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七十八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三百七十八卷目录

 开封府部汇考九
  开封府漕运考
  开封府风俗考
  开封府祠庙考上

职方典第三百七十八卷

开封府部汇考九

开封府漕运考

        《府志》漕粮本色折色始末
原额实徵,止耗漕米八万九千一百七石四斗六升四合五勺六抄三撮,共该价银七万一千二百八十五两九钱七分一釐六毫五丝四微。康熙十五年,巡抚佟凤彩具题豫省漕米,每石定价八钱,今岁少丰,每石节省银一钱二分五釐。
康熙二十一年,巡抚王日藻题请改折漕米,奉旨允行。十年间,民赖以安。
康熙二十九年,户部仓场侍郎凯音布具题京师俸饷日繁,豫漕仍徵本色,奉旨依议,巡抚阎兴邦继以荒,请免运一年。奉旨允行。
康熙三十一年,巡抚阎兴邦再以荒,请免运一年。部议,未行奉旨。著照该抚所题,停运一年。
康熙三十一年,奉

诏蠲免河南田租,并漕粮亦停徵。
康熙三十二年,藩司李国亮以合省公吁漕运事宜,具详巡抚顾汧具,题请永折,九卿议,不准行。奉旨河南漕粮,停止民间采买,著折徵银两,该抚亲往直隶、大名购买验兑。自是巡抚躬任督兑之劳,而从前陋规,冗耗釐革一清,豫民岁省无穷之费矣。
河运
康熙壬申,拨漕西赈,由楚达秦者,大梁既陆运,而米之自江淮以愬黄河,总河押运艘复取于兹地,以达孟津,所历属邑,则仪封、兰阳、陈留、祥符、封丘、阳原、武中牟、郑州、荥泽、河阴、汜水,波势如注,舳舻衔尾而进,极维持之力,犹间有损伤焉。既至荥泽,则少泊以点戡之,且荥泽之上河益险,逼广武,扼人甸水,与山争,不遂其性,怒而奔激,舟行愈难。其岸皆山,峭仄不载人足,缆挽莫施。孟津之程,无几尺移寸徙,计必数十日而后达。而陆运夫车,守候孟津既久费竭力敝矣。驻大梁粮储参政祖文明,以运艘历境内,缘两岸上下,经纪其事,苦心焦思,求其处置之宜,因有改运洛河之议,先是文明预至孟津计,所谓夫车者,归经洛,见洛水平且满,已欲用之,及是具详河抚,以为由河入洛,乘安流至偃师之孙家湾,与孟津陆运之道无殊。河抚委勘真确,再坚请之,遂檄荥泽诸舟于邑入汜,檄孟津诸役于孙家湾候载,檄洛滨置刮板疏沙,备小艇拨浅。一时水陆欢呼,而粮运以济。计河运者,自夏至秋,仅八万馀石。洛运者,匝月至十有三万馀石,舟不耽险,车不旷日,人力工费所省实多,而

皇恩浩荡,秦人亦得以速救矣。详书于策,为河漕备
考云。
浙运
康熙壬申冬奉

上谕:再运楚米,以济秦饥。水程由豫之浙川,遣大臣
发官价,惟恐以秦累豫,盖

圣德同天,无所不覆也。乃米之数计二十万石,而山
河险僻,措置维艰,豫抚顾汧忧。形颜色,内周于虑,外得其形。知藩司李国亮足以办此,相与确计,而俾会议于境上。先是秦之饥也。

皇上特恩,拨漕以赈。尝令楚豫合力陆运。豫不能与
楚争,楚但协银,而以劳委之。豫民素急公,又感是年,蠲租之。

诏倾心从事,不自知其力之已竭矣。楚不顾也,又将
循旧辙以济新役。国亮毅然执之谓:孰非朝廷赤子可使楚民,安而豫民独瘁乎。拟豫协银而以劳委之,楚盖前日之劳在豫,而今日之劳在楚,两得其平,昭公义也。而为楚计者,方且坚持前议。国亮慷慨力争,言不可夺,或遂为调停之说,乃得定议,分运以故,豫民免今日。独办之忧焉,国亮急归,谋所分运者浙既上水浅狭多滩,仅可行,所谓扒河船者,载米不多,数又无几,于
是造船,挑浅过载,堆贮篷厂,工役物价口粮皆当备于俄顷。据开封府等详议,凡需船二千只,头舵四千名,纤夫八千名,船匠二千名,锯匠四百名,艌匠四百名,挑浚夫四千名,铁匠二百名,篾匠四百名,打檀索一百名,总核各项米每石需费若干。除题定水脚,更需八府一州提调。国亮复之,巡抚共计其宜,令四属一次轮流督运,授以方略。凡工用之浩繁,情势之曲折,一以至公无我之心,因时制宜之用,当之米竟历险危而达秦界,民力不劳,国事以济,虽其后完至。五万馀石,即奉。旨停运,而豫受分运之益者,多矣。运非常例,然已再举,故约其大概志之用,备后来之镜云。

开封府风俗考

        《府志》本府
《地理志》:梁魏之墟,人多俊髦,好儒雅,杂以游。豫有魏公子之风,难动以非,易感以义,好祭祀,用史巫。《汉书》:士以节义,自重而羞,干谒民以敦睦,为良而耻告讦。平原修野,故其人坦易。洪涛巨河,故其人浩博。杜氏《通典》:地居土中,物受正气,其人性和,而才慧。其地产厚,而类繁。
唐刘禹锡汴州刺史《厅壁记》:地为四战,其俗右武,人具五都,其气习豪。
唐诗比屋农桑。
《地理志》:重礼义,勤耕纴。
宋杨侃皇畿赋任侠:尚气闻义,则畏甲第。星罗《寰宇记》:俗尊年齿,学尚经术。
《方舆胜览物》:产富饶,习俗侈靡。
各州县
《祥符县志》:县宾商辐,辏竞尚利名,民勤士秀,颇好史巫。
《陈州志》:生齿繁,客户众,刁风日炽,奸盗渐兴。《杞县志》:士矜功名,女慕贞烈,未免奢华。
《通许县志》:婚姻靡费财物,丧祭尊信佛事,服食僭踰贻赠繁多。
《太康县志》:淳朴日远,渐即刀伪。
《尉氏县志》:地瘠民贫,俭朴自守。
《洧川县志》:风气淳厚,渐趋华靡。
《鄢陵县志》:士朴专诗书,民淳重稼穑,士知大义,好通声气。
《扶沟县志》:宵小成风,间有秉正守静之儒,面誉心非,甚如匿名文书,欺官害人。
《中牟县志》:人情刚淳,相半农务稼穑,士勤诵读,不尚华饰。
《阳武县志》:民勤耕穫,鲜词讼,婚葬务为美观。《原武县志》:农克勤俭,市无淫巧。
《封丘县志》:风尚与汴略同,而敦朴趋义,独跨河朔,与旁邑迥殊。
《延津县志》:燕会服舍,侈靡相矜,文日盛而人日贫。
《兰阳县志》:县滨河之区,率以耕读为业,而渐即于奢。
《仪封县志》:士庶羞行诈力,婚葬耻不如礼。《新郑县志》:怀奸畜诈,醇朴风邈。
《许州志》:风尚浮华,地饶民富,丧葬侈丽,益甚招摇,邻封奔驰,諠哗如入,城市中。
《临颍县志》:重墓祭,疾病信巫,尚鬼,不事医药,人多游惰,并好博赛,唆讼竞胜。
《襄城县志》:死丧,请客,敛财,靡费,不赀。俗尚奢华。《郾城县志》:民务本业,士耻奔竞,春祈秋报,各神庙演戏,纵酒不知防禦。
《长葛县志》:美宫室,丽衣服,燕会演戏,赛神,丧葬好文饰,不自尽求人。
《陈留县志》:昏礼,量门户,较丰啬,多用金祭,丧士大夫,用家礼民,设斋醮荐亡者。
《西华县志》:奢靡游惰,重墓祭丧,用僧道乐工,尚鬼信巫,无异襄许。
《商水县志》:婚不计财,治丧有礼,而土瘠民贫,好兴讼狱,吏役弄权。
《项城县志》:勤俭质朴,婚丧多有循礼。
《沈丘县志》:交际奢侈,丧祭尤甚。
《禹州志》:人事奔竞,丧葬浮华,比邻襄许,事事效尤。
《密县志》:土瘠民贫,士习矜耀,丧葬用太平鼓,花炮,喧杂与邻封无异。
《郑州志》:好稼穑,重礼文。
《荥阳县志》:人争籍名,吏胥,市多华服游子。《荥泽县志》:婚礼:士重聘仪,民竞财贿。丧礼:文盛信用,僧道追荐。
《河阴县志》:嚣嚚诟谇。
《汜水县志》:士尚廉介,百姓奉公守法,丧葬用佛事,尤好赛神修醮。
郡属通俗
元旦,家早起,新服,盛馔,祭祖考及外神,卑幼拜尊长,亲友相谒,贺新年。
立春,设五辛。盘食、春饼,号曰:咬春。
元宵,张灯爆竹,祭祖考,通宵游,会谓之:闹元宵。次日出游,曰:走百病。
清明,家出上坟,增新土,携牲醴拜墓,谓之:拜扫。携酒郊游,小儿放风鸢,号曰:踏青。
端阳天,中节,晨起饮雄黄酒,食角黍,门贴艾虎,插艾,并戴之,小儿系五色线,辟兵符。
六月六日,晒书曝衣。
七月七夕,乞巧。十五日,祭墓。谓之:鬼节。
中秋,食月饼,西瓜,置酒殽,玩月。
重阳,登高,饮菊酒,食糕。
十月一日,祭墓,荐寒衣。
冬至,民间不以为节,官宦相拜贺。
十二月廿三、廿四日,扫舍宇,祭灶。除夕,门易春联,贴门神,桃符,亲友互送节礼。是夕,爆竹达旦。
开封府祠庙考上       《府志》本府
社稷风云雷雨山川坛 旧在南薰门外,春秋仲月上戊日,祭。明末,河水没。今设厂祭之。郡厉坛 旧在大梁门外西北,清明日,七月望日,十月朔日,祭。岁久倾圮,坛壝尚存。万历三十七年,知县王鹤龄鼎修殿宇。明末,河水没。今设坛祭之。以上各坛,皆属府,凡州县,俱有祥符,附郭不置,邑厉治地,东郊祭之,按社稷等坛,建坛设主,为是不宜盖屋。
城隍庙 在旧县治西北。明洪武二年,封为承天鉴国司民显圣。王宣德辛亥,修。嘉靖二十五年,万历三十六年,重修。明末,河水淤。皇清顺治十五年,尚书刘昌修。康熙六年,巡抚张自德重修。
八蜡祠 在府治西南二月十四日,八月十四日,祭。明嘉靖八年,修。河水没。
祥符县
城隍庙 旧在县城南百亩冈。明万历十九年,知县王鹤龄移于府城隍庙之西。明末,河水没。皇清康熙十三年,知县沈叙重修。
土地祠 在县治大门东。
三皇庙 在县治东北隅艮岳废址之上。河水没。顺治年间修。明李梦阳诗:爰从开辟无三圣,蠢尔生民岂至今。寂寞庙中谁下马,迟回天地独沾襟。萦阶药蔓还春色,摇日丛蓍已暮阴。怅望龙髯心更苦,白云偏系鼎湖心。
禹王庙 一在城东南吹台,久圮。康熙七年,巡抚张自德修。三十年,巡抚阎兴邦重修。每二月初九日,九月初九日,致祭。三十三年,

御书功存河洛四字。
特遣内阁中书穆东格,翰林院笔帖式米贵赍,交巡
抚顾恭制匾额,于禹王庙前,创建

御书楼,奉悬于上。楼外四围,建廊随势曲折,以供凭
眺。遂为中州绝胜之地。一在城西黑冈口,康熙二十八年,巡抚阎兴邦建。
济渎庙 在县治西北城隍庙。西周定王建。河水没。皇清康熙四年,重修。
文昌庙 在府治东南隅,即宋太学中之桂香祠也。明嘉靖三十二年,周府奉国将军安河重修。
金龙四大王庙 旧有二:一在开封府南汴河岸。一在大梁门外,河水没。新建四:一在河北朱源寨。顺治元年,河道方大猷建。一在徐府街,一在县治西南州桥,一在土街东会王府废址,顺治二年建。康熙二十五年,河道祖文明重修。火神庙 旧在城鼓楼,东祀祝融,河水没。皇清改建,在仁和门内。
马神庙 县治东南,大梁驿后。
旗纛庙 在旧都司内,河水没。
东岳庙 在县治东北仁和门,南祀泰山。神明末,水没。今重修。
武庙 在旧都司内,祀昭烈武成王诸名将,次
列霜降日,祭。河水没。
武安王庙 有四:一在安远门内,一在大梁驿西,一在丽景门内,一在安远门内,即今鸿影庵。皮场公庙 有二:一在府城东北隅,一在洧川县朱曲镇。郑子皮有惠政,民立庙祀之。
樊将军庙 有三,祀汉樊哙:一在府城仁和门外,一在郾城县,一在郑州,宋欧阳修有记。信陵君祠 在县治东北,上方寺右,河水没。皇清布政使徐化成重修。康熙十年,永平韩鼎业重修。明李维祯有记。
古圣贤祠 在府治崇法寺西,合祀古昔圣贤。皇清巡抚贾汉复创,建贾复碑记。
李卫公祠 在府城南闹店堡,祀唐将李靖。尉迟公祠 在府城南二十里许,祀唐将军尉迟敬德。
三贤祠 在县治东南吹台上,祀唐李白、杜甫、高适。河水没。明毛伯温有记。
名贤祠 在县治西宣化桥。祀宋开封尹范仲淹、钱若水、寇准、陈恕、吕夷简、吕馀庆、王岩叟、张方平、杜衍、冯京、欧阳修,明王博、万信、韩英、孙珍。河水没。
十贤祠 在旧县治东。春秋上丁次日,祭。周惇颐、程颢、程颐、邵雍、司马光、张载、朱熹、吕祖谦、张栻、许衡。明万历十一年,改于府学东文昌阁。河水没。
包孝肃公祠 在县治西,祀宋开封尹包拯。明成化九年,建。河水没。皇清顺治七年,知府丁时升建新府治前。康熙二十五年,知府管竭忠修。
岳忠武王庙 二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祭。在城南朱仙镇。明成化二十一年,布政使吴节,知府张岫建。明张同德诗:荒林残垒旧屯营,铁骑烟销咽水声。丸蜡传来真误国,黄龙未至已休兵。枕戈空叹十年力,投帻谁怜万里城。汉上夷民零落尽,閒田草色唤愁生。
宗公祠 在县治西北,祀宋东京留守宗泽。河水没。
李公祠 在县治北,祀宋相李纲谥忠定。河水没。
英国公三王祠 在县治北,祀都指挥同知张玉,以靖难封荣国公,谥忠显。后昭皇嗣位,加封河间王改谥忠武配享文庙长子辅以安南功进英国公。封定兴王谥忠烈,子懋袭封英国公。追封宁阳恭靖王。河水没。
徐国公祠 在南薰门外吹台之西,祀明功臣中山宁武王徐达。以常遇春、李善长、沐英、刘基、冯胜、汤和、胡大海、邓愈、李文忠,配享。河水没。宋国公祠 在新昌坊。祀明功臣冯胜。河水没。许忠节公祠 在县治西南薰门外,祀明副使许逵,以宸濠变死难,赠礼部尚书谥忠节。嘉靖间建。河水没。
褒忠祠 在南薰门外,祀明大司马邓州铁铉,少司马荥泽,边升少司寇祥符王良、驸马武陟,李坚,卫镇抚中牟,杨本。河水没。
庇民祠 祀明巡抚侍郎于谦。二月十六,八月十六,祭。在县治西。河水没。
历代忠臣祠 在安远门外,祀夏关龙、逢殷、比干,唐张巡,明张来仪等。河水没。
巡抚章焕祠 在大宁坊寺,河水没。
巡抚曾如春祠 在城南关,明末,河水没。巡抚钟化民祠 在府治西,河水没。
巡抚衷贞吉祠 在西关,河水没。
历代烈女祠 祀历代节烈妇女,周卫侯女息夫人,荀采等,共二百一十六人。明末,河水没。七烈女祠 原名六烈女祠,在大梁门外,祀烈女陈氏、张氏、高氏、刘氏、王氏、张氏。河水没。皇清康熙七年,布政使徐化成改建。于上方寺左。十三年,布政使金鈜增祀祥符王烈女,今名:七烈女祠。每年二月八月上戊日祭。
忠贤祠 在陈桥集,祀崇祯壬午汴城死事巡抚王汉,以下三百人。巡按苏京建。
名抚祠 旧在县治西南,明末,河水没。皇清康熙二十八年,巡抚阎兴邦改建于学道署前。
祀明巡抚于谦、王佐、李奎、王来、王暹、王恕、原杰、秦纮、张瑄、徐恪、韩文、秦东、陶琰、邓庠、邓璋、何天衢、徐赞、魏有本、雒昂、章焕衷、贞吉、钟化民、曾如春、范景文、陈必谦、汪乔年、王汉。今每年二月八月上戊日致祭。
巡抚贾汉复祠 在府城崇法寺西。
铁犀镇河庙 在城东北四里。明正统十三年,于忠肃公谦铸铁犀镇河,建庙以祀河神。明末,
河决庙圮,铁犀沉。皇清顺治间,耕者掘出。康熙三十年,巡抚阎兴邦改建庙面河,铁犀移置庙中,建亭覆之额。今名增祀于忠肃公。布政使年恭定置赡田。
陈留县
社稷坛 在南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西门外。
邑厉坛 在北门外。
城隍庙 在县治西。
八蜡庙 在西关外。
火帝庙 在馆驿内。
三皇庙 在县治后街。
大王庙 在西关外。
元圣祠 祀伊尹,在后街。
蔡中郎祠 旧在西瓮城内。皇清知县钟定移建西门外。
子房庙 《府志》无。按《明一统志》:在县西南。
杞县
社稷坛 在西关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南门外。
邑厉坛 在北门外。
城隍庙 在县治东。
八蜡庙 在东关。
火神庙 在县北。
关王庙 在名重冈。
禹庙 在县治东。按《明一统志》:在县西北祺城内。汉光武时,移置雍丘城。及魏曹植封雍丘,王复置于此。
东楼公庙 在禹庙内。
伊尹庙 在空桑里。
冉子庙 在县之东北,祀冉伯牛。
孟姜女庙 在县西滩堡。明弘治五年建。汉高祖庙 在玉帐。无名氏诗:龙飞霄汉定山河,六国三秦尽倒戈。庙下儿童来往处,至今犹唱大风歌。
郦生祠 在高阳里。
董宣庙 在园城内。明弘治九年建。
三贤祠 在园镇中。祀董宣、江统、蔡邕。
祖刺史庙 在县北。晋永嘉末,祖逖以豫州刺史镇雍丘,故立庙祀。
宋高宗庙 在康王坡。
刘文烈公祠 祀明末殉难中允刘理顺。在西关。皇清康熙二十八年,巡抚阎兴邦重建。
烈女祠 在县西。祀史爱女。明嘉靖二十八年,建。明李梦阳诗并序:史烈女者,杞史氏之女也。未嫁而死其夫,是踰礼以守信,破经而成仁者也。李子曰:史氏女,有激俗之功焉。然余闻其言矣,于是乎述:梨花如雪霜,鸳鸯不成双。我心明如镜,我心清似水。镜明有尘时,水覆无收理。古昔华山畿,行人下马拜。春风两蛱蝶,绿草摇衣带。
通许县
社稷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治西北一里,西冈之左。
邑厉坛 在县北凤冈之阳。
城隍庙 在奎楼东。
八蜡庙 在县西。
东岳庙 在东门外。
火神庙 在东南隅。
关帝庙 在县南门外。
李左车庙 在县西。左车真定行,唐人。初仕赵,封广武君,卒。葬通许。宋封陪昌公。见《明一统志》。董孝子庙 在县治东南,祀汉孝子董永。时公祠 在县治东,祀时植。植任四川梁山县主簿,正德六年,摄县事,流贼蓝四陷城,骂贼死。
太康县
社稷坛 在县西关迤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
邑厉坛 县北。
城隍庙 在县治南。
八蜡庙 在东关外。
景贤祠 在县南郭外。祀子禽、子羔。以明都御史顾佐配。
王公祠 在学宫后。祀奉训大夫王元佐,户部尚书王钝户部侍郎王瀹。
顾公祠 在县治。祀明邑令顾佐。
萧公祠 在县治。祀明郡丞萧鸣邦。
韩烈士祠 祀韩巍明。郭显忠传烈士名:巍,山西沁水人,贾于太康杨家庙,躯干壮大,多智,习兵,挽三石弓,慨然慕马伏波。为人尝曰:马革裹
尸,真男子事。每闻四方有警,辄扼腕,人皆壮之。嘉靖癸丑,贼陷鹿邑,归德,势甚猖獗,召诸少年曰:吾料贼人奔太康,度太康无令贼可袭而取也。杨家庙乃屏蔽,于此拒守,勿令长驱,需救兵至,贼可歼。或曰:恐势不敌。烈士曰:彼众乌合,行无纪律,且狃常胜可挠也。第从无恐。少年稍有从者,贼果奔太康。游兵至,败去,先锋至,又败去。贼自怒曰:何物男子,敢尔相厄。一夫何能为者,拔营列阵而进。所从少年散去,遂登楼自固,贼围数重。楼中集有冶铁,投以击贼,死伤相继,三昼夜不胜。贼欲弃去,一黠者曰:脱顿兵城下,是且集众,撼我,则腹背受敌,盍火之。乃舆薪焚楼,烈士叹曰:吾得死所矣。自楼上飞身落平地,手刃数人,始被擒,大骂不屈,断舌,遇害极惨。是夜漏下三刻,萧公鸣邦入城。平明,贼众列濠外,知有备攻,三昼夜不克,乃去。微烈士萧郡丞未至,百万生灵尽为鱼肉。烈士之死,功在太康,岂浅鲜哉。万历戊子,隰川王以状闻诏,祀祠授子子明孙澧衣巾奉祀,复其家人,情大快。又诗:疾视狂奴伏剑呼,轻身端不让荆轲。气吞狐鼠秋风冽,血染衣衫夜月孤。淡淡流云连上党,涓涓逝水绕蘧庐。裹尸马革寻常事,到此方知烈丈夫。
尉氏县
社稷坛 在小西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南郭外。
邑厉坛 在北门外。
城隍庙 在县治西。
八蜡庙 在县治西北。
火神庙 在县治西。
文昌祠 在县治西。
蔡公祠 在县南五十里,蔡棱墓前。
七贤祠 在县东南四十里,祀阮籍七贤。张公祠 在县东二十里,祀唐张公瑾。
任安抚祠 在县西南柏冈堡,祀唐安抚使任瑰。贞烈祠 在县北门外,祀烈妇尹氏、李氏。三勋祠 巡抚阎兴邦新改:隗嚣庙。祀唐张公瑾、任瑰、刘仁轨三公。
洧川县
社稷坛 旧在城中西北隅。明隆庆三年,移于西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东南进贤门外。邑厉坛 在北门外。
城隍庙 在县治西。
八蜡庙 在南坛内。
东岳庙 在东门内。
颖考叔祠 在大隧山上。宋苏轼诗:人情难强回,天性可微感。世人争曲直,苦语费摇撼。大夫言何柔,暴主意自惨。荒祠旁孤冢,古隧有残坎。千年惟茅焦,世亦贵其胆。不解此微言,脱衣徒勇敢。王十朋诗:衣冠肉食漫纷纷,谁解杯羹感悟君。颍谷封人虽贱士,却能纯孝至今闻。元王恽诗:颍封遗庙抗高墉,窈窕丹青户牖空。治道得人无国沴,孝思锡类与天通。当年大隧融融乐,此日荒林凛凛风。纵道茅焦贾馀勇,从容难似片言功。
李卫公庙 在县西北五里隐仙冈。宋熙宁中建。
魏徵庙 在县西三里。
崔府君庙 在北门外。祀唐崔珏。珏有异政,累封灵惠齐圣广祐王。
杨将军庙 在县北二十里。
吕文穆公祠 祀吕蒙。正在县东十五里。
鄢陵县
社稷坛 在县北二里。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一里。
邑厉坛 在县北一里。
城隍庙 在县治东。
八蜡庙 废。
东岳庙 在东门外。
商高宗庙 在张桥。世传高宗扑蝗于此,民感之故祀。
夫子庙 在县南十里。相传以为夫子厄陈蔡时,曾居于此。
文范先生祠 在县西八里,祀陈实谥文范。甘上卿庙 在甘罗南堡。
薛文清祠 在县东。祀明侍郎薛瑄。嘉靖十九年,礼科给事陈棐奏建。
义女祠 在义女店东。
扶沟县
社稷坛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南郊。
邑厉坛 在北郭。
城隍庙 在县治内。
八蜡庙 在东门内。
程明道祠 在县治内。昔明道知扶沟民感德化,故立庙祀焉。明刘定之有记。
颍考叔祠 在南郭外。传闻明永乐中,见梦于上,因敕有司立祠,祀之。
保障二勋祠 在文庙西。祀前令王公廷华,孝廉何公岑,前朝两遭兵乱,赖二公保全,士民思之,建祠以祀。
中牟县
社稷坛 在县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一里。
邑厉坛 在县北一里。
城隍庙 在县治西。
八蜡庙 在县西一里。
东岳庙 在东门内。明初建。皇清顺治六年重修。
帝尧庙 在县西北四十里台萧庄。皇清顺治九年重修。
帝舜庙 在县西北二十里鲁村。
夫子回车庙 在县北三十里南岩较家庄。有石碣刻:夫子回车辙处。肇建不知何代。明万历年,修。崇祯八年重修。
列子庙 在圃田乡。祀周列禦寇。
鲁公祠 在三异坊。祀汉令鲁恭。
烈妇祠 在县治西。祀明张衡妻刘氏。
阳武县
社稷坛 在县西北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门外。
邑厉坛 在县东南。
城隍庙 在县治东北。
八蜡庙 在县西。
东岳庙 在景熙门外。
昭济水神庙 在县东南二十里。
张文侯祠 在县北。
陈曲逆侯祠 在县东北二十里。汉武帝三年建。明洪武十三年重修。皇清康熙二十三年复修。
时公祠 在县治西。明正德壬申建。祀都督时源。先流贼猖獗,源奉命追剿,至此与贼拒战,大破之,民为之立祠。明嘉靖间,知县高尚礼重修。寻废。姜光引重修。
胡公祠 祀知县胡玉玑,与时公同祀。明嘉靖癸丑,时值河决,平地水深丈馀,直冲县治,公悉力捍禦,三昼夜不遑寝食,民免于垫,故为公立祠今废。
原武县
社稷坛 在西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南门外。
邑厉坛 在北关外。
城隍庙 在东街。
八蜡庙 在西关外。
武安王庙 在北门外。
河渎庙 在县东北二十里黑洋山。明成化四年建。弘治二年重修。
娄贞公祠 在城中。
封丘县
社稷坛 在县西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门外。
邑厉坛 在县北门外。
城隍庙 在东街。
八蜡庙 在县南门外。
河渎庙 在县西南二十里荆隆口。
百里刺史祠 在县东五里庙冈。元大德十年建。祀汉徐州刺史百里嵩。
晋王祠 在县西南小斗门,旧名屯固村。祀晋王李克用。唐末,朱温据汴,河北群盗纵横,民被俘掠最惨。王以晋阳兵屯留,兹土邑境独全。故民德之。
翟母祠 在县治内。前有井。邑人传:淘井可得雨。明嘉靖间,大旱。知县朱缙恳祷,果大雨,建祠祀之。
秦公祠 在儒学西。祀户部尚书秦金明。徐缙有记。
延津县
社稷坛 在县西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东南。
邑厉坛 在县东北。
城隍庙 在西街。
济渎庙 邑北门外,济水出焉,故建。
兰阳县
社稷坛 在西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南门外。
邑厉坛 在北门外。
雩祀坛 在南郭门外。
城隍庙 在西门内北街。
八蜡庙 在西郭门外。
禹王庙 在铜瓦厢。明正德六年,知县陈桂奉敕修。因河水塌岸,至庙而止,以王之灵也。
仪封县
社稷坛 在适卫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崇儒门外。
邑厉坛 在适卫门外。
城隍庙 在南街北。
八蜡庙 在西郭外。
昭应水神庙 在黄陵冈。
新郑县
社稷坛 在县城西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城东南。
邑厉坛 在县城东北。
城隍庙 在县治正中。
轩辕庙 在县西。
子产庙 在县治西北。明高拱有碑记。
裴晋公祠 在县北四十里。唐丞相裴度平淮西时,驻节于此,立祠祀之。
栾巴祠 在县北。
三贤祠 在县东北丁马堡。祀郑子产。唐裴度,宋王,曾宋韩琦,赞并序。
许鲁斋祠 在儒学内,祀元儒许衡。宣德间建。明薛瑄有记。
陈州
社稷坛
风云雷雨山川坛 俱在城南二里许。
邑厉坛 今移洪福寺东。在城北二里许。城隍庙 在预备仓西。
八蜡庙 在北关古粮城内。
太昊祠 在州西北三里陵上。明商辂有碑记。赵犨祠 在北门内。犨仕唐为刺史,拒黄巢以全陈。宋熙宁间,建祠以祀。
孝肃包公祠 在西门内。
晏公庙 在鼓楼南。祀宋知州晏殊。
四贤祠 明副使翟师雍,以汉汲公,宋范文正,包孝肃公,岳忠武王,皆有功于陈,乃卜地州治之西,春秋祭焉。
西华县
社稷坛
风云雷雨山川坛 俱在县西。
邑厉坛 在县北关。
城隍庙 在县治东北。
八蜡庙 在县治东。
商高宗庙 在县北长平乡东。上有司,春秋致祭。
箕子庙 在县治内。
忠义庙 在县治后。明正德间,流寇陷城,知县李景,教谕孔环,典史杨绍龙死之。奉诏建祠,春秋致祭。
商水县
社稷坛 在城西郭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外东南。
邑厉坛 在北关外。
城隍庙 在西街。
八蜡庙 在东关外。
伏羲神农黄帝祠 在城外东北。皇清顺治八年,知县吴道观重修。
关帝庙 在县治南街。
项城县
社稷坛 在西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南关外。
邑厉坛 在城北。
城隍庙 在县治北街。
八蜡祠 在县治西。
光武庙 在县治西北。
贾令祠 在旧县城东。汉令贾逵以德化民,后人思之,立祠致祀。今圯。
杨烈女祠 在旧县城西,今徙建西关外。祀唐县令李侃妻。李希烈之乱,有保城功,邑人立庙祀之。
沈丘县
社稷坛 在西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门外。
邑厉坛 在北门外。
城隍庙 在县东南隅。
八蜡庙 在县东北隅。
文昌阁 在南关外。
许州
社稷坛 在城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东。
邑厉坛 在城西。
城隍庙 在州治西南。
八蜡庙 在城北二里。
汉寿亭侯祠 在州学东。
黄丞相祠 在州治东南。明李东阳有记。西乡侯祠 在州东古城内,汉将张飞封西乡侯,尝守此城,故立祠祀之。
蔡孝子庙 在城南。祀汉孝子蔡顺。四月十五日祭。
七先生祠 在学内。祀周惇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司马光、朱熹。
陈太丘祠 在州治东南。
临颍县
社稷坛 在县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
邑厉坛 在城北。
城隍庙 在县西北。
八蜡庙 在山川坛之东。
马季长祠 在县东十里。祀汉马融。融尝读书于此。
杨统制庙 在小商桥。祀宋岳忠武部将杨再兴。
襄城县
社稷坛 在县西北隅。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
邑厉坛 在县治北。
城隍庙
八蜡庙 俱在县南。
淮渎庙 在西门外。
三贤祠 在县北颍桥。祀颍考叔、李膺、范纯仁。颍考叔祠 在县治西南。元张思敬有记。忠烈祠 祀督师汪乔年。明末死难于襄。
郾城县
社稷坛 在县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
邑厉坛 在城东北。
城隍庙 在县治西。
裴晋公祠 在县西北。
五老祠 在儒学内。祀金麻九畴、张谷、张从正、王子可、山堂老人。明成化间建。
忠诚祠 在县东一里。明嘉靖十九年,为尚宝司少卿死谏,忠臣刘公校建。
长葛县
社稷坛 在县西北一里。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
邑厉坛 在县北。
城隍庙 在县治东北。
八蜡庙 在县东卓君冈。
河伯庙 在洎水之涯。明崇祯八年,知县李在公,大胜流寇于此,输俸建祠。
禹州
社稷坛 在城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南。
邑厉坛 在城北。
城隍庙 在州治西。
八蜡庙 在南关。
夫子庙 在神后镇。
神后山神庙 在州神后山前。明永乐二年建。周世子有碑记。
李公祠 在东关。祀明提学副使李梦阳。康熙五年,督学道张九徵建。
遗爱祠 在城内东北。祀子产、黄霸、卓茂,康熙三年,知州史庭桂改建。留侯洞旁。
黄霸祠 在州治西五里。
卓令祠 在州治东五里,祀汉卓茂。
马端肃公祠 在州北门外,祀兵部尚书马文升。
忠烈祠 在南关。祀明兵巡道张乘云。康熙二十八年,知州刘国儒建。
密县
社稷坛 在县西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门外。
邑厉坛 在县北门外。
城隍庙 在县治西。
八蜡庙 在县南门外。
白龙王庙 在县南柏崖山。金大定元年建。明永乐间,奉旨重修。以祷雨获应也。皇清顺治七年,知县李芝兰重建。
索长官祠 在县西北隅。索长官,不知何许人,久遗名。今第称以官号。旧传:虎入境,噬孀妇王氏,子妇䜣长官,遣人执牒追之,惧不敢近,投牒径中,虎见牒,衔跽庭下,如伏罪状,长官叱去。后衔一兽报妇,遂出境县南三里湾子河,即投牒。处人谓:德政所感。祠焉,明潘恩诗:绝代循良迹,于今。尚见之。人间歌旧德,山侧拥新祠。白日悬萝带,清风净竹枝。幽禽时一语,助我夜来思。卓茂祠 《府志》无。按《明一统志》:在密东三十里。
郑州
社稷坛 在西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南门外。
邑厉坛 在北门外。
城隍庙 在州治东。
八蜡祠 在西门外。
列子庙 在州东圃田乡。祀郑列禦寇。苏辙尝题御风诗。
公孙大夫庙 在州城东。祀郑大夫公孙侨。留侯祠 在州城南新郑界。明高拱有碑记。李卫公庙 在凤凰台西。
荥阳县
社稷坛 在县治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东南。
邑厉坛 在县治北门外。
城隍庙 在县治西。
八蜡庙 在县治东南。
中岳庙 在县东二十五里,土人谓之:岳冈。济渎庙 在县北二十五里。
洛河庙 在县东南四十里。
汉高祖庙 在县东北二十里。
纪公祠 在县东门内。祀纪信。每岁春秋二祭。二仙祠 在城西祷雨辄应。
郑庄公庙 《府志》无。按《明一统志》:在县东二十里。
荥泽县
社稷坛 在城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南。
邑厉坛 在县治北。
城隍庙 在县治西北。
八蜡庙 在草场街。
纪将军庙 在古城西。宋祀汉纪信建。明正统三年,追封荥泽侯,谥忠烈,命有司致祭。明欧阳哲有纪略。
河阴县
社稷坛 在北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南门外。
邑厉坛 在北门外。
城隍庙 在县治东。
八蜡庙 在县北门外。
泛水县
社稷坛 在城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东郭外。
邑厉坛 在社稷坛东。
城隍庙 在县治西。
八蜡祠 在县治西。
三义庙 在虎牢南旋门北。祀汉昭烈关壮穆张桓侯三公。明万历二十六年,邑令张统申请春秋致祭。
卢医庙 在上街南。纪略神。姓秦,名越人,以医活人。遍游天下,尝过邯郸,闻赵人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在赵名扁鹊。扁鹊,神鸟也,能隔山见食。轩辕时,有医,能隔腹见人之疾,人号为:扁鹊。故赵人又以是为号。扁鹊兄弟三人,并医魏文侯,问孰为善。扁鹊曰:长兄神视,故名不出。家仲兄神毫毛,故名不出。闾臣诊人血脉,投人毒药,故名闻诸侯。过东虢,虢太子死。扁鹊问于仲庶子,曰:太子何病。对曰:太子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是以为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我渤海秦越人也,能生之。中庶子以告虢君,虢君出见扁鹊于中阙。扁鹊曰:若,太子病,所谓尸蹶者也。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剂,和煮之。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验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后世称为:卢医。缘渤海古卢国也。
济渎庙 有二:一在大里村东岳庙之西,始建无考。元大德六年重修。明洪武四年土人靳大重修。傍有济池,盖荥渎也。一在给家屯。
昭武庙 在伏蛟山上。唐武宗敕建。祀周之穆王、惠王、襄王,汉之高祖、昭烈,并唐之高祖、太宗,共七天子。其配享者,晋悼公、文公等诸侯,孟献子、智武子等诸大夫,共百二十人,皆有事于武牢者焉。宋太祖尝谒于此庙。祀以太牢。元也先帖木儿据虎牢,毁之。遗址尚存。
晋文公庙 在小武村。春秋文公数有事于此。土人祠之。
金龙四大王庙 在四:一在蓼子峪,一在玉门渡,一在孤柏嘴,一在牛口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