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百二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六百二卷目录

 顺庆府部汇考二
  顺庆府风俗考
  顺庆府祠庙考〈寺观附〉
  顺庆府驿递考
  顺庆府兵制考
  顺庆府物产考
  顺庆府古迹考〈陵墓附〉
 顺庆府部艺文一
  离堆颜祠记        宋唐庚
  西充纪将军庙碑       邵博
  墨池准易堂记        何涉
  南充谯公庙记       元胡醇
  府治桂花亭记      明昝云鹤
 顺庆府部艺文二〈诗〉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唐杜甫
  南阳寺           李白
  嘉陵江          韦应物
  嘉陵驿           张蠙
  磨剑泉          程太虚
  清心泉           前人
  漱玉泉           前人
  洞阳峰           前人
  醮坛峰           前人
  集虚观           吕岩
  冲相寺           郑谷
  袁天罡宅          阙名
  金泉山          宋李宏
  降真崖           何群
  琴台            田况
  马仙洞           雍沿
  游大蓬山          杨霹
  栖乐山          明黄辉
  龙门寺次韵        周光镐
 顺庆府部纪事
 顺庆府部杂录
 顺庆府部外编

职方典第六百二卷

顺庆府部汇考二

顺庆府风俗考

    《总志》《府志》合载本府〈南充县附郭〉
《风俗通》:賨人剽勇。
《社稷坛记》:民喜商贾而怠稼事。
《郡县志》:近代儒风尤盛,人物间出,不减果遂之风。
咸安,志好义,多儒。
《元虞集记》:俗尚祷祀。
外州县
西充县 士习淳厚,民性质朴。
蓬州 婚礼亲迎,务农力作。
营山县 务耕织,尚礼义。
仪陇县 少商贾,鲜文士。
广安州 淳厚忠义。
渠县 地瘠民窭。
大竹县 歌舞带巴渝之俗。
邻水县 民性质直,士气勇健。

顺庆府祠庙考

    《总志》《府志》合载本府〈南充县附郭〉
社稷坛 在城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南。
郡厉坛 在城北。
文昌祠 在府城内。
城隍庙 在府城西。
关帝庙 在治北。
川主庙 在治西三里。
五显庙 在府治前。
利应庙 在紫崖山上,祀宋忠臣王云元,封灵显继善公,有碑。
桓侯庙 在府治前。
安少保生祠 在府治内,魏了翁记。
沈郡守生祠 在府治西,祀知府沈林。
昝公祠 在治南,祀明郡守昝云鹤。
饶公祠 在郡西,祀明郡守饶景晖。
吴公祠 在治西,祀明邑令吴嗣亮。
陈公祠 在治内,明敕建。大学士陈以勤,谥文端。大学士陈于陛谥,文宪。父子世祀。
谯周庙 在治北一十里,周蜀汉光禄大夫。陈寿庙 在治西三里,寿晋著作郎,元至正间建,庙名昭护,今名土主庙。
纪侯庙 在治西城外,今燬。
西充县
社稷坛 在治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治南。
邑厉坛 在治北城外。
城隍庙 在治内鹤鸣山下。
文昌祠 在治内鹤鸣山下。
利应庙 在紫崖山上,祀宋忠臣王云元,封灵显继善公。
三义祠 在治内鹤鸣山下。
萧君庙 在治东。
川主庙 在治内,祀江渎。
元帝庙 在治南门外。
忠祐庙 在治西,祀汉将军纪信。
蓬州
社稷坛 在治西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治南门外。
州厉坛 在治北。
八蜡祠 在东门外。
城隍庙 在治南。
司马长卿祠 在治西。
忠节祠 在文庙东,正德中建,祀死事副使冯杰佥事王源。
王文正公祠 在治西,祀宋王旦。
颜真卿庙 按《明一统志》:真卿尝为咸安郡长史,因有庙,有碑志。
营山县
颜真卿祠 在治北,鲁公尝为咸安郡长史,有碑记。
东岳庙 一在治西二十里,一在治东十里。文昌祠 在治北。
水府祠 在治东。
王公祠 在治西,明正德间鄢蓝之变,王公死事兹土,建祠祀之,以典史邓俊,医官马仁义,民张添寿附祀于傍。
惠济祠 在圣水寺傍,旱祷辄应。
关帝庙 在治西。
仪陇县
社稷坛 在南图山,今址存。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治西门外北山之麓,今址存。
邑厉坛 在治北。
城隍庙 在治右。
土主庙 在治西,祀晋张英。
永济庙 在治西三十里大仪山畔,内祀敕封忠应王土主张公之神,宋绍兴三十二年敕赐永济庙为额,天旱官民诣庙,祷谒即应,元至正庚寅修葺,万历四十一年重修,前令柳天植题额曰应宿仙班。
龙王庙 在金城山上,旱祷辄应。
广安州
社稷坛 在治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治南。
州厉坛 在治北。
城隍庙 旧址在城西门外,今迁建治西。汉寿亭侯庙 在治东。
汉西乡侯庙 在治南二里,祀张飞。洪武中知州张文修。
义士何公庙 在治东,祀五代义士何龙。柴侯庙 在治东,祀州守柴良。
武安庙 旧址在治东,今迁治西。
桓侯庙 在治南二里,明洪武中州守张文建。郭公祠 在治南十五里,祀明州守郭龄。关帝庙 在旧岳池县治东。
玉观庙 在旧岳池县治西,宋时建。
渠县
社稷坛 在治南二里。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治南二里。
邑厉坛 在治北二里。
城隍庙 在治西。
济远庙 在治北二里龙骧山,祀汉车骑将军冯绲。
文昌祠 旧名旌德祠,在石子冈上。
萧公庙 在治北一里。
川主庙 在治北一里。
关圣庙 在治西南宝山上。
张桓侯庙 在治东七里八濛山上。
灵官祠 在治内,弘治中建。
华光祠 在治西。
大竹县
社稷坛 在城南,燬。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东北,燬。
邑厉坛 在城西。
文昌宫 在治南,燬。
城隍庙 在治南,燬。
济远庙 在治南,祀汉冯绲,灰烬无存。
灵官祠 在仪门左,前知县高文泋重修。
邻水县
社稷坛 去治北二里。
风云雷雨山川坛 去治南二里。
邑厉坛 去治北一里。
城隍庙 在治内。
关帝庙 在治侧。
张桓侯庙 在治东。
川主庙 在北关外,明建。
灵官祠 在仪门外。
济远庙 在治南,祀汉冯绲。
寺观附本府〈南充县附郭〉
西禅寺 在治西,宋赐真如,明改今名。
清居寺 在治南二十里。
龙门寺 在治北三十里。
朱凤寺 在治南五里。
栖乐寺 在治西二里。
白塔寺 在治东。
香积寺 在治东十五里。
甘露寺 在治西一里。
清泉寺 在治北十里。
元妙观 在治西,宋治平初建。
赛云台观 在治西金泉山上。
寻羊观 在治西二十里。
西充县
资福寺 在治东,唐圭峰禅师说法于此,二龙听讲,是夜雨花。
南岷寺 在治南十里,有九井十二峰胜迹。西禅寺 在治东十五里,唐敕建。
龙台寺 在治东十五里,唐敕建。
马容寺 在治东二十里,唐敕建,即马容宅。宝禅寺 在治东五十里。
北福寺 在治北四十里,宋敕建。
草堂寺 在治北三十里,唐敕建。
大悲寺 在治北十里,唐敕建。
常宁寺 在治北十里,唐敕建。
降真观 在治南十五里,相传程太虚修炼处。
洞天观
蓬州
广慈寺 在治东,宋建。
延真观 在治东,宋宣和初建。
营山县
灵鹫寺 在治东六十里,宋乾道中建。
太平寺 宋淳熙中建。
崇福寺 在治西宋绍兴中建。
观音阁 在金城山右,知县廖登建。
太华观 在治西。
朝阳观 在治南。
广安州
南峰寺 在治西。
净居寺 在治东,元至元中建。
姜山寺 在治西,唐僖宗时建。
大圣寺 在旧岳池县治南,宋嘉定中建。观音寺 在旧岳池县治南,宋太平兴国七年建。
灵泉寺 石壁间有王右军笔迹。
虎头寺 在旧岳池县治北,伏虎禅师遗刹。蝇山寺 在旧岳池县治北三十里。
云钩寺 在旧岳池县治南二十里,唐贞观中建,常有白云钩其栋上。
古观寺 在旧岳池县治北十里。
元坛宫 在治南,宋嘉定中建。
东观 在旧岳池县治西,相传吕洞宾过此,夜宿多蚊,乃画一蝙蝠于楹间,至今永绝。
龙泉观 在旧岳池县治东八十里,相传宋太祖微时过此,患渴无水,插剑于地,泉水涌出,因名。
渠县
祥符寺 去治东一里馀,旧名汧江寺,宋真宗大中符祥三年敕赐名祥符寺。
西岩寺 去治西一里,宋元名人题咏最多。珠山寺 去治西七里,元至元元年建。
南阳寺 宋绍兴中建。
冲相寺 定光古佛道场,唐崔涂避乱于此。静边寺 唐静边军刺史徐承谅建。
五佛寺 去治南七里。
罗汉寺 去治北一里元建。
显教寺 去治北二里。
白兔寺 法云寺 白沙寺 俱在治北,俱宋建。
紫极宫 在治北一里,宋咸淳中建。
大竹县
万寿寺 在治南。
邻水县
延福寺 在治东。
观音寺 明建文逊国,亡臣雪庵隐此建刹。

顺庆府驿递考

        《府志》本府〈南充县附郭〉
嘉陵驿 燬。
水站现设南列二站,共站船六只,水手十二名,桡夫三十六名,共四十八名,每名每日概支银二分,每日共支银九钱六分,又按《总志》:站船三只,水手六名,桡夫十八名,岁支银四百九十六两八钱。
陆站现设马四匹,每匹日支,草料银六分,每日共支银二钱四分,马夫二名,每名日支工食银四分八釐,每日共支银九分六釐,扛夫十名,每名日支工食银一分二釐,每日共支银一钱二分三项,共每日支银六钱五分六釐,又按《总志》:站马十三匹,马夫六名半,扛夫十名,岁支银七百二十七两二钱。
西充县
陆站现设马四疋,马夫二名,扛夫十名,三项每岁共支银二百七十三两六钱,今奉裁止,共支银一百六十四两一钱六分,又按《总志》:站马十二匹,马夫六名,扛夫十名,岁支银六百七十六两八钱。
蓬州
水站现设站船三只,水手六名,每岁支工食银二十八两八钱,桡夫十八名,每名岁支银一十八两,二项共支工食银每岁四百九十六两八钱,奉裁,今实支水桡工食银三百九十六两九钱六分,遇闰加增银三十三两八分,又按《总志》:站船三只,水手六名,桡夫十八名,岁支银四百九十六两八钱。
广安州
龙潭驿 在州南,明嘉靖中建。
大竹县
龙溪驿 明嘉靖中建。

顺庆府兵制考

       《府志》府总
顺庆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防兵三百,隶川北镇,后奉裁,今川北镇分防守备一员。
营山县川北镇分防。
广安州川北镇分防。
渠县川北镇分防。
邻水县川北镇分防。

顺庆府物产考

    《总志》《府志》合载府总
丝 南充营山渠县广安蓬州俱出。
天门冬 黄柑 俱南充县出。
紫梨 广安州出有数种,到口即化者为佳。紫梨是也。
买子木 渠县出。
盐 各州县俱有井。
芫花 西充县出。
棉布 蕨 俱邻水出

顺庆府古迹考

        《总志》本府〈南充县附郭〉
充国城 在治南三十五里,宋邵伯温诗:有山围翠合,水连云万室,楼台照眼明。之句。
安汉城 在治北三十五里,汉为县,属巴郡。晋属巴西郡,刘宋于此置宕渠郡。
宕渠城 在治北四十里,即石笥坝城也。废流溪县 唐置,宋因之,元省。
邻水镇 古邻州地。
谯周宅 在治北五里,有碑尚存。
袁天罡宅 在治金泉山。
金塿 在治清居山。高与山等,亭亭如浮图,常有光焰。
嘉陵驿 在治北。张蠙诗:嘉陵路恶石和泥,行到长亭日已西。独倚阑干正惆怅,海棠花里鹧鸪啼。
黑石塔 在泗州堂侧。
白石塔 在泗州堂侧。
抱朴庵 在金城山北,昔抱朴子隐于此,石壁刻抱朴庵三字。
忠义之邦 在金泉山。宋太守杨济感纪信诳楚成汉,于石壁刻忠义之邦,以志高风。
千佛岩 去治北五十里,石壁刊佛千数,眉目毕具,道傍有碑刻古公输子真迹数字。
开汉楼 在府治南,昔纪信诳楚而开汉业,因名。
万卷楼 在金泉山下,晋陈寿读书于此。仙鹤楼 在治东,瞰大江。宋邵伯温诗:春去春来好风月,鹤楼端胜庾公楼。
读书楼 在治南。元郡人拜都辈读书于此,皆成进士,因名。
望江楼 在治北一里,大学士陈以勤建。北津楼 在治北五里,张三丰有诗。
清晖楼 在治北,下瞰大江,其景清绝。
相乐堂   平政堂   静治堂
万卷堂   凝香堂   坐啸堂
竹堂   桂堂 俱在府治西。宋建,今燬。步虚堂 在治金泉山,宋郑方庭诗:平生酷好退之诗,谢女仙踪颇自疑。不到步虚堂下看,琼英环佩有谁知。
洗心堂 在治北江泉井侧,出《县志》
藏春亭 在治内。
灵雨亭 在堂后,知府沈良佐建,同知鲁儒记。桂花亭 在治后,知府咎云鹤建。
览秀亭 在治西七里,旧为乡士期集题名之所。
五友亭 在治南,宋游丙题云:明月清风为道友,古典今文为义友,孤云野鹤为自在友,怪石清流为娱乐友,山果橡栗为相保友,是五友者,无须臾不在此间也。
湖心亭 在治西北二里嘉湖书院前,郡守昝云鹤建黄辉有诗。
四水亭 在治南。
清风亭 在治南。
观星台 在治北五里谯周观星处。
光相台 青居山右。
七佛台 在青居山后,有佛足、凤足灵迹。
西充县
纪信宅 在治东三十里,高阳里扶龙村。扶龙楼 在化凤山下。
程太虚宅 在治东十里双图山后。
梯云楼 在治南。
蓬州
山灯 州有山灯,现凡五处,初不过三四点,渐至数十点,高下相应,离合不常,在蓬山者,尤为灵异,人呼为圣灯。
废蓬池城 在治东,唐宋时建州治于此,故址尚存。
文明楼 在治内,元右丞张大悦迁治于此,郡人何弱翁建,今燬。
琴台 在治西南,相传司马相如弹琴之所。瑞莲亭 在治南石佛寺左,宋张商英建,旧传亭畔有瑞莲并蒂,绚烂争鲜,异香数里不散。
蓬莱阁 在治内,知州毕宗贤建。
营山县
灯草池 昔人有灯草池边夜读书,拂云萧寺倚清虚。之句。
御书楼 在治东六十里。
凤凰台 在治西十五里,昔有凤凰栖于此。读书台 在治东六十里,大蓬山晋李时于此读书。
蓬山馆 按《明一统志》:在大蓬山下,江山胜概,为郡美观。
仪陇县
良山旧县 在县东北一十里。
仪陇县故址 在治西二十里。
伏虞县 在治东八十里。
羔羊县 在治西大仪山原。
古方州 在金泉山,唐置州于此。
文昌楼 在治南五十步。
金城保障楼 在金城山顶,知县廖登建。邀月亭 在治东龛院盘石上。
广安州
大小良城 在州北八十里。
虎啸旧城 在州北十里。
渠江旧县 在州北五里。
石龟 州北十里,路穴井中有石龟,相传冬夏龟能自转,其首所指之方,岁必丰稔。
石伞 州东五里,江之中流有巨石,周围二丈馀,中高四垂,状若伞,盖因名,俗呼为石凉伞。白塔 宋资政殿大学士安丙建。
戏仙台 台下有洞,尝有美女游于台上,狂士作诗嘲之,后遂不至。
秀屏楼 在治西,宋建以山名。
会仙楼 在治西,宋建。
霄汉阁 在治西,颜真卿书霄汉阁三字,石刻尚存。
自治堂   尽心堂 在治内,宋建,又有进思、登秀、冷然三堂。
思政堂   明远堂 在治内,旧渠江治,宋建。
漱玉亭 在治内,宋建,郡人吴伯通有诗。拟岘亭 在州西二里。
孝义台 在治内,唐陈子昂之后,七世同居,唐旌表之,宋时台尚存。
废新明县 在旧岳池县南十里。
废和溪县 在旧岳池县西二十里。
旧岳池县治 明洪武初知县梁谷才徙建。旧岳池县儒学 宋太平兴国建。
洗马坊 在旧岳池县姜山上,姜维遗迹。读书堂 在旧岳池县龙穴山,相传唐少卿读书之所。
扬雄读书台 在旧岳池县西,时有鹿眠户外。
渠县
礼义城 在治东六十里,宋宝祐间徙治于此,练使将军胡荣率州人以死拒元军,因名。承庆楼 在治内。王伯衢祖龙川建,后燬,伯衢复修,李大初为扁曰承庆。
文峰楼 在治东一里,宋嘉祐间建。
燕居堂 在治南,宋陈与义建,有戒子诗,石刻尚存。
虹饮亭 在治西。
戏仙亭 在治东北六十里高滩上,相传仙女游戏于此。
大竹县
废宾城县 旧曰始安,隋改賨城,唐改渠县。石船 在治西南二百里,溪中有石,长丈许,宛如船。
邻水县
白磁洞 治南六十里,有石孔如屋,云气垂白。书岩 在治西二十里,为杜工部遗迹,石刻书岩二字。
流杯池 在治外二十里,陈子昂凿池游饮处。衮绣楼 在治西六十里,宋嘉定间建,知县赵彦砺为置制使安丙立,遗址尚存。
坟墓附       《总志》《府志》合载本府〈南充县附郭〉
蜀汉牙门将军王平墓 在治南十里。
光禄大夫谯周墓 在治右。
晋都尉陈寿墓 在治南五里。
明太傅大学士谥文端陈以勤墓 在治北栖乐山下。
少保大学士谥文宪陈于陛墓 在治西金泉
山后。
尚书韩士英墓 在治西三十里。
尚书谥恭节王廷墓 在治南。
司直任瀚墓 在治西栖乐山后。
詹事黄辉墓 在治东十五里。
西充县
汉襄平侯纪通墓 在治北四十里龙宫山下。梁司马侯瑱墓 在治南岷山下。
唐程太虚蝉脱墓 在治南岷山下。
宋赵尚书墓 在治东三十里。
徐丞相墓 在官禄山下。
明马尚书墓 在治东三十里。
蓬州
元丞相张大悦墓 在治北三里。
孝孙墓 在治西二里,相传元初革命,有孙负祖逃难,遇贼,被害,逼孙从行,孙骂曰:若辈不能救民,反害民乎。贼怒,亦杀之,葬此。
仪陇县
宋状元李协恭墓 在治北十里九龙山下。
广安州
宋少保谥忠定安丙墓 在治南五十里。学士谥节悯张廷坚墓 在治北。
元太子墓 在旧岳池县治南八十里龙泉观。元宪太子卒,葬此。
大竹县
汉廷尉冯绲墓 在治北古賨城下。
营山渠县邻水未载。

顺庆府部艺文一

《离堆颜祠记》唐庚
上元中,颜公为蓬州长史,过新政,作离堆记四百馀言,书而刻之石壁上,字径三寸,虽崩坏剥裂之馀,而典型具在,使人见之,凛然也。元符三年,余友强叔来尹是邑,始为公作祠堂于其侧,而求文以为记。余谓仁之胜,不仁久矣。然有时乎。不胜而反为所陷焉。命也。史臣论公晚节偃蹇,为奸臣所挤,见殒贼手,是未必然。公孙丞相以仲舒相胶西,梁冀以张纲守广陵,李逢吉以韩愈使镇州,而卢杞以公使希烈,其用意正相类尔。然于数君,终不能有所伤而公独不免于虎口,由是观士之成败存亡,岂不有命耶。而小人轩然,自以为得计,不亦谬乎。且吾闻古人之尚友者,以友天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诵其诗,读其书,思见其人,而不可得,则方且欲招屈子于江滨,起士会于九原,盖其志所愿,则超然慕于数千百载之后,而况于公乎。公之功名事业已绝,于人而文学之妙,亦不可及,因其心画之,所在而祠之,此昔人尚友之意也。尝试与彊叔登离堆,探石堂,观其遗迹,而味其平生,则公之精神,丰釆犹或可以想见也乎。

《西充纪将军庙碑》邵博

果州西充县有汉将军纪信庙,世传将军邑人也。今县之扶龙村,纪姓尚多而史无传,家世不可考矣。汉高皇帝之兴,有天命哉。方困于荥阳,其势甚危,一时谋臣多亡去者,独将军死焉。呜呼。古固有死贵,其成天下事也。自将军之死,明年诸侯会垓下,又明年项羽灭,高祖有天下,其功远矣。方裂膏腴之地,以王诸公而崇褒之,册无闻焉。故同时死事者,将军与御史大夫周苛枞,公史皆无传,将军与苛,仅见姓名,而枞公不知为何人,可胜叹哉。高后时纪通尚符节,张晏注通信之子,尚主也。功臣表载,纪通以父诚死事,封侯晏之说,误矣。高祖以周苛之功,复拜其弟,昌为御史大夫,后封汾阳侯,其子成,封景侯,景帝时苛之孙尚为列侯苛,沛人也。岂将军之世绝乎。抑以其远处巴蜀,而不见也。盖从高祖之士,自秦入蜀者,复其世自蜀入秦者,不录焉。故予考高祖功臣,多丰沛故人,而从起汉中者,赵衍一人而已。《史记》:高祖之王巴蜀也,阆人范目有胆策,知高祖志,大为发賨民之劲武者,从定秦地,功成,封目为长安建章乡侯,更封阆中慈乡侯,目辞。汉沔县侯而史亦不载,按果州在秦汉时为巴郡属邑,意将军起此邑,从高祖如范目也。高祖还定三秦,蜀之士大夫相从者为多,萧相国所以勤王,王汉中,抚其民以致贤人,天下可图也。发巴蜀之租以给军食,汉所以灭楚者,恃此矣。惜其旧史简略不详见也。予尝游梁,治荥阳,登广武山,吊楚汉遗迹,过将军之墓,盖低徊不能去,恨司马迁班固不严立之传,唐卢藏用作碑,辞语卑近,不足以表其功烈。西充令以邑人之意,请予为记,将刻石置庙中,且曰:使后世君子,知将军为蜀人,尚史之阙文也。予故乐为之书。

《墨池准易堂记》何涉

道昧于叔世而白于盛时,迹毁于无知而伸于有识。盖其常耳。扬子云历汉平新莽之际,号为名儒,声光冯冯,虽千百年亡辙衰贬。有宅一区,在锦官西郭隘巷,著书墨池存焉。后代追思其贤,而不得见立亭池。端岁时来游,明所以景行向慕,入魏晋李唐,其间兴衰,如蚁薨薨,如蝇营营。侵侮欢譊之声未穷而氏姓俄变,独子云之宅岿然下据,不被废撤,亦足以信其材度艺学为世所仰也。王德数尽,中原溃丧,王建由草窃进攘蜀土,僭立称号,用淫虐暴,恣以成其一切,固不暇识所谓扬子云,果何人也,宅与墨池,垣入官界,为仓庾地。至孟知祥昶世,及皇宋仍而弗革。淳化甲午,顺寇始乱,放兵烧掠,隆隆积廪,化作灰阜。贼平,主者因其地,改创营邬,以休养卒徒。环堵儒宫,弥益汗辱。庆历丁亥,今相国集贤文公适为是都尹,有中兴寺僧怀信诣庭,言状。公叹惋累日,命吏寻遗址,画疆以还其旧,然屋已名龙女堂,池复堙塞,淟涊时方议疏葺而公遽廷入觐,事用中寝。明年戊子,提刑司高侯惟几乘间独至,睹荒圮渺莽,咨嗟久之,且言子云八十一首十三篇,逮它箴颂,其辞义奥远,山生泽浸,上与三代经训相褾襮,士大夫不通其语,众指以为孤陋,用其道反绌其迹,如耸善救俗之风,将坠地弗振。何退,谕贤僚名卿,敛俸馀以图经构,知尹直枢密程公学据壶官,人推宗师,扶乘飙流,敦尚名义,闻而说命,取良材克助其用,都人逮白衣黄冠师虽平时,叛吾教训,佗说以自誇者,亦欢欣忘劬,来相是役,辨方审曲,率有意思。直北而堂曰准易。绘子云遗像,正位南向。诸公仪列东西,序池心筑台,置亭其上,曰解嘲。前距午际轩楹对起,以须宴会曰:吐凤奇葩,杂树移置,交带垂苕,森列气象,蔼蔼三月晦,凡土木黝垩之事毕成。君子谓高侯是举也,扶既废补久阙,其激劝风旨,虽古人不过,矧夫资识端亮,学术雄富,若导积石,引长河,愈久愈洪,而无枯涸之虑。文章丽密,据法裁诐,若衣藻火,以退涂服。故举动建置皆可师。小子不文,承命恐悚,谨为之记。

《南充谯公庙记》元·胡醇

顺庆府南充旧有谯太师之庙,冯休谯炎曾为之记,自兵燬后,莽为荆榛。按蜀相亮命公为勘学,从事后主,拜仆射家令,时边将挑衅,军旅数兴,侯陈仇国,论盖儒而知兵者也。后迁光禄大夫,以文墨议论主知。每询问大议,则对以经传,莫非尊主庇民之学,忠肝义胆,必欲嘘赤龙氏既灰之鼎而复燃之。其忠诚可嘉尚。景曜五年,魏遣邓艾间道伐蜀,声势震荡,众议奔南,侯力止之。蜀民安堵侯之谋也。魏以侯全蜀有功,封阳城亭侯,竟不屑受。侯之文章事业,当传无穷。史称其博览经传,知天文,生平著述有五经解,定法训古,史考凡百馀篇,御史陈寿常师事之。吁侯有文武全才而藏诸用,为邦家公计而显诸仁,以功以德,庙食乡国,固宜衍而未艾。庙之复兴也,泸溪杜君源海百川,条陈有司,从所请,杜乃捐金,独力成之。非敬神如在,见善必为者,畴克尔耶。是役也,自至大戊申秋创造,己酉仲春落成。新庙奕奕,民且具瞻,属予为记,自为衰耄,学殂荒落,何足以发挥神之盛德大业。姑叙兴创始末,纪实而已。

《府治桂花亭记》明·昝云鹤

天子命予守顺庆,予素僻山水,扺舍,忧隘甚,二仪上下寻隙地,稍稍容膝地,诛茅剪棘,筑短屋桂树下,控当厅前,亭亭云霄中,翠盖云笼,碧色日丽,若天树锦屏者焉。余公馀,闭阁思过,焚博山半烟,取出师表读一过,歌正气数阕,呼青州从事对青天碧桂嚼一钟,呼管城子撚须数茎。好鸟为我鸣枝头,袅袅奏管弦声。时有白云衬,碧空绣出,千峰万态。余时几上游华胥国,被杜鹃唤回,掩卷凝睇,白者白,青者青,相间缀桂梢而晴光满空,歌鸟互答,此时神情飞越,若羲皇上人,不知天之高,地之下也。时祝融氏攻我太甚,移残樽树下,投松桂茂荫驱之,须臾,青奴授杖,携我啸柏堂,坐虬翁前,去酷吏,呼故人扫开片石,挂芰衣薜萝,置素书石上,与黄石公谭半日,恨无白衣送酒,弹无弦,数指苍头,指峨嵋巫峡,拄颊爽气者,久之而栖乐耸翠,白塔悬青,朱凤回头,邀嘉陵河伯,蜿蜒青居山前,又若为太华主人,送一大奇观也。须臾返照,楼树赤霞,碧海溶溶,玉兔湛湛,白虹子拥冰轮,挂桂梢。桂子飘香,月华掩映。余又呼射洪绿波,把玉斝问嫦娥安在,而桂影婆娑,置我月殿,逡巡玉栏杆也。予乐甚,徘徊树下,不忍去丽。谯氏又催午漏,问苍生矣。呜呼,当此桂之溷,王孙氏杂樗栎中过者,不问何异,枯木朽棘,一旦披榛芜,围玉阑,大为风月氏所赏,何向者摈斥之久,而今遭逢之偶哉。人生之遇合,大抵如此,呼毛颖识之,时万历丙午岁也。

顺庆府部艺文二〈诗〉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唐·杜甫

寺下春江深不流,出腰官阁迥添愁。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诸天合在藤萝外,昏黑应须到上头。

《南阳寺》李白

惜此落日暮,爱此寒潭清。西晖逐流水,宕漾游子情。空歌望明月,曲尽长松鸣。

《嘉陵江》韦应物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嘉陵驿》张蠙

嘉陵路恶石和泥,行到长亭日已西。独倚阑杆正惆怅,海棠花里鹧鸪啼。

《磨剑泉》程太虚

源泉岩溜漾清波,淬出光铓利太阿。桥下斩蛟馀事耳,断除天下几妖魔。

《清心泉》前人

飞泉触石玉玎珰,中隐神龙岁月长。多少人间烦苦事,只消一点便清凉。

《漱玉泉》前人

瀑布横飞翠壑间,泉声入耳送清寒。天然一曲非凡响,万颗明珠落玉盘。

《洞阳峰》前人

南岷胜概压诸方,东壁奇峰出洞阳。丈五日轮才晃曜,大千世界便辉光。扶开华岳烟云渺,显得蓬莱日月长。世道废兴原有数,浮沉聚散亦何伤。

《醮坛峰》前人

苍松老桧拥华坛,鹤唳猿啼白昼閒。烟篆香残凌汉表,风飘仙乐响山间。高烧华岳金莲炬,齐到黄冈玉笋班。独步苍苔寻故址,恍然咫尺觐天颜。

《集虚观》吕岩

青蛇炼影月徘徊,夜静云閒尚未来。应是有人新换骨,暂留踪迹到天台。

《冲相寺》郑谷

退居潇洒寄禅关,高挂朝簪净室间。孤岛暂留双鹤歇,五云争放二龙閒。轻舟共泛花边水,野屐同登竹外山。仙署金闺虚位久,夜清应梦近天颜。

《袁天罡宅》阙名

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流来落花。

《金泉山》宋·李宏

昔日谢女飞仙处,此日遗踪尚宛然。蝉蜕旧衣留石室,龙飞流水涌金泉。碑书故事封苍藓,殿写真容锁翠烟。薄暮岭松闻鹤唳,犹疑彷佛是神仙。

《降真崖》何群

凤顶孤峰耸绝奇,仙师云驭久栖迟。飞腾岷岭元和日,留记山岩景祐时。水秀山阿朝北坎,山排井势拱南离。他年殿阁鸣钟磬,广运重开帝载熙。

《琴台》田况

西汉文章世所知,相如闳丽冠当时。游人不赏凌云赋,只说琴台是故基。

《马仙洞》雍沿

龙驹昔日此升仙,洞掩碑荒不计年。胜迹依然无处问,周遭空锁薜萝烟。

《游大蓬山》杨霹

衷怀不是薄蓬莱,历险扪萝得得来。拟乞灵丹换凡骨,却知勇退近仙才。几重烟水目长断,一寸功名心已灰。但使个中绝尘滓,枉教元洞锁莓苔。

《栖乐山》明·黄辉

一上飞仙石,飘飘千古情。仙人不可见,秋月绕林生。高池淡无影,独酌依空明。却望来时路,微茫烟际城。

《龙门寺次韵》周光镐

东望龙门入紫烟,江行十里到诸天。长林暑尽松风细,匹练晴飞汉水悬。一叩法宫心自远,况逢珠树月初圆。宰官现出僧休讶,不为笙歌载酒船。

顺庆府部纪事

《水经注》:宕渠县西北有不曹水,南径其县下注潜水,县有车骑将军冯绲、桂阳太守李温冢。二子之灵常以三月还乡,水暴长,郡县吏民莫不于水上祭,今所谓冯李也。
《宋史·龚鼎臣传》:鼎臣知渠州。渠故僻陋无学者,鼎臣请于朝,建庙学,选邑子为生,日讲说,立课肄法,人大劝,始有登科者。郡人绘像事之。

顺庆府部杂录

《总志》:左思蜀都赋有紫梨津润之语,注不言其状,按蜀有梨树,花以秋日,其花红色,唐李遵有进紫梨表,元王秋涧有秋日咏红梨花词可證。〈按:紫梨出顺庆之广安州。〉

顺庆府部外编

《总志》:隋,程太虚,西充人,自幼学道,精修勤苦,隐居南岷山,绝粒,有二虎侍左右,九井十三峰皆其修炼处也。一夕,大风雨,砌下得碧玉印,每乞符祈年,印以授之辄获丰稔。唐元和中解体后,迁神于元宫,容貌不变,宣宗命人求之,过商山,宿逆旅,蹑险有居第,如公馆,青童引见,一道士自称程太虚,祖居西充,且嘱曰:明岁君自蜀至南岷,无忘我。及至蜀,视画像,与前见者无异,宋赐号道济大师。
张英,英宗初授仪陇尹,过釆石江,遇一取水女子,姿貌绝世,谓曰:五百年宿约,与君当会于大仪山。英叱之。至任几半载,日夕闻机声,一日率部众逐机声而往行数里,至大仪山一石洞,门钥宛然,门忽开,前女出迎,相携而入。洞门即闭,从吏哀号,忽二圆石自门隙出,众取石归,近县五里不能举。邑人建祠塑像,各置一石于腹,至今祈祷辄应,庙曰永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