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
第一百三十卷目录
陵寝部汇考二
晋〈武帝一则 惠帝一则 元帝一则 明帝一则 成帝一则 康帝一则 穆帝一则 哀帝一则 简文帝一则 孝武帝一则 安帝一则 恭帝一则〉
宋〈武帝一则 文帝一则 孝武帝一则 明帝一则 顺帝一则〉
南齐〈高帝一则 武帝一则 明帝一则〉
梁〈武帝一则 简文帝一则 元帝一则〉
陈〈武帝一则 文帝一则 宣帝一则 后主一则〉
魏〈道武帝一则 明元帝一则 太武帝一则 文成帝一则 献文帝一则 孝文帝一则 宣武帝一则 孝明帝一则 孝庄帝 则〉
北齐〈文宣帝一则 孝昭帝一则 武成帝一则〉
北周〈闵帝一则 明帝一则 武帝一则 宣帝一则 静帝一则〉
隋〈文帝一则 炀帝一则〉
唐〈高祖一则 太宗一则 高宗一则 中宗一则 睿宗一则 元宗一则 肃宗一则 代宗一则 德宗一则 顺宗一则 宪宗一则 穆宗一则 敬宗一则 文宗一则 武宗一则 宣宗一则 懿宗一则 僖宗一则 昭宗一则 昭宣帝一则〉
后梁〈太祖一则 少帝一则〉
后唐〈庄宗一则 明宗一则 废帝一则〉
后晋〈高祖一则〉
后汉〈高祖一则 隐帝一则〉
后周〈太祖一则 世宗一则 恭帝一则〉
辽〈太祖一则 太宗一则 世宗一则 穆宗一则 景宗一则 圣宗一则 兴宗一则 道宗一则 天祚帝一则〉
宋〈太祖一则 太宗一则 真宗一则 仁宗一则 英宗一则 神宗一则 哲宗一则 徽宗一则 钦宗一则 高宗一则 孝宗一则 光宗一则 宁宗一则 理宗一则 度宗一则 端宗一则〉
金〈太祖一则 太宗一则 熙宗一则 废帝一则 世宗一则 章宗一则 宣宗一则 哀宗一则〉
元〈世祖一则〉
明〈太祖一则 成祖一则 仁宗一则 宣宗一则 英宗一则 宪宗一则 孝宗一则 武宗一则 世宗一则 穆宗一则 神宗一则 光宗一则 熹宗一则 悯帝一则〉
晋〈武帝一则 惠帝一则 元帝一则 明帝一则 成帝一则 康帝一则 穆帝一则 哀帝一则 简文帝一则 孝武帝一则 安帝一则 恭帝一则〉
宋〈武帝一则 文帝一则 孝武帝一则 明帝一则 顺帝一则〉
南齐〈高帝一则 武帝一则 明帝一则〉
梁〈武帝一则 简文帝一则 元帝一则〉
陈〈武帝一则 文帝一则 宣帝一则 后主一则〉
魏〈道武帝一则 明元帝一则 太武帝一则 文成帝一则 献文帝一则 孝文帝一则 宣武帝一则 孝明帝一则 孝庄帝 则〉
北齐〈文宣帝一则 孝昭帝一则 武成帝一则〉
北周〈闵帝一则 明帝一则 武帝一则 宣帝一则 静帝一则〉
隋〈文帝一则 炀帝一则〉
唐〈高祖一则 太宗一则 高宗一则 中宗一则 睿宗一则 元宗一则 肃宗一则 代宗一则 德宗一则 顺宗一则 宪宗一则 穆宗一则 敬宗一则 文宗一则 武宗一则 宣宗一则 懿宗一则 僖宗一则 昭宗一则 昭宣帝一则〉
后梁〈太祖一则 少帝一则〉
后唐〈庄宗一则 明宗一则 废帝一则〉
后晋〈高祖一则〉
后汉〈高祖一则 隐帝一则〉
后周〈太祖一则 世宗一则 恭帝一则〉
辽〈太祖一则 太宗一则 世宗一则 穆宗一则 景宗一则 圣宗一则 兴宗一则 道宗一则 天祚帝一则〉
宋〈太祖一则 太宗一则 真宗一则 仁宗一则 英宗一则 神宗一则 哲宗一则 徽宗一则 钦宗一则 高宗一则 孝宗一则 光宗一则 宁宗一则 理宗一则 度宗一则 端宗一则〉
金〈太祖一则 太宗一则 熙宗一则 废帝一则 世宗一则 章宗一则 宣宗一则 哀宗一则〉
元〈世祖一则〉
明〈太祖一则 成祖一则 仁宗一则 宣宗一则 英宗一则 宪宗一则 孝宗一则 武宗一则 世宗一则 穆宗一则 神宗一则 光宗一则 熹宗一则 悯帝一则〉
坤舆典第一百三十卷
陵寝部汇考二
晋武帝葬峻阳陵。按《晋书·惠帝本纪》:太熙元年夏五月辛未,葬武皇帝于峻阳陵。
按《河南府志》:峻阳陵,在洛阳。
惠帝葬太阳陵。
按《晋书·怀帝本纪》:光熙元年十二月己酉,葬孝惠皇帝于太阳陵。
按《河南府志》:太阳陵在洛阳东南。
元帝葬建平陵。
按《晋书·明帝本纪》:太宁元年春二月,葬元皇帝于建平陵。
按《江宁府志》:建平陵在鸡笼山不起坟。
明帝葬武平陵。
按《晋书·成帝本纪》:太宁三年九月辛丑,葬明帝于武平陵。
按《江宁府志》:武平陵在鸡笼山不起坟。
成帝葬兴平陵。
按《晋书·康帝本纪》:咸康八年秋七月丙辰,葬成皇帝于兴平陵。
按《江宁府志》:兴平陵在鸡笼山不起坟。
康帝葬崇平陵。
按《晋书·穆帝本纪》:建元二年冬十月乙丑,葬康皇帝于崇平陵。
按《江宁府志》:崇平陵在钟山。
穆帝葬永平陵。
按《晋书·哀帝本纪》:升平五年秋七月戊午,葬穆皇帝于永平陵。
按《江宁府志》:永平陵在幕府山西,俗传穆天子坟即其地。
哀帝葬安平陵。
按《晋书·废帝本纪》:兴宁三年三月壬申,葬哀皇帝于安平陵。
按《江宁府志》:安平陵在鸡笼山不起坟。
简文帝葬高平陵。
按《晋书·孝武帝本纪》:咸安二年冬十月丁卯,葬简文皇帝于高平陵。
按《江宁府志》:高平陵在钟山。
孝武帝葬隆平陵。
按《晋书·安帝本纪》:太元二十一年冬十月甲申,葬孝武皇帝于隆平陵。
按《江宁府志》:隆平陵在钟山。
安帝葬休平陵。
按《晋书·恭帝本纪》:元熙元年春正月庚申,葬安皇帝于休平陵。
按《明一统志》:晋十一帝陵俱在上元县境,惟安帝起坟,馀不可辨。
按《江宁府志》:休平陵在钟山。
恭帝葬冲平陵。
按《晋书·恭帝本纪》:宋永初二年九月,葬冲平陵。按《江宁府志》:冲平陵在钟山。
宋
武帝葬初宁陵。按《宋书·武帝本纪》:永初三年秋七月己酉,葬丹阳建康县蒋山初宁陵。
按《江宁府志》:初宁陵在钟山,宋政和间,有人于蒋庙侧得一石,题柱云初宁陵西北隅。
〈按《湖广通志》:武昌府大冶县北有宋高祖陵。高祖,彭城人,都建康,无远葬武昌之事,宜据史为正。〉
文帝葬长宁陵。
按《宋书·文帝本纪》:元嘉三十年三月癸巳,葬长宁陵。按《上元县志》:长宁陵与初宁陵近。
孝武帝葬景宁陵。
按《宋书·孝武帝本纪》:大明八年秋七月丙午,葬丹阳秣陵县岩山景宁陵。
明帝葬高宁陵。
按《宋书·明帝本纪》:泰豫元年五月戊寅,葬临沂县幕府山高宁陵。
按《江宁府志》:高宁陵在幕府山阳。
顺帝葬遂宁陵。
按《宋书·顺帝本纪》:齐建元元年六月乙酉,葬于遂宁陵。
南齐
高帝葬泰安陵。按《南齐书·高帝本纪》:建元四年四月庚寅,奉梓宫于东府前渚升龙舟。丙午,窆武进泰安陵。
按《祥瑞志》:武进县彭山,旧茔在焉。其山冈阜相属数百里,上有五色云气,有龙出焉。宋明帝恶之,遣相墓士高灵文占视,灵文先与世祖善,还,诡答云:不过方伯。退谓世祖曰:贵不可言。帝意不已,遣人于墓左右校猎,以大铁钉长五六尺钉墓四维,以为厌胜。太祖后改树表柱,柱忽龙鸣,响振山谷。
按《武进县志》:泰安陵在通江乡彭山。
按《丹阳县志》:泰安陵在县东北三十一里。先是高帝,后刘氏归葬,门生王清与墓工始下锸有白兔跃出,寻之不获,及坟成,兔还,栖其上,帝即位名陵曰泰安陵,建元四年,帝崩,亦葬于此陵之原。
〈按:梁天监元年,以武进县为南兰陵郡,改曲阿为兰陵属郡治是,丹阳,旧属武进也,齐梁诸陵,《旧志》:二县并载,今考齐泰安陵隶武进、齐景安兴安二陵梁修庄二陵俱隶丹阳,宜各据《郡县志》,为正其事,有互见者。则并录云。〉
武帝葬景安陵。
按《南齐书·武帝本纪》:永明十一年秋七月戊寅,上大渐,诏曰:陵墓万世所宅,意尝恨休安陵未称,今可用东三处地最东边以葬我,名为景安陵。丧礼每存省约,不须烦民。百官停六时入临,朔望祖日可依旧。诸王六宫,并不须从山陵。九月丙寅,葬景安陵。
按《镇江府志》:景安陵在丹阳县东三十二里,尚德乡
明帝葬兴安陵。
按《南齐书·明帝本纪》:永泰元年秋,葬兴安陵。
按《舆地志》:泰安、景安、兴安三陵,在故兰陵东北金牛山,其中丘埭西为齐梁二代陵,陵口有大石麒麟辟邪,夹道有亭,有茔户守典之四,时公卿行陵乘舴艋自方山由此入兰陵,升安车轺传驿置以至陵所,旧迹至今存。
按《镇江府志》:兴安陵,在丹阳县东北二十四里尚德乡。
梁
武帝葬修陵。按《梁书·武帝本纪》:太清三年冬十一月乙卯,葬修陵。按《武进县志》:修陵在南兰陵皇业寺前,唐贞观十一年诏令百步禁樵采。
按《镇江府志》:修陵在丹阳县东二十五里皇业寺前。按《丹阳县志》:皇业寺,古戒珠院,相传梁武帝墓在其下。
简文帝葬庄陵。
按《梁书·简文帝本纪》:大宝二年冬十月壬寅,帝崩于永福省。明年四月乙丑,葬庄陵。
按《丹阳县志》:庄陵在县二十七里,其地有巷,名萧塘港,水入陵所,前有石麒麟,高丈馀,陆龟蒙诗云:地废金牛绝,陵荒石兽稀。
元帝葬江宁。
按《陈书·文帝本纪》:天嘉元年六月壬辰,诏曰:梁孝元遭离多难,灵榇播越,朕昔经北面,有异常伦,遣使逆接,以次近路。江宁既有旧茔,宜即安卜,车旗礼章,悉用梁典,依魏葬汉献帝故事。是月,葬梁元帝于江宁。按《江宁县志》:梁孝元帝陵在县,今所在未详。
陈
武帝葬万安陵。按《陈书·武帝本纪》:永定三年秋八月丙申,葬万安陵。按《上元县志》:万安陵在城东三十五里,旧名陵里,又曰:天子林古彭城驿侧石兽尚存,今呼石马冲。
文帝葬永宁陵。
按《陈书·文帝本纪》:天康元年六月丙寅,葬永宁陵。按《上元县志》:永宁陵在陵山南雁门山北。
宣帝葬显宁陵。
按《陈书·宣帝本纪》:大建十四年二月癸巳,葬显宁陵。
后主葬邙山。
按《陈书·后主本纪》:隋仁寿四年十一月壬子,薨于洛阳,葬河南洛阳之邙山。
按《河南府志》:后主终于洛阳,谥曰炀,葬北邙山非炀帝也。
魏
道武帝葬盛乐金陵。按《魏书·明元帝本纪》:永兴二年九月甲寅,葬太祖宣武皇帝于盛乐金陵。
明元帝葬云中金陵。
按《魏书·明元帝本纪》:泰常八年十二月庚子,葬于云中金陵。
太武帝葬云中金陵。
按《魏书·太武帝本纪》:正平二年三月辛卯,葬于云中金陵。
文成帝葬云中金陵。
按《魏书·文成帝本纪》:和平六年六月丙寅,葬云中之金陵。
献文帝葬云中金陵。
按《魏书·献文帝本纪》:承明元年,葬云中金陵。
孝文帝葬长陵。
按《魏书·孝文帝本纪》:太和二十三年五月丙申,葬长陵。
按《文成文明皇后传》:初,高祖孝于太后,乃于永固陵东北里馀,豫营寿宫,遂有终焉瞻望之志。及迁洛阳,乃自表瀍西以为山陵之所,而方山虚宫,号曰万年堂云。
按《山西通志》:永固陵,在方山巅,有双陵。《水经注》曰:方山巅上有文明太皇太后陵,陵之东有高祖陵。二陵之南有永固堂,堂之四周隅雉列,榭阶栏槛及扉户梁壁椽瓦悉文石也,檐前四柱采洛阳八风谷黑石为之,雕镂隐起,以金银间云雉有若锦焉、堂之内外四侧结两石扶帐青石屏风,以文石为,缘并隐起,忠孝之容,题刻贞顺之名,庙前镌石为碑,兽碑石在冢左右,列柏四周迷禽暗日,院外西侧有思远灵图,图之西有斋堂,南门表二石阙,阙下斩山累结御路,下望灵泉宫池,皎若圆镜矣。
魏
孝文帝陵,在永宁州北东七十里石拔岭。孝文帝陵,在大同右卫大南山,其山如华盖高耸,上有石碑一通。
按《陕西通志》:魏孝文帝陵,在西安府富平县东南三十里。
孝文帝陵,在耀州大唐山。
〈按《文明皇后传》:帝自表瀍西以为山陵之所,则长陵在洛无疑,今考河南郡县《志》俱不载,山西、陜西《通志》虽叠出,亦无考,姑并存之。〉
宣武帝葬景陵。
按《魏书·宣武帝本纪》:延昌四年二月甲午,葬景陵。按《洛阳县志》:景陵在洛阳北邙山。
孝明帝葬定陵。
按《魏书·孝明帝本纪》:武泰元年三月乙酉,葬于定陵。
孝庄帝
葬静陵。按《魏书·孝庄帝本纪》:太昌元年十一月,葬于静陵。
北齐
文宣帝葬武宁陵。按《北齐书·文宣帝本纪》:乾明元年二月丙申,葬于武宁陵。
孝昭帝葬文静陵。
按《北齐书·孝昭帝本纪》:皇建二年十二月庚午,葬于文静陵。
武成帝葬永平陵。
按《北齐书·武成帝本纪》:天统四年十二月辛未,帝崩。五年二月甲申,葬于永平陵。
〈按:北齐三帝俱葬邺,史有明文如孝昭帝,崩于晋阳,复奉梓宫还邺,葬文静陵是也。今《河南省郡县志》载高欢墓,而武宁以下三陵俱不载,岂失之耶。且遍阅直隶山东诸郡县志,与邺地接境者,亦俱无遗迹可考。姑识于此,以示阙疑之意云。〉
北周
闵帝葬静陵。按《周书·闵帝本纪》:武帝上谥曰孝闵皇帝,陵曰静陵。
明帝葬昭陵。
按《周书·明帝本纪》:武成二年夏四月庚子,诏曰:葬日,选择不毛之地,因地势为坟,勿封勿树。且厚葬伤生,圣人所诫。朕既服膺圣人之教,安敢违之。凡百官司,勿异朕此意。辛丑,崩。五月辛未,葬于昭陵。
武帝葬孝陵。
按《周书·武帝本纪》:宣政元年六月丁酉,遗诏曰:朕平生居处,每存菲薄,非直以训子孙,亦乃本心所好。丧事资用,须使俭而合礼。墓而不坟,自古通典。随吉即葬,葬讫公除。己未,葬于孝陵。
宣帝葬定陵。
按《周书·宣帝本纪》:大象二年秋七月丙申,葬定陵。
静帝葬恭陵。
按《周书·静帝本纪》:隋开皇元年,葬恭陵。
隋
文帝葬太陵。按《隋书·文帝本纪》:仁寿四年冬十月己卯,合葬于太陵。
按《扶风县志》:隋文帝陵在邑东南四十五里,陵地九顷馀,城垣遗址尚存。
炀帝葬雷塘。
按《隋书·炀帝本纪》:义宁二年三月,右禦卫将军陈棱奉梓宫于成象殿,葬吴公台下。唐后,改葬雷塘。按《扬州府志》:炀帝墓在府城西北十五里雷塘侧,隋大业十三年,帝在江都为宇文化及所弑萧后与宫人为小棺,殡于西院,后陈棱守江都,求得帝柩,略备仪卫,改葬吴公台下唐平江南,之后,复移葬雷塘。按《河南通志》:炀帝陵在河南府永宁县东北。炀帝崩于江都,唐太宗迁葬于此。
按《陕西通志》:炀帝陵在西安府武功县西原。
〈按河南、陕西《通志》各载有炀帝陵,俱谓太宗改葬,然隋书成于唐贞观中,但云唐平江南之后改葬雷塘,别无北徙之说,又考《扬州志》,贞观二十二年,隋萧后卒,太宗遣使护其丧至江都,与炀帝合葬,则炀帝终葬雷塘明矣,河南、陕西二《通志》俱非是。〉
唐
高祖葬献陵。按《唐书·太宗本纪》:贞观九年十月庚寅,葬太武皇帝于献陵。
按《虞世南传》:高祖崩,诏山陵一准汉长陵故事,厚送终礼,于是程役峻暴,人力告弊。世南谏,不报。时议者颇言宜奉遗诏,于是稍稍裁抑。
按《三原县志》:献陵在县东北四十三里浮阳乡唐村里封内三十里。
太宗葬昭陵。
按《唐书·太宗本纪》:贞观十一年二月丁巳,营九崚山为陵,赐功臣、密戚陪茔地及秘器。
按《高宗本纪》:贞观二十三年八月庚寅,葬文皇帝于昭陵。
按《文献通考》:贞观十八年,帝谓侍臣曰:昔汉家皆先造山陵,既达始终身复亲见,又省子孙经营不烦费人功古者,因山为坟,此诚便事九嵏山,孤耸迥绝,因而旁凿可置山陵,朕有终焉之理,乃诏营山陵于九嵏山之上,足容一棺而已,务从俭约,又佐命功臣义深舟楫,追念在昔,何日忘之,汉氏将相陪陵又给东园秘器,笃终之义,恩意深厚,自今以后功臣密戚及德业佐时者,如有薨亡,赐茔地一所,及赐以秘器使窀穸之时,丧事无阙,凡功臣密戚请陪陵葬者,听之以文武,分为左右而列坟高四丈已下三丈已上,若父祖陪陵,子孙从葬者,亦如之,若宫人陪葬,则陵户为之成坟,凡诸陵皆置留守领甲士与陵令巡警左右兆域内禁人无得葬埋古坟则不毁之。
昭陵在京兆府醴泉县,因九嵏层峰凿山南西深七十五尺,为元宫山,傍岩架梁为栈道,悬绝百仞,绕山二百三十步,始达元宫门,顶上亦起游殿。
按《醴泉县志》:昭陵,唐太宗陵也,在九嵏山,按《唐书》:贞观十年十一月庚寅,葬文德皇后于昭陵。十一年二月丁巳,营九嵏山为陵,则是陵未营而后先葬,陵之营因后也,陵有献殿,有后殿,有下宫,山巅亦有游殿,今俱废,惟陵北存石屋三间,六骏列于左右,及贞观中擒服诸番君长颉利等十四人像,琢石列之北司马门内今皆不完,其周垣重门甬路诸故迹犹存也,陪葬凡一百七十有七冢,下宫在九嵏山陵之右,后燬于火,贞元十四年欲复置,山高无水泉,苦于供役,廷臣集议移置瑶台寺侧,去陵一十八里,周围一百二十里,今废。
按《陕西通志》:昭陵在醴泉县东北四十里,九嵏山之上。
高宗葬乾陵。
按《唐书·武氏本纪》:光宅元年八月庚寅,葬天皇大帝于乾陵。
按《文献通考》:乾陵在京兆府奉先县界。
按《乾州志》:乾陵在梁山,乾陵署在乾陵下二里许,遗址尚存,土人谓之看坟司。
中宗葬定陵。
按《唐书·睿宗本纪》:景云元年十一月己酉,葬孝和皇帝于定陵。
按《文献通考》:定陵在京兆府富平县界。按《富平县志》:定陵在龙泉山陵南五里。
按《河南通志》:唐中宗陵在河南府偃师县东。
睿宗葬桥陵。
按《唐书·元宗本纪》:开元四年十月庚午,葬大圣真皇帝于桥陵。
按《文献通考》:桥陵在京兆府奉先县界。
按《陕西通志》:桥陵在蒲城县北三十里,丰山周四十里。
按《蒲城县志》:桥陵在金帜山,前襟浩泉,今涸。
元宗葬泰陵。
按《唐书·代宗本纪》:广德元年三月辛酉,葬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于泰陵。
按《大唐新语》:元宗尝谒桥陵,至金粟山,睹冈峦有龙盘凤翔之势,谓左右曰:吾千秋后,宜葬此地。宝应初,追述先旨而置山陵焉。
按《文献通考》:泰陵在京兆府奉先县界。
按《蒲城县志》:泰陵在金粟山下,宫去陵五里,碑记尚存。
肃宗葬建陵。
按《唐书·代宗本纪》:广德元年三月庚午,葬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于建陵。
按《文献通考》:建陵在京兆府醴泉县界。
按《醴泉县志》:建陵,唐肃宗陵也,县正北三十里,武将山下,宫去陵五里。
代宗葬元陵。
按《唐书·德宗本纪》:大历十四年十月己酉,葬睿文孝武皇帝于元陵。
按《令狐峘传》:德宗立,诏元陵制度务极优厚,当竭帑藏奉用度。峘谏曰:臣伏读汉刘向论山陵之诫,良史咨欷。何者。圣贤勤俭,不作无益。舜葬苍梧,弗变其肆;禹葬会稽,不改其列;周武葬毕陌,无丘陇处;汉文葬霸陵,不起山坟。禹非不忠,启非不顺,周公非不悌,景帝非不孝,其奉君亲,皆以为无穷计。宋文公厚葬,《春秋》书华元为不臣;桓魋为石椁,夫子以为不如速朽。由是观之,有德者葬薄,无德者葬厚,章章可见。陛下仁孝切于圣心,然尊亲之义贵合于礼。先帝遗诏,送终之制,一用俭约,不得以金银缘饰。陛下奉先志,无违物,若务优厚,是咈顾命,盩经谊,臣窃惧之。今赦令甫下,诸条未出,望速诏有司从遗制便。诏答曰:朕顷议山陵,荒哀迷谬,以违先旨。卿引据典礼,非唯中朕之失,亦使朕不遗君亲于患。敢不闻义而从,奉以终始。虽古遗直,何以加焉。
按《文献通考》:元陵在京兆府富平县界。按《富平县志》:元陵在坛山。
德宗葬崇陵。
按《唐书·宪宗本纪》:永贞元年十月己酉,葬神武圣文皇帝于崇陵。
按《文献通考》:崇陵在京兆府云阳县界。
按《陕西通志》:崇陵在西安府泾阳县嵯峨山。
顺宗葬丰陵。
按《唐书·宪宗本纪》:元和元年七月壬寅,葬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于丰陵。
按《文献通考》:丰陵在京兆府富平县界。按《富平县志》:丰陵在金瓮山。
宪宗葬景陵。
按《唐书·穆宗本纪》:元和十五年五月庚申,葬圣神章武孝皇帝于景陵。
按《文献通考》:景陵在京兆府奉先县界。
按《蒲城县志》:景陵在丰山陵南,下宫有宋重修庙记,桥陵泰陵光陵碑俱毁,惟景陵有录其全文者,今犹传。
穆宗葬光陵。
按《唐书·敬宗本纪》:长庆四年十一月庚申,葬睿圣文惠孝皇帝于光陵。
按《文献通考》:光陵在京兆府奉先县界。
按《蒲城县志》:光陵在尧山西岭延兴村北。
敬宗葬庄陵。
按《唐书·文宗本纪》:太和元年七月癸酉,葬睿武昭悯孝皇帝于庄陵。
按《文献通考》:庄陵在京兆府三原县界。
按《三原县志》:庄陵在县东北三十里,浮阳乡张家里封内四十里,下宫去陵八里。
按《河南通志》:敬宗陵在河南府偃师县西南缑氏保。按《河南府志》:敬宗陵在偃师县景山上,号恭陵,有高宗御制功德纪及御书碑俗,名太子陵。
〈按《河南通志》及《河南府志》,俱载偃师有唐中宗、敬宗、昭宗三陵。按《唐书》:天祐元年,昭宗迁洛,是偃师有昭宗一陵耳。从前虽两都并建,不惠二宗独远葬于洛也。前中宗陵既失考,可勿论,此敬宗陵云有高宗御制功德纪及御书碑,敬宗固高宗十世孙,此碑非高宗立无疑,采择未精,恐误来世志语〉
〈云云俱详,录之以俟考焉。〉
文宗葬章陵。
按《唐书·武宗本纪》:开成五年八月壬寅,葬元圣昭献孝皇帝于章陵。
按《文献通考》:章陵在京兆府富平县界。
按《富平县志》:章陵在天乳山。
武宗葬端陵。
按《唐书·宣宗本纪》:会昌六年八月壬申,葬至道昭肃孝皇帝于端陵。
按《文献通考》:端陵在京兆府三原县界。
按《三原县志》:端陵在县东北三十里,浮阳乡张村里封内四十里,下宫去陵四里。
宣宗葬贞陵。
按《唐书·懿宗本纪》:咸通元年二月丙申,葬圣武献文孝皇帝于贞陵。
按《文献通考》:贞陵在京兆府云阳县界。
按《泾阳县志》:贞陵县所祀宣宗陵也,在仲山有宫,今不存。
懿宗葬简陵。
按《唐书·昭宗本纪》:乾符元年二月甲午,葬昭圣恭惠孝皇帝于简陵。
按《文献通考》:简陵在京兆府富平县界。
按《富平县志》:简陵在虎头山。
僖宗葬靖陵。
按《唐书·僖宗本纪》:文德元年十月辛卯,葬惠圣恭安孝皇帝于靖陵。
按《文献通考》:靖陵在京兆府奉先县界。
〈按《通考》:桥、泰、景、光、靖五陵,俱宜在蒲城县。今《志》不载靖陵,姑阙之。〉
昭宗葬和陵。
按《唐书·昭宣帝本纪》:天祐二年二月己酉,葬圣穆景文孝皇帝于和陵。四月辛亥,给复山陵役者一年。按《旧唐书·哀帝本纪》:天祐二年四月壬辰,敕河南府缑氏县令宜兼充知陵台令。
按《文献通考》:和陵在河南府缑氏县界。
按《河南通志》:和陵在偃师县西南缑氏保。
昭宣帝葬温陵。
按《唐书·昭宣帝本纪》:后唐明宗追谥昭宣光烈孝皇帝,陵曰温陵。
按《旧唐书·哀帝纪》:天祐五年二月二十一日,帝为全忠所害,葬于济阴县之定陶乡。明宗时就故陵置园邑。
按《兖州府志》:昭宣帝陵在曹州境内,帝为朱温所篡,封济阴王既而酖杀之,瘗于曹州后,唐同光三年庄宗因其故垄,稍广其封,天成四年明宗遣使奉册上陵,号立庙曹州。
后梁
太祖葬宣陵。按《五代史·梁本纪》:乾化二年六月戊寅,帝崩。
〈注:〉十一月友圭葬之河南伊阙县,号宣陵。
按《河南通志》:梁太祖陵,在河南府城东南范村保。按《洛阳县志》:宣陵,在洛阳伊阙东南,今俗称曰朱家陵。
按《嵩县志》:宣陵,在伊阙废县,后唐庄宗猎伊阙令百官拜梁太祖墓。
少帝陵。
按《五代史·梁本纪》不载。
按《河南通志》:少帝陵,在河南府城东南伊阙。
按《洛阳县志》:少帝陵,在伊阙东南。
按《嵩县志》:少帝陵,在伊阙废县北,今尚呼为御陵凹云。
后唐
庄宗葬雍陵。按《五代史·唐本纪》:同光四年夏四月丁亥朔,帝崩。
〈注:〉明宗天成元年七月,葬之河南新安县,号雍陵,至晋避庙,讳更曰伊陵。
按《河南通志》:庄宗陵,在新安县东。
按《新安县志》:庄宗陵在县北七十里,郑驸马坟西有冢,高二三丈,俗传天子墓,无碑可考。按《后纪三省注》:天成元年十月丙子,葬先圣神明孝皇帝于雍陵,即此。
明宗葬徽陵。
按《五代史·唐本纪》:长兴元年十一月戊戌,帝崩。
〈注:〉清泰元年,葬河南洛阳县,号徽陵。
按《河南通志》:明宗陵在河南府城东北凰凤保。按《河南府志》:徽陵在洛阳东北十里,今护驾庄地
废帝陵。
按《五代史·唐本纪注》:帝自焚死,晋高祖命葬其烬骨于徽陵域中。
按《济源县志》:废帝陵在济渎庙后,后唐潞王葬此。
后晋
高祖葬显陵。按《五代史·晋本纪》:天福七年九月辛丑,以李守贞为大行皇帝山陵都部署。十一月庚寅,葬圣文章武孝皇帝于显陵。
〈注:〉陵在河南寿安县。
按《河南通志》:晋高祖陵,在宜阳县西北。
按《宜阳县志》:晋高祖陵,即石家陵,翁仲石兽犹存。
后汉
高祖葬睿陵。按《五代史·汉本纪》:乾祐元年十一月壬申,葬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于睿陵。
〈注:〉在河南告成县。
按《文献通考》:睿陵,在洛京都城县。
按《河南通志》:汉高祖陵,在河南府登封县东南,测景台左。
汉高祖陵,在开封府禹州西南柳里。
按《禹州志》:汉高祖陵,在州西北五十里,基址岿然山陵尚存,其翁仲石兽俱如故。
〈按:后汉高祖陵,据《五代史》及《通考》,当以《通志》前条为正,云在禹州者误。〉
隐帝葬颖陵。
按《五代史·汉本纪》:乾祐三年十一月乙酉,帝崩。
〈注:〉周广顺元年,葬之许州阳翟县,号颖陵。
按《许州志》:隐帝陵在州东三十里张潘镇北。
按《开封府志》:隐帝陵在禹州西玉桥里。
后周
太祖葬嵩陵。按《五代史·周本纪》:显德元年夏四月乙卯,葬神圣文武恭肃孝皇帝于嵩陵。
〈注:〉在郑州新郑县。
按《文献通考》:先时,帝屡戒晋王曰:昔吾西征,见唐十八陵,无不发掘者,此无他,惟多藏金玉故也,我死当衣以纸衣,敛以瓦棺,速营葬,勿久留宫中,圹中无用石,以甓代之,工人徒役,皆和雇,勿以烦民,葬毕募近陵民三十户蠲其杂徭使之守视,勿脩下宫,勿置守陵宫人,勿作石羊虎人马,惟刻石陵前云:周天子平生好俭约,遗令用纸衣瓦棺嗣天子,不敢违也,汝或违吾,吾不福汝。
按《开封府志》:周太祖陵在新郑县北三十里,史所谓嵩陵也。
世宗葬庆陵。
按《五代史·周本纪》:显德六年十一月壬寅,葬睿武孝文皇帝于庆陵。
〈注:〉在郑州管城县。
按《开封府志》:世宗陵在郑州南五十里。
恭帝葬顺陵。
按《文献通考》:顺陵在庆陵之侧。
按《开封府志》:恭帝陵在嵩陵西一里许。
辽
太祖葬祖陵。按《辽史·太祖本纪》:天显二年八月丁酉,葬太祖皇帝于祖陵,置祖州天城军节度使以奉陵寝。
按《营卫志》:太祖陵寝在祖州东南二十里。
按《全辽志》:辽太祖陵在木叶山。
太宗葬怀陵。
按《辽史·太宗本纪》:大同元年九月壬子朔,葬于凤山,陵曰怀陵。
按《营卫志》:太宗陵寝在怀州南三十里。
世宗葬显陵。
按《辽史·世宗本纪》:应历元年,葬于显州西山,陵曰显陵。
按《营卫志》:世宗陵寝在长宁宫北。
按《盛京通志》:显陵在医巫闾山,《明一统志》云:中作影殿制度宏丽,今旧址俱没。
穆宗陵。
按《辽史·穆宗本纪》:后附葬怀陵。
按《营卫志》:穆宗陵寝在京南。
景宗葬乾陵。
按《辽史·圣宗本纪》:统和元年正月壬午,赵妃及公主胡骨典、奚王筹宁、宰相安宁、北大王普奴宁、愓隐屈烈、吴山稍、宁王只没与横帐、国舅、契丹、汉官等进助山陵费。癸未,齐国公主率内外命妇进物如之。二月甲午,葬景宗皇帝于乾陵。丙申,赐山陵工人物有差。按《营卫志》:景宗陵寝在祖州南。
按《盛京通志》:乾陵在医巫闾山。按《明一统志》:上有凝神殿,今废。
圣宗葬庆陵。
按《辽史·兴宗本纪》:景福元年秋七月甲寅,以姚居信为上将军。建庆州于庆陵之南,徙民实之,充奉陵邑。九月戊申,躬视庆陵。十一月甲午,葬文武大孝宣皇帝于庆陵。
按《营卫志》:圣宗陵寝在庆州南安。
兴宗葬庆陵。
按《辽史·道宗本纪》:重熙二十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兴宗皇帝于庆陵。
按《营卫志》:兴宗陵寝在上京庆州。
道宗葬庆陵。
按《辽史·天祚本纪》:乾统元年六月辛亥,葬仁圣大孝文皇帝于庆陵。
按《营卫志》:道宗陵寝在上京庆州。
天祚帝陵。
按《辽史·天祚本纪》:金皇统五年,葬于广宁府闾阳县乾陵旁。
宋
太祖葬永昌陵。按《宋史·太祖本纪》:太平兴国二年四月乙卯,葬永昌陵。
按《文献通考》:永昌陵,在河南巩县。
按《玉壶清话》:太祖开宝九年,西幸及还,拜安陵奠,哭为别曰:此生不得再朝于此也,即更衣服弧矢登阙台望西北隅鸣弦发矢,矢委处谓左右曰:即此乃朕之皇堂也,又曰:朕自为陵名曰永昌,是岁,果晏驾。按《河南府志》:永昌陵,在巩县西南堤东保。
太宗葬永熙陵。
按《宋史·太宗本纪》:至道三年十月己酉,葬于永熙陵。按《礼志》:永熙陵,皇堂深百尺,方广八十尺,陵台方二百五十尺。置卫士五百人于陵所,作殿以安御容,朝暮上食,四时致祭焉。
按《巩县志》:永熙陵在巩县西南堤,东保去昌陵西一里许。
真宗葬永定陵。
按《宋史·真宗本纪》:乾兴元年十月己酉,葬永定陵。按《仁宗本纪》:乾兴元年二月庚申,命丁谓为山陵使,六月己酉,命参知政事王曾按视山陵皇堂。庚申,入内内侍省押班雷允恭坐擅移皇堂伏诛。丁谓罢为太子少保、分司西京。甲子,改命冯拯为山陵使。十月己酉,葬真宗皇帝于永定陵。
按《礼志》:乾兴元年三月十六日,山陵按行使蓝继宗言:㨿司天监定永安县东北六里曰卧龙冈,堪充山陵。诏雷允恭覆按以闻。皇堂之制,深八十一尺,方百四十尺。制陵名曰永定。
按《雷允恭传》:章献后初临政,丁谓潜结允恭,凡机密事令传达禁中,由是允恭势横中外。山陵事起,允恭请效力陵上,章献后曰:吾虑汝有妄动,恐为汝累也。乃以为山陵都监。允恭驰至陵下,司天监邢中和为允恭言:今山陵上百步,法宜子孙,类汝州秦王坟。允恭曰:何不就。中和曰:恐下有石与水尔。允恭曰:上无他子,若如秦王坟,何不可。中和曰:山陵事重,踏行覆按,动经月日,恐不及七月之期耳。允恭曰:第移就上穴,我走马入见太后言之。允恭素贵横,人不敢违,即改穿上穴。入白其事,章献后曰:此大事,何轻易如此。允恭曰:使先帝宜子孙,何惜不可。章献后意不然,曰:出与山陵使议可否。时丁谓为山陵使,允恭具道所以,谓唯唯而已。允恭入奏曰:山陵使亦无异议矣。既而上穴果有石,石尽水出。允恭竟以是并坐盗金宝赐死,籍其家。中和流沙门岛。谓寻窜海上。
按《丁谓传》:允恭方为山陵都监,与判司天监邢中和擅易皇堂地。夏守恩领工徒数万穿地,土石相半,众议日喧,惧不能成功,中作而罢,奏请待命。谓庇允恭,依违不决。内侍毛昌达自陵下还,以其事奏,诏问谓,谓始请遣使按视。既而咸谓复用旧地,乃诏冯拯、曹利用等就谓第议,遣王曾复视,遂诛允恭。
按《文献通考》:始丁谓请名陵曰镇陵,及谓贬,冯拯谓三陵皆有永字,故易曰永定陵,然永安乃县名。〈巩县宋名永安。〉宣祖陵〈太祖父。〉止名安陵,又不知翼祖已名定陵,于是复改翼祖陵为靖陵,议者讥拯不学,当时无正之者。
按《巩县志》:永定陵在县东南蔡家庄,去昌陵北十里许。
仁宗葬永昭陵。
按《宋史·仁宗本纪》:嘉祐八年三月辛未,遗制山陵制度务从俭约。十月甲午,葬永昭陵。
按《礼志》:仁宗崩,脩奉永昭陵,并用定陵故事,发诸路卒四万六千七百人治之。
按《巩县志》:永昭陵在县西南孝义保,去定陵西北五里许。
英宗葬永厚陵。
按《宋史·神宗本纪》:治平四年正月己未,命宰相韩琦为山陵使。二月戊子,诏山陵所须,应委三司、转运司计置,毋辄扰民。八月癸酉,葬英宗皇帝于永厚陵。按《文献通考》:治平四年,置永厚陵使副使二增募奉先军一指挥。
按《巩县志》:永厚陵在县西南孝义保,去昭陵西一里许。
神宗葬永𥙿陵。按《宋史·神宗本纪》:元丰八年十月乙酉,葬于永𥙿陵。按《巩县志》:永𥙿陵,在县西南堤东保,去昭陵西三里
许。
哲宗葬永泰陵。
按《宋史·哲宗本纪》:元符三年八月壬寅,葬永泰陵。按《巩县志》:永泰陵,在县西南堤东保,去昌陵西三里许。
徽宗葬永祐陵。
按《宋史·徽宗本纪》:绍兴五年四月,崩于五国城。十二年八月乙酉,梓宫还临安。十月丙寅,权攒于永祐陵。按《礼志》:绍兴九年正月,太常寺言:徽宗将及大祥,虽皇堂未置,若不先建陵名,则春秋二仲,有妨荐献。请先上陵名。宰臣秦桧等请上陵名曰永固。十二年,金人以梓宫来还。秦桧白令侍从、台谏、礼官集议,灵驾既还,当崇奉陵寝,或称攒宫。礼部员外郎程敦厚希桧意,独上奏言:仍攒宫之旧称,则莫能示通和之大信,而用因山之正典,则若忘存本之后图。臣以为宜勿徇虚名,当示大信。于是议者工部尚书莫将等乃言:太史称岁中不利大葬,请用明德皇后故事,权攒。从之。以八月奉迎,九月发引,十月掩攒,在昭慈攒宫西北五十步,用地二百五十亩。十三年,改陵名曰永祐。
按《绍兴府志》:宋攒宫诸陵俱在宝山,今名攒宫山。按《巩县志》:永祐陵在县西南,徽宗梓宫南还,葬此永献陵附。
〈按:绍兴十二年,金人以徽宗、郑后及高宗后邢氏三梓宫来归,十月卜地会稽,俱以攒宫为名,盖欲将来归葬巩洛耳。厥后终宋之世,赞宫竟成故事,徽宗未尝北葬于巩可知,况绍兴元年,昭慈太后遗诏明云:择近地权殡,勿拘旧制,以为他日迁奉之便。昭慈终,未北迁,永祐陵安得在北乎。此必因钦宗永献陵而误,故特正之。〉
钦宗葬永献陵。
按《宋史·孝宗本纪》:乾道七年五月庚寅,金人葬钦宗于巩原。
按《朝野杂记》:钦宗之丧遥上陵名曰永,献暨乾道中朝廷遣使求陵寝地,金人许以迁奉,且并归靖康帝梓宫,朝廷难之,金人乃以礼陪葬于巩云。
高宗葬永思陵
按《宋史·高宗本纪》:淳熙十五年三月丙寅,攒于会稽之永思陵。
按《礼志》:淳熙十五年三月,诏:攒宫遵遗诰务从俭约,凡修营百费,并从内库,毋侵有司经常之费。诸路监司、州军府监止进慰表,不得以进奉攒宫为名,有所贡献。上陵名曰永思。
按《文献通考》:山陵按行使萧燧等言,相视到大行太上皇帝神穴地段,系在徽宗皇帝攒殿篱园之外,正西北颙仁皇后攒殿近。上正西向南乞差官覆按施行,诏户部侍郎叶翥充覆按使。
孝宗葬永阜陵。
按《宋史·孝宗本纪》:绍熙五年十一月乙卯,权攒于永阜陵。
按《礼志》:诏于永思陵下宫之西,修奉攒宫,上陵名曰永阜。
按《朝野杂记》:绍兴初,六飞驻越昭慈圣献皇后上宾,因卜地权殡于会稽上皇村,盖便于修奉也。及卜祐陵,遂就其侧,并举显肃、宪节二后祔焉。显仁高宗继从其兆,则迫隘已甚矣。高宗之葬也,赵子直时守蜀,手疏论会稽攒宫浅薄,可为深忧,宜复祖宗山陵之制。朝论不从。于是自昭慈之西,连用五穴,山势渐远,其地愈卑矣。孝宗将殡,子直为枢密使,建议以攒宫本非远制,实居浅土,蔽以上宫,初期剋复神京奉迁神驾,虽其志甚美,而其事实难,且死者无终极,国家有废兴,岂宜徒徇虚名以基实祸,识者深以为然,时日官荆大声已卜地思陵之傍,开深五尺,下有泉石,〈近例神穴深九尺。〉按行使赵德老以为土肉浅薄,不可用子直乞改卜意欲以中军寨为之,而宰相留仲至以为不然,于是德老与覆按使谢子肃附其说,乃命大声改卜于新穴之东,视新穴才高一尺一寸五分而已,孙从之,为覆按使还,言当少宽时日,别求吉兆,而内延左右以上久居丧次,内外不便,皆主速葬之说,乃诏侍从台谏,限三日集议,议者皆言神穴未安,自合展期,改卜况朝廷礼文何尝尽循古制,岂必拘七月之期议,上不报其后,卒定永阜殡陵于会稽,子直请如故事,建陵台同列又以后丧踰前丧而止,故崇陵亦因之。
光宗葬永崇陵。
按《宋史·宁宗本纪》:庆元六年十二月辛卯,权攒宪仁圣哲慈孝皇帝于永崇陵。
按《文献通考》:庆元六年,光宗崩,丞相谢深甫等上陵名曰永崇,时按行使副韩邈、黄鉴言,判太史局荆大声等相视,得大行太上皇帝神穴,系在永阜陵西永思陵下宫闲地段,委是国音王气聚秀之地,依得尊卑次序可以安建,既而差官覆按从之。
宁宗葬永茂陵。
按《宋史·宁宗本纪》:宝庆元年三月癸酉,葬于会稽之永茂陵。
按《绍兴府志》:嘉定十七年闰八月,宁宗崩,其冬,命吏部侍郎杨华为按行使,华归奏云,独泰宁寺之西山冈伟峙五峰在前直以上皇,青山之雄翼以紫金白鹿之秀,层峦朝拱,气象尊崇,有端门旌旗簇仗之势,加以左右环抱顾视,有情吉气丰盈林木荣盛,以此知先帝弓剑之藏,盖在于此,寻令太史局卜格一起一伏,至壬而后融结于法,最宜诏迁寺而以其基,定卜上陵名曰永定。
理宗葬永穆陵。
按《宋史·理宗本纪》:咸淳元年三月甲申,葬于会稽之永穆陵。
度宗葬永绍陵。
按《宋史·度宗本纪》:德祐元年正月壬午,葬于永绍陵。
端宗葬永福陵。
按《宋史·二王本纪》不载。
按《续通鉴纲目》:祥兴元年九月,葬端宗皇帝于厓山。
〈注:〉陵号永福。
按《行朝录》:宋祥兴元年九月壬午朔,葬端宗于厓山,民相传,厓山有幼主墓而为之讳其处。按《续文献通考》:端宗移师香山,崩于舟中,葬寿星,塘今莫知陵所在。
按《番禺客语》:端宗陵在香山者,非也,《旧志》:相传砖厓塘侧有陵迹五处,今亦不知所在。
金
太祖葬睿陵。按《金史·太祖本纪》:收国七年九月乙卯,葬宫城西南,宁神殿。天会十三年二月辛酉,改葬和陵。皇统四年,改和陵曰睿陵。贞元三年十一月,改葬于大房山,仍号睿陵。
按《废帝本纪》:贞元三年三月乙卯,以大房山云峰寺为山陵。五月乙卯,命判大宗正事京等如上京,奉迁太祖、太宗梓宫。丙寅,如大房山,营山陵。八月壬午,如大房山。甲申,启土。十月己卯,梓宫至中都。十一月戊申,山陵礼成。
按《地理志》:大定二十九年置万宁县以奉山陵,明昌二年更名。奉先有房山、龙泉河、盘宁宫。
按《房山县志》:金太祖陵在县西北二十里三峰山下,
太宗葬恭陵。
按《金史·太宗本纪》:天会十三年三月乙酉,葬和陵。皇统四年,改号恭陵。贞元三年十一月戊申,改葬于大房山,仍号恭陵。
熙宗葬思陵。
按《金史·熙宗本纪》:皇统九年十二月,帝崩,葬于皇后裴满氏墓中。贞元三年,改葬于大房山,蓼香甸大定,初,追号陵曰思陵,二十八年,以思陵狭小,改葬于峨眉谷,仍号思陵。
按《思陵录》:淳熙十五年十二月癸酉,谍报金人制曰:朕惟熙宗孝成皇帝以武元嫡孙受文烈顾命作,其即位十有五年,偃兵息民中外安,乂而海陵庶人亮包藏祸心,觊觎神器,阴煽奸党,邃成篡逆,而又厚加诬诋降从王封亮,既得志,肆其凶残不道之极至,于杀母,人怨神怒,自底诛灭,惟皇天眷佑于我家肆,予一人缵承先绪,暴其罪恶,贬为庶人,仍黜其殡于兆域之外,仰惟熙宗,号位宜正,是以间者稽合礼文升祔太室,复加美谥,尊而崇之,惟是葬非其所,盖尝怃然,爰命有司,卜地涓日,奉迁梓宫,已于十月初八日,备礼葬于思陵,庶几有以慰在天之灵也。
废帝陵。
按《金史·废帝本纪》:大定二年四月,葬于大房山合诸王兆域中。二十年,有司奏帝罪不当在诸王茔域,乃诏改葬于山陵西南四十里。
世宗葬兴陵。
按《金史·世宗本纪》:大定二十九年四月乙酉,葬兴陵。按《房山县志》:世宗陵在县西北二十里三峰山下。
章宗葬道陵。
按《金史·章宗本纪》:大安元年正月甲申,葬道陵。按《房山县志》:章宗陵在县西大房山东北。
宣宗葬德陵。
按《金史·宣宗本纪》:正大元年三月庚申,葬德陵。按《房山县志》:宣宗陵在县西大房山东北。
哀宗陵。
按《金史·哀宗本纪》:天兴三年正月,帝崩,奉御绛山瘗之汝水上。
元
世祖陵。按《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三十一年,葬起辇谷,从诸帝陵。按《春明梦馀录》:元代无陵,遇大丧,棺用楠木二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于内,殓用皮袄皮帽袜靴系腰,俱用白粉皮为之,殉以金壶瓶二盏一碗碟匙著各一,殓讫,用黄金为箍四条以束之,送至直北园寝之所,深埋之,用万马蹴平,候草青方已,使同平坡,不可复识。
〈按:成宗以下陵同,此不另书。〉
明
太祖葬孝陵。按《明会典》:太祖高皇帝陵曰孝陵,在南京钟山之阳,高皇后马氏合葬,设神宫监孝陵卫及祠祭署,每岁圣旦正旦孟冬忌辰,酒果行香,清明中元冬至,太牢致祭,特遣勋旧大臣一员行礼,南京各衙门文武官俱陪祭,国有大事,遣大臣祭告亲王之国,过南京者,官员以公事入城者,俱谒陵,出城者,诣辞。
按《江宁府志》:明太祖孝陵在钟山之阳,与马皇后合葬,懿文太子附葬于左宝城明楼御桥,孝陵殿廊台墀道戟门、文武方门、大殿门、左右方门、御河桥棂星门华表多同,大内制有成祖御制碑,沿山周围缭垣四十五里,正门西红门后红门东西黑门神宫监孝陵卫环之,嘉靖十年,更名钟山,为神烈山。
成祖葬长陵。
按《明会典》:成祖文皇帝陵曰长陵,在京畿之昌平县,初,永乐七年,营山陵于昌平之黄土山,封其山曰天寿山,遂葬焉,是为长陵,其后诸陵皆在天寿山。
〈按《明会典》所载止此,后诸陵不复引用。〉
按《昌平山水记》:长陵在天寿山,中峰之下门三道,东西二角门,门内东神厨五间,西神库五间,厨前有碑亭一座,南向内有碑龙头龟趺无字重门三,道榜曰祾恩门,东西二小角门,门内有神帛炉,东西各一,其上为享殿,榜曰祾恩殿,九间重檐中四柱,饰以金莲馀髹漆,阶三道,中一道为神路中平外墄,其平刻为龙形,东西二道皆墄,有白石栏三层,东西皆有级,执事所上也,两庑各十五间,殿后为门三道,又进为白石坊一座,又进为石台,其上炉一花瓶,烛台各二,皆白石,又前为宝城,城下有甬道,内为黄琉璃屏一座,旁有级,分东西上,折而南,是为明楼,重檐四出,陛前俯享殿,后接宝城,上有榜曰长陵,中有大碑一,上书曰大明,用篆,下书曰成祖,文皇帝之陵用楷字,大径尺以金填之,碑用朱漆,栏画云气碑头交龙方趺宝,城周围二里,城之内,下有水沟自殿门左右缭以周垣,属之宝城,旧有树。
按《畿辅通志》:长陵在昌平州康家庄。
按《昌平州志》:天寿山陵制红门。
在州城北七里,明每官员至州者,必先递报单谒陵于红门内至石牌坊,下舆乘马至下马牌,下马走入。
石坊
红门南五空俱白玉石修造,精丽宏壮,嘉靖十九年建。
碑楼
此系总碑楼,在红门内,洪熙元年建碑,有文其馀,各陵俱有碑楼,碑皆无文,惟思陵碑楼碑有文。
石器
雕龙白玉石柱文武石人大汉石人各四,白石狮象麟豸犀马驼,各立者二,卧者二。
龙凤门
在石器北黄绿琉璃甃治。
石桥
共计七座,随神路因河渠之广狭而为之,有九空者,有七空者,有五空者,俱白玉石栏杆制极工。
行宫
在红门内十五里,嘉靖十九年建,备驻跸处重门正寝二殿,群房五百馀间。
弹尘殿
在红门内近东,正殿二层,群房六十馀间。
具服殿
在长陵西侧。
省牲亭
祾恩门祾恩殿
有三级者,有一级者,俱白玉石为之,刻龙凤细纹,各陵俱有。
明楼
即宝城之楼也,惟永陵悉用石为之,馀皆土木至于思陵,惟砖筑冢墙高五尺有奇而已。
松园
在州城东门外,备补陵栽树也。
香帛亭
三间专一奉安春秋二祀香帛祭品,大门三间朱红栅栏,旧在州西壁。
陵户旧额每陵拨派五十名,打扫香殿,及看守红门,巡逻东西山口松园三处。今制,每陵拨派三名看守,及巡逻樵采,每军给地三十五亩,除定陵不设外,共军若干户,共地若干亩。
仁宗葬献陵
按《昌平山水记》:献陵在天寿山西峰之下,距长陵西少北一里,自北五空桥北三十馀步,分西为献陵神路至殿门可半里,有碑亭一座,重檐四出,陛内有碑龙头龟趺,无字,亭南有小桥门三道,榜曰祾恩门,无角,门殿五,间单檐柱皆朱漆,直椽阶三道,其平刻为云花石栏一层,东西有级,两庑各五间,馀如长陵殿有后门,为短檐属之垣,垣有门,垣后有土山曰玉案山,故辟神路于殿西玉案山之右有小桥,前数步又一小桥,跨沟水,沟水自陵东来,过桥下,会于北五空桥,山后桥三道,皆一空,又进为门三道,并如长陵而高广,杀之甬道,平宝城小冢半填榜曰献陵,碑曰大明仁宗昭皇帝之陵,馀并如长陵山之前门及殿山之后门及宝城各为一周垣,旧有树。
按《畿辅通志》:献陵在昌平州黄山第一岭。
宣宗葬景陵。
按《昌平山水记》:景陵在天寿山东峰之下,距长陵东少北一里半,自北五空桥南数步分东为景陵神路,至殿门三里碑亭门庑如献陵殿五间,重檐阶三道,其平刻为龙形殿,有后门,不属垣,殿后门三道,并如献陵,甬道平宝城长而狭榜曰景陵,碑曰大明宣宗章皇帝之陵,周垣如长陵,宝城前存树十五株,冢上一株。
按《畿辅通志》:景陵在昌平州黑山。
英宗葬裕陵。
按《昌平山水记》:裕陵在石门山,距献陵西三里,自献陵碑亭前分西为裕陵神路,路有小石桥,碑亭北有桥三道,皆一空,平刻云花殿,无后门,榜曰裕陵,碑曰大明英宗睿皇帝之陵,馀并如景陵宝城如献陵垣内及冢上树存一百七十株。
按《畿辅通志》:裕陵在昌平州石门山。
宪宗葬茂陵
按《昌平山水记》:茂陵在宝山,距裕陵西一里,自裕陵碑亭前分西为茂陵神路,路有石桥,一空,制如裕陵,榜曰茂陵,碑曰大明宪宗纯皇帝之陵,垣内外及冢上树千馀株,十二陵惟茂陵独完,它陵或仅存御榻,茂陵则簨簴之属犹有存者。按《畿辅通志》:茂陵在昌平州宝山。
孝宗葬泰陵。
按《昌平山水记》:泰陵在史家山,距茂陵西少北二里,自茂陵碑亭前分西为泰陵神路,路有石桥五空贤庄灰岭二水径焉,碑亭北有桥三道,皆一空,制如茂陵,榜曰泰陵,碑曰大明孝宗敬皇帝之陵,垣内及冢上树百馀株,存御座御案御榻各一,承尘皆五色花板,多残缺,而茂陵泰陵独完。
按《畿辅通志》:泰陵在昌平州笔架山。
武宗葬康陵。
按《昌平山水记》:康陵在金岭山,距泰陵西南二里,自泰陵桥下分西南为康陵神路,山势自此折而南,故康陵东向路有石桥五空,锥石口水径焉,又前有石桥三空,制如泰陵,榜曰康陵,碑曰大明武宗毅皇帝之陵,明楼为贼所焚,垣内外树二三百株。
按《畿辅通志》:康陵在昌平州八宝莲花山。
世宗葬永陵。
按《昌平山水记》:永陵在十八道岭,嘉靖十五年改名阳翠岭,距长陵东南三里自,七空桥北百馀步分东为永陵神路,长三里,有石桥一空,有碑亭一,座如献陵而崇钜过之,碑亭南有石桥三道,皆一空,门三道,门内东神厨五间,西神库五间,重门三道,东西二小角门,又进复有重门三道,饰以石栏,累级而上,方至中墀殿七间,两庑各九间,其平刻左龙右凤,石阑二层,馀悉如长陵殿,后有门,两旁有垣,垣各有门,明楼无甬道,东西为白石门,曲折而上,楼之三面皆为城堞,榜曰永陵,碑曰大明世宗肃皇帝之陵,享殿明楼皆以文石为砌,壮丽精致,长陵不及也,宝城前东西垣各为一门,门外为东西长街而设重垣于外垣,凡二周,皆属之宝城,其规制特大。
按《畿辅通志》:永陵在昌平州阳翠岭。
穆宗葬昭陵。
按《昌平山水记》:昭陵在大峪山,距长陵西南四里,自七空桥北二百许步分西为昭陵神路,长四里,路有石桥五空,德胜口水径焉,又西有石桥一空,陵东向碑亭西有桥三道,皆一空,馀如康陵,榜曰昭陵,碑曰大明穆宗庄皇帝之陵,明楼为贼所焚,树亡。
按《畿辅通志》:昭陵在昌平州大峪山。
神宗葬定陵。
按《昌平山水记》:定陵在大峪山,距昭陵北一里,自昭陵五空桥东二百步分北为定陵神路,长三里,路有石桥三空,陵东向碑亭,东有桥三道,皆一空,制如永陵,其不同者,门内神厨库各三间,两岸各七间,三重门旁各有墙,墙有门,不升降,中门之级殿后有石栏一层,而宝城从左右上,榜曰定陵,碑曰大明神宗显皇帝之陵,殿庑门为贼所焚,树亡。
按《畿辅通志》:定陵在昌平州小峪山。
光宗葬庆陵。
按《昌平山水记》:庆陵在天寿山西峰之右,距献陵西北一里,自裕陵神路小石桥下,分东北为庆陵神路,长二十馀步,有桥一道一空,制如献陵,平刻龙凤殿柱,饰以金莲殿,无后门,殿后缭以垣门一道,门北有桥三道,皆一空,其水自殿西下,殿门西又有一小桥,为行者所繇,殿北过桥有土冈,自东而来,至神路而止,冈后周垣门三道,如献陵宝城东西直上,至中复为甬道而入,榜曰庆陵,碑曰大明光宗贞皇帝之陵,殿门前及垣内树五百株。
按《畿辅通志》:庆陵在昌平州黄花第二岭。
熹宗葬德陵。
按《昌平山水记》:德陵在潭子峪,距永陵东北一里,自永陵碑亭前分,北为德陵神路,陵西南向碑亭,前有桥三道,皆一空,制如景陵,平刻龙凤殿柱,饰以金莲,殿无后门,榜曰德陵,碑曰大明熹宗哲皇帝之陵,殿楼门亭俱黄瓦。
按《畿辅通志》:德陵在昌平州双锁山。
悯帝葬思陵。
按《昌平山水记》:鹿马山有田贵妃墓,南距西山口一里,崇祯壬午,妃薨,葬此,遣工部左侍郎陈必谦等营建,未毕而都城失守,贼以帝后梓宫至昌平州,士民率钱寡夫葬之,田妃墓内移,田妃于右,帝居中,后居左,以田妃之椁为帝椁斩蓬藋而封之,门外右为司礼太监王承恩墓以从死祔焉。
按《畿辅通志》:思陵在昌平州锦屏山。