽所捐。
外州
公元1538年
京山縣治 在城東北,其地北枕良山南直鳳凰山,於城中最高。
富水志》云:在郭北正符,今制蓋自有縣以來,其址無改云。
明洪武初知縣劉桓稍稍興復其後知縣王蔓榮、李文秉、毛祥相繼增修。
至正德中大壞
嘉靖十七年縣丞趙以袞重建
中為正堂旁有夾室二間,左為庫。
正堂後為川堂,為知縣宅。
因兵燬。
皇清順治八年知縣汪武揚建廳事前左右分六曹
前為儀門
之外,東為縣丞廳,今廢。
西為主簿廳,今裁。
左為寅賓館土地祠南為典史宅,今廢。
南為縣獄廳、囚室,前為譙樓
知縣林應翔榜曰:攬秀樓。
之前,中為戒石亭,左為申明亭,右為旌善亭。
今俱廢。
東為陰陽學醫學,西為急遞鋪
自鋪而西,為榜廊十二間。
今亦廢。
風憲行臺 在縣治西,今廢。
按察分司行臺 在縣治西,今廢。
布政分司行臺 在儒學東,今存。
觀音岩官廳 正堂三間寢室如之,左右廂一間
上官廳 在縣西七十里,與東驛鄰。
自縣至此京山鍾祥之中。
下官廳 在縣東五十里更化鋪,制略如上官廳
自縣至此,為京山應城之中。
公元1560年
陰陽學 明嘉靖三十九年知縣張鉉建於鼓樓前東故道
醫學 嘉靖三十九年知縣張鉉建於縣東故道,與陰陽學并。
僧會司 在多寶寺
道會司 在城隍廟
演武場 在縣西官三間,今廢。
舊在縣治白馬廟址。
明嘉靖初知縣楊東形勢於縣弗宜,徙西門外厲壇北。
週迴里許,有廳三間便房六間,將臺一座,高一丈
今廢。
預備倉 在縣治儀門外,南廳三間
明嘉靖三十九年知縣張鉉建廒屋十六間。
明正統七年知縣毛祥建後增至二十三間,富水志·京山圖》載:縣倉在治西,不詳所在
三里橋上嶺,猶呼倉嶺。
《安陸志富水三里,有東倉
七寶一里,有南倉。
白陽五里,有西倉
辦頓七里,有北倉
皆名預備
知縣子忠置。
縣南北五十里,有便民倉二。
今俱廢。
皇清康熙十年知縣雷鏡於儀門西面補修預備倉三間神廟門樓一間
又於頭門內,修里民稱收銀房,東西三間
公元1670年
馬廒 在寅賓館前,舊為預備倉久廢
康熙九年知縣雷鏡改為馬廒,建馬神殿一間西馬房共十六間,頭門一間
養濟院 舊在新南門外
康熙九年改置大東門外街北
惠民藥局 在縣治西。
棗園二 一在縣東三里一在縣西五里機坊橋側
今廢。
公元1531年
漏澤園 舊在教場北。
明嘉靖十年縣丞文默移置縣東橋南
公元1567年
潛江縣治 背郭嚮明,中為正堂堂後為軒,為集思堂
又後為知縣衙。
堂東為庫,又東為幕廳
東北縣丞衙。
今廢。
西為冊房,又西為主簿衙,露臺旁列晷刻東西吏廨各六,東廨南為土地祠,又東為典史衙。
西南為獄,中為儀門大門
嘉靖間知縣敖鉞重修
縣前六十步為譙樓知縣陳敏政建。
隆慶元年知縣一龍改為大門
儀門外,東為寅賓館
縣堂甬道中,有戒石亭
左為申明亭,右為旌善亭。
東為陰陽學醫學
布政分司 在縣治南。
萬曆八年知縣朱熙洽重修
按察分司 在縣治東。
洪武初知縣純一建。
西分司 在縣治西。
府館 在縣治東,今俱廢。
稅課局 在縣治南,今廢。
武備廳 在縣治東。
僧會司 在大佛寺
道會司 在妙庭觀
沔陽州治 舊在衛後,因設衛,遂遷於西門
中為堂,後為軒,為後堂。
左右為庫,東為幕堂,又東為知州廨,前為判官廨,西為同知廨,前為吏目廨。
之前兩翼六房,又前為儀門
東為社神祠,為寅賓館
西為吏舍,為獄。
又前為門,門上譙樓
石亭州治前,旁為申明旌善二亭輕羈所。
州治毀,知州作賓新建。
公元1649年
按察分司 在東門內。
順治六年巡道馬鳴鑾鼎修。
康熙二年,奉裁。
公元1515年
布政分司 在縣前。
明正德乙亥重建
癸未,賊燬。
行署 在仁風門內
沙鎮巡檢司 在沙湖
茅鎮巡檢司 在埠,今圮。
河泊所二十二 止存一十六所。
公元1641年
麻港公館 在州東四十里,久圮。
崇禎辛巳年,改刱。
公元1608年
滄浪公館 在州東南三十里。
萬曆戊申年,水廢。
公元1640年
仙桃公館 在州北九十里。
崇禎庚辰年,改創。
朱家鋪公館 在州西三十里,久圮。
河公館 在州西六十里,崇禎庚辰年修。
陰陽學 在東門內。
公元1445年
醫學 二學一所
正統十年典科何誠建。
僧正司 在報恩寺
道正司 在元妙觀
公元1461年
永豐倉 舊在州東北,廢為社圃。
今在楚望門內,即衛倉也。
莫詳其始。
天順五年邑侯重建,又廢。
鼎建倉廒四,官廳三,耳房二。
公元1625年
便民倉 在七里垸後,移楚望門內
天啟五年,并永豐倉地為四十三廒。
崇禎間重修
公元1453年
預備倉 在永豐倉南,舊有四,一在七里垸,一在剅河,一在黃蓬,一在演武場
今俱廢。
惠民藥局 在十字街西。
景泰癸酉六月,炎。
明年鼎建
今廢。
養濟院 在楚望門內,舊男女各一,在東門內外七里院。
弘治間邑侯遷徙之。
公元1370年
景陵縣治 舊有衛,明洪武三年,衛調荊州,即衛為縣治知縣張天麟所立。
景泰四年知縣魏庸修。
成化十八年知縣姜綰修。
弘治十二年知縣端修
嘉靖二十三年知縣李仲僎修。
天啟二年知縣程維楧修。
崇禎五年知縣楊一儁修。
十七年,燬於賊。
皇清順治三年知縣人傑始議修。
九年知縣鳴玉加修
治中正堂,築大堂基高三尺,建五楹堂。
前為捲廳,覆以瓦,凡五楹
堂後穿堂正本堂在退思堂後仕學堂在正本堂東,有仕學銘。
鶴軒在縣廳東廊房上。
鶴軒穿堂西,後更名改觀亭。
縣廨正本堂後,為廨樓五楹
廨前左右翼各為屋數楹。
東西在堂兩翼,又於堂東刱新庫,外樹贊政廳以蔽之
幕廳在堂東,架閣庫舊在幕廳東,今移東房科下。
儀仗舊名鑾駕庫,在東。
今移於西六房,在東西序。
賊燬。
東建首為承發房,次吏戶禮,次架閣庫
西建首兵房,次刑工,各五楹
捲廳前東建民壯房,西建皂隸房。
土地祠,舊在東房科前,今移建儀門外。
東前為拜廳,凡三楹,於堂前甬道中,建節愛坊,書戒石銘於上。
儀門節愛坊前,修刑監於儀門外西。
寅賓館在今典史廨地,賊燬。
今借土地祠前拜廳為之。
建東筦五間,西筦五間,繕譙樓鍾鼓其上。
又於譙樓東立申明亭,西立旌善亭。
縣丞廨 在儀門內東,燬於賊。
順治初年縣丞黃泰貞修葺。
主簿廨 在儀門內西。
天啟年,裁革僅存空廨。
今燬於賊。
公元1545年
典史廨 在譙樓東,賊燬。
移置土地祠前。
布政司分守道 在縣東,即舊分巡道
先有分守道,在舊學西,廢。
嘉靖二十四年,因改分巡道為今道。
萬曆年間,鬻於民。
按察司分巡道 在縣西,舊為儒學。
嘉靖二十四年僉事鄭汝舟改建
今燬,基存。
風憲行臺 在縣西。
順治初年,邑公署盡燬。
上司往來,假邑南民宅館焉。
公元1497年
行署 在縣東
弘治十年知州林濟立。
嘉靖四十年知縣丘宜重修
崇禎間,鬻於民。
行署 在皂角市仙真觀,本府通判鄺立。
改建劉太守
公元1560年
公館 在漁泛浲。
嘉靖三十九年知縣宜修建,今燬。
鎮巡檢司 在乾鎮。
陰陽學 在縣東
醫學 在縣東
僧會司 在東禪寺
道會司 在丹臺觀。
演武場 在北城外,社稷壇東。
知縣姜綰立周端修
公元1500年
預備倉 在縣治西,板廒三十六間,知縣姜綰立。
弘治十三年知縣端修
今燬於賊。
稅糧倉 在縣治西。
公元1622年
國命倉 米倉二十廒,牆垣一周門屋一座官廳一所
天啟二年知縣程維楧建。
新倉 在舊倉地,順治十年知縣鳴玉建。
積穀倉 在縣治東,康熙壬寅年,水圮。
知縣劉毓賓修。
廣儲倉 在縣南門西久廢
兩便倉 在乾鎮灣知縣姜綰立,今廢。
公元1541年
義倉 在北門姜綰立周端修
嘉靖辛丑,改新儒學
公元1667年
廣運倉 在縣南岳家口市。
康熙六年本府知府張崇德鼎建
正廳三間東西倉各六間。
弓箭局 在縣前西,知縣姜綰立。
今廢。
養濟院 在北門外,演武亭東。
姜綰立,任贊化重修男女二院
漏澤園 在縣東一里分守道公立
荊門州治 在西門,內有頭門譙樓大堂內堂
陸堂高庫架閣庫十一,房科瓦房不止百餘間。
今廢,止餘石碑一座而已
州同衙門 在州治西,盡燬。
今新修。
吏目衙門 在州治東,盡燬。
今新修。
都察院分司 在後街,今燬。
布政分司 在都察分司左,今燬。
按察分司 在元妙觀西,今燬。
府館 在元妙觀東,今燬。
建陽巡檢司 在建陽驛街東,今燬。
仙居巡檢司 在州北樂鄉關,今燬。
新城巡檢司 在新城鎮,今燬。
陰陽學 在州治側。
醫學 在州後。
僧正司 在寺。
道正司 在觀
演武場 在北門三里街,今廢。
預備倉 在州治西。
東倉 在新城鎮
西倉 在卻陂村。
南倉 在東寨村。
北倉 在紅花村。
大木倉 在州東南
沙洋石牌倉 在州治北。
後港倉 在州治西。
養濟院 在州城西北
公元1368年
當陽縣治 在玉陽山東南半里
明洪武元年知縣守道遷治方城,尋為水囓。
十三年知縣魏忠遷復舊治
自是知縣張義相繼增修。
正堂廳事三楹西偏為贊政廳,軒前露臺兩翼六房,而承發司鋪長居東架閣庫居西。
前為儀門儀門之西為賓館。
東為土地祠,祠東舊為預備倉
天啟中知縣胡如川徙倉於賓館之後,以其地為關帝廟三義祠。
崇禎甲戌正堂燬。
署縣事留守經歷張維然修
皇清順治二年,署全燬,正佐視事合溶鎮。
八年士民捲棚三間玉枝三間內衙十餘間,縣令視事城中
十二年知縣彥襄重修,捲棚三間六房十二間,皂隸二間
十七年知縣景辰寅賓館仍舊處。
縣丞衙 舊在正堂東。
明成化間,汰員,其基尚存
主簿衙 在正堂東入露臺
員裁,基尚存
典史衙 在正堂西入儀門外。
今廢。
分防正署 與訓署鄰,順治間知縣彥襄,募四里民房二所為之。
公元1474年
布政分司行臺 在縣治東。
成化十年知縣劉誠建。
公元1549年
按察分司行臺 在縣治東,典史張銘建。
府館 在縣治南。
明正統間知縣張義建。
萬曆間知縣方嶽重修
己酉知縣李啟元,以按司之地作學宮,改布政分司都察院府館察院
今燬。
公元1466年
漳河口巡檢司 在縣北一百里,明成化二年,鄖賊劉石既平,都御史白圭奏設。
今燬。
公元1402年
陰陽學 舊在縣東明,洪武三十五年訓術李思昌建。
正德間知縣莫潛改縣治西隅
今廢。
醫學 舊在縣承流坊之東。
明天順六年典史張銘修。
正德間知縣莫潛改縣治西。
今廢。
僧會司 在報恩寺
道會司 在玉陽觀,今廢。
常平倉 在縣治內。
預備倉 在縣治東。
明正統間知縣張義建。
天啟中知縣胡如川改遷賓館後。
今廢。
公元1496年
演武場 在東門外,明季燬。
皇清順治間知縣彥襄重建
景辰增修。
養濟院 在報恩寺右,今廢。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