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五百二十一卷目录
西安府部纪事
职方典第五百二十一卷
西安府部纪事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注〉封禅书曰:南伐至于召陵,登熊山。地理志曰湘山在长沙益阳县。正义曰括地志云:熊耳山在商州洛阳西,齐桓公登之以望江汉也。湘山一名艑山,在岳州巴陵县南。《雒南县志》:黄帝时,有凤衔丹书图见于元扈山,帝拜受之。《帝王世纪》谓黄帝有土德之瑞,即此。黄帝感风后言,祭于洛水,见大鱼,七日流于海,始得图书。
河图玉版仓帝书成龙藏,鬼哭以有文字恐,人书之也。天为雨粟,雨金,以其泄天地之秘也。
《竹书纪年》:唐尧五十八年,使后稷放子朱于丹水,故曰:丹朱一百年,尧崩。朱避舜于房陵,舜让,不克。遂封于房,为虞宾。
《淳化县志》:唐尧凿山为门。
《啇州志》:大禹时,元龟负文出洛水,禹受之。叙洪范《淳化县志》:夏禹导汧及岐至于荆山。
《鄠县志》:周文王因崇侯谮,囚于羑里,后得释,封西伯,遂伐崇作丰宫。
武王继文,虽都镐,而丰宫不移,记曰:文武郊于丰,成王十七年周公请老于丰。
《蓝田县志》:平王东迁,白鹿见于西原。
《商州志》:定王二十一年,梁山崩壅河,三日不流,晋侯召伯崇伯宗遇辇者,曰:君亲缟素,率群臣哭之,斯流矣,如其言而河流。
元王六年,丹水绝,三日不流。
贞定王十二年,河出龙门三里。
考王二年,河赤于龙门,三日。
威烈王三年,河岸崩壅龙门。
二十三年,九鼎震,河岸崩壅龙门。
显王元年冬,桃李花于秦。
三年,雨金于栎阳。
周亡,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飞入泗水,馀八入于秦中。《渭南县志》:晋惠公四年,荐饥乞籴于秦。秦穆公输粟于晋,自雍相望,至绛命曰汎舟之役。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二十七年,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是岁,赐爵一级,治驰道。
《淳化县志》:始皇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徙五万家于云阳。
三十五年,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堑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而行出。二世胡亥起林光宫从广各五里。
《樗里子传》:樗里子卒,葬于渭南章台之东。曰: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樗里子疾室在于昭王庙西渭南阴乡樗里,故俗谓之樗里子。至汉兴,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武库正直其墓。秦人谚曰:力则任鄙,智则樗里。
《汉书·高帝本纪》: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降枳道旁。〈注〉应劭曰:霸上,地名,在长安东三十里,古曰兹水,秦穆公更名霸。师古曰:霸水上,故曰霸上,即今所谓霸头。苏林曰:枳道,亭名也。在长安东十三里。师古曰:在霸成观西四里。
汉元年,沛公西入咸阳。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羽号曰雍王,王关中。即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守函谷关,毋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二月,羽果帅诸侯兵欲西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羽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遂至戏下。
《渭南县志》:汉元年,沛公谢羽鸿门。〈注〉鸿门在新丰境内,新丰为渭南,旧县名,时羽兵四十万,沛公兵仅十万。
《汉书·娄敬传》:敬,齐人。汉五年,戍陇西,过雒阳,高帝在焉。敬脱挽辂,愿见上,上召见,赐食。已而问敬,敬说曰:陛下都雒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敬曰:陛下王天下与周异。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馀世。公刘避桀居豳。大王以狄伐故,去豳,杖马箠去居岐,国人争归之。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上八百诸侯,遂灭殷。成王即位,周公之属傅相焉,乃营成周都雒,以为此天下中,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钧矣,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凡居此者,欲令务以德致人,不欲阻险,令后世骄奢以虐民也。及周之衰,分而为二,天下莫朝而周,不能制。非德薄,形势弱也。今陛下起丰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径往,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籍战荥阳,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骸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不绝,伤夷者未起,而欲比隆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矣。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𩰚,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胜。今陛下入关而都,按秦之故,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高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则亡,不如都周。上疑未能决。留侯明言入关便,即日驾西都关中。
《史记·项羽传》:羽屠咸阳,烧其宫室,收其宝货略妇女而东。秦民失望,于是韩生说羽曰: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肥饶,可都以伯。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又怀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韩生曰:人谓楚人沐猴而冠,果然。羽闻之,烹韩生。
《张良传》:刘敬说上:都关中。上疑之。左右大臣皆山东人,多劝上都雒阳:雒阳,东有成皋,西有殽黾,背河,乡雒,其固亦足恃。良曰: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刘敬说是也。于是上即日驾,西都关中。
《高祖本纪》:六年十二月,人有上变事告楚王信谋反,上问左右,左右争欲击之。用陈平计,乃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楚王信迎,即因执之。是日,大赦天下。田肯贺,因说高祖曰:甚善,陛下得韩信,又治秦中。秦,形胜之国,带山河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夫齐,东有琅琊、即墨之饶,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浊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故此东西秦也。非亲子弟,莫可使王齐矣。高祖曰:善。赐黄金五百斤。〈注〉应劭曰:山河之险,与诸侯相县隔,地绝千里,所以能禽诸侯者,得天下之利百二也。李斐曰:河山之险,由地势高,顺流而下易,故天下于秦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苏林曰:得百中之二焉。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也。索隐曰服虔云:谓函谷关去长安千里为悬隔。按:又以河山险固形胜,其势如隔千里。虞喜云:百二者,得百之二。言诸侯持戟百万,秦地险固,百倍于天下,故云得百二焉,言倍之也,盖言秦兵当二百万也。齐得十二亦如之,故为东西秦,言势相敌,但互文相避,故云十二。言馀诸侯十万,齐地形号亦倍于他国,当二十万人。
《史记》:刘敬从匈奴来,因言匈奴河南白羊、楼烦主,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夜可以至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夫诸侯初起时,非齐诸田,楚昭、屈、景莫能兴。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高枕而卧也。臣愿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桀名家居关中。此彊本弱末之术也。上曰:善。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馀万口。〈注〉索隐曰案:小颜云今高陵、栎阳诸田,华阴、好畤诸景,及三辅诸屈诸怀尚多,在此时所徙。
《汉书·高祖本纪》:十一年夏四月,行自雒阳至。令丰人徙关中者皆复终身。〈注〉应劭曰:太上皇思故土欲归丰,高祖乃更筑城寺市里如丰县,号曰新丰,徙丰民以充实之。师古曰:徙丰人所居,即今之新丰古城是其处。
《通志》:惠帝四年,未央宫凌室灾。丙子,织室灾。
三辅黄图汉之故都,高祖七年方修,长安宫城自栎阳徙居此,城本秦离宫也。初置长安城,本狭小。至惠帝更筑之。元年正月初成长安城。三年春,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六千人,三十日罢。城高三丈五尺,下阔一丈五尺。六月,发徒隶二万人常役。至五年复发十四万五千人,三十日乃罢。九月城成,高三丈五尺,下阔一丈五尺,上阔九尺,雉高三版,周回六十五里,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
《西京杂记》:惠帝七年夏,雷震南山大木,数千株皆火燃,至末其下数十亩地草皆燋黄,其后百许日,人家就其间,得龙骨一具,鲛骨二具。
《咸宁县志》:吕后既杀戚夫人,酖赵王如意后,行轵道上,见黑犬,伤腋卜之,曰:赵王如意为祟。
《通志》:文帝初,多雨积霖,至百日而止。
七年六月癸酉,未央宫东阙罘罳灾。
后元三年,蓝田山水出,流九百馀家,坏民室八千馀所,没三百馀人。
《鄠县志》:武帝建元二年,始微行,与左右能骑射者,期诸殿门,常入南山下射猎,驰骛禾稼之地,民皆号呼。骂詈鄠杜令欲执之,示以乘舆物,乃得免。
《雒南县志》:汉武帝建元三年,上欲使吾丘寿王除上林苑,属之南山。东方朔谏曰:夫南山,天下之阻。陆海之地,山出玉石、金、银、铜、铁良材,百工所取给,万民所仰足也。又有粳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给足,无饥寒之忧。六年四月壬子,高园便殿火。
《渭南县志》:汉武帝元光六年,大司农郑当时言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九百馀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馀里,径,易漕,度又可溉渠下民田万馀顷。天子然之,发卒数万人穿渠,三岁而通,人以为便。
《通志》:元狩元年十月,祠五畤,获一角兽,以燎。
《淳化县志》:二年,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击匈奴,得休屠,祭天金人祠,诸甘泉,以为天神主。
元鼎四年六月,汾阴巫锦得大鼎。河东太守以闻。天子使验问巫得鼎无奸诈,乃以礼祠,迎鼎至甘泉,荐之。宗庙及上帝藏于甘泉宫,群臣皆上寿贺。
五年,上幸甘泉,立太一祠坛,所用祠具如雍一畤,而有加焉。五帝坛环居其下,后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见。帝善之,下公卿议,曰:古者祠天地皆有乐,而神祇可得而礼。乃立乐府。以延年为协律都尉,论律吕,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皆祠至明。夜尝若有神光如流星止集于祠坛,天子自竹宫遥拜,百官侍祠者数百人皆肃然心动。
元封元年,帝行自云阳,北历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至朔方,还,祭黄帝冢桥山,乃还甘泉。祠太一。又令民能入粟甘泉各有差,以复终身,不告缗。一岁之中,甘泉仓满。
二年,作甘泉通天台,从公孙卿仙人好楼居之言也。夏六月,诏曰:甘泉宫内中产芝,九茎连叶。上帝博临,不异下房,赐朕弘休。其赦天下,毋自复作,赐云阳都百户牛酒。作芝房之歌。冬十二月,帝还祠太一,拜德星。
《同州志》:四年,幸河东,祀后土。赦夏阳死罪,以下及免今年租赋。
太初元年冬十一月,柏梁台灾,祀后土。东临渤海,望祀蓬莱。春还,受计于甘泉。
《西京杂记》:武帝作昆明池,欲伐昆吾夷,教习水战,因而于上游戏养鱼,鱼给诸陵庙,祭祀馀,付长安市卖之池周回四十里。
京师大水,祭山川,以止雨。丞相御史二千石祷祠如求雨法。
瓠子河决,有蛟龙从九子,自决中逆上,入河喷沫,流波数十里。
《咸宁县志》:汉昆明池畔有灵沼,名神池。有人钩得大鱼,绝纶而去。鱼梦于武帝求去其钩。明日,帝游昆明池,见大鱼衔钩。帝曰:是。岂昨所梦乎。取鱼去钩,而放之,间三日,帝复游池滨得明月珠一双,帝曰:岂鱼之报耶。
《淳化县志》: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发天下七科。
《通志》:四年二月,雍无云如雷者,三黑雾,如黳。陨石于雍,二声闻四百里。夏蝗。
太始元年,徙郡国吏民豪杰于云阳。
三年春正月,行幸甘泉宫,飨外国客,令天下大酺五日。
征和二年,帝行幸甘泉,巫蛊起。黄门苏文亡,归甘泉,言状。
《酉阳杂俎》:汉武帝凿昆明池极深,悉是灰墨,无复土举朝,不解以问东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曰:试问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难以移,问至后汉明帝时,西域道人入,来洛阳,时有忆方。朔言者乃试以武帝。时灰墨问之道人,云经云天地大劫,将尽则劫,烧此劫,烧之馀也。乃知朔言有旨。
《淳化县志》:昭帝始元元年,夏为太后,起原庙云陵。三年秋,募民徙云陵。
四年春三月甲寅,徙三辅富人于云陵,赐钱户十万。元凤元年九月,通天台,自毁椽木皆化龙凤,随风雨飞去。
三年正月,上林僵柳复起,生有虫食,其叶成文字,曰:公孙病已立。
四年五月丁丑,孝文庙正殿火。
《淳化县志》:宣帝神爵元年春正月,帝如甘泉郊泰畤,遣谏大夫王褒求金马,碧鸡之神。
二年正月,上行幸甘泉郊见泰畤,数有美祥修,武帝故事,盛车服敬,齐祠之礼,颇作诗歌。
四年,上行幸甘泉郊泰畤,有神雀五采集甘泉泰畤殿。诏曰:乃者,凤凰,甘露降集,京师嘉瑞并见修兴太一,五帝后土之祠,祈为百姓蒙祉福。鸾凤万举,蜚览翱翔集,止于旁斋戒之暮,神光显著,荐鬯之夕,神光交错,或降于天,或登于地,或从四方来,集于坛上。帝嘉飨海内承福,其赦天下。
五凤五年,鸾凤集长乐宫东,阙中树上飞下,止地文章五色。
甘露元年,甘露降。四月甲辰,孝文庙火,建章未央长宁宫,钟簴铜人皆生毛,长寸许。二年,行幸甘泉郊泰畤,匈奴呼韩邪单于遣子右贤王铢娄渠堂入侍。
三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姗来朝,赞谒称藩臣。而不名,赐以玺绶冠带,衣裳安车驷马,黄金、锦绣、缯絮,使有司遣单于先行,就邸。长安宿,长平上自甘泉宿,池阳宫上登长平阪,诏单于毋谒。
宣帝微时好游侠,上下诸陵,尤乐鄠、杜之间。甘露三年十二月,尝幸萯阳宫。
黄龙元年,上行幸甘泉郊泰畤,呼韩邪单于来朝。《关中记》:宣帝少依许氏长于杜县乐,之后葬于南原。立庙于曲池之北亭,曰乐游原。
《淳化县志》:元帝初元元年即位,遵旧制。间岁正月,一幸甘泉郊泰畤,施恩泽惠事,所过,毋出田租。
二年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赐云阳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
建昭元年八月,白蛾群飞蔽天。从东都门至于轵道。四年六月,蓝田地震山崩,壅灞水,安陵岸崩,壅泾水逆流。
《通志》:成帝建始元年四月辛丑夜,西北有火光。壬寅,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上下。六月,有青蝇无万数,集未央殿中。大风拔甘泉畤中大木,十围以上。《淳化县志》:建始元年,作长安南郊,罢甘泉祠,从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之奏也。
三年,大雨三十馀日,没四千馀人,坏官民舍八万四千馀所。九月,长安城南有鼠衔黄蒿柏叶上榆为巢。卫后园桐柏上巢,尤多。十二月戊申,未央宫地震。河平元年四月,白茅谷水溢,坏合阳县。
鸿嘉二年春,行幸云阳。三月,博士行饮酒礼,有雉蜚集于庭。历阶升堂,而雊复集诸府,又集承明殿。三年正月乙亥,大水。五月乙亥,大水南山,鸣如雷,闻三百四十里,野鸡皆鸣。
永始元年九月丁巳晦,日食,京师见之,四方不见。三年冬十月庚辰,皇太后诏有司,复甘泉泰畤。《通志》:永始四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神光降集紫殿,大赦天下,赐云阳吏民爵,女子百户牛酒,鳏寡孤独高年帛。四月癸未,长乐宫,临华殿东,司马门灾。元延元年正月,长安章城门,门牡自亡。四月丁酉,无云而雷,七月辛未,星孛于东井。
《淳化县志》:元延二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诏扬雄待诏承明之殿。正月,从上甘泉还,奏甘泉赋以讽之。
《通志》:绥和二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三月,帝崩,皇太后诏有司,曰:皇帝即位,思顺人心,尊经义,定郊礼,天下说憙,惧未有皇孙,故复甘泉泰畤,汾阴后土庶几获福。皇帝恨难之卒,未得其祐,其复南北郊,长安如故,以顺皇帝之意也。
《长安县志》:汉成帝时,刘向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杖青藜吹,杖端烟见,向授以五行洪范之文,向乃制牒以记其言。至曙而去,问其姓,名曰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乃出怀中竹策,有天文地图之书。
哀帝建平三年,寝疾,乃令太皇太后诏有司,曰:皇帝孝顺奉承圣业靡有懈怠,而久疾,未瘳夙夜维思,殆继体之君,不宜改作其复甘泉泰畤汾阴后土祠,如故,上亦不能亲,至遣有司行事,而礼祠焉。
四年四月,山阳湖陵天雨血,广三尺,长五尺,大者如钱小者如麻子。
元寿元年九月,孝元庙门铜龟蛇鸣。
平帝元始元年六月乙未,义陵寝神衣在柙中。丙申,旦衣在外床上,又长安女子生儿,两头异,颈面相向,四臂尻上,有目长二寸。
三年正月,天雨,草长平馆西岸崩壅,泾水不流,毁而北行。十月戊辰,王路朱鸟门鸣。
五年,复南北郊罢甘泉祠。新莽地皇三年二月,灞桥灾,夏飞蝗蔽天,从东方来,至长安入未央宫,缘殿阁草木尽食之。
《西京杂记》:杜子夏葬长安北四里,临终作文曰:魏郡杜邺立志忠款,犬马未陈奄,先草露骨肉,归于后土。魂气无所不之,何必故丘。然后即化封于长安北郭。此焉宴息及死命,刊石埋于墓侧,墓前种松柏,树五树,至今茂盛。
汉朝舆驾祠甘泉,汾阴备千乘万骑,太仆执辔大将军陪乘,名为大驾。
《通志》:世祖建武二年,关中大饥,人相食,黄金一斤易豆五升。九月,大雨连月,禾稼更生,鼠巢树上。
《同州志》:建武十八年,幸长安,历冯翊进,幸蒲坂,祀后土。
安帝延光三年,凤凰集于新丰。
顺帝永和五年,徙上郡,君夏阳避羌寇。
六年,徙北地居冯翊。
桓帝延熹元年七月乙巳,左冯翊云阳地裂。
献帝初平四年六月,华山崩裂。
《后汉书·陈纪传》:纪为平原相,往谒董卓,时欲徙都长安。乃谓纪曰:三辅平敞,四面险固,土地肥美,号为陆海。今关东兵起,恐洛阳不可久居。长安犹有宫室,今欲西迁何如。纪曰:天下有道,守在四夷。宜修德政,以怀不附。迁移至尊,诚计之末者。愚以公宜事委公卿,专精外任。其有违命,则威之以武。今关东兵起,民不堪命。若谦远朝政,率师讨伐,则涂炭之民,庶几可全。若欲徙万乘以自安,将有累卵之危,峥嵘之险也。卓意甚忤,而敬纪名行,无所复言。
《朝邑县志》:汉庄熊言:临晋民愿穿洛溉,重泉,以东万馀亩,使斥卤亩,入一钟,发卒万馀人穿渠引洛,至商颜下乃止。
《汉东观志》:汉王阜为重泉,令鸾鸟集止学宫,阜令掾吏叠为雅奏,击磬鸾,举足垂翼,应声而飞,舞又止。县舍徘徊十馀日,乃去。
《董卓传》:卓结垒于长安城东以自居。又筑坞于郿,高厚七丈,号曰万岁坞。积谷为三十年储。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淳化县志》:三国魏司马宣王抚慰,关中,罢云阳为县,以其地置抚夷护军。
《铜官县志》:魏太和八年,令铜官以麻布充税。
《长安县志》:魏明帝青龙中,长安金狄泣,承露盘,折声闻数十里,明帝盛修宫室之异也。
《咸宁县志》:晋太康五年,白龙见霸上。
《蓝田县志》:惠帝时,关中大饥,蓝田出竹、米,人皆以疗饥。
《淳化县志》:西晋元康初,赵王伦迁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镇关中,复罢护军、刑赏,失中氐羌反,又立护军。
《咸宁县志》:悯帝时,有玉龟出灞水。
元帝太兴四年五月,终南山崩。
《通志》:建元中,徙乌丸杂类于冯翊。
《西京杂记》:杨贵字王孙,京兆人也。生时厚自奉养死,卒,裸葬于终南山,其子孙掘土凿石,深七尺,而下尸上复盖之,以石欲俭而反奢也。
《通志》:前赵刘曜时,终南山崩,得白玉。方一尺,有文字。苻秦时,高陵人穿并得龟,大三尺,背有八卦,长安大风拔宫中树,昼暝恒星见。
苻坚于巀嶭山北,永安镇置三元护军,即姚苌宫三原故县地也。今在本县境,迤西有孟侯原。
《同州志》:苻坚永兴中自临晋登龙门,顾谓其群臣,曰:美哉,山河之固。娄敬有言关中四塞之国,真不虚也。权翼薛赞以在德不在险对,坚大悦,乃还长安丐所过田租之半。
《晋书》:苻坚以关中水旱不时,议依郑白故事,发其王侯巳下及豪望富室僮隶三万人,开泾水上源,凿山起堤,通渠引渎,以溉冈卤之田。及春而成,百姓赖其利。
《晋书·赫连勃勃载纪》:勃勃归于长安,徵隐士京兆韦祖思。既至而恭惧过礼,勃勃怒,遂杀之。群臣劝都长安,勃勃曰:朕岂不知长安累帝旧都,有山河四塞之固。但荆吴僻远,势不能为人之患。东魏与我同壤境,去北京裁数百馀里,若都长安,北京恐有不守之忧。朕在统万,彼终不敢济河,诸卿适未见此耳。其下咸曰:非所及也。乃于长安置南台,以瑰领大将军、雍州牧、录南台尚书事。勃勃还统万,以宫殿大成,于是赦其境内,又改元曰真兴。刻石都南,颂其功德。
《宋书·庐陵王义真传》:关中平定,高祖议欲东还,而诸将行役既久,咸有归愿,止留偏将,不足镇固人心,乃以义真行都督雍、凉、秦三州之河东、平阳、河北三郡诸军事、安西将军、领护西戎校尉、雍州刺史。太尉咨议参军京兆王修为长史,委以关中之任。高祖将还,三秦父老诣门流涕诉曰:残民不沾王化,于今百年矣。始睹衣冠,方仰圣泽。长安十陵,是公家坟墓,咸阳宫殿数千间,是公家屋宅,舍此欲何之。高祖为之悯然,慰譬曰:受命朝廷,不得擅留。感诸君恋本之意,今留第二儿,令文武贤才共镇此境。临还,自执义真手以授王修,令修执其子孝孙手以授高祖。义真寻除正,加节,又进督并东秦二州、司州之东安定、新平二郡诸军事,领东秦州刺史。时陇上流人,多在关中,望因大威,复得归本。及置东秦州,父老知无复经略陇右、固关中之意,咸共叹息。
《同州志》: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四月,由龙门蒲坂幸长安,遣侍臣分省县邑,赈赐谷帛。五月,东旋泛渭入河。
《通志》:北魏孝明帝正光二年八月,始平郡地,开成井。《泾阳县志》:北周武帝建德三年七月,霖雨三旬,时卫刺王直潜谋逆乱,属帝幸云阳宫,以其徒袭肃章门,尉迟纲逆拒,破之,其日雨霁。
《淳化县志》:北周尉迟纲尝从太祖北狩云阳,值五鹿俱起,纲获其三。
贺若敦尝从太祖校猎于甘泉宫。时围人不齐,兽多逃匿,太祖大怒,人皆股战,围内惟有一鹿,俄亦突围而走。敦跃马驰之,鹿上东山敦,弃马步逐,至山半便掣之,而下太祖大说,诸将亦得免责。
《周书·苏绰传》:绰除著作佐郎。属太祖与公卿往昆明池观渔,行至城西汉故仓地,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太祖乃召绰。具以状对。太祖大悦,因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太祖益喜。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遂留绰至夜,问以治道,太祖卧而听之。绰于是指陈帝王之道,兼述申、韩之要。太祖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诘朝,谓周惠达曰:苏绰真奇士也,吾方任之以政。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
高祖有疾,还至云阳,命中山公护受遗辅嗣子。冬十月乙亥,崩于云阳宫,还长安发丧,谥闵帝。天成元年,追尊为文皇帝。
《明帝纪》:二年,诏曰:三十六国,九十九姓,自魏氏南徙,皆称河南之民。今周室既都关中,宜改称京兆人。《通志》:静帝大象元年,咸阳池变为丘。
二年四月壬午,幸中山祈雨,至咸阳宫,雨降。
创业起居注初周齐战争之始,周太祖数往同州,侍从达官,随便各给田宅,景皇帝与隋太祖并家于州治,隋太祖宅在州城东南。西临大路,景皇帝宅居州城西北,而面泺水。东西相望,二里之间,数十年中两宅俱出受命之主,相继代兴。时人所见,开辟已来,未之有也。
《同州志》:隋文帝开皇元年,同州得石龟文,曰:天子延千年大吉。三月,移盩厔连理树,植于宫庭。
《通志》:开皇二年,京师承明里醴泉出。二月,京师雨土。《潼关卫志》:开皇四年六月,隋主以渭水多沙,深浅不常,漕者苦之,谓宇文凯,凿渠引渭,自大兴城东至潼关三百里,名广通渠,漕运通利关内赖之。
《通志》:开皇六年二月,京师雨毛,如马騣尾,长者三尺馀,短者六七寸八月,关内旱。
《同州志》:隋开皇七年十月庚申,幸同州,以先帝所居,降囚徒,又幸蒲州。十一月,自蒲还幸冯翊。
《泾阳县志》:开皇十四年,饥,百姓就食于关东。
《盩厔县志》:仁寿二年春,盩厔人以白杨木为屋梁,生三条,长二尺,京房易传曰:后妃专政,木仆复立,断枯复生,独孤后专恣之应。
《长安县志》:长安朝堂异时乡村也。偶村人于一树下集议,有异僧枨公者,忽来逐之,曰:此天子坐处,汝等何得居此。枨公者,向游此村,言词恍惚然,皆有验。后隋文帝即位,果迁都于此。
《通志》:炀帝大业十一年二月,孔雀集朝堂,群臣以为鸾。
《长安县志》:隋大业中,京兆狱卒失其名,酷暴诸囚,囚不堪其苦,而狱卒以为戏乐,后生一子,颐下、肩上、有若肉枷,无颈、数岁不能行而死。
《隋书·元晖传》:晖拜都官尚书,兼领太仆。奏请决杜阳水灌三畤原,溉舄卤之地数千顷,民赖其利。
《鄠县志》:隋唐间,星陨于鄠县人家园中,化为巨石。后移府城九耀街,唐时举人就试以铁钉之,以验其中否。后复置藩署,以卜官官清者,得入大者,得入因号定官石。
《通志》:唐高祖武德元年闰七月,长安古城盐,渠水生盐,色红,而味甘,状似方印。
《同州志》:武德二年,祭四海及河于同州。
《长安县志》:隋炀帝在藩旧宅。武德中,赐尚书左仆射萧瑀西为少陵原,南接终南,北至浐水,即汉鸿固原也。宣帝许后葬于此,俗号少陵原。
《雒南县志》:唐太宗为秦王时,猎于梁原,土人立庙,祀之。
《同州志》:贞观四年,驾幸盐池经朝邑,赐朝邑民,今年田租。
十二年二月,如长春宫,免朝邑,今年租赋,降囚罪,猎于河滨而去。
十三年三月壬寅,云阳石燃方丈,昼则有光,投草木则焚,历年乃止。
《通志》:高宗永徽元年六月,新丰渭南大雨,零口山水暴出漂庐舍。
《同州志》:显庆三年,赋雍同等十五州民,钱以作蓬莱宫。
总章元年,沙苑获白雁,初,太子弘请以同州沙苑分假贫民,会纳妃,有司奏贽用白雁,适苑中获之,帝甚喜。
十五年七月,雒水溢坏同州城市,及冯翊县,漂居民二千馀家。
仪凤三年五月丙寅,高宗在九成宫,霖雨大寒,兵卫有冻死者。
永隆元年,长安获女魃,长尺二寸,其状怪异。是岁,秋不雨,至于明年正月十月甲子,京师地震。
《通志》:武后垂拱二年,新丰有山涌出,名曰庆山。四年六月庚寅,大风毁延喜门,及景风门。
永昌中,华州赤水,南岸大山昼日忽风昏,有声隐隐如雷,顷之渐移东,数百亩壅赤水,压张村民三十馀家,高二百馀丈,水深三十丈,坡上草木完然。
《长安县志》:久视元年三月,雨雪。
武后时,来俊臣家井水变赤如血,井中常有吁嗟声。《通志》:中宗神龙元年四月壬子,同官县大雨雹,杀鸟兽,渭水中有虾蟆,大如鼎。
《唐书·崔湜传》:湜除太子詹事。初,湜建言山南可引丹水通漕至商州,自商镵山出石门,抵北蓝田,可通挽道。中宗以湜充使,开大昌关,役徒数万,死者十五。禁旧道不得行,而新道为夏潦奔豗,数摧压不通。至是论功,加银青光禄大夫。
韦嗣立营构别业于骊山凤凰原、鹦鹉谷,有重崖洞壑,飞流瀑水,中宗亲往幸焉。因封嗣立逍遥公,名其园,后瑀子锐尚襄城公主,诏别营主第主,辞以姑妇异居,有乖礼,则因固陈请。乃取园地,充主第。又辞公主棨戟,不欲异门,乃并施瑀之院门。
《通志》:睿宗文明初,新丰有马生驹二首。
《咸宁县志》:睿宗时,婆罗门献乐,以刀锋置地,舞人倒行其上,或以足舞,或裸体就刃,或挺刃脐中,而覆旋之。曲终而亦无伤,又伏伸其手,旋身远手,百转无已。又有舞轮伎,今之舞车轮者,透三峡伎,今之透飞梯者,又有弄碗珠伎,大面拨头,踏摇娘窟𥗬子等,戏明皇置教坊于禁中处之。
《通志》:明皇开元十一年二月,敕同华精兵所出地,资辇毂。今后更不得取两州兵防。
天宝十载八月丙辰,武库火烧兵器三十七万。十三载十一月,靖恭坊南柳树甘露降。是岁秋,民大饥。
《鄠县志》:唐宁王天宝中,尝猎于鄠搜林麓,见茂草中一匮扃,锁甚固。发视之,乃一少女,问之言姓莫氏,叔伯庄居,遇贼。贼中二僧劫我至此。王命载之,后乘时适获一生熊,遂置匮中,扃之如故而去。越二日二僧以匮舁之鄠逆旅舍,中夜久腷,膊有声。翌日日出主人怪僧不起,撤户视之,一熊冲人而出,二僧者骸骨露焉。上知之,大笑,莫氏表入宫为才人,能为秦声,当时号莫才人啭焉。
《朝邑县志》:姜师度引洛堰河,溉冯翊河西二县,又阏河以溉通灵陂将弃地二千馀顷,为上田,置十馀屯。帝幸长春宫,嘉其功,下诏褒美,加金紫光禄大夫。《唐书·韦坚传》:坚,字子全,京兆万年人。姊为惠宣太子妃,妹为皇太子妃,中表贵盛,故仕最蚤。繇秘书丞历奉光、长安令,有干名。见宇文融、杨慎矜父子以聚敛进,乃运江、淮租赋,所在置吏督察,以佐国禀,岁终增钜万。元宗咨其才,擢为陕郡太守、水陆运使。汉有运渠,起阙门,西抵长安,引山东租赋,汔隋常治之。坚为使,乃占咸阳,壅渭为堰,绝灞、浐而东,注永丰仓下,复与渭合。初,浐水衔苑左,有望春楼,坚于下凿为潭以通漕,二年而成。帝为升楼,诏群臣临观。坚豫取洛、汴、宋山东小斛舟三百首贮之潭,篙工柁师皆大笠、侈袖、芒屦,为吴、楚服。每舟署某郡,以所产暴陈其上。若广陵则锦、铜器、官端绫绣;会稽则罗、吴绫、绛纱;南海玳瑁、象齿、珠琲、沉香;豫章瓷饮器、茗铛、釜;宣城空青、石绿;始安蕉葛、蚺胆、翠羽;吴郡方文绫。船皆尾相衔进,数十里不绝。关中不识连樯挟橹,观者骇异。先是,人间唱《得体纥那歌》,有扬州铜器语。开元末,得宝符于桃林,而陕尉崔成甫以坚大输南方物与歌语叶,更变为《得宝歌》,自造曲十馀解,召吏唱习。至是,衣缺胯衫、锦半臂、绛冒额,立舻前,倡人数百,皆巾鲜冶,齐声应和,鼓吹合作。船次楼下,坚跪取诸郡轻货上于帝,以给贵戚、近臣。上百牙盘食,府县教坊音乐迭进,惠宣妃亦出宝物供具。帝大悦,擢坚左散骑常侍,官属赏有差,蠲役人一年赋,舟工赐钱二百万,名潭曰广运。坚进兼江淮南租庸、转运、处置等使,又兼御史中丞,封韦城县男。
《剧谈录》:曲江池,本秦世隑州。开元中疏凿遂为胜境,其南有紫云楼,芙蓉苑,其西有杏园,慈恩寺,花卉环周,烟水明媚,都人游玩盛于中。和上巳之节,䌽幄翠帱匝于堤岸,鲜车健马比肩,击毂。上巳即赐宴臣僚,京兆府大陈筵席,长安万年两县,以雄盛相较,锦绣珍玩无所不施,百辟会于山亭,恩赐太常、及教坊,声乐。池中备䌽舟数只。唯宰相三使北省官,与翰林学士登焉。每岁倾动,皇州以为盛观,入夏则菰蒲葱翠柳阴,四合碧波,红蕖湛然可爱。好事者,赏芳辰玩清景联,骑携觞亹亹不绝。
《通志》:肃宗至德二载,昭陵石马汗出。
乾元三年七月,浑天仪有液,如汗下流。
代宗广德二年秋,饥,斗米千钱。
永泰元年春,京师饥,斗米千钱。三月辛亥,大风拔木。四月,畿内麦稔。
大历八年九月,栎阳民家牛生犊二首。
《唐书·李栖筠传》:栖筠进工部侍郎。关中旧仰郑、白二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硙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岁得租二百万,民赖其入。
《通志》:德宗兴元六年春,大旱,无麦苗,井泉竭,人暍且疫死者甚众。
贞元元年春,旱。夏蝗。西尽河陇群飞蔽天,旬日不息。草木叶及畜毛皆尽,饿殣枕道,至于八月灞浐将竭,长安井皆无水。
四年正月庚戌朔,德宗御含元殿受朝贺,及明殿阶及栏槛三十馀间,自坏卫士死者十馀人,大雨有物坠地,如猪八月灞水暴溢,杀数百人。
《三原县志》:四年,令有司修葺陵寝,于是遣谏议大夫平章事崔桢完修八陵,使及所司,计高祖献陵,太宗昭陵,高宗乾陵,中宗定陵,元宗泰陵,五陵各造屋三百七十八间,睿宗桥陵一百四十间,代宗元陵三十间,唯肃宗建陵,不复创造,但修葺而已。
《同州志》:九年四月,地震,坏城壁庐舍,地裂,水涌。贞元中文仙洞西南隅生竹,两干特起,子枝布立,合六十四数,宛类蓍策,人以为异。
《商州志》:朱泚之乱,国用不足,侍御史万俟著开金商运路诸道,贡赋继至用度始振。
德宗时,西幸李希烈阻兵,江淮运道艰难,租庸盐铁使包佶命判官王绍督缘路轻货趣金商,兼程出洋州赴行在。德宗亲劳之,曰:六军未有春服,我犹衣裘。绍俯伏流涕,奏曰:包佶令臣间道进奉,数约五十万。上曰:道路回远,饷费悬急,卿所奏,岂可望耶,不数日所督继至,上深赖焉。
《咸宁县志》:贞元中,京畿大旱,诏分两市,祈雨,街东康昆崙善琵琶,谓街西无己敌,登楼弹一曲新翻调,街西亦建一楼,街东大诮之,及昆崙度曲,西楼亦弹此曲,移入枫香调中,绝妙入神,昆崙大惊,请以为师。乃庄严寺一尼,段师也。翌日德宗召见甚嘉奖,先令昆崙弹一曲,段曰:本领尚杂,兼带邪声,昆崙曰:段师神人也。帝令授昆崙,段奏曰:请昆崙不近乐器,十数年,忘其本领,然后可教也。诏许之,后果穷段师之艺。崔护举进士不第,清明独游城南,见一庄叩门求饮,有女子开门,以盂水。至护饮之,女倚小桃柯独立属意殊厚,来岁清明护复往,门已扃锁,护题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后日,复至门,闻哭声,一老父曰:子非崔护耶,吾女见桃花诗句,绝食而卒,崔亦感动,大呼曰:某在此,女遂复生。
《通志》:宪宗元和八年六月庚寅,京师大风雨,毁屋飘瓦,人多压死,大水城南深丈馀,入明德门,犹渐车辐辛卯。渭水涨绝渡。丙申富平大风拔枣木,千馀株。十二年六月乙酉,京师大雨水,含元殿一柱倾市中。水深三尺,毁民居二千馀家。
太和九年三月乙卯,京师地震,四月大风,拔木万株,及堕含元殿,四鸱尾,拔殿庭树三,坏金吾仗舍,毁城门楼观内外三十馀所。
开成二年,京城有蚁聚,长五六十步,阔五尺至一丈厚五寸至一尺。
《强循传》:循字季先,凤州人。累仕雍州司士参军。华原无泉,人畜多暍死。循教人渠水以浸田,一方利之,号强公渠。诏书褒予甚厚。
《李石传》:石奏:咸阳令韩辽治兴成渠,渠当咸阳右十八里,左直永丰仓,秦、汉故漕。渠成,起咸阳,抵潼关,三百里无车挽劳,则辕下牛尽可耕,永利秦中矣。李固言曰:然恐役非其时,奈何。帝曰:以阴阳拘畏乎。苟利于人,朕奚虑哉。
《通志》:宣宗大中四年,以郑光孝为平卢节度使,徙河中凤翔,又赐鄠云阳二县良田,诏除其租。
《同州志》:咸通七年,诏免一岁税。
《剧谈录》:九年春,华阴县南十馀里,一夕风雷暴作,有龙移湫,自远而至,先是崖垄,高亚无贮水之所,此夕回潭数丈,小山从东西直亘,南北峰峦,草树一无所偒,碧波回塘湛,若疏凿。京洛行旅无不枉道而观,有好事者自辇毂蒲津相率而至,车马不绝,逮于累月。《通志》:僖宗广明元年,华岳庙明皇御制碑,隐隐然有声,闻数里,浃旬乃止。
中和元年九月,长安马生人。
昭宗光化四年冬,帝在东内武德门,烟雾四塞,门外日色皎然。
《厚德录》:李行简为八州军体量安抚使,时大饥,乃发义仓赈饥者。
有白将军者,常洗马曲江。马忽跳出,惊走,前足有物,色白如带,萦数匝,遽令解之,血流数升,白异之。封纸帖中,藏衣箱。一日送客浐,涘出示客。客曰:盍以水试之。白以鞭筑地成窍,置虫于中沃盥,其上少顷,虫蠕蠕而长窍中泉涌。倏忽自盘若一席,有黑气如烟。众惧曰:必龙也。遂急归,未数里风雨骤至大震数声。《实贞固传》:贞固,同州白水人。隐帝即位,加司徒,改本贯永安乡为贤相,乡班瑞里为勋贵里。
《雒南县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四月,秦岭石洞自开,遣吏冯文,则秉烛观之。入数丈,得丹砂千二百粒,兽形石六以献。
《通志》:七年,京兆咸阳县,渭水涨坏浮梁,溺死者五十四人。
《宋史·五行志》:天禧五年九月丙寅,华州少华山前阜头峰越八盘岭及谷,摧陷于石子坡。东西五里,南北十里,溃散坟裂,涌起堆阜,各高数丈,长若堤岸。至陷居民六社,凡数百户,林木、庐舍亦无存者。近山之民言:数年以来,峰上常有云,每遇风雨,即隐隐有声。是夜初昏,略无风雨,山上忽雾起,有声渐大,地遂震动,不及食顷而山摧。
《刘几传》:几从范仲淹辟,通判邠州。邠地卤,民病远汲,几浚渠引水注城中。客曰:自郭汾阳城此州,苟外水可酾,何待今日。无为虚费劳人也。几不答。未几,水果至,凿五池于通逵,民大便利。
《通志》:宋仁宗庆历三年,大饥,民东徙,诏遣韩琦宣抚,陕西发仓以赈。
《雒南县志》:庆历间,知商州皮仲容议采洛南红崖铜,置阜民,监虢州青水洞铜置朱阳,监铸大钱一,可当三,后竟以难行废。
皇祐中,商洛额贡金三十九两,课数亏。熙宁四年,诏罢之。
《宋史·吕大防传》:大防为永寿令。县无井,远汲于涧,大防行近境,得二泉,欲导而入县,地势高下,众疑无成理。大防用《考工》水地置泉之法以准之,不旬日,果疏为渠,民赖之,号曰吕公泉。
《范雍传》:雍知永兴军。初,完永兴城,或言其非便,诏止其役,雍匿诏而趣成之。明年,贼犯定川,邠、岐之间皆恐,而永兴独不忧寇。
《老学庵笔记》:宋熙宁间癸丑,华山阜头峰崩,峰下一岭一谷,居民甚众,皆宴然不闻,乃越四十里外,平川土石杂如簸扬,七社民家压死者,几万人,坏田七八千顷,固可异矣。
曾子宣丞相元丰间帅庆州未至,召还至陕府,复还庆州,往来潼关。夫人魏氏作诗戏丞相曰:使君自为君恩厚,独不区区爱华山。
《同州志》:宋元祐二年七月,置韩城钱监。
《闻见录》:太祖微时,游渭州潘原县,过泾州长武镇,寺僧守严者,异其骨相,阴使画工图于寺壁,青巾褐裘,天人之相也,今易以冠服矣。
中隐王正叔云:王仲至帅长安日境中,坏一古冢。有碧色大瓷器,容水一斛,中有白玉婴儿,高尺馀,水故不耗败如新汲者,玉婴儿为仲至取去。
张浮休云:盗夜发咸阳原上,古冢有火光出,用剑击之,铿然以坠视之,白玉帘也。岂至宝久埋藏,欲飞去邪,既击碎之,有中官取以作算筹,浮休亦得一二。《老学庵笔记》:先君入蜀时,至华之郑县,过西溪唐昭宗避兵,尝幸之,其地在官道旁七八十步。澄深可爱,亭曰:西溪盖杜工部诗所谓郑县亭子。涧之滨者,亭旁古柏间支径,入小寺外弗见也。有楠木版揭梁间甚大,书杜诗笔亦雄劲,体杂。颜柳不知出何人书墨,挺然出版上,甚异,或云墨著楠木皆如此。
《同州志》:政和间,诏建唐宪宗庙于同州,配食以岐公杜佑,晋公裴度、李赞、皇吉甫,凉公李愬。
《雒南县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八月,皇太后韦氏至自金郑刚中,以商秦之半,畀金人商之半,即洛地也。《金史·傅慎微传》:慎微为陕西经略使,寻权同州节度使事。明年,陕西大旱,饥死者十七八,以慎微为京兆、鄜延、环庆三路经济使,许以便宜。慎微募民入粟,得二十馀万石,立养济院饲饿者,全活甚众。改同知京兆尹,权陕西诸路转运使。复修三白、龙首等渠以溉田,募民屯种,贷牛及种子以济之,民赖其利。
《食货志》:贞祐四年,耀州僧广惠言:军储不足,凡京府节镇以上僧道官,令纳粟百石。防刺郡副纲、威仪等,七十石者乃充,三十月满替。诸监司十石,周岁代,愿复买者听。诏从之。
《通志》:金元光元年正月,诏徙中京。唐邓商虢许陕等州,屯军及家属赴京兆,同华就粮。
《同官县志》:元至元八年,蜀人常德明事叔母廖氏,甚善,后避兵北徙至中部,廖疾甚医,谓必得附子可愈。德明走秦川购之,市苦无附,狼狈归。过同官灵泉观,取米而炊,米囊旧有一胡桃,取置其侧炊。毕掇之怪实,且沉以火烛之,乃一大附子也。且喜且愕,持归奉叔母,果愈。万户刘秉中为记立石。
《长安县志》:元泰定帝泰定元年六月,陕西大雨,渭水及黑水河溢,损民庐舍。
文宗天历二年,陕西行省言终南屯田大水,损禾稼四十馀顷,诏蠲其租。
《耀州志》:顺帝至正十一年十一月冬,至夜耀州,星殒西原,光耀烛地,声如雷鸣者。三化为石形,如斧一面,如铁一面,如锡削之有屑,击之有声。
十九年,蝗食禾稼、草木俱尽,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乾而积之,又罄则人相食。
《朵儿直班传》:元季商州由兴元凤翔奉元道里迥远,乃开义谷创置七驿路。
《鄠县志》:秦渡仙柳在四真观,宋冲阳王真人演教之所马,谭丘刘自山东来,受业于冲阳。分志插柳各自为踪,遂名四师堂,春夏之交,仙柳争荣,绿阴茂密,更宋元柳枯,入明洪武初敕赐应梦真人孙碧云游,览终南太华经历于此仙柳枯,而复荣。乃复立观,亦一异也。
《雒南县志》:明初,于页山之麓开采石青,凿彻洛河之水,汹涌上溢,数百人尽溺死,其中每夜哭声不绝,后建雷神庙镇之,今上绝悬嶂内阻,重渊渺不可复,问矣。
《通志》:明成化六年,华阴县治廨中生谷一本五穗者,数茎。
《乾州志》:成化年,州民见地上光生数夜,掘开得石匣,内玻璃瓶,贮舍利子,僧正悟晓进于朝,今藏兴国寺中。
《朝邑县志》:十四年正月元日,关中地震,朝邑为甚坏,城郭官民庐舍,高原井竭,卑湿地裂奄忽,水深尺许,蒸庶惊惶四出,压死四百馀人,至十一月犹震不已,敬皇遣都给事中萧斌祭。
《通志》:正德七年,太平桥有女子化为男子,长须后生二子。三月,渭南县地震。
《合阳县志》:十年秋,有虎自梁山来,踰城入,按察司升大槐树巅咆哮甚厉,知县张纶召壮民搏杀之。十六年五月,本府牛生犊,遍身有甲类,麟人以为异,遂鞭杀之。
《商州志》:十六年,雨毛草似马鬃。
《华州志》:正德末年,华州唐村牛生麟胎,卒。
《蓝田县志》:嘉靖七年,大祲。八月,忽有天火一块,大如瓮,后随如斗如升如拳者,不绝垂地,而散。此时日色如火,地气如蒸,人若居火中,至十六日大火延烧房屋五千馀间,坊表数十座。
《同州志》:七年旱,自五月至九月,不雨,民大徙。
《同官县志》:十二年,回贼千群啸聚文王山,劫掠纸房陈炉诸村,居民大震动,大军讨平之。
《通志》:十三年五月,邠州泾阳县大水,淹没泾渭两岸居民畜产无数。六月,同州地震若雷,数日方止,连震十五次。
十八年三月,西安地动二次,房屋摇动,同州龙出于树,大风雨鸟鹊,死者无数。
二十五年,华阴黄河清。
《澄城县志》:嘉靖二十六年七月,麻林陂山移东西分驰三四里,遗址平陷都御史谢兰奏闻。
《同官县志》:二十六年,北敌万骑从长鎗而下,同官戒严顷以崎岖不便长驱,遁去。
《通志》:嘉靖三十二年,大旱,民移褒城,甘露降,启圣祠柏树,滴如凝脂,食之如蜜。
《蓝田县志》:三十四年,又大祲秦岭山一带,竹开花结子,人取以充饥,其年十二月十三日地震如雷。衙门房廨倒塌,街市房屋店舍俱平,压死男妇无数。至次年正月中始止。
《朝邑县志》:嘉靖乙卯十二月十二日子夜,地大震,声如轰雷,势如簸荡,一时庐落尽圮,死者数万,卑湿之处地裂,泉出高丈馀,井竭,洛渭可涉,泉出有鱼,有炭,有积薪,水温可浴,一昼夜动二十馀次,大树忽仆忽起,人人自危,面无生气,方是时强者倡资抄略几大变。兵道徐贡元驰至省城,会方略以诛杀定之。天子出大使,祭告赈恤,大使作色顾,谓朝邑无害抵临潼。大使死,己未震犹不止。
《永寿县志》:三十八年三月,两日相荡夏麦双岐。三十九年,城西武亭河崖穴中出白雾,俄然结成人马形,有乘马者,有步行者,宛然如生,皆雄杰可畏,至盘道山北散为有翼蝼蚁。
《华州志》:四十五年,华州西关猪生象胎卒。
《华阴县志》:四十五年,河吼横出石脊,舟楫不通,月馀始没。
《澄城县志》:大贤里郑某,嘉靖间于亲邻寨中,掘得一陶枕,制颇工,致中央有刻云天听,寂无音,苍苍何处寻,非高亦非远,都只在人心,两旁对刻云:卖酒楼头风,织绫梭畔雨潇潇,不知何谓。嘉靖初县治前一民家妇月辰就褥,产一物,其状如人头,口耳俱无,惟有十数。目丛顶上张瞑,不时殆人妖乎。
《蓝田县志》:隆庆元年十二月,地震,房屋、树多倒。四年六月初九日,雨雹如斗大,河溢地陷。
五年五月二十六日午时,龙见渠仙坊,烧毁乡民刘掩家,其龙身体爪尾,极真倾,邑人环视皆见。
万历四年三月,妖人李一真王伯温谋不轨,人心惊慌者靡月。
《永寿县志》:七年八月初三日,流贼破城,掠甚惨。十月,地震。
八年八月初二日,贼又破城,房屋焚燬殆尽。
《咸宁县志》:十年,新钟楼阁成,有司移钟于上,越十日城市无故自惊,每薄暮喧呼赶妖,至五鼓乃已。如此月馀,佥谓钟神不安,仍移故处。
《蓝田县志》:十年,有白狼游野,遇人辄噬。
《咸宁县志》:十四年二月三日夜,阴晦,大风中,若电光雨,火如飞星,堕地即灭。是年关中无秋,民大饥,村氓争取石子充面,食之。相传石门谷中饥者,啼于道,濒死有老妪,指示此石,忽不见,一时喧然异之。
《同官县志》:十四年二月十二日,夜异风,自北发,坏屋拔木,空中闪烁有光,城垣兵仗上皆见火移,时方止冬月地夜震有声,是年大旱饥。
《盩厔县志》:十五年夏,疫,大旱。秋,霖雨,霜杀菽,岁大饥,死者甚众。
《永寿县志》:十五年大旱,人相食,是年,地震,回贼剽掠至城下,劫杀甚众。
《同州志》:十六年春,夏复大疫,人多死且徙者。
《盩厔县志》:二十二年三月初九日,龙起于运渠店北里许,穴仅容蚁,上渐阔。数日视之,尚有光如电,又白马河东掘地蜕骨盈,车角爪俱全。
《同州志》:二十三年正月,州西孙家塞池冰,有文如画,花茎柯叶皆具。
《永寿县志》:二十三年五月,雨雹烽火台一,雹大如牛形,四五日始消。
《通志》:三十二年夏四月,大风雨,毁东华门,树木皆折,九月十一日夜半,天忽东西断裂,南北若疋练,食顷复合如故。
《咸宁县志》:三十二年,关川里产双麟,将北献途经城南,死。西安知府张舜命瘗慈恩寺前碑,曰:双麟冢。《盩厔县志》:三十六年岁,大饥,人相食,民谣曰:狗吠向乞儿,乞儿好语之,终是汝口肉,只争早与迟。
《白水县志》:万历三十七年,雹不为灾,初雹入县北境,忽旋风自泰岳庙出,声如破釜,色间紫赤,大盖数十亩,直冲云散,是年麦大穫。
《永寿县志》:四十二年,天鼓鸣,彷佛炮声坠地,闪烁如电。
《蓝田县志》:四十三年,蟋蟀食禾殆尽。
《商州志》:四十三年春,土门川地方李清沟有黑龙横沟,而伏围。径丈馀,鳞大如碗,首尾埋两山中,讹传肉能止痘,土人争取以饲小儿,旋割旋生,盛暑悬屋中不生虫,不变臭,州守王邦俊闻之亲祭,命僧道于其处诵经三日,严禁割者,乃止。七月夜二更,忽大雷雨暴水泛涨,没民田甚多,遂不见。
《蒲城县志》:万历四十三年乙卯十月十七日,房舍、草木上皆如霜雪,屋内蛛网游丝皆然。早行人须眉巾帕皓白,坚凝不可去,其臭如铁腥,如是者,十有五日。《通志》:四十四年夏六月,蓝田蝗飞蔽天,合省大旱,二十二日大雨如注,五六日泾阳县口子镇人见有羊相𩰚,忽化为龙,横截峪水。须臾而下,推激大石,如万雷声。两旁山为之动,直抵云阳至三原。越龙桥而过,淹没百里,漂七十馀村,白渠以北,鲜有存者,数月平地水方尽。四十五年,富平冰雹澄城,冬月桃李皆华。《乾州志》:四十六年,雷震异常,儒学戟门前槐树出龙。《蓝田县志》:天启元年,龙曲湾大雨,地移为凹四五里之外,房屋皆陷。
《渭南县志》:天启元年五月朔,大风拔木,迅雷击树,南原一带,冰雹如卵,麦果多伤,丛桂西王二里,地裂数处,有阔二三尺,长五六丈者,初有气,人不敢下视,投之块,杳不闻声。经日始合,七月大雨弥月,渭北一带河水泛溢,从子夜横来仓皇,突塞而冲壁倒屋。顷刻立尽,扶老携幼,莫知所之。号哭之,痛漂没之惨,难言矣。
《蒲城县志》:二年辛酉秋,有鹤十八只,栖学后北寺浮图经,两昼夜飞去。
《醴泉县志》:癸亥,索村董氏柱下忽开莲花一朵,后半月落。
《雒南县志》:三年,蝗食禾,邑令陈驱于县东,薄谷岭因改其地,曰播谷岭。《醴泉县志》:甲子七月,烈风雷雨啕堡村地陷阔二丈,深数尺,长数里。
《蒲城县志》:四年癸亥秋,霪雨,邑西乡南阜魏氏家院中落一火块,如灶底。炭煤结成围三尺,用鎗拨碎,如水银不能开。试以手,不热。拾之,瓢宛然煤渣。次早视之,止芥数茎,绝无痕。如是者,五日。每未后火发夜半,止九月二十日,子时地震,屋瓦有声,合境喊起,幸未伤人。
七年丙寅五月,邑西南大滩中产物,如烂绵花。久为泥所污,状计厚寸许,每晨揭去一层,次蚤复然,近滩居民多取以造楮,或装衣,或苫盖,麦豆,为避雨资广衍数里,约两月止。
丁卯,老军营方士名家猪产象。
《通志》:崇祯元年三月初四日,黄雾四塞。七月二十四日,蓝田绛村天雨如豌豆,应手成粉。
四年冬,大雪两月,深丈馀,冬至夜五鼓天,震声如炮,火光迸裂,须臾落地,如弓曲状。移时没。有熊入西安府城,不伤人,号熊居士,人争饲之。
《蒲城县志》:五年壬申,春夏狼成群噬人,所伤甚多,是年,温汤池水溢。
甲戌二月,雨灰状若竹叶,如是数日,各邑皆然。《雒阳县志》:十年、十一年,蝗蝻浃岁食禾苗,及穗,并及粒农者,脱衣陇头驱之,瞬息间啮衣殆尽,洛河南有以衾单晒麦者,食麦并啮其单如网目。
《武功县志》:己卯十月,内昭仁寺东岳庙前,至日晡即从空坠石,邑人往观,填街塞巷,有破头伤面者,或执鎗棍细搜,却无人影。但南搜庙,则石从南来,北搜寺,则石从北来,城破始罢。
十三年,旧逸商驿久封四外,去民居甚远,忽大火起,房舍悉焚。
《盩厔县志》:十三年,遗蝗蝻生食夏秋苗尽。是岁冬,粟二斗白金一两。
十四年春,大饥,米二升白金一两,人民相食,死者枕藉。是年夏,有年有绝其家,而无人收者。
《渭南县志》:崇祯十三四年,岁大祲,麦、米每斗价二两四五钱,各乡镇无粮市。人民馁毙十之七八,邑西关有人市,年少妇人价不及千钱,有饭一食,易一妻,米一升易一婢者。
《武功县志》:白厓湖自宋天禧五年,阜头峰崩,其下水出,渟泓数百顷,时以为海眼,祷雨,辄应。疑为蛟龙所窟。至崇祯十四年大旱,湖竭,自岸至底仅二丈馀,止有鲤鱼,大不过十斤,无复异物。人尽捕之,湖底悉黄壤,民各分畦耕种,会湖水忽盈,复𣽂淼如昔,此一异也。
十五年,彭公堡夜巡见鎗尖,火光数寸,其色黄,扑之不见,其后各堡,亦间有之。
《长安县志》:胡汝砺郎中时,友人马令聪出对云周制。上士倍中士,胡属云:孟子前丧踰后丧,胡复出云:孝哉闵子骞,马属云死矣。盆成括时,值吉宴,座客咸欢,赏以为确对不。一月,马卒于三河馆舍,胡丁外艰归,乃知前对,各自为谶也。
妖人张琴住降得坊,以左道惑众,万历十八年大旱,两司洎府县延羽士祷雨于武安庙。琴以小法,试其术,为道士觉,白咸宁尹李生芳擒之,按验于家得纸人马,俱戎装二竖,匮蝼蚁数坛,人血数瓶,毙于狱。《泾阳县志》:明末流寇蜂拥,州县俱受其荼毒,邑人佥事道王徵特创筑崇墉,保障一方,先是开渠堰,大资灌溉,民甚德之。后闻京城失守,遂不食七日,死。门人私谥曰端节。子庠生永春,当闯贼陷西安,伪檄徵。徵徵守正不屈,永春代系贼,所后得脱,归遂绝意仕进高尚终身,里人称忠孝之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