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百八十八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四百八十八卷目录

 汝州部艺文三〈诗〉
  汝坟三章          周南
  秋日题汝阳潭壁     唐刘希夷
  故园置酒          前人
  代悲白头翁         前人
  寒食陆浑别业       宋之问
  陆浑山庄          前人
  陆浑水亭          前人
  送杜佐下第归陆浑别业    岑参
  秋夜宿仙游寺        前人
  山寺僧房          前人
  离彭婆值雨投临汝      李白
  夜集汝州郡斋听陆僧辨弹琴  孟郊
  过龙泉寺精舍        前人
  登白云寺          元结
  送贾阁老出汝州       杜甫
  送元次山适江左       前人
  鲁阳城          无名氏
  归隐           元德秀
  思父台          无名氏
  宿神龟招李二十八冯十七   韩愈
  汝坟寄卢徵君       孟浩然
  颍阳东溪怀古        崔曙
  石潭            姚合
  上汝州郡楼         李益
  江陵使至汝州        王建
  香山二首         白居易
  宿香山寺石楼        李颀
  宝历大晏         杨汝士
  春题香山寺        武元衡
  望箕山         宋欧阳修
  听珍珠泉          杨亿
  温泉            前人
  巢父井           晏殊
  婆娑园           崔鶠
  琴台          金元好问
  送诗人秦简夫归苏坟别业   前人
  鲁公城         明贺一孝
  题姑嫂石〈二首〉     李正儒
  瀼河道中          前人
  皇女温泉          前人
  鲁山独秀          王玺
  鲁阳道中          蒋机
  琴台           杨孕灵
  琴台           张斗枢
  登露峰绝顶         前人
  南华观有感         前人
  颜鲁公碑          前人
  元台观          张维新
  苏坟            高相
  紫云山晴雪         前人
  王乔洞           前人
  通雅城          王尚絅
  立秋雨霁         郑浸昌
  乐天故宅         杨翰英
  拜胶东侯墓         刘奎
  汝州八景         无名氏
  崆峒烟雨          前人
  温泉晓霁          前人
  龙泉夜月          前人
  妙水春耕          前人
  岘山叠翠          前人
  春日桃园          前人
  玉羊晚照          前人
  汝水横洲          前人
  风穴八景         方应选
  锦屏风           前人
  珍珠帘           前人
  吴公洞           前人
  仙人桥           前人
  大慈泉           前人
  玩月堂           前人
  悬钟阁           前人
  翠岚亭           前人
  望伊阳兼寄殷明府     李梦阳
  寄题岘山寺         王瓒
  过金山寺          李翰
  伊阳县八景         祝富
  桃源胜迹          前人
  云梦仙境          前人
  凤山朝阳          前人
  龙崖夜雨          前人
  瑞云屏障          前人
  紫罗石潭          前人
  岘山叠翠          前人
  汝水拖蓝          前人
 汝州部纪事
 汝州部杂录

职方典第四百八十八卷

汝州部艺文三〈诗〉

《汝坟三章》周南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燬。虽则如燬,父母孔迩。

《秋日题汝阳潭壁》唐·刘希夷

独坐秋阴至,悲来从所适。行见汝阳潭,飞萝蒙水石。悬瓢木叶上,风吹何历历。幽人不耐烦,振衣步间寂。回流清见底,金砂覆银砾。错落非一丈,空蒙几千尺。鱼鳞可怜紫,鸿水自然碧。吟咏秋水篇,渺焉无损益。秋水随形影,清浊混心迹。岁暮归去来,东山馀宿昔。

《故园置酒》前人

酒熟人须饮,春还鬓已秋。愿逢千日醉,得谖百年忧。旧里多青草,新知尽白头。风前灯易灭,川上月难留。卒卒周姬旦,栖栖孔圣丘。平生能几日,不及日遨游。

《代悲白头翁》前人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谁复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为海。古人无复洛阳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语全盛红颜子,须怜半谢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绿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人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旧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寒食陆浑别业》宋之问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陆浑山庄》前人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去去独吾乐,无能愧此生。

《陆浑水亭》前人

昼眺伊川曲,岩间霁色明。浅沙平有路,流水漫无声。浴鸟沿波聚,潜鱼触钓惊。更怜春岸绿,幽意满前楹。

《送杜佐下第归陆浑别业》岑参

正月今欲半,陆浑花未开。出关见青草,春色正东来。夫子且归去,明时方爱才。还须及秋赋,莫即隐蒿莱。

《秋夜宿仙游寺》前人

太乙连太白,两山知几重。路磐石门窄,匹马行才通。日西到山寺,林下逢支公。昨夜山北时,星星闻此钟。秦女去已久,仙台在中峰。箫笙不可闻,此地留遗踪。石潭积黛色,每岁投金龙。乱流争迅湍,喷薄如雷风。夜来闻清磬,月出苍山空。空山满清光,水树相玲珑。回廊映密竹,秋殿隐深松。灯影落前溪,夜宿水声中。爱兹林峦好,结宇向豁东。相识惟山僧,邻家一钓翁。林晚栗初折,枝寒梨已红。物幽兴已惬,事胜趣弥浓。愿谢区中缘,永依金人宫。奇报垂辇客,簪裾尔何容。

《山寺僧房》前人

窗影摇群木,墙阴载一峰。野炉风自爇,山碓水能舂。勤学翻知误,为官好欲慵。高僧瞑不见,月出但闻钟。

《离彭婆值雨投临汝》李白

投馆野花边,羸骖跨不前。仙桥断行路,溪雨涨春山。树冷无栖鸟,村深起暮烟。洛阳山已尽,休更望伊川。

《夜集汝州郡斋听陆僧辨弹琴》孟郊

康乐宠词客,清宵意无穷。徵文北山外,借月南楼中。千里愁并尽,一樽欢暂同。胡为忧楚瑟,淅沥起寒风。

《过龙泉寺精舍》前人

亭午闻山钟,起行散愁疾。寻林采芝去,谷转松翠密。傍见精舍开,长廊饭僧毕。石渠流雪木,金子耀霜橘。竹房思旧游,过憩终永日。入洞窥石髓,傍崖探蜂蜜。日暮辞远公,虎溪相送出。

《登白云寺》元结

出门见南山,喜逐松径行。穷高欲极远,始到白云亭。长山绕井邑,登望宜新晴。洲渚曲湘水,潆洄随郡城。九疑千万峰,嵺嵺天外青。烟云无远近,皆傍林岭生。俯视松竹间,石水何幽清。涵映满轩户,娟娟如镜明。何人病惛愦,积醉且未醒。与我一登临,为君安性情。

《送贾阁老出汝州》杜甫

西掖梧桐树,空留一院阴。艰难归故里,去住损春心。宫殿青门隔,云山紫逻深。人生五马贵,莫受二毛侵。

《送元次山适江左》前人

乱后今相见,秋深复远行。风尘为客日,江左送君情。晋室丹阳尹,公孙白帝城。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

《鲁阳城》无名氏

豢术缘何竟醢龙,因迁僻壤隔云封。山迷故国芙蓉秀,水泻沙河玳瑁封。离黍何须发浩叹,荒城久矣属空墉。独怜辽鹤归何处,漫向深芊听晓钟。

《归隐》元德秀

缓步巾车出鲁山,陆浑佳处恣安闲。家无仆妾饥忘爨,自有琴书兴不阑。

《思父台》无名氏

驻马空山亲舍迷,不堪回首白云低。王师为国驱锋镝,争向儿家杖履追。

《宿神龟招李二十八冯十七》韩愈

荒山野水照斜晖,啄雪寒鸦趁始飞。夜宿驿亭愁不睡,幸来相就盖征衣。

《汝坟寄卢徵君》孟浩然

行行憩余驾,依然见汝坟。洛川方罢雪,嵩嶂有残云。曳曳半空里,溶溶五色分。聊题一时兴,因寄卢徵君。

《颍阳东溪怀古》崔曙

灵溪氛雾歇,皓镜清心颜。空色不映水,秋声多在山。世人久疏旷,万物皆自閒。白鹭寒更浴,孤云晴未还。昔时让王者,此地闭元关。无以蹑高步,凄凉岑壑间。

《石潭》姚合

晓向潭上行,夕就潭边宿。清冷无波澜,潎潎鱼相逐。钓翁坐不起,见我往来熟。

《上汝州郡楼》李益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江陵使至汝州》王建

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离家麦熟还。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香山二首》白居易

六月滩声如猛雨,香山楼北畅师房。夜深起凭阑杆立,满耳潺湲满面凉。
又             前人

纱巾草履竹疏衣,晚下香山踏翠微。一路凉风十八里,卧乘蓝舆睡中归。

《宿香山寺石楼》李颀

夜宿翠微半,高楼闻暗泉。渔舟带远火,山磬发孤烟。衣拂云松外,门清河汉边。峰峦依枕席,世界接人天。霭霭花出雾,辉辉星映川。东林曙莺满,惆怅欲言旋。
《宝历大宴》杨汝士
隔坐应知赐御屏,尽将仙子入高冥。文章旧价留鸾掖,桃李新阴在鲤庭。再岁生徒陈贺燕,一时长史尽传声。当年疏傅虽云盛,讵有兹贤醉醁醽。

《春题香山寺》武元衡

众缘天上梵仙宫,钟磬寥寥半壁空。清景乍开松岭月,乱流长响石楼风。山河杳映春云外,城阙参差晓树中。欲尽出寻那可得,三千世界本无穷。

《望箕山》宋·欧阳修

朝下黄卢坂,夕望箕山云。缅怀巢上客,想彼岩中人。弱岁慕高节,壮年婴世纷。漱流羡颍水,振衣嗟落尘。空祠乱惊鸟,山木含馀曛。聊兹谢芝桂,归月及新春。

《听珍珠泉》杨亿

何须十斛买明珠,滴沥泉声迥不殊。蠙腹从来归大壑,骊龙颔下发清癯。萧疏滴滴侵诗思,历落声声空古寺。夜梦不成惊雪喷,起唤苍头风扫字。君不见胸中泻出银河万丈高,收拾明珠献圣朝。

《温泉》前人

大造真炉冶,不炊亦沸汤。珠喷泉带雨,煖溢谷称旸。伏涤尘凡虑,兼滋枯槁乡。惟馀诗酒癖,未肯告医王。

《巢父井》晏殊

禀生值尧年,率性在庞厚。安巢一枝上,岂曰鹑居陋。颍波人洗耳,曾不污牛口。谅兹耕耒暇,凿饮隈林薮。含饴鼓其腹,帝力予何有。遂令千载外,此地存遗甃。泓然逼乔木,宛若栖时旧。乡人揭题榜,行旅皆瞻觏。我来观古迹,愕立徘徊久。凄其望清风,不获见师友。愿言斟一勺,拭面洗心垢。翘勤慕高躅,感慨陈卮酒。思齐胡可望,度以宽慵瞀。夙驾恨长途,凭高重回首。

《婆娑园》崔鶠

晓禽噪竹千百枝,残菊横枝三两花。好在山园养衰废,风波不到野人家。
《琴台》元好问
荒城草木合,破屋风雨侵。千年一琴台,眷焉涕盈襟。遗爱食县社,公宁不堪任。此台即甘棠,忍使无馀阴。旁舍高以华,大豪自捐金。苍云元武暮,鬼物凭阴岑。尚德抑清虚,坠典谁当寻。我与荐寒泉,百拜公来临。公来不能知,落日下饥禽。怀哉空山里,鹤飞猿与吟。当年于蔿歌,补衮一何深。承平示得意,犹能正哇淫。君相此一时,又复悟良箴。谀臣坐废黜,合亦起幽沉。蒲轮竟推毂,香草空深林。寂寞授书室,孤甥举遗衾。生平谅已然,薄俗矧来今。千山为公台,万籁为公琴。夔旷不并世,月露为知音。人间蹄涔耳,已矣非公心。

《送诗人秦简夫归苏坟别业》前人

三月不见君,渴心欲生尘。论文一樽酒,雅道谁当陈。昨朝见君临水句,乃知抽青配白非诗人。南山明月北山灵,恨君不作由东邻。击鲜为具非无好事者,天随杞菊年年新。石田茅屋连苏坟,两儿力耕足养亲。君诗或者昌晚节,不应道路长逡巡。白发刁骚一幅巾,丰年乡社乐闲身。蹇驴驰入醉乡去,袖中知有眉山春。

《鲁公城》明·贺一孝

废堞知何世,登临当岁初。野梅双枝艳,官柳数行疏。寺耸孤云外,台光落照馀。挥戈成底事,怀古为踟蹰。

《题姑嫂石》李正儒

姑嫂名传几度春,崚嶒双石立河滨。心坚不动凌波步,涨猛难催砥柱身。万古烟云留粉黛,四时雨雪洗埃尘。丈夫不砺金石志,愧杀须眉世上人。
又             前人

不将艳冶度青春,劲骨岿然对水滨。波面霞分衣上锦,潭心月照镜中身。玉肌并立非争媚,素体相怜不受尘。更欲鍊来成五色,男儿须做补天人。

《瀼河道中》前人

西北风高秋气深,雨馀碧落最萧森。寒津水涨行人渡,古道苔荒落叶侵。岁月翻然惊老大,剑书何处问升沉。江湖魏阙浑无据,愧杀长年三老吟。

《皇女温泉》前人

灵泓沸处玉涓涓,造化谁将薪火传。天地为炉烹日月,阴阳作炭煮云烟。沃膏泻去千疆润,沉痼瘳时万姓痊。大冶人间莫浪亵,应调鼎鼐重山川。

《鲁山独秀》王玺

鲁山突兀树城东,峭壁崚嶒倚太空。常惹白云来顶上,每衔红日过天中。俯看二水如襟带,远觑三山隔华嵩。揽胜閒来舒眺望,恍疑身到紫微宫。

《鲁阳道中》蒋机

厉涉迷津七十翁,马蹄频濯障泥空。遥看雁影偏怜客,谁问狼群尽避骢。岭道云深晴复雨,沙川水急浪还风。咨诹父老无他说,赋重民贫愿岁丰。

《琴台》杨孕灵

毕世难逢钟子期,伯牙谁复许相知。高山绝调台清古,流水馀风韵绿澌。谱出宫商花满县,拨开云雾月浮卮。广陵遗响今何在,宓子堂高共紫芝。

《琴台》张斗枢

百尺琴台傍鲁山,紫芝绝调未堪攀。我来载鼓南薰操,流水钟期咫尺间。

《登露峰绝顶》前人

突兀平原见露崧,秀凌群岳俯天中。振衣直向山头去,呼吸还将帝座通。

《南华观有感》前人

三丰面壁拥金波,照彻南华蝶梦多。此去仙家遗迹远,空留素影对婆娑。

《颜鲁公碑》前人

次山碑碣更堪哀,道是真卿钜手裁。海内几人称字史,颜筋尚尔卧苍苔。

《元台观》张维新

西入缑山访大还,丹崖缥缈碧云间。坐来忽有凌空想,鸟自高飞人自閒。

《苏坟》高相

细雨初收曙色寒,苏坟瞻拜拥衣冠。森森陇树春云霭,耿耿碑文夜月看。古寺鸣钟风韵迥,断桥流水涧声潺。我来桑梓君知否,勒马东归兴未阑。

《紫云山晴雪》前人

雪消徐步见前山,万里归鸿一望间。赋就梁园题半壁,书来郢曲映千湾。芳春未度芙蓉翠,新霁初开薜荔班。荒岭萧萧游履少,到来青紫任君攀。

《王乔洞》前人

千尺云埋奈尔何,仙家只许此中过。当年经落双凫舄,惹得人间下网罗。

《通雅城》王尚絅

击郾当年为筑城,折冲千里著威声。归来养重封侯后,万古胶东仰令名。
《立秋雨霁》郑寖昌
好雨初辞夏,斜阳带晚晴。长空发爽籁,林木起秋声。水止潭光净,云收岫色明。西成人共喜,嗟我意南征。

《乐天故宅》杨翰英

司马归来与世休,笑拈双鬓已飕飕。阁中白雪赓元老,门外青山爱一丘。衫袖不沾新雨泪,琵琶空拨少风流。扶筇长啸烟波上,水碧葭苍溪自流。

《拜胶东侯墓》刘奎

峥嵘遗冢锁松楸,百战曾分汉室忧。鹿走乾坤几入莽,龙争神器复还刘。图形自是云台将,封爵犹传胶国侯。拜扫怆然生气在,净肠河水绕城流。

《汝州八景》无名氏《崆峒烟雨》

一片空濛晓欲流,许多苍翠拥山头。只高王气三千尺,争识仙城十二楼。缭绕不知笙鹤冷,疏潇恍似洞庭秋。岂同世上浮云薄,出没尘寰散未收。

《温泉晓霁》

晴光岚气水天秋,霁色泉香煖迸流。高映红轮围翡翠,残留碧月浸珠毬。疮痍待起沟渠瘠,洗涤应消尘世愁。看罢群峰云尽敛,试汤长啸此生浮。

《龙泉夜月》

清流一碧湛天光,倒浸冰轮夜未央。影里山河澄法象,松梢风雨奏霓裳。魄寒冰窟苍龙舞,色映蟾宫金粟香。任有烟云遮不断,千峰爽气逗新凉。

《妙水春耕》

春雨泥香土脉膏,呼耕喧动满林皋。不闻周道车尘起,且看南阳牛背高。两部鸣蛙争鼓吹,一犁新水润蓬蒿。烟霞数亩今经破,龚遂欣传尽卖刀。

《岘山叠翠》

巉岩独出万山巅,云气青葱直接天。羊祜无碑堪堕泪,酒家有媪可呼仙。远山著色如描黛,细柳分春欲锁烟。方赏翠微看不尽,一声铁笛鹤蹁跹。

《春日桃园》

满境繁华醉日烘,无穷芳艳制天工。方疑杏苑留诗料,误认梅庄放鹤笼。风弄天花如结䌽,旭清织锦似垂虹。东皇只可添脂润,不许封姨数落红。

《玉羊晚照》

何人叱石尽成羊,山径参差带夕阳。落日不归眠宿草,残霞相映伴疏杨。欲驱自笑桑榆晚,返照偏疑岐路亡。借问谁司刍牧者,尚馀羵首卧烟荒。

《汝水横洲》

晴光艳滪若为开,砥柱中流特特来。叱石鼋鼍频顾盻,啄萍凫鹭任徘徊。能垂古钓偏宜柳,好缆孤舟莫用梅。不共沧桑寻世代,平沙尽说是蓬莱。

《风穴八景》方应选《锦屏风》

孤亭窈窕锁苍苔,峭壁摩空绮作堆。倚槛横交青玉案,当筵飞落紫霞杯。

《珍珠帘》

千丈悬崖溅碧流,随风飞捲到溪头。分明贝叶翻珠树,化作湘帘缀玉楼。

《吴公洞》

岩栖咫尺隔红尘,四壁萧萧乐自真。人共白云留不住,祇今洞草暗生春。

《仙人桥》

行行涧畔北风萧,共诧神仙白玉桥。一自壶中寻日月,空留片石几人招。

《大慈泉》

流沙一派自西方,半壑能将慧水藏。倒浸芙蓉青不断,错疑云影共天光。

《玩月堂》

层峦翠积不胜怜,一榭凌霄更窅然。为近诸天先得月,空山无夜不娟娟。

《悬钟阁》

缥缈层楼跨玉鲸,十方空处起禅声。寒山夜半无尘到,清漏沉沉伴月明。

《翠岚亭》

长烟隐约带松萝,叠叠青螺涌碧波。学士醉题枫落句,万峰秋色坐来多。

《望伊阳兼寄殷明府》李梦阳

古县垂新柳,独吟酬好春。琴清山在眼,花落酒随人。奈此河阳少,曾于汉署新。邮筒定不惜,有句念沉沦。

《寄题岘山寺》王瓒

岘山千古寺,高枕碧山阳。说法天花乱,参禅毳衲香。柳风莺送韵,松露鹤沾裳。拟去山中老,山中日月长。

《过金山寺》李翰

过尽伊阳第几滩,偶从方外驻征鞍。深林月转松窗暗,虚榻云侵布被寒。梦寐也思王事重,驰驱敢惮客程难。山僧剩有慇勤意,烂煮胡麻当传餐。
《伊阳县八景诗》祝富《桃源胜迹》
桃源宫在伊之南,荒凉半亩修真庵。种桃道士去已久,春风空落花鬖。我来停车访遗迹,鹤飞灶令无消息。朗吟大笑出门去,一溪流水春山碧。

《云梦仙境》

城之东南云梦山,山腰有洞门不关。云深路杳莫知处,世传仙子栖其间。松花不老瑶草鲜,石床丹灶空年年。信知仙居别有境,入门幻出壶中天。

《凤山朝阳》

何年丹凤从天来,翻然两翼双飞开。山头千载不飞去,山前云锁玉书台。朝阳一出鸣南冈,九苞五采生辉光。地灵钟秀信不偶,奎星照映发天章。

《龙崖夜雨》

苍崖壁立如削屏,不有神物潜其灵。忽然夜半雷声作,甲鳞洗出江湖腥。潭云覆水多变态,寒屑飞声响灵濑。西成东作不苦民,岁岁田畴资灌溉。

《瑞云屏障》

奇峰拔出撑晴空,瑞云缭绕来天风。絪缊浓淡绚朝彩,翠屏点作金芙蓉。我当乘风醉眼醒,坐中忽忆钟山灵。归来呼笔写图玩,眼前顿觉无丹青。

《紫罗石潭》

何年罗卒屯此间,紫巾声动赛雄关。于今罗卒去已久,山名千载遗人寰。山下有潭百尺深,倚崖怪石苍波临。有时不测奋雷雨,居人骇听蛟龙吟。

《岘山叠翠》

岘山遥耸嵯峨形,插空千尺峰峰青。黛色四时浑不改,更宜晚翠列如屏。初分太极辟洪濛,此山已突微茫中。揽衣直上最高位,彷佛驾鹤来天风。

《汝水拖蓝》

汝河环绕伊城流,天光云影共沉浮。风摇不定碧簟色,翠拖万顷玻璃秋。源头遥发天息山,古今不断声潺湲。我来无事发长啸,沦漪坐弄春苔斑。

汝州部纪事

夏帝履癸五十二载,伊水竭。
汉高祖后四年秋,汝州大水,没民舍千家。
后汉光武帝建武十七年十月,有凤凰五见于郏邑。魏明帝青龙元年四月,青龙见于郏邑之摩陂井中。晋成帝咸康四年,太白昼见于柳。
安帝义熙四年,汝水竭。
北齐文宣帝天保八年,汝州大蝗。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汝州大水。
唐元宗开元八年,伊水溢漂,溺民产数十家。
代宗太历十年七月,太白、辰星合于柳。
《唐书·阎让传》:太宗幸洛阳,诏立德按爽垲建离宫清署,乃度地汝州西山,控汝水,睨广成泽,号襄城宫,役凡百馀万。宫成,烦燠不可居,帝废之,以赐百姓,坐免官。
德宗建中四年九月,龙见汝州城壕。
懿宗咸通四年,汝州大水,伤稼。
僖宗广明元年,汝州现峰阳龙池涸。
后唐明宗天成四年,汝州火。
后周太祖广顺三年,汝州旬日无鸟。
宋太祖乾德四年六月己亥,太白、荧惑合于张。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汝州醴泉出。
天禧二年八月癸丑,岁星、荧惑合于张。
徽宗政和五年,汝州芝草生。
宣和三年,汝州麒麟出。
元仁宗延祐元年,汝州地震。
七年,汝州大饥。
顺帝至正十七年,汝州大饥,蝗飞蔽天。
十八年,伊阳县蝗飞蔽天,人不能行,所过沟壑皆满。明宪宗成化二十年,伊阳县饥。
武宗正德二年,太白经天。
三年,鲁山县大水,
六年,蓟贼刘六、刘七反,攻宝丰县。县土城,不能禦,遂入抢掠。首领赵风子系,文安秀才注念斯文,凡士大夫家授令箭一枝,挂蓝衫于门部,卒俱不敢入,百姓杀戮亦少。知县徐端遁,贼又攻郏县,城郏县民多方,县民多方禦之大炮,击死贼首领白大王,贼遂退。世宗嘉靖元年,贼王堂反过郏县境,不敢入至禹州,遂灭。
七年,鲁山旱,大祲郏县,大饥伊阳,蝗宝丰蝗尤甚,所过田禾悉尽,岁大饥,斗米千钱,民饿死者十有八九,九年,鲁山大有。
十七年秋,宝丰大水,北门危甚,城几溺,坏民庐舍不可数纪,遂大饥,人相食。
十八年,鲁山、伊阳俱蝗大祲。
十九年,鲁山大有。
三十二年,归德贼师尚诏反,未至风声甚厉阖,邑大恐,兵备王之诰禦于郏东至襄城,白岭冈杀绝。是年,宝丰大水,伊阳春不雨。秋七月,淫霖不止,汝水泛溢,漂没田舍无算。
四十一年壬戌春,宝丰亢旱。知县袁亮竭诚步祷,至四月夜初,忽有星光自乾方来,明耀若昼,坠落县衙琴堂前柏树上,火星纷纷下落,官民惊异。时知县袁亮卜日致祭,祈祷益虔。不数日,霖雨大降,火咎亦消。秋大熟。
穆宗隆庆二年秋八月,伊阳大水。
神宗万历十四年,伊阳大旱。七月,始雨,荞麦斗钱三百。
十五年,伊阳自春到六月不雨。九月十二日,大雪尺馀,晚禾尽杀。
十六年春,伊阳县大饥,鲁山有龙出自窊石里,经康家渡口、十里头、看花里、白象里,陆地而行,雷电从之,云雾旁绕所至,草木尽拔,墙倾屋摧,至仓子头飞去。十七年三月,鲁山郏县宝丰有黑风自东而西,吽吽有声,人对面不相见,拜扫者皆屯野不敢行,鸟兽多误入水死,牛马逸民,携兵寻之刃皆火。次日,乃霁。是岁,旱大祲。
十八年,鲁山县大有。
二十一年,鲁山郏县宝丰皆霪雨,害稼,自夏至秋不止。鲁山平地为渊麦。秋,未登,民至相食,盗贼蜂起,汝州兵备移镇,鲁山发赈弹压始息。
二十二年春,汝州宝丰郏县皆大饥,至父子相食。四十年,郏县宝丰大水,平地深一丈许,人多溺死。四十六年,伊阳不雨。
四十七年,汝州旱,自三月至八月乃雨。是岁,大荒。熹宗天启元年,凤落于凤翅山下,山在禹、郏之间。七年夏,鲁山东乡牛产一兽似麟,雷电交集,黑雨如注,火光满室。
悯帝崇祯三年春,郏县有黑风自东北而来,遍地钱印,大者如盘盂,小者如枣栗,行人衣巾皆有之,其迹三日犹见。
四年,郏县柏树俱生黄耳,大如莲蕊。
五年五月,郏县大雨,河水溢房屋,颓禾尽淹,人多溺水死。六月,汝州大水,湮没村落、颓坏城垣十之五。鲁山县大霖雨,城垣尽圮,东乡土贼张三、杜小川等乘机作乱。
六年春夏,汝州属县俱大疫,有阖户死者。秋,宝丰有鸟自西北来,群以百千计,似鹑而颇大,爪无后距不能栖树,时人呼为杀鸡,又呼为反鸡,续过至岁终止。鲁山有番鸟自西北来,每群万馀,羽似燕,足似鼠。八年,贼攻鲁山城五昼夜,防守甚密,又兵自北至,寇乃遁。
十一年,伊阳不雨蝗。
十二年,伊阳不雨。夏四月,蝗竟月飞翔,往来不定,所落之处,草木靡有萌糵。秋八月,蝝生民家,釜臼皆满,井水臭秽不可食,时兵凶交炽,民有数日不举火者。季冬,鲁山忽有异香如檀者数日。
十三年,汝州土贼流寇交肆焚掳。六月二十五日,鲁山守城千总詹思鸾鼓噪抢掠,距城跋扈挟令招安,知县杨呈芳阳从阴拒,至十一月十三日夜,秘谋令千总李一鸣擒杀其首逆,党尽诛。冬郏县土贼聂二并父聂三登、高世泰、李文升陷城,与贼首杨同锦据两月馀,屠戮士民,劫掠财物,焚毁庐舍,荡然一空。后闯寇李自成至杀同锦,并邑令置伪官,自成去高凌,云遂杀伪官,洎聂二并父聂三登、高世泰、李文升等。十四年,寇陷汝州,城男女悉搜杀之,李自成自西至郏县,驱土贼出城。
十五年春,闯寇复至郏县,因高凌云杀所置,伪官平城剐凌云,执邑令李某,李大骂,并剐之,杀绅民无算,死者十之八,贳死者割鼻耳,官廨、民舍、毁之殆尽。夏四月初十日,鲁山土兵复鼓噪抢掠甚于詹贼,杨令急登南城楼好言抚之,贼惧其绐,竟刃杨令闰。十一月朔,流寇举众剋鲁山城,土贼潜遁。是时闯贼数十万人入宝丰,惨毒十日,杀掳十之七八。十六年二月十一日,流寇复陷鲁山,民有避居西山者,无论男女悉搜杀之,又武冈贼王承选等复掠郏县,割人手万馀双以示威,以人肉味美,凡数十男子养一窖如羊豕,贼中互卖以食,杀人之法略如屠豕。以妇人油多炼数十缸,供洞中灯火,自是城野断绝人烟,又闯寇驻襄阳安置伪官,九月经略孙傅庭兵至,贼哨骑五十馀人奔入城中,分制防禦。孙兵攻城,多被死伤,傅庭大怒,围三昼夜城陷,无少长贵贱皆屠灭。跳城下者只百馀人,遗妇女千数赤身跣足以书为衣,冻饿死及自尽者甚众,星散他方者亦多,其不能动移者,食死人强活后,西山土贼入宝丰城,拷审财物,当街设镬,烹人以食,不尽者驱入山作牛羊,用春燕巢林,虎狼入市凡四五年。

汝州部杂录

《汝州志》:按《唐新语》:刘希夷,一名庭芝,汝州人。少有文华,好为宫体,善弹琵琶,尝为《白头翁咏》,云: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既而自悔,曰:我此诗谶,与石崇白首同所归何异。乃更作一联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既而叹曰:此句复似向谶语,然死生有命,岂复由此。乃两存之。诗成未周岁,遇害。或云宋之问。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诗为集中最夫。希夷死所其为之,问与否未详,而白头翁诗则已误入之问集中,焉知非为所掠,古来名士相妒如马,季常故事往往有之,而好事者或遂托以诧,其说亦不可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