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四十一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二百四十一卷目录

 兖州府部汇考三十三
  兖州府古迹考三

职方典第二百四十一卷

兖州府部汇考三十三

兖州府古迹考三《府志》未详古迹上〉

《滋阳县志》
帝尧东巡遗址 《史记》:尧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遂见东方君长驻跸于此。后人因建祠祀之。唐李白、宋范仲淹俱有题咏。欧阳修亦有碑记。今其祠既废,止馀故址云。舜泉 在城北三里,即负瑕泉。《史记》称:舜就时于负夏,孟子言迁于负夏,即负瑕也。《泗水志》云:诸冯在费县,去泗水十里,负夏即兖州之瑕丘,盖谓此也。
陋巷 在县前路南小巷湫隘,前有勒石,即颜子箪食瓢饮处。尝对孔子曰:回有郭内之田五十亩,足以为线麻者,即此地。北首建兖国,复圣公庙,即其庙。为滋阳学永乐己丑上遣礼部员外郎饶睎等来兖特祀,表其里居,存有御祭碑文。
颜子郭外田 在县治南八里南砂堆社,旧名陋地。按《家语》:颜子称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饘粥者,即此地。向建有兖国复圣公庙,久废。顺治十一年滋阳县知县宋文运输俸鼎建,前殿五楹,后殿三楹,庙貌复新。
兖州故城 东汉兖州治昌邑,隋兖州治瑕丘。今既别有嵫阳废城,则此城,疑为隋后变迁者。城东北五里草桥口西,俗名古城。
鲁东门 在兖城以东,唐李白诗曰:水作苍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即今金口堰,非祀爰居之所也。鲁治虽在曲阜,谪仙之咏则在兖城曲阜东门,无水泗之潆回㳽漫于兖者,历世如昨,矧桃红夹岸,泗堤至今犹盛,此迹在兖《通志》《郡志》皆同。沙丘 城东二里黑风口西,秦始皇东巡封泰山,登峄山之巅,立碑颂德,乃至阙里,发孔子墓。既启,见蒙壁上刊文云:秦始皇何强梁,开吾户。据吾床饮吾浆,唾吾堂前,至沙丘当灭亡。七月至此见童子聚沙为丘,果病笃,丙寅始皇崩。至今地名沙堆社。
娄公庄 在县南三十里,汉建信侯娄敬之居。其先世居于齐,至敬始迁居于邑之西,遂号其地为娄公庄,近置有娄庄集。
烟古堆 在城西三里演武厅之南。晋郗鉴金乡人为兖府刺史,时荀潘用李述,刘琨用兄子演,并兖州各屯一郡,以力相倾。又徐龛石勒,日寻干戈,百姓饥馑,或掘鼠罗燕而食,终无叛者,鉴筑此以望氛侵。
韦园 在县治东百馀步,汉丞相韦贤为瑕丘江公弟子受诗于江公,因筑园斯地,以便就传,子元成,以明经至丞相,增修益盛,名曰韦园。至明洪武年始建关圣帝祠,于内至今犹称韦园关帝庙。
两疏故里 在县北四十里,汉太子太傅疏广,兄子疏受为太子少傅,流居于邑之北高吴里,今有东疏村、西疏村,乃两疏之分疃。
岳云楼 即兖州南城楼,唐杜甫省亲登楼赋诗。后因为少陵台。明在滋阳王府内清县尹,赵惠芽鑴像于上,建亭其下,为兖州之胜概云。南池 杜子美泛舟之地,登眺之馀,继而鼓枻,亦贤迹之所至也。
顾王城 顾王者,柳下惠之弟,展雄孟子所称盗蹠者,在邑西三十里筑城。自卫能周给邻里,土人感之号曰顾王。
舞雩台 在城东沂河南,即曾点所谓风乎舞雩者。
桃园 系鲁府种植,几二十里。郡人以为美观。金鸡台 在城外东北隅,有石击之如鸡鸣声。宝器库 在县治三十五里孟家庄西一里许。有土坟起,凡人家有事,用器皿者备香纸至其所,祝祷用器若干,转时即如数设列于外,用过送还。后有人骗用不还,今遂废此。嘉靖年事备此以广异闻。
郭家潭 在县治西十八里,先有大鼋,不知起
于何时。曾有水手入潭,行至数里,见有山根,于水尽处有一大鼋,两眼如灯,颈长一二尺,绿毛。其人遂回有汶上檀芳邃者,为江西令诣拜张天师。至门有一人著青衣守门,问以言,默然。见天师言其故。天师曰:彼乃先生乡里郭家潭大鼋也,亦广异闻。
钟离意得素书处 在县治西北六十里滕村店东头,旧有木坊一座,今废。
宋祝家寨 在县西北三十五里,相传宋江三打祝家寨,即此地。
大王营 在县西北四十里,系宋都汴时运粮漕河,有大王庙,并石闸遗迹。
《曲阜县志》
无字碑 在县东北八里少昊陵前。五大碑,二碑高二十有三丈,阔半之厚四尺。屃赑高十有三尺,阔如之厚四尺。龟趺上有八尺。三碑高二十有四尺,阔半之厚四尺,屃赑高十有八尺,阔十有六尺,厚四尺,龟趺十有九尺。无字碑,昔贤过此有诗云:丰碑不书字,遗恨宣和年,书宋末金兵至未完也。又曰:金人冒祖少昊,金天氏故为此碑。元兵至不果成。未详孰是。
护印石 在县东北八里少昊陵前,称印石者言其形也。岁久土壅。嘉靖末水汜始见其文曰:通判大理评事麻温,其知兖州,监察御史王臻奉敕,同监修兖州仙源县景灵宫太极观。于大中祥符五年三月一日,奉文圣祖天尊、大帝玉石圣像。内侍省内侍殿头杨入,内侍省西头供奉官卢宗道入,内侍省东头供奉官郝昭信。孔子春秋台 在曲阜县南十里。
鲁亲里 圣母颜氏之所居也。
安乐里 圣配幵官氏之所居也。汉永寿二年鲁相韩叔节以圣族之亲,礼所宜,异复其邑,中田有碑记,惜历年久远,二里之名虽存,而其地不可考矣。
夫子瓮 汉钟离意为鲁相,出私钱万三千付户曹孔䜣修,夫子车身入庙拭几席剑,履时有男子张伯除堂下草,中得玉璧七枚。伯怀其一以六枚白意,意令主簿安置几前。其堂下床首有悬瓮,意召䜣问。答曰:夫子瓮也,皆有丹书,人莫敢发。意曰:夫子所以遗瓮,欲以垂示后人。因发之,得素书。文曰:后世修吾书,董仲舒。护吾车、拭吾履、发吾笥、会稽钟离意。璧有七,张伯怀其一。意即召问伯,果服焉。
孔子石砚 在夫子故宅,庙屋三间,床前有石砚一枚,制甚古朴,盖夫子平生时物也。
上东门 鲁东城北门。《左传》公敛处,父从人救阳虎之乱,即此。
义门 在曲阜县,旧鲁城建春门内。宋大中祥符元年真宗东封回兖州,以周公后东野纾累世义居,诏旌表其门,今址不存。
白兔沟 在先圣墓北有虚墓五间,皆石为之。秦始皇发冢,有白兔出于中。始皇逐之,至曲阜西八里沟而没。鲁人因名其沟曰白兔。
石坛 昔先圣没弟子于冢。前瓴甓为坛,方六尺。至后汉永寿元年,鲁相韩叔节始易之,以石方三尺,厚如之,纵横各七,其数四十有九四,面皆历代题名,岁久湮没,字不可读。
石龛 在子思墓前。二龛径三尺五寸。前汉居摄元年二月造,有曰谷府乡者,有曰祝其乡者,字甚古拙,馀字剥落。
洙泗书院 在县东北五里,旧名先圣学堂,负泗抱洙。夫子自卫反鲁,删诗书定礼乐于此,有祭酒吕楠碑记。
观台井 在县东北,周敬王三十六年孔子系易于此。
四留碑 在金丝堂后,宋王留耕所作,学录孔公璜书。字意高古,士人皆珍爱之。
吴王城 在九仙山巅。
陵墓附
伯皮墓 在启圣王墓东南三步许。
伯鱼墓 在至圣墓后东。
子思子墓 在至圣墓南。
杞国公墓 在颜子墓北数步许。
颜子墓 在县东三十里。石刻曰:先师兖国公之墓。前一石镌两甲士,背负而坐,一执斧,一执金吾。
宰我墓 在县东南八里许。
吴王墓 在县北三十里。
颜之推墓 在县东五里大道北。曰侍郎林。孔仁玉墓 在至圣林内,称中兴祖。
孔克坚墓 在至圣林内,国子祭酒。
孔公珣墓 在至圣林内,詹事府少詹事。孟麟墓 在县西十五里,陕西右布政。
宁阳县
古城 在县南十五里,春秋时鲁大夫采邑,今为泗庄社。
土城 在县东北十八里,今名石碣社。
半城 在县东南十里,今为泗庄社。
崦上 在县北十里,亦梁王点军台,龙鱼泉北亦有崦上。
磁窑 在故城社,有废窑百馀座,侧穿天井,深八丈馀。
魏家寨 在城东五十里,其上高峻有石洞,可容数百人。元季人多避兵于此。
虎埠 在马山。相传虎育于此,故名。
红石埠 在县东北八十里,出红石。
三埠 在县东二十五里。
雪埠 在县北二十里,有张果老庙,俗名张果老山,相传果老骑白驴至山,堕遗铃铛。今山谷间有小石如拳,中空含小砂,摇之有声,土人呼为铃铛石。
落星石 在城东北四十五里,两石南北相去五里,世传为陨星。
鲁义姑退齐兵处 在县东七十里义社爵山迤西。
两疏故里 在县西乡东束、西束二村。按《广舆记》:两疏兰陵人也,子孙因避王莽之乱,去疋而改姓为束,束晰其后也。或者当日流寓于此,乎滋阳高吴桥,亦相传为两疏故里。
周仓故里 在县西三十里黄茂村,有土岿然。土人相传为周仓墓,旧有庙,今圮。
孝子石碣 在县东二十里石碣社,相传有孝子庐墓,立碣于此。社故取名焉。今碣虽存,而字剥落不可识。
阳冰真迹 在县治仪门左,大历五年为龚令庾公颂也。昔人有诗赞之曰:鸾翔凤翥形将动,龙绕蛇缠势欲飞。多为好古者所赏。
陵墓附
晋刘伶墓 在县东北四十里,相传刘伶荷锸醉死,葬此峄县,亦有墓。前人诗云:一代高风野水边,伯伦遗冢尚依然。千秋谁为浇坟土,悔不当初葬酒泉。恐此误。
南北朝宋太子中舍韩铎并子纯墓 在县东里许,碑残,仅存翁仲诸石。近被土人取,土墓毁,几露棺。邑人周仔世过见,遂买墓侧李允登地,三分捐工修筑如故。
元九女墓 和成妻孙氏女,九人立石在云山前。
明文渊阁大学士许彬墓 在县东二里杏冈。成化中敕造,大学士刘翊为铭。
潼关兵备吴孟祺墓 在县西五里东河村。陕西参议张彝训墓 在县东二十五里涧西。陕西副使张云登墓 在县东二十五里葛石山。
刑部尚书吴崇礼墓 在县北二十里雪埠前。明天启年敕建,祭葬有加。礼部尚书孟时芳为铭。
陕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宁之凤墓 在县东四十里葛石社。
《邹县志》
峄阳孤桐 在峄山孤桐观,前有小桐繁枝。相传为禹时孤桐,已枯,今从枯根发生者。初桐曾发横枝,绿叶婆娑。中丞万含台于对面大石书:峄阳枯桐四字。有老道士叹曰:老桐不欲留名,不久将去矣。遂成枯落。
故南平阳城 在城西三十里。《后汉书》以南平阳益东平国章怀太子,注:南平阳,城兖州邹县是也。今其地犹有平阳桥、平阳寺、平阳店,俗呼为陶城。
书洞 在峄山仰止亭迤东,相传孔子读书于此,故名。
八卦石 峄山五华峰下,相传为远尘子飞升处。
书门 秦始皇巡游登峄山,勒石其上颂功德。命曰:书门。李斯篆之。后为野火烧裂,或篆其文刻于枣木。唐杜甫诗云: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记失真。宋欧阳修云:今俗传峄山碑,《史记》不载,其字迹大不类泰山存者,其枣木传刻耳。后宋元祐八年,邹令张文仲于北海王君向获李斯小篆,刻诸厅之峄阴堂。迨至元二十有九年,县令宋德夏,津人也。叹是碑残缺,恐致泯绝,乃命工砻石摹刻于其侧,说郛云峄山,实无此碑,乃南唐徐鋐所摹刻于长安者。
暴书台 在南门子思书院西,有台高丈许。元县令司居敬鑴字其上,世称为孟子暴书台。子思作中庸处 在南门外孟子故宅旁,至今尚存石碑,题云:子思作中庸处。
断机堂 在南门外子思书院右,相传即孟子故居也。今因利桥傍尚存石碑,上载孟母断机处。
顾子山 在县南距城二十馀里朱庄村,地方坐落黄山庄,俗传李世民被困此处,李渊领兵屯此山,顾盼其子,遂名焉。今山顶上有平石大亩馀,上字数百,大如碗。年久点画不真,不能尽辨。
康王桥 在县南距城三十里朱庄社,有小桥,今仅存石数块,世传晋朝康王幸峄山道过此地,筑此桥,遂名焉。
坟墓附
双王墓 在县城西南五十里黄山迤北,有古墓二冢,周围大二亩高二丈,世传名曰双王孤堆,或曰伏羲帝后之墓。
南宫适墓 在城西十里,至今祀之。
公孙丑墓 在城西北十里,至今祀之。
万章墓 在城南十里有万村,成化十八年知县张泰立碑,至今祀之。
匡衡墓 在城东二十里。
姜太公妻马氏墓 在城西南六十五里,南薄梁村迤南三里有碑。
梁山伯祝英台墓 在城西六十里吴桥,地方有碑记。
李之英墓 在城西北三里,有碑。元锦州同知。节妇祝氏墓 在石墙村。
烈妇冯氏墓 在冯家庄旌表,有碑。
节妇樊氏墓 在城南石墙村。
节妇王氏墓 在匡庄村东。
节妇欧氏吴氏墓 俱在西韦社。
节妇巩氏墓 在欧家庄。
节妇惠氏张氏墓 在冈山前。
节妇赵氏墓 在冈山村北。
节妇王氏墓 在城东兰沟村。
泗水县
卢城 在县西南十五里,城址尚存,建置莫考。梁父城 在县北四里,汉置县寻革,即今故县村查《府志》故梁父,城属宁阳东北九十里,其遗址周围约五六里。
舜庙 在县东南七十里,地名历山。
舜井 在舜庙前,旧传为孝顺井。
娥皇女英台 在舜庙西南,载《山东通志》。雷泽湖 其说见前,相传舜渔雷泽处。
泗台 在县东北八里,相传孔子问礼老聃处。晒书台 在县东五十里圣公山上,相传晒书于此。
尼丘乡 在县境南,泗曲接壤,故有是名。汶阳乡 在县西,春秋时取汶阳田即此。曲池亭 在县北,春秋桓公十二年会杞侯莒子盟于曲池,即此。杜预云:县北有曲水亭出《山东通志》《府志》,又属宁阳故汶阳城。
陵墓附
鲍王冢 在县东八里。
卞庄子墓 在县东北四十二里,即宫娥埠,查
《山东通志》在东昌府城西二十里。达鲁花赤泰富墓 在县西南二里。
乔元帅墓 在县西北十五里。
孟节度使墓 在县东北三里。
刘隐士墓 在县北一里。元朝人以道自任,有司屡辟不就,有苏惟明志铭。
孝子李克庄墓 在县东北一里。
鲁府端王墓 在县南二十五里二旂山之阳,山川环抱,林木森郁,结局完固,足称佳域矣。鲁府恭王墓 在端王墓转西,俱以旂山作枕,而较为雄壮,规模宽绰,峰峦层叠,称大观云。
滕县
炀城 在县西五十里。相传为隋炀帝驻跸处。滕城 在县西南十五里,城周围二十里内有子城。齐乘云:古滕国,秦县之。汉初夏侯婴初为滕令,号滕公,因秦旧孝武封鲁共王子刘顺为公丘侯,都此,因改之。故《地志》以为公丘城。鞋城 县西南二十里,横仅半里,从倍之。俗以形如鞋,故名。兴筑无考。
湖陵城 在城西南七十五里。《通志》云:在鱼台县东六十里,汉王陵、攻胡陵即此。后为侯国。《沛县志》亦载之,按其城西属鱼台,南属沛滕,仅得
其东北一角云。
靴头城 在县东六十里东江村南,俗以其形如靴头也。土人云是王丞相镇守城,殊无据。仙源城 在东南峭村。《通志》云:文王第四子所封之国,未详。
长城 在城东六十里,无故址可考。《齐记》云: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馀里以备,楚岂即齐所筑也。
孤独城 在杞城东北隅,周三里,兴筑无考。蓝陵城 在东北八十里,城前集后城。前者蓝陵城之前也。土人云是康王城。创始无考。碗子城 在黄约山后,俗传黄约家也。
四尝邑许邑 《诗》云:居尝与许。按田文号孟尝君,而国于薛。今薛城南十里孟尝集是也。许邑当亦不远。诗注云:许,许朝宿邑。《地道记》云:沛有许邑。而引《左传》郑灭许为证,此皆非也。盖郑所易许田,与所灭之许俱在河南。而沛之许邑,无乃诗之所谓居尝与许之许乎。《诗》云:遂荒徐宅,沛薛相近。沛固徐彝也,岂尝在薛而许在沛耶。永兴县 按北魏置蕃郡,辖蕃城、永福、永兴三县。今临城西有永兴社、永兴村,逼近临城,岂临城即永兴也。永福无考。按茱萸山后有故县集,而不知其名,岂永福耶。
陶阳镇 在陶山,金置。今废。
白马关 在东西莲青山之间,今废。
黄草关 在水北社,俗传杨广妹夫孙光普屯兵,所大抵皆宋金时置也。
文公里 即滕城旧,呼为文公里。
故县乡 即西土城也。
如市乡 在城东北见学,田记不知其义,盖元时有此乡名。
甑尘乡 在陶山,唐时名也。按《范丹传》:后汉党禁丹逃命梁沛之间,所止单陋,有时绝粒。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唐。时此地。属徐,盖有史云所居,以此称为甑尘乡,今废。
五侯家 在城东赵家庄,旧传汉元帝母兄弟之家有天宝十一年断碑可据。按元帝母,王莽姑也。家元城一曰五侯,皆元城事,此当是刘弘封昌虑故地,俗诬传之。
上宫 孟子之滕馆于上宫,或曰今庙是也。未详。
回銮殿 二。一在城东北三里,一在城南六十里,临城。俗呼为皇殿,文皇南幸驻跸所也。胭脂井 旧传在县治西南胭脂街,今废。攲井 其形攲斜,俗呼为扳例井,土人云:汉光武驻此,渴欲饮而不得汲,井忽攲侧,如扳倒,岂其然乎。
高山井 在高山下,相传水与薛河通。
桃山井 见《山川志》
旧驿 在白了村。原在湖陵城,为水所没。元至正间改建于此,南通临城,北通路桥。元大道于此,旧云水驿非也。
运河故道 起梁溪渊。东经城,北至湖。陵有三闸,详见《山川志》
玩月楼 在东门瓮城上,今废。
山亭 在高山前,于菟城后飞云台上。俗传于菟丞相所筑山亭之名,以此亭废,台尚存。富春亭 在知县宅内,弘治间马文盛建。灵台 在滕城东北隅,台下有灵沼,滕公效文王筑之者。
风花台 在伯冢村,未详其义,殆亦前人游乐地也。
观音台 在薛山。
晒书台 见曾子山
飞云台 见山亭。
斩蛟台 在东南赵家庄,斩龙台在西江村。俗传皆是周处寓滕,时蛟龙作水患,周处斩之,其患始息。按周处宜兴人,何得来此峄。志亦有周处迹,大抵皆妄云。
王陵台 在县东南五里,《通志》云:王陵所筑。𩰚鸡台 在黄约山东南,季郈𩰚鸡,季氏介其羽,郈氏金距在曲阜,此非是也。按当时以𩰚鸡为尚,此或别有𩰚鸡之所与。静乐园 在城西南隅,元监郡安侯建。
芙蓉池 旧官窑地也。在城西南隅。
白家海 在城东五十里善堌社。不知所自,按《峄志》:白侍郎晒书台,在沧浪西山麓。下有白家庄,与此相近。其亦彼游栖地耶。然侍郎不知何代人。
坟墓附
商仲虺墓 在奚仲墓东,俗呼为灰谷堆,虺灰
讹也。
微子墓 在微山。沛县亦有墓,然皆非也。按微子墓在归德府,墓前有庙,唐贾至为之碑。鄫王墓 在王庄东銮驾道边。
春秋鲍叔牙墓 在城北十里道西铺,名鲍冢,以此。嘉靖四十四年巡抚鲍象贤令有司立碑,以表之。岂其苗裔也。道东有管子墓,东陈寺碑,云:介于管鲍二冢之间,且村名管里,以此。《史记》正义云:在临淄南牛山阿,当别有据。管子相齐,临淄近,真然此名。管里岂管鲍出贾时曾居此欤。抑后人因叔牙墓而衍之欤。
公孙杵臼墓 在丰山隅,有碑,字剥蚀不可辨。按山西忻州有墓,此或不真。
田婴墓 《皇览》曰:在鲁国薛城中东南陬。毛焦墓 在西南十里。
毛遂墓 在薛城北门外。
徐驸马墓 在青义村。后墓被发,掘冢人得志,铭碎之。土人犹记是汉明帝驸马徐振先墓,不可考。
三国曹王墓 在县东五十里,极大。《三国志》不见封曹王者。
南北朝皇墓 在东南二百里泉上村,享堂遗址俱在。土人云梁武帝也。按《一统志》:武帝墓为修陵在丹阳县,然此近兰陵,或其先族墓也。焦花女墓 在东南十八里。
长孙逞墓 博州别驾,以子浼为滕尉,就养于滕,卒葬城东南。
徐元振墓 绩之裔也。按白了村明昌元年碑,则以元振为迁白了村,高祖业农妻宋氏生子仁登,庆历三年进士为聊城簿。明昌四年碑则以元振登、庆历元年进士为聊城簿二碑,不同。然皆孙徐琳所立,岂先立者为误记,而后立者为正乎。抑年远,传疑故两存之欤。今直以后立者为真通志旧志。据明昌年号而以为金进士诬矣。
金唐括公墓 在西南六十里。正隆间大章公主渊源,驸马都尉景国公有碑。
峄县
郳城 在鄫城南。邾夷父颜有功于周次子友父,别封小邾为鲁附庸,居于郳乐。史云郳城在氶县。土人曰小灰城,小邾之讹也。
安阳城 在县西北四十里,相传为春秋时戎州巳氏之邑,秦为县,今曹县东南亦有安阳城。晒米城 晒麦城 俱在县东南三十里。钟离城 距偪阳城六十里,按《路史》:沂之氶,有钟离城,春秋时晋吴会处,《郡国志》谓此城楚将钟离昧所筑。
氶县旧驿 元初建在县北门外,旧址今废,石刻尚存。
石门庄 在县东三十里,相传为子路宿处。次室亭 在县东五十里,旧兰陵城中,今废。荀子宅 在县东五十里,旧兰陵城中。
白侍郎晒书台 在沧浪西山麓上,侍郎不详。世代履历,独有旧刻大宁清讼之碑,山下有白家庄。
散金台 在县东二十里,汉二疏散金济乡人处,有元陈祐诗。
张范村 在县西三十里,旧传鸡黍约会处,按巨卿家山阳张家汝南,此非其地,疑前偶有张范二姓居此,故得名。非汉张范也。
斩蛟台 在县西六十里,旧传为周处斩蛟处。按处宜兴人,屠蛟杀虎俱在荆溪,此非其地,传者误也。
陵墓附
刘伶墓 刘伶台其下为刘伶墓,河水混白,类酒。土人相传为伶酾酒处。按伶沛人,去峄未百里,此其置锸处也。有前人吊伶墓诗:一代高风野水边,伯伦遗冢尚依然。千秋谁为浇坟土,悔不当初葬酒泉。
女娲陵 在城南金陵山,详见《祠祀志》
黄丘 在黄丘山北,巍然一大冢。名曰黄丘,黄帝陵也。宋元有碑,禁樵采,置守陵户。嘉靖间始毁。
偪阳君墓 在县南五十里偪阳城东,旧传为偪阳君求言葬处。
季文子墓 在鲁卿山。
荀卿墓 在县东五十里,故兰陵城南有明朝给事中李华歌一首。
汉萧望之墓 在县东五十里,故兰陵城东北。累累数高冢,其一为太傅,馀为诸子葬处。按兰陵萧氏,自汉以来衣冠宦业相望于简策,经今
几时,故垄荒凉,隧门倾圮,荆榛芜莽,往来樵牧乃至无一荐麦饭者。观之可为于邑。
魏王肃墓 在峄东南二十五里,肃善经学累官,光禄勋嗣父为兰陵侯,葬此。
贾侍郎墓 在县东南五里,兵部侍郎贾三近葬处。
金乡县
昌邑王墓 在金陵集山上莲花七峰下,前有三台山对峙。
范巨卿墓 在鸡黍城南,旧址湮没。崇祯元年知县李国泰访问故老,仍为卜筑丘垄。表以石碑有记,载《艺文志》,其行实另见《人物传》
小儿墓 在城南门外西隅,墓上有青石数块。不知所从来。疑古有二小儿争曰:孔子不能穷金乡。古鲁下邑,或即此。小儿乎录之以俟博古君子。
鱼台县
重乡城 在县西十五里。《左传》晋文公分曹地畀诸侯,鲁僖公使臧文仲往受,济西田宿于重馆,即此。今土人呼文香香乡,声讹文名由文仲也,惜馆今无考。
义城 遗址犹存,建置无考。但邻村寺中有金大定时碑记,内载地名义城想。民间因乱聚义而自筑者,夫子堂即在此地。去治东南二十里,又赤盏显忠碑铭义成乡,疑城,成字讹。未知孰是。
古城 在治东二十里,建制无考。《旧志》止传其名,当是方与故址也。
新城 在治东北五十里凤凰山麓。明嘉靖九年因黄水没城,议迁县治于此。城已累筑及肩,县堂儒学俱已折毁,将并移建。至三十年水退,民重故土不果徙。万历三十二年水复浸城,又议迁治。明年水退,士民恋旧,终不果。遗垒具存,名新城焉。
匡城 由新城踰岭,北有两城,东西对峙。约周皆可四五里,石址尚存。
夫子堂 在治东南二十里义城地。相传夫子适陈寓此。明佥宪普晖过之,有夫子堂空草木长之句。今其处为左家堌堆,邻于沛界。上人前建玉皇殿,后建三教堂像,夫子、老君、释迦。其中盖邪说繁兴,俗习愚昧,类以圣教牵合佛老,非有。以正之,其流未有艾也。
四思堂 在南阳镇。明尚书朱衡建,按公谋开新河以避黄决,与总河潘季驯庐于河岸者。凡阅月则斯堂之存,亦精意之所留也。安得忧国奉公尽如公者,故附之古迹,以志前徽。
春秋阁 在郎桥头内,祀关圣,盖取公读春秋之义也。
云岩松屋 在东山麓。明初邑人王麟书室也。学士解大绅为之铭,祭酒胡岩为之歌。
问津亭 相传子路问津于此,说见前。
思白亭 在谷亭镇崇德书院右。明万历中邑侯白公希绣治鱼,有惠爱既升谏垣去。邑人思之为铭碑,作亭颜曰思白后尹,刘公志仁更新之。
潇洒园 庠士刘汉佐别业也,在西郭市南水外柳林深处,门面金莎岭内,多植柏饶松竹名花石山石沼亭,曰春芳镜堂。名懒云斋,四围短垣,亦邑之胜概也。
观鱼台 今上建超化寺,说已见前县之所,由名鱼台也。
黄台 在治西北城中最高处也。相传以黄水不没得名。唐宝应元年迁治黄台,即此。今其上建关圣庙。
龙台 在治西南正直。
文庙前台有井,相传其中有龙,故名龙台。
飞雨县
景之一也。说见下。今台上建文昌阁,井覆阁中。花台 在城东南濒湖高处,相传为胜游之地。已见王学博城池说中。今虽荒坠,而幽景固犹存也。
画卦台 在凫山之南麓,有辛兴里,里周匝伏羲,遗迹甚众。山麓之半有伏羲陵,陵东一峰郁然者,名画卦台也。前有伏羲庙,甚古。详孟祺记中。按河南陈州有伏羲陵、画卦台云,自蔡水得龟画卦于此,从所都也。上蔡有画卦台云:台四周皆产蓍草,近台一水曰蔡沟,旧有元龟缟身素甲浮游其中,从龟所产也。秦州有伏羲陵画卦台云:雪后犹见卦痕,从所生也。今此陵与台不知何从,想颛臾奉祀于此,亦有神奇,但不可考矣。总之神圣遗迹恒不拘拘一处,固不必穷究真伪也。
鸡鸣台 在胡陵城内东北角。旧传楚汉相持于此,各筑城,以沙河为界,汉南楚北,楚人以术藉鬼力夜筑,汉知之作台于河之东,浒人登其上为鸡鸣,以破其术。故名沛治、滕治,皆载之然地实鱼境也。
龙台井 今覆文昌阁,下深黝莫测,说见后。长寿寺井 深十二丈,先是湮没已久。明时有隐者寓寺中,晨起见雾出其处,发而浚之,清冽殊众泉,寺赖之。隐者姓名不传,其家人寻至坚,不返。后亦不知所终,殆高士也。
皇井 在伏羲庙前,深不可测,东单、西单诸村人咸汲用于此。相传唐时兵营此所凿呼皇井云。
龙台飞雨 台有井,今覆台下。相传未为阁时,每阴雨井辄起,鱼贯舞云雾中,龙所化也。故名飞雨,盖飞鱼之讹。
朗桥夜月 相传晦夜犹有月影在水中,今不必泥此,但桂魄堂空光生、匹练骑虹对景,足供清赏矣。
鱼棠遗迹 谓观鱼台武棠亭也。
谷亭晚渡 曩为漕运咽喉,河滨聚落,士商辐辏,南北要津,盖不亚都会云。
荷河归帆 宋置发运务于定陶,疏荷水以转漕运。舸舳上下,帆影参差,固佳致也。
栖霞返照 栖霞寺名也。址高五丈,许名栖霞。堆在文香集,其地亦名栖霞。里按金乡有栖霞阡,赵承旨所书栖霞阡表碑,尚在金乡县治内。柳店春风 在柳店集,居人多姓柳。相传薛仁贵妻柳应春家也,诞不可信。傍有御葬,古碑没土中,亦无考。
金莎晓行 岭多莎草,色艳如金。
凫山积翠 双峰耸秀,状若凫翔,石积苔斑,望之葱翠。
古塔凌云 在明觉寺。相传塔出云则雨,故林琰诗有绕汉无心常霭霭,从龙有意任飞飞之句。今塔圮,云亦无徵。
陵墓附
邹平王墓 在凤凰山麓之东。王讳泰塍,明鲁藩靖王第三子也。宣德四年封。
滋阳王陵 在邹平王之陵西长寿寺之侧,王讳当渍,明鲁藩庄王第一庶子也。成化十四年封。
李左车墓 在治西南,按广武君谏陈馀说,韩信事载《史记》《汉书》,而葬此。无考。今其冢土人呼谢家堌堆,谢有人作室,偶取堆上片石支栋,石遂为祟祷之,不愈竟殪。
王粲墓 在治东北。按粲自汉献帝时,由高平徙家长安后,奔荆州依刘表,表卒,归魏武甚宠任之。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道,病卒,还葬故里。文帝临其丧语从官曰:仲宣生好驴鸣,可各作驴鸣以送之。于是赴客皆一作驴鸣,今济宁州亦有王粲墓,云在城南五十二里,与此未知孰真然。鱼固高平地也,当为故里云。
董永墓 《旧志》载在县治西南三十里,按董永青州博兴人流寓德安,有佣身葬父感仙姬为偶事,盖董永虽产青州,其先兖人也。近相里集,有王生者于土中得一碑,额为桀溺里。
赤盏显忠墓 在治东五里大聂村之原,有碑文记显忠。事甚悉见本传。
成武县
三冉故里 在城西北二十五里。春秋时冉雍,字仲弓;冉耕,字伯牛;冉求,字子有;一族三贤。皆孔子弟子,明建三冉祠祀之,后割属曹县,今其后嗣仍奉祀成武。
留董里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景河北。相传汉董仲舒微时道经此地。有老人遇之,不问姓字相款数月。既留一董字而去。后还复,过此老人,曰:其所谓董耶,又礼之。始终不及名古,重道不重名如此,老人不传,亦可想见其高义矣。今有董子庙。
严子陵井 在县西南二十里许三岩村内。井口甚隘,仅容斗水。下阔,可以运船,傍有台高丈馀。亦号子陵台。传谓子陵避兵处,俗有寇不入三岩之说,土人立庙祀之。
大碾 后汉史弘肇屯军所,遗按弘肇为人,沉毅寡言,御众严整,所向必克。高祖自晋阳安行入洛,及汴,兵不血刃,皆弘肇之力。既改国号,诸镇多降,命弘肇屯军于此。今碾犹存,在邑东北二十五里有大碾集。
白鼠洞 在县北二十五里梁王城境内。洞皆石砌,隐地丈馀,长约二里许。传为高僧得道处。
有古碑
文亭山 在城西北一里许,见山川。
寿峰 在县东一里许,见山川。
凤凰岭 在县南关外,见山川。
马澶渊 在县南数里许,见山川。
堂沟 在县北四十里,见山川。
木雁池 在县南门迤东,见仙释。
汉泉乡 在县南七里吉王村,缺考。
陵墓附
孙期墓 在郜城村内,见人物。
五代南燕慕容德墓 晋隆安二年,燕范阳王慕容德南徙滑台,魏遂取邺。慕容麟上尊号于德,德用兄垂故事以统府行帝制,置百官,是为南燕。据此地也。又二年乃定都广固,即皇帝位,更名备德,后殂葬县西南堤外一里许,历唐宋元子孙犹有显者。至元六年挥军慕容大郎立碑叙之。
元张成墓 在县北二十里许,按中宪讳成,其先济宁虞城人,三迁至成武,依母党遂为邑人。至大四年用子恩制,赠中宪大夫、中书兵部侍郎、上骑都尉、清河郡伯葬,成武之小房里有碑。明韩克忠墓 在县北二里许,贾庄村有碑。郭玺墓 在县北十里许,胡村有碑。
孝子王俊墓 在黄芦村,夫妇孝烈奉旨二次旌表建坊。皇清县令宋贤都墓 在县里许西刑怀村。
曹州
河滨 在州东南五十里,即舜陶处。今属定陶。诸冯 在州南五十里,相传舜生之地,今按其地与姚墟接壤,诚然也。
陶丘亭 在州东南三十里,《尔雅》云:丘再成为陶,禹贡沇水东出于陶丘北,即此。
三朡亭 在州东南四十里。汤与桀战于鸣条,桀走保三朡,遂伐三朡,更其国曰曹,及振铎封作三朡亭。
古亳城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曹南山之阳。其旁为蒙城。《括地志》谓宋州北大蒙城为景亳汤所盟地,因景山为名。此也谓之北亳。谷属县西南。南亳故城为汤都,在今河南宁陵,谓之南亳。河南偃师,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迁焉,谓之西亳。故曰三亳,景亳今在县境。
盘庚村 在州东一百里,旧有盘庚祠,今在县境。
莘仲城 在州南八十里,本夏有莘之国。今名莘仲集,有莘仲国君墓,按《元和志》:古莘仲国在济阴东南有伊尹耕处,即此。今属县境。其东昌之莘县,起于隋缘莘亭而名,谓为古莘国误。陶朱公亭 在州南柳河北岸堤颠,遗址尚存。重丘 春秋襄公十七年,夏卫石买伐曹,取重丘,即此。
故鹿城 《郡国志》云:济阴乘氏县有鹿乘乡,春秋僖公二十一年盟于鹿上,即此。
故戎城 在州东南一百二十里。春秋会戎于潜。杜预曰: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即济渎所径也。《路史》云:戎州吴氏邑。
故楚丘城 在州东南一百二十里。本春秋己氏邑。隋改置楚丘县,并属宋州。迨元改属曹州。明洪武间省入州,历考诸书,卫文公楚丘在滑东六十里,其曹邑在滑南,并与本郡邈绝,盖彼为卫境而此为曹境也。《旧志》以此为卫之楚丘误。
漆园城 在州东南五十里。史云今兴仁冤亭有庄子漆园,古蒙池也。
故贯城 贯也。宋齐盟处。齐田和伐卫取毋丘。《大事记》云:毋音贯,即古贯国,在济阴南五十六里。
州国城 在济阴定陶县。春秋桓公五年,州公实来曹度其国危,则不复,遂居于此。
桂陵 在州乘氏县东北。战国策齐大破魏师于桂陵,即此。有谓安陵,即桂陵者非。
阳晋城 在州西北,旧乘氏县界内。张仪说魏王曰:秦下兵取晋阳即此。
故济阳城 在州南五十里,《竹书纪年》:梁惠王城济阳,又汉梁孝王子明封济川王都此。《水经注》:光武生济阳宫,即其处。《汉书》注:济阳故城,在今曹州冤白县西南。
受命坛 在州东南三十里,汉高帝即位于定陶汜水之阳,即此。高阜尚存,今属定陶。
戚姬村 在州东南四十里,汉高戚夫人生此。梁王台 在州东南三十里,相传为汉梁王彭越所筑。
项城 在定陶北三十里,楚项梁屯兵之地。故秺城 在州东南一百二十里,汉封金日磾侯国。
曹氏书仓 汉曹曾积石为之。
故济阴城 在州南五十里左山南,隋时置县,唐宋以来皆州治。
展敬亭 元时建在旧州城内,今废。
南华驿 在今城隍庙西,明正德五年州人陈祐发土得元人石碑,云为南华驿,今废。
安陵城 在州西南五十里。明洪武元年以水患徙州治于此。二年又徙州于今县治,因以其地置巡检司。
历山书院 在州东北五十里历山下,元历山公千奴建,学士程钜夫记。
陵墓附
尧母墓 庆都灵台,在雷泽西南灉河西岸。旧有址,今没于水,庆都。尧母名帝喾次妃,陈锋氏女,没葬于此。人莫知名,曰灵台,汉有碑记。鲁太史左公墓 在左山丘,明父墓也。
李世绩墓 在州西北四十里,故离狐城傍。按绩陪葬,太宗在长安。今云绩墓,非也。
业谛弥实墓 在州南二十五里。元世祖时累建勋烈,卒赠云中郡公,今属定陶。
明都宪陈九畴墓 在州东四里灉河西岸。
曹县
南燕国 在城北四十里,古姞姓之国,有北燕,故以南氏县东为阳清湖陂,亦曰燕城湖,今有大阜如坟,前有庙类王者。土人传为燕城庙云。会盟坛 在曹南山下。春秋僖公十有九年,宋与诸侯会盟处。
圣迹碑 在阜民门内,周敬王二十五年孔子自卫来曹。万历十八年知县钱达道树碑。己氏城 在县东南境,春秋属庸州,隐公七年戎伐。凡伯于楚丘,是也。秦名安阳,汉置己氏县。至隋置楚丘县,于慎行府志谓己氏即楚丘也。沛郡 旧为沛公屯兵处,后魏置郡,今有沛郡。都在县西四十里,居民掘地,曾得堂舍故墓。蒙城 在县境南。《帝王世纪》曰:蒙为北亳,即景亳汤承盟处。
蒙泽 宋万弑闵公于蒙泽,即县境内,是为北亳。冬十月宋五公之族以曹师伐之,而杀南宫牛于师。至唐武德四年,置蒙泽县,后废。
曹州旧城 在左山南济阴废县旁,隋孟海公曾据此,北周置曹州,唐徙州于济阴县,亦在左山之南。至金大定中与济阴治,始同徙于乘氏云。按县境有曹州之治四。两置左山之阳,一治安陵,洪武二年又置于县也。
盘石镇 宋元间为济阴楚丘县之界,置巡检税课等司人为驿路。洪武二年迁州治于此,四年改为县,即今县治。其东南有两闸,今尚存,故老云运道也。
平利乡 《皇览》曰:伊尹墓在济阴己氏县平利乡,即此。
商村 在青冈集北元济阴地。
南盘石 在城东南三里,即今都社也。
济阳地 通考在冤句西南。《一统名胜志》云:境内有济阴济阳二城。济阳即光武诞处也,光武以建平元年生于济阳县光炤一室,是岁堤内有嘉禾生一茎九穗,年大熟。因名秀。其邑在县西南五十里,指冤句言也。昌邑王贺自定陶至济阳,求长鸣鸡、筇竹杖于此。
乘氏城 即金大定末迁为曹州,而仍置济阴为附郭者,详见废济阴下,旧称在县境,为洪武四年改县后言也。
乘丘 在乘氏境,即今曹州。
葭密 离狐 即唐之南莘县,在濮水上。南华 雷泽 在乘氏东北。
成阳 今在成武县境。
冤句 句阳 即句渎之丘。
垂亭 在句阳,即春秋隐公八年遇于垂是也。黄节 宜城 功城 母丘 皆北济阴境。诸志谓在本境误。盖济过溁水,分为二派,其北派之南北亦曰济阴、济阳云。
定陶县
成阳城 《史记·地理志》云:昔尧作游成阳。注云:成阳在定陶作游,有宫室之处。如淳曰:在本县。《括地志》云:雷泽县,本汉郕阳故城,古郕伯国也。索隐曰:郕亦作成,武王封弟季载于成,后迁成之阳,故名成阳。
尧沟 《郡国志》云:尧沟在冤城西,昔帝尧所开沟也。
河滨 《史记》云:舜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路史》云:东夷之陶者,苦窳乃陶于河滨。期年而器以利。《世纪》曰:舜陶河滨,曹国西南陶丘亭是也。今县西柳河有河滨寺,河之南岸故迹尚存。
龙池 《九州要记》云:董父好龙,舜遣豢龙于陶丘。今有龙池存。蔡墨云:董父好龙,帝封诸鬷川。《路史》云:董姓鬷夷也,今济阴东北有龙池,近按东门内迤北有三龙口,疑即三鬷龙池之说,迤西有龙王庙。
陶丘 禹贡导沇水东出于陶丘北,《地理志》云:定陶西南有陶丘,陶丘亭在南琳。按《尔雅》:再成为陶丘,逸雅云于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灶然,然则陶丘犹言重丘也。今定陶城北十里髣山,疑即古陶丘髣山之谷,即阿谷。《列女传》孔子南游过阿谷之隧,见处子佩瑱而浣,即此。亦曰重丘。《左传》:卫孙蒯田于曹隧,饮马于重丘,即此。菏泽 禹导菏泽被孟潴,导沇水东流为济,又东至于菏。
曹国城 即三鬷国城。《汉书》曰:汤伐三鬷,改其国曰曹。《世纪》曰:舜陶河滨,曹国西南陶丘亭是也。《地理志》曰:定陶西南有陶丘,陶丘亭在南。今定陶西南柳河为古河滨,故迹尚存。曹国故城实在陶境,或以为在曹州曹县,并误。
州国城 在济阴定陶县。春秋桓公五年州公如曹是也。
毋丘 《纲目》曰:齐田和伐卫,取毋丘。《大事记》毋丘曰贯丘,即古贯国。在济阴县南五十六里。重丘 春秋襄公十七年,夏卫石买伐曹,取重丘,即此。又二十五年秋,诸侯同盟于重丘,公至自会。
阿谷 即髣山谷。孔子自卫南过阿谷之隧,即此。
麟过村 在城东南鲁西,狩时麟过此,今名班枝村。
遂国城 遂国,在济北蛇丘,今钜野定陶交界有蛇丘。
荆城 在县东北二十里。《皇览》云:是战国魏将庞涓与孙膑相持处。今为荆城店,又十里为海城。隋贼帅孟海公陷曹州所筑。
蛇丘城 即鲁之蛇渊囿。汉置蛇丘县,属太山郡。后魏省。见《山东志》
刚城 在县东北,即鲁之阐邑。汉置刚县,属太山郡。晋改刚平县,后魏省。《史记》注:济北有刚县,又曰故刚城在兖州龚丘县界。
阐亭 在刚城北。
釜丘 《地理志》曰:定陶西南有陶丘,墨子以为釜丘。《竹书纪年》魏襄王十九年,薛侯来会王于釜丘是也。
项城 故阜在城北三十里。楚项梁屯兵之地。秦二世二年,项梁破章邯于东阿,追至濮阳。今濮州南有项城。又破之,追至定阴;又破之,其屯兵处又谓之项城阜。
韩信寨 在县东南三里。
饮马池 在韩信寨傍。
鲁恭王殿 《一统名胜志》云:古定陶城内有鲁恭王殿基。
魏武垒 在城西二十里堤畔,破吕布即在此。宝乘塔院 在城西北为一邑之望,塔上有小碑,刻蚀莫辨。按《志》:左城即古陶丘。《寰宇记》云:左城相传左丘明父葬处。隋时创有宝乘塔院。宋钱明逸有重修塔院记,其傍为定陶共王陵,乙未国琳重修。
定陶旧城 在宝城塔院西北,为黄水冲淤。孝子村 在县北,孝子孟昌宗故里。
高庙鼎 定陶鼎款识云:高庙容十斗,并重九斤二两。洪适释隶云:古定陶鼎盖有高庙二字。颇大。腹有都仓二字,次之。又有定陶小字,四行。惠帝令郡国立高庙时,帝子恢为梁王,定陶,梁所都也。其后元帝子为,定陶王之子入继大统,更封楚王之子于定陶。此乃庙中祭器,不知何王所作。高庙两字,方正高古,略无篆势,定陶十一字,则参杂篆隶之体,他器亦有相类者,都仓二字即是篆文,此器旧藏宣和殿与九鼎齐飞矣。
陵墓附
鲁太史墓 在陶丘之巅。鲁太史乃左丘明之父也,有宋郑琳撰碑,今废。
仲弓墓 在冉堌定陶界上。《通志》云:仲弓墓有二处。
魏冉冢 《一统志》云:在县境。徐广云:王邵按行
定陶,即此。《水经注》云:濮水东径秦,相魏冉冢南。冉益封于陶,就封出关,卒于陶,因葬焉。世谓之安平陵,今有冉堌村。
戚姬墓 在城东北十五里,今有戚堌寺。定陶共皇陵 在县境。哀帝尊其父定陶共王为定陶共皇,置陵寝于此。
傅太后墓 元始五年莽言共王母葬不应礼,请发共王母冢,归定陶葬共王家,复其故。既发傅太后冢,崩压死数百人。
丁昭仪墓 建平二年。哀帝母丁太后崩,上曰:宜起陵于共王之园,送葬定陶。王莽秉政贬号丁姬,复奏丁姬葬不应礼,请发冢,改葬椁户。火炎四五丈,公卿呵莽指遣子弟,及诸王四夷,凡十馀万掘平丁姬冢,时有群燕数千衔土投穴中,今其冢巍然。列郭数周,面开重门。南门外夹道有仆碑。二世谓之丁昭仪墓,又谓之长隧陵。焦孝女墓 在髣山西,旧有碑,今坏。
业谛弥实墓 在县西北十里。
钟亮墓 在官堌堆。
商皓墓 在南丁社旁。
曹邦辅墓 在县东柳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