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三十二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二百三十二卷目录

 兖州府部汇考二十四
  兖州府祠庙考二〈寺观附〉

职方典第二百三十二卷

兖州府部汇考二十四

兖州府祠庙考二〈寺观附〉

 府州县《志》合载嘉祥县
社稷坛 在县西七里小青山下。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三里澹台山下,俱明洪武八年知县叶得全建。
邑厉坛 在县北城外萌山之下,以上三坛,有司俱以岁时致祭。
城隍庙 在嘉祥县东萌山之阳,明洪武二年主簿杨弘建,天顺七年知县张庆重修。
马神庙 在县治东,明宣德六年主簿张景昭建。
八蜡庙 在嘉祥县独坐山前。
伏羲庙 在嘉祥县西坨山之巅,金大定十五年巨室李平重建。
惠济公庙 在嘉祥县南少西十五里许青山之阴,有汉建宁元年碑著其灵应号青山君。至晋永安间奉车都尉金乡申弘立石为颂。宋崇宁元年敕赐其庙为崇祐封灵应侯。宣和三年加封为惠济公,称其为古焦王子,世传为神农之后,封于焦以国为氏,亦无可考也。宋元以来祷雨祈晴,感应如响。至正元年县尹刘敬尝重修之,明宣德间知县阎杰亦尝修焉。金人赵衡正、元人苏若思、明人曹鼐俱有碑记。
秋胡庙 在嘉祥县南五十里许平山之上,其来甚久。元至元八年主簿夏清因祈雨有感,而重修之。俗传秋胡之妻邵氏贞烈为神,其山下有戊戌乡,居民多姓邵氏,自称秋胡妻族。郗文成公祠 在嘉祥县东南七里郗城之左,晋太尉鉴谥文成,公元末祠为兵毁。
昭惠灵显真君庙 在嘉祥县南五十五里萧山之前,元统元年十一月创,今毁。
龙王庙 在嘉祥县北门内。
关帝庙 有四一在西门内,元大德间伯岳䚟建;一在东门外,嘉靖间建;一在北关;一在西郭外。
三殿行宫 在嘉祥县吕村乡,贡进士夏务本有记。
翁翁庙 在嘉祥县范山右,延祐五年建。灵公庙 在嘉祥县旿落山,南宋时建。东岳庙 在嘉祥县护山之阳,不知创自何时,元大德间重建。
真武庙 在县治后萌山绝顶,正统甲子漕运参将汤节见萌山之胜,捐资建之。
钜野县
社稷坛 在县西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门外以上,俱明洪武四年县丞陶友仁建。
邑厉坛 在县城北。
城隍庙 在县治西北,明洪武七年知县曹遗贵建。
马神庙 在县治东南,明宣德五年主簿苏敬创建。
八蜡庙 在钜野县东门外。
神农庙 在县治东南五十里金山之巅。比干庙 在县治西南二十里。
文昌祠 在钜野县文庙之戟门左。
关圣庙 在钜野县南门外。
真武庙 在钜野县北门外。
东岳庙 在钜野县东门。
三皇庙 在钜野县城内东北隅。
火神庙 在钜野县城内西南隅。
三义庙 在钜野县城西三里许。
三官庙 在钜野县城内西北隅。
三教庙 在钜野县城东十五里许。
玉皇庙 在钜野县城西南二里许。
郓城县
社稷坛 在城西门外,明洪武七年知县王子章建,嘉靖十七年知县赵若唐重修。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门外,明洪武七年建。
邑厉坛 在城北门外,明洪武七年建。
城隍庙 在县治西,明洪武七年建。
马神庙 在郓城县西门内,明景泰元年县丞程邦宁建。
八蜡庙 在郓城县东门外,明嘉靖十五年知县赵若唐建。
元帝庙 在县北门外,元至大三年瓠子河决,东汇于郓。泰定四年通事舍人宋企等立庙镇之。
东岳庙 在郓城县东门外,邑人仝氏捐基创建。康熙十一年邑人高尚志增修。弘敞绘丽洵成巨观。
旷庙 在城东荒坡,旧祀龙神祷雨,辄应。泰山行宫 在郓城县八蜡庙东。
龙王庙 在郓城县南门外。
关圣庙 在郓城县城中央。
玉皇庙 在郓城县东北隅。
三义庙 在郓城县城西北隅。
火神庙 在郓城县西门外。
三官庙 在火神庙西。
金龙王庙 在郓城县城西南五里,旧建以镇河患,遇旱祷雨有应。
东平州
社稷坛 在州城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州城南,俱明洪武初须城知县王建中建。
郡厉坛 在北城外。
城隍庙 旧在州城西北,明洪武四年移置州东,永乐元年知县刘箴重建。
马神庙 旧在州治东,今移建寅宾馆后。八蜡庙 在东平州城南二里。
帝尧陵庙 在东平州东北二十里尧陵之前,明洪武四年遣编修葛守城修建,敕有司春秋祭享,三岁一遣官致祭,国有大庆则告。嘉靖二十七年知州刘元凯重修,其制正殿七间前为重门,门外大坊一座。
敕建太河神庙 在东平州西六十里寿张沙湾岸上,明景泰间敕建。春秋二仲东平东阿备祭,管河工部郎中行礼。
龙王庙 在东平州东一里堤上。
旗纛庙 在东平州所治东北,春秋守禦官致祭。
宋王沂公祠 在东平州。
先师庙侧公判郓州。宋开宝元年大星坠其寝,遂
薨于郓。郓人思慕建祠祀之,有刘敞碑记。元严鲁公祠 在州治东北,元时建祠,行军万户。鲁国武惠公严实有元好问碑记。
汶上县
社稷坛 在县城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城南,俱明洪武间知县郑原创建。
邑厉坛 在县城北,明洪武七年知县陈宗义建。
城隍庙 在汶上县城南,明洪武八年知县陈宗义创。
马神庙 在县治南,明宣德六年知县卫昉建。八蜡庙 无考。
分水龙王庙 在汶上县西南三十里南旺湖上,某年敕建。明天顺二年主事孙仁重修,学士许彬有记,有司春秋秩祀。
宋尚书祠 在南旺湖上,明永乐初尚书宋礼开会通河有功。正德二年奏请建祠,以侍郎金纯、都督周长配,有司春秋秩祠。
文昌祠 旧在戟门左,今移于城内东北隅。禹王庙 在汶上县南旺分水口北岸,正德十二年主事朱寅建,后更名漕河神祠。
白老人祠 在汶上县戴村龙王庙,后遏洸导汶分流,通漕英之谋也。万历二十六年主事胡瓒建。
关帝庙 在汶上县西街,嘉靖间建,朔望县令拜谒如城隍庙制。
梁王太师庙 在汶上县西门外,感化桥西,梁王彦章死节处也,有墓在焉。
三皇庙 在汶上县榻山,旧在预备仓基,后废。火神庙 在汶上县东,关西关亦有之。
东岳庙 在汶上县东门外侧,有碧霞元君殿。真武庙 在汶上县北门外。
三义庙 在汶上县齐皋。
玉皇阁 在汶上县东关。
三官庙 在汶上县南关。
二郎庙 在汶上县南关。
双皇庙 在汶上县,唐阳村居民误以滋阳山为首阳,故祀夷齐于此。
韩公生祠 在汶上县西门外感化桥畔,公名惟伦。嘉靖间任当时有清名以忧去民思之为立祠,以秩祀。
赵公生祠 在汶上县,儒学西公名可怀,嘉靖末年任实心,任事劳怨弗辞,土田赋役夙弊一清,民至今犹被其泽。
东阿县
社稷坛 在县城西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城东南,俱明洪武八年知县朱真创建。
邑厉坛 旧在县治西北,明成化十八年知县陈贵迁于城北。
城隍庙 在县治东,明洪武八年朱真建,万历二十三年知县王以旌重修。
马神庙 在县治东。
八蜡庙 在东阿县东门外迤北,明万历间知县白栋建。
敕赐显惠庙 在县西六十里安平镇运河东岸,明弘治五年河决,奉敕创建,寿张阳谷二县春秋更祭。
洪范池龙祠 在东阿县东南十五里洪范池上。金明昌间,萧国公侯挚所建,有金元碑记。明洪武八年知县朱真重修,有司春秋秩祀。万历三年知县白栋复于城南二里建龙祠,一区榜曰灵惠,乃移其祭于此。是后春秋二祭。一在城南,一在池上。
黄石公祠 在东阿县东北一里黄石山下。《汉书》张良于下邳桥逢老父,授良书一编,谓曰:后十三年,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也。良果于此得黄石,后人立祠焉。唐人李卓有记。宋元以来设山长奉祀。明洪武知县黄哲景、泰六年知县徐思恭相继增修,常以三月二十八日长吏奉祀,今废。
东阿王祠 在城西八里,鱼山即王墓也。明隆庆五年建。
延陵季子祠 在东阿县西南七十里漕河东岸挂剑台上,即世所传徐君墓也。
韩公祠 在显惠庙东,祀张秋管河通政韩鼎。刘公祠 在显惠庙后,祀兖州府管河同知刘福。
白公生祠 在城中龙溪之西,知县白栋有惠政及民,去后百姓立祠,逢岁时及栋生日,父老聚会祈祝,饮食宴乐,其中谓之白公社。
灵惠祠 在东阿县南廓外一里许。有堂五楹,有戟门,有庑,有大门。万历三年知县白栋建。太河神祠 在东阿县西南七十里,地名沙湾。正统十四年河决塞成奉敕创建。
东流祠堂 在东阿县东南内,祀宋大儒周濂溪先生、程明道先生、伊川先生、朱文公先生、张横渠先生、元李野、斋严左丞及明刘黄石、刘东溪。
真武庙 在东阿县北,成化十八年创建。东岳庙 在东阿县东。
关帝庙 在东阿县治东,知县王绍重修。三官庙 在东阿县治东北。
火神庙 在东阿县治东北。
灵官庙 在东阿县北。
桓肃公祠 在东阿县小河口,有碑址。
于文定公祠 在东阿县。
文庙东,明万历间敕建。
平阴县
社稷坛 在县城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城南。
邑厉坛 在县城北。
城隍庙 在县治东北,俱明洪武三年知县黄溥建。
马神庙 在社稷坛西,明宣德六年知县马良创建。
八蜡庙 在县城西。
旧城隍庙 在平阴县庄科村,相传为宋高怀德邑居所置。
显烈庙 一在南门外;一在大义集;一在水山;一在平阴县治;后邑人王诗、朱冠建,张宗敞重修,有碑记。
二王先生祠 在县西南二十里石硖村,祀金醇德先生王去非、榆山先生王去执。元至治元年达鲁花赤也先建,即二先生故居也。邑人李之绍有记。
阳谷县
社稷坛 在县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俱明洪武三十年知县刘源建,成化间知县刘洪重修。
邑厉坛 在县北,明洪武七年知县孙俊建,成化间知县刘洪重修。
城隍庙 在县治东,明洪武间知县朱达建,正统间知县畅茂,成化间知县刘洪继修。
马神庙 在县治西,明宣德七年主簿魏奇建。成化二十三年主簿于松重修。
八蜡庙 在阳谷县东,明嘉靖十四年邑人盛侃会众重建。
真武庙 在阳谷县治东北,台高丈馀。明洪武十八年乡民傅聚会众重修。
东岳庙 在阳谷县城东关,明永乐八年乡民胡福会众重修,万历二十七年知县颜问邦命义民董宪章捐财重修。
关帝庙 一在阳谷县治东北,称铁马关王庙,有元至正感应碑,圣像与帅与马皆铸铁为之。明洪武十八年乡民杜成会众重修,万历二十四年典史何耀重修,三十三年邑举人郭天璟增修。
三皇庙 在阳谷县城内钟楼东,即古塔旧址。明崇祯间知县李寅宾建。
泰山行宫 一在阳谷县仓胡衕,邑举人李春茂建;一在教场口;一在县东关,义民王尚义建。插花庙 在阳谷县治东北,始由无考,亦不知为何神。邑闺秀岁时携香楮入庙焚祷乞巧,相传为插花娘娘庙云,今废。
寿张县
社稷坛 在城西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南门外,俱明洪武十四年知县谭道建。
邑厉坛 在县城东。
城隍庙 在县治西,明洪武十四年知县谭道迁县创建。
马神庙 在县治西,明宣德六年知县李贯建。八蜡庙 在城南。
关帝庙 在寿张县城内东南隅,邑人千户丁炜建。
十八郎庙 在寿张县南门内,俗称插花庙。白衣观音庙 在寿张县城内西南隅。
火神庙 在寿张县马神庙前。
井龙王庙 在寿张县城内西南隅。
三义庙 在寿张县东隅。
东岳庙 在寿张县东关外,每岁迎春于此。灵官庙 在寿张县东岳庙前。
三官庙 在寿张县东关栅栏门内。
玉皇庙 在寿张县南关东显庆寺西。
观音庙 在寿张县南门外百步许。
炳灵庙 在寿张县西门外六十步高丘上。地藏王庙 在寿张县西关西头街北,邑人曹一豸建。
天仙庙 在寿张县北门外东。
三皇庙 在县北门外。
真武庙 在县城北一里。
瘢疹庙 在县东南一里,俗称于家庙。
黑虎庙 在县城南三十五里。
胡台庙 在县城东五十里。
沂州
社稷坛 在州城北,明洪武三年知州罗希孟建。
风云雷雨山川坛 旧在城南,今迁西南隅,明嘉靖二十九年知州何格建。
郡厉坛 在州北关东一里。
城隍庙 在州治西,北明洪武元年知州罗希孟建。
马神庙 在州治北。
八蜡庙 旧在西关内涑河北,明嘉靖二十七年知州何格迁涑河南。
季文子庙 在沂州西南鲁乡山上,费为文子食,邑鲁人思之建,祠奉焉金。明昌间有道士庐于其侧,谓之龙泉观,元初道士颜志佑重建。荀子庙 在沂州西南一百三十里兰陵城。武侯祠 在沂州北三十里,即故中丘城也,诸葛孔明以阳都人来居于此,后人称中丘,为诸葛城,立武侯祠。
睢陵公祠 在沂州北三十里孝感河上,祀晋太保王祥,元天历二年建。
忠孝祠 在城西北,祀诸葛武侯王太保祥明。嘉靖十三年兵备李士允建,自为之记。
昭应庙 在沂州西三十里艾山,祀柳毅。宋元
丰二年封毅灵镇侯,赐额昭应。
景贤祠 在沂州南,关南五里合祠,汉诸葛亮、晋王祥、王览、唐颜果卿、颜真卿。明嘉靖三十年知州何格建,自为记。
王右军祠 在普照寺内,即羲之故宅。
酺神庙 《路史》在艾山东厚丘城侧,周礼族长祭酺酺灾害神,主蝝螟,故祭之。因合众饮酒,后世遂有酺赐。
旗纛庙 在沂州卫东,霜降日祭卫官主之。孝友祠 在沂州北三十里孝感河上,祀王祥、王览。
樊哙庙 在沂州故城北樊母村。
二疏祠 在沂州二疏城,祀疏广、疏受。弘治间副使赵鹤龄建,嘉靖间佥事李士允修,自撰碑记。
三义庙 在沂州南门瓮城内,万历十六年建。原奉祀武安王神,不欲独祀,忽凭卒语欲刘张共之,遂塑三像于其中。
关王庙 在沂州南关南头。
东岳庙 在沂州西门外迤北一里许,唐尉迟恭重修。
玉皇庙 在沂州北关外。
三官庙 在沂州南关西。
药王庙 在沂州治南,万历三十年创建。关王庙 在沂州治西南,明朝建。
郯城县
社稷坛 在城北古城西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西南。
邑厉坛 在北门外,俱明洪武二年建。
城隍庙 在县治东,明洪武二年知县刘升建。马神庙 在县治西北,明宣德元年县丞刘昶建。
八蜡庙 在城东二里山上。
问官祠 即郯子庙在县北门内,明正德八年知县黄琮建,有记。
南岳行祠 在郯城县西北六十里长城社,其神灵应,每二三月间远近咸至,香火如市。成化二十三年知县苏源重修。
龙王庙 在郯城县东南三十五里望海楼下,元至元三十年朱英等建。
席文襄公祠 在郯城县北门内,祀知县席书副使,赵廷松有记。
唐文襄公祠 在郯城县北门内,祀知县唐龙,邑人张景华有记。
康公祠 在县北门内,祀典史康有惠,有碑记。郯子庙 在郯城县南十五里寨子社,不知何年建立,后废。至万历三十二年乡民朱运重修。及康熙七年地震倒塌,邑恩贡生杜景炤具募文道人杨守性重修。
玉皇庙 在郯城县东南一里,康熙十一年道人罗真延创建。
真武庙 一在郯城县之旧城北门内,医士官蒋劝建;一在马头集。
三官庙 一在郯城县西门外;一在县北关西偏;一在马头集。
泰山行宫 一在郯城县南;一在马头集。二郎庙 在郯城县南门内。
东岳行祠 在郯城县西三十里。
三祐祠 在郯城县北门外,医士官蒋劝建。二圣庙 在郯城县西北十八里马头集东。火星庙 在郯城县马头集街南门上。
揭府君庙 在郯城县南四十里嵷口社。
费县
社稷坛 在县城西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城西南。
邑厉坛 在城北门外。
城隍庙 在县治西,明正统六年知县王镗修。马神庙 在县治西,明正统六年知县王镗建。八蜡庙 旧在古费城,明嘉靖三十年知县赵守义迁于西门。
玉皇庙 在费县东北三里。
东岳庙 在费县西门内。
灵官庙 石渠庙。
北极庙 在费县瞻蒙门北城楼上。
龙王庙 在费县儒学东。
舜庙 在费县西一百二十里,西有历山,其东有雷泽。
蒙山神祠 在费县西北七十里蒙山之阳,宋政和五年封昭济惠民,王旧谓之昭济王庙。泉山神祠 在费县西南二十里。
颜鲁公庙 在县治东北五十里朱满村,宋元
祐六年知县事杨元永建,尚书曹辅为记,秘书省秦观所书,又有米芾仙真记。
苍山神祠 在费县南三里,宋元丰二年封丰德侯,赐额灵丰。
寺观附滋阳县
大觉禅寺 在滋阳县北李宫社张留村,有邑绅马永康记。
三圣堂 在滋阳县西南西辛王社。
观音堂 在滋阳县西二十五里西辛王社谭家庄;一在县西八里旧县社;一在西南娄庄集。大士庵 在滋阳县西郭外,崇祯十二年建。白衣堂 在滋阳县东桥景贤书院,一在城内之南池;一在西郭外之旧关。
皇姑庵 在滋阳县西北西大南社,旧传唐太宗妹剃度之处。
诸天寺 在滋阳县泗水桥旁,鲁敬王建。石佛寺 在滋阳县北关东北,内有圣井,泉旱而祈雨必应。
刺村寺 在县北高吴社。
小蒙寺 在县西北吴寺社。
房家院寺 在县北罗家店。
孤村寺 在县王音北。
形堂寺 在县西邢安西。
翟村堂 在县城西臧家店。
顿村寺 西顿村堂俱在旧瑕丘之北。
袁庄堂 在县北砂堆社。
孔宅屯堂 在县城西故县社。
五圣堂 在县北李宫社。
兴隆寺 在县北门内大东街,旧名普乐。隋文帝仁寿二年建,宋太平兴国七年改为兴隆,王禹偁有记。殿庑门阶,规制恢宏,古塔十三级,高峻入云,隋时物也。今府县朝贺肄礼,其中僧纲司在焉。
石佛寺 在县城北二里内,有圣水井。
诸天寺 在县南关之东,舞雩台西。
洪福寺 在县西三十里滋阳山,元至正间建。崇庆寺 在县东邢安社。
正觉寺 在县东邢安社。
万寿禅寺 在县西辛王社。
大名禅寺 在滋阳故县社。
万寿宫 在县兴隆寺迤南大街东,元至正间建,道纪司设于内。
天仙行宫 在县城东北一里许,明鲁府建,楼阁香火辏集,每四月八日数郡毕至。
天庆观 在县城西南隅。
延祥宫 在县城二十里。
曲阜县
石门寺 在县北鄙五十里外石门山中。《论》曰:今之琳宫梵宇,金碧辉煌,遍海内矣。曲阜境内独无寺观,曷以故。毋亦异端之流,圣人所恶。故不欲使鸱鹗近鸾凤乎。昔先正过曲阜,《诗》曰:一方烟火无庵观,三氏弦歌有子孙。此之谓也。
宁阳县
宝相寺 在县东郭门内,宋时所建,明洪武间复修,嘉靖十八年知县何廷佩修。
寿峰寺 在县东九十里灵山之巅,元至治元年建。
回銮寺 在县葛石社,宋祥符东封泰山驻跸于此,故名。
灵峰寺 在县伏山,教谕吴云台撰记。
牟山寺 在县牟山。
宝泉寺 在县夏戴社,门前临涧,怪石错列,其水自东旋绕,磅礡湍激之声可彻里许。土人呼为轰雷塘,八景之一为激水轰雷。
火龙寺 在县古城社。
净土寺 在县贤义社。
石碣寺 福胜寺 南义寺 在县南义社。太平寺 在县太平社。
大槐寺 寺前古槐中空可容数十人。老干纵横,枝叶扶疏,覆压亩馀。土人不计其年,八景之一为万祀古槐。
周村寺 名药师院在西周村。
落星寺 在县新乐社。
存留寺 青川寺 黄茂寺 东王寺 在东王屯街。
大孟寺 西束寺 王奉寺 东张寺 云山寺 在县云山社。
开元寺 普照寺 兴隆寺 观音堂 俱在县北郭外路西。
云山堂 名福寿庵,在云山社,康熙三十年僧官来松创建,准提阁三楹于殿,后刻以木像,金碧辉煌,高阁耸翠。
临邑堂 名松柏庵,在县东临邑村。
准提庵 在县西郭外大路北。
朝元观 在县治南,今废。
朝阳观 在县彩山上。
邹县
重兴寺 在县北门内,有古塔,明正统六年建。开元禅寺 在县城东罗头社,唐天宝中建。大乘寺 在县鲁原社,金大定八年建。
佛容寺 在县徐镇集,元至元二十年重修。兴国寺 在县峄山前,即孤桐寺也,宋政和六年建。
白泉寺 在县鲁元社,金大定二十年重修。崇福寺 在县香城社,金大定四年建。
超化寺 在县香城社,元至正八年重修。建福寺 在县双村社,明成化二年重修。洪福寺 在县双村社,明正德六年重修。修真寺 在县西曹社,元至元九年建。
寿峰寺 在县西曹社,至正间建。
仙人宫 在县北,明正统十二年知县陈良建。万寿宫 在县峄山东。
白云五华宫 在县峄山巅。
碧云庵 在县峄山东。
二郎庵 在县峄山前。
衲云庵 在县弥陀庵北,知县黄应祥修。道藏阁 在县白云宫东。
玉帝阁 在县峄山上。
白衣送子阁 在县峄山上。
元帝大殿 在县城西东章村,嘉靖时建,康熙八年重修。
三教堂 有二一在罗头社大束村,一在石里社。
三官阁 在县城西北,万历年间建。
三元阁 在县徐镇桥。
观音寺 在县平阳社,崇祯十年重修。
弥勒寺 在县薄梁社。
三教寺 在县石里社,崇祯八年重修。
孤桐寺 在县峄山弥陀庵东。
白泉寺 在县土注村。
清凉寺 在县羊绪社,康熙七年地震倒坏。有兴寺 在县安侯社,坐落北坑埠村,至正元年建,顺治八年重修。
寿圣寺 在县郭东社寄寨村,弘治年建,万历年重修。
寿福寺 在县西曹社圬山,元至正年建。晚照寺 在县冈山坳,四围皆山,将午始见日色,故名之。今故址犹存。
云远寺 在县东曹社,顺治五年重修。
净土寺 在县羊绪村,贞观二年建,至正年间重修。
弥陀庵 在二郎庵东。
仙人宫 在县峄山一鉴亭东,有记。
观音堂 有三。一在石里社,嘉靖年建;一在庄朱村,康熙七年地震倒坏,今修之;一在城北东滩店,顺治八年重修。
泰山行宫 在县界河北,顺治五年重修。吕真人阁 在县峄山上。
三清观 有二。一在县城东,匡庄至正年间建,崇祯十七年修;一在庵上村,元元统年间建,顺治八年修。
昊天观 在县礼彦村,万历二十四年建,康熙九年修。
佛爷殿 在县石墙村。
泗水县
泉林寺 在县东五十里泗泉上,名胜地也。灵光寺 在县西北三十五里。
观音寺 在县西北三十里。
永胜寺 在县东南一里。
建兴寺 在县东北八里泗台。
大兴寺 在县南十五里卢城。
崇喜寺 在县西二十里。
崇福寺 在县东北二十里。
元真寺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
清凉寺 在县东北二十五里。
石佛寺 在县东三十里。
普照寺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
安山寺 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兴济寺 在县西十五里。
龟山寺 在县东南五十里陈村。
香山寺 在县东南五十里。
寿圣寺 在县东五十里泉林。
滕县
显庆寺 在县城南,后汉乾祐中创建,金大定二年赐额,明洪武十五年立僧会司,规制宏丽,朝贺肄礼其中。
龙泉寺 在县城东一里,创始无考,规制旧极宏丽,古塔十层,高一十二丈,明宣德年间僧正土重修。宝峰山龙峪有寺,亦名龙泉,元初创建,皇庆间重修,明成化中僧文诜再修。山麓回合,石径逶迤而入,泉水圜绕殿廊。丈室周遍乃出,地极幽雅。城北二十五里龙山有寺,宋熙宁间建,亦名龙泉,俗谓之台头寺。
甘露寺 在龙山东,元至元二十年灵岩禅师建,僧吉祥记。
福胜院 在县城北东陈店,北齐天统五年创建,金大定间僧宗政重修。
宝光塔院 在县城西三十里雍传村,金大定间重修,元元贞间改建神农黄帝祠。
望冢寺 在望冢社,亦名福胜。唐时所建,明成化间僧福喜重修,殿庑方丈宏敞壮丽,岁以三月二十六日醮会。
兴国寺 在县靳村西北十五里,唐天宝十三年建。
大圣院 在县城西白蓼村,唐开元二十一年建,铸铁菩萨像一尊,皇统间再修。
古梁城院 在县宫村漷河上,一台岿然,广数十丈上有仁祠碑,题大周建,至金大定三年亦改为兴国寺。
清凉寺 一在汉宫村清凉山上,五代时建,金大定间重修,明正德间僧觉林重建,殿长廊颇为壮丽。一在东北三十里东郭村,其建不知起时,金大定间僧知通重修。
卧佛寺 在县东南五十里案里村,有大佛卧像,故名。
释迦院 在县东北一百二十里樵山前,宋大中祥符间建,元元贞间没于河水,大德皇庆间重修。
白塔院 在县太平院东石壁上,有仙诗,字剥蚀不可读。
圣水院 在县述山东麓,即山阴寺。唐时建,历宋元不废,明成化间文贤重修。
宝座寺 在县东北一百一十里涧村,不知起自何代,土人云:唐王避暑行宫,后改为寺。灵泉寺 在县越峰山,元至元间建。
重福寺 在县牙山,唐武德间建,名胜地也。元至元中僧月涧善明重修,明景泰间僧文讲万历间僧知在相继重修。
永庆寺 在县三河口,唐开元六年建,至宋崇宁五年僧妙进避乱,居此重修,改为释迦院。金大定间并赐今名。
宝塔寺 在县城西北聂村,宋崇宁间创建。洪福寺 在县休城,元时实公和尚建。
慈云寺 在县城西六十里新安村,元时建。大云寺 在县城南七十里白山前,元延祐间建。
弥勒寺 在县城南一百里,金大定间建,元至元间重修。
千佛寺 在县官桥东丰山,唐开元时建,元延祐间重修,规模宏敞,形势壮丽。明成化间重修,今废。
钜山寺 在县距越山下,有泉曰圣泉,寺在泉上,五代时游僧本无建,明天顺弘治间重修。昭庆院 在县城东二十五里灵丘城内,唐开元间建,金大定间重修,今废。
灵芝寺 在县薛山,其创建不知何时,按元碑云:周唐奉旨存留雪峰山,寺有碑,是唐以前有之,以薛为雪附会,梵王太子出家修道于此也。金大德间重修,殿廊方丈香厨钟鼓楼山门,规制极宏敞壮丽,岁以四月八日醮会。
万寿宫 在县薛山东北之丹阳洞。元时有马真人号小丹阳结庐其上,后长春真人改为云峰观,创建三清五祖殿七真堂,东西云峰,左右寮库香厨静室,靡不毕具。
三清观 在县城东北七十里莲青山东,创建无考。
元真观 在县鄫子峪城东九十里,元至治间王至道建。
朝元观 在县城东八十里,元至正五年洞元大师袁德创建。
玉泉观 在县城东南六十里云龙山阴,宋大
观时建,元至元中通义大师重修。
龙泉观 在县薛城东,创始无考。元时道人张至玉修葺,复毁。大德间李道吉迁于薛城内东北隅,至元间重修,改名天庆宫。
大悲寺 在县留庄。
天下寺 在县薛城南,创始俱无考。
大圣堂 在东安陵山獐山后,宋元符时建。太平院 在雍城上,金天会年建,有乡进士奚宇记,今废。
老君堂 在县老君山,创始无考。
元都观 在县溪山,近呼为飞凤山,万历间道人至真建。
重阳观 在县城西羊温社,本杜大师故庵,杜不知何时人。元至元间了真子邵明玉重修,今改名。
清真观 在县黄甫村漷河之阳,宋天圣三年建,元至元间道人林公与李至坚道祥重建,今改为寺。
峄县
崇圣寺 在县西郭外,当汉氶县旧治,开宝间为文殊院,明嘉靖隆庆间复加修建。
兴国寺 在县东北,创自金大定间,元毁于兵,明弘治间更建,嘉靖二十七年重修。
大云寺 在县西北四十里,寺前多古木,有许由泉环绕寺侧,本唐天宝间永安寺故基,宋宣和中为岩公寺,至金大定始更今名,明弘治嘉靖间重修。
大明禅院 在县西南二十里大明山麓,元初建。
柏山寺 在县西北四十里,元至元中建,明弘治间重修。
净土寺 在县东南三十里,明嘉靖间修。大圣寺 在县西十里,创自汉时,明隆庆间重修。
甘泉寺 在县西北四十里屏山之麓,寺中一泉环甃以石,每夏秋水发,绕寺流出,冬则断流,其水甘冽,寺因以名。元延祐六年创,明万历八年重修。
灵泉寺 在县西北六十里,创自隋开皇间,宋庆历间相继修葺。
沙蓬寺 在县西北六十五里,唐末建,明嘉靖间重修。
普照寺 在县西六十里西暨集,旧名普照禅院,金大定间建。
兴福寺 在县北三十里安成村,元至正间建。大明寺 在县东二十里,金明昌三年建,元至元间重修,今废。
皇基寺 在县旧兰陵城中,梁初建,今改为永安寺。
鄫城寺 在县古鄫城中,唐开元间建。
清真观 在县治东南,元为元都宫,明洪武十八年敕赐今名,设道会司为朝贺习仪之所,弘治嘉靖间重修。
太清观 在县城东北仙坛山麓,金大定四年建,元至顺二年道士元成重修。
青檀寺 在县西七里青檀山麓,邑人贾博士有游青檀寺诗。
清凉寺 在县西北十里湖山上。
宝峰寺 在县北五十里马头村。
龙兴寺 在县北三十里坐荆山前,沧浪水环绕寺左右,其后丛山起伏,林木森如猬毛,直接沧浪,亦胜地也。元延祐间建,至明隆庆万历中重修。
石佛寺 在县东北十五里,金皇统七年建,今废。
圣水寺 在县西北四十里,南山出一泉绕寺而流,故名。创自宋元,至明成化十九年重修,隆庆间盗杀寺僧,今废。
玉清观 在县西北四十里陈郝集,不知创自何时,明天顺间知县辛廉重修。
洞真观 在县西南十五里。
常清观 在县北十五里故县村,创自唐末,元至元间重修。
龙门观 在县北六十里沧浪渊西,以山为龙门,故名。其地峰峦环抱烟云,竹树晻映溪山,往往出异人。创自宋元间,明弘治正德间数加修葺。
三清观 在县西四十五里白茅山之阳,元至元间同知州事邑人周忠建,延虚寂道人曹至冲主之,太守梁宜有记。明正统间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