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六十一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三百六十一卷目录

 泽州部汇考五
  泽州风俗考
  泽州祠庙考

职方典第三百六十一卷

泽州部汇考五

泽州风俗考

         《州志》本州
诗唐风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汉书》:君子思深小人,俭陋其民,有先王遗教。《隋书》:人重农桑,性多朴直,前代以来多文雅之士。
《唐史》:忠义素称,
《元志》:好学气豪。
朱文公注,土瘠民贫,勤俭质朴,忧深思远,有唐尧之遗风。
《通志》:民被唐风,故多俭朴地。接舜畔,故多务农。《旧志》:近太行之麓水,土深厚性质朴,气豪劲多文娴礼,为诸郡先。
御史熊回志序,登太行其民勤直忠俭。
群书备考人习机杼,俗尚俭朴。
高平县
《元志》:俭朴而敦本,有唐晋遗风。
《一统志》:淳而好义,俭而好礼,勤于力田多嗜文学。
《旧志》:生齿稠密,土壤丰腴。
《县志》:人心畏法度而无胆略,昔称勤俭今渐侈靡,城居市集,其风多狡猾。而附近之聚落似之以东,则务农业。其风近醇实。以西则务商贩,其风多浮诈。以南则尚角较,其风多强悍。以北则习椎鲁,其风多鄙吝。
阳城县
文献通考土瘠民俭,
《通志》:士多廉耻之风,矜名节,惜行检近虽少奢。犹未失古意。
《旧志》:淳朴节俭尽力农桑。
陵川县
《旧志》:务本富耕凿食力,无他奇淫薰染。
《旧志》:质朴乐于趋善,丧祭不用浮屠。
《旧志》:君子守礼俭勤,小人尽力耕织,妇女不街行入,城不驰骤。
沁水县
《旧志》:呲窳寡积聚。
《旧志》:廉俭尚义。
《县志》:士勤诵读,男多商贾,女多纺织,民力耕稼,耻淫盗,少争讼。
各州《县志》所载风俗。
民勤耕稼务蚕桑,东乡民男多商贾,女多纺织。
士勤诵读,贫者游四方,设皋比为生计,凡诗书传家不过三世,必有兴者。
沁邑深处,岩邃谷中,山多地隘,气候冱寒即盛。夏大热不过二十馀日,田禾生长甚迟,收入不敷。若郭壁端氏以往气候稍煖,大抵山不产货,财水不通舟楫,人鲜贸易,耕桑犹不足办税强半糊口于外。
士夫居乡朴直,不预公事,不喜奔竞。
民间耻淫盗,少争讼,房地累世不轻弃敬神信。巫少有不平,必质之神。故乡多庙祀,醮赛纷举金元时,屋深而檐俯明,季屋高而墙整室内多供神佛。沈公有云:室宇太广则阴气盛,而人气不充且多不利,至奉神佛于私居,欲媚神实渎神也。
礼节自朝贺祭祀迎春乡饮载,在会典者不具录。
冠礼久废遵时制,四县同。
婚礼、问名、纳采、请期、庶民通用,惟纳吉、纳徵、亲迎、则士夫行之。四县同。
行礼每较厚薄至亲,迎又择年,貌相若者饰之。偕行,名曰陪婿,甚俚诞州之陋尚习矣,不察所当禁也。
丧礼多有泥堪舆之说。淹柩甚久者,自含殓以至下窆。一切品物刍灵戏剧穷奢极炫,尤尚鼓吹宴客及代请送殡,解恼送程诸积习。四县同。
康熙四十三年二月,知州陶自悦饬查城乡各
开,报某家陈柩几口,勒限殡埋,违者必罚。其丧仪依绅士庶民次第酌减十之五六。本年九月刊单布告。踰式亦必罚,欲求禁靡由礼尚望世禄家倡之矣。
祭礼士夫立神主、置祠堂。四时致祭各有其时,吉祭亦必于墓盖不务哀慕,而惟求观美焉。四县同。
元旦长幼夙兴焚桑名云。正火仿爆竹之遗州旧习也,设牲醴粔籹祀神祭,先拜尊长戚里相福饮食、宴会数日始定。四县同
立春前三日,乐工装演戏剧遍走士夫门,曰演春。至期官率合属迎勾芒神于东郊,前列戏队殿以土牛老稚胥观士女,填市师巫鼓导于衙舍。黎明官仍率合属鞭土牛泄,宣春气民间茹萝卜面饼。名曰咬春。即荐新取春生之意也。人日上旬七日。据东方朔《占书》云:此日晴,和民无灾害。各家于夜初分燃灯熟,稷米,祀斗,祈福。四县祭不同日。
上元设脯儤糒果醴悬灯于门旁,列炉焰名云:人火。火光腾灼,箫鼓喧阗,往来裙屐丙夜嬉游,遗履坠簪不其甚乎。十六日乡城男女拥趋厉坛,以艾炙柏树,谓之去百病。
清明前数日,携楮帛酒榼拜扫坟墓,四县踏青游赏不同日。
端午泛菖蒲饮雄黄酒,背系续命缕角黍交馈。亦有延容解粽者,四县同。
七夕女子设瓜果醑酺祭天,孙织女以乞巧。四县同。
中元祭扫如清明,俱以麻谷挂冢。四县品仪不同。
《阳城县志》:道家为解厄之辰,设醮禳灾僧尼。奉释氏盂兰会燃河灯祓,除厉疫,农夫以麦屑为猫虎及诸五谷之神,祭于陇亩名行田。中秋,戚友以果饼相馈遗月下,会聚剖瓜佐饮。四县同。
重阳,饮菊插萸登高野宴,四县品仪不同。十月初一日,楮帛象金冥衣羹饭祀宗祖曰:送寒衣冬至日同。四县同。
十二月初五日,稻黍果豆和煮为粥,曰五豆粥。八日煮之曰腊,八饭僧饲贫人。四县同。
二十四日扫舍宇暮,设果糒饴糖祀灶。除夕更桃符、易门神。不拘仪物。互相馈岁设庭燎焚苍术士夫间行小集,守岁爆竹辟邪,婚娶不择吉,谓之乱岁日。
春祈秋报礼也,至于迎神赛社,崇尚谄祀旗幡,鼓吹鸠众拥道,倡优杂遝莫敢,谁何社头任意勒派,水官鬻产应供士。夫家因之随俗,近且乡镇靡不举矣。若祈雨煽惑,指不全婴胎为旱。魃以新产弱妇为龙,母未知,所昉匪类招摇泼水,伤生毁房,折舍愚顽成俗,何可长耶。康熙四十三年六月,亢旱巴公镇村仍倡旧贯知州陶自悦,申宪立石严禁。

泽州祠庙考

         《州志》本州
社稷坛 在城西半里,许坛制台。高四丈三出,陛各三级,东西南北俱长二丈五尺,南向左社。右稷以石主之长三尺五寸,广尺有五寸。正中上露圆尖,礼用牲帛,望瘗行三献。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南三里,坛制广阔如社稷。左风云雷雨,右山川以石主之祭器,牲帛加社稷一坛,祭俱用春秋仲月上戊日。四县同。
厉坛 在城东二里,许每岁清明日、七月望日、十月朔日、祭无祀神鬼用羊、一豖、一羹饭、冥衣。城隍庙 在州治西洪武二年,封灵佑侯明知州李祥建,指挥李谅知州孙康朱舜立屡葺五月五日祭。
五龙宫 在城外西南隅,唐刺史温潘建宋知州,王世昌修二月二日祭。
八蜡庙 在城外西南,春秋仲月上戊日祭。土地祠 在公署朔望展谒,春秋仲月上戊日祭。
玉皇庙 在城内者三俱行,春祈秋报礼。天王庙 二在南门内东西。
汤王馆四 东龙华、西汤王、东南辛安、东北真素,俱行春祈秋报礼。
东岳庙 三月十八日祭。
元武庙 三月三日祭。
晏公庙 在城南关。
济渎庙 在城西里许,三月十八日祀一在苗匠村。
关帝庙 见公署五月十三日祭。
三官庙 在城南关。
真武庙 在城南关。
蔺相如庙 在州东北四十里莒山上,宋政和间建。
李卫公庙 所在不一,俱行春祈秋报礼。二郎庙 在城南关。
颜氏家庙 在大阳镇贤裔流寓,明洪武三年建。
程明道祠 在学宫西,春秋仲月上丁日祭。三忠庙 在城南关,祀诸葛亮、李靖、文天祥。旌忠庙 在城东关,祀唐裴约、约后唐泽州刺史死节,唐主立祠以旌其忠,宋宣和间重修。皇清初州同知李澄增修,三月十七日祭。
张忠公祠 在州治北祀忠臣张炳,春秋仲月上戊日祭。
七贤祠 在州治后祀周濂溪、程伊川、程明道、张横渠、朱晦庵、邵尧夫、吕进伯、吕伯恭。
旌忠祠 在大阳镇,祀赠御史孟阳。
三贤侯祠 在城东关,祀知州许维新邵凤翼署州事刘民瞻。
王公祠 在南关,祀知州王所用。
王公祠 在城西关,祀知州王引长。
黄公祠 在城南关,祀知州黄图昌。
报恩祠 在州治西,祀知州袁仲选。
功德长生祠 在城西关,祀知州孙丕承。官公祠 在城南关,祀知州官于宣。
永怀祠 在州治北,祀知州伦可大。
高平县
社稷坛 在城西关,洪武初建有司岁,以春秋上戊日致祭,知县许安遇重修。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南关,洪武初建有司岁,以春秋上旬致祭知县,田景新捐俸重修。厉坛 在城东关,洪武初建。
城隍庙 在县治西金大定年建,题主于南坛有司岁,以春秋上旬与风云雷雨山川神并祭。庙有颛祭知县杨应中、田景新、刘广国、重修顺治十五年。知县范绳祖重建大殿、香亭、舞楼门、庑等一时俱新。
八蜡庙 在南关,洪武初建万历十年,知县刘一相改建于旧址之西。
神农庙 一在羊头山,曰上庙。神农尝五谷之处,上有五谷畦遗迹。一在换马镇,东南曰中庙。有神农遗冢,有司春秋致祭。一在东关曰下庙。近改祭于此。
轩辕庙 在张庄村。
玉皇庙 一在米山镇,一在庞村,一在王庄。汤王庙 在南门内。
东岳庙 一在米山,一在回山北里。
元帝庙 一在西关,一在北城上。
三官庙 在城东南隅。
金龙四大王庙 在南关,因邑人商贩于外涉川利往,故立庙以祭之。
济渎庙 一在建宁镇,一在骷髅村。
五龙庙 在王河宋祥符元年,五龙见于丹河,金皇统初,龙复见。故立庙。
二郎庙 在南关,神讳赵昱隋炀帝时,入水斩蛟旧传为治水之神。邑西山水暴立庙镇之,杨暄李铎重修。
关王庙 在西关举人张国仁建。
护国灵贶王庙 在鸦儿沟世传为后羿尧时,十日并出命羿射之,即此神也。神司冰雹最为灵应,宋宁宗赐号曰灵贶。累朝因之,里人立庙以祭。
骷髅庙 在县西六里。战国时,白起坑赵降卒四十万于此,骸骨盈野,里人收而埋之。唐元宗幸潞过此,为文以吊于枯骨中,择其大者塑泥为像,封为骷髅大王。命有司岁以春秋致祭,累朝因之祭之,时阴风惨淡,愁雨凌空,说谓有遗恨在焉。
朗公祠 在永禄北朗公即仓颉。
二仙庙 在赵庄。
蔺相如庙 在莒山。
府君庙 在西门,内神讳崔表。唐太宗时为长子令惠爱及于高平,故立庙祭之。
灵渊王庙 在七佛山下,唐时赐号曰灵渊,岁时祷雨辄应。
悬壶真人庙 在回山北。
孙真人庙 在米山,真人讳思邈隐太白山,得
异人传授方药绝伦,病者祷药皆神效香火,已传数代焉。
程子祠 在县治东,宋明道先生程颢治,平中先生为晋城令,尝建乡校躬为讲解,又立庙以祀先圣,置田以赡生徒民大化之。有司立祠岁祭以弟,伊川门人李鹤鸣,配享明天顺间参政祝颢重修。配以伊川先生及郝左丞经今,配以李彧后人易之欤。
文昌祠 一在儒学,知县张居仁建,一在南门瓮城上,知县王省身建。
马将军祠 在原村里,祀元处士马海明嘉靖敕封,事详碑文。
郭公祠 在东门外,为元县尹质立今废。杨公祠 在南门,为知县子器立。
董公祠 在西门外为知县琦立。
孙公祠 在大城街,为县丞应奎立今废。刘公祠 在西门外,为知县大实立。
七贤祠 丛桂北。
知县张卤祠 在南关。
知县刘尧卿祠 在南关。
知县李桢祠 在南关。
知县马从龙祠 在南关。
知县王省身祠 在南关。
知县刘应召祠 在西关。
知县任大僚祠 在南关。
知县田景新祠 一在浮云河,一在玉井,一在唐安。
知县鲁光国祠 在南关。
知县王汉祠 在南关。
知县韦炳祠 一在东关,一在汤王头。
知县范绳祖祠 在南关。
阳城县。
社稷坛 在城西北冈。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南里许。
厉坛 在城北冈。
城隍庙 在怀古坊,明洪武间建易象,以木主敕额显佑伯,前殿后寝有屋,东西两庑各有别室。弘治间重修。成化甲申建外大门五架三楹,门外立坊牌,三复翻修正殿五楹。后主廊寝殿共九楹,饰以琉璃。殿之左为斋堂,右为官庭。旧东西两庑共一十四楹,各增其二,左右翼以仪,楼上悬钟鼓门之外,东西为画廊。二十四楹岁。丙辰曹州李聪视,凡所未周者,复赞襄之工力完美,规模壮丽,视昔加盛,内两庑增祀十司。土地像花园,妆楼规制大备为邑。祠庙之冠每岁四月十三日秩祀。
八蜡庙 在西关外。
土地庙 一在南关,一在西关。其象衮冕若王者,疑为后土神。
玉皇庙 在东关北,唐天宝间建。县治时形家言文龙丰起至此。结脉宜庙创为玉皇殿五,楹左右有翼室,东西各三楹,前佛殿殿南楼五楹。又东为殿二,各有神主之殿。后千佛阁面城负山历。宋金元明屡经修饰。康熙九年益大新之。天王庙 在城西北隅,邑治因山而城庙当最高处。俯视山川邑里之全势,了无遗脱有警县长吏率壮勇食宿于兹,策应四壁往往获安堵堪舆谓之天柱。徵在民多眉寿甓之为台。不知创建所始,岳庙碑记元至元间重修,至康熙癸卯丙午复新之,榱栋垣牖甋石悉易以坚好远近睇之,若修幢盖焕映天表有刑部尚书白引谦撰记。
五岳庙 在天王台下旧为三皇殿,由西街巷北层阶累级而上,高峻甲于乾方创自金元之际。延祐至治间重修,明洪武初,改祀五岳历弘治讫。天启丁卯凡两新之,每岁三月二十八日秩祀。
关帝庙 各里有之,在东关者,系前代敕建。尤壮丽。闳敞官岁时修祀暨朔望行香于此,为通济青阳两坊祈报之所元。元统间重修,明正统弘治间累修。康熙十九年重修,每岁五月九月十三日秩祀。
白龙庙 各里有之,在崦山者,系敕建《旧志》载金泰和间双溪遗老。韩士倩有重建显圣王灵应。碑记云唐天后长寿中,灵迹托化祠宇肇兴旱祷,则应中宗乙巳年,天下亢旸灵应,再现改元神龙。遣重臣降香赐服舄祷焉。甘澍滂沛封灵应侯,昭宗光化中进封普济王,五季之末周世宗显德间云雾暝合真象。变现风雷怒起暴雨倾注,庙象愈兴至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现形数十丈,飞腾而去,朝廷闻之增封。显圣王载
在祀典,每岁四月初三日秩祀,远近祈年者不绝。
黑龙庙 在灵通山侧。
虞帝庙 在县西南三十里,刘福庄帝侧陋时,耕于历山。山与县境相接壤,俗传帝曾至此,故立庙。
黄龙庙 在城南虎头山巅,每岁四月初五日秩祀。
成汤庙 在县西南七十五里析城山上,宋熙宁九年河东路旱,委通判王伾亲祷获应。遂笺封析城山神为诚应侯。政和六年,诏殷汤庙额题广渊之庙。诚应侯封嘉润公祠,凡二百馀楹至金庙止存九间,复毁。元时重修。皇清陕西副使,石凤台邵武知府原体蒙。复募修焉。
成汤东庙 在立平坊,宋熙宁间建。宣和间修。元至元间恢宏栋宇阶室之广三倍。厥初至元贞之元建戟门二楹。大德甲辰建析城三神,高禖祠于翼室。
成汤西庙 在怀古,坊一名,二郎庙明万历四十三年重修。
成汤南庙 在县东南二里许,俗名南神庙,康熙十年重修。
三灵侯庙 在西关,五月五日秩祀。
轩辕庙 在刘善村。
孔氏家庙 圣裔五十四代孙,孔思讷洪武间任泽州学正,迁平阳教授道出阳城以疾逝其子,克诚隶籍西城厥。后任凤翔知府请有家谱免其子孙徭役。建庙西关街南今传六十四代。准给奉祀生一名世守弗替。
高禖神祠 各里有之,城南郭一名百子庙。系专祠陕西按察司副使石凤台建,侍御卫贞侍郎田六善增修。
水草神庙 在城东北山头村,每岁七月初七日秩祀。
风神庙 旧在县西二十里苏村,今在县东南三里小崦山,白龙神祠傍每岁七月二十日秩祀。
三贤侯祠 即聚奎书院,每岁春秋仲月望日,祀知县王良直安伸杨镇原。
陵川县。
社稷坛 在城西一里,方三百八十步有奇。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南,知县孙新迁城南冈。
厉坛 在城北方三百八十步。
城隍庙 在县治西。
八蜡庙 在县北关。
土地庙 在城外西南冈。
龙王庙 在城南五里,遇旱祷之辄应春秋祀之。
关帝庙 一在县南门外,一在县狮子口,一在县东川一里许,知县完东气创建以镇水口。一在城知县王家宾创建。
元帝庙 在县东北五谷山。
成汤庙 在县城外南冈。
东岳庙 在城外东北冈。
文昌阁 在元帝庙前。
三官庙 在东门外。
白龙王庙 在县东五里菊巘山,二尹张良能创建。李承文补修,知县黄国灿祷雨有应增修。三圣阁 在城外东北隅。
虸蚄庙 在县东北五里,即唐太宗祠。二郎庙 在城外东川。
崔府君庙 一在县城外西冈,一在礼义镇。一在路城镇。
二仙庙 在县西五里,西溪景是也。
七状元祠 在城外东川。
文忠祠 在城中南街。
王兵宪祠 在县治东公讳肇生字东里,山东掖县人,累出奇兵,全城建祠祀之。
沁水县。
社稷坛 在县西北原上。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东门外南。
厉坛 在城北门外,康熙三十三年,知县赵凤诏与县尉王金范捐俸建殿三间,大门三间,茶房一间,周缭以垣。
城隍庙 在东门内,春秋二仲月上戊日祭。八蜡庙 在东关。
玉帝庙 东西两关俱有。
三皇庙 在郑庄北里即三皇岭。
东岳庙 在县东北里许碧峰山,麓土人呼为天齐庙殿,前有大松一株,苍翠奇古,蟠枝曲干,
望如层楼庙,以岁久将圮邑,孝廉郑采宣之父咸林募资重葺,县令赵有碑记。
关帝庙 在东门外。
马神庙 旧在东关今废。
火神庙 在东关。
真武庙 在城中北街西关亦有庙。
文昌庙 在东关内,有交贯神庙,前令杨应桂建,相传其神为元时云南进士,死后显梦于人,多灵应。
黑虎庙 在东关。
河神庙 在东河。
昭忠庙 在东关祀张忠烈铨,春秋二仲月上戊日祭,香火田四百八十馀,亩在大村八里等处。
遗爱祠 在城东北门外,以兵燹废。今移祀君子亭,在城东南。
李司徒祠 在城内北街,祀李瀚子承恩曾孙一鹏,从祀前明敕修,顺治中圯毁三像,尚存
《州志》不载祠庙。《高平县志》张仪庙 在凤翅山今废。
白衣观音阁 在东门瓮城楼,知县王省身建。西济读庙 在陈塸。
《陵川县志》先师庙 一在礼义镇,一在附城镇,一在南赵村。
《沁水县志》
玉皇庙 在县西玉岭。
《山西通志》
孔子庙 在太行山天井关,庙前石上有车辙,世传为孔子回车之遗迹,见《一统志》
旗纛庙 在宁山卫治内。
赵卒庙 在头颅山。
寺观附。
本州
青莲寺 在城东峡石山,北齐建。在宋名福严寺,后改今额寺,西有掷笔台下有嵌岩,长丈馀。广倍之,夏秋发暴雨中罅若雷鸣焉。
双林寺 在城东土崖村。
圣乐寺 在城西洞阳山,唐建。
灵岩寺 在城西南松岭山下,隋建。
广福寺 在城西周村镇,唐建。
碧落寺 在城北十五里,唐建有石佛谷。资圣寺 在城大阳镇,北齐建。
显庆寺 在城东金村,后赵建。
白马寺 在城北十五里司马山,明建。
胜因寺 在城南关,宋建。
乾明寺 在城西三十五里,唐建。
兴善寺 在城西长河南。
元泉寺 在城北五十里,唐建。
圣公寺 在城西长河北。
普觉寺 在城北四义村,唐建。
崇寿寺 在城北郜村,后魏建。
大乘寺 在城北板桥村,元建。
普照寺 在城北巴公镇,金建。
寿胜寺 在城东张庄村,元建。
景德寺 在城东高都镇,唐建。
广教寺 在城中和坊,宋建。
普陀寺 在城淳化坊,明建。
高台寺 在州治北福星坊,明建。
香烟寺 在城南上元社,元建。
落花寺 在城西冈头村。
龙华寺 在城西冈头村。
净影寺 在城南九十里盘龙山,后周建。宝山寺 在城西南五里,唐建。
真容寺 在城北坡头村。
香炉寺 在城南三十里,元建。
问心庵 在城西关。
弥陀庵 在城东关。
延庆庵 在城东关,明建。
水陆禅院 在城东南隅。
十方禅院 在城东关。
元妙观 在城安远坊,宋建。
太平观 在城西辛壁村,元建。
洞阳观 在城西马平村,金建。
纯阳观 在城西下村。
集真观 在城西河村,金建。
迎祥观 在城西周村镇,金建。
栖真观 在城南即村。
玉虚观 在城东北李村,金建。
玉华观 在城西韦町村,元建。
云真观 在城北车渠村。
会真观 在城东水北村一在郜村。
太和宫 在城福星坊,明建。
神霄宫 在城南上碾村,明建。
静乐宫 在城东南金村,明建。
高平县
崇果寺 在大成街,旧为隆教寺,宋太平兴国二年,敕改为崇果寺。元至元六年又建帝师殿,明洪武间修置僧会司,山门有阁登眺其上游仙米尖,诸岭悉在檐下,《一统志》作崇果院。崇寿寺 在钟楼巷,背视韩王山,若负扆然。金峰寺 在县西,游人题咏甚众,知县范绳祖重修七佛殿。
法云寺 在县北,韩王山上方,古刹如出天际。兵部侍郎李棠馥重修,知县范绳祖捐俸助工。定林寺 在县东米山镇,峭石寒泉悠然可爱。清化寺 在县北二十里。
鸠山寺 在县北三十里伞盖村。
龙泉寺 在县西北三十里,古槲翳云幽泉漱玉。
石室寺 在县北三十里,伐石成龛,列山作障,左藩毕振姬尝栖息于此。
招云寺 在县南二十五里。
开化寺 在县东二十五里,有五音洞,即大愚禅师审音处。
资圣寺 在县南四十里周纂镇。
吉祥寺 在县西南三十里,即知县王汉惜别处,山门第一松号称奇绝。
华严寺 在县西四十里,溪亹幽邃,松柏蓊蔚,凤翔太守张毓中游而爱之。
瑞云寺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
仙姑庵 在县西四十里董峰。
真修庵 在回山村泽,尚书裴宇建。
准提庵 在南关,顺治十三年,知县范绳祖创建,背南坛面金峰,殿阁巍峨廊庑盘折为一邑之胜。
犹龙观 在县西三十里,山环水绕阒无人踪,顺治十四年重修。
玉虚观 在县西三十里梁扈村。
瑞云观 在城西南隅旧在县城之东,名白鹤观。建于唐开元二十七年,后为丹水漂没徙建。今地更名瑞云明洪武间置道会司。
洞真观 在县西王降村。
清梦观 在县东三十里石村。
东华观 在县南三十里焦家河。
显圣观 在县东十里米山镇。
清真观 在县东北四十里。
阳城县
开福寺 在化源坊后,晋天福四年建,名文殊寺。明洪武间改今额僧会司寓焉。
保宁寺 在福民坊,去开福寺百馀武俗名小寺,明宣德间重修。
鹫峰寺 在县东三里东坡上。
福缘寺 在西郭北,旧寺颓废止遗铁佛一尊。明万历间贡士栗实宽施地更建于此,吏部尚书王国光题其额曰凤头禅院。
华严寺 在城南郭里许,一名十方院有华严洞旧址,并石幢存焉。字漫灭不可识,康熙二年僧恒悯募建今寺,庄严宏敞遂成丛林。
香岩寺 在县南十里泽河旁,负山面水,林谷蓊秀旧名弥陀寺。明成化间重修,崇祯年始额今名。
云峰寺 在县东十里,谷径幽邃,古柏清泉,缘转涧石寺,南悬溜融结小峰,奇秀可爱。
龙泉寺 在县东三十里,金裹谷一名海会肇,自唐乾宁元年世传其地有白兔,含经之异蜀僧顺慜卓锡于此,增修新旧殿宇七十馀间,初为郭峪院,后敕赐今名。寺东有塔,以供舍利。明嘉靖间伐石叠基增为十三级,级为龛。龛各坐佛塔之北,更创佛殿二十间,内旧有凤尾竹,竹在泉上,每清夜无风竹叶自响若金玉声,时人谓之海会竹风,八景曰海会龙湫。
云堆寺 在县二十里,地名峪沟,苍厓插沁曲涧穿林,俗传吕仙曾至其地。
金台寺 在县南二十里,束石臼村古有金台精舍之称。
千峰寺 在县西南八十里盘亭山后,唐明宗为太尉时曾驻跸于此,后即位因敕建焉。详见盘亭山并灵泉寺下。
灵泉寺 在县西北四十里,卧虎山麓苍松翠,柏弥满山谷,中构一亭曰万松。当夫皓魄节金清辉,万顷恍若仙境。寺有后唐明宗敕书,唐司
空图碑记八景曰灵泉松月。
寿圣寺 在县西北四十里,后唐时僧宗慜建。至天成二年舍利放光。宋初改为泗州院,真宗朝毁天下,无额舍院寺亦就毁天僖间,僧法澄法江重建,治平四年县令熊皋具状申奏敕赐寿圣院为额明。万历间僧惠海增建琉璃塔,高可十级,周遭内外辉煌,灿烂称奇观焉。
福胜寺 在县西四十里,寿圣寺北寺左即陶峪河。两山对峙,前高阜突兀,土人名石龙戏珠,近寺双潭澄碧其一四围,石厓水从厓出,如门一似盆形,两傍蹲石如狮,未详创建所始。明隆庆间重修。
开明寺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林木蓊郁,双泉泛涌。隋开星间建明正统间重修。有知县刘以文撰记为邑,东先达奋迹之所同。时孙张诸先生读书于此,稣谈载高平刘尹一相尝出其子鸿训及同笔,研二孙一张馆师王五人课艺。请正王太宰疏庵公公览之,惊曰皆卿辅才也。惜馆师福不及,诸子后孙公居相官大司,农鼎相官中丞张即藐山,官冢宰其子官大学士。馆师王名家础万历壬辰进士。选泾阳县尹未任而卒其识鉴,如此因附记。
龙岩寺 在县北三十里一名白岩。
太清观 在怀古坊,金大定年间建,明万历五年重修。
太极观 在县西南四十里,元县尹延陵珍重建。
太岳观 在县西二十里台底村。
万龄观 在县西四十里白涧村。
灵泉观 在县东二十里王村内,有凌霄花深红可爱。
长生观 在县南十里淇汭村。
陵川县
崇安寺 在城外西北隅,卧龙冈上左有石勒墓。相传寺之大殿乃勒之冢也,傍墓其疑冢耳。唐初为丈八寺,宋太平兴国元年赐今额。明洪武间置僧会司内有三大阁,各高百尺,凌空拂霭屹然巨观,其南阁今修为准提阁。
崇福寺 在县西南四十里,寺外峰峦环合外密而中宽,风气完厚,长松古柏纷披岩壑。微风一动,清响振越俨若聆钧天九奏之乐。仰而观俯而察四时之景,无不可悦。
吉贤寺 在县西南七十里,宋时建。金大定间赐额在九仙台,傍左有袁县,公贞白书院。龙岩寺 在县西南二十里,金大定间赐额。吉祥寺 一在县西南三十里,一在县西三十里。
栖云寺 佛在绝顶山,半常有云气。
宝应寺 在县西北三十里,上有洞口,俗传曾有僧取宝故名。
华岩寺 在县西二十里。
白水禅院 在县北二十五里。
崇福禅院 在县西北二十里。
兴福禅院 在县西三十里多古柏。
凤山道院 在县西南四十里,附城镇有宣尼神农,诸殿山势圆秀,青松郁葱,亦巨观也。太清观 在城南西街,元大德二年建,明洪武间置道会司,顺治十五年重修。
三圣塔 县西南六十五里,金时敕建秀拔天际雄冠,一方亦山中之胜也。
灵岩寺 在县东南八十里今废。
沁水县
法隆寺 在县东关宋建。
灵泉寺 在县北三里碧峰山。
大云寺 在县东九十里,魏建。名榼山寺。唐景福元年赐额大云寺,明成化十六年修。
德胜寺 在县东九十里端氏镇,魏建。
兴慈寺 在端氏镇俗名铁佛寺。
明行寺 在端氏镇,唐建。
白云寺 在熊耳山,魏建。
石圣寺 在张村。
龙岩寺 在上阁村。
石佛寺 在石堂村。
香岩寺 即鹿台山寺。
龙兴寺 在张马村。
龙泉寺 在保义村。
福圣寺 在蒲泓村,金建。
圣天寺 在郎壁村,晋建。
石楼寺 在县南二里。
车辋寺 在县东三十里。
峰岳寺 在县四十里。
嵬山寺 在县东一百里。
乳窟寺 五寺皆以山名。
玉虚观 在县西关,元建。
玉清观 在郎壁村。
元真观 一在孔壁村,元建一在端氏镇。葆和观 在潘庄村,金建。
灵虚观 在上阁村,金建。
葆光观 在南王村。
白云观 在长谷沟。
朝阳观 在固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