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百十六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九百十六卷目录

 袁州府部汇考六
  袁州府兵制考
  袁州府物产考
  袁州府古迹考〈坟墓附〉

职方典第九百十六卷

袁州府部汇考六

袁州府兵制考

        《府志》本府
袁州协镇 原设副将一员,都司二员,守备二员,千总四员,把总八员。
辖战守马步兵一千六百名,岁饷银三万二千八百两有奇,后裁革留都司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
袁州营 驻防袁州府,按《通志》:原额经制副将一员,中军都司佥书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马步战守兵丁八百名,今止留马,步战守兵丁七百名。

袁州府物产考

        《府志》谷属
占谷 红白二种,其种有五十日占,俗名救工。饥熟最早。有六十日占,八十日占,百日占,有大占,须占,又有晚谷,熟稍迟,为饭香软。有赣州早团谷,早又有旱谷,陆地可种。
糯谷 早糯以七月早熟,晚糯以十月穫,粒大而坚,其名不一。有白壳糯、矮脚糯、燕口糯、鸭婆糯、重阳糯、子红糯。
麦有大麦、小麦。九月种,四月登。
荞麦 姿荏弱,干赤花白,秋种而冬食。
粟 有占粟、糯粟、黍子粟、草子粟等名,皆古之粱也。蓺者绝少,山乡涸田或植之。
豆 有黄豆、青皮豆、红豆、黑豆、绛豆、菉豆、豌豆、泥豆。秋刈稻,涸田种之。十月刈,用为腐。
芝麻 有黄、白二种。
木属
梓    柏
槠 性坚不凋,其实小可食,有面槠,即甜槠也。苦槠子,粒大木文,粒赤,俗名血槠。色黑者,名铁槠。

檀 黄、白二种。

桧 似柏叶细。
椿    柳
血柏 因其木红。
柞 性坚,可作弩干。
梧 子可食。
栟榈 俗名棕叶,大如车轮,毛可为绳索。茶子 冬花,子可作油。
桐子 可取油。凡栽杉,先植此树,以其叶落而土肥。
乌桕 取油为烛。冬青 岁晚不凋。
山枣  金丝柘  凤毛桑
竹属
筀竹 笋美,根多,竹工丝以制器。
苦竹 夏笋,味苦。
斑竹
方竹 出仰山。
义竹   紫竹   绿竹
毛竹   箭竹   实竹
慈竹
猫头竹 昔有今无。
草属
石菖蒲
龙须草 出萍乡,可作席。
瑞草 出仰山。
花属
牡丹   芍药   山矾
木莲 即辛夷,出仰山三镬潭岸。
雪柳   萧竹   珍珠花
玉香毬  山丹   柽桐
丹桂   白桂   四时桂
红梅   绿萼梅  黄香梅
千叶石榴
果属
桃    李    梅
杏梅   杏桃   银杏
杨梅 王荆公送袁州使君曹伯玉诗云:湿湿岭云生竹菌,冥冥江雨熟杨梅。
石榴   消梨   枣
栗 小者曰茅栗。

椑 似柿而青。
枇杷   橙    橘柚
香橼 类橙色黄,形圆而香。
柑    西瓜
金橘 实小弹丸,色如金。
木瓜   茈   红菱蔬属
姜    芥    芹
葱    水晶葱  蓊菜
白菜   薤    蒜
韭    莙荙
茭白 菰根是也。
藷    莴苣
蔊 出武功山。
芫荽   菠薐   百合

芋 即蹲鸱农家,藉此以助岁计。
茨菇 生水泽中。
苋 有红白。
薯 即玉延,种于圃,大者四五斤。
石耳
石发 出萍乡。
玉板笋
蕨 岁饥捣其根为粉,以食。
油菜 子可作油。
瓠 俗名葫芦。
甜瓜   王瓜   丝瓜
冬瓜
羽属
青鹤   红鹤
䳓 似鹤色青,顶微红。翚雉 五色。
山凤凰 李卫公有赋,一名锦鸡。
竹鸡   练雀   鹧鸪
鹳婴   白鹇   黄雀
鸂𪆟   鸳鸯毛属
虎    鹿    獐
麂    兔    猿
猴    白猿
金线猿 出木平山,每啼有佳客至。
玉面狸 肤理至腴。
山牛   山羊   熊
野猪 大者数百斤,能伤人。
豪猪 豪如簪,长五六寸,激以射人。
鳞属
鲤 小而金色者,曰金鲤。
鲩 色青,俗名草鱼。
鲢 鱮也大头,而细鳞。
鲫 鲋也。
鳊 鲂也缩头,细鳞,生石罅中。鳜 巨口,细鳞。
鳙    乌鲤   鳗鲷
石峡 出万载。
比目 灵泉池有,今罕见。
鲦 白如银。
介属
鲮鲤甲  蚌    蜮
药属
黄精 出仰山。
黄药   白药
香附子 即沙草根。
山药   荆芥
枸杞子 其根名地骨皮。
香薷   天门冬   葛根
瓜蒌 根名天花粉。
紫金藤  苍耳子   楮实
石楠   白芨    白蕨
木通   乌药    何首乌
白萹豆  厚朴    薄荷
金沸草  山栀子   紫苏
薏苡仁  地黄    茴香
青木香  五倍子   益母草
蓖麻 治产鸡出,肉中刺。
车前子  刘寄奴
桑麻属
棉布   苧布   绢
葛布   蒹丝葛  火麻
土绫 出萍乡,丝粗。
物属
茶油 茶子捣之,为油。
桐油   棕毛   火纸
白蜡   木炭   石灰
蜜    竹纸
席草 出萍乡,甚粗,生田中。
灯草 出萍乡,生水泽中。
茶 《茶谱》云:袁界桥,其名甚著,今唯称仰山稠平、木平者为佳。稠平尤号绝品。

袁州府古迹考

    《通志》《府志》合载本府〈宜春县附郭〉
北墅 在府城北七里,宋郑居仁创,为游观之所。
三绝碑 在府学内,丛树堂前,宋郡守祖无择建。
南轩书院 在东湖上。
多胜楼  浮香楼 俱在府治,宋建。
梯云楼 在府城南仰山庙右,宋建。
稽古阁 在府学内,宋淳熙间建。
栖霞楼 在府城内,旧高真观。宋建。
四藤阁 在府城南仰山寺,宋朱文公帅湖南经游此,为学者讲道于中。
潺潺阁 在府南仰山庙右,自溪前引水绕庙,潺潺有声。
庆丰堂 在府治内,宋祖无择建。
劲节堂 在府治。
尊德堂 在府治内,宋淳熙间建。
凤凰台 在府城内。
勤顺堂 在府治内,宋开禧初建。
南园道堂 在府治内,宋宣和间建。
清心堂 在府治内。
四益堂 在府治内。
落梅堂 在府治内。
无讼堂 在府治内,宋建炎间建。
景韩堂 在府学右,唐韩愈尝刺袁州。宋绍兴中,郡守陈烯立此堂,以寓景慕之意。
需晏亭 在府治南,唐天宝中,房琯建。
疏泉亭 在府治内,宋天禧间建。
丛桂堂 在府学内,宋嘉定间建。
瑞禾堂 在府治左,宋大观间建。
去思亭 在府治东,明嘉靖初,为郡守罗辂建。宜春台 在府城内东,南隅高五十丈,郡人登览之地。
卢肇书堂 在邑西南三十里,肇尝读书于此。仰山书堂 在府城南仰山下。
彭聘君钓台 在邑东震山之前,盖一巨石也。军资库 在府治东,宋宣和间建。
贵山铁务 宋雍熙元年置,后废。
司户参军厅 在府治西,偏,宋建。
贡院 旧在宜阳门外,东湖之旁。
待补庄 在治东北,宋建。
三皇庙 在宜春台畔。
旧递运所 在袁山门外。
东湖 在治东城外三十步。宋至和二年,郡守祖无择始于湖上建台榭,为游观之所。
揭镇宅 在城东五十步,后为盐铁都作院。梁丞相袁璞宅 在邑之东北,后为开元寺基。钟传宅 在邑西北,化成岩之侧,唐僖宗所赐第。
江宰相宅 在邑治内东隅,今无考。
敕书楼 在县厅前。
不欺堂 在西。
无倦堂 在县厅后。
读书堂 在不欺之后。
日涉堂  延秋堂  寒绿堂 俱在县治内。
思补堂 在县平政堂后。
分宜县
陈重故居 在县城之北陈雷里,后改为圣因寺。
罗隐读书台 在县城北二十五里许,儒林乡文苑里。世传罗隐尝读书于此,有藏书洞,车书路,洗砚池。与明参议罗恪居相近。今悉为榛莽矣。
卢肇读书台 在县东钟山峡侧。
卢肇故居 在文标乡,观光地方,去县六十里,原有绿毛龟池,今芜秽。
刘重质故居 在县北西矶江,久废。今为演武场。
黄真人台 在县南五十里。
钤冈书院 宋建。
居敬堂 在县治左,宋淳祐间,县令李宏规创建。
敕书楼 在县门内。
宣诏颁春二亭 在县前东西。
临赋亭 在县东。
视学堂 在县学左明弘治末建,提学邵宝书扁。
黄子澄故居 在县丰乐乡九都丰源。
钤山堂 在县学东,昔严嵩为编修时,谢病读书于此,题曰读书园,初名东堂。尚书邵宝记:后作堂面钤,故名钤山堂。都御史王守仁书扁堂之东,尊贮宸翰,为御书楼。其南为池,池南为瞻辰堂。折而西,为柱国坊。
敕赐延恩之阁 在县水南。严嵩疏请,上赐阁名,命工部制扁。阁之下有轩,曰川峦萃秀。有楼在池上,曰天光云影。其扁皆御书。阁后依山为堂,曰止善。旁有亭,曰碧涧,曰林皋,总题曰钤麓书院。久废。
萍乡县
楚王台 在县九十馀里同唐里,楚山巅。初,楚平王荒淫失政,伍奢彊谏,王杀之并其子尚。尚弟员,亡命投吴,连唐蔡之师伐楚。楚人怜子胥之志,皆不力战。吴师遂入郢,昭王出奔,逾香水渡得萍实,驻兵此山。后申包胥,复楚昭王反国,启霸,果符萍实之祥土。人为之立台。
禅师台 在县南永宁乡名教里,山上旧传有僧骑白象,及金灯出没之异。
石花台 在县北二十里永平里易家冲台,高数十丈,巍然壁立,有小径可通,石多文色如花,故名。
葛仙坛 在县罗霄山巅,即晋葛洪修炼处。坛生二竹,风动如扫,人谓之扫坛竹。
甘卓叠 在县东五十里芦溪镇,晋元帝渡江,使甘卓领兵驻此,筑之。
瑶金山普明祖师道场 在城北七十里上栗市,上有渌水洞、灵丹井。唐开元间,敕封人天教主,宣授佛慈。普济大师仁庆王佛,著有《圆明正宗》二卷。明状元罗洪先题其扁曰:光照大千。并有序文。进士邹元禁题其扁曰:万法归一,真源湛寂。进士伍承载题其扁曰:非非宫。进士罗栋有序。
弭节亭 在县东门,宋元祐潘,复见隶书三字,后黄庭坚至此,扁写寺宇亭馆名额,惟此不易,以其笔法遒劲也。今燬没矣。
龙鳞木 在县西龙安桥侧,相传昔有商客买一木,将伐之,其夜忽生龙鳞,因不敢伐。今树虽不存,而遍山树木,皆多龙鳞。
罗汉松 在县治宝积寺,宋黄庭坚手植,士夫多题咏。
石室 在县东五十里,数石相连,素壁如雪。胡安之书院 在县东二里,宋胡安之读书之所。安之尝受业于朱子。
徐仙亭 在县西三里,世传有徐仙人修道于此。宋绍兴间,县丞卓津建亭,壁间题咏甚多。飞泳楼 在县治西。宋绍兴间,创为放生亭。宗濂书院 在县东五十里,宋周濂溪监税卢溪镇时立。
劳拙堂 在县治后,旧名莞尔。宋淳熙间,宣教郎王谦更今名。
保子围 在县西十五里,昔官军营此,以禦寇,民赖以安,故名其围曰保子。
占鳌阁 在金鳌州上。
潇湘亭 在县南三十里。
劳劳亭 即迎恩亭,在县东三里许,笔架山下。溪山都会亭 在西湘东岭下。明弘治十四年创建。
寒泉亭 在县东三十里清江里官路道。宋淳熙中,县尉潘有文肇创,以便往来渴饮休息。翠微亭 在县南高山庙下,明正统乙丑,知县事邓福建。
望云亭 在劳劳亭,后迎凤岭,即西望庭旧址。万历二十二年,知县陆世绩再建,以思亲,易其名,自为记。
万载县
石锅 在县南七十里,巨石中有泉,欲雨则云气自水中起,如炊烟。
石笋 在县南十五里。相传为唐钟傅故宅,宅旁有石如笋屹立,因呼其地为石笋坑。
读书堂 有二:一在县东北四里,宋谢灵运读书处。一在仰山东,唐郑谷读书处。
康乐城 在县东二十里,晋旧县宋封谢灵运为康乐侯即此地。
迎春亭 隆庆丁卯徐令修建。
龙江亭 在龙山顶,邑宦游宴,登眺之所,燬于元末。明正德丁丑,知县张邦谷重立。未几,为风雨所坏。
江堤 在学前一带,临湖可以步月。万历丙子,洪水冲坏。至二十三年,署篆郡司李徐之孟、郡丞张三聘相继重筑,邑绅张璧为之记。后崇祯五年复倾圮,贡生彭复,古式,古有仆从命捐赀修葺。
龙江驻节亭 在龙河渡之滨,凡游宦应举类,于此祖饯迎候。明成化间,知县陈璨令邑民辛璿创修完整亭。后立广济庵,以寓过宾。
迎恩亭 在治东南二里厢外。明洪武十五年,知县李远创建。今废。
善果亭 有黄毛岭,善民彭立殿,见岭无息肩之地,建此以憩行者。
且息亭 在邑西三十里,地名杨公岭,山势陡峻,通衢往来,憩息无地,邑耆辛奇策同男贡生辛金贵,廪生辛金振,于顺治十六年捐赀,仍在山顶重建。
石亭 邑人彭天赞建于林家渡,为往来憩息之所,明崇祯年间废。皇清康熙四年,邑人重建木亭。
春风亭  小山亭
文塔 诸生杨德美有赋。
三寿堂 在治北石台山,邑人陈友政、纲政、纪政兄弟,皆年踰八十,创建燕游。翰林朱挺题咏云:金玉满籯天下有,弟兄三寿眼中稀。世德堂 在龙河桥,为谭熜父子建。
志喜堂 邑人郭瑾得封赠父母,因以志喜建立,故名。
三教堂 又名善庆堂,在月台山,邑令陶大邦建。
可爱堂  爱直堂  绿荫堂
望岳楼 在东郊外百步东岐,山势株连,至此复起而平,为原隰楼立其巅,可望东岳祠,因以名楼。今废。
牖月楼 邑诸生郑从孔建于月台山,又名江南第一山。
正人轩 在治内。
毋自欺轩 在治内。
有斐轩 邑令韦明杰建于署中。
旧阳乐县署 吴黄武中析置阳乐县,晋太康间改康乐迁治,邑东二十里,唐武德五年,迁署旧所。
手诏宽恤二亭 在县大门之东西,改毕公生祠。久废。
榜亭 东西一十三间,久废。
坟墓附本府〈宜春县附郭〉
汉宜春侯刘成墓 在治东南,宜春台侧。成,长沙定王子,有祠于旁,旧呼为定王之冢。
将军易洸墓 在县西百里,将坟山。
高士袁京墓 在城北袁山下。
梁丞相袁璞墓 在城北袁山,《古图经》云:璞卒葬于此,坟高四尺,前有翁仲,石兽尚存。
将军湛陀墓 在城东仕梁,为宣猛将军。丁将军墓 在城南十里,旧传此丁将军祖墓也,宋初削平僭伪,因凿其山,镕铜灌之,地名凿铜冈,墓址尚存。府西坤长山,俗呼为温长沙墓,岭名铜钉,其说亦与此类。
都官郑谷墓 在城北岭。
韩滂墓 滂韩介之孙也,韩愈为志。滂年十九,不惟文词大进,为人亦然。得疾数日,卒,葬宜春郭南里。
袁超墓 在邑治垣西北三十步,有古木盘屈,或云袁天罡墓者,非。
御史黄颇墓 在城北五十里湖塘。
宋李衢墓 在府城西三十里。
李观墓 在邑南三十里,地名龙会。
信王夏协墓 在邑城南蟠龙山,孝宗成恭皇后父,追封信王。
太常寺卿龙暹墓 在县城南通圣桥,谕祭营葬。
侍郎郭绅墓 在县城南青山,谕祭营葬。都御史高琬墓 在县东南。
督抚都御史袁继咸墓 在城北四十里,芦村瘦塘。
袁继蔚墓 在石湾牛形。
布政袁一凤墓 在兴宁里上沙江。
分宜县
晋习凿齿墓 在邑治,枣木山避秦苻坚,寓此卒。
唐状元卢肇墓 在县北文标乡。
李琳墓 在县西四十里。
李宪墓 在县南三十里,唐李晟第三子宪,宪子游,袁州刺史迎养,卒,葬于此。
太常黄子澄祖墓 在黄家山有墓祠。
赠少傅尚书大学士严骥墓 在邑北之枣树山。
赠少傅大学士严淮墓 在县北化全乡嘉林阡。
左都御史钟炌墓 在本境下,枥门生,高尔俨墓志。
刑部侍郎张承诏墓 在邑南黄土潭。
御史严云京墓 在邑之东界,首下观背,腰子形。
萍乡县
唐刺史欧阳琮墓 在芦溪潭,欧阳琮为吉州刺史,卒,葬于此。
宋胡安之墓
明萍乡知州杜谷珍墓 谷珍太平人,洪武初知州,有功于民。卒,葬县南,其子孙家焉。
监察御史简迪墓 在乌龟岭。
万载县
唐进士辛开宣墓 在龙山下,县治后。岁久,碑蚀。崇祯九年,其后裔顺州知州敏道,徐州知州联魁,偕族庠生六十名重修。每逢清明,子孙仍祭奠焉。
孝子廖洪墓 在县西六十里。
曾文辿墓 在邑北二十里。
白将军墓 在县东白塔山。
南唐祭酒徐铉墓 在县东北清泉山。
宋大夫李观墓 在县西南双坑口。
朝散大夫刘允迪墓 旧无所考。近南昌梓溪及邑江口合浦,追访为始祖允迪,即刘长者之父也。又有虹桥刘亦,认长者为祖,未详孰是。元太史乐隐谭观墓 地名涂口,挂壁虎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