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百十一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四百十一卷目录

 卫辉府部汇考五
  卫辉府风俗考
  卫辉府祠庙考

职方典第四百十一卷

卫辉府部汇考五

卫辉府风俗考

        《府志》本府〈汲县附郭〉
《左传》:季札闻卫歌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史记》:卫多君子。
《汉书·地理志》:周永有子路、夏育,民人慕之,故其俗刚武,尚气力。
《货殖传》:其俗纤俭习事。
《诗·卫风注》:地滨大河,其地土薄。故其人气轻浮,其地平下。故其人质柔弱,其地硗薄不费耕耨。故其人心怠惰。
《地理志》:康叔之风虽善,而殷之化犹存刚强。多豪杰,薄恩礼,好生分。
《舆地志》:重谊疏财,有先王遗风。
宋詹《文学碑记》:土地硗瘠,物产稀少。
《旧志》:人知向学,彬彬有文。
《地理志》:民贫,不习商贾,地瘠俗淳勤于播种。孝弟之行有闻于时。
《文献通考》:性缓尚儒,仗气任侠。
《元记》:睿圣武公之遗泽存焉。
《旧志》:刚武尚气力。
胙城县
《王恽学记》:人知敬养,俗兴礼让。
《旧志》:民颇尚义,朴质少文。
《县志》:士矜名节,民急公赋。
新乡县
《旧志》:贫富相赈,耕桑是务。
《县志》:人多贫穷,钱粮逋负。
《宋志》:颇杂斥卤气,宜于刍牧。
获嘉县
《旧志》:俗尚俭朴,不事浮靡。
《县志》:士知节义,人多向学。
淇县
《旧志》:民风敦朴,浇漓率移。
《县志》:士乐礼义,民务稼圃。
辉县
《通志》:男尚节介,女多劲烈,有共姜之风。
《旧县志》:君子崇尚礼文,小人好饮,而直婚姻丧葬有相周之义。
《元碑》:其土沃腴,其气温燠,其草木研秀,其生物蕃滋。
《郡志》:民性多梗。
《续志》:风气淳厚,人性戆直。君子守正不阿,细民倔强难悟。
《续志》:诗书弦诵渐濡,浃洽文物彬彬视。昔称盛古冠礼,士大夫家间行之,今废。
婚礼:媒妁相通,初行,纳采钱帛称家丰俭,谓之定亲,继行,纳徵首饰币帛加于纳采,谓之完亲。至亲迎以礼繁费重,久格不行。
丧礼:成服后,邻戚族党相吊踰三日,行旌礼。有德位者炰羊烹鲜,诔文致祭。士大夫家遵文公礼,不作佛事。
祭礼:乡人祭于墓,士大夫家起祠堂,而墓祭亦不废。
岁时
正月:立春前一日,太守率官属迎春于东郊,士女塞闾巷而观之,扮杂剧以庆年,觇土牛以占岁。次早,祀芒神鞭牛如仪,以萝葡为细菜面为春饼,尝春。
元旦:夙兴整肃衣冠,礼祖先,暨尊长,亲属、邻居交贺往来,互拜数日始定。其饮食备自腊月,是日不汲。
元宵:通衢张灯,鼓乐酺饮,门户、井灶各有灯。士女登高,上望京楼,上塔,登窑,渡桥,谓之遣百病。前后各一日,放花炮起火。
二月:二日引龙。社日,祭乡社先农之神。
三月:清明,墓祭,添土,焚纸钱,插柳于门。初三日,城外东南隅近城隍庙会。十八日,西关济渎庙会。二十八日,东关东岳庙,城内城隍庙。
四月:十八日,北关天仙庙会。
五月:端阳,贴符悬艾,饮雄黄菖蒲酒,以䌽线系小儿手足,姻家送角黍,采百草合药。
六月:六日曝衣物,合酱造曲。
七月:七日正午,妇女以针浮水碗,观其影以乞巧。陈酒脯瓜果于庭,见天河中有白云便拜,得福。中元,放河灯,携脯醴楮钱,登丘垄祭奠,持麻谷数茎树之陇上,谓之送麻谷。
八月中秋,瓜饼拜月。
九月重阳,蒸面枣糕馈送看菊,出郭野饮,谓之登高。
十月朔,剪䌽纸为衣裳焚之墓前,谓之送寒衣,各村祀神报赛。
十一月冬至,祀先祖以馄饨。
十二月初八日,杂米菽诸果为粥。二十四日,供糖饼祀灶。扫梁栋间尘。除夕,易春联、桃符、门神,爆竹守岁。

卫辉府祠庙考

       府县《志》本府
社稷坛 在府城西关街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府城南。二坛旧祀于封汝府嘉靖三十八年知府陈庆俱于旧址重建。城隍庙 旧在府治东,弘治十一年因建明汝府改建于府城东北太乙观,后燬于火。万历十一年,乡耆老祝寿,赵经等重修。
郡厉坛 在府城北,洪武初建,万历间修。八蜡庙 在府城外南关,嘉靖一十三年,知府吕颛改建。万历十四年,知府周思宸檄知县赵世德重修。
济渎庙 在府城西北二里许,弘治嘉靖年重建,隆庆二年继修。
苍峪龙王庙 在府城西北苍峪山西,有龙潭祷雨即应,立广施王庙。元至元中重建,沿至明万历十四年知府周思宸、知县赵世德、崔玙重修。
黑麓庙 在府城西顺城关南,祷雨有应,郡人布政,马汝彰有记。万历十五年知府周思宸重修。
旗纛庙 在府演武场内。
马神庙 在府城隍庙东。
土地祠 在府治内仪门东,各县祠同。
三仁祠
共姜祠 二祠俱在府学东以上,俱万历十五年知府周思宸同知窦文推官龙得孚同修。殷比干庙 在府城西北十五里,魏文帝因墓立庙,唐贞观中修葺,沿至明洪武四年重建,成化元年,知县卢信奏入祀典,年来屡经修葺,岁久倾圯。万历十五年,知府周思宸撤而新之,周围墙垣易土以石,翰林萧良有为记。康熙三十年十二月,内巡抚阎因道经卫,源谒比干庙墓,见墓后墙垣倾颓,随捐银十两发府修理,知府胡蔚先随时亦捐银十两,将东西前后周围墙垣及大殿内外俱修补完固。
姜太公庙 一在府城西北三十里太公泉上,因墓而建,有汉崔瑗碑、晋卢无忌碑。一在西门月城内,嘉靖中,知府郭乾督民许懋等建。卫康叔祠 在府治南镇卫门内武公祠左,万历十三年,知府周思宸建。
卫武公祠 在康叔祠右,嘉靖四十年,知府陈庆建。隆庆六年,知府王天爵。万历十三年,知府周思宸重修。
蘧伯玉祠 在府城西北三十里君子村,因墓而建。
小龙王庙 在府西关,康熙三十一年改建,郡守胡蔚先有碑记。
汲县
里社乡厉坛 在汲县,各乡堡各县同,其馀祀典并统祀于府。
城隍庙 在汲县治东,汲县旧无城隍庙,顺治四年,知县张利宾建。
胙城县
社稷坛 在县西门外路南,旧在西北隅。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门外西南隅,旧在城西北一里。
城隍庙 在县城中,洪武三年,县丞殷鉴建,天顺五年,姚贵重修,正德十年,知县钱富增建,万历七年,省祭官秦有国等继修。
邑厉坛 在县城外东北隅,旧在县西北一里。八蜡庙 在县西门路北。
马神庙 在县南门外。
河渎神祠 在县治东南十五里南宋渡口,正统十四年,本府通判张荣创建,今废。
文昌祠 在县文庙东南。
济渎庙 在县蒋村,始建未详,弘治嘉靖间重建。
汤王庙 在关家屯西北。
比干庙 在小店。
关王庙 一在南门内,一在棘津铺,一在华严寺东。
慕容德庙 在县东三十五里庞固社。
黑麓庙 在县晋村。
龙王庙 在县东八里。
土地祠 在城隍庙乐楼外西。
三官庙 在东关路北,明万历年建。
新乡县
社稷坛 在县西门外路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门外。
城隍庙 在县弦歌街前南小街,洪武四年,主簿王让建;景泰乙亥,知县杨清;万历三年,知县于应昌继修。
邑厉坛 在县北门外。
八蜡庙 在县治东北。
马神庙 在县城隍庙东。
文昌祠 在县儒学尊经阁下。
汤王庙 在县南门内街东,元至元元年建;嘉靖二十八年,知县方承恩修。
越王庙 在县西,洪武二十七年,邑民张忠等建。
姜太公庙 在县北二里茹家冈,近卫河。宋绍圣元年建;元元贞二年重修。宋邢泽民有记略。黑麓庙 在县北二十里张门村。
济渎庙 在县西,洪武十六年建,旧有络丝潭。关王庙 在县崇化街,元至元元年建,万历五年重修。
崔府君庙 在县城内祀,唐卫县令崔珏。
获嘉县
社稷坛 在县城外西北隅。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门外。
城隍庙 在县南门内,成化四年建,二十一年知县吴裕重修。
邑厉坛 在县城北。
八蜡庙 在县南在城社,永乐十年建。
汤王庙 在县南小城社,天顺五年建。
文王庙 在县东大士社,元末兵燬,遗址尚存。武王庙 在县东大王社,元末燬于兵,至明景泰七年重建。
关王庙 在县东门内,永乐十三年建,成化二十一年重修。
黑麓庙 在县东北大王社,即二仙庙,永乐年建。
龙王庙 在县南门外,永乐十一年,知县赵恭建;成化二十年,义官郭聪等重修。
淇县
社稷坛 在县城北关。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关路西。
城隍庙 在县治西,洪武三年,邑民程一等建;正统八年,知县董英修;弘治七年,邑民窦中等重修。
邑厉坛 在县城北。
八蜡庙 一在县北二里北关厢社,正统二年邑民张鉴重修。一在县北三十里浮山社,宣德十年邑民贾景升建,弘治十六年,邑民陈通等修;嘉靖二十三年,知县张宣重修。
龙王庙 一在县治西北灵山,元至正二年建。一在县南五里斮胫河北。一在县治西南苍峪河北。俱祷雨有应。
马神庙 在县治西。
三仁祠 在县南门内,正德十六年,义民李深建,嘉靖二十三年知县张宜、四十五年知县余永年重修。
箕子庙 在县治南,旧建今废,唐柳宗元有碑记。
武公祠 一在县城东隅,嘉靖四十五年知县李尚实建。一在县西北三十里,弘治七年知县颜颐寿修,正德十六年知县、刘金嘉靖二十三年知县张宜、四十五年知县徐永年继修。关王庙 凡四。一在县城内,明初建,嘉靖三年知县刘金重建。一在北关,宣德年建,嘉靖间重修。一在南关。一在县西南阳社。
周府君祠 在县城内西北,周公名惠字德甫,隰州人,任江淮都转运使时,元兵南下,惠抚安
百姓,转辎重给馈饷,军不乏食、民不告劳,上书请立淇州,淇人立祠祀之。
辉县
社稷坛 在县西关街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关街东。
城隍庙 在县治右,洪武三年知县张廉建,弘治八年知县李琮、正德元年参政车玺、万历年知县聂良杞重修。
邑厉坛 在县城北。
八蜡庙 在县东关,成化三年知县张锦修,弘治十四年知县刘玉、嘉靖七年知县张天真重修。
马神庙 在县太仆寺前。
卫源庙 在县苏门山麓北门泉上,庙创于隋,殿名清辉,以祀卫源之神。宋宣和七年封威惠王,元至元二十一年加封弘济威惠王。沿至明洪武十一年改称卫源之神,每岁以四月八日本府致祭其庙。宋庆历间重建。金明昌间、元至治至正间重修,及明嘉靖,巡按御史霍冀撤而新之。有五龙庙在清辉殿左,宣泽侯庙在清辉殿右。皇清康熙三十三年,知府胡蔚先重修,有碑记。
风伯庙 在县西北三十五里黄水口崖旁,有穴风自内出,庙在穴内。
黑麓庙 在县东北五十里黑麓山下,庙下有潭,祷雨有应,元至正元年重修。
晋祠 在县西南五里,祠前有泉自汾晋潜流至此,即莲花泉,金明昌三年,乡人建祠塑像祀之。
共姜祠 在县治内共姜台上。
安武王庙 有六。一在县东门月城内,嘉靖四十四年知县吕光化建。一在县城内西北隅。一在城南。一在西关。一在南关。一在百泉庙东。孙登祠 在县苏门山巅,正德十一年御史许完建。
邵子祠 在县苏门山上,成化六年知县张锦建。
耶律丞相祠 旧在县安乐窝内祀,元丞相耶律楚材。
姚文献公祠 在县西关北内祀,元太师鲁国公雪斋姚枢、嘉靖三十三年河南参议徐文溥建。
晋仆射祠 在县西南十五里姚固村,昔唐仆射李靖等行师过此,时盗贼充斥为一方害,靖遣别将分兵护守,民赖以安,土人德之建庙祀焉。
蒿里相公祠 在县西南二十里云门社,蒿里盖公所居号也。未详何代人,相传云公登第之初,直谏不从触阶而殒,唐延和间封直烈侯。元至元二十一年乡人建庙祀之。
崔府君庙 在县西关内祀,唐卫县令崔珏嘉靖二十四年重建。
包公庙 在县西十五里史村,祀宋包孝肃公拯,又卓水南亦有庙。
岳武穆王庙 在县西门月城内,万历四年建。
寺观附
本府
宁境寺 在府治西南隅,旧为院五代晋开运二年建,元末兵燬。沿至明洪武二十三年重建,改为寺,置僧纲司于内。正德七年,嘉靖二十五年重建。
灵感观音寺 在府城北一里,嘉靖年间建。观音寺 在府南关,元延祐二年重建,嘉靖三十年重修。
熙宁寺 在府城内东北隅,东晋时建,沿至明弘治嘉靖年间重修。
广福寺 在府城北三里,宋天圣七年建,沿至明永乐十一年重修。
香泉寺 在府城西北霖落山寺,近香泉因名,元延祐间重建。
六度寺 在府城西北四十里坛山之麓,唐开元初建,宋圣历间修,沿至明正德十六年重修。白池寺 在苍峪山北,宋建炎三年建,元至正五年修,沿至明永乐间重建,弘治十四年嘉靖二年继修。
大悲寺 在府西二十里顿坊店西,元至治三年建。
观音寺 在府城西二十里司马村,唐龙朔二年建,明成化八年重修。
佛会寺 在府南十里,成化癸巳年建,正德壬申年重修。
庄严寺 在府东北三十里,魏武定三年建,明嘉靖二十年重修。
镇国寺 在府西汲城村,魏兴和三年建。供佛寺 在府西十里吕续屯,唐乾封年建,明嘉靖十年重建。
护国寺 在府西三十里关村,唐咸通十年建,明隆庆五年重修。
复山寺 在府西北四门村,景泰年建,嘉靖三十五年重修。
福庆寺 在府城东王志屯,唐天祐元年建,明万历十二年重修。
海清寺 在府城东北赵村,宋时建。
太常寺 在府城东北二十里天平村,永乐初年建,成化年间重修。
鱼泉寺 在府城北四十里。
龙华寺 在汲县屈里村。
绒华寺 在汲县杏村。
道光寺 在府城北三十里道光店东。
石佛堂 在府城西北三里,嘉靖年建,万历十四年重修。
普陀庵 在府城北,嘉靖年建。
清凉庵 在汲城。
万寿宫 在府治东,金天眷间建,名三清院。皇统间敕赐太乙广福万寿宫额。明洪武初置道纪司于内,隆庆六年重修。
紫极宫 在汲县崇道里,元至元间建。
玉皇阁 在府城北黄土冈上,嘉靖间建。正阳观 在府城西北四十里,元时建,明洪武间重建。
玉清观 在苍峪山龙王庙东,元时建。
道德堂 在府城东北三里北马头,宋明道间建,明正德间重修。
玉皇庙 在府城北。
元帝庙 凡七。一在府城外东南,万历十五年乡耆祝寿等募修,并建护国塔于其右。一在府城西顺城关,元至正二年建。一在通汴门里。一在西关桥南。一在城北观音寺西。一在东门里。一在北门月城内。
东岳庙 在府城北卫河南。
北岳庙 在双上村。
三官庙 《旧志》名祷雨灵祠。在府城北三里许,正德中建,万历十三年乡耆老祝寿重修。一在南关西街。
老子祠 在府城东北魏镇西,将军廉侯建镌石为老子像而祀之。一在东门月城内,万历十五年知府周思宸重建。
九圣庙 在府城东北,嘉靖年间建。
二郎庙 在府城南关八蜡庙东。
广泽王庙 俗呼罗大王庙,在戴村去城二十里,王名仕信,唐之将军。宋宣和年敕修庙。下有古潭。
萧公庙 在德胜关桥北,嘉靖中知府陈庆重修。
近隍庙 在胙城门里,万历年间修。
天仙行宫 凡三。一在府城北。一在府城西北。一在卫河滨。
张仙庙 在汲县,万历十五年建。
朝阳寺 在城西南,明潞藩建。
千佛寺 在府城东门外。
东岳庙 在东关。
北十方院 在德胜关北。
南三里堡十方院 在府通汴门外。
北三里堡十方院 在府德胜关外。
青龙庵 在府德胜关东北。
大王庙 在府西盐店,明季盐商建。
龙王庙 在府城北。
三皇庙 在府城东北隅。
济渎庙 在府德胜关卫河岸。
胙城县
华严寺 在县东,元至元十三年建。明洪武十八年、正统二年、万历二年重修,设僧会司于内。同和寺 在县西吴万屯,唐开元间建,宋宁宗五年重修。
清源寺 在县东青中村,肇建于明成化十七年。
区法寺 在东庞固社,魏孝昌三年建,明成化十六年重修。
悟真寺 在县西吴安屯,元中统二年建,明万历七年重修。
观音寺 在县东南,天顺、成化间重修。
清凉寺 在县东庞固社,元至正间建,明嘉靖
六年重修。一在县西胡家庄。
清隆寺 在县东旧城。
崇福寺 在县西吴安屯。
广济寺 在县东班胜固,嘉靖三十八年重修。普济寺 在县西王端铺。
玉阳观 在县西刘景屯,元时建,今改为寺。佑德观 在县东蒋村,成化十七年重修。玉皇庙 在县东。
元帝府 在县西门内路北。
东岳庙 一在县东关,一在南宋社。
三皇庙 在县东关。
天仙行宫 一在县阎家屯,一在张有祀屯。增福庙 一在县牛市屯,一在班胜固。
洪山王庙 在县蒋村,成化二十三年建。张相公祠 在县东杏冢村,正德九年建。
新乡县
华藏寺 在县城内归德街西巷,洪武十五年建,设僧会司于内。
天宁寺 在县东南十五里西,庄岩。金承安五年建,明洪武二十一年修。
兴国寺 在县西二十里唐马村,宋太平兴国间建,明洪武年重修。
弘慈寺 在县西三十里永康村,元至正二十一年建,明永乐十三年重修。
定教寺 在县西十里翟泊村。
圣寿寺 在县西南三十里小冀镇。
崇庆寺 在县东南二十里介三社。
定国寺 在县东十里。
千佛寺 在县南二十里永兴堤。
龙泉寺 在县南二十里。
大云寺 在县南二十里杨翟村。
法海寺 在县西北十五里大里村。
佛台寺 在县北二十里尚保村。
西明寺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送佛村。
延寿寺 在县东南十五里弘农村。
崇德寺 在县北十里马坊村。
定慧寺 在县西南三十里兆耕营。
定觉寺 在县西十里水东村。
八于寺 在县北二十里小陈堡。
百官寺 在县北十五里鲁保村。
吉祥寺 在县南二十里李台村。
福兴寺 在县南二十五里张巩村。
白马寺 在县东南十五里白马村。
大安寺 在县西南四十里丁家屯。
清凉寺 在县南二十里土门村。
观音寺 在县南四十里八柳渡。
大素观 旧在县治西南隅,元至元四年建,明永乐元年重修,今废。
白鹤观 在县治东,宋时建,明弘治十六年、嘉靖二十二年重修,内有仙迹。邑人副使路珠有记略。
上清坛 在县治西南。
老君庵 在县西五里高村。
玉皇庙 在县西翟泊村,宋时敕建。
玉帝庙 在县北三里王村。
元帝庙 一在县北门内,永乐十二年建。一在县东关外,嘉靖二十五年建。
东岳庙 在县东关后,唐清泰二年建。宋乾德间重修,明永乐九年重建,成化五年典史龚顺重修。
三官庙 在县东门外,明弘治十六年建。圣母庙 俗呼娘娘庙,一在县北关东,一在县南门外。
三仙庙 在县西南翟泊村,后有逍遥楼,下有黑龙池,宋时建。
萧公庙 在县北卫河桥东,弘治九年邑人郭应等建。
冯石庙 在县西故城村。
获嘉县
崇兴寺 在县治西北,洪武二十四年重建,设僧会司于内,天顺八年重修。
寂照寺 在县治西南羊家庄社,元至元九年建,明成化八年重修。
洪福寺 在县治西南南务社,洪武三年建,永乐三年、成化十八年重修。
等觉寺 在县北三位社,金大定三年建,明洪武二十二年重修。
弥陀寺 在县西南羊家庄社,元至元九年建,明成化九年重修。
崇宁寺 在县东南大山社,洪武二年建,宣德九年修。
崇兴寺 一名高妙寺,在县南羊家庄社,大德九年建,明成化二十年重修。
法云寺 在县东南务社,洪武二十年建,天顺三年重修。
观音寺 在县南丰乐社,永乐十八年建,成化五年重修。
崇福寺 在县南张朴屯,元至元二年建,明成化五年重修。
景德院 在县西南大林社,宋景德四年建,造天圣三年修。
寂照院 在县西北三位社,元至元五年建,明洪武二十年重修。
观音院 在县西南忠安社,宣德元年建,正统十三年重修。
隆庆观 在县西太山社,元末燬,遗址存焉。道真观 在县西城社,金真祐三年建。
三桥寺 在县西北十里,旧有寺,久废。明嘉靖间,僧常月更创山门一座真武、三教、水陆殿各三间,左右房相属。万历辛卯,崇兴寺僧兴亮龙渊增造经堂六间。
来云寺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碑记云唐时重修。
真武庙 在城内县治西路南。
天仙庙 一在东门外路北,一在县南三十五里亢村镇,失其创建年月,查系元贞二年重修,殿凡四进。
丹阳庵 在县南南务社,永乐三年建。
东岳庙 在县东门外,元至元二十年建,明成化十年重修。
七贤祠 在县北十里三桥村,祀晋竹林七贤,今废。
淇县
崇胜寺 在县东南,永乐二年、正德十年、嘉靖四十三年重修。
灵山寺 在县西灵山社,唐开元间建,明嘉靖元年重修,有副使裴骞游灵山寺记。
浮山寺 在县西北浮山下,洪武年间建。兴教寺 在县东南阎村社,元至顺四年建,明嘉靖元年重修。
崇兴寺 在县东南留店社,洪武间创建,正德间重修。
兴隆寺 在县南十三里,元至正元年建,明成化十二年重修。
九龙寺 在县西北四十五里,唐开元九年建。天宁寺 在县东南十三里,元至正二十年建。驮骨寺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天顺六年重修。封崇寺 在县北三十里,魏永熙二年建,元至正元年重修。
乔明寺 在县东北八里,宋明道二年建,景福三年重修。
鱼泉寺 在县西北三十里,元至顺元年建,明天顺四年重修。
清云寺 在县西南十里,元至正二年建。大觉寺 在县东北十七里,金太和二年建,明成化十六年重修。
觉惠寺 在县东北十五里,正统八年重修。崇庆寺 在县西北三里,元至大元年建。古佛庵 在县东十里,金泰和三年建,明成化十六年重修。
景龙观 在县西南三十里青岩山,元至元间建。
长春观 在县东南,元大德二年建。
天真观 在县西北二十里。
玉女观 在县西南二十里。
东岳庙 在北关厢社,嘉靖九年重修。
三官庙 在县治西,嘉靖初年重修。
辉县
天王寺 在县北后街,元至元四年建,中有善济塔,明洪武间修。
观音寺 一名同圣寺,在县西关街,北魏永安三年建,宋祥符二年修,明洪武二十二年重修。内设僧会司。
通元寺 在县东南五里,天顺甲申建,成化壬寅重修。
崇兴寺 在县东南十里,宋兴国元年建,永乐天顺间重修。
九山寺 在县北十里九山之巅。
兴国寺 在县南八里,宋兴国元年建,元至元十二年重修。
丁家堂寺 在县西南四里。
兴福寺 在县东南十五里,宋兴国元年建。
祝家寺 在县南二十里,元至正元年建。云门寺 在县西南十五里,唐垂拱三年建,元至元间修,明洪武三年重建。
北阳寺 在县西二十里,唐总章五年建。方圆寺 在县西二十里,唐天宝年间建,明成化壬寅重修。
金掌寺 在县西北二十里,宋元祐七年建。悯报寺 在县东北十五里,宋邑人杜大忠因其祖贵与贼战殁,请于冢旁建寺图报其功,因名悯报。
柏尖寺 在县东北十五里,唐武德五年建,明嘉靖七年修。
翟村寺 在县西南四十里,唐总章二年建。胡村寺 在县西南三十里,左有青龙窝,右有玉米池,永熙二年建,正统十一年重修,原名兴国寺。
白塔寺 在县西北四十里,至正二十二年建。柳泉寺 在县西北四十里九峰山,景泰元年建,弘治甲子重修,旧名崇福寺。
双泉寺 在县西北五十里,元至正二年建。裴村寺 在县西南五十里,魏永安间建,原名观音寺。
白佛寺 在县东北二十里,白佛山寺有白石佛故名。
解般寺 在县北五十里。
赖塔寺 在县西北四十里黄水口。
王展寺 在县西南八十里,宋雍熙三年建。孟村寺 在县西南五十里。
张泽寺 在县西北九十里,宋雍熙三年建。龙峪寺 在县西七十里太行山中,宋元祐元年建。
宝泉寺 在县西北六十里太行山麓,景泰元年建。
竹林寺 在县西南六十里,旧为七贤观,后改尚贤寺,又改今名,即晋七贤所游之地。
白云寺 在县西五十里,旧名白茅寺,肇建于唐元至元二十年,重建明洪武二十四年,重修改今名。
白鹿寺 在县西北五十里白鹿山内,有杰阁贮藏经数函。
元极寺 在县白鹿寺西,一径梯升。院分左右,左则危栈石室,右则古洞深窈。最西有珍珠悬泉乱落如雨,殊绝可爱。创自石赵之世。有天竺名僧佛图澄者遍历名山至此顿步,遂因峰搆宇齐,河清四年,益造石经、诸佛像勒石洞口以识其事。
法主寺 在县白鹿寺东。
显阳寺 在县法主寺东。
南湖寺 在县西北七十里,元至正元年建。中湖寺 在县南湖寺北三里许,唐中和三年建。
北湖寺 在县中湖寺北三里许,元至元二年建,至正十三年重修。
普照寺 在县北七十里侯赵川东平罗。胜福寺 在侯赵川西平罗,东有华池,南有华严,西有三湖,北有紫金。宋熙宁五年建,明成化间修。
悟空寺 在县西北九十里侯赵川西雁翅坡,洪熙元年建。
落茄寺 在县西八十里驼峰岭上,宋绍圣四年建。一名驼峰寺。
天真观 在县西关街北,成化丙寅重修。颐真宫 在县西六里善门村,元至元十八年建。
玉虚观 在县西关北,雪斋先生尝徜徉其间,秋涧王恽有记,今废。
玉清观 在县东关,元至元间建。
资福宫 在县百泉书院,左侍郎蔡相园故址,后为丘刘谭三真人修道之所,改为集仙资福宫,元时建。
三清观 在县苏门山上,即无梁殿,嘉靖四十三年建。
长春观 在县西三里,元大德三年建。
丹霞观 在县西十五里。
灵阳观 在县西南十五里,元至元中建,太原白栋有记。
楼溪观 在县西南十五里,永乐二年重修。紫微观 在县西八里卓水泉上,元时建,明成化间修西偏,旧有筠溪轩。
子房宫 在县白麓山重崖悬崿之下,其上绝壁孤耸,东崖有怪石倒悬,阴泉久渍,上生绿苔,
石尖水溜响滴为池,岩前古木樛枝栉比自成篱落下,临峭壑深窈不可计。有时白云生涧,缥缈逼人,衣袖沾湿,亦太行之异境也。世传即张子房从赤松子辟谷之所。
石门庙 在县西北五十里石门山中,元至元间重修,塑三仙女像。一在西关外,嘉靖间分守参议王遴建。
九圣庙 在县西南十里。昔邑人蔺公生九女,并不适人,斋素焚修孝养,父母亲殁,出其家赀,造石桥于村旁卓水河上,以利涉。桥成,皆投于水,或尸解也。邑人立庙肖像祀之,详见蔺桥。七贤祠 在县西南六十里山阳镇,晋嵇康、阮咸、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七人为竹林之游,当时号称竹林七贤。
《府志》未载祠庙。《汲县志》风台 在本府城北三里卫水之北,岁多风,于此致祭。
崔令祠 在西城北社,祀唐卫县令崔珏,皇庆元年邑人孟天祥建。
王太守祠 在城西北。
王文定祠 在县治后。
烈女祠 在城西。
宫女祠 在城北三里卫津堡西,明嘉靖十八年春,肃皇南巡经卫,行在火,宫人夏氏、李氏竭力救护,竟死于火,悯其劳,墓于兹,立祠谕祭,有碑存。
河南巡抚贾汉复祠 在武公祠北。
汲县知县张利宾生祠 在城隍庙内。
北极庙 有八。
白公庙 在府东,宋绍定六年,金主次于河北。遣其臣白撒攻卫州不能,克而还蒙古将史天泽追,败之于白公庙。
吕公堂 有二。一在小河坡,一在潭冈康熙。二十三年守道田公建。
关帝庙 玉虹桥北,一处载在祀典,馀庙众多,难悉数。
火神庙 有二。一在正阳门三桥南,一在城北仓上。
汤王庙 在城东十里台上。
岳武穆庙 在西门月城内。
蚕姑庙 在天平东官庄。
药王庙 在城西北隅,康熙间通判汤维新建。晋仆射庙 有二。一在城南张村,一在城东申家庄。
延寿宫 在西关北街。
净圣庵 在北关仓上。
无量庵 在西盐店。
海潮庵 在盐锅巷。
地藏庵 在小河坡。
紫竹庵 在城西北隅。
三元庵 在城东南隅。
琉璃堂 在西关马市街。
鱼篮堂 在西盐店。
三教堂 在西园。
《胙城县志》
土地祠 在城隍庙乐楼外之西。
三官庙 在东关路北,明万历间建。
《新乡县志》
何太守祠 讳廷魁在东郭三里。
于令祠 讳应昌在合河镇。
余令祠 讳相在东郭外,其孙煌状元及第过新乡,设牲醴祭之。
米令祠 讳寿图在西门内。
方令祠 讳承恩在汤王庙内,有碑记事迹。王令祠 讳克俭在灵冶庵内。
云胜寺 大素观改建,今废。
圆觉寺 在王岳营。
大林寺
三教庵 在邑北,明潞王赵姬墓改建。
圆通庵 在南门外,万历癸亥建。
法云庵 在县西十五里,崇祯年间建。
弥勒庵 在小冀,天启间僧普弘募建。
普济庵 在县东五里骆驼湾。
灵冶庵 在县北二里,顺治间僧辉光募建,铸佛冶中现钟离、纯阳二像,因名。
如是庵 在河北岸,依水园改建,东壁有王铎,画竹西壁有郭世元松鹤。
九莲庵 在西门外,天启年间建。
《获嘉县志》
三桥寺 在县西北十里。
来云寺 在县西二十五里。
真武庙 在城内。
天仙庙 一在东门外路北。一在县南三十五里亢村镇,失其创年月,查系元元贞二年重修,殿凡四进,周回廊房别计四十馀间。
大悲院 一名东禅林,在承恩门外,康熙二十五年禅僧隆机募建大佛殿五间、韦驮殿五间、禅堂五间、东西方丈六间、戒堂三间、客堂五间、斋堂五间、香积厨六间、库房二间、沐堂二间、山门五间,周围植树木不数月,殿宇辉煌,林木阴森,为邑之壮观也。香火地二顷十六亩二分三釐零,无粮差。
刘伶祠 在刘固堤,乡人并呼曰刘伶寺,盖因祠废,遂属浮屠,今法云寺是也。特正之。
三令祠 在县治东南府厅右,明成化十五年邑人岳仲仁、郭恺等为前令薛良、邢表、郑福建,三公有善政,故立祠。今故址混入城隍庙致闲旷矣。
张公祠 讳一心,在承恩门外路南,明万历年间邑进士贺盛瑞为公有善政兼重学校立会课,诸生登科第者甚盛,故立祠祀焉,即今棠阁处也。
韩公祠 讳鸿坤,在承恩门外天仙庙西,士民为公自备驿马、借银纳税、兴学重农、惠泽及人,故祀焉。
陈公祠 公讳生吉,爱民如子,清廉仁厚,邑人不忘,故祀之。旧在城内城隍庙侧,今移承恩门外泰山庙。东又因赵公讳国凤、清正廉明、功德在民;顾公讳岸登亦有仁爱,因移祠故同祀焉。忠臣祠 在巨柏村,即明末甲申改革时,文贞公贺景瞻先生仲轼偕妻王、氏妾李氏、王氏、张氏从容就义、一门五节处。
《淇县志》
里峪寺 在县西四十里,明洪武十三年创,正德元年重修。
朝阳寺 在县西十五里朝阳山下,隋开皇间创,建历代重修。
石佛寺 在县东北十八里吴里社,魏永熙二年创,明洪武三年重修。
白杨寺 在县北关西,明天启六年建。
白佛寺 在县东三里张近村,唐贞观十年创,建明崇祯四年重修。
白衣庵 在县城内作新街南,明万历三十年创建。
石佛堂 在县西土城口,元至大元年创建,明崇祯元年重修。
观音堂 一在南关外,元至正元年创建,明万历十年重修。一在学巷南头,明洪武初建,崇祯间修。
上圣庙 在县西南三十里青岩山。
玉皇庙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山口。
玉皇阁 在县东十二里青龙镇。皇清顺治八年知县柴望创建未就而废,知县张启泰、唐际盛、王谦吉续成之。
天仙庙 在县城外东北隅。明弘治间汝安王创建,隆庆三年知县李尚实改为武公祠,万历三十二年知县蒋行义移建武公祠于太和泉南,复为天仙庙。皇清顺治十五年,巡按广西监察御史李公秀发银重修,知县唐际盛承其事未就,报代知县王谦吉继成之,令邑民董光复监修。
元帝庙 四。一在北关,明万历三十六年知县刘学言创建。一在城内作新街,明万历三十二年邑民余恩德等拓基改建。一在思德铺北头其创建无考,明崇祯四年知县崔庚重修。一在县东十二里四流口社,创建无考,明崇祯年间重修。
火神庙 在北关迤西,创建无考,明崇祯八年邑民余变龙、关一聪等重修,各捐赀不同,置地八亩以供香火,地在东岳庙前。
牛王庙 二。一在县治西递运所内,明弘治间创建。一在县东南二十里闫村社,永乐初建。三教堂 三。一在高村东门内,明崇祯间邑庠生张必达创建。一在县北七里堡,创建无考,明崇祯间邑庠生王国奇等重修。一在县城内西北隅,创建无考,久已倾圮,故址尚存。皇清顺治十七年绅衿重修。
增福庙 在县东门内,崇胜寺西,创建无考。留侯祠 在县南十三里良相社,祀汉留侯张子房,年久倾圮,明崇祯间重建。
包公祠 在县南八里西冈村,祀宋包孝肃公
拯,明崇祯间乡人重修。
公输庙 在作新街关帝庙西。
土地庙 在作新街关帝庙东,一在承宣街北头城外,各村俱有,不悉载。
虞府君祠 祀汉朝歌令诩,旧址无考,今止于名宦祠。春秋祭祀。
崔君府祠 在县东南西冈村,祀唐卫县令珏。庙貌虽存,止于名宦祠。春秋祭祀。
颜公祠 在三仁祠右,祀明淇县知县颜公颐寿,明嘉靖元年李深创建,侍郎张衍庆有记,四十四年知县徐永年重修。今旧祠不存,止于名宦祠。春秋祭祀。
《辉县志》
先贤祠 在百泉书院大门内,万历七年知县聂良杞改建,内祀邵子雍、周子敦颐、程子颢、张子载、司马公光、朱子熹、吕子祖谦、张子栻、许公衡配以姚公枢、窦公默,凡十有二贤岁以春秋二仲上辛日,本县知县致祭。
刘公祠 在县治右,祀前县令。刘公玉博学邃养、全才厚德、惠政任辉,未易殚述。
张公祠 在卫源庙左,张公以清严治卫六邑怀服,惟时户部某主政肆虐于辉,罗织平民有水田者数百馀人尽诬以法,公极力拯之,白抚按奏其事,会兵部尚书前守卫辉郭公乾适至,民乃获释。公既擢宪副去,民怀其德,祠而祀之。公名升,山西阳城人。
霍敖二公祠 在书院前路左,内祀巡按御史霍公冀、分守参议敖公宗庆。霍公鼎新卫源神祠,敖公建三石闸教民开稻田数百顷,民思之不忘,并肖像祀之,久废。皇清顺治十三年,儒学教谕朱颁禄募化重修。
泰山庙 在东关北,始建未详。皇清顺治五年,道人刘崇珍募化重修。
吕公祠 在百泉东北隅苏门山足,崇祯十六年癸未邑举人冀应熊建,坊扁题鹤岭仙迹四字,又南关东并石门山内俱有。皇清顺治十一年,巡抚亢得时重修。
小水头寺 在县西北六十里,天顺六年建。如来禅院 在城石河东,崇祯十一年知县李原立建。
张骞庙 在府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