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百七十六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
 第五百七十六卷目錄
 寧夏衛部彙
  寧夏衛建置沿革
  寧夏衛疆域考〈形勝附〉
  寧夏衛星野
  寧夏衛山川考〈水利附〉
  寧夏衛城池考
  寧夏衛關梁
  寧夏衛封建
  寧夏衛公署
  寧夏衛校考書院社學附〉
  寧夏衛戶口
  寧夏衛田賦
  寧夏衛風俗
  寧夏祠廟考〈寺觀附〉
  寧夏驛遞
  寧夏衛兵制
  寧夏衛古蹟
 寧夏衛藝文〈詩〉
  送散騎常侍朔方    唐皇甫冉
  送李騎曹靈武      郎士元
  送鄒明府靈武       賈島
  夏城坐雨        明李夢陽
  夏城漫興          前人
  過田州故城        齊之鸞
 寧夏衛紀事
職方典第五百七十六卷
寧夏衛部彙
寧夏衛建置沿革
      通志本衛
公元1376年
春秋時羌戎所居,秦為上郡地,漢置朔方郡,晉亂赫連,夏建都於此後魏始置夏州西魏弘化郡後周懷遠郡,隋為朔方郡,唐置夏州,或為朔方郡唐末拓跋思恭夏州,遂世有其地,宋景德間,其孫德明城懷遠鎮,為興州以居。
元昊興慶府,又改中興府,元置寧夏路,明初改寧夏府後廢
洪武九年改置寧夏衛,後增寧夏前、後、左、右、中、屯,凡六衛
皇清因之,裁寧夏前、中屯二衛,興武鳳翔二所
寧夏後衛
公元1444年
漢為河南地明正統九年,置花馬池營弘治十五年,置守禦千戶所,正德元年改置寧夏後衛皇清因之。
寧夏中衛
公元1399年
靈州地,元置應理州,屬寧夏路,明洪武初,州廢,三十二年,移建寧夏中衛
皇清因之。
靈州千戶所
公元前192年
秦屬北地郡漢惠帝四年,置靈州縣,屬北地郡,南北朝後魏置靈州後周普樂郡,隋初郡廢。
大業初,置靈武郡
唐為靈州,或為靈武郡
大都督府關內道
宋咸平時李繼遷叛,陷靈州改為翔慶軍。
元屬寧夏總管府明州廢置守禦千戶所屬寧夏衛
皇清因之。
寧夏平魯千戶
公元1551年
明永樂初平魯城嘉靖三十年守禦千戶所屬寧夏衛
皇清因之。
寧夏衛疆域
        通志本衛
東至省嵬墩外境二百里。
西至賀蘭外境一百里。
南至慶陽府三百六十里。
北至西瓜山外境二百九十里。
東南至延綏界三百五十里。
北至
京師三千六百四十里。
西南固原界四百里。
東西八百里南北袤四百里。
寧夏後衛
東南三百五十里為後衛西至興武衛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環慶界二百八十里。
北至沙漠
東至榆林定邊界三十里。
東西廣二百一十里,南北袤一百九十里。
寧夏中衛
西南三百六十里為中衛
西至邊一十五里。
東南靈州半個城二百六十里。
西南蘆溝靖魯界三百一十里。
東西廣四百里,南北袤二百一十里。
靈州千戶所
衛南三百五十里為靈州東至後衛界二百四十里。
西濱黃河
南至慶陽府甜水堡界二百九十里。
北至長城七十里。
東西廣一百三十里,南北袤二百九十里。
平魯千戶
北一百二十里為平魯東至黃河一百一十五里。
西至賀蘭山六十里。
南至洪廣堡六十里。
北至鎮遠關九十里。
東西廣一百里,南北袤一百三十里。
形勝附           《衛志》本衛
赫連京都頌:背名山而面洪流,左河津右重塞。
左距豐勝右帶蘭會黃河遶其東,賀蘭聳其西。
西北以山為固東南以河為險。
黃河襟帶東南賀蘭蹲時西北
山面河,四塞險固
西據賀蘭之雄,東據黃河之險。
寧夏後衛 靈夏肘腋環慶襟喉
寧夏中衛 邊陲要路負山阻河。
左聯寧夏,右通莊浪東阻大河,西㨿沙山
靈州千戶所 西陲巨屏北控河朔南引慶涼。
寧夏衛星野
        《衛志》衛屬總
寧夏雍州天文井鬼分野,以其地偏西兼得尾斗樞
八度三十四分九十四秒,入鶉首之次,辰在未。
赤道井三十三度三十分,鬼二度二十分,尾十九度一十分,十三度三十分。
黃道井三十一度一分,鬼二度十一分,尾十七度九十五分,十三度。
寧夏衛山川
  通志朔方新志》合載本衛
賀蘭山 在衛西六十里,丹崖翠壁巍峻鉅麗盤踞數州,山上青白草,遙望駮馬北人駮馬賀蘭,故名。
鮮卑之類,多依山谷為氏族
賀蘭姓者,亦以依此山也。
峽口山 在衛西南一百四十里,兩山相夾,黃河其中又名青洞峽,山有古塔百八座。
莎羅模山 在衛西南一百里。
麥垛山 在衛東北三百里,山勢高聳麥垛
中山 在衛東南二百六十里。
黃草山 在衛北二百二十二里,其上草色皆黃,以此得名
省嵬山 在衛東北一百四十里。
西瓜山 在衛東北二百八十里,以形似,故名。
石嘴山 在衛東北二百里,突如石嘴。
雪山 在黃河南,近平涼蘭州界。
黑山 在衛東北二百里,賀蘭山尾也,形如虎踞,飲河抗隘。
冷山 在黃河南,近平涼府蘭州界。
天都山 在鎮武軍西北一百五十里。
狼山 在舊韋州所東南二百九十里,其山多狼,故名。
三山 在舊韋州所東二百里,三峰列峙
子山 在三山南溪澗險惡豺虎所居人跡罕到,山出子木
蠡山 在舊韋州所西二十里,舊名無考,明慶
長史劉昭以其山峰形狀如蠡,因此得名
八山 在舊韋州所西南八十里,其色駁雜,故名。
鹿山近。
快活林 在衛西十里豐水草,宜孳牧
黃河 在衛東南四十里。
黑水 在衛東一名哈剌兀速,水西流,注於黃河
清水 在衛南三百五十里故鳴沙州城南,即葫蘆水也。
長湖 在衛西南十五里。
觀音湖 在衛西北九十里,賀蘭山大水口。
月湖 在衛北三十五里,以形似月,故名。
巽湖 在衛東南三十五里。
金波湖 在衛北。
三塔湖 在衛東北三十里。
東湖 在舊韋州所東一里
鴛鴦湖 在舊韋州所東湖北一里。
滾泉 在靈州金積山東麓,水自池湧出,高一二尺,如沸湯之狀,清潔可飲。
富泉 在舊韋州所西蠡山下,水甚美。
應理州渡 常樂渡  永康渡 俱在中衛南二十里之間。
寧夏後衛〈無考〉
寧夏中衛
石空寺山 在衛東七十里,山有石空寺。
米缽山 在衛南七十里,因山有米缽寺,故以為名。
沙山 在衛西五十里,因沙所積,故名。
大沙子山 舊應理州西南,俗呼扒里扒沙,迤西近莊浪涼州諸界
剌八山 在衛之大河西北
觀音山 在衛北五十里,山有觀音洞,故名。
馬槽湖 在衛東北二十五里,以形似名。
龍潭泉 在衛西二十里,其水四時瀦蓄,冬不凝冰禱雨有應,一名煖泉
野馬泉 在衛北二十里。
蒲塘 在衛北四十里,塘中多產蒲草
洛陽川 在衛西二百五里。
靈州千戶所
瓷窯山 所東北六十里,為陶冶之所。
平山 所東北八十里,以形名
馬鞍山 所東北五十里,以形似名。
炭山 在所南五十里。
積山 在所南二百里,山多赭土日照其色如金,山北崖下有水,亂滴如雨,旱禱即應。
天麻川 在所東北,至龍谷入靜邊界
草湖 在所東南十里
草場湖 在所南三十里。
孛羅臺湖 在所南。
平魯千戶〈無考〉
水利附本衛
漢延渠  唐來渠 自硤口東鑿河引流數里許,有閘以洩蓄水,漢延流遶鎮東,逶迤而北,延長二百五十里,支流陡口三百六十有九。
唐來流鎮西逶迤而北,延長四百里,支流口大小八百有八。
餘波皆入於河。
四月開水澆灌自下而上,官為封禁,少不如法,則田涸民困公私無倚此。
寧夏以為重者,此二渠也。
唐漢二壩 黃河崑崙積石入硤口,遶寧夏東直流而北,河口東曰漢,西曰唐肇,自董文用郭守敬開導,授民其利遠矣。
貼渠 在城西南而流北,與唐壩同口異閘。
新渠 在城南,遶東而流北。
紅花渠 抱城東南而流北。
良田渠 在城西而流北。
滿達剌渠 在城西北轉流東北,俱唐來之支渠
公元1404年
東南小渠 引紅花渠水,飛槽跨壕入城。
西北小渠 二引唐來渠水,飛槽跨壕入城,永樂甲申總兵官何福城中鹼水鹹開,竇引渠入城灌園周流汲飲。
漢唐正閘 二水至二壩,為閘所束,勢洶湧故以巨木障其旁,與底、中流列柱分為三閘,駕橋構宇於上,亦奇觀也。
王現湃 逼近黃河乃迎水者,最為緊要
明嘉靖間被水衝崩,渠涸人憂,巡撫王崇古所司督夫計日程,能工堅永利。
蔣淮湃 逼近漢延渠,河水洶湧漸次淘汕,止存一線,深為喫緊
明萬曆間巡撫崔景榮檄屯田都司愚直捲疊完固水患得弭。
張貴湃 新增障貼渠東岸者。
陳敬壅水湃 支屬唐渠在寧化寨段。
槽八 跨渠過水四唐四。
水暗洞 舊在王澄堡段,木造節年,宿水壅積,撤瀉不便巡撫崔景榮同知王三錫相其地利,於張政堡段督夫採石創新洞,瀉城南諸堡宿水第洞口,迤東地黑沙,湃岸難立。
靖鹵渠 乃元昊廢渠也,舊曰李王渠,疑即古之艾渠。
寧夏中衛
美利渠 舊名蜘蛛,長五十八里,溉田三百餘頃。
石空渠 長七十三里,溉田百七十餘頃,明弘治初參將韓玉加修濬,口狹腹闊,俗呼缸子渠。
白渠 長四十二里,溉田百七十頃。
棗園渠 長三十五里,溉田九十餘頃。
中渠 長三十六里,溉田百二十餘頃,以上五渠在河西
羚羊角渠 長四十八里,溉田四十餘頃。
七星渠 長四十三里,溉田二百一十餘頃,與鳴沙州共。
貼渠 長四十八里,溉田二百二十餘頃。
羚羊店渠 長四十五里,溉田二百二十餘頃。
夾河渠 長二十七里,溉田四十餘頃。
青渠 長三十五里,溉田二百八十四頃。
勝水渠 長八十五里,溉田百五十餘頃,以上七渠在河東
靈州千戶所
漢伯渠 引河流長九十五里,明洪武初濬之,灌田七百三十餘頃。
秦家渠 古渠也,引河流長七十五里,灌田九百餘頃,而里仁、李羅、大中皆其支渠
閘 二:大明漢、伯秦漢,渠口水利不通巡撫崔景榮檄令以石券成水澤,既疏生民永利
張公堤 河東道張九德築長湃,民懷其惠,以張公名之。
寧夏衛城池考
        《衛志》本衛
公元1592年
寧夏衛城池 漢朔方地,宋景德間趙德明內附,假以本道節制,始遷改興州,今城寔其故址
圍一十八里,東西袤於南北相傳以為人形,元末寇亂難守,棄其西半。
正統間生齒繁庶,復築其所棄,即今新城,統甃磚石環城引水為池,城高三丈六尺,基闊二丈池深二丈,闊十丈
門六:東曰清和,南曰南薰南薰之西曰光化,西曰鎮遠,北曰德勝德勝之西曰振武
重門各三,內城大樓六角樓四,壯麗雄偉,上可容千人,懸樓八十有五,鋪樓七十,外建月城,城咸有樓,南北有關
萬曆二十年兵變
灌城間有浸圮,諸樓皆燬,逾年巡撫周光鎬副使尹應元再一修之,嗣是巡撫楊時寧黃嘉善崔景榮相繼修建城樓復舊制,仍為巨鎮偉觀
公元1513年
後衛城池 週圍七里二分,高三丈池深一丈五尺,闊二丈,舊城築於明,正德八年塞外花馬鹽池北天順間改築,今城門有二:東曰永寧,北曰威勝
萬曆三年,開南門廣惠
萬曆八年巡撫蕭大亨題允磚包。
公元1583年
中衛城 周圍四里三分明正統初指揮仇廉奏,益五里八分天順間參將朱榮奏,益七里三分,高三丈五尺池深一丈,闊七丈八尺,門二:東曰威振,西曰鎮遠
嘉靖初,開南門一。
萬曆初年巡撫鳳翱東關,圍二百四十八丈。
十一年巡撫張九一題准甎包。
寧夏衛關梁
        《衛志》本衛
長城關 在花馬池城北六十里,即總制王瓊長城築之溝壘也。
長五十里,關門上有樓,高聳雄壯
北門關 開鎮鎮遠關,去平魯城北八十里,是寧夏北境極邊之地,關南五里,為黑山營,倉場皆備。
赤木口關 口寔劇衝,可容千馬,今廢。
金關 在中衛東六十里,山河相逼一線之路通往來,一夫扼之,萬夫莫過
官橋   板橋   通濟橋
魏信橋  張政橋  五道渠橋
王保橋  楊順橋  金貴
潘昶橋  王澄橋 以上跨漢渠
玉泉橋  寧化橋  社稷
賀蘭橋  保來橋  新立
站馬橋  天生橋  滿達剌橋
閆貴橋  張淮橋 以上跨唐渠
吳華橋  郭陽橋  鄭家橋
閔家橋  楊芳橋  黃泥岡橋
朱家橋  新墩橋 以上良田
家橋  上紅花橋 下紅花橋
盛賓園橋 王源橋  王木匠橋
駱家橋  侯儀賓橋 杜家
李福榮橋 油房橋 以上跨大新渠
永通橋 跨城南里許
葦莊橋  紅廟橋  葉卜花橋
倒灣橋  校尉橋  駱駝橋 以上紅花渠。
津渡
高岸橋  李祥橋  橫城橋 漢渠迤東大河之渡。
寧夏後衛〈無考〉
寧夏中衛
大通橋 在城東。
鎮遠橋 在城西。
綠楊橋 在城南。
常樂渡 在城十里
永康渡 在城南二十里。
靈州千戶所
通濟橋  定朔
寧河渡  馬頭渡  高崖
平魯千戶〈無考〉
寧夏衛封建
        《衛志》
慶王 名栴太祖高皇帝第十六子,建國於夏。
慶靖王 長子秩煃,襲封慶王諡曰康
莊王 長子寘錖,封洛交王襲封慶王諡曰恭
恭王 長子台浤,襲封慶王諡曰定
定王 長子鼒櫍,冊封世子諡曰端和無嗣,次鼒枋,封桐鄉進封慶王諡曰惠
惠王 長子倪𤏳,襲封慶王諡曰端
端王 長子伸域,封綏德王襲封慶王諡曰憲
憲王 長子帥鋅,襲封慶王
寧夏衛公署
        《衛志》本衛
衛署 在南薰門西
察院 二處俱在衛城
天使館 在城中新街。
皇華館 在南薰門外五里
受降館 二處一在養濟院北,一在馬神廟西。
僧綱司 在寧靜寺。
僧綱司 在報恩寺
道紀司 在清寧觀。
寧夏倉 在報恩寺東。
左倉   右倉 在儒學前,因開雲路闢右倉為二。
前倉 在鑾駕庫東。
新倉 在城隍廟後。
預備倉 在報恩寺西。
廣裕庫 在寧夏倉內,大使帶領之。
養濟院 在預備倉北。
寧夏後衛署 在本衛城中。
督府  都察院 俱在本衛。
防秋道衙 定邊道衙 部道亭 俱在本衛。
總兵官行府 二處在本衛。
遊擊府中軍廳 在本衛。
常濟倉  備急倉 俱在本衛,所屬安定鐵柱泉各有倉。
寧夏中衛署 在本衛城中。
神機庫 在本衛城中。
應理倉 在本衛城中,所屬石空鎮鳴沙,古水各有倉。
靈州所署 在本所城中
察院 在本所城中
總兵官行署  副總兵官行署 俱在本所城中
接官廳 在南關外。
神機庫 在本所城中
靈州倉 所屬橫城,紅山、清水鹽池、紅寺、石溝韋州各有倉。
平魯千戶所署 在本所城中
察院 在本所城中
兵車廠 在本所城中
平魯所倉 所屬金貴李綱、威鎮各有倉。
寧夏衛校考書院社學附〉通志《衛志》合載
本衛
公元1396年
寧夏衛儒學 在衛治西北明洪武二十九年,鎮人朱真奏設。
成化六年巡撫張鎣重修大學士彭時記。
弘治十六年巡撫劉憲萬曆二年巡撫羅鳳翔相繼增修。
公元1621年
商學 明天啟元年張九德提督學政奏設,以惠商人
公元1538年
文書院 在寧夏學東,初建奎星樓,東名養正書院
明嘉靖戊戌創始也,後甲年間移建於此
萬曆初加修葺,其宇而益之。
三十八年,分東西十號群學譽髦十人月給廩餼,每旬令二廳試課作人之功,遠邇頌之。
公元1571年
學田 明隆慶五年巡撫張蕙置,慶王及諸郡藩捐祿共得田三百餘畝,以供書院考課之用,日久田廢後至萬曆二十八年巡撫楊時寧捐銀一百五十五兩,置田三頃二十一畝,三十三年巡撫黃嘉善捐銀三十五兩二錢五分,置田七十三畝,二項每畝徵米麥五斗歲入糧一百九十七石,以周貧生婚喪之用。
公元1550年
寧夏後衛儒學 在衛治東北明嘉靖二十九年巡撫王邦瑞奏建。
公元1566年
朔方書院 在後衛嘉靖四十五年戶部郎中蔡國熙建。
公元1500年
寧夏中衛儒學 舊在衛治東北明正統中鎮撫陳禹奏建,後巡撫都御史徐廷璋徙衛東南
弘治十三年巡撫王珣拓修。
靈州千戶所儒學 在所東南明弘治十三年巡撫王珣奏設靈州建州學。
十七年,州革,學廢。
正德十三年巡撫王時中復奏,改所學。
平魯千戶〈無考〉
寧夏衛戶口
        《衛志》衛屬總
原額戶二萬九千三百三十七,
口五萬六千四百四。
今額戶二萬九千二百五十四,
口五萬六千二百九十一。
寧夏衛戶五千九十,口八千二十一。
左衛戶五千一百一十,口八千九百五十六。
右衛戶九千三百,口七千二百有三。
前衛戶三千五百八十,口五千三百八十四。
屯衛戶三千五百四十七,口五千八百五十三。
後衛戶一千三百四十二,口二千四十一。
中衛戶一千九百有三,口四千六十九。
靈州所戶一千七十四,口二千三百有六。
韋州群牧所戶二百七十九,口四百五十七。
興武戶四百五十二,口一千二十四。
廣武戶一千四百有一,口八千有五。
平魯所戶一千九十,口二千二百八十七。
鳴沙州戶三百有五,口七百八十五。
寧夏衛田賦
        《衛志》衛屬總
原額田一萬八千八百三十二頃五畝五分九釐。
寧夏衛原額田二千七百六十八頃一十六畝八分二釐一毫
左屯衛額田三千八十三頃九十五畝二分一釐四毫
右屯衛額田一千五百七十四頃一十一畝九分一釐五毫八絲
前衛額田一千四百三十四頃三十八畝七分四釐二毫二絲
屯衛額田一千九百四十六頃四十八畝五分五釐
中衛原額田二千一百三十頃二十八畝一分三釐二毫。
平魯所額田五百八十三頃二十六畝二分二釐
靈州所額田九百五十一頃七十三畝三分八釐。
後衛額田四千三百五十九頃六十一畝六分一釐五毫。
公元1579年
萬曆七年己卯後河沙囓沒,壬辰兵變,人田兩無稅課銀草歲有停徵,其田尚懸,未奉題豁田一千九百八十四頃五十八畝一分七釐五毫,見徵田一萬六千八百四十七頃四十二畝四分一釐五毫。
寧夏衛見田二千六百六頃四十七畝六分三釐六毫
左屯衛見田二千九百八頃六十一畝三分一釐四毫
右屯衛見田一千四百八十六頃一十四畝七分一釐五毫八絲
前衛見田一千二百一十一頃九十九畝九分四釐二毫二絲
屯衛見田一千八百八十八頃九十畝九分五釐
中衛見田二千九十七頃二十八畝四分三釐二毫。
平魯所見田四百九頃七十五畝三分八釐。
靈州所見田八百一十頃一畝四分三釐
後衛見田一千四百六十五頃七畝。
寧夏七衛二所
原額夏秋徵糧一十四萬八千五百三十九石九斗二升二勺
穀草一十九萬二千六百五十五束,因馬草不給五畝增納一束
地畝銀一千二百九十五兩五錢一分八釐,因馬草不給,每畝增銀一釐
糧草銀一千八百七兩六錢一分
萬曆七年嘉靖庚子節次停徵夏秋糧一萬一千二十九石二斗一升七合八勺三抄。
穀草一萬二千二十八束四分二毫三絲四忽。
地畝銀八十四兩一錢八釐二毫九絲三忽。
糧草銀一百九十三兩八錢四分五釐七毫八絲四忽。
見額夏秋徵糧一十三萬七千五百一十石七斗二合三勺七抄。
穀草一十八萬六百二十六束五分九釐七毫六絲六忽
地畝銀一千二百一十一兩四錢九釐七毫七忽。
糧草銀一千六百一十三兩七六分四釐二毫一絲六忽
寧夏衛見徵夏秋糧二萬七千二百八十八石二斗四升九合四勺七抄。
穀草三萬八千一百四十束一分四釐八絲六忽
地畝銀二百二十八兩六錢二分五釐七忽。
糧草銀二百四十一兩三八分七釐一毫八絲四忽。
公元1540年
春三月,發羡卒修浚漢唐等渠,秋八月青草四十五萬一千三百束。
表田一十頃,糧八十石,供總府進表之用,餘衛同。
公用田五頃二十八畝,歲用羨卒六十一佈種,徵糧四百二十二石,貯藥局供官藥餌,各衛紙筆燭炬,餘衛同。
樣田四頃八十五畝五分糧二十八石八斗二升,折銀貯寧夏庫。
左屯衛見徵夏秋糧三萬一千三百四十四石
六斗三升八合七勺。
穀草四萬五千九百六十六束九分六釐四毫
地畝銀二百七十二兩五錢六分六釐九毫三絲。
糧草銀二百三十一兩五錢一分二釐五絲八忽。
春三月,發羡卒修浚漢唐等渠,秋八月青草三十四萬三千四百七十二束。
表田一頃五十畝,糧一百二十石。
公用田五十畝,糧四百四十石。
樣田四頃八十五畝,糧二十八石八斗
右屯衛見徵夏秋糧一萬五千一百七十二石六斗一升九合
穀草一千二百五束一分九釐四毫
地畝銀一百三十三兩一錢六釐一毫七絲
糧草銀一百一十五兩三八分三釐三毫九絲二忽。
春三月,發羨卒修浚漢唐等渠,秋八月青草三十五萬一千八百五十束。
表田一頃,糧八石
公用田四頃,糧三百二石。
樣田四頃八十五畝,糧二十八石八斗
前衛見徵夏秋糧一萬四千九石二斗六合一勺
穀草一萬九千二百四十八束。
地畝銀一百二十三兩二分五釐八毫四絲。
糧草銀一百五十六兩六錢二分一釐二毫二絲四忽。
春三月羨卒修浚漢唐等渠,秋八月青草八千六百五十束。
表田一頃二十畝糧八十石。
公用田四頃,糧三百石。
樣田四頃八十畝,糧二十八石八斗
屯衛見徵夏秋糧一萬七千五百四十四石二斗六升四合四勺。
穀草一萬七百三十三束一釐七毫。
地畝銀一百七十一兩三七分二釐三毫八絲
糧草銀四百一兩六錢九分八釐六毫六絲八忽。
春三月,發羨卒修浚漢唐等渠,秋八月青草撒寧左等衛湖灘
中衛見徵夏秋糧二萬六百四十一石六斗一升七合五勺。
穀草二萬二千四百六束七分四釐二毫。
地畝銀二百三兩一錢六分八釐九毫。
糧草銀三百四十五兩一錢二分八釐一毫
春三月羨卒修浚美利等渠,秋八月青草三十四萬八千三百七十束。
鳴沙州三月,發羨卒挑浚七星等渠,秋八月青草八萬束,開豁亢旱渰淤。
見徵草一萬六千一百三十九束。
廣武營三月,發羨卒挑浚石灰等渠,秋八月湖灘草一十八萬八千三百束,正德年間開豁河崩灘,草七萬七千九百六十五束,實該草一十一萬三百三十五束,公用草五千一百束,平魯所見夏秋糧四千七百七十一石六斗七升四合六勺。
穀草六千六百五十二束九分八釐八毫八絲
地畝銀四十五兩四錢一釐九毫八絲
糧草銀五十八兩四錢一分三釐七毫八絲
後衛見徵夏秋糧一千四百六十五石三斗五升七合五抄
靈州見徵夏秋糧七千一百九十四石八斗二升三合八勺五抄
穀草九千七百四十束七分七釐五毫。
地畝銀五十三兩四錢三分五釐九毫五絲
糧草銀一百九兩八錢一分二毫。
三月,發羨卒挑浚漢伯、秦壩等渠,八月青草二十萬五百二十八束,瓦渠等里民秋八月青草四萬五千束。
寧夏衛風俗
        《衛志》本衛
金史夏國贊彊梗尚氣重然諾敢戰𩰚。
舊志:尚詩書詞翰
《新志》:重耕牧,閑禮義
寧夏後衛 務耕牧習射獵。
寧夏中衛 人性悍幹,以耕獵為事孳畜為生
靈州千戶所 尚耕牧,工騎射,信禨鬼
寧夏祠廟
《衛志》本衛〈按各衛所祠廟闕略不詳,僅附本衛之內。
社稷壇 在南薰門外西南
山川壇 在社稷壇之西。
寶纛壇 在山川壇之西。
公元1477年
厲壇 鎮城靈州中衛後衛各一,皆在城北。
城隍廟 在前衛東明成化十三年建,中衛靈州廣武後衛平魯各一。
旗纛廟 在新譙樓西,中衛廣武後衛靈州各一。
東嶽廟 在清和門外,靈州平魯廣武玉泉各一。
八蜡廟 鎮城在清和門七里中衛東門外。
馬神廟 在帥府,西廣武玉泉平魯靈州各一。
漢壽亭侯 鎮,故有相傳,建於唐時後衛靈州平魯廣武玉泉中衛各一。
公元1606年
岳武穆王 明萬曆三十四年創建
公廟 在鎮感應坊。
三官廟 在承天寺前,南向後衛中衛平魯廣武各一。
龍王廟 平魯大水口,一山石崖有泉,一股神座後往一股前流下山拜寺口,一廟前皆泉水,有塔二座後衛廣武玉泉各一。
公元1610年
藥王 在永通橋之東,明萬曆三十八年建平魯一
元帝 在左倉之南,後衛中衛廣武各一。
三皇廟 在新城明萬曆三十八年建。
公元1596年
雷尊廟 在新城明萬曆二十四年建。
遺愛祠 在永通橋西。
楊王二公祠 俱靈州建,祀總督楊一清王瓊
忠烈祠 在新城南,祀總督姜漢
公元1510年
北祠 在北關本鎮,官死於敵者皆祀之。
咸寧侯祠 在新關王廟西,明正德五年遊擊將軍仇鉞平寘鐇變,鎮人立祠以祀之。
公元1594年
功德祠 五:一在前倉南,祀明巡撫王鑑川一在譙樓地基,祀明巡撫黃梓山一在南薰城東向,祀巡撫羅念山,今廢。
一在王公祠東,祀巡撫楊小林一在城隍廟前,祀總兵亭。
顯忠祠 明萬曆二十二年建,祀兵變遇害官生軍民
公元1592年
貞烈祠 明萬曆二十年建,祀兵變遇害烈女,俱在馬營
忠節祠 在常信堡,明萬曆二十年建,祀本堡被害忠節
寺觀
寧靜寺 明正統年建,原降佛經一藏南向,在舊城慶府迤西。
永祥寺 明正統年建,在馬營迤西,南向
報恩寺 明洪武年間建,在寧夏倉迤西,南向
承天寺 諒祚所建,明洪武初重修,在新城光化門迤東,東向
塔寺 明正統年建,在鎮遠門外,東向
寶塔 赫連勃勃重修有古寶塔,在振武門外東向離城三里許。
紅花寺 在清和門七里許,兵變廢。
邊寧寺 在右衛前,南向
回紇禮拜寺 在靜寺北,東向以上舊創。
太平寺 在南薰門外南向
公元1602年
高臺寺 舊建城東二十里,為黃河崩沒,明萬曆三十年重建,在紅花渠東麗景園內,改名延慶寺東向
興國寺 舊名彌陀,在清和門㢲方兵變毀。
二十八年重修東向以上皆新建。
一百八塔寺 在硤口山。
大佛寺 在西路邊外元昊時建。
牛首寺 在靈州西南
靜寺 在靈州城內。
興教寺 在靈州城內。
石佛寺 在靈州城北。
康濟寺 在韋州
石空寺  米缽寺  羚羊寺 皆以山名,在中衛地方。
安慶寺 在鳴沙州城內,建於諒祚之時。
弩兀刺 元之廢寺,在啟刺八山東
慶壽寺 在廣武城
弘福寺 在後衛城
保安寺 在平魯城
三清觀 在南薰門外㢲方明慶靖王建,永樂間聞於朝,實勝概壬辰後重建。
公元1592年
清寧觀 在振武門內元昊避暑宮,明萬曆二十年重修
真武觀 在靈州城
寧夏驛遞
        《衛志》本衛
寧夏在城驛 在南關內。
沙井驛 石溝兒驛 鹽池
萌城驛  韋州驛 以上六驛俱在本城堡
河西寨驛 高橋兒驛 隰寧驛
寧夏衛兵制
        《衛志》本衛
土著額軍六萬一千九百有一,正額召募、抽補、報效土軍甲軍帶管,凡七等
正額四萬一千二百三十三,七衛四所,儀長二司
召募二千六百九十,寧、左、右、前、中、後,六衛
抽補五千五百三十七,衛三所
報效一千九百七十六,靈州
土軍三百五十一,靈州
甲軍一千五百七十六,六驛七遞。
帶管八千五百四十五,七衛三所
陝西備禦額軍一萬一千二百七十八,踐更為班者二,每班鎮城五路,各分其半。
實軍二萬四百二十九,寧夏衛九百七十六,左屯衛五百三十五,右屯衛五百八十,前衛五百有五,中屯衛三百六十餘,分列在鎮三營在外五路
儀長二司軍八百六十。
甲軍一千五百三十九,壯士二百七十九。
備禦實軍九千三百八十,頭班鎮城河西路二千二百九十七,河東路二千一百一十。
次班四千七百一十,分戍河西河東同。
家丁七千八百有三。
正兵營 旗軍二千三百七十九,家丁一千三百八十九。
奇兵營 旗軍一千七百二十六,家丁六百有三。
遊兵營 旗軍一千六百一十五,家丁四百八十二。
後司 旗軍一百六十,前司家丁二百五十六,後司家丁一百有七。
在城驛 甲軍二百五十一。
中路靈州營 旗軍一千一百八十七,家丁四百六十六,甲軍一百八十,備禦軍五百一十二。
右司 家丁二百有四
橫城堡 軍丁四百七十七。
清水營 軍丁五百有三。
紅山堡 軍丁四百有五。
鹽池 旗軍三百九十一,甲軍三百四十。
紅寺堡 旗軍一百四十九。
石溝 壯丁一百四十六,甲軍二百四十。
韋州群牧所 旗軍四百一十七,甲軍一百八十九。
大沙井 甲軍一百二十。
隰寧堡 甲軍一百二十,壯丁二十五。
萌城驛 甲軍一百九十九,壯丁二十五。
東路花馬池營 旗軍九百八十八,家丁一千四百八十八,備禦軍六百五十七。
安定堡 軍丁五百九十六。
鐵柱泉堡 軍丁二百五十六。
高平堡 軍九十九。
興武營 旗軍四百一十三,家丁五百一十五,備禦軍七百有一。
毛卜刺堡 軍丁三百二十。
永清堡 軍丁二百七十七。
西路中衛營 旗軍一千二百有六,家丁六百有一,備禦軍三百一十一。
石空寺堡 軍丁三百九十一。
古水井堡 軍丁七百三十三。
鎮魯堡 軍丁一百三十三。
永興堡 軍丁一百一十五。
鳴沙州 旗軍一百二十。
廣武營 旗軍七百七十三,家丁一百五十九,備禦軍二百有六。
棗園堡 軍丁一百八十。
張義堡 壯士八十三。
渠口堡 軍一百。
南路玉泉營 旗軍九百六十五,家丁三百二十三,備禦軍二百名。
大壩堡 軍丁四百五十二。
平羌堡 軍丁一百四十五。
北路平魯營 旗軍六百四十二,家丁五百一十三,備禦軍二百三十二。
威鎮堡 軍丁一百五十七。
李綱堡 軍丁二百八十四。
金貴堡 軍丁二百有九。
洪廣營 旗軍三百,家丁五百二十,備禦軍二百二十。
鎮朔堡 軍丁二百有七。
鎮北堡 軍丁一百六十一。
寧夏衛古蹟
公元前127年
通志本衛〈按各衛所古蹟闕略不詳,統附本衛之內。
朔方古郡 漢武帝元朔二年,遣衛青李息雲中,歷高闕,遂至符離,收河南地,置朔方郡
富平故城 在省嵬城西北,秦置北地尉治
河目縣故城 在黃河南
歷城 在衛北百里,漢置渾遠都尉理所後魏太和初三齊平徙,歷下人,居此遂有歷城之名,後周因歷城郡,旋廢。
上河城 世謂之漢城,薛瓚以上河在西河富平縣,昔馮參上河典農都尉治所
保靜城 在衛西南八十里,漢築,乃舊薄骨律鎮倉城也,後魏立弘靜鎮,徙關東人以充屯田
為縣,有典農城在其內,宋陷於趙德明改為靜州,明為屯軍居住
吳城 在衛城北七十里,赫連勃勃遊憩吳山而歎曰:美哉斯阜,臨廣澤而帶清流,吾行地多矣,自馬嶺以南大河以北,未有若斯壯麗者。
築城吳城
隋置白城鎮,旋廢。
珍珠樓  通天樓 俱在統萬城內,皆勃勃時建。
夏州城 在衛城東,黃河岸側晉時赫連據此大夏後魏夏州
祈都城 在中衛東北即古夏州城
省嵬城 在黃河東
靈武鎮 河外鎮也,前漢北地郡靈武縣即此,隋唐皆為縣。
宥州寧朔郡 本三封縣之地,自河曲有蕃部落,後周武帝朔州以統,唐高宗時魯州麗州含州、塞州、依州、梁州武后時并為匡、長二州中宗蘭池都督府,分六州為縣,元宗時復置魯州麗州、塞州,後復置匡、長二州,又置宥州延恩等縣,至天寶中改寧郡,復寄理經略軍,以地形居中,可總統蕃部,地以應接天德南為夏州之援,憲宗時復置宥州,於長澤縣,綏銀節度使兼管神策軍,宋李繼捧納,國復為王土,後夏州廢毀,因陷趙德明
定遠鎮 在衛城北一百里,唐屬朔方節度定遠軍,即元昊興州
安豐軍 唐屯田二十萬以上,係河外六鎮
洪門鎮 本夏州地邠州節度使張獻甫洪門鎮,城置兵以防寇,宋雍熙中廢,後屬趙德明號為洪州
溫池城 在衛東南唐神龍間溫池縣,屬靈州,後改屬威州
公元712年
東受降城 唐睿宗景雲三年朔方郡總管張仁愿築三受降城敬宗寶曆元年,振武節度使張惟清東城濱河,徙置宰遠烽南。
公元814年
中受降城 有拂雲堆祠,接靈州境,有關唐憲宗元和九年置。
又有備塞軍,元和九年宰相李吉甫奏,修復舊城,北有安樂戍。
公元722年
西受降城 元宗開元初,為河所圮十年總管張說城東別置新城,北三百里有鷿鵜杲,以上三城俱在河外,今廢,唐呂溫有三受降城碑銘
回樂鄉 在靈州故城內。
韋州城 在衛城東南三百六十里,韋州
靜塞
田州城 在衛城北六十里。
定州城 在衛城北六十里,本定遠城趙元昊改為定州
臨河鎮 宋初舊管蕃部三族,置巡檢使,以本部長為之,真宗時陷於趙德明
龍鎮 在勝州之境,地居險峻,宋景祐中夏國所并,今廢,入河套
石堡鎮 本延州西邊鎮塞宋至道中陷於元昊號龍州
元昊宮 在賀蘭山之東,昔趙元昊據有地,居興州,阻河依山為固,建宮於此宮牆尚存,又城東十五里有高臺元昊建寺之所。
鳴沙州 在衛東南一百五十里,本舊鳴沙鎮此地人馬行沙有聲,故名。
後周移置會州於此,尋廢。
隋置環州鳴沙縣大業初,州廢,唐貞觀中,復置環州,尋廢,以縣屬靈州
神龍初,為默啜所據,咸亨中收復,仍於鳴沙縣安樂州,以處吐谷渾部落,後沒於吐蕃大中間收復改置威州徙治方渠,以鳴沙為屬縣。
元初於此鳴沙州,明廢。
清遠軍 宋太宗靈武道艱阻,欲城故威州,以通漕挽,轉運使鄭文寶固請,築此城。
清遠軍為名,真宗時陷於賊。
公元882年
雄州 在靈州西南一百八十里,唐僖宗中和二年徙治承天為行州,今廢。
公元671年
威州 本安樂州唐高宗咸亨二年,以靈州之故鳴沙縣地置州以居之,肅宗至德後沒於吐蕃宣宗大中三年收復更名威州
公元618年
鹽州五原郡都督府 本西魏安西州,後改鹽州,隋為鹽州郡,唐初沒於梁師都武德元年僑治靈州貞觀元年州省,以縣隸靈州
二年師都平復置州。
天寶元年更郡曰五原肅宗上元中城為吐蕃所毀,塞外保障,復加版築
德宗時復沒吐蕃尋復城之,領五原白池二縣宋咸平中陷於趙德明
鹽池故縣 唐神龍中置縣,縣側有鹽池,唐及五代節度使兼領鹽池榷鹽事,開元初燕然燭龍二州寄治鹽池界。
大都護府 本朔方郡地,舊為雲中都護府,隋為金河縣唐高宗置府,更名
公元663年
安北大都護府 本燕然都護府唐高宗龍朔三年瀚海都督府總章二年更名開元二年中受降城十年徙治豐勝二州之境,十二年徙置天德軍
寧夏衛藝文〈詩〉
《送散騎常侍朔方·皇甫冉
故壘煙塵促,新軍河塞間。
金貂漢將,玉節度蕭關
散漫沙中雪,依稀漠口山。
人知竇車騎,計日勒銘還。
《送李騎曹靈武郎士元
一歲一歸涼天騎行
河來塞曲山遠沙平
縱獵旗風捲,聽笳帳月生。
鴻引塞色回日滿京城
《送鄒明府靈武賈島
曾宰西畿縣,三年馬不肥。
債多憑劍與,官滿載書歸。
邊雪藏行徑,林風臥衣
靈州曉角客館未開扉。
夏城坐雨》·李夢陽
河外孤城枕草萊,絕邊風雨送愁來。
一秋穿塹兵多病十月燒荒將未回。
往事空餘元昊骨,壯心思上李陵臺
朝廷遣使何補白面慚非濟世才。
夏城漫興前人
行盡沙陲又見河,賀蘭西望嵯峨
名存異代唐渠古,雲鎖空山夏寺多。
萬里君恩饋餉三邊封事重干戈。
朔方今難汾陽老,誰向軍門奏凱歌。
《過田州故城》齊之鸞
河外軍藩麥秀中,唐兵昔數朔方雄。
韓公北輯三城路,至德中興一旅功。
番刻勁銷春蘚碧,漢花穠寺門紅。
高雲不罩田州塔水鶴歸巢暮空
寧夏衛紀事
漢書·公孫弘傳》,遷御史大夫
時又東置蒼海北築朔方之郡
數諫以為罷弊中國以奉無用之地,願罷之。
於是上迺使朱買臣等難朔方之便。
十策得一
迺謝曰:山東鄙人不知其便若是,願罷西南夷蒼海,專奉朔方。
上迺許之。
隋書·崔仲方傳》仲方進位上開府,尋轉司農少卿進爵安固縣公
令發丁三萬,於朔方靈武長城東至黃河西拒綏州南至勃出嶺,綿亙七百里。
明年上復仲方發丁十五萬,於朔方巳東緣邊險要數十城,以遏邊寇
唐書·唐璿傳》朔州長史
永淳中突厥豐州都督智辯戰死,朝廷議棄豐保靈、
休璟以為不可上疏曰:豐州控河遏寇號為襟帶,自秦、漢以來,常郡縣之。
田良美,宜耕牧
隋季喪亂不能堅守,乃遷就寧、慶,戎羯得以乘利交侵,始以靈、為邊。
唐初,募人以實之,西北一隅得以完固
今而廢之,則河傍地復為賊有,而靈亦不足自安,非國家利也。
高宗從其言。
公元933年
五代史·李仁福傳》仁福封朔方王
長興四年三月卒,其子彝自立留後
明宗乃以彝超為延州刺史彰武軍節度使,而徙彰武安從進代之。
邠州藥彥稠從進之鎮。
彝超不受代從進與彥稠以兵圍之,百餘日不克
夏州城壁素堅,故老傳言赫連勃勃蒸土築之進等穴地道,至其城下堅如鐵石,鑿不能入。
彝超外招党項抄掠從進糧道自陝以西,民運斗粟束芻,其費數千,人不堪命,道路愁苦
明宗遂釋不攻,以彝超為定難軍節度使
宋史·段思恭傳》思恭泗州
馮繼業靈州舉宗來朝,帝以思恭知州事,語之曰:靈州非衛、霍名將鎮撫不可
思恭下車,矯繼業之失,綏撫夷落訪求民病,悉條奏免之。
俄而回鶻入貢路出靈州交易於市,思恭遣吏市硇砂,吏爭直,與之競。
思恭釋吏,械其使,數日貰之。
使還愬其主,復遣使齎牒詣靈州問故,思恭理屈不報
自是數年,回鶻不復朝貢
久之,遷右諫議大夫、知揚州
楊億傳》左司諫知制誥賜金紫。
咸平中西鄙未寧,詔近臣靈州棄守之事。
上疏曰:臣嘗讀史,見漢武兆築朔方之郡平津侯諫,以為罷弊中國,以奉無用之地,願罷之。
上使辨士朱買臣等發十策以難平津,平津不能對。
以為平津賢相非不能折買臣之舌,蓋所以將順人君之意爾。
舊稱朔方,地在要荒之外聲教不及
元朔中大將軍衛青奮兵掠地列置郡縣
靈州朔方故墟僻介西鄙,數百里無有水草烽火停障相望
當其道路不壅,饟饋無虞,猶足以張大國之威聲,為中原扞蔽
邊境屢驚,兇黨猖熾爵賞之而不恭討罰之而無獲。
曹光寔、白守榮、馬紹忠及王榮之敗,資糧屝屨,所失至多將士丁夫相枕而死。
以至商人輸帛入穀,償價數倍;孤壤築城邊民繹騷國帑匱乏不能邊人之命,及濟靈武之急。
數年之間,兇黨逾盛。
靈武危堞巋然僅存河外五城,繼聞陷沒
堅壁清野坐食糗糧,閉壘枕戈,苟度朝夕,未嘗一兵一騎,敢與之角。
靈武之存無益,明矣。
平津所言罷弊中國以奉無用之地,正今日謂也。
以為存有大害,棄有大利國家輓粟之勞,士卒流離之苦,悉皆免焉。
堯、舜、禹,聖之盛者也,地不過千里,而德格天,四門穆穆
武丁成王商、周明主也,然地東過江、黃,西不過氐、羌,南不過蠻荊,北不過太原,而頌聲並作號為至治
及秦、漢窮兵拓土肝腦塗地,校其功德豈可同年而語哉。
西漢賈捐之建議朱崖當時公卿,亦有異論,元帝力眾說,奮乎獨見下詔廢之,人頌其德。
故其詔曰:議者以棄朱崖羞威不行,夫通於時變,即憂萬民饑餓,危孰大焉
宗廟之祭,凶年不備況乎不嫌之辱哉。
以為類於靈武也,必以失地為言,即燕薊八州河湟五郡,所失多矣,何必此為。
竊惟太祖姚內斌領度州,董遵誨環州統兵裁五六千,悉付以閫外之事,士卒效命疆場晏然朝廷旰食之憂,疆場羽書之警。
臣乞選將臨邊,賜給廩賦,資以策略,許便宜而行。
寇擾內屬,撓之以勁兵,示之以大信懷荒振遠,諭以賞格,彼則奔潰眾叛,安能大邦為敵哉。
若欲謀成廟堂,功在漏刻,臣以為彼眾方黠,積財猶豐,未可歲月破也。
直須靈州,保環慶然後以計困之爾。
如臣之策,得驍將數人,提銳兵一二萬,給數縣賦以資所用,令分守邊城,則寇可就擒,而朝廷得以無虞矣。
尹憲傳》雍熙初,詔就知夏州攻破李繼遷之眾于地斥澤繼遷遁走俘獲四百餘帳。
奏請所部抽移諸帳,別置騎兵號曰平砦,以備其用,詔從之。
公元997年
李至傳》真宗即位拜至工部尚書參知政事
一日上訪靈武事,上疏曰:河湟之地,夷夏雜居是以先王置之度外
繼遷異類騷動疆場然臍不足弭其患,擢髮不足數其罪。
聖人之道,務屈己含垢以安億民,蓋所損者小,所益者大。
陛下以元元為念,不以巨憝介意
料彼協從厭兵久矣,苟朝廷舍之不問,啖以厚利,縻以重爵,亦安肯迷而不復訖於淪胥哉。
鄭文寶絕青鹽使不入漢界,禁粒食使不及羌夷,致彼有詞,而我無謂,此之失策,雖悔何追。
今若復禁止不許通糧,恐非制懷遠、不戰屈人之意。
唐代宗雖罪田承嗣不禁魏鹽陛下宜行此事,以安邊鄙。
使其族類有無交易售鹽以利之,通糧以濟之,彼雖遠夷必然向化互相告諭
一旦懷恩,舍逆效順,則繼遷豎子孤而無輔,又安能為我蜂蠆哉。
靈州不可不棄,非獨臣愚以為當然,若移朔軍額環州,亦一時之權也。
或指靈州咽喉之地,西北要衝安可棄之以為敵有,此不智之甚,非臣之所敢知也。
靈武不能守。
公元933年
王巖叟傳》:初,夏人遣使入貢,及為境上之議,故為此去彼來,牽致勞苦,每違期日。
巖叟請預戒邊臣違期,一不至則勿復應,自後不復敢違。
質孤、勝如二堡,漢趙充國留屯之所,自元祐講和,在蘭州界內,以為形勝膏腴之地力爭之。
二堡若失,則蘭州熙河遂危。
延帥欲以二堡蘇轍主其議。
熙河延安二捷同報,奏曰:近邊奏稍頻,西人在得二堡
今盛夏猶如此,入秋可虞不若早定議。
意在與之也。
巖叟曰:形勢之地,豈可輕棄,不知既與,還不更求否。
太皇太后曰:然。
議遂止。
夏人數萬侵定西之東、通遠之北,壞七厓巉堡,掠居人,轉侵涇原河外府州,眾遂十萬。
熙帥范育偵伺夏右廂種落大抵河外,三疏請乘此進堡砦,築龕谷勝如、相照、定西而東徑隴諾城。
朝議未一,或欲以七巉經毀之地,皆以與
巖叟力言不可與,彼訐得行後患未巳。
因請遣官諭熙帥,即以戶部員外郎穆衍行視,築定遠以據要害
調兵貲費一從便宜不必中覆
定遠遂城,皆巖叟之力。
中書舍人
公元997年
鄭文寶傳》文寶陝西轉運使,加工部員外郎
賀蘭山下,見唐室營田舊制建議興復,可得秔稻萬餘斛,減歲運之費。
清遠積石嶺,在旱海中,去靈、環皆三四百里,素無水泉
文寶民負水數百里外,留屯數千人,又募民雜樹及貓狗鴉烏者,厚給其直。
舄鹵,樹皆立枯。
西民甚苦其役,而城之不能守,卒為山水所壞。
又令慶州水磑,亦為山水漂去。
既而文寶復請禁鹽,邊民冒法抵罪者甚眾。
太常博士席羲叟決獄陝西,廉知其事,以語中丞李昌齡,以聞。
文寶又奏解州鹽價未滿歲,虧課二十萬貫,復為三司所發。
乃命鹽鐵副使宋太初都轉運使,代文寶還,下御史臺掬問,具伏
下詔切責,貶藍山
未幾,移枝江令
真宗即位,徙京山
咸平中召還,授殿中丞,掌南京榷貨
慶州發兵芻糧靈州文寶素知山川險易上言必為繼遷所敗。
未幾,果如其奏。
轉運使陳緯沒於賊,繼遷進陷清遠軍。
文寶丁內艱,服未闋,即命相府召詢其策略
文寶因獻河西隴右圖》,敘其地利本末,且言靈州可棄。
時方大將王超靈武,即復文寶工部員外郎,為隨軍轉運使
環州,或言靈州已陷,文寶乃易其服,引單騎,冒大雪間道清遠故城,盡得其寔,遂奏班師
劉綜傳》陝西轉運副使,轉太常博士
靈州孤危獻言者或請棄之,上言曰:國家財力雄富士卒精銳,而未能剪除凶孽者,誠以賞罰未行,而所任非其材故也。
今或輕從群議,欲棄靈州,是中賊之奸計矣。
靈州民淳土沃,為西陲巨屏所宜固守以為扞蔽
然後於浦洛河軍城屯兵積糧為之應援,此暫勞永佚之勢也。
鎮戎軍靈州相接,今若棄之,則原、渭等州益須設備,較其勞費十倍而多,則利害之理昭然可驗矣。
夢溪筆談淳化中李繼捧定難軍節度使,陰與弟繼遷謀叛朝廷李繼隆率兵討之。
繼隆馳至克胡,度河入延福縣,自鐵茄驛夜入綏州,謀其所向。
繼隆欲徑襲夏州
以謂夏州賊帥所在,我兵少,恐不能克,不若先據石堡,以觀賊勢。
繼隆以為不然,曰:我兵既少,若徑入夏州出其不意,彼亦未能料我眾寡
若先石堡眾寡已露,豈復能進。
引兵馳入撫寧縣繼捧未知遂進夏州
繼捧狼狽出迎,擒之以歸。
撫寧舊治無定河川中,數為虜所危。
繼隆乃遷縣于滴水崖舊縣之北十餘里,皆石崖峭拔十餘丈,下臨無水,今謂之囉瓦城是也
熙寧中所治撫寧城,乃撫寧舊城耳。
本道圖牒皆不載,唯李繼隆西征記》言之甚詳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