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百五十一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四百五十一卷目录

 南阳府部汇考五
  南阳府封建考
  南阳府公署考

职方典第四百五十一卷

南阳府部汇考五

南阳府封建考

        《府志》唐虞
吕侯 伯夷主四岳之祀,受封于吕,在宛西吕城。

邓侯 仲康子。

邓侯 武丁封,汤之裔。

甫侯 穆王封,即吕也。故或称吕,刑为甫刑。申伯 宣王封元勇于申,李氏曰:嵩高之山,在穆王时则生甫侯,在宣王时则生申侯。
唐惠侯 楚子围郑,晋师救之。楚使唐狡求援于唐惠侯,乃败晋师于邲。
邓侯 左传桓公七年,邓吾离朝于鲁。
商于君卫鞅 秦孝公封。
穰侯魏冉 秦武王封。
应侯范睢 秦昭王封。
宛侯市 邓侯悝 俱秦公子庄襄王封。

舞阳侯樊哙 高帝初,以定三秦为将军,击项籍,从破燕,执韩信,侯五千户。
复阳刚侯陈胥 高帝初,以右司马,击项籍侯。杜衍严侯王翥 高帝初,以中郎骑,从起下邳,属淮阴侯,从灌婴,共斩项羽侯千七百户。涅阳严侯吕腾 高帝初,以从击项羽侯。赤泉侯杨喜 高帝初以中郎骑,随灌婴追杀项羽,功封。《史记》索隐曰:赤泉即丹水。
棘阳严侯杜得臣 高帝初以中郎将,迎左丞相军击项籍,侯二千户。
吕城侯吕忿 高帝以其昆弟子封。
安众康侯丹 长沙定王子武帝封。
博望侯张骞 武帝时为郎应募。使月氏留十馀岁,归拜大中大夫,封博望侯。
义阳侯卫山 武帝时以北地都尉,从骠骑将军击边,功封。
涅阳康侯最 武帝时,以父为朝鲜相,汉兵至,首降,道死子侯。
冠军景桓侯霍去病 武帝时以校尉,击边功侯。后以将军,破祁连、回昆、邪王、益封、子嬗、封南阳王。
义阳侯傅介子 昭帝时,以平乐厩监使,诛楼兰王,斩首。侯七百五十九户。
柳泉节侯彊 胶东戴王子,宣帝时封。
复阳严侯延年 长沙顷王子,宣帝时封。义阳侯厉温敦 宣帝时以匈奴謼,连累单于率众降。侯千五百户。
博望顷侯许舜 宣帝时,以皇太子外祖父,同产弟长乐卫尉有旧恩,侯千五百户。
中乡侯延年 梁敬王子,元帝建昭元年封。顺阳侯共 胶东顷王子,成帝时封。
博山侯孔光 孔子十四世孙,成帝时封。定陵侯淳于长 成帝时以侍中卫尉。言昌陵不可成,侯千户。
方城侯宣 广阳缪王子,平帝时封。
南乡侯陈崇 平帝时以大司徒,司直与王恽同功封。

东汉

宛王赐 光武族兄。伯升起兵,从众,攻破诸县后,代伯升为大司徒,封宛王。
顺阳怀侯嘉 光武族兄。建武十三年,封嘉卒子参嗣。后以罪,削为南乡侯。
穰侯茂 泗水王歙之从父弟。建武十三年封。舞阳侯吴汉 光武即位初封。
舞阴侯岑彭 建武二年,以击秦丰功封。昆阳侯傅俊 建武二年封。
堵阳侯朱祐 建武二年封。
舞阳侯朱浮 以从光武定北边。建武二年,封食三邑。
析乡侯冯䜣 阳夏节侯冯异次子,建武十年,
异薨,长子彰嗣。明年帝思异功,复封䜣。
顺阳侯马廖 明德皇后之兄,建初四年封。冠军侯窦宪 章德皇后之兄,和帝永元二年封二万户。
穰侯邓叠 永和四年封。
叶侯邓悝 安帝永初元年封。
南乡侯荆 中山穆王畅之弟,顺帝永和六年封。
郦侯王国 以预立顺帝功,封九千户。
复阳侯李建 以预立顺帝功,封四千二百户。析县侯赵封 以预立顺帝功,封四千户。三户亭侯恭 河南孝王子,桓帝延熹四年封。淯阳安乐乡侯胡广 以定策立桓帝封。
比阳侯邓康 昆阳侯邓统 淯阳侯邓秉 皆桓帝邓后之兄弟,后立同时封。
舞阴侯邓昌 桓帝时封。
南乡侯邓万世 桓帝时封。
舞阳宣德侯何真 以灵帝后父封。
南阳王冯 献帝子。
中乡侯廖化 汉后帝景耀初封。
南乡侯董厥 景耀四年封。

舞阳侯攸 文帝子。
义阳成王望 安平献主子,武帝受禅,封邑万户。
棘阳王奇 义阳成王之孙,武帝封。
丹水侯睦 武帝咸宁三年,以中山王坐招诱逋亡降,封。
顺阳王畅 扶风武王骏之子,初袭父扶风。太康中改封。
新野庄王歆 亦骏之子,初封县公,后以预封赵王伦,进爵为王。邑二万户。
南阳王泰 武帝咸宁初,以汝南王徙封。南乡侯胡威 武帝时封。
冠军县侯郭彰 以惠贾后从舅封。
南阳王模 泰之子,初封平昌公,怀帝永嘉初,进封王。
南乡侯赵穆 以明帝师封。
南乡侯王澄 惠帝时以司空,长史迎驾,封。南乡侯甘卓 元帝时,以讨周馥、杜韬,多所擒获,功封。

南北朝

南阳郡公鲁宗之 宋武帝时封。
安众男刘堪 宋武帝袭封。
义阳王昶 宋文帝第九子,元嘉二十年封。新野王夷甫 文帝子。
新野县侯义宾 文帝元嘉二年封。
顺阳王休范 宋孝武第十八弟,孝建三年封。南阳侯薛安都 孝武时,以征伐功封县男,邑五百户。后以讨鲁爽功,进为侯,增邑五百户。顺阳县侯刘亮 宋明帝泰始初,以征讨功封,邑六百户。
南阳王翙 宋苍梧王第十弟,元徽四年封。定陵公和跋 元魏太祖时,以日南公改封。南阳王良 元魏秦明王翰之孙,父仪有功,封卫王。太宗追录其功封。
顺阳公郁 元魏桓帝之后,高宗时以殿中尚书,从巡临海,以劳赐爵。
新野侯权 元魏世祖封。
义阳子宿石 元魏高祖时,以蔡阳子改封。丹水侯泉景言 以商洛豪族,于元魏太延五年,率乡里归。仍引师平商洛,封。
顺阳子薛野䐗 元魏高宗时,以给事,典民籍,称职,封。
南阳王宝炬 元魏孝庄时封。
南阳公宗庆 以定安侯进爵为公。
顺阳侯季冲 文明太后封。
义阳县开国伯贾智 以破元颢功封,邑五百户。
义阳王略 元魏南安王之孙,肃宗封,邑一千户。
南阳公奚眷 以战功封。
定陵男崔延伯 初仕齐,后入魏,以功封。新野郡公魏畤 以战功封。
舞阳公侯刚 明帝时封。
南乡公慕容白曜 晃之曾孙。元魏文成时,以秉政封。
舞阴公翙 宋随王南齐高帝,建元元年降,封。顺阳郡王库狄回洛 北齐神武时,以军功封。
南阳王绰 北齐武成帝,子河清时封。
义阳郡公步夫汗萨 以军功累封。
义阳郡王鲜于世荣 以军功封。
南阳县男康绚 梁武帝天监元年封。
南阳侯张齐 梁武帝时封。
义阳王 梁昭明太子之子,大同三年封。义阳王叔达 陈宣帝第十七子,太建十四年封。
义阳郡公黄法𣰰 太建中,以战代功封。邑二千户。
新野郡公于谨 周文帝时封。
南阳郡公叱罗协 周武帝以平蜀功封。淅阳郡公山提 周武帝时以平齐功封。淅阳郡公田仁恭 周武帝时以平齐功封,邑二千户。
义阳县男皇甫续 周宣帝封。
顺阳郡公李悊 隋初以录旧勋封。
安固县侯常冲 隋初封。
比阳县公庞晃 周时袭爵为侯,隋文帝受禅,以旧人进爵,为公。
舞阳郡公薛世雄 隋开皇初封。
丹水县公杨旻 以高都公改封。

南阳郡公吕子臧 高祖初封。
新野县公张后引 高祖初封。
邓国公窦炽 高祖初封。
邓国公窦琏 高祖初封。
义阳王承度 元吉子,高祖时封。
邓王元裕 太宗弟,贞观十一年,以鄫王徙封。义阳王睿 纪王慎之子,贞观时改封。
顺阳王泰 太宗子,贞观十七年封。
新野县公张自贵 太宗以从征代功封。南阳郡公杜行敏 贞观时封。
南阳县男来济 高宗永徽二年封。
南阳郡公岑羲 武后景云初封。
湖阳郡王宗晖 节悯太子重俊子,景云三年封。
邓国公岑长倩 武后垂拱初封。
南阳侯张楚金 武后时封。
南阳郡公袁恕己 中宗时,以与诛二张,反周为唐功封。后特进为王。
邓国公张炜 睿宗时,以太平之诛,召还封。邓国公行休 纪王房之裔,睿宗时封。
湖阳郡王范 以睿宗子封。
方城县侯韦述 元宗时封。
舞阳王仪 元宗义王玼之子。
南阳王系 肃宗子。
南阳郡公张镐 肃宗时封。
南阳郡公邓景山 肃宗至德时封。
郡国公张巡 肃宗时封。
南阳郡王白元光 以从李光弼,讨安庆绪功,封。
邓国公张献诚 代宗时封。
义阳郡王符璘 以田悦拒命,以众降马燧,诏封。
南阳郡王韩晃 德宗时封。
邓王宁 宪宗太子,元和元年封。
郦王憬 宪宗子,穆宗长庆元年封。
邓王孝先 江安王元祥之裔,宪宗时封。

五代

申国公侯章 后周广顺三年封。

南阳国王钱俶 太宗时,以汉南国王徙封。邓国公张永德 太宗雍熙四年封。
邓王元偓 真宗天禧二年封。
邓国公张耆 天禧二年封。
邓国公张士逊 仁宗康定元年封。
邓国公王贻永 仁宗至和元年封。
申王佖 神宗第九子,哲宗初封。
南阳郡王宗楚 濮王子,哲宗绍圣三年封。南阳郡王楫 徽宗崇宁二年,以楚国公进封。邓王茂 哲宗子,崇宁时封。
邓王偲 神宗十二子,徽宗大观元年进封。邓王愭 孝宗嫡长子。

邓王奭 太宗天会时封。
南阳郡王李石 世祖时封。
南阳郡王张浩 世祖时封。
宛王永升 明昌中以曹王改封。
南阳郡王张中孚 贞元元年封。
申国公唐括安礼 大定二十一年封。
申国公赵兴祥 正隆初封。

南阳郡侯孛朮鲁德 宪宗时,以从南征功封。顺阳王兀都思不花 延祐七年降,封。
南阳郡公韩若愚 明宗天历三年赠封。南阳郡公孛木鲁翀 至元四年追封。
南阳郡公叶李 至正八年追封。

唐定王桱 太祖二十三子,洪武二十四年封。唐靖王琼烃 定王子,永乐十九年嗣。
唐宪王琼炟 靖王弟,以靖王世子早卒,宣德三年嗣。
唐庄王芝址 宪王之庶子,以世子早卒,无子。成化十三年,以舞阳王嗣。
唐成王弥餫 庄王子,成化二十三年,庄王薨。以颍昌王嗣。
唐敬王宇温 成王弟文成王弥之子成王薨无子,嘉靖四年嗣。
唐顺王 敬王子。
唐端王 顺王子。端王世子早殁,王薨,以世子嫡长子嗣王。后以罪发建业,以其弟嗣。崇祯十六年,闯贼陷城,遇害。
顺阳怀庄王有烜 周定王第三子。
内乡恭庄王有 周定王第十三子。义阳康靖王子 周简王第十子。
泌阳王子 周简王十一子。
临湍恭惠王同钧 周懿王第五子。
堵阳安僖王同鋐 周懿王第六子。
新野悼怀王琼墠 唐定王第三子。
舞阳王芝址 唐宪王第二子,后嗣唐王,谥庄。淅阳温僖王弥铲 唐庄王第三子。
方城悼僖王諟 伊安王第三子。
西鄂安僖王諟 伊安王第四子。
昆阳王见 赵悼王第三子。
《府志》未载封建。《南阳县志》东汉
更始 刘元,字圣公。光武族兄。地皇四年,诸将立为更始天子,六月入都宛城。
宛王刘锡 更始封。
安众侯刘宣 光武封。
南阳侯刘沛 顺帝封。

南阳王霦 永康元年封。
西鄂侯罗宪 泰始六年封。
《邓州志》春秋
邓祁侯
鄾子

东汉

邓王王常 舞阳人,更始封。
穰王廖湛 平林人,更始封。

三国魏

邓哀王冲 操子。
乐城侯曹洪 操从弟,明帝封。
邓侯邓艾 棘阳人。
《内乡县志》春秋
许悼公买迁于析 自叶迁于析,实白羽。是时,白羽改为析也。周景王二十一年,鲁昭公十有八年,事周敬王十有四年,为鲁定公四年,许自析迁于容城。
楚公孙宁封于析 宁字子国,令尹子西子也。继为令尹,周敬王四十三年,宁及吴由于薳固,败巴师于鄾。楚惠王固封子国于析,是为获麟,后鲁哀公十八年事。

东汉

南乡侯刘参 顺阳怀侯嘉子,嘉卒,参嗣。有罪,削为南乡侯。参卒,子循嗣,循卒,子章嗣。

南乡侯王凌 凌字彦云,太元初人,魏帝芳正始二年,以征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封。忠于魏室,以魏主受制于司马懿,阴谋迎立楚王彪。事泄,嘉平三年,司马懿将大军掩击凌,势穷饮药死。
南乡亭侯韩暨 暨字公至,南阳堵阳人。魏文帝黄初七年,以太常宜城亭侯进封。景初二年,魏明帝问吏部尚书卢毓:谁可为司徒者。毓荐处士管宁,魏主不能用,更问其次,对曰:敦笃至行,则大中大夫韩暨。乃以暨为司徒,是年卒,谥恭侯。子肇、孙邦嗣。
南乡侯满宠 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魏文帝黄初间,为伏波将军,安昌亭侯。屯新野,南征有功,封南乡侯。明帝即位,进封昌邑侯。以前,都督扬州诸军事。景初二年,徵为太尉,卒,谥景侯。

南乡侯王懋 光禄大夫。
南乡侯刘休 休字弘明,沛郡相人也。初为驸马都尉,宋明帝居藩时,休为湘东国常侍。袭祖南乡侯,历都水使者,南康相。齐高帝建元初,为御史中丞。

南乡公萧骏。
南乡公萧推。

北魏

顺阳侯周迁 以军功赐爵。
顺阳公刘买德
顺阳王兰延 魏太武为宦官宗爱所杀,延时为尚书左仆射。宗爱矫赫连皇后令,召延入,收缚斩之。
丹水侯泉企 企字思道,安志子也。考异曰:北史作泉仙,今从周书,九岁袭爵丹水伯,十二岁领本县令。后除上洛郡守,拒萧宝寅,功迁淅州刺史,别封泾阳县伯。孝庄帝永安中,进爵为侯。西魏孝武帝,见齐神武专政,有西顾之心,乃除企洛州刺史。未几,孝武西迁,及孝文帝大统时,东魏司徒高敖曹,自商山转𩰚而进,所向无前,遂攻上洛。郡人泉岳及弟猛略,与顺阳人杜窋等谋翻城应之。企知之,杀岳及猛略。传首诣阙,孝文加企开府仪,同三司,兼尚书右仆射,进爵。上洛郡公杜窋走归敖曹,敖曹以为乡导,而攻之,企固守。旬馀,二子元礼、仲遵力战拒之,仲遵伤目,不堪复战,城遂陷。见敖曹曰:吾力屈,非心服也。敖曹以杜窋为洛州刺史。全军而还,以泉企泉元礼自随。仲遵以伤重,不行。企私戒二子曰:吾馀生无几,汝曹才器足以立功,勿以吾在东,遂亏臣节。元礼于路逃还,同仲遵阴结豪右,袭杜窋,杀之。西魏以元礼世袭洛州刺史。顺阳王元仲景 京兆王子推孙。西魏孝武帝将入关,授仲景中军大都督,留京师。齐神武欲至洛阳,仲景弃妻子追驾至长安,仍除尚书右仆射,封顺阳王。孝文帝大统六年,除幽州刺史明年,坐事赐死。
顺阳郡公李宜 狄道人。
南乡子冯野猪

北周

淅阳郡公田弘 食邑二千户。

新城县男柳旦 隋文帝开皇初,加开府仪,同三司,封新城县男,历淅川刺史,迁罗州、鲁州。顺阳郡公,元雅。
《裕州志》
湘城侯监居翁 南越桂林监降封。
襄邑侯求 更始长子,光武封。

襄邑王神符 淮南王神通弟,高祖封。

襄邑王 赵惠王子,谥恭定。

南阳府公署考

        《府志》本府
南阳府公署 府治在郡城内西南,创建未详。明成化间,太守陈镒重修。首大堂,堂左为承发司,吏户礼诸科,右为永平库,兵刑工诸科。前为戒石坊,坊之前为仪门,门左为东公廨,右为西公廨,南隅为衙神祠,为寅宾馆。前为大门,门左右列榜房,前建豫,南首郡坊大堂,后为寅恭门。次思补堂,堂左为书简房,右为招稿房,次三堂。又次府廨,规制严备,经明耒乱,颓圮。皇清知府辛炳翰始修思补堂,继修仪门榜房。张献捷重修大堂并六曹房,承发司,永平库。嗣后相继修葺完备。康熙二十三年,知府佟应琦,于大门外东西,建召父、杜母二坊。
军粮二厅 府治左。顺治十六年,军厅裁,并入粮捕厅。按《南阳县志》:康熙二十二年,复设于淅川县。
理刑厅 在府治右。康熙三年,裁归府署。
经历司 在军粮厅南。
照磨所 在理刑厅南。
司狱司 府仪门西,今废。
税课司 府大堂东,今废。
分守道署 旧在察院西,寇燬。今移节按察司行台。
明设南阳卫 在唐藩宗庙街。都指挥使郭云建,今废。皇清置总镇府,坐护卫街,顺治二年建。
左右两营 左在城东北隅,右在南阳县西。附明唐藩府 即今府学。
新野府 舞阳府 三城府 新城府
承休府 汤阴府 颍昌府 文成府
淅阳府 郾城府 文三府 文四府
以上俱唐藩郡王府,今废。
阴阳学 在府治东,今废。
医学 在府治西,今废。
僧会司 在崇善寺。
道会司 在关王庙。
演武厅 在东门外二里。
养济院 在城西,今废。
育婴堂 在察院西。康熙三十三年,知府朱璘建,自为记。
县治 在府治后迤东。《旧志》云:即古宛县治,无记可考。明洪武三年,知县刘遵即古基营建。宣德二年,知县李桓圭重修。明末兵燹,止存退食堂三间,幕厅六,曹房、仪门、谯楼等皆燬。皇清康熙五年,知县吕正笏建寅宾馆。八年,知县唐朝宣修听政堂,十七年,知县白邦杰修书吏六曹房。
主簿典史衙 旧在县治左。明末俱燬,今典史衙仍旧地。
预备仓 在县治东。又有新仓,在县治前稍西。明知县成逊申,改税课司有碑,今废。
常平仓 即明唐藩禄米仓。在今府学东。康熙三十一年,知县朱光祖重修。
南召县治 旧在东门内,寇燬。知县王康侯,于顺治五年,改建大堂于旧址之东。知县纪中兴建仪门,马应祥建后宅,今县裁改为巡检司。布政分司 在府治东南门内。
按察分司 在府治东,今为南阳书院。
外州县
镇平县治 金正大间,建于城内北地。元至元时,知县刘天顺,徙建城西南隅。明正统中,知县曹宣重修,有记。成化间知县刘勋,嘉靖间知县赵宪、阮嵩相继修理。万历间知县胡文瀚。增修大堂五,楹东西二间为库。又东为幕厅,东侧为架阁,吏户礼房。西侧为承发司。兵刑工房。前有仪门,门内,西有狱。门外,东为衙神祠。祠前为寅宾馆。大堂后有燕居堂,次为寝廨。仪门前谯楼,改为大门。
典史衙 在县堂东。皇清知县李宗道、萧国弼、叶日升、张琮相继重修。
察院 在城西北隅,即旧儒学。明万历间,知县梁必先建。
分司 在县治东久废。
府馆 在安阳桥街北,明知县钟其硕置。守禦千户所 今废设防兵。
阴阳学 在县治前今圯。
医学 在县治前今圮。
僧会司 在太极观。
预备仓 在县治东圮。康熙二十七年,知县张琮于旧址,改设常平义社三仓。康熙三十三年四月,巡抚顾汧添造廒房。
演武厅 在西门外。
养济院 在北门内。明知县刘勋,翁金堂修。唐县治 明初,金吾右军千户,兼县事程飞因元时旧址重建。正德十三年,知县李铎重修。万历二十九年,知县黄茂增修,首建牧爱堂。堂前为月台,为戒石堂。东为幕厅,为铺长司,为架阁库,吏户礼曹及启明楼。西为库,为兵刑工曹及承发司,长庚楼,公廨。次仪门。东角门外为收粮厂、土地祠、寅宾馆。西角门外为狱、为谯楼,左为申明亭,右有旌善亭。县堂之后,为戴星堂,又后为寝廨。明末寇乱,尽燬。皇清康熙元年,延绥总兵,邑人韩应琦捐修大堂。三年,知县田介继修。
典史衙 在县治南。
察院 有东西二处,今俱废。
府馆 旧在县治东,久废。顺治间,知县朱廷位于县治南,购民房改建。
明设守禦千户所 顺治初设守禦千总,寻裁。今设防兵。
阴阳学 医学 在城内俱废。
僧会司 在菩提寺。
道会司 在城隍庙。
预备仓 在县治。康熙三十三年四月,巡抚顾汧捐俸,添造廒房。
演武场 在西门外。
养济院 在菩提寺后。
泌阳县治 在城内大街。明初因古基建大堂、五楹堂,左为广积库、吏户礼曹库,东为县丞宅,堂右为赞政厅、兵刑工曹。迤西为主簿、典史宅。前为仪门,内东房科,后为公廨。外东南隅,为寅宾馆,土地祠。西南隅,为狱外,为预备仓,前为钟鼓楼,即大门楼。前有木坊,题曰宛东岩邑大堂。后为退食厅,后为宅大门,左为申明亭,右为旌善亭,明季寇燬。皇清顺治,知县傅和羹、韩志道、孟人吉、王承时、李世德相继修葺。
典史衙 在堂西,即主簿宅,因裁革。典史居之,见《县志》
察院 在县治东,久废。顺治辛卯,知县韩志道于后街购民,房改建。
按察分司 在县治南今废。
府馆 在县治南今废。
阴阳学 医学 在县治西。
僧会司 在圆通寺。
预备仓 久废。康熙三十三年,巡抚顾捐俸建。演武场 在县西。
养济院 在西关。
桐柏县治 旧在城内西街。丞簿尉诸厅俱备,明成化时,知县汪云建堂。后有重楼。知县丘万琼建。明末,寇燬。顺治十二年,知县王京,申请改旧察院为县治,署宇草率,其仪门及六曹房皆未备。至康熙十一年,知县陈尧泽始建。
典史衙 康熙十一年,典史孙仪凤,于北街购民房五间,改建。
察院 在典史衙东。
常平仓 在北门内,明万历三十二年,知县黎汴建,久圯。康熙三十三年四月,巡抚顾汧捐俸添造廒房。
演武场 在县西。
养济院 明万历庚子,知县黎汴重置。
邓州治 旧在大城东。明洪武二年,镇抚知州事孔显,创置于今城之中,嘉靖三十二年,知州王道行同知薄世祐相继增修。其制始备。中为齐贤堂。堂东为幕厅,为架阁库,为琼盈库,西为仪仗库。大堂前,东为吏户礼曹,西为兵刑工曹,中为戒石亭。大堂后为二堂,又后为知州廨。古桃花洞在廨内,汉王台在廨后,戒石亭前为仪门,左为福德祠,右为狱。又前,左为申明亭,右为旌善亭。皇清顺治十六年,知州陈良玉,增置思补堂三间。修葺六房,又添榜棚二座,今废。宣化坊一座。康熙三十年,州同张万言,增置东廨仪门三间,大堂三间,捲棚三间,吏书房六间。
州同廨 在州治东。
吏目廨 在州治西。
布政分司 在州治西。宣德六年,知州寇义建,今废。
按察分司 在布政司西。知州寇义建,后燬。顺治五年,知州张光祁重建,改名察院。十七年,知州陈良玉增修。
府馆 在所治南,宣德时寇义建,今废。
守禦所 今废。
丰宁仓 在州治南,明知州寇义建。
预备仓 在州治西,寇义建,于宽重修。顺治十三年,改为常平仓。康熙二十九年,知州赵德,重修廒房三间。三十三年,知州万愫增修三间。康熙三十三年四月,巡抚顾汧,捐俸添造廒房。义仓 按《县志》:知州赵沛创建,在仪门东南,今废。
阴阳学 在州治大门西。洪武十七年建,今废。医学 在州治西。洪武十七年建,今废。
僧正司 在城隍庙。
养济院 在小东关街北。知州于宽建,顺治十六年,知州陈良玉重修。
新野县治 肇于汉居子城之中,晋置郡治。移城西南隅。历代因之。明洪武二年,县丞李思诚重建。弘治间知县宋琢,嘉靖中知县贺世禄,欧世禄,朱涂相继增修。皇清康熙壬子,知县高起凤重修。典史衙 在县治东,即主簿廨。
察院 在县治东。
布政分司
按察分司 俱县治东,今废。
府馆 在县治东,今废。
明设守禦千户 今废。
预备仓 在县治东南。
西仓 在县门西,今废,见《县志》
阴阳学 医学 俱废。
僧会司 在乾明寺。
演武场 在城东南。
惠民药局 今废。
养济院 在县南今废。
内乡县治 居城之中。元至德八年,县尹潘逵,始建厅堂廨舍。明洪武二年,知县史惟一重建。成化十五年,知县沃頖展拓,增修。万历二十七年,知县尚从试重修。崇祯末,遭寇燬。皇清陆续,修葺大堂五楹。康熙五年,知县马万里,重修堂库。东列吏户礼房八间,西列兵刑工承发房八间。前为仪门,门左为军器房,门右为支应,造作房俱。知县姚工亮,马万里相继重修。典史廨 在县丞廨前。
吏舍 在主簿廨前。
狱 在吏舍前。
西峡口巡检司 即古内乡城。明洪武七年,署司事朱得创建。
金斗山巡检司 在上北古保。天顺六年,知县郑时申请添设。成化十七年,知县沃頖建,员缺裁,今废。
察院 在县治东。
布政分司 在察院东。
府馆 在东城下,旧布政司内。
西峡口府馆 在巡司西。
阴阳学 在察院东。
医学 在阴阳学东,俱废。
僧会司 在建福寺。
道会司 在城隍庙。
预备仓 在县治东南。明成化间,知县沃頖建,今废。康熙三十三年四月,巡抚顾汧捐俸添造廒房。
官仓一所 在县治南,今废。见《县志》
南预备仓 在堡南保。今废。
北预备仓 在西峡口,今废。
惠民药局 三间在医学前。今圯,见《县志》。演武场 在西关。
乡约所 在城者五,在乡者七十六。每所约正约副讲解。

上谕一十六条。
接官亭 八所:一在东关外,一在郑家湾,一在西关北畔,一在南关外萧公庙后,一在北关张家村,一在竹林寺,一在党子口仙陀寺东,一在东官亭之西。俱成化间知县沃頖建置。万历间知县尚从试查修,今俱废。
杂廨舍 里甲房三处,民兵房五处,俱成化间知县沃頖建置。万历间,知县尚从试查修。今废。养济院 在县东,今废。
淅川县治 在城之北墉。明成化八年,知县武文创建,自大堂以前。崇祯十年,遭寇燬,止存戒石亭、大堂后中厅、夹室,书房及宅,东新宅尚存。
国初以中厅为大堂,东列吏户礼曹,承发房,西列
兵刑工曹,架阁库,铺长房。康熙二十二年,知县白光辉,重建大堂及仪门,左角门外东南隅,为土地祠。右角门内西南隅,为狱。
典史衙 在县治东。
花园关巡检司员缺裁。
布政司 在县治西。今为军厅衙署。
按察司 在布政司西,久废。
府馆 在县治东,今废。
阴阳学 医学 僧会司 俱废。
预备仓 在县治南成化年建。
义仓 在预备仓西。
养济院 在仓西。
裕州治 旧在城东北,创于宋末。至元至正间,内外堂构园亭皆备。明崇祯十五年,尽遭寇燬。皇清顺治二年,知州郭允昌,择南城无主民房一所,
建大门仪门。大堂三楹,仪门外左为寅宾馆。堂后左为州廨。知州王廷栋,于康熙四年,增建寝堂三楹,康熙十一年,知州连登甲,增修二堂三楹。康熙二十五年,知州刘珏亮,于二堂后,增建草房三楹,为三堂。康熙二十八年,知州潘云桂,
又于三堂右,增修草堂三楹,为退食所。
州判署 在州治西南,择无主民房修建。吏目署 在州治右,亦择无主民房修建。察院 有东西二处,今俱废。于城西北隅,择无主民房修建。
常平仓 旧在城隍庙西,久废。今择城南无主民房修。康熙三十三年四月,巡抚顾汧,捐俸添造廒房。
库 在州治内。
狱 在州治右,亦择无主民房修。
养济院 在州治西南。
舞阳县治 在城中。明洪武二年,主簿边名创建。宣德十年,知县傅贞重修。正德六年,毁于寇。知县周逵重建,隆庆六年,重修。崇祯十三年,又为流寇所毁。至皇清顺治九年,知县叶永苞,始修牧民堂,堂左原为宾堂,次金币库,架阁库,吏户礼曹房。堂右为幕堂,次为戎器库,钱粮库,兵刑工曹房,前为仪门,门东为土地祠,西为寅宾馆。又东为瑞谷房,土地祠,南为钱粮房。宾馆南为差银房,房后为狱。仪门前为谯楼,即大门。门东为申明亭,西为旌善亭。前为三事亭,以清慎勤名。牧民堂后为思愆堂,堂左为书房,右为茶房,后有楼曰瞻云,又后为县廨,今俱废。
县丞衙 在县署东。
主簿衙 在县署西。
典史衙 在县丞署南。
吏廨 在典史衙内。
察院 在县治西。
分司 在县治西。
府馆 在谯楼西,俱废。
阴阳学 在县大门西,今废。
医学 在县前迤西,今废。
预备仓 在县治西南隅,久废。康熙三十一年,知县祖良屏,于县治北,购故民宋魁房修,康熙三十三年四月,巡抚顾汧,捐俸添造廒房。义仓 在预备仓西,今废。按《县志》:又有四乡义仓,亦俱废。
僧会道会司 在西街,今废。
演武场 在南关外,即舞泉书院旧址。
惠民药局 在县前西。
养济院 在县西南,今废。
叶县治 在城内东街大堂,五楹堂前。左右为六房,为承发司、长库楼,前为仪门。仪门外东为寅宾馆,西为土地祠。又前为大门,大门外左右有旌善、申明二亭,门内西为狱,大堂后有穿堂。后为县廨。有大楼五楹。仪门外旧有县丞。主簿两衙门,今俱废。
典史衙 按《县志》:在县东。
布政分司 在城隍庙西。
按察分司 在儒学巷文庙西。俱知县许鸿翔修。
府馆 在县前路西,旧有额曰驻节。
阴阳学
医学 俱在城隍庙东,俱废。
常平仓 在布政司东街北。顺治十三年,知县许鸿翔重修。康熙三十三年,巡抚顾汧,捐俸添造廒房。
僧会司 在万安寺。
道会司 在城隍庙。
演武场 在县南。
养济院 在城南。顺治十一年,知县许鸿翔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