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九十九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百九十九卷目录

 济南府部汇考十一
  济南府风俗考
  济南府祠庙考上

职方典第一百九十九卷

济南府部汇考十一

济南府风俗考

        《府志》冠婚丧祭岁时习尚
冠礼。古之冠礼,男子年十五至二十皆可冠,告诸宗庙,肃厥宾朋,三加元服,虔致祝语。去幼志以顺成德,固煌煌乎巨典也哉。司马温公曰:古者,二十而冠,皆所以责成人之礼则,甚矣冠礼之重也。厥后古礼废坠不行。甫田之诗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由是观之,然则冠礼之废也,不自今日而然矣。
婚礼。择男女年齿相等,两家门第相称者,然后通媒妁,结婚姻。男家投启曰通启,女家回启曰允启。往昔盛时,男家向女家预行聘币,名曰聘礼。先娶期一日送催妆礼,即古奠雁遗意,所以重人道之始也。前贤仪制,各有品节,渐而习为华饰,相尚从丰。厥后物力凋耗,多不能继,惟将娶数日前,男家向女家申谢而已,礼从其简,时使然也。奁具视女家之有无为厚薄。其间问名,纳采,亲迎,合卺诸仪节,概遵古制不废。语曰齐俗不亲,迎著之诗。所以示讥。而今概行亲迎礼,盖古制也。毕姻后三日,鸡鸣夙兴,新郎与新妇同向妇家。日未出即回,谓之躲瞌睡。归家新郎同新妇拜见翁姑,及诸尊长,即古礼三日庙见之意也。是日食时,妇家具馔陈于舅姑之前。舅姑飨之。日午,女家邀亲眷,向男家具肴果申谢,谓之餪敬,或有向男家尊长散布鞋枕成礼而还,或六日,或九日。男家具仪向女家展谢,此婚礼之大凡也。虽诸邑稍不同风,然非市井之人,无复较论财物者。
丧礼。初丧,孝子披发跣足,朝夕哭踊,设奠上食,具棺衾,三日入殓,口啜稀粥,不茹蔬菜。三日内乡俗有送浆水之礼,每早间午刻傍晚三时,具香楮向城隍庙哭踊、焚化,亦名设牢。第三日夜半,具轿马纸草,亦向城隍庙焚之,名曰送盘缠。三日成服,斩衰苴杖,腰绖梁冠,扬举门幡,受亲友吊唁,类尚浮屠作佛事。虽秉礼者未能违俗也。惟士大夫家遵仿朱文公家礼,一切无益靡文概从省约,寝苫枕块,斋素月馀。亦有持斋百日者,更有毕葬始茹荤者。五七设祭,陈词哀恸告奠,或有逢七即奠者。孝子斩衰三年,其馀成服轻重有差。葬礼无定期。延请地师卜吉襄事,作行述,求墓志,镌志石瘗之隧。道间立神主,题铭旌。先期具丧帖,遍报亲知。相与醵赀为赙,或致祭焉。凡题旌之礼,孝子先期。浼有爵者,盛服对灵伸。朱绢题亡者衔名,作五䌽楼悬贮之,葬时覆于棺上。有请亲友赠旌者,亦有亲友自赠者,诸邑风俗不无小异也。其坟制有作灰隔大券者,名曰圆坟,有作小券者,亦有作金井者,制各不一。比葬先一日,晚间设祭灵次曰家祭。殡日亲友随路设祭,名曰道祭。其有设棚厂陈盘馔者曰坐祭。灵柩一到墓前,先祀后土次点神主,然后设墓祭,亦谓之堂祭。既葬还主于家,烦亲友相陪,谓之留灵。捧主入庙,设奠行礼,谓之虞祭。窀穸之日,冥器刍灵幡幢楼阁楮马俑车,皆以五色纸,劄杂金箔剪彩为之,备极工致。间有中人窭姓,平时醵钱为会。有丧之家轮流分用。白衣素冠,持幡前导,号曰丧社。其社条之严,凛如官法焉,或谓之随会。有纸杆旗幡会,有礼宾会,有拜棚布幕会。其念经礼忏,吹动笙管,名曰作斋。亲友夜集,名曰伴坐,亦谓之坐棚。或有架台作戏,观听杂遝,名曰暖伴。习俗流弊至于如此,而缙绅之家更备执事。如本官生前仪卫,俨然官府起行状。凡墓祭有孝子自备者,然多请衣冠大族代祭,其品味至数百盘,亦太靡矣。夫孝子仁人之用心,凡附于身者,衣衾棺椁,必诚必信,尽于人心,可矣。奚必以华侈相矜尚,徒缘饰为观美,以悦人耳目,宁戚之谓何。而相率以易为哉,乃有存为白衣,死而舆服拟于公卿,果能生顺死安否耶。又其甚者,羡门棚彩,所用不过片时,所费动踰千金。往往破家敛怨,君子病焉。年来率用布幕,渐以成风,是亦还醇之一
端也。大约丧葬繁费,历章、邹淄、长新诸大邑为甚,若北方诸邑,其地多瘠卤,稍稍简朴,犹为近古耳。
祭礼。烝尝礿祀,四时举行,各有其序。凡乡会登科,及除授职衔,往赴任所,或仕宦既成,貤封前代,展墓焚黄,皆各有祭。时祭则清明麦熟荐新,孟冬。朔日,及忌辰皆祭于墓,而中元、除夕则祭于庙。无庙者,设位于庭而祀之。或僧道家送疏,或自为神牌,制各不一。祭品用三牲、香楮、果核、酒殽,量家之丰约为隆杀,不拘一例也。外祖外家,惟登科及第,间一行之。恩拔岁副,贡士及纳监入学,以逮娶妇嫁女类,亦展墓事,死如生事亡如存。聊以尽仁人孝子之心耳。
孟春正月元旦,亦云三元,谓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也。鸡初鸣,早起盥漱,肃容盛服,陈牲牢、酒醴、肴果,香楮,家家虔祀天地及诸尊神。祀毕,设几筵酒食成礼,叩拜祖父母,父母,尊长,而族姓亲戚,以次纳拜。亲友亦互相答拜,此庆贺履端义也。五更燃爆竹,以驱山魈。火树银花,亦复间作鼓吹歌曲,时或喧阗。各邑大小丰杀难齐,固不尽然也。董勋问礼俗曰:一日为鸡,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马,六日为牛,七日为人,八日为谷,九日为果,十日为菜。是日晴和则吉,阴惨则否。东方朔占书载之甚详。而人日为尤重,是夕不张灯,为鼠忌也。俗语谓之为猫嫁女。凡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于东郊,作五辛盘,俗名春盘。饮春酒,簪春花。里人行户,扮为渔樵耕读诸戏剧。结彩为春楼,而市衢小儿,著彩衣、戴鬼面而往来跳舞,亦古人乡傩之遗也。立春日,官吏各具彩杖,击土牛者三,谓之鞭春,以示劝农之意焉。为小春牛,遍送缙绅家,及门鸣鼓乐以献,谓之送春。望日为元宵,是夕,盛张灯火,杂燃花爆,酒筵乐歌,竞为欢会,谓之庆贺。上元灯节张灯凡三夜。十四日主麦,十五日主谷,十六日主豆,月明风恬者,收灯也。有风为歉,无风为丰,名曰占岁灯,即汉家祀太乙遗事也。临水者多放河灯,数里春波,明星历乱,盛时宴集,歌呼达旦。苏味道诗所谓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是也。儿女子以绳跳为戏,名曰跳百索。十六日,凡少年男女,各艳妆盛服,游街过桥,谓之走百病云。是日游街,则百病祓除也。二十五日,为填仓日。黎明于院中布灰作囤,按古人以正月晦日为节,人家各为脯食。度水士女,悉湔裳酹酒于水湄,以为度厄。今人则不知此节矣。
仲春二月朔日为中和节。唐时为金钱会。今人但以二月二日为令节,谓之青龙节。取灶灰围屋如龙蛇状,为引龙云招福祥也。亦有以是日布灰作囤,纳五谷其中,覆之以甓,占丰年也。人家往往煎正月糕食之,云以祛虫。用杖击梁,云以辟鼠。或贴蝎符,云以辟蝎也。谷雨日亦或禁蝎,是日,人家多作煎饼,母家迎女归宁,相率为常例。望日为花朝,以日景之晴阴,占果实之丰啬焉。
季春三月上巳日。韩诗曰郑俗上巳,于溱洧两水上,秉蕳招魂,祓除不祥。王羲之兰亭序云: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晋人三月三日为曲水流觞会。按荆楚《岁时记》云: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相传为介子推而设其实周礼所载司烜氏仲春以木铎修火禁盖周制已然矣以后相沿成风作炊饭又曰浆水饭殆禁火遗意也。田家饲牛,益以乾糒焉。清明插柳簪柳,家家展墓,必添新土。妇女归宁,作鞦韆戏。士女盛饰,结伴游春,或携酒殽郊饮,谓之踏青云。苏东坡梦参寥自诵,所作诗云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梦中问曰:火固新泉何故。新答曰:俗以清明日淘井故也。
孟夏四月为梅月,八日佛生日,为浴佛日。好事者多施舍财物,馈送沙门,作浴佛会,谓之供佛。辰夏至日短,俗呼为短至。
仲夏五月五日为端阳,亦名天中节。周处《风土记》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一名粽,造百索系臂曰长命缕,一名避兵缯,亦名五色丝,亦名朱索。采艾悬于户上,头簪艾虎,饮菖蒲酒及雄黄酒,以辟五毒。南中竞渡龙舟以为戏,北地但以角黍、黄瓜、雄黄酒相馈送,盖吊屈原遗意也。是月,俗禁忌盖屋及暴荐席。《风俗通》云:五月盖屋,令人头秃。《异苑》云:新野庾实家,尝以五月暴席,忽有小儿死席下,俄失所在。其后实女遂亡。相传以为忌。董勋问礼俗曰:五月俗称恶月,多六斋
放生。按《月令·仲夏》:阴阳交,死生分,君子斋戒,正声色,节嗜欲,不可不谨也。
季夏六月六日,宋时呼天贶节。暴衣书,辟蠹鱼。炒麦为面,名曰炒面,以蜜水拌匀,食之。储水作曲造酱,又用纸马挂禾稼上,禹城一带,谓之挂地头。晋中往往多有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谓之三伏。盖立秋以金代火,金畏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也。荆楚《岁时记》曰:伏日进汤饼,名为辟恶。《典论》曰:袁绍子弟当三伏,昼夜酣饮,云以避暑。相传以为河朔饮。
孟秋七月七日为七夕。妇人陈瓜果于庭中,结䌽缕穿针孔,以乞巧。有蟢子网于瓜上为得巧。暴经书及衣裳。《岁时纪》异云: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谓之化生。为妇人宜子之祥。本出西域,今人鲜有效而为之者矣。牧童采野花,插牛角,谓之贺牛生日。望日为中元节。佛经谓,自连以是日设盂兰盆,供养其母。今人家家献瓜果,陈禾麻,以尝祖祢固荐新之意,亦盆供遗风也。
仲秋八月一日,取百草露和墨,用著头点肌肤,谓之天灸。可以消除百病。田家用黍米蒸饭食之,名为来丰糕糜。五日为千秋节。望日为中秋节。设牲醴,陈瓜果,作月饼。布筵中庭,以祭月。人家馈送仪物,必有月饼、西瓜,以为应节时物也。此日皓月满空,碧天如水,在在宴饮,宾朋欢呼,岁岁以赏月为常也。苏东坡曰:故人史生为余言,常见海贾云,中秋之月,虽相去万里,他日会合相问,阴晴无不同者。公中秋诗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天公自著意,此会那可轻。正此谓已。
季秋九月为菊月。九日为重阳节。费长房谓汝南桓景九月九日,汝南当有灾厄,用绛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酒,此祸可消。孟嘉以九日游龙山,风吹帽落。孙盛作文嘲之,嘉请笔作答,文辞超卓。十八日为观潮日。南中近海,居人往往聚观,以是日为潮生日也。今人以九日登高赏菊,饮茱萸酒,饭糕。时则秋高气肃,场圃初登,黄花红叶,载酒行吟,最宜登眺,亦沿费长房,孟嘉故事耳。
孟冬十月为小阳春。各处乡俗,每以十月朔日展墓祀先,剪纸为衣,名为送寒衣。所谓霜露既降,必有悽怆之心也。是月田事告竣,田家设酒殽犒佣工,谓之辞场,俗呼打散场。
仲冬十一月冬至日,极南景长。故谓之长至,又为履长节。唐宫中以女红揆日长短,冬至后,比常日添一丝之功。杜子美诗刺绣五纹添弱线是也。京师朝贺庆拜如元旦礼。亚于岁朝,故又曰亚岁。各直省郡邑。以是日设龙亭拜贺属员,参上官。亦有以是日祀祖先者,济属诸邑多不行此礼也。
季冬十二月,俗呼为腊月。汉曰腊,腊者,猎也。因腊取兽以祭也。周曰大蜡,蜡者,索也。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蜡皆祭名。腊者,祭先祖。蜡者,报百神。同日而异祭也。八日为腊八日,乃释迦佛成道日。人家以是日杂五谷、米豆、果实而煮粥,名曰腊八粥。好善者施粥于通衢,以结善缘,增冥福也。唐制,腊日宣赐。口脂面药,盛以碧镂牙筒,及赐宴群臣。二十三日,家家设糖饧酒果以祀灶君,谓之辞灶。亦有次日祀灶者。礼曰:灶者,老妇之祭也。自汉武帝亲祀灶君,而神益尊。今士大夫家祀灶类,皆男子祀焉。辞灶后,扫舍宇,不择日期,俗云无禁忌也。腊月晦日为除夕。《吕氏春秋》曰:前岁一日,击鼓驱疫厉之鬼,谓之逐除,亦曰大傩。荆楚《岁时记》曰:又为藏钩之戏。是日贴春联,门神,换桃符,以麻缚瓠芦,置门侧,取芝麻秸,挂纸钱,插檐头,亦布撒地下,三日内不得洒扫,以博吉祥也。祀祖祢于庭,击鼓鸣锣,放花燃爆,声闻于天。疲敝下邑,则不复概睹此景矣。《礼乐志》云:东海度索山有神荼郁垒之神,以禦凶鬼,为民除害。因制驱傩礼。《事物纪原》云:门神左曰门丞,右曰门尉,盖司门之神。其义本自桃符,以神荼郁垒辟邪也。又辇下《岁时记》云:唐明皇昼寝,梦虚耗二鬼,俄有大鬼捉而啖之,问其姓字,曰终南山钟馗也。今人图像悬门,以除虚耗焉。《神异经》曰:西方深山中,有人长丈馀,人见之则病寒热,名曰山𤢖。以竹著火,中熚烞有声,则山鬼惊遁。故今除夕燃爆竹,正为此也。按除夕长幼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又吴蜀风俗,晚岁相与馈间,谓之馈岁。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谓之守岁。荆楚《岁时记》曰:岁暮,家家具殽蔌,
相聚酣饮,酌蓝尾酒。卑以及尊,共说团也。民间多以除日为吉祥无忌,凡男女婚嫁,贫家不能成礼者,多于是日行之也。习俗相沿,五方略同。不独济属诸邑为然。但年岁有丰歉,物力有虚盈,好尚有奢俭,风土有厚薄,殆未可比类并观已。
济南府祠庙考上    府县《志》合载本府〈历城县附郭〉
社稷坛 在趵突泉南,祀以春秋仲月上戊。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趵突泉南,祀以春秋仲月上戊。
郡厉坛 在府城东北一里。明初定礼,以城隍神位主之列,无祀鬼神于傍。预于三日前,牒文告请,至期恭导神驾诣坛。祀以清明七月望十月朔,各州县皆同。
五龙坛 在府城西门外。有龙潭在坛侧,岁旱祈雨于此。
城隍庙 在府治东北。明嘉靖壬戌重修。八蜡庙 在府城西门外。祀先啬水庸司坊猫虎邮表畷之神,祀以十二月朔日。
马神庙 在府南门外。祀马祖、马步、马社、先牧之神祀,以春秋仲月上巳。
旗纛庙 在府南门外,祀以霜降日。
舜庙 在府治西南。明天顺间重修。庙东有舜井,按泗水及曹州、濮州,各有舜庙。
汉寿亭侯前将军关公庙 历下崇祀以数百计。签筊之灵,则西瓮城内。法像之古,则东郊外。名胜之地,则马跑泉、蜜脂泉馀、衢头疃口、公署城厅,不可枚举。
晏公庙 在北门内,晏公水神上台下券。乃会波晚照所由名也。
火神庙 在南门外。明崇祯壬申十二月二十一日大火,二日,士民祈祷云集。德藩重修,制复峻丽。
北极庙 在北城内迤西,大明湖上。祀元武亦以名台。朔望妇女多办香于此。
元帝庙 德府内。
三皇庙 城外东南隅,响闸迤南。
张仙庙 北极庙东。一在岳庙后,一在龙潭西。金星庙 城东朱家桥西。
药王庙 趵突泉西,万历末建。
黑虎庙 东南城濠上悬崖下。泉汇为池,庙翼其上。一在鹊华桥西。
速见司庙 西关驴市北,内祀张桓侯包孝肃。星宿庙 南门外,明万历末德府创建。
郭巨庙 城西南里许。
二郎庙 东门内两隅头西北。
灵官庙 布政司西,东向遥与关庙对。
闵子祠 在府城东五里,闵子墓前,又在钟楼东,张令翼明建。
曾公祠 在历山半厓。祀宋知齐州事曾巩。历下山水多所题咏,民怀其德,肖像祀之。有明正统间碑记。
张忠襄王祠 在府治东南,祀元行省尚书张荣。
张文忠公祠 在布政司东南。祀元御史中丞张养浩。明天顺间建,有学士许彬碑记。
崇正祠 在华不注山下,旧为华阳宫。嘉靖十一年,袁中丞宗儒改为崇正祠。祀逢丑父,闵子骞。两庑配铁铉等二十一人,黄福等十九人。许忠节公祠 在府城内提学道西。祀明江西按察副使许逵。正德乙卯,宸濠反于江西,逵以按察副使不屈,死之。世宗立诏赠左副都御史,谥忠节,再赠礼部尚书,逵尝为乐陵令,以功升佥事,兵备武定,皆有善政。故先于崇正祠,列入名宦。至嘉靖辛酉,复立专祠于此,武定乐陵亦各有祠。
七忠祠 在府西门内。祀明建文时山东死事者,兵部尚书铁铉,礼部尚书兼太子少保陈迪,刑部侍郎胡子昭,都督佥事平安都督府断事高巍东,平州吏目郑华,济阳县教谕王省。万历三十九年,巡抚黄克缵谒祠,黜平安。进监察御史丁世芳谓平安就擒曾事。过文皇帝,为大宁指挥使,及帝问无恙,始自经死故也。皇清提学佥事施闰章重修。
薛王二公祠 在水面亭南,祀明提学薛瑄。弘治甲子,主考王守仁,康熙三十年,布政卫既齐重建。
朱公祠 在钟楼街闵子祠东。祀明巡抚朱衡。遗爱祠 在运司西。祀明运使甘一骥。
仙令祠 在县治东。祀明历城知县张鹤鸣。黄公祠 在府西门外。祀明兵部尚书黄中丞克缵,后堂祀李中丞同芳,李中丞长庚。
赵公祠 在西关菜市。祀明赵中丞彦,平莲有功,晋兵部尚书。
曹方伯祠 在谭城驿西。祀明曹方伯尔祯。征莲之役,措饷著劳,冈山兵败阵亡,家属亲诣吊恤,军士感泣,迁户部尚书。
李太守祠 在谭城驿东。祀太守李公天经。莲妖乱时,公为太守,简兵措饷,克成厥功,故祠之。吴令公祠 在谭城驿西。祀吴令公阿衡,因莲妖时,守城有功。
朱公祠 大明湖上。祀朱中丞大典,迁督凤阳,立祠祀之。壮丽宏敞,大为湖上生色。一在趵突泉东,各有董宗伯其昌记。
李义士祠 在岳庙内东。祀义士李端,以家资修东岳庙,且素行直方,乃于鳞祖也。
张公祠 在西关旧天王寺内。祀明右都御史张鼐。
李公祠 祀明河南按察使李攀龙,旧在趵突泉上。皇清顺治甲午,布政使张缙彦移于历山书院内,祀之。皇清巡抚佛伦生祠 后总督川陕里民为之建祠。
西郊贵州巡抚田雯记。
章丘县
社稷坛 在城西二里。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西南二里。
邑厉坛 在城北一里。
城隍庙 在县治西南隅。
八蜡庙 在县北女郎山巅。明正德九年,知县田畴建。
马神庙 在太仆寺东。
平陵王庙 在危山上。
邹衍祠 在县东门外。明万历间,知县董复亨建。
四文公祠 在儒学内。祀唐文昭公房元龄,元文简公刘敏中,文忠公张养浩,文穆公张起岩。钱公祠 在学东。
赵公祠 在按察司东。
董公 沈公 张公祠 在县东,各有碑记。李公祠 在布政司东,有碑记。
双烈祠 在太仆寺南。祀明嘉靖中烈妇杨氏,侍女刘盛儿。杨氏以身殉夫,盛儿以身殉主。万历中,题准旌表,建祠立坊。有知县茅国缙碑记。茅公祠 在县治北。祀明万历中,章丘知县茅国缙。
乡先生李公祠 在明水镇,有碑记。
万公祠 在县东南,有碑记。
邹平县
社稷坛 在县西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旧在县南门外,嘉靖初,徙黄山之巅。
邑厉坛 在县北门外迤西。祭文碑一道,碑亭一座。
城隍庙 在县治东二百五十步,明景泰元年知县顾瑄建。
马神庙 在北极庙前之右。
八蜡庙 在北极庙前之左。
碧霞元君祠 在黄山东峰畔。每岁四月八日,山有圣会。邻此郡邑百里外,乡民乞福至数万人。商贾百货屯集,咸获利焉,俗呼庙市。
文昌祠 在东关郭门上。明嘉靖九年,知县叶林建。
金母祠 在会仙山顶。
石大夫祠 在城外东北隅,长白山中有石。病者偶祷即愈,俗遂纷祷焉,号曰石大夫。
长白祠 在城东七里。
伏生祠 在县北十八里。其来已久,元至顺二年,县尹曹明叔重修。
范文正公祠 在县西南三十里,醴泉寺南。元大德庚子,工部郎中贾某建于寺东南。
淄川县
社稷坛 在城西里许。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南灵虹桥外。
邑厉坛 在北门外。康熙二十五年,知县张嵋创建。
城隍庙 在县治西。明洪武间,知县屈尚直,弘治间,知县杨武、李昌言,正德间,知县张文全,俱
重修。邑人铸铜像。关中邵缙记。嘉靖间,知县许镧重修,有记。万历四年,知县唐可大重修,邑人王君赏记。至二十八年,毁于风。知县郑继芳重修,邑人韩取善记。皇清顺治十四年,燬于火。十六年,邑人重修,康熙丙寅,知县张嵋重修。
八蜡庙 在城北关西。康熙二十五年,知县张嵋重修。
马神庙 在城隍庙东。
北极庙 在北门月城上。
东岳庙 在东门月城上。
关帝庙 在西门外河西岸。
郑司农祠 在邑东,黉山之阳。祀汉郑康成。赘世先生祠 祀宋王樵,旧在邑西关。
沈公祠 在县西街。祀明淄川知县沈琦,邑人韩取善有碑记。
高中丞祠 祀明赠中丞高汝登,吴郡冯时可记。旧在县东门外,明季移入城内普照寺北。王太常祠 在县西街。祀明吏部文选司郎中,赠太常寺少卿王教。邹平张延登,邑人孙之獬皆有记。
长山县
社稷坛
风云雷雨山川坛
邑厉坛
城隍庙 在县治西北。洪武二年,知县徐奇开建。嘉靖二十八年,知县卲苾,隆庆三年,知县韩希龙重修。
八蜡庙 在文正公祠后。
马神庙 在府馆西。
陈仲子祠
董公祠 在县南二十里。祀汉孝子董永。范文正公祠 在县治南二里。建始于宋,明洪武间重修,正德三年,知县徐奇重建。弘治十七年,巡抚徐源檄知县黄昭道重修。嘉靖二十四年,知县温景葵增修。祀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公知青州时,过长白有诗谕乡人云:长白一寒儒,荣归三纪馀。百花春满路,二麦雨随车。鼓吹罗前部,烟霞指旧庐。乡人莫相羡,教子苦诗书。后人以其诗刻石祠下。
孙少府祠 在县治东北,创始无考。元至正十三年,防禦官田克昌、霍德辉同建,详见姜思齐所撰碑记。明永乐五年,县丞孙和重修,岁寒食日士女为展墓。
新城县
社稷坛 在县西北一里。
风云雷雨山川坛
邑厉坛
城隍庙
八蜡庙
马神庙
三贤祠 祀鲁仲连,诸葛孔明,苏东坡。在锦秋湖上。
忠勤祠 在县西南半里许。祀邑绅明贵州左参,议赠太仆寺少卿王重光。
烈节祠 在县西关。祀烈妇郝氏。明巡抚朱大典建。
齐河县
社稷坛 在县西北一里。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西南二里。
邑厉坛 在县西北一里。
城隍庙 在县治西。明天顺三年,知县史钦建。弘治十三年,义官岳鼎,万历五年,知县赵承芳,崇祯十一年,知县祝金声皆重修。
八蜡庙 在城隍庙西。
马神庙 一在县治东南隅,一在城隍庙西。周经历祠 在县北关。祀明盐运司经历署齐河县事周淳。邑人刘传世题其祠云:一腔介气冰壶冷,五月恩波济水长。
齐东县
社稷坛
风云雷雨山川坛
邑厉坛
城隍庙
八蜡庙
马神庙
济阳县
社稷坛 在西关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西南。明万历三十七年,知县侯加乘重修。
邑厉坛 在县北。
城隍庙 在儒学西。
八蜡庙 在西关外。
马神庙 在察院西。
汉寿亭侯庙 在东门外。明万历三十七年,知县侯加乘新建。
龙王庙 在南城下,岁旱致祷。
禹城县
社稷坛 在北关外西。
风云雷雨山川坛
邑厉坛 在北关外稍东。
城隍庙 在县治西。明洪武三年建。嘉靖二十一年重修,邑人司大观记。万历六年重修,邑人刘金记。
八蜡庙 在东门外。
马神庙 在济南行府东。
临邑县
社稷坛 在西郭稍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南郭稍西。
邑厉坛 在北郭,与城门直。
城隍庙 在县治东。康熙二十五年,知县陈齐永重修,有记。
八蜡庙 在西郭外。
马神庙 在西街。
里社坛 见洪武礼制,在城南十五里张家庄。有碑云集贤乡第一里社。
邢庄惠先生祠 在宿安店庄,惠即如约里。谥有吴郡冯时可碑记,王稚登集书。
长清县
社稷坛 在北郭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南郭迤西。
邑厉坛 在北郭外。
城隍庙 在县治西。至元二十二年,知县吕庸建。嘉靖七年,知县于德,十四年,都御史李良。皆重修大门,规模阔敞,俨然改观矣。
八蜡庙 在南郭外。
马神庙 在旧驿东。
丰施侯庙 在隔马山。土人祀春秋时殖绰郭最。
肥城县
社稷坛 在县治西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北门外。
邑厉坛 在县北门外。
城隍庙 在县治西北。洪武三年,知县丘思齐建。
八蜡庙 旧在塔山上。嘉靖二十五年,知县苏廷举改迁于城东,有邑入佥事袁士奇碑记。马神庙 在城西南隅。
青城县
社稷坛
风云雷雨山川坛
邑厉坛 在城北。
城隍庙 在北街。
八蜡庙 在城西。
马神庙 在东门内。
陵县
社稷坛 在西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南门外。
邑厉坛 在县北门外。
城隍庙 在县治西。明成化间重修,嘉靖间屡修。皇清康熙十一年冬,大殿颓覆,知县史飏廷重修。
马神庙 在府馆东。
汉大中大夫东方先生祠 在城北二十五里神头店,即汉之厌次县也。宋元丰间,封知辩侯。唐平原太守颜鲁公祠 在儒学西。因地震圮。康熙十年,知县史飏廷重修。
泰安州
东岳庙 在州城内西北隅。历代废置修葺,详在诸记石。唐宋元皆加封号,明洪武二年,诏去封号,称为东岳泰山之神。有司春秋致祭,有事则遣廷臣祭告。永乐、天顺、嘉靖、万历间,皆重修。明末以来,日渐倾圮。皇清康熙十二年,巡抚右都御史张凤仪,布政使施天裔重修。二十三年,

皇帝东巡狩,
御书庙额曰:配天作镇。庙制周以塼城,城有六门。南
辟者三,中曰岳庙,左曰仰高,右曰见大。东一门曰青阳,西一门曰索景,北一门曰鲁瞻。凡门皆有楼,四角亦有楼。乾坤巽艮,各以其方名之。其第二重门曰配天,三重门曰仁安,内为仁安殿。殿后为寝宫。宫左右曰配寝,规模宏阔,如王者
居。殿左为炳灵殿,前有汉柏。殿右曰延禧殿,前有唐槐。皆特异。配天门左为三灵祠,右为太尉祠。碑石林立,其有名称者,宋张待制漴书宣和庙记,明乔冢宰宇篆御祝文二碑也。庙前曰遥参亭,又前曰遥参门。门之前为御街,宋东封警跸之地,实庙之第一门也。门中有台亭在其上,亭重门四面,十有六角,崚嶒绮丽。昔凡有事于岳者,先拜于亭,而后入庙。故旧谓草参。今亭列屏鉴,方员各一高六尺许,鉴前雕座元君像在焉。四方来者亦必先拜,故曰遥参云。按济南各州县,多有东岳行祠。今以泰安州者为主,馀不重载。
东岳上庙 在岳顶磨厓碑前。元至元间修。明嘉靖间,巡抚都御史曾铣重修,布政使陈儒记。东岳中庙 在岳之阳,王母池之东。昔名岱岳观,宋李谔瑶池记观肇于轩黄,即此。今俗名老君堂,仅存小殿,以祀三清。有唐鸳鸯碑,元禁约碑。
碧霞灵应宫 在泰岱绝顶西南下三里许。旧名昭真观。宋真宗东封时建。明拓其制,改署今名。累经修葺,益钜丽矣。其神曰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四方谒款祈禳者,摩肩接踵而至诸。所捐施金帛珠玉马羖之类,有司日监守而筦榷之。皇清康熙二十三年,
皇帝东巡狩,
御书宫额曰坤元叶德。
社稷坛 在州城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州城南。
州厉坛 在州城北。
风伯雨师庙 在州治东。按《天文志》:风伯箕星,雨师毕星也。先是庙废止,遗一石碣。成化丙午,旱雩不雨,或油然雨状,辄为风散。知府蔡晟诣其所祭之,风顿息,大雨如注。因复立庙。庙圮,知州郑豸易以坛。
城隍庙 在州治西。建自明初,嘉靖癸丑以后,知州郑聚东,徐节相继重修。万历丁亥,知州刘从仁重修。
火神庙 在州南关。
灵派侯庙 在州城西南,㴎河东涘。旧有庙曰通泉侯,宋真宗东封拓庙,封灵派侯元重修。渊济公庙 在岳顶西南,白龙池上。有司春秋祀焉。
和圣祠 祀柳下惠,在城东南隅。明万历四十五年,知州侯应瑜建。
包公祠 在西南瓮城内。祀宋孝肃公前奉符县令包拯。
鲁两先生祠 在州城东南隅。祀宋孙明复,石守道。其废兴,具金学士党怀英明大学士吴宽记。皇清顺治十年,提学道施闰章,郡人侍御史赵弘文重修。
新泰县
社稷坛 在城外西北隅。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外西南隅。
邑厉坛 在城外东北隅。
城隍庙 在县治西北。
八蜡庙 在西南关。
马神庙 在景圣街北,察院左。皇清顺治丁酉,知县杨继芳创建。
火神庙 在西南关。
龙王庙 在龙廷龙池北岸,后圮。皇清康熙己未大旱,知县宗之璠步祷至其地,归至半途,甘雨大沛。因重修之,复置庙田以供岁祀。师旷祠 在县东北十五里南师店师旷墓前,元廷祐间重建,今废。
甘露祠 在宫山上。汉武帝幸此,甘露降,因立。齐鲁二侯祠 在县东南十里,浮泽庙前。宋宣和三年建。
莱芜县
社稷坛 在西郭门外一里许。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南郭门外一里许。邑厉坛 在西郭门外。
城隍庙 在县治西,即元铁冶提学司故址。明嘉靖间,知县龚泽建,郭朝栋、曹忠、杨应立各重修,有记。
八蜡庙 在东郭门外。
马神庙 在县治东。
火神庙 在东关。明万历七年,知县张国玺建。孟季行祠 在县东南八里。旧为道观。嘉靖二十六年,知县陈甘雨改祠季札、孟子。有使齐、止嬴二碑。
贞节先生祠 旧在县治西。祀汉莱芜长范丹。金大定间县令高永孚建,有碑。明洪武间,知县何继周重修。久废。皇清康熙十二年,知县叶方恒重建,于学宫内自撰碑记。
韩范二公祠 在东郭门外,祀韩诏,范丹。忠贤祠 在东关。明万历七年,知县张国玺毁淫祠建,祀汉诸葛武侯,唐狄梁公,宋岳鄂王。左右夹室,诸生课艺焉。
冯公祠 在西关。祀莱芜知县冯盛。明升任后二十馀年,士民思之,为立祠。康熙三年,知县钟国义重葺。
德州
社稷坛 在城西南二里。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东南二里。
州厉坛 在城西北一里。
城隍庙 在州治西。
八蜡庙 在城南关外。
马神庙 在南门外,马厂街南。一在安德马驿。旗纛庙 在德州卫。参将祀之,明嘉靖间建。河神庙 在西关河上,明嘉靖间建。
太仓行神祠 在西仓内,户部监督主事祀之。颜鲁公祠 在小西门外。卫河西月堤上。旧祠在儒学旁,久废。崇祯初,州人程绍改逆珰魏忠贤生祠,建于此。
董子祠 在州城北。祀汉儒,明追封广川伯董仲舒。弘治乙卯,巡抚王俨建。有司岁时致祭,程敏政碑记。
德平县
社稷坛 在西郭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南郭外。
邑厉坛 在北郭外。
城隍庙 在县治西。
八蜡庙 在县南郭外。
马神庙 在县南。
火神庙 在县南。
葛端肃公祠 在城东门外,祀明太子太保,户部尚书葛守礼。
平原县
社稷坛 在县西北半里。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西南里许。
邑厉坛
城隍庙 在县治西。
八蜡庙 在山川坛之东。知县刘思诚重建。马神庙 在县治东北隅。
颜鲁公祠 在县治东。明万历十六年,知县刘思诚重修。
武定州
社稷坛 在州治西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州治东南。
州厉坛 在州城北。
城隍庙 在州东南隅。洪武二年,同知夏昱建。弘治二年,知州贾澄重修。
八蜡庙 在州城南。
马神庙 在州治东北,察院行台后。
忠节祠 祀明前武定兵备,佥事赠礼部尚书许忠节公逵。嘉靖十年佥事王旸建。
阳信县
社稷坛 在城外西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外东南里许。
邑厉坛 在城北一里。
城隍庙 在城内西南隅。明初,知县王廷建,知县汪海、朱大纪、叶腾凤、李惟华、彭可有,相继重修。
八蜡庙 在西门外,马厂胡衕西。知县周虔森重建。
马神庙 在八蜡庙右。
薄姑氏庙 博昌废城,为薄姑氏国。国人立祠祀之。
张贤侯祠 在北关西街。祀明阳信知县张志芳。邑人曾明昌题云:七载恩留,千载慕一人,泽沁万人心。
海丰县
社稷坛 在北门迤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南关外。
邑厉坛 在北关外半里许。
城隍庙 在南门里迤西。明正统十年重建。嘉靖十二年,万历四十三年,崇祯十六年,相继修。皇清康熙十五年,知县孟振玉重修。
八蜡庙 在西南关外迤西。
马神庙 在东门外迤南。
龙神庙 在西门外半里许。
先农祠 在桃花岭西台二丈。杨冢宰博建。王公祠 在枣园桥,祀明户部尚书谥忠简王佐。
杨公祠 在北门里街东。祀明吏部尚书杨巍。
乐陵县
社稷坛 在西关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南关南。
邑厉坛 在北关外二里许。
城隍庙 在十字街稍西。洪武二年始立,邑囧卿张鹏南有梦碑记。
许忠节公祠 祀明旧乐陵知县许逵。嘉靖壬辰,御史熊荣建祠于邑南门外。壬寅御史曾铣徙邑治西越。丁巳御史段顾言又移故府馆地,即今所在也。邑中每岁春秋祀之。
商河县
社稷坛 在城西北隅。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南关西南隅。
邑厉坛 在北郭外迤西。
城隍庙 在县治西。洪武四年,知县叶安建。嘉靖间,知县周冕,万历间,知县朱希召重修。皇清康熙八年重修。
八蜡庙 在南关,故太仆行台之故址,今废。
滨州
社稷坛
风云雷雨山川坛 旧在南门外二里许。万历十一年,知州艾梅移建于八蜡庙之东。
州厉坛 旧在州治北一里许,万历十一年知州艾梅移建于护城堤所。
八蜡庙
茅龚祠 在州治东北,古茅台上。旧有茅焦、龚遂祠,久废。土人建真武庙于上。明正统间,副使彭勖仍改建,合祀二公。
沾化县
社稷坛 在含晖门之西一里许。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迎薰门南一里许。邑厉坛 在朝京门东一里许。
城隍庙 在县治西。俗传城隍姓张氏,本县洼张里人。素刚直,年六十有馀疾,谓亲属曰:上帝命我为沾化城隍。今邑人有号吁者,必曰张城隍云。
八蜡庙 在西郭百步。
马神庙 在邑南郭。折而东一里许。
王参将祠 在北郭。祀参将王果。明正德辛未,畿南盗起,沾化危急,果帅师来援,有破贼全城功,后至武清战死。邑人感且哀之,因建祠以祀焉。
烈女祠 在黄升店。明正德六年,骂贼被杀烈女李叶儿。
利津县
社稷坛 在县西门外北隅二里许。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门外二里许。邑厉坛 在县北门外二里许。
城隍庙 在县治东北。
八蜡庙 在县南门外一里许。
马神庙 在县治东北一里许。
火神庙 在县东南一里许。
蒲台县
社稷坛 在县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西。
邑厉坛 在县东。
城隍庙 在县治东南。洪武三年,主簿董桂芳建。万历十二年,知县于翰重修。
王太保庙 祀晋太保王祥。因祥曾寓此,立祠祠之。今村名即呼为王祥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